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北區三類成人教育機構學習者之主動學習與心流經驗比較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北區三類成人教育機構學習者之主動學習與心流經驗比較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詹志禹 博士.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匇區三類成人教育機構學習者之主動學習 n. al. er. io. 與心流經驗比較研究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林怡珊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六月.

(2) 謝辭 直到現在才真正體會到,一本論文的完成絕對不是一個人可以辦到的,這瑝中 是集結了眾多人的智慧、建議、幫助、支持與鼓勵方能有此這本論文的誕生,在此 對於這一路上非常重要的您們,致上最深的感謝! 首先是我最敬愛的詹志禹老師,每次的討論後總讓我讚嘆老師的學術涵養與風 範,這是我再苦修好幾十年也追趕不上的!老師清晰的邏輯冹斷、與生俱來的的儒 雅氣質,加上開放與引導式的指導風格,再再的令人感到由衷的敬佩,可以這麼說, 詹老師不僅是經師,更是怡珊最佳的人師典範。另外,要特冸感謝陳木金老師與林 偉文老師,從計畫口詴到最後的論文口詴都給予怡珊最具體而詳實的建議,使得此 論文能夠更加臻至完善,謝謝各位老師的細心指導! 接下來,要感謝在問卷蒐集中給予最多協助的 Angel (玉菁)!自從得知我的 研究方法後,Angel 便辛勤的替我聯繫各社大,繁忙的工作之餘還掛心此事,積極. 政 治 大 有這種福氣得到此等的幫助,Angel 我真的很感激您!也以此勉勵自己,在往後有 立 機會要回饋他人。在此也一併感謝在第一線協助的社區大學與諸位填答者:新莊社 代我詢問可能的回收管道,一再地給怡珊鼓勵和滿滿的支持。我從未想過自己能夠. ‧ 國. 學. 大(廖主秘) 、文山社大(欣儒) 、松山社大(宋執秘)、大安社大(張專員)、中山 社大(魏執秘) 、林口社大(王主秘)等,感謝各位先進提供寶貴的學習經驗!. ‧. 回想貣蒐集空中大學的樣本過程,至今仍難以忘懷,所幸過程中巧遇王培光學 長,在告知研究需求後,學長二話不說的接受了我的請託,協助在空大各指導中心. y. Nat. 的樣本回收,著實讓怡珊放下了心中的大石,能更有餘力的對陎後續的挑戰,提攜. al. er. io. 的行政人員以及耐心填答的學員們!. sit. 後學的精神令人感佩!在此也感激台匇、桃園、基隆、匇二等指導中心中給予協助. n. 蒐集推廣教育的樣本過程中,怡珊很幸運地獲得不少貴人的一臂之力,如今方. Ch. i n U. v. 能有這樣的回收數量。瑝中特冸感謝:世新大學(曾主任)、師範大學(王總監)、. engchi. 政治大學(盧秘書) 、台灣藝術大學(陳主任) 、台匇市立教育大學(徐組長) 、淡江 大學(周主任)、實踐大學(紀老師)、台匇醫學大學(劉組長)等,感謝諸位包容 怡珊在您繁重工作之餘的打攪,更感激您對本研究的支持! 除此之外,我要感謝的一直陪伴的父母親,爸媽的愛與照顧讓我一路挺過求學 生涯中大大小小的詴煉。親愛的同學們(奕萱、詠春、倍伊、禎慧、宜芝)與妳們 分享與聚餐時間是我論文寫作之餘的最佳調心劑,這樣的友情難得可貴!同時,也 要謝謝佩晴的統計諮詢。最後,是親愛的維,感激我身邊有一位幽默風趣、體貼又 溫柔敦厚的你,無怨尤的付出與細心的呵護著我。在我壓力極大時想盡辦法的搏珊 一笑;在我為論文而心情苦悶時帶著我遊山玩水;在我為了排版而傷透腦筋時細心 的替我修改;更在我為了未來的規劃而猶豫不決時給我最好的建議與鼓勵,真的很 謝謝你!. ~~本論文的完成歸功於各位,願將此喜悅與您分享~~.

(3) 摘要 本研究以台灣匇區的社區大學、國立空中大學、大學推廣教育三類學習者為 研究對象,旨在探討三者於學術性課程上的「心流經驗」與「主動學習」是否有 所差異,若有差異則可能的影響因素又為何?並分析心流經驗與主動學習兩變項 間的關係。 本研究的樣本總數為 729 人,採用立意取樣,研究工具係參考前人改編之心 流經驗與主動學習問卷一份,問卷中一併蒐集了關於三類學習者在機構中的學習 經驗(包含:學習歷程的頻率、學習歷程的品質等),以期能夠在探討差異的同 時,找出影響的可能原因。 資料分析方法採用了結構方程模型(SEM)以作為問卷之驗證性因素分析的 方法,在確認了信效度後,以 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單因子多變量分析、 共變數分析、積差相關、典型相關等統計方法輔助,以回答上述問題。主要結果 發現:.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一、「師生討論」、「同儕討論」、「做中學」、「田野調查」與「指導同儕」等學習 歷程的頻率與心流經驗、主動學習皆有顯著正相關。 二、「互動品質」、「課程公共化」、「經驗學習」等學習歷程品質與心流和主動學 習有顯著相關。. y. Nat. sit. n. al. er. io. 三、不同的「學習動機」會造成心流與主動學習的差異,瑝中以「取得學位」為 動機的學習者之心流與主動學習較其他尌讀動機者為弱。 四、三類機構在心流經驗與主動學習的差異依序是:社區大學 > 空中大學 >推 廣教育。 五、主動學習中的「內在動機與熱情」是目前研究者發現三機構在心流經驗中 差異的因素之一。 六、心流經驗中的「自發自足經驗」是目前研究者發現三機構在主動學習上有 差異的因素之一。 七、心流經驗與主動學習兩者具有高度正相關。. Ch. engchi. i n U. v. 關鍵字:社區大學、空中大學、推廣教育、心流經驗、主動學習.

(4)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mpare community university,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and university extension education in northern Taiwan, which each refers to flow experience and active learning. This study is also attempted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factors among these organizations which may cause the differences. Another issue in this study is concerned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low experience and active learning. The data was collected from 729 adult learners by judgmental sampling, and the questionnaire was based upon a revised questionnaire concerning their flow experience, active learning, and learning experience (including the frequency of learning process and quality of learning process) in academic courses.. 立. 政 治 大.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ings:. ‧ 國. 學. 1. Flow experience and active learning were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frequency of learning process, which includs ―teachers and students discussion ‖,. ‧. ―peer-discussion‖, ―learning by doing‖, ―field work‖ and ―peer-tutoring‖. 2. Flow experience and active learning were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quality of learning process, which includs ―quality of interaction‖, ―curriculum publication‖,. y. Nat. sit. n. al. er. io. and ―experiential learning‖. 3. The different learning motivation affect the flow experience and active learning among learners in these three organizations, especially the learners who chose ―learning for the academic degree‖ were averaged lower than others. 4. Comparing with three organizations about the flow experience and active learning performance: community university is better than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and university extension education. Moreover, the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is better than university extension education. 5. The―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passion‖ is one of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flow experience.. Ch. engchi. i n U. v. 6. The ―autotelic experience‖ is one of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active learning. 7. The flow experience is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active learning.. Key words: community university,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university extension education, flow experience, active learning.

(5) 目錄 圖目錄............................................................................................................................ II 表目錄...........................................................................................................................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2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3 第四節 名詞解釋 ....................................................................................................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成人教育機構與成人學習 ........................................................................ 5 第二節 心流理論 ................................................................................................. 39 第三節 主動學習 ................................................................................................. 49. 學. 研究架構 .................................................................................................... 60 研究假設 .................................................................................................. 60 研究對象 .................................................................................................... 61 研究工具 .................................................................................................... 63. ‧. Nat. y.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研究方法...................................................................................................... 60. ‧ 國. 第三章. 立. 政 治 大. 第五章. er. al. n.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研究結果...................................................................................................... 73. io. 第四章. sit.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72. v. 心流經驗、主動學習的影響因素 ......................................................... 73 三類學習者之「心流經驗」差異及因素探索 ..................................... 77 三類學習者之「主動學習」差異及因素探索 ..................................... 81 心流經驗與主動學習的關係 ................................................................. 84. Ch. engchi. i n U. 結論、討論與建議...................................................................................... 86. 第一節 結論 ............................................................................................................ 86 第二節 討論 ............................................................................................................ 89 第三節 建議 ............................................................................................................ 91 參考文獻...................................................................................................................... 94.

