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客家地區社區營造策略之比較研究—以內灣與九讚頭社區的發展現況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客家地區社區營造策略之比較研究—以內灣與九讚頭社區的發展現況為例"

Copied!
16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文化學院 客家社會與文化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客家地區社區營造策略之比較研究—以內灣與九讚頭社區的 發展現況為例.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Strategies of the Community-Making in Hakka Area:Analyses between Neiwan and Jiuzantou. 研 究 生:蔡世群 指導教授:呂欣怡.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七 年 六 月.

(2) 客家地區社區營造策略之比較研究--以內灣與九讚頭社區的發展現況為例 學生:蔡世群. 指導教授:呂欣怡. 博士.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教師碩士在職專班. 摘. 要. 本論文欲探究內灣社區與九讚頭社區的社區營造策略,比較兩個客家地區中相鄰社區間的社區發 展歷程與脈絡。透過田野實察,以民族誌質性研究的書寫方式,針對社區內外從事社區發展工作與社 區總體營造相關計畫的關鍵報導人物進行深度訪談,藉此來回溯內灣與九讚頭這兩個社區的發展歷 程。內灣社區在政府推動文化觀光產業的政策趨勢之下,於民國九十年代以後成立的內灣形象商圈, 使這個原本寧靜的小山村,一躍而成台灣客家地區知名的地方觀光景點。九讚頭社區民國八十二年起 發行九讚頭月刊,成為當地進行社區營造工作之濫觴,之後成立了九讚頭文化工作隊,且最終轉型成 為現今的九讚頭文化協會,他們以在地文史保存者的身份自居,為延續客家傳統文化而努力,採取以 社區教育的社區發展策略出發,思考在地社區真正的需要,而發展自身能夠主導並有能力實踐的作為 與措施。 對照實際的田野調查結果,研究發現:內灣的社區發展策略比較接近一種帶有「社會變遷」的意 義,政府以政策干預,將某種特殊的意識形態價值取向灌注在某一地區之上,因為強調內灣形象商圈 的觀光發展,社區營造策略採以「物質資本」與「經濟資本」取向為主。九讚頭則是接近另一種「改 善與成長」的觀點,社會轉變雖然同樣會影響社區內的自然或人文環境,但卻不是由政府政策來作主 導來讓整個社區產生計畫性與方向性的社會變遷。反而是由在地文化團隊主導社區營造工作,注重社 區未來的理想規劃,考慮社區居民的心理因素,而漸進的在社區組織制度上作改變或創新,以改善社 區生活品質。九讚頭所採取的社區發展策略乃是以「文化資本」取向與「人力資本」取向的途徑為主。. 關鍵字:內灣、九讚頭、社區總體營造、社區營造策略、客家地區、比較研究. i.

(3)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Strategies of the Community-Making in Hakka Area: Analyses between Neiwan and Jiuzantou. Student:Shih-Chun Tsai. Advisor:Dr. Hsin-Yi Lu.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College of Hakka Studies Degree Program of Hakka Society and Culture ABSTRACT This thesis is a research about analyzing the strategies of community-making of two communities in Hakka area , they are Neiwan and Jiuzantou. To compare the history and the context of their community-making process by doing fieldworks that help gathering the data to cope with the research. By taking an ethnography way to compose this thesis, interviewing people that is really critical and most substantial, to whom had been executed some plans or projects that involve the works of community–developing or community-making , by doing so to remount the developing process in these two community. Basically, this is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se two separate community. Since the Council for Cultural Affairs (CCA) has formally proposed “Shequ Zonti Yinzou program” (SZY, as known as Community-making or Community empowerment)in 1994 , many ministries have gathered to promote a lot of projects , which impelled the communities to cultivate their mind into autonomy to diagnose and develop themselves through selection and competition. In the late 2000s’,central government starts boosting a series of program to activa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in Taiwan , let’s say that tourism industry has been gradually employed to empowe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n area that time , as a result , Neiwan has become a famous resort since then. In the other hand, Jiuzantou has chosen another way to make their goal by preserving the Hakka culture with engineering a series of educational formulation. It is totally different when it comes to SZY that has been done in them respectively, to tell the difference in between is a critical dimension that this thesis is really all about. According to the major findings reveal that the SZY strategies of Neiwan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Physical Capital” and “Economical Capital” which led them to take a social-transition way in doing the SZY program. To its counterpart, Jiuzantou think highly of the significance of developing“ Cultural Capital” and “Human Capital”, that an amending-evolvement way of the SZY strategies is more eminent here.. Keywords: Neiwan、Jiuzantou、Shequ Zonti Yinzou、Community-making stategies、Hakka area、comparative study. ii.

(4) 謝. 誌. 2006 年初,我開始投入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的筆試,整體說 來,當時對於客家文化與社會議題的相關考試內容是較為陌生的,來台先祖雖以 客語行,但實為福佬客,不過客家文化的確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塑造了我過往擁有 的童年記憶與人格。基於對客家文化底蘊追求的渴望,以及自認為具有先天語言 上與風俗上習染已久的優勢,很想然耳的認為考取研究專班應該非難事。終於僥 倖的以枝節末尾的成績,幸運的考取了專班研究生的資格。這兩年來親炙所裡的 許多教授講學,收穫豐富,對我來說,著實造成了一種心靈上的自我提升,教授 們在我追求知識的過程中,給予我許多的指導與鼓勵,對此,我深感慶幸與榮幸。 能夠將研究論文完成,要感謝的人太多了,首先最要感謝的是我的論文指導 教授呂欣怡老師,您永遠是那麼的細心、冷靜與優雅,教導我時時保持客觀中立 並維持穩定和緩的寫作情緒,而且您總是可以準確的將我文章裡的缺點一一指 正,並且在論文寫作的技巧上也給予了相當多正面且有益的見解與建議,才讓我 得以在短短的兩年之內,便能順利完成此論文,您居功厥偉,非常謝謝您。感謝 莊雅仲老師,提供我許多論文架構安排上的想法,以及論文寫作上必須注意的諸 多事項,同時又願意擔任我的論文口試委員,在口試時給了我許多論文修正上的 提點。感謝林益仁老師,在第一時間爽快的答應了我的請求,為我的論文口試會 議擔任召集人,並且在短時間之內,便對於我論文的內容知之甚詳,因而指出了 不少論文架構上應該增強的內涵,在此深表感謝之意。 此外,感謝莊英章院長的教導,您讓我領教了一種對學問信手拈來,揮灑自 如的博學境界;感謝前專班主任黃紹恆教授,對於我們這班同學的關愛與照顧。 感謝現任專班主任楊永良教授在論文口試的準備上,授予其親身經驗並耳提面命 口試時的注意事項,給我們多點啟發與思考反饋,裨益良多。感謝連瑞枝老師、 羅烈師老師、潘美玲老師等,在客家學院修課的過程中給予很多研究理論與方. iii.

(5) 法上的介紹與提點,在此一併致謝。感謝專班助理鍾旻秀小姐,從進入專班就 讀至畢業為止,常常得到您的行政事務支援與各項修課的協助,讓我可以無後顧 之憂的專心準備研究論文的撰寫,謝謝您的照顧。 同時要感謝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在田野裡頭大力幫助過我的長輩與朋友們, 尤其是內灣社區的彭瑞雲老師、林煥松村長、徐詹玉秋女士、內灣商圈促進會彭 春浮會長與夫人,前鄉民代表邱創南先生等人,對於我的到訪,總是熱情款待,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讓我得到許多寶貴的田野資料。感謝九讚頭文化協會的陳 文政理事長、劉康國老師、莊莊秀村長以及橫山鄉戶政事務所的諸位先進們等 人,在我田野訪談的過程中,給我許多的指點與解惑,讓我對於社區營造的工作 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而兩社區裡頭的許多親切的居民們,也謝謝你們對我這個 陌生人的包容,讓我不至於在社區中孤立無援,謝謝你們慷慨的幫助。 接著要謝謝在專班裡一同奮戰不懈的同學們,很懷念過去當班代服務大家的 日子,我備感榮幸。在課堂上大夥彼此相互支援,打氣加油,一起熬過了艱難課 程的修習。尤其感謝岳申、鈞正以及和我一起 Meeting 的夥伴桂珍,還有華芳, 謝謝你們不時的給予鼓勵,在我苦思論文內容而不得其解時,陪我聊天解悶,並 且適時提供我許多寫作上的想法,真的感謝大家的幫忙,也希望其他同學們也能 夠早日完成論文研究,拿到碩士學位。 最後,不免也要感謝腳下研究的這片土地:九讚頭這個讓我青少年時期流連 忘返的淳樸鄉村,我感謝妳親切的接待與包容;而另外尤其在研究內灣的部分, 也許在他人眼中會被看成是追求風尚,譁眾取寵,畢竟內灣在現代觀光發展的繁 榮地位,似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其實這也正是我心痛的原因。對於此我雖不 樂見內灣商圈失去榮景,但我更想追尋的是那作為母親故鄉,帶給我心靈無限寧 靜與溫暖的山城記憶,投入她的懷抱享受正如母親的雙手撫慰,每每讓我懷念起 過往童年在村中古樸巷弄嬉戲的歲月,而今隨著時間悄悄流逝卻徒增傷感,我愛 她正如愛母親般,如果不是基於這樣深厚的情感基礎,山城於我,實不值一哂。. iv.

