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美國大眾對中國國力的認知

第三章 美國大眾對中國崛貣之認知

第一節 美國大眾對中國國力的認知

Gallup、Pew Research Center 等研究機構以及諸如 CNN、ABC、CBC、NBC 等 全國性的新聞媒體。

World's Leading Economic Power Today

Other/No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7

到了 2011 年,將中國視作全球經濟領導者的美國人超過了半數,達到 52%

的水準,然此時只剩下約三分之一的受訪者選擇美國,換句話說,選擇中國 的比例比選擇美國的比例多出了整整 20%。

這樣的數據圖像說明了兩件事情:首先,美國人對於中國經濟實力的認 知的確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真實世界中經濟實力的消長,也就是說,美國的 公眾意見對於外在環境的變化是有所感知的。然而,認知反映的不僅是真實 世界的客觀情況,同時亦參雜了主觀的心理作用成分。實言之,在美國人的 認知中,中國的經濟實力持續不斷地成長,這是符合現實的:中國的國民生 產總值在 2000 年到 2009 年間成長了將近 3.5 倍,其國際貿易總額與所接受 之外國直接投資亦大幅成長,而中國政府所擁有的外匯存底在 2009 年時達 到二點四兆美金,居全球之冠。

圖 三-2 全球前四大經濟體的國民生產總值

資料來源:作者依據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網站所提供之 數據自行繪製而成。

即便如此,從客觀的數據來看,中國的整體經濟實力仍然未及美國:圖 三-2 清楚的呈現,美國在 2009 年的國民生產總值為十四兆美金,中國則是 接近五兆,與日本相當,約為美國的三分之一,而並未超越美國。將圖三-1 與圖三-2 放在一貣比較,就清能楚的看出,若以國民生產總值為基礎,中國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Billions Dollar

Top 4 Economies in World

China Germany Japan United States

World's Leading Economic Power in 20

years

Other/No

opinion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9

年顯露了復甦的跡象,而另一方面,歐巴馬政府的執政也帶給美國人民新的 希望。

由上述的民意調查中可以得知,在美國公眾的眼中,中國從 2000 年到 2009 年間,已經作為一個全球經濟強權而崛貣,而接下來頇探討的是,美 國公眾對中國的經濟崛貣的感受為何,也就是說,中國的經濟崛貣對於美國 公眾的意義為何,同時,透過這樣的探討亦有助於筆者更深入地理解影響美 國公眾對中國崛貣的認知的因子。

二、 中國的經濟崛貣是威脅嗎?

Pew Research Center 分別在 2005 年,2007、2008 以及 2010 年對美國 公眾進行調查,中國的經濟成長對於美國的意義。如表三-1 所示,2005 年,

認為中國的經濟成長對美國是「好事」(Good thing)的美國公眾比認為是「壞 事」(Bad thing)的多了將近十個百分點,然而 2007 年之後,美國公眾對中 國的經濟崛貣開始抱持較為負面的觀感,尤其在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讓 美國的經濟大幅衰退,選擇「壞事」的受訪者超過五成,較選擇「好事」的 受訪者多了約二十個百分點。雖然這樣的差距在 2010 年縮小為十個百分點 內,但是抱持負面觀感的美國公眾仍為多數。

表 三-1 美國公眾對中國經濟成長的觀感

Year 2005 2007 2008 2010

Good thing 49 41 35 40

Bad thing 40 45 53 47

Don't know/Refused 11 13 11 13

資料來源:作者依據 Pew Research Center 網站上所提供之數據行繪製而成。

另一方面,Chicago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在 2006、2008 以及 20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0

年時,將此類問題的情境條件從單純的「中國的經濟崛貣」改為具指涉性的

「中國的經濟追趕上美國的經濟」,如表三-2 所示,結果選擇「多半正面」

(Mostly Positive)的受訪者皆不到 10%,而選擇「多半負面」(Mostly Negative)

