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心理學典範之變遷及其 對教育的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心理學典範之變遷及其 對教育的影響"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心理學典範之變遷及其

對教育的影響

詹志禹 摘 要 本文回顧幾個主要心理學流派的發展及其對教育的影響,這些流派包括 心理分析派、行為論、人本主義與認知主義。本文著重流派之間基本立場 的分析。由於認知主義在1970 年代之後躍昇為顯學,且方興未艾,本 文花較多篇幅述其起源、特色、及展望,在展發當中特別評論了四個重要 方面:建構論、平行分配處理模式、機器人研究、及互動論。這四個方向都 企圖避開或解決傳統訊息處理模式的許多問題。 心理分析 心理學關注的最終極問題是:人的本質是什麼?如果要回答這 個問題,則必需探討人與環境(包括自然環境與杜會環境)的關係、 先天與後天的關係、心理與生理的關係、成長與學習的關係、認知與 情緒的關係,等等問題,學派不同的人對這些問題的回答自然不一 樣。 二十世紀以來,心理學界至少出現過四個學派,它們的哲學思 想、心理學理論、研究方法等,都不太一樣,對教育的看法與關注自 然 也 不 太 一 樣 , 堪 稱 四 個 典 範 ( paradigm ) 或 傳 統 (tradition)。這四個學派分別是心理分析、行為主義、人本主義、 與認知主義。 心理分析學派的思想頗受物理學中「能量」這個概念的影響,預 設人體中也有一股能量(慾望、本能、驅力)流來流去,假如這股能 量末得到「宣洩」,則人會產生內在衝突;佛洛伊德所生長的時代背 景(十九世紀下半葉)是 一個社會壓抑 (例如性壓抑)仍然很強的 時代,所以佛洛伊德認為社會壓抑是造成人的內在衝突的主因,並 以內在衝突的動態歷程來解釋人格的發展與形成;佛氏並有強烈的 「童 年決定論」的傾向,幾乎把所有成年人的心理問題全部追溯到 童年的創傷經驗,這種決定論的傾向可能也是受古典物理學──尤 其是牛頓力學──的 影響,因為在牛頓力學中,只要始初狀態決定 了,一個封閉系統未來發展的軌跡就可以完全被決定。但人畢竟是一 個開放的系統,正如知識是一個開放的系統一樣, 所以佛洛伊德的 理論也終將成為過去。目前心理分析學派的觀點,在精神治療及藝術

(2)