(6) 僅以此論文獻給天上的母親-黃秀梅女士,謝謝妳的辛苦哺育,雖然妳僅僅短暫 的陪伴我十年而已,但我一直把妳放在心裡,從沒忘記;感謝我辛苦的老父親- 蔡錫蘭先生,你是世上最好的爸爸。也獻給其餘一直支持著我做研究的家人們, 三位姊姊一位哥哥-意慈、意辛、世榮、意玄,以及內灣的舅舅、舅媽、表哥、 表嫂們,沒有你們也就沒有今日的我。. 蔡世群. v. 2008/5/20 於新竹關西濟陽堂.

(7) 目. 錄. 中 文 摘 要 ………………………………………………………………i 英 文 摘 要 ………………………………………………………………ii 謝 誌 ………………………………………………………………iii 目 錄 ………………………………………………………………vi 表 目 錄 ……………………………………………………………viii 圖 目 錄 ………………………………………………………………ix. 第一章. 緒論………………………………………………………….1. 1-1. 前言…………………………………………………………….…1. 1-2. 研究動機………………………………………………………….7. 1-3. 研究目的………………………………………………………….9. 1-4. 研究架構與方法………………………………………………….11. 1-5. 論文章節安排簡介………………………………………………..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24. 2-1. 關於社區研究的基本名詞與概念內涵............................................... 24. 2-2. 地方文化產業的研究........................................................................35. 2-3. 客家地區的社區營造研究.................................................................39. 第三章. 內灣田野:商圈化的社區…………......................................43. 3-1. 山城霧靄.........................................................................................45. 3-2. 從社區發展到形象商圈....................................................................55. 3-3. 商圈化社區的省思...........................................................................65. vi.

(8) 3-4. 小結................................................................................................74. 第四章. 九讚頭田野:學堂化的社區..................................................76. 4-1. 九讚頭社區的歷史地理....................................................................77. 4-2. 九讚頭的社區營造運動....................................................................88. 4-3. 學堂化的社區營造策略....................................................................95. 4-4. 小結..............................................................................................101. 第五章. 社區發展策略的綜合比較....................................................105. 5-1. 社區人文生態之異同......................................................................106. 5-2. 社區組織的基本架構與運作...........................................................112. 5-3. 社區營造方向追尋過程之比較........................................................125. 5-4. 小結..............................................................................................134.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39. 6-1. 對於內灣與九讚頭社區營造策略的結論..........................................139. 6-2. 對於內灣社區的發展建議...............................................................141. 6-3. 對於九讚頭社區的發展建議............................................................145. 6-4. 後續研究........................................................................................149. 參考文獻.................................................................................................152. vii.

(9) 表目錄. 表 1.1 內灣田野的主要報導人.......................................................................17 表 1.2 九讚頭田野的主要報導人....................................................................18 表 3.1 內灣社區的主要地景空間....................................................................49 表 3.2 內灣社區的主要社會空間....................................................................52 表 3.3 八十六年度內灣社區發展協會計畫成果...............................................58 表 3.4 內灣社區 81-86 年(民國)人口統計資料表.........................................61 表 3.5 商家位置所佔比例..............................................................................67 表 3.6 商家身分所佔比例..............................................................................67 表 3.7 商品內容所佔比例..............................................................................68 表 3.8 店齡所佔比例.....................................................................................68 表 3.9 商家型態所佔比例..............................................................................68 表 3.10 內灣社區 91-96 年(民國)人口統計資料表.......................................69 表 4.1 九讚頭的地景空間..............................................................................82 表 4.2 九讚頭社區的主要社會空間................................................................85 表 4.3 2007 年 7 月 橫山鄉 人口統計報表.....................................................87 表 4.4 九讚頭社區近六年來的人口統計資料..................................................88 表 4.5 九讚頭文化協會常態性活動與計畫一覽表............................................91 表 4.6 九讚頭文化協會歷年童玩文藝活動一覽表............................................97 表 4.7 九讚頭文化協會出版刊物一覽表.........................................................98 表 4.8 九讚頭水牛牯學堂假期學校歷年一覽表...............................................99. viii.

(10) 圖目錄. 圖 1.1 論文的基本架構圖..............................................................................11 圖 1.2 橫山鄉各村相對位置圖.......................................................................20 圖 1.3 內灣與九讚頭社區空照圖....................................................................21 圖 1.4 內灣社區街道簡圖..............................................................................22 圖 1.5 九讚頭社區街道簡圖...........................................................................23 圖 5.1 內灣形象商圈內部組織職掌架構圖....................................................113 圖 5.2 九讚頭文化協會內部組織職掌架構圖................................................114. ix.

(11) 第一章 1-1. 緒論 前言. 本論文欲探究內灣社區與九讚頭社區的社區營造策略,比較兩個客家地區中 相鄰社區間的社區發展歷程與脈絡。對照著過去由政府主導社區發展的既有模 式,來檢視兩社區的社區發展策略,觀看它們依照自身特性所擬定的發展策略是 否奏效或得到確實執行,甚至達到有所成長或有所突破的可能程度,並發展出可 能屬於自身獨有的地方性社區特色。尤其在民國八十年以後,社區發展在組織的 型態上,已由具有地方政府里政系統性質的社區發展理事會,轉變成為依據人民 團體法所設立的社區發展協會。這代表一個由社區居民共同參與並且有機會主導 自身社區發展組織的社區型態成為主流。而在地方上除了有社區發展協會之外, 也有各種以文化協會或文史工作室為名成立的人民團體。他們的目標與任務則多 是著眼於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所強調的地方文化工作,是草根性強烈的社區發展中 堅份子。而社區建設朝向本土化與挖掘或保存在地文化的工程,也成為近年來台 灣社區發展與進行總體營造的重要方向。 回顧在一九七○年代至一九八○年代的二十年間是社區發展在台灣最輝煌 的顯學時期(許雅惠,1994) , 「社區發展」一詞首見於「民生主義現階段社會政 策」中,它可以說是在台灣菁英政治意識形態之下,與其他經濟或社會政策一樣, 都只是政治的副產品。最初在台灣發展社區的推展工作,主要是由政府制定方 針,擬定社區發展的工作項目,以一種由上而下的方式進行。當時對於社區地理 空間的產生方式,相當程度乃是由主政當局的決定所控制。這種情形如 Scott 引 述 Castells(Scott,1982)評論都市情景時所強調的:工業社會的技術變遷,而 使得政治干預的重要性日益增強,但社會情況並非變得更為自由,國家支配了社 會形構的驅動力(蔡厚男、陳坤宏譯,2002)。政府以集中的決策與程序上的控 制,使得社區的主要領導頭人多依循政府需求,編列工作項目,再以各個計畫書. 1.

(12) 申請社區活動與建設所需之經費。故實質上,社區發展工作是長期依賴政府公部 門的經費支援,而接受補助的社區必然也須接受政府單位之指導與考核(徐震, 1991a) 。所以在這種長期由政府公部門的支援模式下的社區發展情況看來,社區 組織雖然擁有擬定計畫與衡量決策的自主空間,但社區發展方向其實已然大大受 限,甚至僵化。況且當時所稱之「社區發展」 ,其實主要借鏡於國際社會的經驗, 尤其是聯合國透過經社理事會,企圖以西方工業先進國家為傳播的核心,以此核 心向外推動社區發展的工作。台灣當時在戰後本亟待復興與自立,而在欲收立竿 見影之效的心理因素之下,以國際社會為借鏡實無可厚非。這一段由聯合國支援 所需經費與社區專家技術支援,再配合政府政策以「民生基層建設」為參考的社 區發展歷史,在很長一段時間中一直是社區發展學者所津津樂道的經驗(許雅 惠,1994)。 由於台灣的社區發展工作長期以來都由政府政策主導,偏向特定的社區發展 議題,如社區美化或是社區福利,政府也一直是社區發展經費的主要補助來源。 久而久之,使得社區並未能培養自立自助的精神,也鮮少有不依賴政府資源挹注 而自主發展的經驗,社區發展因此只徒具形式,缺乏符合台灣本土需求的實質社 區發展內容。因此,加入創新的元素與精神配合組織轉型乃是社區發展本土化的 重要步驟,而所在社區的社區發展策略也是關鍵的因素。前文所提及的社區組織 轉型,民國八十年五月由內政部頒定之「社區發展工作綱要」中,將社區發展組 織定位為法人團體,採取會員會費制,具三十人的規模即可成立社區發展協會。 由原社區理事會轉型而成的「社區發展協會」於是有了社區發展法律依據。社區 組織轉型以後,有更大的自主空間來進行社區營造工作。雖然,這個自由度與空 間依然必須受到政府監督與經費補助,不過這帶有「社區創新精神」 (徐震,1991a) 的轉型內涵,對照以往的社區營造方式,的確已達到可稱之為「進步」的一種社 區發展模式了。況且現今地方上除了有社區發展協會從事社區發展工作之外,也 有許多地方性的文史工作團隊同樣也在進行社區總體營造的工作。他們的重要性 決不亞於冠上「社區」發展協會的那一部分,事實上有過之而無不及,值得被一 2.

