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鐘點站」上的挑戰:國民小學教師的物化現象/71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鐘點站」上的挑戰:國民小學教師的物化現象/71"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鐘點站」上的挑戰:國民小學教師的物化現象

康以諾 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碩士生

壹、 前言:正視「鐘點站」

臺灣隨著師資培育管道的開放, 在取得教師資格之人口不斷上升的情 況下,又逢少子化的衝擊,突顯了代 課教師的議題。這議題的嚴重性在相 關的調查上得到概略的輪廓。首先, 由近年教甄的狀況來看,根據 1111 人 力銀行的調查,合格師資平均甄試超 過 5 次以上才能成為正式教師;平均 最 大 限 度 會 持 續 參 與 教 甄 4.72 年 (1111 通訊社,2010)。再者,能於取 得證書當年度考上正式教師的比例有 不斷下降的趨勢,2013 年甚至低於 22%。相對地,每年合格師資成為儲備 師資的比例就不斷攀升,2013 年已達 47.51%(教育部,2013a)。 表 1 師資人員發證年度與任職情況 正式 代理代課 儲備 年分 人數(%) 人數(%) 人數(%) 2010 2,728 (38.76) 1,625 (23.09) 2,685 (38.15) 2011 2,015 (35.16) 1,466 (25.58) 2,250 (39.26) 2012 1,624 (28.60) 1,678 (29.55) 2,377 (41.86) 2013 1,115 (21.50) 1,607 (30.99) 2,464 (47.51) 資料來源:依 83 年《師資培育法》培育與核證之師資人 員發證年度與任職情況。教育部(2013a)。中 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2013)。臺北市: 教育部,第 57 頁。 進一步回顧近三年,臺灣國小教 師的儲備比一直處於高於全國師資總 儲備比的情況,即便是在那些獲取教 職者中,國小合格代理代課教師人數 亦位居各級合格代理代課教師之首。 國小合格代理代課教師的漲幅亦是各 級之冠。2013 年更高達 10,107 位, 佔 國 小 在 職 教 師 總 數 比 的 10.37% (教育部,2013a,2012,2011)。相對 於其他國家,臺灣合格之代理代課教 師的現象 可說是世 界上特有 的狀況 (張民杰,2012)。 這現象與近年政策有關;教育部 為配合「租稅公平」原則,於 2011 年 研議並陸續實施課稅減課配套措施。 此配套因著秉持「課教師,補教育」 的理念,而在中小學提出降低教師授 課時數,並以增置國小教師員額實施 計畫的鐘點教師方案處理(教育部 b, 2013)。這使代理代課比例持續擴大, 並使鐘點教師在法理上合理且普遍的 成為中小學教學現場的必然角色。 在臺灣的教育課題中,鐘點代課 儼然成了無可避諱的問題。對於這特 有的狀況,相當多論述將其歸因於資 源有限性與少子化衝擊的結果,並會 造成師資流動問題(施惠菁、廖年淼, 2014;佘豐賜,2013;蔡明學,2013; 蘇進棻,2012a,2012b)。其相對應的 方向,則以訴諸待遇政策為最主要的 呼籲(佘豐賜,2013;蔡明學,2013)。 另一面,鐘點代課並非僅關係到任職 者本身,亦會影響學童與學校運作, 所以在教育實務面的影響則需關切學 校課程缺乏教師的嚴重程度,以及鐘 點教師的教學品質(蔡明學,2013)。

(2)

綜觀之,無論是鐘點教師本身, 亦或是任職者所處的學校,以及所面 對的學生同學習品質等面,鐘點代課 牽連了廣泛的層面。故此,當前關於 鐘點代課之政策與現象可視為臺灣教 育發展的一個站口─「鐘點站」,在這 一站上,雖然由鐘點教師扮演著核心 角色,但這一站對鐘點教師、校方, 甚至教育決策者都具有一定的意義。 此意味著在「鐘點站」上,鐘點教師、 校方與教育決策者必須面對不同層面 與不同講究的教育挑戰。 直面「鐘點站」同其存在臺灣教 育現場的現象,必須先了解該現象所 存立之社會狀況,以提出較為深入與 平衡之評論。因此,下文先回歸臺灣 社會之基本狀況,確立檢視之透鏡。 爾後,在以實務面的觀察與經驗為論 述內容,作為「鐘點站」上相關現象 的說明。最後,針對「鐘點站」上的 相關現象提出一些可能往前的方向。

