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生態工法淨化水庫水質控制優養化研究計畫(2)-以生物鏈方式淨化水庫水質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以生態工法淨化水庫水質控制優養化研究計畫(2)-以生物鏈方式淨化水庫水質"

Copied!
42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計畫編號:EPA‐95‐U1G1‐02‐102 

以生態工法淨化水庫水質控制優養化研

究計畫(2)-以生物鏈方式淨化水庫水質

委辦機關: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執行機關:國立台灣大學 

計畫主持人:吳俊宗 

共同主持人:陳弘成、郭振泰、吳先琪 

顧      問:龍梧生 

研究人員:陳耀德、王永昇、吳雅琪、楊州斌、

陳慧欣、簡鈺晴、謝明翰、林柏余、

吳建德、楊智閎、陳美清

執行期間:95 年 4 月 1 日~ 95 年 12 月 31 日 

中華民國 95 年 12 月 

 

(2)

統一編號  EPA034950159 

 

 

 

 

 

 

 

 

z 本報告僅係受託單位或個人之研究意見,提供環保署 

施政之參考 

z 本報告之著作財產權屬環保署所有,非經環保署同意, 

任何人均不得重製、仿製或為其他之侵害 

(3)

「以生態工法淨化水庫水質控制優養化研究計畫(2)‐以生物鏈方式淨化水 庫水質」期末報告基本資料表  甲、委辦單位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乙、執行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  丙、年 度  95 年度  計畫編號  EPA‐95‐U1G1‐02‐102  丁、研究性質  □基礎研究  ■應用研究  □技術發展  戊、研究領域  水庫水質優養化控制  己、計畫屬性  ■科技類  □非科技類  庚、全程期間  95 年 4 月 1 日~95 年 12 月 31 日  辛、本期期間  95 年 4 月 1 日~95 年 12 月 31 日  2,440 千元  資本支出  經常支出  土地建築ˍˍˍˍˍ千元  人事費 1,300 千元  儀器設備ˍˍˍˍˍ千元  業務費 800 千元  其 他ˍˍˍˍˍ千元  材料費ˍˍˍˍˍˍ千元  壬、本期經費    其 他 340 千元  癸、摘要關鍵詞(中英文各三則)  生態工法、水庫水質、優養化   

Ecological Engineering, Reservoir Water Quality, Eutrophication      參與計畫人力資料:  參與計畫  人員姓名  工作要項  或撰稿章節  現職與  簡要學經歷  參與時間 (人月)  聯絡電話及  e‐mail 帳號  吳俊宗  藻類相採樣、分析及 生 態 工 法 可 行 性 評 估  中 研 院 生 物 多 樣 性 研 究 中 心 暨 臺 灣 大 學 生 態 與 演 化 生 物 研究所教授、博士  9  (02)27899590‐451 jtwu@gate.sinica.edu.tw 郭振泰  計 畫 進 度 控 管 及 生 態工法可行性評估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土 木 系教授、博士  9  (02)33664243  kuoj@ntu.edu.tw  吳先琪  庫區水質監測、內外 部 負 荷 推 估 及 生 態 工法可行性評估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環 工 所教授、博士  9  (02)23629435  scwu@ntu.edu.tw  陳弘成  生 態 調 查 分 析 及 生 態工法可行性評估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漁 科 所教授、博士  9  (02) 33662885  honcheng@ntu.edu.tw  龍梧生  提 供 國 外 水 庫 治 理 經 驗 及 生 態 工 法 可 行性評估  美國 University  of  Virginia 土 木 系 教 授、博士  9  WL@virginia.edu  陳耀德  進 行 國 內 外 資 料 之 收集、進行澡類之採 樣  東 華 大 學 自 管 所 碩 士  9  (02)27899590‐451  王永昇  進 行 國 內 外 資 料 之 收集、進行澡類之採 樣  輔 仁 大 學 生 物 所 碩 士  9  (02)27899590‐451  吳雅琪  生態調查分析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漁 科 所碩士  9  (02)33662886  green2200kimo@  yahoo.com.tw 

(4)

楊州斌  水 質 資 料 分 析 及 計 畫內容撰寫、彙整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土 木 系博士  9  (02)33664274‐29  d88521002@ntu.edu.tw  陳慧欣  庫區水質監測、內外 部負荷推估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環 工 所碩士  9  r93451133@ntu.edu.tw  簡鈺晴  庫區水質監測、內外 部負荷推估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環 工 所碩士  9  (02)23629435  Yulight0707@yahoo.com .tw  謝明翰  水 質 模 式 與 生 態 模 式之建立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土 木 所博士候選人  9  d91521013@ntu.edu.tw  林柏余  水 質 模 式 與 生 態 模 式之建立、計畫內容 撰寫、彙整及舉辦座 談會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土 木 所碩士  9  r94521311@ntu.edu.tw  吳建德  計畫內容撰寫、彙整 及舉辦座談會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土 木 所碩士  9  (02)33664274‐29  r90521311@ntu.edu.tw  楊智閎  庫區水質監測、內外 部負荷推估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環 工 所碩士  9  (02)23629435  陳美清  舉辦座談會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土 木 所碩士  9  (02)33664274 ‐33   

(5)

計畫成果中英文摘要(簡要版) 

  一、中文計畫名稱:以生態工法淨化水庫水質控制優養化研究計畫(2)‐以生物鏈方式淨 化水庫水質  二、英文計畫名稱:Project of eutrophication control for reservoir water quality by        ecological engineering  三、計畫編號:EPA‐95‐U1G1‐02‐102  四、執行單位:國立臺灣大學  五、計畫主持人(包括共同主持人):吳俊宗教授、郭振泰教授、吳先琪教授、陳弘成 教授  六、執行開始時間:95 年 4 月 1 日  七、執行結束時間:95 年 12 月 31 日  八、報告完成日期:95 年 12 月 31 日  九、報告總頁數:394 頁  十、使用語文:中文、英文  十一、報告電子檔名稱:.DOC  十二、報告電子檔格式:WORD 2003  十三、中文摘要關鍵詞:生態工法、水庫水質、優養化 

十 四 、 英 文 摘 要 關 鍵 詞 : Ecological  Engineering,  Reservoir  Water  Quality,  Eutrophication  十五、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生態工法淨化水庫水質控制優養化研究計畫(2)-以生物鏈方式淨化水庫 水質」為第一年之延續計畫,主要利用生物鏈方式來淨化水庫水質。計畫目標為收集分 析資料,提出國內外水庫以生物鏈方式淨化水庫水質之作法、研究結果及生物鏈中生物 之關聯性。同時,選擇一座水庫調查生態,提出以生物鏈方式淨化水庫中氮磷水質項目 之評估結果及相關工作。  本計畫蒐集和分析國內外有關利用生物及相關方法於控制水質優養化,並歸納和陳 述一些可供削減水庫水質優養化程度之策略,可供國內之參考。其中包括,國內、澳洲、 美國、西班牙所使用的人工濕地去除營養鹽,日本及以色列利用水生植物吸收氮磷物 質,印度與加拿大使用藻類吸收水中營養鹽,印度使用魚類攝食藻類。還有歐美許多國

(6)

優養化的控制。  依卡爾森指數與藻類優養指數來看,新山水庫已屬於一輕度優養化之水庫;腐水度 指數亦顯示其以受相當程度的有機污染。由今年 3 次採樣調查分析結果發現,會造成新 山水庫優養化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磷與氮的大量輸入。尤其是當磷的輸入量越高時,越容 易促使藍綠藻類的生長,甚而造成微囊藻藻華的現象,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物種組成 或食物鏈的結構。由今年三次的調查亦得知,新山水庫藻類群落仍以藍綠藻類為最優 勢。浮游動物方面,各採樣點都是以甲殼類的水蚤為最多,甲殼類出現最多的為橈腳類 及枝角類,其數量在不同的地點可分別達每噸水有 2002、1940 及 123 隻,若再包括其 egg、nauplius 及 copepodite,則數量更是豐富。關於水生昆蟲與底棲生物部分,綜合 三次的採樣,即知其季節性變化不大,兩者的生物相都很貧瘠。由魚介類的組成調查結 果可知,新山水庫是以大眼華鯿、餐條、吳郭魚、大肚魚、蝦虎及石田螺為最常見。這 些魚介類中有專吃水草的草魚,偏好浮游藻類的大眼華鳊、豆仔魚等,有專吃微細動物 的幼苗及體型較小的大肚魚、蝦虎,有喜好浮游動物的鳙及餐條,有專吃小魚小蝦的肉 食性魚類如泰國鱧及鰻魚,有雜食性的吳郭魚,有刮食附於表面的石田螺等,充分顯現 一個較為穩定、多樣且成熟的水生生態系。觀察溫度及溶氧等濃度曲線圖可以看出新山 水庫大約在 4 月份開始逐漸形成分層,至 10 月份之後水體又漸漸混合,8、9 月為新山 水庫分層最明顯的時期,且在分層明顯時新山水庫底部溶氧幾乎低於 2  mg/L。溶氧低 的情形除了造成營養鹽累積,間接造成每年 3、4 月藻類濃度的高峰,亦對於浮游動物 及底棲生物之生存造成威脅,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以捕撈鯉科魚類的方式進行水質改善,已在歐、美國家得到成功的驗證。當鯉科魚 類減少後,浮游動物便隨之增加,藻類被取食的效率提高。底泥所受干擾亦因鯉科魚類 的移除而減少,營養鹽溶出減緩,再懸浮現象降低,水體能見度提高,水生植物可以大 量生長與藻類競爭營養鹽或釋放排它物質,因而水質漸獲改善。在研究魚類相及胃內容 物的分析,得知水庫內可適度放養黑鰱及草魚甚或淡水珍珠貝,亦可生產珍珠增加收 益。而新山水庫的主要汙染係來自基隆河,由八堵抽水站不定時自基隆河抽取輸送至水 庫。故要削減此污染,可針對進水以人工濕地的方式進行營養鹽去除後,再輸入至水庫 之中。預計可利用構築人工濕地方式,栽植挺水性或浮水性水生植物、微生物分解及底 泥吸收等,來減少進流水之氮、磷等營養鹽和污染物。而水庫中的營養鹽、邊坡的陸源

(7)

撈等方式來削減。至於增加水庫底部溶氧但盡量不造成底部擾動的方法,可以使用深層 曝氣循環機,使底層水的溶氧增加,保持好氧狀況,以抑制底泥營養鹽(尤其是磷)的溶 出,但不破壞湖水的分層。 

本計畫以 3 個模式進行水庫模擬,包含 Vollenweider 零維總磷質量平衡模式、WASP 水庫水質模式,以及 Ecopath 生態模式等三種模式。由 Vollenweider 與 WASP 模擬水 質的結果可發現,模擬值與實測兩者有相同的趨勢,顯示此模式適用於新山水庫,生態 模式 Ecopath 模擬得知新山水庫是一個相對接近成熟的生態系統,水庫中族群變化相對 的穩定。本研究進一步將 Ecopath 結合 WASP 模式,模擬放置珍珠貝於水庫中,利用 其攝食藻類的特性,來改善新山水庫的水質狀況之效果。    十六、英文摘要   