(13) 再提起與讚許,進而成為本研究探訪的核心對象。 假設,一個正常的社區發展情況是:所有的社區發展協會或是從事社區總體 營造計畫的地方文史工作團隊的策略,都是基於該社區群體的最大利益。而且這 些策略的使用的終極核心價值不論為何,他們的共同目標都應該包含一個重要目 的:亦即「社區意識」的建立。社區居民具有共同體的精神,共同體驗社區生活 的時間與空間,感受到「做社區」的心靈滿足。如果依照這個假設,即社區營造 的策略乃是為了達成建立社區意識的手段。那麼接著下來要問的問題是:社區營 造策略所包含的具體內容應該涵蓋哪些範疇?其實,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 而著眼於一個重要概念:社區也和一個個人一樣,也就是說每一個社區其實都是 獨特的。從這一點來看,關於如何建立社區意識的問題,就社區營造所要達到建 立社區意識的目標而言,必須要讓社區成員對所處的該社區產生認同感,並且持 續維持此認同感,或增強認同感而使社區達到持續發展的動力。這需要有良好的 社區環境做為條件,此良好社區環境條件的營造包含三個層次(林振春,1994): 物理層次、社會層次以及心理層次,而社區發展策略的目標與內涵在不同程度 上,都應對應這三個層次來做策略擬定與調適。 首先說明何者為建立社區意識的物理層次範疇,其實社區實際環境就是物理 層次所涵蓋的意義,包含社區的地理位置、交通地點、面積區域的大小、公共與 私人建物的樣貌、街道巷弄的實際情況、整體社區的空間分佈與使用等等……。 尤其最後一個關於社區空間分佈與使用的物理層次概念,是進行社區營造工作 時,經常被提出來討論的話題。社區營造牽涉社區居民對社區空間的使用與地方 感(sense of place)的建立,使空間成為人們感受生活的地方,尤其在社區發展 永續經營的理念之下,空間安排與使用方式所造成的某種特殊的意義與社區居民 所擁有地方感的想像是息息相關的。而地方感的建立常常是社區居民擁有社區認 同感最直接具體的來源之一。具體的空間使得群體與個人的思考有得以實踐的場 域,空間的存在不是以價值中立的方式,也並非只是單純作為人們活動的背景而 已,它同時滿足人類追求遮蔽、安全舒適的需求,也展現了人們在當下的社會文 3.

(14) 化價值與心理認同(畢恆達,2001)。因此社區發展策略如何建立或應用社區空 間,是社區組織必須深切思考與直接面對的一大考驗。 接著在建立社區意識的社會層次的內涵部份,它包含了諸如人口年齡組成與 職業結構、社區家庭的類型、當地主要或次要的經濟活動,民間社團或宗教信仰 組織,權力分布情形以及居民溝通的管道等等(林振春,1994)。可以看出社會 層次是介於具體與抽象之間的諸多概念組成,是居民之間互動的各種方式與其社 會結構所具有的特性。其中關於民間社團以及宗教信仰組織的權力分布關係,早 已存在於台灣的各地方之中,不論是地方派系或是宗族廟堂祭祀的活動,地方祭 祀圈等等,由來已久,甚至可以追溯至台灣明清兩朝人士來台拓墾的歷史,可以 說在台灣地區還未正式推展社區發展工作時,這些所謂的「血緣團體」 、 「地緣團 體」、「業緣團體」早已存在台灣社會上(陳紹馨,1985)。那麼究竟這些社會層 次內涵與社區發展有何關聯?其實如果將社區發展協會或是地方文史協會視為 一特定團體固然無不妥之處,但可能也會讓人認為它們是地方派系的一部份,而 窄化了社區各組織的發展視野。其實社區成員來自各個不同的家庭、民間團體以 及宗教組織之中,社區發展協會與地方文史協會等當以協調者的身分,將這些組 成社會層次的各個結構視為一社會網絡,在拓展社區工作時得善加利用這些網絡 人脈,以達成社會教育或是社區服務等相關工作目標(張菀珍,2001),讓社區 發展工作更加順利有成,所以社區發展策略在對這些社會層次範疇的掌握與協 調,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 而關於社區發展工作在建立社區意識的心理層次的範疇部分,它包含建構和 諧與合作的社區氣氛、使社區成員間培養出一定程度的對社區的感情,以及進而 建立社區人際網絡,加強社區的內在關係(徐震,1991b) 。這屬於社區發展工作 中較抽象的部份,雖然抽象,但是卻必須從具體社區基礎建設與社區居民具體互 動中而產生,所以其實它是綜合了前述所提及的物質層次與社會層次的部份。簡 而言之,亦即社區發展的策略所營造出來的物質層次如果是創造或規劃了一個社 區居民都認同與喜愛的社區環境,那麼這個物質層次就提供了社區成員的心理認 4.

(15) 同感。居民熱愛這個社區的生活環境與地景空間,群體進而產生對社區的感情連 帶;而社區發展策略針對社會層次的部份,到各個社團、趣緣團體所進行的拜訪 或遊說等工作,協調交往而讓這些團體成為社區發展協會與地方文史工作團隊可 資利用的人際網絡資源,在舉辦各種社區活動時,都可以成為他們的智囊幕僚與 幫手,同時他們其實也會成為社區發展協會或地方文史工作團隊的成員。未來在 從事社區發展工作之時,同樣有機會可以帶領社區發展協會或其他文史工作團隊 成為社區領導人或幹部等重要角色。這樣一來,社區發展中屬於社會層次的範疇 經過他們相當程度的協調與整合之後,和諧與合作的社區氣氛變得以建構完成。 本研究便是透過田野實察,以民族誌的書寫方式,針對社區內外從事社區發 展工作與社區總體營造相關計畫的關鍵報導人物進行深度訪談,藉此來回溯內灣 與九讚頭這兩個社區的發展歷程,並拼湊出它們現今的發展樣貌,找尋其中的關 鍵因素。所面對的是已經建構完成(或尚未完成的)有關社區的軟硬體建設以及 文化產業的制度或慣例等等,並依照上述的三個層次來作為觀察的範圍與指標。 而對於這兩個客家社區的整體研究來說,基本上有三個經由初步田野觀察而提出 的假設:第一個假設是「社區所擁有客家文化的背景會影響其社區營造的方向與 策略」;其二為「在地居民沒有普遍的社區參與乃是常態,只有少數社區領導頭 人對於社區發展方向與策略的擬定才具有關鍵地位」,第三個假設是「社區本身 的成員或空間是可利用的資源,而從事社區營造的在地團體也試圖將資源帶進社 區之中」。這些假設必須經由相當時間對於文獻的分析與實地的田野訪談才得以 驗證,它們是從事本論文研究的核心概念,至關重要。 內灣社區在民國九十年代以後成立的內灣形象商圈,使這個原本寧靜的小山 村,一躍而成台灣客家地區知名的地方觀光景點。在她還沒有發展成如此熱鬧蓬 勃的景況之前,其實其社區發展的工作早已如火如荼,行之有年。可是當中央政 府開始在民國八十年代中期之後,因應經濟環境的變遷,而開始採取發展地方觀 光產業的措施(高俊雄,1996) 。內灣也就在這一個推動文化觀光產業的政策趨 勢之下,由中央政府主導,地方政府來配合的方式,並由民間的專業企劃公司規 5.

