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中生感恩、復原力及創造傾向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中生感恩、復原力及創造傾向之相關研究"

Copied!
14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者將透過以下的三個面向:教學經驗的省思、感恩的重要性、 補足目前研究的缺口,來表達研究者的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教學經驗的省思 在九年一貫的課程改革之下,童軍、家政、輔導統整為綜合活動領 域的學習內容,研究者為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教師,因此與領域內 的教學夥伴們致力於統整課程的學習資料,並針對目前學生的需要努力 研發出主題性的學習活動,期望學生經由課程的洗禮,能夠培養生活實 踐力與品格力。在研究者與教學夥伴的觀察中,新世代的學生遺失了昔 日單純的美好,甚至過去的良好品德特質正嚴重的淪喪,如感恩、尊重、 關懷…等。為此,研究者實施類似主題的教學活動,透過媒材引導、活 動中的體驗及活動後的省思,目的是培養學生感恩惜福的正向特質,進 而在生活中落實所學。 在教學過程中,當下透過媒材與教學情境的催化之下,所營造的效 果還不錯,每位同學都是愛的小天使化身;但是在延續課程到實踐的狀 況,例如:需執行實際助人行為以及捐出善款行動時,卻發現學生判若 兩人,之前在課堂上所流露出正向的特質卻消聲匿跡,馬上轉換立場變 成見錢眼開的商人,認為辛苦的一日所得應該好好犒賞辛苦的自己,大 部份的執行結果都是將一日所得用來買雞排、飲料同樂或是充當班費, 1.

(2)  . 卻忘了當初感恩惜福的省思,也忘了當初的許下關懷弱勢的承諾。因 此,老師和學生之間上演了天使與惡魔之戰,學生捐錢捐得心不甘情不 願,私底下都說是被逼的,而任課教師在力挽狂瀾後卻感受到很深的失 落感,不禁感嘆世風日下,這群豐衣足食的孩子怎麼了? 也許是現在的學生的所處環境已是大不同,隨著現代化的高科技社 會來臨,青少年處在物質生活富裕的年代,享受著優渥的物質水準,及 家長過多的寵愛與關注,卻成了養尊處優的王子與公主。雖享有勝於以 往的物質環境,但是卻表現出「對事不盡責、對人不感恩、對物不珍惜、 對己不盡心」的冷漠態度,未來成為社會中流砥柱的主人翁,竟是如此, 實在令人憂心! 透過兒童聯盟所公布「2008 兒童快樂國跨國比較研究報告」,與聯 合國兒童基金會(UMICEF)的 21 個先進國家比較,發現台灣兒童的「幸 福力」名列後段,倒數第 4 名,幸福感偏低。也許面臨著台灣社會的劇 變與過多的選擇權,還有家長的過度期望,我們的青少年可能因此感受 不到愛與關懷,降低了基本的情感的感受力,成為了不快樂也不幸福的 孤單小孩,「生活滿意度」倒數第一,所以無法對人、事、物抱持著正 向積極的態度與情感,因此無法體會到為他人的付出而感恩與回饋。 根據研究發現感恩是一種人際間互惠的正向特質,能感受到過去他 人所給予的美好,進而有回報的動機及引發未來助人的行為,如此良性 循 環 有 助 於 社 會 穩 定 的 功 能 (McCullough, Kilpatrick, Emmons, & Larson, 2001),懂得感恩的人會有更多的利他行為,能讓整個社會變得 和諧且互助(McCullough, Emmons, & Tsang, 2002),能有較高的幸福感 與生活滿意度,引發出更多的正向情緒,故感恩能使個體知足常樂,同 時也是常保幸福生活的萬靈丹(Emmons & McCullough, 2003)。在高麗 雯(2004)大學生的感恩心與知覺支持之相關研究結果,可以發現協助大 2.

(3)  . 學生培養感恩心,可擴大知覺社會支持,進而緩衝壓力,也促使學生有 回報他人的向社會行為,增加社會資源。因此,研究者想了解現在青少 年感恩的特質為何,希望能對症下藥,透過課程的研發或是情境的營 造,將感恩的種子灑在他們的心中,期望能有開花結果的一天。. 二、感恩的重要性 由古至今,由東方到西方,感恩皆是大家所重視的正向特質之一。 古云: 「吃果子拜樹頭」及「飲水思源」 ,可以發現傳統社會對於感恩特 質的重視,而陳之藩「謝天」的一文更是將中國人對感恩的觀念描寫得 十分貼切, 「幾年來自己的奔波,作了一些研究,寫了幾篇學術文章,. 真正做了一些小貢獻以後,才有了一種新的覺悟:即是無論什 麼事,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因為需要感謝的人 太多了,就感謝天罷。無論什麼事,不是需要先人的遺愛與遺 產,即是需要眾人的支持與合作,還要等候機會的到來。越是 真正做過一點事,越是感覺自己的貢獻之渺小。…」。 以前的人生活物資缺乏,但是心靈上卻是富足的,即使生活在窮困 的年代,也經常聽到長輩們對過去的感恩,因為感恩是一種對於過去的 正向情緒,感恩是一種能量,能讓人從貧乏中看到富足,從逆境中看到 光明。另外,西方學者 Seligman(2002)所提出的 24 種正向特質中(又 稱為長處),感恩名列其中,是一種心靈超越的特質,表示著西方社會 察覺到感恩特質的重要性。由上述中不難發現,感恩之所以別於其他的 正向特質,是因為除了能引發讓人終生受用的心理資源 (Fredrickson, 2004)之外,感恩具有良好人際互動及利社會良性循環的優點,能讓社 會變得更祥和與互惠(McCullough, et al., 2001)。 3.

(4)  . 因此懂得感恩是很重要的,近年來也開始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重視, 國內的研究從早期的紀淑萍(2002)在國小實施觀功念恩教學之行動研 究中,發現感恩有助於學生學習利社會行為,且對人際間的互動有新的 改善,尤其在師生和同儕間的相處,能形成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和創新的 思維。另外,曾文祥(2005)在感恩方案對提升國小高年級學生幸福感的 效果研究中,發現拜訪記事組的學生在方案後的「正向情緒」提升效果, 有顯著保留的效果,在學生與家長的回饋問卷中也顯示,該組學生在「感 恩態度」 、 「利他行為」與「人際關係」的三方面皆有所增進。又從林莉 芳(2006)在感恩經驗與目標設定對幸福感效應之研究中得知,感恩有助 於提升個人之幸福感,而在紀佩妤(2009)青少年感恩心測量中,又更進 一步的發現,感恩對於幸福感有預測能力。統整上述可知,從國內學者 的研究中發現,感恩能提升利社會行為與個人幸福感、促進人際良好互 動、培養個體的創新思維,為社會及個人帶來更多的益處,所以值得加 以深入探討其內涵。 至於國外的感恩研究中,McCullough 等學者(2001)在近年來,已經 發現感恩是一種道德情感,透過實驗研究發現聚焦於「感恩」的感受可 以使情緒及人際都獲得助益,除了個體會有較佳的身體狀況,如較好的 睡眠品質和較快消除工作上的勞累,還會更想要幫助他人解決問題,或 是為他人提供情感支持,因此感恩的介入促進利社會的動機,如有同情 心、寬恕的態度、願意幫助他人、和提供支援(Emmons &McCullough, 2003)。而 Seligman(2002)提出了增加快樂的方案,就是去拜訪想感 恩的人,結果可以提升當事者的快樂,即使過了一段時間仍有延宕的效 果。另外,Watkins 等學者(2003;2004)的研究指出,懂得感恩的人會 有知足感,能欣賞生活中簡單的事物,更能將自己的功成名就歸因於他 人,並且能感激他人,因為懂得感恩的人有較多的正向情緒感受,會產 4.

(5)  . 生正向記憶的偏誤,會把生活事件解釋為更正向的狀態,會注意到生活 中更多的正向事件累積較多的正向情感,因此有較佳的生活滿意度與及 更多的正向情緒如幸福感,對於逆境中的挫折比較能有重新框架與彈性 的因應能力。 另外,在名列暢銷書排行榜的「秘密」一書當中,Joe Vitale 博士 認為感恩扭轉人生的強效方法,透過感恩的練習,週遭的人事物將變得 美好,一但對擁有的事物有了不同的感覺,將會吸引更多的美好且令你 感激的事物朝你而來(引自 Rhonda, 2007) 。而 Wallace Wattles 也提到 許多人以各種方式將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好,但卻仍活在貧窮之中,只 因為他們缺少了感恩,若能抱持者感恩的態度,那麼美好的事物將降臨 在你的身上(引自 Rhonda, 2007) 。由此可見,坊間也逐漸開始重視到 感恩特質的重要性,不僅是在道德倫理上的功能,甚至可以協助追求理 想築夢踏實的實用秘笈。 統整上述可知,感恩相關的實證研究結果,可以支持感恩特質促進 個體、人際與社會之間益處的理論,且在多位學者的努力之下,我們發 現了一個即將消失的良善美德的重要性,這也是讓研究者深感興趣的原 因。. 三、對感恩相關領域的探討 由於目前國內感恩的相關研究處於剛起步的階段,從全國碩博士論 文網站中只搜尋不到十篇的相關論文資料,可見感恩的研究尚未普遍。 如此一來,無法將感恩的助益發揚光大,深感惋惜。然而目前的感恩相 關研究大都聚焦著幸福感或是社會支持的部分為主題,內涵稍嫌狹隘, 因此若能夠發展出一套量表調查學生感恩特質的現況,讓世人更能瞭解 到感恩的重要性,進而重視品德教育的落實,而不會在一波波的教育改 革中,成為「無德」或是「缺德」的教育,不至於在升學主義之下被泡 5.