This  project  was  a  continuity  of  ‘‘Eutrophication  control  for  reservoir  water  quality  by ecological engineering”, focusing on the topic of improving the water quality by  means  of  food  chain  technology.  Following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s,  various  methodologies,  results,  limitations  and  conditions  for  employment  the  food  chain  technology  were  summarized.  For  practicing,  the  Hsin‐shan  water  reservoir  was  chosen as the experimental site. Over this year, sampling in three seasons, were done  to  collect  the  data  including  physico‐chemical  variables  of  water  quality,  compositions  and  structures  of  planktons,  benthos,  invertebrates  and  fishes  in  the  water reservoi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is reservoir was in meso‐ to eutrophic state  of   ‐mesosaprobity  indicated  by  phytoplankton  as  well  as  zooplankton.  Various  forms of pollutants originated from Keeling River were the main factors resulting in  the  eutrophication  of  this  water  reservoir.  Phosphate  was  identified  as  the  key  nutrient related to the growth of the primary producer. In zooplankton assemblages,  Cladocera  such  as  Daphania,  Bosmin,  and  Diaphaosoma  were  the  most  dominant  genus over others. Of    Crustacea, both the Cladocera and Copepoda dominated, up  to  2002,  1940,  and  123  at  three  different  localities.  There  was  little  change  in  the  amount and composition of    insects and benthos, suggesting that a low density and  low  seasonal  succession  of  them.  The  fish  assemblages  were  composed  by  some  common  species  such  as  Sinibrama  macrops,  Hemiculter  leucisculus,  Oreochromis  sp., Gambusia affinis, and Rhiogobius spp. Of shellfish, Sinotaia quadrata dominated.  The feeding of fishes was investigated from the kind of ingested food in stomach. All  of the data suggested that this reservoir was a mature ecosystem.         

In  late  summer,  from  August  to  October,  thermo‐stratification  occurred.  This  has  resulted  in  oxygen  deficiency  with  dissolved  oxygen  lower  than  2  mg/L  in  hypolimnic layer. The Microcystis‐blooming in spring was considered to be a result 

(8)

disadvantageous for survival of zooplankton as well as benthos. 

  Some  strategies  of  bio‐manipulation,  such  as  wet  land,  submerged  macrophytes,  control of herbivorous fish, and shellfish‐culturing, were suggested as the applicable  technologies  to  this  water  reservoir.  Particularly,  fishes  such  as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and  shellfish  such  as  Anodonta  woodiana,  were  recommended  as  the  potential  culturing  organisms  for  removal  of  algae  with  pearl  as  by‐product  in  the  future.  The  wetland  was  suggested  as  the  potential  methods  to  remove  both  the  phosphorus‐ and nitrogen‐ containing pollutants originated from Keelung river. The  runoff  from  the  surrounding  of  the  reservoir  can  be  lowered  by  floating  island  vegetated  with  water  plants  and  culturing  of  shellfish.  Furthermore,  moderate  hypolimnic  aeration  without  destroying  the  thermo‐stratification  was  suggested  to  enhance the dissolved oxygen of hypolimnion and to inhibit the release of nutrients,  particularly phosphate. 

The  simulation  of  the  variables  of  water  quality  by  Vollenweider  and  WASP  water  quality models gave the similar tendency for both the measured and simulated data,  suggesting  that  either  model  was  applicable  to  this  aquatic  environment.  The  simulation  by  Ecopath  model  indicated  that  the  aquatic  ecosystem  in  this  water  reservoir was in mature status. Basing on the combined model of WASP‐Ecopath, it  was attempted to estimate the amount of mussels required for improving the water  quality of this water reservoir. 

(9)

計畫成果中英文摘要(詳細版) 

 

計畫名稱:以生態工法淨化水庫水質控制優養化研究計畫(2) 

‐以生物鏈方式淨化水庫水質 

計畫編號:EPA‐95‐U1G1‐02‐102 

計畫執行單位:國立臺灣大學 

計畫主持人(包括共同主持人)

:吳俊宗教授、郭振泰教授、吳先

琪教授、陳弘成教授 

執行期程:95 年 4 月 1 日至 95 年 12 月 31 日止 

計畫經費:2,440 千元 

 

摘要 

 

本研究「以生態工法淨化水庫水質控制優養化研究計畫(2)-以生物鏈

方式淨化水庫水質」為第一年之延續計畫,主要利用生物鏈方式來淨化水

庫水質。計畫目標為收集分析資料,提出國內外水庫以生物鏈方式淨化水

庫水質之作法、研究結果及生物鏈中生物之關聯性。同時,選擇一座水庫

調查生態,提出以生物鏈方式淨化水庫中氮磷水質項目之評估結果及相關

工作。 

本計畫蒐集和分析國內外有關利用生物及相關方法於控制水質優養

化,並歸納和陳述一些可供削減水庫水質優養化程度之策略,可供國內之

參考。其中包括,國內、澳洲、美國、西班牙所使用的人工濕地去除營養

鹽,日本及以色列利用水生植物吸收氮磷物質,印度與加拿大使用藻類吸

收水中營養鹽,印度使用魚類攝食藻類。還有歐美許多國家,如巴西、挪

威、德國、瑞士、瑞典等,利用鯉科魚類捕撈減量的方式,來達到水庫優

養化的控制。 

依卡爾森指數與藻類優養指數來看,新山水庫已屬於一輕度優養化之

水庫;腐水度指數亦顯示其以受相當程度的有機污染。由今年 3 次採樣調

查分析結果發現,會造成新山水庫優養化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磷與氮的大量

輸入。尤其是當磷的輸入量越高時,越容易促使藍綠藻類的生長,甚而造

(10)

由今年三次的調查亦得知,新山水庫藻類群落仍以藍綠藻類為最優勢。浮

游動物方面,各採樣點都是以甲殼類的水蚤為最多,甲殼類出現最多的為

橈腳類及枝角類,其數量在不同的地點可分別達每噸水有 2002、1940 及 123

隻,若再包括其 egg、nauplius 及 copepodite,則數量更是豐富。關於水生

昆蟲與底棲生物部分,綜合三次的採樣,即知其季節性變化不大,兩者的

生物相都很貧瘠。由魚介類的組成調查結果可知,新山水庫是以大眼華鯿、

餐條、吳郭魚、大肚魚、蝦虎及石田螺為最常見。這些魚介類中有專吃水

草的草魚,偏好浮游藻類的大眼華鳊、豆仔魚等,有專吃微細動物的幼苗

及體型較小的大肚魚、蝦虎,有喜好浮游動物的鳙及餐條,有專吃小魚小

蝦的肉食性魚類如泰國鱧及鰻魚,有雜食性的吳郭魚,有刮食附於表面的

石田螺等,充分顯現一個較為穩定、多樣且成熟的水生生態系。觀察溫度

及溶氧等濃度曲線圖可以看出新山水庫大約在 4 月份開始逐漸形成分層,

至 10 月份之後水體又漸漸混合,8、9 月為新山水庫分層最明顯的時期,且

在分層明顯時新山水庫底部溶氧幾乎低於 2 mg/L。溶氧低的情形除了造成

營養鹽累積,間接造成每年 3、4 月藻類濃度的高峰,亦對於浮游動物及底

棲生物之生存造成威脅,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以捕撈鯉科魚類的方式進行水質改善,已在歐、美國家得到成功的驗

證。當鯉科魚類減少後,浮游動物便隨之增加,藻類被取食的效率提高。

底泥所受干擾亦因鯉科魚類的移除而減少,營養鹽溶出減緩,再懸浮現象

降低,水體能見度提高,水生植物可以大量生長與藻類競爭營養鹽或釋放

排它物質,因而水質漸獲改善。在研究魚類相及胃內容物的分析,得知水

庫內可適度放養黑鰱及草魚甚或淡水珍珠貝,亦可生產珍珠增加收益。而

新山水庫的主要汙染係來自基隆河,由八堵抽水站不定時自基隆河抽取輸

送至水庫。故要削減此污染,可針對進水以人工濕地的方式進行營養鹽去

除後,再輸入至水庫之中。預計可利用構築人工濕地方式,栽植挺水性或

浮水性水生植物、微生物分解及底泥吸收等,來減少進流水之氮、磷等營

養鹽和污染物。而水庫中的營養鹽、邊坡的陸源性輸入、底泥釋放及魚類

代謝等,可利用箱網養殖和/或浮島栽種水生植物、及貝類捕撈等方式來削

(11)

曝氣循環機,使底層水的溶氧增加,保持好氧狀況,以抑制底泥營養鹽(尤

其是磷)的溶出,但不破壞湖水的分層。

本年度計畫以 3 個模式進行水庫模擬,包含 Vollenweider 零維總磷質

量平衡模式、WASP 水庫水質模式,以及 Ecopath 生態模式等三種模式。

由 Vollenweider 與 WASP 模擬水質的結果可發現,模擬值與實測兩者有相

同的趨勢,顯示此模式適用於新山水庫,生態模式 Ecopath 模擬得知新山

水庫是一個相對接近成熟的生態系統,水庫中族群變化相對的穩定。本研

究進一步將 Ecopath 結合 WASP 模式,模擬放置珍珠貝於水庫中,利用其

攝食藻類的特性,來改善新山水庫的水質狀況之效果。 

 

英文摘要 

 

This  project  was  a  continuity  of  ‘‘Eutrophication  control  for 

reservoir water quality by ecological engineering”, focusing on the topic 

of  improving  the  water  quality  by  means  of  food  chain  technology. 

Following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s,  various  methodologies,  results, 

limitations  and  conditions  for  employment  the  food  chain  technology 

were  summarized.  For  practicing,  the  Hsin‐shan  water  reservoir  was 

chosen as the experimental site. Over this year, sampling in three seasons, 

were  done  to  collect  the  data  including  physico‐chemical  variables  of 

water  quality,  compositions  and  structures  of  planktons,  benthos, 

invertebrates  and  fishes  in  the  water  reservoi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is  reservoir  was  in  meso‐  to  eutrophic  state  of  β‐mesosaprobity 

indicated  by  phytoplankton  as  well  as  zooplankton.  Various  forms  of 

pollutants originated from Keeling River were the main factors resulting 

in the eutrophication of this water reservoir. Phosphate was identified as 

the  key  nutrient  related  to  the  growth  of  the  primary  producer.  In 

zooplankton  assemblages,  Cladocera  such  as  Daphania,  Bosmin,  and 

Diaphaosoma were the most dominant genus over others. Of    Crustacea, 

both the Cladocera and Copepoda dominated, up to 2002, 1940, and 123 

at  three  different  localities.  There  was  little  change  in  the  amount  and 

composition of    insects and benthos, suggesting that a low density and 

low  seasonal  succession  of  them.  The  fish  assemblages  were  composed 

by  some  common  species  such  as  Sinibrama  macrops,  Hemiculter 

leucisculus,  Oreochromis  sp.,  Gambusia  affinis,  and  Rhiogobius  spp.  Of 

(12)

suggested that this reservoir was a mature ecosystem.         

