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戰後雲林縣沿海地區貧困問題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戰後雲林縣沿海地區貧困問題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1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戰後雲林縣沿海地區貧困問題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Poverty of the Post-war Yunlin Coast.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指導教授:李為楨 博士、張怡敏 博士 研究生:王千豪 撰. 中華民國 109 年 07 月. DOI:10.6814/NCCU202001562.

(2) 摘要 雲林縣沿海地區長期深受自然環境影響,面臨土壤鹽分含量過高、灌溉用水 不足、秋冬之際風吹砂等問題。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透過調查,了解當地狀況 後,為了殖民統治的需要,在當地展開建設,這些建設包含廣植保安林、興建灌 溉排水系統,及土壤改良等。日治末期,因二戰破壞,導致這些對抗自然環境的 基礎建設遭受破壞,再加上戰後新政權礙於財政上的困難,無法及時修復基礎建 設,導致當地居民處於相對不穩定的環境之中。戰後,當地的民意代表們雖接二 連三的向行政單位反應,呼籲行政單位應重視當地面臨的自然環境威脅,但是遲. 政 治 大. 遲看不到相關重大建設的投入,一直要等到 1972 年「加速農村建設重要措施」. 立. 之後,行政單位才挹注大筆經費。. ‧ 國. 學. 戰後政府為發展工業,制訂一連串的政策,將農業的生產剩餘轉移至工業,. ‧. 藉此扶植工業發展,這些政策包含田賦徵實、隨賦收購、肥料換穀、分糖法等, 其中又以肥料換穀對農戶的剝削程度最大。雲林縣沿海地區因地利不佳,當地農. y. Nat. er. io. sit. 戶需施放較其他地區更多的肥料,才能收穫和其他地區一樣的產量,在這樣的前 提下,當地農戶受剝削的感受較其他地區來得更加嚴峻。1960 年代末期,農業衰. n. al. Ch. i Un. v. 退之際,政府提出一連串的補救政策,企圖挽回農工發展日益擴大的問題、提高. engchi. 農民所得等。這些補救政策之中,以 1972 年「加速農村建設重要措施」最具代 表性,包含在雲林縣沿海地區投入大量農村公共建設、發展新型態的農業模式, 或是鼓勵種植新作物等。然後,在補救政策實施後,1970 年代中期之後,雲林縣 家庭可支配所得時常敬陪末座,顯示出補救政策的不足之處。. 關鍵詞:雲林縣沿海地區、濁幹線、三年輪作田、加速農村建設重要措施. DOI:10.6814/NCCU202001562.

(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DOI:10.6814/NCCU202001562.

(4) Abstract The coastal area of Yunlin County has been deeply affected by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for a long time, facing problems such as soil salinization, irrigation water scarcity, and wind-blown sand of autumn and winter. During the period of Japanese colonial rule, Taiwan Governor’s Office conducted investigations to understand the local conditions and started construction in the local area, including extensive planting of protection forest, construction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system, and improvement in the cultivated soil for the purpose of colonial rule. During the late period of Japanese colonial rule, many of the anti-natural infrastructures were destroyed due to World War II. In addition, the regime after the War was subjected to the financial difficulties and was incapable of reconstructing the infrastructure in time which resulted in a relatively unstable environment for local residents. The local representatives have reported to the administration again and again, calling for attention to the natural threats of local environment, still no action were taken. It was not until the “Major Measures to Accelerate Rural Constructions” ( 加 速 農 村 建 設 重 要 措 施 ) of 1972 that the.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administration started to invest a large amount of money in reconstruction. The post-war government has drawn up a series of policies, transferring the surplus labor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to industry and thereby supporting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se policies include land tax-in-kind( 田 賦 徵 實 ), rice requisition following with land tax(隨賦收購), rice-fertilizer barter program (肥料換. sit. y. Nat. er. io. 穀 ), and sugar-allocated program( 分 糖 法 ). Among them, Rice-Fertilizer Barter Program is the most exploitative to farmers. Because of the geographical disadvantage, local farmers need to apply more fertilizer in order to harvest as much as in other area. With such conditions, local farmers feel severely exploited compared to other area. During the agricultural decline in the late 1960s, the government proposed a series of remedial measures, trying to restore the growing problem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o increase income of farmers. “Major Measures to Accelerate Rural Constructions” of 1972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among all of them. The measure included improving rural construction in Yunlin Coast, developing new patterns of agricultural models and encouraging in the cultivation of new crops. However,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easure in the mid-1970s, the disposable income of Yunlin households is still often at the bottom among all counties, revealing the deficiency of the remedial measure.. n. al. Ch. engchi. i Un. v. DOI:10.6814/NCCU202001562.

(5)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1 第二節 文獻回顧…………………….…………………….6 第三節 章節安排…………………….…………….....…....8 第二章 日本統治時代下的雲林沿海地區…………….....…11 第一節 自然環境的震撼……………………………….…11 第二節. 政 治 大 臺灣總督府的因應之道……………………….…15 立. ‧ 國. 學. 第三章 農業高度成長期下的貧困(1945-1968) …………....27. ‧. 第一節 政權更迭的舊問題與新挑戰…………………….29. sit. y. Nat. 第二節 從爭地到土地改革……………………………….38. al. er. io. 第三節 生計模式之探討………………………………….48. n. iv n C 第四章、農業補救政策下的發展與局限(1968-1977)…...…72 hengchi U. 第一節 補救政策的登場………………………………….74 第二節 農村公共建設的加強…………………………….85 第三節 農業生產模式的調整…………………………….88 第五章、結論………………………………………………...99 參考書目…………………………………………………….103. DOI:10.6814/NCCU202001562.

(6) 表目次 表 1-1. 1951 年~2001 年臺灣年平均國民所得……………………………………1. 表 2-1. 1900 年~1913 年麥寮地區保安林種植狀況……………………………..24. 表 3-1. 1951 年雲林縣臺西鄉有無防風林農作物產量調查表…………………...33. 表 3-2. 1947 年 2 月臺糖土地規劃、利用………………………………………...37. 表 3-3. 1948 年雲林縣及雲林縣沿海地區承領公地狀況………………………...40. 表 3-4. 1949 年雲林縣沿海地區三七五減租成果………………………………...41. 表 3-5. 1948~1953 年公地放領政策承領狀況………………………..………….42. 表 3-6. 1953 年土地改革後雲林縣沿海四鄉鎮狀況……………………………...44. 表 3-7. 1951 年~1968 年臺灣及雲林縣沿海地區稻作每公頃平均產量………..52. 表 3-8. 臺中地區承領土地農戶之負擔……………………………………………53. 表 3-9. 1953 年雲林縣政府試算公地放領地價表………………………………...5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表 3-10 1951~1968 年蓬萊榖躉售價格和隨賦收購價格…………………………57. y. Nat. io. sit. 表 3-11 戰後臺糖分糖辦法、保證價格及牌價…………………………………61~62. n. al. er. 表 3-12 1950 年~1958 年臺北市砂糖躉售價格……………………………...……62. Ch. i Un. v. 表 3-13 1951 年~1968 年雲林縣沿海地區種植甘蔗狀況………………………...64. engchi. 表 3-14 1951 年~1968 年雲林縣沿海地區糖廠蔗農分糖數量…………………..66 表 3-15 1954 年~1968 年雲林縣沿海地區糖廠平均每戶蔗農收益……………...68 表 3-16 1954 年~1967 年國民所得、農業所得及北港區蔗農收益所得推估…...70 表 4-1. 加速農村建設重要措施核定金額表………………………………………78. 表 4-2 「加強農村公共投資」雲林縣沿海地區核定項目………………………..81 表 4-3 「倡設農業生產專區」雲林縣沿海地區核定項目………………………..82 表 4-4. 1976 年、1977 年中央補助雲林縣沿海地區農業計畫…………………..84. 表 4-5. 雲林縣沿海地區第一期「濱海及雜糧區農牧綜合養豬專業區」狀況…88. 表 4-6. 1972 年全年雲林縣沿海地區養豬戶農家經濟概況……………………...89. DOI:10.6814/NCCU202001562.

(7) 表 4-7. 1973 年上半年雲林縣沿海地區養豬戶農家經濟概況…………………...90. 表 4-8. 1973 年 7 月至 1974 年 6 月養豬戶農家經濟概況……………………….91. 表 4-9. 四湖鄉「養豬農牧綜合計劃」實施前後收益表現………………………92. 表 4-10 1971 年~1973 年大蒜種植平均收益調查表….......……………….......… 94 表 4-11 1973 年~1974 年雲林縣沿海地區「加速推廣綜合技術栽培」狀況…...9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DOI:10.6814/NCCU202001562.

(8) 圖目次 圖 1-1 1964 年~1997 年臺灣家庭所得分配—吉尼集中係數……………………...2 圖 1-2 1974 年~1993 年臺灣各縣市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之狀況………………...3 圖 1-3 1950 年~1980 年雲林縣沿海地區貧戶人口變化圖………………............…4 圖 1-4 1950 年~2000 年雲林縣沿海地區貧戶人口占雲林縣總貧戶人口比例.......5 圖 2-1 嘉南大圳灌溉排水系統……………………………………………………..20 圖 2-2 臺灣海岸荒蕪地一覽圖……………………………………………………..22 圖 3-1 1950 年~1968 年雲林縣沿海地區農戶人口占該鄉鎮人口比例…………..49. 政 治 大. 圖 3-2 1951 年~1968 年雲林縣沿海四鄉鎮稻作種植面積…………….…………50. 立. 圖 3-3 1960 年代臺糖外銷價格…………………………………………………..…59. ‧ 國. 學. 圖 4-1 1954 年~1967 年國民所得、農業所得及北港區蔗農收益所得推估………73. ‧. 圖 4-2 1960 年代之後雲林縣人口增長率…………………………………………..74 圖 4-3 1968 年~1977 年雲林縣沿海地區稻作面積…………………………….…96. y. Nat. io. sit. 圖 4-4 1968 年~1977 年雲林縣沿海地區甘藷種植面積………………………….96. n. al. er. 圖 4-5 1968 年~1977 年雲林縣沿海地區花生種植面積………………………….97. Ch. i Un. v. 圖 4-6 1968 年~1977 年雲林縣沿海地區豬隻頭量……………………………….97. engchi. DOI:10.6814/NCCU202001562.

