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次期中考國文(高二)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二次期中考國文(高二)"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師大附中101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期中評量高二試題

國 文 考 科

-作答注意事項-

考試時間:70 分鐘

題型題數:

˙選擇題共 30 題

˙非選擇題共二大題

作答方式:

˙選擇題用 2B 鉛筆在「答案卡」上作答,修正時應以

橡皮擦拭,切勿使用修正液

˙非選擇題用黑色或藍色筆在「答案卷」上作答

第 一 部 分 : 選 擇 題 ( 占 7 0 分 )

壹 、 單 選 題 ( 占 4 0

分)

說明:第1題至第20題,每題選出一個最適當的選項,標示在答案卡

之「選擇題答案區」。每題答對得2分,答錯不倒扣。

1.下列各組「」內的字,字音 不 同的選項是: (A)「掇」拾 /「剟」刺 (B)田「畦」/ 「珪」璋 (C)壞「痞」子 / 潔「癖」 (D)「蜿」蜒/「剜」肉補瘡 2.下列詞語用字完全正確的選項是: (A)粗糙 / 精粹 / 糟粕 (B)饗饜 / 夢靨 / 食不下厭 (C)垂手可得 / 唾面自乾 / 箠楚鞭笞 (D)光風霽月 / 斷齎畫粥 / 藉盜齏糧 3.下列「」內字義相同的選項是: (A)「危」檣獨夜舟 / 將老逢艱「危」 (B)不拊愛「子」其民 / 大宋「子」民 (C)星「垂」平野闊 /「垂」老不得安 (D)笑入胡姬酒「肆」中 / 過鮑「肆」而失香 4.請將以下四種小說,依其產生之時代先後次序排列: 甲、話本 乙、傳奇 丙、筆記小說 丁、章回小說

(2)

(A)甲丙丁乙( B)乙丙甲丁( C)丙乙甲丁( D)丁乙甲丙 5.下段引文,正確的排列順序是: 「說時遲,那時快。武松 見大蟲撲來,只一閃,閃在大蟲背後。那大蟲背後看 人最難, 甲、 原來那大蟲拿人只是一撲、一掀、一剪;三般提不著時,氣性先自沒了 一半 乙、 武松 只一躲,躲在一邊 丙、 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將起來 丁、 大蟲見掀他不著,吼一聲,卻似半天裡起個霹靂,振得那山岡也動 戊、 把這鐵棒也似虎尾倒豎起來,只一剪,武松 卻又閃在一邊 己、 那大蟲又剪不著,再吼了一聲,一兜,兜將回來 武松 見那大蟲復翻身回來,雙手掄起哨棒,盡平生氣力,只一棒,從半空劈 將下來。」  (《水滸傳.景陽崗打虎》) (A)甲乙丁戊丙己 (B)乙甲丙丁己戊 (C)丁乙丙戊己甲 (D)丙乙丁戊甲己 6.下列成語缺空中所提及的動物,共有幾種? 甲、首□兩端  乙、魯□亥豕  丙、□游沸鼎 丁、字走□蛇  戊、駑□十駕  己、牛□同皁  庚、□肝豹胎 辛、城狐社□ (A)七種 (B)六種 (C)五種 (D)四種 7.閱讀下文,選出哪一種態度符合孟子 的「知恥」? 孟子 曰:「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不恥不若人,何 若人有?」 (孟子•盡心上7) (A)從事機巧詐偽 (B)與人競較得失 (C)明辨義利是非 (D)惡居他人下位 8.閱讀下文,選出孟子 認為舜 與蹠 的差異何在? 孟子 曰:「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 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 蹠 之徒也。欲知舜 與蹠 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 (孟子•盡心上25) (A)舜 能雞鳴而起,蹠 不能 (B)舜 的門徒優,蹠 的門徒劣 (C)舜 積極從善,蹠 汲營取利 (D)舜 為人表率,蹠 不獲他人肯定 9.閱讀下文,選出符合文義的選項: 《水滸傳》雖然是一部屬於文學性的小說,其描寫北宋 當時政治的黑暗, 逼民造反之處,多有所影射,並非全無根據,未嘗不可作為反映當時社會 民眾心理狀態的一種參考資料。(陳致平《中華通史》)

