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提升學生學習動機之策略/ 138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提升學生學習動機之策略/ 138"

Copied!
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提升學生學習動機之策略

曾盈琇 國立嘉義大學教育所碩士班研究生

一、前言

「學習」對學生而言,是其求學階段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尤其面對新世紀的 到來,更有助於每一個人面臨挑戰,提升個人的競爭力,不管對學校教師或是家 長都是非常關心的課題。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國 際學生能力評量計劃,以下簡稱 PISA)2009 閱讀團隊主持人約翰.德容(John H.A.L. de jong)表示,2000 年時,PISA 發現「動機」是影響閱讀素養的關鍵, 如何強化學生的「動機」成為教育改革其中的重點(楊嘉敏,2012)。 Bell 曾經呼籲教育上有三件必須牢記的事:第一件是如何引發學生的動 機,第二件也是如何引發學生動機,第三件還是如何引發學生動機(單文經,1998) 可見「動機」是學習的原動力,學生學習的成敗,動機是很重要的因素,對學生 學習效果有深遠的影響。

二、何謂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motivation to learn)是引發學生認真學習之原動力,更是正式教 學活動的首要步驟。「學習」是指個體經由長期練習或經驗累積,讓其行為產生 較持久的改變過程(張春興,2001);「動機」(motivation)是指引發個體活動, 維持該活動,並促使該活動朝每一方向或目標前進行為的內在作用,是一種促使 個體進行各種行為的內在動力(張春興,2007)。而學習動機(motivation to learn) 則是指引起學生學習動力,並持續學習活動,同時讓學生的學習活動趨向教師所 設定的學習目標之內在心理歷程(張春興,1996)。

三、學習動機相關理論基礎

不同學習動機理論學派對於學習動機的形成,其意見、內涵與策略皆有所不 同,由教育心理學的觀點區分,可分為四個學派,分別是行為主義、認知主義、 人本主義,以及綜合行為主義與認知主義而成的社會學習取向。就以上四學派茲 分述如下:

(2)

(一) 行為取向的動機論(Behavioral Approaches to Motivation): 據行為主義的觀點,學習動機的解釋主要是採取「刺激-反應-增強」模式, 藉由增強物,以建立刺激與反應的聯結關係,若增強物對此行為的增強具有一致 性,就會形成某種方式的習慣或行為傾向(朱敬先,2000)。行為學派認為動機 可由學習而來,亦即外在動機,因外在動機或酬賞而引發良好的行為;反之,也 會為了避免被責備處罰,而不做某些行為。故學生要有良好的行為表現,可善用 增強原理、消弱原理等方式來建立孩子的行為規範,便能增強個體的外在行為, 提升學習的外在動機。

(二) 認知取向的動機論(Cognitive Approaches to Motivation):

學習動機認知論者對學習動機的看法主要是以滿足認知需求而抱持對於想 學習事物的一種態度,是屬於內在動機。即學習動機是介於環境(刺激)與個人 行為(反應)的中介歷程,是一種由對學習的看法而產生的知的需求(張春興, 1996)。美國心理學家 McClelland(1964)的成就動機理論,認為個人的成就水 準與抱負水準高低有關。Atkinson(1967)將動機分為「追求成功」與「避免失 敗」兩種,認為應避免讓學生的學習出現太多次的失敗,讓學生有追求成功之機 會,才能建立其自信心。Weinner(1972)的歸因論,認為動機主要內涵是個人 對學習成敗的歸因,個人歸因與否會影響下次行為表現(引自張春興,1996)。

(三) 人本取向的動機論(Humanistic Approaches to Motivation):

人本主義對動機的解釋,與行為主義背道而馳,它將動機視為人在成長發展 中的內在原動力,所秉持之學習不是外鑠而是人類內在潛能的歷程,故特別強調 內在動機的重要性,為追求或創造需求滿足的動力,使自己更為成長。人本主義 之父 Maslow 的需求層次理論,將人類需求分為二大類七個層次的需求,並認為 前四項是屬於低層次需求,後三項屬於高層次需求。教學活動必須與學生的需求 配合,以提升其動機層次,先滿足低層次需求,高層次需求才能被激勵,使學生 安於學習甚至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

(四) 社會學習取向的動機論(Social Learning Approaches to Motivation):

社會學習取向的動機論整合了行為取向學派與認知取向學派的概念,既重視 行為結果的影響,亦重視個體認知信念的影響,認為個體、行為、環境三者會交 互作用、相互影響。Bandura(1977)的自我效能論,認為個體對自己是否具備

(3)

不論為何種學習動機理論學派,在引起學生學習動機的策略上,共通點為教 師要滿足學生的自信,並且學生要對目標有所努力,之後教師再依據不同學生的 起點行為去設計適性化教學策略,才能達到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

