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日治時期臺灣皇漢醫道復活運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日治時期臺灣皇漢醫道復活運動"

Copied!
3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君愷.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日治時期臺灣皇漢醫道復活運動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研究生:陳昭宏 二○一五年七月.

(2)

(3)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1 二、研究回顧…………………………………………………………3. 政 治 大 四、研究方法…………………………………………………………10 立 三、史料評析…………………………………………………………9. 五、名詞定義與章節安排……………………………………………11. ‧ 國. 學. 漢醫在臺灣的發展與變遷…………………………………15. y. Nat. 第一節. ‧. 第二章 背景與淵源………………………………………………………15. io. sit. 一、中國傳統醫學的傳入……………………………………15. n. al. er. 二、漢醫與原住民醫療、漢人民俗療法的融合……………18. i Un. v. 三、西方醫學的來臨與三元醫療體系的形成………………19 第二節. Ch. engchi. 日本漢方醫學存續運動的過程……………………………20 一、近世漢方醫學在明治時代前的概況……………………20 二、西洋醫術的傳入與發展…………………………………21 三、明治維新的醫事政策與制度……………………………22 四、漢醫救亡運動的展開……………………………………23. 第三節. 臺日漢醫所面臨的共同困境………………………………26 一、臺灣總督府對待漢醫的態度與政策……………………26 二、困境中求生存與發展的臺灣漢醫………………………31 三、日本漢醫界的挫敗與再崛起……………………………33 四、南拜山與東洋醫道會……………………………………34. I.

(4) 第三章 始末及其分期……………………………………………………37 第一節. 萌芽期:成立支部與提出請願(1928.2-1930.3)………37 一、臺灣支部的產生與運作…………………………………37 二、請願運動的展開…………………………………………39. 第二節. 鼎盛期:南拜山來臺與巡迴演講(1930.4-1930.8)……44 一、南拜山來臺後的活動……………………………………44 二、舉行東洋醫道全島大會…………………………………46 三、第一階段巡迴演講:西部地區…………………………49. 政 治 大. 四、第二階段巡迴演講:北部、東北部地區………………57. 立. 第三節. 頓挫期:請願的再挫敗與運動的膠著(1930.8-1933.1)60. ‧ 國. 學. 一、再次請願的行前預備……………………………………60 二、請願的過程與南拜山的離臺……………………………62. ‧. 三、運動的內、外部困境……………………………………65 沉寂期:轉向推廣漢醫教育與研究(1933.2-1937.12)…67. y. Nat. 第四節. io. sit. 一、從「支部」到「研究室」………………………………67. n. al. er. 二、再次改刊與旅外從事研究………………………………72. Ch. engchi. i Un. v. 第四章 社會基礎與運作情形…………………………………………75 第一節. 參與者的背景分析…………………………………………75 一、領導階層…………………………………………………75 二、社團會員…………………………………………………80. 第二節. 社團的結構與組織型態……………………………………92 一、東洋醫道會臺灣支部……………………………………92 二、臺灣漢醫藥研究室………………………………………95 三、其他支持運動的醫藥團體………………………………96. 第三節. 經費來源與所得……………………………………………98. II.

(5) 一、會費與報刊費……………………………………………98 二、廣告刊登費用……………………………………………102 三、各方人士捐獻……………………………………………104. 第五章 指導原則與論述主軸………………………………………107 第一節. 關心東亞醫界,定位運動走向……………………………107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錯……………………………………107 二、運動之法,存乎一心……………………………………109. 第二節. 追溯漢醫源流,自詡優異地位……………………………112. 政 治 大. 一、歷史悠久的漢醫…………………………………………112. 立. 二、做為醫者的標準…………………………………………114. ‧ 國. 學. 三、保存漢醫學的理由………………………………………115. 第三節. 針砭傳統舊說,改造漢醫現況……………………………119. ‧. 一、對於漢藥材的改革………………………………………120. y. Nat. 二、建設漢醫教育機構………………………………………121. io. sit. 三、漢醫學說的改良…………………………………………122. n. al. er. 四、從論爭到融合……………………………………………123. i Un. v. 五、 「新漢醫」的提倡…………………………………………124 第四節. Ch. engchi. 研討醫藥理論,傳播養生知識……………………………125 一、文章分布情形及其意義…………………………………125 二、醫理研究的內容與範疇…………………………………126. 第六章 結論………………………………………………………………129. 附錄…………………………………………………………………………133 附錄表 1-1. 筆者所見各期號出版時間一覽………………………133. III.

(6) 附錄表 2-1. 明治時代參與漢方存續運動之社團一覽……………137. 附 錄 表 2-2. 日治時期西醫、漢醫、藥種商歷年人數一 覽…………………………………………………139. 附錄表 2-3. 昭和時代參與漢方存續運動之社團一覽……………141. 附錄 4-1. 東洋醫道復興宣傳歌/王添灯(1931.7)……………143. 附錄 4-2. 東洋醫道會臺灣支部規則………………………………144. 附錄 4-3. 臺灣漢醫藥研究室簡章…………………………………145. 附錄 4-4. 臺灣漢醫藥研究室領收書(至 1933.5.1 止)…………146. 附錄 4-5. 臺灣漢醫藥研究室領收書(至 1933.6.5 止)…………148. 附錄 4-6. 臺灣漢醫藥研究室領收書(至 1933.9.1 止)…………150. 政 治 大 臺灣皇漢醫界社領收書(至 1933.10.1 止)……………151 立. 附錄 4-7. 臺灣漢醫藥研究室領收書(至 1933.11.1 止)…………156. 學. ‧ 國. 附錄 4-8. 東洋醫道會「揚光書」………………………………158. 附錄表 4-1. 東洋醫道會臺灣支部歷次幹部名單一覽……………159. 附錄表 4-2. 臺灣漢醫藥研究室歷次幹部名單一覽………………163. ‧. 附錄圖 4-1. Nat. 附錄表 4-4. 社團會員之個人資本資料……………………………191. 附錄表 4-5. 機關刊物中的所有廣告內容細目……………………210. n. al. er. sit. y. 領導階層之個人基本資料……………………………165. io. 附錄表 4-3. Ch. i Un. v. 附錄表 4-6. 各期號廣告價錢一覽…………………………………265. 附錄表 4-7. 各期號廣告收入細目一覽……………………………268. 附錄表 4-8. 刊物銷售數量之統計…………………………………272. 附錄表 4-9. 廣告闕漏一覽…………………………………………274. 附錄表 5-1. 刊物中關於漢醫藥學理與知識範疇之文章比例……276. 附錄表 5-2. 蘇錦全所編纂或刊載的講義…………………………280. engchi. 徵引書目……………………………………………………………………285. IV.

(7) 圖次. 圖 3-1. 歡迎南拜山來臺紀念寫真(1930.4.13)……………………………45. 圖 3-2. 南拜山像………………………………………………………………45. 圖 3-3. 東洋醫道全島大會實況(1930.5.4)…………………………………47. 圖 3-4. 南拜山於大會之演講實況(1930.5.4)………………………………48. 圖 3-5. 南拜山於新竹巡迴演講之合影(1930.5.30)………………………50. 圖 3-6. 南拜山於臺中巡迴演講之合影(1930.6.1)…………………………51. 圖 3-7. 南拜山於高雄巡迴演講之合影(1930.6.14)………………………54. 圖 3-8. 南拜山於竹山巡迴演講之合影(1930.6.22)………………………55. 圖 3-9. 南拜山於斗六巡迴演講之合影(1930.6.23)………………………56. ‧. ‧ 國. 學. 圖 3-10. 立. 政 治 大. 南拜山於宜蘭巡迴演講之合影(1930.7.)…………………………58. y. Nat. sit. 圖 3-11 南拜山於羅東巡迴演講之合影(1930.7.24)………………………59. 圖 3-13. 臺灣支部第一回代表者會議之合影(1930.8.23)…………………61. 圖 3-14. 漢方醫術復活請願提出代表者合影(1930.8.25)…………………63. n. al. er. 南拜山於基隆巡迴演講之合影(1930.8)…………………………60. io. 圖 3-12. Ch. engchi. i Un. v. 圖 4-1. 東洋醫道會臺灣支部組織架構圖……………………………………93. 圖 4-2. 臺灣漢醫藥研究室組織架構圖………………………………………96. 圖 5-1. 南拜山「臺灣漢醫復活之三角運動」示意圖………………………110. 圖 5-2. 王添灯的運動組織構想圖……………………………………………111. V.

