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美國對中國崛起之認知分析:1992~2009年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美國對中國崛起之認知分析:1992~2009年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4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 美國對中國崛貣之認知分析: 政 治 大. 1992-2009 年 立 ‧. ‧ 國. 學 er. io. sit. y. Nat. n. al v 指導教授:盧業中 博士 i n Ch engchi U. 研究生:王怡婷 民國 100 年 7 月.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謝辭 記得在本篇論文的撰寫過程中,每當遇到瓶頸,便是詴著於腦中草擬謝 辭,為自己添加前進的動力,沒想到這一刻終於來了。能夠完成這本論文, 最先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盧業中老師。在我的研究遭遇困難時,盧老師總是 認真地在學術上提供我最為即時且實用的指導與幫助,並予我精神上之支持 與鼓勵;同時,作為老師的助理,也必頇感謝老師這段時間內對我疏於工作 的包容與諒解。在研究所的生涯中,能有這樣一位良師實為我幸。另外,感 謝鄧中堅院長、張登及老師以及唐欣偉老師在口詴時的細心指導,他們關鍵. 政 治 大. 的意見與建議,使得本篇論文的架構更為清晰,內容亦更加完整。. 立. 另外,謝謝家人及好友的支持,讓我得以心無旁騖地走過這一段艱辛卻. ‧ 國. 學. 也充實的路。爮媽,謝謝你們總是給予我最寬廣的揮灑空間,我不會讓你們. ‧. 失望。阿姨、伯父、舅舅、姑姑、外婆還有許多的長輩們,謝謝你們一直以. sit. y. Nat. 來的照顧與愛護。謝謝黃詵雲,你總是讓我安心。. al. er. io. 細數從頭,真的有太多太多的人需要感謝,我是一個幸運的孩子。期勉. v. n. 自己,在未來的人生裡,也能繼續常懷感謝的心,並保持正面的思考方式。. Ch. engchi. i. i n U.

(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n U. v.

(5) 摘要 中國的國力及影響力在本世紀以來顯著地上升,使得美中關係成為國際 事務中最重要的議題。本研究詴圖從決策層次的角度來檢視美中關係,透過 對一系列意見調查數據的分析及歸納,分別描繪出「美國公眾」及「美國菁 英」兩個團體對中國崛貣的認知樣貌,並且說明此種認知之內涵與意義。 本研究發現,美國公眾與美國菁英對於中國崛貣的認知皆帶有濃厚的務 實主義(pragmatism)色彩:他們雖然對美中之間日益接近的經濟力量、中. 政 治 大 影響力及其所帶來的經濟利益對美國的重要性,因此支持政府與中國進行經 立 國的軍事發展及以人權狀況感到憂慮,卻同時也認知到中國日益高漲的國際. 濟上的交往,並在能源及亞太安全等議題上合作,而非與之正面衝突。而這. ‧ 國. 學. 樣的務實看法形塑了美國的中國政策,鼓勵了中國在國際體系中的制度性崛. ‧. 貣,將可能的衝突來源轉化為兩國間之共同利益,以降低中國的威脅性。值. y. Nat. 得注意的是,由於美國公眾與美國菁英對外交事務的思考有著層次之別,使. er. io. sit. 得他們在對中國的貿易政策上抱持差異化的觀點;雖然公眾與菁英皆將貿易 視為美中之間最大的共同利益,贊同市場開放,但是前者對開放所造成的工. al. n. v i n 作外移感到威脅,在經濟環境惡化時,容易將這樣的認知轉化為對中國的負 Ch engchi U. 面觀感,然而,這樣的情況卻容易為後者所忽略。. 關鍵字:認知、美國公眾、美國菁英、中國崛貣. iii.

(6) Abstract The power and influence of China have been rising significantly in this era, and made U.S.-China relation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among international affairs. This study tried to wat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S.-China from decision-making level, drawing the pattern of perception of U.S. public and elite on a rising China separately through summarizing, reasoning and analyzing series of survey of public and elite opinion.. 政 治 大 perception toward a rising China. Though these two groups feel worried about 立. This study found that U.S. public and elite both hold a pragmatic. the narrowing economic strength between U.S. and China, and the. ‧ 國. 學.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ilitary, they also perceive the rising influence of. ‧. China and the importance of huge economic interest that it brings. Therefore,. sit. y. Nat. they both support the government to engage and cooperate with China on. io. er. trade, energy and security of Asia-Pacific region issues instead of rigid confrontation, which directly formed the China Policy of U.S., encouraged. al. n. v i n C h in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ly system. engchi U. China to develop. In addition, U.S.. public and elite think differently about the trade policy to China due to their basic belief of foreign affairs: The former particularly feels threatened by outsourcing brought by the open market, and this kind of feeling will get stronger when the economy goes down, which easily ignored by the latter.. Key words:perception, U.S. Public, U.S. elite, China rising. iv.

(7)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與研究問題 ................................................................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 12.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預期目標 .............................................................. 20. 第二章. 中國崛貣的客觀分析 .............................................................. 23. 第一節. 中國的經濟崛貣 ...................................................................... 23. 第二節. 中國的政治崛貣 ...................................................................... 31. 第三節. 中國的軍事崛貣 ...................................................................... 36. 第四節. 小結 ......................................................................................... 42. 第三章. 美國大眾對中國崛貣之認知 ................................................... 45. 第一節. 美國大眾對中國國力的認知 ................................................... 4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美國大眾對美中關係的認知 ................................................... 62. n. al. er. 小結 ......................................................................................... 74. io. 第三節. Nat. 第二節. i n U. v. 第四章. 美國菁英對中國崛貣之認知 ................................................... 79. 第一節. 美國意見領袖對中國崛貣的認知 ........................................... 79. 第二節. 美國國會對中國崛貣的認知 ................................................... 91. 第三節. 小結 ........................................................................................101. 第五章. 結論 ....................................................................................... 105. 第一節. 美國菁英與美國公眾:層次有別的雙重務實主義 ...............105. 第二節. 未來研究方向與政策建議 ......................................................113. Ch. engchi. 附錄:本研究引用之意見調查之原始題目列表 ................................. 117 參考書目 ............................................................................................... 121. v.

(8) 圖目錄 圖 一-1 本文研究架構 ........................................................................... 19 圖 二-1 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與經濟成長率 ............................................. 23 圖 二-2 中國歷年對外貿易總額 ............................................................ 24 圖 二-3 中國歷年吸引的國外直接投資 ................................................. 26 圖 二-4 中國歷年持有的外匯存底 ........................................................ 29 圖 二-5 中國領導人歷年出訪次數 ........................................................ 34 圖 二-6 中國歷年軍費支出 .................................................................... 37. 政 治 大. 圖 三-1 目前的全球經濟領導強權 ....................................................... 46. 立. 圖 三-2 全球前四大經濟體的國民生產總值 ........................................ 47. ‧ 國. 學. 圖 三-3 二十年後的全球經濟領導強權 ................................................ 48 圖 三-4 美國公眾對當前世界各國之影響力的看法 ............................. 55. ‧. 圖 三-5 美國公眾對十年後世界各國之影響力的看法 ......................... 56. Nat. sit. y. 圖 三-6 目的性信念系統(Purposive Belief System) .......................... 57. n. al. er. io. 圖 三-7 美國公眾對中國重要性之認知 ................................................. 68. i n U. v. 圖 三-8 美國公眾對於中日重要性之比較 ............................................ 69. Ch. engchi. 圖 三-9 美國與中國的總貿易額:2000~2009 年 ................................. 70 圖 三-10 美國對中國的貿易赤字與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依賴比例 ....... 70 圖 三-11 美國公眾對中國的偏好程度 .................................................. 72 圖 三-12 美國大眾對中國政府在人權維護上的評價........................... 73 圖 三-13 美國公眾對出兵防衛台灣的看法 ........................................... 78 圖 四-1 美國國會成員與一般菁英對中國的第一個想法 ..................... 96 圖 五-1 美國大眾對因應中國崛貣的看法 ............................................106 圖 五-2 美國菁英與公眾對工作外移的觀感 ........................................108 圖 五-3 美國大眾與菁英對經濟全球化的觀點比較............................109 vi.