(9)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戰後,臺灣經濟快速成長,更博得「經濟奇蹟」之盛名。行政院主計總處的 資料顯示,1962 年第一季至 2000 年第四季的經濟成長率平均高達 8.5%。1在這 段期間,臺灣民眾的所得也大幅提高。1951 年平均每位國民所得僅 154 美元, 2001 年已經成長至 13,647 美元。歷年平均每國民所得如表 1-1 所示。另外,經 濟成長過程中,所得分配也備受關注。臺灣官方以吉尼集中係數(Gini Coefficient). 政 治 大. 作為判斷標準,相關數據如圖 1-1 所示。整體而言,臺灣所得分配問題有逐漸趨. 立. 緩的走勢,從 1964 年的 0.360,降至 1997 年的 0.311。郭婉容認為:「戰後臺灣. ‧ 國. 學. 地區之發展,不但以經濟成長之快速著稱,而且被視為所得分配之程度較其他開. ‧. 發中國家均勻,而且隨著時間之經過,繼續更均勻」。2. 1961 年. 1971 年. io. y. 1951 年. 單位:美元. sit. 年分. Nat. 表 1-1 1951 年~2001 年臺灣年平均國民所得. 2001 年. 1981 年. 1991 年. n. al. er. 154 161 451 2,706 9,372 13,647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網站,https://www.dgbas.gov.tw/point.asp?index=1。下 載日期:2020 年 7 月 19 日。 平均每國民所得. 1. 2. Ch. engchi. i Un. v. 行政院主計處, 《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國民所得按季統計【民 50 - 89 年】》 (臺北:行政院主計處, 2001) ,頁 1。 郭婉容,〈臺灣所得分配之過去與展望〉 ,收入麥朝成、黃鴻主編《臺灣所得分配論文集》 (臺 北:聯經,1995) ,頁 4。 1 DOI:10.6814/NCCU202001562.

(10) 0.4 0.35 0.3 0.25 0.2 0.15 0.1 0.05 0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圖 1-1 1964 年~1997 年臺灣家庭所得分配—吉尼集中係數 資料來源:臺灣省政府主計處, 《臺灣省家庭收支調查報告【民 56 - 86 年】》 (臺 北:行政院主計處,1998),頁 49。. 政 治 大. 不過,在這樣的發展脈絡下,雲林縣卻長期被訕笑是臺灣最貧困的縣市之一,. 立. 並被譏諷是「黑道故鄉」。3曾任雲林縣長的蘇治芬在 2016 年接受媒體訪問時,. ‧ 國. 學. 以行政院主計總處調查的「全臺各縣市家庭可支配所得」為依據,稱「雲林窮得 就像臺灣的非洲」 。4換言之,儘管戰後臺灣所得分配問題較其他開發中國家均勻,. ‧. 但區域間卻存在發展不均的問題,導致雲林縣沒能搭上經濟高度成長的順風車,. Nat. sit. y. 而是變成「臺灣的非洲」。. n. al. er. io. 雲林縣長期以來的所得表現究竟如何?本文統計行政院主計總處出版的《中. i Un. v. 華民國臺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報告》 ,並將統計結果繪製成圖 1-2。該圖把歷年臺. Ch. engchi. 灣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作為基準,計算各縣市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的占比。圖中 以 0 虛線表示歷年臺灣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虛線以下的這些縣市,代表其所得 表現不及臺灣平均值。從該圖觀察,1977 年至 1981 年這段期間,雲林縣平均每 戶可支配所得僅占臺灣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的 70%左右,儘管 1981 年之後,占 比有成長的趨勢,但截至 1986 年為止,雲林縣幾乎敬陪末座。 3. 4. 本文爬梳報章雜誌,並無直接、相關的報導。李志銘認為,雲林縣被冠上「黑道故鄉」 ,主要 是因為 1982 年出版的小說《臺西風雲》 ,以及隔年上映的同名電影造成廣大迴響所致。李志 銘, 〈暴力、欲望與反秩序的窺看想像─臺灣電影與文學中的黑幫敘事〉 ,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 第 144 期(2010 年 12 月) ,頁 21-22。 曾任雲林縣長的蘇治芬曾於報紙上稱, 「雲林窮得就像臺灣的非洲」 。 〈蘇治芬喊話 要國家級脫 貧戰略 雲林窮得像臺灣的非洲 由政務委員協調 跨部會執行〉 , 《聯合報》 ,2016 年 4 月 17 日, 第 A3 版。 2 DOI:10.6814/NCCU202001562.

(11) 10 5. 百分比 (%). 0 -5. 屏東縣. -10. 彰化縣. -15. 南投縣. -20. 臺南縣. 高雄縣. -25 -30. 嘉義縣 雲林縣. -35 -40 1970. 1975. 1980. 1985 西元年分. 1990. 1995. 2000. 治 政 大 圖 1-2 1974 年~1993 年臺灣各縣市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之狀況 立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 《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報告》 (臺北:行 ‧. ‧ 國. 學. 政院主計處,1974-1993)。 說明:本文統計自 1974 年至 1993 年為止,臺灣各縣市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並 以臺灣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為基礎,計算各縣市的占比。圖中 0 虛線代表臺灣平 均每戶可支配所得,虛線以下代表,部分縣市平均每戶所得水準不及臺灣平均值。. y. Nat. er. io. sit. 戰後臺灣經濟發展的策略成功創造「奇蹟」 ,卻也留下區域發展不均的病根, 雲林縣在這樣的脈絡下,為何展現出較差的適應能力,變成臺灣相對窮困的縣市. n. al. Ch. i Un. v. 之一。雲林縣境內又以沿海地區5的情況最為嚴峻,當地居民的所得表現普遍不 6. engchi. 佳,甚至不少家戶被認定為貧戶。 從圖 1-3 觀察可以得知,雲林縣沿海四鄉鎮的 5 6. 雲林縣沿海地區指涉鄉鎮有,麥寮鄉、臺西鄉、四湖鄉及口湖鄉。 1949 年臺灣省政府為掌握貧民數量,訂定「貧民調查須知」 。該須知將貧民分成三類,第一類: 凡鰥寡孤獨衰老殘疾不能工作,非施予緊急救濟無以為活者為一級貧民。第二類:家無恆產並 生有子女五人以上,無法維持生活者為二級貧民。第三類:收入低微且撫養子女四人以上,生 活困難,及出征軍人家屬其家境亦貧者為三級貧民。該辦法於 1956 年正式廢除後,臺灣省政 府並未隨即制定相關辦法,直到 1963 年訂定「臺灣省社會救濟調查辦法」後,貧戶認定標準 才比較明確。根據 1963 年的調查辦法,將貧戶分成三級。第一級貧戶:全家人口均無工作能 力,亦無收益,平時依靠救濟為生者。第二級貧戶:全家人口中有工作能力者未超過總人數四 分之一,而其家庭總收入未超過全家最低生活費用二分之一者。第三級貧戶:全家人口中有工 作能力者未超過總人數三分之一,而其家庭總收入未超過全家最低生活費用三分之二者。儘 管,1949 年的調查辦法並未明確規範貧民標準,但是一地的貧民數量越高,代表著這群人面 臨「無法維持生活」 、 「生活困難」等困境,因此本文認為,雲林縣沿海地區的貧民數量占全縣 比例至少達 30%以上,且在 1950 年代,占比持續上升。由此可見,1950 年代雲林縣沿海地區 越來越多人面臨「無法維持生活」和「生活困難」等困境。詳細辦法內容請參考自: 「電各縣 市政府、草山管理局為訂定「貧民調查須知」,希遵辦具報」,《臺灣省政府公報》,38 年冬字 3 DOI:10.6814/NCCU202001562.

