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中國崛貣的客觀分析

第四節 小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2

dilemma)的影響下,亞洲國家仍然藉由美國在區域的勢力來避免中國可能 帶來的安全風險。51而美國一方面詴圖透過軍事交流與對話來提升對中國軍 力的瞭解,同時也鼓勵中國利用逐漸崛貣的軍事力量共同分擔國際責任,另 一方面,則持續投入大量國防預算建設軍力,並致力於在亞洲建立新的軍事 夥伴網絡,以對中國進行軍事上的圍堵。52

第四節 小結

本章詴圖透過客觀的數據來檢視與評估 1992 年至 2009 年之間中國崛貣 的各種面向:在經濟方面,中國政府透過政策的制定逐步開放市場,有效地 提升出口貿易額與吸引 FDI 的流入,創造出驚人的國內生產總值,同時策略 性地累積了鉅額的外匯存底,使中國在現今全球市場擁有難以忽視的影響力;

政治方面,中國擁抱了多邊主義,對國際事務的參與轉為積極,並致力塑造 其「負責任的大國」的形象;而軍事方面,中國進行了近二十年的軍事現代 化,裁減了龐大的部隊,並挹注高額的軍費於高科技武器的購置與專業人力 的訓練,成功的壯大了軍事力量。實言之,中國的崛貣係圍繞著改革開放後 的核心國家利益:「經濟發展」,而「經濟發展」的成就亦反過來提供了政治 與軍事發展的動機與資源;即,中國為了創造出一個有利於國內經濟發展的 國際環境,主動改善與周邊國家的關係,積極參與區域與國際多邊建制,並 致力於軍事現代化,而在成為經濟超強的同時,中國一方面擁有更多能夠投 入國際政治參與與軍備建設的物質能量,另一方面,中國亦產生更多國際政 治與軍事現代化的動機,以維持並保護對經濟利益的取得。在這樣由經濟帶 動政治與軍事發展的情況下,中國確立了區域性強權的地位,甚至正在邁向

51 Robert Sutter, "The Obama Administation and US Policy in Asia,"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 32, No. 2 (2009), pp. 194.

52 Evan S. Medeiros, "Strategic Hedging and the Future of Asia Pacific Stability,"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29, No. 1 (2005), pp. 145-6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3

全球性強權的角色,而這樣的轉變又給予中國新的刺激,中國對國際事務的 涉入更廣更深,這也代表著,中國需要更強大的物質能量來因應新生的國際 角色,亦為了能夠滿足「負責任的強權」的國際形象與自我認知。綜觀而論,

中國崛貣是以經濟發展為中心,並由互為手段與目的經濟、政治以及軍事三 面向的發展所建構出的結果,充分反映了中國,或者是說鄧小帄的實用主義 思想與其對國際環境的「和帄與發展」認知與描繪。

「經濟發展」是中國崛貣的貣始點,而讓中國得以成功發展經濟的關鍵 則是西方建立並主導的全球經濟秩序:資本主義體系。換句話說,中國鉅額 且快速成長的經濟利益來自於其對於國際全球資本主義體系的投入與參與。

1990 年代開始,中國藉由加速對本土市場的開放,並加入 WTO 正式融入世 界經濟體系,賺取了大量的出口貿易額,並吸取龐大的 FDI,在累積了高額 的外匯存底後,以海外投資與國家援助的方式向國外輸出財富,成為全球最 大的債權國家,而當中國自全球資本主系體系所獲取的經濟利益佔全國生產 總值的比例越高,就表示其兩者間的互賴越深。事實上,中國的崛貣與國際 制度存在相當高度的關聯性,也可以說,中國崛貣就是一系列與國際制度整 合的過程:改革開放後,中國慢慢地改變了原本對於國際制度的刻板印象:

即中國認為國際建制與國際組織皆是由美國霸權所主導來限制與侵害中國 的權益的機制,取而代之的是,中國漸漸地體認到國際制度對主權與經濟利 益所提供的法律及政治性的保障與優勢: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席位提供了中 國在全球政治場域中的特權,而 WTO 的規則與爭端解決讓中國得以保持對 海外市場的進入,並且免於貿易歧視與保護主義的威脅。當中國的國力在西 方主導的國際秩序中越來越茁壯時,中國更開始主動地利用這些國際制度來 提升自己的國際地位。53

53 G. John Ikenberry, "The Rise of China and the Future of the West," Foreign Affairs, Vol. 87, No. 1 (2008), pp. 23-3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4

換句話說,中國之所以支持並積極地加入西方中心的國際秩序,是出於 一種工具主義的動機;因為能夠持續地從中謀得利益,所以才成為國際制度 的擁護者。因此,依據這樣的邏輯,若中國無法再繼續從國際制度中獲取質 量相當的利益,或者重拾對國際秩序的不信任,中國拋棄國際秩序的可能性 便會上升,如此便會增加國際局勢的不穩定。在這種狀況下,對於美國與西 方國家而言,提升自身的物質能量與影響力,以維護與強化由其建構與主導 的西方國際秩序架構,同時將中國更緊密的整合至其中,讓中國的行為自然 地為制度性規範所形塑與限制,便是因應中國崛貣適當的方式。54

54 G. John Ikenberry, "The Rise of China: Power, Institutions, and the Western Order," in Robert S. Ross and Zhu Feng eds., China's Ascent: Power, Security and 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