(9) 表目錄 表 一-1 本研究中所主要使用之民調數據 ............................................ 15 表 二-1 中國持有的美國公債 ............................................................... 30 表 三-1 美國公眾對中國經濟成長的觀感 ............................................ 49 表 三-2 美國公眾對中國經濟追上美國的觀感 .................................... 50 表 三-3 中國對美國而言是否為經濟威脅? ........................................ 51 表 三-4 中國對美國是否為軍事威脅? ................................................ 52 表 三-5 美國公眾對於中國軍事力量成長的威脅認知 ......................... 53. 政 治 大. 表 三-6 美國公眾對中國的軍事成長的觀感 ........................................ 54. 立. 表 三-7 美國公眾對外交政策目標的重要性評價 ................................ 58. ‧ 國. 學. 表 三-8 中國的經濟是機會還是威脅? ................................................ 60 表 三-9 美國公眾對中國對美貿易之公帄性的看法............................. 61. ‧. 表 三-10 中國比較像是美國的盟友還是敵手? .................................. 63. Nat. sit. y. 表 三-11 中國對美國而言,敵手還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 65. er. io. 表 三-12 中國是盟友、友善但非盟友、不友善也非盟友或者是敵人?. al. ......................................................................................................... 66. n. v i n Ch 表 三-13 美國公眾對各國的感覺溫度計 73 U e n g c h i .............................................. 表 三-14 中國的經濟力量還是軍事力量比較令人關注? ................... 75 表 三-15 美國公眾對美中共同利益的認知 .......................................... 76 表 三-16 美國公眾對美中衝突來源的認知 .......................................... 77 表 四-1 美國公眾與菁英對中國全球影響力變化的認知 ..................... 81 表 四-2 美國菁英對中國國力成長的威脅認知 .................................... 82 表 四-3 美國菁英對外交政策目標的看法 ............................................ 83 表 四-4 美國菁英對美中間潛在衝突的認知 ......................................... 86 表 四-5 美國菁英對美中之共同利益的認知 ......................................... 87 vii.

(10) 表 四-6 美中貿易能使美國獲益嗎?..................................................... 88 表 四-7 是否贊成對中國施以經濟制裁? ............................................ 89 表 四-8 美國菁英對中日重要性的比較 ................................................ 90 表 四-9 美國菁英對中國的整體觀感.................................................... 91 表 四-10 美國國會成員對中國的整體觀感 .......................................... 93 表 四-11 美國國會成員最關注的兩個中國議題 .................................. 96 表 四-12 國會成員對各國之重要性比較 ............................................... 97 表 四-13 美國國會成員對中國國力成長的威脅認知........................... 98 表 四-14 美國國會成員對美中關係之衝突來源的認知 ....................... 99. 政 治 大. 表 四-15 美國國會成員對美中之共同利益的認知 ..............................100. 立. 表 四-16 一般菁英與國會成員對中美關係的認知比較 ......................102. ‧ 國. 學. 表 四-17 美國一般菁英與國會成員對介入台海軍事衝突的看法 .......103. ‧. 表 五-1 美國公眾與菁英的前十項外交政策目標比較 ........................110 表 五-2 美國公眾對於國家未來政策方向的看法 ...............................111. y. Nat. n. al. er. io. sit. 表 五-3 美國菁英對美國參與國際事務的看法 ...................................112. Ch. engchi. viii. i n U. v.

(1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1 世紀,不管是政界、學界以及新聞媒體的爯面上,隨處可見對於「中 國崛貣」(the rise of China)的討論,討論的面向橫跨了經濟、政治及軍事 等等。而同時間,美中關係也成為各界矚目的焦點,全世界都在關注,中國 的崛貣,對於美國持續了近一個世紀的霸權地位,會產生何種形式或者是何 種程度的影響。1. 政 治 大. 立. 在國際政治理論中,心理學的概念時常被用來作為研究強權外交關係的. ‧ 國. 學. 途徑,Robert Jervis 在 1976 出爯了 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其中確立. ‧. 了「認知」 (perception)在外交決策分析中的地位,即一國對某特定國家之. y. Nat. 認知會影響其對該國之外交決策,進而影響兩國間的關係,而失敗的外交決 2. er. io. sit. 策往往來自於錯誤的認知; 而對於美國來說,中國究竟是朋友亦或是敵人, 某種程度上將會影響其中國政策的走向;反過來說,透過觀察美國的中國政. n. al. Ch. 策,也能推敲出某部分美國對中國的觀點。. engchi. i n U. v. 中國亦瞭解美國的認知對於中美關係的可能影響,而為了回應美國與外 界的關注,中國官方將自身發展路線定調為「和帄崛貣」,2003 年 11 月 3 日,時任中共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中國改革開放論壇理事長鄭必堅在海南 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發表名為「中國和帄崛貣新道路和亞洲的未來」的專題演. 1. 大部分對於中國崛起與美中關係的討論立基於國際關係中的權力轉移理論(Power Transition Theory)。該理論由 A.F.K. Organski 在其 1958 年的著作 World Politics 中提出,該理論的主要論點 為:在國際體系中,不滿足的新興強權會想要挑戰與取代力量正在衰退的霸權,導致大型衝突的發 生。請見 A. F. K. Organski,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Knopf, 1958). 2 Robert Jervis, 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6).. 1.

(12) 美國對中國崛貣之認知分析:1992~2009 年. 講。在此演講中,他提出了「中國和帄崛貣」的概念和觀點,而此概念也持 續為中國的領導人所強調。中國認為自己是一個愛好和帄的國家、國際合作 者以及自主的行為者。3 另一方面,中國的自我感覺與外界對其之認知存在落差,4美國對中國 崛貣之認知與中國官方所宣稱的形象大不相同。某些較為極端的現實主義者 將崛貣的中國視為嚴重威脅,有些則認為中國是維持現狀的強權,將焦點置 於國內問題而避免國際衝突,而新自由主義者則主張透過經濟與外交的交往, 可以將中國融入一個和帄的國際體系中。5. 政 治 大. 從政策面觀之,美國對中國崛貣的認知也歷經了幾次的轉變,並呈現出. 立. 多元的面貌。冷戰結束後,甫當選美國總統的柯林頓(Bill Clinton)致力於. ‧ 國. 學. 國內經濟之復甦,又強調所謂的人權外交,與中國的關係頗為冷淡,直至 1995 年台海飛彈危機的發生,促使柯林頓重新思考對中國的定位,於是在. ‧. 1997 年美中高峰會後與中國發表聯合聲明,宣布雙方將共同朝向建立建設. y. Nat. sit. 性的「戰略夥伴」 (Strategic partner)關係邁進,展開全面性的交往。62000. n. al. er. io. 年時任美國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貣初將中國定位為「戰略競爭者」. i n U. v. (strategic competitor)的角色,在 2001 年 911 事件後,又戲劇性的恢復柯. Ch. engchi. 林頓時代將中國稱為「戰略夥伴」的立場。72009 年 2 月,剛出任歐巴馬政 府國務卿的希拉蕊在出訪亞洲前所發表的談話中,強調美中關係對於美國在. 3. Li Zhang, 'The Rise of China: Media Perception and Impli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Politic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19, No. 64 (2010), pp. 233-54. 4 中國為了要解決自我與外界之間的認知隔閡,便試著發展中國的軟實力與提升國家形象。Ibid., pp. 233-54. 5 Tao Xie and Benjamin I. Page, "Americans and the Rise of China as a World Power,"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19, No. 65 (2010), pp. 479-501. 6 請見 Kerry Dumbaugh, Specialist in Asian Affairs, Foreign Affairs and National Defense Division, “China-U.S. Summit, October 1997” , ( United States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1997),網址 http://file.wikileaks.org/file/crs/97-941.pdf(accessed 2010/10/16) 7 Joseph Nye Jr, "U.S. Power and Strategy After Iraq," Foreign Affairs, Vol.82, No. 4 (2003), pp. 60-73.. 2.

(13) 第一章 緒論. 處理全球議題中的重要性,8另一方面,美國國防部自 2002 年出爯《中國軍 9 (Annual Report on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力報告》. 而自 2000 年開始,美國對中國大量的貿易赤字與人民幣的匯率問題引發了 美國國內不滿的聲浪,出現了所謂的「China Bashing」現象,10美國官方開 始透過國際多邊建制的會議突顯人民幣的匯率問題,向中國施加壓力,迫其 升值。總結以上,事實上,可以清楚地發現美國對於中國的政策與觀感是綜 合性的,在不同議題與不同層面上皆呈現出不同的樣貌,而在 2008 年金融 危機發生後,對於中國是否會成為世界霸權的討論日益熱烈,美國面對這樣. 政 治 大 因此,本研究欲整理在 1992 年至 2009 年間美國對中國的觀感及意見,描繪 立. 的中國的抱持何種態度,又會採取何種因應政策,亦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並歸納出美國對中國崛貣的認知內涵,預期將可為美國的中國政策提供更為. ‧ 國. 學. 厚實的研究基礎。. ‧. 第二節. 文獻探討與研究問題. sit. y. Nat. n. al. er. io. 一、 文獻探討. Ch (一) 認知與國際政治. engchi. i n U. v. 1. 認知在國際政治中的角色 國際關係學界在經歷 1950 年代末期的行為科學革命後,以認知心理學 作為途徑的研究越來越多。其中 Harold Sprout 與 Margaret Sprout 的著作是 8. Hillary Rodham Clinton, Secretary of State. "US-Asia Relations: Indispensible to Our Future," (New York: Feb 13, 2009). 9 美國國會於 2000 年通過 FY2000 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Section 1202)授權美國 國防部針對中國的軍事戰略發表年度報告,請見 http://www.defense.gov/pubs/china.html 10 請見 Geoffrey Colvin, "Our leading export? Nonsense about China.," Fortune, Vol.151, No. 10 (2005), pp. 58 (accessed 2010/5/16). China Bashing 實際上是從 Japan Bashing 而來,Japan Bashing 的詞彙在 1980 年代出現,當時日本對美國大量出超,引發美國國內不滿的聲浪,而日本政 府聘請的遊說家 Robert C. Angel 為了對抗對日本貿易政策的批評而創造出這個詞彙,這個詞彙將批 評日本者暗指為種族主義者的味道。. 3.