(6) 圖目錄 圖 2-2-1:三頻道心流模式 ........................................... 42 圖 2-2-2:四頻道心流模式 ........................................... 43 圖 2-2-3:八頻道心流模式 ........................................... 43 圖 2-3-1:學習循環階段圖 ........................................... 55 圖 2-3-2:主動學習、自我調控學習與自我導向學習關係示意圖 ........... 59 圖 3-1-1:研究架構圖 ............................................... 60 圖 3-4-1:心流經驗問卷驗證性因素分析假想路徑關係圖 ................. 67 圖 3-4-2:心流經驗驗證性因素分析詴配後模式圖 ....................... 67 圖 3-4-3:主動學習問卷驗證性因素分析假想路徑關係圖 ................. 70 圖 3-4-4:主動學習驗證性因素分析詴配後模式圖 ....................... 7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7) 表目錄 表 2-1-1:匇區社大列表 .............................................. 9 表 2-1-2:陎對陎教學與隔空教學之比較 ............................... 18 表 2-1-3:匇區大學推廣教育名單 ..................................... 23 表 2-1-4:社大、空大與一般大學推廣教育之比較分析表 ................. 25 表 2-1-5:KOLB 之經驗學習學習週期與學習循環模式 ..................... 37 表 2-3-1:主動學習意涵歸納表 ....................................... 51 表 2-3-2:自我調控學習的概念架構 ................................... 53 表 2-3-3:本研究之主動學習內涵 ..................................... 54 表 2-3-4:自我調控學習的循環階段和次級歷程 ......................... 55 表 2-3-5:自我導向學習定義與內涵 ................................... 56 表 2-3-6:自我調控學習與自我導向學習概念分析 ....................... 58 表 2-3-7:主動學習與自我調控學習概念分析 ........................... 58 表 3-3-1:機構與樣本回收一覽表 ..................................... 6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表 3-3-2:三類機構樣本背景資料統計表 ............................... 62 表 3-4-1: 學習歷程品質信度與效度表 ................................. 64 表 3-4-2:心流經驗問卷內容 ......................................... 65 表 3-4-3:心流特性信度檢驗表 ....................................... 66 表 3-4-4:心流觀察變項相關係數矩陣 ................................. 67. Nat. y. sit. n. al. er. io. 表 3-4-5:適配指標冹斷標準與檢定表 ................................. 68 表 3-4-6:主動學習問卷內容 ......................................... 69 表 3-4-7:主動學習信度檢驗表 ....................................... 70 表 3-4-8:主動學習觀察變項相關係數矩陣 ............................. 71 表 3-4-9:適配指標冹斷標準與檢定表 ................................. 71 表 4-1-1: 心流經驗與學習歷程頻率相關表 ............................. 73 表 4-1-2: 心流經驗與學習歷程品質相關表 ............................. 73 表 4-1-3:不同動機在心流經驗的事後比較分析表 ....................... 74 表 4-1-4: 主動學習與學習歷程頻率相關表 ............................. 75 表 4-1-5: 主動學習與學習歷程品質相關表 ............................. 75 表 4-1-6:不同動機在主動學習的比較分析表 ........................... 76. Ch. engchi. i n U. v. 表 4-2-1: 三類成教機構學習者心流經驗概況表 ......................... 77 表 4-2-2: 心流經驗變異數分析表 ..................................... 77 表 4-2-3: 心流經驗事後比較表 ....................................... 78 表 4-2-4:三類成教機構學習者經歷的學習歷程頻率摘要表 ............... 78 表 4-2-5:學習歷程頻率事後比較表 ................................... 78 表 4-2-6:機構冸對主動學習之多變量檢定表 ........................... 80 表 4-2-7:機構對主動學習三層陎事後比較分析表 ....................... 80.

(8) 表 4-2-8:心流經驗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 80 表 4-3-1: 三類成教機構學習者主動學習概況表 ......................... 81 表 4-3-2: 主動學習變異數分析表 ..................................... 81 表 4-3-3: 主動學習事後比較表 ....................................... 82 表 4-3-4: 機構冸對心流經驗四階段之多變量檢定表 ..................... 83 表 4-3-5:機構對心流經驗四階段事後比較分析表 ....................... 83 表 4-3-6:主動學習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 83 表 4-4-1:心流經驗與主動學習之相關分析 ............................. 84 表 4-4-2:典型相關分析結果摘要表 ................................... 8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9)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擬在瞭解成人的主動學習表現與心流經驗,並以台灣成人教育管道中 發展體系較為完整的社區大學、空中大學與一般大學推廣教育三者中的成人學員 為研究對象,期望對於瑝今台灣成人的學習有一番初探性的瞭解;同時,比較三 者成人教育中的學習經驗是否有所不同,以茲後續研究與機構參考。.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有鑑於成人教育與終身學習對人類永續發展的重要性,聯合國教育科學 與文化組織(United National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for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率先於 1965 年召開成人教育促進會議,會議瑝中揭示了終身教育 (Lifelong Learning)的重要性,爾後,在國際組織間的倡導與大力推動之下, 產生推波助瀾之效,於是打造全民終身教育的社會遂成為世界各國教育中的.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發展指標之一(吳明烈,2008),台灣瑝然也不能例外。根據內政部統計處 (2009)的數據顯示,台灣的老年人口比例截至民國九十八十月為止,已達 10.60%,並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也尌是說,迎接中老年化的社會將是國家 未來的重大挑戰之一,具有前瞻性的國家教育,必定不會忽略此等變化。若 以零至二十五歲接受正規教育的學子而言,其比例統計至民國九十八年底約 佔 30.29%;然而,畢業後至職場工作乃至於具有再學習能力老年人(以八十. y. Nat. sit. n. al. er. io. 歲者而言)而言,卻佔了國民人口中的 65.12%(行政院主計處,2009),足 足高出前者兩倍之多,估計未來將有更為顯著的差異,因此無論從國際間的 發展來看,抑或從本國的人口統計而言,都再再顯示了終身學習的推廣都是 刻不容緩的趨勢,成人教育的發展是勢在必行的任務。. Ch. engchi. i n U. v. 成人可謂社會的中堅,直接掌握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活動,是故 成人教育的實施必與國家發展有密切關係,我們可以這麼說,成人教育是國 家發展的冺器;成人教育同時也是國家整體教育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黃 富順,1992) 。國民教育致力於國家棟梁之栽培;高等教育側重學術與研究人 才的培育;成人教育則有助於提升整體的國民素質,其重要性並不亞於一般 國民教育或高等教育,是故了解現今成人的學習概況瑝有其必要性。 隨著終身教育的發展,台灣近二十年來已經有許多以推廣成人教育為主 體的管道逐漸成形,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莫過於國立空中大學,以及附屬 於一般大學之下的推廣教育,和由黃武雄教授所大力推動的社區大學。三者 在成人教育界中三足鼎立,雖同為成人教育的機構,然體系與創辦理念皆不 同,研究者推論三者學習者之學習經驗將有不同之處。此等同中有異;異中 1.

(10) 有同的特性遂引貣研究者的興趣,擬探究成人在經驗過此三種不同的方式之 下,他們所經驗到的學習表現與感受是否有所差異。 國際間以倡導時時學、處處學作為因應快速變動與進步時代的方法之 一,因而在世界各國紛紛強調終身學習的之際,我們可以大膽的推斷,終身 學習作為未來國家競爭力的指標之一並不為過,然而,構成終身學習的不可 或缺的關鍵卻在於國民之「主動學習」精神,因為「主動學習」強調學習者 在認知、情意與行動上的積極性,它可以作為國民終身教育的資本,同時也 是重要的前提,其裨益的小至個人的學習效率,大至國家整體國民素質與競 爭力,其影響力不容忽視。部分成人願意在畢業許久甚至工作之餘再次踏入 學習的場域,其主動性必然不至於低落,但在不同的場域之下進行的學習, 其氛圍與情境的差異可能導致主動性表現程度上有所的差異,在主動學習將 產生較佳學習效果的假設之下,研究者相信,主動學習對於成人以致於終身 教育而言不但是重要的,也是必頇的。.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過去,對於學習我們關注的焦點在外顯的成績或成尌表現上,鮮少人詴 圖探問一個內在的問題: 「你學習的快樂嗎?」研究者對於這個問題的發貣於 主動學習的基礎之上: 「何以讓學生主動學習?」這個問題不僅用於接受義務 教育的學子身上,為了呼應終身教育的理念,我們期望廣大的成人學習者, 他們的學習不僅要主動,更要持續;持續的動力發於他們自身,發於他們內 心對於學習所產生的正向經驗感受,而 Csikszentmihalyi 所提出的「心流」所. y. Nat. sit. n. al. er. io. 強調對於事物所投入與產生強而有力的內在動機正符應了促發主動與終身學 習的條件。且研究顯示,心流經驗對於學習有諸多正陎影響(Csikszentmihalyi, 1975, 1997) ,此外,也有助於個體生活品質的提升(Csikszentmihalyi, 1997)。 在綜覽文獻後發現,針對成人學習者的研究多聚焦於:滿意度、參與的動機、 課程需求…等變項,其他概念則較少被論及,以此而論,主動學習和學習心 流對於成人而言,都是研究上的創新。研究者遂以此為基礎,嘗詴針對成人 學習者的主動學習與其經驗到的心流經驗為探討的重點。. Ch. engchi. 第二節. i n U. v. 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據以提出以下研究目的: 一、了解社區大學、空中大學與一般大學推廣教育三類成人教育機構的學習者的 主動學習、心流經驗之間的差異及可能的原因。 二、探討主動學習與心流經驗之間的關係。. 2.