(16) 劃其各項軟硬體建設,加上內灣社區諸位領導頭人的大力參與,內灣形象商圈促 進會的成立,讓原本的舊礦村、舊農村,揚起革新建設與活化地方傳統文化的大 纛。很快的,內灣形象商圈迅速發展,假日時遊客如織,一時間,商販林立,熱 鬧非凡。不論以其對外交通設施動線增加的情形,或由其社區內部的各項公共硬 體設施之增強情況看來,內灣社區的發展或許可用一日千里來形容也不為過。另 一方面,鄰近的九讚頭社區,雖具有與內灣商圈發展同樣的條件,但是,卻沒能 發展成有如內灣商圈般的觀光景況。追根究底,此地的社區總營造工作實以不同 方向進行著,但其成果卻也著實不容小覷。在民國八十年代初期,由九讚頭社區 當地有志之士所發行的九讚頭月刊為在地社區營造工作之濫觴。之後成立了九讚 頭文化工作隊,且最終轉型成為現今的九讚頭文化協會。一路走來,他們始終以 在地文史保存者的身份自居。對應於台灣在 1987 年以後,全國性(以北部為主) 風起雲湧的客家文化運動而言,他們是地方上具有草根性與使命感的一個社區營 造團隊。其目標與前述客家社會運動一致,皆是為了延續客家傳統文化而崛起而 奮鬥。不同的是,她除了具有社會運動的內涵,同時因應社會轉型,面對諸多與 客家傳統文化未必相關的問題,如外籍配偶與子女在客家農村的增加、農村老年 人口居多與青壯人口外流,以及城鄉教育差距的問題等方面,九讚頭社區利用政 府推動社區總體營造這個政策為支點,積極尋求經費資源的挹注以重新撐起這傳 統的客家社區。近年來,他們採取以社區教育的社區發展策略出發,在傳統社區 面臨新時代可能產生的各種問題時,產生了一種有如「反饋」的機制(宋學文, 黎寶文,2006),是真正的由下而上,即由思考在地社區真正的需要著手,而發 展自身能夠主導並有能力實踐的作為與措施。內灣與九讚頭都有令人值得一探的 內涵。 而研究這兩個社區的社區發展策略(不論被動或主動發展)所造成的現況, 並非是要去一一檢視這些社區組織或文史工作團體在社區環境上所做的具體事 蹟,或條列式的將它們全盤列出來,訂出優劣。而是之前所提及的:以上述三個 層次去做為田野觀察與資料蒐集的依據,並分析他們在擬定社區發展策略時是否 6.

(17) 有所偏重或忽視。所以經過以上對於社區組織欲建立社區意識所必須建立的社區 環境條件看來,社區發展策略最重要的目標,其實就是針對社區中屬於社區意識 建構的部分。社區意識如果成功建構,社區居民對社區便產生認同感與歸屬感, 從而關心社區環境,願意參與社區事務,社區發展便有成果可言。而研究社區發 展策略,也可以對社區發展走向與核心價值有所了解,而屬於被研究社區的內在 精神與外在榮景得以被闡發與讚揚,同時裨益欲從事社區發展或社區研究之士, 予以具體借鑑參照之用。研究目的並非是要針對田野對象的社區發展策略做價值 批判與界定孰優孰劣之劃分,而是去紀錄社區中有志之士的努力與推動社區發展 的不遺餘力的過往種種。社區營造乃是既勞心又勞力的工作,對社區經營者來 說,他們需要的是鼓勵與打氣,被尊重與被了解,因此我並不代表任何監督的單 位或角色,對他們的工作以放大鏡檢視,相反的,我只希望忠實紀錄這些社區經 營者努力不懈的過程,撿拾在地文化種子所培育的園圃中所結的纍纍果實而已。. 1-2. 研究動機. 位於新竹縣橫山鄉的兩客家村落: 「內灣社區」與「九讚頭社區」 (新興社區) 乃是兩個鄰近的社區(參閱圖 1.2、圖 1.3、圖 1.4、圖 1.5),生活在其中的社區 成員皆以客家人居多。此外,它們還有相似的地景空間分佈:皆有大河流經,並 具溪畔景觀之社區(油羅溪為流經兩社區之重要河流) 、台灣鐵路局所設置規劃 的火車站皆包含兩地,而成為兩社區的共同特色之一(台灣鐵路局內灣支線從新 竹到內灣的終點站為內灣站,九讚頭社區之九讚頭站為其中一站) 。而問題意識 的開展便在於,雖然兩社區之地景空間如此相似,社區成員生活背景也很類似(皆 屬於客家人居多的客屬聚落社區),但自民國九十年以後,內灣形象商圈的蓬勃 發展,讓內灣一躍而成全台灣知名觀光景點,在地景外觀與交通發展上,有不同 以往的發展方向,跳脫了老邁農村礦村的面貌;但九讚頭雖然為橫山鄉治所在 地,生活機能健全,但在硬體建設與人文景觀上,與十年前相較起來,卻沒有太 7.

(18) 多令人視為突破以往的重大改變,反而還保持長久以來客家聚落的閒適與恬靜。 因此,這其中令人好奇的一個問題便是:何以在這兩個鄰近的客家聚落間,其各 自社區的發展方向與發展規模竟會如此大不相同?呈現出兩地地景相似與人文 結構雷同以外,卻截然不同的社區經營樣貌,研究動機便從此而生。 研究動機提及至此,既是產生於欲釐清兩社區過去在從事社區營造的脈絡與 歷程的想法之中。但其實兩社區之所以更耐人尋味的部份,除了前述所提及的相 似處之外,便在於看似遊客如織的熱鬧內灣形象商圈與樸實無華的九讚頭社區, 若非以一個研究者的角度切入並深掘,外人很難看出箇中比較的關鍵點為何。其 實經過初步的田野接觸之後,便可發現,內灣形象商圈在發展地方觀光上,赫赫 有名,舉國皆知,但是九讚頭社區在台灣社區營造領域中,亦即公部門與各地的 社造團隊之間,其實也享有不小的名氣,只是外人並不知道罷了。因此,才更值 得透過研究論文方式,來詳加探究這兩個社區其間從事社區發展或社區總體營造 組織與團體。他們個別使用的社區營造策略到底為何,研究過程中欲挖掘與分析 其社區營造策略內容,並試圖說明在何種策略與核心價值的追求下,而產生今日 兩社區間發展面貌的紛呈與變異。 「社區營造」或是「社區總體營造」等名詞的流轉,乃是民國八十年代以後, 因為文建會的推行提倡,以及深諳社區研究學者們著書立說的努力之下,成為一 般人琅琅上口的基本詞彙。社區總體營造計畫的內涵和過去重視基層建設的社區 發展方向不同,可以觀察出來:文建會在民國八十年代初期幾年開始所舉辦的全 國文藝季活動中,所取決與經營的是屬於地方特色的社區文化內涵。內灣社區與 九讚頭社區事實上在民國八十四年的全國文藝季「內灣線的故事」主題中,都親 身參與了這項活動。可見兩個社區的社區發展走向是呼應社區總體營造的政策內 涵與精神,也就是以社區文化建設的策略當成主軸。在當時,兩社區的確都有非 常積極的活力與態度,社區發展的領導頭人們也具有擬定發展計畫的能力與文化 視野的內涵。除此之外,他們同時也獲得不少報章雜誌出版品的關注,一時享有 不小的知名度。到了民國九十年代以後,內灣社區發展成一個可謂全國知名的觀 8.

(19) 光勝地,遊客在假日期間,常出現車水馬龍的景象,將社區主要街道與景點擠得 水泄不通。內灣社區就觀光人數與知名度來與九讚頭社區相較,自是不能同日而 語,但是九讚頭社區也以文化營造為經,教育傳承為緯,打造出屬於自己的社區 特色,其具體成果同樣也有可觀之處,不遑多讓。 前言所提及就社區營造的內涵來說,每一個社區都是獨特的個體,發展的方 向多有屬於自身的地方性特色,因此並非知名度高就表示社區發展較成功。本研 究其實也並非想要在這兩個社區之間做任何價值判斷,或設立任何標準來檢驗他 們,只是希望以較為客觀的文獻資料與田野訪談來分析它們之間的社區發展現況 ,覺察彼此的異同,而非為了定其褒貶優劣或高低之分;除此之外,或因每個人 對社區營造的認知與實踐有所不同,也會產生出對其因人而異的諸多看法與見 解。但可以確定的是:人們對於社區營造的想像是存在的。透過社區中的組織或 文史工作團隊的實際政策推行,來達成社區營造目標或是滿足居民對社區生活的 想像,而這個想像需要一些憑藉,它會受到人們過去的文化生活背景所影響。而 內灣與九讚頭兩社區的社區成員具有相似的文化生活背景之下,卻有截然不同的 社區生活,因此探究其社區組織與其策略發展的脈絡歷程,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1-3. 研究目的.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正如前言開端所提及:「欲探究內灣社區與九讚頭社區的 社區營造策略,比較兩個相鄰客家社區間的社區發展歷程與脈絡」,這目的同時 也是回應本研究問題意識的內涵:「何以內灣成為內灣商圈?,為何九讚頭還是 九讚頭?」。其更深一層的意義即是探討在客家地區裡頭,兩個社區營造個案之 間,何以在傳統客家人文氣息濃厚的薰陶下,卻有其各自不同的社區營造策略與 追求的核心價值,而產生了社區發展內涵的明顯區別。同時發掘出在這兩個社區 中的各在地性的自覺組織裡頭能夠帶給我們的學習與啟示。尋找個案中的關鍵報 導人物、關鍵年代以及關鍵事件與背景,並且要研究出社區組織或文史工作團隊 9.