(12) 貧戶人口從 1950 年起逐漸增加,至 1962 年達到高峰,共計 63,991 人,占當地 總人口的 49%。7換言之,1962 年當地有將近一半的人口被官方認定為貧戶人口。. 口湖鄉. 四湖鄉. 臺西鄉. 麥寮鄉.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0. 治 政 大 圖 1-3 1950 年~1980 年雲林縣沿海地區貧戶人口變化圖 立 資料來源:雲林縣政府,《雲林縣統計要覽》(雲林:雲林縣政府,1950-2000)。 ‧ 國. 學. 本文以《雲林縣統計要覽》為基礎,計算雲林縣沿海四鄉鎮貧戶人口占雲林. ‧. 縣總貧戶人口的比例,藉此凸顯當地的貧困問題,並將相關結果繪製成圖 1-4。. sit. y. Nat. 從圖 1-4 可以得知,從 1950 年代起,雲林縣沿海地區的貧戶人口占雲林縣總貧. io. er. 戶人口的 30%以上,而且占比有成長的趨勢,並於 1970 年代達到高峰,占比高. al. iv n C h e n g 「雲林沿海地區的民眾生活貧窮,只 地的貧困問題,1959 年《公論報》曾報導, chi U n. 達 44%左右。換言之,雲林縣境內的貧戶人口主要普遍集中在沿海地區。針對當. 能過年的時候,才能吃白米,平時只能吃蕃薯,有些人甚至吃蟲子」 。8此外,當 地的負債狀況也相當嚴重,張芬芬在 1970 年左右調查後發現,麥寮鄉農戶平均 負債 51,560 元、四湖鄉農戶平均負債約 38,000 元,臺西鄉農戶負債約 31,000 元。 9. 黃大洲也曾於 1973 年,遠赴四湖鄉林厝寮進行調查,發現每戶平均負債 26,517. 7. 8. 9. 第 41 期(1949) ,頁 584-585、 「臺灣省社會救濟調查辦法」 , 《臺灣省政府公報》 ,52 年夏字第 40 期(1963) ,頁 2。 根據《雲林縣統計要覽》所載,1962 年麥寮鄉有 26666 人、臺西鄉有 30205 人、四湖鄉有 35736 人、口湖鄉有 37439 人,合計共有,130046 人。 〈雲、嘉、南三縣濱海地區居民生活真相(上) 〉 ,《公論報》 ,1959 年 3 月 21 日,第 3 版。 〈雲、嘉、南三縣濱海地區居民生活真相(中)〉, 《公論報》,1959 年 3 月 22 日,第 3 版。 〈雲、嘉、南三縣濱海地區居民生活真相(下)〉, 《公論報》,1959 年 3 月 23 日,第 3 版。 張芬芬,《改善雲林沿海地區農業經營方法之研究》 (臺北:成文,1981) ,頁 50。 4 DOI:10.6814/NCCU202001562.

(13) 元,這些借款主要是支應生活費。10這些報導、調查及研究,再再顯示出當地面 臨的困境。. 50. 百分比 (%). 45. 沿海地區貧戶、低收入戶人 口占雲林總貧戶人口占比. 40. 35. 30. 25. 1950. 1960. 立. 政 治 大. 1970 1980 西元年分. 1990. 2000. 2010. ‧. ‧ 國. 學. 圖 1-4 1950 年~2000 年雲林縣沿海地區貧戶人口占雲林縣總貧戶人口比例 資料來源:雲林縣政府,《雲林縣統計要覽》(雲林:雲林縣政府,1950-2000)。 基於上述理由,本文以雲林縣沿海地區為研究區域,討論戰後經濟高度成長. Nat. sit. y. 期間,為何沒能搭上高度成長的浪潮,搖身變成臺灣重要市鎮,而是變成雲林縣. n. al. er. io. 的「貧民窟」。雲林縣沿海地區變成「貧民窟」是先天缺陷所致?還是後天政策. i Un. v. 所害呢?本文企圖將這些疑問放置於歷史發展的過程之中,分析自然環境、官方. Ch. engchi. 政策和當地的互動關係,藉此找尋當地貧困的原因。. 然而,戰後臺灣社會從農業社會邁向工業社會,從威權體制走向民主,短短 數十年內臺灣內部產生許多劇烈變化,若要討論 1945 年至現今,實屬本論文難 以負荷之範圍,故將討論時間聚焦在 1945 年至 1977 年這段期間內。根據現有的 統計資料顯示,1970 年代末期之後,雲林縣每戶可支配所得時常敬陪末座,因此 本文的研究目標,即是透過討論 1970 年代以前,雲林縣沿海地區的發展狀況與 面臨的困境。本文的時間斷點之所以選在 1977 年,主要是因為該年為「加速農. 10. 黃大洲, 〈一個落後鄉村社區的經濟社會調查報告—雲林縣四湖鄉林厝寮〉 , 《農業推廣學報》 , 第 1 期(1975) ,頁 160。 5 DOI:10.6814/NCCU202001562.

(14) 村建設重要措施」計畫實施完畢的年份,藉此檢討政策的成效狀況。. 第二節、文獻回顧 本文的問題意識聚焦在戰後經濟高度成長期間,區域發展不均的問題,並以 雲林縣沿海地區為分析對象,討論當地相對嚴峻的貧困現象。本文預計從自然環 境、官方政策和當地的互動關係等面向切入。因此,文獻回顧將圍繞在這樣問題 的相關研究上。 戰後臺灣經濟發展的研究汗牛充棟,不少研究均就政府如何透過政策搾取農. 政 治 大. 業生產剩餘,將之轉移至工業部門,都有精彩論述。例如,凃照彥、劉進慶、石. 立. 田浩等。11不過,這些研究成果主要聚焦在剝削政策的制定、內容、意義上,較. ‧ 國. 學. 少涉及實證。本文將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實際討論這些政策對於雲林縣沿海地 區的影響,並檢討在剝削農業生產剩餘的政策之下,當地農戶的處境狀況為何。. ‧. 以自然環境、官方政策等角度進行的雲林研究之中,張素玢以濁水溪為主題. Nat. sit. y. 撰寫的論著最為重要。12張文強調,灌溉系統整備與否對於區域發展的重要性,. n. al. er. io. 並分析不同政權統治下,濁水溪的變遷與附近居民生活模式的轉變。不過,張文. i Un. v. 分析的場域仍以彰化縣為主,對於南岸雲林縣沿海地區的討論微乎其微,此外張. Ch. engchi. 文將討論重點擺放在自然環境的變遷上,對於戰後經濟政策的分析則較缺乏。因 此,本文在張文對自然環境討論的討論上,加強政策面的檢討。 直接以雲林縣沿海地區為研究的著作相當有限。若以研究時間斷代,日治時 期有 2 篇,戰後 3 篇,總共 5 篇。陳國川在〈日治時期雲林官有原野的土地開 發〉一文中,強調清代雲林沿海地區受限自然環境,致使當地耕地率低。日治初. 11. 12. 劉進慶、凃照彥、隅谷三喜男著;雷慧英、吳偉健、耿景華譯, 《臺灣之經濟:典型 NIES 之 成就與問題》 (臺北:人間,1993) 、劉進慶著,王宏仁、林繼文、李明峻譯, 《臺灣戰後經濟 分析(修訂版) 》 (臺北:人間,2012) 、石田浩著、石田浩文集編譯小組譯題名, 《臺灣經濟的 結構與開展:臺灣適用「開發獨裁」理論嗎?》(臺北:稻鄉,2007) 。 張素玢, 〈濁水溪的歷史難題〉 , 《臺灣史研究》 ,第 18 卷第 4 期(2011 年 12 月) ,頁 165-199、 張素玢, 《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臺北:衛城,2014 年) 。 6 DOI:10.6814/NCCU202001562.

(15) 期的土地調查,將雲林沿海地區的原野收歸國有後,臺灣總督府透過政策吸引日 本資本至當地開墾,在政策引導下與日資的挹注,當地土地逐漸變成糖廠的私有 地。13陳文的研究清楚論述土地所有權從荒原轉移到日資的過程,解答戰後雲林 縣沿海地區不少土地為何集中在臺灣糖業公司手上。 丁淑婉碩士論文〈日治時期臺灣邊際土地的開發與利用—以雲林地區為例〉 14. 一文中指出,日治初期,經由一連串鼓勵拓墾的政策,雲林沿海地區的土地逐. 漸被開發,其中又以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及中澤彥吉經營的「臺灣拓殖株式會社」 為大宗,後期隨著「國策」會社,即臺灣拓殖株式會社的成立,隨即在當地展開 「干拓」事業。丁文所指的「干拓」事業,即為開闢海埔新生地之意思。另外,. 政 治 大. 丁文也分析「干拓」事業進行的過程,和當地家族互動的過程,並指出當地農作. 立. 物的特殊意義,例如二戰期間,甘藷部分被充當原料,拿來製作丙酮、丁醇等有. ‧ 國. 學. 機溶劑。. ‧. 戰後的著作共有 3 篇。張芬芬在〈改善雲林沿海地區農業經營方法之研究〉 一文中,回顧戰後至其撰寫論文時(約 1970 年代初期)的農業發展的概況,並. y. Nat. er. io. sit. 用大量統計資料,呈現出農業逐漸衰退的樣貌,隨後再將焦點放在雲林沿海地區, 檢視當地的農業生產與經營狀況。張文將當地貧困的原因歸咎於自然條件、土地. n. al. Ch. i Un. v. 生產力低及耕地面積狹小等,並提出改善建言。張文認為,唯有改變農業經營方. engchi. 式、增加農村公共建設的投資,才能改變當地遇到的困境。15 林玉祥的碩士論文〈雲林縣濱海地區發展之研究〉比張芬芬出版時間約晚 10 年。林文對於沿海地區的認知,存在一種假設,即沿海地區落後的原因在於所得 低,所得低導致地方建設落後,連帶影響到當地的生活環境,致使沿海地區陷入 貧困的循環當中。林文認為,需要透過政策的引導衝擊貧困的循環,進而促進地. 13. 14. 15. 陳國川, 〈日治時代雲林官有原野的土地開發〉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 ,第 33 期 (2000) ,頁 1-51。 丁淑婉,〈日治時代雲林官有原野的土地開發〉(臺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2010) 。 張芬芬, 《改善雲林沿海地區農業經營方法之研究》。 7 DOI:10.6814/NCCU202001562.