(8) 表次. 表 1-1. 史料館藏狀況一覽………………………………………………………9. 表 2-1. 臺灣本地醫者人數表(1897 年)……………………………………16. 表 2-2. 1902 年 6 月各地方廳醫生之分布情形………………………………30. 表 3-1. 南拜山全臺巡迴講演計畫一覽………………………………………48. 表 3-2. 各地請願書數量(1930.8)……………………………………………62. 表 3-3. 臺灣藥學講習會之課程與師資………………………………………69. 表 3-4. 臺灣藥學講習會一週課程……………………………………………69. 表 3-5. 蘇錦全旅外情形一覽…………………………………………………73. 表 4-1. 東洋醫道會臺灣支部全體役員名單…………………………………75. 表 4-2. 臺灣漢醫藥研究室全體幹部名單……………………………………77. 表 4-3. 連續兩年半以上有盡到會規義務之臺灣支部會員…………………80. 表 4-4. 昭和八年(1933 年度)臺灣漢醫藥研究室贊助員…………………82. 表 4-5. 領導階層與社團會員身分重複一覽…………………………………87. 表 4-6. 其他支持運動的醫藥團體……………………………………………97. 表 4-7. 歷次經費領收狀況……………………………………………………101. 表 4-8. 各年度與月份收入一覽………………………………………………103. 表 4-9. 各單位收入一覽………………………………………………………10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i Un. v.

(9) 摘要. 本文旨在探討日治時期臺灣皇漢醫道復活運動的興衰發展過程。該運動事實 上是日本帝國境內「漢方醫學存續運動」的一個支流,在外部、內部與長期、短 期因素的交織下,遂於臺灣產生此一運動。 一九二八年一月,「東洋醫道會」於東京正式成立,由漢醫學家南拜山擔任 會長;同年三月,臺北乾元藥行陳茂通等漢醫藥界人士應和「東洋醫道會」,成 立「東洋醫道會臺灣支部」 ,展開「臺灣皇漢醫道復活運動」 ,目標在於修訂醫生 (漢醫)免許規則,使漢醫合法化,並發展漢醫治法。同年十一月,發行《漢文. 政 治 大. 皇漢醫界》月刊,以做為運動的言論機關。一九二九年一月,臺灣支部舉行第一. 立. 次請願運動,結果帝國議會回應「參考送付」。一九三○年四月,南拜山來臺參. ‧ 國. 學. 加支部所發起的活動;同年五月四日,支部召開「東洋醫道全島大會」,將該運 動帶入高潮。隨後,南拜山展開巡迴演講,陸續至桃園、新竹、臺中、嘉義、臺. ‧. 南、高雄、屏東、竹山、斗六、彰化、鹿港、清水、宜蘭、羅東、礁溪、中和、 基隆等地。其間,支部與本部亦不斷籌備第二次請願運動。一九三○年八月,支. y. Nat. sit. 部向臺灣總督府提出請願;一九三一年初,東洋醫道會東京本部提案於貴、眾議. n. al. er. io. 院,並向拓務大臣提出〈臺灣漢方醫生存續陳情文〉,結果未獲得議員贊同,而. i Un. v. 陷於調查研究中。請願失敗後,支部活動逐漸消沉,遂於一九三三年二月中止會. Ch. engchi. 務。同年三月,由畢業於浙江中醫專門學校的蘇錦全承接會務,以「臺灣漢醫藥 研究室」的名義發行雜誌,並改題為《臺灣皇漢醫報》;一九三五年四月,又更 名為《東西醫藥報》。蘇氏亦主張復興漢醫學,然其做法與先前有所不同。至一 九三八年,因戰時統制,雜誌終究面臨停刊。 簡言之,「日治時期臺灣皇漢醫道復活運動」即是漢醫藥界人士為了法定漢 醫資格、推廣傳統醫術,於二○年代末期至三○年代中期所發起的社會、文化運 動。. 關鍵詞:皇漢醫、醫生、中醫、請願運動、巡迴演講、南拜山、陳茂通、蘇錦全。.

(1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11) 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文化是人類在生存過程中所創造出來之生活方式的總和,這些生活經驗轉化 成符號後,才得以傳遞、存續,並進一步地發展成一種制度或思想,而為後代人 所認識與遵循。從古至今,醫學的出現一直是伴隨著特定的文化發展而來。因此, 醫療體系是總體文化的組成部分1。 在古希臘時期,由希波克拉底學派所發展出的醫學理論──體液論,經過歷. 政 治 大 十六世紀起,解剖學和生理學獲得發展,形成所謂現代醫學,或稱為醫學科學、 立 代醫者的充實與解釋,使它成為了西方醫學傳統的基礎,主導西方醫學甚久。自. 生物醫學,以體液論為主的傳統醫學不斷地遭到挑戰,而逐漸瓦解2。隨著歐洲. ‧ 國. 學. 殖民主義的興起,現代醫學亦傳播至世界各地。事實上,除了歐洲以外,其他地 域或部落,多有其醫療體系,成為相對於現代醫學概念的「傳統醫學」,例如美. ‧. 索不達米亞和埃及醫學、阿育吠陀、阿拉伯‧伊斯蘭教醫學、拉丁美洲土著醫學. Nat. y. 。有論者指出,當時歐洲的醫者認為,除了現代醫學以外,其他的醫療體系都. sit. 3. er. io. 是原始、落後的。因此,歐洲殖民者在當地建立西方醫學體系。然而,對於具有 自身傳統醫學的地區或國家而言,則產生了巨大衝擊4。. n. al. Ch. i Un. v. 至十九世紀,西方勢力進入清帝國,亦有不少教會人士前來宣教,而其傳教. engchi. 方式,常以醫學伴隨。當時的知識份子面對外來文化,由自傲轉為反省,特別是 1. 2. 3. 4. 參喬治‧福斯特(George M. Foster)、芭芭拉‧加勒廷‧安德森(Barbara Gallatin Anderson) 著,陳華、黃新美譯,楊翎校閱,《醫學人類學》(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 年 4 月初版二刷),頁 57-59;葉永文,《醫療與文化》(臺北:洪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 年 8 月初版一刷),頁 7-11、27-28。 參羅伊‧波特(Roy Porter)主編,張大慶等人譯,《劍橋插圖醫學史》(臺北:如果出版社、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 年 1 月初版),頁 46-53、128-153;克爾‧瓦丁頓(Keir Waddington)著,李尚仁譯, 《歐洲醫療五百年 卷二∣醫學與分化》 (臺北:左岸文化事業有 限公司,2014 年 8 月初版) ,頁 5-42、179-213;張大慶, 《醫學史十五講》 (北京:北京大學出 版社,2007 年 9 月第 1 版第 1 次印刷) ,頁 37-52、89-138;區結成,《當中醫遇上西醫──歷 史與省思》 (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4 年 2 月香港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頁 22-31。 參遠藤次郞、中村輝子、マリア‧サキム, 《癒す力をさぐる 東の医学と西の医学》 (東京: 農山漁村文化協会,2006 年 4 月 1 日発行),頁 8-10;羅伊‧波特(Roy Porter)主編,張大 慶等人譯, 《劍橋插圖醫學史》 ,頁 44-46、54-58;洛伊斯‧瑪格納(Lois N. Magner)著,劉 學禮主譯, 《醫學史(第二版)》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年 6 月第 1 版第 1 次印刷), 頁 21-41、44-55、152-166、234-255。 見張大慶,《醫學史十五講》,頁 228-229。 1.

