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改革開放後天津產業結構的發展與其影響因素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改革開放後天津產業結構的發展與其影響因素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7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 立 政 治 大 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黃智聰博士. 政 治 大. 立. ‧ 國. 學. 改革開放後天津產業結構的發展與其影響因素.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研究生. engchi. i n U. 葛崇高. v.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 一 年 六 月.

(2) 謝 辭 剛考上研究所的興奮與緊張,到現在完成這本論文即將畢業,這兩年 如同一場夢。回顧研究所的這二年生活雖然辛苦,但是收穫豐碩,能夠完 成碩士學業絕對不是只靠自己的力量,應該感謝的人太多了,在此一一獻 上我由衷的感謝。 首先我得感謝我的父母不斷在背後支持我,使我能夠專心準備考試, 進入到政大讀書,更能專心地在這兩年修課兼撰寫論文,以及重新體驗校 園生活。再來我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黃智聰老師的悉心指導,他化解了我. 政 治 大 研究,更感謝他不計本身繁忙的公事,熱心地指導我與馥冰同學的畢業論 立. 碩一時對於論文的恐懼,以詼諧、實用的上課方式讓我認識到了如何去作. ‧ 國. 學. 文,以及在他嚴謹的學術態度下,讓我學到如何去蒐集資料、分析文獻與 數據、使用研究方法、編寫論文格式。即使口試結束了,黃老師也不斷抽. ‧. 空指引我如何去修改它。也要感謝黃老師在內的童振源老師、李志強老師. y. sit er. io. 篇論文。. Nat. 三位口試委員撥冗審查我的論文大綱與學位考試,使我順利完成人生第一. n. 接著,我要感謝國發所的老師與同學,感謝童老師和李酉潭等老師適 a v. i l C n hengchi U 時地給我支持,感謝國臣學長、俊男學長、馥冰同學在我寫作論文時給予. 的不少幫助,感謝宗翰、婷婷、心怡、永旭、周怡同學給予我的鼓勵。再 來我要感謝財政所的文彬同學陪我奮戰到畢業前的最後一刻,另外再感謝 政大的桌球球友們,使我忙碌的研究生生涯有了放鬆與運動的機會。有了 你們讓我的這兩年不孤獨,能夠永遠留下這多彩多姿的研究所回憶。 謹以此篇論文與你們分享我的喜悅與榮耀。 葛崇高 謹致 于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2012 年 6 月.

(3) 論文摘要 論文名稱:改革開放後天津產業結構的發展與其影響因素 校所系別: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班 指導教授:黃智聰博士 研究生:葛崇高 關鍵詞:天津、產業結構、工業化、產業升級、共整合 ARDL. 天津經過百年來的努力發展,以及改革開放後濱海新區在「十一五規. 政 治 大 資亟欲前往的投資地點。從天津三級產業結構的觀察,可以發現雖然目前 立. 劃」被納入國家發展戰略,不但成為中國大陸高收入的城市,亦是眾多外. ‧ 國. 學. 天津的第二、三級產業的分布仍與先進國家有所落差,但整體來說,仍是 逐漸從二三一的產業結構往三二一的產業結構發展。但 1997 年至 2006 年. ‧. 仍發生工業化現象,即工業部門產值比重增加。這段時間亦伴隨產業升. y. sit. io. 果主要與天津濱海新區的發展關係最密切。. er. Nat. 級,使得產業結構從消費財產業轉成為資本財產業。由政策上觀察,此結. n. 從本研究的 ARDL 時間序列模型的估計中發現,造成天津工業化的最 a v. i l C n hengchi U 主要因素為資本勞動比的提升與貿易依存度的增加,而造成產業升級的主 要因素則為外資與財政的科技支出。天津政府在經濟迅速發展的條件下, 調節產業結構的均衡發展亦是重要任務,使得天津以及中國大陸其他城市 能夠早日進入已開發國家的產業結構模式。.

(4) Tianjin’s Industrial 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fter the Reforms and Opening Thomas Chung-Liang Koh Abstract After centuries of efforts to develop and the Binhai New Area being writing into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 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 after reform and open-up, Tianjin has not only become the high-income cities in mainland China, but also a location that many foreign investment is anxious to go. According to the observation of Thric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Tianjin, there is a big gap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Tianjin’s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y with compared with other advanced countries. However, on the whole, there is still a gradual shift from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wo-three-one to three-two-one. From 1997 to 2006, there is still a phenomenon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Tianjin, which means that the percentage of secondary industry increasing the whole industrial sectors’ GDP. It’s also accompanied with industrial upgrading, which means that industrial structure will turn from consumer goods industries to capital property industries. From the prospect of policy, this result is most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By using ARDL time series model, this study estimates found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of Tianjin industrialization was the capital-labor ratio improvement and the increase a l of trade dependence. Thei vmain factor of causing the industrial upgrading was the n finance spending on C hforeign investmentUand e ndevelopment, technology. Under the rapid economic g c h i adjust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for balanced development is also Tianjin Government’s important task that could help Tianjin and other cities in mainland China as early as possible to enter the mode of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s industrial structure.. 立. 政 治 大. n. er. io. sit. y. ‧. ‧ 國. 學. Nat. Keywords: Tianjin, industrial structure, industrialization, industrial upgrading,. ARDL with cointegration.

