• 沒有找到結果。

科技近用模式的適用性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從科技近用模式與蘭嶼來思考數位落差

一、 科技近用模式的適用性

另外可以考慮的是,透過包裝的方式,考量對達悟人是最需要的課程為何,將資訊應 用訓練整合於其中,實際貼近他們的生活所需。例如:教導如何經營民宿時,把使用部落 格的課程包含與其中,間接也是一種資訊課程的訓練。 

 

第二節   從科技近用模式與蘭嶼來思考數位落差 

一、 科技近用模式的適用性 

van Dijk(2005)認為目前數位落差研究最重要的疏忽就是缺乏一個很清楚的「定義」。每 個學者、專家對數位落差的定義眾說紛紜,這個在之前的文獻探討中已經討論過。但除此 之外,數位落差研究本身缺乏一個「理論」中心、跨學科研究(大多研究強調人口統計資 料與物質近用的關係,甚少從教育面、心理面觀點去探討)且相當缺乏質性研究的探討(多 為量化研究,且研究結果都嘗試去解決一個「大」問題)。 

 

也因此本研究參考了 van Dijk 的科技近用模式,也以較為跨學科(探討經濟、文化、

教育等)、主要為質化研究的方式,試圖來釐清蘭嶼的數位落差的現象。科技近用模式本身 具有一個相當清楚的邏輯概念,首先要有使用動機、爾後會尋求物質近用的可能(有經濟 能力購買或者是找尋公共近用點)、接著需要有操作的能力、接著則是更高一層的運用(自 我提升等)。但反過來看,我們可以去思考,一個地區(如蘭嶼)無法達到使用近用,是不 是有可能因為在技能近用、物質近用、甚至動機近用上出現了問題。 

 

本研究以一般民眾、蘭嶼國中生為例來探討 van Dijk 架構的適用性,從本研究的田野

調查與量化數據中來看,目前蘭嶼國中生要達到使用近用上的較高境界(主動且具創造性 的使用),當然也有學生已經嘗試去完成這個部分(例如:蘭嶼高中的學生將蘭嶼的特殊文 化、生活寫成部落格,得到了全國部落格大賽第三名),但筆者觀察到的是,絕大部分都用 在娛樂用途上,用在娛樂用途上並不是不好,而是跟推動降低數位落差的初衷是有所牴觸 的。推動降低數位落差的本質在於弱勢族群能夠運用電腦與網路,創造一些新的機會,但 過度用於娛樂的結果,反倒影響他們在課業上的學習。從本研究數據中顯示:有 83.8%的 國中生把電腦用來聽音樂、看影片(當然這是數位科技帶給他們的好處,蘭嶼沒有唱片行 也沒有電影院),59.5%的國中生會用來玩網路遊戲、54.1%的國中生會用來聊天交友,而真 正能夠幫助他們學習、或者說是容易有創造性的使用:如教育學習、線上資料庫的使用、

撰寫程式等,會拿來做這樣子利用的國中生,分別只佔了 16.2%、6.3%,會寫程式的甚至 只有 2.7%。從科技近用模式來看,我們可以往前一層回到技術近用來探討,是這群國中生 沒有使用的能力嗎?而跟這個能力最相關的,就是來自於教育到底教了他們什麼。 

 

來自學校或是家庭的教育不光只是在技術的傳承上,更重要的是觀念上的培養。從國 中生的問卷中,本研究首先可以發現有大部分的學生對於電腦基本能力(新增檔案、資料 夾、在電子郵件附加檔案)是具備的,也知道如何運用關鍵字在搜尋上。但進一步去看各 種應用軟體的能力時,發現他們對自己的評價相對而言是很低的(文書處理軟體:2.63 分、

簡報軟體:2.50 分、繪圖軟體:2.41 分、網頁製作軟體:2.05 分)。探究其原因,竟是因 為蘭嶼國中受到來自上級的壓力,必須以升學率為第一目標,而犧牲資訊教學的時間改上 其他主科,大多數學生在面對主科壓力且幾乎所有學生都必須參加晚自習到九點,不難理 解為什麼他們只想要把電腦、網路用在娛樂上,這與台灣的大學生都不喜歡念書有相同的 原因(高中太痛苦)。 

 

由 Warschauer(2003;陳威助,2007)的觀點來看,由教育推行資訊科技的意義有兩 個面向:其一為培養使用資訊設備的技術能力;再者為透過資訊科技的協助進行教學活動,

教育傳達知識的目的藉由資訊科技輔助,進一步可以透過提昇資訊技術與資訊素養,藉由 資訊教育達到社會階層流動的功能,這也是筆者為什麼一直強調資訊教育在一般民眾及學 生上的重要性。在國中沒有資訊課程的前提下,本研究也發現了畢業國小與電腦應用能力