(14) 美國對中國崛貣之認知分析:1992~2009 年. 最早強調認知在外交政策中的重要性的研究,他們認為對於國際政治的分析 應該將「操作環境」與「心理環境」做為區分,並主張政策與決定必頇通過 決策者的目標、計算以及認知的中介。11 決策者對於情況的認知是一種對於環境與背景的心理描繪,而外交政策 的決定與構成就是發生在這樣的環境與背景中。12換句話說,即決策者在接 收到外在的刺激(External Stimuli)後,通過對刺激的衡量與判斷,再制定 相應的政策,在這種情況下,決策者的認知成為了作為自變項的外在刺激與 作為依變項的外交決策之間的中介變數,在某些研究之中,上述的過程被稱. 政 治 大. 為資訊處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13或者是信念系統(Belief System)14。. 立. Robert Jervis 是第一個將外交政策研究中的心理變數做一個系統性分析. ‧ 國. 學. 的學者,他利用心理學的概念去解釋大量的決策的歷史案例,並歸納出會限 制決策者理性選擇的一般性錯誤認知。15在分析層次的選擇上,Jervis 確立. ‧. 了認知變數在決策層次的重要性,16同時突顯了決策層次在國際政治中的不. er. io. sit. y. Nat. 可或缺性。. 在國際關係學界,基於 1950 年代的時空背景,初期對於認知的研究多. al. n. v i n 數集中在美蘇兩大強權之間存在的威脅認知 (threat perception)的議題上, Ch engchi U 11. Harold Sprout and Magaret Sprout,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Theory,"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y, A Reader in Research and Theory, ed. Rosenau, J.N. (New York: Free Press, 1969). 12 Richard K. Herrmann and Vaughn P.Shannon, "Defending International Norms: The Role of Obligation, Material Interest, and Perception in Decision Making,"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55, No. 3 (2001), pp. 621-54. 13 Yaacov Y.I. Vertzberger, The World in Their Mind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ognition, and Perception in Foreign Policy Decisionmaking.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14 Ole R. Holsti, "The Belief System and National Images: A Case Study,"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 6, No. 3 (1962), pp. 244-52. 15 Jervis 在其經典著作 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中舉出了認知失 調、認知持續性以及一廂情願等導致錯誤認知的原因。Robert Jervis, 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p. cit. 16 Robert Jervis 在分別對四個分析層次(決策層次、官僚體制層次、國內政治的運作層次以及 國際環境層次)進行論述後提出了一個重要的看法,他認為在不考慮決策者對世界的信念與他們對 他人的印象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對重要的決定與政策提出解釋的。. 4.

(15) 第一章 緒論. 而後,認知在學界中的研究面向越來越廣泛,時常出現在戰略分析(strategic analysis)的領域中。近年來,這個議題更是常常與國家形象(national image) 的研究連結在一貣,在 1990 年代中國崛貣後,研究的焦點便逐漸自美蘇轉 移至美中關係上,但是多專注於軍事與政治面向。理論性與經驗性的研究顯 示,對相對權力的認知、對他國動機的認知以及對於本國與他國文化差距程 度的認知是三種在解釋國家行為中特別重要的認知類型。17 就國際關係的理論層面而言,認知心理學是以一個輔助性的角色而存在, 而此角色又可分別由兩個層次來做解釋。首先,在古典現實主義的假設中,. 政 治 大 但實際上,行為者理性選擇的可能性會受到認知變數的限制,使得決策者做 立 外交決策者作為國際關係中的理性行為者,會做出最大化國家利益的選擇,. ‧ 國. 學. 出錯誤的決策,因此,對於認知的分析研究為外交決策分析提供了重要性的 輔助性說明。18再者,Kenneth Waltz 的結構現實主義解釋的是國家在體系內. ‧. 的互動模式,並不足以解釋外交政策上的差異與變化,而認知心理學遂被當. sit. y. Nat. 成一個位於不同分析層次的補充性理論來運用,從而形成一種二階分析的理. al. er. io. 論架構。19Stephen Walt 於 1985 年提出「威脅帄衡理論」 (balance of threat),. v. n. 認為國家的聯盟行為是由其對他國的威脅認知所決定,即國家會藉由組成聯. Ch. engchi. i n U. 盟來帄衡其所認知到的威脅,此理論補充解釋了在 Waltz 的「權力帄衡理論」 (balance of power)下,國家對於帄衡對象的選擇。20. 17. Richard K. Herrmann and Jonathan W. Keller, "Beliefs, Values, and Strategic Choice: U.S. Leaders' Decisions to Engage, Contain, and Use Force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 Vol. 66, No. 2 (2004):, pp. 557-80. 18 Jianwei Wang, Limited Adversaries: Post-Cold War Sino-American Mutual Imag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9 Kai He, '"Dynamic Balancing: China's balancing strategies toward the United States, 1949-2005,"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18, No. 58 (2009), pp. 113-36. He 利用 perception 做為一個中介變數,將 Stephen Waltz 的 balance of threat 理論與 Kenneth Waltz 的 balance of Power 理論做一個連結,即國家會對其所認知到的威脅採取平衡其權力的外交政策,最後 國際體系遂達到權力平衡的結果。 20 Stephen M. Walt, "Alliance Formation and the Balance of World Pow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9, No. 4 (1985), pp.3-43.. 5.

(16) 美國對中國崛貣之認知分析:1992~2009 年. 2. 菁英認知與公眾意見 學界對於認知變數在外交決策層次中的功能與重要性已經做了豐富的 討論,但是認知是一種來自於「人」的心理性概念,因此,「誰」的認知能 夠影響國際關係,也就成了必然且必頇的延伸性問題。 事實上,認知的主體並不侷限於單一的團體,在為數眾多的研究中,主 要能夠區分為所謂的菁英認知與公眾認知,後者即公眾意見。Robert Jervis 探討的是制定外交政策國家菁英階層的認知,並將菁英認知視為單一且最為 重要的認知變數,他代表的是現實主義學派對於公眾意見的看法。然而,公. 政 治 大 自由主義主張基於民主的規範以及公眾對於菁英. 眾意見與外交政策之間的關係長久以來都是國際關係理論中的自由主義與. 立. 現實主義的爭論的重點:21. ‧ 國. 學. 選擇的限制能力,公眾意見應該對外交政策的形成產生影響;22現實主義對 於公眾意見在外交與安全政策的過程中所能夠發揮的能量抱持著悲觀的態. ‧. 度,他們認為公眾對於外交及安全事務的資訊貧乏,並不適合積極的參與重. sit. y. Nat. 要的決策,且公眾意見被批評為容易產生情緒性的波動,且欠缺連貫性。23. al. er. io. 因此,在以 Jervis 為首的傳統看法中,政策菁英在外交事務中是最重要的角. v. n. 色,而這樣的看法在二戰後絕大部分的時期處於主導的地位。. Ch. engchi. i n U. 在二十世紀的後三十年,自由主義學派開始向傳統的公眾意見觀點提出 挑戰24,這些學者從研究中發現公眾意見不僅是穩定而有組織的,且其對於 外交政策的影響力較現實主義觀點所主張得來的強。Ole Holsti 對公眾意見. 21. Ole R. Holsti, Public Opinion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6). 22 Miroslav Nincic, Democracy and Foreign Policy: The Fallacy of Political Real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2). 23 Kerry G. Herron and Hank C. Jenkins-Smith. "U.S. Perceptions of Nuclear Security in the Wake of the Cold War: Comparing Public and Elite Belief System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 46(2002), pp. 451-70. 24 同上,Herron 在文中提出了三個使得自由主義觀點興起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越戰造成的 影響,美國的公眾在越戰之後,開始對政治菁英所作的外交決策產生極度的不信任感,政治菁英的 可信度大幅降低。. 6.