(12) 在軍事與外交上的一連串挫敗之後,開始批評傳統、讚揚西方。民國以來,受到 五四運動的影響,對於傳統醫學的檢討與革新之聲,大有人在5。一九二九年, 國民政府陸續發布許多限制中醫登記與取締中醫的法令,此舉引起醫藥團體的不 滿,並由上海地區的醫藥團體首先發難,聯合各地抗爭力量,要求中央政府撤銷 限制案,形成「中醫抗爭運動」6。 同樣在東亞,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大量接受西方制度、文化與器物,訂定 以西方醫學體系為主的政策,同時也打壓原有的漢方醫學。於是,各地各派的漢 醫界人士紛紛組織社團,進而聯合結社,呼籲政府重視漢醫,並以向帝國議會請 願的政治參與方式,來達到漢醫合法化的目的,史稱「漢方醫學存續運動」,或 稱「漢洋醫學鬥爭史」(詳見本文第二章第二節)。. 治 政 大 滅亡,朝鮮總督府成為日本在朝鮮的最高統治機關。一九一三年十一月,朝鮮總 立 督府以府令第一○二號發布〈醫生規則〉 ,將原有的漢醫稱做「醫生」 ,與受西方 一九一○年八月,日本帝國以《日韓合併條約》將朝鮮納入版圖,大韓帝國. ‧ 國. 學. 式醫學教育或合格通過醫師試驗的「醫師」有所分別,並規定:在本規則發布以 前,二十歲以上的朝鮮人,且有兩年以上的醫業經驗者,可授予醫生永久免許證。. ‧. 到了一九一九年,總督府改訂〈醫生規則〉,在其付則說明,執業三年以上的朝. sit. y. Nat. 鮮人醫生,經認可後,可得到五年以內的醫生臨時免許證。然而,就朝鮮總督府. io. er. 的統計數字來看,朝鮮的醫生人數確實減少。於是,以張基茂、趙憲泳為首的親 漢醫學者,於一九三○年代掀起了一場「東西醫學論爭」,或稱為「漢醫學復興. al. n. 運動」7。. Ch. engchi. i Un. v. 至此,我們不禁想問,比朝鮮更早成為日本殖民地的臺灣呢? 一八九五年,日本帝國依法領有臺灣,以臺灣總督府為其最高統治機關,並 採取許多統治措施,衛生政策與建設即為其中之一。一九○一年,臺灣總督府頒 5. 6. 7. 參區結成,《當中醫遇上西醫──歷史與省思》,頁 64-101;海天、易肖煒, 《中醫劫──百年 中醫存廢之爭》 (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8 年 1 月第 1 版第 1 次印刷),頁 73-120;祖 述憲編著,《哲人評中醫──中國近現代學者論中醫》(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2 年 9 月初版一刷)一書。 參魏嘉弘,〈國民政府與中醫國醫化(一九二九~一九三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 所碩士論文,1998 年 5 月) ,頁 4-137;劉理想, 《中醫存廢之爭》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07 年 4 月第 1 版第 1 次印刷) ,頁 90-102。 參愼蒼健,〈覇道に抗する王道としての医学──一九三○年代朝鮮における東西医学論争か ら──〉 ,《思想》 ,No.905(東京:岩波書店,1999 年 11 月出版) ,頁 65-92;朴元林、樸今 哲, 〈韓國 20 世紀 30 年代的洋漢醫學論爭〉, 《延邊大學醫學學報》,第 23 卷第 3 期(卲林: 延邊大學,2000 年 9 月出版),頁 229-234;松本武祝, 〈植民地朝鮮における衛生・医療制度 の改編と朝鮮人社会の反応〉,歴史学研究会編集, 《歴史学研究》 ,No.834(東京:青木書店, 2007 年 11 月出版),頁 5-15。 2.

(13) 布〈臺灣醫生免許規則〉,決定以考試來核定漢醫資格,並規定漢醫只准在當地 開業,須受公醫之監督,且此後不再開放許可。然而,對於「藥種商」仍予以檢 定考試。因此,隨著時間的流逝,既有的臺灣漢醫逐漸老死凋零,造成了漢醫人 數逐年銳減的現象。臺灣總督府便是採用這種自然淘汰策略來消滅臺灣本土的漢 醫。在此情形之下,漢醫、漢藥種商們為了保存傳統中國醫術、增加法定漢醫, 遂於一九二○年代末葉發起「臺灣皇漢醫道復活運動」8。 如此看來,就世界史而言,在進入近現代之時,傳統醫學理論逐漸被推翻、 進而以醫學科學取代。十九世紀以後的東亞,傳統醫學亦不斷受到現代西方醫學 的挑戰,結果是整個東亞都不約而同地進行漢醫學的復興運動。筆者好奇的是, 在過渡到近代之時,舊時代的人、事、物該如何面對?如何轉型?甚至如何借用. 治 政 大 自然,對於臺灣史的研究,有助於我們理解人類文明史,是一個很好的研究支點 立 。另有人認為,現今的臺灣史研究中,多從探討國家政策與殖民地醫療的特性 近代的產物來重新包裝自己?有論者指出,臺灣擁有特殊且豐富的歷史、人文與. 9. ‧ 國. 學. 著手論述,講究菁英階層的醫療行為與西醫的防疫措施、疾病管控等項目,卻少 有從多數人們使用的傳統醫療概念中去搜索臺灣醫療的另類生命力10。因此,筆. ‧. 者主張,臺灣皇漢醫道復活運動無論對於理解東亞傳統醫學的復興、乃至於西方. sit. y. Nat. 傳統醫學的肆應,或以漢醫為主體的研究,皆是一個適當的起點。尤其,該運動. io. er. 起於一九二○年代末葉,當時是政治、社會與文化運動已然盛行的年代,在一片 對抗殖民體制、又致力於反對傳統、追求近代化的呼聲中,漢醫又該如何自處?. n. al. Ch. 凡此總總,促使筆者著手進行此一課題的研究。. engchi. i Un. v. 二、研究回顧 關於日治時期臺灣皇漢醫道復活運動的研究,就筆者目前所見之實證研究 中,以陳君愷《日治時期臺灣醫生社會地位之研究》一書為最早。該書第四章第 8. 參陳君愷,《日治時期臺灣醫生社會地位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22),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2 年 10 月初版),頁 112-115。關於總督府的漢醫 政策,參丁崑健,〈日治時期漢醫政策初探──醫生資格檢定考詴〉,《生活科學學報》,第 13 期(新北:國立空中大學生活科學系,2009 年 12 月出版),頁 83-110。 9 參陳君愷,〈臺灣:人類文明史上的加拉巴哥群島〉 (2009 年 11 月 20 日於社團法人社區大學 全國促進會、長榮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主辦「第一屆社區大學與台灣學的建構研討會」中宣讀) 一文。後收錄於顧忠華等著, 《根扎在地 台灣學的出發 彙編 《輯一》》 (臺北:社團法人社區 大學全國促進會,2010 年 12 月初版)一書。 10 見皮國立,《臺灣日日新:當中藥碰上西藥》(臺北: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2009 年 10 月 二版一刷) ,頁 28。 3.

(14) 四節為「漢醫的肆應與變動」,概要且重點敘述了日治時期臺灣皇漢醫道復活運 動的發展。惟該主題並非陳氏一書的研究主軸,故留下許多可進一步探討的空間 11. 。事實上,陳君愷早已提示出該議題的研究價值。他認為,從日治時期臺灣政. 治社會運動史研究而言,可由內、外兩個角度去釐清一些問題,特別是在內的方 面,若「能夠透過對當時社會力的分析與庶民生活的重新理解,對於釐清當時臺 灣人民的實況,進而澄清運動的內涵,當有立竿見影之效」,而「皇漢醫道復活 運動」即是一個值得研究的主題12。此外,陳君愷對於曾熱心參與該運動的王添 灯,有相當細緻且深入的研究13。 有論者指出,自一九九○年代起,日治時期臺灣醫療衛生史研究開始蓬勃發 展14。然而,回顧一九九○年至二○○二年之間的研究成果,就筆者目前所見,. 治 政 大 士、以及兼具醫師身分與史學碩士的陳勝崑之著作,略為提及臺灣漢醫的歷史發 立 展。至於史學界,除了上述陳君愷著作以外,有陳志忠於一九九八年六月以〈清. 關於漢醫的主題幾乎是付之闕如。在九○年代以前,有杜聰明、李騰嶽等醫界人. ‧ 國. 學. 代臺灣中醫的發展〉為其碩士論文15;一九九九年五月,朱德蘭撰有〈日治時期 臺灣的中藥材貿易〉,探討日治時期臺灣與上海、香港、長崎之間的中藥材貿易. ‧. 活動16。. sit. y. Nat. 自二○○三年起,日治時期臺灣醫學史中的漢醫圖像、或以漢醫為主題的醫. io. n. al. er. 學史研究有所進展,投入研究者不僅有歷史學界,更有臺灣文學、社會學、醫學、. 11. 12. 13. 14. 15. 16. Ch. i Un. v. 例如莊勝全曾表示「在面對日本政府大舉建置現代醫療體系的同時,傳統醫者的因應之道目 前僅有陳君愷提及」,並表示陳氏對於臺灣皇漢醫道復活運動「提供的是一個基本的結論與 方向」,顯見作者深知此課題仍有待開發。見莊勝全,〈從「為中醫辯護」到「被西醫凌駕」 ──介紹三本討論中、西醫交會的新作〉,《新史學》,第十九卷第三期(臺北:新史學雜 誌社,2008 年 9 月出版),頁 204。又如林佳潔自述對於中西醫頡抗問題,有從陳氏一書獲 得啟發。見林佳潔,〈西醫與漢藥──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杒聰明(1893-1986) 〉 (臺北:國 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年 6 月),頁 6。 陳君愷,〈綜評三本有關日治時期臺灣政治社會運動的專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 報》,第十八期(1990 年 6 月出版),頁 499。 陳君愷,〈穿透歷史的迷霧──王添灯的思想、立場及其評價問題〉,收錄於第六屆中華民 國史專題討論會秘書處編,《20 世紀臺灣歷史與人物─第六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 (臺 北:國史館,2002 年 12 月初版),頁 1063-1106。另有協助編輯《王添灯紀念輯》一書,見 張炎憲主編,《王添灯紀念輯》 (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5 年 3 月再版),頁 48、 202。 見梁瓈尹,〈日治時期臺灣公共衛生史研究回顧與展望〉,《史耘》,第十一期(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2005 年 12 月出版) ,頁 119。 陳志忠,〈清代臺灣中醫的發展〉(臺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年 6 月 22 日)。 朱德蘭, 〈日治時期臺灣的中藥材貿易〉,收錄於黃富三、翁佳音主編,《臺灣商業傳統論文 集》 (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9 年 5 月第一版),頁 233-267。. engchi. 4.

