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一、 研究範圍

在文獻回顧中可以發現,在國際關係學界中對於認知心理變數的討論聚 焦於菁英與公眾的認知上,但對這兩種團體,學界迄今仍未出現一個統一的 一般性定義與歸類,而在研究實務上,一國對他國國家形象的認知研究通常 可以來自於三個團體:最高決策者、中級菁英與公眾。所謂的中級菁英是那 些通常沒有直接涉入國家的外交決策,但是卻在公眾印象的形塑上具有相當 的影響力的團體,他們同時也提供關於他國的認知資訊給最高決策者。45一 般而言,中級菁英包括非直接決策者之政治菁英、學者、特定領域之專業人 士,如醫生與科學家。

本研究的研究主體鎖定在美國的中級菁英與公眾兩個團體身上,選擇中 級菁英而非最高決策者來做為菁英認知的資料來源,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

中級菁英在美中關係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1970 年代由極少數的決策 者所控制的秘密外交已經為多元管道、多元層次的互動所取代,在這些互動 中,像是學者、商人與外交官等中級菁英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再者,在研 究實務上,中級菁英之數據較最高決策者容易取得。另外,我們必頇注意的 是,認知的形塑與事件(events)之間的關係,也就是特定事件的發生,有 可能改變決策者、中級菁英以及一般公眾對特定國家的認知

在時間方面,筆者欲將 1992 年到 2009 年間設定為研究之區間,1991 年冷戰結束,蘇聯的瓦解導致了美國認知之威脅對象之轉移:即自二次戰後 到冷戰結束,在將近五十年的期間,美國均將蘇聯視為對自身最大的威脅,

45 Jianwei Wang, Limited Adversaries: Post-Cold War Sino-American Mutual Images(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因此,在蘇聯消失之後,美國所認知的威脅,遂從蘇聯轉移至當時經濟逐漸 崛貣的中國身上,也是在同一時期,中國威脅論的論述開始出現。

而選擇 2009 年作為研究時間的停止點,乃是由於中國的崛貣從 1990 年代末期開始受到關注,在 2001 年 911 事件發生後,美國積極地將中國納 入全球反恐行動的一環,2008 年中國舉辦北京奧運,展現其身為大國的國 力,而 2009 年 G20 為了因應全球金融危機的發生,於 4 月與 9 月分別於英 國倫敦與美國的匹茲堡召開了高峰會,會中中國的動向與政策受到各方關注,

美國充分展現出對中國的重視,G2 的成形在國際媒體上引發熱烈的討論。46 至此,中國在國際上的聲望與地位達到一個歷史性的高峰,其崛貣顯然已臻 成熟,故以該年作為研究時間的終點。

二、 研究途徑

在國際關係研究的領域,層次分析是一個經常被引用的研究途徑。其目 的在於「認定及勾勒不同的分析層次」,47使得所觀察的現象得到解釋,也就 是說,研究者透過層次分析的過程,尋求對研究中依變項的「解釋方向」, 即對「自變項所坐落的層次」的選擇。48

1950 年代,跟隨著美國政治學界在方法論上的「行為主義」熱潮,層 次分析的問題遂出現在國際關係學門中。結構現實主義宗師華茲於其 1959 年之著作《人、國家與戰爭》中,從人、國家以及國際社會三種不同的層次 去分析戰爭的緣由,49此為「層次分析」概念的初現。50

46 請見 Elizabeth C. Economy and Adam Segal, "The G-2 Mirage," Foreign Affairs, Vol. 88, No.

3 (2009): 14-28.與 Gideon Rachman, "A modern guide to G-ology," Economist World in 2010 Supplement (2009), pp. 73-74.

47 Barry Buzan, '"The Level of Analysis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considered," in Ken Booth, Steve Smith ed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Today (London: Polity Press, 1995).

48 耿曙,「分析層次與國際體系」,張亞中主編,《國際關係總論》(台北:揚智文化,2003),

頁 40-59。

49 Waltz Kenneth N, Man, the State, and Wa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9).

為主流,而由外交政策分析(Foreign Policy Analysis, FPA)研究者所使用的國 家與個人層次則為人所忽視,直至冷戰後,隨著外交政策分析的復甦以及跨

詞彙,而是由辛格(David Singer)在 1960 年所發表”International Conflict: Three Levels of Analysis”

一文中,將華茲的概念賦予系統性的論述。

53 David Shambaugh, Beautiful Imperialist: China Perceives America 1972-1990.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pp.18.