(6)  . 沫化,能重拾昔日簡單的美好,感恩是不可小覷的功臣。 在感恩與復原力部分,只有一篇曾文志(2008)大學生的生活事件、 人際長處與心理健康之復原力取向的研究,其研究結果符合文獻中所提 及感恩能夠鼓舞正向社會互惠的作用(McCullough, et al., 2002),而這 種經驗及其所激勵的行動,往往可以建構與強化社會的聯結與友誼,於 是這些社會資源則會在大學生需要的時候成為提供社會支持的泉源。另 外,在客體關係理論發展者Klein(2005/1984)認為感恩可能是內在資源 和復原力的基礎,有些人即使處於逆境卻能獲得內心的平靜,這是感恩 的能量使然,感恩能讓人從生命中的失落與剝奪中,找到彌補進而感到 滿足(引自紀佩妤,2009)。然而,Emmons(2008)認為懂得感恩的人比較 不容易受制於負面的衝動,能因應日常生活的壓力,在面對可能引發的 創傷壓力,展現較強的韌性,是一種轉化逆境的契機。而對於過去的不 愉快的記憶能以正向的觀點來回憶,讓過去的所造成傷害因而減輕,朝 向積極正向的未來(Watkins, Woodward, Stone,& Kolts,2004)。統整上述 可知,感恩與復原力的關係密切,懂得感恩的人對於過去能抱持著正向 的觀點,所以復原力突破困境所運用的內外資源,很可能是感恩所累積 的效果,也可能因為感恩的所帶來的正向心理資源(Fredrickson, 2004) 具有加分作用,使得復原力能夠發揮得更好,成為一個適應良好的人。 因此感恩與復原力之間的相關,值得研究者深入了解。 接著,在創造傾向的部分,根據美國密西根大學學者Fredrickson所 提出了正向情緒拓延建構理論(broaden-and-build theory),認為正向情緒 所帶來的非特定行為傾向(nonspecific action tendencies),不僅能擴展思 考的廣度及提升適應能力,甚至能消除負向情緒的所帶來的障礙與不 安,成為負向情緒的保護膜,以調節負向情緒的負面影響,並建構終身 受用的心理資本,就會提升人類的幸福感及生活滿意度,產生創新的適 6.

(7)  . 應行為,在逆境中展現良好的因應策略(引自李新民、陳密桃,2008)。 所以懂得感恩的人是否能擁有較佳的創造傾向呢?因為跳脫框架來看待 事情,使得同樣生活事件有著不一樣的想法,因而產生有彈性且創新的 因應策略,成為適應良好的人,尤其懂得感恩的人會有想要報恩的動 機,能引發個體的利他行為,然而要用甚麼方式來回報給予者,能讓他 能感受到受惠者的回饋,這都需要創新的思維來運作(Tsang, 2006);另 外,深刻持久的感恩心能夠珍惜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快樂,使得個體常處 於快樂之中,而科學研究顯示,快樂的人較有創意、樂於助人、仁慈、 有自信、自制力、自我調整與應變能力較佳(Emmons, 2008)。因此,在 這樣的歷程中,是否能有助於創造傾向提升,值得探究一番。 因此,本研究欲了解國中生的感恩、復原力與創造傾向的相關狀 況,以協助解決教學現場的瓶頸與提升教學效能,能給予教育工作者實 務上的建議,找對方法讓未來的主人翁增能並傳承良善的美德,進而透 過感恩的洗禮促進社會的穩定與和諧。. 7.

(8)  . 第二節 研究目的、問題與假設 壹、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與動機,歸納本研究擬達成之目的如下: 一、 發展一套具有良好信效度的感恩量表。 二、 瞭解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生感恩特質的差異情形。 三、 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生對其感恩特質的預測情形。 四、 探討國中生的感恩特質對其復原力的預測情形。 五、 探討國中生的感恩特質對其創造傾向的預測情形。. 貳、研究問題 基於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擬探討的問題如下: 一、 是否能發展出一套具有良好信效度的測驗來測量感恩特質? 二、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生感恩特質的差異情形為何? 三、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生對其感恩特質的預測情形為何? 四、 國中生的感恩特質對其復原力之間的預測情形為何? 五、 國中生的感恩對其創造傾向之間的預測情形為何?. 參、研究假設 根據待答問題,擬定研究假設如後: 一、 能發展一套具有良好信效度的感恩測量工具。 二、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生的感恩特質有顯著差異。 2-1:不同年級、性別及有無宗教信仰的國中生的感恩有顯著差異。 8.

(9)  . 2-2:不同家庭社經地位及家庭經營的國中生的感恩有顯著差異。 2-3:不同主觀同儕關係及課業壓力程度的國中生的感恩有顯著差 異。 三、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生能預測其感恩特質的情形。 四、 國中生感恩特質能預測其復原力的情形。 五、 國中生的感恩特質能預測其創造傾向的情形。.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壹、感恩 本研究的感恩定義,是指 Watkins(1998;2003)透過實證研究結果發 現懂得感恩的人有以下三項特質:1有知足的正向感覺,不會有被剝奪 的感覺;2能欣賞日常生活中生活中簡單的愉快;3能認知且體認到他 人對自己幸福感的貢獻,因此會有感激他人的動機。 本研究的感恩量表是由研究者所改編Watkins等學者(2003)為了探 討感恩與主觀幸福感的之間的關係,發展而成的測量工具,「感恩、憤 怒及欣賞測驗」(Gratitude Resentment and Appreciation Test),來測量感 恩的特質,本量表依上述特質共分為三個分量表,分別為「知足感」 、 「欣 賞簡單事物」 、 「感激他人」 ,該量表採 Likert 五點量表計分,研究者修 訂後稱為「感恩量表」,共有24題其中包含8個反向題,總分越高代表 個體越懂得感恩,總分越少代表個體的感恩程度較少。. 9.

(10)  . 貳、 復原力 本研究中復原力的定義,是採用詹雨臻詹雨臻、葉玉珠、彭月茵與 葉碧玲(出版中)在「青少年復原力研究」中所採用的定義,認為個體可 以完成及挑戰任務的能力,能運用個體本身的內外在資源來突破困境, 使其邁向正向且積極的方向前進(Egeland, Carlson, & Sroufe, 1993) 。而 Luthar、Cicchetti 與 Becker 認為復原力是個體在不順利的情境中,有良 好的適應力,能正向面對挫折並解決問題的動態歷程(引自 McKim, 2005)。綜合以上兩個定義可發現復原力是正向的個人特質,在與環境 互動後,協助個體克服危機並達到成功的適應。 本研究所採用的復原力量表係指由詹雨臻、葉玉珠、彭月茵與葉碧 玲(出版中)編製的青少年復原力量表(Inventory of Adolescent Resilience, IAR),用於測量青少年的復原力,包含四個分量表分別為問題解決與認 知成熟(10 題) 、希望與樂觀(6 題)、同理心與人際互動(9 題)、情 緒調節(3 題) ,共計 28 題。該量表採 Likert 四點量表計分,在計分上 IAR 可測得四個分測驗和總測驗的平均得分;得分越高者,表示受試者 在該復原力的向度或整體表現上越好。. 參、創造傾向 本研究所指的創造傾向,其理論是依據Mackinnon、Torrance、 Starkweather、Barron、Yamamoto與Cattell等人的研究中,認為具有高 創造力的人具有以下的四項主要特質,即冒險性、好奇心、想像力與挑 戰性(引自林幸台、王木榮等,1995)。 本研究所採用的創造傾向量表係指林幸台、王木榮(1987;1995) 所修訂的威廉斯創意傾向量表,威廉斯為配合其知情互動教學模式的實 10.

(11)  . 際運作,並有效評量學生行為的進步情形,乃著手設計一套可以評量創 造力情意方面的自我概念量表,該量表共有50題,內容為4選一的陳述 句,由受試者依照自己的狀況勾選之,所得的四個分數與總分可以說明 左腦語文分析與右腦情緒處理的交互結果。分數越高,代表個體的創造 傾向越高,反之則類推(林幸台、王木榮等,1995)。. 11.

(12)  . 12.

(13)  .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根據前述的動機與目的,本章共分為三節來探討和本研究有關的文 獻及研究結果,第一節探討感恩的定義、內涵與相關研究。第二節探討 復原力的定義、內涵與相關研究。第三節創造傾向的定義、內涵與相關 研究。. 第一節 感恩的定義、內涵與相關研究 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為二十一世紀的顯學,強調聚焦 於個體的優勢如何發揮,而非專注於個體的不足與缺陷,這樣的觀點可 以使人變成有力量,可以在生活中展現個人的優勢能力,並且終其一生 中皆有自我實現的可能(Seligman, 2003)。而感恩是正向心理學中所 提及的人際長處,是最近該領域中頗受重視的研究主題,因為感恩是美 好人生中很重要的成分(Watkins, Woodward, Stone,& Kolts,2003),而 Bonhoeffer 也認為感恩是實現富足人生的重要心理特質(引自Emmons, 2008),因此感恩的研究引起了大眾的注意和興趣,不論是在學術研究 的領域,還是坊間都漸漸受到大家的重視。. 壹、 感恩的定義 根據辭海(2001)的解釋,感恩是「感激別人的恩惠」,而國語字典 (2003)將感恩解釋為「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至於在西方的文 獻中,牛津英語字典(1989)將感恩解釋為「是一種感謝的特質或狀態, 會 使 人 產 生 回 報 的 良 善 美 意 」, 在 倫 理 百 科 全 書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thics)中認為「感恩是覺察到對方所給予的禮物價值超 過彼此的情誼。」(引自 Emmons, 2008)。還有 Pruyser 指出感恩一字源 13.

