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北方漢語分類詞數量之演變對分類詞起源之意涵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北方漢語分類詞數量之演變對分類詞起源之意涵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9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Master Thesis. 治 政 指導老師: 何萬順 博士 大 立 Advisor: Dr. One-Soon Her ‧. ‧ 國. 學 y. Nat. er. io. sit. 北方漢語分類詞數量之演變對分類詞起源之意涵. n. The Development aof Chinese Numeral Classifiers’ Quantity in v l C to the Origin ofn iNumeral Northern China: Implication Classifiers. hengchi U. 研究生:黃從嘉 撰 Student: Huang, Tsung-Chia 中華民國一〇七年十月 October, 2018.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2) 謝辭 這篇論文能夠完成,首先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何萬順老師。本文「北方漢語 分類詞之演變」,即是他的構想。感謝他提供我研究的題材,用心的給予我許多 協助。其次要感謝論文口試的口試委員張郇慧老師和謝妙玲老師,她們溫和地指 導我在寫作格式上與文獻整理上的缺失,使我的論文架構更加完善。. 我還要謝謝政大語言所的孟孟學姊,她提供給我了許多寫論文的方法,使我. 政 治 大 另外,我的個性較為散漫,若非孟孟學姊的督促,我的畢業之日可能遙遙無期。 立 學習到了論述事情的原則,以及如何讓自己要論述的事項更加突顯,更加完整。. ‧ 國. 學. 此外,要感謝我故鄉的父母,他們全力地支持我完成研究所的學業。. ‧. y. Nat. 其他要感謝的朋友還有:語言所所辦的惠玲學姊,在我寫論文的這一段時間. er. io. sit. 她不厭其煩地指導我處理申報論文題目、邀請口試委員等相關事宜,感謝您的陪 伴;提供我有關於印製論文紙本之建議的婉綾;所有一起曾在季陶樓語言所共度. n. al. Ch. 修課時光的同學與學長姊們。. engchi. i n U. v. i.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3) 目錄 摘要. v. Abstract. v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1.2 研究方法. 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3. 政 治 大 2.2 關於「侗台語起源說」的論點 立 2.1 分類詞在世界上的分布. 3 5. ‧ 國. 學. 2.2.1 上古漢語缺乏分類詞 2.2.2 漢語分類詞無固定語序. ‧. 8. y. 9. sit. 7. 11. 2.2.3 漢語缺乏動物分類詞. Nat. 2.2.4 中國南方的分類詞數量多於北方. n. 2.3.1 侗台語的分類詞,比漢語分類詞晚出現. Ch. 2.3.2 漢語分類詞有固定語序. engchi U. er. io. 2.3 關於「漢語起源說」對 2.2 各論點的反駁或假設. al. 6. v ni. 11 13. 2.3.3 漢語有不少動物分類詞. 15. 2.3.4 北方漢語阿爾泰化. 15. 第三章 研究進行的方式 3.1. 21. 比較不同朝代的漢語分類詞. 21. 3.1.1 魏晉南北朝的文獻挑選. 21. 3.1.2 元代的文獻挑選. 22. 3.1.3 不同時代的文獻相互比較. 22. 3.2 分類詞與量詞的差異. 23 ii.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4) 3.3 文獻的整理. 24. 3.3.1 鄭邵琳 (2013)《魏晉南北朝石刻名量詞研究》. 25. 3.3.2 劉世儒 (1965)《魏晉南北朝量詞研究》. 27. 3.3.3 彭文芳 (2001)《元代量詞研究》. 27. 3.3.4 白冰 (2001)《宋元時期個體量詞的變化和發展》. 28. 3.3.5 張赬 (2012)《類型學視野的漢語名量詞演變史》. 29. 第四章. 資料分析. 30. 4.1 分類詞的類別. 30. 政 治 大. 4.2 魏晉時期的分類詞. 立. 4.2.1 形狀類. ‧ 國. 4.2.3 功用類. 48. y. 50. sit. 40. 50. n. al. er. io. 4.3.2 屬性類. Nat. 4.3 元代的分類詞 4.3.1 形狀類. 36. ‧. 4.2.4 通用. 32. 學. 4.2.2 屬性類. 31. 4.3.3 功用類. Ch. engchi U. 4.3.4 通用. v ni. 55 59 67. 4.4 統整以上的分類詞. 68. 第五章. 71. 討論. 5.1 依照第四章研究結果得出的推論. 71. 5.2 漢語和阿爾泰語系的互動. 72. 5.2.1 蒙古語、滿語對漢語的影響. 72. 5.2.2 漢語分類詞對蒙古語、滿語的影響. 74. iii.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5) 5.3 南方漢語的分類詞. 75. 5.4 台灣華語的分類詞. 77. 第六章. 83. 結論與未來研究. 6.1 研究成果. 83. 6.2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 84. 參考文獻. 8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iv.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6) 摘要 分類詞是漢語中的一大主要詞性。然而,對於漢語分類詞的起源,目前尚無 結論。一派說法認為漢語分類詞起源於東南亞的侗台語系,原因之一是南方漢語 擁有比北方漢語更多的分類詞 (例如,Peyraube 1991)。另一方面,Her & Li (to appear)以及其他學者則認為漢語分類詞應該起源於漢語本身,是因為與阿爾泰民 族語言接觸的關係,造成北方的分類詞減少。 為了證明這一項假說,我們尋找了兩個不同時期的分類詞,分別是分類詞 語法成型的魏晉南北朝,以及統治者為阿爾泰民族的元朝。結果顯示雖然元朝統. 政 治 大. 治者所講的蒙古語沒有分類詞,但是元朝的漢語分類詞卻比魏晉南北朝還要多,. 立. 大約多了 20 個左右。. ‧ 國. 學. 然而,現代南方漢語卻擁有比北方漢語更多的分類詞 (橋本萬太郎 1985, Yue 2003)。基於這項事實與本文研究的結果,我們提出以下推論。北方漢語的. ‧. 分類詞語法在魏晉南北朝已發展成熟,而到了元朝,此語法發展得更加茁壯,分. sit. y. Nat. 類詞數量更多,並未因發生阿爾泰化的現象而減少,因此北方漢語的分類詞之所. al. er. io. 以到了現代會減少,應該是在被滿族統治近三百年的清代才發生。此項推論以及. n. 其他可能的原因,未來仍需要學者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Ch. engchi. i n U. v. 關鍵字:分類詞、量詞、語言接觸、分類詞單一起源假說. v.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7) Abstract Sortal classifier is one of the major syntactic categories in Sinitic languages. However, there is no consensus on the origin of Chinese classifiers. It has been argued that Chinese sortal classifiers originated from Tai-Kadai in Southeast Asia, one of the reasons being that there are more sortal classifiers in the southern varieties of Sinitic languages than in northern Chinese (e.g. Peyraube 1991 among others). On the other hand, Her & Li (to appear), among others, argue that Chinese developed sortal classifiers indigenously, while language contact in the north with Altaic languages caused the decrease in the number of sortal classifiers in northern Chinese. To verify the latter hypothesis, we collected and compared sortal classifiers in. 治 政 Northern Dynasties, where the category of sortal classifier 大 was firmly established, and 立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about 20 more sortal Yuan Dynasty, an Altaic regime. northern Chinese from two time periods: the period from Wei Jin Southern and. ‧ 國. 學. classifiers in Yuan, even though the rulers’ language, i.e., Mongolian, is a non-classifier language.. ‧. However, contemporarily southern Chinese languages have more sortal classifiers than northern Chinese (Hashimoto 1985, Yue 2003). Taking this fact and. Nat. sit. y. our results together, we propose the following hypothesis. The classifier system in. io. er. Northern Chinese had developed quite maturely in Wei Jin and continued to grow well into the Yuan Dynasty, and the effect of Altaicization in terms of the decrease of. n. al. Ch. i n U. v. sortal classifiers did not occur until the 300-year rule of the Qing Dynasty. However,. engchi. we leave this hypothesis and other possible reasons why sortal classifiers in northern Chinese decreased to future research.. Keywords: sortal classifier, mensural classifier, language contact, single origin hypothesis of sortal classifiers. vi.