四、引發學習動機之策略

有道是「你可以把馬兒牽到水邊,但你不能逼它喝水。」培養學生學習動機, 讓學生好學、樂學應成為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故教師應適時地運用動機策略以 激勵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行為。基於上述動機理論,提出相對應的學習策略,列 舉如下: (一) 善用獎懲制度與適度回饋 老師獎勵學生的方式有很多形式,例如:口頭的讚美讚賞、代幣制(加分卡、 集點數)的運用、物質層面的獎勵(發獎品、獎狀)…等。都是希望可以激發學 生主動學習之意願,並達到老師的期待。若是獎勵制度由師生共同討論而達成共 識,學生基於參與感與同儕力量,對獎勵制度便會有向心力,其效果亦較能持久。 在傳統的教育觀中,當學生犯錯時,總會有「不打不成器」的觀念,對學生 施予體罰,以為如此便可解決學生問題。事實上則不然,因體罰只能讓學生在身 體上受到「切膚之痛」,但在他的心中卻不知改進的方法,所以當孩子因犯錯在 接受懲罰時,老師必須讓孩子知道受處罰的原因與目的。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學習行為,適時給予言語、表情的即時回應與鼓 勵,對以後的學習動機有很大的影響。教師的回饋無論是正面或是負面的,都會 成為學生自我歸因的根據、影響學生成功的經驗,甚至是自信心,必須小心謹慎。 (二) 建立適切目標與正向歸因 學生的成就動機應與自己的實際能力和水平相符合,教師應幫助學生訂定合 理又可達到的目標,這主要是因為如果成就動機標準過高,超出了學生的能力和 水平,他們可能就會由於受挫而失去追求成功的信心,或產生逃避失敗的心理。 所以教師協助學生設定學習之具體目標時,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一旦學生達到 目標後,往往就會產生追求成功的自信心。之後,再將目標逐步提高,充分發揮 目標的激勵作用,一步步將學生引向優異。

(4)

成功經驗對學生學習成就有絕對的關係,教師應提供學生成功的機會,並給予較 高的期望,而讓學生能夠期望成功,產生自我效能感及成就導向。如果學生過去有太 多失敗的經驗,對自己的能力沒有自信,不相信自己可以成功的情況,教師應讓學生 明瞭導致失敗的原因之一並非能力不足,進而引導學生將失敗歸因於努力不足,讓學 生在遭遇失敗時,能積極地尋找有效的策略來解決問題,避免學生習得無助感。 (三) 滿足基本需求,獲致成功經驗 學生的個人背景存在著不同的差異,若於生理、安全、愛與隸屬等基本的需 求上無法獲得滿足時,是無法產生求知的需求,更遑論產生學習動機。古云:「衣 食足而後知榮辱」,家長需與教師良好配合,給予成長中的學生基本需求,使其 各種基本需求均各獲得滿足之後,個體才會自發性的繼續成長。而教師營造良好 的教育環境,讓師生間產生良好的互動,引發成就感來激起內在動機,使其能專 注於精熟及學習方面的需求,從而臻於自我實現的完美境界。 然而並不是每位學生都可以達到自我實現的經驗,追求成功卻屢遭失敗,不 但無法提昇動機,甚至可能產生習得無助感,這時教師應針對個別差異營造成功 經驗,在自我肯定的歷程中方能產生動機。 (四) 觀察學習提升自我效能 兒童最喜歡模仿的對象是重要他人、同性別的人、同社會階層的人、曾獲得 榮譽或高社經背景富裕的兒童(張春興,2001)。因此教師在教學的應用上如能 掌握住這些原則,並在適當的時機安排楷模出現,充分發揮榜樣的作用,將有助 學生們觀察學習與模仿,塑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沉浸在此氛圍中,從而使 學生自覺向好的方向發展。 教師應開發學生的潛在能力、激發學習動機和情感、不斷地為每個學生建立 成功的經驗,使他們品嘗到成功的歡樂,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信,正確看待自己的 能力,進而提高自我效能,勇於迎向各項挑戰。

五、結語

在這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成為最重要的人力資本,知識累積與學習均有賴 「學習動機」的促成,自主學習成為絕對且必要的能力與態度,亦是保有競爭力 的不二法門。學生自我內在的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習的重要因素,教師則需激發學

(5)

參考文獻  朱敬先(2000)。教育心理學。教學取向。臺北:五南。  單文經(1998)。 課程與教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 張春興(1996)。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  張春興(2001)。 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 。台北:東華。  張春興(2007)。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 楊嘉敏(2012)。 沒有孩子願意變壞 。台北:凱信企管。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4.1 學校尚需提升學與教 效能。學校仍需持續探討 不同的教學策略, 以助 教師促進課堂互動,及 提升學生的共通能力...

建立常規,培養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 慣,懂得尊重課堂,努力完成家課,.

戶外考察活動 是歷史 科教師於課堂教學 以 外評估學生的常見方法。教師 在外 出之前應為學 生提供 明確的學習目標和 評 估準則。教師可以從以

3) 日常逐步發展不同的學與教策略,尋求校內 ( 行政 ) 與校外 ( 資源 ) 支援,留意機會,以擴闊學生的學習 經驗. 4)

新角色 新角色 新角色 新角色: : : : 學習促進者 學習促進者 學習促進者 學習促進者 提供參與機會 提供參與機會 提供參與機會 提供參與機會 引導而不操控

貼近學生生活 增加學習興趣 善用應用機會 提升表達能力 借用同儕協作 提升學習動機 豐富學習經歷

 學校選用「對學校的態度」量表,以了解學生對 學校的觀感及學生朋輩之間的關係,探討學生的 發展及成長需要。學校再於 下學年

這種「對話札記」(dialogue journals) 藉由 教師提問、給予回饋及建議,並與學生產 生互動的方式,可以清楚呈現學生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