(3)

(A)《水滸傳》是一部史書 (B)《水滸傳》是心理小說 (C)《水滸傳》教導造反 (D) 《水滸傳》反映民意 10.有關《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一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本文採「先抑後揚」的筆法,寫馮諼 似無能而實有大能 (B)馮諼 三次彈鋏而歌,目的在引起孟嘗君 左右的注意以獲得薦用 (C)焚券巿義、挾外自重、立宗廟於薛 ,為馮諼 替孟嘗君 打造的三窟 (D)末以史家論贊筆法寫「孟嘗君 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 之計也」力崇馮諼 之智 11.關於詩人生平及作品風格,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李白 因投永王李璘 幕下,後永王 叛變,白 受牽連,遂遭玄宗 賜金 放還,流放夜郎 (B)杜甫 晚年依附嚴武 ,於成都浣花溪 畔築草堂躬耕自居,終身不復 出蜀 (C)李白 詩題材多樣,詩風多變,神思變幻莫測,超然縱放,尤以律 詩為最擅 (D)杜甫 詩反映離亂,文詞跌宕起伏,沉鬱頓挫,其中樂府詩反映現 實,因事立題,開中唐 新樂府運動先河 12.根據前後文意,□中填入何者最為恰當?   小說要創造藝術形象,要塑造典型性格,靠什麼呢?要靠□□□描寫。 小說不能只是敘述,而是要描寫。沒有□□□描寫,就沒有具體的藝術形象, 就沒有小說藝術,就不能使讀者產生美感。這又是同歷史著作不同的地方。就 是說,小說既著眼於「文」(藝術形象),那就不能像歷史著作那樣簡單地記 碌、敘述一件事的經過,而是要描寫出十分具體的生活圖景來。以「風雪山神 廟」一章寫林沖 殺陸謙 等三人為例。如果是寫歷史,幾句話就交代了,但在小 說中就做了十分具體生動的描寫。金聖嘆 對這段描寫作了很細的分析:「殺出 廟門時,看他一槍先搠倒差撥,接手便寫陸謙 一句,寫陸謙 不曾寫完,接手 卻再搠富安 ,兩個倒矣,方翻身回來,刀剜陸謙 ;剜陸謙 未畢,回頭卻見差 撥爬起,便又且置陸謙 ,先割差撥頭挑在槍上,然後回過身來,作一頓,割 陸謙 、富安 頭,結做一處。以一個人殺三個人,凡三四個回身,有節次,有間 架,有方法,有波折。不慌不忙,不疏不密,不缺不漏,不一片,不煩瑣, 真鬼於文,聖於文也。」(第九回回首總評)這樣描寫就能在讀者的想像中產 生具體印象。   (葉朗《中國小說美學.金聖嘆的小說美學》) (A)人物性格      (B)出場順序 (C)細節        (D)背景 13.閱讀下文,選出符合文義的選項: 殺人之外,將破壞事物作為一種樂趣,也是野性的表現。李白 在〈江夏贈

(4)

