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冷戰後中共海權發展對東亞安全影響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冷戰後中共海權發展對東亞安全影響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5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指導教授:朱新民 博士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y. Nat. n. al. er. io. sit. 冷戰後中共海權發展對東亞安全影響之研究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周晨晰 中華民國 103 年 7 月.

(2) 冷戰後中共海權發展對東亞安全影響之研究. 摘要 近十年來,中共海軍力量的發展如同其經濟成長情形一樣快速起飛,很自然成為西方矚目 焦點,特別是建立遠洋艦隊的企圖,更引起外界高度關注。依中共海軍規劃,希望在 2050 年 具備並達到遂行遠洋作戰的能力和目標。 冷戰結束後,中共被視為崛起的新興區域強權。「中國威脅論」也一度甚囂塵上。雖然中 共極力反駁,但是一個經濟高度發展、致力於富國強兵的中共,不可避免的為亞太地區的安全 帶來極大的陰影。中共對於亞太地區的影響力,除了經濟因素外,終究還是以軍事力量最為明. 政 治 大 在經濟建設成果日盛的情況下,中共為擴大其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及符合大國身份所推動國 立. 顯,使得對中共軍事力量備感壓力的亞太各國,對中共以國防現代化來突顯國力,更加的敏感。. ‧ 國. 學. 防現代化,都將影響亞太地區的安全。. 隨著綜合國力的提升,中共以更具實力與自信處理有關核心利益的爭端。面對中共政治、. ‧. 經濟、軍事的全面崛起,身為全球霸權的美國謀求確保東亞區域秩序的穩定。但儘管美國在. sit. y. Nat. 2009 年 7 月宣布重返亞洲,中共和鄰國在領土主權問題上依舊衝突不斷。. al. er. io. 中共之擴張已使東亞國家充滿不安全感,亞太國家仍陷入一場軍備競賽之中,並進一步鼓. v. n. 勵同盟體之出現及刺激日本加強軍備以求自保。不管亞太地區是進入軍備競賽之權力平衡體. Ch. engchi. i n U. 系,或是其他國家聯合對抗中共之態勢,對亞太地區建構中之多邊安全體系都是一種打擊。 關鍵字:核心利益、海權、海洋資源、海洋戰略、重返亞洲. i.

(3) 冷戰後中共海權發展對東亞安全影響之研究. Abstract In the past decade, the development of PRC’s navy power has grown as fast as its economical trowth. Naturally, such rapid growth attracts the attention of western countries. PRC’s attempt to build a far sea fleet is especially highly concerned by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ccording to PRC’s own plan, it hopes to achieve the previous goals in 2050. After cold war, China has been determined a newly-rising-power country, and has started trying to conquer all the power left in the Asia Pacific area after the seperation of USSR, and along with. 政 治 大 Thought China has rejected this kind of rumar, but it is still a well-known economic and army 立 their motivation, the rumar of the “China Threaten Theory” has once spreaded out in the world.. ‧ 國. 學. developed country and unavoidably, affects the Pan Asia area. Generaly, economics of China is the influence to the Pan Asia area, but actually, the quick army-building is the main effect; as a matter of. ‧. fact, this influence (modernized China military) has become a big pressure to Pan Asia countries. In. sit. y. Nat. order to follow the quick progression of economics in China, it is also trying to build the coastal area. io. er. and modernize its national defense. This motivation will badly affect the safty of Pan Asia countries. As China’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 rises with its rapid economic growth, it becomes. n. al. Ch. i n U. v. more capable of protecting its core interests. As a global hegemon, the U.S. strives to wecure. engchi. regional stability in East Asia. Although the U.S. proposed “the U.S. Retrun to Asia” strategy in July 2009, confront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laimants still continues.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the U.S. return to Asia on China’s South China Sea policy. East Asia counties are new feel not safe at all due to China’s military development,and the Pan Asia countries are still playing in a game of purchasing military equipments, and moreover, China even tell Janpan to purchase more gears for their own good. It doesn’t matter what kind of system that Pan Asia countries are in , either the military competition, or united with other countries to fight China, it all will become an impact to the vivid safty system that Pan Asia countries have built. Key word: core interests, Sea power, marine resources, marine strategy, Back to Asia. ii.

(4) 冷戰後中共海權發展對東亞安全影響之研究. 目錄 摘要 ....................................................................................................................................................... i Abstract .................................................................................................................................................. ii 圖目錄 .................................................................................................................................................. v 表目錄 ................................................................................................................................................. vi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 6 第三節 研究途徑及研究方法 ....................................................................................................... 15. 政 治 大.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17. 立. 第五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大綱 ....................................................................................................... 19. ‧ 國. 學. 第貳章 中共海權發展之因素與進程 .............................................................................................. 21 第一節 冷戰前後中共海權戰略思想演進 ................................................................................... 21. ‧. 第二節 中共致力海權發展的因素 ............................................................................................... 32. Nat. sit. y. 第三節 中共海軍建設現況 ........................................................................................................... 44. n. al. er. io. 第四節 小結 ................................................................................................................................... 67. i n U. v. 第參章 中共海權發展對東北亞的影響 .......................................................................................... 69. Ch. engchi. 第一節 對美國利益的影響 ........................................................................................................... 69 第二節 對日本及朝鮮半島的影響 ............................................................................................... 83 第三節 對台海安全的影響 ........................................................................................................... 95 第四節 小結 ................................................................................................................................... 99 第肆章 中共海權發展對東南亞的影響 ........................................................................................ 101 第一節 對美國權益的影響 ......................................................................................................... 101 第二節 對權益聲索國的影響 ..................................................................................................... 107 第三節 對區域內其他國家的影響 ............................................................................................. 114 第四節 小結 ................................................................................................................................. 121 第伍章 結論 .................................................................................................................................... 123 iii.

(5) 冷戰後中共海權發展對東亞安全影響之研究. 第一節 研究發現 ......................................................................................................................... 123 第二節 研究展望 ......................................................................................................................... 129 參考文獻 .......................................................................................................................................... 13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n U. v.

(6) 冷戰後中共海權發展對東亞安全影響之研究. 圖目錄 圖 2- 1 第一島鏈及第二島鏈示意圖 ................................................................................................ 27 圖 2- 2 中共海軍艦隊配置示意圖 .................................................................................................... 31 圖 2- 3 珍珠鍊戰略與麻六甲困境示意圖 ........................................................................................ 38 圖 2- 4「珍珠鏈」戰略海外據點分布示意圖 ................................................................................. 39 圖 2- 5 中日東海爭議地區形勢圖 .................................................................................................... 41 圖 2- 6 臺灣戰略地位示意圖 ............................................................................................................ 42 圖 2- 7 南海主權爭議示意圖 ............................................................................................................ 43 圖 2- 8 海南三亞海軍基地 ................................................................................................................ 46 圖 2- 9 共軍第一艘航母遼寧號 ........................................................................................................ 48 圖 2- 10 基洛級潛艦 .......................................................................................................................... 50 圖 2- 11 拉達級潛艦 .......................................................................................................................... 50 圖 2- 12 共軍 039 型「宋」級潛艦 .................................................................................................. 51 圖 2- 13 共軍 093 型商級攻擊型核子潛艦 ...................................................................................... 52 圖 2- 14 共軍 094 型晉級戰略彈道飛彈核子潛艦 .......................................................................... 52 圖 2- 15 共軍 051 驅逐艦 .................................................................................................................. 54 圖 2- 16 共軍 052 驅逐艦 .................................................................................................................. 54 圖 2- 17 共軍 051C 驅逐艦 ............................................................................................................... 55 圖 2- 18 共軍現代級驅逐艦 .............................................................................................................. 55 圖 2- 19 共軍 052B 驅逐艦 ............................................................................................................... 56 圖 2- 20 共軍 052C 驅逐艦 ............................................................................................................... 57 圖 2- 21 共軍 052D 驅逐艦 ............................................................................................................... 57 圖 2- 22 共軍江滬級護衛艦 .............................................................................................................. 60 圖 2- 23 共軍江衛級護衛艦 .............................................................................................................. 61 圖 2- 24 共軍江凱級護衛艦 .............................................................................................................. 61 圖 2- 25 共軍江島級護衛艦 .............................................................................................................. 62 圖 3- 1 共軍穿越第一島鏈示意圖 .................................................................................................... 70 圖 3- 2 中共海軍艦隊遠洋訓練航線示意圖 .................................................................................... 72 圖 3- 3 共軍各型飛彈射程示意圖 .................................................................................................... 73 圖 3- 4 美軍海空一體戰示意圖 ........................................................................................................ 78 圖 3- 5 美軍及盟邦亞太地區軍力示意圖 ........................................................................................ 79 圖 3- 6 安倍配合美國亞太政策提出的包圍策略示意圖 ................................................................ 87 圖 3- 7 南韓擴大防空識別區示意圖 ................................................................................................ 93 圖 4- 1 美軍在南海軍事建設 .......................................................................................................... 103 圖 4- 2 中共與菲律賓、越南南海爭端示意圖 .............................................................................. 108 圖 4- 3 美國圍堵中共示意圖 .......................................................................................................... 11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 i n U. v.