(15) 法學、以及地方文史工作者。以下,將以時間為序,簡述各相關研究的內容。 鄭惠珠於德國比勒費爾德大學的博士論文“Medizinischer Pluralismus und Professionalisierung-Entwicklung der Chinesischen Medizin in Taiwan”(中譯為〈多 元醫療與專業化:台灣中醫的發展〉)以臺灣中醫的歷史為軸,探討傳統中醫在 面臨現代西醫不斷擴張、甚至已主導醫療市場時,如何形成「專業」,並對中醫 專業的發展提出檢討與建議17。 《台灣中醫發展史》18一書,就其主題而言,深具代表性,該書乃由林昭庚 主編、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出版;只不過,該書著重在戰後自中國大 陸而來的醫藥團體公會,卻少有提及日治時期漢醫學的發展。其史觀強調的是一 種橫的移植而非縱的繼承。其次,曾服務於臺灣省政府、擁有美國針灸中醫師資. 治 政 大 明鄭敘述到戰後兩岸醫學的交流 ,雖有提起日治時期的中醫發展,但內容過於 立 詳簡、分析不夠深入。李敏忠在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的碩士論文〈日治初期 格的邱登茂,在北京中醫藥大學的博士論文〈台灣中醫發展過程研究〉,該文從 19. ‧ 國. 學. 殖民現代性研究─以《臺灣日日新報》漢文報衛生論述(1898-1906)為主〉20, 以《臺灣日日新報》做為核心史料,分析臺灣知識分子的殖民肆應論述,並進一. ‧. 步探坦其論述背後的在地理性內涵。其中,第三章為漢醫的肆應作為,總督府面. sit. y. Nat. 對漢醫所採取的醫療政策、以及漢醫的因應與發展。此外,張嘉鳳有一篇論文〈中. io. er. 西醫學的接觸與中西結合醫學的發展〉21。該篇論文雖非實證研究,但部分內容 提及日治時期臺灣漢醫存廢問題、臺灣皇漢醫道復活運動。. n. al. Ch. i Un. v. 社會學背景的葉永文發表〈台灣日治時期的中醫發展與困境〉22,該文以醫. 17. 18. 19 20. 21. 22. engchi. 參鄭惠珠,〈中醫專業的興貣與變遷〉,收錄於成令方主編,《醫療與社會共舞》(臺北:群學 出版有限公司,2008 年 2 月一版一印) ,頁 42-48。按:該文為其博士論文之摘要。另可見 Huei-chu Cheng ( 鄭 惠 珠 ) , Medizinischer Pluralismus und Professionalisierung-Entwicklung der Chinesischen Medizin in Taiwan. Dissertation an der Universitaet Bielefeld, 2003. 林昭庚主編,《台灣中醫發展史: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沿革暨臺灣中醫發展沿革》 (臺北: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04 年 3 月出版)。 邱登茂,〈台灣中醫發展過程研究〉 (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論文,2004 年 5 月)。 李敏忠,〈日治初期殖民現代性研究─以《臺灣日日新報》漢文報衛生論述(1898-1906)為 主〉 (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年 6 月)。 張嘉鳳,〈中西醫學的接觸與中西結合醫學的發展〉,收錄於徐治帄編,《科技與人文的對 話初編》 (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共同教育委員會,2004 年 3 月初版),頁 147-162。此外,另 有一篇學位論文探討戰後臺灣中國醫藥學院成立後的中西醫結合之發展。見李岳峯, 〈台灣近 五十年中西醫結合之發展:1958-2008〉(桃園:長庚大學中醫學系傳統中醫學碩士班碩士論 文,2011 年 1 月) 。 葉永文,〈台灣日治時期的中醫發展與困境〉,《臺灣中醫醫學雜誌》,第五卷第二期(臺 北: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07 年 3 月出版),頁 69-81。按:作者於後集結相 關研究出版成書,見後文介紹。 5.

(16) 政上的論述、謀略和權力等三面向,分別就當時具支配性的醫療觀念、政策佈局、 以及中西醫療間的競逐關係進行檢視與分析。 皮國立的《臺灣日日新:當中藥碰上西藥》一書於二○○八年出版,他以《臺 灣日日新報》中的藥物廣告圖像為史料,藉此說明時人身體觀、疾病認知、以及 漢藥科學化的現象,並對於臺灣在一九四五年以前的醫政和醫療文化做出介紹, 亦對日治時期漢醫的發展有概括的描述;後於隔年再版23。蔡素貞的〈鼠疫與臺 灣中西醫學的消長〉旨在說明日治初期的漢醫與日本人如何合作,並運用他們所 慣用的漢方醫療來應付鼠疫;結論部分有稍微提及往後的臺灣皇漢醫道復活運動 24. 。陳百齡〈李倬章與新竹醫生會〉一文25,說明在總督府的醫療政策下, 「醫生」. 身分的認定與各地醫生會的成立,並以新竹醫生會為例,探討漢醫李倬章於新竹. 治 政 大 洪鈺彬在臺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的碩士論文 〈台灣草藥師 立 及其文化傳承〉以草藥師為中心,探討臺灣民間草藥的知識傳承之歷史背景及發 醫生會會長任內的作為。其選題獨具慧眼,敘述通順流暢。. ‧ 國. 學. 展過程,以及民俗醫療與草藥的關係26。丁崑健先後發表兩篇以日治時期漢醫為 主體的研究,分別為〈日治時期台灣醫生的困境〉 27、〈日治時期漢醫政策初探. ‧. ──醫生資格檢定考試〉28,探討臺灣總督府醫療政策中的漢醫規範、漢醫的因. sit. y. Nat. 應與作為、及其往後在發展上的困境。除此之外,近來年地方學研究蔚為風氣,. io. er. 「南瀛學」系統中的「南瀛文化研究系列」更是成果豐碩。當中,由國小教師謝 明俸所著的《南瀛漢藥店誌》,以田野調查與實地訪談的方式,對臺南縣各鄉鎮. n. al. Ch. i Un. v. 漢藥店的歷史發展與現況做出簡介29;其第三章〈臺灣漢醫藥的發展〉簡述自明. engchi. 清至戰後臺灣漢醫藥的發展,亦提起東洋醫道會臺灣支部的活動。 張純芳於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的碩士論文〈「內地人的恥辱」─日治時期臺. 23. 24. 25. 26. 27. 28 29. 皮國立,《臺灣日日新:當中藥碰上西藥》 (臺北: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2009 年 10 月二 版一刷)。 蔡素貞,〈鼠疫與臺灣中西醫學的消長〉, 《臺北文獻》 ,直字第 164 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 員會,2008 年 6 月 25 日出版) ,頁 151-186。 陳百齡,〈李倬章與新竹醫生會〉,《竹塹文獻雜誌》,第 42 期(新竹:新竹市政府,2008 年 11 月出版),頁 98-110。 洪鈺彬,〈台灣草藥師及其文化傳承〉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9 年 7 月)。 丁崑健,〈日治時期台灣醫生的困境〉,《環球科技人文學刊》,第十期(雲林:環球技術 學院,2009 年 10 月出版),頁 45-62。 丁崑健,〈日治時期漢醫政策初探──醫生資格檢定考詴〉,頁 83-110。 謝明俸,《南瀛漢藥店誌》 (臺南:台南縣政府,2009 年 11 月初版) 。 6.