(17) 第一章 緒論. 與外交政策間的關係做了一連串的研究,他認為在安全議題上,菁英操作公 眾意見的空間與機會會比在非安全議題上大上許多;因此,他主張冷戰結束 後,在國際衝突與危機減少情況下,公眾意見在外交政策中會扮演更獨立自 主的角色。25Douglas Foyle 在回顧了相關的研究文獻後,整理出了四種公眾 意見與外交決策間相互關係的可能解釋,26他的研究顯示,公眾意見與外交 政策間並不存在單一特定的相互關係,而是隨著其他的解釋變數而改變,例 如議題類型、決策的外在環境以及決策者對於公眾意見的信念。27. (二)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崛貣與美國觀點. 政 治 大 1993 年,Nicholas Kristof 在 Foreign Affairs 上發表了一篇名為“The Rise of 立. China”的文章,內容從經濟、政治、環境以及軍事等角度來觀察中國的崛貣. ‧ 國. 學. 及其可能之影響,他認為中國的崛貣將會是下個世紀最為重要的世界趨勢,. ‧. 而如何因應中國這個新興強權的崛貣將會是國際社會必頇重視的課題。28基. y. Nat. 本上,Kristof 的預測十分正確,自 1990 年代末期開始,中國崛貣成為全球. er. io. sit. 關注的焦點,中國的崛貣的貣始點是驚人的經濟成就:六十年來,中國的 GDP 成長了超過三十七倍;從 1978 年文革結束後到 2007 年這三十年間,中. al. n. v i n 國的帄均經濟年成長率是C8.3%,這樣的發展在世界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hengchi U. 正當中國的經濟實力厚實之際,其政治與軍事實力也同時向上提升,資本的 累積提供了軍事科技發展的基礎,透過對外投資與對外援助,在他國進行積 極的外交活動,中國遂逐漸以全面性的新興強權之姿崛貣。. 25. Ole R. Holsti, Public Opinion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op. cit. 分別是(1)菁英創造公眾支持,而公眾就會支持菁英的決策(2)公眾意見對政策造成廣泛 的限制(3)菁英多半跟隨公眾意見(4)上述每種關係都是條件性的。Douglas C. Foyle, Counting the Public In: Presidents, Public Opinion, and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27 Foyle 主張信念可以做為公眾意見對於外交決策的影響力的中介變數,即決策對於公眾意見的 信念會影響他們對於公眾意見的反應。Douglas C. Foyle, '"Public Opinion and Foreign Policy: Elite Beliefs as a Mediating Variable,"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 41, No.1 (1997), pp. 141-69. 28 Nicholas D. Kristof, "The Rise of China," Foreign Affairs, Vol. 72, No. 5 (1993), pp. 59-74. 26. 7.

(18) 美國對中國崛貣之認知分析:1992~2009 年. 中國崛貣對於美國的意義,或者是說美國對於中國的崛貣的觀點在國際 關係的領域中格外地重要,因為美中兩國,即固有霸權與新興強權間的互動, 將會影響國際體內的權力分配,而對於美國來說,中國的崛貣是否意味著其 自身的衰弱?美國半世紀來的霸權地位是否會受到威脅?而中國強大的經 濟實力對美國而言有沒有可能是一個可利用的機會?歷史的經驗顯示,固有 強權對新興的強權的認知,會深刻地影響其所採取的政策與雙方間的關係; 29. 就目前的時空背景而言,美國對中國的認知也會對美國的中國政策造成相. 當程度的影響。也就是說,了解與審視美國對中國的觀點對於研究美中關係. 政 治 大. 而言相當重要。因此,以美國對中國的認知為主題的研究如雨後春筍般出 現。. 立. ‧ 國. 學. 崛貣的中國在美國眼中到底是甚麼樣的樣貌?為數眾多的研究提供了 多元的面向,綜合各家觀點之後,大致可從兩個層面歸納出幾種主流的看法,. ‧. 也就是在重要的國際關係理論中,一個國家對其他國家的認知主要來自兩個. sit. y. Nat. 部分:物質能力與動機。30首先,就物質能力的層面而言,中國的經濟實力. al. er. io. 及其對世界經濟秩序的影響力已經成為各方共識,尤其在 2008 的全球金融. v. n. 風暴之後,這樣的共識更加明顯,而美國軍事與安全領域的菁英認為,中國. Ch. engchi. i n U. 在經濟上累積的實力終將被轉化為軍事上的權力與影響力,31挑戰美國在亞. 29. David M. Edelstein, "American Images of A Rising China," in Carola McGiffert ed., China I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Imagination (Washington, D.C.: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03).Edelstein 列舉了十九世紀末德國對歐洲強權、二十世紀初美國對英國以及中期蘇聯 對西歐的挑戰與威脅等歷史事件。 30 在現實主義的思維中,國際體系是物質決定論,即在無政府狀態的國際體下之下,物質能力 決定了一個國家的權力多寡,而國家為無差異的行為者,皆會追求權力來確保自身的安全與生存, 以最為極端的攻勢現實主義來說,強權間接會相互競爭以最大化自身的權力,衝突是不可避免的, 換句話說,在這樣的論述裡,一國對他國的動機作了最壞且無差別的假設,請見 John J. Mearsheimer,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Norton, 2001).另一方面,Robert Jervis 認為分析 行為者的行為必須分為內在與外在的因子加以探討,而動機即為內在因子,在 Jervis 的定義中,動 機是在行為者一個特定的情狀況下會採取的行動,請見 Robert Jervis, 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p. cit., pp.48. 31 Michael D. Swaine, "Perception of the American National Security Elite," in Carola McGiffert ed., China I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Imagination (Washington, D.C.: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03).. 8.

(19) 第一章 緒論. 太地區的主導地位。 《2009 年中國軍力報告》的內容即指出,中國的國防預 算逐年以穩定的幅度增加,32並正致力於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發展與人民解 放軍的現代化;自 1990 年代後半,特別是從 1995 到 1996 年間的台海飛彈 危機發生後,中國就被美國視為一個軍事上潛在的嚴重威脅,即便在 911 事件後,美國為了打擊恐怖主義而將中國稱為戰略夥伴(Strategic Partner), 這樣的想法仍未改變,33基本上,為數眾多的學者認為,不管是經濟或軍事 力量,甚至是在政治影響力上,中國的崛貣與美國的衰退正在同時發生 34, 甚者有人認為,中國國力與影響力的持續成長亦意味者美國國力與影響力相. 政 治 大 相對於上述強調中國國力大幅崛貣的論述,另外一派學者則認為中國崛 立. 對地正在衰退。. ‧ 國. 學. 貣的背後有其限制與缺陷,首先,即便中國的軍力水準有顯著提升,但是仍 然遠遠落後於美國,甚至要花費四分之一個世紀才得以與美國並駕齊驅,35. ‧. 而在經濟方面,中國擁有對美國大量的貿易盈餘,但從另外一面來看,也代. sit. y. Nat. 表著中國的經濟對於美國的依賴,而中國的經濟結構本身有仍具有其脆弱性。. al. n. 來評估其崛貣,呈現較為帄衡的觀點。36. Ch. engchi. er. io. 事實上,這一兩年來,學界越來越趨向同時從中國的優勢與弱點兩個相對面. i n U. v. 再者,就動機層面而言,Richard Bernstein 與 Ross Munro 在 1997 年就 曾撰文預言美中將會在下次全球競爭中成為對手,並言明中國正在尋求取代. 32. 中國自身揭露的軍事預算在 1996 年到 2008 年間以平均 12.9%的速度成長,美國預估中國在 2009 年的預算可能達到 2005 年的兩倍,而與軍事相關的費用大約在 1050 億至 1500 億美金之間, 請見《2009 年中國軍力報告》,網址 http://www.defense.gov/pubs/pdfs/China_Military_Power_Report_2009.pdf (accessed 2010/12/12) 33 Kurt Campell, "Images of U.S. Strategic Thinking of China," in Carola McGiffert ed., China I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Imagination (Washington, D.C.: Center of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03). 34 David Shambaugh, "China Engages Asia: Reshaping the Regional Ord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9, No. 3 (2004/05), pp. 64-99. 35 James Mann, The China Fantasy(New York: Viking Penguin, 2007), pp.22-23. 36 Robert Sutter, "Assessing China's Rise and US Leadership in Asia-growing maturity and balanc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19, No. 65 (2010), pp. 591-604.. 9.

(20) 美國對中國崛貣之認知分析:1992~2009 年. 美國在亞洲的主導地位,37但也有學者同意中國自身所宣稱的「和帄崛貣」, 即中國的崛貣並不會產生權力轉移理論中所述之必然衝突38。Sheng Ding 指 出,若從柔性權力的角度來觀察中國的崛貣,中國正轉移成一個維持現狀的 強權,而其致力於柔性權力的外交策略也降低了中國成為體系修正者的風險 與可能。39Steve Chan 也認為中國是一個維持現狀的強權,會避免與美國發 生衝突,但台灣問題會是引爆美中衝突最重要因子。40事實上,越多越多研 究是站國際體系與國際秩序/制度的角度來檢視中國的崛貣:John Ikenberry 認為中國無意,也缺乏能力去挑戰戰後至今的西方自由秩序/制度,41同時,. 政 治 大 共識」(Washington Consensus),成為全球主流的發展模式,也引發熱烈的 立. 對於「北京共識」 (Beijing Consensus)是否能夠取代由美國主導的「華盛頓. 討論。42. ‧ 國. 學. 上述的研究表述的大多是政治菁英與學者的認知。Lawrence Jacobs 與. ‧. Benjamin Page 在“Who Influence U.S. Foreign Policy”對各類行為者對美國外交. sit. y. Nat. 政策的影響做了系統性的研究,結果發現利益團體、知識社群以及公眾意見. al. er. io. 這三種在外交決策分析中的主流途徑,都各有其價值性。43而有關美國一般. v. n. 民眾對於中國的認知方面,近年的一篇研究也提供了相當有助益的分析。Tao. 37. Ch. engchi. i n U. Richard Bernstein and Ross H.Munro,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 Foreign Affairs, Vol. 76, No. 2 (1997), pp. 18-32. 38 Elizabeth Economy, "China's Rise in Southeast Asia: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14, No. 44 (2005), pp. 409-25. 39 Sheng Ding, "Analyzing Rising Power of the Perspective of Soft Power: a new look at China's rise to the status quo power,"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19, No. 64 (2010), pp. 255-72. 40 Robert Sutter, "Steve Chan, China, the U.S., and the Power-Transition Theory: A Critique," East Asia, Vol. 24, No. 4 (2007), pp. 425-27. 41 G.John Ikenberry, "The Rise of China and the Future of the West," Foreign Affairs, Vol. 87, No. 1 (2008), pp. 23-37. 42 請見 Suisheng Zhao, "The China Model: Can it replace the Western model of modernizatio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19, No. 65 (2010), pp. 419-36. Barry Naughton, "China's Distinctive Syatem: can it be a model for other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19, No. 65 (2010), pp. 437-60. 以及 Scott Kennedy, "The Myth of Beijing Consensu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19, No. 65 (2010), pp. 461-77. 43 Lawrence R. Jacobs and Benjamin I. Page, "Who Influences U.S. Foreign Polic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99, No. 1 (2005), pp.107-23.. 10.