貳、 物化理論:教育社會現象的

分析透鏡

誠如前述,在經濟面的討論外, 有學者從教育實務的角度,指出課稅 減課後應探討的兩項潛在問題:學校 依法辦學後,缺乏教師的嚴重程度; 以及鐘點教師的教學品質(蔡明學, 2013)。然而,「鐘點站」既是一個包 含政治、經濟、社會互動等面的狀況, 這個「鐘點站」,在當代臺灣社會中所 出現的問題,豈是在得知師荒狀況與 教學品質等兩項問題後,即可產生深 度的理解,以使臺灣的教育能有向前 的踐行呢?「鐘點站」做為整個社會 體系下的一個現存現象,自然需要一 種較為整體的觀點來思辨;畢竟對於 社會事實的了解,必須要能清楚掌握 其「實際的存在」,同其「核心概念」 間的區隔(Lukács, 1963, p.8)。因此, 從整體社會連同社會的運作與系統來 理解,就成了真實面對「鐘點站」的 必經途徑。 當前的臺灣是處於一種資本社會 發達的狀況,這是一無可駁的事實。 現代資本主義中特有的現象─商品拜 物教,就成了思考資本社會問題時必 須面對的現象。關於商品拜物教現象 的討論,必須回歸商品結構的思辨, 亦即商品交換及其間之繁複關係對社 會具有支配性的思辨方式(周立斌, 2012,p.3)。因為商品交換是資本社會 的起點,這運作模式在當代達到高度 發展階段,已出現將社會中的角色與 主體活生生地化作社會的客體物的物 化現象。所以,回歸商品交換的探討 就是回歸這形態之社會的原形,回到 這個社會的根本模式來思辨。臺灣既 是發達的資本社會,對於其中所發生 的「鐘點站」現象,豈不應從資本社 會裡商品結構所發展成的物化觀點進 行再思嗎?否則在社會面被賦予轉化 型知識份子之期望的教師,何以促進 並引領社會發展呢? 物化理論是商品結構作為資本社 會思辨的集大成者,其中的商品不僅 指生產活動所產生的產品,乃包含人 將自身的勞動與其勞動的結果一同視 為商品,並經合理地計算後,將這商 品在社會中進行交換。而這現象可從 社會的三個基本領域來揭示─生產、

(3)

政治與文化(周立斌,2012;Lukács, 1963)。在生產領域中,勞動者在流水 式的生產工作中變成生產過程的一項 元件,而喪失了主體思維,使人格成 為旁觀者。在政治領域中,政治形式 成了宰制者,政治本身所具備並追求 的意義和價值被形式掩蔽,成為失去 主體意識的客體對象物。至於文化領 域方面,人們的思維模式體現了局部 性觀點且以商品交換之合理性價值計 算取代「質」的現象,出現缺乏有機 而整體的物化思維現象。