韋南陵冰〉詩中,寫到「山水何曾稱人意」的時候,一時愁悶難解,忽然呼喊 出: 我且為君槌碎黃鶴樓 !君亦為吾倒卻鸚鵡洲 ! 想像自己去破壞,或想像看別人去破壞,都變成了快樂。犯罪破壞,常 常是精力過剩的表徵,所以有人以為破壞事物的精力,常常是創造事物的 精力。李白 流放夜郎 歸來,在江夏 遇到故人,一面驚喜,一面苦悶,想到昔 榮今枯、物是人非,竟然狂想槌碎黃鶴樓 、翻倒鸚鵡洲 !這種看似無理的遷 怒衝動,卻充分展露出李白 敢愛敢恨的性格,和他過人的精力。(黃永武 《中國詩學‧思想篇‧李白的野性美》) (A)李白 具有「愚公移山」的意志與信念 (B)李白 失意於仕途,而快意於流放生涯 (C)黃鶴樓 與鸚鵡洲 象徵權臣佞幸 ,致使李白 憎惡 (D) 殺人與破壞的衝動,展露李白 的過人精力和野性 14. 閱讀朱光潛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一段文字,選出正確理解:   藝術上有許多地方,乍看起來,似乎不近情理。古希臘 和中國 舊戲的角 色往往帶面具,穿高底鞋,表演時用歌唱的聲調,不像平常說話。埃及 雕刻 對於人體加以抽象化,往往千篇一律。波斯 圖案畫把人物的肢體加以不自然 的扭曲,中世紀「高惕式」諸大教寺的雕像把人物的肢體加以不自然的延長, 中國 和西方古代的畫都不用遠近陰影。這種藝術上的形式化往往遭淺人唾罵, 它固然時有流弊,其實也含有至理。這些風格的創始者都未嘗不知道它不自 然,但是他們的目的正在使藝術和自然之中有一種距離。說話不押韻,不論 平仄,做詩卻要押韻,要論平仄,道理也是如此。藝術本來是彌補人生和自 然缺陷的。如果藝術的最高目的僅在妙肖人生和自然,我們既已有人生和自 然了,又何取乎藝術呢? (A)藝術中不近情理的形式往往千篇一律 (B)藝術中的不自然往往非作家有意為之 (C)妙肖自然的藝術常遭淺人唾罵 (D)藝術須和人生、自然保持一定的距離 15 ~ 1 6 為題組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回答 1 5 ~ 16 題 「敢問何謂浩然之氣?」 (孟子 )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 地之閒。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 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我故曰,告子 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 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 人然:宋 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 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 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 揠 苗 者 也 。 非 徒 無 益 , 而 又 害 之 。 」 ( 孟 子•公孫丑上2) 15.孟子 批評告子 何種思想言行?

(5)

(A)揠苗助長 ( B)反對仁義 (C)義是外在規範   (D)預卜成敗利鈍 16.孟子 所言的「浩然之氣」,不 包含哪一種特性? (A)有浩大剛強、充滿天地的時候 (B)欠缺內在仁義,則有餒弱的時候 (C)必須以正確的方法加以操持存養 (D)必須時刻不敢或忘,方能預期成效 17 ~ 18 題為題組 閱讀以下兩段文字,回答17~18 題 (一)(蘇秦 )將說楚 王,路過洛陽 ,父母聞之,清宮 除道,張樂設飲,郊 迎三十里。妻側目而視,傾耳而聽;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 。蘇秦 曰: 「嫂,何前倨而後卑也?」嫂曰:「以季子 之位尊而多金。」蘇秦 曰:「嗟乎! 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貴,蓋可忽乎哉!」  (《戰國策 秦策》)∙           (二)(馮驩 )曰:「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貴多士,貧賤寡友,事 之固然也。君獨不見夫趣市朝 者乎?明旦,側肩爭門而入;日暮之後,過市 者掉臂而不顧。非好朝而惡暮,所期物忘 其中。今君失位,賓客皆去,不足以 怨士而徒絕賓客之路。願君遇客如故。」孟嘗君 再拜曰:「敬從命矣。聞先生之 言,敢不奉教焉。」 (《史記 孟嘗君列傳》∙ ) 17.下列「」中的字義,何者前後相同? (A)清「宮」除道 / 壞「宮」室以為汙池 (B)四拜自跪而「謝」 / 使君「謝」羅敷 :寧可共載不? (C)君獨不見夫趣市「朝」者乎 / 非好「朝」而惡暮 (D)所期物「忘」其中 /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18.選文(二)馮諼 謂孟嘗君 「所期物忘其中」,此「物」所指義近於選文 (一)的何者? (A)張樂設飲       (B)富貴權勢 (C)前倨後卑       (D)父母親戚 19 ~ 20 題為題組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回答19 ~ 20 題   孟嘗君 將入秦 ,止者千數而弗聽。蘇秦 欲止之,孟嘗君 曰:「人事者,吾 已盡知之矣;吾所未聞者,獨鬼事耳。」蘇秦 曰:「臣之來也,固不敢言人事 也,固且以鬼事見君。」孟嘗君 見之。謂孟嘗君 曰:「今者臣來,過于淄上, 有土偶人與桃梗相與語。桃梗謂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埏子以為人, 至歲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則汝殘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則 復西岸耳今子東國之桃梗也刻削子以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則子漂漂者 將何如耳 。 』今秦 四塞之國,譬若虎口,而君入之,則臣不知君所出矣。」孟 嘗君 乃止。 (《戰國策.齊策三》)         