In  late  summer,  from  August  to  October,  thermo‐stratification 

occurred. This has resulted in oxygen deficiency with dissolved oxygen 

lower  than  2  mg/L  in  hypolimnic  layer.  The  Microcystis‐blooming  in 

spring was considered to be a result of increase in nutrients owing to the 

upwelling  from  the  anaerobic  hypolimnion  occurred  in  late‐winter, 

March  to  April.  In  addition,  the  anaerobic  environment  was 

disadvantageous for survival of zooplankton as well as benthos. 

  Some strategies of bio‐manipulation, such as wet land, submerged 

macrophytes,  control  of  herbivorous  fish,  and  shellfish‐culturing,  were 

suggested  as  the  applicable  technologies  to  this  water  reservoir. 

Particularly, fishes such as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and shellfish such as 

Anodonta  woodiana,  were  recommended  as  the  potential  culturing 

organisms  for  removal  of  algae  with  pearl  as  by‐product  in  the  future. 

The wetland was suggested as the potential methods to remove both the 

phosphorus‐  and  nitrogen‐  containing  pollutants  originated  from 

Keelung  river.  The  runoff  from  the  surrounding  of  the  reservoir  can  be 

lowered by floating island vegetated with water plants and culturing of 

shellfish.  Furthermore,  moderate  hypolimnic  aeration  without 

destroying  the  thermo‐stratification  was  suggested  to  enhance  the 

dissolved oxygen of hypolimnion and to inhibit the release of nutrients, 

particularly phosphate. 

The  simulation  of  the  variables  of  water  quality  by  Vollenweider 

and WASP water quality models gave the similar tendency for both the 

measured  and  simulated  data,  suggesting  that  either  model  was 

applicable  to  this  aquatic  environment.  The  simulation  by  Ecopath 

model indicated that the aquatic ecosystem in this water reservoir was in 

mature status. Basing on the combined model of WASP‐Ecopath, it was 

attempted to estimate the amount of mussels required for improving the 

water quality of this water reservoir.

 

 

前言 

 

根據行政院「挑戰 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水與綠建設計畫內容(行政

院,2002),近年來由於集水區的過度開發使用,造成水庫水質有優養化的

趨勢。因此,如何加強水庫水質的監測並延長水庫的使用壽命,確保水庫

(13)

安全及永續經營,為未來水資源保育及集水區污染防治工作之重大課題。 

在第一年「以生態工法淨化水庫水質控制優養化研究計畫」(郭振泰等,

2005),主要針對目前國內優養化水庫,新山水庫、明德水庫、永和山水庫、

鯉魚潭水庫、仁義潭水庫、蘭潭水庫、白河水庫、鏡面水庫、澄清湖水庫、

鳳山水庫及牡丹水庫等,進行實地現勘、水理水質資料收集、水庫藻類相、

水庫內外部總磷負荷推估分析;同時收集美國、日本、歐洲及中國大陸湖

泊水庫營養鹽控制策略及案例分析;並完成邀請相關機關團體、專家學者

辦理北、中、南部共 9 場座談會及 1 場全國水庫庫區控制優養化技術研討

會;最後選定蘭潭水庫及新山水庫列為最優先整治之水庫,其餘 9 座優養

化水庫為避免資訊不足,造成判斷誤差,所以整治之優先均概略相等。 

本研究「以生態工法淨化水庫水質控制優養化研究計畫(2)-以生物鏈方式

淨化水庫水質」為第一年之延續計畫,主要利用生物鏈方式來淨化水庫水

質。計畫目標為收集分析資料,提出國內外水庫以生物鏈方式淨化水庫水

質之作法、研究結果及生物鏈中生物之關聯性。同時,選擇一座水庫調查

生態,提出以生物鏈方式淨化水庫中氮磷水質項目之評估結果及相關準備

工作。

 

 

研究方法 

依據評選須知第柒項規定,本計畫委辦工作內容敘述如下: 

一、收集分析資料,提出國內外水庫以生物鏈方式淨化水庫水質之作法、

研究結果及生物鏈中生物之關係。 

(一)  美日歐等先進國家最近十年,以生物鏈方式淨化水庫水質之經驗

資料,以供國內參考應用。 

(二)  生物鏈控制水庫水質之原理。 

(三)  生物鏈包括藻類、浮游生物、節肢動物、魚貝類及其他水中生物。 

(四)  作法至少包含實地調查本地水庫中各生物相及其關聯性。 

(五)  研究結果至少包含:吸收氨氮、總磷等優養化因子之藻類生物相、

攝食藻類之小型水生物資料、捕食小型水生物之水中生物資料及

其關聯性。 

二、選擇一座水庫調查生態,提出以生物鏈方式淨化水庫氮、磷水質項目

(14)

(一)  水庫生態調查應分析並建立藻類、浮游生物、節肢動物、魚貝類

及其他水中生物相等資料。 

(二)  相關準備工作包含生物鏈資料之建立、生物鏈之控制方法、生物

鏈之維護方法及生物鏈維護水質之方法等技術資料。 

三、辦理三場研討會,邀請本領域專家至少 20 位參與研討。

 

計畫流程圖 

 

擬定新山水庫淨化水質  控制優養化方法  新山水庫生物鏈  資料庫建立    先進國家以生物鏈 方式淨化水庫水質 之案例分析    辦理三場研討會    z 水質資料  z 藻類相資料  z 浮游生物、節肢動物、魚介類及其它水中生物相資料  z 底泥及內外部總磷負荷推估資料  z 初級生產力、初級消費者及次級消費者資料  選定新山水庫  為本計畫之水庫  水理、水質及生態  資料收集 

(15)

結論 

【生態部分】 

1. 本計畫收集和分析國內外有關利用生物及相關方法於控制水質優養

化,並歸納和陳述一些可供削減水庫水質優養化程度之策略,可供國內

之參考。

2. 依卡爾森指數與藻類優養指數來看,新山水庫已屬於一輕度優養化之水

庫;腐水度指數亦顯示其以受相當程度的有機污染。由 2006 年三次採

樣調查分析結果發現,會造成新山水庫優養化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磷與氮

的大量輸入。尤其是當磷的輸入量越高時,越容易促使藍綠藻類的生

長,甚而造成微囊藻藻華的現象,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物種組成或食

物鏈的結構。

3. 新山水庫內氮及磷的來源可能主要是由淨水廠抽取基隆河之河水而

來;當然,水庫邊周圍陸地上表面徑流也貢獻一小部分。除此,底泥的

釋出以及水生物如魚類代謝或體表的分泌、底棲性魚種之翻攪底泥造成

磷自沈積物釋放至水中等,都可能成為磷的重要來源。

4. 要控制新山水庫優養化的現象,或減緩水質惡化,須從降低氮與磷的輸

入量著手。若能有效地減少此兩者的輸入,或是將其自水體中移除,便

可控制藻類的生長,尤其是藍綠藻。理論上,當生物鏈中的初級生產者

的生物量被削減後,緊接其後的各級消費者便會因食物的限制,生物量

亦開始逐層往較高消費者遞減。如此,營養鹽去除後所造成藻類的減

量,即可避免水質的惡化及微囊藻毒的產生。

5. 以捕撈鯉科魚類的方式進行水質改善,已在歐、美國家得到成功的驗

證。當鯉科魚類減少後,浮游動物便隨之增加,藻類被取食的效率提高。

底泥所受干擾亦因鯉科魚類的移除而減少,營養鹽溶出減緩,再懸浮現

象降低,水體能見度提高,水生植物可以大量生長與藻類競爭營養鹽或

釋放排它物質。所以藻類的生存壓力增加,數量減少,水質也可得以漸

(16)

6. 本文所有列舉之各項方式皆有其利弊,且隨地區有所差異;其中不乏有

部分仍只是小區域性實行,甚至僅限於實驗室的操作結果。然生態工法

或生物控制乃目前許多先進國家的潮流,希冀以最接近自然的方式,減

少人為建造工程、降低社會成本支出與環境破壞,以達到預期的各種效

果。國內的生態工法是否能有效地確切實行,與政府機關、學者和當地

居民有極大的相關。且還要因地制宜的本土化,制訂符合國內需求的法

律規範,並給予民眾灌輸正確的觀念及教育。故決策者需評估各種層面

之可行性,考量國內各項因素,依序解決所有問題。但生態系統龐大複

雜,影響因子不計其數,人為控制施行的範圍有限,且效果並非立竿見

影。這些前人或國外學者的研究,僅能提供做為參考或建議,並非直接

適用於國內。所以相關單位除應以國外經驗截長補短,著重所有基礎資

料庫之建立,欲將生態工法確實地有效執行,還要長期支持國內基礎資

料的收集,才能落實本土生態工法之推動,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7. 水中的懸浮固體與有機物甚多,此為多年來沒有清理庫底的淤泥及水庫

內動植物的殘骸與動物的糞團少經分解有關,這也是造成水庫優養化及

營養鹽持續循環與增加的主因之一,因此清理淤泥來灌溉周邊的山林或

附近農田的方法,應有助於根本解決優養化的方法。

8. 從魚類相及胃內容物的分析,得知水庫內可適度放養黑鰱及草魚甚或淡

水珍珠貝,亦可生產珍珠增加收益。至於吳郭魚、鯉魚或白鰱請勿放流,

因其會加速營養循環及優養化的過程。

9. 岸邊若能種植水草,除了減少水中氮氧的濃度外,亦可供石田螺或餐條

等的棲息,有助於生態攝食工法,以去除浮游生物。

【水質部分】 

由過去一年溫度及溶氧等濃度曲線圖可以看出新山水庫大約在 4

月份開始逐漸形成分層,至 10 月份之後水體又漸漸混合,8、9 月為新

(17)

山水庫分層最明顯的時期,且在分層明顯時新山水庫底部溶氧幾乎低於

2 mg/L。溶氧低的情形除了造成營養鹽累積,間接造成每年 3、4 月藻

類濃度的高峰,亦對於迴游動物及底棲生物之生存造成威脅,是不容忽

視的問題。

【模式部分】 

1. 本年度計畫共模擬了三個模式,包含 Vollenweider 零維總磷質量平衡模

式、WASP 水質模式,以及 Ecopath 生態模式等三種模式。

2. 利用 Vollenweider 分別針對 93、94 年的數值進行參數檢定與模式驗證,

所模擬出來的結果可以發現,模擬值與實測結果兩者有相同的趨勢,且

結果相近。這表示用 Vollenweider 模式模擬新山水庫的平均總磷濃度具

有相當程度的可靠性。

3. 以 WASP 分別針對 93、94 年的數值進行參數檢定與模式驗證,可以發

現模擬的各項結果與實際值相近,顯示此模式適用於新山水庫。並且對

新山水庫 93、94 年水質進行優養分析預測,可控制新山水庫水質指標(葉

綠素 a)降低至中養時,大約需要削減入流磷系統 30~40%左右,而要達

到貧養的程度,需要消減入流磷系統 70~80%左右,顯示新山水庫的入

流水質不佳為水庫優養化的主要原因。

4. Ecopath 生態模式模擬新山水庫,初步建立水庫中生態模式能量流的移

轉情形。模式中發現,整個系統的初級生產量除總呼吸量為 1.228,可

得知新山水庫是一個相對接近成熟的生態系統,水庫中族群變化相對的

穩定。

5. 本研究更進一步,將 Ecopath 結合 WASP 模式,以計算於水庫中放置珍

珠貝,利用其攝食藻類的特性,來改善新山水庫的水質狀況的效果。依

據模式模擬結果,發現如果要改善水庫水質至中養狀態需要放置約

3,000 顆的珍珠貝,而如果要降低至貧養狀態,則需要更多的珍珠貝。

 