(7) 冷戰後中共海權發展對東亞安全影響之研究. 表目錄 表 2- 1 中共石油消費量、產量、進口量、進口依存度的統計與預測 ........................................ 37 表 2- 2 共軍潛艦性能諸元表 ............................................................................................................ 53 表 2- 3 共軍水面艦性能諸元表 ........................................................................................................ 59 表 2- 4 江滬級各系列性能諸元 ........................................................................................................ 63 表 2- 5 各系列護衛艦性能諸元 ........................................................................................................ 65 表 3- 1 共軍亞丁灣護航編隊表 ........................................................................................................ 71 表 4- 1 2013-2014 年南海主權爭議概況一覽表 ............................................................................ 109.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i n U. v.

(8) 冷戰後中共海權發展對東亞安全影響之研究.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人類運用海洋已經有悠久的歷史,自從古希臘時代雅典與波斯的戰爭起, 1 海洋權力的觀念就逐步成為人類生活的重要部分,又如公元前 218-201 年,古羅馬 擊敗北非海上強權迦太基(Carthage)名將漢尼拔(Hannibal Barca)之第二次布匿戰爭 (Punic Wars),其獲勝關鍵在於掌握了地中海之制海權。 2 古羅馬政治家西塞羅. 政 治 大. (Marcus Tullius Cicero)即倡言:「誰能控制海洋,誰就能控制世界」。 3由此可知,. 立. 海上的武力已具備戰略層面的重要價值。到了地理大發現時期,人類的航海技術. ‧ 國. 學. 已進步到足以孕育全球海權的條件。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與法國先後在海洋上 獲得優勢,最後是英國海軍於十八世紀確立海上霸主的地位。 4此後,如何獲取海. ‧. 上優勢(Sea Supremacy)稱霸全球海洋,成為列強國家戰略的重要課題。海權國家. y. Nat. sit. 興起和相關理論書籍出現之後,海洋在國際關係範疇中的重要性取得了理論化的. n. al. er. io. 基礎, 5自此,在國際體系爭霸過程中,發展海軍成為不可避免的國家權力工具。. i n U. v. 馬漢(Aled Thayer Mahan)的海權論始終強調海洋控制,尤其是控制與國家利益. Ch. engchi. 和貿易憂戚相關的主要交通線,是國家強盛和繁榮的首要物質因素。海權的重要 指標為制海(Sea Control),而制海的構成則包括兩種能力:否定(deny)他國使 用海洋的海上遏阻(Sea Denial)能力,以及本身使用海洋的能力。6從國際現世即 可看出,海權國家之所以能投射國力、影響世界權力平衡的關鍵,就在於使用海 洋。一旦新興的強國有能力妨礙或是排除海權國家對於海洋的使用,消極而言, 1 2 3 4. 5 6. 譚傳毅,, 現代海軍手冊:理論與實踐(台北:時英出版社,2000 年 8 月),頁 8-9。 馬漢著,范利鴻譯,海權論(陝西: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年),頁 12-13。 石家鑄著,海權與中共(上海:三聯書店,2008 年),頁 2。 Robert Jackson,雷利源譯,戰艦:海上長城的過去與未來(台北:知書房出版社,2006 年 7 月), 頁 21。 鈕先鍾,現代戰略思潮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89 年 9 月),頁 83。 Sea Power Center, Australian Maritime Concept ( Canberra: Defence Publish Service, Department of Defence, 2000), pp. 38-39. 1.

(9) 冷戰後中共海權發展對東亞安全影響之研究. 可使本國事務不受他國來自海洋的干預;積極而論,可取代海權國家獲得局部、 甚至全面的制海權,讓海洋為己所用。 一、研究動機 為什麼從中共海權發展來探討東亞安全?首先概要介紹近來的東亞局勢。在 海軍軍備方面,自 中共海軍實力增強後,其潛艦分別於 2003 年、2007 年和 2012 年進入日本領海展示國旗,艦隊則於 2009 年首次通過日本沿海海峽進入太平洋, 2012 年 10 月 1 日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號」成軍服役。而擁有東亞最先進海軍力量 的日本,於 2013 年 8 月 6 日準航母「出雲號」直升機護衛艦在橫濱舉行下水儀式。. 政 治 大 盾級「世宗大王號」驅逐艦成軍服役,現在正籌畫自力建造輕型航母。另一方面, 立. 至於南韓海軍於 2007 年 7 月 3 日獨島號兩棲攻擊艦服役,2008 年 12 月 22 日宙斯. 臺灣海軍雖然無法獲得先進的大型作戰艦,但也積極補強反潛能力,向美國購買. ‧ 國. 學. 12 架 P3C 反潛機,首架於 2013 年 9 月 27 日交機,以及預計在 2015 年前接收美. y. Nat. 不對稱戰力。. ‧. 國熱艦移交四艘「派里級」巡防艦,並積極建造具匿蹤性能的「迅海艦」 ,以發揮. er. io. sit. 在東海爭端方面,自從日本在 2012 年 9 月 11 日片面宣布將釣魚台國有化後, 更加激化原本衝突不斷、動盪不安的東亞局勢。中共於 2013 年 11 月 23 日 宣布劃. al. n. v i n 設東海防空識別區(China Air Defense C h Identifiction Zone,CADIZ)後,除美、日 engchi U. 嗆聲不滿之外,也迫使南韓政府在 2013 年 12 月 8 日宣布擴大韓國防空識別區 (Korea Air Defense Identifiction Zone,KADIZ) ,部分範圍與中共宣布的東海防空 識別區(CADIZ)重疊,此舉除了明顯是針對中共,另外還首度越過日本的防空 識別區,使區域緊張情勢再升高。 7而日本隨後於 12 月 17 日通過「國家安全保障 戰略」 、 「防衛計劃大綱」及「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 ,與此相呼應,2014 年度國防 預算也再次增加,比 2013 年度增加了 2.8%。並首次提出要建立針對奪島戰的「水 陸機動團」部隊,強化島嶼防禦的色彩明顯。 8由上述可明顯看見東亞區域的緊張. 7 8. 經濟日報,2013 年 12 月 9 日,A6 版。 「日本砸 22 億元應對釣魚島局勢將建專屬部隊」 ,北京新浪網, 2.

(10) 冷戰後中共海權發展對東亞安全影響之研究. 情勢。 中共在古代乃是一個純粹的中共國家,但其地理位置適合同時向海洋與歐亞 中共發展, 9歷史上的中共向來都以陸權為發展方向;中共自 1949 年建政後,於 1950 年建立了獨立軍種的海軍, 10 但建軍方向仍以陸軍為主,直至鄧小平實施改 革開放政策後,經濟發展快速,而經濟成長仰賴貿易,因此必須重視海洋,又因 冷戰結束後,來自北方的威脅降低,使得中共有餘力可以發展海權。中共希望能 將其海上兵力迅速部署於太平洋、印度洋,成為世界海上強權 (maritime power) , 為維護其國家海洋權益,中共海洋戰略的規劃,大肆擴充海洋武力,擴建海空軍. 政 治 大 出第一、第二和第三島鏈防線的主張。 立. 戰力,為此中共前海軍司令員劉華清為中共規劃了一個「三階段海洋戰略」, 11 提 12. 21 世紀之初,隨著冷戰結束國際環境的轉變,中共正積極成為一個有影響力. ‧ 國. 學. 的大國,為了因應美國亞太再平衡政策、東海、南海爭端與中美競合關係的發展,. ‧. 中共也修正海軍戰略,加快了海軍現代化的腳步,並將海軍戰略與國家安全相結. y. Nat. 合,海軍一躍成為國家安全戰略重要角色,不再只是輔助軍種。如今,它的海軍. er. io. sit. 現在是西太平洋上戰略均勢中的一項重要因素,它的商船隊已躋身全球最大商船 隊之林 13,使中共成為亞太新的霸權國家。此外,建構航母戰力是中共海權從「棕. al. n. v i n 水海軍」(brown-water navy)走向「藍水海軍」(blue-water navy)的關鍵武力,所以 Ch engchi U.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1225/11437603.html>(2013 年 12 月 25 日)。 Jeanne Mcdermott,The killing Winds,the menace of Biological Warfare(New York: Aberhouse,1987),p.13。 10 在該年正式建立海軍之前,曾經在 1949 年 4 月 23 日出現最早的解放軍海上單位,附屬在第三 野戰軍下的華東軍區海軍,由張愛萍主導,用以建立海上武力以利後續的渡海作戰,並收留叛 變的國府海軍。1989 年中共明訂該日為中共人民海軍建立紀念日。吳殿卿,「張愛萍創建華東 海軍紀實」 ,湘潮,第一期(湖南,2004 年),頁 20-21。然而,正式建立海軍成為獨立軍種,要 到隔年 4 月 14 日。譚傳毅,現代海軍手冊:理論與實務,頁 197。 11 劉華清,劉華清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 年),頁 437。 12 第一島鏈指從日本、琉球、經臺灣、菲律賓到印尼之西太平洋島群,第二島鏈是由日本群島經 小笠原群島 (Ogasawa-gunto Islands) 到東太平洋之馬里亞納群島(Mariana Islands)、卡洛林群島 (the Carolines)、到印尼,第三島鏈是指美國的夏威夷島群。請參見 W. Lawrence and S. Prabhakar, “China’s ‘Out of the Area’ Naval Deployment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for India,”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adras China Studies Centre Article No.1 (July 28, 2011), p.1. 13 「三大現實挑戰要求中共從海洋大國成為海洋強國」 ,華夏時報,<http://news.tom.com.>(2013 年 12 月 25 日)。 9. 3.