(17) 灣傷寒之討論與防治〉30,探討日治時期臺灣各專家學者於各時段對於傷寒的討 論與治療方法。其中,作者自《臺灣皇漢醫界》 、 《臺灣皇漢醫報》與《東西醫藥 報》發現漢醫界亦有展開傷寒論爭,是少數使用這一系列雜誌為史料的研究。此 外,劉士永的研究有觸及皇漢醫道復活運動,但其焦點在於漢藥科學化的過程 31. 。與此同時,雷祥麟的〈杜聰明的漢醫藥研究之謎:兼論創造價值的整合醫學. 研究〉,探討杜聰明為何長期支持研究漢藥、分析杜氏的漢藥研究計畫,並提出 創造傳統醫療價值的方式32。 吳秋儒出版《臺灣古早藥包》一書,於第一章第一節的第二條題名為「漢醫 日漸凋零」,旨在敘述日治時期以來總督府對臺灣漢醫的規範及其後果;文中略 有提起皇漢醫道復活運動33。由台灣化學工程學會出版、高淑媛著述的《臺灣近. 治 政 大 ,旨在探討日治時期到戰後初期製藥業的歷史發展. 代化學工業史(1860-1950):技術與經驗的社會累積》,第三章為〈漢方改良到專 34. 業製藥─近代臺灣製藥史〉. 立. 脈絡。. ‧ 國. 學. 林傳勝在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的碩士論文〈台灣現代法制對傷科推拿傳統 的規範態度〉旨在探討傳統醫學中的傷科推拿如何在臺灣建立與發展;其中,第. ‧. 三章〈日治時期的台灣傷科推拿發展〉,扣緊臺灣總督府的醫療政策演變,敘述. sit. y. Nat. 傳統醫療的傷科推拿在面臨現代型醫療體系和法律制度的衝擊下如何轉型35。陳. io. er. 怡伶在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的碩士論文〈頡頏、協力與協商-日治初期漢醫 傳統性、近代性、合法性的生成與交混〉,探究在總督府對於管理漢醫的醫療法. n. al. Ch. i Un. v. 令之外,行動者如何在不同的事件當中,構成不同的關係網絡;而網絡中各行動. engchi. 者的頡頏、協力與協商的互動,又如何重新定義漢醫36。另有《臺灣中醫發展史 30. 31. 32. 33. 34. 35. 36. 張純芳,〈「內地人的恥辱」─日治時期臺灣傷寒之討論與防治〉(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 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年 7 月)。 劉士永,〈醫學、商業與社會想像:日治臺灣的漢藥科學化與科學中藥〉,《科技、醫療與 社會》,第十一期(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10 年 10 月出版),頁 149-197。 雷祥麟,〈杒聰明的漢醫藥研究之謎:兼論創造價值的整合醫學研究〉,《科技、醫療與社 會》,第十一期(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10 年 10 月出版),頁 199-283。 見吳秋儒,《臺灣古早藥包》 (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2 年 5 月初版一刷),頁 28-34。該書由其碩士論文出版,見吳秋儒,〈藥品宅急便—「寄藥包」之研究〉(臺北:淡 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1 年 6 月)。 高淑媛,〈漢方改良到專業製藥─近代臺灣製藥史〉,收錄於高淑媛著,《臺灣近代化學工 業史(1860-1950):技術與經驗的社會累積》(臺北:台灣化學工程學會,2012 年 10 月一版一 刷),第三章,頁 69-93。 林傳勝,〈台灣現代法制對傷科推拿傳統的規範態度〉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年 7 月) ,頁 41-70。 陳怡伶,〈頡頏、協力與協商-日治初期漢醫傳統性、近代性、合法性的生成與交混〉(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年 7 月)。 7.

(18) ──醫政關係》出版37,係作者葉永文將歷年部分研究成果集結成書。本書以傳 統政治社會學的研究途徑,將中醫發展史置放於「衝突──抵抗」的權力角度, 並以醫政論述、醫政謀略和醫政權力等三種層面的理論方法,討論中西醫學之間 的醫政關係。 鈴木哲造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的博士論文〈日治時期臺灣醫療法制之研究─ 以醫師之培育與結構為中心─〉,主要焦點在於日治時期臺灣醫療法制的形成過 程,並比較臺灣與日本國內醫療法制之異同38。該文史料紮實、論述合理,對於 我們釐清日治時期醫療法制內容的演變,包括與漢醫相關的政策,有十分重要的 幫助,深具學術貢獻。 綜上所述,這些研究的主題包括漢醫人物、疾病討論與防治、漢藥科學化、. 治 政 大 是對該運動的敘述過少,或評價不免有以成敗論英雄之調,而忽略該運動的歷史 立 意義。只不過,他們的研究主題或重心皆非在該運動本身,筆者自不能過於苛責 醫療法制、醫政關係、以及整體發展史,若非無提及臺灣皇漢醫道復活運動,便. ‧ 國. 學. 與挑剔,而是藉此凸顯本研究的價值,以及對本研究的啟發與幫助。由此可見, 學界對於本研究主題似乎略顯陌生,亦少有良好的實證研究出現。. ‧. 值得注意的是,近來已有對於日治時期臺灣皇漢醫道復活運動的研究論文,. sit. y. Nat. 其成果有二。第一,由林昭庚、陳光偉和周珮琪等三人合著的《日治時期(西元. io. er. 1985-1945)の台灣中醫》這本書39,該書原為周珮琪於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的 博士論文40,林昭庚為其指導教授,後於二○一一年十一月由國立中國醫藥研究. n. al. Ch. i Un. v. 所出版,於二○一二年十二月再版。作者於第五章第四節論及「中醫復興運動」,. engchi. 然而對於該運動的描繪並不深入。例如請願活動的發展過程、東洋醫道會臺灣支 部如何思考這場「運動」、又出現了哪些論述與觀點、王添灯等相關人士如何扮 演了重要角色等問題,作者皆未提及。此外,該書對於史料揀選與詮釋之合理性 有待加強,值得商榷之論點與大小錯誤之處亦頗多,須謹慎閱讀。第二,賴郁君 37. 38. 39. 40. 葉永文,《臺灣中醫發展史──醫政關係》 (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 年 9 月 初版一刷) 。 鈴木哲造,〈日治時期臺灣醫療法制之研究─以醫師之培育與結構為中心─〉(臺北: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4 年 6 月) 。 林昭庚、陳光偉、周珮琪, 《日治時期(西元 1985-1945)の台灣中醫》 (臺北:國立中國醫藥 研究所,2012 年 12 月第二版第一刷) 。 周珮琪,〈日治時期臺灣中醫研究〉 (臺中: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中醫學系博士論文,2010 年 11 月)。在博士論文的基礎之上,又曾發表一篇論文。見周珮琪、林昭庚,〈日治時期臺 灣中醫師專業證照考詴及醫事制度之建立〉,《臺灣中醫醫學雜誌》,第 10 卷第 2 期(臺北: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11 年 6 月出版),頁 9-24。按:此篇論文為其博士論文 的第五章第一至三節。 8.

(19) 的博士論文〈日治時期的臺灣漢醫藥〉,旨在透過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漢醫藥政 策的研究,以了解臺灣漢醫藥的發展過程及其面貌。其中,第五章〈日治後期漢 醫藥的復興〉即是皇漢醫道復興運動,作者分別從產業、學界、官方的作為,來 探討對漢醫藥復興的影響41。由此看來,該研究的主體乃為「漢醫藥」。. 三、史料評析 歷史學研究首重第一手史料。本論文所使用的核心史料,有刊物《漢文皇漢 醫界》、《臺灣皇漢醫界》、《臺灣皇漢醫報》、《東西醫藥報》。前兩者為主導「臺 灣皇漢醫道復活運動」之東洋醫道會臺灣支部所發行的機關報;後兩者為接手該 運動的臺灣漢醫藥研究室所發行。這些都是與「臺灣皇漢醫道復活運動」最為直. 政 治 大. 接相關的史料。這一系列刊物於日治時期共有 110 號42,館藏於國立臺灣圖書館、. 立.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另有私人自藏。其中,由國立臺灣圖書館所建置的「日治. ‧ 國. 1-1 可知,筆者目前對於這批刊物的收藏掌握度頗高。. 史料館藏狀況一覽. Nat. io. 漢文皇漢醫界 第 15 號(1930.1)~ 無館藏。 第 20 號(1930.6)。. n. al. Ch. engchi. 臺灣皇漢醫界 第 21 號(1930.7)~ 無館藏。 第 24 號(1930.10)、 第 28 號(1931.2)~ 第 38 號(1931.12)、 第 51 號(1933.1)。. 私人自藏. sit.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er. 國立臺灣圖書館. y. ‧. 表 1-1. 學. 時期期刊全文影像系統」有史料的電子文件掃描,可供線上閱覽或下載。由表. i Un. v. 臺灣皇漢醫報 第 52 號(1933.3)~ 第 59 號(1933.10)~ 第 76 號(1935.3)。 第 76 號(1935.3)。. 第 1 號(1928.11)~ 第 11 號(1929.9) 、第 14 號(1929.12)。 第 25 號(1930.11)、 第 27 號(1931.1) 、第 31 號(1931.5)~第 50 號(1932.12)。 第 52 號(1933.3)~ 第 53 號(1933.4) 、第 57 號(1933.8) 、第 63 號(1934.2)、第 66. 41 42. 賴郁君,〈日治時期的臺灣漢醫藥〉 (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3 年)。 目前僅見於 108 號為止,但由戰後蘇錦全發行《臺灣國醫藥報》來看,該刊第一號亦為「第 一一一號」,乃延續日治時期臺灣皇漢醫道復活運動刊物之期號,得知戰前刊有第 109 號、 第 110 號。 9.