(18)

【生態部分】 

1. 利用生物控制法已在歐美國家得到相當的驗證,且相對於中小型或較淺

的湖泊或水庫是可較容易且較不費成本,值得引用。

2. 從調查結果得知,新山水庫的主要關鍵汙染物為磷,將來可針對削減此

汙染物著手,達到降低水庫中藻類數量尤其是藍綠藻的滋長和微囊藻毒

的威脅。

3. 國內有關水庫生物相的資料十分欠缺,本計畫在新山水庫完成三季的調

查,雖初步建構水庫食物鏈的組成關係,但資料仍不足一年,未來宜持

續支持此調查工作之進行,收集至少完整一年的水庫生物相資料,才能

初步了解該水庫生物的季節特性。

4. 新山水庫的主要汙染係來自基隆河,由八堵抽水站不定時自基隆河抽取

輸送至水庫。要削減此污染可針對進水以人工濕地的方式進行營養鹽去

除後,再輸入至水庫之中。即利用挺水性或浮水性水生植物、微生物及

底泥等,來減少進流水之氮、磷等營養鹽和污染物。而水庫中的營養鹽、

邊坡的陸源性輸入、底泥釋放及魚類代謝等,可利用箱網養殖和/或浮

島栽種水生植物、及魚類捕撈等方式來削減。

5. 對水庫水質狀況及水庫生物相的了解,是施行食物鏈工法和永續經營所

必要的資訊,此資料應也是一般水庫經營管理所必須監測和收集的資

料。國內過去對水庫水質之監測多只限於水質理化參數,多數水庫內的

生物相資料十分欠缺,建議應將生物相調查納入監測項目。

6. 要施行食物鏈工法,須有許多完備的背景資料,尤其要達到永續經營更

要許多措施的配合,例如魚類、貝類等之適量捕撈,濕地中的水生植物

的適當採收、栽種,底泥亦需要定期監測等,都需要收集足夠的資料作

為研判和適當管理措施的配合,國內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能讓此工法成

(19)

7. 水庫內生物相雖然變化不大,但仍非常複雜,為了瞭解及釐清各生物的

功能,宜繼續進行調查,彙集更多的資料,以供未來應用生態工法之依

據。

8. 宜進行實驗室內淡水珍珠貝的攝食量及耗氧量的研究,利用這些基本資

料,做為生態工法的依據。

【水質部分】 

1. 為避免底層發生厭氧情形,致使營養鹽(總磷等)因混合作用被帶至上

層,應在分層期間增加底部溶氧,但應維持分層,不可造成底部擾動。

由於在分層結束時底部呈現厭氧狀態,若在此時提供氧氣可減少底部營

養鹽的釋出,之後雖水體開始混合,但因底部所釋放出之營養鹽濃度不

高,預期可以改善每年 3、4 月新山水庫藻華情形。

2. 增加水庫底部溶氧但盡量不造成底部擾動方法,可以使用深層曝氣循環

機,使底層水的溶氧增加,保持好氧狀況,以抑制底泥營養鹽(尤其是

磷)的溶出,但不破壞湖水的分層。

【模式部分】 

1. 本年度針對新山水庫 93、94 年度進行水質及生態模擬,建議除了在基

隆河及新山水庫內進行詳細之水質監測以外,應該可以增加新山淨水廠

處理過後到進入水庫前的原水進行水質的檢測,應包含氨氮、硝酸氮、

有機氮、磷酸鹽、有機磷、溶氧、生化需氧量、葉綠素 a 等,可以使模

式更具可靠性。

2. 根據模式模擬結果,建議再加強原水進入水庫前針對水質之總磷進行處

理,或引用其他較乾淨之水源,或至更上游地區引水才能有效降低新山

水庫內的營養鹽。

3. 由於珍珠貝的相關實驗數據仍有不足,因此本團隊採用文獻資料進行粗

估,可能會造成誤差。建議於延續計畫中,可以進行珍珠貝的相關基礎

研究,以減少參數檢定的不確定性,再配合新山水庫的生態及水質模

(20)
(21)

目錄

目  錄 

 

期末報告基本資料表  計畫成果中英文摘要(簡要版)    計畫成果摘要(詳細版)  目錄‐‐‐‐‐‐‐‐‐‐‐‐‐‐‐‐‐‐‐‐‐‐‐‐‐‐‐‐‐‐‐‐‐‐‐‐‐‐‐‐‐‐‐‐‐‐‐‐‐‐‐‐‐‐‐‐‐‐‐‐‐‐‐‐‐‐‐‐‐‐‐‐‐‐‐‐‐‐‐‐‐‐‐‐‐‐‐‐ i  表目錄‐‐‐‐‐‐‐‐‐‐‐‐‐‐‐‐‐‐‐‐‐‐‐‐‐‐‐‐‐‐‐‐‐‐‐‐‐‐‐‐‐‐‐‐‐‐‐‐‐‐‐‐‐‐‐‐‐‐‐‐‐‐‐‐‐‐‐‐‐‐‐‐‐‐‐‐‐‐‐‐‐ viii  圖目錄‐‐‐‐‐‐‐‐‐‐‐‐‐‐‐‐‐‐‐‐‐‐‐‐‐‐‐‐‐‐‐‐‐‐‐‐‐‐‐‐‐‐‐‐‐‐‐‐‐‐‐‐‐‐‐‐‐‐‐‐‐‐‐‐‐‐‐‐‐‐‐‐‐‐‐‐‐‐‐‐‐‐‐xii  第一章  前言 ‐‐‐‐‐‐‐‐‐‐‐‐‐‐‐‐‐‐‐‐‐‐‐‐‐‐‐‐‐‐‐‐‐‐‐‐‐‐‐‐‐‐‐‐‐‐‐‐‐‐‐‐‐‐‐‐‐‐‐‐‐‐‐‐‐‐‐‐‐‐‐‐‐‐ 1‐1  1.1  計畫緣起及目標 ‐‐‐‐‐‐‐‐‐‐‐‐‐‐‐‐‐‐‐‐‐‐‐‐‐‐‐‐‐‐‐‐‐‐‐‐‐‐‐‐‐‐‐‐‐‐‐‐‐‐‐‐‐‐‐‐‐‐‐‐ 1‐1  1.2  計畫工作內容 ‐‐‐‐‐‐‐‐‐‐‐‐‐‐‐‐‐‐‐‐‐‐‐‐‐‐‐‐‐‐‐‐‐‐‐‐‐‐‐‐‐‐‐‐‐‐‐‐‐‐‐‐‐‐‐‐‐‐‐‐‐‐‐ 1‐1  1.3  報告內容 ‐‐‐‐‐‐‐‐‐‐‐‐‐‐‐‐‐‐‐‐‐‐‐‐‐‐‐‐‐‐‐‐‐‐‐‐‐‐‐‐‐‐‐‐‐‐‐‐‐‐‐‐‐‐‐‐‐‐‐‐‐‐‐‐‐‐‐‐‐ 1‐2  第二章  利用生物鏈控制水庫水質之原理 ‐‐‐‐‐‐‐‐‐‐‐‐‐‐‐‐‐‐‐‐‐‐‐‐‐‐‐‐‐‐‐‐‐‐‐‐‐‐ 2‐1  2.1  初級生產者 ‐‐‐‐‐‐‐‐‐‐‐‐‐‐‐‐‐‐‐‐‐‐‐‐‐‐‐‐‐‐‐‐‐‐‐‐‐‐‐‐‐‐‐‐‐‐‐‐‐‐‐‐‐‐‐‐‐‐‐‐‐‐‐‐‐‐ 2‐1  2.2  初級消費者與次級消費者‐‐‐‐‐‐‐‐‐‐‐‐‐‐‐‐‐‐‐‐‐‐‐‐‐‐‐‐‐‐‐‐‐‐‐‐‐‐‐‐‐‐‐‐‐‐‐‐ 2‐4  第三章  水庫中各生物相及其關聯性之調查與分析 ‐‐‐‐‐‐‐‐‐‐‐‐‐‐‐‐‐‐‐‐‐‐‐‐‐‐ 3‐1  3.1  水庫生態背景資料之收集與建立-以翡翠水庫為例‐‐‐‐‐‐‐‐‐‐‐‐‐‐‐ 3‐1  3.1.1  水庫內動植物生態調查 ‐‐‐‐‐‐‐‐‐‐‐‐‐‐‐‐‐‐‐‐‐‐‐‐‐‐‐‐‐‐‐‐‐‐‐‐‐‐‐‐‐‐‐‐ 3‐1  3.1.2  建立生物物種及棲地資料庫 ‐‐‐‐‐‐‐‐‐‐‐‐‐‐‐‐‐‐‐‐‐‐‐‐‐‐‐‐‐‐‐‐‐‐‐‐‐‐ 3‐2  3.2  水庫生物相之調查與食物鏈之建立‐‐‐‐‐‐‐‐‐‐‐‐‐‐‐‐‐‐‐‐‐‐‐‐‐‐‐‐‐‐‐‐‐‐‐‐ 3‐3  3.2.1  浮游藻類 ‐‐‐‐‐‐‐‐‐‐‐‐‐‐‐‐‐‐‐‐‐‐‐‐‐‐‐‐‐‐‐‐‐‐‐‐‐‐‐‐‐‐‐‐‐‐‐‐‐‐‐‐‐‐‐‐‐‐‐‐‐‐ 3‐3  3.2.2  浮游動物 ‐‐‐‐‐‐‐‐‐‐‐‐‐‐‐‐‐‐‐‐‐‐‐‐‐‐‐‐‐‐‐‐‐‐‐‐‐‐‐‐‐‐‐‐‐‐‐‐‐‐‐‐‐‐‐‐‐‐‐‐‐‐ 3‐5  3.2.3  底棲生物 ‐‐‐‐‐‐‐‐‐‐‐‐‐‐‐‐‐‐‐‐‐‐‐‐‐‐‐‐‐‐‐‐‐‐‐‐‐‐‐‐‐‐‐‐‐‐‐‐‐‐‐‐‐‐‐‐‐‐‐‐‐‐ 3‐5  3.2.4  魚貝類 ‐‐‐‐‐‐‐‐‐‐‐‐‐‐‐‐‐‐‐‐‐‐‐‐‐‐‐‐‐‐‐‐‐‐‐‐‐‐‐‐‐‐‐‐‐‐‐‐‐‐‐‐‐‐‐‐‐‐‐‐‐‐‐‐‐ 3‐5  3.3  水庫水質理化資料之調查與水質優養化評估‐‐‐‐‐‐‐‐‐‐‐‐‐‐‐‐‐‐‐‐‐‐‐‐ 3‐5  3.3.1  水庫水質理化資料之調查 ‐‐‐‐‐‐‐‐‐‐‐‐‐‐‐‐‐‐‐‐‐‐‐‐‐‐‐‐‐‐‐‐‐‐‐‐‐‐‐‐‐ 3‐5  3.3.2  水質優養化評估 ‐‐‐‐‐‐‐‐‐‐‐‐‐‐‐‐‐‐‐‐‐‐‐‐‐‐‐‐‐‐‐‐‐‐‐‐‐‐‐‐‐‐‐‐‐‐‐‐‐‐‐‐‐ 3‐9  3.3.3  水庫水質的氮磷的去除 ‐‐‐‐‐‐‐‐‐‐‐‐‐‐‐‐‐‐‐‐‐‐‐‐‐‐‐‐‐‐‐‐‐‐‐‐‐‐‐‐‐‐‐3‐13 