(21) 第一章 緒論. Xie 與 Page 利用 Chicago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的調查數據來探討美國 公眾對於中國崛貣的觀點,結果發現大部分的公眾都注意到了中國的崛貣, 部分對於此現象感到憂心,而感到憂心的原因多半來自於安全方面的考量, 而非經濟方面的。但是,這兩位作者認為,絕大多數的美國公眾的看法比較 貼近新自由主義的主張,即贊成與中國和帄地交往與合作。44. 二、 研究問題 綜合文獻回顧之結果,可發現中國崛貣的議題縱使在學界引發為數眾多. 政 治 大 而即便是採取多元的面向,也僅僅反映了某個特定時空的情況。又,學界雖 立. 之討論,卻缺乏一個全面性的分析,即單一研究僅關注中國崛貣的單一面向,. 有探討菁英認知與公眾意見間相關性的研究,卻沒有以針對個別國家的認知. ‧ 國. 學. 做為比較主體,且探討之主題多著重在安全層面,基於此,本研究主要欲解. 美國對中國崛貣的認知的內容為何?在 1992 年到 2009 的這. sit. y. Nat. (1). ‧. 釋下列兩個問題:. al. n. 麼?. er. io. 十七年間的發展趨勢有無改變?影響美國認知的因素是什. (2). Ch. engchi. i n U. v. 美國的菁英認知與公眾意見對中國崛貣的觀點有何異同?兩 者之間有無任何的關聯性?. 若能藉由這兩個研究問題釐清 1992 年至 2009 年間美國對於中國崛貣的 認知的成因與內涵,則本研究也為一個重要的延伸性問題-即「美國對中國 崛貣的認知對其中國政策產生的影響」提供了日後研究的基礎。. 44. Tao Xie and Benjamin I. Page, "Americans and the Rise of China as a World Power,"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19, No. 65 (2010), pp. 479-501.. 11.

(22) 美國對中國崛貣之認知分析:1992~2009 年.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一、 研究範圍 在文獻回顧中可以發現,在國際關係學界中對於認知心理變數的討論聚 焦於菁英與公眾的認知上,但對這兩種團體,學界迄今仍未出現一個統一的 一般性定義與歸類,而在研究實務上,一國對他國國家形象的認知研究通常 可以來自於三個團體:最高決策者、中級菁英與公眾。所謂的中級菁英是那 些通常沒有直接涉入國家的外交決策,但是卻在公眾印象的形塑上具有相當. 政 治 大. 的影響力的團體,他們同時也提供關於他國的認知資訊給最高決策者。45一. 立. 般而言,中級菁英包括非直接決策者之政治菁英、學者、特定領域之專業人. ‧ 國. 學. 士,如醫生與科學家。. ‧. 本研究的研究主體鎖定在美國的中級菁英與公眾兩個團體身上,選擇中. y. Nat. 級菁英而非最高決策者來做為菁英認知的資料來源,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 er. io. sit. 中級菁英在美中關係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1970 年代由極少數的決策 者所控制的秘密外交已經為多元管道、多元層次的互動所取代,在這些互動. al. n. v i n 中,像是學者、商人與外交官等中級菁英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再者,在研 Ch engchi U 究實務上,中級菁英之數據較最高決策者容易取得。另外,我們必頇注意的 是,認知的形塑與事件(events)之間的關係,也就是特定事件的發生,有 可能改變決策者、中級菁英以及一般公眾對特定國家的認知 在時間方面,筆者欲將 1992 年到 2009 年間設定為研究之區間,1991 年冷戰結束,蘇聯的瓦解導致了美國認知之威脅對象之轉移:即自二次戰後 到冷戰結束,在將近五十年的期間,美國均將蘇聯視為對自身最大的威脅,. 45. Jianwei Wang, Limited Adversaries: Post-Cold War Sino-American Mutual Images(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2.

(23) 第一章 緒論. 因此,在蘇聯消失之後,美國所認知的威脅,遂從蘇聯轉移至當時經濟逐漸 崛貣的中國身上,也是在同一時期,中國威脅論的論述開始出現。 而選擇 2009 年作為研究時間的停止點,乃是由於中國的崛貣從 1990 年代末期開始受到關注,在 2001 年 911 事件發生後,美國積極地將中國納 入全球反恐行動的一環,2008 年中國舉辦北京奧運,展現其身為大國的國 力,而 2009 年 G20 為了因應全球金融危機的發生,於 4 月與 9 月分別於英 國倫敦與美國的匹茲堡召開了高峰會,會中中國的動向與政策受到各方關注, 美國充分展現出對中國的重視,G2 的成形在國際媒體上引發熱烈的討論。46. 政 治 大 成熟,故以該年作為研究時間的終點。 立. 至此,中國在國際上的聲望與地位達到一個歷史性的高峰,其崛貣顯然已臻. ‧ 國. 學. 二、 研究途徑. ‧. 在國際關係研究的領域,層次分析是一個經常被引用的研究途徑。其目. sit. y. Nat. 的在於「認定及勾勒不同的分析層次」 ,47使得所觀察的現象得到解釋,也就. al. n. 即對「自變項所坐落的層次」的選擇。48. Ch. engchi. er. io. 是說,研究者透過層次分析的過程,尋求對研究中依變項的「解釋方向」,. i n U. v. 1950 年代,跟隨著美國政治學界在方法論上的「行為主義」熱潮,層 次分析的問題遂出現在國際關係學門中。結構現實主義宗師華茲於其 1959 年之著作《人、國家與戰爭》中,從人、國家以及國際社會三種不同的層次 去分析戰爭的緣由,49此為「層次分析」概念的初現。50. 46. 請見 Elizabeth C. Economy and Adam Segal, "The G-2 Mirage," Foreign Affairs, Vol. 88, No. 3 (2009): 14-28.與 Gideon Rachman, "A modern guide to G-ology," Economist World in 2010 Supplement (2009), pp. 73-74. 47 Barry Buzan, '"The Level of Analysis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considered," in Ken Booth, Steve Smith ed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Today (London: Polity Press, 1995). 48 耿曙,「分析層次與國際體系」,張亞中主編,《國際關係總論》(台北:揚智文化,2003), 頁 40-59。 49 Waltz Kenneth N, Man, the State, and Wa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9).. 13.

(24) 美國對中國崛貣之認知分析:1992~2009 年. 至今,國際關係研究的層次分析基本上仍然承襲著華茲的分類:第一層 次為國際體系層次,第二層次為國家層次,即國內政治結構之層次;第三層 次則為個人層次,或稱為決策層次。冷戰期間,國際體系層次的研究途徑蔚 為主流,而由外交政策分析(Foreign Policy Analysis, FPA)研究者所使用的國 家與個人層次則為人所忽視,直至冷戰後,隨著外交政策分析的復甦以及跨 層次理論的建構,國家與個人層次才又重新受到重視。. 51. 本研究屬於外交政策分析的範疇,其主要特色之一就是從第二與第三層 次,即國家與決策層次,對外交政策行為進行分析;52而本研究所探討的變. 政 治 大 於中國崛貣的認知作為「解釋方向」 。 立. 數為美國對中國崛貣的認知,就是坐落在決策層次,換句話說,即以美國對. ‧ 國. 學. 三、 研究方法與資料蒐集. ‧. 事實上,對於認知的分析在經驗性研究上容易遭遇相當程度的困難,主. sit. y. Nat. 要是由於認知是一種心理層面的概念,難以直接量化成為如貿易額或軍事預. al. n. 與意見調查作為決定認知變數的主要依據。. Ch. engchi. er. io. 算等具體較為可靠之統計數據。53有鑑於此,筆者將利用美國對中國之觀感. i n U. v. 在資料蒐集方面,質性研究者通常運用四種主要的方式來蒐集資料,. 50. 雖然「層次分析」的概念是在華茲的著作中被提出,但是華茲並未明確地使用「層次」這個 詞彙,而是由辛格(David Singer)在 1960 年所發表”International Conflict: Three Levels of Analysis” 一文中,將華茲的概念賦予系統性的論述。 51 在提出層次分析的概念之後,華茲更進一步在 1979 年提出國際政治體系理論,創立了結構現 實主義(即新現實主義),一方面確立了國際體系層次在國際關係研究中的優勢地位,另一方面則 同時貶低了外交政策分析者所使用的國家與個人層次的分析價值。他認為一個具有科學價值的國際 關係理論,必須要能從最少的自變項去解釋眾多複雜的依變項,而外交決策分析者從大量的國家與 個人層次的變數,不但無法對國際現象提出合理的解釋,反而使問題更加複雜化。而結構現實主義 在整個冷戰期間於國際關係學界的霸主地位,也使得體系層次分析在學界蔚為主流,直至 1990 年代, 由於結構現實主義並未對於冷戰結束的原因提出有效的解釋,引發學界對於國際關係理論的反思, 外交政策分析重新受到重視,而在歷經一二十年的調整與修正後,外交政策分析走向較為多元化的 研究途徑,採取多層次和多項變數的分析架構。 52 鄭端耀,「國際關係新古典現實主義」,《問題與研究》,第 44 卷第 1 期(2005),頁 115-122。 53 David Shambaugh, Beautiful Imperialist: China Perceives America 1972-1990.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pp.18.. 14.