(6)

註:埏(音ㄕㄢ,揉合)       19.本文中「桃梗」所喻為何? (A)齊國 (B)秦國 (C)孟嘗君 (D)蘇秦 20.土偶人之言,正確的斷句應為下列何者? (A)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則復西,岸耳。今子東國之。桃梗也 刻削,子以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則子漂漂者將何 如耳?何如耳?將 (B)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則復西岸耳。今子,東國之桃梗也,刻 削子以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則子漂漂者將何如耳? (C)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則復西岸耳。今子東國之桃,梗也。 刻削子以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則子漂漂者將何如 耳? (D)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則復,西岸耳。今子東國之桃,梗也刻 削,子以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則子漂漂者將何如 耳?

貳 、 多 重 選 擇 題 ( 占 3 0

分)

說明:第21題至30題,每題的五個選項各自獨立,其中至少有一個選

項是正確的,選出正確選項標示在答案卡上。每題3分,各選項獨立計

分,每答對一個選項,可得0.6分,每答錯一個選項,倒扣0.6分,完

全答對得3分,整題未作答者,不給分亦不扣分。倒扣至本大題之實得

分數零分為止。

21. 有關《戰國策》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非一時一人一地之作,經西漢劉向 考訂,去繁采要,始定名為《戰 國策》,凡三十三篇 (B)內容為說客縱橫捭闔,遊說諸侯之事,反映當時各國政治、外交 情狀 (C)以戰國 時期十二國事,依國別分類編排,為國別史之祖 (D)長於敘事,善用寓言故事與比喻,文辭醇厚有味,風格婉轉流利 (E)傳至北宋 僅存十一篇,經曾鞏 輯補,始得復完整 22. 有關古體詩、近體詩,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古體詩起於兩漢 。其中五言古詩正式成立於班固 〈詠史詩〉,七 言古詩正式成立於曹丕 〈燕歌行〉

(7)

(B)近體詩乃唐 代新興詩體,由初唐四傑完成五言律詩格律;杜審言 完成七言律詩格律 (C)古體詩不受平仄對仗約束,用韻寬,有四、五、六、七言及雜言 體 (D)近體詩分平仄講對仗,須一韻到底,平仄可通押。分五、七言體 (E)盛唐 詩歌以詩風分有浪漫、社會、邊塞、山水田園等派別,其中 李商隱 風格幽深綿邈,屬浪漫唯美派 23.閱讀〈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一段文字,下列敘述何者符合文意?   藝術都是主觀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經過幾分客觀化。 藝術都要有情感,但是只有情感不一定就是藝術,許多人本來是笨伯而自信 是可能的詩人或藝術家。他們常埋怨道:「可惜我不是一個文學家,否則我的 生平可以寫成一部很好的小說。」富於藝術材料的生活何以不能產生藝術呢? 藝術所用的情感並不是生糙的而是經過反省。蔡琰 在丟開親生子回國時決寫 不出〈悲憤詩〉,杜甫 在「入門聞號咷,幼子飢已卒」時決寫不出〈自京赴奉先 縣詠懷五百字〉。這兩首詩都是「痛定思痛」的結果。藝術家在寫切身的情感時, 都不能同時在這種情感中過活,必定把它加以客觀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嘗 受者退為站在客位的觀賞者。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經驗放在一種距離以外去 看,所以情感儘管深刻,經驗儘管豐富,終不能創造藝術。 (A)藝術所用的情感決非來自生活當中 (B)客觀化的情感才能成為藝術材料 (C)藝術家寫自身情感時都是「痛定思痛」過的 (D)主位的嘗受者和客位的觀賞者最大的不同在於距離 (E)情感過於深刻,經驗過於豐富,都不能創造為藝術 24.閱讀李白 〈白頭吟〉,選出符合文意的選項: 錦水東北流,波蕩雙鴛鴦。雄巢漢 宮樹,雌弄秦 草芳。寧同萬死碎綺翼,不忍 雲間兩分張。此時阿嬌 正嬌妒,獨坐長門 愁日暮。但願君恩顧妾深,豈惜黃金 買詞賦?相如 作賦得黃金,丈夫好新多異心。一朝將聘茂陵 女,文君 因贈〈白 頭吟〉。東流不作西歸水,落花辭條羞故林。兔絲固無情,隨風任傾倒;誰使 女蘿枝,而來強縈抱?兩草猶一心,人心不如草。莫捲龍鬚席,從他生網絲; 且留琥珀枕,或有夢來時。覆水再收豈滿杯?棄妾已去難重回。古來得意不相 負,只今惟見青陵臺 。 (李白〈白頭吟〉) (A)起筆寫鴛鴦「寧同萬死,不忍分張」訴說文君 對愛情生死不渝的 執著 (B)次以阿嬌 「千金買賦」一事迂迴譴責司馬相如 對卓文君 的「得意 相負」 (C)續由「兔絲女蘿」的隨風傾倒象徵兩人情愛已有裂痕,難以挽回 (D)從龍鬚席的「從他生網絲」到待琥珀枕的「或有夢來」,寫盡文 君 內心既怨懟又期望的矛盾心理 (E)文末對無情的負心郎,卓文君 最終展現了覆水難收的決絕心意 2 5 .閱讀下文,選出符合文意的選項: 〈樂遊原〉