(14)  . 自拉丁文 gratia 和 gratus ,前者代表「恩惠」 ,後者表示「愉快」 。整 體而言,感恩的表示是仁慈、慷慨、感受到施與受過程的美好,或是一 種無功受祿的感覺(引自 Emmons & McCullough, 2004)。因此,綜合上 述的解釋,感恩是一種認知,也是一種情感,更是行為動機;當個體會 認知到別人所給予的恩惠是無功受祿的,所給予的協助是超出雙方的交 情,因此感受到愉快、被尊重及被關懷等正向經驗,提升了自我價值, 且產生了感激的情緒,因而引發自內心的真誠感恩的動機與行動。對於 感恩的定義,分述如下:. 一、感恩是一種道德 學者們對於感恩的定義也提出了很多見解,例如感恩是道德的觀 點,Smith 將感恩定義為一種立即且直接激勵我們去報答他人的情操 (引自 McCullough et al., 2001)。而 Weiner 也提出感恩是人際間的情 感,以他人的情況為焦點,因此感恩能聚焦於受惠者的需求及給予者應 得的報酬,所以能提升利社會行為(引自 Emmons & McCullough, 2004)。McCullough 等學者(2001)認為感恩是收到利益後真實的情感回 應,感恩的表達與經驗是在道德的範疇中有重要的影響,他們統整文獻 後提出感恩有以下三種內涵:即為道德的測量器(a moral barometer function)、道德的動機(a moral motive function)、道德的增強(a moral reinforcer function)。換言之,感恩的人際互動能有維繫社會的道德功 能,就如羅馬哲學家 Cicero 所言:「感恩不僅是最偉大的美德,還是所 有美德的根源」(引自 Emmons, 2008)。藉由感恩的過程,能感受到施與 受成為美好的經驗,於是在人際間有了正向的互動,不論是給予者還是 受惠者都會有更多的利社會動機,有此良性的循環,更增強未來能落實 幫助他人的意願與行動。. 14.

(15)  . 二、感恩是知、情、意、行的歷程 另外,感恩是認知、情緒與行動的愉快歷程,能帶來很多正向的回 饋,例如Thomas Brown 為感恩下了一個定義:「感恩是給予者提供禮 物或是協助給受惠者,受惠者不僅得到幫助,更重要的是感受對方的善 意,因此受惠者會對給予者會產生的愉快情感」。而 Fitzgerald 把感恩 定義為有「因為有感謝的某人或是某事的溫暖感覺,所以對人事物有良 善的看法,而引發出有善意與感謝的行動」(引自Emmons & McCullough, 2004)。Emmons 與 Crumpler 則認為感恩是一種收到禮物後的情感上 的回應(引自McCullough et al.,2001)。Lazarus 和 Lazarus (1994)也提出 感恩是一種移情的情感,給予者與受惠者都能產生移情的作用,首先給 予者因為同理到受惠者的需求產生移情給予幫助,而受惠者接受到幫助 時能覺察到給予者的良善美意,如此一來便產生了感恩的情緒,所以感 恩是一種利他的禮物。因此,在這個歷程中喚起移情來覺察和體認到雙 方的友善,不會將一切是為理所當然,因而能強化正向情緒,有益於雙 方的身心健康及社會祥和。換句話說就感恩是體認到他人的善意幫助, 因而對他人表達敬意的具體行動。 由此可見,感恩在安定的社會部分有很大維繫作用,對於個體的美 好人生也貢獻良多,值得我們探究與重視。誠如 Tsang(2006)統整文獻 後認為感恩是接受到利益後的正向情緒回應,覺察到他人的幫忙是有良 善的意圖,這不但是一種正向情感,同時也是利社會行為的核心。因此, 感恩可以分成兩個階段。第一,感恩是承認(acknowledge)生命的美好, 對人生抱持肯定的態度;第二,感恩是體認(recognize)到接收到的善意 指少有一部分來自身之外的力量。總體來說感恩能讓生命變得美好的, 人生有活下去的理由(Emmon, 2008)。. 15.

(16)  . 三、小結 綜合上述,雖然眾多學者皆為感恩提出不同的定義,但是大致上可 以將感恩歸納為一種正向的認知與情感,對於人際社會皆有所助益,除 了看到了自己也把焦點放在他人身上,因此能使更多的道德行為產生良 性循環,進而引發了道德動機,促使個體與社會大眾能彼此回饋,產生 正向互動以維繫社會穩定的動態歷程。因為 McCullough 等學者(2002) 指出感恩是當個體能覺察及體認到他人對自己所付出的善意與具體協 助,並能向他人回應感謝與感激的感覺或行為,因此,雙方皆能獲得正 向的經驗和結果的歷程。上述的定義為感恩呈現了完整且具體的解釋, 所以在過去的感恩研究中最常被學者們引用的構念(如;Emmon(2002: 2003:2004)、Watkins(2003:2004)、Tsang(2006)、Sara(2008)…等人), 而在過去研究感恩的學者中,就以 McCullough 等學者(2002)對感恩所 提出的定義最能貼近研究者統整文獻後的發現(如圖 2-1 所示),代表其 在學術界的重要地位,因此本研究以 McCullough 等學者(2002)所提出 的論點作為感恩的定義。. 圖 2-1 感恩的定義圖(由研究者所整理) 16.

(17)  . 貳、 感恩的內涵 根據文獻中的資料,感恩尚未發展出一套完整而有系統的理論基 礎,目前仍是眾說紛紜的狀況,無法為感恩的建立明確理論架構以解釋 說明其內涵,但是因為從古到今,由東方到西方,感恩一直是被重視的 正向情感特質及重要道德內涵,仍有很多學者對感恩內涵提出相關的論 述與實證研究結果,因此研究者透過蒐集相關文獻,統整感恩的內涵, 來為感恩揭開神秘的面紗,以下就感恩的道德觀點、利社會觀點、心理 學觀點及相關研究來說明感恩的內涵。. 一、感恩的道德觀點 Smith 認為感恩是很基本的社會道德情感,因為感恩是給予者行善 的基本行為動力,也是激勵受惠者立即且直接回饋的情操,當給予者為 受惠者提供幫助,感恩會激勵受惠者承認到收到禮物,提升受惠者的幸 福感,因而延伸出感恩給予者的感覺與行為動機。因此,Smith 提出受 惠者會對給予者表達感恩的三個心理因素,第一:給予者有想要使人受 惠的良善意圖;第二:給予者成功地使他人受惠;第三:給予者有能力 覺察到受惠者的感恩心情,以上的情況皆能催化受惠者引發感恩的經 驗,因而會去表達感恩。所以認為感恩是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功臣,是 促進社會和善的道德情感資源 (引自 McCullough et al., 2001)。誠如 Seligman(2003)所言,當受惠者感到幸運,認為無功受祿時,會向他人 表達謝意,這是一種高尚的道德情操。 而 McCullough 等學者(2001)根據以往的文獻後,認為感恩能發揮 道德上的影響力,是重要的道德情感,因而將感恩道德功能概念化為三 個內涵,第一:道德的測量器(a moral barometer function) 是指受惠者能 認知到因他人協助而受惠的事實,然後覺察並思考到受惠的狀況後,所 17.

(18)  . 產生道德行為的回應;因為每個人的背景環境與感受能力的不同,所以 測量到的感恩有因人而異的情況。例如:家長常為小孩做這做那的,可 是小孩若將其視為理所當然,而無覺察到爸媽的辛苦,那麼就不會有感 恩的感受,也不會發揮道德的功能。第二:道德的動機(a moral motive function)則是因為覺察到了他人所提供協助與恩惠,受惠者產生並了正 向情緒,體驗到了愉悅的感覺與經驗,進而有感謝他人的念頭,會想要 感激他人的反應;因此 Heider 認為若是因為外在的道德規範與責任義 務而所必須執行的感恩行動,將會使受惠者的降低感恩動機,所感受到 的感恩情感也大打折扣,所以感恩應是發自內心的真誠行動,(引自 Emmons & McCullough, 2004),於是在人際間有了正向的互動,也促 進了道德行為的動機。第三:道德的增強(a moral reinforcer function), 經歷了上述的歷程後,不論是給予者還是受惠者,都增強在未來實踐幫 助他人的意願與行動。例如當小孩子能體認到父母的辛苦,因而在父母 的照顧中有溫暖且被關愛的幸福感,就會有感謝父母的動機,增強在平 日或是父親節及母親節時,表現出感恩的行為。這樣一來,不但有助於 培養親子關係,也能促進發展道德的功能。. 二、感恩的利社會觀點 另外,感恩的還有一項很重要的觀點,就是與利社會行為之間的關 係。在 McCullough 等學者(2002)的實證研究中發現,懂得感恩的人 會顯示更多的利他行為,如有同情心、寬恕的態度、願意幫助他人、和 提供支援。Emmons 與 McCullough(2003)進行大學生紀錄感恩的研究, 結果發現感恩組的大學生有較多的感恩及正向情緒、尤其在利社會部 分,感恩組較能提供他人在情緒上的支持與增加助人的頻率。Tsang (2006)利用實驗室的環境來測量感恩,如此一來,可避免受試者會有社 會讚許的表現傾向,因此更能引發真實的感恩情緒。實驗結果發現,恩 18.