(11) 冷戰後中共海權發展對東亞安全影響之研究. 中共航艦計畫勢必對亞太戰略局勢造成劇烈衝擊,更將致使領海爭端問題益加複 雜化,因此中共航艦發展自然引起亞太周邊國家密切關注。 隨著中共海權力量的擴張,已對亞太地區現有的海上強權造成一定程度的影 響,14導致了各國的強烈不安,莫不加強軍備以作為因應,新一波的軍備競賽已隱 然成形中. 15. 。長期以來,美國極為重視亞太地區的安全及利益,其國家安全戰略. 的主要目標亦包括維持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並防止區域內興起能與之抗衡的強 權。中共從事海權發展,自然衝擊美國的亞太利益,因此歐巴馬政府自 2009 年提 出「重返亞洲」(back to Asia)、 16「以亞洲為軸心」(pivot to Asia) 17、「外交前進部. 政 治 大 續推出不同說法強調其「全球戰略重心東移」,甚至強調到 2020 年時,美國 60% 立. 署」(forward deployed diplomacy) 18到 2012 年的「再平衡」(rebalancing) 19,華府陸. ‧ 國. 學. 14. ‧. 美國在 2005 年由國防部發佈的中共軍力報告書指出,中共目前並沒有受到任何顯著的威脅,但 中共仍在大幅增加軍費,特別是在購買先進武器裝備,中共軍力的發展,也破獲了地區的軍事 平衡,在 2007 及 2008 年的中共軍力報告書中亦有類似的論述。See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5(U.S. Department of Defense,2005),13;Military Power of the Pel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8,29. 15 翟文中,臺灣生存與海權發展(台北市:麥田出版,1999 年),頁 15。 16 2009 年 7 月,美國國務卿柯林頓(Hillary Clinton)在記者會上公開宣布「美國重返亞洲」(The United States is back)。The Associated Press, “U.S. ‘is back’ is in Asia,” Secretary of State Hillary Clinton Declares,” NYDailyNews.com, 21 June, 2009, <http://www.nydailynews.com/news/world/u-s-back-asia-secretary-state-hillary-clinton-declares-arti cle-1.429381>. (2013 年 12 月 25 日)。 17 2011 年 11 月 10 日,美國國務卿柯林頓於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夏威夷領袖會議前夕發表演講,提出美國「以亞洲為軸心」(Pivoting Asia)的 新 概 念。 Hillary Clinton, “America’s Pacific Century,” Foreign Policy, November 2011, <http://www.foreignpolicy.com/articles/2011/10/11/americas_pacific_century?page=0,6>.(2013 年 12 月 25 日)。 18 「外交前進部署」(forward-deployed diplomacy),又譯「前位外交」 。美國國務卿柯林頓把美國對 亞洲的外交定位爲「外交前進部署」 ,亦即「把全方位的外交資源-包括我們最高級別的官員、我 們的發展專家、我們處理各種緊迫問題的團隊-都派遣至亞太區域的每個角落和每個首都」 。Hillary Clinton, “America's Engagement in the Asia-Pacific,” U.S. Department of State, 28 October, 2010, <http://www.state.gov/secretary/rm/2010/10/150141.htm>.(2013 年 12 月 25 日)。 19 2012 年 1 月,美國防國防部公布報告,明確將在亞太區域進行的「戰略再平衡」作爲美軍未來調 整軍事力量、優化全球戰略部署以及確認應對威脅的新軍事重點任務的核心環節。2012 年 6 月, 美國國防部長潘內達(Leon Panetta)於「香格里拉對話」(Shangri-La Dialogue, SLD)演說時再陳述 美國對於亞太的 「再平衡」 戰略 。 請參見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Sustaining U.S. Global Leadership: Priorities for 21st Century Defense,”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January 2012, <http://www.defense.gov/news/Defense_Strategic_Guidance.pdf>; Leon Panetta, “The US Rebalance Towards the Asia-Pacific,”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2 June, 2012, <http://www.iiss.org/conferences/the-shangri-la-dialogue/shangri-la-dialogue-2012/speeches/first-pl enary-session/leon-panetta/>(2013 年 12 月 25 日)。.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4. i n U. v.

(12) 冷戰後中共海權發展對東亞安全影響之研究. 的海軍將部署在亞太地區,可見美國亞洲軍事戰略佈局的高度企圖心。 20 另一方面,東亞海上現狀強權的日本,面對中共海權快速發展,深感對其國 家安全產生莫大威脅。日本不同於美國擁有太平洋的戰略縱深,且中共與日本在 東海的領海糾紛一直存在,近年更因海底資源問題有所爭執,中共海軍在東海從 事的活動,也使日本感受到中共海權擴張的壓力。21日本除了繼續與美國保持密切 的同盟關係之外,對於自身軍事實力的發展與國家安全也表現得更加積極。 但最令人關切的是我國處在東亞區域內,且長期與中共處於軍事對峙狀態, 兩岸現今雖然和解,但中共海軍現代化的不斷發展使其海軍軍力大幅擴張,對於. 政 治 大 海權,對臺灣本身,及美國、日本在東亞的海權現狀產生何種影響,而東亞各國 立 維持台海均勢會造成多少衝擊?綜合以上因素,本文試圖探究中共近年積極發展. 又會採取何種手段因應,這是一深值研究之課題。. ‧ 國. 學. 二、研究目的. ‧. 世人皆知美日是東亞地區的海上強權,中共積極從事海權擴張,勢必會對美. y. Nat. 日兩國造成影響。而海洋對東亞國家的經濟、國防及外交政策非常重要。所有的. er. io. sit. 東亞國家都依賴海洋資源、能源和貿易。該區域曾發生過多次的小規模海上衝突, 另外對於特定島嶼的主權爭議也在升高。中共、日本和臺灣都聲稱對釣魚台列嶼. al. n. v i n 擁有主權。日韓之間也有獨島主權爭議未解。而東海尚有中共礁層與經濟海域的 Ch engchi U 爭議。在過去10年,東亞四國佔全球軍火進口量幾乎增加了一倍。22美俄對東亞國 家的軍售強化了區域內的海軍軍備競賽,也牽動了區域內的海洋權益爭端。 各國利益的潛在矛盾導致此地區產生戰略衝突,同時各國又因種種因素明顯 提升海軍實力,更使衝突情勢惡化。因此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探討: (一)中共積極發展海權是否促使區域內激烈的海權競爭與軍備競賽。 20. 21. 22. 宋鎮照, 「南海爭端風雲詭譎:中美區域平衡博奕的傑作」 ,海峽評論,第 261 期( 2012 年 9 月), <http://www.haixiainfo.com.tw/SRM/261-8544.html>(2013 年 12 月 25 日)。 日本在 2007 年的防衛白皮書就曾提及中共海軍在日本及東海的活動是值得注意的,其中也提到 2004 年中共的核潛艦入侵日本領海的舉動。See Japan Ministry of Defense,Defense of Japan 2007(Tokyo:Japan Ministry of Defense,2007),p.59. Duk-ki kim,Naval Strategy in Northeast Asia:Geo-strategic Goals, Policies and Prospects,(London:Frank Cass Publishers,2002),p.20. 5.

(13) 冷戰後中共海權發展對東亞安全影響之研究. (二)分析中共外交策略是否更趨強硬以及美國的因應對策。 (三)說明區域衝突風險以及東亞各國因應中共海權擴張所採取的應對策略。 最終希望能了解中共如何成為21世紀海權大國,與周邊國家互動造成的影 響,並透過對中共海軍現代化的探討,進而有助於了解未來中共海權的發展動向。. 第二節 文獻探討 海權(Sea Power)一詞是由「權力」轉化而來,作為抽象概念與「陸權」或「空 權」相對稱。此外,國家為達成海洋目標所使用的實質工具,亦可稱為「海權」. 政 治 大 有了長遠的進步,並受到東亞及美國的高度關注。本文在文獻探討上,先針對中 立. 或海權的行使,這種延伸說法重在海上展示實力。中共的海權自 1990 年代以後就. 共海軍的發展來作探討,除此之外,也針對中共海軍發展對美日及東亞各國所造. ‧ 國. 學. 成的影響予以整理,並採用本文研究途徑,作為研究的觀察切入點,以彌補觀察. y. Nat. 一、國外學者. ‧. 角度不足之處。. er. io. sit. Ken Booth 在 1977 年出版的書提到海軍非軍事及次軍事的角色,以及以軍艦 作為政治延伸的方式。也指出一國為三個目的利用海洋:作為運輸商品和人員的. al. n. v i n 通路;做為以軍事力量達成外交目的或攻擊陸地、海上目標的通道;利用海裡或 Ch engchi U 海底的資源。 23. 提爾(Geoffrey Till)在 21 世紀海權(Sea power:A Guide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提出 21 世紀的海權應該從全球貿易體系的興起,以及海洋作為實體環境 的重要性等觀點探討。並指出 21 世紀的海軍有兩項重要任務,第一是因應失序, 第二是海上武力投射。24另外,格羅夫則重新從現代角度詮釋馬漢對海權的定義, 並且將世界各國海軍依照各自戰略目標予以分類。25依照馬漢和柯白的理論,海軍 的規模不同,但是各國對海權的需求相同,然而格羅夫認為每一個國家所想要的 23 24 25. Ken Booth, Navies and Foreign Policy (London: Croom Helm,1977),p.16. See Geoffrey Till, Sea power: A Guide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U.K.: Frank Cass,2004). Eric Grove, The Future of Sea Power,(U.S.: US Naval lnstitution Press,1990),pp.221-241. 6.