(5) 目 第一章. 錄.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流程 ......................................................................................5. 第二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三章. 文獻回顧 ....................................................................................... 8 工業化與產業升級的衡量 .............................................................................8 探討中國三級產業結構研究的文獻 ..........................................................12 探討中國產業升級研究的文獻 ...................................................................14 本章小結 .........................................................................................................16. 政 治 大 天津市的三級產業結構發展與現狀 ..........................................................16 立 天津市製造業產業結構的發展現況 ..........................................................21. 天津市的產業結構發展、現況與政策 ................................... 17. ‧ 國. 實證模型與變數說明 ................................................................ 30. ‧. 第四章. 學.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天津產業結構發展相關的政策 ...................................................................25 第四節 本章小結 .........................................................................................................29. al. v i n Ch 實證研究結果 ............................................................................. 45 engchi U n. 第五章. er. io. sit. y. Nat. 第一節 研究範圍與資料來源 ....................................................................................30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模型介紹 ....................................................................................33 第三節 變數說明 .........................................................................................................36 第四節 本章小結 .........................................................................................................44. 第一節 工業化的實證結果與模型正確度檢定 ......................................................45 第二節 產業升級實證結果與模型的正確度檢度 ..................................................51 第三節 本章小結 .........................................................................................................56. 第六章. 結論與政策意涵 ......................................................................... 58. 第一節 結論 ..................................................................................................................58 第二節 政策意涵 .........................................................................................................60. 參考文獻 ...................................................................................................... 61.

(6) 圖 次 圖 1:天津市三級產業結構百分比演進圖(1978-2011)…………………3 圖 2:本論文之研究流程圖…………………………………………………6 圖 3:中國大陸三級產業結構百分比演進圖………………………………19 圖 4:天津市三級產業結構百分比演進圖…………………………………19 圖 5:1978 年與 2011 年天津三級產業結構圓餅圖 ………………………20 圖 6:天津市的 C-H 值演進斜線圖…………………………………………23 圖 7:中國大陸三級產業結構百分比演進圖………………………………2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7) 表 次 表 1:2008 年各地三級產業結構分布狀況…………………………………3 表 2:Hoffman 產業升級階段 ………………………………………………9 表 3:關於工業化與產業升級的衡量方法…………………………………11 表 4:工業化的可能影響因素文獻整理……………………………………13 表 5:產業升級的可能影響因素文獻整理…………………………………15 表 6:消費財、中間財、資本財產業分類列表……………………………22 表 7:濱海新區的三級產級結構與對天津的經濟貢獻度(1993~2009)…27. 政 治 大 表 9:影響天津產業升級變數列表…………………………………………40 立 表 8:影響天津工業化的變數列表…………………………………………38. ‧ 國. 學. 表 10:天津工業化模型長期關係實證結果 ………………………………46 表 11:天津工業化模型短期實證結果 ……………………………………47. ‧. 表 12:天津工業化模型正確性之檢定結果 ………………………………50. sit. y. Nat. 表 13:天津產業升級模型長期關係實證結果 ……………………………52. er. io. 表 14:天津產業升級模型短期關係實證結果 ……………………………53. n. 表 15:天津產業升級模型正確性之檢定結果 ……………………………55 a v. i l C n hengchi U. 1.