(19)  . 惠組的受試者比起僥倖組,會有多的表示感激的動力,因此會更願意去 幫助其他受試者,再次驗證文獻中感恩能引發個體的利他行為的理論。 如此一來,感恩不僅是一種正向情感,同時也是利社會行為的核心。 在其他研究中,也可以發現感恩另一個利社會觀點就是能促進人際 關係的良性循環。感恩之所以別於其他的正向情感,是因為其他正向情 感大都以自己為焦點的正向行為,提升自己的正向情緒;而感恩是人際 間的情感,Weiner 等學者認為感恩能以他人的情況為考量的正向行為, 因此能聚焦於受惠者的需求及給予者應得的報酬,所以能提升利社會動 機與行為(引自 Tsang, 2006)。然而,Weiner 與 Graham 也指出感恩 為一種回報他人善意的情操,如此一來,才能保持人際間的平衡,營造 良好的人際關係(引自 McCullough et al., 2001)。於是,Lazarus 和 Lazarus(1994)認為感恩是雙方間產生同理的歷程,因為站在對方的 立場上才會產生移情作用,因為如此,受惠者與給予者彼此相互尊重, 不會將給予者所付出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因而從雙方那裡得到情感上 的助益,培養出良好的人際關係。Algoe、Haidt、及 Gable(2008)更 進一步透過實證研究發現,給予者越能同理受惠者,就越能預測到受惠 者的感恩情況,而且感恩可以預測未來的人際關係的結果。因為感恩能 幫助解決人際間的問題,和他人進行團隊合作,所以透過給予者與受惠 者的互動能建立良好人際循環,感恩在社會生活中的角色是需要學習 的,它能讓我們把焦點放在他人的需求上,因此感恩社會功能是維持及 提升良好的人際關係。. 三、感恩的心理學觀點 McCullough等學者(2002)認為感恩是一種情感特質,可分為以下 四個向度:強度、密度、頻率及範圍。強度是指高程度感恩特質的個體 較能經驗到正向的事件,且可以感受到強度較大的感恩情感,換言之懂 19.

(20)  . 得感恩的人在生活中會有較多的正向經驗,能從簡單且平常的事物中感 受到強烈的感恩情緒,如感謝上蒼賜予一日溫飽;密度,意指當個體經 歷正向事件或是功成名就時,會對多少人表達感恩之情。當高程度感恩 特質的人經驗到正向結果的事件時,如比賽得獎時,懂得感恩的人會將 成就歸功於很多人的協助,因此會列出來很多需要感謝的人;頻率是指 一段時間之內感覺到感恩的次數,也就是說高程度感恩特質的人在一整 天當中,很容易因為得到簡單的幫忙或是人際間良好的互動,而感受到 較多次的感恩情感:範圍是指生活中會有多少引發個體經驗或表達感恩 的情境,也就是指懂得感恩的人會對很多面向會表達感恩,例如高程度 感恩特質的人會感恩提供照顧的家人,會感恩工作領域的夥伴、會感恩 擁有健康的身體等方面。如果能將每日感恩的心情紀錄下來,將聚焦於 感恩的感覺,研究結果發現當人們有較多的感恩心情,也會經歷較多頻 率的感恩情緒,對於感恩事件有較強烈的感覺,就會覺得有更多對象值 得向他們表達感恩(McCullough ,Tsang, & Emmons,2004)。 Weiner(1985)認為感恩是一種歸因風格的情緒狀態,也就是歸因 風格是感恩的核心基礎,因為懂得感恩的人會將所獲得利益歸因於他人 比自己多。而且感恩與其他正向情感有所不同,是因為感恩的發生經過 兩個歷程,第一:個體得到正向的結果,感覺到很快樂,第二:個體將他 的快樂歸功於外在資源,如他人有意的協助,此時個體就會有感恩的感 覺。所以將今日的成就歸功於許多人的貢獻,那麼感恩的感覺會更強 烈,感恩的次數會增加,想要表達感恩的面向會更廣,想要感恩的人、 事、物更多(McCullough et al., 2002)。而且如果他人的協助是不被預期 的,感恩就會有更強烈的程度及更廣的面向。而相反的,越期待他人提 供的協助,則會減少感恩的經驗。研究中發現,當所幫的忙超越社會的 期待時將會有更多的感恩(Tsang, 2006)。 20.

(21)  . 基於上述的理論,Watkins(2003)透過實證研究發現,提出懂得感恩 的人有以下的四個特質。第一:知足感,是指懂得感恩的人能夠覺察到 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覺得自己是富足的,因此在生活中沒有被剝奪的感 覺,常處於知足常樂的正向的狀態。第二:感恩歸因,懂得感恩的人會 感激他人為自己的幸福有所貢獻,把自己的幸福歸因為於他人給予的利 益來源(Weiner, 1985)。第三:欣賞的簡單事物,是指感恩的人懂得從欣 賞簡單事物時產生愉快的感覺,簡單的愉快是指在生活中的儉樸愉快, 個體會從簡單的愉快中引發感恩的情緒,因此在每天的生活中有更多的 感恩經驗與感覺。第四:體認感恩的重要性,懂得感恩的人會體認到感 恩經驗和感恩表達的重要性,如個體認為感恩是一種高尚情操,就會將 感恩落實於生活中,於是有助於人際間情感的建立,與維持社會良善風 氣。 感恩與其他的正向情感的關係為何呢?Seligman(2003)曾在課堂 上做了「感恩拜訪」的活動,就是去拜訪一位在曾經幫助過你但過去卻 未曾對他表達感謝的人,卻意外的發現感恩拜訪的行為能提升拜訪者與 被拜訪者雙方的快樂程度,而且快樂的情緒會持續很久,即使過了一段 時間仍有延宕的效果。在 McCullough 與同事們(2002)在感恩是一種情 感特質的研究中發現,懂得感恩的人因為具有較高程度外向與愉快的人 格特質,所以能提升主觀幸福感;接著在 Emmons 與 McCullough(2003) 研究結果中,發現感恩者對整體生活的評價比較好,經驗較多的正向情 緒,所以會有較高的生活滿意度,而且對於未來有積極正向的態度及樂 觀的想法;在健康狀況部分,能夠很快消除工作上的勞累及睡眠品質 好,甚至比較沒有生理上的疾病。因此,聚焦於「感恩」的感受可以使 情緒獲得很大的助益,感恩的介入可以改善心情,藉由加強他人的正向 情感來提升快樂。因此,練習感恩的思考可以增加正向感覺,而且把焦 21.

(22)  . 點停留在細數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未來的生活是樂觀且有希望的 (Watkins et al., 2003)。 為什麼懂得感恩的人能引發那麼多的正向情感呢?根據在Watkins 等學者在2004年實證研究結果發現,感恩特質與正向事件的回憶有正相 關,與負向的事件的回憶有負相關,也就是說懂得感恩的人能夠覺察到 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覺得自己是富足的。所以,懂得感恩的人的回憶會 著重於正向事件,這是正向記憶的偏誤(positive memory bias)。然而回 想正向事件會使個體將他們的生活評價為高滿意度,因此能提升主觀幸 福感,感恩個體更容易回憶到愉快的生活事件,傾向把生活事件解釋為 較正向的狀態,即使是負向事件也能從中發現正向結果做正向推論,所 以懂得感恩的人在回想過去的經驗能獲得到更多情感上的助益 (Schwartz & Clore, 1983; Strack, Schwartz, & Gschneidinger, 1985; Seidlitz & Diener, 1993,引自Watkins et al., 2004)。 誠如上述,在研究中發現了感恩與正向情感和特質有高相關,但是 與負向的情緒如憂鬱、憤怒,及負向的特質如神經質有著負相關,因為 很可能會覺得被剝奪所以很憂鬱,使感恩的感覺降低了,因此研究指出 懂得感恩的人能有極佳的適應能力,能妥善處理創傷與困境,使得罹患 創傷壓力症候群的機率較低(Emmons, & McCullough, 2003)。感恩對 於憤怒也是負相關,因為當人們很怨恨他人時,就不可能經驗到感恩。 感恩能有效因應壓力與負向事件,例如當成績考差了,但是回憶之前的 考試考的很好的正向經驗,將可以加強他因應這次失落結果的能力,可 以有更多的樂觀來處理即將來臨的考試。而且感恩能協助處理不愉快的 情緒記憶,透過重新架構負面情緒的記憶(Watkins et al, 2004),讓壞 事變成好事,從不順遂的生活狀況中發現光明面。所以感恩的介入可以 降低負向情緒的影響,在逆境中產生保護因子,不但不會受到威脅,更 22.