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8) 第一章 緒論 分類詞是不少語言中具備的一大詞性,特別是漢語系語言,有許多分類詞。 這些語言在計算物品時,數詞不可與名詞直接聯結,需要分類詞做為中介。例如 漢語普通話的以下例句:. (1). 一顆蘋果. (2). 一根香蕉.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以上兩個句子中的「顆」和「根」就是分類詞。前者用於計算球狀物 (不一. ‧. 定是正圓形),後者用於計算長形物。在世界各地,以亞太地區,包括東亞與東. Nat. n. al. er. io. sit. y. 南亞,擁有最多的分類詞語言 (Gil 2013)。同時,此一地區的分類詞數量也最多。.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Ch. engchi. i n U. v. 對於分類詞的起源,目前學界分為兩派說法:一派認為起源於東南亞侗台語 系語言 (Jones 1970, Hashimoto 1977, Erbaugh 1986, Adams 1991, Peyraube 1991, 李若暉 2000),另一派則主張起源於漢語系語言 (Huang 1964, Zhang 1980, 梁敏 1983, Wang 1994, Morev 2000, Behr 2009, 步連增 2011, Her & Li to appear)。主張 「侗台語起源說」的理由主要包括以下幾項。第一,上古漢語並無獨立的「分類 詞」此一詞性;第二,漢語的分類詞語序並無一定的規則,名詞可置於「數詞+ 1.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9) 分類詞」的前後,並無特定規範;第三,漢語缺乏動物分類詞;第四,華北的分 類詞種類明顯少於華中、華南、東南亞。 然而,主張「漢語起源說」的學者則針對前述的各項主張,提出反駁或假設。 第一,上古漢語已有少量分類詞,證明此時的分類詞已有初步發展;第二,漢語 分類詞語序是有規則的,名詞置於「數詞+分類詞」的前後,語義上有所不同; 第三,南方漢語的動物分類詞較少,但北方較多;第四,華北的漢語曾被無分類. 政 治 大. 詞的阿爾泰語族同化,導致其分類詞減少。. 立. 第一項、第二項和第三項的反駁已有不少資料顯示其可信度,然而第四項反. ‧ 國. 學. 駁目前並未有相關研究顯示其準確性。故筆者之研究目的,即藉由文獻觀察華北. n. al. er. io. sit. y. Nat. 論點之準確性。. ‧. 的漢語分類詞數量,是否在歷史上有減少的趨勢,以驗證「北方漢語的阿爾泰化」. 1.2 研究方法. Ch. engchi. i n U. v. 筆者為驗證「北方漢語是否曾經阿爾泰化」,將選擇兩個不同時代的漢語, 再尋找記錄這兩個時代漢語分類詞的文獻。接著,從此兩個時代的文獻中,挑選 出包含分類詞的文句。然後,從擷取出的分類詞文句中,挑選出北方漢語的文句。 最後,比較兩個朝代的分類詞文句,觀察前一個朝代的分類詞數量,是否多於後 一個朝代的分類詞。如此一來,便可驗證北方漢語的分類詞,是否有減少的趨勢, 如果有,即很有可能代表北方漢語曾歷經「阿爾泰化」。 2.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10) 第二章 文獻回顧 分類詞 (classifier)又稱「天然量詞」 、 「個體量詞」(王力 2013)、sortal classifier、 qualifying classifier、count classifier、count-noun classifier 等。從類型學觀點來看, 漢語屬於分類詞語言,也就是在表達數量時,數詞與名詞間一定要有分類詞作中 介 (陳羿如 2013),如以下漢語普通話的例句:. 三顆球. (4). 三塊方糖. 政 治 大. 立. 學. ‧ 國. (3). ‧. 在以上兩個句子中,「顆」表示圓球形,有一定大小的事物,因此可以用來. Nat. sit. n. al. er. io. 數量。. y. 計算「球」的數量;而「塊」表示立方體的事物,因此可以用來計算「方糖」的. Ch. engchi. i n U. v. 2.1 分類詞在世界上的分布 不只有漢語具備分類詞,事實上世界各地皆有具備分類詞的語言。如下頁 WALS 網站顯示的分類詞分布圖中。此張地圖顯示了 400 個圓圈,代表原作者 調查了 400 種語言。圖中各圓圈位置代表語言的分布,白色圓圈代表沒有分類詞 的語言,共有 260 個;紫色圓圈,代表該語言中有非強制性的分類詞,也就是說, 雖然分類詞存在於該項語言,但它們在計算事物不一定要使用,是可有可無的角 3.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11) 色,紫色圓圈共有 62 個。至於紅色的圓圈,代表分類詞存在於該項語言,而且 在計算事物時一定要使用,其分類詞使用具有強制性,紅色圓圈共有 78 個。.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圖一:分類詞在世界上的分布 (Gil 2013). ‧. Nat. io. sit. y. 除了 WALS 的研究之外,政大句法研究團隊為了研究分類詞特性,調查了. er. 世界上大約七千種語言。以下的圖二是該團隊最新研究的結果,每一個黃點代表. al. n. v i n C h 511 個黃點,代表有 一個擁有分類詞的語言,圖中共有 e n g c h i U 511 個分類詞語言。. 圖二:世界上的分類詞語言 4.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12) 從以上兩張圖片中的資料可得知,雖然在世界各大洲都可以找到具有分類詞 的語言,但是在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具有強制性分類詞的語言種類最豐富,且此 一地區語言的分類詞總數最多。除此之外,各種分類詞語言的分布,相較於其他 地區,最為密集,故彼此之間應當有相當程度的關聯性。至於美洲和非洲,雖然 都可以找到具有強制性分類詞的語言,但其分布皆不如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密集,. 政 治 大. 分類詞數量也較少。因此,分類詞的起源地最有可能是東亞或東南亞。另一方面,. 立. 若以語系來區分,分類詞最豐富的語系則包括「漢語系」和「侗台語系」。前者. ‧ 國. 學. 包含各地的官話與華中、華南的各種漢族語言例如吳語、閩語等;後者包括廣西. ‧. 的壯語,以及東南亞的泰語、寮語等 (鄧盛有 2007, 楊通銀 & 郝建微 2017)。. Nat. io. sit. y. 由於「漢語系」和「侗台語系」的分類詞最為豐富,因此有不少學者主張分. er. 類詞應起源於上述兩種語言的其中一種。以下就主張起源於「侗台語系」的學者. n. al. i n C 與主張起源於「漢語系」的學者之論點,分別詳述之。 hengchi U. v. 2.2 「侗台語起源說」的論點 主張「侗台語起源說」的學者包括 Jones (1970)、Hashimoto (1977)、Erbaugh (1986)、Adams (1991)、Peyraube (1991)、李若暉 (2000)。他們認為分類詞應是 由侗台語往北擴張至漢語的語法,其中的理由如下:. 5.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13) 2.2.1 上古漢語缺乏分類詞 因為上古漢語尚無分類詞此一詞性 (王力 2013),故「侗台語起源說」的學 者表示,漢語中的分類詞應來自其他語言。所謂上古漢語,即商代至漢代使用的 漢語。的確,上古漢語雖然擁有不少測量事物用的量詞,但卻缺乏純粹表明事物 特性的分類詞。儘管商朝的甲骨文中就出現不少度量衡單位,集體單位與容量單 位,例如:升(鬯二升,鬯為一種祭祀用的酒) 、卣(鬯三卣) 、朋(貝十朋,十. 政 治 大. 貝為一朋) (王力 2013)。但此時的分類詞依然很少見。此時的漢語若遇到須計. 立. 算事物的場合,大多是在數詞後面將名詞重複一遍,殷商甲骨文中亦保留了此種. ‧ 國. 學. 文句 (王力 2013):. ‧. Nat. (6). 人十ㄓ六人 (ㄓ通「有」字). er. n. al. sit. y. 羌百羌. io. (5). Ch. engchi. i n U. v. 直至先秦時代,大多數的文句仍是採「名詞與數詞直接結合」的形式,此種 句型到漢代依舊常見 (郭錫良 2005),例如:. (7).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 (《莊子‧逍遙遊》). (8). 蟹六跪而二螫,非蛇繕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操也。(《荀子‧勸學》) 6.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14) 今人有五子不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孫。(《韓非子‧. (9). 五蠹》). 上古漢語在計算事物時,大多數情況都是數詞直接加名詞,沒有分類詞作媒 介。例如句子(7)的「一官(一個官位)」、「一鄉(一座鄉里)」、「一君(一位國 君)」 、 「一國(一個國家)」等,都是屬於數詞直接加名詞的語序,而不加分類詞。. 政 治 大. 至於第二句「蟹六跪」的「跪」在現代漢語為動詞,但依照教育部國語辭典的解. 立. 釋,此處應為「腳」的意思,故該詞組的意思應為「螃蟹有六隻腳」。總之,上. ‧ 國. 學. 古漢語缺乏「分類詞」此一詞性的情況,成為對「侗台語起源說」有利的論點之. n. al. er. io. sit. y. Nat. 語言。. ‧. 一,而持此一論點的學者認為:漢語的分類詞並非漢語本身原創,而是來自其他. 2.2.2 漢語分類詞無固定語序. Ch. engchi. i n U. v. 「侗台語起源說」論者觀察到了漢語分類詞句法的不固定性,認為漢語分類 詞應為借用詞 (Peyraube 1998)。