(8)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背景與動機. 「產業結構(industrial structure)」為各產業的構成及各產業之間的聯 繫與比例關係。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各種生產部門對經濟體的貢獻都會 存在差異,一般來說這種貢獻的差異以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以下簡稱產值或 GDP)來計算比較常見。而產業部門的分類方式, 總括的分類方式有兩大領域、兩大部類分類法,1以及三級產業分類法,2這 兩種分類法,以三級產業分類法較為常見。產業結構的變動必然是一個地. 政 治 大. 區經濟成長過程中所會出現的現象,一國的經濟成長,將會推動產業結構. 立. 的變動。三級產業結構中的第二級產業比值的變動可以顯示一個經濟體的. ‧ 國. 學. 工業化(industrialization)情形,亦可從第二級產業內的製造業分成消費 財產業與資本財產業,從兩者比重改變來分析經濟體是否正在進行產業升. ‧. 級(industrial upgrading)。. y. Nat. sit. 天津市位於河北省,為中國大陸的四大直轄市之一(北京、天津、上. a. er. io. 海、重慶) ,也是大陸北方最大的沿海開放城市,簡稱津。中國大陸將天. n. iv 津定位為北方經濟中心,其地理位置東臨渤海,亦被國務院定位為「環渤 l. n U engchi 海地區的經濟中心」 ,3相鄰首都北京市與重工業地級市唐山市,合稱京津. Ch. 冀地區。2006 年 3 月 22 日大陸國務院常務會議,將天津完整定位為「國際 港口城市、北方經濟中心、生態城市」,在「十一五規劃」中,將天津納入 國家戰略,設立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使天津成為「中國經濟第三增 1. 這種分類法為按生產活動的性質與產品屬性來分類,也就是將產業部門分成物質資料生產與非物質資料 生產,物質資料包括農業、工業、建築業、運輸郵電業、商業等;而非物質資料生產包括科學、文化、教 育、衛生、金融、保險、諮詢等部門。 2 此種分類法將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門稱為第一級產業,或稱(農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牧業和漁業) ;對 初級產品進行再加工的部門稱為第二級產業,指工業包括採礦業,製造業,電力、煤氣、水的生產和供應 業)和建築業;第三級產業主要分成流通部門(交通、運輸、批發、零售、餐飲業等)與(服務部門金融、 保險、房地產、教育、衛生、文化藝術及廣播電影電視業、科學研究、國家機關等) 。請參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02) 3 環渤海經濟區指渤海周邊地區構成的經濟帶,包含京津冀地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遼中南城市群, 易延伸輻射至山西、內蒙古。範圍占據中國的 12%及人口的 20%。. 1.

(9) 長極」 ,中國大陸近年為了複製珠三角與長三角的成功經驗,4極力發展位 於東北的濱海新區,52006 年公布的《天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 個五年規劃綱要》中確定天津濱海新區納入中國大陸國家發展戰略,並提 供諸多誘因,積極對台商進行招商,擬在濱海新區撥地建設台商工業園 區,對外商提供諸多優惠。6包括富士康集團、中芯國際、頂新集團等在內 的 2000 多家台資企業已在天津落戶,在兩岸不斷的和平交流中,天津是 台資企業投資的重要考量地點。7根據天津統計年鑑,2010 年天津的生產 總值為 9200 多億人民幣,特別是人均生產總值已繼深圳、上海、北京之. 政 治 大 一。作為中國大陸經濟發展領先的城市以及其國際化地位,天津的產業結 立 後通過了 10000 美元的門檻,意味著天津已是中國大陸高收入的城市之. 構發展情形有其研究的價值。. ‧ 國. 學. 圖 1 為整理天津統計局所公布的 1978 至 2010 年的三級產業結構演進. ‧. 數據,1978 年改革開放時三級產業的生產總值比重是 6.1:69.6:24.32,. y. Nat. 到了 2011 年為 1.4:52.5:46.1。可以簡單觀察到天津市的三級產業結構,. er. io. sit. 自改革開放以來皆是以第二級產業對經濟體占最大程度貢獻,故本文選擇 天津的第二級產業(工業)作為研究其產業結構的重心。第一級產業(農. al. n. v i n Ch 業)比例的下降與第三級產業(服務業)比例的上升,也是符合大部分已 engchi U. 開發家的經驗。但以 2008 年為例不論是中國大陸或天津的三級產業結構. 狀況都跟台灣以及目前已開發國家的情形有所差異(見表 1) 。其差別在於 第二級產業所占的 GDP 比例不僅大於大陸水準,更是遠遠超越台灣、美. 繼深圳經濟特區、浦東新區之後,天津濱海新區成為又一帶動區域發展的經濟增長極,詳見「天津總體 規劃獲國務院批覆 定位為北方經濟中心」,人民網,2011-12-7 查閱。 「津京滬穗渝入圍國家中心城市 區 域發展戰略調整」,北方網,2011-12-7 查閱。 5 濱海新區經十餘年的自主發展後,在 2005 年被寫入「十一五」規畫並納入國家發展戰略,成為國家重點 支持開發開放的國家級新區,處於華北平原北部,環渤海地區的中心帶,面積 2270km2 為副省級市轄區, 可參閱天津濱海新區政務網,新區簡介,http://www.bh.gov.cn/html/bhxqzww/XQGY22005/List/index.htm。。 6 如讓企業享有兩免三減半: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徵收所得稅(稅率 7.5%)。 同時為了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尚有貸款的貼息、高技術產業的補助、高級技術人才的補助等台商進駐天 津濱海新區開拓華北市場,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址: http://www.npf.org.tw/post/2/5293。 7 詳見「台商工業園區在天津落戶」,杭州寫字樓網,http://www.o571.com/news/gyyq/20081215134248.htm 2011-12-7 查閱。 4. 2.