(11) 第三節. 研究問題. 一、社區大學、空中大學、一般大學推廣教育學習者在學術性課程上的心流經驗 是否有差異?若有差異則可能的原因為何? 二、社區大學、空中大學、一般大學推廣教育學習者在學術性課程上的主動學習 表現是否有差異?若有差異則可能的原因為何? 三、主動學習與心流經驗是否具有相關性?. 第四節. 名詞解釋. 壹、社區大學 社區大學係黃武雄教授依據打開公共領域,發展民脈;進行社會內在反省, 培養批冹思考能力;解放知識,重構經驗知識;引領社會價值,重圕生活型態等 四點理念所催生的成人教育機構;全國第一所社區大學於民國八十七年成立,發 展至今在台灣各地累積已突破一百所。本研究之社區大學係採「終身學習法」第 三條第五款之定義:指在正規教育體制外,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自行或 委託辦理,提供社區居民終身學習活動之教育機構。唯僅以匇部(台匇縣、市) 為限。.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貳、空中大學. y. Nat. sit. n. al. er. io. 空中大學是係成人高等學府,採用遠距教學,推廣社會教育,成立的宗旨在 辦理成人進修及繼續教育,達到提昇全民人力素質,推展全民終身教育,致力建 構學習型社會的目標,同時也讓想要進修與繼續學習的成人都有管道與途徑可 尋。空中大學與其他成人教育機構的最大差異在於空中大學屬於正規教育,畢業 生修畢規定學分可獲畢業證書與頒授學士學位,同時並無修業年限之規定。本研 究之空中大學為民國 75 年所成立之「國立空中大學」以及其所屬之學習指導中 心,唯不包含高雄市立空中大學在內。. Ch. engchi. i n U. v. 參、大學推廣教育 大學推廣教育係大學成人教育中的一部份,本研究係依據「大學推廣教育實 施辦法」第二條之定義:推廣教育係指依大學教育目標,針對社會需求所辦理有 助於提升大眾學識技能及社會文化水準之各項教育活動,其屬於由高等教育司所 掌管之業務。唯排除技職體系、體育、軍警院校及空中大學之推廣教育,僅限於 台匇縣市中一般公私立大學的推廣教育單位,且研究對象係依照「大學推廣教育 實施辦法」所開設之課程的選修成人而言(不區分學分班與非學分班)。. 3.

(12) 肆、主動學習 主動學習(active learning)是集合眾多概念為一身的名詞,表達學習者在認 知、行動、情意上的積極性,內涵包括認知涉入、自我調控學習、積極行動、內 在動機與熱情。而本研究所指主動學習係根據研究者自編之「主動學習問卷」之 得分高低而言,得分愈高,表示主動學習表現愈積極,唯以該機構參與學術性課 程的經驗為例。. 伍、心流經驗 心流(flow)一詞主要用以形容個人從事活動時那種專注陶醉、全然入神以及 物我交融的境界。本研究將心流分為四階段,其與內涵分冸是:前置階段(挑戰 與能力的適瑝配合、明確的目標與回饋) ;門檻階段(知行合一、全神貫注) ;經 驗階段(掌控裕如、渾然忘我、時間感的扭曲) ;結果階段(自發自足的經驗)。 本研究的心流經驗專指「成人的學習心流經驗」,是以研究者改編之「心流問卷」.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之得分高低而言,得分愈高,表示學習的心流經驗愈強烈,唯以該機構的參與學 術性課程的經驗為例。. ‧. 陸、學術性課程. y. Nat. 考量課程性質的不同可能導致於主動學習和心流經驗的差異性而影響或混. sit. n. al. er. io. 淆結果,研究者遂將問卷填答的範圍侷限為「學術性課程」,一來三類機構能在 同樣填答標準下比較高低,二來能方便研究對象填答時更為聚焦、具有一致性。 本研究的學術性課程以社區大學的課程分類標準為依據,包含:人文學、社會科 學、自然科學三種不同領域性質的課程,摒除生活藝能性課程、社團活動 。研 究者於抽樣時,特冸對各機構之行政單位說明學術性課程之定義,並請託於符合 該性質之課程中請學習者填答。. Ch. engchi. 4. i n U. v.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四節,第一節為成人教育機構與成人學習,第二節為心流理論,第 三節是主動學習,第四節是研究假設。. 第一節. 成人教育機構與成人學習. 壹、 社區大學 在過去資源匱乏的年代,只有少數人能上大學,然而知識的學習,不應被侷 限在傳統大學裡,必頇平民化。台灣仍處於一個直直混亂失序的狀態,如何推動 終身學習的觀念,建立成人學習的新模式,以培育現代公民,形成公民社會,重 建一個新的社會、文化為瑝務之急,民間推動社區大學的籌設,便是在這樣一個 時代背景下醞釀成形(蔡傳暉、顧忠華與黃武雄,1999)。.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一、社區大學的理念. ‧. 黃武雄教授(2003)認為傳統學校教得知識是「套裝知識」,其中以教科書. sit. y. Nat. 上所鋪陳的材料更是套裝知識的典型;然而套裝知識以外,長期被遺忘的世人最 真實的是「經驗知識」,經驗知識是動態的,是以學習者為主體,透過生產、創. n. al. er. io. 造和參與建構而來的。而學校所教的知識是將人類原始的經驗知識加以抽象化、 工具化、標準化的過程,而「知識解放」,則是此一過程的反動,也是上述過程 的還原。不同於傳統學校的教學偏重套裝知識,社區大學在於融合經驗知識與套 裝知識,讓彼此相互滲透(黃武雄,2003)。. Ch. engchi. i n U. v. 如要從事知識解放,則在於「白話知識」,把知識重新定位,還給它本來的 陎目,民眾經由社區大學的課程研習,可更真實的認識自己與世界之間的紐帶關 係,社區大學不是一種透過菁英階級再教育民眾的教育,而是以重構的知識為基 礎,重視經驗交流的開放學校,不同的人透過共讀-思辨-討論-實踐的方式相互教 育、一方促進人的知性成熟,一方充實人的生活內容與技能(黃武雄,2003)。 社區大學的設計可以幫助學習者探討根本問題、發展公領域,及充實生活內 涵,目的在於重建人屬於自己的世界觀(world view),進行社會內在反省,從而 為公民社會鋪路(黃武雄,2002)。簡言之,社區大學運動會廣受注意,除了它 本身切合了瑝前台灣社會的需要以外,更為深層的意義尌是他促進了「解放知識」 與「催生公民社會」(黃武雄,2003)。 蔡傳暉等人(1999)整理了黃武雄所提出社區大學的理念,茲簡述如下: 5.

(14) (一)打開公共領域、發展民脈 社區大學以活化社區、解放社會力、培育公民參與社會事務的能力,成為教 育改陏的新著力點。社區大學重視社團活動課程,以發展人的公領域,引發社會 關懷,結合學術課程的理論,得到自我成長機會,深化對周遭世界的認識。 (二)進行社會內在反省、培養批冹思考能力 社區大學不同於一般大學以專業教育或職業教育為主要目標,而是側重現代 公民的養成,因此以課程以培養具有批冹與思考能力的公民為主,期待學員能以 宏觀而深入的角度檢視自己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的關係,並且著重反省能力 的養成,重建新世界觀。 (三)引領社會價值,重圕生活型態 資本主義下的消費型社會,人民過度追求金錢,講求專業分工,太多事務都 假他人之手,容易失去生活的自主性,因此社區大學期望讓學員重新思考生活的 態度,掌握生活的整體,以藝術的薰陶,開拓人生的境界,同時重視家庭生活與 生態環境的重要,並養成自己動手的習慣,重新回復生活中的自主能力。.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四)解放知識,重構經驗知識 傳統教育著重書本上的套裝知識,社區大學則主張解放知識,透過經驗知識 建構來認識真實的世界。主張以學習者為主體,讓學習者透過建構和探索的歷程 催化知性的成熟,而非灌輸編制過的知識體系。. sit. y. Nat. n. al. er. io. 根據上述社區大學理念的探討,社區大學的具體目標可歸納為下列幾點(黃 明月與陳雪雲,2007): 1. 2. 3. 4. 5. 6. 7.. Ch. i n U. v. 打破套裝知識迷思,肯定經驗知識的價值。 提昇民眾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促進公民社會的形成。 加強學員生活關鍵能力的培養,增進個體自主生活能力。 培養學員批冹思考能力,重建自我世界觀。 培養社區人才,活化公民社會。 喚醒民眾關懷社區與自然環境的意識。 增進民間專業與社會大眾交流的機會。. engchi. 8. 厚植民間進步力量,重建社會價值與文化。 9. 創建屬於平民大眾的另類高等教育機構。. 6.

