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談教室走察對教師教學專業的正向發展基礎/ 113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談教室走察對教師教學專業的正向發展基礎/ 113"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7,6(11),頁 113-116

自由評論 第 113 頁

談教室走察對教師教學專業的正向發展基礎

黃啟晉 屏東縣前進國小導師

一、前言

十二年國教的具體目標是要提高 教育品質以成就每一個人,因此精進 學校教學成效已是當務之急。相關文 獻指出教師若能讓校長經常出現在教 室中,進行非正式或正式的課堂觀察 並提供有效回饋,可適度提升教師教 學效能的成長(Blasé & Blasé, 2004; Sergiovanni, 2005)。教師專業成長的途 徑有許多,包含專業學習社群、專業 對話、教學(同儕)視導、教學成長 工作坊、公開觀課等,皆提供實質性 教 學增 益 作 為。 然 學 校為鬆散結構 (loosely-coupled),多數為維護教師教 學專業自主性,對於專業成長較無意 願,成為黃旭均(2011)所提及之教 師過度強調「專業自主」而難有持續 改進或不想改變等問題與缺失。 承上,教室走察(classroom walk through)提供簡短、非威脅之多次教 室觀察,對於踏入課堂協助教師成長 較 為 容易簡 便,應可 成為常態性作 法,故臺北市已於 100 學年進行相關 試辦計畫,希冀藉此方式瞭解教與學 的狀況,提升教學實務,進而形成支 持學校專業發展的正向文化。本文即 從相關文獻之整理提出教室走察對教 師教學專業的正向發展基礎。

二、教室走察的意涵與釐清

教室走察源自於 1980 年代美國紐 約市第二學區(吳清山,2012)所建立 的學校制度,此舉成功提高教師教學與 學生學習成效,而成為後世仿效的對 象,國內約從 100 年開始相關試辦計畫 及論述文獻。筆者從文獻進行教室走察 的意涵整理,認為教室走察是一種經常 性、非正式、有焦點、時間短的教室訪 視與觀察行動,以了解課堂實際發生的 教與學,並提供後續回饋意見進而改進 教學實務的互動歷程(聶琴,2008;陳 振國,2008;黃旭鈞;2014;羅生全, 2010;吳清山,2012)。 乍看之下,教室走察與傳統巡堂或 有相像 , 有必 要於予 釐清 。 吳 清山 (2012)認為教室走察的重點是教學與 課程,所以行動目的是了解與強化教學 作為,而不以校長為主要參與人員,可 包含教學導師(mentor teacher)等,此 外教室走 察屬 於軟性 且非正式 性規 範,3 至 5 分鐘即應掌握教室概況;然 傳統巡堂較屬正式行政工作,由學校行 政人員進行巡查以了解教學現場,重點 偏向臨時事件的處置或查看教學,並將 巡堂結果 登記 於正式 的巡堂紀 錄表 中,常以迅速方式進行之。相較之下, 教室走察環繞在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 的活動上,更加凸顯教學和學習在教室 走察系統的重要性。

三、實徵文獻的相關啟示

在國內進行教室走察的相關研究 仍不多,茲將幾篇文獻的重要結果與 建議列舉於下。張堯雯(2014)以個 案研究 方式訪談學 校 的 教室走 察概

(2)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7,6(11),頁 113-116

自由評論 第 114 頁 況,顯示教室走察成效可促進多項正 向發展(如師生互動、教師專業成長、 更合作的校園文化等),也建議學校發 展出校本模式的教室走察及相關配套 措施,更有利於教室走察的推動。丁 柔(2014)以問卷調查法的形式,發 現教室走察與教學效能具有中度相關 性,且受教師肯定能協助提升教學效 能,文中建議教育行政機關應明文規 定教室走察政策條文的立足點;學校 可結合專業社群而把教室走察化為專 業成長的取徑;多方培訓教學導師成 教室走察人員;發展有彈性且因地制 宜的教室走察作為。張巧函(2014) 運用問卷調查提出研究結論,認為教 室走察對於課程與教學有所幫助,特 別是建立結構化的走察重點對於改善 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最有成效。李育 君(2013)則建議教育行政機關應持 續 推 動教室走察 政策 以落實專業成 長、進行相關走察人員的培訓,學校 可發展校本教室走察模式以提升參與 意願。上述相關文獻整理後歸納為下 表 1,成為後文的啟示。 表 1 教室走察相關文獻整理分析表 整合 項目 張堯雯 (2014) 丁柔 (2014) 張巧函 (2014) 李育君 (2013) 校本 走察    政策 立足  結合 社群  結構 走察  人員 培訓  

四、正向發展的基礎

根據上述文獻,實施教室走察具 實用 價值 , 可正向助 益 教師專 業發 展,以下針對此正向發展之基礎提供 四點論述,裨益推動的順利進行。 (一) 著手試辦邁向普及 政策的推動應循序漸進,立刻全 面執行恐有窒礙,如同臺北市於 100 學年進行教室走察試辦制度,透過試 辦期可找出問題、制定對策、解決困 難,落實政策試辦將成為後續普及化 推動的基礎。在試辦期中,試辦學校 應有異質性(如不同的區域、規模、 校史、層級等),較能從中發現具相似 背景的學校在推行教室走察的可能問 題,並藉由專家學者會商討論、專業 對話溝通諮詢等方式提出有效對策, 據以形成未來全面執行階段的確切方 針,可加速其他學校更快進入教室走 察的成熟運作期,紮下跨出第一步的 穩固地基。 (二) 因地制宜校本走察 學校的核心人員以教師和校長為 主。教師負有教學、評量與輔導的重 責大任,應當精進於教學效能與學習 效果的提升,校長既然綜理校務,則 應以催生或支持教師專業發展之文化 風氣為首要之務。然面對各種不確定 因素的齊聚(如教師配合度、長期執 行力、成長有效性等),不難想見落實 教室走察在各校中的可能阻力。學校 領導人應有變與不變的作為,正向思 維與鼓勵參與並共同型塑校園文化的