(22)

3.4  生物鏈與水質關聯性分析‐‐‐‐‐‐‐‐‐‐‐‐‐‐‐‐‐‐‐‐‐‐‐‐‐‐‐‐‐‐‐‐‐‐‐‐‐‐‐‐‐‐‐‐‐‐‐3‐13  3.5  水質變遷與生物鏈指標‐‐‐‐‐‐‐‐‐‐‐‐‐‐‐‐‐‐‐‐‐‐‐‐‐‐‐‐‐‐‐‐‐‐‐‐‐‐‐‐‐‐‐‐‐‐‐‐‐‐3‐14  3.5.1  浮游藻類 ‐‐‐‐‐‐‐‐‐‐‐‐‐‐‐‐‐‐‐‐‐‐‐‐‐‐‐‐‐‐‐‐‐‐‐‐‐‐‐‐‐‐‐‐‐‐‐‐‐‐‐‐‐‐‐‐‐‐‐‐‐3‐14  3.5.2  水質指標與指標生物 ‐‐‐‐‐‐‐‐‐‐‐‐‐‐‐‐‐‐‐‐‐‐‐‐‐‐‐‐‐‐‐‐‐‐‐‐‐‐‐‐‐‐‐‐‐‐3‐15  3.6  生物鏈之經營與維護‐‐‐‐‐‐‐‐‐‐‐‐‐‐‐‐‐‐‐‐‐‐‐‐‐‐‐‐‐‐‐‐‐‐‐‐‐‐‐‐‐‐‐‐‐‐‐‐‐‐‐‐‐3‐16  3.7  水庫水質與生態模擬‐‐‐‐‐‐‐‐‐‐‐‐‐‐‐‐‐‐‐‐‐‐‐‐‐‐‐‐‐‐‐‐‐‐‐‐‐‐‐‐‐‐‐‐‐‐‐‐‐‐‐‐‐3‐17  3.7.1 Vollenweider 模式‐‐‐‐‐‐‐‐‐‐‐‐‐‐‐‐‐‐‐‐‐‐‐‐‐‐‐‐‐‐‐‐‐‐‐‐‐‐‐‐‐‐‐‐‐‐‐‐‐3‐20  3.7.2 WASP 模式 ‐‐‐‐‐‐‐‐‐‐‐‐‐‐‐‐‐‐‐‐‐‐‐‐‐‐‐‐‐‐‐‐‐‐‐‐‐‐‐‐‐‐‐‐‐‐‐‐‐‐‐‐‐‐‐‐‐‐3‐24  3.7.3 Ecopath 生態模式 ‐‐‐‐‐‐‐‐‐‐‐‐‐‐‐‐‐‐‐‐‐‐‐‐‐‐‐‐‐‐‐‐‐‐‐‐‐‐‐‐‐‐‐‐‐‐‐‐‐‐3‐44  3.7.4 綜合比較與結論‐‐‐‐‐‐‐‐‐‐‐‐‐‐‐‐‐‐‐‐‐‐‐‐‐‐‐‐‐‐‐‐‐‐‐‐‐‐‐‐‐‐‐‐‐‐‐‐‐‐‐‐‐3‐52  第四章  國內水庫水質現況、問題及診斷方法 ‐‐‐‐‐‐‐‐‐‐‐‐‐‐‐‐‐‐‐‐‐‐‐‐‐‐‐‐‐‐‐‐ 4‐1  4.1  國內水庫水質現況 ‐‐‐‐‐‐‐‐‐‐‐‐‐‐‐‐‐‐‐‐‐‐‐‐‐‐‐‐‐‐‐‐‐‐‐‐‐‐‐‐‐‐‐‐‐‐‐‐‐‐‐‐‐‐‐‐‐ 4‐1  4.2  國內水庫問題及診斷方法‐‐‐‐‐‐‐‐‐‐‐‐‐‐‐‐‐‐‐‐‐‐‐‐‐‐‐‐‐‐‐‐‐‐‐‐‐‐‐‐‐‐‐‐‐‐‐‐ 4‐4  4.2.1  藻類相之現況、問題及診斷方法 ‐‐‐‐‐‐‐‐‐‐‐‐‐‐‐‐‐‐‐‐‐‐‐‐‐‐‐‐‐‐‐‐ 4‐4  4.2.1.1  藻類相之現況 ‐‐‐‐‐‐‐‐‐‐‐‐‐‐‐‐‐‐‐‐‐‐‐‐‐‐‐‐‐‐‐‐‐‐‐‐‐‐‐‐‐‐‐‐‐‐‐‐‐ 4‐4  4.2.1.2  藻類相之問題 ‐‐‐‐‐‐‐‐‐‐‐‐‐‐‐‐‐‐‐‐‐‐‐‐‐‐‐‐‐‐‐‐‐‐‐‐‐‐‐‐‐‐‐‐‐‐‐‐‐ 4‐4  4.2.1.3  藻類相問題之診斷方法 ‐‐‐‐‐‐‐‐‐‐‐‐‐‐‐‐‐‐‐‐‐‐‐‐‐‐‐‐‐‐‐‐‐‐‐‐‐ 4‐4  4.2.2  浮游生物、節肢動物、魚貝類及其他水中生物相現況-以 石門水庫為例 ‐‐‐‐‐‐‐‐‐‐‐‐‐‐‐‐‐‐‐‐‐‐‐‐‐‐‐‐‐‐‐‐‐‐‐‐‐‐‐‐‐‐‐‐‐‐‐‐‐‐‐‐‐‐‐‐ 4‐5  4.2.2.1  浮游動物 ‐‐‐‐‐‐‐‐‐‐‐‐‐‐‐‐‐‐‐‐‐‐‐‐‐‐‐‐‐‐‐‐‐‐‐‐‐‐‐‐‐‐‐‐‐‐‐‐‐‐‐‐‐‐‐ 4‐5  4.2.2.2  底棲生物 ‐‐‐‐‐‐‐‐‐‐‐‐‐‐‐‐‐‐‐‐‐‐‐‐‐‐‐‐‐‐‐‐‐‐‐‐‐‐‐‐‐‐‐‐‐‐‐‐‐‐‐‐‐‐‐ 4‐5  4.2.2.3  水生昆蟲 ‐‐‐‐‐‐‐‐‐‐‐‐‐‐‐‐‐‐‐‐‐‐‐‐‐‐‐‐‐‐‐‐‐‐‐‐‐‐‐‐‐‐‐‐‐‐‐‐‐‐‐‐‐‐‐ 4‐5  4.2.2.4  魚類 ‐‐‐‐‐‐‐‐‐‐‐‐‐‐‐‐‐‐‐‐‐‐‐‐‐‐‐‐‐‐‐‐‐‐‐‐‐‐‐‐‐‐‐‐‐‐‐‐‐‐‐‐‐‐‐‐‐‐‐‐‐ 4‐6  第五章  先進國家以生物鏈方式淨化水庫水質之案例分析 ‐‐‐‐‐‐‐‐‐‐‐‐‐‐‐‐‐ 5‐1  5.1  營養鹽來源與優養化成因‐‐‐‐‐‐‐‐‐‐‐‐‐‐‐‐‐‐‐‐‐‐‐‐‐‐‐‐‐‐‐‐‐‐‐‐‐‐‐‐‐‐‐‐‐‐‐‐ 5‐1  5.1.1  大氣沈降【北美與歐洲】 ‐‐‐‐‐‐‐‐‐‐‐‐‐‐‐‐‐‐‐‐‐‐‐‐‐‐‐‐‐‐‐‐‐‐‐‐‐‐‐‐‐ 5‐2  5.1.2  魚類產生【德國】 ‐‐‐‐‐‐‐‐‐‐‐‐‐‐‐‐‐‐‐‐‐‐‐‐‐‐‐‐‐‐‐‐‐‐‐‐‐‐‐‐‐‐‐‐‐‐‐‐‐‐ 5‐4  5.1.3  農藥使用【日本】 ‐‐‐‐‐‐‐‐‐‐‐‐‐‐‐‐‐‐‐‐‐‐‐‐‐‐‐‐‐‐‐‐‐‐‐‐‐‐‐‐‐‐‐‐‐‐‐‐‐5‐12 

(23)