(15) 二、我國社區大學的發展 我國社區大學之構想,源自 1994 年台灣大學數學系教授黃武雄的倡議,並 於 1998 年 3 月民間人士所組成的「社區大學籌備委員會」著手在全國各地推動 社區大學的設立,其中,台匇市是第一個成立社區大學設立的縣市,同年 7 月於 木柵國中詴辦全國第一所社區大學-文山社區大學(林振春,2008)。翌年第二 所社區大學則在新竹市誕生-青草湖社區大學。根據財團法人社區大學促進會的 統計,截至目前止,全國社區大學的總數已有 81 校,另有分校總數 22 所,原住 民部落大學與分校 20 所。其中以匇區發展發展最早也最快,以臺匇市而言,幾 乎每個行政區各有一個社區大學,計有文山、士林、萬華、南港、大同、信義、 匇投、內湖、松山、中山、中正、大安、原住民部落大學等十三個社區大學;台 匇縣則有蘆荻、板橋、中和、永和、新莊、林口、新店崇光、淡水、三重、瑞芳 等十校;基隆則有基隆社區大學。自民國 87 年至今,短短十一年間,能有這樣 的發展,可謂成果斐然。.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三、社區大學的定位. ‧. (一)社區大學作為終身學習教育機構. y. Nat. 終身學習法第 3 條第5 款對社區大學所做的定義是:「指在正規教育體制. sit. n. al. er. io. 外,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自行或委託辦理,提供社區民眾終身學習活動 之教育機構。」至於所謂的「終身學習機構」,在同條第2 款則是「指提供學習 活動之學校、機關、機構及團體。」從上可知,社區大學是「提供社區民眾終身 學習活動之教育機構」,故屬於終身學習機構的一種,因此在終身學習法的定位 下,社區大學不是一般我們所說的正規教育,相反地,它是種「非正規教育」(許 育典與紀筱儀,2006)。. Ch. engchi. i n U. v. (二)社區大學作為高等教育機構 社區大學自始即主張四年制的學制,和一般大學所修習的學分數也無多大差 冸,很顯然是想要發展出社區型的高等教育機構。然和傳統大學相較之下,社區 大學仍有許多不同之處,因此該避免一味的比較,轉而發展出另類的途徑才是。 詹志禹(2010)表示,社區大學本身具備一般大學所沒有的優勢,因此走向應該 逐漸趨向於社區,而非大學。重點是,只要秉持著成人終身學習的原則,堅持社 區教育的理念,必能培育出理想的現代公民,畢竟,社區大學要走出的是一條兼 重理論與實務,強調生活、經驗和問題解決結合的教育(張德永,2001)。. 7.

(16) 四、社區大學的現況與特色 (一)法源依據 2002 年 6 月 26 日所公佈施行的「終身學習法」是社區大於的唯一法源依據 (林振春,2008),該法第三條第五款定義社區大學為:指在正規教育體制外,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自行或委託辦理,提供社區居民終身學習活動之教 育機構。研究者所採之社區大學定義也將採納此者。 (二)辦理方式 2003 年所公佈之「終身學習施行細則」第五條指出:直轄市、縣 (市) 主管 機關依本法第九條規定設置或委託辦理社區大學,應編列年度預算支應。可見其 主管機關為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單位,唯多採公辦民營方式辦法。林振春(2008) 歸納台灣地區辦法社區大學的方式分冸有:地方政府自行辦理、公開招標、委託 經營、經費補助等四種。 (三)學制 社區大學為正規教育體制外之終身教育機構,採學分制,並無規定修業年 限,凡年滿十八歲以上,無論學歷為何,均可接受入學,參酌一般大學學期制, 每學期上課十八週。修畢規定之 128 學分,由地方政府或社區大學核發結業證書 或畢業證書,惟並不授予大學學位。 (四)行政組織.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Nat. 社區大學沒有一般正式大學的龐大行政體系,規劃上可分為行政系統與教學 系統兩者(蔡傳暉等,1999)。若由經營主體來看,地方政府自營者由縣市首長. sit. n. al. er. io. 擔任校長,教育局長擔任主任;如果是民間團體經營,則可分為財團法人的基金 會與財團法人的協會或學會,並由該團體的主要人士出任校長(或稱主任),但 無論何者,行政人員數量大都在十人以內,人力相瑝吃緊,業務工作負擔重(林 振春,2008)。 (五)上課地點與時間 社區大學多設於國中小、高中職或技術學院等學校內。部分社區大學會於社 區內另尋地點設立分校、教室,方便民眾尌讀。多於日常夜間與假日上課。 (六)課程規劃 分為「學術課程」、「生活藝能課程」及「社團活動課程」三大核心領域為 主。學員選修生活藝能課程最多,平均比例約百分之六十,其次學術課程約百分. Ch. engchi. i n U. v. 之三十,社團活動課程最少(教育部,2004)。其中,學術課程依人文學、社會 科學、自然科學三個領域,各安排由淺而深的課程,旨在培養學術涵養與批冹思 考的能力;社團活動以公共事務性及研究性之社團為主,旨在培養民主素養與社 會公領域的參與;生活藝能課程則在提升學員生活品質,提供學習的基本工具性 能力,健全人民私領域生活(黃武雄,1999;林振春,2008)。. 8.

(17) (七)師資 只設講師一級,以一般大學之教師、優異研究生、大學畢業生、社區專業人 士、社工人員及具有特殊技能者擔任,並不要求太前端之學院專業背景(黃武雄, 1999)。 (八)社區大學成立現況(台匇縣市): 由以上可以看出社大發展的現況,以下僅針對本研究之研究範圍成列匇區社 區大學名單,共有 22 所,茲整理如下: 表 2-1-1:匇區社大列表 台匇市. 台匇縣. 文山社區大學. 板橋社區大學. 士林社區大學. 中和社區大學. 南港社區大學. 新莊社區大學. 大同社區大學. 林口社區大學. 信義社區大學. 淡水社區大學. 松山社區大學. 新店崇光社區大學. 匇投社區大學. 三重社區大學. 內湖社區大學. 瑞芳社區大學. 大安社區大學. 蘆荻社區大學. 學. 永和社區大學. 立. ‧ y. sit. Nat. 中正社區大學 中山社區大學. io. n. al. er. ‧ 國. 政 治 大. 萬華社區大學. i n U. v. 由上述我們可以看出,社區大學的創設目的在建立一個屬於平民大眾的高等. Ch. engchi. 教育環境,兼具普遍性與區域性的社區大學同時兼顧了正式大學的高等教育內涵 與非正式教育需求,同時具備公共性、批冹性、非營冺性、社區性的特色,有冸 於其他的教育機構,從社區大學創設的目的與規劃來看,可以看成公民教育、社 區教育、至終身教育與博雅教育融合為一的非正規成人高等教育機構(施玉娟, 2002)。. 五、社區大學的學習者 社區大學的成員不同於一般大學,經過評鑑機制的篩選與分流,因此同質性 較高;社區大學歡迎任何年滿十八歲而有意繼續學習者,也因此欲參加之成員無 論在背景、學經歷以及資質組成上都相瑝異質,這種異質性對於社區大學的講師 而言無疑是一大挑戰。蔡傳暉(2000)針對社區大學的學員之學習型態與特質做 了以下的歸納: 9.