由於語言中的借用詞大多沒有硬性規定語序, 所以應該是漢語借用侗台語的分類詞。按照 Peyraube (1998)的說法,漢語分類詞 的語法在歷史上出現過以下七項。其中 N 代表名詞,Num 代表數詞,C 代表分 類詞,M 代表量詞:. 7.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15) 漢語帶數詞的名詞短語的歷史詞序. (10). (a) [Num-N]. 一牛. (b) [N-Num]. 虎一. (c) [N1-Num-N2] 羌十人 (d) [N-Num-M]. 貝廿朋. (e) [N-Num-C]. 馬三匹. (f). [Num-M-N]. 一杯羹. (g) [Num-C-N]. 一株松.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依照上表可得知,漢語分類詞可與數字結合,置於名詞後或名詞前,如. ‧. (10c-g) ;同時分類詞也可省略,數詞直接加名詞如(10a)、(10b)。藉由上述的整. y. Nat. io. sit. 理結果,不少學者認為漢語並未有嚴格規範分類詞與名詞的組織原則,另一方面,. n. al. er. 因為語言中的借用詞之語序大多較無規則性,故他們認為漢語分類詞應該是借用 自別種語言。. Ch. engchi. i n U. v. 2.2.3 漢語缺乏動物分類詞 Erbaugh (1986)主張漢語中的動物分類詞是借用自別種語言,因為漢語缺乏 動物分類詞。他還表示,大多數的漢語分類詞,並未嚴格區分人類與非人類,或 是動態與非動態。「動物」在分類詞體系中,是相當重要且基本的一項語義參項 (張赬 2012)。對一個有分類詞的語言而言,不可能連專門計算「動物」這麼基 8.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16) 本的事物的分類詞都沒有。因此,有不少學者認為漢語中的動物分類詞應該是借 用自其他語言。 有不少南方漢語系語言的動物分類詞相當少,例如閩南語 (陳孟英 2013)。 閩南語專指動物的分類詞,只有計算魚類的 bué (尾),除此之外就是同時用來計 算動物與有腳的家具的 tsiah (隻)。因不少漢語系語言缺乏動物分類詞,或對於生 物或非生物區分不嚴謹,因此部分學者 (Erbaugh 1986)認為漢語分類詞應非來自. 政 治 大. 漢語本身,而是來自其他語言的借用詞,這項論述也成為對「侗台語起源說」學. 立. 者有利的論點之一。. ‧ 國. 學 ‧. 2.2.4 中國南方的分類詞數量多於北方. Nat. io. sit. y. 另一項支持「侗台語起源說」的現象為:中國南方的漢語,分類詞數量多於. er. 北方的漢語。通常一種詞性的起源地,其單詞的數量較多,規模較大,因為其發. al. n. v i n Ch 展的歷史較長,有較多時間發展出新詞。因此,若分類詞源於漢語系語言,在其 engchi U 發源地──華北地區,應當要有最多的分類詞。然而,現實中的情況卻是華中與 華南的分類詞多於北方。橋本萬太郎 (1985)曾於《語言地理類型學》一書中, 比較漢語系各語言和方言的分類詞,見表一。橋本的結果發現:越往北方,分類 詞漸漸變得單純化。中國南方的語言,特別是在華中、華南一帶,分類詞則相對 較為豐富。雖然廈門、汕頭、廣州等華南地區,相對於華中用「隻」的情況較多, 使其分類詞數量較少,但在非生物方面的區分 (船、橋、針)還是比東干語和北 9.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17) 京來得精細。到了北方,特別是在北京方言中,任何物品大致上皆可用「個」一 詞概括之,但因北京話具有國語的地位,因此也可能更容易借用各種南腔北調。 至於源於甘肅的東干語的分類詞就只剩下軀殼,僅剩下一個「個」字。. 表一:中國各地針對同樣的事物,使用的分類詞 (橋本萬太郎 1985 pp. 93) 雞. 牛. 船. 東干語. Гы(個). Гы(個). 北京. 隻/個. 西安. 個/隻. 濟南. 隻. 成都. 隻/個. 合肥. 隻. 蘇州. 隻. 條. 南昌. 隻. 隻/條. 隻/條. 度. 根/管. 長沙. 隻. 條. 隻. 座. 口. 溫州. 頭. 頭. 隻. 座. 枚. 福州. 頭. 頭. 條. 條. 條. 廈門. 隻. 隻. 隻. 踐. 支. 汕頭. 隻. 隻. 隻. 條. 支. Гы(個). 頭. 個. 個. 個. 隻. 座. 個. 根/條. 隻. 座. 根. 條. 隻. 座. 根. n頂 U engchi. 根. n. al. Ch. 根/個. sit. io. 座/個. er. Nat. 隻/個. y. 治 Гы(個) 政 Гы(個) 大 學. ‧ 國. 針. ‧. 立頭/個. 橋. iv. 隻. 根. 10.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18) 梅縣. 隻. 頭. 條. 條. 枚. 廣州. 隻. 隻. 隻. 度. 根. 「侗台語起源說」論者認為,在現實中,東南亞與中國南方的分類詞較多, 而中國北方較少。按照「起源地的數量較多」原則,分類詞的使用應由東南亞往 北擴散,故分類詞應源於東南亞,接著中國南方借用之,然後中國北方借用南方. 政 治 大. 的分類詞,發展至今形成「北少南多」的現象。此現象的起因為,分類詞在北方,. 立. 發展的歷史較短,故分類詞種類也較少;反之,南方分類詞發展的歷史較長,分. ‧ 國. 學. 類詞種類也較多。. io. sit. y. ‧. Nat. 2.3 「漢語起源說」對 2.2 各論點的反駁或假設. er. 主張「漢語起源說」的學者包括 Huang (1964)、Zhang (1980)、梁敏 (1983)、. al. n. v i n C h(2009)、步連增 U(2011)、Her & Li (to appear)。 Wang (1994)、Morev (2000)、Behr engchi. 他們針對上述「侗台語起源說」的論述提出了反駁或假設,認為分類詞的使用, 應由華北漢語往南擴散,內容如下:. 2.3.1 侗台語的分類詞,比漢語分類詞晚出現 侗台語系的最早文字紀錄,出現在 13 世紀,比漢語分類詞語法的確立 (魏 晉,約 3 世紀。劉世儒 1965)還要晚 1000 多年。因此,即使像「侗台語起源說」 11.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19) 論者所說的,殷商時代的漢語沒有分類詞,漢語系分類詞的出現還是比侗台語系 的分類詞早 1000 多年。 殷商甲骨文與西周金文皆有發達的度量衡量詞系統 (王力 2013),不過此時 期的漢語實際上亦有「分類詞」,儘管數量很少。殷商時代,漢語已經出現了少 數分類詞,包括「人」,只要指涉的對象是人,不論其身分,皆以「人」為分類 詞,以下的例子出自於甲骨文 (王力 2013),其中「羌」為一民族的名稱:. 立. (12). 羌十人又五. ‧. ‧ 國. 羌十人. 學. (11). 政 治 大. Nat. io. sit. y. 的確,此時漢語僅有少量分類詞,故「侗台語起源說」論者以此現象主張上. er. 古漢語無明確的分類詞系統,可與名詞系統、動詞系統平起平坐。不過,「漢語. al. n. v i n Ch 起源說」的學者表示,若與其他語言比較,此種現象僅能代表上古漢語的分類詞 engchi U 正在初步發展。 首先,許多語言雖然具有分類詞,但在文法上並非強制使用 (Gil 2013);接 著,許多具有分類詞的語言,所擁有的分類詞加起來也不過兩三個,它們可能在 計算甲、乙、丙三種物品時,需要使用分類詞,但是在計算其他物品時就不需要。 這些語言在產生的少量的分類詞後,其分類詞系統就不再繼續成長,或是太晚形 成分類詞而來不及成長,而停留在初步發展的階段。其中包括分布於尼泊爾與印 12.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20) 度錫金邦的 Kiranti 諸語言。Ebert (1994)表示,在許多 Kiranti 語言中,分類詞只 有兩三個,包括 Limbu 語只有計算人的 phu 與通用分類詞 si;Camling 語只有計 算人的 po、計算圓形物的 li、通用分類詞 ra。鑑於不少分類詞語言僅有少量的 分類詞,於是,當今「漢語起源說」的學者主張,若將上古漢語與他種分類詞語 言比較,可得知上古漢語的分類詞只是處於初步發展的階段,就像 Kiranti 諸語 言一樣,並非完全沒有分類詞系統。而漢語的分類詞,在歷經了初步發展的過程. 政 治 大. 後,又繼續地蓬勃發展,以致於到了現代,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分類詞。. 立. ‧ 國. 學. 2.3.2 漢語分類詞有固定語序. n. al. er. io. sit. y. Nat. 序構成如下:. ‧. 前面的 2.1.2 曾提及,按照 Peyraube (1998)的說法,歷史上的漢語分類詞語. Ch. 漢語帶數詞的名詞短語的歷史詞序. (13). (a) [Num-N]. 一牛. (b) [N-Num]. 虎一. engchi. i n U. v. (c) [N1-Num-N2] 羌十人 (d) [N-Num-M]. 貝廿朋. (e) [N-Num-C]. 馬三匹. (f). [Num-M-N]. 一杯羹. (g) [Num-C-N]. 一株松 13.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21) 上表中的漢語分類詞語序,並未有一定的規則。「侗台語起源說」論者便以 上表,主張漢語的分類詞詞組並無特定句法規範。然而 Her & Li (to appear)將上 述七種語序簡化為四種,其中分類詞(C)與量詞(M)可簡化為一種詞類,而(c)的 N2 可視作 C,因此得到下列四種語序。. (14). 將(13)精簡的結果. 立. (a) [Num-N]. 政 治 大. ‧ 國. 學. (b) [N-Num]. (c) [N-Num-C/M]. ‧. (d) [Num-C/M-N]. sit. y. Nat. n. al. er. io. 經由簡化的程序後,可發現漢語具備分類詞的語序包括(14c)和(14d)。乍看. i n U. v. 之下,名詞可置於[Num-C/M]的前方和後方,漢語分類詞語序依舊沒有特定的規. Ch. engchi. 則。但是,有不少學者 (吳福祥 et al 2006, Tang 1996)認為[N-Num-C/M]和 [Num-C/M-N]應被視為具有兩個不同的句法結構和語意。[Num-C/M]置入不同的 位置時,其代表的句法意義並不相同。[N-Num-C/M]中的[Num-C/M]是測量物品 的述語,它和名詞組成一個「主語+述語」的文句,例如在句子「書三本」中, 講者所表達的語意其實是「書有三本」的句子;至於[Num-C/M-N]中的[Num-C/M] 則是表示物品性質的修飾語,而中心語是[N],例如「三本書」這個句子,其實 是一個名詞片語,其中中心語是「書」 ,而「三本」是它的補語,並且 C 或 M 一 定是接在 Num 的後面而非前面。之後在漫長的歷史上,有兩件事情改變了:首 14.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22) 先,分類詞的必要性越來越高,[Num-N]與[N-Num]的用法逐漸式微。