(14) 冷戰後中共海權發展對東亞安全影響之研究. 海權並不完全一樣,所以海軍的結構也有所不同。 Alastair Cooper 定義「海權理論」就是探討「為了國家利益的緣故而控制海洋」 的理論。這意味著在特定時間內控制特定海域以阻止敵人利用。實際上,海洋控 制包含永久控制和有限或暫時的控制。暫時的控制就是利用海洋用以運輸,永久 控制則是國家的海上管轄權,包括研究、管理及控制的行動。 26 從社會和政治的觀點,海洋對一國來說最重要的事就是做為重要通道。海軍 建設的基本目標和責任就是維持通道的行動自由並阻止敵人利用。除了在戰時控 制重要海峽以外,從中世紀以來無遠弗屆的海上貿易對國家財富和力量的影響已. 政 治 大 了保障本國人民能從貿易中得到更多利益,國家常採取立法等方式確保壟斷或限 立 經吸引了國家的注意。所有的這些都需要一支能滿足貿易功能的商船隊,同時為. 制外來貿易,倘若失敗,甚至可能採取暴力手段封鎖外國貿易。27這些都需要海軍. ‧ 國. 學. 力量作後盾,並且能夠自由行動以為國家利益服務。這也是馬漢對海權的定義。. ‧. 美國國防大學柯爾(Bernard D. Cole)教授針對中共海軍的發展及戰略演變著有. sit. y. Nat. 海上長城-走向廿一世紀的中共海軍(The Great Wall at Sea:China’s Enters the. io. er. Twenty-First Century)一書,從中共海軍的軍事事務革命(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 RMA)來探討中共海軍的構成與海洋戰略(maritime strategy)的目標,按. n. al. i n 時間點就解放軍海軍在各時期的發展與戰略演變作說明。 Ch engchi U. v. 28. 接著探討中共的海洋權. 益及經濟利益,論述海洋戰略對於中共國家安全的重要性。29並提到中共海軍未來 的戰略走向,另針對劉華清所提出的海洋發展三階段論的規畫願景提出說明。 30 書中也針對解放軍的教育訓練、準則教範及主要船艦性能作了詳盡介紹。此外, 在他的其它著作「解放軍海軍與積極防禦」(“The PLA Navy and Active Defense”) 也提到中共在維護國家安全的任務中,海軍的重要性與日俱增,中共目前也正在 26. 27. 28. 29 30. Alastair Cooper, ,“Future Sea Power”, in Australian Maritime lssues 2005,edited by Gergory P. Gilbert and Robert J. Davitt (Australia: Sea Power Centre-Australia, Department of Defence,2005),pp.24-25. A.T. Mahan, The l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 1660-1783,(U.S.: Dover Publications,lnc.,1987),p.1. Bernard D. Cole, The Great Wall at Sea: China’s Enters the Twenty-First Century(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2001),chap 1. Ibid, chap 2-3. Ibid, chap 8. 7.

(15) 冷戰後中共海權發展對東亞安全影響之研究. 改進現有的海軍準則,以作為積極近海防禦的基礎。中共海軍以穩健步調逐漸現 代化,其規模已為東亞之冠,在全球亦數一數二,戰力雖仍未超越美國,但美國 對此也必須謹慎應付。31另外,柯爾在「中共的海軍戰略」一文中認為中共未來海 軍略的發展,係一涵蓋面相甚廣的研究課題,必須從其地緣政治、海軍能力及其 未來擔負的角色等方面進行預測與判斷。中共積極追求一個整體性的海軍戰略, 就由艦隊與民間商船隊的組建,近可達成國家安全目標,遠則成為區域海軍強權。32 Lindberg 與 Todd 在其書中指出,一國國力如果只能讓海軍建構某些艦種,則 其決定將付出放棄某些能力的代價。例如,建立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艦(SSBN)部隊,. 政 治 大 推算潛艦建造計畫所可能造成的效益損失,損失少則保留此計畫,損失大則可作 立 而非建造航空母艦,則表示該國海軍放棄航母的武力投射效益。機會成本可用來. 為支持航母建造計畫的理由。此論述應可說明解放軍海軍潛艦派與航母派之爭。33. ‧ 國. 學. Peter Howarth 所著中共崛起的海權:解放軍海軍的潛艦挑戰(Chian’s Rising Sea. ‧. Power: The PLA Navy’s Submarine Challenge),針對解放軍的潛艦發展做一個說. y. Nat. 明。並指出因為蘇聯解體,使中共在亞洲有機會取代前蘇聯對東亞地區的影響。34. er. io. sit. 此外也探討中共對臺灣及南沙、東海的主權問題。35書中也提及劉華清為中共規劃 的近海防禦及三階段論的海洋戰略,36並提到美國在西太平洋的支配地位,也提到. al. n. v i n 美國在亞洲的前進部署狀況,以及解放軍海軍的潛艦發展情形與戰力的快速成 Ch engchi U. 長,將影響到美國海軍部署。37另外,書中亦針對中共海軍的拒止及反介入能力提 出解釋與看法,認為中共正尋求如何尋找美國海軍的「阿奇里斯的後腳跟」 ,也就. 31. 32. 33. 34. 35 36 37. Bernard D .Cole, “The PLA Navy and Active Defense,” in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nd China in Transition. ed. Stephen J. Flanagan and Michael E. Marti(Washington D.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2003),pp.129-139. Bernard D. Cole, 「中共海軍戰略」 ,下下一代的共軍,(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 年 12 月),頁 364-377。 Michael Lindberg & Daniel Todd 著,高一中譯,近岸、近海及遠洋艦隊:自 1861 年迄今地理環 境對海軍作戰之影響, Peter Howarth, China’s Rising Sea Power: The PLA Navy’s Submarine Challenge(New York: Frank Press,2006),p.21. Ibid,p.28. Ibid,p.41. Ibid,p.117-118. 8.

(16) 冷戰後中共海權發展對東亞安全影響之研究. 是針對航空母艦的弱點加以攻擊。 38 前美國在臺協會(AIT)理事主席卜睿哲(Richard C. Bush)在一山二虎-中日關 係的現狀與亞太局勢的未來(The Perils of Proximity:China-Japan Security Relations) 一書中,就中日關係倒退與競爭態勢有精闢的見解,其中提到「兩國的軍隊同樣 都不想讓對方能進出或控制關鍵的戰略的區,但這些區域卻明顯重疊。因此,中 共長期的目標是讓美國和日本的軍事力量很難或不可能再由日本(包括琉球群 島)、臺灣和菲律賓所構成的島鏈以西的區作業。結果是雙方海軍和空軍現在作業 時比以往更貼近對方。」39「以東亞地理而言,海峽極具戰略重要性。冷戰期間,. 政 治 大 同理,日本各海峽今天是解放軍海軍艦艇出入太平洋海域最可能穿越的海上狹 立. 蘇聯海軍進入太平洋最便捷的路線,即是取道日本本土列島之間的海上通路。…. 徑。它們也代表中、日兩國海軍可能短兵相接、爆發衝突的地點。」 40. ‧ 國. 學. 陸伯彬(Robert Ross) 原本認為中共並不謀求向外擴張成為霸權,但近年來中. ‧. 共海軍的擴張使其改變想法,認為中共海軍有可能走向過去德意志帝國與前蘇聯. y. Nat. 的海軍國家主義。在其「中共海軍的國家主義:原因、發展前景,以及美國的回. er. io. sit. 應」(“China’s Naval Nationalism: Sources, Prospects, and the U.S. Response”)一文中 指出,過去陸權國家尋求發展強權的海洋能力真正的驅動力是民族主義和追求地. al. n. v i n 位,而不是安全考量,他認為中共也不例外。 他針對中共學者和軍事專家有關中 Ch engchi U 41. 共應建立包括擁有航空母艦的遠洋艦隊能力之主張,分析、歸納出兩大理由一是 要建立強權的地位,42二是捍衛中共的權益,包括海洋主權及保護海上運輸線。43 此外,在他另一篇文章「美國重返亞洲戰略的問題」(The Problem With the Pivot Obama’s New Asia Policy Is Unnecessary and Counterproductive)中則提出,「…歐巴. 38. Ibid,p.98-99. 卜睿哲(Richard C. Bush)著,林添貴譯,一山二虎:中日關係的現狀與亞太局勢的未來(臺北:遠 流,2012 年),頁 55。 40 同前註,頁 102。 41 Robert Ross, “China’s Naval Nationalism: Sources, Prospects, and the U.S. Respons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34, No.2(2009),p.46. 42 Ibid,p.65-66. 43 Ibid,p.68-71. 39. 9.