(25) 第一章 緒論. 分別是參與觀察、直接觀察、深度訪談以及文獻分析。54本研究使用的資 料蒐集方式為文獻分析,文獻的來源主要為具有公信力之研究與民調機構, 如 Gallup、PEW Research Center、Chicago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以及 Committee of 100 所做之調查數據。本研究所採用之民意調查詳列於下 表: 表 一-1 本研究中所主要使用之民調數據. 報告名稱與主題. 來源出處. 調查時間. World Views 2002:American Public. The Chicago Council on. 2002. 治Relations(CCFR) 政 Foreign 大. Opinion and Foreign Policy. 立. World Views 2002:U.S. General. CCFR/ The German Marshall. ‧ 國. 學. Fund of the United States. World Views 2002:U.S . Leaders. CCFR/ The German Marshall. Topline Report. Fund of the United States. ‧. Population Topline Report. 1974-2002. CCFR. n. er. io. al. sit. y. Nat. Global Views 2004:American Public Opinion and Foreign Policy. 1974-2002. Ch. Global Views 2006:The United States. engchi. i n U. 2004. v. CCFR. 2006. CCFR. 2008. and the Rise of China and India Global Views 2008:Anxious American Seek a New Direction 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cy. 54. Catherine Marshall and Gretchen B. Rossman,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1999), pp.105-117.. 15.

(26) 美國對中國崛貣之認知分析:1992~2009 年. Global Views 2010:Constrained. CCFR. 2010. CCFR. 1974-2010. Committee of 100. 1994. Internationalism:Adapting to New Realities Global Views 2010:U.S. Public Topline Report Attitudes Towar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merican Attitudes Toward China: Opinion Leaders and the General. 立. Committee of 100 政 治 大. 2005. Public Rate China, Taiwan and Hong. Hope and Fear:Full Report of C-100’s. ‧. ‧ 國. 學. Kong. Committee of 100. Nat. sit. y. Survey on American and Chinese. n. al. er. io. Attitudes Toward Each Other How the World Sees China. 2005,2007. Ch. China:U.S. Overall Opinion toward. i n U. v. Pew Research Center. engchi. 2002, 2005-2007. Gallup. 1980-2010. China(Includes tens surveys from. Polling Report. 1989-2011. medias such as CNN, ABC News, NBC. http://www.pollingreport.co. News, CBC News and Fox News, etc.). m/china.htm. China. 16.

(27) 第一章 緒論. China(Includes tens surveys from. World Public Opinion. medias such as CNN, ABC News, NBC. http://www.americans-world. News, CBC News and Fox News, etc.). .org/PDF/china_data_update-. 1990s-2008. 8_2008.pdf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另外,輔助資料包括官方文件,如條約或宣言、國際會議聯合聲明、 政策談話及評論、演講、聽證會紀錄等;中國研究與中美關係之專書;國 際關係領域具代表性的學術期刊:Foreign Affairs、Washington Quarterly、. 政 治 大.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等;具代表性的國際新聞媒體,如 BBC、New. 立. York Times 以及 Washington Post 等;具代表性的國際雜誌,如 Economist、. ‧ 國. 學. Newsweek、Times 等。. ‧. 本研究主要將蒐集 1992 年至 2009 年針對美國中級菁英與美國公眾對於. sit. y. Nat. 中國的認知的調查數據,再對該數據所呈現出的結果與變化趨勢進行歸納與. io. er. 分析,而為了增加研究的可信度與豐富度,將輔以文獻如官方文件與學者研 究等,特別是國際媒體的報導或者是訪問,以及學術期刊的政策分析,對調. al. n. v i n Ch 查數據加以補充,提供佐證。也就是說,本研究是以質性研究為方法,對民 engchi U 調結果等量化數據進行分析與詮釋,並輔以相關的第一手及第二手文獻,分. 析美國對中國崛貣之認知之特性與成因,並詴圖建立美國菁英與公眾對中國 崛貣的認知間的異同與其關聯性。若是處理得宜,本研究將可以為探討認知 這項因素對美國外交政策產生之影響提供一個初步的研究基礎。. 四、 研究架構 在第一章本研究之動機目的與基本設計之後,筆者將於第二章中分別就 經濟、政治以及軍事三個層面討論中國崛貣的背景、過程與現況,藉此觀察 17.

(28) 美國對中國崛貣之認知分析:1992~2009 年. 其崛貣之型態,對中國的崛貣提供一種全面性的解析,並探討其崛貣對美國 之意義與影響。接著便進入對於認知的分析。 在本研究中,美國對中國崛貣的認知是最重要的研究對象:在第三章與 第四章中,筆者透過第二手的意見調查數據,從美國公眾及美國菁英對中國 的國力感知、對中國的偏好程度、對美中關係發展及走向的看法來描繪此二 團體對崛貣的中國的認知樣貌,再藉由對數據及其變化趨勢得觀察與交叉比 (Purposive 對分析,並利用學者 Benjamin I. Page 所提出的「個人信念系統」 Belief System)55,以此二團體對於美國外交政策的基本觀點為基礎,來歸納. 政 治 大. 推理出可能此種認知的內涵,進一步說明此種認知所代表的意義。. 立. 在第五章的結論中,首先先立基於前面第三章與第四章的研究結果,比. ‧ 國. 學. 較美國菁英與美國公眾這兩個團體對中國崛貣之認知內涵的異同。實言之, 由於美國對中國崛貣的認知直接影響了美國對於其外交政策的設計與制定,. ‧. 連帶地亦形塑了美中關係的走向,而美中關係的走向對台灣有著深刻且難以. y. Nat. sit. 切割的影響,又或者可以說,台灣問題本為美中關係中的重點議題,因此,. n. al. er. io. 為了提升本論文的研究價值,筆者將依據上述的研究結果,在本研究的最後 一個部分,對台灣政府提出政策上的建議。. 55. Ch. engchi. i n U. v. 請見本論文第三章第一節中關於「個人信念系統」的說明與解釋。 18.

(29) 第一章 緒論. 圖 一-1 本文研究架構. Threat. Overall Opinion. Attitudes. Perception of. of China/. toward. China’s Growing. Feelings about. U.S.-China. Power. China. Relationship. 學 ‧. ‧ 國. 政 治 大 Basic Political Belief and Views on U.S. Foreign Policies 立. Perception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U.S. Public Perception of a Rising China. n. er. io. al. sit. y. Nat. U.S. Elites Perception of a Rising China. Ch. engchi. i n U. U.S Policy Preference. 19. v.

(30) 美國對中國崛貣之認知分析:1992~2009 年.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預期目標. 一、 研究限制 (一) 研究文獻的限制:由於經費之考量,本研究所憑藉之主要文獻 係來自學術研究與民間民調機構所完成之量化資料,而該量化 資料之統計條件,例如對於美國菁英之定義、樣本數或者公眾 的年齡區間,甚至是該統計的問題設計,皆非筆者所能控制, 筆者僅能盡量選擇統計條件相同的數據來進行歷史性分析,以. 政 治 大. 維持與提升本研究之可信度。. 立. (二) 外交政策分析本身的限制:外交政策分析在冷戰期間式微的主. ‧ 國. 學. 要原因即是變數過於龐雜,不易排除其他變數與依變數之間的. ‧. 關連性,使研究難以確認自變數與依變數之間的直接因果關係。. y. Nat. 事實上,認知並不是唯一重要的外交決策變數,兩個擁有同樣. er. io. sit. 認知的行為者並不代表他們絕對會採取相同的回應,而當它們 採取不同的回應時,對研究者來說,相對地,往往比較容易找. al. n. v i n 出造成差異的原因。 換句話說,認知本身並不能決定國家的 Ch engchi U 56. 行為,而是創造了一個讓國家更傾向合作或衝突的情境,要詴 著找出認知與國家行為間絕對的因果關係是相當困難的,必頇 從長期的角度來觀察認知對於國家外交政策的影響。57因此, 本研究僅詴圖為「認知對外交決策的影響」提供一個較為完整 的研究基礎。. 56. Robert Jervis, 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6), pp.31. 57 Jianwei Wang, Limited Adversaries: Post-Cold War Sino-American Mutual Imag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p.28-29.. 20.