(20) 決策制定和資源分配的過程,決策執行及管理的流程以及社區組織是否有意識確 保決策的利益成果落實在社區居民身上等等。關於回答「何以內灣成為內灣商 圈?,為何九讚頭還是九讚頭?」之前,於此先提出針對於此一問題的三個假設 條件:其一為本研究視「社區居民的冷漠與不作為為一常態情況」 ;其二則為「社 區的發展政策的擬定由少數的領導頭人所決定,大多數的社區民眾並無直接參與 作決定之意願,他們是接收訊息(策略)者,非訊息(策略)輸出者」;其三為 「社區領導頭人們擬定的策略,造成社區的發展現況的直接可見部份,亦即旁觀 者所見的社區印象來源」。 所以很明確的說,社區領導頭人與在地主要的文史工作組織,是本研究主要 的報導對象,而非一般的社區民眾,當然也並不會完全忽略他們,但聚焦的對象 是在地的主要社區組織團隊,是確定的了。既是如此,若以社區學習專家林振春 的觀點來說,用心經營且具發展成效的社區組織團隊可以帶給我們下列五項學習 與啟示(張菀珍,2001):(1)堅持由下而上的社區營造理念;(2)強調社區成 員普遍參與、團隊分工的運作模式; (3)透過民主的機制形塑社區發展的願景; (4)以主導者的熱心融化居民長久以來被禁錮的冷漠; (5)強調學習者的心態、 謙卑的態度和感恩的心情。這五項啟示可以提供研究時對社區發展現狀的觀察切 入點,不過它們並沒有絕對的成分內涵或標準可言,而是必須經過對當地社區活 動的實地參與觀察以及蒐集社區成員的訪談資料之後,才得以窺見它們的存在。 無論如何研究者必須抱持的態度是:社區發展工作有其艱辛與困難之處,從事社 區工作的人們是需要被鼓勵與肯定的一群人,在他們身上所能得到的學習與啟示 並非必然的,但卻是可以期待的部份。 從社區營造中關於社區中的各組織工作團隊的策略制定與執行結果,大略可 以看出社區發展的成效或社區軟硬體建設之良窳。且依常理判斷,不同的社區發 展策略理當造成社區發展的不同面貌。不過表面現象容易觀察,而欲追求更深層 的涵義是:社區組織的成員、理念如何被動員組織在一起與逐步建立?社區參與 本身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社區組織如何以其發展策略對社區中的 10.

(21) 既有團體派系加以重組或整合,並且利用它們作為社區發展的助力?其理想結果 便是帶動更多的社區成員參與社區自助或互助團體之籌組及運作,讓社區的運作 機制是協調暢通的狀態。如此一來,社區的生活品質可望提升,也可以藉此凝聚 社區意識。選擇兩個物質環境相似的社區作為個案研究,其中比較的意義便在於 凸顯社區發展策略制定的重要性與其可能影響社區發展方向的決定性。也藉此研 究了解不同的社區類型間所擁有獨特的社區參與模式與內涵。. 1-4. 研究架構與方法. 1-4-1 研究架構. 本論文的基本架構如下圖 1.1: 圖 1.1 論文基本架構圖 問 題 意 識. 形 成 假 設. 第一章. 第二章. 田 野 文 獻. 形 成 論 述. 第三章. 第四章. 驗 證 假 設. 第五章. 結 論 建 議. 第六章. 本論文採取對田野地點以直接直觀的方式進行研究,偏向現象學式的提取知 識途徑。現象學所關心的乃是人類對各種現象的經驗,包含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 所可能接觸到的人、事、物與每天持續在發生的各種生活經驗。現象學研究的目 11.

(22) 的在於描述並闡明日常生活的世界,用以擴充我們對人類經驗的了解(吳遠山, 2005:引高淑清,2000:103;Dahlberg & Drew,1997) 。所謂直接直觀的方式意指 研究者將直接面對田野中的關鍵報導人物與相關重要事件,並觀察他們的行為或 行事過程。藉現象學式的研究途徑冀望依循著他們所提供的線索與圖像,客觀的 來完成對研究內容的建構。兩社區之中能夠找到的連結點其實乃是既抽象又具 體:基本上以內灣線鐵路為連結兩社區的關鍵,它既可以以實質的交通載體連接 著兩社區,但這個物質載體卻又可以以文化的藝術形式呈現地方社區的故事與特 色,特別在文建會於民國八十四年舉辦全國文藝季活動來說,「內灣線的故事」 所展現出的關於地方文化的底蘊,透過公部門政策面的積極運作影響之後,是有 被激發與活化的可能性存在。 內灣與九讚頭可說是從文藝季的文化活動中慢慢開始去尋找自己社區中的 地方特色內涵,逐步清晰的聚焦在自己所擁有的草根文化。近年隨著內灣觀光產 業的蓬勃發展,文化作為商品創意來源的地方文化產業大行其道,但對比於九讚 頭的以文化作為社區教育的內涵來說,兩者簡直可說是大相逕庭。因此,以文化 這個抽象的概念但在實際生活上卻又俯拾即是的特徵來看,在研究這兩個客家聚 落時,客家文化是較為確切的一個比較研究的切入點,舉凡語言、習俗、器物、 飲食等日常生活的內容,都是兩社區客家文化特徵與內涵的具體表現。同時,以 一種比較研究的方式也能清楚呈現出兩社區彼此發展的異同。在研究架構安排 上,田野文獻與形成論述都是本論文的重心所在,而關於對已蒐集之田野文獻資 料的分析與提出立論的依據,將採取 Roseland 在談論社區永續發展的議題時, 所提出的六個社區資本架構(Roseland,2005)為參考理論,來分析並比較兩社 區各自的發展方向與大略情形。. 1-4-2. 研究方法. 若以 Sanders 對於美國社會學科在社區研究範疇的幾個方法裡頭,其中所提 12.

(23) 到的關於社會學與人類學民族誌的社區研究方法(Sanders,1975) ,就是我在本 篇論文中所要採取的兩個途徑。其所代表的乃是研究架構的定位,是奠基於社會 學與人類學民族誌的研究方式,而實際採取的方法則更為多樣與具體,不過本質 上這個研究屬於「質性研究」。雖然我已經在前面強調過:研究目的並非想要在 這兩個社區之間做任何價值判斷,或設立任何標準來檢驗他們,目的只是希望以 客觀的文獻資料與田野訪談來分析它們,覺察彼此的異同,也非為了定其褒貶優 劣或高低之分。但是,質性研究本身關於研究者的個人經驗、歷史記憶、觀察, 也是一種研究資產(黃政傑,1996)。也就是說研究者的價值中立與客觀雖然重 要,但在那是在資料蒐集的過程中如此,一旦資料蒐集告一段落而開始從事資料 分析與決定研究架構以後,研究者的觀點便具有了積極的意涵,而在文章中展現 出來。而民族誌的書寫內容,本即是透過研究者觀察與紀錄田野中「圈內人」所 表現出的文化行為(包含物質層面與情感層面),專門針對它來提出研究者的主 觀見解,並以厚實的描述(thick description)向讀者推論及解說田野中的各種文 化現象的意義(吳天泰,2004,謝臥龍等編,2004)。總而言之,基於我對這兩 個社區過去與現今的歷史瞭解與實際田野經驗的接觸,來「論述」我所理解的內 灣與九讚頭,以質性研究法來「描述」我保存或蒐集的田野與文獻資料,同時依 據這些田野文獻資料來「詮釋」我對這些資料可能產生的幾個主要觀點或內涵概 念,形構我研究的主體論述內容。 就內灣與九讚頭兩社區的社區營造現況來看,它們可以說是處在一個多元動 態發展的過程當中。而研究者身在其中從事社區研究時,也必須處理許多不同面 向的問題,如專門針對公部門社區政策面的研究,或是關懷社區產業、社區文化 或地方權力關係的研究等等。有那麼多關於社區事務的研究層面,因此從事社區 研究時必須兼顧到多種研究方法的使用,才能將研究所涵蓋的範疇做較全面的闡 釋或較完善的觀點陳述。本研究是以社區營造策略作為研究對象,並且選定兩個 實際的社區案例進行研究分析與比較。所以考慮到研究問題與研究對象,勢必要 採取綜合的研究方式進行。採取的研究方法以民族誌為主,乃屬於質性研究法, 13.