(1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國、英國、日本、德國,而第三級產業所占的 GDP 比例為 40.2%,與其他. er. io. sit. y. Nat. 占 69%以上的已開發國家有著很大的差別。. n. 表 1:2008 a 年各地三級產業結構分布狀況 v 地區或國家. i l C n 第一產業 GDPh比例 e n g c第二產業 h i UGDP 比例. 第三產業 GDP 比例. 天津. 1.8. 55.2. 43.0. 中國大陸. 10.7. 47.5. 41.8. 台灣. 1.4. 27.5. 71.1. 美國. 1.2. 19.6. 79.2. 英國. 0.9. 22.8. 76.2. 日本. 1.4. 26.5. 72.0. 德國. 0.9. 30.1. 69.0. 資料來源:整理自 The World Bank, http://www.worldbank.org/。 3.

(11) 從圖 1 第二級產業來檢視天津工業化的情形,可以發現自 1978 年改 革開放以後至 1998 年第二級產業在 GDP 所占的比例從約 70%的高點呈現 往下降,即反工業化(de-industrialization) ,2002 年至 2006 年第二級產業 卻出現了工業化的情況,而之後又再度出現反工業化。影響天津第二級產 業在三級產業結構變動的因素為本文欲探討的重點之一,但僅是檢視第二 級產業對於天津的產業結構能了解的程度過於片面,另一方面,工業化的 意涵並非僅是第二產業在整個三級產業比例的增加,亦伴隨著產業升級, 促使產業本質的改變,提高生產的附加價值來增進經濟發展。天津市第二 級產業中的製造業對整體 GDP 無疑占相當重要的貢獻,8已開發國家的製. 政 治 大 造業產業結構大多是由消費財產業部門轉向資本財部門為主來發展, 立. Hoffman(1958)與 Chenery(1960)視這樣的轉變為一個經濟體的產業升. ‧ 國. 學. 級。天津具備中國大陸北方最大沿海港口城市的特徵以及為環渤海經濟圈. ‧. 最重要的城市,本文的研究方向為分別探討天津的進出口與外資的引進是. y. Nat. 否對天津的工業化與產業升級有影響?天津人均收入與教育水平的提升. er. io. sit. 是否會降低工業產值在總 GDP 所占的比例?研發支出與企業規模是否能 促進天津工業的產業升級?又是否會受其他相關政策影響?. n. al. Ch. engchi. 8. i n U. v. 中國大陸的第二產業分類為採礦業、製造業,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築業等四類,而製造 業又可再分為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製造業、飲料製造業、煙草製造業、紡織業,紡織服裝、鞋、帽製造 業,皮革、毛皮(絨)及其製造業、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製品業、傢具製造業、造紙及紙製品業、 印刷業和記錄煤業的複製、文教體育用品製造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廢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 製造業、醫藥製造業、化學纖維製造業、橡膠製品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金屬製品業、通用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電 力機械及器材製造業,通訊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儀器儀錶及文化、辦公用機械製造業、 工藝品及其他製造業、廢棄資源和廢舊材料回收加工業等 30 種產業。 《三次產業劃分規定》,中華 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4.

(1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流程. 針對「研究背景和動機」敘述,本文的研究目的整理如下: (一)經由文獻分析,從回顧過去有關產業結構的研究,來瞭解對於工業 化與產業升級的衡量指標。 (二)從回顧文獻與政府的相關政策中,瞭解可能影響工業化與產業升級 的變數。 (三)為了能夠更準確明白天津產業結構的發展,從文獻中整理前人提出 的變數後,經由相關數據的蒐集以及統計方法的實證研究,來檢驗 出這些變數會對天津三級產業結構與產業升級產生何種實質影響。. 政 治 大. (四)從模型分析的結果來給予學界做為研究時的參考,以及擬定產業發. 立. 展的相關單位政策建議. ‧ 國. 學. 為了達到以上四個研究目的,可經由圖 2 的研究流程來說明執行步. ‧. 驟,分述如下:. (一)透過相關文獻的檢閱與回顧,瞭解學界目前對於影響中國大陸工業. Nat. sit. y. 化與產業升級的因素之研究成果,進而歸納、分析影響天津產業結. er. io. 構的決定因素。. n. a (二)透過對歷年來天津產業政策與一些數據的基本分析,來對天津產業 iv l C hengchi Un 結構的現況發展作出具體、客觀性的綜合描述,使吾人對於天津市 的工業化與產業升級有更深入的認識。 (三)藉由蒐整相關統計數據,建立嚴謹的實證模型,透過精準的估計、 分析與檢驗,本研究可以定義外資、資本勞動比、出口、進口、工 資以及教育在天津第二產業發展中所扮演角色,以及外資、資本勞 動比、出口、進口、工資以及教育對天津製造業的產業結構又會有 如何的影響程度。 (四)透過實證分析所得數據與結論的支持下來呼應研究目的,本研究可. 5.