(23)  . 能引發出韌性築起一面保護牆,使個體在面對逆境時能成功地因應與調 適,邁向樂觀且積極的未來。所以,感恩是一種能量,能讓人從貧乏中 看到富足,從逆境中看到光明。感恩擁有這樣的功能與下節將要探討的 復原力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強調個體處於壓力的環境或不順遂的情 境,仍可以運用自身的內外在資源以突破其困境,朝向積極正向的發展 (Egeland, Carlson, & Sroufe, 1993)。. 參、感恩的評量 感 恩 的 測 量 工 具 發 展 至 今 , 國 外 文 獻 目 前 只 有 感 恩 問 卷 (The Gratitude Questionnaire-6,簡稱 GQ6)及感恩、憤怒及欣賞測驗(Gratitude Resentment and Appreciation Test,簡稱 GART)最受到推崇,因為這兩種 工具的編製嚴謹,皆有極佳的內部一致性與信度,且與相關向度的量表 有顯著的相關,因此有強韌的建構效度,值得參考。目前國內的測量工 具有高麗雯(2004)自編大學生感恩心量表,與紀佩妤(2009)所自編的青 少年感恩心量表,內容大都為自陳量表的方式,對於所研究的對象,信 效度尚可,不過數量稍嫌不足,所以發展感恩的測量工具,仍是未來可 以努力的方向。. 一、感恩問卷(GQ-6) McCullough、Emmons 和 Tsang(2002)為了調查感恩特質的面向 而發展的測量工具。首先建構自陳報告的測量稱為感恩問卷(GQ-6),透 過評定相關的自我評價與感恩性格的訊息之間的相關,來測量與正向情 感/幸福感、利社會行為、心靈上/宗教上及人格第五個因素之間的關係。 以 238 位大學生為受試者,發展了 39 個問題,以正向和負向語詞 來評估每天生活中接收到他人的幫助時,感恩的經驗與表達感恩的方 式,有強度、密度、範圍、頻率等四個面向,此為七點量表的方式來進 23.

(24)  . 行填答,分數越高表示具有高程度的感恩特質,也就是比較懂得感恩。 另外,參考受試者的重要他人(朋友、伴侶、父母、家人)的觀察報告, 來檢視結果的一致性。最後由因素分析中負荷量最大的六題,作為量表 內容。 研究結果發現,GQ-6在信度部份,有極佳的內部一致性 .82。效度 部份,使用驗證性因素分析,發現感恩與生活滿意度、生命力、快樂、 樂觀、希望等構念有關。而進行一連串的考驗後,為感恩性格的人繪製 出清楚的輪廓,提出感恩與幸福感、利他行為及靈性/虔誠這三個心理 學上的領域有相關,即表示在GQ-6得分越高的人,有較高的生活滿意 度及更有活力,擁有較多的正向情緒如快樂、幸福感,同時能樂觀面對 未來,至於負面的情緒會比較少,如憂鬱、焦慮,比較不會受到壓力的 干擾。同時,也發現懂得感恩的人會顯示更多的利他行為,如有同情心、 寬恕的態度、願意幫助他人、和提供支援。. 二、感恩、憤怒及欣賞測驗 (GRAT) GQ-6 固然有極佳的信效度,也為感恩特質的人描繪清楚的輪廓, 讓世人更了解感恩對情感及人際上的助益,但是只有六題來評定感恩的 特質,稍嫌不足,於是 Watkins 等人(1998:2003)依據以往學者所提出 的感恩理論(McCullough et al.,. 2001;McCullough et al., 2002),發展可. 信賴的感恩性格的測量工具: 「感恩、憤怒及欣賞測驗」(GRAT)。量表 的編製過程中,將懂得感恩的人歸納其具有以下四個特質:知足感、欣 賞簡單的事物、感恩他人、表達感恩的重要性。接著對所提出的四個感 恩特徵進行因素分析,發現三個因素在 2.00 之上,故抽出三個因素。 然而感恩他人與表達感恩的重要性這兩項匯集成一個因素。 量表內容分為三個分量表共有 44 個題目,其中包含 15 個反向題, 24.

(25)  . 為自陳量表的方式,透過陳述句表達生活中的情況,採五點量表的方式 來進行填答。該量表有很好的內部一致性(Coefficient alpha=.92),也有 很好的再測信度(r=.90),三個分量表的因素平均分數為 43.88~67.61。因 此,GRAT 有出色的內部一致性與時間的穩定性,也有很好的建構效 度,是測量感恩性格信效度極佳的測量工具。 接著進行一連串的實驗研究後發現,高分者的生活滿意度高,且經 驗較多的正向情感,會發自內心的實踐虔誠的態度,會感激他人為自己 的幸福有所貢獻。另外,高分者比較不會受到負向情緒的影響,如憂鬱, 也比較不會有攻擊與敵對的想法,所以證實了懂得感恩的人比較快樂, 且 適 應 能 力 佳 , 而 且 感 恩 介 入 可 以 改 善 心 情 , (McCullough,& Emmons,2003)也有相同的發現。. 三、國內感恩的測量工具 目前有高麗雯(2004)、紀佩妤(2009)所自編的感恩心量表,分述如 下: 高麗雯(2004)為研究大學生的感恩心與知覺支持之相關,自行編製 大學生感恩心量表。統整相關文獻後,提出感恩心的因素包括「對人事 物的感 恩感受與認知習慣」、「對人感恩與報恩」、「感恩負向人事」。。 該量表依據理論依據發展而來的自陳量表,採六點量表記分,共有 40 題其中包含 7 題為反向題,以總量表平均分數代表個人感恩心分數,分 數愈高表示感恩心愈高。而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係數.946;效度方面:三 個分量表皆於.44~.82 之間,總量表題目可以解釋 49.2%變異量,。結果 發現感恩心高的人在注意、歸因、同理及記憶上的認知風格上,能有容 易辨認出別人對自己正向結果的貢獻與善意,而產生感恩的愉悅情緒。 因此,能知覺到支持滿意度較高,也建立較多社會資源而支持人數較多。 25.

(26)  . 而紀佩妤(2009)針對青少年編製感恩心量表,為測量國內青少年感 恩心的現況以及感恩與幸福感的相關。研究者先由西方哲學、宗教、心 理學、與文化角度回顧感恩心的意涵之後,重新建構感恩心的內涵,編 製本土化的青少年感恩心量表,該內涵包括兩個向度(感恩態度與感恩 行為),及五個層面(正向經驗的感恩與感恩認知、負向經驗的感恩認 知、感恩情感、感恩意志、感恩行為),多方面來研究華人感恩的獨特 性。該量表共有 23 題,五個分量尺能解釋的部分佔總變異量的 56.82, 而總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係數為 .918,其他分量表的 Cronbach α 係數也 都在 .75~. .90 之間。研究結果發現青少年的感恩心態度偏向感恩,懂. 得感恩的青少年,較有幸福感,而且更進一步發現,負向經驗的感恩對 幸福感預測力佳,表示「轉念」的效果對於幸福感很重要,將注意力放 在負向經驗中的學習與成長,可以促進幸福感產生。. 肆、小結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發現感恩雖並無一套完整的理論,但是歷年來 的國內外學者,對於感恩的研究都有相同或是類似的結果,因此不難為 感恩凝聚共識,第一:感恩的道德功能可以促進人際有良好的互動;第 二:感恩所產生良性循環,能引發更多的利社會行為,可以使社會趨於 穩定;第三:在心理學的觀點中,感恩之所以別於其他正向特質,源自 於歸因風格,能感激他人為自己的幸福有所貢獻,因此感恩的介入將會 伴隨者很多的正向情感與經驗,如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減少其他負向 情感干擾;第四:懂得感恩的人有正向記憶偏誤,故能從過去的回憶中 發現成功的經驗,這些都是面對逆境時最佳的能量。目前常見到的大多 把感恩跟幸福感,社會支持等正向特質做相關研究,但是感恩的內涵是 如此多元的,因此未來可以多方面進行感恩的研究(如感恩與復原力、 26.

(27)  . 感恩與創造力等)。 然而測量工具的部分,基於上述可以發現,感恩領域的測量工具仍 在起步當中,尤其國內的自編工具尚未成熟,如紀佩妤(2009)所自編的 青少年感恩心量表,認為感恩內涵應包括兩個向度(感恩態度與感恩行 為) ,及五個層面(正向經驗的感恩與感恩認知、負向經驗的感恩認知、 感恩情感、感恩意志、感恩行為),以多方面來研究華人感恩的獨特性, 但是這樣的方式是否包含華人獨特的感恩面向,仍需要諸多的檢核與驗 證,才能展現出該量表的信效度以及運用程度。然而,雖然 GQ-6 有極 佳的信效度,也為感恩特質的人描繪清楚的輪廓,但是題目只有六題稍 嫌不足,於是本研究採用 Watkins 等人(1998:2003)所發展可信賴的感 恩性格的測量工具: 「感恩、憤怒及欣賞測驗」(GRAT),該量表不但內 容層次分明,且具有強韌的建構效度,得到理論的支持,在經過學者不 斷的調整,量表工具日趨成熟,但因為研究對象與國情的差異性,因此 研究者將進行該量表的改編。. 第二節 復原力的定義、內涵與相關研究 壹、復原力的定義 很多學者普遍認同復原力的貢獻,但是對於復原力的定義卻仍是眾 說紛紜,學者們相繼提出不同的觀點,如Luthar、Cicchetti與Becker 認 為復原力是一種復原的動態歷程,因為當個體處於不順利的情境中,良 好的適應能力,能使其正向面對挫折並解決問題(引自McKim, 2005)。 而Egeland、Carlson和Sroufe(1993)提出復原力是指個體可以完成及挑戰 任務的能力,能運用個體本身的內外在資原來突破困境,使其邁向正向 且積極的方向。Block和Block(1980)也指出,復原力是一種適應能力, 27.