參、 「鐘點站」上教師的物化現

鐘點教師既是站在臺灣這個資本 主義社會所出現之「鐘點站」上的核 心角色,其教育實踐所存在的現象, 以及影響這個角色的校園運作就成了 首要思考的兩項問題。這兩項問題的 範疇亦正反映了解釋社會現象之三大 核心的生產領域與政治領域。然而, 究竟是甚麼樣的脈絡與意識,孕育了 當前「鐘點站」的權力運作?若欲理 解這問題,就須回到對蘊含著價值觀 之抉擇與規準的檢視。 (一) 鐘點教師:社會工廠裡的消耗性替 代品 教師的教學實踐與教育理念有著 密切的關係,鐘點教師自然不例外。 但教育理念在社會脈絡的作用下能否 展現在教學裡,尚有研討空間。誠如 筆者與身邊來自不同學校的三位鐘點 教師(微微、絲絲、融融)交流時, 發現一些共通的現象。其中,生長於 中南部偏鄉,有五年鐘點教師經驗的 微微老師,原本抱持著簡單而有熱情 地想法,認為教育就是陪伴學生學習 一些東西。但微微老師萬萬沒想到這 個「陪伴學生學習一些東西」的想法, 竟然要先克服家長對陌生的代課老師 的不信任的挑戰。此外也必須面對其 他教師不時借課(包含為著其他課或 活動)而須趕課的挑戰。家長不信任 的狀況不在話下,融融老師亦論及在 借課上更嚴重的問題,曾遇過英文老 師在未知會的狀況下,直接對部分學 生進行「字母寶寶」的加強教學活動。 起初,融融老師會為著姍姍來遲的幾 位學生回頭稍微說一下重點,但過於 頻繁的「字母寶寶」加強教學活動, 使得原以「對每位學生的教學內容應 該完整」為最基本之教育理念的融融 老師,走上:「你們下課再來找我」的 零散的補救式實踐方式。然而,這些 陸續進教室的「字母寶寶」們因著沒 有前半堂課的觀念與脈絡,在後半堂 課怎能跟得上呢?把這些狀況看在眼 裡的融融老師卻只能無奈地繼續教學 進度。 關於鐘點教師們在對借課問題的 討論中,包含了不同科目有不一樣的 狀況。如英文課與國語課比較不會被 其他老師借用。但共通的問題是鐘點 教師是正式教師們借課或調課的首選 對象。 其實,從這幾位第一線鐘點教師 的對談一再浮現「趕進度」、「我的科 目也要考試」、「無法等那些比較慢進 來的學生」等等的話語,不難發現隱 含在背後 之 以班級 成績、課 業進度

(4)

等為教師間比較項目的氛圍。鐘點教 師在這樣的小社會氛圍中,鐘點教師 的教學似乎只是依規定、能力指標與 學校進度,把知識傳遞給學生,為著 產出該年段、該領域考出好成績的學 生作為教育工作的半產品,送向下一 個教育年段。所以,微微老師感慨的 表示:「其實我們就只是廉價的打火隊 而已。」這與原先陪伴學生學習一些 東西的想法有多麼大的差距呀! 鐘點教師之生產領域物化的悲哀 並不止於教育成為生產線,更是鐘點 教師在站上生產線進行產製的過程, 漸漸地因實務環境與原初之理念間的 衝突,且社會中不同角色質疑其教育 活動,而不斷在順服與掙扎中社會化 (李俐穎,2008),甚至為了減少紛 爭、確保班級表現,而表現出虛偽的 行為,甚至違背自己原本的教學理念 (楊家瑜,2013)。這正是「鐘點站」 上,代課教師在外在驅使下,將人格 置於教育工作之旁觀者的位置,使自 己同其教育活動成為一個客體物,作 為教職工作與微薄待遇的交換品。 (二) 校園權力:社會工廠裡的潛在性 階級制 鐘點教師在實踐上的為難並非真 空存在,因此校園權力的運作不應被 忽視。除了正式教師對鐘點教師之定 位外,有一些無形的規則也對鐘點教 師的教學起作用?在絲絲老師的經驗 裡發現學校的資源是正式老師先用, 鐘點教師借用還要看情況安排,而且 在工作任務上,鐘點教師會不經意地 成為正式教師的從屬者。關於類似的 情形,資歷較多的微微老師指出有些 是行政上的問題: 「雖然有一些老師是好人,但也 常遇到『ㄠ』老師,在安排事情 的時候總是會ㄠ鐘點老師或實習 老師……」 微微老師自己本身就曾經在校外 教學、運動會工作上被賦予原先沒有 的任務,代替部分無法或不願意的正 式教師。這類狀況在絲絲老師的實務 觀察中,還曾看過有鐘點教師在沒搞 清楚狀況的情況下,就被臨時找去當 工作人員,而發生尷尬與不知所措的 狀況。微微老師甚至因為一度沒處理 好這種「ㄠ」老師,而弄得灰頭土臉。 在權力作用下,因著體制中的層級與 權力關係,鐘點教師會掩飾不願接受 指導比賽與教學觀摩等工作指派的情 緒(楊家瑜,2013),無法也不願反抗 不公平的結構(李俐穎,2008)。另一 面,亦有代課教師成為正式場合與關 鍵時刻之 局外 人的 狀況 ( 張 民 杰, 2012)。甚至有對代課教師出現「呼之 即來,揮之即去」的附屬態度(黃筠 珮,2011)。這些現象在在透露出教師 間存在著「階級」的意識,這樣的政 治權力運作,使本為輔助教育實踐的 代課教師,失去了對話的機會;壓抑 的代課教師又使這現象顯得合理。原 本是為著教育組織運作與發展的行政 與行政權力,本應服從於為使教師能 發揮教育之最大理念的基本概念,結 果卻使教師(鐘點教師)服從於組織 的運作,失去了起初的意義與價值。