(20) 號(1934.5)、第 68 號(1934.7)、第 70 號(1934.9)、第 72 號(1934.11)、第 75 號(1935.2)。 東西醫藥報. 第 77 號(1935.4)~ 第 77 號(1935.4)~ 第 108 號(1937.11)。 第 106 號(1937.10)、 第 81 號(1935.8)、 第 108 號(1937.11)。 第 83 號(1935.10)~ 第 106 號(1937.10)、 第 108 號(1937.11)。. 其次,必須輔以《臺灣民報》 、 《臺灣新民報》 、 《臺灣日日新報》等當時的新. 政 治 大 導。這些資料對於運動過程的認識,有補充或互證之功用。 立 再者,為了釐清運動的性質,參與運動者之個人背景與經歷是必須深究的。 聞報導。尤其是《臺灣日日新報》,有不少是關於東洋醫道會臺灣支部活動的報. ‧ 國. 學. 此部分得利於當今網際網路與電子文件資料的盛行、以及相關文史研究單位的建 置 , 而有人物誌與職員錄的電 子資料庫 ,如:「臺灣人物誌(上中下合集. ‧. 1895~1945)」、「近現代人物資訊整合系統」、「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甚至,. sit. y. Nat. 部分資料庫還附上原文掃描圖檔的網址連結,使我們得以窺見原始資料,以確認. io. er. 訊息的正確性。另一方面,國立臺灣圖書館尚有建置「日治時期圖書全文影像系 統」 ,有數本人物誌的電子文件掃描,可供線上閱覽或下載。凡此種種,皆對我. n. al. Ch. i Un. v. 們在研究上產生莫大的幫助與便利。然而,若無原始史料之文件掃描檔案時,我. engchi. 們仍應翻閱紙本資料,此亦較合乎史學方法之以第一手史料為主之訓誡。 此外,亦應適時使用臺灣總督府相關單位的文獻圖書或調查資料,如:臺灣 總督官房調查課的年度統計書,可讓我們得知刊物的分發情形。. 四、研究方法 本論文為歷史學研究,以史學方法為主,在解讀史料的過程中,謹記史料的 性質,不斷的思考與界定問題,以呈現史事,做出較為合乎邏輯的論證43;亦適 43. 參杒維運, 《史學方法論》 (增訂新版) (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5 年 3 月十六版), 頁 67-139、167-192;梁啓超, 《中國歷史研究法》 ,第五章, 〈史料之蒐集與鑑別〉 ,收錄於梁 啓超, 《中國歷史研究法──札補編‧新史學合刊》 (臺北:里仁書局,2000 年 8 月 29 日初版 五刷),頁 111-148。 10.

(21) 時將史料的訊息以圖表呈現,並使用基本的統計方法,再做進一步的分析。 以下,試就舉例說明。第一,某一事件有不同敘述的史料之時,原則上以最 先、最近者為主,亦須考慮到史料為同源或異源、有意或無意、直接或間接;但 有些狀況是同時無法證實和證偽,則將史料並列呈現。第二,在人物資料方面, 以運動機關報所提供之運動參與者的姓名與區域別為主,口述訪談、回憶錄或傳 記等史料為次,若人物誌或職員錄所提供的訊息無法與主、次史料相吻合之時, 則暫不採信。例如:從運動機關報得知,陳貫是大溪郡龍潭庄人、且為龍潭藥業 組合長,然而,自人士鑑等資料尋得,「陳貫」是苗栗郡苑裡庄人,擔任許多地 方要職,在地方上頗有名氣。當兩肇說法無法吻合時,不採用人士鑑相關資料。 第三,筆者利用機關刊物上所刊登的付費廣告,來計算出機關收入,然而,少數. 治 政 的名義刊行 ,或是其牟利與發行所、發行者有關大 ,另有些應屬雜誌編者自主 立 介紹 ,或是文章作者於文末附加 。此外,由於各期的廣告費用不一,無明文 廣告必須加以排除,視為非收費廣告。例如:有部分廣告係以編者、支部或本部 44. 45. 46. 47. ‧ 國. 學. 公告或有闕漏者,則須個別以推論得知(詳見第四章第三節)。 此外,為使讀者對機關報的出版時間一目了然,茲將各期號的出版時間整理. ‧. 為附錄表 1-1,本文內容中不再標記其出版時間。而在史料的斷句與標點符號方. sit. n. al. er. io. 五、名詞定義與章節安排. y. Nat. 面,筆者亦將重新界定。. Ch. engchi. i Un. v. 關於研究範圍,本論文的時間斷限以該運動的起訖年代為準,即一九二八年 至一九三七年。關於名詞定義,筆者必須先說明何以不使用「中醫」一詞。事實 上,臺灣在日治時期是有「中醫」這個詞彙的,但大多是指中國大陸的漢醫界48,. 44. 45. 46. 47 48. 如:〈介紹漢藥研究錄〉 ,《漢文皇漢醫界》 ,第十四號,頁 33;廣告,《臺灣皇漢醫界》,第二 十三號,和文欄,頁 6;廣告, 《臺灣皇漢醫報》 ,第六十號,目錄頁;餘例尚多,不盡舉。 如:廣告,《漢文皇漢醫界》,第一卷第一號,封底;廣告,《臺灣皇漢醫界》,第二十一號, 封底;廣告, 「臺灣藥事法規」 , 《臺灣皇漢醫界》 ,第三十八號,無頁碼;廣告, 「漢和處方學 歌訣」, 《臺灣皇漢醫報》 ,第六十二號,無頁碼;餘例尚多,不盡舉。 如:廣告, 「漢藥研究錄」 , 《臺灣皇漢醫界》 ,第二十五號,漢文欄,頁 43;廣告, 「介紹著名 醫生藥舖」 ,《臺灣皇漢醫報》,第五十二號,無頁碼;餘例尚多,不盡舉。 如:〈浙江中醫專門學校招生廣告〉 ,《臺灣皇漢醫界》 ,第二十二號,漢文欄,頁 25。 例如〈浙江中醫專門學校招男女生〉廣告,《臺灣皇漢醫界》,第三十號,漢文欄,頁 36; 〈醫界通訊:爲統一團體名稱以便整理醫藥上中央國醫館書〉,《臺灣皇漢醫界》,第三十 一號,漢文欄,頁 48;公亮,〈關於中醫檢定問題之討論〉,《東西醫藥報》,第七十七號, 頁 12-15。只不過,提及中國大陸的漢醫學,「國醫」比「中醫」使用得更頻繁。 11.

(22) 且應未普及使用49。即使現在的我們直覺知道,「漢醫」和「中醫」的知識體系 來源相同,但它們卻是各自在不同歷史脈絡下所發展而出的詞語。也就是說,當 我們的研究對象是日治時期臺灣時,稱呼為「漢醫」或「醫生」 ,皆會比「中醫」 來得準確,且符合歷史情境。因此,筆者傾向不使用「中醫」一詞。然而,就本 論文而言,「皇漢醫道」又比「漢醫」、「醫生」或「傳統醫學」來得恰當。所謂 「傳統醫學」應是相對於現代醫學,以世界而言,如前所述,至少有美索不達米 亞和埃及醫學、古希臘醫學、阿拉伯‧伊斯蘭教醫學、阿育吠陀、拉丁美洲土著 醫學等;以臺灣而言,原住民醫學與民俗療法皆可稱為傳統醫學。 「皇漢」一詞, 係指皇國與漢土,亦可指日本與中國,皇漢醫學則是自古代中國傳入、因應日本 風土民情而發展的醫學,又可稱為漢方醫學 50。有論者指出,「漢方」一詞的使. 治 政 大 入日本,時人稱為「蘭方」 ,為了有所區別,遂將自中國傳入的醫學稱為 「漢方」、 立 日本固有的醫學稱為「和方」 。而「皇漢」一詞的出現,似與明治時代所標榜 用,至江戶時代前期為止,並不存在;十八世紀中葉,荷蘭將歐洲的傳統醫學帶. 51. ‧ 國. 學. 的「皇學」 (神皇之學)有關52。至於「醫道」一詞,係指醫術之道53,或表示於 日本律令時代、以醫學和醫術為內容的一門分科名稱54,意即,此為普通名詞、. ‧. 亦是專有名詞。因此,筆者採用「皇漢醫道」一詞,何況此一運動的成分有其日. sit. y. Nat. 本因素。. io. er. 最後,關於本論文的章節安排,除了緒論與結論以外,第二章〈背景與淵源〉 旨在解釋臺灣皇漢醫道復活運動產生的因素為何。第三章〈始末及其分期〉,敘. n. al. 49. 50. 51. 52. 53 54. Ch. engchi. i Un. v. 有關「中醫」一詞,筆者曾查閱於昭和 6 年至 7 年、由臺灣總督府所編纂和發行的《臺日大 辭典》,發現有「漢醫」、「西醫」,也有「醫生」與「醫師」,甚至有「良醫」、「儒醫」、 「世醫」與「時醫」,但就是沒有「中醫」一詞。可見該詞彙似乎不常為臺灣人所使用。見 臺灣總督府,《臺日大辭典》(臺北:臺灣總督府,1931 年 3 月發行),上卷,頁 53、651、 735、780、784;臺灣總督府,《臺日大辭典》(臺北:臺灣總督府,1932 年 3 月發行),下 卷,頁 527、967、996。「中」字開頭的詞彙,見臺灣總督府,《臺日大辭典》,下卷,頁 159-160、164、291-293、303-309。 松村明編,《大辞林》(東京:株式会社三省堂,2006 年 10 月 27 日第三版発行),頁 576、 838;秋庭隆編集,《日本大百科全書 6》 (東京:小学館,1995 年 7 月 10 日二版第二刷発 行),頁 295;秋庭隆編集,《日本大百科全書 8》 (東京:小学館,1995 年 7 月 10 日二 版第二刷発行) ,頁 602;国史大辞典編集委員会編集,《国史大辞典》 (東京:株式会社卲川 弘文館,1997 年 8 月 20 日第一版第六刷発行),第三巻,頁 930。 遠藤次郞、中村輝子、マリア‧サキム, 《癒す力をさぐる 東の医学と西の医学》 ,頁 10; 秋庭隆編集,《日本大百科全書 6》,頁 295。 宮地札人、佐藤能丸、櫻井良樹編集,《明治時代史大辞典》 (東京:株式会社卲川弘文館, 2011 年 12 月 20 日第一版第一刷発行),第一巻,頁 885。 松村明編,《大辞林》,頁 163。 国史大辞典編集委員会編集,《国史大辞典》(東京:株式会社卲川弘文館,1998 年 4 月 20 日第一版第九刷発行),第一巻,頁 695-696。 12.

