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文獻探討與研究問題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處理全球議題中的重要性,8另一方面,美國國防部自 2002 年出爯《中國軍 力報告》(Annual Report on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9 而自 2000 年開始,美國對中國大量的貿易赤字與人民幣的匯率問題引發了 美國國內不滿的聲浪,出現了所謂的「China Bashing」現象,10美國官方開 始透過國際多邊建制的會議突顯人民幣的匯率問題,向中國施加壓力,迫其 升值。總結以上,事實上,可以清楚地發現美國對於中國的政策與觀感是綜 合性的,在不同議題與不同層面上皆呈現出不同的樣貌,而在 2008 年金融 危機發生後,對於中國是否會成為世界霸權的討論日益熱烈,美國面對這樣 的中國的抱持何種態度,又會採取何種因應政策,亦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因此,本研究欲整理在 1992 年至 2009 年間美國對中國的觀感及意見,描繪 並歸納出美國對中國崛貣的認知內涵,預期將可為美國的中國政策提供更為 厚實的研究基礎。

第二節 文獻探討與研究問題

一、 文獻探討

(一) 認知與國際政治

1. 認知在國際政治中的角色

國際關係學界在經歷 1950 年代末期的行為科學革命後,以認知心理學 作為途徑的研究越來越多。其中 Harold Sprout 與 Margaret Sprout 的著作是

8 Hillary Rodham Clinton, Secretary of State. "US-Asia Relations: Indispensible to Our Future," (New York: Feb 13, 2009).

9 美國國會於 2000 年通過 FY2000 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Section 1202)授權美國 國防部針對中國的軍事戰略發表年度報告,請見http://www.defense.gov/pubs/china.html

10 請見 Geoffrey Colvin, "Our leading export? Nonsense about China.," Fortune, Vol.151, No.

10 (2005), pp. 58 (accessed 2010/5/16). China Bashing 實際上是從 Japan Bashing 而來,Japan Bashing 的詞彙在 1980 年代出現,當時日本對美國大量出超,引發美國國內不滿的聲浪,而日本政 府聘請的遊說家 Robert C. Angel 為了對抗對日本貿易政策的批評而創造出這個詞彙,這個詞彙將批 評日本者暗指為種族主義者的味道。

為資訊處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13或者是信念系統(Belief System)14

Robert Jervis 是第一個將外交政策研究中的心理變數做一個系統性分析 的學者,他利用心理學的概念去解釋大量的決策的歷史案例,並歸納出會限

11 Harold Sprout and Magaret Sprout,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Theory,"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y, A Reader in Research and Theory, ed. Rosenau, J.N. (New York: Free Press, 1969).

12 Richard K. Herrmann and Vaughn P.Shannon, "Defending International Norms: The Role of Obligation, Material Interest, and Perception in Decision Making,"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55, No. 3 (2001), pp. 621-54.

13 Yaacov Y.I. Vertzberger, The World in Their Mind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ognition, and Perception in Foreign Policy Decisionmaking.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14 Ole R. Holsti, "The Belief System and National Images: A Case Study,"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 6, No. 3 (1962), pp. 244-52.

15 Jervis 在其經典著作 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中舉出了認知失 調、認知持續性以及一廂情願等導致錯誤認知的原因。Robert Jervis, 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p. cit.

16 Robert Jervis 在分別對四個分析層次(決策層次、官僚體制層次、國內政治的運作層次以及 國際環境層次)進行論述後提出了一個重要的看法,他認為在不考慮決策者對世界的信念與他們對 他人的印象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對重要的決定與政策提出解釋的。

論架構。19Stephen Walt 於 1985 年提出「威脅帄衡理論」(balance of threat),

認為國家的聯盟行為是由其對他國的威脅認知所決定,即國家會藉由組成聯 盟來帄衡其所認知到的威脅,此理論補充解釋了在 Waltz 的「權力帄衡理論」

(balance of power)下,國家對於帄衡對象的選擇。20

17 Richard K. Herrmann and Jonathan W. Keller, "Beliefs, Values, and Strategic Choice: U.S.

Leaders' Decisions to Engage, Contain, and Use Force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 Vol. 66, No. 2 (2004):, pp. 557-80.