(13) 研究目的:探討影響天津產業結構 工業化與產業升級的變數. 回顧有關中國大陸製造業 產業結構研究之文獻. 回顧有關研究中國大陸三 級產業結構研究之文獻. 從文獻回顧的分析與整理中決定採 用的研究方法,並整理出可能會影 響依變數的變數. 立. 政 治 大. er. io. sit. Nat. 研究資料的蒐集與整理與基本的分 析以及實證模型的建立. y. ‧. ‧ 國. 學. 說明天津三級產業與製造業產業結 構的現況. a. n. v. i l C 經時間序列模型統計分析出結果, n hengchi U 以驗證哪些變數對天津的三級產業 與製造業產業結構有影響。 結論與建議. 圖 2:本論文之研究流程圖. 6.

(14) 以有所本地對國家產業發展給予可行之建議,提供學術研究與相關 單位政策擬定之參考。 本論文的架構如下:第二章為文獻回顧,加以整理過去如何以產業結 構來衡量工業化與產業升級以及研究中國大陸產業結構的國內外文獻;第 三章主要為描述天津產業的實際發展狀況,以及回顧影響天津產業結構的 相關政策;第四章則是介紹本研究所使用的實證模型,並解釋各種變數的 意義;第五章將實證研究產生的結果呈現,並說明其意義;第六章為本文 結論,並從研究成果來對中國大陸產業結構發展做出政策上的建議。.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7. i n U. v.

(1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Fisher(1939)認為,人類的經濟活動可以分成三個產業,即第一產 業(primary Industry)、第二產業(second Industry)、第三產業(tertiary Industry),第一產業為農業和畜牧業;第二產業以製造業為主;第三產業 則是非物質的商業和服務業,並以各產業部門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之比 率為衡量基準。與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 2003 年 5 月頒布的《三次產業劃 分規定》中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 (GB/T4754-2002)的三級產業分類理 念相似。9而三級產業結構的發展過程,Clark(1957)認為,通常是由以. 政 治 大 素來看產業結構發展,則是由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向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 立 第一級產業為主朝向以第二、第三級產業為主的方向演變,若是從使用要. ‧. ‧ 國. 學. 型。. 第一節 工業化與產業升級的衡量. y. Nat. sit. 關於從產業結構來衡量工業化的方式,Kuznets(1965)認為,工業部. a. er. io. 門(包括水電瓦斯業、製造業與營建業總生產值)總生產值與國內生產毛. n. iv 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 l ,GDP)的比例、工業部門雇用人數與總勞動人. n U engchi 口的比例、以及工業部門資本雇用量與總資本量的比例這三種數值可以用. Ch. 來衡量一國工業化程度,比值愈高則工業化程度愈高。Sutcliffe(1971)認 為,要判定一國的產業是否已達到工業化程度,分別須達到工業部門的總 生產值與 GDP 的比例≧25%,製造業總生產值與工業部門總生產值比例≧ 60%以及工業部門所雇用的勞動人口與總勞動人口的比例≧10%等三個條 件。Chenery and Syquin(1986)認為,判斷產業的工業化程度,可由製造 業總產值占生產總值的比例、製造業出口額占總出口額的比例、以及生產 可貿易財部門的就業量的比例等三種標準來衡量。 9. 分類方式請見註 2 8.

(16) 製造業的產業結構變化,可以視為第二級產業的升級。Hoffman (1958)認為,衡量製造業的產業結構應將製造業分成消費財產業與資本 財產業,然後視兩者產值之比值來衡量,即為 Hoffman 指數,數值愈低的 話(資本財產值愈高),則產業升級程度愈高。因為資本財產業與消費財 產業相比,具有資本、技術較密集的特點,故資本財產業產值的比例提高, 可以視為一個經濟體的產業升級。Hoffman 並將產業升級分為了 4 個階 段,第一階段消費財產業占主導地位,Hoffman 指數為 4~6,第二階段資 本財產業的成長速度逐漸快於消費財產業,Hoffman 指數為 1.5~3.5,第三. 政 治 大 0.5~1.5,第四階段資本財產業已超過消費財產業,Hoffman 指數小於 1, 立 階段資本財產業已增長至與消費財產業不相上下,Hoffman 指數為. 整理如表 2。. ‧ 國. 學. 由於社會發展前期消費需求大於投資需求,所以工業部門以食品、紡. ‧. 織等維持人們基本生活條件為主,這些產業大都有投資少、技術要求低、. y. Nat. 勞動密集、周期短的特性,生產出來的產品為滿足人們最終需求,在國家. er. io. sit. 發展初期缺乏資本技術、勞動成本低廉時適於發展這些產業。而當社會資 本積累提升、技術進步、勞動力成本提高時,滿足中間需求的產業得到充. n. al. 產業升級階段. i n C h 產業升級階段 表 2:Hoffman engchi U. v. Hoffman 指數. 產業升級意涵. 第一階段. 4~6. 消費財產業占主導地位. 第二階段. 1.5~3.5. 資本財產業成長速度逐漸快於 消費財產業. 第三階段. 資本財產業與消費財產業不相. 0.5~1.5. 上下 第四階段. 小於 1. 資本財產業超過消費財產業. 資料來源:整理自 Hoffman(1958) 。 9.