(5)

(三) 社會氛圍:社會工廠外的技術理 性教育觀 當吾人面對鐘點教師在教學實踐 上與權力運作上的為難時,怎能不好 奇與思考:究竟是甚麼脈絡與意識孕 育了這樣的權力運作?這問題的理解 必須回到對蘊含著價值觀之抉擇與規 準的檢視。誠然,鐘點教師制度與政 策是臺灣社會以經濟體現抉擇意識的 例證。另一面,也有相當的成分是正 式教師,甚至是鐘點教師本身在經濟 上體現了自己的抉擇。這些經濟性的 思考,猶如課稅公平性問題、課稅減 課的美意……等等,都單從經濟的角 度著眼。似乎教育工作(或教職)是 個工業或商業,應從其獲利扣取盈餘 以回饋所謂的社會。殊不知,教師的 教育活動正是對社會最重要的回饋! 課稅減課亦然,教師們似乎以一定程 度上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教育的品質為 兌換物,在默許一種補償似的配套方 案下,換取只屬於他們的福利。雖然 減少教師教育工作負荷以提升陪伴學 生學習的品質,確實是一個值得稱許 的理念,但若教育品質會因每年不斷 更動的師資而受影響,就還有研討與 調整的空間。這也正是受此政策之教 育工作者對這應役於他們之客體的外 在規則,宣示他們在教育工作上有整 體性的眼光及主體性的時機。否則, 「鐘點站」就只是臺灣社會在資本主 義底下,因著片面的經濟思維與重形 式而失質地的法政慣性,在教育發展 的進程中,成為一個「直接性反思」 的站口。這站口,對教育工作者而言, 特別是國小教育工作者,將是刻著遭 物化與自我物化之紀錄的里程碑。

肆、 結語:「鐘點站」物化教育

工作者的終點站

本文試從診斷資本社會病理的物 化理論,分述臺灣教育現場「鐘點站」 的現象。站在「鐘點站」上,吾人若 仍未能重新正視教育的目的與價值, 仍未能從整體性再思教育同其實踐, 仍未能看見教育各環之人的主體性, 那本應作為自由實踐的教育,恐將成 為物化思維之鐵牢的體現。物化思維 將內在而秘密地擴大對人們的牢籠。 吾人僅試圖藉文吶喊,而這吶喊的意 義正藏在魯迅《吶喊》的自序: 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 萬難破毀的,裏面有許多熟睡的 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 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 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 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 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 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麽? 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 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 對於學生或家長,要他們擔負教 育上變革的任務,或許是一種太過的 想法,但對於身為這鐵籠中人的轉化 型知識份子而言,或許可以說是一個 合理的期待。誠如 Giroux 所說: 他們(教師)必須指出學內急整 個社會在經濟、政治和社會上的

(6)