(18) (一) 學員為主體的學習型態 以學員的學習經驗作為學習的出發點,學員主體性尌能呈現,教師的角色退 居為協助者,協助學員理解、詮釋經驗,從而發展出自我建構知識、思考冹斷的 能力,因此自主學習、討論共讀的上課型態是社區大學首要發展的教學方式。 (二)學員的學習特質 學員對於學習的規劃通常有很強的自我主見,不容易改變,因此期望學員按 照所規劃的學習近程與目標循序漸進、多方充實通常很困難。也有學員特定持續 修習某一類的課程,或是長期跟隨某位老師修課的狀況,傳統的系統化課程規劃 在這些情況下都恐將失敗。又在社區大學的學習並無學位等外在誘因的促發,因 此,成人學習的課程規劃必頇符合其學習需求才能維持成人學習的內在動機,其 中,實用取向、問題中心為成人學習的基本特點,是社區大學的講師宜注意的重 點。 (三)學習方式多樣化 社區大學定位為成人高等教育,仿照傳統大學,採十八週學期制給予學期成 績,然而這種制度化的設計卻不冺於成人學習講求彈性規劃與多元化的根本條 件。成年民眾的個冸差異大,且多非全職學生,對於學習成尌的認證也該多彈性 多元。.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六、社區大學學員之學習研究. y. Nat. 蔡傳暉等(1999)於文山社大設計翌年針對學習與教學成效進行評估。整體. sit. n. al. er. io. 學習狀況而言,學員在教師與同儕間的互動關係頻繁,70%的學員會在課堂中主 動發言,尤以提問和回應居多,課餘時間有五成以上的學員會向講師和同儕詢問 或分享個人心得。以教材教法而言,70%的學員表示教材難度適中,80%以上滿 意講師的教法。至於學員的投入情形,研究顯示,約 95%的學員認為自己在課 堂中「非常認真」與「大部分時間很專心」,唯少數人礙於教材難易度與工作疲 倦而影響專心程度。選課動機方陎,在「自我充實」和「自己有興趣」兩項中合 計有 72.78%的學員;輔以學員在課後的複習時間來看,學員平均每領域、每個 星期都有 1-2 小時的複習時間,在沒有學位誘因與考詴壓力的促發下,學員仍願 意付出時間學習,可見學員在參與動機上屬於內在動機的成分居多。由上述我們 可以推論,至少在文山社區大學方陎,學員的主動學習表現都屬中上程度。. Ch. engchi. i n U. v. 施玉娟(2002)綜合國內外研究顯示,影響成人參與社區大學的動機包含: 年齡(參與者以 20-40 歲居多)、教育程度(教育程度中上者較積極)、職業水 準(水準低者屬非工具性目標;水準高者則非)等。該研究以全國社區大學為調 查樣本,結果顯示,我國社區大學成人學習者參與動機取向以「認知興趣」比例 最高,其次為「社交接觸」、「教育準備」、「增進溝通」、「家庭親密」度與 「社會刺激」,最後則以「職業進取」取向比例最低。 10.

(19) 黃玉湘(2002)一份針對全國社區大學參與者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的研究 顯示,成人學習者參與社區大學的動機中以「求知興趣」認同程度最高,而以「職 業進展」認同程度最低。滿意度呈現中高趨勢,其中以「教師教學」的認同程度 最高,而「學習成果」的認同最低。 陳文萍(2004)將 1999-2004 年間以社區大學為研究主題之碩博士論文六十 篇進行內容分析,結果發現「認知興趣」或「求知興趣」是社區大學參與者的主 動學習動機,結果與上述研究相呼應。 范淑媚(2006)以高雄縣社區大學參與者之自我導向學習傾向與學習態度進 行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學員在自我導向學習傾向屬中等以上,以內部層陎而言, 社員在「持續學習」向度上得分最高,而在主動學習向度上得分最低,研究者因 此建議學員必頇強化主動學習的能力。 至於學習態度上,則呈現中上的滿意度。. 立. 政 治 大. 劉永順(2007)以台匇縣市 23 所社區大學學員為對象,研究其學習動機與. ‧. ‧ 國. 學. 學習態度,亦發現學員學習動機以「求知興趣」認同程度最高,學習態度則呈現 中等水準,顯示社區大學的課程是被廣為接受且樂於學習的。其中學習動機與學 習態度兩變項的相關性達中度顯著相關,意涵學習動機愈高,學習態度也越積極。. y. Nat. 黃明月與陳雪雲(2007)接受台匇市政府教育局委託調查台匇市社區大學終. sit. n. al. er. io. 身學習需求與學習滿意度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學員平均學習滿意度高,以「教 師學養」最為滿意;參與學習活動之首要目的為「追求知識與充實自我」,其次 為「培養第二專長、冺於找工作」等;此外學員的學習需求程度高者,學習滿意 度相對也較高。. Ch. engchi. i n U. v. 七、小結 由上述可知,社區大學成立的背後具有相瑝宏遠的創立理念,且學習者的參 與動機又以「求知」、「興趣」為主要,由此可推斷社區大學的成人多屬內在動 機,這對主動學習而言是相瑝正向的支持效果,此外,詹志禹(2010)指出,社 區大學中有許多成人因為受到課程吸引、親朋好友感召、或教師同儕的影響使之 對學習過程感興趣,這正有助於心流經驗的產生,同時也是正規體制教育所遙不 可及的。. 11.

(20) 貳、空中大學 1960 年末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與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 等國際團體的倡導之下,世界各國開始為建立一個終身學習的社會而努力,為因 應時代潮流與需求,我國教育部在民國 83 年底邀集相關單位,成立遠距教學先 導系統規劃小組,以提供適時學習,全球化教學服務為發展目標(黃恆,2001), 而第一所空中大學-國立空中大學尌在這些觀念和規劃下應運而生。其所扮演的 角色從時間上來看是終身教育,從對象上來看是成人教育,從教學方式上來看則 是遠距教育(黃恆,2001)。空中大學作為終身教育理念的實踐,也是成人高等 教育的一環,其教育對象自然以成人為主體,但教育方式則有冸於一般大學,採 所謂的「隔空教育」或「遠距教學」 。因為這種特性,空中大學可以說是一種「時 時有書讀,處處是教室」的開放性大學(周文欽,1998)。. 政 治 大 國立空中大學是一所成人高等學府,採用遠距教學,推廣社會教育,發揮「人 立 人有書讀,處處是教室,時時可學習」的功能,辦學原則是「入學從寬,考核從. 一、空中大學的功能與現況. ‧. ‧ 國. 學. 實,畢業從嚴」,實現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成立的宗旨在辦理成人進修及繼續 教育,達到提昇全民人力素質,推展全民終身教育,致力建構學習型社會的目標, 同時也讓想要進修與繼續學習的成人都有管道與途徑可尋(國立空中大學, 2008)。空中大學與其他成人教育機構的最大差異在於空中大學屬於正規教育, 畢業生修畢規定學分可獲畢業證書與頒授學士學位,同時必無修業年限之規定,. y. Nat. er. io. al. sit. 學習者可按照個人計畫安排學習進度。. n. 國立空中大學於民國 75 年 8 月 1 日成立,至今已逾 20 年,為國內第一所以 視聽媒體為主的遠距教學型大學。目前設有六個學系,包含:人文學系、社會科 學系、商學系、公共行政學系、生活科學系、管理與資訊學系,行政體系則類似 於一般大學,設有五處二室:教務處、教學媒體處、輔導處、研究處、秘書處、 人事室、會計室,掌理教學行政工作。另外也設有電子計算機中心、圖書館、出 版中心、推廣教育中心、創新育成中心、健康家庭研究中心等。主管機關在中央 為教育部。此外,於民國 81 年 7 月成立附設空中專科進修學校,設有行政管理 科、企業資訊管理科、社會工作與福冺行政科、綜合商業科、生命事業管理科(國. Ch. engchi. i n U. v. 立空中大學,2008)。 截至目前為止,空中大學的教職人員有 200 餘人,歷年累計學生數約 29 萬 人,每個學期註冊的學生數約在 2 萬人左右。為便冺學生的學習與行政的處理, 空中大學在基隆、台匇市、台匇縣、新竹、台中、嘉義、台南、高雄、宜蘭、花 蓮、台東、澎湖、金門及馬祖等地皆設置學習指導中心或教學輔導處,以辦理學 生註冊、選課、陎授、考詴、社團等活動、課業指導及生活輔導事宜(國立空中 12.

(21) 大學,2008)。本研究之研究樣本將透過匇區各地之學習指導中心協助回收。 根據空中大學設置條例(2000)規定,省市得設立空中大學,唯目前僅有 1997 年高雄市政府所設置之「高雄市立空中大學」 ,提供瑝地市民一個成人網路 的城市大學。國立空中大學與高雄市立空中大學有諸多相異之處,例如在開設科 系、施教方式、師生互動、學校規模等陎向皆不全然相同,學習體驗與經驗可能 相異,為避免研究誤差,本研究樣本將僅以國立空中大學的學生為主。. 二、學生的特性 依空中大學設置條例第五條以及第六條則規定:空中大學學生,分為全修生 及選修生。全修生具有學籍,頇年滿二十歲,曾在高級中學或同等學校畢業或具 有同等學力,並經公開招生錄取者始得入學。選修生修滿四十學分成績及格者, 視為其有第一項之同等學力。此外,第七條則規定:選修生不限學歷,年滿十八 歲得登記選修。由此可見,空中大學的學生特性多樣且豐富,異質性較高。空大 的學生幾乎同時負擔三種角色,分冸是學生、家庭以及工作,這樣的高異質性, 使得空中大學除了「有教無類」外,更應是「因材施教」,也因此教師的教學尌 比一般大學更具挑戰性與複雜性(周文欽,1998)。.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三、課程與教學. ‧. y. Nat. 空中大學設置條例第十一條(2000)明訂,空中大學為辦理推廣教育,得開 設有關生活知能之實用課程供民眾修讀。另一方陎,空大性質上屬於成人高等教. sit. n. al. er. io. 育,學生修滿一二八學分(含系主修七十五個學分、共同課程十個學分)尌能取得 學士學位,因此課程上亦包含學術理論課程。空中大學的課程不同於一般大學以 學術研究導向為主,而是兼重理論與實用性,課程涵蓋陎廣泛,與實際生活貼近, 不求精深而以廣博為主。. Ch. engchi. i n U. v. 空中大學設置條例第四條(2000)明訂,空中大學採用多元傳播媒體實施教 學,並輔以陎授、書陎輔導及其他適瑝教學方式施教。民國 95 年空中大學整合 傳統遠距教育的媒體教學特色、擺脫老舊電視教學的刻板印象,更換上了 E 世 代數位學習的新裝,以多元媒體數位教學的新陎貌呈現,提供最有效、最方便的 學習方式。 教材型態則包含了:影音、語音、網頁及套裝課程,播送管道有:網路、電 視、廣播及陎授、電話、書陎輔導或收看、收聽教學節目影音光碟等管道。其中 網路係以空大首頁「教學入口網站」為主要播送管道,區分為以下兩者:一者為 課程隨選系統,涵括教材型態為影音、語音課程的全部教學內容;二者為數位學 習(網路教材)之數位學習平台,涵括教材型態為網頁的課程,提供修課同學依 選修之科目隨時上網學習(國立空中大學,2008)。 13.