(17) 分的發展條件,即是生產資本如機械、金屬工業的資本財產業,而逐漸領 先滿足消費需求的消費財產業,成為主導產業,若是以輕重工業來分,消 費財產業大多是屬於輕工業,而資本財產業較多屬於重工業。與 Hoffman 的方式類似但不同的是,Chenery(1960)則將製造業產業除了同樣分成消 費財產業、資本財產業外,又再依產品需求分出了中間財產業,而僅取消 費財與資本財產業的產值比值來比較以衡量工業化程度。比起 Hoffman 的 衡量指標,Chenery 提出來的分類又更為細膩。此種衡量方式雖然有其缺 陷,而且僅探討製造業,無法知道工業對農業、服務業影響情形,故適合. 政 治 大 表 3 為各學者所定義出來產業升級與工業化的衡量方法,單從衡量工 立. 針對製造業來衡量產業升級。. 、Sutcliffe(1971) 、Chenery and Syquin(1986) 業化來說,Kuznets(1965). ‧ 國. 學. 皆有提出以第二級產業部門的生產總值與就業量來衡量工業化,而大部分. ‧. 探討產業結構的文獻使用生產總值當指標又多於就業量,故從以上文獻可. y. Nat. 歸納出工業部門 GDP 比重是常用且方便的衡量工業化指標,相當於以中. er. io. sit. 國大陸國家統計局所定義的第二產業 GDP 占總產業 GDP 的比重。而由 Chenery 修正過的 Hoffman 指數適於作為衡量產業升級的指標。. n. al. Ch. engchi. 10. i n U. v.

(18) 表 3:關於工業化與產業升級的衡量方法 作者. 衡量指標. Hoffman. 將製造業分成消費財產業與資本財產業,而視兩者產值之比. (1958). 值來衡量,數值愈低的話(資本財產值愈高),則產業升級程 度愈高。. Chenery. 將製造業分成消費財產業、資本財、中間財產業,僅取消費. (1960). 財與資本財產業的產值比值來比較以衡量產業升級。. 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的比例. 學. (1965). ‧ 國. Kuznets. 政 治 大 1.工業部門(包括水電瓦斯業、製造業與營建業)總生產值與國 立 2.工業部門雇用人數與總勞動人口的比例. Nat. sit. y. ‧. 3.工業部門資本雇用量與總資本量的比例. 國家的產業是否已達到以下條件:1.工業部門的總生產值與. (1971). GDP 的比例≧25%。2.製造業總生產值與工業部門總生產值 a. er. io. Sutcliffe. n. iv l C n 比例≧60%。3.工業部門所雇用的勞動人口與總勞動人口的比 hengchi U 例≧10%。. Chenery. 1. 製造業總產值佔生產總值的比例。. and. 2. 製造業出口額占總出口額的比例。. Syquin. 3. 生產可貿易財部門的就業量的比例。. (1986) 註:依年代順序排列。. 11.

(19) 第二節 探討中國大陸三級產業結構研究的文獻 先進國家的發展經驗,大多是由第一產業為主的農業社會轉型成第 二、三級產業為主的工商業社會,符合 Clark(1957)提出的「配地–克拉 克定理(Petty-Clark's law)」 :當人民整體收入水平提高,勞動力會往報酬 較高的產業移動,造成產業結構的轉換,即是第一產業首先轉移至第二產 業;爾後第二產業轉移至第三產業。王得新、牟永泉(2011)以簡單迴歸 模型分別探討 1994-2008 年外資對天津第一、第二、第三級產業結構的影 響,研究顯示外商直接投資能夠拉動了天津市的第二、第三級產業成長,. 政 治 大 津市的工業,而對第一級產業的投資甚少,雖然外商投資有拉動第三級產 立. 但第二級產業受外資的刺激大於第三級產業,原因為外資大部分投資於天. ‧ 國. 學. 的成長但不足以改變天津以第二級產業為主的情況。魏作磊(2006)以 C-D 生產函數計算 1984-2003 年的 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外商直接投. ‧. 資)對中國大陸的三級產業的平均貢獻度。其研究亦認為,FDI 對工業的. sit. y. Nat. 發展遠遠超過的農業與服務業,若是排除掉 FDI,中國大陸 2003 年的服務. er. io. 業比重應增加近 3%。岳福琴(2011)則認為,外商直接投資提升了第二. n. 級產業技術水平與生產效應,但亦擔心外資使得中國大陸產業結構過度集 a v. i l C n hengchi U 中在第二級產業而不利中國大陸第三級產業的發展。. 陸澤錦、黎迪康(2011)以 2000-2008 年中國大陸各省市的數據建立 單方程平行數據模型,研究指出投入要素、技術因素、國內外經濟環境、 產業政策對中國大陸各地區第二產業的 GDP 比重皆有影響。袁金宇(2006) 的實證研究認為,貿易提高了中國大陸第二產業的 GDP 比重,而固定資 產投資對第二產業的產值亦有正面影響,但從業人數對產值的影響,第三 級產業是大於第二級產業。甘國華(2005)從三級產業的產值、勞動力構 成與比較勞動生產率的分析中,指出後人類工業化時期,隨著人民收入提 高,金融業、保險業、服務業等第三產業應崛起而占產業主導地位,但由 12.