目錄 5.2  營養鹽輸入影響 ‐‐‐‐‐‐‐‐‐‐‐‐‐‐‐‐‐‐‐‐‐‐‐‐‐‐‐‐‐‐‐‐‐‐‐‐‐‐‐‐‐‐‐‐‐‐‐‐‐‐‐‐‐‐‐‐‐‐‐5‐22  5.2.1  藻種組成【歐美】 ‐‐‐‐‐‐‐‐‐‐‐‐‐‐‐‐‐‐‐‐‐‐‐‐‐‐‐‐‐‐‐‐‐‐‐‐‐‐‐‐‐‐‐‐‐‐‐‐‐5‐22  5.2.2  藻種變化【馬來西亞】 ‐‐‐‐‐‐‐‐‐‐‐‐‐‐‐‐‐‐‐‐‐‐‐‐‐‐‐‐‐‐‐‐‐‐‐‐‐‐‐‐‐‐‐5‐24  5.2.3  細胞生理【瑞士】 ‐‐‐‐‐‐‐‐‐‐‐‐‐‐‐‐‐‐‐‐‐‐‐‐‐‐‐‐‐‐‐‐‐‐‐‐‐‐‐‐‐‐‐‐‐‐‐‐‐5‐29  5.2.4  藻毒蛋白【芬蘭】 ‐‐‐‐‐‐‐‐‐‐‐‐‐‐‐‐‐‐‐‐‐‐‐‐‐‐‐‐‐‐‐‐‐‐‐‐‐‐‐‐‐‐‐‐‐‐‐‐‐5‐34  5.2.6  藻毒濃度【韓國】 ‐‐‐‐‐‐‐‐‐‐‐‐‐‐‐‐‐‐‐‐‐‐‐‐‐‐‐‐‐‐‐‐‐‐‐‐‐‐‐‐‐‐‐‐‐‐‐‐‐5‐37  5.2.6  藻毒危害【澳洲】 ‐‐‐‐‐‐‐‐‐‐‐‐‐‐‐‐‐‐‐‐‐‐‐‐‐‐‐‐‐‐‐‐‐‐‐‐‐‐‐‐‐‐‐‐‐‐‐‐‐5‐39  5.3  優養化控制 ‐‐‐‐‐‐‐‐‐‐‐‐‐‐‐‐‐‐‐‐‐‐‐‐‐‐‐‐‐‐‐‐‐‐‐‐‐‐‐‐‐‐‐‐‐‐‐‐‐‐‐‐‐‐‐‐‐‐‐‐‐‐‐‐‐5‐43  5.3.1  化學處理 ‐‐‐‐‐‐‐‐‐‐‐‐‐‐‐‐‐‐‐‐‐‐‐‐‐‐‐‐‐‐‐‐‐‐‐‐‐‐‐‐‐‐‐‐‐‐‐‐‐‐‐‐‐‐‐‐‐‐‐‐‐5‐43  5.3.1.1  臺灣 ‐‐‐‐‐‐‐‐‐‐‐‐‐‐‐‐‐‐‐‐‐‐‐‐‐‐‐‐‐‐‐‐‐‐‐‐‐‐‐‐‐‐‐‐‐‐‐‐‐‐‐‐‐‐‐‐‐‐‐‐5‐43  5.3.2  上游壩堤 ‐‐‐‐‐‐‐‐‐‐‐‐‐‐‐‐‐‐‐‐‐‐‐‐‐‐‐‐‐‐‐‐‐‐‐‐‐‐‐‐‐‐‐‐‐‐‐‐‐‐‐‐‐‐‐‐‐‐‐‐‐5‐46  5.3.2.1  盧森堡 ‐‐‐‐‐‐‐‐‐‐‐‐‐‐‐‐‐‐‐‐‐‐‐‐‐‐‐‐‐‐‐‐‐‐‐‐‐‐‐‐‐‐‐‐‐‐‐‐‐‐‐‐‐‐‐‐‐5‐46  5.3.3  攔網設置 ‐‐‐‐‐‐‐‐‐‐‐‐‐‐‐‐‐‐‐‐‐‐‐‐‐‐‐‐‐‐‐‐‐‐‐‐‐‐‐‐‐‐‐‐‐‐‐‐‐‐‐‐‐‐‐‐‐‐‐‐‐5‐50  5.3.3.1  日本 ‐‐‐‐‐‐‐‐‐‐‐‐‐‐‐‐‐‐‐‐‐‐‐‐‐‐‐‐‐‐‐‐‐‐‐‐‐‐‐‐‐‐‐‐‐‐‐‐‐‐‐‐‐‐‐‐‐‐‐‐5‐50  5.3.4  人工濕地 ‐‐‐‐‐‐‐‐‐‐‐‐‐‐‐‐‐‐‐‐‐‐‐‐‐‐‐‐‐‐‐‐‐‐‐‐‐‐‐‐‐‐‐‐‐‐‐‐‐‐‐‐‐‐‐‐‐‐‐‐‐5‐56  5.3.4.1  臺灣 ‐‐‐‐‐‐‐‐‐‐‐‐‐‐‐‐‐‐‐‐‐‐‐‐‐‐‐‐‐‐‐‐‐‐‐‐‐‐‐‐‐‐‐‐‐‐‐‐‐‐‐‐‐‐‐‐‐‐‐‐5‐56  5.3.4.2  西班牙 ‐‐‐‐‐‐‐‐‐‐‐‐‐‐‐‐‐‐‐‐‐‐‐‐‐‐‐‐‐‐‐‐‐‐‐‐‐‐‐‐‐‐‐‐‐‐‐‐‐‐‐‐‐‐‐‐‐5‐62  5.3.4.3  澳洲 ‐‐‐‐‐‐‐‐‐‐‐‐‐‐‐‐‐‐‐‐‐‐‐‐‐‐‐‐‐‐‐‐‐‐‐‐‐‐‐‐‐‐‐‐‐‐‐‐‐‐‐‐‐‐‐‐‐‐‐‐5‐66  5.3.4.4  美國 ‐‐‐‐‐‐‐‐‐‐‐‐‐‐‐‐‐‐‐‐‐‐‐‐‐‐‐‐‐‐‐‐‐‐‐‐‐‐‐‐‐‐‐‐‐‐‐‐‐‐‐‐‐‐‐‐‐‐‐‐5‐68  5.3.4.5  大陸 ‐‐‐‐‐‐‐‐‐‐‐‐‐‐‐‐‐‐‐‐‐‐‐‐‐‐‐‐‐‐‐‐‐‐‐‐‐‐‐‐‐‐‐‐‐‐‐‐‐‐‐‐‐‐‐‐‐‐‐‐5‐69  5.3.5  水生植物 ‐‐‐‐‐‐‐‐‐‐‐‐‐‐‐‐‐‐‐‐‐‐‐‐‐‐‐‐‐‐‐‐‐‐‐‐‐‐‐‐‐‐‐‐‐‐‐‐‐‐‐‐‐‐‐‐‐‐‐‐‐5‐75  5.3.5.1  以色列 ‐‐‐‐‐‐‐‐‐‐‐‐‐‐‐‐‐‐‐‐‐‐‐‐‐‐‐‐‐‐‐‐‐‐‐‐‐‐‐‐‐‐‐‐‐‐‐‐‐‐‐‐‐‐‐‐‐5‐76  5.3.5.2  日本 ‐‐‐‐‐‐‐‐‐‐‐‐‐‐‐‐‐‐‐‐‐‐‐‐‐‐‐‐‐‐‐‐‐‐‐‐‐‐‐‐‐‐‐‐‐‐‐‐‐‐‐‐‐‐‐‐‐‐‐‐5‐78  5.3.6  藻類吸收 ‐‐‐‐‐‐‐‐‐‐‐‐‐‐‐‐‐‐‐‐‐‐‐‐‐‐‐‐‐‐‐‐‐‐‐‐‐‐‐‐‐‐‐‐‐‐‐‐‐‐‐‐‐‐‐‐‐‐‐‐‐5‐86  5.3.6.1  固化與非固化影響 ‐‐‐‐‐‐‐‐‐‐‐‐‐‐‐‐‐‐‐‐‐‐‐‐‐‐‐‐‐‐‐‐‐‐‐‐‐‐‐‐‐‐5‐87  5.3.6.2  培養密度差異 ‐‐‐‐‐‐‐‐‐‐‐‐‐‐‐‐‐‐‐‐‐‐‐‐‐‐‐‐‐‐‐‐‐‐‐‐‐‐‐‐‐‐‐‐‐‐‐‐5‐92  5.3.6.3  藍綠藻與綠藻比較 ‐‐‐‐‐‐‐‐‐‐‐‐‐‐‐‐‐‐‐‐‐‐‐‐‐‐‐‐‐‐‐‐‐‐‐‐‐‐‐‐‐‐5‐99  5.3.7  貝類利用 ‐‐‐‐‐‐‐‐‐‐‐‐‐‐‐‐‐‐‐‐‐‐‐‐‐‐‐‐‐‐‐‐‐‐‐‐‐‐‐‐‐‐‐‐‐‐‐‐‐‐‐‐‐‐‐‐‐‐‐ 5‐104  5.3.7.1  韓國 ‐‐‐‐‐‐‐‐‐‐‐‐‐‐‐‐‐‐‐‐‐‐‐‐‐‐‐‐‐‐‐‐‐‐‐‐‐‐‐‐‐‐‐‐‐‐‐‐‐‐‐‐‐‐‐‐‐‐ 5‐104 

(24)