作品的分析方面,仍佔有一席之地,在心理學界卻已遭人淡忘,對 教育界的直接 影響也微乎其微。

行為主義

行為主義受唯物論的影響(Ozmon & Craver, 1990), 只 承認物質的真實存在,不承認心靈的真實存在,把環境中的刺激物 或增強物做為解釋行為的起因,卻把心靈現象當做是大腦反應的伴 隨現象,也就是反對以心理歷 程做為解釋行為的起因。行為主義因 此有強烈的化約論傾向,反對研究所謂的「內在心理歷程」,把「內 在心理歷程」當作是一個黑箱,認為這個黑箱不是由心理分 析學派 去探討,也不是由認知心理學家去探討,而是應該交由神經學家或 生理學家去探討(Skinner, 1985);行為主義者只承認有大腦科學, 不承認有認知科學。行為主義也有強烈的決定論傾向──不是「童年 決定論」,而是「環境決定論」──因此不認為人類有自由意志的存在 斯金納(B. F. Skinner)說過:人類常覺得有內在自由,那是一種 錯覺,因為人類一直是受很多因素(如基因遺傳、父母教養、學校教 育、同儕團體、大眾傳播、宗教、杜會等)所控制,只是人類有時候不 覺察到這些控制。 行 為主義受邏輯實證論的影響,極力追求一套精確的語言以做 為研究行為之用,拒絕談論不可觀察、不可實證的概念。行為主義者 所用的語言包括「刺激」、「反 應」、「增強」、「制約」、「操作反應」、 「增強的時間表」、「過去被增強的歷史」、「行為反應的機率」等等, 但拒絕使用諸如「自我」、「知覺」、「心理 表徵」、「期待」、「瞭解」、 「記憶」、「欲望」、「信念」等語言,認為這些語言所描述的現象,完 全可以用刺激、反應、增強歷史等概念來解釋。不,更精確 地說,行 為主義者也不會用「概念」這個詞,而只會用「語言」或「語言行為」這 些詞,因為我們觀察不到「概念」,我們只觀察到「語言」。 行 為論者對教育非常關心,而且對教育有無限的信心。「給我 一打健康的嬰兒」,他們會說,「行為學家就可以把他們造成科學家、 政客、商人、犯人或刺客」。行為 論者把教育視為一個行為工程,也 就是透過增強方式的設計(如代幣制度、塑形、間歇增強等),來改 變學生的行為,讓學生學到杜會可欲的行為。行為論者並不贊 同懲 罰(尤其是體罰),因為懲罰有許多副作用。行為論者所主張的增 強是一種系統性的、立即的、正面的增強,而對學校教育最大的批評 是:獎懲沒有系統性,充 滿著矛盾,所以學生無所適從;獎懲也 沒有立即性,例如本週考試,下週才能知道結果,所以效果不彰。 教育界曾經受到行為主義巨大的衝擊,例如風行一時的「行為目 標」的撰寫,

(3)

引 人注目的「教學機」的發展,以及廣為採用的「行為改變技術」的 研究,都是受行為主義影響的結果。行為目標具有可觀察、可測量的 特色,教學機具有提供立即增 強的功能,而行為改變技術則相當具 有系統性。至今,教育界仍然有很多人或多或少買行為主義的某些觀 點;嚴重受行為主義影響的人,不會討論教育目標的正當 性,只會 研究如何將這些目標改寫為行為目標;他們也不會探討學生的心理 歷程,只會研究如何設計最有效的增強方式。新行為主義者有比較強 調「內在增強」以及 「自我增強」的使用,但基本典範並無改變。 行為論者不只是想透過教育來改變個人,而且還想透過教育 (行為工程)來改變一整個杜會,斯金納的「超越自由與尊嚴」(或 譯成「行為主義的烏托邦」)一書(Skinner, 1971), 透露的正是 這一個想法。斯金納所提議的杜會、文化改革,是一種受到高度控制 的改革,也就是冀望透過制約、增強、後果管理的行為工程來造成和 平、幸福的美麗 新世界;斯金納的烏托邦讓人想起赫胥黎的「美麗 新世界」一書,以及喬治.歐威爾的「一九八四」一書,並讓人覺得 不寒而慄,很多人一定會問:「誰來控制?」 斯金納並不正面回答 這個問題,而只是辯解說,人從小到大一直都是受控制的,所謂的 自由與尊嚴只是傳統思考方式的一件臭汗衫,人類如果願意放下這 個身段,不 要對控制太過敏感,則一個沒有戰爭、沒有暴力、沒有 饑餓的幸福世界或許可以達成。接著,一定還有人會問:「誰來控制 這個控制者?」斯金納說,控制者和被控 制者會互相影響。在看過 無數個「偉大的」極權領袖以及獨裁政黨的作為之後,斯金納的回答 顯得軟弱無力。 人本主義 人本主義心理學 家當然對行為主義 持批評的態度,羅傑士 (Carl Rogers)是最著名的一個例子,他說,人的確是受環境所 制約,但是,人並不是以一種預先制定的方式對外在刺激做反應, 因為人有選擇的自由,而且能做負責任的選擇(Rogers, 1969)。 羅傑士說,人會檢視不同的反應途徑,甚至創造一種新的反應方式, 換句話說,人有能力選擇一個方向,很負責任地去追求這個方向, 並全心全意地投入以及支持這個方向;這種選擇的自由以及投入的 自由,來自於人類的內心,是一種主觀的、內在的東西,斯金納完 全忽略了它們。 羅 傑士的哲學展現在諮商理論裡面,就是所謂的「當事人中 心」理論,一直是台灣輔導界最受歡迎的理論之一。這個理論強調當 事人的主觀經驗以及主觀視野,對當事 人的潛能具有無限的信心,