接著, [Num-C/M-N] 的文句使用頻率越來越高,[N-Num-C/M]的使用頻率逐漸式微。 因此,歷史上漢語分類詞語法其實是有規則的,C/M 一定在 Num 的後面。. 2.3.3 漢語有不少動物分類詞 不少南方的漢語系語言,只有少量的動物分類詞,且這些分類詞並非一定計 算動物,故「侗台語起源說」學者以此提出「漢語借用其他語言的分類詞,然後 將它們通用化」的說法。然而 Her & Li (to appear)表示,漢語普通話有不少的動. 治 政 大「尾」,計算馬匹的「匹」, 物分類詞。其中包括動物通用分類詞「隻」 ,計算魚類的 立 ‧ 國. 學. 以及計算大型哺乳類動物的「頭」。除此之外,尚有可用於計算動物,但仍有其 他用途的「條」和「口」。. ‧. 另一方面,泰語有一分類詞 tua,除了計算動物以外,也可計算桌子、問題、. y. Nat. io. sit. 大學科目等,用法和閩南語的 tsiah 相似 (Lu 2012)。除了泰語以外,毛南語亦有. n. al. er. 一個類似的分類詞,可計算動物與人類的小孩 (Lu 2012)。三種語言皆有用法類. Ch. i n U. v. 似的分類詞,絕非巧合。Lu (2012)認為應為漢語將此種分類詞傳至泰語和毛南語。. engchi. 總之,支持「漢語起源說」的學者在比較各語言相關的分類詞後,得出一個結論: 漢語本身的動物分類詞原本就有嚴謹和不嚴謹兩類,嚴謹的分類詞只能用於動物, 而不嚴謹的分類詞除了動物外,還可用於人類或非生物,同時後者的用法由北向 南傳,傳至東南亞的侗台語系。. 2.3.4 北方漢語阿爾泰化 此一反駁為一個假設性的論點。Her & Li (to appear)等學者認同「侗台語系」 15.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23) 論者所主張的分類詞分布情形──華北較少,華中與華南較多,同時在華北,分 類詞有不少省略的例子。例如,Her & Li (to appear)舉出,依現實中的語言應用 情形,北方官話的分類詞,其使用上的必要性的確不如南方官話與其他華中、華 南的語言。比方說,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國語、閩南語、客家語當中,分類詞是不 可或缺的。至於在一些場景設定於老北京的胡同,使用北京官話的電影,例如「非 誠勿擾」與「老炮兒」,其電影台詞就常常省略分類詞。. 政 治 大. 但是,Her & Li (to appear)等學者同時又主張,分類詞源於漢語系語言,從. 立. 華北擴張至華中、華南、東南亞。至於漢語的分類詞之所以產生今日北少南多的. ‧ 國. 學. 現象在於,在歷經擴張的過程後,華北地區本身又受北亞阿爾泰民族的影響,分. ‧. 類詞規模縮小,數量減少,尤其蒙古人與滿人都曾南下入主中國,定都北京。. Nat. io. sit. y. 阿爾泰語系主要分布於中國東北、蒙古、中亞一帶,大多沒有分類詞 (徐丹. er. & 傅京起 2011)。主張「漢語起源說」之學者假設,漢語在與阿爾泰語系接觸後,. al. n. v i n Ch 因受其不使用分類詞之語法的影響,而減少其自身的分類詞數量。LaPolla (2010) engchi U 將此種現象稱作阿爾泰化。至於其擴張地,包括華中與華南,推測受阿爾泰化的 影響較少,所以依然保留許多分類詞,因此造就了今日「作為起源地的華北,分 類詞數量反而不如華中、華南與東南亞」的現象。 Her 和 Li (to be appear)假設漢語分類詞變少是因為阿爾泰化。而有關阿爾泰 化的意涵,LaPolla (2010)與 McWhorter (2007)各從空間與時間描述其影響,其中 LaPolla (2010)所言如下: 16.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24) While many invaders assimilated to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they also had an effect on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 of China, particularly in the north. Mantaro Hashimoto (e.g., 1976, 1980, 1986) has talked about this as the ‘Altaicization of Northern Chinese’, and has argued that a continuum of features from north to south, such as northern dialects having fewer tones,. 政 治 大. less complex classifier systems, and an inclusive/exclusive distinction in the. 立. 1pl pronoun, while the southern dialects have more tones, more complex. ‧ 國. 學. classifier systems, and other features similar to Tai-Kadai and Hmong-Mien. ‧. languages (see You 1982, 1995; Zhou & You; Wang Jun 1991), is due to. Nat. sit. n. al. er. io. (LaPolla 2010). y. Altaic influence in the north ,and Tai/Hmong-Mien influence in the south. Ch. engchi. i n U. v. 翻譯如下:. 中國北方在歷史上,曾受到不少外族的侵略。在侵略的過程之中,也將 其語言與文化影響至漢語,特別是北方。橋本萬太郎 (1976, 1980, 1986) 亦提及北方漢語的阿爾泰化,包括音韻的減少、分類詞數量的減少,以 及對第一人稱複數代名詞的區分與否。相對地,南方的音韻與分類詞數 17.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25) 量就比較多,同時亦有許多與侗台語與苗瑤語相似之處 (游汝杰 1982, 1995; 周振鶴 & 游汝杰 1986; Wang Jun 1991)。因此可推斷北方漢語受 阿爾泰語系影響,而南方則受侗台語系與苗瑤語系的影響。(LaPolla 2010) (本文作者翻譯). 而 McWhorter (2007)從時間層面上討論了漢語的阿爾泰化:. 政 治 大 But in this chapter I will demonstrate that while Altaic languages did 立. ‧ 國. 學. have a decisive effect upon Mandarin, transfer was a relatively minor factor, while reduction due to nonnative competence was comprehensively. ‧. transformative. The evidence also suggests that the crucial locus of. y. io. but. al. the. n. (1644-1911),. through. fourteenth. widespread. Ch. centuries)1. or. v ni. resettlement. engchi U. sit. (thirteenth. er. Khan. Nat. transformation was not, as is often supposed, the occupations by Genghis. of. the. Manchus. conquered. and. dispossessed peoples amid Han Chinese on the northern Chinese frontier from the 600s through the 800s during native Chinese rule under the Tang dynasty. (McWhorter 2007). 翻譯如下: 雖然漢語對阿爾泰化對現代漢語產生決定性的影響,然而漢語語法受異 族影響,並非大多數人所認知的,從元代蒙古人或清代滿人等阿爾泰語. 18.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26) 族入主中國才開始的,而是在歷經南北朝之後的隋唐時期就開始了。這 段期間,華北政權從北朝的異族手中,轉回到漢人手上,使漢人人口從 南方移回至北方,接收了受五胡語言影響的漢語,成為新的北方漢語。 (McWhorter, 2007) (本文作者翻譯). LaPolla (2010)和 McWhorter (2007)兩人的理論充分解釋了漢語包括分類詞. 政 治 大. 在內的許多面向的演變。同時解釋了南北方漢語演變的差異起因。藉由以上兩人. 立. 的說法,可推測應是從唐代與五代開始,北方漢語的分類詞數量開始下降,同時. ‧ 國. 學. 音韻開始減少,而元代與清代的阿爾泰化更給現代北方漢語帶來決定性的影響,. ‧. 然而同一時期內,南方受阿爾泰化的影響較小,故保留較多分類詞,於是造就當. Nat. io. sit. y. 今漢語分類詞北少南多的局面。. er. 至於北方漢語的阿爾泰化案例 LaPolla (2010)提及過漢語在語音上曾歷經. al. n. v i n C h和-ŋ 的尾音,但是-m 阿爾泰化。漢語普通話保留了-n e n g c h i U 就沒有保留,而滿語本身 就包含-n 和-ŋ 的尾音,故推測漢語應是受阿爾泰化的影響,使-m 的尾音消失。 除了 LaPolla (2010)所指出的,北方漢語在語音上的阿爾泰化案例外,橋本 萬太郎 (1985)也指出了不少漢語在其他方面的阿爾泰化現象。其中包括在構詞 上,例如北京方言所稱的「公雞」 ,在瀋陽方言和濟南方言也稱作「公雞」 ,修飾 語 (公)都前置於中心語 (雞)。相反地,南方的梅縣方言則稱之為「雞公」 ,汕頭 方言稱之為「雞翁」,廈門方言稱之為「雞角」,三者修飾語 (公、翁、角)都後 19.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27) 置於中心語 (雞)。按照橋本 (1985)的說法,北方的漢語方言是受到阿爾泰語系 的「SOV」句法影響,才出現修飾語前置的詞組。通常句法格式為 SOV 的語言, 修飾語都會前置於中心語。 除此之外,橋本 (1985)也指出了北方漢語在聲調上阿爾泰化的現象。南方 漢語的聲調一般較多,如陸豐客語有 7 個聲調、廈門閩語 7 個聲調、福州閩語 6 個聲調。相對的,北方漢語的聲調一般較少,如北京官話 4 個聲調、瀋陽官話 4. 政 治 大. 個聲調、黑龍江虎林官話 3 個聲調。橋本 (1985)指出北方漢語應是受缺乏聲調. 立. 的阿爾泰語系影響,而減少聲調數量。. ‧ 國. 學. 「北方漢語阿爾泰化」的假設與前三項「漢語起源說」的觀點,最大的不同. ‧. 