5.3.8  食藻魚類 ‐‐‐‐‐‐‐‐‐‐‐‐‐‐‐‐‐‐‐‐‐‐‐‐‐‐‐‐‐‐‐‐‐‐‐‐‐‐‐‐‐‐‐‐‐‐‐‐‐‐‐‐‐‐‐‐‐‐‐ 5‐105  5.3.8.1  印度 ‐‐‐‐‐‐‐‐‐‐‐‐‐‐‐‐‐‐‐‐‐‐‐‐‐‐‐‐‐‐‐‐‐‐‐‐‐‐‐‐‐‐‐‐‐‐‐‐‐‐‐‐‐‐‐‐‐‐ 5‐105  5.3.9  魚類移除 ‐‐‐‐‐‐‐‐‐‐‐‐‐‐‐‐‐‐‐‐‐‐‐‐‐‐‐‐‐‐‐‐‐‐‐‐‐‐‐‐‐‐‐‐‐‐‐‐‐‐‐‐‐‐‐‐‐‐‐ 5‐107  5.3.9.1  巴西 ‐‐‐‐‐‐‐‐‐‐‐‐‐‐‐‐‐‐‐‐‐‐‐‐‐‐‐‐‐‐‐‐‐‐‐‐‐‐‐‐‐‐‐‐‐‐‐‐‐‐‐‐‐‐‐‐‐‐ 5‐107  5.3.10  生物控制‐‐‐‐‐‐‐‐‐‐‐‐‐‐‐‐‐‐‐‐‐‐‐‐‐‐‐‐‐‐‐‐‐‐‐‐‐‐‐‐‐‐‐‐‐‐‐‐‐‐‐‐‐‐‐‐‐‐ 5‐112  5.3.10.1  各方式施行案例 ‐‐‐‐‐‐‐‐‐‐‐‐‐‐‐‐‐‐‐‐‐‐‐‐‐‐‐‐‐‐‐‐‐‐‐‐‐‐‐‐‐‐ 5‐112  5.3.10.2  其它因素與間接影響 ‐‐‐‐‐‐‐‐‐‐‐‐‐‐‐‐‐‐‐‐‐‐‐‐‐‐‐‐‐‐‐‐‐‐‐‐ 5‐119  5.3.10.3  何謂成功的生物控制 ‐‐‐‐‐‐‐‐‐‐‐‐‐‐‐‐‐‐‐‐‐‐‐‐‐‐‐‐‐‐‐‐‐‐‐‐ 5‐121  5.3.10.4  成本效益分析 ‐‐‐‐‐‐‐‐‐‐‐‐‐‐‐‐‐‐‐‐‐‐‐‐‐‐‐‐‐‐‐‐‐‐‐‐‐‐‐‐‐‐‐‐‐ 5‐122  5.3.10.5  生物控制實行後的問題 ‐‐‐‐‐‐‐‐‐‐‐‐‐‐‐‐‐‐‐‐‐‐‐‐‐‐‐‐‐‐‐‐‐ 5‐123  5.3.10.5  總結 ‐‐‐‐‐‐‐‐‐‐‐‐‐‐‐‐‐‐‐‐‐‐‐‐‐‐‐‐‐‐‐‐‐‐‐‐‐‐‐‐‐‐‐‐‐‐‐‐‐‐‐‐‐‐‐‐‐ 5‐125  5.4  浮游藻類-浮游動物-魚蝦介類生物鏈工法‐‐‐‐‐‐‐‐‐‐‐‐‐‐‐‐‐‐‐‐‐ 5‐126  第六章  新山水庫水質生態採樣結果分析 ‐‐‐‐‐‐‐‐‐‐‐‐‐‐‐‐‐‐‐‐‐‐‐‐‐‐‐‐‐‐‐‐‐‐‐‐‐‐ 6‐1  6.1  新山水庫概述 ‐‐‐‐‐‐‐‐‐‐‐‐‐‐‐‐‐‐‐‐‐‐‐‐‐‐‐‐‐‐‐‐‐‐‐‐‐‐‐‐‐‐‐‐‐‐‐‐‐‐‐‐‐‐‐‐‐‐‐‐‐‐‐ 6‐1  6.2  生態採樣 ‐‐‐‐‐‐‐‐‐‐‐‐‐‐‐‐‐‐‐‐‐‐‐‐‐‐‐‐‐‐‐‐‐‐‐‐‐‐‐‐‐‐‐‐‐‐‐‐‐‐‐‐‐‐‐‐‐‐‐‐‐‐‐‐‐‐‐‐‐ 6‐2  6.2.1  水質理化分析 ‐‐‐‐‐‐‐‐‐‐‐‐‐‐‐‐‐‐‐‐‐‐‐‐‐‐‐‐‐‐‐‐‐‐‐‐‐‐‐‐‐‐‐‐‐‐‐‐‐‐‐‐‐‐‐‐ 6‐2  6.2.2  藻類相調查 ‐‐‐‐‐‐‐‐‐‐‐‐‐‐‐‐‐‐‐‐‐‐‐‐‐‐‐‐‐‐‐‐‐‐‐‐‐‐‐‐‐‐‐‐‐‐‐‐‐‐‐‐‐‐‐‐‐‐‐ 6‐3  6.2.3  優養化分析 ‐‐‐‐‐‐‐‐‐‐‐‐‐‐‐‐‐‐‐‐‐‐‐‐‐‐‐‐‐‐‐‐‐‐‐‐‐‐‐‐‐‐‐‐‐‐‐‐‐‐‐‐‐‐‐‐‐‐‐ 6‐4  6.2.4  初級生產力 ‐‐‐‐‐‐‐‐‐‐‐‐‐‐‐‐‐‐‐‐‐‐‐‐‐‐‐‐‐‐‐‐‐‐‐‐‐‐‐‐‐‐‐‐‐‐‐‐‐‐‐‐‐‐‐‐‐‐‐ 6‐5  6.2.5  動物相調查 ‐‐‐‐‐‐‐‐‐‐‐‐‐‐‐‐‐‐‐‐‐‐‐‐‐‐‐‐‐‐‐‐‐‐‐‐‐‐‐‐‐‐‐‐‐‐‐‐‐‐‐‐‐‐‐‐‐‐‐ 6‐6  6.2.5.1  浮游性動物相調查 ‐‐‐‐‐‐‐‐‐‐‐‐‐‐‐‐‐‐‐‐‐‐‐‐‐‐‐‐‐‐‐‐‐‐‐‐‐‐‐‐‐‐‐ 6‐6  6.2.5.2  水生昆蟲與底棲生物相調查 ‐‐‐‐‐‐‐‐‐‐‐‐‐‐‐‐‐‐‐‐‐‐‐‐‐‐‐‐‐‐‐ 6‐6  6.2.5.3  魚類相與食性調查 ‐‐‐‐‐‐‐‐‐‐‐‐‐‐‐‐‐‐‐‐‐‐‐‐‐‐‐‐‐‐‐‐‐‐‐‐‐‐‐‐‐‐‐ 6‐7  6.2.6  生態分析方法 ‐‐‐‐‐‐‐‐‐‐‐‐‐‐‐‐‐‐‐‐‐‐‐‐‐‐‐‐‐‐‐‐‐‐‐‐‐‐‐‐‐‐‐‐‐‐‐‐‐‐‐‐‐‐‐‐ 6‐7  6.2.6.1  優勢度指數 ‐‐‐‐‐‐‐‐‐‐‐‐‐‐‐‐‐‐‐‐‐‐‐‐‐‐‐‐‐‐‐‐‐‐‐‐‐‐‐‐‐‐‐‐‐‐‐‐‐‐‐‐ 6‐7  6.2.6.2  種歧異度指數 ‐‐‐‐‐‐‐‐‐‐‐‐‐‐‐‐‐‐‐‐‐‐‐‐‐‐‐‐‐‐‐‐‐‐‐‐‐‐‐‐‐‐‐‐‐‐‐‐‐ 6‐7  6.2.6.3  種豐富度指數 ‐‐‐‐‐‐‐‐‐‐‐‐‐‐‐‐‐‐‐‐‐‐‐‐‐‐‐‐‐‐‐‐‐‐‐‐‐‐‐‐‐‐‐‐‐‐‐‐‐ 6‐7  6.2.6.4  均勻度指數 ‐‐‐‐‐‐‐‐‐‐‐‐‐‐‐‐‐‐‐‐‐‐‐‐‐‐‐‐‐‐‐‐‐‐‐‐‐‐‐‐‐‐‐‐‐‐‐‐‐‐‐‐ 6‐7 

(25)

目錄 6.3  水質採樣 ‐‐‐‐‐‐‐‐‐‐‐‐‐‐‐‐‐‐‐‐‐‐‐‐‐‐‐‐‐‐‐‐‐‐‐‐‐‐‐‐‐‐‐‐‐‐‐‐‐‐‐‐‐‐‐‐‐‐‐‐‐‐‐‐‐‐‐‐‐ 6‐8  6.3.1  採樣說明 ‐‐‐‐‐‐‐‐‐‐‐‐‐‐‐‐‐‐‐‐‐‐‐‐‐‐‐‐‐‐‐‐‐‐‐‐‐‐‐‐‐‐‐‐‐‐‐‐‐‐‐‐‐‐‐‐‐‐‐‐‐‐ 6‐8  6.4  生態採樣結果分析 ‐‐‐‐‐‐‐‐‐‐‐‐‐‐‐‐‐‐‐‐‐‐‐‐‐‐‐‐‐‐‐‐‐‐‐‐‐‐‐‐‐‐‐‐‐‐‐‐‐‐‐‐‐‐‐‐6‐10  6.4.1  化學分析結果 ‐‐‐‐‐‐‐‐‐‐‐‐‐‐‐‐‐‐‐‐‐‐‐‐‐‐‐‐‐‐‐‐‐‐‐‐‐‐‐‐‐‐‐‐‐‐‐‐‐‐‐‐‐‐‐6‐10  6.4.1.1  淨水廠 ‐‐‐‐‐‐‐‐‐‐‐‐‐‐‐‐‐‐‐‐‐‐‐‐‐‐‐‐‐‐‐‐‐‐‐‐‐‐‐‐‐‐‐‐‐‐‐‐‐‐‐‐‐‐‐‐‐6‐10  6.4.1.2  水庫 ‐‐‐‐‐‐‐‐‐‐‐‐‐‐‐‐‐‐‐‐‐‐‐‐‐‐‐‐‐‐‐‐‐‐‐‐‐‐‐‐‐‐‐‐‐‐‐‐‐‐‐‐‐‐‐‐‐‐‐‐6‐11  6.4.2  藻類相 ‐‐‐‐‐‐‐‐‐‐‐‐‐‐‐‐‐‐‐‐‐‐‐‐‐‐‐‐‐‐‐‐‐‐‐‐‐‐‐‐‐‐‐‐‐‐‐‐‐‐‐‐‐‐‐‐‐‐‐‐‐‐‐‐6‐14  6.4.2.1  藻類群落 ‐‐‐‐‐‐‐‐‐‐‐‐‐‐‐‐‐‐‐‐‐‐‐‐‐‐‐‐‐‐‐‐‐‐‐‐‐‐‐‐‐‐‐‐‐‐‐‐‐‐‐‐‐‐6‐14  6.4.2.2  藻類密度 ‐‐‐‐‐‐‐‐‐‐‐‐‐‐‐‐‐‐‐‐‐‐‐‐‐‐‐‐‐‐‐‐‐‐‐‐‐‐‐‐‐‐‐‐‐‐‐‐‐‐‐‐‐‐6‐22  6.4.2.3  藻類垂直分布 ‐‐‐‐‐‐‐‐‐‐‐‐‐‐‐‐‐‐‐‐‐‐‐‐‐‐‐‐‐‐‐‐‐‐‐‐‐‐‐‐‐‐‐‐‐‐‐‐6‐25  6.4.2.4  藻類群落指標 ‐‐‐‐‐‐‐‐‐‐‐‐‐‐‐‐‐‐‐‐‐‐‐‐‐‐‐‐‐‐‐‐‐‐‐‐‐‐‐‐‐‐‐‐‐‐‐‐6‐26  6.4.2.5  藻類生質量 ‐‐‐‐‐‐‐‐‐‐‐‐‐‐‐‐‐‐‐‐‐‐‐‐‐‐‐‐‐‐‐‐‐‐‐‐‐‐‐‐‐‐‐‐‐‐‐‐‐‐‐6‐27  6.4.3  優養指數 ‐‐‐‐‐‐‐‐‐‐‐‐‐‐‐‐‐‐‐‐‐‐‐‐‐‐‐‐‐‐‐‐‐‐‐‐‐‐‐‐‐‐‐‐‐‐‐‐‐‐‐‐‐‐‐‐‐‐‐‐‐6‐29  6.4.4  關鍵污染鹽 ‐‐‐‐‐‐‐‐‐‐‐‐‐‐‐‐‐‐‐‐‐‐‐‐‐‐‐‐‐‐‐‐‐‐‐‐‐‐‐‐‐‐‐‐‐‐‐‐‐‐‐‐‐‐‐‐‐‐6‐29  6.4.5  初級生產力 ‐‐‐‐‐‐‐‐‐‐‐‐‐‐‐‐‐‐‐‐‐‐‐‐‐‐‐‐‐‐‐‐‐‐‐‐‐‐‐‐‐‐‐‐‐‐‐‐‐‐‐‐‐‐‐‐‐‐6‐30  6.4.6  動物相調查 ‐‐‐‐‐‐‐‐‐‐‐‐‐‐‐‐‐‐‐‐‐‐‐‐‐‐‐‐‐‐‐‐‐‐‐‐‐‐‐‐‐‐‐‐‐‐‐‐‐‐‐‐‐‐‐‐‐‐6‐32  6.4.6.1  浮游性動物相 ‐‐‐‐‐‐‐‐‐‐‐‐‐‐‐‐‐‐‐‐‐‐‐‐‐‐‐‐‐‐‐‐‐‐‐‐‐‐‐‐‐‐‐‐‐‐‐‐6‐33  6.4.6.2  微細浮游動物相 ‐‐‐‐‐‐‐‐‐‐‐‐‐‐‐‐‐‐‐‐‐‐‐‐‐‐‐‐‐‐‐‐‐‐‐‐‐‐‐‐‐‐‐‐‐6‐40  6.4.6.3  水生昆蟲與底棲生物相 ‐‐‐‐‐‐‐‐‐‐‐‐‐‐‐‐‐‐‐‐‐‐‐‐‐‐‐‐‐‐‐‐‐‐‐‐6‐42  6.4.7  魚類相 ‐‐‐‐‐‐‐‐‐‐‐‐‐‐‐‐‐‐‐‐‐‐‐‐‐‐‐‐‐‐‐‐‐‐‐‐‐‐‐‐‐‐‐‐‐‐‐‐‐‐‐‐‐‐‐‐‐‐‐‐‐‐‐‐6‐45  6.4.8  魚貝類食性 ‐‐‐‐‐‐‐‐‐‐‐‐‐‐‐‐‐‐‐‐‐‐‐‐‐‐‐‐‐‐‐‐‐‐‐‐‐‐‐‐‐‐‐‐‐‐‐‐‐‐‐‐‐‐‐‐‐‐6‐50  6.5  水質採樣結果分析 ‐‐‐‐‐‐‐‐‐‐‐‐‐‐‐‐‐‐‐‐‐‐‐‐‐‐‐‐‐‐‐‐‐‐‐‐‐‐‐‐‐‐‐‐‐‐‐‐‐‐‐‐‐‐‐‐6‐53  6.5.1  第一次採樣(95 年 4 月 12 日)結果分析‐‐‐‐‐‐‐‐‐‐‐‐‐‐‐‐‐‐‐‐6‐53  6.5.1.1  水質監測結果(一)水質之垂直分佈(以不同測站之 相同水質為比較)‐‐‐‐‐‐‐‐‐‐‐‐‐‐‐‐‐‐‐‐‐‐‐‐‐‐‐‐‐‐‐‐‐‐‐‐‐‐‐‐‐‐‐‐‐6‐53  6.5.1.2  水質監測結果(二)水質之垂直分佈  (同測站之各 水質參數之比較)‐‐‐‐‐‐‐‐‐‐‐‐‐‐‐‐‐‐‐‐‐‐‐‐‐‐‐‐‐‐‐‐‐‐‐‐‐‐‐‐‐‐‐‐‐6‐57  6.5.2  第二次採樣(95 年 7 月 19 日)結果分析‐‐‐‐‐‐‐‐‐‐‐‐‐‐‐‐‐‐‐‐6‐61  6.5.2.1  水質監測結果(一)水質之垂直分佈(以不同測站之