(17) 冷戰後中共海權發展對東亞安全影響之研究. 馬政府的『重返亞洲』戰略並沒有促成亞洲穩定。正相反,這個戰略使該地區更 加緊張和更易產生衝突。軍用飛機和海軍艦艇現在充斥著亞太地區的空域和海 域。美國則承擔著為這些在戰略上和經濟上均無關緊要的小島捲入衝突的風險。」 認為該戰略代價只會越來越大,進而可能阻礙兩國在貿易、全球經濟穩定等問題 上的雙邊合作,並可能促使中共反制美國,使東亞地區有爆發衝突的可能。 44 其它相關文獻如澳洲學者由冀(You Ji)所著的中共海洋軍事政策及模式的演變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Maritime Combat Doctrines and Models:1949-2001),主要探 討中共海軍戰略的演變,除提到劉華清的「近海防禦」政策之外,也探討前蘇聯. 政 治 大 (“China’s challenge”)一文中指出,「…以在區域內扮演更廣泛的安全角色來看,只 立. 海軍發展模式如何影響中共海軍戰略。 45 克里夫(Roger Cliff)在「中共的挑戰」. 有日本有能力和可能的意願去抗衡中共。如果美國想要在東亞維持有利的權力平. ‧ 國. 學. 衡,它應該支持和鼓勵日本變成一個『正常國家』 ,具有和它經濟實力相匹配的軍. ‧. 事實力。」46以及 Elizabeth Speed 的中共海軍力量與東亞安全(Chiaese Naval Power. y. Nat. and East Asian Security)提到,中共海軍力量增強,會改變東亞地區的權力平衡關. er. io. sit. 係,並且會加深與其它國家的競爭關係。47他認為為了維護海上利益及領土主權, 中共會加強在地區內的武力投射能力,也可能會使用海軍力量封鎖及對抗臺灣,. al. n. v i n 迫使臺灣傾向統一。並提出日本面對中共海權發展,也同時在積極的發展海軍, Ch engchi U 是地區內最有能力構成挑戰的國家的看法,其中也包括可能因釣魚台問題而爆發 衝突。 48 二、國內學者 張國城在其著作東亞海權論指出,由於中共驚人的經濟成長,讓解放軍有了. 44. 45. 46. 47. 48. Robert Ross, “The Problem With the Pivot Obama’s New Asia Policy Is Unnecessary and Counterproductive”, Foreign Affairs, November/December 2012. You Ji,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Maritime Combat Doctrines and Models:1949-2001(Singapore :Institute of Defense and Strategic Studies,2002),pp.2-3. Roger Cliff, “China’s challenge”, http://www.rand.org/commentary/2007/07/29/SDUT.html.(2013 年 12 月 27 日) Elizabeth Speed, Chinese Naval Power and East Asian Security (Vancuver: Center of Internationl,1995),p.14. Ibid,p.14-18. 10.

(18) 冷戰後中共海權發展對東亞安全影響之研究. 將海軍現代化所需的資源。但也讓中共需要更多的能源,所以確保能源通道成了 中共的戰略課題。以「麻六甲困境」為例,在這條石油運輸線途中,沒有任何一 個國家願意讓中共建設基地,可說只有解放軍海軍才能夠保衛這條能源運輸線。 此外,在國際體系裡,沒有人可以完全確定他國的戰略意圖。中共的精華區面向 北海、東海和南海,中共若沒有一支足以達成其戰略目標的海軍,海洋就可能成 為敵人有效的攻擊通道,或以海洋為基地威脅中共的精華地帶。因此,意謂中共 必須建立自己的海上防線,擁有強大的海軍才能轉化海洋為中共的戰略縱深。就 區域環境而言,當中共崛起後,區域的權力平衡也隨之改變。日本想成為政治大. 政 治 大 係,中共一直認為美國對臺灣安全的承諾是統一的主要障礙。雖然美國宣稱不支 立 國,增加了和中共衝突的可能。49而美國又與區域內的臺灣、日本及韓國有同盟關. 持法理臺獨、兩個中共或一中一臺,但仍然出售先進武器裝備給臺灣,強調中共. ‧ 國. 學. 和臺灣必須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不可採用武力,也不能片面改變現狀。50 此外,. ‧. 日本是美國東亞政策的另一個「錨」 ,所以也會是中共收復釣魚台的主要障礙。在. y. Nat. 這種基本戰略環境下,海軍就成為美國最重要的戰略工具。在東亞,美國海軍的. er. io. sit. 力量遠遠超過緩衝所需,雖然讓美軍有能力遏制戰爭,但另一方面可能也反而促 進軍備競賽。所以或許可說是美國海軍的存在讓區域各國都從事海軍建設。 51. al. n. v i n 林穎佑於海疆萬里-中共人民解放軍海軍戰略書中指出,1982 年解放軍海軍 Ch engchi U. 戰略思想重新甦醒,朝向「電子化、自動化、導彈化、核子化」發展為建軍目標, 相應調整海上防衛能力結構和海軍發展戰略,主張「近海防禦」以確保海上權益。 並認為劉華清的海權觀念包含充分考量到中共經濟戰略利益,劉華清認為經濟利 益的獲得和維護,主要來自海洋。因此,解放軍海軍必須負起維護國家經濟現代 化平穩發展的責任,使中共最終能成為太平洋的主要強國。在他的積極主導下, 逐漸將海權理論由「近海防禦」進一步轉變成為「經略海洋」 ,亦即轉變為積極鞏 固海疆、保障海洋資源的進取理論,其戰略指導思想亦由「近海防禦」戰略深化 49 50 51. 張國城,東亞海權論(新北市:遠足文化發行,2013 年 7 月),頁 70。 同前註,頁 71。 同前註,頁 72-75。 11.

(19) 冷戰後中共海權發展對東亞安全影響之研究. 擴展為維護「海洋權益」 ,並加強擴展海軍武力,為下一世紀「經略海洋」 、 「走向 藍水」做好準備。 52 謝書旻在其「中共與周邊國家海洋主權紛爭走勢」文中就中共與周邊國家海 權競爭情形提出看法,認為各國為因應海權競爭,均致力整備、提升海空軍現代 化武器與戰力,以佔據軍事優勢地位。美國雖表態不干涉區域島嶼主權歸屬問題, 然伴隨中共軍力增長,其已將釣魚台視為共軍海軍實施反介入戰略及進入大洋之 關鍵,並透過美日同盟關係,聯合加強對共軍相關活動的監視與警戒。此外,積 極與亞太區域國家的軍事交流與合作,以防範地區霸權的出現,此舉導致爭端更. 政 治 大 與戰略利益,具有排他性,各國積極強化軍備,不僅導致各方陷入「安全困境」, 立 趨複雜化。由於領土主權爭端極易激發民族主義情緒,而海洋控制涉及各國國防. 亦可能引發擦槍走火事件至事態升級。 53. ‧ 國. 學. 備役海軍上校王志鵬的「中共中共海軍穿越『第一島鏈』的戰略意涵」文中. ‧. 指出,中共海軍艦艇頻繁穿越西太平洋,且依作者統計有 67%都是從沖繩島與宮. y. Nat. 古島之間的海域穿越,因此處係屬日本與美國聯合監偵的「神經末梢」、「防衛軟. er. io. sit. 肋」 ,認為中共的目的在於尋求從此缺口突破。並認為中共有五個戰略意涵: 「(一) 穿越演訓的艦型,質、量均逐漸增強。(二)穿越地域集中,挑戰美、日聯合監偵與. al. n. v i n 防禦能力。(三)進行跨區合訓、增強相互支援能力。(四)強調「第一島鏈」為中共 Ch engchi U. 中共內水,擁有穿越島鏈自由航行權。(五)以維權手段迫日本承認釣魚臺主權尚有 爭議。」就經濟層面而言,中共每年 90%的對外貿易要經由海運完成,80%以上 的石油進口依賴海上運輸線,保衛如此巨大的國家利益,中共海軍責無旁貸,所 以其海軍從「近海」走向「遠洋」則是必然之勢。 54. 三、中共學者 在中共學者葉自成與慕新海的「對中共海權發展戰略的幾點思考」 、倪樂雄「從. 52 53 54. 林穎佑,海疆萬里-中共人民解放軍海軍戰略(台北:時應出版社,2008 年 5 月),頁 26-31。 謝書旻, 「中共與周邊國家海洋主權紛爭走勢」 ,中共研究,第 47 卷第 3 期(2013 年),頁 89-90。 王志鵬,「中共中共海軍穿越『第一島鏈』的戰略意涵」,中共研究,第 47 卷第 3 期(2013 年), 頁 93-106。 12.