(16) 方發展。但林文在文中並未對官方政策內容與效益進行詳細分析,反而將論述重 點擺放在雲林沿海地區現況,著重於自然環境、人口結構、產業活動及公共建設 的描述上。16 徐世榮在碩士論文〈雲林縣農村建設之研究〉一文中,著重在於農村建設的 討論,檢視政府一連串農村建設方案的成效。徐文選定研究區域分別是古坑鄉麻 園村、西螺鎮下楠里及口湖鄉金湖地區。徐文首先針對自然環境進行回顧,並檢 視現有建設,再以問卷方式,整理出居民期待的建設。此外,徐文還特別強調, 地方政治派系是影響鄉村建設的一股力量,可惜文中並未多加著墨。17 在日治時期雲林地區的討論上,陳國川和丁淑婉不約而同地提到自然環境對. 政 治 大. 於當地的重要性,但是卻忽略官方克服自然環境限制的努力,而是著重在土地拓. 立. 墾的過程。因此,本文將在陳文和丁文的基礎上,探討臺灣總督府如何克服自然. ‧ 國. 學. 環境的限制,對於當地所帶來的影響。. ‧. 在戰後的討論上,張芬芬、林玉祥及徐世榮的研究,聚焦在研究當下現況的 回顧,對於雲林縣沿海地區貧困的分析,又過於強調自然環境的侷限,忽略了戰. y. Nat. io. sit. 後初期以來經濟政策扮演的角色。此外,林文和徐文在改善建議上,主張進行土. n. al. er. 地改良、植栽防風林、投資公共建設等,但是對於 1970 年代政府提出的農業政. Ch. i Un. v. 策卻沒有進行詳細分析,無法得知政策內容、效果、影響等。因此,本文將在這. engchi. 些研究上,補足這些不足之處,藉此以更多元且全面的角度,檢討戰後雲林縣沿 海地區的貧困問題。. 第三節 章節安排 本文架構分成 5 個章節,第一章就研究提出的動機、問題意識、文獻回顧等 進行說明。第二章主要在陳文和丁文的基礎上,討論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是如何. 16 17. 林玉祥, 〈雲林縣濱海地區發展之研究〉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 年) 。 徐世榮, 〈雲林縣農村基礎建設之研究〉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年) 。 8 DOI:10.6814/NCCU202001562.

(17) 面對雲林縣沿海地區惡劣的自然環境,這些政策的實施對於當地帶來什麼樣的轉 變。第三章處理戰後初期,經濟政策和當地產業的互動關係,以及在這樣的互動 關係下,當地居民的生計狀況為何。第四章檢討農業補救政策的內容、成效、影 響等。第五章則為結論。以下就個章節內容進行詳細說明。 第二章,日本統治時代被視為臺灣現代化的開端,一個現代化的統治政權領 有臺灣後,便展開一連串的調查活動,在這些調查報告中,新政權如何認識雲林 縣沿海地區的自然環境。臺灣總督府又採取什麼樣的政策,克服當地的自然環境 限制。這將是本章節關心的重點。 第三章,1945 年政權再度更迭後,臺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發展出現巨. 政 治 大. 變,在這巨變的過程之中,雲林縣沿海地區面臨什麼樣的改變。此外,新政府在. 立. 面臨雲林縣沿海地區惡劣的自然環境時,又採取什麼樣的因應態度呢?戰後經濟. ‧ 國. 學. 發展政策又是如何形塑當地居民的生計模式?第三章節將檢討戰後初期以來的. ‧. 經濟發展政策,以釐清當地的狀況。. 第四章,1960 年代,臺灣逐漸從農業社會轉型至工業社會,臺灣農業逐漸走. y. Nat. er. io. sit. 向衰退。這樣的背景下,官方制定一連串的補救政策,其中值得注意的是,1972 年的「加強農村建設新措施」,之後陸續推出一連串的相關政策。然而,這些政. n. al. Ch. i Un. v. 策的具體內容、執行過程,以及功效為何?另外,這些政策推動後,對於當地居. engchi. 民的生計模式又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又或者,生計模式產生了什麼樣的改變? 將是第四章關心的重點。第五章為結論。如下: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第二節 文獻回顧 第三節 章節安排 第二章 日本統治時代下的雲林沿海地區 第一節 自然環境的震撼 9 DOI:10.6814/NCCU202001562.

(18) 第二節 臺灣總督府的因應之道 第三章 農業高度成長期下的貧困(1945-1968) 第一節 政權更迭的舊問題與新挑戰 第二節 從爭地到土地改革 第三節 生計模式之探討 第四章 農業補救政策下的發展與局限(1968-1977) 第一節 補救政策的登場 第二節 農村公共建設的加強 第三節 農業生產模式的調整 第五章 結論.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10 DOI:10.6814/NCCU202001562.

(19) 第二章 日本統治時代下的雲林沿海地區 本文以戰後雲林縣沿海地區為研究範圍,討論區域內居民生計模式的形成、 改變以及其所面臨的發展困境。關於區域的研究,施添福指出,自然和人文是重 要考察依據,並關注兩者在區域內的互動關係。18換句話說,討論雲林縣沿海地 區居民生計模式之形成,必須考量當地自然景觀與人文的互動關係。戰後初期, 雲林縣沿海地區呈現的相貌,和日本統治時代的經營有密不可分。因此,本章擬 以日本統治時代為背景,討論自然與人文的互動關係,藉此理解戰後初期,雲林 縣沿海地區居民生計模式之形成。. 政 治 大. 日本統治初期,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施政,被視為奠定臺灣「現. 立. 代化」基礎。19日本統治時代的「現代化」經營之下,雲林縣沿海地區產生什麼. ‧ 國. 學. 樣的轉變呢?這些改變對於當地居民的生計模式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上述問題. ‧. 將是本章節關心的重點。本章預計分成二個小節進行討論。首先,就日本領有臺 灣之後,雲林縣沿海地區的自然環境進行描述,以及臺灣總督府在遭遇自然環境. y. Nat. er. io. sit. 的限制時,採取的因應之道。再者,日本統治時期,糖業變成臺灣經濟發展的主 軸,在這樣的發展脈絡下,對於雲林縣沿海地區產生什麼樣的變化呢?對其生技. n. al. Ch. i Un. v. 模式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呢?以下分別就上述這些問題進行討論。. engchi. 第一節 自然環境的震撼 根據戰後的行政區劃,雲林縣位居臺灣中部,北和彰化縣相接、南和嘉義縣 及相鄰、東和南投縣緊鄰。雲林縣沿海地區指該縣鄰海的四個鄉鎮,由北至南分 別是麥寮鄉、臺西鄉、四湖鄉及口湖鄉。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幾經調整,一直到 1920 年實施五州二廳制之後,行政區劃才逐漸趨於穩定。1920 年的雲林縣沿海 18. 19. 施添福, 〈社會史、區域史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研究方法論為中心〉 , 《臺灣風 物》 ,第 68 卷第 3 期(2018 年 9 月) ,頁 95。 楊碧川, 《後藤新平:臺灣現代化的奠基者》(臺北:一橋出版社,1996)。 11 DOI:10.6814/NCCU202001562.

(20) 地區分別隸屬於臺南州虎尾郡和北港郡轄下,虎尾郡轄下包含現今的麥寮鄉和臺 西鄉,北港郡管理範圍現今的四湖鄉和口湖鄉。當時的行政區劃名稱麥寮鄉稱作 崙背庄、臺西鄉稱作海口庄、四湖鄉稱作四湖庄、口湖鄉稱作口湖庄。其中,崙 背庄的範圍對應至 1945 年以後的行政區劃,涵蓋麥寮鄉和崙背鄉;海口庄的包 含臺西鄉和東勢鄉。四湖庄和口湖庄的行政範圍和戰後的四湖鄉和口湖鄉幾乎一 致。20 本文主要聚焦在戰後雲林縣沿海地區四鄉的討論上,故在崙背庄和海口庄的 分析上,僅討論符合現今行政區劃的範圍。崙背庄僅討論轄下的 7 個大字,分別 是麥寮、興化厝、沙崙後、橋頭、雷厝、施厝寮、許厝寮。海口庄僅討論海口、. 政 治 大. 崙子頂、普令厝、山寮、十張犁、牛厝、丘厝、溪頂、五條港、新興、蚊港、五. 立. 塊寮、火燒牛稠等 13 個大字。21因討論及行文需要,本文將日本統治時代,符合. ‧ 國. 學. 戰後麥寮鄉行政範圍的 7 個大字合稱麥寮地區,將符合戰後臺西鄉行政範圍的. ‧. 13 個大字合稱臺西地區,四湖鄉和口湖鄉則延續日本時代的行政區劃名稱,分 別稱作四湖庄和口湖鄉。然而,在日本統治臺灣之前,雲林縣沿海的自然環境又. y. Nat. n. al. er. io. 下的描述:. sit. 是如何呢?連橫在 1920 年出版的《臺灣通史》 〈疆域志〉中,對雲林縣做作了以. Ch. engchi. i Un. v. 蓋以濁水分流,挾沙澎湃,出口之處,日積日淤,沿海一帶遂不得耕,地 瘠而民貧,飯水且難,況食稻乎!夫臺灣為殷富之地,力田有秋,而澎湖 之民每苦鹹雨,二林深耕又患飛沙,地之肥磽,或相倍蓰,固不得同日而 論也。然則雲林之利,不在於海而在於陸,不在於平原而在於山谷。材木 之饒,竹箭之美,羽毛齒革之豐,足以供給而有餘,亦臺灣之一奧區也。 22. 20 21 22. 雲林縣政府編, 《雲林縣發展史(上)》(雲林:雲林縣政府,1997) ,頁 1-55、1-56。 雲林縣政府編, 《雲林縣發展史(上)》,頁 2-39、2-40、2-44、2-45。 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研究叢刊第 128 種,1962;1920 年原 刊) ,頁 123。 12 DOI:10.6814/NCCU202001562.

