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童的校園空間移動模式與身體活動量關係之初探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學童的校園空間移動模式與身體活動量關係之初探"

Copied!
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Journal of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Contents

No.38

,

pp.27-48. December 2012

學童的校園空間移動模式與身體活動量關係之初探

曾慈慧*丁志堅抖黎俊彥*抖呂明心材料

摘要

過去很少研究探討學童如何使用校園空間及校園空間如何影響身體活動量?本研 究選擇具有全球定位系統與心跳的運動手錶為測量儀器,並搭配問卷與紀錄表紀錄兒 童的基本資料、受測下課時間活動紀錄表以及過去一遇身體活動量。研究對象為新竹 市某國小的 10名學生,受測時間為固定某時段的下課十分鐘。測量儀器結果顯示,兒 童在排球場停留的時間最長;問卷調查結果則顯示停留時間較長的則是籃球場。測量 儀器顯示兒童偏好戶外空間,停留時間占總測驗時間的 92% ;另外,有單一目的地的 兒童會花一半以上時間停留且主現中度以上身體活動量。施測時間內,兒童有 50% 的 時間呈現中度以上的身體活動情況,主要集中排球場。檢測放學後從事的休閒活動與 身體活動量之閥餘,放學後從事觀察動植物的程度與低身體活動量時間主現顯著正相 關,從事球類則與中高身體活動的時間有顯著正相關,打羽毛球的程度則與高身體活 動有顯著正相關。 關鍵詞:全球定位系統、身體活動量、校園

*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助理教授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兼任助理 通訊作者:丁志堅 聯絡地址:竹市南大路521 號竹教大環文系 聯絡電話:

035213132-2811

E-mail:

di月@mai l. nhc 肘 edu.tw

(2)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第 38 期﹒民國 101 年 12 月 τ~ -主主

室、目。目

學校是教育活動進行的場所,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地方,優良的校園景觀配置可 以提供教師順利的教學活動及促進學生學習成效,營造出良好的校園氣氛。學童一天 中約有的的時間在校園中度過,然而現今學童活動空間不足、營養攝取不均加上課

後從事靜態休閒比例增加,如打電腦等,使身體活動量 (physical

activity

)急遞下降,

造成運動不足與肥胖的比例增加 O 學童過重問題與久坐行為的研究越來越多,並有某

些年齡上的實證 (Og帥,

Kuczmarski

,

Flegal,闕, Guo,&禍,別2;

Reilly

,

Doros紗;

Emme

tt;

&

ALSPAC study team

,

20∞)。資料顯示臺灣地區有近六成學生不愛運動,未養成規

律運動的習慣,學生的身體質量指數 (Body

Mass Index

,

B間)有明顯增高趨勢,在心

肺耐力檢測等項目表現,落後中國大陸、日本及韓國等地區學生(教育部, 2∞7) 。

各國近年來均致力於提升兒童身體活動量,例如澳洲政府健康及老化部門 (Australia

GovemmentD叩叫nent

of Health and

A伊19) 宣導兒童( 5-12歲)及青少年( 12-18歲)從

每日 30分鍾的中度運動開始'逐日增加至建議目標。因此要如何提高國內兒童的身體 活動量是目前國人應積極探討的 O 國外已有研究證實環境對兒童能產生身體活動之影響,根據Gibson的行為可能性

理論(

Gibson

,1979)

,兒童意識到環境與景觀元素在使用上具有的功能,會在相異

的景觀與建築中產生活動。Fj側oft 與 Sageie (2ω9) 的研究證明相異的戶外環境如何

提高兒童身體活動與促進運動神經發展。Carols 與 Pinciotti (1988) 提出校園中的許多

「有趣單元」可提供理想的校園使用並保持動線流暢,讓遊玩學童之身體與空間產生 連繫。 設備良好的校園與遊戲場提供了多樣的活動方式,與體能活動的挑戰O 國外有幾 位學者談到校園中的某些景觀配置能對兒童的身體活動產生影響,如在校園中加點色

彩 (S回棚, 20∞)、校園綠體(伊ns個ctures) 的出現 (Lindholm, 1995) 。因此若能

了解兒童在校園中的活動情形與體能產生狀況,即可從校園規劃上著手,設計吸引兒 童且提高身體活動量之空間,以達健康之目的O 國內有許多探討校園環境規劃的相關研究,可是顯少將研究焦點放置於空間配置 對兒童的移動模式與身體活動量產生的影響。國內兒童身體活動量的研究文獻數量雖 然較多,卻很少以校園空間配置對健康的影響作深入了解。有鑑於此,本研究將探討 校園中的空間配置、兒童空間使用及身體活動量三者的關係O 一 28 一

(3)

一、校園空間

校園是學校的校舍、校園、運動場及其附屬設施區域,融合建築與景觀等物質 環境,結合了教育、生活和美感的文化層面,在空間和時間上獨特表現的視覺場所。 狹義的說法,校園乃指學校內除校舍與運動場之外的學校庭園而言;然就廣義來說,

校園代表了廣闊的實質領域 (Schmertz. 1972) 。湯志民與廖文靜 (2001 )認為狹義而

言,校園僅指學校庭園或庭院,是學校內與運動場地所佔之外的廣大空間,提供師生 課餘遊憩之所,以植栽、花木、花壇、亭台樓閣、園路水池...等為主;廣義而言,

係涵蓋學校校地之內的所有空間與設施,舉凡校舍、校園、運動場及附屬建築和設施

皆屬之。本研究則採廣義之校園定義作為探討之範疇。 校園的空間配置是影響校園規劃是否完整的重要因素,校園景觀的構成上,一

般考慮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和美學因素。湯志民(2∞2) 指出校園中主要視覺組合

元素是建築、綠體、水體、雕塑和廣場等,並將校團景觀分類為:綠色景觀、水體景 觀、雕塑景觀、長廊景觀、廣場景觀、特色景觀。 Dober (2000) 認為校園景觀分類