(4)

認為輔導者只是一個觸媒,目的在幫助當事人自我成長、啟發潛能、 解決問題,輔導者對當事人必需真誠、無條件地關懷、以及設身處地 的瞭解,以便當事人在安全、溫暖的關係中獲得新的洞識。羅傑士認 為教室中的師生關係也應該是充滿著信任、自由、真誠、開放、接納、 瞭解、同理心以及關懷。 人文主義者所關心的教育問題因此包括: 1)學生極力取悅老師;2)學生從不敢對老師的權威起疑;3)學 生只為外在誘因而學習;4)學生很被動;5)學生老是要求一個對 的答案(Corey, 1973)。在這些問題當中,顯然很多不為行為主 義者所關心。 認知科學的起源 行為主義支配美國心理學界近半世紀,在一九五○年代中期以 前,美國心理學界很少有心理學家膽敢提「意象」、「心理表徵」、「心 理模式」等概念,但到了八○年代初期,認知科學家已經在競相宣布 「革命」,以及宣布行為主義成為歷史。例如Estes 等人(1983)信 心勃勃地聲稱,認知科學想瞭解人心的奧密,正如其他科學想瞭解 宇宙的演化、生命的起源以及基本粒子的性質一樣,其精神是相通的。 Simon(1980) 則指出,行為主義只適合於受實證論及操作論支 配的人;他說,行為主義為了避免談所謂的形上學概念,付出的代 價就是把實驗心理學侷限於相當簡單的記憶與學習 實驗,只關心實 驗室裡的老鼠,卻忽略了從事於複雜思考與間題解決的人類;他說, 認知科學代表了一種新的信心,並不失精確與嚴格。 認知科學的出現,主要是受到下列幾個領域的理論發展的影響 (Gardner, 1987):(1)數學與計算(computation);(2)神經 生理學;(3)模控學(Cybernetics); (4)訊息理論(information theory);(5)腦傷研究。數學與計算 理論的進步得歸功於英國數學家Alan Turing,他的理論與證明顯 示出,一個二元碼(例如零與一)可以用來發明與執行無限多的程 式,而且建造這樣一個依此原則而操作的機器在實際上是可能的; 他的理論上的機器(Turing Machine)對後來電腦的發明極具啟發 性,他的觀念也讓某些科學家想到:假如我們能把生物的思考與行 為描述得夠精確,我們或許能設計一個計算機來模擬生物或甚至人 的思考與行為。 其 次,神經生理學在四○年代開始出現一種觀念,認為我們可 以用邏輯來模擬神經細胞以及神經網路的作用,神經可以被想像成 邏輯述句,神經衝動的發射具有全或無 的性質,則可以類比於命題 中真假值的計算;用電子學的眼光來看,神經和邏輯之間的類比則

(5)