(20) 冷戰後中共海權發展對東亞安全影響之研究. 陸權到海權的歷史必然-兼與葉自成教授商榷」 ,以及劉中民與王曉娟的「澄清中 共海權發展戰略的三大思想分歧」等文中,則專門從地緣政治理論切入研究,以 「和平崛起,不追求霸權」為其一貫基調,提出是否將海權提升為國家首要發展 的看法,並討論中共在發展海權時如何避開與全球最大海權國家美國的衝突。 55 劉興華在其「地緣戰略下的中共海權」文中指出,海洋資源的充分開發和利用, 直接關係到國家的永續發展。鑒於爭議海域的現狀和短期內不能解決的現實,對 於中共而言,當前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努力實現在爭議海域的利益,也就是推動「擱 置爭端」、「共同開發」的政策,而不能因暫時無法解決,就讓其他國家肆意掠奪. 政 治 大 范震江與馬保安在軍事戰略論提到「…中共積極防禦軍事戰略的作用空間, 立. 而獲取厚利。 56. 要由傳統的疆域防衛擴展到利益空間防衛,除了陸上防衛力量要向全區域機動型. ‧ 國. 學. 轉變,空中防衛範圍要向外太空延伸之外,海上防衛能力更要因應國家面臨的領. y. Nat. 在新時期將積極發展海權與建置遠程海軍戰力的目標。. ‧. 海爭端與美國勢力介入臺灣海峽軍事危機的立即威脅向遠海推進。」此說明中共. er. io. sit. 張萬年在當代世界軍事與中共國防一書中指出,中共是一個陸海大國,一個 海陸兼備的瀕海大國,本應既重視陸地又重視海洋,形成陸海並重的安全觀念和. al. n. v i n 國防政策。但是,由於其特殊的地理、歷史、社會情況,使中共長期以來形成了 Ch engchi U 重陸輕海的觀念。直到近代西方列強從海上大舉入侵,才迫使中共開始重視對海 上的防禦。60 年代,由於中蘇共交惡,前蘇聯侵略中共的威脅增大,敵我軍力對 比強弱懸殊,中共只能採誘敵深入的方式對付可能的侵略戰爭。在這種情況下, 中共海軍的任務也只能是配合和保障以陸軍為主的陸上防禦,從而形成了一支近 岸防禦型的海軍力量。而現今在維護祖國的統一及保障祖國的海洋國土和海洋權. 55. 56. 葉自成、慕新海,「對中共海權發展戰略的幾點思考」 ,國際政治研究,第 3 期(2005 年),頁 5 -17;倪樂雄, 「從陸權到海權的歷史必然-兼與葉自成教授商榷」 ,世界經濟與政治,第 11 期 (2007 年) ,頁 22-32;劉中民、王曉娟, 「澄清中共海權發展戰略的三大思想分歧」 ,學習月刊, 第 9 期(2005 年) ,頁 32-33、50。 劉興華, 「地緣戰略下的中共海權」 ,現代軍事,第 9 期(北京:中共國防科技信息中心,2009 年 9 月),頁 78-81。 13.

(21) 冷戰後中共海權發展對東亞安全影響之研究. 益的大前提下,則必須徹底改變傳統重陸輕海的觀念,並加強海軍建設。 57 曲令泉所著衛強海軍一書,說明信息化及新軍事革命對中共海軍建設的影 響,認為信息化思想及新軍事革命的推展將對中共的海軍建設、海軍艦艇武器裝 備帶來正面的發展。使得海軍的質量建軍、海軍建設的物質基礎、海軍軍事理論 研究、人才的建設、及後勤保障能力等都有大幅的提升。尤其中共海軍的作戰艦 艇將因此獲得大幅現代化,作戰能力更為提升,認為在亞太戰場上,中共海軍已 取得一席之地,甚至有能力在條件允許下與美日相周旋。中共將因海軍的發展而 在未來的亞太整體戰略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58. 政 治 大 國內外學者針對中共海軍建軍的研究均提供大量且可貴的見解及貢獻,然各 立. 四、綜合評述. 類文獻著作的觀點與視野角度不盡相同。筆者為避免研究過程中產生錯誤的主觀. ‧ 國. 學. 概念,期藉廣泛蒐整國內外資料與審慎研析,客觀解析中共海權發展與影響,並. ‧. 與中共相關資料比對,且以各理論檢視其發展過程,檢視及探討中共海軍發展的. io. er. 全與我國所面臨之挑戰,以及未來可能的發展趨勢。. sit. y. Nat. 能力與限制,以及後續影響,並利用有關的研究來進一步探討美國及東亞區域安. 綜合前述國內外專家學者的看法,不論就歷史觀點或經濟因素,抑或者國家. al. n. v i n 安全戰略的需要,加之外在國際環境的轉變,內在維護政權合法性的需要,以及 Ch engchi U 民族主義復興的激情,都在在顯示中共發展及擴張海權的必然性與必要性,這是 世界上任何一個高度依賴海洋立國的國家都會追求的國家權力,因此,本人也認 同這些觀察角度與看法。. 57 58. 詳見張萬年,當代世界軍事與中共國防(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3 年)。 詳見曲令泉,衛強海軍(北京:海潮出版社,2004 年)。 14.

(22) 冷戰後中共海權發展對東亞安全影響之研究. 第三節 研究途徑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途徑 本文在探討中共海權發展其背後的動機和對區域安全之影響時,在理論架構 上,以現實主義以及「海權理論」說明中共海權發展對東亞區域及美國所造成的 影響,希望藉由相關理論能對本研究有所助益。 (一)現實主義 本文的主要基礎乃是現實主義的假設;因為這東亞區域的特色正是「無政府 狀態」,而現實主義的假設適於解釋東亞各國海軍建設的動機和動態平衡。 Friedberg 認為以 19 世紀末的歐洲能更好的理解 20 世紀末的亞洲,59因為這區域. 治 政 的安全現況正發生傳統的強權在一個多極狀況下進行經濟和戰略的對抗。而事實 大 立 上在 19 世紀末的歐洲,英德法俄正是在擴張海軍實力以進行這樣的對抗。 ‧ 國. 學. 根據 Joseph M.Grieco 的說法,自從二次大戰以來,現實主義就支配了國際 關係理論。60Josepf S.Nye 則認為:在思考國際政治時,現實主義已經是支配性的. ‧. 傳統。對現實主義者來說,國際政治的核心問題就戰爭和武力的使用,主要行為. sit. y. Nat. 者是國家。 61 認為以國家為主要行為者的國際政治是處於一種永恆的衝突狀態, 國家必須極大化國家的權力與利益,才能在零和、無政府狀態的國際社會中確保. io. n. al. er. 本身的安全與生存。 62 現實主義的四項主要假設,首先,國家是自利的;第二,. Ch. i n U. v. 國家是國際關係的主要行為者;第三國際是無政府狀態;第四國際社會是權力政 治(Power politics)的衝突狀態。. engchi. 國際現實主義引用霍布斯的自然狀態觀念,國家之間存在權力競奪關係,國 家的生存與安全必須依靠國家的自助行為才能維持。在現實主義的觀念中,軍事 武力是確保國家安全的主要依據,但一國擴大軍事看在他國眼中則威脅到國家生 存,因此也會採取針對性的軍事擴大行為,這是國際關係中「軍事競賽」(arms race) 的基本邏輯,而彼此軍事競賽擴大權力的競爭過程中,國家就處於一種「安全困. 59. 60. 61. 62. See Aaron L. Friedberg, “Ripe for Rivalry”: Prospects for Peace in Multipolar Asea”, 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18,No.3(Winter 1993/94),. Joseph M. Grieco, “Anarchy and the Limits of Coopera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ume 42,lssue 3(Summer 1988),p.492. Josepf S.Nye, Understanding the lnternational Conflicts: An lntroduction of Theory of History,(New York: Longman Publishers,2004). Hans Morgenthau ,Politics Among Nations,5 edition (New York: Alfred Knopf,1973),p.5. 15.

(23) 冷戰後中共海權發展對東亞安全影響之研究. 境」(security dilemma)。 63 (二)海權理論 馬漢(Alfred T.Mahan)是提出海權理論的先驅者,他提出海權的六項要素:地 理位置、海岸線與良港、領土範圍、人口數量、國家特質、政府性質。主張要獲 得制海權並控制海洋,必須仰賴一支強大的海軍。他認為任何海權國家必須能夠 切斷敵人的海上運輸線並確保自己的海上運輸線安全。就這個觀點檢視東亞四國 也有相同的動機去強化海軍。 另一位海權戰略家柯白(Julian S.Corbett)相信經濟是戰爭的終極目標,而海洋 戰略是整體戰略的一部分。控制海上交通是海軍的基本任務,以確保自國的生命 線不被敵方攻擊,因此保護自己的商船隊十份重要。同時他還提出有限戰爭和兩. 政 治 大. 棲登陸是制海權的最高軍事價值。並提出局部制海和海上拒止的看法,也就是「存. 立. 在艦隊」。. ‧ 國. 學. 最 後 是 實 際 領 導 過 海 軍 艦 隊 並 指 導 蘇 聯 海 軍 建 設 的 高 希 柯 夫 (Sergei Gorshkov),他相信海權是一個國家控制海洋並且確保國家利益的綜合手段。在他. ‧. 的年代,海軍已經包括水面艦、潛艦和飛機等兵力,因此相互支援是海軍兵學最 重要的部分。考慮作戰形式提出了「艦隊對抗艦隊」及「艦隊對抗陸上」的看法。. y. Nat. n. al. er. io. 二、研究方法. sit. 而中共軍事思想多習蘇聯思維與經驗,其理論與中共海軍建軍應有間接關聯。. i n U. v. 研究方法係指用來蒐集與處理資料的方法以及進行的程序,64社會科學所做的. Ch. engchi. 是探究事實真相與解釋其原因。65本論文的研究主題是討論中共海軍的發展,對東 亞與美國在東亞的海權現狀影響來做說明,研究方法則採用質化研究方法為主, 主要以文獻分析法來進行論文研究。 文獻分析法 使用各種既存史料,官方資料等,以驗證對某一議題或事件的主觀看法,經 由廣泛地蒐集、閱讀、整理相關資料,並進一步進行比較分析,另針對中西文書. 63. 楊永明,國際關係(台北:前程文化,2010 年 6 月),頁 76。 朱浤源,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 1999 年 11 月) ,頁 156。 65 Earl Babbie 著,李美華等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册(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台北: 時英 1998 年 2 月) ,頁 19。 64. 16.