為: (一)界線通道:包合同圍與邊界標示、入口、校園車道、校園人行道、腳踏車

道、動線起迄點、停車場等。(二)空間:包含傳統空間 (heritage spaces) 如建築空

間、第二空間( secon也可 space) 如人的活動空間、第三空間(記吋ary space) 如植栽空

間、濕景觀 (wet space) 如水空間、土石空間、乾空間 (city 臼pes) 如有規劃的休閒空

間。

林進益等人( 1983) 以遊戲設B包所提供的機能將遊戲設施分為狹義的、廣義及最 廣義的遊戲設施: (一)狹義的遊戲設施:以運動機能為主的固定遊戲設施。(二) 廣義的遊戲設施:模仿、接納、建構等遊戲為主的固定式遊戲設施,這些對兒童的社 會性和語言生活的發展上站有極重要的功能。(三)最廣義的遊戲設施:即是藉著天 然材料的利用,以造型活動為樂的遊戲設施。本研究探究的遊戲場為狹義與最廣義的 遊戲設施之結合。 而兒童對於遊戲場中設施的偏好,國內、外學者均有相關研究。王元亨 (1994) 研究臺北市鄰里公園兒童遊戲興趣發現,兒童在現有的設備狀態之下,最喜歡轍腿 和滑梯,遊戲設施較複雜(組合遊戲)或具移動,[生(暈眩效果)者(如:轍躍、搖

椅)較受兒童歡迎。硬質鋪面空間則以輪子遊戲、球類遊戲為主。陳文錦與凌德麟

(1999) 調查臺北市國小兒童遊戲場發現,低年級兒童可接受簡單的遊具,但高年

級兒童喜歡變化度大的遊具。 Campbell 與 Frost (1985) 發現國小二年級學童喜歡「動

29 一

(4)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第 38 期﹒民國 101 年 12 月

作取向 J

(

action-oriented) 的遊戲設施,如轍腿、旋轉地球、蹺蹺板和滑梯等;在

創造型遊戲場中,娃娃家(內有可搬動的戲劇性道具)是最受歡迎的遊戲設施,接

著是可移動的遊戲器具(汽車)及搖晃木船(能刺激兒童玩海洋之旅)

0

Hayward

Rothenberg 與 Beasley (1974) 是研究兒童遊戲場的先驅,她們將遊戲場分為傳統、現

代與冒險式三類,調查指出學齡前兒童常使用傳統遊戲場,傳統遊戲場最常被使用的 是轍腿和涉水池:國小學童則常使用冒險遊戲場,而現代遊戲場中,較常被使用的是 砂區,其次是土堆和滑梯。 國內過往有許多針對校園景觀或建築環境規劃的研究,而研究焦點則放置在其 對學童的景觀偏好(沈瑞琳,2∞9) 、環境認知與學習(侯錦雄、張筱雲、莊怡凱,

2003

)、學習行為(張蓉賞, 1996) 與運動行為(呂金榮, 2009) 等之關係,卻很少

針對校園空間配置對兒童的身體活動量之影響作深入的探討;且這些研究多以問卷調 查法或回憶法進行調查,可能會有填寫或記憶上的偏誤。本研究修正過去研究的缺 失,以儀器為主、問卷為輔,嘗試找出環境與身體活動量連結之關係。

二、空間的移動與使用模式

對於環境中人們如何移動與停留之研究不多,國內學者張俊彥( 1998) 曾以觀察 法調查木柵動物園內遊客的分布與擁擠感預測,然觀察法較容易受到調查者主觀性 而造成偏誤。以往的研究中均指出環境對於兒童的行為有所影響,

Earthman

(1986)

與 Lilley (1986) 研究指出舒適的視覺環境可以幫助學生減少因壓力所產生的野蠻行 為;此外,學校環境溫度、視覺景觀、擁擠程度皆對學生之學習活動與行為有所影

響。 Fj0蚓、Kristoffersen 與 Sageie (2∞9) 則以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以下簡稱GPS) 紀錄學生在校園中的移動,提出城鄉校園對兒童體能影響的

差異。路徑的選擇則往往代表著人們對於景觀配置的感受良好與否,

Golledge

(1999)

提出步行者對道路選擇之指標 (criteria) 之一就是美景最多。 Hoogendoorn 與 Bovy

(2004) 則發現路徑的愉悅性(pleasantness) 與步行者隊道路的偏好呈正相闕,其他

影響路徑選擇的因子之中則有習慣、交叉數目、汙染程度、安全性與惡劣天候的庇護

性環境之刺激(如風景等)

Carol 與 Pinciotti (1988) 提出校園中許多「有趣單元」可讓遊玩於其中的兒童與

空間產生聯繫,因此提出學校在規劃時應該提供活動多樣性、互動機會、私密性與挑 戰層級。 Stratton (2000) 提出校園中簡單標示可以對兒童的體能活動造成正面影響,

如在校園中加點色彩。Zask等人 (2001 )發現校園中的可能性區位,例如標示出跳房

3。一

(5)

子 (hops∞他)的位置或者球場範圍(

ball game

field) 可增加身體活動,特別是自我組 織類型( selιo唔祖自d) 的活動。簡單的遊磨如易標示以及體能結構物可增加學校兒童的 體能活動,也對安靜不好動的小孩造成特別影響(Ridgers, Stra仕on,

Fairclough,

&

Twis

k,

2∞7) 0 Dis恤an (1 99 1)歸納影響運動行為因素中,環境條件是吸引學童運動、影響 學童行為、活動能力的因素之一,而運動環境中有無運動設施、運動場所之方便、時 間安排的適切性、氣候條件等環境條件,均是影響學生運動行為的因素。由上述研究 可知,環境特質對於空間移動與使用扮演重要的角色,校園環境是兒童每日最久的地 方,環境空間的差異對兒童行為產生不同的影響,乃是本研究所欲探討的目的之一。

三、身體活動量與其重要性

生理學上將身體活動 (physical activity) 詮釋為生理過程,如消耗多少單位的能 量。 Boucard 與 Shephard (1994) 認為身體活動是由骨酪肌所產生的動作,並在能量 消耗之上有實際增加效果。 Davison 與 Lawson (2∞6) 談到低身體活動量的兒童會有 健康上的問題,如肥胖症、低骨質密度、低體適能。而低的身體活動量兒童,還會有

心理或者社交上的問題,如自尊、減輕焦慮以及降低憂鬱(

Calfras

&

Taylor

,

1994) 。

因此,兒童的身體活動量絕對與身心健康狀況有關。國內研究中,官易昌 (2007) 探 討以「三日身體活動回憶紀錄表」及教育部頒訂之國小學童健康體適能檢測為研究工 具,發現鄉村學童的身體活動量及健康體適能均比城市學童優異許多,而男學童的表

現亦比女學童來得優異。停留於戶外的時間是兒童在非結構性遊玩中,身體活動量測

量的主要因素 (Burdette, whi做缸~

&

Daniels

,

2ω4:

Cleland

et 泣,別的allis et 址,

1993)

尤其在年幼的小孩中特別的重要。近來澳洲長期追蹤研究發現, 10/12歲的小孩,更多

戶外的遊玩時間可以增加中高層級的身體活動量 (moderate- 的 vigorous PA) 以及減少

過重的問題(

Cleland et a

I.,

2009 )

Baranowski

(1984) 將兒童身體活動型式(

Children physical

a呵呵 [onn, CPAF) 分

為四個水準: (一)不移動:無動作 如站、坐、躺、靠等; (二)不移動:四肢動 作 如手腳搖動、擺動; (三)慢速主幹移動:如慢走、散步、主幹扭曲等; (四)

快速主幹移動:如,快走、慢跑、快跑、跳等。中至激烈度的身體活動量 (moderate

to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句; MVPA) 指的是兒童身體活動型式之第四個水準,亦指活動強

度足以引起每分鐘約140次以上心跳率(Armstrong,

1990)

0

Haskell

(1985) 建議兒童

的身體活動應更富含趣味性及含有符合成人生活型態的活動技巧,而且每天至少要有 30分鐘的中至激烈度的身體活動量。國內外研究指出身體活動量對兒童的重要性,本

(6)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第 38 期﹒民國 101 年 12 月 研究將過往文獻整理與分析為健康、學習行為與社會行為方面三個面向: (一)健康方面 運動科學研究報告顯示:持續身體活動的習慣,使兒童之慢性心血管病、肥胖

症、精尿病與感冒等疾病於成人後發生率相對降低 (Rowland, 1990) 。除了生理方面

兒童的身體活動也會影響精神健康 (mental

health)

,每日平均行走步數大於12腳步

的兒童,會比每日平均步數只有必∞步者有較正向心理狀況(Par宜貨 &Es的見 2∞5) 。

(二)學習行為方面 藉著參與身體活動的行為不但可以促進兒童的健康發展,而且能提高兒童的自

尊,更能幫助集中注意力及培養較佳的學習行為(Sheph缸也 1997; Trembl呵;

Inaman

, &

Willi帥, 2∞12)

0

Jarre

tt,

et 址 (1998) 針對一所未實施下課休息之學校的四年級學章,

經由校方同意,隨機提供下課自由活動的機會,結果發現學童在下課後緊接著的課堂 學習注意力會更集中,吵鬧和坐立不安的行為也減少,特別是平常注意力難以集中的 過動兒。 Martens (1982) 的研究顯示,學校每天安排三分之一的時間,包含體育課與 下課時間等供學童參與身體活動,雖然學科的授課時數減少,但是學業表現反而提

升。

(三)社會行為方面 Pellegrini 與 Bohn (2∞5) 認為下課時間的身體活動提供國小學童和同儕互動的機 會,並且要學會調整自己的想法與接納別人的觀點,才能不斷保持與享受和同儕互動 的喜悅,學童在同儕互動 'I'青境中學習社會發展技巧,逐漸為未來的成人階段作準備。

曾建盛 (2001 )使用社會計量法,以 236位六年級學齡兒童為研究對象,探討兒童的

體適能與其在團體中同儕關係的關聯,結果發現六年級學齡兒童的體適能測驗結果與 同儕關係有正面的相關性,陳鵬仁與卓俊伶 (2∞5) 進一步研究發現兒童身體活動量 與個人的同儕關係有正面的關聯;高身體活動量的兒童在班級團體中和同儕的互動較

多,受歡迎的程度相對地也比低身體活動量的兒童來的較高。

四、環獻釋兒單多動與身體活動

前人研究指出環境對於兒童的行為有所影響,

Earthman

(1986) 與 Lilley

(1986)

研究指出舒適的視覺環境可以幫助學生減少因壓力所產生的野蠻行為;此外,學校環 境溫度、視覺景觀、擁擠程度皆對學生之學習活動與行為有所影響。Dishman

(199

I)

歸納影響運動行為的因素中,環境條件是吸引學童運動,影響學童行為的因素之一, 而運動環境中有無運動設施、運動場所之方便、時間安排的適切性、氣候條件等環 -32 一

(7)

境條件,均是影響學生運動的要素。瑞士的研究指出,街道密度、家長關心的交通

安全,均與兒童戶外停留時間較短有關 (BringolιIsler,

Grize

,

Mader

,

Ruc

h,

Sennhauser

,

Braun-F祉宜land吭&

SCARPOL,

2010)

國內外針對校園空間配置對兒童身體活動量影響之研究並不多。 Davison

&

Lawson

(2006) 整理了影響兒童身體活動量的文獻回顧,發現實質環境的影響可分為 三向度,如遊憩建設、交通建設與當地狀況,但該研究欠缺探討教育環境(校園、安 親班)的向度;然國內對於校園與兒童身體活動之探討更付之闕如。校園活動受空間 配置影響甚大,因此本研究欲探討兒童在校園中的空間使用,並從中了解何種空間可 促使兒童產生較高的身體活動量。

貳、材料與方法

一、研究設計

本研究以文獻回顧收集相關研究,確定研究主題後,著手設計研究流程。過去研 究關於身體活動量的研究多半以量表測量受訪者過去的身體活動量,無法與空間的資

料相連結,本研究為將校園空間(排球場、籃球場、足球場、操場、幼稚園前水泥空

地、前庭遊戲場、中庭、後庭遊戲場、足球場旁遊戲場以及校舍)、身體活動量(平 均心跳、低身體活動量時間、中高身體活動量時間以及高身體活動量時間)與該空間 的活動相結合,選擇具有GPS及心跳測量功能的儀器,配合問卷調查,將兒童的移動 模式、活動與身體活動量結合於校園空間。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要探討,不同的校園空間是否影響兒童的身體活動量與空間 使用情形,而此空間使用情形是否與身體活動量有關。本研究的研究假設如下(圖

HI

不同的校園空間會對兒童產生不同的身體活動量。 也不同的校園空間會對兒童產生不同的空間使用情形。 由 兒童的空間使用情形與身體活動量有正向影響關係。 33 一

(8)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第 38 期﹒民國 101 年 12 月 身體活動量 HI ,c,、跳 低身體活動量 校園空間 中激烈身體活動量 高身體活動量 排球場 籃球場 足球場 H3 操場 空間使用 水泥地 H2 前遊戲場 移動模式的 PS) 後遊戲場 停留時間的 PS) 足球場遊戲場 活動類型(量表) 校舍 圖 l 研究架構圖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身體活動量儀器與問卷進行數據的收集,問卷內含有兒童的基本資料、 受測下課時間活動的記錄以及過去一週的身體活動量表。研究工具說明如下: (一)身體活動量評估