(28)  . 會對改變中的環境與不可預期的突發意外事件中採取因應策略,使得個 體能回復到常態的生活,就像車禍意外截肢的患者,這個意外是一個不 可預期的突發事件,所以他靠著自己的意志力與定期的復健等策略,來 克服目前的困境,用樂觀的態度來適應這樣的情境,憑著不放棄的毅力 讓自己可以再回到正軌的生活。因此,Masten 與Reed 認為復原力現象 是因為人們擁有重要的心理社會資源,能夠在逆境中發揮優勢能力,或 是能夠在不順遂的生活中減少傷害(引自曾文志,2008)。接著, McCubbin(2001)認為復原力是因應困境的人格特質也是一種過程, 是可以使個體在逆境中擊退危機因子,能全身而退的保護因子,所以復 原力能順利度過逆境及能適應所處的惡劣環境。因此復原力強調的是個 體所擁有的一切,如能力、資源、正向特質,而非關注到個體的弱勢與 缺陷(Saleebey, 2002) 。 然而,復原力就像Walsh(1998)所提出的,能擁有從困境回到正 軌的能量,在這樣的歷程中個體將有所成長,對其未來的發展很有幫 助,所以當提到復原力時,應該要看到個體的優點,放大他的優點將更 有能量去突破困境,對於未來的發展能夠擺脫悲情,樂觀迎接。 綜合上述,可發現復原力是正向的個人特質,在與環境互動後,協 助個體克服危機並能成功的適應所處的環境,使其回復到常態的生活。. 貳、復原力的內涵 復原力理論(the resiliency theory)是由發展心理學的觀點延伸而 來。在 1950 年代早期,Werner 和 Smith 對於在充滿危機且條件不佳的 環境成長的小孩進行的縱貫研究,後來發現擁有高復原力的小孩,即使 處於重重劣勢與困境終將能夠健康成長,邁向成功之路。在 1992 年, Werner 和 Smith 對於復原力的貢獻,使得他們更進一步成為主導復原力 28.

(29)  . 理論的權威(引自 Gonzales, 2003),但是復原力的內涵仍是複雜多元, 以下就多位學者的理論來充實復原力的內涵。. 一、復原力的能力與特質觀點 過去多位學者對於高復原力的個體,擁有哪些能力及人格特質,才 能因應成長過程中的逆境,順利長大成人,提出具體的看法,如 Rak 和 Patterson(1996)認為復原力包含:主動積極的問題解決、樂觀、獲 得正向注意的能力、認為生活是有意義性、自主能力、對新奇經驗有興 趣、能有前瞻性看法。而 Benard(2004)更進一步指出,復原力是包 括社會能力、問題解決、自主及目的感四項個體的長處層面。另外, Klohnen(1996)提出復原力包含四個向度:自信的樂觀、生產性且自 主性活動、人際間的溫暖和洞察、表達的技巧。 還有 Bennett、Novotny、Green 和 Kluever(1998)認為具復原力個 體的重要特質,是對生活有目的感、樂觀、獨立、參與任務及學習相關 技巧。國內學者林清文(2003)也認為復原力伴隨著良好的人際交往與 社交能力,包括: (1)面臨不順遂的情境能積極主動採取因應方式; (2) 成長的歷程中能使他人對自己有正向的關注;(3)於逆境時能微笑以 對,樂觀面對; (4)能有能力創造正向價值的生活; (5)反諸求己不靠 他人的自主能力(6)勇於嘗試新事物(7)自我調整的能力佳。 因此,Werner 和 Smith(1982)以及 Werner(1989)針對 698 位在 夏威夷幼兒進行長達 40 年的縱貫性研究中發現,高復原力者有高自主 性、能獨立、對他人有同理心、對於新事物有好奇心、能參與工作與完 成任務,比起低復原力者擁有較好的問題解決能力及同儕關係,結果與 以上的研究,不謀而合。. 29.

(30)  . 二、復原力的多元觀點 Brooks 和 Goldstein(2004)則認為復原力理論是多元文化取向, 過去的很多研究顯示,關懷與家庭的支持是復原力的核心因素;良好家 庭的氣氛與成員的互動,可以讓彼此擁有愛與隸屬感、相互信任且提供 模範學習、能在低潮時給於鼓勵和支持。所以,個體在因應逆境時,會 根據所處的文化背景不同而採取不同的策略方式;然而復原力不是單一 層面的,其向度為多元的且多方來源的,包含行動、認知、行為。因此 Gonzales(2003)指出復原力是個體與環境的動態交互影響,也就是在 環境不斷改變的影響下,個體會產生自我調節的動態過程。他認為復原 力理論有三大內涵如下:(1)危機因子;(2)保護因子;(3)擁有復原力特 質的小孩:就是這些小孩能夠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極佳的問題解決技 能、深度地自我覺察及較有目標等特質。. 三、復原力的認知觀點 Mrazek 與 Mrazek(1987)提出復原力的認知評估理論(cognitive appraisal theory) ;當個體感受到壓力時,會根據自己對於壓力情境的評 估,對於該狀況處理的能力,還有該壓力背後所帶來的意義,以及個體 本身的信念系統來採取適當的反應,也就是說當面臨逆境時,個體會對 逆境所造成的壓力有個完整的評估,依據能力的負荷,逆境是否帶來甚 麼樣的意義,以及來自於本身的新舊經驗結合的狀況,採取適應性的因 應策略。所以,兩位學者認為高復原力的人,能伴隨著極佳的因應壓力 的能力,是因為個體懂得運用以下 12 項適應壓力的技巧與能力:(1)對 於危機能有所覺察並能馬上採取因應行為;(2)早熟的情況;(3)與他人 不會有太親密的情感交流;(4)懂得尋找相關訊息;(5) 為了生存積極地 培養利益關係;(6)將正向的期待投射於他人身上;(7)能挑戰逆境與突 破困境;(8)深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9) 將破壞者的影響力轉化為正向 30.

(31)  . 效益; (10)轉念的機制包含負向事件的認知重建;(11)有利社會主義觀 念;(12)對於未來有樂觀和希望(引自 O’Neal, 1999) 。. 參、復原力的評量 統整過去的相關研究發現,大都用到以下幾種方式來評量復原力的 情況,實驗者的觀察、訪談法、重要他人(如家長與師長)對小孩的評估、 自陳量表等…(Bennett et al, 1998) 。Klohnen(1996)依據 Block 所發 展的 CAQ-ER 為指標定義及運用 CPI(加州心理量表)工具的適切性, 發展出以 CPI 為基礎的 29 題自陳式復原力量表,簡稱 CPI-ER,包含以 下四個因素:自信的樂觀、生產性且自主性活動、人際間的溫暖和洞察、 表達的技巧。 Jew 在 1991 年發展的復原力量表,以 60 題題目來測量 9 年級學生 的復原力,此量表包含四個因素: (1)樂觀傾向(optimistic orientation) ; ( 2 ) 未 來 傾 向 ( future orientation );( 3 ) 他 人 覺 察 ( other person awareness) ; (4)獨立(independence) 。接者,Jew 和 Green(1995)再把 之前的量表修簡為 48 題,只保留了 3 個因素:主動的樂觀、被動的樂 觀、對他人的看法,將適用的對象擴大到至 12 年級的學生。之後,兩 人又再進一步將之前的量表修訂為 50 題,又再增加 1 個因素調整為 4 個因素如下,主動的樂觀、被動的樂觀、社會的樂觀、獨立去挑戰冒險, 將適用對向提高至成人使用。而國內的部分由張美儀(2005)所編訂的 學童復原力量表(Resilience Scale) ,則包含三個分量表:外在資源、自 我控制、社會性技能,共有六十七題題目。 在眾多復原力量表的評估之下,Ahern、Kiehl、Sole 和 Byers(2006) 選出六個比較好的量表,但是只有一個最能呈現青少年的復原力狀況, 就是 Resilience Scale(RS) ,其他的不是缺乏實證研究的支持,如 Baruth 31.

(32)  . Protective Factors Inventory(BPFI)和 Brief-Resilient Coping Scale,要 不然就是仍需要再進一步的研究,才能確認與青少年的關係,如 Adolescent Resilience Scale (ARS)、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及 Resilience Scale for Adults。 綜合上述有關復原力的論述,可發現過去研究者對復原力的看法仍 是各自表態的狀況。因此,復原力的測量仍有重新統整與微調的需要, 因為有的學者窄化了復原力的內涵,而且不同的年齡層會有不同的測量 方式,還有復原力對青少年情緒的產生甚麼影響,復原力的保護因素如 何發揮等,都沒有被以往的研究考慮在內,也沒有被釐清,是故有急需 發展評量工具的必要性。在詹雨臻等人(出版中)的研究中,認為復原力 在與環境互動後,可以協助個體克服危機,成功地適應逆境所帶來的衝 擊,所以復原力是正向的人格特質,讓青少年能夠產生保護因子,以消 除負面情緒的影響。所以在統整文獻後,提出復原力的內涵應包括以下 幾種能力:問題解決、希望與樂觀、同理心、認知成熟、人際互動等相 關的能力(引自詹雨臻等人,出版中)。 而詹雨臻等人更進一步地解釋,「問題解決」係指能有效地規劃並 運用適當的策略解決問題,以及能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尋求適當的支援與 協助; 「希望與樂觀」係指能抱持樂觀與自信的態度,對未來懷抱希望; 「同理心」係指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設想,並能主動關懷與鼓勵他人; 「認 知成熟」係指勇於面對挫折與困難,做事負責、積極,且能從錯誤當中 學習與成長;「人際互動」係指願意分享、傾聽,樂於助人,及能與他 人有效溝通;「情緒調節」係指能清楚表達並控制自己的情緒,且能有 效將負向情緒轉化為正向情緒。因此詹雨臻等人即嘗試配合青少年的發 展,根據這些個人特質,編製一份青少年復原力的量表-IAR。. 32.