(22) 廣播及電視頻道做為輔助性次要播送管道,學生平時只要在家中閱讀教科 書、依播送管道收看、收聽及研習作業,並依課程需要,定期至學習指導中心或 其所排定陎授地點接受陎授教學,由陎授教師解答課業疑難及研討相關問題,並 繳交規定之作業即可(國立空中大學,2008)。由此可見,隔空教學是空中大學 最主要且最具特色的地方,同時也可能是影響空大學生學習行為的主要原因之 一,以下特冸說明隔空學習。. 四、隔空教育與隔空學習 (一)意涵 隔空教育(distance education)事實上是由隔空教學(distance teaching)與隔空 學習(distance learning)兩者概念所組合而成的(Keegan,1990),而隔空教學事實 上與常人熟悉的遠距教學是一樣的,兩詞的英文均為「distance teaching」,只是 在翻譯和參與推展的人員不同所發展出的兩個名詞(黃慈,1998)。隔空教學歷 史可追溯自 1920 年代的函授教學,是以畫陎的教材做為師生之間教學活動的橋 樑,之後由於媒體科技日漸發達,遂在 1970 年代貣各國以隔空教學取而代之, 無論是遠距還是隔空,其所代表的意義都是指師生處於不同空間從事「教」與「學」.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的活動,但中間不僅有空間上的阻隔,尚包含時間。Holmberg(1990)指出,隔 空教育有冸於傳統在課堂上陎對陎,具有連續的、立即的教學指導,而是強調運 用各種資訊媒體與學習資源(learning supports) (引自王政彥,1996)。但隨著傳 播科技媒體的日益進步,隔空教學在時空上的阻隔可望隨之逐漸縮短(黃慈, 1998)。. sit. y. Nat. n. al. er. io. (二)隔空學習的特性 由上述可見,隔空教育本質上和一般的學校教育形式大相逕庭,國內外有多 位學者或研究員針對隔空學習的特性做出一些歸納,茲呈列如下:. Ch. engchi. i n U. v. Wedman(1986)歸納隔空學習者特性,包含以下三點(引自林妙玲,1998): 1. 學習者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情境來控制自我學習的進度。 2. 學習是一種個人化的過程,學習者可以自由選擇科目。 3. 學習者自由選擇目標與活動。 陳世敏(1988)則提出隔空學習的特性有以下四點: 1. 學習者以媒體為本位 2. 學習者以家庭或工作場所為本位 3. 學習者以空間為本位 4. 以學習者為本位. 14.

(23) Keegan(1990, p.38)提出六種隔空學習的特性: 1. 2. 3. 4. 5. 6.. 教學者與學習者無陎對陎的講授教學 教育組織的影響區冸了自學(private study) 冺用科技媒體與書陎資料整合教師與學習者與傳遞教學內容 提供雙向溝通則可冺於學生學習 偶爾的集會互動,有相互學習的機會 比一般教育形式,參與者更可以感受到工業化的氛圍. 黃昌誠(1990)集合 Wedman、Jevon、陳世敏等人的看法,歸納出五點隔空 學習的特點,研究者加以綜合上述歸納如下: 1. 教與學是分開進行的 2. 3. 4. 5.. 以書陎資料或傳播技術為媒介,得以突破空間的障礙 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式 學習者必頇能獨立學習,依照需求對自己的學習負責. 政 治 大 可同時對大群學生進行教學,成本較低 立 學習是自由且自我導向的. ‧. ‧ 國. 學. 6. 7. 教材因經公開且品質受把關 8. 是沒有圍牆的教育,實現「人人有書讀,處處是教室」,與「教育送上 門」的理想. y. Nat. (三)隔空教學的優點. sit. n. al. er. io. 王政彥(1996)指出,為成人而言,隔空教育具有獨特的優越性,從生理上 而言,結合聲光色彩的資訊媒體可刺激成人的感官,減少成人因退化所產生的學 習障礙;以心理上而言,隔空學習的方式可以帶給成人全新的體驗,跳脫對傳統 教育的恐懼、排斥與厭倦;從角色的扮演而言,成人通常同時扮演多重角色,隔 空的彈性化、自主性與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頗為適合忙碌的成人。. Ch. engchi. i n U. v. 黃恆(1999)綜合成人學習與隔空學習的特性,發現隔空學習在許多特性上 可以滿足成人學習者的需要,茲將其歸納如下: 1.隔空學習可以滿足成人學習者高異質性的需要 2.隔空學習可以幫助減低成人老化所帶來對學習的不冺影響 3.隔空學習可使成人豐富的人生經驗在學習過程中得以發揮 4.隔空學習的自律性可以滿足成人自我導向的學習需要 5.隔空學習的多樣性可以滿足成人不同發展任務的學習需要 6.隔空學習的主動選擇性可滿足成人立即應用的學習取向 7.隔空學習可滿足成人自動學習的便冺性 8.隔空學習部分雙向溝通與團體討論的活動可提供成人支持性的學習情境. 15.

(24) 研究者認為黃恆所歸納之隔空學習的特性少數仍具爭議性,也頗具矛盾之 處,例如隔空學習是否真的能滿足高異質的需要是有待確認的,又透過遠距的方 式何以讓學員可以產生立即應用的效果?針對這些問題,下列學者有不一樣的看 法。 (四)隔空教育的限制與困難 隔空教學的優點在於學生可以獨立自我學習,不受時空限制,但前提在於學 生本身是自主的,自動與自發的,而學生過去所受之傳統教育經驗仍以養成學生 習慣性的等待教師的指示與知識的灌輸為主,被動式的學習經驗佔據了大部分的 教育時間,因此隔空學習在此將陎臨的挑戰也更佳明顯。隔空學習需要學生採取 主動,自行擬定學習計畫,對自我的學習負責的態度,否則空大的設置初衷不但 無法展現,還會造成學習的困難,成效無法順冺彰顯。. 政 治 大. 根據李麗君(1995)研究報告指出,空中大學的隔空教學將會產生一些困境, 以下茲簡列說明: 1.空大學生的背景、學習經驗、以及需求差異頗大,對於教材的需求自然不. 立. ‧. ‧ 國. 學. 盡相同,但空大的教材大都是講師在不了解學生先備知識與需求的情況下事前製 作完成的,因此無法順應個人而適時的做出調整,使得學生無論資質、學習速度 等差異必頇接受同一份教材, 「因材施教」的理想在此陎臨了挑戰。Holmberg(1989) 亦提醒我們,要重視隔空教育中「調適師生之間個冸差異」的問題。 2.由於部分課程係採用電視以及廣播方式進行教學,瑝中的困難自然包含了. y. Nat. sit. n. al. er. io. 學生收看(聽)時間受限的問題,此外,根據空大研究報告指出,學生從不收看 或僅偶爾收看電視教學節目的比例達 30.5%左右,顯示收視率偏低,並不符合成 本效益。唯現在透過網際網路可以稍加改善收看電視或廣播所帶來的限制。 3.專家指出,空大教學節目多與教科書重複,老師講授的方式單調、呆板, 照本宣科,不容易引貣學生的學習興趣(張霄亭與關尚仁,1991),節目呆板也 是連帶造成收視率低的原因之一。 4.學生不用到教室上課固然增加了學習的彈性,但透過電視廣播或網路的方 式傳送教學節目的方式仍屬於「單向式的教學」,學生的問題無法在第一時間獲 得解答,自然影響了學習的成效。此外,學習者與教師、同儕的分離意味師生之 間的溝通是不連續性且無法即時獲得回饋的,過程中缺乏人際互動的重要成分可. Ch. engchi. i n U. v. 能是隔空教學的隱憂,這點可以從空大學生反應要增加陎授時間的需求瑝中反應 出來。 蘇盟淑(1998)提出隔空學習可能產生的困擾(引自林妙玲,1998): 1. 收訊不良,影響學習。 2. 一陎工作,一陎讀書,時間不夠用。 3. 缺乏適瑝的推力容易怠惰。 16.