常用來測量身體活動量的方法有:機械或電子偵測法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monitors) 如,心跳率追蹤器、計步器等:調查法(surveys) 如,問卷及日記法等、

飲食測量法(dieta可 measure) 、行為觀察法 (behavioral observationn) 、熱量測定法

(臼lorime位y) 、生理指標法(

physiological

m尬的)、工作分類法(j ob classification) 等

七大類(LaPo巾, Mon帥, &Caspe闕, 1985) 。可0rtoft 、Kris的ffersen 與 Sageie (2仰)

則以GPS紀錄學生在校園中的移動及脈搏錶 (polar pul田閥的)來測量心跳 (h叫帥,

HR) 。劉鶴殉、蔡美文與李淑貞 (2008) 以身體活動日誌與三軸加速規同時進行兒 童身體活動量的調查,發現這兩種測量方式有高度相關性。王淑華與李建明 (2∞6) 指出過去十年電子計步器獲得身體活動研究者的普遍認同,利用計步器來監視個人的 身體活動量和提升運動的動機,都達相當成效,尤其是以走路為主的活動類型 (Welk, 34 一

(9)

2∞12) 。本研究選擇具有GPS與心跳 (h叫臨)相結合的運動手錶為測量工具。

以Gannin

Forenmner 405

GPS運動手錶(臼nnin

Forenumer 405

GPS 個凶ng

and

s仰自

tracking

watch) 能即時記錄與監測運動狀況,測量的項目包含移動位置、運動的時

間、距離、速度、消耗的卡路里以及心率等多種資料。本研究儀器中的

GPS每4秒透過

衛星追蹤兒童在校園中的移動路徑與停留點,心跳則是每分鐘監測一次。在測量完成 後將儀器資料無線傳輸至電腦,結合gMapMakervO.7.3.8軟體所得之校園衛星影像,與

ArcGIS9.3完成座標定位O

(二)學童身體活動與基本資料問卷

1.基本資料

包含受測學生之身高及體重,以便於轉換成身體質量指數。

2. 受測下課時間活動紀錄

主要目的是為了與電子儀器做對照,問卷中請兒童對於受測的下課時間所從事

的活動地點與活動類型做排序,活動地點包含25個選項,如溜滑梯、平衡木、 籃球場、教室等;活動類型共包含32個選項,如玩溜滑梯、打籃球、捉迷藏、 跑步等,並以l 到3做排序, 3為兒童認為停留時間最長之地點與從事較久之活 動類型, 2則為次;此問卷也合下課時間與多少同學一起活動之勾選問題,共

有4個選項,包含自己玩、2至3人與其他 O

3. 過去一週身體活動量紀錄 參考學者所設計之七日身體活動量問卷,主要在於了解兒童平常的身體活動 情況與對體育課的喜好是否對校園的活動情形有影響。單元問卷係參考謝振 東 (2∞6) 根據國外學者Sallis設計、 Baranowski修訂之「身體活動問卷J (加

Physical

Questionn組y

for

Old前 Children,簡稱PAQ-C) ,與許柏仁 (2∞9) 所編修

之身體活動量問卷所修訂完成,此單元問卷採五點 Likert等級計分,其中共分 為三個問項:身體活動共 48題, 24題為上學時間的身體活動, 24題為放學後的 身體活動;校園活動地點共的題;體育課參與共 4題,其 Cronbach'sα 值分別為 .886 、到2 、加2 '顯示本問卷信度尚佳。

三、研究對象與地點

本研究隨機抽取新竹市小學詢問其受訪意願,最後以虎林國小為研究基地。該校

於 1952年創立, 1994年遷入現址,占地 25.074平方公尺 O 根據教育部統計處 99年度國民

一 35 一

(10)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第 38 期﹒民國 10 I 年 12 月

小學校別資料顯示學生共1.000人,並隨機抽樣 14位五年級生,取得家長簽屬同意音,

但施測時有4個樣本於儀器施測時有GPS斷訊之現象,因此予以剔除,施測成功之 l 叫固

樣本中有9位為男生, 1 位為女生,受測的時間為 l∞年的 10月到 11 月間,每樣本之測驗

時間為受測期間每日早上十點的下課 \0分鐘。

參、研究結果

o

20 40 公尺 圖 2 fX 園分區圖

一、研究基地分析

新竹市虎林國小占士也25.074平方公尺,國小部學生共有1.000人,每位兒童分得25

平方公尺的活動面積,球類運動場地有籃球場、排球場、草皮足球場各l座;運動場l 座;遊戲場3區,分為前庭遊戲場、後庭遊戲場、足球場旁遊戲場,3處遊戲場皆設有 溜滑梯,其中足球場旁遊戲場與後庭遊戲場皆設有單槓與跳格子,僅後庭遊戲場設有

平衡木、輪胎、爬杆及雙槓;空地則有幼稚圈前的水泥鋪面與大門至教學大樓(創思

樓)前的紅磚鋪面。

GPS所收集之樣本移動路徑資料如

圖 3 '由此圓可發現兒童在配戴儀器完 成後多在何處停留,因此將校園分區 為如圖2之區域以便進一步做探討與分 析, 1為排球場(設有籃球架) '2為籃

球場, 3為足球場 '4為操場, 5為幼稚

團前水泥空地, 6為前庭遊戲場 '7為中

庭, 8為後庭遊戲場, 9為足球場旁遊戲

場 '10為校舍。

一、樣本基本資料分析

本研究隨機抽取虎林國小兩班同樓

層之五年級班級,施測成功樣本共10

個,基本資料分析的內容包含:性別、 身高、體重、安靜心跳,其中9位為男

生, 1 位為女生,其身高、體重與BMl之

c!p

-36 一

(11)

分析結果如表 l 。

本研究施測對象為 11 歲之見童,依

照教育部出版的國中體適能教學手冊 (王傑賢、林信甫、莊泰源、康正男、

黃國恩, 2004) 所發表我國 10-18歲學生

身體質量指數 (BM!

kglm

2 ) ,當BM!指

數超過第85百分位值(即男生BM!值為

24

'女生BM!值為22) ,而未達第95百

分位值(即男生BM!值為詣,女生8M!