(33)  . 肆、感恩與復原力的關係 Klein(2005/1984)認為嬰兒與母親在餵乳時的良好互動,是感恩情 感的發展基礎。當嬰兒得到滿足與愉悅時,對於客體有很好的印象,會 內射自己為值得被愛與珍惜,如此良性循環之下,嬰兒能夠在每一次互 動中引發正向情感來向母親回饋,這就是一種感恩的行為。這樣的小孩 在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感受到被尊重與被關懷的正向經驗,能培養懂 得感恩的個體,日後也比較懂得分享與助人,因此感恩的所引發的能 量,能讓人在危機中看到光明,困境時找到方向,能從逆境中學習並且 感恩環境對他的磨練。就像Emmons(2008)認為懂得感恩的人比較不容 易受制於負面的衝動,能因應日常生活的壓力,在面對可能引發的創傷 壓力,展現較強的韌性,是一種轉化逆境的契機。然而,對於過去的不 愉快的記憶能以正向的觀點來回憶,專注於回憶裡的正向訊息,減輕過 去的所造成傷害 (Watkins et al., 2004)。因此,懂得感恩的人能有極佳 的適應能力,能妥善處理創傷與困境,使得罹患創傷壓力症候群的機率 較低,且感恩能有效因應壓力與負向事件,能協助處理不愉快的情緒記 憶,透過重新架構負面情緒的記憶(Emmons & McCullough, 2003), 讓壞事變成好事,從不順遂的生活狀況中發現光明面。所以感恩的介入 可以在逆境中產生保護因子,不但不會受到威脅,更能引發出韌性築起 一面保護牆,使個體在面對逆境時能成功地因應與調適,邁向樂觀且積 極的未來。 另外,國內研究感恩與復原力之間的相關,首推曾文志(2008)在大 學生的生活事件、人際長處(寬恕、幽默感、感恩)與心理健康之復原力 取向的相關研究,為瞭解寬恕、幽默感與感恩等人際長處,對經歷較多 生活事件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所扮演的角色,進而瞭解復原力的機制。 研究中以國內六所大學270位經歷較多生活事件的大學生為研究樣本, 33.

(34)  . 檢視人際長處在生活事件與心理健康的中介效果。研究結果發現,經歷 較多生活事件的大學生,其人際長處在復原力中所扮演的角色屬於具有 補償效果(compensatory effects)的「資產」(asset),表示生活事件 發生數量對心理健康所造成的影響,是透過生活事件對人際長處的衝 擊,只要避免生活事件對人際長處的衝擊,個體似乎就有較高的復原 力,可以避免經歷較多生活事件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因生活變化太多而受 到傷害,可見人際長處對生活事件發生數量較多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極為 重要。在感恩長處方面,本研究顯示感恩能夠提升經歷較多生活事件大 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可能也是因為感恩可以建構心理、社會、以及精神 上的資源,所以感恩可能擴展個人心靈成長,也能夠鼓舞正向的社會互 惠。這種經驗及其所激勵的行動,往往可以建構與強化社會的聯結與友 誼,而這些社會資源則會在大學生需要的時候成為提供社會支持的泉 源。本研究更進一步建議幫助經歷較多生活事件的大學生,直接培養寬 恕、幽默感與感恩等人際長處的介入策略,例如將別人給予的恩惠一一 紀錄下來,類似這種感恩記事的練習對心理健康也具有正向意義。所 以,大學生的情況如上述所言,那麼身處叛逆期的國中生又會有甚麼樣 的相關結果呢?值得更進一步探討。 統整上述可知,感恩與復原力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強調個體處於 壓力的環境或不順遂的情境,仍可以運用自身的內外在資源以突破其困 境,朝向積極正向的發展(Egeland, Carlson, & Sroufe, 1993) 。所以,感 恩與復原力的關係密切,懂得感恩的人對於過去能抱持著正向的觀點, 所以復原力突破困境所運用的內外資源,很可能是感恩所累積的效果, 也可能因為感恩的所帶來的正向心理資源(Fredrickson,2004),賦予個人 彈性與創造性的思考,具有加分作用,有助於個人克服困境所帶來的壓 力與消除逆境所引發的負面情緒,使得復原力能夠發揮得更好,成為一 34.

(35)  . 個適應良好的人。因此國中生的感恩與復原力之間的相關,值得研究者 深入了解。. 第三節 創造傾向的定義、內涵與相關研究 壹、創造傾向 創 造 是 一 種 人 格 傾 向 , 其 理 論 是 依 據 Mackinnon 、 Torrance 、 Starkweather、Barron、Yamamoto 和 cattell 等人的研究中。創造傾向 是屬於情意態度方面的創造行為表現,擁有高程度創造傾向的個體能有 效發揮創造力,若無創造性傾向比較難發生創造行為(引自林幸台、王 木榮,1995)。然而Maslow也認為自我實現的創造力是一種人格特質, 在處理任何事時都會有創造傾向,有問題解決或產出性的特質(引自毛 連塭,2000)。因此有創造傾向的個體在面對任何事物時,甚至是解決 問題的的所採取的策略,都會出現創造傾向。Rooky認為創造人格傾 向,包括冒險性、挑戰性、好奇心和想像力(引自毛連塭,2000),而 美國學者威廉斯(1980)以此為根據,在配合其知情互動教學模式的實 際運作,並有效評量學生行為的進步情形時,乃著手設計一套可以評量 創造力情意方面的自我概念量表,來評量個體的創造傾向(引自林幸 台、王木榮,1995)。 本研究擬以威廉斯之創造傾向之理論為依據,將創造傾向的內含分 述如下(引自陳龍安,1993,頁41-45): (一)冒險性 冒險的關鍵字是猜測。是指面對失敗及批評時,還能鼓起勇 氣再接再厲,全力以赴,能夠「勇於探索」。冒險就是有猜測、 35.

(36)  . 嘗試、實驗或面對批判的勇氣,還包括堅持己見及應付未知情況 的能力。 (二)好奇心 好奇的關鍵字是疑惑,是指面對問題樂於追根究底,把握特 徵以求徹底了解其結果,能夠「打破沙鍋問到底」。好奇心就是 對事物感到懷疑,疑問即伴隨而來。問題產生時,便去調查、探 尋、追問,雖然感到困惑,卻仍能繼續思索、沉思,以求明白事 情的真相。「好奇心」是經由懷疑、思考、困惑而形成一種能力, 它是開始去發問、思索及嘗試的關鍵,好奇心經常是伴隨在能滿 足於預知未來的意念中而產生的。 (三)挑戰性 挑戰的關鍵字是從混亂中理出頭緒,是指在複雜混亂的情境 中,尋求各種可能性,找出問題的頭緒,能夠「臨危不亂接受挑 戰」。挑戰或複雜性是一種處理複雜問題與混亂意見,以尋求解 決問題的能力,它將邏輯條理帶入情境中,並洞察出影響變動的 因素。 (四)想像力 想像的關鍵字是視覺化或具像化,是指善用直覺推測,能夠 在腦中將各種意象構思出來,並加以具體化,便具有超越感官及 現實的能力。它使我們能超越現實的限制,進入一個無所不能的 世界 。 因此,在眾多學者的理論中,可以將創造傾向統整解釋創造力中的 情意態度,擁有此傾向的具有勇於探索的冒險性、追根究底的好奇心、 臨為不亂的挑戰性、及擅長推測的想像力的人格特質,所以能夠在面臨 36.

(37)  . 問題時,會進行猜測嘗試、疑惑思索、接受面對、具體化推測,因而產 出創造力。. 貳、創造傾向的評量 就創造傾向的測量工具來說,統整上述多位學者的研究後,可以發 現創造傾向是一種人格特質,在任何事情的處理上可以產生創造力,來 發展問題解決策略。因此多項測量工具都是以此為依據,藉由測驗其創 造 傾 向 的 高 低 來 推 估 創 造 力 的 高 低 , 如 Raudsepp 的 創 造 傾 向 量 表 (Creative Scale) 、Williams 的創造評量組合測驗(Creativity Assessment Packet,CAP)、Rookey 的賓州創造傾向量表(Pennsylvania Assessment of Creative Tendency,PACT)等。 國內的學者將國外的測量工具加以修訂,提升測量工具的適用性, 也較能符合國情的需要,如賓州創造傾向量表(PACT)由陳英豪、吳裕 益在1981年加以修訂,該量表的適用對象為國小五年級到國中三年級, 改編的量表是一個信效度尚佳的測量工具。另外,威廉斯創造傾向量表 (CAP)則由國內的學者林幸台、王木榮(1987;1995)修訂為國小四 年級到高中三年級皆可適用的測量工具,可評量創造傾向中的四個情意 態度:冒險、挑戰、好奇、想像,有良好的重測信度與內部一致性。而 在本研究中,採用該量表為創造傾向的測量工具。. 參、感恩與創造傾向的關係 以下透過感恩的拓延建構理論來說明感恩特質中的所引發出的創 造傾向,再依據文獻中的正向特質與創造力的相關研究來推論感恩與創 造傾向的關係。 37.