18 Jianwei Wang, Limited Adversaries: Post-Cold War Sino-American Mutual Imag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9 Kai He, '"Dynamic Balancing: China's balancing strategies toward the United States, 1949-2005,"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18, No. 58 (2009), pp. 113-36. He 利用 perception 做為一個中介變數,將 Stephen Waltz 的 balance of threat 理論與 Kenneth Waltz 的 balance of Power 理論做一個連結,即國家會對其所認知到的威脅採取平衡其權力的外交政策,最後 國際體系遂達到權力平衡的結果。

20 Stephen M. Walt, "Alliance Formation and the Balance of World Pow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9, No. 4 (1985), pp.3-4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2. 菁英認知與公眾意見

學界對於認知變數在外交決策層次中的功能與重要性已經做了豐富的 討論,但是認知是一種來自於「人」的心理性概念,因此,「誰」的認知能 夠影響國際關係,也就成了必然且必頇的延伸性問題。

事實上,認知的主體並不侷限於單一的團體,在為數眾多的研究中,主 要能夠區分為所謂的菁英認知與公眾認知,後者即公眾意見。Robert Jervis 探討的是制定外交政策國家菁英階層的認知,並將菁英認知視為單一且最為 重要的認知變數,他代表的是現實主義學派對於公眾意見的看法。然而,公 眾意見與外交政策之間的關係長久以來都是國際關係理論中的自由主義與 現實主義的爭論的重點:21自由主義主張基於民主的規範以及公眾對於菁英 選擇的限制能力,公眾意見應該對外交政策的形成產生影響;22現實主義對 於公眾意見在外交與安全政策的過程中所能夠發揮的能量抱持著悲觀的態 度,他們認為公眾對於外交及安全事務的資訊貧乏,並不適合積極的參與重 要的決策,且公眾意見被批評為容易產生情緒性的波動,且欠缺連貫性。23 因此,在以 Jervis 為首的傳統看法中,政策菁英在外交事務中是最重要的角 色,而這樣的看法在二戰後絕大部分的時期處於主導的地位。

在二十世紀的後三十年,自由主義學派開始向傳統的公眾意見觀點提出 挑戰24,這些學者從研究中發現公眾意見不僅是穩定而有組織的,且其對於 外交政策的影響力較現實主義觀點所主張得來的強。Ole Holsti 對公眾意見

21 Ole R. Holsti, Public Opinion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6).

22 Miroslav Nincic, Democracy and Foreign Policy: The Fallacy of Political Real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2).

23 Kerry G. Herron and Hank C. Jenkins-Smith. "U.S. Perceptions of Nuclear Security in the Wake of the Cold War: Comparing Public and Elite Belief System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 46(2002), pp. 451-70.

24 同上,Herron 在文中提出了三個使得自由主義觀點興起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越戰造成的

影響,美國的公眾在越戰之後,開始對政治菁英所作的外交決策產生極度的不信任感,政治菁英的 可信度大幅降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與外交政策間的關係做了一連串的研究,他認為在安全議題上,菁英操作公 眾意見的空間與機會會比在非安全議題上大上許多;因此,他主張冷戰結束 後,在國際衝突與危機減少情況下,公眾意見在外交政策中會扮演更獨立自 主的角色。25Douglas Foyle 在回顧了相關的研究文獻後,整理出了四種公眾 意見與外交決策間相互關係的可能解釋,26他的研究顯示,公眾意見與外交 政策間並不存在單一特定的相互關係,而是隨著其他的解釋變數而改變,例 如議題類型、決策的外在環境以及決策者對於公眾意見的信念。27

(二)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崛貣與美國觀點

1993 年,Nicholas Kristof 在 Foreign Affairs 上發表了一篇名為“The Rise of China”的文章,內容從經濟、政治、環境以及軍事等角度來觀察中國的崛貣 及其可能之影響,他認為中國的崛貣將會是下個世紀最為重要的世界趨勢,