(8)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這首詩應該是寫登古原望夕陽時所觸發之好景無常之感,夕陽誠美矣, 惜其近黃昏,故有無限悵惘;唯其美好,悵惘之情愈濃。後二句一放一收, 極富感情張力。且將具體的感受,提升為對人生的探索,哲理的沉思,詩也 因此具有普遍性的意義了。義山 詩中寫殘陽的,尚有: 迴頭問殘照,殘照更空虛。(槿花二首) 幾時禁重露,祇是怯斜陽(菊) 從來此地黃昏後,未信河梁是別離。(曲池) 從這些詩句,我們可以看出,義山 面對美麗的景物如夕陽者,所見不只 是表象的美,而是短暫美麗背後深沉的悲哀,如前所言,這似乎反應了李義 山 的性格。張淑香 也說:「義山 對自然的感受與觀照,幾乎完全是個人內在的 外向投射。因為他為人情深易感,所以反而極少能從自然界中得到像陶淵明 、 王維 那種安慰…即使是面對美麗的景色,他也馬上就驚觀到它的殘破,而惹 起哀愁。」本文指出李義山 的詩固然雕繪滿眼,沉博豔麗,但同時又表現出一 種哀傷的抒情傾向,矛盾而又統一,其所以然者,蓋義山 性格使然,因義山 乃一熱情之入世詩人,但一生沉淪下僚,使其生命之火化為灰燼,希望成了 失望,美麗事物,因此徒引人傷感耳。 (蔡振念〈美麗與哀愁 ──李商隱詩的一種抒情傾向〉) (A)陶淵明 、王維 能夠從自然景觀中得到心靈慰藉 (B)李商隱 詩中的夕陽意象同時涵蓋了極美與極哀 (C)李商隱 因矛盾的性格而終生懷才不遇、屈居下位 (D)李商隱 的一生是從入世的熱情、轉為出世的淡漠 (E)「夕陽無限好」一句是「放」,「只是近黃昏」一句是「收」,在情景 中提升為哲思 2 6 . 閱讀下文,選出符合文意的選項: 義山 確實從杜甫 詩篇中發現到一些恆常不變的東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 對生命本質痛苦的體認,以及對這種痛苦絕不逃避的承擔。唐代 詩人中,杜 甫 與李商隱 最具有悲劇精神,這是李商隱 最根源性的學杜 。他確實從杜甫 處 獲益良多,但義山 也「作好準備去加以變更」,他更依賴美感來撫慰心傷。不 能自擇的生存時代當然也是重要因素,曾經親見開元 盛世的杜甫 ,與生在晚 唐 ,個人、王室,天下都危疑不安,義山 的角度與對應的方式,都自不同, 反應在詩歌創作中遂成深潛的底流。雖然子美 、義山 平生遭際都堪稱飄泊淪落, 但子美 可以「高詠寶劍篇,神交付冥漠」〈過郭代公故宅〉,義山 同用一典, 卻發為「淒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風雨〉,高詠與淒涼的差異,正是子美 與義山 的不同。 (方瑜〈李商隱學杜詩新論〉) (A)李商隱 學杜甫 的根源在於際遇悲苦漂淪 (B)李商隱 學杜 詩而有變更,致使畫虎不成反類犬 (C)〈過郭代公故宅〉詩與〈風雨〉詩的「寶劍篇」同指一事物 (D)寶劍蒙塵、亦能「高詠」,是杜甫 生命基調 (E)寶劍暮年、只剩「淒涼」,是李商隱 生命基調 2 7 ~ 2 8 為 題 組