(21) 從連橫的描述可以得知,雲林縣沿海地區一帶因濁水溪挾帶大量砂石,在出 口處堆積,影響當地田園的耕作,地力也因此逐漸貧脊,進而造成「飯水且難, 況食稻乎!」的慘況,並點出,雲林縣的經濟利益「不在於海而在於陸,不在於 平原而在於山谷」。換句話說,連橫認為,清代雲林縣沿海地區一帶面臨地力貧 脊的困境。 清代雲林縣沿海地區因缺乏完善的灌溉排水系統,農業活動無法快速發展。 張素玢在其研究中指出,18 世紀初期,施世榜興建大型的水利設施,引濁水溪水 灌溉彰化平原,使其成為富饒之地。濁水溪南岸的雲林縣沿海地區則因為無完善 的灌溉排水系統,使其和彰化平原之間的差距日益加劇。23陳鴻圖的研究也顯示,. 政 治 大. 清代雲林縣沿海地區南邊僅有一個名為「鹿場陂」的水利設施,興建時間約莫在. 立. 康熙 53 年(西元 1714 年)左右。24由於缺乏大型且完善的灌溉排水系統,導致. ‧ 國. 學. 農業活動受阻,截至日治初期為止,僅有 10%左右的土地被開墾成田園。25換言. ‧. 之,截至日本統治時代初期,雲林縣沿海地區仍有許多土地尚未被開墾成田園。 另外,阻礙當地農業發展的因素還有風吹砂的問題。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 y. Nat. io. sit. 為使日本資本得以順利進入臺灣,以此展開許多行動,其中之一便是為土地能夠. n. al. er. 順利交易,而推動的土地調查工作。26負責調查的單位是「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 Ch. i Un. v. 該單位配合各地派出所,在臺灣西部展開調查工作。明治 35 年(西元 1902 年) 27. engchi. 4 月 27 日,麥寮派出所在海豐堡 麥寮街開設,並於海豐堡一帶進行調查。《臨 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第三回事業報告》內容寫道,「堡內北部沿海各部落,秋冬之 際因暴風揚起海沙,淹沒田園、水災頻繁發生等,有資產者遷徙至臺南,目前居 住在當地者,都是缺乏遷徙資金之人」 。28另外,萬興派出所於明治 35 年 5 月 31. 23 24 25. 26 27. 28. 張素玢, 〈濁水溪的歷史難題〉 , 《臺灣史研究》 ,第 18 卷第 4 期(2011 年 12 月) ,頁 168-169。 陳鴻圖, 《水利開發與清代嘉南平原的發展》(臺北:國史館,1996),頁 79。 陳國川, 《清代雲林地區的農業墾殖與活動形式》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2002) , 頁 68。 凃照彥著 ; 李明俊漢譯,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臺北:人間,1992),頁 49。 海豐堡為清代雲林縣沿海地區的行政區劃名稱,範圍包含現今的臺西鄉、部分麥寮鄉及部分 東勢鄉。參考自:雲林縣政府編,《雲林縣發展史(上)》 ,頁 1-45。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第三回事業報告》 (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13 DOI:10.6814/NCCU202001562.

(22) 日,在尖山堡29萬興庄(現今雲林縣水林鄉萬興村)開設,負責調查尖山堡一帶 的狀況。當時,萬興派出所指出, 「堡內西部海濱地區從每年 10 月至翌年 3 月, 海風揚起砂塵,致使調查工作難以進行」 。30從上述可以得知,雲林縣沿海地區在 秋冬之際,時常遭風吹砂侵襲,甚至嚴重到影響當地的農業活動。然而,當地面 臨的挑戰還不僅如此,還有土壤含鹽量過高的問題。 明治 42 年(西元 1909 年)8 月,澁谷紀三郎和東北帝國大學農學部教授大 島健太郎共同視察臺灣,期間行經至臺中廳北斗街附近一帶的濁水溪岸邊時,發 現當地的土壤表面有白色晶體,嚐試後發現味道像食鹽一樣,但有些許澀味,用 試紙試驗後,呈現出鹽基性反應,再經過精密的檢查,發現了亞爾加里土壤的存. 政 治 大. 在,且遍佈二林下堡、二林上堡及芝堡等區域。澁谷紀三郎等人在完成調查後發. 立. 現,中南部廣泛地分布亞爾加里土壤,而這被認爲會對農業活動造成不少損害。. ‧ 國. 學. 31. 亞爾加里土壤的調查工作,主要由臺灣總督府技師澁谷紀三郎負責,並於 1911. ‧. 年完成《臺灣亞爾加里土壤調查》 。報告內容包含,亞爾加里土壤的成因、分布、 性質、影響及改良的方法。報告內容指出,麥寮地區土壤含有大量鹽分,土地形. y. Nat. io. sit. 態以旱田為主,冬季時常遭西北風侵襲,強風將西螺溪口的沙塵揚起堆積,最終. n. al. er. 形成砂崙,面積約 2300 甲左右。關於尖山堡,報告內容指出,離海岸越近,土. Ch. i Un. v. 地荒廢的狀況越發明顯,附近幾個農村的民眾僅能在夏季耕作,冬季則至他鄉出 32. 賣勞力。. engchi. 綜觀上述資料,1900 年代雲林縣沿海因土壤含鹽量高,不利作物生長,又缺 乏完善的灌溉排水系統,再加上冬季之際時常遭風吹砂侵襲,導致田園被砂土淹 沒,添加土地開墾的難度。由此可知,種種來自自然界的限制,導致當地農業活. 29. 30. 31 32. 1904) ,頁 111。 尖山堡為清代雲林縣沿海地區的行政區劃名稱,範圍包含現今的四湖鄉、口湖鄉、部分水林鄉 及部分北港鎮。參考自:雲林縣政府編,《雲林縣發展史(上)》,頁 1-45。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第四回事業報告》 (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1905) ,頁 30。 澁谷紀三郎,《臺灣亞爾加里土壤調查》 (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1911) ,頁 1。 澁谷紀三郎,《臺灣亞爾加里土壤調查》 ,頁 28-30。 14 DOI:10.6814/NCCU202001562.

(23) 動不易發展。面對如此困境,臺灣總督府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因應呢?. 第二節 臺灣總督府的因應之道 日本統治時代,雲林縣沿海的農業活動深受自然環境左右,需要克服的問題 也相當多元,例如土壤含鹽量過高、缺乏灌溉排水系統及風吹砂等問題。針對含 鹽量高的土地,澁谷紀三郎在《臺灣亞爾加里土壤調查》之中,也提出十種土壤 改良辦法。例如,灌溉法、排水法、排水加灌溉法、利用特種植物、使用石膏、 使用酸性肥料、使用有機肥料等。其中,澁谷紀三郎認為最有效的改良方法是排. 政 治 大. 水加灌溉法。此外,澁谷紀三郎也指出,臺灣本島重要的農作物是水稻、甘蔗及. 立. 蕃薯等,這些作物都需要完善的灌溉排水系統,若沒有這套系統的話,臺灣的農. ‧ 國. 學. 作物幾乎沒有價值可言。33換句話說,澁谷紀三郎呈交給臺灣總督府的調查報告 中,指出當局應該在南部地區興建大型的灌溉排水系統,一來不只可以改善土壤. ‧. 含鹽量過高的問題,還可以促進臺灣農業的價值。. Nat. sit. y. 正如同澁谷紀三郎所言,灌溉系統的完善與否,和農業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 n. al. er. io. 關係。濁水溪以北的彰化縣早在 18 世紀初,便完成著名的水利設施,亦即八堡. i Un. v. 圳,水圳渠道遍布轄下八個堡,灌溉面積約 1 萬 9 千多甲,使其變成富庶之地。 34. Ch. engchi. 南岸的雲林縣直到 200 多年後,才有相對完善的灌溉排水系統。換句話說,濁. 水溪畔的兩個區域,因灌溉排水系統的有無,呈現不一樣的歷史發展樣貌。位居 南岸的雲林縣農業發展足足落後北邊的彰化平原 200 多年,若再考慮農業發展所 帶來的社會變遷與影響,兩地之間的差距恐更大。35 日本統治時代,對於雲林縣沿海地區而言,最重要的水利建設莫過於是嘉南 大圳濁幹線的興建。該水利設施不僅建造灌溉和排水渠道,還在濱海一帶興建堤 33 34. 35. 澁谷紀三郎,《臺灣亞爾加里土壤調查》 ,頁 76-80。 伊能嘉矩、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譯, 《臺灣文化誌-中卷》 (臺北:大家出版,2017) ,頁 499。 八堡圳的興建過程和彰化平原的發展,可參考:黃富三, 《臺灣水田化運動先驅:施世榜家族 史》 (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6)。 關於濁水溪畔兩岸的歷史發展,參考自:張素玢, 〈濁水溪的歷史難題〉 。 15 DOI:10.6814/NCCU202001562.