(3)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7,6(11),頁 113-116

自由評論 第 115 頁 友善氛圍為不變的心法,實際執行應 給予學校彈性處理的原則,並謹守提 升教學與學習效能為主要目的,透過 權變領導行教室走察的制度。 (三) 結構走察專業精進 林清江(1988)認為教育的進步 得之於學校,而學校要進步,最主要 的動力並不是教育行政單位,應是學 校本身,其中學校校長扮演首席教師 的角色,要如何成為「有效能的教室 走察者」便是重要課題。因為走察者 若能了解相關技巧,可使學校真正透 過走察觀課模式,加速提升教師教學 專業知能,然而要在短時間的觀察中 就瞭解教室概況確屬不易,有必要落 實結構化的走察指標或流程,利於提 升 教 室 走 察 的 效 能 , 如 Downey 、 Steffy、English、Frase 與 Poston (2004) 的三分鐘走察模式之重點為學生專注 程度、課程決定點、教學決定點、牆 面作品與班級布置、班級環境的健康 與安全事項,並於事後與授課教師一 同省思探究(Downey、Steffy、Poston、 English, 2010),亦可搭配學校各自運 作經營內涵,訂定明確且有共識的本 位式走察指標,甚而輔以配套措施使 教室走察更相容於教學第一現場。 (四) 積極培訓教學導師 學校效能為整體教與學之成效的 體現,因此擴大進行教室走察,並積 極培訓教學導師成為專業的走察人員 將更有效益。以現行經驗來說,學校 制度從行政端所發起或要求的較多, 但可能因行政事務雜多、或是溝通協 調不暢等,成效往往不如預期,故可 考慮改以較具有深層影響力的教師領 導(teacher leadership)模式來散發改 變的能量。學校若能有教學導師協助 教室走察的推動,依其動察敏銳的視 野來協助增進其他教學實務,更能激 盪出亮眼火花,再者,教室走察後的 省思需要雙方間的對話與合作,以同 儕角度來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習成效, 可聚焦問題並釐清課堂決定的許多細 膩處,這將是改變校園及提升教學品 質的實質作為。

五、結語

教師教學專業的發展與精進是每 位教師應盡的本分,在忙碌的校園生 活中,多見其擱置在旁。本文之出發 點希冀成為各校邁向教學卓越的墊腳 石-就從單純化、可經常性進行、非 正式的教室走察進行改變,期待在永 續發展、行動回饋等機制的長久運行 下,實踐學校效能、教師增能、學生 展能之目標。 參考文獻  丁柔(2014)。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室 走察與教學效能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 吳清山(2012)。校長教室走察與 教師專業成長。師友月刊,538,30-35。  李育君(2013)。臺北市國民小學 教室走察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 大學,臺北市。

(4)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7,6(11),頁 113-116

自由評論 第 116 頁  林清江(1988)。教育的未來導向。 臺北市:臺灣書店。  張巧函(2014)。臺北市國民中學 教室走察實施與學校組織文化關係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臺北市。  張堯雯(2014)。臺北市國民小學 教室走察方案實施之個案研究。學校 行政,93,56-76。  陳振國(2008)。美國校長的走課 制及相關啟示。教書育人,10,61-62。  黃旭鈞(2011)。「教室走察」方 案建構之研究:以國民小學為例(I)。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 報告(編號:NSC99-2410-H133-007), 未出版。  黃旭鈞(2014)。教室走察:教師 專業發展的新思維。臺北市:高等教 育。  聶琴(2008)。走課-美國中小學校 長教學領導的新舉措。基礎教育,9, 56-59。  羅生全(2010)。論課堂走課及其 應用。中國教育學刊,11,47-50。  Blasé, J., & Blasé, J. (2004).

Handbook of instruction leadership: How successful principals promote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 Downey, C. J., Steffy, B. E., English, F. W., Frase, L. E., & Poston, W. K. (2004). The three minute classroom walk-through: Changing school supervisory practice one teacher at a time.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 Downey, C. J., Steffy, B. E., Poston, W. K. & English, F. W. (2010). Advancing the three-minute

walk-through: Mastering reflective practice.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 Sergiovanni, T. (2005).

Strengthening the heartbeat. San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在學校行之有年的培育實習教師優良傳統風氣之下,我以擔任教育實 習輔導教師為榮,透過 開放自己的教室 (擔任校內輔導教師、集中實習輔導教 師) 、

配合教育革新趨勢 發揮教育統整功能 因應開放教育理念 促進教學效能提升 符應教育學習理論

督導考核各學 校及機構推展 性別平等教育 情形,以建立 性別平等教育 氛圍,提升本 市市民及學校 教職員工生性 別平等教育觀

二、本案中等師資類科學生(特教系以外之學生)修習之「教育專業課程版本」應為106年11月17日教育部臺教師(二)字第

分類法,以此分類法評價高中數學教師的數學教學知識,探討其所展現的 SOTO 認知層次及其 發展的主要特徵。本研究採用質為主、量為輔的個案研究法,並參照自 Learning

戶外考察活動 是歷史 科教師於課堂教學 以 外評估學生的常見方法。教師 在外 出之前應為學 生提供 明確的學習目標和 評 估準則。教師可以從以

教育部國教署 2022 年補助全臺 86 所高級中等學校辦理戶外教學,鼓勵學校推 動戶外教育,提供真實情境的體驗,奠定素養導向的教學本質。國教署於

學校有策略及計劃地推動和發展教師團隊,建立學習型組織,為教 師營造積極學習的文化。學校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