(24) 而其實在這種研究法之下主要還包括以文獻分析法、田野調查法、深度訪談法、 參與觀察法等四種研究法所組成的研究策略。由於各章節所強調的內涵重點不 同,因此針對研究章節,其適用的方法自然會有所調整與取捨,茲就以四種研究 法所欲達成的目標內容做整體大略的介紹:. 1-4-2-1. 文獻分析法. 關於社區研究的相關論文與著作,學術界已經累積了許多的文獻可供參考, 在進行相關文獻分析之前,當然必須先儘可能閱讀它們,並篩選符合自己研究需 要的部分。了解相關研究做了哪些部分、哪些部分目前還沒做過、研究存有的限 制在哪兒等等。這樣一來,對於自己日後所要研究的目標領域或相關議題的歷史 脈絡,會有較清楚且確定的方向,在掌握研究範圍或題目時會更有把握。而在選 定研究範圍之後,對於蒐集到的與社區研究相關的人、事、物性質或組織架構理 論,這些已經存在的文獻資料,它們至少在實質上提供了研究參考的功能。這些 稱為參考功能的文獻資料可以分成三個層次來說明: 第一個層次是它們作為「靈感的來源」的功能。在閱讀文獻時,與研究論文 題目直接相關的議題或內容固然很重要,但間接相關的概念或意義也有。例如: 在與研究方法相關的理論上接軌在一起,在閱讀這些文獻時,種種的概念與議題 將在腦中相互激盪或回應。此時,它們都有可能提供了研究所需的靈感與想像, 這是研究者在閱讀文獻資料後所期待的預期收穫。 第二個層次乃是文獻資料作為論文論述時「支持的證據或反證」的功能。處 於這個層次之下的研究者當然已經進入了論文寫作的期程了。當研究架構產生之 後,論文本身的骨架與雛型稍具,需要的便是以實質內容的論述去豐富它,也就 是產生論文的血肉而與骨架結合。這時便需要以前人的文獻成果做為支持自我論 點主張的關鍵,讓論文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當然,相反的來說,欲以自身理論 與前人所見相抗衡,自然也需要證據與相關文獻資料的支持。 14.

(25) 最後一個層次則是它們作為論文寫作「架構範本」的功能。這本來可以包含 在第一個層次之中,但分開討論的目的在於,欲將第一個層次,也就是靈感觸發 的層次,視為較抽象且屬於精神層面的部份。而作為「架構範本」實際上比較在 物質層面,質言之,並不能稱之為高明。不過對於初出茅廬進行論文研究的研究 生來說,學習到一篇研究論文的「外觀」是必經的過程,在沒有能力另闢蹊徑之 前,這是比較穩當的作法。當然,要儘量避免抄襲,所以在閱讀文獻資料時,學 習到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方法或研究論文架構的鋪陳,也是從事論文寫作之前(或 之中)必要的準備工作。 總而言之,經過以上對文獻分析法功能的說明,意欲指出本研究實際上的寫 作方式與情況,在在都受到前人文獻資料的輔助與指引,以及文獻分析法對於建 立研究主軸的必要性。. 1-4-2-2. 田野調查法. 社區研究涉及實地的考察並作民族誌式的紀錄與觀察。民族誌學是人類學家 了解或解釋異地文化的主要研究方法。本研究事實上也是針對一個或多個地方社 區的觀察進行解釋。因此,基本上也是採取民族誌的方式進行研究資料的蒐集與 篩選、編碼與解碼。而其中民族誌學的研究核心則是以田野調查的研究設計為主 (Fetterman,1989,賴文福譯,2000:26)。所以在進行實際的社區研究時,田 野調查法所具有觀察與資料蒐集的功能,對研究者及研究本身來說相當重要。本 研究選定了兩個社區為研究個案,他們都是實際存在於生活中且持續發展中的社 區。透過田野調查的方式,對於當地的社區居民生活與社區實際環境,作初步的 觀察與探索。田野調查法可以說是面對不熟悉的社區環境時,對於該地所進行的 基本調查。身歷其境有助於研究者進入研究個案所面對的日常生活環境,並且對 於當地的地理位置,交通狀況,水文氣候有所認識。而對於書本上感覺不出的社 區氣氛或社區生態(人文生態與自然生態) ,也可以透過親臨現場去感受。而在 15.

(26) 感受之餘,也不能忘記必須要隨時蒐集可用的資料與結識可能的關鍵報導人物的 機會。並且要對田野的所見所聞或所問做盡可能詳細的紀錄,因為這些紀錄資料 的重要性在於:它們本身都有成為論文內容一部份的可能性,田野調查所作的民 族誌紀錄因而扮演影響論文成功與否的關鍵角色。而在面對社區中眾多不同的 人、事、物時,所產生的諸多疑問與衍生的想法,欲釐清這些疑問以及以具邏輯 性的闡述表達出這些想法,田野調查法的使用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田野調查法的範圍相當廣泛,其實對於社區裡頭所有的相關事務,如社區居 民生活、地方行政首長、相關志願社團與廟宇等等,都是觀察的重點。可是去緊 盯著所有社區成員的生活,這一點當然做不到;或是將地方所有發生的事情一網 打盡的紀錄,其實也沒有這個必要。當然田野調查所作的紀錄本該鉅細靡遺,但 要避免被過多概念與資料所淹沒,較為正確的作法是要有計畫的去尋找與研究相 關的田野資料並整理田野調查之後所作的紀錄,也就是儘量以符合研究所需為蒐 集出發點來進行田野調查。雖然這樣做並不容易,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你需要的田 野資料是否遺漏了重要的部份,而且並沒有辦法確保你要的田野資料都蒐集得 到,所以田野調查進行起來必然會產生困難和疑惑之處。不過接下來的田野調查 研究工作仍需採取目標式的取向,除了主要在田野地點駐足之外,也會以「深度 訪談」與「參與觀察」為主,蒐集論文所需的參考資料。. 1-4-2-3. 深度訪談法. 研究本身除了需要依靠檔案文書與前人著作的資料作為輔助資材以外,在田 野地點中的社區居民也是研究的重點。他們生活在社區裡頭,可以說是研究直接 面對的主體。社區成員間在共同的居住環境中彼此分享生活的枯榮,他們的喜、 怒、哀、樂也有可能彼此牽連在一起。這便是在社區生活中,人與人之間透過彼 此交流而產生的情感而可能發酵出一種休戚與共的社區意識。他們對於社區裡頭 的大小事物(或事務)與形形色色的社區活動或各種事緣與地緣團體,應該都有 16.

(27) 相當認識與了解,也可以說這些事物其實是他們生活所經驗的真實感受,(透過 內在想像而成為自我社區生活實踐的樣貌)。所以運用深度訪談法,可以將這些 社區居民對於一個社區的想法(或想像)化成具體文字資料,成為研究資材。也 就是社區研究乃是欲了解在地人的在地生活為依歸,但這並不代表我們應該廣泛 的將一切社區居民的想法或見解視為真實,而認為它們全是必要蒐集的資料。這 樣的研究態度本身便是不適當的,甚至可能因為過於在意全部人對於社區的想法 與說法,因而造成研究者無法鎖定研究目標無所適從的疑惑與疲累。社區民眾的 心聲當然重要,因為他們都是在地生活的代表,是在地精神的主體。可是我們必 須了解到一點,亦即如果只是空泛的隨機訪問社區的居民,可能只會問出個人的 生命史,對於社區的整體發展歷史過程與脈絡因緣,以及可能牽涉到的政策面與 深層意涵等等……。礙於他們位於社區發展的位置與能見度(個人視野),可能 無法提供太多與研究直接相關的資訊,或流於空泛的表面現象論述。 所以關於社區研究深度訪談的部分,要分成兩方面來做:尋求一般社區居民 的參與當然有其必要性,但可以在社區中以隨機擇取的方式為之進行訪問。同時 ,以年齡層或居住區域為選定參考的基準,儘量讓社區各處居民有平均接受訪談 的機會。而另一重要的訪談工作方面便是將深度訪談所欲挑選的人物鎖定為社區 頭人(在地政治人物、行政部門、社區發展協會領袖與核心幕僚幹部)或社區中 各民間社團(廟宇、地方文化工作室、文化協會、商圈促進會)的領導人。這些 人對於社區的政策面、制度面與實際運作,有較實際的經驗,他們與各種對成功 操作的策略與失敗的運作有較一般社區成員更為深層的省思。事實上,他們就是 戴寶村所指涉的:屬於「與事件關聯度高的人」 (梁妃儀、洪德仁、蔡篤堅,2003) 。 深度訪談的對象確定之後,也必須決定深度訪談的問題面向。因本研究著眼 於社區本身,所以主要問題還是圍繞在社區發展策略與社區總體營造方向之上。 即便如此,也必須依照訪談對象在社區的位置與視角,而調整具體問題的內容。 所得訪談資料,論文內容需要引用這些資料時,將採取具名與匿名方式並用的作 法,以受訪者本身的意願為決定匿名或具名的首要考量,其次則在於敘述事件所 17.