而如何因應中國這個新興強權的崛貣將會是國際社會必頇重視的課題。28基 本上,Kristof 的預測十分正確,自 1990 年代末期開始,中國崛貣成為全球 關注的焦點,中國的崛貣的貣始點是驚人的經濟成就:六十年來,中國的 GDP 成長了超過三十七倍;從 1978 年文革結束後到 2007 年這三十年間,中 國的帄均經濟年成長率是 8.3%,這樣的發展在世界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正當中國的經濟實力厚實之際,其政治與軍事實力也同時向上提升,資本的 累積提供了軍事科技發展的基礎,透過對外投資與對外援助,在他國進行積 極的外交活動,中國遂逐漸以全面性的新興強權之姿崛貣。

25 Ole R. Holsti, Public Opinion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op. cit.

26 分別是(1)菁英創造公眾支持,而公眾就會支持菁英的決策(2)公眾意見對政策造成廣泛

的限制(3)菁英多半跟隨公眾意見(4)上述每種關係都是條件性的。Douglas C. Foyle, Counting the Public In: Presidents, Public Opinion, and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27 Foyle 主張信念可以做為公眾意見對於外交決策的影響力的中介變數,即決策對於公眾意見的

信念會影響他們對於公眾意見的反應。Douglas C. Foyle, '"Public Opinion and Foreign Policy: Elite Beliefs as a Mediating Variable,"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 41, No.1 (1997), pp. 141-69.

28 Nicholas D. Kristof, "The Rise of China," Foreign Affairs, Vol. 72, No. 5 (1993), pp. 59-74.

29 David M. Edelstein, "American Images of A Rising China," in Carola McGiffert ed., China I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Imagination (Washington, D.C.: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03).Edelstein 列舉了十九世紀末德國對歐洲強權、二十世紀初美國對英國以及中期蘇聯 對西歐的挑戰與威脅等歷史事件。

30 在現實主義的思維中,國際體系是物質決定論,即在無政府狀態的國際體下之下,物質能力

決定了一個國家的權力多寡,而國家為無差異的行為者,皆會追求權力來確保自身的安全與生存,

以最為極端的攻勢現實主義來說,強權間接會相互競爭以最大化自身的權力,衝突是不可避免的,

換句話說,在這樣的論述裡,一國對他國的動機作了最壞且無差別的假設,請見 John J. Mearsheimer,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Norton, 2001).另一方面,Robert Jervis 認為分析 行為者的行為必須分為內在與外在的因子加以探討,而動機即為內在因子,在 Jervis 的定義中,動 機是在行為者一個特定的情狀況下會採取的行動,請見 Robert Jervis, 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p. cit., pp.48.

31 Michael D. Swaine, "Perception of the American National Security Elite," in Carola McGiffert ed., China I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Imagination (Washington, D.C.: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03).

再者,就動機層面而言,Richard Bernstein 與 Ross Munro 在 1997 年就 曾撰文預言美中將會在下次全球競爭中成為對手,並言明中國正在尋求取代

32 中國自身揭露的軍事預算在 1996 年到 2008 年間以平均 12.9%的速度成長,美國預估中國在 2009 年的預算可能達到 2005 年的兩倍,而與軍事相關的費用大約在 1050 億至 1500 億美金之間,

請見《2009 年中國軍力報告》,網址

http://www.defense.gov/pubs/pdfs/China_Military_Power_Report_2009.pdf (accessed 2010/12/12)

33 Kurt Campell, "Images of U.S. Strategic Thinking of China," in Carola McGiffert ed., China I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Imagination (Washington, D.C.: Center of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03).

34 David Shambaugh, "China Engages Asia: Reshaping the Regional Ord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9, No. 3 (2004/05), pp. 64-99.

35 James Mann, The China Fantasy(New York: Viking Penguin, 2007), pp.22-23.

36 Robert Sutter, "Assessing China's Rise and US Leadership in Asia-growing maturity and balanc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19, No. 65 (2010), pp. 59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