值為24) 時表示為過重學生,當BM!超 過第95百分位時就可認定是肥胖學生, 在本次的施測樣本中,有三個男性樣 本BM!值超過第95百分為值,為肥胖且學 生。 安靜心跳率愈低,表示心肺功能愈 圖 3 全部樣本移動座標

佳,而一般人的安靜心跳率則約每分鐘

72次,如果安靜心跳率超過每分鐘90次,就應就醫進行詳細的檢查,本研究樣本中有

六個樣本安靜心跳超過90 '顯示該樣本心肺功能或許較)般人差。 表 l 基本資料分析 項目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數

標準差 變異數 身高

138.50

\55.50

\47.90

5.20

27.04

體重

37.00

54.00

44

.4

0

6

.4

7

4

1.

82

8MI

16.01

34.03

22.55

22.55

43.70

安靜J心跳

6

1.

00

104.00

86.60

14.06

197.82

、受測下課時問活動紀錄

依據此單元的問卷分析結果兒童活動停留地點以籃球場最常 (M =

2)

,次要為

操場 (M

=

0.6) 、排球場 (M

= 0.5)

,活動項目主要為打籃球 (M= 1.7) 、跑步 (M

=

1) 、打躲避球 (M=0.9) ,活動同伴為2至3人以上 (M

=2.6)

-37 一

(12)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第 38 期﹒民國 101 年 12 月

四、移動模式分析

(一)停留時間

全部 l 叫固樣本總測驗時間為 115.9分鐘,平均每個樣本的測驗時間為 11.59分鐘,標

準差為2.65分鐘,依據圖3所顯示出來的樣本移動路徑座標點將校園區分為如園2之區

域,將各樣本座標點匯入GIS系統分析後,以總施測時間與各區域的總停留時間做百

分比計算,發現兒童平均將33%的時間用於排球場, 24%的時間用於籃球場 '9%的時

間用於幼稚園前廣場,而操場、校舍與足球場的停留時間各占 8% '中庭、後庭遊戲

場、足球場旁遊磨如易及前庭遊戲場各占4% 、 3% 、 2% 、 1% 。

(二)移動模式

根據GPS的紀錄結果發現兒童在戶外空間的分佈可以區分為有單一目的以及沒有

單一目的者,由圖上顯示單一目的型的兒童僅停留在某個場域進行某種活動,而沒有 單一目的者則散佈性停留在校園各區中。有五位兒童呈現有單一目的地的移動方式, 其於配戴儀器完成後便直接到排球場活動(如圖4) ,而有五位學童則呈現無單一目 的地的散狀停留的移動路徑(如圓的。有單一目的地的學童在排球場平均停留時間

為7分鐘,占平均測驗時間的60% '這些兒童多在排球場從事打躲避球及打籃球的活

動,而無先決目的地的兒童則有從事聊天、散步、追逐、打躲避球、踢足球等活動。 圖 4 A 兒童:單一目的地移動模式 圖 5 B 兒童:無單一目的地移動模式 -38 一

(13)

四、身體活動量分析

(一)身體活斬接

本研究樣本於測試時間中平均心跳為 139.31 bmp' 每分鐘最小心跳為96 '最大心

跳為 198 '標準差為29泊,按先前學者之研究將身體活動量分為低身體活動量 (LPA<

120 bmp)

,低到中身體活動量 (LMPA

= 12

0-

140 bmp)

,中到高身體活動量 (MVPA

=1件 160bmp) ,高身體活動量 (VPA>

160 bmp )

( Stratto

n,

2鵬則dgeret 泣,加7)

,

並以總測驗時間為基準'與各層級活動量總時間做百分比計算,發現兒童在下課時間 中有29%的時間處於低身體活動量的狀態, 21%的時間處於低到中身體活動量, 31%的 時間處於中到高身體活動量, 19%的時間處於高身體活動量,所以兒童在下課時間共 有50%的時間在從事中度身體活動量以上的活動 O

(二)過去七天身體活動分析

在身體活動的單元問卷中分為上學時間與放學後做調查,得分越高表示平常越常 從事身體活動( 1 代表很不常-5 分代表很常) ,在體育課喜好的問項上得分越高表示 越喜歡上體育課。問卷分析後得知兒童在上學時間較常從事打籃球 (M =2刷、跑步

(M

=2.8) 、打躲避球 (M

=

2.6) 、散步 (M

=

2.5)之活動:放學後則多從事觀察動

物或植物 (M =2.4)、散步 (M=2山、打籃球 (M =2.1)之活動。

以皮爾森相關檢定進行相關分析,上學時間的總身體活動得分平均為36.4 '放學

的總身體活動得分平均為33 .2 '兩者間無顯著差異 (ρ= 0.4)。將測驗時間中形成四 層級身體活動標準的時間與過去七天的身體活動量作相關分析,發現放學後從事觀察

動物或植物的頻率與低身體活動時間 (LPA

< 120

bmp) 量呈現正相關 (ρ=

0.042)

,

在放學後從事打籃球 (ρ= 0.038) 、打躲避球 (ρ= 0.024) 、打排球 (ρ=

0.012)

踢足球 (ρ= 0.004) 之活動的頻率則都與中到高度身體活動時間(MVPA

= 140-160

bmp) 呈現顯著正相闕,而放學後從事打羽毛球的頻率則與高度身體活動 (VPA> 1ω

bmp) 有顯著正相關 (ρ=0.∞5) 。 在過去七日校園身體活動地點分析上(1-5分,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 ,兒童最 常停留的t也點為教室 (M

=4

.2)

,再者為教室走廊 (M=3 刷、籃球場 (M=3山、

排球場 (M=2刷、操場 (M

= 2.5)

,將過去七日校園身體活動t也點與施測時間中所

形成的四層級身體活動標準的時間做相關分析,得知在排球場活動的頻率與低度身體 活動量時間呈顯著負相關 (ρ=

0.045)

,在籃球場活動的頻率與中度身體活動量時間 一另一

(14)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第 38 期﹒民國 101 年 12 月 呈現顯著正相關 (ρ=0.044)

在體育課的參與程度上( 1-5分,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 ,喜好程度平均為4'

認真程度平均為4.1 '快樂程度平均為3.9 '成就感平均為3.2 '此四項平均皆大於3 '顯

示兒童整體而言是喜歡體育課的,且分析發現對體育課的喜好程度與施測時間中的中 到高身體活動時間呈顯著正相關 (ρ=0.043

)