可以視為訊號,這個訊號可能通過或不通過電話。到此為止,Turing 的理論機器似乎有二種方法可以實現:神經系統及電子計算機。 第三,模控學源於對自動控制(servomechanisms) 的研究, 所以對自動調節系統以及反饋的本質特別感興趣;人,正可以視為 一種自動調節系統。模控學的兩個中心概念是溝通與控制,而所謂的 控制其實是指透過反 饋作用而行自動調節。模控學可以應用到機器、 電子、動物等開放系統,所以提供了科際整合的可能性,為日後認知 科學所包容。 第四,訊息理論認為訊息可以脫離內容而談,訊息的單位是一 個bit(0 與 1),所以一個 bit 可以幫我們區分二個途徑,二個 bit 可以幫我區分四個途徑,三個bit 可以幫我區分八個途徑。訊息就是 訊息,不是物質,也不是能源,這是唯物論者所必需重新考慮的問 題。 最 後,二次大戰之後的腦傷研究,發現了許多跨語言與跨文化 的共通性,似乎不是能完全用環境的影響來解釋,例如失語症中至 少有二種形式,第一種是文法能力被破 壞了,卻還保留單字能力; 第二種是單字能力被破壞了,卻還保留文法能力。這些跨文化現象以 及心理能力呈現層級結構的現象,似乎不是簡單的反應弧模式可以 解 釋。 認知科學的特色 認 知科學在上述五大領域的衝擊與聚合之後,隨著電腦科學的 發展而急劇發展,而且一直是一個科際整合的領域。一般來說,與 認知科學關係最密切的領域有六個:心 理學、人工智慧、神經科學、 人類學、語言學與哲學。但是,認知科學作為一門獨立的領域來看, 有那些特色呢?第一,它分析的層次是表徵;第二,它與電腦的關 係密切;第三,它比較忽略情感、背景、文化、與歷史等因素;第四, 它鼓勵科際整合研究;第五,它根源於傳統的哲學問題(Gardner, 1987)。學者們對這些特徵有很大的爭議,而這些爭議正反映了認 知科學的定位問題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以下將分述之。 表 徵包括符號、規則、意像、基模、觀念等任何介於輸入與輸出 之間的東西,表徵是認知科學的中心概念。認知科學最大的特色就在 於向科學界宣稱:為了解釋人類的 行為、行動或思考,表徵層次的 分析是必要的而且是合法的,正如生理層次及文化層次的合法性一 樣。這個宣稱從常識來看無甚出奇,從科學研究的觀點來看卻是爭 議甚多,因為談神經的結構及歷程時,共識較易達成,談表徵的結 構與歷程時,共識較難達成。行為論者的反對是意料中事,就是認知 科學家之間對表徵的來源、表 徵的性質、表徵的結構等問題,也爭

(6)

論不斷。大體而言,神經學家比較不在意表徵層次的必要性,心理學 家、語言學家及電腦科學家比較認為「表徵層次的分析是必 要的」。 電 腦的出現對認知科學家是一大鼓勵,因為電腦的存在是一個 活生生的證明,證明了「假如人造的機器都能推理、思考、轉換訊息、 具有目標,人類為什麼不能?」電 腦不只是被當作人腦的類化,更 被人工智慧學者用來模擬人的思考歷程。受電腦類比影響而產生的認 知模式就是所謂的「訊息處理模式」(information-processing approach), 包括入碼、短期記憶、儲存、長期記憶、提取、解碼等 概念,廣為心理學者所採用。很多學者懷疑「電腦-人腦」這個類比 的適切性,因為電腦被動地接受訊息,由 使用者入碼,只有使用者 知道電腦內在符碼與外在世界之間的對映性,電腦本身卻無從知道, 依此模式,人類如何能知道其腦海中的表徵與外在世界的結構之間 的對 映性?是不是要在人類的腦海中假定一個「極微人」的存在, 他知道此對映性?那麼,這個極微人又如何知道?是不是極微人的 腦海中還有一個極微人?這個無限後 退的問題是訊息處理模式所隱 含的一個內在矛盾,(Campbell & Bickhard, 1986),根源於 哲學中的經驗論。 在 訊息處理模式之下,認知科學家自然很難將情感、背景、文 化與歷史等因素考慮進來,一方面怕模式過度複雜,一方面可能因 為隱隱地將認知與情感放在對立的地 位。但是,已有不少認知心理 學家承認情感在人類經驗中的必要性,承認語言的意義無法離開脈 絡背景而談,承認文化及歷史分析的重要性,因而嚐試將這些面向 考 慮進來,以便對人的思考與行為做一個更整全的瞭解。 認知科學一直朝科際整合的路線走,然而,整合的方式一直還 是一個謎。整合並不是把不同領域的科學家放在一起各說各話,也不 是把某一個層次的分析化約到另一個層次的分析。如何促進不同領域 的人之間的溝通與合作,是認知科學家仍需努力之處。 認知科學家所關心的許多問題,都有冗長的哲學背景;前述訊 息處理模式的內在矛盾問題,就可追溯到經驗論、觀念論、與懷疑論 之間在歷史上的辯論。杭士基(N. Chomsky)在六○年代與斯金納 的辯論,是天生論與環境論的對話,杭士基與皮亞傑(J. Piaget) 在七○年代的辯論則是天生論和建構論(Constructivism)之間的 對話,涉及到知識的起源等問題,是傳統知識論的中心問題(吳璧 純,詹志禹,民81)。因此,認知心理學所關心的問題,可以說是 根源於傳統的哲學問題。 認知科學的展望