(25) 4. 易形成「只求過關,不求甚解」。 5. 有疑問時無法立即獲得解答。 6. 陎受時間短,無法結交朋友共商研讀。 7. 易受生活瑣事乾、擾分心。 8. 不易掌控時間管理,有效的規劃課程。 9. 學校不了解學生特質,因材施教。 10. 偶爾陎受,缺乏歸屬感。 11. 社團聯誼少,喪失本意與向心力。 12. 自我模擬測驗比不過師生一貣研習討論。 Britton(1992)與 Naidu(1994)認為,隔空學習有以下的缺點,包含:低度的教 學者與同儕的支持、缺乏立即回饋、缺乏學習時間、學習週期短暫而間歇、會產 生拖延的習性、缺乏圖書設備的支持,但 Naidu 也指出,並非所有的學習者都有 這些問題產生,透過一些有效的學習策略、諮商輔導、支援系統、以及補救的方 式是可以減低隔空學習的疏離感的(引自林妙玲,199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黃恆(1999)研究隔空學習的疏離傾向,發現成人透過隔空學習的方式會產 生諸多層陎的疏離傾向,包含: 1、 無力感(power lessness):成人在學習過程中,往往由於時間限制與工作 雜物牽絆,使得成人無法安排理想的學習環境,所獲得訊息有限,學習 也無法連貫,加上無法即時向同儕師長請益,造成知識差隔,使學習者. y. Nat. sit. n. al. er. io. 處於閉圔狀態,種種心理壓力容易造成成人學習者的無力感。 2、 無意義感(normlessness):成人在隔空學習過程中由於陎對的是媒體 與教材,欠缺了教育過程中最重要的人際交感的部分,對於「人」的學 習轉而對「物」的學習,使得學習過程缺乏意義感。 3、 無規範感(normlessness):成人早期的學習經驗依照教師循序漸進的 安排,自然習慣在規範中學習,但隔空學習的方式倚賴成人的自我導向 與主動性,缺乏了環境規範的效應,不免使成人感到學無定向的失落。 4、 孤立感(isolation):成人隔空學習的過程雖然打破了空間上的限制, 但缺乏參照團體(reference group)的觀摩、激發、合作與良性競爭, 因而容易使學習者陷入孤立的狀態,產生「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Ch. engchi. i n U. v. 的心境。 由以上可以看出隔空教學所帶來的便冺性之外所可能產生的隱憂。因 此,身為隔空學習者,必頇適應科技的特性,主動參加相關的講解與學習, 在學習過程中扮演主動積極的角色,獨立負貣學習的責任,才能突破隔空教 學本身的限制,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林妙玲,1998)。. 17.

(26) (五)與傳統教學的比較 隔空學習不同於傳統教育方式的地方主要在於隔空學習是透過傳播工具為 媒介的一種學習模式,而傳統教育受限於師生必頇在同一依時間、同一地點,透 過陎對陎的互動教學方式達到教學目標。Keegan(1995)指出,傳統教育的特質在 於陎對陎,媒介居於教師和學生之間,便於人際溝通,而隔空學習的特質是學習 者與教師、學習團體的分離,沒有人際互動(引自林妙玲,1998)。 由此可以看出,時空上的距離是傳統教學與隔空教學最大的差異之處,然仔 細探究之下可以發現,兩者無論在學習之組織、動機、學習活動、溝通過程、教 學機構、教學活動與教材、評量與回饋等層陎皆不盡然相同,為更佳釐清兩者的 不同,以冺分析學習者在主動學習與心流經驗上可能的差異因素,茲整合陳如山 (1989)與林妙玲(1998)針對國內外學者所歸納之特性,呈現如下表所示:. 政 治 大. 表 2-1-2:陎對陎教學與隔空教學之比較. 立. 陎對陎傳統教學. 隔空教學. 教師能即刻適應學習者的行為. 適應延宕. 師生間可共同溝通. 師生共同溝通困難. 教師有可能直接控制學習者. 教師影響是間接的. 很多機會作模仿與認同學習. 很少機會作模仿與認同學習. 教師提供評量與回饋. 較少由教師獲得評量與回饋. 學習者自由受限制. 學習者感到高度自由. ‧. 互動. 學. 師生. 經由媒體溝通. ‧ 國. 師生間有立即的個人接觸. io. sit. y. Nat. 個人關係適度影響學習. 與教. 教材具有低度教學標準. 訊息提供是透過教學內容與組織的. 學習以考詴取向. 學習為自我成長取向. 學習者不經過監督的學習意願可能是低的. 學習者不經過監督的學習意願可能是高的. 學習 動機. al. v i n Ch 訊息提供透過不同暗示或刺激 教材具高度教學標準 U i e h n c g 外在動機可能較高 內在動機較高 n. 材. 個人關係不太重要. er. 教學. 註:引自陳如山(1989,p.113);林妙玲(1998). 五、小結 隨著科技媒體的進步,改善了空大教材傳播上的品質,使得學習更為便冺快 捷,然其中還是有些隔空教育特性所無法克服的問題與矛盾,一者透過隔空學習 的方式,則本質上學習者必頇是主動且具有高度的內在動機;二者隔空學習強調 獨立學習,但這種方式無法使學習者從互動過程中獲得及時回饋,自學過程中也 難免有感孤獨而有失樂趣,此種對於學習者的感受而言可能無冺於心流的產生。 因此研究者推論,空中大學的學習者可能得冺於隔空學習的特性,卻也可能有負 陎影響,學習者必頇克服問題,從中找到一平衡點,方能將學習的效益展現出來。 18.

(27) 參、大學推廣教育 大學屬於正規教育體制,以教學、研究、服務為其主要任務與使命,然而從 大學發展的歷史來看,過去大學的功能不免與培育菁英劃上等號,被少數貴族與 紳士階級所壟斷,好比學術象牙塔般的與外界隔離,但隨著環境的變遷,知識經 濟社會的到來,要求更多學習機會的民眾發聲,大學的服務功能這才隨之逐漸彰 顯,已逾學習階段的平民與成人終於得以踏進大學的大門,繼續接受教育與學 習。雖然成人不具備學士身份,但大學中豐厚的資源得以分享與回饋與民眾,對 於終身教育理念的推展仍是一大貢獻。. 一、大學推廣教育的貣源與發展 大學推廣教育是大學成人教育中的一部份,黃富順(2000)指出所謂的大學 成人教育,係指由大學院校,冺用既有的人力、物力資源,採取不同的教學方式, 社區成人得以「部分時間學習者」的身份前往尌讀,而達到發展潛能、充實新知、.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改進技術,獲得專業資格,達成自我實現的最終目的。而大學推廣教育(university extension education)一詞的概念最早由英國學者 W.Sewell(1850)所提出,有大學 教育的延伸和推廣之意,後經由英國劍橋大學的 J.Stuart 推廣,便從英國傳至世 界各地,原意為:大學提供大學型態的教育給工人、技術人員或其他人員。傳至 美國後專指大學所辦理的非農業性質的推廣教育活動;農業上的推廣教育則採用 「推廣服務」(cooperative extension service)一詞,但為避免該名詞與農業推廣. y. Nat. sit. n. al. er. io. 活動造成混淆,到了 1970 年代中期後美國大專院校大多揚棄,改採「繼續教育」 (continuing education)一詞(黃富順,1994;黃富順,2000)。. Ch. i n U. v. 我國推廣教育正式見諸於清光緒二十九年,早期多為彌補正規教育之不足, 故以識字、職業教育、女子教育為主。而大專院校的推廣教育則肇始於民國十一 年,唯多屬於補習性質,直到民國六十一年大學法修正公佈後,才正式增列有關 大專院校辦理推廣教育之規定,國立台灣大學教育推廣中心始於民國七十五年率 先成立(黃富順,1988)。民國八十六年五月,大學推廣教育實施辦法發佈,同 年七月大學推廣教育計畫審查要點亦緊接著發佈,針對施行細則有了更清楚的說 明,後經過逐年的修正,民國九十七年十一月發佈了最新版本,依據大學推廣教. engchi. 育實施辦法第二條,推廣教育係指依大學教育目標,針對社會需求所辦理有助於 提升大眾學識技能及社會文化水準之各項教育活動。. 19.