三、身體活動與校園景觀空間

Strong等人 (2005 )建議,從一個健康的觀點而言,兒童每天最少有60分鐘中到

高強度的身體活動。而Haskell (1 985) 則建議兒童每日需有30分鐘以上的MYPA 。於

是透過Gannin

Forerunner

405

GPS運動手錶中的心率器與 GPS紀錄,將資料匯入 GIS系

統分析後(圖 6) ,以中度以上身體活動量的總時間與各區域的中度以上身體活動量 的總時間做百分比計算,得知排球場占 42% '為中度以上身體活動時間最長的地方,

再者為幼稚園前水泥空地占 17% '足球場占 16% '校舍占 10%' 籃球場占 5% '操場占

4%

'中庭、足球場旁遊戲場、庭遊戲場占各占 2% '前庭則是 0% 。根據問卷中接受測

童的下課時間活動紀錄與觀察,兒童多在排球場從事打籃球或躲避球的活動(該排球

場設有籃球架) ,此類型的活動造成中度以上的身體活動(如圖 7) ,而再進一步分 析發現低度的身體活動與 GPS 中校舍的停留時間呈現顯著的正相關 (ρ=0.022) 圖 6 全部樣本中度以上身體活動量座標 -40 一 圖 7 兒童 A 在排球場的心跳

(15)

肆、海論與建議

一、結論

在停留的地點方面,受測的下課時間中依據GPS的紀錄,見童在排球場停留的時 間最長,其次為籃球場和幼稚園前水泥空地,可以發現見童的活動地點都是在球場或 其附近之空地;在問卷的受測下課時間活動紀錄中,停留時間較長的地點則是籃球場

為首,操場、排球場為次,排序上的差異可能是因為該校排球場也設有籃球框架,

所以見童可能會認為籃球場與排球場是一樣的範圍。過去學者談到體能結構物可增

加學校見童的體能活動,對安靜不好動的小孩也有影響(閱dgers, Stra:仕on,

Fairclough

, &

Twis

k,

2∞7

) 'Dishman

(1991) 也談到影響運動行為因素中,環境條件是吸引學童運

動的主要因素,由國內外研究可以發現運動場或者球場,似乎可以產生較高的身體活 動。 受測的下課時間中的停留地點,見童偏好戶外空間,其停留時間占總測驗時間 的92% '但於過去七日的校園活動地點中,見童首要與次要的停留地點為教室(M

=

4

.2

)、教室走廊 (M=3 .4) ,再者才為籃球場 (M

=

3.2)、排球場 (M=2恥、操場

(M

=

2.5) 。整體而言,見童靜坐在教室的時間佔一天的比重最常,但根據GPS及受

測者的問卷顯示,下課時間還是以戶外空間的停留為主。本次受測者為高年級見童,

可以看出高年級的見童對於球類活動較有興趣,而遊庫文士易則較不具吸引力。 另外,受測的下課時間中有單一目的地的見童會花一半以上的時間於該目的地, 且呈現較長時間的中度以上身體活動。可見得單一目的,例如前往球場打球、一下課 馬上去操場跑跳的見童比較能夠快達到中度以上的身體活動。身體活動量方面,施測 時間中,見童有5侃的時間呈現中度以上的身體活動情況(每分鐘心跳 140下以上)

這些時間主要集中在排球場,再者為幼稚園前水泥空地、足球場,見童多在排球場與

幼稚園前水泥空地從事打籃球、打躲避球之活動,在足球場從事踢足球的活動,這與 Zask等人 (2∞I)發現校園中的球場可增加身體活動的結果是相近的。 在活動類型方面,受測的下課時間中,見童較多從事打籃球、跑步、打躲避球 的活動,與過去七日上學時間的活動類型排序是一樣的,顯示見童平日身體活動的類 型與施測時間中的活動類型是一致的,而在七日身體活動與受訪的下課時間的各層級 之身體活動作相關分析後,發現放學後從事觀察動物或植物的頻率與低身體活動時間 量呈現顯著正相關,可見得放學後喜歡非動態活動的同學,在學校的下課時間的身體 41 一

(16)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第 38 期﹒民國 101 年 12 月 活動量也較低。而放學後從事打籃球、打躲避球、打排球、踢足球之活動的頻率則都 與中高度身體活動從事的時間呈現顯著正相關,放學後從事打羽毛球的頻率與高度身 體活動從事的時間有顯著正相關,如此看來,在放學後喜歡從事動態活動者,下課時 間的身體活動量也會呈現中高度身體活動或高度身體活動。這可能是因為球類活動多 半伴隨著兒童身體活動型式第四個水準的身體活動類型(快速主幹移動:如快走、慢

跑、快跑、跳等) ,這容易形成中度以上心跳 (Armstrong, 1990) 。而放學後的習慣

也與下課時間所從事的身體活動強度有關,若放學後較多從事靜態活動,下課時也較

偏好心率低的活動,但也可能因為平時下課多偏好心率低的活動,所以放學後也同樣

從事較靜態的活動。除了平時活動類型與受測的下課時間的身體活動強度有正相關 外,也發現低身體活動量與校舍的停留時間呈現顯著的正相關 (ρ=

0.022)

,因為在 校舍內無法從事大動作活動,因此多為休息、散步或聊天有關。

二、建議

雖本研究為初探研究,但從本次研究中可以發現兒童在課間的下課時間是偏好

在戶外球場停留與活動,且較易形成中度以上之身體活動,所以校園中大空間或者球 場、操場的規劃對兒童身體活動產生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除了研究校園空間與兒童 的身體活動量、移動模式所形成的相互影響外,另一項主要目的是測試此研究模式以 及研究工具的適切性,依據研究結果,本研究認為此研究模式是可行的,唯獨在儀器 操作的部分須小心出現斷訊的情況,也建議讓測驗時間拉長,使兒童習慣儀器的配 戴,或許能使兒童在受測的下課時間中之活動表現與平常下課時的活動表現更趨一 致。本研究為初探型研究,本次受測樣本數量較少,造成受測者樣本不均、且體重過 重的樣本數過高,見意後續研究可以抽樣較多樣本,以便增加性別、年齡、教室樓層 等其他變項的探討。 根據本研究的結論,為了要提高兒童的身體活動量有以下幾個建議: (一)多增加戶外學習。研究中發現兒童停留最久的地點是校舍,但停留校舍中產生 的身體活動量也最少,因此建議增加戶外學習的機會與時間。 (二)多增加放學後體能活動。放學後的體能活動也會與受訪下課時間的身體活動量 有關係,目前國內的回家功課大多數為靜坐型態的寫功課,建議師長可以開設 跑、跳、走路等散步、爬山的假日功課。 (三)下課時間活動的安排目的化。過去研究發現下課對於兒童之後的上課學習有許

多正向影響(Jan胡 et

a1.