不平等。同時,他們必須去創造 一個情境,讓學生有機會變成一 個公民,有知識和勇氣來抗真, 排 除 失 望 並 使 希 望 成 真 。 ( Giroux, 1988:128 , 蘇 永 明 (譯),2013) 對於被賦予社會教育者之期望的 教師,在面對自身所面臨之物化思維 的社會性問題時,豈不該在教育與社 會間提出整體性的觀點?豈不該於教 育現場省思如何朝積極的方向,尋求 超越潛在之權力運作的制約?豈不該 在教學實踐中展現具有理念的主體? 藉此,轉化型知識份子或許能夠中止 「鐘點站」上教師物化的現象。 參考文獻  1111 通 訊 社 ( 2010 年 06 月 14 日)。「甄」難?!合格師資平均甄 試 5 次8成4曾跨縣市【網路新聞】。 取 自 : http://winner.1111.com.tw/zone/pr/headl ine.asp?autono=2122  王金國(2012)重視國中小代理 教 師 問 題 。 臺 灣 教 育 評 論 月 刊 , 1 (5),86-87。  李俐穎(2008)。駐足的過客: 國小代理教師社會化歷程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臺北市。  佘豐賜(2013)。教師辭行政、 代理急上陣,國教如何走。臺灣教育 評論月刊,2(10),17-20。  周立斌(2012)。盧卡奇的物化 理論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出版社。  施惠菁、廖年淼(2014)。「流 浪教師」及鐘點教師對學校現場的影 響與因應 策略。 教 育 人力與專 業發 展,31(6),67-72。  張民杰(2012)。過渡的日子— 代理教師生涯發展困擾之分析權。臺 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6(2), 1-24。  教育部(2011)。中華民國師資 培育統計年報(2011年)。臺北市: 教育部。  教育部(2012)。中華民國師資 培育統計年報(2012年)。臺北市: 教育部。  教育部(2013a)。中華民國師資 培育統計年報(2013年)。臺北市: 教育部。  教育部(2013b)。教育部針對立 法委員林佳龍召開教師課稅配套措施 記者會之回應說明【教育部全球資訊 網 】 。 取 自 : 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 de=1088&Page=18993&Index=3&wid= DDC91D2B-ACE4-4E00-9531-FC7F63 364719

(7)

 黃筠珮(2011)。在流浪中代理 / 在代理中流浪:一位國小教師的 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 楊家瑜(2013)。國小代理教師 情緒勞務 之研究。 臺 中教育大 學學 報:教育類,27(1),39-55。  蔡明學(2013年11月15日)。課 稅減課後衍生代理代課教師相關議題 之探討。【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 取 自 : http://_epaper.naer.edu.tw_index.php_ed m_no=76_content_no=1957  蘇永明(2013)。知識分子。林 逢祺、洪仁進(主編),教育哲學: 隱喻篇(195 - 202頁)。臺北市:學 富。  蘇進棻(2012a年04月15日)。準 教師在職率趨勢分析。【國家教育研 究 院 電 子 報 】 。 取 自 : http://epaper.naer.edu.tw/index.php?edm _no=38&content_no=1036  蘇進棻(2012b年06月01日)。歷 年中小學正式教師與代理代課教師職 缺消長趨勢分析。【國家教育研究院 電 子 報 】 。 取 自 : http://epaper.naer.edu.tw/index.php?edm _no=41&content_no=1112

 Lukacs,G.(1964). 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 R. Livingstone,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倍思科學」教育系統,是由國內長期推動科學教育的專家學者和優秀的中小學教師共同規

• 第三種教學觀認為,教學的目的是改變學生對事物、現象 的理解。教學( Teaching )的焦點是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和掌握。教師須瞭解學生想什麼

複習重點 複習上一節的教學重點

戶外考察活動 是歷史 科教師於課堂教學 以 外評估學生的常見方法。教師 在外 出之前應為學 生提供 明確的學習目標和 評 估準則。教師可以從以

給予幼稚園彈性,讓其聘請有經驗的在職合格幼稚園教師、持有非幼兒教育學位的

常識科的長遠目標是幫助學生成為終身學習者,勇於面對未來的新挑 戰。學校和教師將會繼續推展上述短期與中期發展階段的工作

興趣Motivation 是學習的原動力 John Biggs, 2009... 規劃課程時考慮三個條件: 教師動力、能力 學生能力

 教師展示第 21 頁白貓的圖畫。討論:跟之前的貓小 姐比較,白貓有甚麼特點足以令貓傾心?(自由作 答).  教師講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