在於,前三項觀點目前皆已有足夠的資料可以佐證。但是「北方漢語阿爾泰化」. Nat. n. al. er. io. sit. y. 的假設,特別是分類詞方面,目前尚無足夠的文獻可驗證其正確性。. Ch. engchi. i n U. v. 20.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筆者的研究目的,即驗證「北方漢語阿爾泰化」的假設之正確性。對此筆者 使用了數種研究方法,包括比較不同時代的漢語分類詞、分辨分類詞與量詞,以 及整理文獻。. 3.1 比較不同朝代的漢語分類詞. 政 治 大. 假如要支持北方的漢語曾經阿爾泰化,使分類詞的種類減少之假設,筆者認. 立. 為可以比較不同時代的北方漢語文獻,特別是需要研究阿爾泰化之前與之後的文. ‧ 國. 學. 獻。並且比較阿爾泰化之後,北方漢語的分類詞數量是否少於阿爾泰化之前。為. ‧. 此,筆者的論文研究部分將分為以下三大部分,前兩個部分分別列舉兩個時代的. Nat. io. sit. y. 北方漢語分類詞,分別是分類詞發展成熟的時代──魏晉南北朝,以及阿爾泰民. er. 族統治全中國的時代──元朝。至於第三部分,則比較兩個時代的分類詞數量。. al. n. v i n Ch 藉由以上的論述,本論文的研究問題可歸納為:元代北方的分類詞是否少於魏晉 engchi U 北方的分類詞?. 3.1.1 魏晉南北朝的文獻挑選 魏晉南北朝是漢語分類詞發展最成熟的時代 (劉世儒 1965),觀察此時期 的分類詞有助於了解漢語分類詞發展成熟時,分類詞的用法。故研究第一部分將 閱讀魏晉南北朝的相關文獻,以便研究魏晉南北朝的北方漢語分類詞之類別與數 21.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29) 量,了解漢語的分類詞在成熟期間之類別與個別數量。另外,由於本文旨在研究 北方漢語的分類詞用法變化,故此部分的觀察對象將鎖定在北方的政權,包括三 國魏、西晉(大一統的時間很短,自滅吳至衣冠南渡僅三十多年) 、五胡十六國、 北朝之北魏、西魏、東魏、北齊、北周。筆者將以文句出處的成書背景、作者生 平等資料,作為擷取北方漢語文句的依據。. 3.1.2 元代的文獻挑選. 立. 政 治 大. 至於第二部份,將閱讀元代的漢語分類詞文獻。元朝是中國史上第一個征. ‧ 國. 學. 服中國全境的異族王朝,故此時的漢語應當受北方民族影響頗深,分類詞應當會. ‧. 比魏晉減少很多。跟魏晉的文獻挑選過程一樣,筆者將以文句出處的成書背景、. Nat. io. sit. y. 作者生平等資料,作為擷取北方漢語文句的依據。例如方回 (1227-1307)大多時. er. 間生活於原南宋之領土,包括安徽與浙江,故其作品應為南方漢語文體,而不列. al. n. v i n Ch 入研究範圍;而馬致遠 (1250-1321)大多時間生活於大都 e n g c h i U (今北京)一帶,故其作 品應為北方漢語文體,而列入本文研究範圍。本研究對南北的劃分,即以南宋北 部邊界 (秦嶺、淮河)為區分。. 3.1.3 不同時代的文獻相互比較 此一階段將比較上述兩個時期的分類詞之類別與數量多寡。由此方法,即可 大致上得知北方漢語之分類詞演變概況,同時得知北方漢語之分類詞之減少是否 22.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30) 與「阿爾泰化」有關。如果後期的分類詞數量減少了,則大致可驗證「阿爾泰化」 之正確性,對於驗證「分類詞漢語起源說」將提供些許的幫助。. 3.2 分類詞與量詞的差異 分類詞主要存在於東方的語言,包括東亞與東南亞,而量詞幾乎分布於世界 各地所有的語言(王力 2013)。然而,由於筆者尋找的資料中,有不少皆未明確. 政 治 大. 區分分類詞與量詞,因此筆者須藉由一套標準來決定哪些詞彙是分類詞,哪些是. 立. 量詞。. ‧ 國. 學. 分類詞 (sortal classifier)與量詞 (mensural classifier)的一項差異在於,它們在. ‧. 計算上的意義不同。兩者皆代表一個乘數,不過分類詞代表 1,量詞代表 1 以外. Nat. n. al. er. io. sit. y. 的數字 (Her 2012),如以下範例:. Ch. i n U. v. (15). 三本書 = 3 × 1 書. (16). 三箱書 = 3 × 箱 書,其中「箱」不必然等於 1. engchi. 在句子(15)中,書本的數量確實就是三本,沒有任何彈性空間;而在句子(16) 中,書的數量就是「箱」,而具體的數目必須透過前後文所提供的訊息來判定。 量詞除了代表無法確定確切數量的乘數外,也可代表可確定,但不是 1 的乘 數 (Her, 2012),如下列五個句子列舉,即可明白其差異: 23.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31) (17). 一杯水 = 1 × 杯 水. (18). 一包餅乾 = 1 × 包 餅乾. (19). 一袋水果 = 1 × 袋 水果. (20). 一打玫瑰 = 1 × 12 玫瑰. (21). 一雙襪子 = 1 × 2 襪子. 立. 政 治 大. 以上 5 個句子的粗體字皆為量詞,其中(17)、(18)、(19)三句的乘數分別就. ‧ 國. 學. 是「杯」 、 「包」 、 「袋」 ,而(20)、(21)兩句的乘數可確定為 12 和 2。因此,我們可. ‧. 得出一項簡潔的方法來判斷分類詞(C)與量詞(M),分類詞一定代表乘數 1,不須. Nat. io. sit. y. 藉前後文來判斷總數;而量詞代表的乘數為 1 以外的數字,不論可否確定乘數,. n. al. er. 只要乘數不一定是 1,就是量詞。. Ch. engchi. i n U. v. 3.3 文獻的整理 了解分類詞與量詞之間的差異後,就可以開始整理文獻中的文句了。由於不 少資料皆未明確區分分類詞與量詞,因此筆者須藉由一套標準來決定哪些詞彙是 「分類詞」。量詞將不列入本文的討論範圍內,所以整理文獻必須將之排除。筆 者所使用的標準,即為 Her (2012)所提出之「乘數是否確定為 1」的標準。如果 該詞彙所代表的乘數確定為 1,則其為分類詞,將列入本文的討論範圍內。筆者 24.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32) 所整理的文獻包括:. 3.3.1 鄭邵琳 (2013)《魏晉南北朝石刻名量詞研究》 本論文主要研究魏晉南北朝的石刻文字中的名量詞(包括第一節所稱之分類 詞與量詞),論文作者將其搜集之所有名量詞列舉,並分門別類,同時做成以下 圖表:. 立. 表二:鄭邵琳之名量詞分類表. 政 治 大. ‧ 國. 學. 植物類. ‧. 動物類. Nat. n. al. 人物類. er. io. sit. y. 交通工具類. Ch. engchi. i n U. v. 衣物衾簟類 什物類. 個體量詞 計數名量詞. 處所類 造像類 文本案宗類. 名量詞. 種類類 部分類 25.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33) 集體量詞. 定數集體量詞 不定數集體量詞 度制單位量詞. 計量名量詞. 度量衡量詞. 量制單位量詞 衡制單位量詞 面積單位量詞. 立. 政 治 大. 幣制單位量詞. 容器量詞. ‧. ‧ 國. 學. 本文所要探討的分類詞,即為上表「計數名量詞」之「個體量詞」中,「部. y. Nat. er. io. sit. 分類」、「種類類」以外的所有類別。此一部分之名量詞,所代表的乘數皆為 1, 而且只能接可數名詞,符合兩項判斷標準,所以是分類詞。至於「部分類」代表. n. al. Ch. engchi. i n U. v. 的乘數為小於 1 的數字,故並非分類詞;至於「種類類」所代表的乘數為大於 1 的數字,專門用來計算一個群體;而計量名量詞,代表的乘數皆大於 1,也非分 類詞,所以皆不在本文的探討範圍內。 鄭邵琳《魏晉南北朝石刻名量詞研究》之研究意義在於:其所篩選之石刻文 獻材料數量龐大,內容豐富,文獻真實性強,字形保存完整,語言獨具特色,是 漢語詞彙研究史的重要史料。同時,該論文列舉了許多類別之分類詞,並對其字 義一一解釋,可幫助我們了解該分類詞從名詞轉變為分類詞之過程。此外,原作 26.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34) 者對所有的魏晉南北朝,皆有標明朝代,使讀者容易分辨該文句屬於北方或南方 文句,由於筆者旨在研究北方漢語分類詞的演變過程,故此一細節之著墨相形之 下更為重要。魏晉南北朝的政權多為地方割據型的政權,有些政權位於南方,有 些位於北方,因此探討文獻時,可藉由原書所屬的朝代判斷是否為北方的文獻。. 3.3.2 劉世儒 (1965)《魏晉南北朝量詞研究》. 政 治 大. 劉世儒的《魏晉南北朝量詞研究》收錄了許多魏晉南北朝的分類詞。同時,. 立. 南方文句,藉此判斷該文句是否為北方漢語的句子。. 學. ‧ 國. 原作者對所有的魏晉南北朝,皆有標明朝代,使讀者容易分辨該文句屬於北方或. ‧. Nat. io. sit. y. 3.3.3 彭文芳 (2001)《元代量詞研究》. er. 此一論文主要研究元朝的量詞,包括計算物品的名量詞以及計算動作次數的. al. n. v i n Ch 動量詞。其中名量詞的部分,原作者又將其分為 、 「天然名量詞」 、 「臨 i U e n g c h「度量量詞」. 時名量詞」三部分,每部分再分類,並將各項詞彙一一列舉之。其中的「天然名 量詞」即本文討論重點分類詞。它們所代表的乘數皆為 1,而且只能接可數名詞, 符合兩項判斷標準。至於「度量量詞」為度量衡之用,其代表乘數不等於 1,而 「臨時名量詞」為借用其他名詞作為量詞,本質上詞性還是名詞,所以皆不在本 文的探討範圍內。 本作對天然名量詞,按照計算的物品不同而分為 28 類:動物、植物、人、 27.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35) 衣服布帳、飲食、建築、交通、燈燭香火、文娛用具、作品、日月、量水、處所、 事項、種類、等級、片狀、絲狀、團塊狀、顆粒狀、條狀、由人體部位演變、自 成一類(包括通用量詞個、枚)。 至於《元代量詞研究》此一論文對本研究的意義在於:它除了列舉詞彙外, 還對於量詞在元代的變化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包括探討量詞的繁化與簡化,以及 「個化」,一種於現代依舊相當常見的現象。這些研究皆有助於我們了解近代漢. 政 治 大. 語的分類詞與量詞用法之變遷。同時,原作者採用的研究文本,除了文言文資料. 立. 外,尚有不少使用口語文的戲曲,更有助於我們了解當時的分類詞與量詞之口語. ‧ 國. 學. 用法。此外,該篇論文在大多數文句的後面,都有註明原作者,使筆者可藉由搜. ‧. 尋原作者的生平背景,判斷該文句是否為北方漢語的文句。. io. sit. y. Nat. er. 3.3.4 白冰的 (2001)《宋元時期個體量詞的變化和發展》. al. n. v i n Ch 此一論文主要搜集了宋代與元代的許多個體量詞及其用法,其中還包括少數 engchi U. 與南宋同時代的金代文句。此外,本論文的內容完全鎖定於筆者的研究對象── 個體量詞,它們所代表的乘數皆為 1,所以是分類詞,只是作者並未對其指涉的 名詞進行分類。 