(26)

相同水質為比較)‐‐‐‐‐‐‐‐‐‐‐‐‐‐‐‐‐‐‐‐‐‐‐‐‐‐‐‐‐‐‐‐‐‐‐‐‐‐‐‐‐‐‐‐‐6‐61  6.5.2.2  水質監測結果(二)水質之垂直分佈  (同測站之各 水質參數之比較)‐‐‐‐‐‐‐‐‐‐‐‐‐‐‐‐‐‐‐‐‐‐‐‐‐‐‐‐‐‐‐‐‐‐‐‐‐‐‐‐‐‐‐‐‐6‐65  6.5.3  第三次採樣(95 年 10 月 16 日)結果 ‐‐‐‐‐‐‐‐‐‐‐‐‐‐‐‐‐‐‐‐‐‐‐‐6‐68  6.5.3.1  水質監測結果(一)水質之垂直分佈(以不同測站之 相同水質為比較)‐‐‐‐‐‐‐‐‐‐‐‐‐‐‐‐‐‐‐‐‐‐‐‐‐‐‐‐‐‐‐‐‐‐‐‐‐‐‐‐‐‐‐‐‐6‐68  6.5.3.2  水質監測結果(二)水質之垂直分佈  (同測站之各 水質參數之比較)‐‐‐‐‐‐‐‐‐‐‐‐‐‐‐‐‐‐‐‐‐‐‐‐‐‐‐‐‐‐‐‐‐‐‐‐‐‐‐‐‐‐‐‐‐6‐71  6.5.4  水質時間變化 ‐‐‐‐‐‐‐‐‐‐‐‐‐‐‐‐‐‐‐‐‐‐‐‐‐‐‐‐‐‐‐‐‐‐‐‐‐‐‐‐‐‐‐‐‐‐‐‐‐‐‐‐‐‐‐6‐75  6.5.4.1  第一測站三次採樣水質監測結果比較 ‐‐‐‐‐‐‐‐‐‐‐‐‐‐‐‐‐‐6‐75  6.5.4.2  第二測站二次採樣水質監測結果比較 ‐‐‐‐‐‐‐‐‐‐‐‐‐‐‐‐‐‐6‐77  6.6  新山水庫水文水質特性及其對生態系統之影響‐‐‐‐‐‐‐‐‐‐‐‐‐‐‐‐‐‐‐‐6‐79  6.7  底泥採樣分析結果 ‐‐‐‐‐‐‐‐‐‐‐‐‐‐‐‐‐‐‐‐‐‐‐‐‐‐‐‐‐‐‐‐‐‐‐‐‐‐‐‐‐‐‐‐‐‐‐‐‐‐‐‐‐‐‐‐6‐81  第七章  討論 ‐‐‐‐‐‐‐‐‐‐‐‐‐‐‐‐‐‐‐‐‐‐‐‐‐‐‐‐‐‐‐‐‐‐‐‐‐‐‐‐‐‐‐‐‐‐‐‐‐‐‐‐‐‐‐‐‐‐‐‐‐‐‐‐‐‐‐‐‐‐‐‐‐‐ 7‐1  7.1  生態 ‐‐‐‐‐‐‐‐‐‐‐‐‐‐‐‐‐‐‐‐‐‐‐‐‐‐‐‐‐‐‐‐‐‐‐‐‐‐‐‐‐‐‐‐‐‐‐‐‐‐‐‐‐‐‐‐‐‐‐‐‐‐‐‐‐‐‐‐‐‐‐‐‐‐‐ 7‐1  7.2  總結 ‐‐‐‐‐‐‐‐‐‐‐‐‐‐‐‐‐‐‐‐‐‐‐‐‐‐‐‐‐‐‐‐‐‐‐‐‐‐‐‐‐‐‐‐‐‐‐‐‐‐‐‐‐‐‐‐‐‐‐‐‐‐‐‐‐‐‐‐‐‐‐‐‐‐7‐11  7.2.1  上游壩堤 ‐‐‐‐‐‐‐‐‐‐‐‐‐‐‐‐‐‐‐‐‐‐‐‐‐‐‐‐‐‐‐‐‐‐‐‐‐‐‐‐‐‐‐‐‐‐‐‐‐‐‐‐‐‐‐‐‐‐‐‐‐7‐11  7.2.2  人工濕地 ‐‐‐‐‐‐‐‐‐‐‐‐‐‐‐‐‐‐‐‐‐‐‐‐‐‐‐‐‐‐‐‐‐‐‐‐‐‐‐‐‐‐‐‐‐‐‐‐‐‐‐‐‐‐‐‐‐‐‐‐‐7‐12  7.2.3  水生植物 ‐‐‐‐‐‐‐‐‐‐‐‐‐‐‐‐‐‐‐‐‐‐‐‐‐‐‐‐‐‐‐‐‐‐‐‐‐‐‐‐‐‐‐‐‐‐‐‐‐‐‐‐‐‐‐‐‐‐‐‐‐7‐12  7.2.4  藻類吸收 ‐‐‐‐‐‐‐‐‐‐‐‐‐‐‐‐‐‐‐‐‐‐‐‐‐‐‐‐‐‐‐‐‐‐‐‐‐‐‐‐‐‐‐‐‐‐‐‐‐‐‐‐‐‐‐‐‐‐‐‐‐7‐13  7.2.5  貝類利用 ‐‐‐‐‐‐‐‐‐‐‐‐‐‐‐‐‐‐‐‐‐‐‐‐‐‐‐‐‐‐‐‐‐‐‐‐‐‐‐‐‐‐‐‐‐‐‐‐‐‐‐‐‐‐‐‐‐‐‐‐‐7‐13  7.2.6  食藻魚類 ‐‐‐‐‐‐‐‐‐‐‐‐‐‐‐‐‐‐‐‐‐‐‐‐‐‐‐‐‐‐‐‐‐‐‐‐‐‐‐‐‐‐‐‐‐‐‐‐‐‐‐‐‐‐‐‐‐‐‐‐‐7‐13  7.2.7  食魚魚類 ‐‐‐‐‐‐‐‐‐‐‐‐‐‐‐‐‐‐‐‐‐‐‐‐‐‐‐‐‐‐‐‐‐‐‐‐‐‐‐‐‐‐‐‐‐‐‐‐‐‐‐‐‐‐‐‐‐‐‐‐‐7‐14  7.2.8  魚類移除 ‐‐‐‐‐‐‐‐‐‐‐‐‐‐‐‐‐‐‐‐‐‐‐‐‐‐‐‐‐‐‐‐‐‐‐‐‐‐‐‐‐‐‐‐‐‐‐‐‐‐‐‐‐‐‐‐‐‐‐‐‐7‐14  7.2.9  以生物控制(圓蚌)控制水庫藻類濃度之初步理論分析 ‐7‐14  7.2.10.  以深層曝氣機增加底部溶氧‐‐‐‐‐‐‐‐‐‐‐‐‐‐‐‐‐‐‐‐‐‐‐‐‐‐‐‐‐‐‐‐‐‐‐7‐16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 ‐‐‐‐‐‐‐‐‐‐‐‐‐‐‐‐‐‐‐‐‐‐‐‐‐‐‐‐‐‐‐‐‐‐‐‐‐‐‐‐‐‐‐‐‐‐‐‐‐‐‐‐‐‐‐‐‐‐‐‐‐‐‐‐‐ 8‐1  8.1  結論 ‐‐‐‐‐‐‐‐‐‐‐‐‐‐‐‐‐‐‐‐‐‐‐‐‐‐‐‐‐‐‐‐‐‐‐‐‐‐‐‐‐‐‐‐‐‐‐‐‐‐‐‐‐‐‐‐‐‐‐‐‐‐‐‐‐‐‐‐‐‐‐‐‐‐‐ 8‐1 

(27)

目錄 參考文獻  附錄一    採樣資料  附錄二 95 年度「以生態工法淨化水庫水質控制優養化研究計畫」第一次工作 簡報會議審查意見及辦理情形對照表 附錄三 95 年度「以生態工法淨化水庫水質控制優養化研究計畫」期中簡報會 議審查意見及辦理情形對照表 附錄四   95 年度「以生態工法淨化水庫水質控制優養化研究計畫」期末簡報會 議審查意見及辦理情形對照表 附錄五    計畫座談會會議記錄  附錄六    執行計畫經費表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彼計地水火風。是實句攝。以有質礙故。堅濕煖動。是德句攝。以無質礙故。今先

www.themegallery.com 總結 Company Logo.. 1) 要先開水喉最少兩分鐘.. *若食水在喉管裡停留的時間更長

 提高業主、物業管理人及 用戶對妥善保養內部水管 系統的重要性,以及在內 部水管系統中使用合規格

本研究以取自石門水庫地區之低塑性黏土為研究對象,以浸水直

污水處理 (sewage / wastewater treatment) 係 使自然或人為介入水中的污染物質重新分離出 來,以減輕水污染的負荷或將其中有害物質轉 化為無害物質。採用三原則 : 固液分離

原水 分水井 接觸池 清水池

本研究於 2017 年 2 月至屏東縣 10 所校園採集使用水源及經淨水處理

【7】FEMA National Flood Insurance Program,1990,“Regulations for Floodplain Management and Flood Hazard dentification Revised as”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