(9)

閱 讀 下 面 一 段 文 字 , 回 答2 7 ~ 2 8 題 景春 曰:「公孫衍 、張儀 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 熄。」孟子 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 子 之 嫁 也 , 母 命 之 , 往 送 之 門 , 戒 之 曰 : 『 往 之 女 家 , 必 敬 必 戒 , 無 違 夫 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 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 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 孟 子 • 滕 文 公 下2 ) 27.下列敘述何項正確? (A)景春 認為公孫衍 、張儀 是大丈夫,孟子 反對 (B)景春 認為縱橫家能影響國際局勢,孟子 反對 (C)孟子 認為女子能恪守妾婦之道,亦是大丈夫 (D)景春 看重權勢,孟子 強調心志 (E)景春 貶抑女性,孟子 同情女性 28. 這段關於「大丈夫」的爭論,符合孟子 看法的選項是? (A)景春 仍未成年、不曾受冠禮,不是大丈夫 (B)兼善天下是大丈夫,獨善其身不是大丈夫 (C)「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是當時女性生存之道 (D)縱橫策士言行猶如婦女「以順從為正道」,不是大丈夫 (E)「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有仁禮 義…等道德自覺與實踐,才是大丈夫的正道 2 9 ~ 3 0 為 題 組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回答 29 ~ 30 題 回溯《水滸傳》成書的經過,我認為林沖 故事不是說書與演雜劇的民間 藝人的創作,而是出於最後修改全書的一位無名文人之手。 ( 因為我們至 今還不能確指其名,只好稱之為無名文人。) 我的依據有二:其一,在《宣和遺事》中雖有林沖 之名,但在南宋說書、 元代雜劇中,卻完全找不到林沖 故事的雛型;其二,林沖 的出場,是以《三 國演義》中的張飛 為模特兒,因此林沖 故事必然產生在《三國演義》之後。林 沖 怎生模樣?「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請問這不是張翼德 是誰! 這位創造林沖 故事的作者實在高明,在修 改全書的時候,他發現這麼一 部大書竟然沒有一位中心人物,堪作典型,不管你把梁山泊、水滸寨寫得多 麼威武雄壯,但是這一批草莽英雄的身上,多多少少總有一些毛病,想要 說明梁山事業的正義性,總還顯得不夠。舉例說吧,魯智深 嫉惡如仇,路見 不平,拔刀相助,一生所作所為,充滿了俠義精神,因為行俠仗義,後來 逼上了五台山(還不是梁山)。可惜他有點兒莽撞,要救金翠蓮 ,只是小事 一樁,本來不必付出那麼大的代價,那他三拳打死鎮關西 ,從此走上了逃 亡之路,就顯得做事不夠穩重。當了和尚,老是戒不掉酒肉,總得算是不足 之處。武松 被譽為復仇之神,但做為英雄人物,總是快意恩仇,而且草菅人

(10)