(28) 涉及的公私與利害關係而做取捨。當然,基本上都要取得受訪人的同意,無論採 取具名或匿名皆是如此。如果取得使用匿名資料的同意時,將為報導人設定代號 以作為區隔,如表 1.1 與表 1.2 所示: 表 1.1 內灣田野的主要報導人 身分. 田野訪談代號. 內灣商圈促進會幹部成員. N-B-1、N-B-2、N-B-3.... 內灣社區發展協會幹部成員. N-D-1、N-D-2、N-D-3…. 社區居民. N-R-1、N-R-2、N-R-3.... 社區政治人物. N-P-1、N-P-2、N-P-3.... 其他. N-O-1、N-O-2、N-O-3.... 表 1.2 九讚頭田野的主要報導人 身分. 田野訪談代號. 九讚頭文化協會幹部成員. J-C-1、J-C-2、J-C-3…. 新興社區發展協會幹部成員. J-D-1、J-D-2、J-D-3…. 社區居民. J-R-1、J-R-2、J-R-3…. 社區政治人物. J-P-1、J-P-2、J-P-3…. 其他. J-O-1、J-O-2、J-O-3…. 1-4-2-4. 參與觀察法. 前面提及社區發展是一動態的過程,而在社區之中進行人、事、物的長時期 研究時,參與觀察法便是一種必要且有效的研究方式。經由參與觀察法,我們可 以對田野地點發生的事件、牽涉事件的人物網絡以及事件發生的歷程與原因,得 到第一手的相關訊息與資料。尤其是至少是從參與者的角度,對於事件作直接的 反應與描述,相當具有臨場感。對於社區居民日常生活所接觸的或反映的「現實」 研究者能有更具體的經驗來描述它們。對於有關過程、人群及事件的關係、人群 18.

(29) 及事件的組織、長時間的連續現象、模式,以及人類存在空間的短期性社會文化 環境的研究而言,參與觀察法都是研究者的優選方法(Jorgensen,1989,王昭正、 朱瑞淵譯,1999)。參與觀察法對於本研究來說,是作為蒐集研究材料的一種基 本策略。在田野中做直接的觀察與生活的體驗是此種研究方法的軸心。其中研究 者所必須採取的行動策略,將包含對當地居民生活的初步認識(逐步參與其日常 生活),接著循序進行對社區民眾訪談的工作:從非正式的對社區居民訪談,到 進行正式的訪談為止。這其實也是在為進行深度訪談作暖身與準備的工作。在田 野中同時也會以問卷的方式進行參與觀察法的資料蒐集。問卷是類似於正式訪談 的工具,它提供結構性的問題,在我們欲深入探討社區某一主題,例如進行內灣 商圈的調查時,針對商家數量、種類、族群等等需要量化資料的問題時,用問卷 的方式較為明確且有效率得多。正式訪談與問卷可視為參與觀察法運用時的使用 工具。對於研究者來說,可以在對田野地點的人、事、物有一定程度的熟悉感之 後,對這些工具可以做彈性的運用,目的都在於取得進行研究所必須的資料,讓 研究者得以更為順利的獲取相關結論與成果。 參與觀察法除了做為一種蒐集研究材料的基本策略以外,其另一層意義則在 於:做為循序漸進結識社區各團體或人群的一種溫和方式。且研究者通常具有雙 重身份:其一為研究者探訪的對象在於社區之中的群體與個人,觀察生活其中的 社區權力關係與社群網絡位置。此時研究者作為一個圈外人,有更超然與客觀的 位置凌駕於田野對象之上;其二則當研究者融入圈內人的生活時,作為圈內人的 經驗。而這其實對於研究者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個人經驗,藉著成為一個成員 (不論正式或非正式) ,研究者創造出身為社區成員的經驗,並且做出適當的批 判,從圈內人的角度獲得「現實」(非真實)的感受。而這種「現實」的感受可 能會成為研究的結論,也有機會成為新的問題來源,而促使研究者向圈內人做進 一步的確認與探求。 1-5. 論文章節安排簡介. 19.

(30) 本論文主要架構分為六章來撰寫,第一章為緒論,介紹本研究的緣起、動機 與相關研究進行的方法。第二章以文獻回顧為主,針對與社區營造相關的著作或 理論研究做討論與回顧的工作。第三章則寫內灣的田野,介紹內灣的地景空間與 社區歷史,以及與其社區營造的相關的歷史背景與工作成果。第四章以九讚頭為 田野,介紹九讚頭社區的人文地景空間與社區歷史,以及與社區營造的歷史發展 背景相關的諸多成果。第五章針對兩社區所做的研究,進行其內部人文地景與社 區營造策略發展異同的相互比較,是綜合了前面有關於兩社區累積的田野文獻資 料的剖析。第六章為結論,提出關於這兩個社區之所以成為今日樣貌的解釋,也 提出對兩地未來在進行社區營造時,可能可以採取的相關建議與做法。最後並將 本研究的延伸研究與後續研究,提供給後人參考。. 圖 1.2 橫山鄉各村相對位置圖. 資料來源:http//tw.infosearch.yahoo.com 由筆者修改而成 20.

(31) 圖 1.3 內灣與九讚頭社區空照圖. 圖片來源: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系主任:莊雅仲教授. 提供. 文字部分由筆者增改完成. 21.

(32) 圖 1.4 內灣社區街道簡圖. 22.

(33) 圖 1.5 九讚頭社區街道簡圖. 圖片來源:九讚頭文化協會提供,由筆者修改而成. 23.

(3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以追溯內灣與九讚頭社區近十餘年來的在地發展情形,為主要的探討 焦點。試圖了解其內部所採用的社區營造策略與相關社造進行的歷史脈絡,檢視 兩社區在過去的時空背景下(包含政府政策與社會經濟狀況),可能影響社區領 導頭人們對於擬定發展策略的因素。因此,將針對與社區研究以及社區發展相關 的諸名詞與概念,做概略的定義介紹與闡釋,方便閱讀時提供讀者有較為明確的 認知與理解。它們包含如「社區」一詞本身以及其所衍生出的諸如「社區發展」、 「社區類型」 、 「社區意識」 、 「社區總體營造」等等,在談論社區研究時,學者論 述的焦點,與他們經常使用到的抽象概念與名詞。不過,若以名詞解釋的方式帶 過,似乎顯得太過淺薄。因此,當然除了對社區研究相關基本概念的掌握之外, 對於潛藏在表面名詞下的內涵也必須顧及。尤其是蘊藏在這些主題之下的子題, 例如: 「社區權力結構」、「政府的社區政策」等等……。另一方面,回顧對於近 年來由文建會社區總體營造政策實施之後,所衍生出對地方或社區文化產業的研 究,實則涵蓋了各種不同面向的觀察與反省。這也是與本研究主題直接相關的文 獻資料。尤其在內灣社區發展成形象商圈的例子上,關於內灣商圈經營的論文研 究著實不少。但是,論文的內容多是以量化數據的統計資料分析為主。不過,對 於進行以質化研究的我來說,正好可能提供了相對截然不同的觀點。因此,它們 同樣也具有相當程度的參考價值。最後則必須回應論文題目所蘊含與「客家地區」 的相關議題上,就客家地區裡的社區研究情形與地方產業活動做特別的回顧與整 理,這是本研究較其他社區研究為不同的部份。. 2-1. 關於社區研究的基本名詞與概念內涵. 本節將以從事社區研究中,一般多會提到的基本名詞與概念著手,逐一概略. 24.