(20) 於中國大陸較忽略人力資本的提升,而僅重視物質資本的結果,使得中國 大陸第二產業在產值與比較勞動生產率皆占領等地位。靳友雯、潘娜 (2011)從財政支出對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三級產業結構影響的敘述統計中 指出,財政政策尤其是支出政策的調整,可引導資源在產業間的優化配 置,進而推動產業結構協調化和高度化方向發展。 表 4:工業化的可能影響因素文獻整理 論文. 結論 人民收入提高將使社會的產業結構經一二三級產業. Clark(1957). 順序演變。. 政 治 大. 立. 甘國華(2005). 收入提升應使中國大陸服務業興起,但重視物質資. ‧ 國. 學. 本而不重人力資本培養,使得第二級產業提升。 貿易提高了中國大陸第二產業的 GDP 比重,而固定. (2006). 資產投資對第二產業的產值亦有正面影響. sit. Nat. n. al. er. FDI 對工業發展的影響大於農業與服務業。. io. 魏作磊(2006). y. ‧. 袁金宇、湯荻. i n U. C. v. 王得新、牟永泉. hengchi 因為外商主要投資天津的第二級產業,使得外資增. (2011). 加促進工業化。. 岳福琴(2011). 外商投資能提升第二級產業的技術水平與生產效 應。. 陸澤錦、黎迪康. 投入要素、技術因素、國內外經濟環境、產業政策. (2011). 對中國大陸各地區第二產業的 GDP 比重皆有影響。. 註:依年代順序排列,若年代相同則依照比劃順序。. 13.

(21) 第三節. 探討中國大陸產業升級研究的文獻. 許松根(2000)利用 Chenery 修正的 Hoffman 指標來探討出口擴張 是否能帶動中國大陸製造業的產業成長,從分析 1983 年到 1998 年的時間 序列模型中指出,出口對中國大陸製造業產業結構的變化無影響。而黃智 聰、潘俊男(2002)則利用相同指標的倒數簡稱(C-H 指數)來探討影響 中國大陸地區造業產業結構的決定因素,藉由分析 1993、1994、1997、 1998、1999 年大陸 30 個地區的 C-H 指數,得出外資的引進、企業規模、 資本勞動比例為主要的影響因素,亦與許松根認為出口擴張並不會促進中. 政 治 大 國大陸的 C-H 值,再區分為資本財產業地區與消費財產業地區,資本財地 立. 國大陸產業升級的結論相似。但是若將大陸 30 個地區依大於或小於全中. ‧ 國. 學. 區的實證研究結果為外資的引進、企業的規模、出口以及進口皆為主要影 響因素;10消費財地區的影響因素則為進口、資本勞動比以及研發進展為. ‧. 主要因素。由於天津市也是屬於資本財地區,故進出口亦有可能是影響該. sit. y. Nat. 地製造業產業結構變遷的因素之一。王翠華(2011)則認為,出口可以帶. al. n. 料的進口。. er. io. 動製造業需求面的產業升級,進口可以從供給面提供資本品、技術和原材. C. i n U. v. h e n Globerman Blomstrom and Persson(1983)與 (1979)認為,外人直 hi gc. 接投資對地主國製造業會帶來外溢效果(spillover effect) ,亦可解釋為「潛 在間接的經濟效益」 (potential indirect economic benefits),可透過四種途 徑:一為透過技術的移轉與擴散;二為透過對當地員工的訓練;三為透過 市場競爭的壓力;四為透過向當地供應商購買原料、零件或其將產品銷售 予當地廠商。目前研究大多支持外資會對中國大陸產業造成外溢效果。王. 10黃智聰、潘俊男(2002)的實證研究中,外資、出口、企業規模對中國大陸資本財地區的影響均為負向, 而進口的影響則為正向。詳見黃智聰、潘俊男(2002),「中國大陸地區製造業產業結構的決定因素」,《中 國大陸研究》(台北),第四十五卷第二期,頁 97-123。. 14.