與上述的《元代量詞研究》一樣,此一論文的研究意義在於:該篇論文在大 多數文句的後面,都有註明原作者,使筆者可藉由搜尋原作者的生平背景,判斷 該文句是否為北方漢語的文句。此外,本篇論文說明許多個體量詞的用法演變, 28.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36) 接著列舉許多宋元時期的許多例句。筆者將擷取元代的例句,以研究元代的分類 詞使用情形。. 3.3.5 張赬 (2012)《類型學視野的漢語名量詞演變史》 張赬的《類型學視野的漢語名量詞演變史》收錄了許多中國古代各朝的文句, 其中也包括了魏晉與元代,而本文的重點即「魏晉」與「元代」兩個時期。因此,. 政 治 大. 筆者將整理該書之中,含有分類詞的「魏晉」與「元代」文句。此外,該書在大. 立. 多數文句的後面,都有註明原書與原作者,使筆者可藉由搜尋原書的成書背景,. ‧ 國. 學. 以及原作者的生平背景,判斷該文句是否為北方漢語的文句。.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29.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37) 第四章 資料分析 筆者整理了文獻中所收錄的魏晉南北朝與元朝之分類詞,以及它們的用法與 類別。以下介紹筆者所使用的區分分類詞類別的方法,以及列舉魏晉與元朝的分 類詞。. 4.1 分類詞的類別. 政 治 大. 關於分類詞的類別,每一篇相關的研究論文都有不同的分法,例如鄭邵琳. 立. (2013)的《魏晉南北朝石刻名量詞研究》將收錄的魏晉分類詞分為植物、動物、. ‧ 國. 學. 人物、衣物、什物、處所、造像、文本等類別。而彭文芳 (2001)的《元代量詞. ‧. 研究》則將收錄的分類詞分為動物、植物、人、衣服、建築、交通、燈燭香火、. Nat. io. sit. y. 文娛用具、作品、日月、處所、事項、片狀、絲狀、團塊狀、顆粒狀、條狀、自. er. 成一類等類別。面對不同的論文所做的不同分類,如果要集合各篇文獻,並將它. al. n. v i n Ch 們收錄的分類詞的意涵進行比較,進而了解魏晉和元代的分類詞使用情形,那麼 engchi U 針對所有分類詞建立一套統一的分類法,就有其必要性。. 本文要研究的分類詞,鎖定於魏晉和元代兩個時代。然而分類詞的相關論文, 研究範圍大多數侷限在一個特定的時代或朝代,只對特定朝代的分類詞進行分類。 本文的研究範圍橫跨兩個時代,所以必須使用可用於各時代分類詞的分法。 張赬 (2012)的《類型學視野的漢語名量詞演變史》將研究範圍設定在漢朝 至明朝,長時間的漢語分類詞變化,並將各朝代的分類詞進行統一的分門別類。 30.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38) 張赬 (2012)將六個時期的漢語分類詞,製作了一份分類表,分別是漢、六朝、 唐、宋、元、明。在這份分類表中,她將所有朝代的分類詞進行統一的分類,分 別為形狀、屬性、功用、通用、次通用五大類。其中「形狀」大類又分為圓形、 長形、面形、塊狀、部份代整體、外形相似、組合特徵、使用特點等小類,而「屬 性」大類又分為動物、植物、人等小類、「功用」大類又分為書籍、織品、交通 工具、文化、建築物、抽象、日用事物、其他等小類。另一方面,所謂「通用分. 政 治 大. 類詞」就是可計算的物品無法歸納為任何一項類別的分類詞,如現代漢語的「個」 ,. 立. 基本上可用於絕大多數的物品,特別是在非正式的口語場合。至於「次通用分類. ‧ 國. 學. 詞」則是用法與「通用分類詞」類似,但使用頻率不如通用分類詞的分類詞。本. ‧. 文將以此種分類法為依據,將不同文獻所收錄的分類詞進行一個統一的分類。. Nat. io. sit. y. 然而,關於「通用」與「次通用」的區分,張赬並未有提供一個明確的使用. n. al. er. 頻率基準來區分兩者。因此筆者在以下的分類詞介紹中,將「通用」與「次通用」. Ch. 合併為「通用」一類進行介紹。. engchi. i n U. v. 4.2 魏晉時期的分類詞 有關於魏晉時期的分類詞,筆者將收集鄭邵琳 (2013)的《魏晉南北朝石刻 名量詞研究》、王力 (2013)的《漢語史稿》、劉世儒 (1965)的《魏晉南北朝量詞 研究》 、張赬 (2012)的《類型學視野的漢語名量詞演變史》等文獻,並將其以張 赬 (2012)於《類型學視野的漢語名量詞演變史》所使用的分類,進行分門別類。 31.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39) 此外,本文僅討論分類詞,但上述的文獻並未嚴格區分「分類詞」與「量詞」, 故筆者在區分二者時,將使用 Her (2012)所提出的「是否乘數為 1」為依據。如 果乘數為 1,該詞就是分類詞;如果不為 1,該詞就是量詞,將在本文中省略不 談。同時,本文只討論用於具體物的例子,因為計算抽象物的場合,無法判斷其 分類詞或量詞的乘數是否為 1。同時在所有例句後面標註該分類詞計算的事物。 此外,以下對於分類詞用法的解釋,皆來自《魏晉南北朝石刻名量詞研究》(鄭. 政 治 大. 邵琳 2013)與《魏晉南北朝量詞研究》(劉世儒 1965). 立. ‧ 國. ‧. 長形. 學. 4.2.1 形狀類. Nat. io. sit. y. 條:原本用於計算樹木,後用於計算長條形事物,又可計算「條理」性質的. n. al. er. 事物。魏晉的例句包括:. Ch. engchi. i n U. v. (22). 情斷大獄卅餘條 (西晉《石尠墓誌》) (條文). (23). 條屬者通取一條繩,若布內武,垂下為纓 (《禮記‧雜記》鄭注) (繩子). (24). 郁問其五經義例十餘條,遵明所答數條而已 (北齊《魏書‧李孝伯傳》). (條例) (25). 其花深紅,……有蘂一條,長於花葉 (西晉《南方草木狀》卷中) (花蕊). 32.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40) 莖:原義是植物的莖幹,在南北朝時代成為分類詞,可用於計算人身上的毛:. 右手大姆指下生毛九莖 (北齊《魏書‧靈微志》) (體毛). (26). 支:本作「枝」,但與「枝」不同之處在於「支」可以計算任何分節或分支 的物品,一節就是一支,而「枝」只能計算長條物:. 立. 政 治 大. 又見水流光明,分十四支流注上下 (《蓮社高賢傳》) (河川的支流). 學. ‧ 國. (27). ‧. 枝:原意為「樹枝」,可計算一般條狀物:. io. sit. y. Nat. n. al. er. 威儀有……戟二枝 (北魏《洛陽伽藍記》) (戟). (28). Ch. engchi. i n U. v. 道:原本指「道路」 ,作為分類詞也用於計算道路,進而引申為「門」或「橋」, 因為它們有道路可以通行。另一方面由於道路是長條形的,所以也可以計算長形 物:. (29). 速鑿北壘,為突門二十餘道 (北魏《十六國春秋輯補‧後趙錄》) (門). (30). 復有鐵鏁四道,引剎向浮圖四角,鏁上亦有金鐸 (北魏《洛陽伽藍記》 33.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41) 卷 1) (鐵鎖). 片狀 張:取「弓箭張開時」的模樣,魏晉時可用於紙、皮、弓箭:. (31). 但將取紙三百張,筆十管 (東晉《搜神記》卷二) (紙類). (32). 李陵嘗以此弓十張遺蘇武也 (南朝宋《史記‧司馬相如傳》裴駰《集解》. 立. 引郭璞說) (弓). 政 治 大. ‧ 國. 學 ‧. 面:原意是臉面,作為分類詞時可計算作用於平面的物品:. io. sit. y. Nat. 酈縣有故城一面,未詳里數,號為長城,既此城之西隅 (北魏《水經注》. n. al. er. (33). 卷 31) (城牆). Ch. engchi. i n U. v. 幅:原意是「布帛」,作為分類詞時,取其形狀特徵,可計算片狀的物品, 例如「紙」:. (34). 蜜香紙……大秦獻三萬幅 (西晉《南方草木狀》卷中) (紙類). 34.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42) 塊狀 塊:原意是土塊,也作「凷」 。在南北朝時期也寫作「顆」 ,但還是用於計算 塊狀物:. 北土通呼物一凷改為一顆,蒜顆是俗間常語耳。 (北齊《顏氏家訓‧書. (35). 證篇》) (此句為對用語的解釋,並非計算物品). 立. 政 治 大. 以上例句記錄「顆」通「凷」,但此種用法除了以上例句外,沒有其他相關. io. sit. y. Nat. 圓形. ‧. ‧ 國. 學. 紀錄。. n. al. er. 丸:原意是「圓形之物」,在分類詞上,也用來計算球形物:. (36). Ch. engchi. i n U. v. 仙人王喬,奉藥一丸 (曹植《善哉行》) (藥丸). 粒:原義是米粒,可計算小而圓的物品:. (37). 君無半粒儲,形影不相保 (傅玄《災旱詩》) (米粒). 35.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43) 顆:原本的意義是「小頭」,引申為計算圓形物品的分類詞:. (38). 龍眼……一朵五六十顆,作穗如葡萄 (西晉《南方草木狀》卷下) (龍眼). 4.2.2 屬性類 動物. 政 治 大. 匹:該詞可用於計算馬匹,例句包括:. 立. ‧ 國. 學. 馬十匹,金銀千兩,縑數千段 (北齊《劉悅墓誌》) (馬). (39). ‧. Nat. io. sit. y. 頭:人和動物的最上部,相對於其他部位更突出,藉由轉喻變成動物分類詞,. n. al. er. 魏晉可用於大型動物、小型動物,甚至魚類,用例包括:. (40). Ch. engchi. i n U. v. 臺遣監作中將慕容乾,清酒七百斛,牛犢二百頭 (前燕《元璽四年慕磚》). (牛) (41). 亡妣康存之日,有牛一頭,願造象,今得成就 (北齊《張龍伯兄弟造像. 記》) (牛) (42). 恆以驢數頭運糧上山 (北魏《洛陽伽藍記》卷 5) (驢). (43). 率民養一豬,雌雞四頭 (東魏《齊民要術》序) (雞) 36.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44) 子鯉魚長三尺者二十頭,牡鯉魚長三尺者四頭 (東魏《齊民要術》卷六). (44) (魚). 隻:原意是「一隻鳥」,除了鳥類外,後來還可以計算獸類,不過後者在魏 晉還不常見:. 政 治 大. (45). 鳩巢于廟闕而孕白鳩一隻 (西晉‧左九嬪《白鳩賦》) (鳩). (46). 孔雀群飛……王家恆有千餘隻 (北齊《魏書‧鄯善國傳》) (孔雀). (47). 於是駈麋鹿之大群,入窮谷之峻意戹,走者先死,往者被擊,前無孑遺,. 立. ‧ 國. 學. er. io. sit. y. Nat 植物. ‧. 後無一隻 (北魏‧賈岱宗《大狗賦》) (鹿). al. n. v i n Ch 根:原本是植物長在土中的部分,是生長的關鍵部分,因其重要性而「以部 engchi U 分代替全部」成為分類詞。用例包括:. (48). 造石井一口,種樹兩十根,以息渴乏 (東魏《李顯族造像碑》) (樹). (49). 經始締構,別更列植青松二千餘根 (北周《華岳廟碑》) (樹). (50). 路旁有大松樹十數根 (北齊《魏書‧彭城王傳》) (松樹). (51). 