(23) 述整個運動的來龍去脈,使我們對基本史實有所認識。關於分期,筆者分為四個 時期:第一個是「萌芽期」,時間是 1928 年 2 月到 1930 年 3 月,蓋創立之初, 一切事務皆為新有的,且尚處於嘗試階段,所以稱為「萌芽」 ;第二是「鼎盛期」, 時間是 1930 年 4 月到 1930 年 8 月,南拜山的來臺,使漢醫藥界人士信心大增, 他的巡迴演講,更在各地掀起一陣旋風,將該運動帶入高潮,筆者稱之為「鼎盛」 ; 第三是「頓挫期」,時間是 1930 年 8 月到 1933 年 1 月,由於在這個期間,內部 運作和外部的社會背景都出現不利於運動發展的因素,因此稱為「頓挫」;最後 是「沉寂期」 ,時間是 1933 年 2 月到 1937 年 12 月,在這個時期,多為蘇錦全一 人獨撐,且幾乎已經剩下醫理的研究與論述,沒有任何政治上的作為,因而稱為 「沉寂」 。第四章〈社會基礎與運作情形〉 ,依序分析參與者的身分背景、團體的. 治 政 大 的論述取向,這些論述亦是論者用來使運動合理化的工具之一。 立. 組織架構、以及經費的來源。第五章〈指導原則與論述主軸〉,探究運動參與者.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3. i Un. v.

(2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25) 第二章. 背景與淵源. 第一節 漢醫在臺灣的發展與變遷. 一、中國傳統醫學的傳入 中國自古代以來,即有醫方的記載,其基本理論包括陰陽五行、氣血津液、 經絡、臟腑、病因等基礎,並貫穿在四診、八綱、氣血、病邪、外感熱病等辨症 方法。這些基本理論與辨症方法主宰了中國傳統醫學的發展。特別是歷代醫家多. 政 治 大. 奉古代經典為圭臬,過分尊重傳統,少有突破性的學說與發明、或翻轉古代經典. 立. 的新理論出現。因此,論者指出,中國傳統醫學的特色,有其一貫而獨立的性格;. ‧ 國. 學. 在思想上,便呈現兩種現象,即尚古、保守1。. 一般認為,傳統中國漢人醫療體系進入臺灣的時間,已無法確知。根據目前. ‧. 文獻記載:鄭氏統治時期,來臺避難的文人沈光文,寄居在目加溜灣社時,曾以. y. Nat. 醫藥治人;清代官修諸府縣志,載有沈佺期、徐恢纘、吳廷慶、翁同敏、邱孟瓊、. n. al. er. io. 可見中國傳統醫學傳入臺灣,當與漢人來臺有關。. sit. 卓夢采、鄭崇和、林璽、林宜生、李洊科、蔡光任等人,曾從事醫術治療行為2。. i Un. v. 是故,當時臺灣漢人社會的醫療狀況,在醫理上,受到中國傳統醫學整體發. Ch. engchi. 展所影響,而有閩粵地區醫者治法和論述之風。有相關研究指出,陳念祖(字修 園,福建長樂人,1736-1824)、陳夢雷(福建人,乾隆、雍正年間人)、陳復正 (字飛霞,廣東羅浮人,1736-1795) 、羅汝蘭(字芝園,廣東石城人,光緒年間 人)等四人的立說著書,對於臺灣漢醫學在傳染病、兒科、婦科與內科的發展上, 都有深刻的影響3。至於,臺灣本土醫者的醫書著述,我們可以蘆洲李氏家族第 1. 2. 3. 參戴新民發行,《中醫學基礎》 (臺北:啓業書局有限公司,1982 年 3 月三版) ,頁 13-15;陳 勝崑,《醫學‧心理與民俗》 (臺北:健康世界雜誌社,1982 年 3 月初版) ,頁 112-115。 參陳勝崑,《醫學‧心理與民俗》 ,頁 121;李騰嶽纂修, 《臺灣省通志稿》 (臺北:臺灣省文獻 委員會,1952 年 3 月出版) ,卷三,政事志衛生篇,第一冊,頁 6、140。另參莊永明,《台灣 醫療史──以台大醫院為主軸》 (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 年 9 月 1 日再版二 刷) ,頁 20-21。另參張子文、郭啓傳、林偉洲撰文,國家圖書館特藏組編輯,《臺灣歷史人物 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 (臺北:國家圖書館,2003 年 12 月初版) ,頁 175、187-188、189-190、 202、296、373。 參陳志忠,〈清代臺灣中醫的發展〉 ,頁 18-27。 15.

(26) 四世李震孝(名雲雷,號省庵,1875-1936;李樹華三子、李清水之孫)所手抄 輯錄的醫藥驗方為代表,該書乃累積了李氏家族自清領中期起,三代從醫治病的 經驗方劑,不僅記載許多民間流傳的藥方,更相當貼近當時臺北淡水河流域地區 農村的常見疾病4。 至於清代臺灣本地醫者的身分認定,一八七○年代來臺的傳教士馬偕在其著 作《臺灣遙寄》(From Far Formosa)有如此描述: 此地並無公設之醫學校,能醫治病人的就是醫生。從老醫生學習的,或 從藥書自學的,都可自設診所行醫。甚至患過病的人,詴用過很多藥材, 也許能開藥方給其他病人。藥房的店員,可賴自學及經驗而能夠開藥方 給病人。在事業方面失敗的人,亦可搜購許多藥方而開始行醫。5. 政 治 大. 顯見清領時期的臺灣,官方並無針對民間醫者身分認定的規範政策,因而難以確 知當時的醫者人數與品質。. 立. 直至日治初期,根據臺灣總督府對於醫者人數的調查,得知當時的醫者共有. ‧ 國. 學. 1,070 人6,如表 2-1。這項調查的數據應與日本治臺前臺灣醫療人員數據差距不 大,而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7。. 6. 7. al -. 臺北縣. 5. 臺中縣. 5. 6C h. 新竹縣. 1. 5. y. 儒醫. 世醫. -. i U-n. e n33 gchi 11. er. 良醫. sit. 漢醫. n. 5. io. 洋醫. 4. ‧. 臺灣本地醫者人數表(1897 年). Nat. 表 2-1. -. 77. v. 時醫. 合計. 194. 199. 229. 273. 69. 163. 參卞鳳奎, 〈李氏家族醫療對蘆洲地區的貢獻〉 , 《臺北文獻》 ,直字第一三九期(臺北:臺北市 文獻委員會,2002 年 3 月 25 日出版) ,頁 215-226;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應用史學研究所總編 纂, 《蘆洲市志》 (臺北:臺北縣蘆洲市公所,2009 年 7 月出版) ,頁 416-423、737-738、756-757、 759。按:李氏家族所藏的手抄方劑,業已出版,並合輯為《省庵集內外各科百症治術驗方》 一書。見李雲雷輯,《省庵集內外各科百症治術驗方》,收錄於陳支帄主編,《臺灣文獻匯刊》 (北京:九州出版社、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 年 12 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第五輯 臺 灣輿地資料專輯。 喬治馬偕著,林耀南譯, 《臺灣遙寄》 (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9 年 3 月出版) ,頁 239; 另參賴永祥,《教會史話(三)》 (臺南:人光出版社,1995 年 8 月出版) ,頁 79。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 《臺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績提要 第三篇》 ,明治三十年度分(臺北: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1900 年 11 月 21 日發行) ,頁 105-106;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 《臺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績提要 第四篇》,明治三十一年度分(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文 書課,1901 年 10 月 28 日發行) ,頁 120。 見張秀蓉編註,邱鈺珊、徐廷瑋等譯,《日治臺灣醫療公衛五十年》(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 版中心,2015 年 5 月修訂版),頁 388。 16.