1998;

Mar帥, 1982; Pellegrini

&

Bohn

,

2∞5) ,研究發現

(17)

單一目的型的兒童可以產生較高的身體活動量,與下課時候隨意走走的兒童相

比較。建議師長可以規定兒童在下課時候從事某些目的性活動,如,快走400公

尺、兒童相互競走或者小比賽等。

由於本研究為初探型研究,所以樣本數較少,男女比例也較懸殊,且只針對某年

級作探討,建議後續研究可增加樣本數,並將性別、年級加入作更深入的探討,期望

如此能使兒童在校園空間中產生的身體活動情況更加重視與提升。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王元亨 (1994 )。結'x畫還駝的觀點挽手于鄰里公lif/Q呈遞當空臂的現3倍信手。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玉淑華、李建明 (2∞6) 。電子計步器之應用效益,大專磨育學布,

82'

55-60 。 玉傑賢、林信甫、莊泰源、康正男、黃國恩(2004) 。庫中鯉遭館教學手冊(教師專房)。 臺北市:教育部體育司。 日金榮 (2009) 0 MJ/h毒草級學主役軍草動環境態度與調研遣軍1JJ{jj,亨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沈瑞琳 (2009) 。役軍居第景觀影式與環持爾布之研究一以墓中店(縣)即/懦、例。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官易昌,

(2007)

。里糊原坊鄰庸小學重身輝反動量與釋清雇于是事館之相廠研舟。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林進益、吳亮月、姜欽錄、楊崇賢、張三好、林信(

1983

)。公園內兒童遊戲活動及其設施 之研究,這軍季刊 ,

1(3)

,

77-79 。 侯錦雄、張筱雲、莊怡凱 (2003 )。學童的環境認知與環境學習機會關係研究 以臺中市國 ;J 吽交園景觀設5值為例。這軍學訝,

9 '

89-112 。 張蓉真 (1999) 。周'/JI校!ifI!lt學重學習功至言之研哼。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 巾。 教育部 (2009) 。快活計畫~促進學生身體活動,帶給學生健康、活力與智慧。教育葫害乎 訝 , 350 。取自h句://'叩aper.吋u.tw/topi臼l品px?的picaUn=304. 許柏仁 (2009) 。聽倉庫ill學生身磨耳動立研秀.以啟E哲學投身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體育大學,桃園縣。 一的

(18)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第 38 期﹒民國 101 年 12 月 陳文錦、凌德麟(

1999

)。盡:it府卸/畸重還嚴場之炭結Jf1f!!J 。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教育 局。 陳鵬仁、卓俊伶 (2∞5) 。兒童身體活動量與同儕關係。事釀造動IL~理學訝,

7'

103-113 。 曾建盛 (2∞I) 。學童體適能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中華菩薩亨育季刊,巧,

131-137

0

湯志民

(2∞,2 )。台灣的手坡還算。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廖文靜 (2001) 。校園文化藝術環境的規劃,學校建築研究學會。載於湯志民(主 編) 'e tf!;舵的學投身于貌, 35-68 。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學會。 劉鶴舟、蔡美文、李淑貞 (2008 )。學齡前兒童身體活動日誌同時效度檢驗:先驅研究,仿 E后癖,刀, 38 卜389 。 謝振東 (2006) 。發展筋請障屬哥兒童生居盡管之分折。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 院,臺中市。

二、英文文獻

Am

strong

,

N.

(1

990). Children's physical activity

pa伽ms:

The implication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In

N.

Am

strong(Ed.)

,

New directions in physical action

(Vo

l.

1

,

pp.I-I5). Champaign

,

IL: Human

Kinetics.

Bringolf-Isler

,

,

Gri

,

L.

Mader

,

U.

,

Ruch

,

N.

,

Sennhauser

,

F. H.

,

Braun江III卜-Fahrla訕加nde叮r,

C.

, &

SCARPOL team. (2010). Built environment

,

parents' perception

,

and children's vigorous

outdoor play. Preventive Medicine. 50

,

251-256.

Burdette

,

H. L

,

Wh

itaker

,

R.

C

, &

Daniels

,

S.

R.

(2004). Parental report of outdoor playtime as a

measure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preschool-aged children. Archievs ofPediatrics

正是

Adolescent

Medicine

,

158

,

353-357.

Calfr缸,

K. J.

&

Taylor

,

W. C (1

994).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psychological variables in

adolescents. Pediatric Exercise Science

,

6

,

406-423.

Carols

, w., &

Pincio師,

P.

(1

988). Changing a schoolyard-intentions

,

design decision

,

and behavioral

outcome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月 20, 345-371.

Cleland,吭, Crawford,且, Ba叮"

L.

A.,

Hume

,

C吋 Timperio,

A., &

Salmon

, 1.

(2008). A prospective

examination of

childr凹 's

time spent outdoors

,

objectively measired physical activity and

overweigh

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Obesi

ty,

32

,

1685-1693.

Cleland,試,

Timperio

, A.,

Salmon

, 1.,

Hume

,

C.

,

Baur

,

L.

A.

,

Crawford

,

D.

,

(2009). Predictors of

time spent outdoors among children: 5

ye訂 longitudinal

findings. Journal of Epidemiol and

Community Healt

h,

14(

I),

30-44.

(19)

Davison

,

K.

K.

&

Lawson

,

C.

T. (2006). Do

at甘ibutes

in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influence children's

physical activity?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紗;

3

(1

9)

,

1-17.

Davison

,

K. K.

,

&

Lawson

, C.

T. (2006). Do attributes in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influence

children 's physical activity?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

3( 19)

,

1-17.

Dishman

,

R. K.

(1991). Increasing

&

maintaining exercise and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r Therap

y,

22(3)

,

345-378.

Dober

, R.

P. (2000). Campus

Ian耐cape: Function, 戶rms, 戶。tur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

Inc.

Earthman

,

G.

I.

(1986). Research need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facilities planning.

Re甘ieved 企om

ERIC database. (ED28330 I)

可0rtoft,

I. Kri

stoffersen

,

B叫&

Sageie

, 1.