(24) 冷戰後中共海權發展對東亞安全影響之研究. 籍和理論、文獻進行靜態性與比較性的分析研究,以瞭解問題發生的可能原因, 及可能發生的結果。66本研究參考相關之政府出版品、新聞報導、檔案文件、期刊 論文、著作等資料,經過彙整歸納與分析,並進一步尋求進階文獻。67透過文獻資 料分析也可以幫助研究者瞭解過去,重建過去,解釋現在及推測未來而有助於研 究的進行, 68以建構整體之概念。.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政 治 大 及美國造成的影響,並探討區域各國對中共海權發展的反應,研究範圍分為議題 立 本論文的研究範圍,重點置於中共的海權擴張及海軍現代化,對東亞地區以. 範圍、時間範圍與地理範圍等三項。. ‧ 國. 學. (一)議題範圍. ‧. 本研究以「軍事海權」為研究主體,以制海權為主,也就是支配一定範圍內. y. Nat. 海洋的能力。69探討中共擴展海權的內外因素,及對東亞區域軍力平衡之影響,分. er. io. sit. 析東亞區域衝突之可能性,以及所可能產生之霸權轉移,並依據分析結果,比較 目前我國之準備,與因應作為提出建議。此外由於該區域受美國影響甚深,需探. al. n. v i n 討美國亞太政策、美日安保體系與軍售、軍備競賽等相關事務,以提供適宜對策 Ch engchi U 參考依據。. (二)時間範圍 中共於 1978 年改革開放,因國家總體實力的成長帶動軍事現代化,加上 1990 年蘇聯的瓦解,中共缺少北方的威脅,使中共的國家戰略開始由陸地轉向海洋。 之後目睹美國在第一次波灣戰爭使用高科技武器的威力,以及在台海危機中認識 到美國擁有東亞制海權,除非找到癱瘓美國海軍的方法,否則解放軍的行動不會. 66 67 68 69. 吳定,公共政策辭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3 年),頁 158。 Earl Babbie 著,李美華等譯,前引書,頁 511~520。 葉至誠、葉立誠,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出版社,1992 年),頁 138。 劉新華,「試論中共發展海權的戰略」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6 期(2001 年),頁 69。 17.

(25) 冷戰後中共海權發展對東亞安全影響之研究. 成功,70從解放軍的角度來看,未來台海衝突或中日衝突中美國的介入,將不可避 免,71因此更加體認東亞海權的重要性,大力進行海軍現代化。 72故本研究時間範 圍,係以 1990 年波灣戰爭後帶動中共軍事事務革命為起始點,迄至中共完成第二 階段海洋戰略(2025)為止;並以 1990 年至 2014 年之間的相關建設發展為重點,探 討中共海權建設發展工作,以此範圍討論,也較易觀察中共海軍軍力成長對區域 造成的影響。 (三)地理範圍 本研究討論的對象為東亞區域,若依據蔡東杰著東亞區域發展的政治經濟. 政 治 大 南半島上面的 5 個國家(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和東印度群島 6 個 立 學,指的應該是包含東北亞 5 個政治單位(中共、日本、南韓、北韓、臺灣) 、中. 國家(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汶萊、東帝汶)等總共 16 個實. ‧ 國. 學. 體所涵蓋的區域。但由於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包括俄羅斯(橫跨歐亞中共) 、蒙古. ‧. (經常被歸類至中亞) 、澳洲與紐西蘭(大洋洲)與印度(南亞)這 5 個邊緣性東. y. Nat. 亞國家,以及美國(全球性霸權)這個潛在性東亞國家也經常介入東亞事務運作,. er. io. sit. 由此則涵蓋 22 國的「大東亞」 (great East Asia)概念也常常被人所提及並接受。73 然而,考量各國所處地緣、海軍戰力、國家發展方向與區域影響力等因素,本研. al. n. v i n 究雖採用上述廣義的東亞概念,但對部分國家不做深入討論。此外,美國為全球 Ch engchi U 性的超級強權,享有東亞制海權,且與日本、南韓締結軍事同盟,與臺灣有準軍 事同盟關係,對上述三國有極大影響力,因此討論東亞事務必須將美國因素納入。 而中共海權發展也依照劉華清所提倡的「三階段海洋戰略」執行,現階段仍 以「近海防禦」為主。而近海的範圍,依照中共的說法,最遠可延伸至 700 海浬,74 這已將太平洋的第二島鏈涵蓋進去,故在地理上也僅至第二島鏈內的海洋範圍。 70. 71 72 73 74. Bernard D. Cole, The Great Wall at Sea: China’s Enters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2001),p.147. 張明睿,解放軍戰略決策的辯證(台北:黎明文化,2003 年),頁 167。 Bernard D. Cole, The Great Wall at Sea: China’s Enters the Twenty-First Century,p.147. 蔡東杰,東亞區域發展的政治經濟學(台北:五南文化事業,2013 年 4 月),頁 4。 Bernard D. Cole, “The PLA Navy and Active Defnse”, in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nd China in Transition. ed. Stephen J. Flanagan and Michael E. Marti (Washington D.C.:NDU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2003),pp.129-139. 18.

(26) 冷戰後中共海權發展對東亞安全影響之研究. 二、研究限制 (一)資料來源限制 對於中共軍事相關訊息與資料取得不易,在國內有關中共發展建設的學術刊 物或坊間相關書籍上,仍較少針對其海軍戰略思想議題做系統性介紹。而大陸內 部相關文獻,則因不易獲得,或資料內容因作者本身意識形態等因素易使國內 讀者產生偏見;此外,由於海權發展事涉敏感,且囿於本人職務限制,無法至 中共地區訪談中共相關學者、人士進行資料蒐集,以及實地實施田野調查,所 獲得資料受限,對於本文所涉及問題深度有所限制,影響論文研究。. 政 治 大 本文採傳統研究途徑,無相關早期海軍戰略資料,且無法提供數據、量表等 立. (二)研究途徑限制. 量化分析方式實施陳述,較屬於質化分析。另研究主題集中在海軍建設與制海權. ‧ 國. 學. 為主,並輔以現實主義、霸權穩定、安全困境,以及海權理論等觀點探討,並概. ‧. 略涉及經貿、外交等議題,因此觀察角度仍有不足,無法全般探究東亞區域的複. n. al. er. io. 第五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大綱. 一、研究架構. sit. y. Nat. 雜國際關係,此為本論文最大之限制。. Ch. engchi. i n U. v. 綜合研究動機、目的和研究途徑,以及分析中共發展海權之相關文獻,並透 過國際間對中共海軍發展及東亞安全情勢分析資料,希望藉由各理論來探討中共 海權發展對東亞安全之影響。 二、章節大綱 本論文共分為五章,章節安排如下: 第壹章 緒論:闡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途徑、架構與方法、研究範圍與限制, 以及相關文獻探討。 第貳章 中共海權發展之因素與進程:從波灣戰爭後帶動軍事事務革命開始,探討 中共海權戰略思想的演進,以及中共致力發展海權的因素,最後探究中共海軍現 代化情形與軍力發展現況。 19.

(27) 冷戰後中共海權發展對東亞安全影響之研究. 第參章 中共海權發展對東北亞的影響:分別從對美國利益、朝鮮半島與台海安全 等方面,探討中共海權擴張,對區域內的國家有何影響,以及各國所採取的因應 對策,從中了解在追求快速而穩定的經濟成長,各國高度仰賴對外貿易的經濟效 益,是否可能發生軍事衝突,以及我國可能面臨的挑戰。這些都跟海洋有關,必 須透過海權擴張來達成。 第肆章 中共海權發展對東南亞的影響:南海是亞太區域內經貿關係最熱絡的地 區,本章旨在討論中共海軍現代化與海洋戰略規劃,對南海區域安全的影響,是 否更加深猜疑與衝突;美國雖重倡亞太再平衡策略,但在財政危機狀況中,對介 入東亞事務是否心有餘而力不足;而南海各國是如何追求經濟成長又確保國家主 權,並概略分析對其他周邊國家的影響。. 政 治 大. 第伍章 結論:內容包括研究發現,及為未來研究展望。.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0. i n U. v.