課蒔餘,種榆三根 (北齊《魏書‧食貨志》) (榆樹) 37.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45) (52). 廟側有攢柏數百根 (北魏《水經注》卷 9) (柏樹). 株:魏晉產生的分類詞,在近代漢語之前是最常用的植物分類詞:. (53). 江南朝士,……未嘗……耘一株苗 (北齊《顏氏家訓‧涉務篇》) (樹苗). (54). 得蓍一株,四十九枝 (北齊《魏書‧靈微志》) (植物). 立. 朵:用於計算花朵:. ‧ 國. 學. 其花深紅,……日開花數百朵 (西晉《南方草木狀》) (花). ‧. (55). 政 治 大. io. sit. y. Nat. n. al. er. 本:原意為「植物的下部」,不過用於分類詞時,較常用於計算草本植物, 木本植物較少。. (56). Ch. engchi. i n U. v. 令口種一株榆、百本薤、五十本蔥、一畦韭 (東魏《齊民要術序》) (草. 本植物) (57). 每日必於牧暇,採樵二束、菜二本 (北魏《十六國春秋》) (草本植物). 梃:原義是植物的莖幹,用來計算植物,亦可計算蠟燭,又寫作「挺」。 38.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46) (58). 駿遣人獻酒二器,甘蔗百梃 (北齊《魏書‧李孝伯傳》) (甘蔗). (59). 皂莢三挺 (北齊《道興造像記》) (草本植物). (60). 義恭獻蠟燭十梃 (北齊《魏書‧李孝伯傳》) (蠟燭). 樹:原本計算植物,南北朝以後漸漸被「株」、「根」來取代:. 政 治 大. 立. 課蒔餘種桑五十樹,棗五株,榆三根 (北齊《魏書‧食貨志》) (桑樹). 學 ‧. 人類. ‧ 國. (61). Nat. io. sit. y. 人:經常用於統計的場合,在一定場合中,與「個」相當,魏晉時期用例相. n. al. er. 當多,出現於魏晉的例句包括:. (62). Ch. engchi. i n U. v. 遣士朱周等二百人作畢陳王陵,各賜休二百日 (三國魏《曹植墓建墓磚》). (人) (63). 號咷如送於京師者二千人 (北魏《元緒墓誌》) (人). (64). 君令子九人,世稱其美 (北魏《邸元明碑》) (人). (65). 甲仗一百人,班劍廿 (東魏《蕭正表墓誌》) (人). (66). ……等十三人,各竭家資,敬造石像一區 (西魏《杜照賢等十三人造像 39.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47) 記》) (人). 名:此分類詞由「名稱」義轉來,但在魏晉時期還不常作為分類詞:. (67). 先恆有水火之神四十餘名及城北星神 (北齊《魏書‧禮志》) (神明). 政 治 大. 員:本意是「物數」 ,到了秦漢大多用來稱呼「人」 ,南北朝開始變為分類詞,. 立. 不過此時大多用來計算「生徒 (生員)」:. ‧ 國. 學. 立學館雞籠山,置生徒百員 (《蓮社高賢傳》) (生徒). ‧. (68). n. al. er. io. sit. y. Nat 4.2.3 功用類. 書籍與文字篇章. Ch. engchi. i n U. v. 卷:原為捲曲,後用於書簡、書籍(古時書簡可捲曲),後來演變為計算書籍 的分類詞,魏晉的例句包括:. (69). 錄三王魏晉書記,為卅卷 (北魏《楊穎墓誌》) (書). (70). 撰《話林》數卷 (北魏《鄭羲下碑》) (書). (71). 見人讀數十卷書,便自高大 (北齊《顏氏家訓‧勉學篇》) (書) 40.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48) (72). 見其國主牀頭有書數卷,乃是子昇文也 (北齊《魏書‧溫子昇傳》) (書). 篇:原為竹簡,後引申為首尾完整的詩文,並演變為計算書籍的分類詞,魏 晉的例句包括:. (73). 箴頌書奏,凡三百餘篇 (北魏《元延明墓誌》) (奏摺). (74). 輒奉詔竭愚作詩一篇 (潘岳文,《全晉文》卷 92) (詩).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首:原意為「頭」,引申為主題、開頭。魏晉時可用於計算有開頭的事物,. ‧. 如詩文,魏晉的例句包括:. io. sit. y. Nat. 登雲峰山,論經書一首 (北魏《論經書詩》) (書). n. al. er. (75). Ch. engchi. i n U. v. 本:漢代用於量植物,魏晉以後變成量書的分類詞。「本」作為計算書本的 分類詞,其原意為「本源」,因古人傳書各有所本:. (76). 河北此書家藏一本 (北齊《顏氏家訓‧書証篇》) (書). (77). 今繕寫一本,敢以仰呈 (北齊《魏書‧崔光傳》) (書). 41.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49) 冊:原意為「簡冊」,上古時代沒有紙,字都寫在竹簡上,幾片竹簡編在一 起就在「一冊」,故用於計算書冊:. (78). 今之取證,唯有王制一簡,公羊一冊 (北齊《魏書‧禮志》) (書). 封:原意是「封閉」,分類詞即是取其「封裝」之意,計算書信:. 立. 子淵附書一封 (北魏《洛陽伽藍記》) (書信). 學 ‧. 衣物織品. ‧ 國. (79). 政 治 大. Nat. io. sit. y. 腰:另作「要」,人體的部位,連接上下半身,通過轉喻,用來計算繫於腰. n. al. er. 間的衣物,魏晉北方的用例有:. (80). Ch. engchi. i n U. v. 青緺紫綬,十腰銀艾 (東魏《叔孫固墓誌》) (衣物). 領:本意是衣服領子,很早就作為分類詞,但不止侷限於計算衣服,還可以 計算盔甲、被子。. (81). 堅遣使送錦袍一領遺沖 (北齊《魏書‧臨渭苻健傳》) (衣物) 42.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50) (82). 今因趙咨致文馬一匹、白鼲子裘一領 (魏文帝《與孫權書》) (衣物). (83). 皮骨鐵雜鎧二十領 (西晉《魏志‧陳留王紀》) (盔甲). (84). 五色錦被二領 (北齊《魏書‧蠕蠕傳》) (被子). 交通工具 乘:原意為乘車,進而引申為乘坐的對象,魏晉的用例包括:. 立. 政 治 大. 人中石像兩區,寶車一乘 (北齊《魯思明等造像記》) (車). (86). 詔……給步挽一乘 (北齊《魏書‧胡國珍傳》) (車). (87). 常給步挽車一乘,遊於市里 (西晉《洛陽伽藍記》卷二) (車). ‧. ‧ 國. 學. (85). io. sit. y. Nat. n. al. er. 艘:用來計算船隻:. Ch. engchi. i n U. v. (88). 取張永所棄船九百艘 (北齊《魏書‧尉元傳》) (船). (89). 王師自譙東征,大興水運,泛舟萬艘 (魏文帝《浮淮賦》) (船). (90). 有小船數艘,求為鄉導 (北齊《魏書‧爾朱榮傳》) (船). 文化 軀:原意為身體,後來用於計算造像,以及和「造像」有類似宗教意義的「塔」, 43.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51) 有時亦寫作「區」,魏晉的例句包括:. (91). ……南皮范國仁,敬造彌勒尊像一軀 (北魏《范國仁造像記》) (佛像). (92). 司馬解伯達,造彌勒像一軀 (北魏《解伯達造像記》) (佛像). (93). 雍州長安劉目連敬造觀世音像一軀 (東魏《劉目連造像記》) (佛像). (94). 佛弟子張思文敬造無量壽像一軀 (北齊《張思文等造像記》) (佛像). (95). 平昌縣人張景暉為亡父母敬造彌勒佛一軀 (北齊《張景暉造像記》) (佛. 立. 像). 政 治 大. ‧ 國. 學. 比丘尼道慧、法盛等二人,敬造多寶像一區 (北魏《道慧法盛造像記》). (96). ‧. (佛像). Nat. io. sit. y. (97) 陵江將軍政桃樹,敬造無量壽像一區 (北魏《政桃樹造像記》) (佛像). n. al. er. (98) 發心敬造石像三區,銘一區 (北齊《殷恭安等造像記》) (佛像). Ch. engchi. i n U. v. 龕:原為「容納東西的地方」 ,作分類詞時計算神像,又寫作「堪」 、 「勘」, 魏晉的例句包括:. (99). 並造兩觀世音,別造小觀世一勘 (北魏《靜度造像記》) (佛像). (100). 沙門璨,敬造石像一堪 (西魏《沙門璨銘》) (佛像). (101). 兼造白玉像一龕 (東魏《嵩陽寺碑》) (佛像) 44.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52) 尊:原為祭祀用的酒器,後引申為「尊敬」,並以此衍生為分類詞,並用於 造像,魏晉的例句包括:. (102). 趙氏迎得白玉像三尊 (東魏《李次明造像記》) (佛像). (103). 強獨樂為文王建立佛道二尊像 (北周《強獨樂造像記》) (佛像). 立. 政 治 大. 曲:「曲」做為分類詞是由其「曲折宛轉」之意演變而來,後來演變為計算. ‧ 國. 學. 樂曲的分類詞:. ‧. Nat. sit. io. (歌曲). y. 大武皇帝破平統萬,得古雅樂一部,正音歌五十曲 (北齊《魏書‧樂曲》). n. al. er. (104). Ch. engchi. i n U. v. 建築物、場所 所:原意為伐木聲,後來衍生為「處所」意,並由「處所」意衍生為分類詞, 魏晉時期的石刻文,「所」可用於計算人工處所,包括:. (105). 佛弟子李磨侯敬造鎮池寺一所 (北齊《李磨侯造像記》) (處所). 45.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53) 處:原意為棲息,因棲息需用到一定的空間,故衍生為「處所」,並由此意 衍生為分類詞,魏晉的例句包含:. (106). 掃石置五處仙壇 (北魏《太基山銘告》) (處所). (107). 次至兩處石詩之所,對之號仰 (北齊《鄭述祖重登雲峰山記》) (處所). 政 治 大. 區:原為「藏匿」 ,進而引申為「處所」 ,並用來計算建築物。魏晉用來計算. 立. 建築物的例子包括:. ‧ 國. 學. 有靈井三區,忽然自成 (北魏《山公寺碑頌》) (處所). (109). 賜甲第一區,布帛肇計 (東魏《蕭正表墓誌》) (處所). ‧. (108). er. io. sit. y. Nat. al. n. v i n Ch 間:原義為間隔,房屋中有間隔,一隔為一間,進而引申分類詞,可用來計 engchi U 算房子、宮殿、館、閣等等有隔間的建築物:. (110). 是日幸允第,惟草屋數間 (北齊《魏書‧高允傳》) (屋子). (111). 帝……為作周閣百間 (北齊《魏書‧釋老志》) (館閣). (112). 僧房樓觀一千餘間 (西晉《洛陽伽藍記》) (寺院樓閣). 46.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54) 日用品 牀:原意是「坐具」和「臥具」 ,南北朝可用於「屏風」和「弩」 ,因為屏風 安置在牀 (底座)上,而弩有弩床。. (113). 武衛三百乘,弩一牀 (北齊《魏書‧源賀傳》) (弩). (114). 銀塗漆屏風二十三牀 (晉‧劉損《全宋文》) (屏風). 立. 政 治 大. 鈕:本義是「印鼻兒」,並引申為計算印璽的分類詞,又做「紐」:. ‧ 國. 