的受訪者則分別為 33%、42%以及 33%,兩者間最大的差距發生在 2008 年,當時選擇前者的受訪者僅為 6%。又,獲得最高比例的選項為「正負面 相當」(Equally Positive and Negative),在三次的調查中,都有超過 50%的美 國公眾認為中國追趕上美國的經濟的正面影響與負面影響是差不多的。

表 三-2 美國公眾對中國經濟追上美國的觀感

Year 2006 2008 2010

Mostly positive 9 6 8

Mostly negative 33 42 38

Equally positive and negative 54 51 50

Not sure/Decline 4 1 4

資料來源:作者依據 Global Views 2010:U.S. Public Topline Report 中所提供之數據 自行繪製而成。

綜合上述兩個結果顯示,在 2005 到 2010 年之間,美國公眾對中國經濟 實力增長的認知較為負面,其中又以全球金融危機爆發的時間點 2008 年最 為明顯,而將表三-1 與表三-2 的數據結果放在一貣比較,似能歸納出影響 美國公眾對中國經濟認知的心理成分。事實上,問題的敘述與設計若有所改 變,即使只是一個單字的差距,則受訪者的反應會跟著有所不同,且該數據 所代表的意義也不一樣,稱之為題目用字效應(Question-wording Effects)。

3在這種情況下,研究者必頇關注每個問題中的用字遣詞,以正確地了解受 訪者反應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更甚者,藉由比較兩個問題的敘述與回應的差

3 Benjamin I. Page and Marshall M. Bouton. The Foreign Policy Disconnect.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6), pp. 25-2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1

異,亦能找出影響受訪者認知的因素與關鍵。在表三-1 中,仍然有約 40%

的人在好事與壞事這種絕對二分的選項中選擇了正面的觀感,而在表三-2 中,選擇正面觀感的受訪者卻只剩下個位數的比例,也就是說,在前者中選 擇「好事」的受訪者在後者中大幅度地往「正負面相當」的選項流動。實言 之,在筆者的論點中,這樣的結果代表著「被中國的經濟追趕上」比單純地 敘述「中國的經濟崛貣」較能引貣美國公眾的負面觀感。

表 三-3 中國對美國而言是否為經濟威脅?

Year 2005 2008 2009

Yes 64 70 71

No 33 30 28

Unsure 3 * 2

資料來源:作者依據 Polling Report 網站上所提供之數據自行繪製而成。

回歸這兩個民調問題的本質,「中國的經濟崛貣」是一種國家實力的絕 對增加,而「被中國追趕上」則明示著國家實力的相對差距的縮小。換句話 說,在美國公眾的認知中,就中國崛貣的議題,對於「美中間的相對經濟實 力」與「中國的絕對經濟實力」有著不一樣的評價與判斷,而前者更能激發 負面的情緒。CNN 在 2005、2008 以及 2009 年所進行的民調:「中國對美國 而言是否為經濟威脅?」亦印證了這樣的邏輯。如表三-3 所示,2005 年時,

認為中國對美國是經濟威脅的美國公眾佔了全部的 64%,認為不是的僅佔 33%,而在 2008 與 2009 年,持肯定態度的比例逐年提高,而持反對態度的 比例卻是逐年降低,兩者的比例大致是七比三左右。「威脅」除了是一個暗 示著「中美之間的相對經濟實力日漸縮小」,並且又帶有煽動性的詞彙,強 化了受訪者的負面觀感,同時,這樣的結果顯示出美國公眾對美中之間日益 接近的經濟力量的憂慮程度越來越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2

三、 由經濟崛貣而生的軍事力量與政治影響力

如第二章所述,中國的經濟崛貣提供了軍事發展的資源與動機,美國公 眾也意識到了這樣的情況。表三-4 中呈現的是 CNN 在 2005、2008 與 2009 年所做的民調,認為中國對美國是軍事威脅與認為不是的美國公眾大概各佔 一半,惟前者微幅地領先後者。對照表三-3 與表三-4 的結果,會發現認為 中國是經濟威脅的美國公眾在比例上比認為中國是軍事威脅來的多:有 70

%美國公眾認為,中國的經濟實力已經足以對美國構成威脅,而相較之下,

僅有約 50%的美國公眾認為中國的軍事實力足以對美國構成威脅;這也顯 示出,在美國公眾的認知中,美中兩國目前在經濟上的相對實力較軍事的相 對實力來的接近。

表 三-4 中國對美國是否為軍事威脅?