(28) 冷戰後中共海權發展對東亞安全影響之研究. 第貳章 中共海權發展之因素與進程. 第一節 冷戰前後中共海權戰略思想演進 中共建政以來,其國家的軍事戰略一直是遵行毛澤東「人民戰爭」的思想指 導,一直到鄧小平時代後,其戰略指導才演變成「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 。 而 中共軍事戰略的改變也同時向下指導其海軍戰略的轉變,因為一個國家的海權是 海軍戰略實現的結果,並指導著海軍的建軍與備戰,而海軍戰略也會隨著海權力. 政 治 大 共在經濟發展及軍事戰略的轉變和以往有極大的不同,因此,以下將以改革開放 立. 量實現的過程不斷的發展與修正。 1 由於鄧小平上台後的改革開放政策, 使的中. ‧ 國. 學. 前後為區隔,探討中共建政以來海權思想發展的過程。 一、改革開放前的海權戰略思想-近岸防禦. ‧. 中共在 1949 年竊取政權後,考量當時國內外的情勢,自覺並沒有能力將軍力. sit. y. Nat. 投射至周邊地區,但中共在當時與蘇聯緊密的軍事合作關係,受其影響也開始防. al. er. io. 範美國可能從海上對中共造成威脅。毛澤東曾言: 「在防禦海上外侮的同時,要從. v. n. 保障海道運輸的安全,建立海上通路的戰略高度,考慮海軍建設問題著手」 ,1949. Ch. engchi. i n U. 年 8 月 28 日他特別為解放軍題詞:「我們要建設一支海軍,這支海軍要能保衛我 們海防,有效地防禦帝國主義可能的侵略。」 2 蘇聯在中國海軍發展上仍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1949-1950 年間,毛澤東赴 莫斯科訪問時,即要求蘇聯提供海軍裝備,並派遣顧問協助海軍建設。因此基本 上,中共海軍建設理論依據可說是完全師承蘇聯海軍思想;就如同大衛‧穆勒(David Muller)認為中國海軍在創始之初並沒有所謂的「國家」海洋戰略,因為當時的領 導階層無法憑空的產生出一種海洋戰略,所以中國海軍的發展與運用準則會依下 列幾項關鍵性因素而定:中國的地理及經濟特性、預期外來的威脅、解放軍的傳 1 2. 翟文中,臺灣生存與海權發展(台北:麥田出版社,1999 年),頁 45。 袁偉,毛澤東軍事活動紀事(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4 年),頁 21-25。 21.

(29) 冷戰後中共海權發展對東亞安全影響之研究. 統軍事思想、和蘇聯海軍的榜樣。 3 中共海軍在戰略思想及技術、訓練、裝備等方面承襲蘇聯海軍的「沿岸防禦」 構想思維長達 30 年之久。因中共建國之初,僅能發展沿岸海軍,協助陸軍近岸殲 敵,保護海岸線免受突擊,故由蘇聯海軍的「小艦隊、小戰爭」的理論發展「沿 岸型海軍」架構, 4較符合中共當時的國情。中共海軍建立初期的戰力整備目標為 「飛、潛、快」 ,置重點於高機動力的飛機,高隱密性的潛艦以及速度快、打擊力 強的快艇,遵循「積極防禦,近岸作戰」的戰略方針,加強岸防力量,提倡在近 海以魚雷快艇集體作戰,並充分發揮海上民兵和沿海人民群眾的作用。 5. 政 治 大 不高且能快速就位的近岸防禦型部隊。 故在中共成立政權初期,其海軍僅被賦予 立 在毛澤東強調的「人民戰爭」思想下,海軍發展的目標是希望成立一支花費 6. 以下任務: 7. ‧ 國. 學. (一)維持近岸及內水的安全。. y. Nat. (三)防禦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海岸線,包括內陸的長江。. ‧. (二)隨時準備奪取近海其它被國民黨控制的島嶼,其中包括奪取臺灣。. er. io. sit. 到了 1957 年,當時國防部長彭德懷特別強調科學技術重要性,他談到:「我 們打算建立一支以潛艇為中心的防衛性海軍。我們並無建造戰鬥艦和航空母艦的. al. n. v i n 計畫。」 彭德懷認為人民戰爭已經過時,不適用於海上戰爭,並投注大量資源發 Ch engchi U 8. 展核子武器、彈道飛彈與核動力潛艦, 9不過 1950 年代後期與 1960 年代,在政治 鬥爭中這些計畫並未成功。1960 年代起,中蘇衝突及中印、中越衝突等幾起重大 事件對中國海軍及遠洋戰略也產生制約。蘇聯的巨大威脅及解放軍缺乏機動力, 3. 4 5. 6 7. 8 9. 大衛‧穆勒(David Muller)著;李長浩譯,中共之海權(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9 年) ,頁 31。 平可夫,「中共海軍戰略的演變」,尖端科技,第 109 期(1993 年),頁 71。 廖文中, 「中共廿一世紀海軍戰略對亞太區域安全之影響」 ,中共軍事研究論文集,2001 年 1 月 1 版,頁 94。 Bernard D. Cole, The Great Wall at Sea: China’s Enters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23. Bernard D. Cole,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People’s Libaration Army Navy”, in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s Organization, ed. James C. Mulvenon, Andrew N. D. Yang (Santa Monica, CA: Rand 2003):p.466 大衛‧穆勒(David Muller)著;李長浩譯,前引書,頁 37-39。 John Wilson Lewis and Xue Litai, China Strategic Sea Power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p.206. 22.

(30) 冷戰後中共海權發展對東亞安全影響之研究. 加上中國國家安全需仰賴數量龐大的地面部隊。此外,與蘇聯的決裂導致蘇聯斷 絕了給予中國的軍事顧問協助。這種狀況下,現代化程度較低的陸軍得以大舉擴 張,使得海軍發展幾乎完全停頓。 毛澤東主政期間影響中國海權思想轉變最鉅的,就是 1956-1985 年出任前蘇 聯海軍總司令的高希可夫(Admiral Sergei Gorshkov)元帥,高氏是前蘇聯「海權派」 的代表性人物,被譽為「二十世紀馬漢」 。與馬漢的海權觀點相較,高氏偏向從制 海權著手,重視海軍力量的大小。在國家海權論一書中,高希可夫分析了 20 世紀 以來各國海軍戰略的轉變,闡述了在現代條件下,國家如何運用海上力量控制海. 政 治 大 台的地位。海權的遂行包括控制海洋及利用海洋,前者為軍事因素,後者為經濟 立 洋的理論。10將現代海權詮釋為「國家海權乃經濟及軍事實力的表徵,代表世界舞. 因素,兩者互為因果,相輔相成。因此,如何發展和運用海權,維護國家海洋權. ‧ 國. 學. 益,支持國家政策,達成國家目標,均有賴於海上的強制武力。」 11. ‧. 高希可夫強調控制海洋的重要性,為了加強對於海洋的控制,蘇聯海軍在他. y. Nat. 掌權時進入快速發展的時代。他認為蘇聯海軍與美國海軍競爭已難取的優勢,故. er. io. 展項目。 12. sit. 不應跟隨西方的腳步,反以花費較少國家資源且可迅速形成戰力的潛艦為優先發. al. n. v i n 蘇聯海軍在高希可夫的積極建設下,從 1960 年代開始,短短 20 年間,蘇聯 Ch engchi U. 海軍就從原本以近岸防禦為主的海軍,經由潛艦及導彈的發展,並在 70 年代之後 擁有航空母艦戰鬥群,終於成為一隻具全球性部分兵力投射的海軍,並達到世界 第二的規模。13因為中國在建政初期與蘇聯的軍事合作密切,加上中國亦派遣海軍 軍官至蘇聯留學,其中包括前解放軍海軍司令員劉華清上將,均受到高希可夫的. 10 11. 12 13. 鞠海龍,亞洲海權地緣格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年),頁 17。 高希可夫(Admiral Sergi Gorshov);朱成祥譯,國家海權論(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 74 年), 頁 1。 劉陽, 「蘇聯的馬漢─高希可夫」,當代海軍,11 卷 6 期(2004 年),頁 56。 Donald Chipman, “Admiral Gorshkov and the Soviet Navy,” Air and Space Power Journal, cited from http://www.airpower.maxwell.of.mil/airmhronicles/aureview/1982/jul-aug/chipman.html(July-August, 1982)(2014 年 5 月 26 日) 2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shows that, up until the mid to late Tang Dynasty, objects made of glass and crystal still were both called liuli, whereas the term poli was used to refer to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A) To explain why it takes longer for old people to sleep (B) To explain why people have difficulties in sleeping (C) To explain why people have variations in sleep duration (D)

Corollary 13.3. For, if C is simple and lies in D, the function f is analytic at each point interior to and on C; so we apply the Cauchy-Goursat theorem directly. On the other hand,

Corollary 13.3. For, if C is simple and lies in D, the function f is analytic at each point interior to and on C; so we apply the Cauchy-Goursat theorem directly. On the other hand,

 name common laboratory apparatus (e.g., beaker, test tube, test-tube rack, glass rod, dropper, spatula, measuring cylinder, Bunsen burner, tripod, wire gauze and heat-pro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