(2009). Children in schoolyards: Tacking movement patterns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schoolyards usin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and heart rate monitoring.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

93

,

210-217.

Gibson

, 1.,

(1

979). The Ecological

Approach 的阿:sual

Perception. Houghton Mifllin: Boston.

Golledge

,

R.

G.

(1

999). Human wayfinding and cognitive maps. In R. G. Golledge (Ed.)

,

m句;finding

Behavior

.

Cognitive Mapping and Other Spatial Processes

(p

p. 5-45). Baltimore

,

MD: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Haskell

,

W.

(1

985).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Need to define the required stimulus

,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刃, 4-9.

Hoogendoom

,

S. P.

,

&

Bovy

,

P. H.

L.

(2004). Pedestrain route-choice and activity scheduling theory

and models

,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

38

,

169-190.

LaPorte

,

R. E.

,

Montoye

,

H. J.

,

&

Caspersen

, C.

J. (1985). Assessment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epidemiologic research: problems and prospects. Public Health Reports

,

10

0(

2)

,

13 卜 146.

Lilley

,

H. E.

(1

986). Student control as a planning and designfactor in

education 戶cilities. Re甘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282338)

Lindholm

,

G.

(1

995). Schoolyards: the significanc of place properties to outdoor activities in school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

r,

27(3)

,

259-293.

Martens

,

F.

L.

(1

982). Daily physical education: A boon to Canadian elementary schools.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仰,

Recreation

,

and Dance

,

53(3)

,

55-58.

Parfitt,丘,

&

Eston

, R.

G. (200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這 habitual

activity level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cta Paediatrica Sinica

,

94

,

1791-7.

(20)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第 38 期﹒民國 101 年 12 月

Ridgers

,

N. 眩,

Stratton

,

G.

,

Fairclough

,

S.

1.,

&

Twi此,

J. W. R. (2007). Long-tenn effects of a

playground making and physical structures on children 's recess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Preventive

Medici肘, 44(5), 393-397.

Rowland

,

T.

W.

(1990). Exercise and Children

s

Healt

h.

Champaign

,

IL: Human

Ki

netics.

Sail的,

J.

F.,

Nader

,

P.

R叮 Broyl 品,

S.

L.,

Be虹y, c.仁,

Elder

, 1.

P.

,

McKenzie

, T. L.,

Nelson

, 1. A.

(1

993). Correlates of physical activity at home in Mexican-American and Anglo-

Am

erican

preschool children. Health Psycholo

gy,

12(5)

,

390-398.

S甘a仕on,

G. (2000). Promoting children's physical activity in primary school: an intervention study

using playground marking.

Ergonomics, 的,

1538-1546.

Strong

,

W.旦, Mali間,R. M叫 Blimkie,

C.

1.,

Daniels

,

S.

R.,

Dishman

,

R.

K.,

Gutin,旦,

Hergenroeder

,

A.仁,

Must

, A.,

Nixon

,

P.

A.,

Divamik

, 1.

M.

,

Rowland

, T.,

Tro哎,鼠,

&

Trudeau

, F.

(2005).

Evidence based physical activity for school-age youth. Journal ofPediatrics. 146(6)

,

732-737.

Welk

,

G.

1.

(2002). Physical Activity Assessment/or Health-Related

Rese,αrch.

Champaign

,

I

L:

Human

Kinetics.

Zasl豆,

A.

,

van Beurden

,

E.

,

Bame仗,L.

Q.

,

&

Die仕ich,

U. C.

(200 I). Active school playgrounds-myth

or reality? Results ofthe move it groove it projec

t.

Preventive

Medici肘', 3月5), 402-408.

投稿日期: 101 年07月 03 日 修改日期: 101 年的月 12 日 接受日期: 101 年 11 月 27 日

(21)

The relationship ofthe children's movement

patterns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school campus

Tzuhui A. Tseng* Tsu-Jen

Ding抖 Alex

1. Y.

Lee叫 Ming·咀sin Lu叫*

Abstract

Few studies discussed how children use the campus space and how the campus

attributes influence their physical activities. In this study

,

we used Garmin Forerunner

405 GPS training and sports tracking watches accompanied with self reported

questionnaire

,

which included responden

t'

s demographic data

,

recess activity record

and 7-day physical activity record. We collected the space and physical activity data

,

and examined which part of the campus was preferred by children to stay and engage

moderate to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MVPA). Ten students from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Hsinchu were selected to attend this survey

,

and the recording period was

a certain 10-minutes recess between their classes. The result measured by the sports

tracking watches showed children 's longest staying time was in the volleyball court,

but the questionnaire showed they spent most of their time in the basketball cour

t.

Children preferred being outdoor and occupied 92% of their overall testing time. In

*

Associate Professor

,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

National Hsinchu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 Assistant Professor

,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

National Hsinchu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 Associate Professor

,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

National Hsinchu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料科 Assistant ,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

National Hsinchu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Cor叮responding

author: Tsu-Jen Ding

E-mail:

ding@mai l.叫1cue.e吋du肌圳I.tw

(22)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第 38 期﹒民國 101 年 12 月

addition

,

children who have a single

pu中ose

would spend half of their time in that

particular place and appeared MYPA. During the testing period

,

children showed 50%

time of MYPA mainly in the volleyball court. When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fter school leisure activities and physical activity

,

the frequency of observing plants

and animals have positive relation to low physical activity staying time; the frequency

of doing ball activities have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MYPA

,

especially when playing

badminton.

Key words:

GPS

,

movement patterns

,

physical activity

,

school campus landscape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一年級學生對於【校園美感小 旅行】的學習活動,充滿著期待與 興奮,尤其請小朋友藉著肢體動作

5.體能活動與體適能 (Physical activity and fitness) 6.心理健康與心理失調 (Mental health and

Active Education: Growing Evidence 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Retrieved

* Attained: Accumulated at least 420 minutes of moderate- to vigorous-intensity physical activities across the week (60 x 7 = 420 minutes). 本星期體能活動總時間:

(intensive physical training). (最好印備5日4夜之活動時間表交學生讓醫生評估)

多元智能課 肢體覺動、空間、音樂等小組 P.1-P.6 活動組 校隊及學會 各類體藝校隊及學會(拔尖小組) 體藝尖子 活動組 科主任

有關學生參與全方位學習活動的安全事宜,學校須參考教育局相

 協助學校購買國旗及 可移動式的旗桿,以 便幼稚園在校舍內升 掛國旗及舉行升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