如 Gallup、PEW Research Center、Chicago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以及 Committee of 100 所做之調查數據。本研究所採用之民意調查詳列於下 表:

表 一-1 本研究中所主要使用之民調數據

報告名稱與主題 來源出處 調查時間

World Views 2002:American Public Opinion and Foreign Policy

The Chicago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CCFR)

2002

World Views 2002:U.S. General Population Topline Report

CCFR/ The German Marshall Fund of the United States

1974-2002

World Views 2002:U.S . Leaders Topline Report

CCFR/ The German Marshall Fund of the United States

1974-2002

Global Views 2004:American Public Opinion and Foreign Policy

CCFR 2004

Global Views 2006: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Rise of China and India

CCFR 2006

Global Views 2008:Anxious American Seek a New Direction 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cy

CCFR 2008

54 Catherine Marshall and Gretchen B. Rossman,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1999), pp.105-117.

Global Views 2010:Constrained

Internationalism:Adapting to New Realities

CCFR 2010

Global Views 2010:U.S. Public Topline Report

CCFR 1974-2010

Attitudes Towar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ommittee of 100 1994

American Attitudes Toward China:

Opinion Leader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Rate China, Taiwan and Hong Kong

Committee of 100 2005

Hope and Fear:Full Report of C-100’s Survey on American and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 Each Other

Committee of 100 2005,2007

How the World Sees China Pew Research Center 2002,

2005-2007

China:U.S. Overall Opinion toward China

Gallup 1980-2010

China(Includes tens surveys from medias such as CNN, ABC News, NBC News, CBC News and Fox News, etc.)

Polling Report

http://www.pollingreport.co m/china.htm

1989-201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China(Includes tens surveys from

medias such as CNN, ABC News, NBC News, CBC News and Fox News, etc.)

World Public Opinion

http://www.americans-world .org/PDF/china_data_update-8_2008.pdf

1990s-2008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另外,輔助資料包括官方文件,如條約或宣言、國際會議聯合聲明、

政策談話及評論、演講、聽證會紀錄等;中國研究與中美關係之專書;國 際關係領域具代表性的學術期刊:Foreign Affairs、Washington Quarterl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等;具代表性的國際新聞媒體,如 BBC、New York Times 以及 Washington Post 等;具代表性的國際雜誌,如 Economist、

Newsweek、Times 等。

本研究主要將蒐集 1992 年至 2009 年針對美國中級菁英與美國公眾對於 中國的認知的調查數據,再對該數據所呈現出的結果與變化趨勢進行歸納與 分析,而為了增加研究的可信度與豐富度,將輔以文獻如官方文件與學者研 究等,特別是國際媒體的報導或者是訪問,以及學術期刊的政策分析,對調 查數據加以補充,提供佐證。也就是說,本研究是以質性研究為方法,對民 調結果等量化數據進行分析與詮釋,並輔以相關的第一手及第二手文獻,分 析美國對中國崛貣之認知之特性與成因,並詴圖建立美國菁英與公眾對中國 崛貣的認知間的異同與其關聯性。若是處理得宜,本研究將可以為探討認知 這項因素對美國外交政策產生之影響提供一個初步的研究基礎。

四、 研究架構

在第一章本研究之動機目的與基本設計之後,筆者將於第二章中分別就 經濟、政治以及軍事三個層面討論中國崛貣的背景、過程與現況,藉此觀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其崛貣之型態,對中國的崛貣提供一種全面性的解析,並探討其崛貣對美國 之意義與影響。接著便進入對於認知的分析。

在本研究中,美國對中國崛貣的認知是最重要的研究對象:在第三章與 第四章中,筆者透過第二手的意見調查數據,從美國公眾及美國菁英對中國 的國力感知、對中國的偏好程度、對美中關係發展及走向的看法來描繪此二 團體對崛貣的中國的認知樣貌,再藉由對數據及其變化趨勢得觀察與交叉比 對分析,並利用學者 Benjamin I. Page 所提出的「個人信念系統」(Purposive Belief System)55,以此二團體對於美國外交政策的基本觀點為基礎,來歸納 推理出可能此種認知的內涵,進一步說明此種認知所代表的意義。

在第五章的結論中,首先先立基於前面第三章與第四章的研究結果,比 較美國菁英與美國公眾這兩個團體對中國崛貣之認知內涵的異同。實言之,

由於美國對中國崛貣的認知直接影響了美國對於其外交政策的設計與制定,

連帶地亦形塑了美中關係的走向,而美中關係的走向對台灣有著深刻且難以 切割的影響,又或者可以說,台灣問題本為美中關係中的重點議題,因此,

為了提升本論文的研究價值,筆者將依據上述的研究結果,在本研究的最後 一個部分,對台灣政府提出政策上的建議。

55 請見本論文第三章第一節中關於「個人信念系統」的說明與解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圖 一-1 本文研究架構

Threat Perception of China’s Growing

Power

Overall Opinion of China/

Feelings about China

Attitudes toward U.S.-China Relationship

Basic Political Belief and Views on U.S. Foreign Policies

Perception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U.S. Elites Perception of a

Rising China

U.S. Public Perception of a

Rising China

U.S Policy Preference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