(35) 的介紹中外學者的相關文獻研究與理論探討。尤其在本研究中可能常會使用或出 現的社區研究概念。而對於相關名詞的意義內涵,基本上是採取變動性的觀點(林 振春,1999),也就是說,各時期或各學者的研究定義皆具有變動性,會因為時 代背景的不同,而有承襲或創新不等的涵義在變動著。以下將分別以「社區的意 義」 、 「社區發展的意義」 、 「社區總體營造政策」以及「社區意識」為探討重點。 回顧它們在文獻中的內涵與意義,作為具體闡述社區研究的重要參照概念。因 為,它們對於我從事社區研究的架構形成,深具理論性的貢獻與進行研究寫作時 之參考價值。. 2-1-1. 社區的意義. 「社區」一詞是由英文的 community 的中文翻譯而來。事實上,對於 community 的研究,無論國內外,向來都是以社會學的關注為主(陳文德,2002)。陳文德 以社會學家 Hillery 所蒐集到九十四個關於 community 的定義為例,說明其中有 六十四個定義,認為 community 關注的是「社會互動、地區與共同連帶」 (social interaction,area and a common tie or ties);七十三個定義認為 community 是「一 群彼此互動,且有共同連帶的一群人」(a group of people in social interaction , having some ties or bonds in common)。而貫穿全九十四個 community 的定義中, Hillery 指出: 「除了與人有關,別無共識」 (the absence of agreement beyond the fact that community involves people) (陳文德,2002) 。當然我們在此並不把焦點放在 這九十四個定義上打轉,只是想藉此說明一點,亦即從英文 community 所翻譯而 來的中文名詞「社區」,其實只是眾多 community 的定義中一小部分而已,與本 研究最直接相關的部份,則觀照在「彼此互動,且有共同連帶的一群人」這一點 意義上。 西方研究社區者,最早以十九世紀德國的社會哲學家 Tonnies(Ferdinand Tonnies, 1855-1936)所著《社區與社會》 (Gesellschaft und Gesellschaft, 1887)一 25.

(36) 書中,針對「社區」與「社會」這兩種不同型態的人類歷史產物所作的評析來理 解其意義。Tonnies 認為社區(gemeinschaft 意為英文所指之 community)乃是發 自於人類自然本質之(natural)意志,具有強烈的情感與精神,透過群體合作、 傳統習俗與宗教信仰形塑了團體間的凝聚力。意指「社區」基本上是由一群具有 共同價值體系的人所組成的團體。他們彼此互相關懷、具有守望相助的觀念,對 日常生活的大小事務抱持著休戚相關,禍福與共的態度。因此,整個社區中的成 員所最關心的,乃是群體的存在與群體的價值,而非專注於個人利益的追求,基 本上,社區總體營造政策內涵-「造人」這部份的終極目標,與 Tonnies 對於社 區組成的定義,若合符節,也是本研究予以採取的社區觀點。 Cohen 研究 Community,則是對於其定義的部份不做深究,只粗略的提出 community 這個詞彙在使用上所隱含的兩種意義:其一為作為有某種共同關聯的 人們間的人群組合;其二為此共同關聯乃是分辨此人群組合與他群明顯不同的方 式。因此 community 同時包含了「相似性」與「相異性」的內涵(Cohen,1985): 對內來說,隸屬於同一個 community 之中的成員間,他們有相似性存在;而對外 來說,communities 之間則有相異性存在,藉以區分不同的 community。Cohen 認為地方性及族群性的客觀呈現,提供社區心理建構的主要依據,因此, community 是高度象徵性的概念。成員投入自我在其中,而社區則加以包容成員 的需要,給予成員在認同上的共通性。因此社區是個人認同的羅盤,不論其結構 上的界線是否存在,社區的現實存在於其成員們對此象徵性文化的感知之中。人 們象徵性的建構社區,使其成為成員們的意義的儲藏庫,與認同的資源與參考 點。而象徵符號或儀式本身意義不重要,他注重的是 community 成員的主觀性。 藉由操作或創造這些符號儀式的行動,來證明個體為 community 中的一分子,並 維持 community 的異質性。也就是將社區的邊界(或社群的邊界)看成是一個象 徵,而這種象徵允許有不同的解讀(謝國雄,2003)。對於從事社區研究工作來 說,研究者所要追求的,也是基於對該研究的社區中,關於此一象徵邊界有無(通 常為有)的理解。 26.

(37) 另外,Clark 則是將社區看做五個層次展現(Clark,1987):包含「一群人 聚集居住在一起」 、 「有固定的領域疆界,即社區範圍」 、 「擁有共同分享的活動」、 「互動關係密切的一群人組成」以及「具有認同感(community cohesion) ,社區 意識強烈」等等。由此則更具體化了在本研究之下所對應的社區意義。Keller 對 社區的意義的闡釋則認為它可以被視為是一個帶有哲學性意涵的詞彙,包含道德 與精神的意義,讓一群人結合在一起,面對命運和擁有共同信念,成為一個易於 辨識的單位共同體或社會組織。她也將社區分成幾個部分來談(Keller,2002): 如社區作為一個地方、人造場域或勢力範圍的意義(Community as Place、Turf、 Territory) 、社區是生命的理想與期盼共享的生活空間(Community as shared Ideals and Expectations)、社區是社會關係與連帶的網絡且成員對社區有忠誠認同的感 覺(Community as a Network of Social Ties and Allegiances)、社區作為各種組織 架構的集合體(Community as a Collective Framework)等等。這些觀點乃是對於 本研究裡頭有關社區內各個個人與團體間的互動網絡關係,無論是交往或是維持 現狀等等不一而足的變化情形,有更明確的啟發。 國內研究社區的學者中,徐震以為社區是居住在某一個地理區域範圍裡頭, 成員間具有某些共同的利益關係、或共同服務體系與共同發展能力或潛力的一群 人(徐震,1995)。說的詳細一些,社區指涉一特定的人群,他們聚集在同一個 區域中居住,這個範圍通常固定的領域。社區成員間彼此的互動頻繁,而因有若 干共同的利益,所以需要成員間的互相支援照應。在社區中有市場、學校、商店 與行政機關等等共同的服務體系,提供成員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務。而且也面對共 同的問題,如社區治安,環保議題,交通問題等等。所以基於以上這些所謂的「共 同利益」 、 「共同需要」 、與「共同問題」 ,成員乃有組織的動力,謀求眾人之力, 集體行動合作。而滿足上述這種條件的這一群人的組成(實際情形並非完全能與 上述達成一致,部份條件滿足即算是社區) ,即可稱之為社區。徐震的論述對於 我研究社區實際生活的面向時,提供了一個具體可及的切入點。 李增祿在討論社區意涵時,將社區分成主要三個面向論述(李增祿,1995): 27.

數據

表 3.1  內灣社區的主要地景空間  類別  地景名稱  地景簡述  油羅溪谷  油羅溪自東北方傾瀉而下,流經內灣,油羅溪 谷卵石灘面一直以來都是到訪遊客,夏日消暑 戲水的首選地點。  南窩  位於油羅溪南岸,為油羅溪所沖刷而成的河階 平原,可由內灣吊橋步行進入,還有些農舍老 磚房的遺跡,以及幾畦小田園。 自 然 地 景  東窩溪谷  螢火蟲生態區  東窩溪谷即為內灣村東窩之地,也就是內灣的後山區域,清澈溪水孕育大量野生螢火蟲,春 夏之交的夜晚最多,在過去則號稱「星海」 。  南坪古道  在屬於南窩與南坪
表 3.7  商品內容所佔比例  商品內容  雜貨類  飲食類  玩具飾品類 遊戲類 博物館類  民宿類  商家數量  15 205  32  17  3  6  所佔比例 5.4% 73.7% 11.5% 6.1% 1.1% 2.2%  表 3.8  店齡所佔比例  店齡  七年以上 七年以下 商家數量 16 262  所佔比例 5.8% 94.2%  表 3.9  商家型態所佔比例  商品型態  店面  騎樓攤  鐵皮屋攤  夜市攤  商家數量  126  42 36 74  所佔比例 45.3% 1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產」五大社區發展面向,而產生出來的政策性名詞。居住在同一地理範圍內的居民,持續以

(三) 學校經營理念及計畫乙份:本文為 12 號字,行距 20pt,5000字為上限,內容應包 含: 學校與社區背景介紹、

香光莊嚴門第七十二期〕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 wv 一一三.. 行動。所以,說社區的要旨即要在無組織的地理社區內 9

Community industry enhancement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the most important goals of rural community empowerment; conversely, the collapse of communities and

資源和支援 學與教資源 社區資源 學校設施 和支援 研究與 發展計劃 學校領導與

事實上,就算不是經濟不景,由於現代化下都市生活的發展,經濟和社會情況轉變,對

(‘Integrating Mental Health Into Primary Care: A Global Perspective’)的

社區 社會 社會氣氛整體良好 出現了不同的行業 。 ,以切合社區的需要 弱勢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