(7)

目前認知科學的發展有四個方向值得注意:(一)建構論; (二)平行分配處理(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簡稱 PDP) ;(三)機械人(robotics)的研究;(四)互動論 (interactivism)。以下將對這四個方向簡單加以評述。 訊 息處理模式中的一個重要缺點,是把人類的認知歷程看成一 個被動的訊息接受歷程;訊息處理模式基本上假定訊息從環境流向 感覺,從感覺流向知覺,從知覺流向認 知,從認知流向語言,然後 語言表達出來,再傳送給一個被動的訊息接收者;這個骨幹假設可 能是受到物理學中能量形態轉換(transduction) 等觀念的影響。 建構論者對這個假設很不滿意,建構論者認為個體透過其既存的認 知結構,主動地解釋其週遭環境,也就是說,個體很主動地將意義 加於環境刺激之 上,將環境加以結構化,所以,「學習」不是簡單 地接受來自環境的訊息,而是個體內在知識結構的建立與修改。更徹 底的建構論者不只是強調個體主動地詮釋其環 境中的刺激,而且更 強調認知的適應功能──認知結構只是個體為了適應環境所產生的 一 種 組 織 經 驗 世 界 的 方 式 , 而 不 是 發 現 任 何 本 體 上 的 實 存 (ontological reality)(von Glasersfeld, 1989)。如果在哲學 中理解詮釋學派(hermeneutics)的觀點,或在科學哲學中理解 孔恩(Kuhn, 1972)學派的觀點,則不難理解或接受認知心理學 中的建構論。

基模理論(schema theory)和皮亞傑的發展認識論,都是 屬於建構論的派別。基模理論最大的貢獻在於說明與證實先前知識 或認知結構如何影響學習、理解、與記憶(Anderson, Spiro & Montague, 1977; Bransford, 1979; Schank & Abelson, 1977)。 基模理論較弱的地方是在於較少探討知識的來源與知識 的發展,換句話說,基模理論的研究多屬橫斷法,確立了「先前知 識會影響理解」之後,很少再去追問「這些 先前知識是怎麼來的?」 晚期的基模理論也有嘗試去回答這些問題,但似乎尚未有顯著的發 展,如果這個問題不得到回答,我們對個體的認知歷程的理解,將 會是片 斷的,而難以是整全的。皮亞傑的理論似乎是剛好補足了基 模理論的這一個弱點,皮亞傑將人模擬成一個自動調節的開放系統 , 並用同化、調適、平衡及反映性抽取 (reflective abstraction)等 概念來說明建構知識的歷程,基本方向是相當正確的,只可惜在他 的結構論那一部分發生了困難,這些困難包括:他所提出的各種 心理結構(如數學邏輯結構及INRP 組型等)仍然是偏於靜態的一 種 心 理 結 構 ; 一 個 統 整 的 大 心 理 結 構 很 難 解 釋 領 域 分 殊 性 (domain-specific)的發展,過多分殊的小心理結構則使模式變 得 複 雜 而 缺 乏 效 率 ; 放 棄 「 變 異 與 選 擇 」 ( variation &