學. 賜丕金印一紐 (北齊《魏書‧神元平文諸帝子孫傳》) (印璽). ‧. (115). n. (116). Ch. engchi. er. io. al. sit. y. Nat 孔:本指洞孔,但大多用於計算可穿洞的珠子:. i n U. v. 貢白珠五千孔 (西晉《三國志‧魏志‧東夷傳》) (珠子). 牒:作為分類詞是由「折疊」意轉來,可用於計算需折疊的屏風:. (117). 但有所懷,隨宜作一牒,候少隙即徑進也 (北齊孝昭帝《詔王晞》) (屏. 風) 47.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55) 4.2.4 通用 枚:「枚」的原義是樹幹,但其做為分類詞卻是一開始就是通用分類詞,主 因是其「分類詞」的意義是由「計數工具」演變而來。意義演變順序為「樹幹」 →「計數工具」→「分類詞」 。魏晉有不少以「枚」為分類詞的文句,其中包含:. 政 治 大. (118). ……做磚五萬枚,用功三萬二千 (前燕《元璽四年墓磚》) (磚). (119). 石羊、碑文各四枚,奘在舍東北五百步 (北魏《李盛墓誌》) (石碑). (120). 龍碑一枚、石羊二枚、石虎三枚 (北魏《張宜墓誌》) (石製品). (121). 遂得石柱壹枚,長壹丈九尺 (北齊《義慈惠石柱頌》) (石柱). (122). 得鯉魚長一尺者一萬五千枚 (東魏《齊民要術‧養魚》) (魚). (123). 土中得玉璧七枚 (北魏《水經注》) (玉). (124). 薛城送玉盤十六枚. (125). 又當將斧三百枚 (司馬懿文《全晉文》卷 1) (斧頭).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v i n Ch (北齊《魏書‧樂志》) e n g c h i U(玉器). 口:人與動物進食的器官,一人即有一口,以局部代替整體,由名詞轉變為 分類詞,用例包括以下幾項:. (126). 願使夫妻,息紹宗三口…… (東魏《成休祖造像記》) (人) 48.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56) (127). 其賜乳婢一口,穀一百石,雜綵四十匹 (後趙‧石勒《下書賜陳武妻》). (人) (128). 河南流民萬餘口內徙 (北齊《魏書‧太祖記》) (人). 後來「口」亦可用於計算有口的無生物,例如:. 政 治 大. (129). 故於路傍造石井一口,種樹兩十根 (東魏《李顯族造像碑》) (井). (130). 水南十里,有井數百口 (北魏《水經注》卷 24) (井). (131). 泉上數丈,有石穴二口 (北魏《水經注》卷 5) (山洞). 立. ‧. ‧ 國. 學. Nat. io. sit. y. 件:「件」的原義是將「物」分塊,引申為計件用的分類詞,純粹表示物品. n. al. er. 的件數而不強調物品特徵,不過此一分類詞在魏晉南北朝還在初步發展,用例不 如此時的通用分類詞「枚」:. (132). Ch. engchi. i n U. v. 謹上金寶等一十六件,少助軍資 (北周‧宇文憲《上武帝表助軍費》) (寶. 物) (133). 談說製文,必須眼學,勿信耳受……及王則無不仲宣,語劉則無不公幹,. 凡有一二百件,傳相祖述,尋問莫知原由,施安時復失所 (北齊《顏氏家訓‧ 勉學篇》) (論文) 49.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57) 4.3 元代的分類詞 有關於元代的分類詞,筆者將收集彭文芳 (2001)《元代量詞研究》、白冰 (2001)《宋元時期個體量詞的變化和發展》,以及張赬 (2012)的《類型學視野的 漢語名量詞演變史》等文獻當中的分類詞,並將其以張赬於《類型學視野的漢語 名量詞演變史》所使用的分類,進行分門別類。與 4.2 的方法一樣,以下將使用. 政 治 大. Her (2012)所提出的「是否乘數為 1」為依據。如果乘數為 1,該詞就是分類詞;. 立. 如果不為 1,該詞就是量詞,將在本文中省略不談。同時,本文只討論用於具體. ‧ 國. 學. 物的例子,因為計算抽象物的場合,無法判斷其分類詞或量詞的乘數是否為 1。. ‧. 同時在所有例句後面標註該分類詞計算的事物。. Nat. io. sit. y. 同時,以下的例句出處,部分使用簡稱: 《全元文》 (文)、 《全元戲曲》 (戲)、. er. 《全元散曲》 (散)、 《全金元詞‧元詞》 (詞)、 《元詩選》初集&二集 (詩初、詩. al. n. v i n Ch 二)、《歷代筆記小說集成》(筆)。此外,以下對於各項分類詞的用法解說,皆節 engchi U 錄自《元代量詞研究》(2001)。. 4.3.1 形狀類 長形 條:原為小枝條,魏晉開始做條狀分類詞,也可計算條理之物 (如法條、計 略): 50.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58) (134). 衡路九條,山垓九層 (散 327 王伯成) (道路). (135). 使一條丈八蛇矛 (戲一 61 關漢卿) (兵器). (136). 縱橫河港一千條 (戲一 552 高文秀) (河川). (137). 孫仲謀獨占江東地,請喬公言定三條計 (元曲《關大王獨赴單刀會》) (計. 略). 政 治 大. 立. 柱:只有計算山峰:. ‧ 國. 學. 一柱華峰 (詞 659 王惲) (山). ‧. (138). io. sit. y. Nat. n. al. er. 杆:計算有杆之物:. (139). Ch. engchi. i n U. v. 他一騎馬一杆槍沖突將來 (戲三 772 尚仲賢) (兵器). 管:計算筆、鎖等管狀物:. (140). 一管筆拗曲直 (戲三 176 岳伯川) (筆). 51.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59) 竿:原為竹子的主幹,唐代開始計算長條物,元代還可用於「長形影子」, 用例包含:. 四周山一竿殘照里 (馬致遠《壽陽曲‧山市晴嵐》) (影子). (141). 根:原為植物底部器官,本來做為分類詞時,只用於計算植物,到了元代可. 政 治 大. 用於長條物,用例包含:. 學. ‧ 國. 立. 梅數根,古塚一丘 (文三 125 王義山) (樹). (143). 一根草與你添一歲壽 (戲一 658 高文秀) (草). (144). 仍敕有司下太原木場給官材二千根 (文二 254 王盤) (木材). ‧. (142). n. er. io. sit. y. Nat. al. 圓形. Ch. engchi. i n U. v. 顆:魏晉即有分類詞用法:. (145). 荷盤敲雨珠千顆 (散一 825 張可久) (雨滴). (146). 與丞相金印一顆 (戲十二 207 無) (印章). (147). 子管裡珠連玉散飄千顆 (《梧桐雨》第四折) (珠). 52.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60) 粒:原意是米粒,作分類詞時計算小而圓的物品:. 若吞卻一粒金丹 (散 469 范康) (藥丸). (148). 丸:原意是球狀物,南北朝可做分類詞,元代可用於計算藥丸:. 政 治 大. (149). 我與了他兩丸藥 (戲三 388 吳昌齡) (藥丸). (150). 入關應笑一丸泥 (詩初 629 袁桷) (泥球). 立. ‧ 國. 學 ‧. 輪:本意為車輪,後來用來計算日月等圓形物:. er. io. al. sit. y. Nat 一輪紅日為誰藏 (戲一 658 高文秀) (太陽). (151). (153). 一輪明鏡懸在上面 (《灰檔記》第四折) (鏡子). n. (152). v i n C h(戲四 438 鄭德輝) 見一輪皓月,出離海角 e n g c h i U (月亮). 塊狀 塊:原意是土塊,可計算塊狀物:. (154). 枕一塊頑石 (散 1435 劉庭信) (石頭) 53. DOI:10.6814/THE.NCCU.GIL.006.2018.A0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From the findings reported above, it is undeniable that there has been huge progress in ITEd in Hong Kong schools, as reflected by th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frastructure, the

Teachers may consider the school’s aims and conditions or even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to select the most appropriate approach according to students’ need and ability; or develop

APSM is the basic rank of the Primary School Master/Mistress (PSM) grade that has been created in aided primary schools with effect from the 1994/95 school year.

Then, it is easy to see that there are 9 problems for which the iterative numbers of the algorithm using ψ α,θ,p in the case of θ = 1 and p = 3 are less than the one of the

• In 1976 Hawking argued that the formation and evaporation of black holes leads to a fundamental loss of information from the universe, a breakdown of predictability, as

Southeast Asia: In Search of an ASEAN Community: Insight from the Former ASEAN Secretary-General. Singapore:

Southeast Asia: In Search of an ASEAN Community: Insight from the Former ASEAN Secretary-General. Singh, Daljit, Tin Maung Maung

It clarifies that Upāyakauśalya,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has been accepted in Confucian culture, and is an important practice of wisdom in Mahāyāna Buddhism wh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