(24) 防,防止海水淹浸耕地。濁幹線為嘉南大圳計畫中的一部分,引濁水溪灌溉北港 溪以北 5 萬 2 千甲的土地。36濁幹線渠道總長度約 1,350 公里,底寬介於 1.8 尺 至 2.5 公尺,水深 1.2 公尺至 3.6 公尺。從濁幹線延伸出來的支線約 1,200 公里, 再從支線各自延伸出去的分線約 7,400 公里,37這些灌溉渠道彼此交錯,遍佈雲 林縣沿海地區,為當地提供源源不絕的灌溉用水。以下就雲林縣沿海各地區的狀 況進行討論。 (一)灌溉排水系統的建構—濁幹線 麥寮地區的送水渠道和新虎尾溪有很大的關係,透過濁幹線的導水系統在濁. 政 治 大. 水溪上游處,將水導入新虎尾溪,並於下游處興建水門和支線,把灌溉用水導入. 立. 崙背支線跟貓兒干支線。崙背支線總共有四條分線,分別為阿勸分線、大有分線、. ‧ 國. 學. 肖仁厝分線、興化分線。阿勸分線:位於崙背和阿勸,渠道行經至興化厝。. ‧. 大有分線:從崙背支線的渠道末端分岔出來,行經大有至興化厝。肖仁厝分線: 連接自大有分線末端,流經至麥寮。興化分線:從崙背支線圳末分岔出來,橫跨. y. Nat. er. io. sit. 附屬排水系統,流經沙崙後。猫兒干支線有兩條分線,分別是雷厝分線和施厝寮 分線。雷厝分線:從雷厝流經至新橋頭。施厝分線:從猫兒干支線圳末接續至橋. al. n. 38. Ch. i Un. v. 頭。 從上述給水渠道流經的區域觀察,符合現今麥寮鄉行政區劃範圍共有,麥. engchi. 寮、興化厝、沙崙後、橋頭、雷厝、及施厝,沒有送水渠道行經的地區只有許厝 寮庄。 臺西地區灌主要的灌溉渠道,是接續濁幹線的馬公厝支線。馬公厝支線共有 11 條分線,從馬公厝支線延伸出來的路利潭分線一路抵達五條港庄。其中三條 分線分別從路利潭支線分岔而出,以增加耕地灌溉面積。這三條分線為火燒牛稠 分線、下許厝寮分線及什張犁分線。火燒牛稠分線:流經火燒牛稠和新興到崙子. 36 37. 38. 枝德二, 《嘉南大圳新設事業概要》 (不詳:公共埤圳嘉南大圳組合,1930),頁 131。 臺灣省建設廳水利局編, 〈臺灣省之農田水利〉,收於陳雲林主編《館藏民國臺灣檔案彙編》, 第 251 冊(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年),頁 44。 枝德二, 《嘉南大圳新設事業概要》 ,頁 133-135。 16 DOI:10.6814/NCCU202001562.

(25) 頂。下許厝寮分線:流經下許厝寮至五塊寮。什張犁分線:行經普令厝和山寮, 最終抵達什張犁。另外,一條名為埔姜崙分線也行經臺西地區的牛厝、丘厝及溪 頂。39由上述可知,灌溉系統沒有行經臺西地區轄下的海口和蚊港。 四湖庄主要灌溉渠道是小田支線。從該支線分岔出來的分線,分別灌溉土庫 庄、元長庄及四湖庄。灌溉四湖庄的分線有,鹿場分線、鬼子山分線、內湖分線、 林厝寮分線、三條崙分線。鹿場分線:流經溪底、鹿場至下寮。鬼子山分線:流 經四湖、羊稠厝,並從內湖分岔至口湖庄外埔。內湖分線:流經羊稠厝至內湖。 林厝寮分線:流經溪尾至林厝寮。三條崙分線:流經飛沙、三條崙至箔子寮。另 外,北港支線分岔出來的蘇水尾分線,流經四湖庄蔡厝。40由此可知,當時灌溉. 政 治 大. 圳道行經溪底、鹿場、下寮、四湖、羊稠厝、林厝寮、溪尾、飛沙、三條崙、飛. 立. 沙、箔子寮、蔡厝。換句話說,當時四湖庄轄下的 12 個大字均有灌溉渠道。. ‧ 國. 學. 口湖庄主要的灌溉渠道是北港支線。從北港支線延伸出來分線有水井分線、. ‧. 過港分線、謝厝寮分線、牛尿港分線、青蚶分線。水井分線:橫跨北港街和水林 庄,最後經由口湖庄水井至下口湖。過港分線:流經椬悟。謝厝寮分線:流經外. y. Nat. io. sit. 埔、謝厝寮至口湖。牛尿港分線:流經外埔、口湖轄下小字烏麻園和蚵寮至牛尿. n. al. er. 港。青蚶分線:流經外埔、口湖至下崙。41北港支線延伸的灌溉渠道流經口湖庄. Ch. i Un. v. 轄下的口湖、水井、下口湖、椬悟、外埔、謝厝寮、蚵寮、牛尿港、下崙等 9 個. engchi. 大字,除了新港以外,其他地區均有灌溉水道。 除了送水渠道外,濁幹線計畫中同時也興建排水系統跟海堤。麥寮地區的排 水系統有施厝寮線、阿勸線、橋頭線及大有線,這幾條排水渠道最後匯集至施厝 寮線,經由麥寮地區一處名為「後安寮」的聚落流進大海。這幾條排水渠道行經 麥寮地區的施厝寮、橋頭、許厝寮、興化厝、沙崙後。臺西地區的排水系統有火 燒牛稠線、青埔線、山寮線及海豐線,沿途行經火燒牛稠、崙子頂、五塊寮、什. 39 40 41. 枝德二, 《嘉南大圳新設事業概要》 ,頁 138-141。 枝德二, 《嘉南大圳新設事業概要》 ,頁 144-145。 枝德二, 《嘉南大圳新設事業概要》 ,頁 146-148。 17 DOI:10.6814/NCCU202001562.

(26) 張犁、山寮、海口等地。四湖庄的排水系統有溪底線、鹿場線、牛挑灣線、四湖 線、箔子寮線、羊稠線及飛沙線,這些排水系統遍及四湖庄轄下的溪底、鹿場、 下寮、蔡厝、四湖、箔子寮、羊稠及飛沙。口湖庄的排水系統有牛挑灣溪線、第 一下崙線、第二下崙線、外埔線,行經的區域有椬梧、下湖口、牛尿港、下崙、 新港、外埔、口湖、蚶子寮。42 海堤方面,當時總共建造五座海堤,分別是「海口潮止」、「林厝寮潮止」、 「下崙潮止」、「新港潮止」、「下口湖潮止」。海口潮止:從海口庄崙子頂沿著海 濱興建經過同庄五條港至海口,長度約 2,000 餘間。林厝寮潮止:位於四湖庄林 厝寮鄰近海邊一帶,長度約 900 餘間左右。下崙潮止:從四湖庄箔子寮沿著海濱. 政 治 大. 興建經口湖庄下崙至新港,並和新港潮止接續,長度約 4,310 餘間。新港潮止:. 立. 從和下崙潮止接續處,沿著海濱興建至牛尿港,長度約 3,800 餘間。下口湖潮止:. ‧ 國. 學. 從口湖庄下口湖開始興建,沿著海濱一路興建至北港溪出海口附近,長度約 1,640. ‧. 餘間。上述海堤均附有一座用鋼筋混凝土建造而成的自動排水門。43 嘉南大圳濁幹線竣工後,這些灌溉和排水渠道行經麥寮地區、臺西地區、四. y. Nat. er. io. sit. 湖庄及口湖庄,其轄下各大字幾乎遍布灌溉水道和排水系統,使得當地許多受限 於土地鹽化或是因灌溉用水不足的原野地能夠被開墾。根據公共埤圳嘉南大圳組. n. al. Ch. i Un. v. 合在昭和 5 年(西元 1930 年)年出版的資料,濁幹線竣工後,虎尾郡能夠灌溉. engchi. 水田 546 甲、旱田 20773 甲、養魚池 28 甲,另外還能夠開墾 4,160 甲的原野地。 北港郡能夠灌溉水田 44 甲、旱田 2,0520 甲、養魚池 2,533 甲,還能額外開墾 5,275 甲的原野地。44 給水原則,嘉南大圳灌溉面積約 15 萬甲土地,幅員遼闊,無法同時滿足灌 溉區域內的用水,故採取三年輪作的運作模式。45以濁水溪為水源的濁幹線也以. 42 43. 44 45. 枝德二, 《嘉南大圳新設事業概要》 ,頁 149-158。 枝德二, 《嘉南大圳新設事業概要》 ,頁 159-160。間:日本統治時代長度的單位詞,1 間約莫 1.81 公尺。 枝德二, 《嘉南大圳新設事業概要》 ,頁 190。 臺灣省嘉南大圳農田水利協會, 〈嘉南大圳水利事業概要〉 ,收於陳雲林主編《館藏民國臺灣檔 案彙編》 ,第 156 冊(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年),頁 377-378。 18 DOI:10.6814/NCCU202001562.

(27) 此為基調,當時濁幹線最大水量約 1,400 立方秒尺,對於該區域內的甘蔗灌溉而 言不足。此時,正值日月潭發電廠正在興建之際,預計竣工之後,透過調解貯水 池,能額外增加濁水溪約 500 立方秒尺的流量,其中 250 立方秒尺能夠用於區域 內的灌溉。46綜觀上述,隨著濁幹線相關工程於 1920 年代中後期陸續竣工後,雲 林縣沿海地區正一步步克服沒有穩定灌溉用水的難題。.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46. Ch. engchi. i Un. v. 枝德二, 《嘉南大圳新設事業概要》 ,頁 195-196。 19 DOI:10.6814/NCCU202001562.

(2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20 DOI:10.6814/NCCU202001562.