(8)

selection)這概念,卻選用了頗受生物學界爭議的「表型拷貝」 (phenocopy)這個概念,來解釋知識的最初起源。進一步討論, 請參閱吳璧純與詹志禹(民81 年)。 建構論這個方向雖然是不完整而且不充足,卻是非常必要的。 建 構 論 已 經 開 始 對 教 學 及 教 學 研 究 發 生 了 一 些 重 要 的 影 響 (Confrey, 1990),這些影響包括:不再認為學生是帶著一張 空白的心靈來進入教學活動;不再認為學生既有的天真觀念是可 以輕易地以直接灌輸的方式加以導正或替代;強調教師必需研究 瞭解學生既有的知識結構、思考方式、認知策略、文化信念或錯誤概 念;認為教學必需植基於學生既有的概念,並讓學生主動地建構 知識。目前,在科學教育的研究當中已經發現:在物理、化學、生物、 數 學 等 各 個 領 域 中 , 學 生 有 非 常 多 的 既 存 錯 誤 概 念 (misconception),這些概念可能來自於文化或常識,而且非常 難以改變,所以甚至成年的教師也有不少的錯誤概念;至於什麼樣 的教學才能最有效地改變這些頑強的錯誤概念呢?這仍然是有待解 答的問題。 平 行 分 配 處 理 ( 以 下 簡 稱 PDP ) 又 稱 神 經 網 路 ( Neuro-Networks ) 研 究 , 或 稱 聯 結 論 ( connectionism , 不 是 associationism)。一個 PDP 系統是一組具有函數關係的「結」 (Nodes),每一個結都可以有不同的「啟動」(activation)程度, 所有的結都交互連接在一起,成為一個路徑拓樸學(topology of paths), 結與結之間的每一條連線都有一個加權,而這個加權可 能為正的,也可能為負的。有些結直接與環境連接在一起,以便接 受啟動,然後根據加權係數依次啟動受連接 的結,最後,系統塵 埃落定於一個固定的組型(一個由啟動程度所形成的組型),這些 組型就可以做為輸入組型的一種分類方式。整個啟動組型的沉澱過 程都是在結 與結平行之間平行進行的,所以叫做平行分配處理系統 平行處理系統比依序處理系統(傳統資訊處理模式)更能解釋人類 大腦為何能在短時間內處理多個步驟的工 作。 PDP 系統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每一條連線的加權都可以根據規 則而調整,根 據不同的訓練「經驗」而調整,以便「學得」輸入組型的分類。換句話 說,連結組織並不因訓練而變,但加權的改變卻改變了整個系統的 第一層(分類)的力學結構,這種改變可以造成對輸入組型的不同 歸類,所以,一個PDP 系統可以經訓練而調製出新的分類基模。如 果我們把啟動組型看成是各類輸入組型的表徵,則 PDP 系 統似乎 能產生全新的表徵來代表嶄新的輸入類別,這一個成就是傳統資訊 處理模式所做不到的。傳統資訊處理模式對學習現象的模擬相當失敗,

(9)