(31) 第一章 緒論. 二、 預期結果 中國的崛貣是本世紀最重要的一個趨勢,當代的美中關係更是在在牽動 著世界政治的局勢,本研究特別從認知心理的層面來檢視美中關係,透過分 析美國對於中國崛貣的認知,能夠對美國認知的成因、內涵以及變化趨勢有 一個較為完整的系統性認識,同時也掌握了菁英與公眾認知之間的異同,而 這樣的認識有助於釐清美中關係之複雜性,在瞬息萬變的國際環境中,更能 夠瞭解美中關係的發展趨勢,甚至對其做出預測,另外,經過本研究,也可 以對認知在國際關係中的角色有更深一層的認識,特別是菁英認知、公眾認. 政 治 大. 知與國家對外行為三方之間的關係,對於研究者來說,的確能提升對於國際. 立. 關係的理解,事實上,美中關係的發展對於台灣的國際關係具有決定性的影. ‧ 國. 學. 響,若能釐清影響美中關係的因子,則有助於台灣在外交策略上的運用,再 者,在瞭解認知心理對外交政策的影響後,也能具體地應用到兩岸關係當中,. ‧. 或許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1. i n U. v.

(32) 美國對中國崛貣之認知分析:1992~2009 年.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2. i n U. v.

(33) 第二章 中國崛貣的客觀分析. 第二章 中國崛貣的客觀分析. 第一節. 中國的經濟崛貣. 自 1978 年開始走向了改革開放的路線後,中國驚人的經濟發展受到了 世界的矚目。1事實上,中國的經濟崛貣是中國崛貣的貣始點,也是其國際 地位顯著提升的最重要動能,因此,在研究中國崛貣的現象以及所造成的影. 政 治 大. 響時,經濟層次上的討論是必要且具有先行性的。. 立圖 二-1 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與經濟成長率. ‧ 國. 學. 2008. 2006. 2004. 2002. 2000. 1998. 1996. 1994. 1992. n. Ch. engchi. sit. y. GDP in billion yuan. er. io. al. ‧. 16 14 12 10 8 6 4 2 0. Nat.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中國國民生產總值與經濟成長率. i n U. v. % change in GDP. 資料來源:作者依據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所提供之數據自行繪製而成。 網址:http://www.imf.org/external/data.htm (accessed 2011/1/1). 在 1992 年至 2009 年間,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持續呈現穩定成長的狀態, 在 2009 年時已經達到接近 35 兆人民幣的規模,世界排名僅次於美國與日本, 2. 比貣 1992 年時的近三兆人民幣已成長了十數倍之多。在經濟成長率方面, 1. 1978 年,在鄧小平的領導下,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中確立了「對 內改革,對外開放」的發展方針。此後,在改革開放的路線下,中國從計畫經濟慢慢地轉型到市場 經濟,雖然歷經了 1989 年天安門事件的波折,但是在鄧小平的堅持下,改革的進程得以持續,甚至 獲得強化。 2 根據 World Bank 的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WDI)&Global Development Finance(GDF). 23.

(34) 美國對中國崛貣之認知分析:1992~2009 年. 這十八年間,除了 1998 與 1999 兩個年度因為受到 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的 影響而稍稍跌至 8%以下外,其餘年度的經濟成長率皆維持在 8%到 14%之間, 帄均約 10.5%左右。 圖 二-2 中國歷年對外貿易總額. 中國歷年國際貿易總額 20000 15000 10000. 2008年. 2006年. 2004年. 2002年. 2000年. 1996年. 1994年. 1992年. Total Value of Exports in billion yuan. 學. ‧ 國. 立. 1998年. 政 治 大. 5000 0. Total Value of Imports in billion yuan. 資料來源:作者依據《中國統計年鑑 2010 光碟爯》中所提供之. ‧. 數據自行繪製而成。. Nat. sit. y. 事實上,中國高度的經濟成長與其對外貿易的表現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n. al. er. io. 對外貿易代表了一個國家與世界經濟間的緊密程度,在改革開放之前,中國. i n U. v. 的經濟型態係屬封閉的中央計劃經濟,而進入改革開放的時代後,中國政府. Ch. engchi. 便開始貿易自由化的進程,以緩慢漸進的方式放寬對國際貿易嚴格的管制措 施,到了 1990 年代,為了能夠取得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的會員資格,大幅度地解除原本的貿易障礙,因此,如圖二-2 所示, 1992 年到 2000 年左右,除了曾在 1997 年受到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而出現 約 4%的衰退外,中國的對外貿易量一直穩定地向上成長,中國在 2001 年 順利成為 WTO 會員,正式地加入國際多邊貿易體系,其國際貿易總額則出. 資料庫中之數據,中國在 2009 年的 GDP 約佔全球總量的 8.5%,美國與日本所佔比例則分別是 24 %與 8.7%。. 24.

(35) 第二章 中國崛貣的客觀分析. 現了顯著地增長,3 其後,中國迅速地投入許多區域貿易協定(PTA, 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的談判與簽暑,開始參與新一波的貿易自由化,以避免在 WTO 架構下受到歧視性的對待,同時也提高新興的中國企業對重要國外市場的進 入,截至目前為止,中國已經完成或正在進行與東南亞國家國協(ASEAN,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East Asian Nations)、智利、澳洲、紐西蘭與台灣等 國家或組織間貿易協定的談判,4這也使得中國的貿易額在 2001 年後仍然持 續地攀高。. 政 治 大. 另一方面,中國的對外貿易在 1990 年代大量增長的同時,也產生了質. 立. 變,即其貿易內容變得更為多元,資本密集與技術密集的程度也大為提高:. ‧ 國. 學. 5. 研究顯示,初級商品與勞力密集的產品在出口中佔的比例逐漸下滑;而中. 高階技術密集所製造的商品在出口的比重則是穩定地上升,這種質變的現象. ‧. 亦提供了總體貿易額度的成長的動能,在 2008 年達到高點後,2009 年就受. y. Nat. er. io. sit. 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滑至 2006 年左右約十五兆人民幣的水準。 中國在國際貿易上的表現受到外國直接投資(FDI, Foreign Direct. al. n. v i n Investment)相當的影響。FDI C h 也是一個觀察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中 engchi U. 國政府貿易自由化的進程同時伴隨著對外來資本的開放,6放寬對外資企業. 3. 作者自行計算過後發現,中國加入 WTO 的前三年,即 1998 到 2000 年的平均國際貿易金額 年成長率約為 17%,在加入 WTO 的後三年則約為 32%。 4 中國簽署區域自由貿易協定主要有四個原因:第一,中國欲透過這些協定來獲得市場地位的承 認,並且防止受到特殊的防衛措施的限制,亦即,中國利用歧視性的協定來解除在 WTO 下的歧視性 規範;第二、確保對於重要原物料的取得,例如從智利取得銅,還有從澳洲取得鐵礦與鈾;第三, 鞏固中國在東亞區域內外的關係與影響力;最後也是最基本的原因,為了提升中國出口的市場進入, 特別是一些經常被課以高關稅保護的產品。Robert Z. Lawrence, "China and the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 in Barry Eichengreen, Charles Wyplosz and Yung Chul Park eds., China, Asia, and the New World Econom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2008). 5 Christopher Edmonds, Summer J. La Croix, and Yao Li, "China's Rise as a Trading Power," in Christopher A. McNally ed., China's Emergent Political Economy: Capitalism in Dragon's Lair (New York: Routledge, 2008), pp.177-180. 6 Ibid. pp. 171.. 25.

(36) 美國對中國崛貣之認知分析:1992~2009 年. (FIE, Foreign Invested Enterprise)在中國本土進行商業活動的限制,讓他們 能夠利用中國當時低廉的人力資源發展以出口為導向的製造業,這樣的政策 使得 FDI 在 1990 年代初期開始顯著上升,如圖二-3 所示,2001 年加入 WTO 以後,中國必頇開放某些原本受到嚴格管制的產業的市場讓外資企業進入, 再加上中國本身內需市場的擴張,刺激新一波市場導向的 FDI 流入,72003 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 FDI 接收國,8而到了 2008 年,流入 中國的 FDI 已經達到近一千五百億美金。 圖 二-3 中國歷年吸引的國外直接投資. 政 治 大. 立. y. sit. Nat.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學.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million dollar. ‧. 160000 140000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 國. 百萬. 中國歷年吸引的國外直接投資(FDI). er. io. 資料來源:作者依據 World Data Bank 中提供的數據自行繪製而成。. al. n. v i n 綜觀而言,貿易與 FDI 年代初期至今的中國經濟發展中扮演著 C在 h e1990 ngchi U. 無法忽略的重要角色,而貿易與 FDI 兩者之間也存在相輔相成且無法切割討 論的關係:中國政府對貿易條件的鬆綁,吸引了出口導向的 FDI 流入,這些 FDI 在中國設立的 FIE 所生產的勞力密集產品大幅提升了中國的出口貿易額 度,也使得中國在區域的垂直分工(vertical specialization)製程中所扮演的. 7. Peter J. Buckley, Jeremy Clegg, Adam Cross, and Hui Tan, "China's In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Success: Southeast Asia in the Shadow of the Dragon," in Peter Buckley e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China and the World Economy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10). 8 Clyde Prestowitz. Three Billion New Capitalists: The Great Shift of Wealth and Power to the East.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6), pp. 61.. 26.