命,所作所為,還不到大義凜然。晁蓋 是個小地主,地頭蛇,還……水滸英 雄只是這麼一班人,別說希望「圖王霸業」,就是希望爭取讀者大多數的同 情,亦非易事。要那些民間說書、演雜劇的作者描繪一些草莽英雄,他們可 以說得頭頭是道,演得酣暢淋漓,這是他們的看家本事,完全可以 做到。但 是要他們去塑造一個典型人物、正義之神,使天下後世改變對梁山英雄的印 象,去掉這部小說「誨盜」的惡名,這就不是他們所能做到的了。因為他們平 時很少接觸這樣的人物,胸中缺少這樣的模特兒。 雖然林沖 故事的素材來自元雜劇的「衙內戲」《蔡 衙內奪妻》,但是也得 有高手來加工。林沖 這個人物的後來居上不僅使梁山上出現一位正派的英雄 而且讓《水滸傳》這部小說大大的 提高了檔次,得以作為古典文學名著立於 中國 文學作品之林。(史式《我是宋朝人》) 29.文中出現兩次「模特兒」,作者要表達的是: (A)塑造「典型人物」,對文學作 品至關緊要 (B)替「正史人物」增加戲劇性,決定小說好壞 (C)偉大的文學作品,不能沒有「正義之神」腳色 (D)第一個「模特兒」指張飛 ,強調其外觀形貌 (E)第二個「模特兒」指修改全書的那位文人,強調其文化素養 30.下列敘述,符合作者看法的是: (A)《水滸傳》的作者幾乎可以確定是施耐庵 (B)《水滸傳》成書應該在《三國演義》之後 (C)魯智深 之俠義的最能代表水滸英雄的正義 (D)林沖 最後在梁山泊好漢裡得到最高的權位 (E)林沖 故事可以降低《水滸傳》教唆造反的惡名

第 二 部 分 : 非 選 擇 題 ( 共 二 大 題 , 佔

3 0 分 )

說明:請依各題指示作答,答案務必寫在「答案卷」上。

一 、 默 書 ( 佔

1 2 分 )

杜甫〈旅夜書懷〉

(共40 字,每錯、漏、多 1 字扣 0.5 分,扣完為止) 二、引導寫作(佔 18 分) 孟子 以「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凜然於天地間的精神氣魄, 做為他心目中偉岸的人物形象;《水滸傳》一部大書中,一百單八條好漢各 以其不同的方式 展現澎湃驚人的生命能量。你心目中是否也有一位令你崇仰 欽 慕 的 英 雄 ? 他 因 為 具 備 什 麼 特 質 成 為 你 的 英 雄 ? 又 與 你 的 人 生 交 輝 出 怎 樣的光芒?請以「我心目中的英雄」為題寫一篇文章 ,論說、記敘、抒情皆 可,文長不限。不得以詩歌或書信體裁寫作。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在世界人權宣言第二條提到:「人人有資格享受本宣言所載的一切權利和

單元八:奉獻與感恩 跨文體 小五、小六 單元九:聯想 童詩 小四、小五 單元十:堅持理想 童話 小五、小六 單元十一:敘述 童話.

一 寫作評講(詩歌) 運用三至五個評講重點賞析同儕創作的詩歌 二 寫作評講(短文) 運用寫作評量表評鑑同儕創作的文章. 三

孟郊(751-814),字東野,中唐詩人。現存詩歌約 500 餘首,多為五言短篇 古詩,沒有律詩作品。孟郊為唐代苦吟詩人的代表,

單元一:上學 圖畫書 單元二:泛愛 童詩 小二、小三 單元三:四季 童詩 單元四:友情 童話 小三、小四 單元五:謙遜 寓言 單元六:創意思維 童話 小四、小五

(1)如果說有部是第二結集後由上座部所分出,則其戒條次第 應接近五分律

印度佛法的經藏、律藏、論藏,合稱《三藏》。三藏的結集共經 歷了數百年,其結集過程,是藉由現存的《摩訶僧祇律》 、 《說有律雜 事》 、 《十誦律》 、 《五分律》 、 《四分律》

童話 寓言 故事 童謠 童詩 詩歌 散文 戲劇 小說 古詩文 古詩文 古詩文 古詩文 傳記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