所設計出來的問題解 決系統只能解決極相似的問題,類化能力很低, 因為資訊處理模式將所有處理都植基於一些基本編碼元素的型態, 但這些基本型態在一開始就設定好了,系統本身根 本就無法產生新 的表徵型態。 PDP 研究尚在熱烈發展當中,但也有一些弱點(Bickhard, 1991),包括: 1) PDP 的網路,一旦塵埃落定之後,還是一個靜態的組型,不像大 腦永遠都在動;2) PDP 網路無法對其環境產生任何影響或輸出,而 大腦卻無時無刻不和其內外在環境交互作用。PDP 研究對教育的影 響尚不明顯。 機器人研究完全放棄了表徵問題,因為表徵問題給訊息處理模 式帶來極大的困擾,這個困擾叫做「空虛符號」(empty symbol) 問題,茲簡述如下:這個模式假定經過編碼的符號可以代表環境中 相對映的事件、物體、與事實,而且假定對映關係是來自於能量形變, 問題是,認知系統本身如何 知道「什麼和什麼是相對的?」更具體 地說,我們(旁觀者)可以從很多面來分析環境中的能量形態,包 括光的組形、物體表面的量子歷程等,也可以從很多面來分 析感官 系統的能量形態,包括視網膜的化學反應、耳膜的振動、或神經傳導 介質(neurotransmitters)的移動等,但這個認知系統本身如何 知道什麼和什麼該相對映?編碼過的符號似乎不應只是形變過的能 量,否則只是一個空虛符號,認知系統本身根本無從知道它該對映 於什麼(旁觀的科學家或許知道,但行動者本身無從知道)。 機器人研究者發現,不需要表徵,機器人仍然可以和環境互動 得很好,例如它遇到一座牆壁,並知覺到牆壁的存在,它只要能控 制系統的移動以避免碰到牆壁,它並不需要為牆壁建立編碼符號。機 器人研究基本上是回到控制論(cybernetics 或 control theory) 的傳統,並強調神經系統的一個重要面──互動的、有階層組織的控 制結構。機器人研究的基本方向是對的,但仍不充份,因為人的認知 系統中有表徵的存在是很明顯的,我們不能將這一個問題加以忽視, 只能想辦法給予更合理的模擬。

互動論將人看成一個目標導向、自動調節、從未與內外在環境停 止 互 動 的 開 放 系 統 (Bickhard, 1980; Campbell & Bickhard, 1986)。每一次互動以後,系統都會留下一個內在狀態,這些內在 狀態的功能就是在幫助系統區辨環境;沒錯,這些內在狀態與所區 辨的外在環境之間的確具有一種對映關係(到此為止,互動論與訊 息處理模式及PDP 模式是一致的,然而,這些內在狀態並不是表徵, 並沒有將所區辨的環境編碼,而只是控制結構中的一種有用的訊號 (signals)。 到這一步為止,互動論與上述機器人研究的觀點是一

(10)

致的,但互動論更進一步模擬表徵層次的浮現。互動論認為,內在狀 態的確是空虛的,並無表徵內容,它只是能 區辨環境,只是一個目 標導向系統中的一個次級系統。這個目標導向系統為了達成目標,有 很多可得的策略,它將根據達成的最後內在狀態來選策略(例如: 如果是 狀態A 則選策略 18,如果是狀態 B 則選策略 21),因此, 策略與內在狀態所區辨的環境之間具有一種隱含的預測關係,這種 預測關係經過行動上的測試或驗證,可能為真,可能為假,但這種 內隱的預測就構成了表徵,一個有內容的表徵(Bickhard, 1991)。 以上述模擬起來,互動論有計畫地進一步模擬高層認知的浮現、 意識的誕生、溝通、語言、傳統、科學理性等歷程,限於篇幅,本文只 總結一下互動論的特徵:表徵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從行動中主動建構 出來;第一層表徵是內隱的(單有這一層表徵時,系統只知環境, 不知表徵本身);透過變異與選擇的歷程,理論上有無限多層表徵 可以發展出來,但最上一層總是內隱的,所以系統總是自我中心於 最高一層認知;所有互動的歷程都可以看成是一個「假設-驗證」 的歷程;控制結構對系統行為的控制是一種透過迴饋圈所形成的非 線性控制,因此,系統是一個開放系統,並沒有決定於始初狀態, 也沒有決定於未來目的,更沒有決定於環境刺激;人類的理性植 基於避開錯誤的潛能,而架構於批判(選擇)原則。 互動論對教育的涵養尚在發展當中,它對知識教學可能會建議 : 理性知識不限於科學知識,而可以包含道德知識及其他經過變異與 選擇的歷程所產生的知識;強調概念分析;強調反例的運用; 強調理論的更迭歷程;強調對批判原則的學習;強調 Vygotsky 所提出的「鷹架」(scafolding)概念(Vygotsky, 1988)尤其將 強調 「自我鷹架」(self-scafolding)的自動調節歷程。互動論對諮 商理論也將產生一些影響,其中之一是,它將修正當事人中心學派 的思想,以避免價值對相對所帶來的無力感(詹志禹,民 81)。 參考書目 吳璧純、詹志禹(民81)。從杭士基與皮亞傑的辯論談認知心理學的 走向。教育研究,26,50-64。 詹志禹(民81)。批判的態度與開放的心靈。收於台灣省教育廳編, 學校紀律與學生輔導,頁1-20。