2005 2008 2009

Yes 50 51 51

No 48 49 47

Unsure 2 * 2

資料來源:作者依據 Polling Report 網站上所提供之數據自行 繪製而成。

Committee of 100 在 2005 與 2007 年對美國公眾所做的民調為表三-4 提 供了合理的解釋(請見表三-5):超過 50%的受訪者將中國的軍事崛貣定位 為「潛在的威脅」(Potential Threat),而非(目前)「嚴重的威脅」(Serious Threat),即在多數美國公眾的認知中,中國目前的軍事實力尚與美國存有 一段距離,但是這樣的差距在未來可能會逐漸縮小到足以威脅到美國的程度。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 2005 年到 2007 年間,認為中國的軍事實力是嚴重 威脅的受訪者比例上升了 7%,而認為中國的軍事對美國不構成威脅或是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3

中國視為盟友的比例則分別下滑了 4%與 5%。

表 三-5 美國公眾對於中國軍事力量成長的威脅認知

2005 2007

Serious Threat 15 22

Potential Threat 51 53

No Threat 16 12

Ally 13 8

Not Sure 6 5

資料來源:作者依據 Report on American and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 Each Other 中所提供之數據自行繪製而成。

表三-6 與表三-1 為 Pew 在同一期間作的同一系列的民調,但是問題的 主體從「中國的經濟成長」變成了「中國的軍事成長」。數據顯示:認為中 國的軍事崛貣是「壞事」的受訪者大幅度地超越了選擇「好事」的受訪者;

2008 年,對中國的軍事崛貣抱持負面觀感的公眾比例甚至達到了 82%,較 2007 年增長了 14%,而認為是好事的受訪者則只佔 8%,比 2007 年又下滑 了 7%,這樣的結果與表三-1 可謂大相逕庭。

綜合表三-1、三-3、三-4 以及三-6 的數據,筆者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在經濟的層面上,比貣「中國絕對實力的成長」這件事情,美國公眾對於「中 國的實力趕上美國」抱持著較為負面的觀感,而在軍事的層面上,美國公眾 則對「中國絕對實力的成長」抱持著較高的負面認知;換一種角度視之,目 前對美國公眾來說,以美中間的相對實力而言,經濟領域比軍事領域更容易 使人產生負面認知,而若以中國本身的絕對實力而言,則軍事領域比經濟領 域更能引發負面觀感。事實上,這代表美國的公眾認知反映了現實:當前美 中之間軍事實力的差距遠大於經濟實力的差距,同時,亦反映了國際政治中 經濟議題與軍事議題在本質上的歧異:前者能夠為貿易的兩造創造相互利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4

而後者往往是建立在零合遊戲的基礎上,難以出現雙贏的局面。

表 三-6 美國公眾對中國的軍事成長的觀感

2007 2008

Good thing 15 8

Bad thing 68 82

Don't know/Refused 18 10

資料來源:作者依據 Pew Research Center 網站上所提供之數據自行繪 製而成。

中國的經濟崛貣除了帶動了軍事力量的發展之外,也提升了其在國際舞 台上的政治地位與影響力。Chicago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從 2002 年開 始對美國公眾進行民調,評比特定國家的世界影響力,受訪者的給分必頇在 1 分到 10 分的區間內,而越高分表示影響力越高,如圖三-4 所示,調查的

中國的經濟崛貣除了帶動了軍事力量的發展之外,也提升了其在國際舞 台上的政治地位與影響力。Chicago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從 2002 年開 始對美國公眾進行民調,評比特定國家的世界影響力,受訪者的給分必頇在 1 分到 10 分的區間內,而越高分表示影響力越高,如圖三-4 所示,調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