(29) 圖 2-1 嘉南大圳灌溉排水系統 資料來源:枝德二,《嘉南大圳新設事業概要》,頁附圖 20。 說明:本文從國立臺灣圖書館資料庫下載《嘉南大圳新設事業概要》,故該圖有 其單位浮水印。 (二)保安林的栽植 然而,20 世紀初期的雲林縣沿海地區,除了地力貧脊、缺乏灌溉用水外,還 深受冬季風飛砂之苦。對此,臺灣總督府在明治 34 年(西元 1901 年)9 月制定 律令第十號「臺灣保安林規則」 。47根據「臺灣保安林規則」內容,臺灣總督府可 以把防範飛砂所需的地區劃為保安林地,一旦被劃成保安林地區的話,則不能開. 政 治 大. 墾。此外,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也展開調查,並於 1915 年出版「臺灣保安. 立. 林調查報告(特ニ飛砂防備林ニ就テ)」。48. ‧ 國. 學. 該報告中繪製一張名為「臺灣海岸荒蕪地一覽圖」,圖中以四種顏色標記飛 砂防止保安林、飛砂地、砂害地、荒蕪地。該圖顯示,麥寮地區大部分為飛砂地,. ‧. 在飛砂地中又有一部分被規劃成防止飛砂保安林;臺西地區、四湖地區及口湖地. Nat. sit. y. 區則有大批土地被認定為荒蕪地。該報告內容僅就麥寮地區的狀況進行文字說明,. n. al. er. io. 其他地區則沒有相關討論。. i Un. v. 報告寫道,清代麥寮地區發展和飛砂形成原因進行說明。在歷史發展部分,. Ch. engchi. 麥寮地區曾因沃土數里,再加上有船舶之便,逐漸變成貨品集散地,商業極為發 展,但是後來歷經幾次洪水,再加上河道淤積,失去船舶之利,逐漸衰退。明治 44 年(西元 1911 年)至大正元年(西元 1912 年)又遭受 3 次洪水打擊,導致 當地的池沼遭淹埋,再加上沒有排水系統,每逢下雨道路泥濘氾濫,住家衛生也 非常骯髒。此外,當地居民的耕地時常遭洪水和風飛砂肆虐,導致其生活陷入窮 困之中。49. 47 48. 49. 臺灣總督府史料編纂會, 《臺灣保安林規則ヲ施行ス》 (不詳:臺灣總督府史料編纂會,1901) 。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 《臺灣保安林調查報告(特ニ飛砂防備林ニ就テ)》 (不詳:臺灣總 督府民政部殖產局,1915) 。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 《臺灣保安林調查報告(特ニ飛砂防備林ニ就テ)》 ,頁 16。 21 DOI:10.6814/NCCU202001562.

(3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麥寮風砂位置.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22 DOI:10.6814/NCCU202001562.

(31) 圖 2-2 臺灣海岸荒蕪地一覽圖 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臺灣保安林調查報告(特ニ飛砂防備林 ニ就テ) 》,無頁碼。 說明:圖中藍色方寬與說明為本文自行加註。 關於飛砂形成原因,該報告認為,西螺溪沖刷而來的細沙於河口附近堆積, 河身逐漸被墊高,進而形成砂地,伴隨著風力的引導,將河口附近的砂土吹往南 方,最終在南方各地區形成新砂崙,而這也使位居西螺溪南邊的麥寮地區首當其 衝。另外,由於河身淤積,下游流量也因而減少,對當地用水造成威脅。50臺灣 總督府為解決此問題,在明治 33 年(西元 1900 年)至 34 年(西元 1901 年)期. 政 治 大 植面積約 200 甲,企圖減低風飛砂的影響,不過種植計劃並未持續進行。直到明 立 間,曾經資助 4,500 円於麥寮庄和橋頭庄一帶種植萱草、埔羌及欖仁等植物,種. ‧ 國. 學. 治 42 年(西元 1909 年),麥寮地區附近的聚落被編入保安林後,翌年再度實施. 種植計劃,並且延續至大正 2 年(西元 1913 年) ,實施地區主要位於許厝寮及三. ‧. 姓地區一帶,種植面積約 318 甲,挹注金額約 6,800 円左右,栽培方法和植物種. sit. y. Nat. 類跟以往也有些不同,採取混合的種植方式,樹種有思想樹、紅厚殼、橄仁、黃. io. n. al. er. 槿、林投、合歡類、莿桐、甜藍盤、苦藍盤、蕃拓榴等。. 50. Ch. engchi. i Un. v.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 《臺灣保安林調查報告(特ニ飛砂防備林ニ就テ)》 ,頁 14-15。 23 DOI:10.6814/NCCU202001562.

(32) 表 2-1 1900 年~1913 年麥寮地區保安林種植狀況 年分. 作業期. 1900. 一期作業. 1901. 一期作業. 1910. 一期作業. 62.75. 一期作業. 82.77. 二期作業. 5.26. 一期作業. 101.9. 二期作業. 3.93. 一期作業. 57.72. 二期作業. 4.14. 一期作業. 505.15. 二期作業. 政 治 大. 1911 1912 1913. 施業面積(甲). 單位:甲、円 經費(円). 200. 摘要. 4,500. 麥寮庄、 橋頭庄. 1,122 許厝寮庄 三姓方面 1,572 2,236 1,865. 11,296 13.35 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臺灣保安林調查報告(特ニ飛砂防備林 ニ就テ) 》,頁 17-18。 合計. 立. ‧ 國. 學. 該報告內容也指出,植栽過程也不全然順利,不少植物因沒有足夠的用水而. ‧. 枯萎,或是遇強風遭連根拔起。不過,隨著時間的推演,以及官方資源的持續挹. sit. y. Nat. 注,防風林事業也逐漸產生效果。該報告也提及,明治 33 年種植的萱草和埔羌. io. er. 長成茂盛樣,對於麥寮庄和橋頭庄聚落起保護作用。51另外,之後栽種的植物,. al. 也有不少能夠自然繁殖,逐漸茁壯。一份 1935 年的資料指出,大正 4 年至昭 4. n. iv n C U 年這段期間,麥寮一帶風勢較弱地帶,樹高達 h e n g c h10i 餘尺,達到防止飛砂的功能, 不過由於部分民眾至防風林地區放牧牛、羊,對防風林造成威脅。52然而,隨著 臺灣總督府保安林事業的持續推動,飛砂調查工作和保安林種植計劃也逐漸擴及 至雲林縣沿海的臺西地區和四湖庄。 大正 8 年(西元 1919 年)臺西地區蚊港一帶共 228 甲土地被編入保安林, 並展開造林計畫直到大正 13 年(西元 1924 年)。這段期間主要種植銀合歡,隨 著時間的推演,銀合歡逐漸成林。四湖庄三條崙的飛砂,主要是來自大海,並於. 51 52.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 《臺灣保安林調查報告(特ニ飛砂防備林ニ就テ)》 ,頁 17-18。 臺南州, 〈臺南州經營の砂防造林事業に就て〉, 《臺灣の山林》 ,第 105 卷(1935 年 1 月) ,頁 113。 24 DOI:10.6814/NCCU202001562.

(33) 海岸邊堆積形成砂丘,不過大部分的砂丘雜草茂盛,相較其他地區較為穩定,不 過仍在大正 8 年(西元 1919 年)被編入保安林,土地面積 274 甲。造林工作則 是從大正 11 年(西元 1922 年)開始至昭和 5 年(西元 1930)止。53針對當時保 安林的成果,1935 年的雜誌《臺灣の山林》評價如下:. 然し施業の進捗に隨て廣漠たる一帶の砂漠ち漸次草原と變じ緑林と化 した今日に於ては當時保安林の周圍一帶殆んど不耗の地として顧みら れなかつた所も餘す所なく良圃として四季利用せられ又保安林內にも 一千餘甲の開墾可能地を生するに至つたので全く面目を一新したと云 つて宜しい。54.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從《臺灣の山林》的評價中可以得知,1930 年代中後期,保安林事業逐漸展. ‧. 示出其效果,在長時間的經營下,雲林縣沿海地區受飛砂影響的區域,轉變成草 原或是一片綠林,甚至又增加 1 千多甲可以開墾的土地。對於當地居民的安全和. y. Nat. er. io. sit. 衛生,也產生極大正面的影響。臺南州認為,此時期的造林計畫大致上已經完成, 基本上已經達到防止飛砂的目的,之後的重點在於管理經營,例如維持林相,注. n. al. Ch. i Un. v. 意盜伐、偷放牧及蟲害等。另外,更企圖尋求經濟上的收益,並建立起和崙背庄、. engchi. 海口庄及四湖庄沿海地區居民的聯繫。. 小結 從日本統治初期以來的各式調查報告中可以看出,當時雲林縣沿海地區遭受 不少自然環境的的挑戰,例如土壤貧脊、洪水肆孽、缺乏足夠用水以及遭受飛砂 之苦。然而,這些自然環境的局限,隨著臺灣總督府一連串政策的制定與實行,. 53 54. 臺南州, 〈臺南州經營の砂防造林事業に就て〉,頁 114。 臺南州, 〈臺南州經營の砂防造林事業に就て〉,頁 116。 25 DOI:10.6814/NCCU202001562.

(34) 例如濁幹線的竣工和保安林事業的成熟等,當地逐漸擺脫自然環境的限制,最遲 至 1930 年代中後期,已經能夠克服這些難題。對此,本文將日本統治時代為克 服自然環境而推動的政策稱作,「環境改造工程」。然而,這些「環境改造工程」 延續至戰後,是否持續發展作用,對於政權更迭後的雲林縣沿海地區又產生什麼 樣的影響呢?相關討論詳見第三章。.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26 DOI:10.6814/NCCU202001562.