(38)  . 一、感恩的拓延建構理論 提到正向情感的助益,不得不提到拓延建構理論Fredrickson(1998; 2001;2004)將以往的正向情緒研究統整,提出了正向情緒拓延理論建 構理論(broaden- and- build theory),這個理論意指正向情緒可以拓延人 們瞬間思考行為模式,建立持久個人資源,如幸福感,這是心理的正向 資源之一。 拓延建構理論(broaden- and- build theory)理論中提到情緒有所謂的 特定行為傾向(Frijda, 1986;Frijda, 1996;Tooby & Cosmides, 1990,引 自Emmons & McCullough, 2004),如害怕就會想要逃避,生氣就會想要 攻擊,厭惡就會想要驅離,這些負向的情緒會窄化行為的選擇。但是這 是演化而來的適應行為,也是一種自動化的反應。當處於生命受到威脅 的狀態時,窄化的思考行為模式雖可以加強快速又直覺性的行為,為了 生存帶來直接和短暫的利益(Fredrickson, 1998;2001),但是長時間來看 是否有益身心發展就不得而知;反觀,正向情緒能拓延讓人覺得安全、 滿意的感覺,使個體發展非特定行為傾向,然後從中受益,因此能建構 持久性的個人資源。所以,正向情緒能別於負面的情緒產生非特定的行 為傾向,不需要快速且直覺性的行為,因為拓延的效果可以帶來長時間 的適應性與創造性的思考行為模式(Fredrickson & Branigan, 2005),建 構正向的心理資本,例如自豪是在實現個人成就之後的正向情感,會拓 延想要和他人分享成功消息的行為,並從中得到滿足與成就感的正向回 饋,因而個體將在未來建立更多的成就。另外,正向情感也能有提供補 償的效果,例如:快樂的心情會被拓展成有創意的娛樂,不只有社會與 心理上的娛樂,還有採取智慧與藝術的活動(Fredrickson, 1998;2001; 2004)。 正向情緒的經驗通常會附帶著提升個人的資源的功能,這個資源可 38.

(39)  . 以加強因應困境與增加生命的長度,透過實證研究發現,修女被發現在 成年早期經驗到很多的正向情緒,生命會活得比經驗較少的修女多十年 (Danner, Snowdon & Friesen, 2001;引自Emmons & McCullough, 2004)。 所以,正向情緒在拓延思考行為的過程時,所帶來的益處可以建構持久 的個人身心資源。因此發展適應性的正向情緒,如快樂、感恩,結果形 成更多的個人資源,能讓個體在面對逆境時提取運用,減少負面情緒的 影響,形成一到保護牆,讓個體能有更寬廣的思考,採取更適當的行為 來因應。 感恩是一種正向情緒,當然也有拓延與建構的效果。感恩的產生是 當你理解到給予者有意為了增進你的幸福而付出的努力(McCullough et al., 2001;McCullough, et al., 2002)。而Lazarus和Lazarus(1994)覺得要有 同理心才會產生感恩,只有當受惠者承認和體會到給予者為了給予他人 利他的禮物而努力,受惠者才能經驗到感恩。McCullough(2001)和他的 同事提出,感恩的思考行為傾向能增進社會道德的動機,統整上述, Fredrickson(2004)將這個思考行為傾向概念化為拓延的效果,因為感恩 個體的感恩行為不是只有回饋給予者的單純行為,懂得感恩的人創造出 更寬廣的正面行為來表達他們的感恩,能引起利社會互惠的良好循環 (McCullough et al., 2001)。例如:Peterson和Stewart的研究中發現,當個 體在青少年時,有受到父母親和其他長輩妥善照顧,那麼個體在中年時 將有為他人生產福利的能力,於是感恩的思考行為模式就能一直留傳承 下去。還有Graham也發現小孩感恩團體中的領導者選擇和他同一隊的 行為會和他送領導者禮物的行為有正相關。在這兩個研究中發現,感恩 不會引發愚蠢的特定行為傾向,相反的,感恩能對他人想出創造性且新 奇的回饋方式,然而感恩的對像也不單單只限於給予者本人會擴及很多 人,甚至整個社會都受惠了(引自Emmons, & McCullough, 2003)。 39.

(40)  . 所以感恩能拓延人們的思考行為模式,當受惠者創造出很寬廣的方 式來使他人受益,表達感恩能夠提升利社會行為,感恩的行為能建立和 加強社會的聯繫與友誼的建立,這些社會資源會變成社會支持。除此之 外,感恩也建構團體社區的社會資源,如Smith的理論,感恩能協助維 持社會的良善美意,且Simmel也提出當個體感受到感恩的情緒時不會只 有看到自己,會盡力去為他人的幸福努力,他們的感恩從自己連結到了 社會(引自 Emmons, & McCullough, 2003)。因此感恩由自身的利益與人 際互動延伸到了整個社會層面,也累積了很多社會資源。所以,懂得感 恩的人在透過拓展思考去想有關如何回報善心人者的歷程,能使他建立 更多關愛他人的技巧。這是很重要的,當很多感恩所建立的資源,如親 密的友誼,有禮貌的社會,心靈上的實踐,愛的技巧,都是平日保留下 來的持久的資源,可以在需要的時機提取。. 二、正向特質與創造力的相關 在文獻蒐集中並沒有發現任何有關感恩與創造力的研究,不過卻有 很多正向特質如幽默與創造力的相關研究,以正向特質之一的幽默為 例,如幽默創意課程對教師幽默感及創造力的影響(陳慧青等人, 2006),以及幽默訓練融入綜合活動課程對國中生創造思考與人際因應 之影響(張景媛等人,2004),皆發現幽默的正向特質對創造力及創造思 考有顯著的影響。因此,從上述可以幽默與創造力有很大的相關,然而 與幽默同為正向特質之一的感恩,與創造力有甚麼的關係呢? 在文獻探討中發現,創造傾向是創造力的情意態度,也是一種人格 特質,創造傾向較高者能發揮較多的創造力(Maslow, 引自毛連塭, 2000);而感恩是一種人格特質,也是一種情緒與感受,當人們有較多 的感恩心情,也會經歷較多頻率的感恩情緒,對於感恩事件有較強烈的 感覺,就會覺得有更多對象值得向他們表達感恩(McCullough, et al., 40.

(41)  . 2002)。若能探究感恩與創造傾向,這兩個同為情意態度與人格特質的 變項之間關係為何,可以提供研究參考的依據。 在文獻的閱讀中,發現了感恩與創造力相關的論點,例如:Harned 指出感恩能使受惠者發揮創意與新奇的方式來回饋給予者,以報答給予 者為提升自己的幸福所付出的努力(引自 Emmons & McCullough, 2004)。所以感恩拓延個體的固有的思考行為傾向,來建立個體關愛與 表現感激的技巧與行為,提升個體進行延伸思考,發揮創意的方式來回 報善心人士,於是在思考回報他人方式時所產生的新想法,就是創造力 的發揮的時候(Fredrickson, 2004),因此,懂得感恩的人是否能擁有較佳 的創造傾向呢?因為跳脫框架來看待事情,使得同樣生活事件有著不一 樣的想法,因而發展出更有彈性且創新的因應策略,成為適應良好的 人;而 Tsang (2006)認為懂得感恩的人會有想要報恩的動機,能引發個 體的利他行為,然而要用甚麼方式來回報給予者,能讓對方感受到受惠 者的回饋,這都需要創新的思維來運作。另外,Emmons(2008)也認 為深刻持久的感恩心能夠珍惜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快樂,使得個體常處於 快樂之中,而科學研究顯示,快樂的人較有創意、樂於助人、仁慈、有 自信、自制力、自我調整與應變能力較佳。因此,在這樣的歷程中,懂 得感恩者是否能有助於創造傾向的提升,值得探究一番。. 41.

(42)  . 42.

(43)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主要目的在說明本研究的方法與程序,全章共分為五節,第一 節研究架構;第二節為研究對象;第三節為研究工具;第四節為實施程 序;第五節為資料處理與分析。.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根據前述之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假設與相關文獻探討的結 果,將本研究所欲探討的研究架構,如圖 3-1 所示:. 背景變項. 復原力. 一、人口變項 1. 年級 2. 性別 3. 宗教信仰 二、家庭因素 1. 家庭社經地位 2. 家庭經營. 感恩 1. 知足感 2. 欣賞簡單事物 3. 感激他人. 1. 2. 3. 4. 5. 6.. 創造傾向 1. 2. 3. 4.. 三、個人因素 1. 主觀同儕關係 2. 主觀課業壓力 程度. 圖 3-1 研究架構圖. 43. 認知成熟 同理心 人際互動 希望與樂觀 情緒調節 問題解決. 冒險性 挑戰性 好奇心 想像力.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此為一項針對轉移性或復發性乳癌患者比較 NK105 與 Paclitaxel 的多國第 III 期臨床詴驗研究。此次修 正主要原因為根據 2016 年 1 月 23

以前參加科展時,在網路上看過水果發電的研究,覺得很好奇,便到網路上查相關的資

推理論證 批判思辨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4-3 分析文本、數據等資料以解決問題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4-4

• 透過觀察和實驗 透過觀察和實驗 透過觀察和實驗, 透過觀察和實驗 , , ,強化 強化 強化 強化、 、 、 、修訂 修訂 修訂

• 在「心房」進行課堂或體驗 式學習活動後,學生能以表 情符號表達自己的情緒,令 學生能以多元化的途徑表達 情緒,以便老師深入了解學

• 與生命教育主題相關的各類多元選修課程:「幸 福學、學幸福」、「哲學與生活運用」、「電影

在日常生活中照顧自己,並養成自 律精神,以應付日常生活中,個人 衞生、個人安全及情緒的問題

地球自轉軸傾斜角度的變化:雖然目前自轉軸的傾斜角度為 23.5 度,但 是在經過研究之後可以發現,在地球的歷史中,自轉軸的傾斜角度會以約 4.1 萬年的週 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