在統計上的確有顯著關係。從畢業國小來分析,能力高低的差異仍舊來自於國小資訊課程 的有無與教學上的差異,例如平均能力最佳的朗島國小每周有兩堂電腦課,老師教學經驗 豐富、有自己的一套規劃,而最差的東清國小則是因為先前沒有資訊課程的規劃。 

 

而從物質近用上,我們也曾從問卷的結果中發現,家裡有沒有電腦會影響到國中生的 近用能力、而近用地點也的確會影響到近用能力。因此我們就必須去關注在物質近用上是 否出現什麼問題,同樣也歸納出目前經濟仍然是影響近用最大的問題;而在近用點上,不 同的近用點會提供不同的情境,而不同的情境產生不同的應用,一般來說還是以家裡的近 用環境最佳。最後,問題仍然回到動機,而從動機上,可能是整個社會、文化影響的結果,

因此本研究也提出在學習動機與學習心態其實仍然是個存在的問題。 

 

本研究認為這個架構可以用這種反向思考的邏輯,來思考為什麼使用近用無法出現的 原因。過去政府常常以補助弱勢群眾的電腦來做為弭平數位落差的方法,但從這個架構上,

等於直接進入到實質近用,但在缺乏動機近用、技能近用的配合,常常會出現跟本不知道 為什麼要用電腦、或者是沒有能力使用電腦這樣的問題,那麼這樣的補助就是一種資源上 的浪費;或是學校的教育可能直接提供技能近用上最大的資源,但是孩子沒有太多實質近 用的資源、或根本缺少學習的動機,仍然無法到達使用近用的境界。從這個模式裡面,其 實強調的應該是各個環節的配合,而不是只關注在其中一個近用上。過去許多經驗,都似 乎以為只要有了電腦,所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不過最後事實也證明,只是提供物質近用 並無法解決因為數位落差造成不平等的問題(參考圖十七),因為也許使用者根本沒有使用 的動機,又或者即便有了使用動機,但還是缺乏使用技能,因此無法達到使用近用的境界。

換個角度來想,即便是學校與基金會都提供了完善的資訊教育,但是學員在這些教育訓練 後,家裡沒有能夠練習的電腦,附近也沒有提供近用的環境,或者是沒有軟體可供練習,

這樣子的教育訓練的成效其實相當有限。另外也必須去思考學習動機及心態的問題,像是 學校的學生如果根本沒有學習的動力,電腦只是想拿來玩遊戲或是上網聊天、聽音樂,資 訊教學的成效也是相當有限(參考圖十八),同樣無法達到使用近用的境界。數位落差並非 是一個解決單一層面問題就能夠有效改變的現象,有許多問題都需要去改善及改變。 

 

  圖 十七 只介入物質近用並無法達到使用近用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圖 十八 只提供技能近用無法達到使用近用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van Dijk(2006)的數位科技近用模式雖然給予了我們一個有效的思考邏輯,這四種近用 所象徵的其實就是數位落差的成因。但是這個架構在觀念上仍有許多容易混淆的部分,四 種近用層次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做切割,每種近用在彼此之間又有一定的關係。在本研究中,

軟體的擁有基本上是屬於物質近用層面的探討範圍,但是在蘭嶼,基本上都是因為學校或 是基金會提供教學,才有使用軟體的需求,因此若是在物質近用探討也無不可,但在邏輯 上似乎較不通順。又如在技能近用中討論了達悟人的學習動機不足,當然最貼近理論架構 的作法,是放在動機近用時討論,但同樣也面對了在討論的邏輯上似乎較不通順。因此,

這個架構其實還是有很多可以改善的空間,有許多時候對於現象的討論及分類時,像是技 能近用中的策略技能與使用近用的分野,其實是很容易混淆的。 

 

本研究用這個結構,一一去釐清蘭嶼島上動機、物質、技能、使用近用上的問題,並 提出結論,目前使用科技近用模式來研究數位落差的論文還在少數,國內目前也僅有一篇 期刊論文(從 van Dijk 的四種近用看國小學童的數位落差:以花蓮縣市為例),因此目前 此理論所謂的適用性的深度與廣度還不得而知,但本研究認為此理論對於了解數位落差現 象不失為一個邏輯上的依歸,但在每個近用層次的背後,除了個人背景的原因之外,還需 要去探究研究地區(如蘭嶼),整個經濟、文化、社會、教育等影響因素。

 

本研究以科技近用模式來探究蘭嶼數位落差的原因、並提出改善之道,但在研究的過 程中,其實也有諸多現象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