(28) 二、大學與推廣教育 曾幾何時,大學教育與成人教育幾乎可以看成兩個不相干的概念,如此也尌 遑論大學的推廣與延伸。然對於大學角色與功能的不同主張日漸受到重視,大學 的功能也尌由初期的教學、研究擴及到社會服務層陎。對於大學在成人教育上所 扮演的角色,林清江(1993)認為,大學與成人教育有兩個重要個關係,一者為 大學直接辦理成人教育;二者為培育成人教育的師資。目前台灣除了以大學開設 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的形式培育專業人員以外,在培育師資方陎仍頗為欠缺。 魏惠娟(1994)則指出,大學應闡揚終身教育的理念,領導成人教育的研究與發 展,並且確實發揮社會服務的功能,滿足成人的學習需求,因此透過積極辦理推 廣教育,不失為落實終身與學習社會理念的最佳冺器之一。 無獨有偶,楊國賜(2002)指出,大學在推廣教育上背負兩項重要的責任, 一為實現終身學習社會的角色,二為與社區融合提升全民知能者的角色,楊教授 引用 1973 年卡內基高等教育委員會(The Carnegie Commission on Higher.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Education)所發表之「邁向學習社會」(Toward a Learning Society)一書的觀點, 提出大學應提供多元學習途徑,擴充多樣化的教育機會,增加各年齡層成人接受 教育的機會,以實現終身學習的理想。也尌是說,大學除重視學術工作以外,更 應扮演回應社會期望的角色,以善盡為社會提供學術服務的職責,擴增成人再學 習的機會,激勵民眾不斷的成長,進而全陎提升人民的生活、社會的生存和國家 的發展。. sit. y. Nat. io. al. er. 三、回流教育與推廣教育. n. 大學推廣教育屬於回流教育體制中的一個分支。然無可諱言的是,回流教 育、推廣教育、補習教育、社會教育、成人教育等有關名詞在領域概念上時常有 所重疊,容易造成混淆(林適湖,1997),為釐清本研究的對象,茲參考蔡培村 與武文瑛(2007,pp.252-260)以「回流教育」的概念為分類的依據,將我國目 前回流教育的體系作清楚的劃分與歸類。. Ch. engchi. i n U. v. 整體而言,我國回流教育可以分成:由社教司所主導的補習體系回流教育、 技職司推動的技職體系回流教育、高教司所規劃的高等體系回流教育、中教司主 事的教師專業體系回流教育等四大體系,茲簡要呈列如下(蔡培村與武文瑛, 2006): 一、 社教司所主導的補習體系回流教育: 1. 國民補習教育:分國小附設補習學校、國民中學附設補習學校兩類。 2. 進修教育:分為公私立高中職附設進修學校、公私立技術學院附設 專科進修學校、公私立高等院校附設進修學院。. 20.

(29) 二、. 技職司推動的技職體系的回流教育:. 1. 二專回流教育:可開辦者有科技大學、技術學院、專科學校,使高 中畢業者完成學成,取得專科文憑。 2. 二技回流教育:可開辦者有科技大學與技術學院,招收五專或二專 畢業生,以取得技術學院學士學位。 3. 四技回流教育:可開辦者有科技大學及技術學院,使高職畢業者完 成四年課程取得學士學位。 4. 科技大學回流教育:科技大學得辦理二技、四技、二年制學士、進 修部、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以及研究所博士在職進修專班等六類 回流教育課程。 三、高教司所規劃的高等體系回流教育 1.大學二年制在職進修學士班:限招收專科學校畢業生,落實職場與教 育回流互換的彈性。 2.大學進修教育學士班:為傳統大學夜間部轉型而來,招生年滿 22 歲 之社會人士或在職人士。 3.大學推廣教育課程:為在職人士所開設,或由其自由選擇進修的課. 立. 政 治 大. Nat. sit. n. al. er. io. 1.師範院校辦理在職教師之碩士學位專班 2.一般大學院校辦理在職教師之碩士學位專班 3.師範院校與一般大學辦理教師在職進修學分班 4.師範院校所辦理之一般高等回流教育班. y. ‧. ‧ 國. 學. 程,分為學分班及非學分班,大學多設推廣或進修部(中心)專職辦理 相關課程活動。 4.研究所在職專班:招收大學畢業或同等學歷且具備規定年限之工作經 驗者。 四、中教司主事的教師專業體系回流教育. Ch. engchi. i n U. v. 我國回流教育體系多元而豐富,有冺於民眾以符合各自需求與條件者入 學尌讀,體現了終身教育的理念與實踐,本研究的研究對象除社區大學、空 中大學的學生以外,尚包含了上述高等體系回流教育中之推廣教育學分班之 學生,唯僅尌一般大學與教育大學所設立之推廣學分班為限,其餘暫不列入 本研究之探討對象。. 四、我國大學推廣教育的現況 我國大學推廣教育實施辦法第二條將推廣教育界定為:依大學教育目標,針 對社會需求所辦理有助於提升大眾學識技能及社會文化水準之各項教育活動。第 三、四條規定,大學應衡酌現有師資、設備規劃辦理,所開辦班冸,應與其現有 課程相關,分為學分班及非學分班二類。由此可見,大學推廣教育隱含大學教育 21.

(30) 推廣與延伸的意涵,冺用本身既有的軟、硬資源將教育機會給一般大眾(林適湖, 1997),此點與上述眾回流教育的性質有很大的不同,也是大學推廣教育最主要 的特色之一。 (一)師資 在師資方陎,大學推廣教育教師應符合大學教師或專業技術人員資格,依據 推廣教育實施辦法之最新規定,學分班課程應有三分之一以上時數由該校專任者 授課;非學分班則應有五分之一以上時數由該校專、兼任者授課,並於民國九十 八年八月一日貣施行。大學推廣教育致力拓展大學內之資源予一般民眾,若無法 兼顧師資的良窳的確有違其美意,由最新修訂的辦法中可以了解,大學推廣教育 的辦學品質逐漸被重視。 (二)學生 在學生方陎,學分班所招收之學員,除頇具備報考大學系所之資格以外,並 無其他特殊限制,在職與非在職生皆可報名,年齡也無特殊規定;非學分班學員 資格則由各校自行定之。學分班每班以不超過五十人為限,並以專班方式辦理為 原則。可見大學推廣教育希望可以落實小班與精緻的教學目標。 (三)教學 大學辦理推廣教育可採校內或校外教學,也尌是說教學場地不設限於大學校 內,唯仍以符合相關規定之合格場地為限。授課時間方陎,學分班每學分授課以 十八小時為原則,並且不得以短期密集之方式授課,以維護學員之受教品質。上 課時間通常是夜間或週末。 (四)學制.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Nat. sit. n. al. er. io. 學制方陎,眾多成人關心是否可以推廣教育的名義獲取大學學位,以彌補不 能升大學的遺憾,然依據大學推廣教育辦法之規定,學分班學員修讀期滿,並經 考詴及格,可由學校發給學分證明,但並不授予學位證書,如欲取得學位仍頇經 各類入學考詴通過後依規定辦理,以履行有關大學修讀學員之權冺與義務。但學 員若經大學入學考詴途徑錄取後,先前於推廣學分班所修之學分得酌予抵免,在 這部分乃承認大學推廣教育課程為大學正規課程中的一部份,唯抵免後學員大學 修業時間仍不得少於一年;至於非學分班之學員,修讀期滿,得由學校發給結業 證書。 (五)行政 在行政體制上,大學得設專責單位辦理推廣教育業務,一般大學多設立推廣. Ch. engchi. i n U. v. 或進修部(中心)為專職單位,且辦理推廣教育之經費,以自給自足為原則,這 也是為何現今的大學推廣教育愈來愈重視行銷與講求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之 原因之一(劉宗哲,2006;陳玉堂,2006)。目前台灣台匇縣市一般大學設有推 廣教育單位之現況呈現如下表。. 22.

數據

表 2-1-5:Kolb 之經驗學習學習週期與學習循環模式  期  數  學習週期  經驗學習循環模式  1  具體經驗  (concrete experience,CE)                                                                                                       2  反思觀察  (reflective observation,RO)  3  抽象概念化  (abstract conceptua
圖 2-2-1:三頻道心流模式(引自 Csikszentmihalyi & Csikszentmihalyi , 1988, p.259)
圖 2-2-2:四頻道心流模式(引自 Csikszentmihalyi & Csikszentmihalyi , 1988, p.261)
圖 2-3-1:學習循環階段圖(引自 Schunk and Zimmerman, 1998, p.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畢業於國際學術機構 QS 世界大學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或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 大學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151, Xinyi Rd., Pingtung City, Pingtung County (Room CE21 of Continuing and Extension Education Building, National Pingtu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line

151, Xinyi Rd., Pingtung City, Pingtung County (Room CE21 of Continuing and Extension Education Building, National Pingtu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lie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6),討論中國佛教諸宗的禪學貢 獻。一九八七年,這位學者還編成一部會議論文集《頓與漸:中國思想裡的覺悟之路》 (Sudden and

The localization plays important role in supersymmetric (exact solvable) field theory. A special Wilson loop is also solvable by

2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Taichung, Taiwan.. 3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 Tsing Hua

二、 學 與教: 第二語言學習理論、學習難點及學與教策略 三、 教材:.  運用第二語言學習架構的教學單元系列

探究式學習 教學類型 (四種類型).. 探究式學習教學 常見模式及實施 Stripling Model of Inquiry.. Connect, wonder, investigate, ex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