(35) 第三章、農業高度成長期下的貧困(1945-1968) 戰後以來,臺灣農業快速成長,1952 年至 1968 年為止,農業成長率平均高 達 5.2%。55不過在農業欣欣向榮的前景下,部分農戶變得臨越來越窮。圖 1-2 顯 示,農業成長期間,雲林縣沿海地區卻越來越多人淪為貧民。換言之,儘管當時 處於農業高度成長期,但是當地居民卻無法從中獲益,反而面臨「無法維持生活」 和「生活困難」的窘境。究竟,具體得狀況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針對當時矛盾的現象,報章媒體也對此提出其觀察。1958 年 3 月 21 日, 《公 論報》連續 3 天刊登名為「雲、嘉、南濱海地區生活真相(上)(中)(下)」的. 政 治 大. 報導。報導地區雖然橫跨 3 縣市,但其內容主要聚焦在雲林縣沿海地區。《公論. 立. 報》記者大量訪談當地居民,藉此勾勒出當地慘狀。其中採訪對象包含雲林縣沿. ‧ 國. 學. 海地區的鄉長、漁會、當地議員及居民等。56. ‧. 根據報導內容所載,口湖鄉長呂木春受訪時表示:「沿海居民生活很慘,大 多負債累累,土地不足一甲的農民差不多沒有一個人不負債」、麥寮鄉長許秋田. y. Nat. er. io. sit. 說: 「農民O57到須預售青苗的」 、四湖鄉長蔡昔指出: 「農產物價廉,就是農民收 入短少,其他物價較高,農民的支出增加,這也是鄉民生活日日困難的原因」。. n. al. Ch. i Un. v. 從 3 位鄉長的控訴中可以歸納出以下幾點,居民負債比例高、農產品價格低廉以 58. 及一般物價較農產品高。. engchi. 報導指出,雲林縣沿海地區居民米榖積欠狀況相對嚴重。不少居民向臺灣省 糧食局(以下簡稱,糧食局)申請生產貸款、肥料貸款、花生種子貸款及抽水機 貸款等,但卻無法如期償還,導致積欠狀況日益嚴重。麥寮鄉積欠稻穀約 180 萬. 55. 56. 57 58. 沈宗瀚, 〈臺灣農業發展政策之蛻變〉 ,收於黃俊傑編, 《面對歷史的挑戰:沈宗翰與我國農業 現代化的歷程》 (臺北:幼獅文化,1984) ,頁 95。 〈雲、嘉、南三縣濱海地區居民生活真相(上)〉 ,《公論報》,1959 年 3 月 21 日,第 3 版。 〈雲、嘉、南三縣濱海地區居民生活真相(中)〉 , 《公論報》,1959 年 3 月 22 日,第 3 版。 〈雲、嘉、南三縣濱海地區居民生活真相(下)〉 , 《公論報》,1959 年 3 月 23 日,第 3 版。 該內容損毀,無法辨識,故以O表示之。 本文整理《公論報》的報導,將報導中雲林縣沿海地區鄉長的說法彙整說明。因此,資料來源 和註腳 56 一樣。 27 DOI:10.6814/NCCU202001562.

(36) 公斤、臺西鄉積欠稻穀約 110 萬公斤、四湖鄉積欠稻穀約 90 萬公斤、口湖鄉積 欠稻穀約 100 萬公斤,全部總共積欠 500 萬公斤左右的稻穀。《公論報》刊登不 久後,隨即引起中華民國行政院的關注,並委託經濟部和內政部派員前往雲林縣 沿海地區進行實地調查。59 相關部會在接受到行政院的指派後,立即前往當地進行調查後,並於 1959 年完成《臺灣省雲嘉南三縣濱海地區居民生活調查報告書》。60報告內容指出: 當地負債狀況和「自然環境」、「民風奢侈」及「人口增長快速」等有關。自然 環境部分,每年 10 月至隔年 4 月時常遭強烈海風襲擊,伴隨海風而來的鹽分被 吹拂至耕地,提高土壤含鹽量,再加上位於灌溉渠道之末,尚無充沛灌溉用水。. 政 治 大. 此外,戰後初起以來,颱風和旱災更是接踵而至,1954 年至 1957 年連續發生 4. 立. 年的旱災。另外,由於當地耕地並非沃土,每甲水田必須比鄰近地區多施放 200%. ‧ 國. 學. 至 250%左右的肥料,才能達到相同產量。61. ‧. 民風奢侈部分,調查報告指出,當地居民感染都市奢侈之風,再加上好面子 等因素,時常借貸張羅婚喪喜慶及拜拜,也因此增加負債額度。人口增長方面,. y. Nat. io. sit. 1941 年雲林縣沿海地區約有 68,576 人,1958 年成長至 113,810 人,增加幅度約. n. al. er. 66%左右。62 因此,在自然環境相對嚴峻、耕地有限及人口增加的多重壓力下,. Ch. i Un. v. 當地農戶勢僅能投入更多生產成本,例如施放更多的肥料,或是貸款設立抽水機. engchi. 以增加灌溉面積等,才有辦法提高單位面積產量,也唯有如此,才能維持其生計。 從官方的調查報告可以得知,農業高度成長期間,雲林縣沿海地區越來越多 人變得貧窮,負債狀況也越發嚴重,並將問題歸咎於自然環境、民風奢侈及人口 增長等。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日治時期的環境改造工程已相當程度改善當地的農 耕條件,但這些工程到戰後卻無以為繼,使自然環境又變得更加惡劣。63另外,. 59. 同註腳 56。 〈雲嘉南濱海地區居民生活調查報告〉 (1959 年 11 月 13 日) , 《臺灣省政府檔案》 ,國史館臺灣 文獻館藏,典藏號:0040290027047001。 61 同上註,頁 8。 62 同上註,頁 4。 63 日本統治時代環境改造工程之內容,參照自本文第二章。 60. 28 DOI:10.6814/NCCU202001562.

(37) 現今不少研究也指出,戰後初期以來,經濟發展政策帶有剝削農業生產剩餘的特 色。64因此,若不加以討論這些政策對當地的影響,僅從自然環境、民風奢侈及 人口增加等層面進行討論的話,難以評估各項因素的影響幅度。本文將在這樣的 基礎上,分析戰後初期以來自然環境、政策及雲林縣沿海地區 3 者之間的互動關 係。. 第一節 政權更迭的舊問題與新挑戰 日治時期,雲林縣沿海地區開始進行環境改造工程,興築水利系統、改良土. 政 治 大. 壤以及植栽防風林等,這些建設大概至 1930 年代後期陸續告一段落。對於當地. 立. 而言,自然環境一直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一旦這些改造工程受到破壞,無法發揮. ‧ 國. 學. 作用時,將嚴重危害到當地居民的生計活動。政權更迭後,政治、社會、經濟及 文化等方面均發生劇烈轉變,不少民眾的生活也因此受影響。對於雲林縣沿海地. ‧. 區的民眾而言,環境改造工程運作順暢與否,直接影響其生計。例如,灌溉渠道. Nat. sit. y. 是否有足夠的灌溉用水,保安林是否發揮阻擋飛砂的功能等。換句話說,新政權. n. al. er. io. 對於環境改造工程的維護與經營,牽動著當地居民的農業活動和其生計。. i Un. v. 如第一章所述,當地主要的灌溉系統是嘉南大圳濁幹線,透過主幹線濁幹線. Ch. engchi. 和其連結的各支線與分線,建構出一套縝密的灌溉排水系統,將濁水溪的河水送 往雲林縣沿海地區。由於濁水溪水源不足的緣故,從日本統治時代開始,便採取 三年輪作制度,亦即一期夏季水稻、一期秋冬甘蔗及一期雜糧,65此制度也一直 延續至戰後。濁幹線竣工後,便啟動鹽分地改良計畫,預計改良 24,000 公頃的 土地,截至 1944 年為止,總共改良完成 12,449 公頃。66換言之,伴隨著環境改. 64. 65. 66. 劉進慶著,王宏仁、林繼文、李明峻譯, 《臺灣戰後經濟分析(修訂版) 》 (臺北:人間,2012) 、 石田浩著、石田浩文集編譯小組譯題名, 《臺灣經濟的結構與開展:臺灣適用「開發獨裁」理 論嗎?》 (臺北:稻鄉,2007) 。 臺灣省嘉南大圳農田水利協會, 〈嘉南大圳水利事業概要〉 ,收於陳雲林主編《館藏民國臺灣檔 案彙編》 ,第 156 冊(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年),頁 377-378。 臺灣省嘉南大圳農田水利協會, 〈嘉南大圳水利事業概要〉,頁 385。 29 DOI:10.6814/NCCU20200156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一節 師大夜市的興起背景與住商混合現象 第二節 師大商圈商家性質轉變衍生的住商衝突 第三節 居民、商家、政府三方立論與師大校園力量 第四節

(1) 該企業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最早名稱為 Steyr-Daimler-Puch,總部及工廠設於上奧地利邦 Steyr 市,戰後成為奧國最大國產車企業,之後數度 易主及改名,於

本書總共分成六個章節: 〈第一章、擁有自信〉 ; 〈第二章、設定願景〉 ; 〈第三章、掌握行動力〉 ; 〈第四 章、建立人際關係〉 ;

《敦煌詩歌導論》〈第二章、釋道詩歌〉「第一節佛教詩歌」 [註 5] 以及汪泛舟《敦煌僧詩校 輯》「第三部分修道禪觀」 [註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範圍 第五節 電影院簡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電影片映演業 第二節 服務品質 第三節 服務行銷組合 第四節 顧客滿意度 第五節 顧客忠誠度

第一節 中國和朝鮮的數學交流 第二節

《小偵探》 :小朋友,你知道誰是歐巴馬嗎?請你查一查他的資料,與全班分

在現行的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