(27) 臺南縣. 9. 14. 40. 20. 83. 166. 鳳山縣. 4. 4. 7. -. 136. 151. 嘉義縣. -. -. -. -. 38. 38. 宜蘭廳. -. -. -. -. 62. 62. 澎湖島廳. -. -. -. -. 17. 17. 臺東廳. -. -. -. -. 1. 1. 總計. 24. 1,046. 1,070. 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 《臺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績提要. 第三篇》 ,明治三十年度. 分。. 必須說明的是,臺灣總督府對於醫者人數調查,自有一套分類標準。他們將 臺灣本地從事醫療工作者分為兩種,即漢醫與洋醫。所謂漢醫,又細分為四種類. 政 治 大. 型:一是良醫,為廣博醫書、精通方脈者;二是儒醫,為從醫書學醫的儒者;三. 立. 是世醫,為以祖先傳來的祖傳祕法醫病者;四是時醫,為稍微識字、跟從醫者學. ‧ 國. 學. 習治療法者。只不過,臺北縣、嘉義縣、宜蘭廳、澎湖島廳、臺東廳,這些地區 的醫者難以分辨是何種類,臺中縣、鳳山縣則無法區別出世醫與時醫,因而一律. ‧. 歸為時醫8。至於洋醫,應指具有西方醫學知識者,大多是當時教會的醫療傳教. y. Nat. 士與接受醫療教育訓練的臺灣人信徒。然而,以清代臺灣中醫為研究主題的陳志. io. sit. 忠,則將清代臺灣醫者的類型分為五種:一是有功名或與官府往來密切的儒醫,. n. al. er. 二是以行善與經營藥業為職業的商人型醫家,三是與墾殖事業有關的拓殖型儒. i Un. v. 醫,四是宗教性濃厚的醫家,五是受西方醫學影響的醫家9。無論是何種分類方. Ch. engchi. 法,除了接受西方醫學的洋醫以外,這些「漢醫」醫者,亦可視為「走街仔」。 他們在學理上,強調整體觀念,雖然以漢醫經典為本,但臨床時往往與理論脫節; 其所使用的藥物,方便取得是一大特點,而其療法可謂集民間之大成;此外,他 們亦重視師徒之間的繼承關係10。. 8. 見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 《臺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績提要 第三篇》 ,明治三十年度分,頁 105-106。另參張秀蓉編註,邱鈺珊、徐廷瑋等譯,《日治臺灣醫療公衛五十年》,頁 388。 9 見陳志忠,〈清代臺灣中醫的發展〉,頁 80。按:陳志忠有如此分法,並非建立在前述臺灣總 督府調查醫者人數的資料基礎之上,而是從地方志書所耙梳出的醫者資料。見陳志忠,〈清代 臺灣中醫的發展〉 ,頁 110-124。 10 參李文旭, 〈《走街會心錄》與清初閩臺走街醫學〉 , 《中華醫史雜誌》 ,第 25 卷第 1 期(北京: 中華醫學會,1995 年 1 月出版) ,頁 52-54。 17.

(28) 二、漢醫與原住民醫療、漢人民俗療法的融合 臺灣原住民亦有其醫療體系,大致上可分為「超自然療法」與「自然療法」 11. 。在漢人和日人進入臺灣社會後,與原住民產生互動,其所帶來的醫理與用藥,. 便影響了原住民的傳統醫療行為。例如,有論者認為,泰雅族語中的「iju’」應 是由閩南語的「藥」轉變而來;清代的廖富樁與吳沙二人活躍於番社與漢人之間, 曾施藥使原住民脫離天花等疫疾,自然會影響原住民的醫療方式;日治時期,新 竹廳樹杞林支廳 kalabai 人在治療瘧疾、牙痛或膝傷時,使用了一些草藥醫療; 達悟族的熱敷和按摩法、泰雅族的燻蒸法、排灣族經驗性病源、以及平埔族的漢 化醫學等,應是漢人與原住民接觸後,有意或無意間傳播12。日人治臺後,對於 原住民亦有一套醫療政策13。然而,無論是漢人的醫療或是日人的西方醫學,某. 政 治 大. 種程度上皆存有統治者的征服心態,在與原住民接觸時,覬覦其天然或人力資. 立. 源,視原住民的生活與習俗為迷信、野蠻行為,甚至將平地、文明地區的疾病傳. ‧ 國. 學. 播給原住民,然後以醫療介入,達到馴化的效果14。. 另一方面,由於臺灣具海島性氣候,加上地理環境的影響,是故來臺漢人、. ‧. 歐美人士、以及日人的文獻敘述或調查記錄大多認為臺灣的衛生環境惡劣,而有 「瘴癘之地」的稱呼。漢人順利抵臺後,仍須面臨當地疫病的侵襲。當時民間尚. y. Nat. sit. 有接骨師治療外傷、青草生藥治療內科、寺廟藥籤、助產的「先生媽」、以及道. n. al. er. io. 士童乩以巫術從事治療行為15。尤其是這種以求神問卜的方式進行治療者,即所. iv n U 16. 謂的「民俗醫療」。於是,來臺漢人強化原鄉的宗教信仰與祖先崇拜,以獲得心. Ch. engchi. 靈的慰藉。例如祭祀「王爺公」、「保生大帝」即是顯例 。事實上,自十六世紀. 11. 12 13. 14. 15. 16. 參許木柱, 〈無形與有形──台灣原住民的兩大療法〉 ,收錄於經典雜誌編著, 《臺灣醫療四百 年》 (臺北:經典雜誌,2006 年 5 月初版) ,第一篇「傳統醫療」 ,頁 20-25。 參陳志忠,〈清代臺灣中醫的發展〉 ,頁 32-44。 參羅任鎗,〈帝國邊陲的救贖?日治時期蕃地醫療政策研究〉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 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年 2 月) 。 相關論著與觀點,可參溫振華,〈天花在台灣土著社會傳播初探〉,收錄於《台灣史研究暨史 蹟維護研討會論文集》 (臺南:台南市政府,1990 年 6 月出版) ,頁 363-374;陳偉智, 〈傳染 病與吳沙「開蘭」──一個問題的提出〉 , 《宜蘭文獻雜誌》 ,第 3 期(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 心,1993 年 5 月 1 日出版) ,頁 1-20;簡炯仁,〈 「臺灣是瘴癘之地」──一個漢人的觀點〉, 《臺灣風物》,第 46 卷第 4 期(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96 年 12 月出版),頁 21-52; 范燕秋, 〈疾病、邊緣族群與文明化的身體──以 1895-1945 宜蘭泰雅族為例〉 , 《臺灣史研究》 , 第五卷第一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9 年 11 月出版) ,頁 141-175。 見杒聰明, 《中西醫學史略》 (臺北:財團法人杒聰明博士獎學基金會,2011 年 4 月 30 日再版) , 頁 491-492。 參陳勝崑, 《醫學‧心理與民俗》 ,頁 225-238。另參張珣, 《疾病與文化》 (臺北:稻鄉出版社, 1989 年 7 月初版) ,第六章, 〈民俗醫生──童乩〉 ,頁 73-82、第七章, 〈台灣民俗醫療研究〉, 1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香光莊嚴門第七十二期〕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 wv 一一三.. 行動。所以,說社區的要旨即要在無組織的地理社區內 9

行政院於八十二年十月七日函頒公共工程施工 品質三層級管理制度;第三層級品管工程施工 查核為工程主管機關或工程會,第二層級品管 品質保證為工程主辦單位或監造單位,第一層

大師這篇論文把二十世紀以前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分成五個時期:秦漢

一個漢堡包中的生菜重 50 g,準確至最接近的 g。下列哪一項不可能是該漢堡包中生菜

中華民國一百零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勞特字第 1063001251 號函訂定 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十月二十三日發特字第 1083001675 號函修正第六點附件四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十月一日勞職特字第 0960501957 號令訂定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七月十日勞職特字第 0970503244 號令修正

知人善用 大興土木 體恤民情 荒淫無道 好大喜功 學術自由 箝制思想 國力擴展 吏治清明 嚴刑峻法 勞民傷財

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十二月二十日職訓字第 1022500888 號令訂定 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四月十七日發法字第 1036500433 號令修正 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發訓字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