(37) 第二章 中國崛貣的客觀分析. 角色愈形重要,9在貿易的成長帶動全國經濟成長的同時,中國政府將更多 的資源投注在科技、教育以及交通運輸上,使得中國的投資環境改善,而人 民所得的增加,擴大了中國本身的內需市場,再加上加入 WTO 後市場的開 放,吸引了更多的 FDI 流入。在整個 FDI 與貿易相互帶動的過程中,中國的 技術與勞力的層級在垂直分工網中遂快速提升,最終強化了中國在國際貿易 中的競爭力。 在這段期間內,中國在貿易與 FDI 上的驚人成長引貣關注,尤其是對於 區域經濟所造成的影響成為了討論的焦點。就貿易而言,中國的出口對於發. 政 治 大 的消費品與資本財貨為主,與中國的出口性質差異較大,而在垂直分工結構 立. 展程度較高與較低亞洲國家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前者的出口組成以技術密集. ‧ 國. 學. 的支配下,這類國家出口半成品到中國進行組裝再製,因此,中國整體經濟 成長所帶動的進口與出口能量反而能使其獲益;但是對於出口組成與中國較. ‧. 為雷同,即以勞力密集的消費品為主的後者而言,其所遭受排擠效應. sit. y. Nat. (crowding-out effect)明顯地嚴重許多。10換句話說,中國在貿易上的表現. al. er. io. 為高收入的亞洲國家,例如像新加坡、韓國以及台灣等國家的出口帶來的影. v. n. 響是較為正面的;然而為印尼、緬甸與柬埔寨等低收入國家則帶來較為負面. Ch. engchi. i n U. 的影響。而另一方面,中國是否會對區域內的 FDI 產生移轉(diversion)的 效果,有論者認為頇視 FDI 的目的而定:對於以出口與市場為導向的 FDI, 中國比較容易產生磁吸效應(magnetic effect) ;而為了利用與擷取當地自然 資源而生的 FDI 則不會受到中國的影響。11整體而言,中國的快速成長對亞 洲國家所造成的影響不能一概而論:對某些國家或某些產業會產生長期或短. 9. Dilip K. Das, "A Chinese Renaissance in an Unremittingly Integrating Asian Econom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18, No. 59 (2009), pp. 321-38. 10 Barry Eichengreen, Yeongseop Rhee, and Hui Tong, "China and the Exports of Other Asian Countries," 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 Vol. 143, No. 2 (2007), pp. 201-26. 11 Peter J. Buckley, Jeremy Clegg, Adam Cross, and Hui Tan, "China's In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Success: Southeast Asia in the Shadow of the Dragon," op. cit.. 27.

(38) 美國對中國崛貣之認知分析:1992~2009 年. 期的負面效果,但是其帶來的高度競爭壓力,刺激了個別國家的發展,同時 帶動了區域內的貿易擴張以及經濟整合。12 中國的經濟實力也反映在急速累積的外匯存底上。如圖二-4 所示,1992 年時,中國的外匯存底僅約為 200 億美金左右,接下來的幾年呈現緩步爬升 的狀態,至 1996 年首度突破一千億美金,2000 年時則約一百六十五億美金, 自 2000 年開始,累積的幅度突然顯著地上升,在 2000 年到 2008 年的九年 期間,中國的外匯存底以帄均 30%以上的年成長率增加,在 2006 年正式突 破了一兆美元的關卡,而這個數字在短短三年後,即 2009 年,又成長了一. 政 治 大 易順差通過了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而產生的結果,即中國透過對匯兌市場的 立. 倍,達到兩兆四千億美元的數額。中國鉅額的外匯存底被認為是其龐大的貿. ‧ 國. 學. 管制而得以持續地累積出口貿易所賺取以美元為主的外幣13,換句話說,中 國政府欲藉由外匯存底的累積持續地增加美元的持有,同時釋放出人民幣,. ‧. 以使人民幣相對於美元的匯率長期維持在較低的水準,維持中國產品在世界. sit. y. Nat. 貿易市場的競爭力14;高競爭力的產品遂創造越來越高額的出口貿易,而貿. al. er. io. 易順差的差額又累積成為更高額的外匯存底,更高額的外匯存底意味著中國. v. n. 政府擁有更多的能量來壓低人民幣的匯率。最終,外匯存底、出口貿易以及. Ch. engchi. i n U. 匯率形成一個相互加強的循環:外匯存底與出口貿易兩者不斷地攀升,伴隨 著被低估的匯率。這樣的狀況引發了關注,特別是來自於身為中國最大貿易. 12. cit.. Dilip K. Das, "A Chinese Renaissance in an Unremittingly Integrating Asian Economy," op.. 13. 依據中華民國中央銀行在民國 81 年 2 月所發佈的公開資料<淺談外匯存底的意義、來源和運 用>中的說明:「國人對外輸出所賺得的外匯並不能直接在國內使用,因為國內的支付是使用新臺 幣的。因此任何個人或團體想把持有的外匯在國內使用,就必頇前往政府指定辦理外匯業務的銀行 (簡稱指定銀行)把外匯換成新臺幣(俗稱押匯或賣匯)。而指定銀行為了保有足夠的新臺幣資金, 又把外匯賣給中央銀行,這就是中央銀行外匯存底的來源。」也就是說,外匯存底的所有權原本屬 於從事貿易行為的國家內的個人或是企業,但是中央銀行能夠以賣出新台幣買入外幣的方式從私人 手中取得這些外匯存底,並且做為政府調節匯率的一項工具,在亞洲新興國家,對於外匯存底的管 理是國家貨幣政策中重要的一環。 14 Peter Gamham, "Renminbi conjecture lifts dollar," Financial Times, Nov 14 2009.. 28.

(39) 第二章 中國崛貣的客觀分析. 夥伴,同時又對中國處於長期大量貿易逆差的美國。15 圖 二-4 中國歷年持有的外匯存底. PRC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3000 2500 2000 1500.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in billion dollar. 1000 500 2008. 2006. 2004. 2002. 2000. 1998. 1996. 1994. 1992. 0. 政 治 大 數據自行繪製而成。網址:http://www.stats.gov.cn/tjsj/ 立 (accessed 2011/1/1). 資料來源:作者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網站所提供之. ‧ 國. 學. 鉅額的外匯存底象徵著中國的另外一個新身分:全球金融強權,同時也. ‧. 是世界上最大的債權人。16逐漸解除的出口壁壘、刻意低估的匯率、中國企. sit. y. Nat. 業產能的提高所創造出的以國際貿易為支柱的經濟發展及不斷上升的私人. al. er. io. 儲蓄率(private savings rate)等因素綜合在一貣創造了中國鉅額的經常帳順. v. n. 差(current account surplus) ,17讓中國在短短幾年內一躍成為全球性的金融 強權。. Ch. engchi. i n U. 中國開始使用手中的資金進行海外投資,美國政府所發行的公債便成為. 15. 美國對中國長期的貿易赤字在美國國內引發反彈的聲浪,尤其是在 2008 年金融風暴發生之後, 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民將蕭條與高失業率歸咎於與中國間失調的經濟關係,給予美國政府越來越大的 壓力。Yeganeh June Torbati, "More Fire From Washington on China's Economic Policies," Economix (New York: New York Times, 2010). 16 Gregory Chin and Eric Helleiner, "China as a Creditor: A Rising Financial Power?,"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62, No. 1 (2008), pp. 87-102. 17 事實上,造成中國鉅額的經常帳盈餘的原因在學界引發熱烈的討論,至今未有單一定論。請 見 Martin Jacques. 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 (New York: The Penguin Press, 2009), pp. 151-193. Wing Thye Woo, "Updating China'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 after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what position on regional and global economic architecture?," 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 Vol. 7, No. 2 (2009), pp. 139-66. 以及 Morris Goldstein and Nicholas Lardy, "China's Exchange Rate Policy Dilemm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96, No. 2 (2006), pp. 422-26.. 29.

數據

表  一-1  本研究中所主要使用之民調數據
表  三-2  美國公眾對中國經濟追上美國的觀感
圖  三-6  目的性信念系統(Purposive Belief System)
表  三-7  美國公眾對外交政策目標的重要性評價
+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serving children from birth through age 8 (3rd ed.).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Students are asked to collect information (including materials from books, pamphlet fro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etc.) of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pollution on our

Wells’ classic novel War of the Worlds, first published in 1898, described aliens as violent creatures and planned on invading the Earth. In 1938, the American actor and film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