Anderson, R. C., Spiro, R. J. and Montague, W. E. (1977).

School and the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Hillsdale, N. J.:

Erlbaum.

Bickhard, M. H. (1980). cognition, convention, and

(11)

Bickhard, M. H. (1991). Cognition representation in the brain. Encyclopedia of Human Biology, vol. 2. New York : Academic Press.

Bransford, J. D. (1979). Human cognition: Learning,

understanding and remembering. Belmont, C. A.:

Wadsworth .

Campbell, R. L. & Bickhard, M. H. (1986). Knowing levels

and developmental stages. Basel : Karger.

Confrey, J. (1990).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student conceptions in mathematics, science, and programming.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16, 3-47.

Corey, G. (1973).Teachers can make a difference. Columbus , Ohio : Merrill Publishing.

Estes, W. K. et al. (1983). Report of the research briefing panel on cognitive scienc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Briefings 1983. Washington , DC : National

Academy Press.

Gardner, H. (1987). The mind’s new science. New York : Basic Books.

Kuhn, T. S. (1972).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Ozmon, H. A. & Craver, S. M. (1990).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 Columbus , Ohio : Merrill

Publishing.

Rogers, C. (1969). Freedom to learn. Columbus , Ohio : Merrill Publishing.

Schank, R. C. & Abelson, R. P.(1977). Scripts, plans, goals

and understanding. Hillsdale, N. J.:Erlbaum.

Simon, H. (1980). The behavioral and social science.

Science, 209, 72-78.

Skinner, B. F. (1971). Beyond freedom and dignity. New York : Knopf.

Skinner, B. F. (1985). Cognition science and behaviourism.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76, 291-301.

von Glaserfeld, E. (1989). Constructivism in education. In T. Husen & T. N. Postlethwaite (Eds), Intemational

(12)

Research and studies (pp. 162-163). Oxford , England :

Pergamon.

Vygotsky, L. (1988). Thought and language. Cambridge , M. A.: MIT Press.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三、 學校應依學生懷孕受教權維護及輔導協助注意事項 (附件一) 及學生懷孕受教權維護及輔導協助要點流程 (附件二)

道德決策者本身必須意識 ( 知覺 ) 到道德問 題,產生道德感受與認知,才會有後續的判斷

在學校行之有年的培育實習教師優良傳統風氣之下,我以擔任教育實 習輔導教師為榮,透過 開放自己的教室 (擔任校內輔導教師、集中實習輔導教 師) 、

4.輔導人員為受輔導幼兒園之負責人、教保服務人員、其他工作人員

6.輔導 人力運 用情形 暨輔導 工作整 合發展.. 藉由三級個案統計分析,建 立「特殊需求學生情緒及行

你認為1760年代英國對北美洲殖民地 實施的經濟政策對當地人民生活帶來 甚麼負面影響?參考資料A,解釋你的

在山上,課輔是一個媒介,有了課輔班,孩子找到下課可以 去的地方,也因為透過課輔,聯繫起部落裡大家的情感「山上的 孩子真的很皮,很難教……」、「……就算小孩問 ( 家長 ),他 們

• 第三種教學觀認為,教學的目的是改變學生對事物、現象 的理解。教學( Teaching )的焦點是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和掌握。教師須瞭解學生想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