(22) 得新、牟永泉(2011)認為,投資天津市的外資重心從食品、服裝、低端 消費類電子轉向電子器材製造業、通信設備製造業、汽車製造業等資金及 技術密集的產業。但 Chung(1994)的研究則顯示,中國大陸大部分的外 資來自於台港澳,而這些外資投資的產業主要投資在勞力密集型產業,生 產消費財產品居多,顯示外資對於中國大陸產業升級未必會帶來正面影 響。賈康(1997)則認為,經由技術改造能使得產業升級。 表 5:產業升級的可能影響因素文獻整理 論文. 結論 外資帶來的外溢效果促進產業勞動技術效率。. Globerman (1979). 政 治 大 外資帶來的外溢效果對企業帶來正面的效率影 立. Blomstrom and Persson. ‧ 國. 響,並改變企業內部結構。. 學. 中國大陸外資來自於台港澳,偏好投資勞力密集型. Chung(1994). io. y. sit. Nat. 賈康(1997). ‧. 產業,生產消費財產品居多。. 技術改造能使得中國大陸產業升級。. er. (1983). a出口對製造業的產業升級沒有幫助。 iv l C n hengchi U. 黃智聰、潘俊男. 外資的引進、企業規模、資本勞動比例為造成中國. n 許松根(2000). (2002). 大陸產業升級主要的影響因素。. 王得新、牟永泉. 投資天津市的外資重心從食品、服裝、低端消費類. (2011). 電子轉向電子器材製造業、通信設備製造業、汽車 製造業等資金及技術密集的產業。. 王翠華(2011). 出口與進口分別從需求面與供給面帶來產業升級。. 註:依年代順序排列,若年代相同則依照比劃順序。 15.

(23) 第四節. 本章小結. 本文的研究目的為經由產業結構來探討影響天津的工業化與產業升 級因素,從本章的文獻回顧可以過濾學者對於衡量工業化的指標,而從這 些指標發現可以經由第二級產業在三級產業產值的比重變化適於衡量經 濟體的工業化,而 Hoffman(1958)與 Chenery(1960)的指標適於衡量 產業升級。 從對產業結構與工業化的研究文獻中,亦可瞭解何種變數可能對於天 津工業化與產業升級會產生影響,工業化的可能影響變數包括外資、進出. 政 治 大 含外資、進出口、資本、科技研發、企業規模、財政支出。亦可從前人的 立. 口、資本、居民收入、財政支出、教育等;產業升級的可能影響變數則包. ‧ 國. 學. 研究結果中對本文的研究結果做出影響方向的假設,在產業升級的影響因 素上,對於外資、進出口的影響方向,各種研究顯示的差異性較高較難預. ‧. 期這些因素會在本研究出現何種影響,故這些變數對天津產業升即的影響. n. al. er. io. sit. y. Nat. 也是本文欲探究的重點之一。. Ch. engchi. 16. i n U. v.

(24) 第三章. 天津市的產業結構發展、現況與政策. 中國大陸自 1978 年改革開放以來,以市場導向的經濟發展已超過了 30 個年頭,2007 年中國大陸以平均購買力平價計算的大陸國民生產毛額 (GDP)已超越日本,居於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中國大陸於 2009 年 出口額也已高居世界第一,大陸的崛起早已成為世界強權關注的焦點。中 國大陸的工業無疑對大陸的 GDP 貢獻占相當重要的位置,而從瞭解天津 的產業結構的變遷,可以明白天津的經濟發展策略,並得知天津是否已經 進入產業轉型。. 第一節. 政 治 大. 立 天津市的三級產業結構發展與現狀. ‧ 國. 學. 根據天津市統計局編輯的《天津五十年 1949-1999》 ,天津的經濟發展 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 1950-1957 年,這個時期在政府採取國. ‧. 營經濟的統治情況下,天津的工業發展迅速,內外貿易活躍,與外地經濟. y. Nat. sit. 聯繫廣泛,這段時間經濟增長速度為每年平均遞增 23.2%,天津在全國的. a. er. io. 經濟地位有了明顯的提高。第二階段則為 1958-1965 年,這段時間由於歷. n. iv 經大躍進及「四清」運動,對天津的經濟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這八年間 l. n U i 年-1978 年,此一時期受到 e n g c h1966 的經濟增長平均速度僅 4.3%。第三階段為. Ch. 了文化大革命以及 1976 年的唐山大地震的影響,發展速度仍然緩慢,平 均年增率是 7%。第四階段則為 1979 年-1998 年,此時期天津貫徹執行中 國共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路線方針與政策,而成為經濟發展相當快、 綜合經濟實力得到顯著增強的時期,平均年增率為 9.3%。而之後天津的發 展,在 2001 年-2010 年,根據《天津統計年鑑 2010》的記載,成長率更是 高達 15.1%,祝爾娟(2010)認為,投資是天津經濟成長的主要驅動力, 投資增幅遠大於消費增幅。 天津工業發達、門類齊全,是中國大陸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也是大陸 17.

(25) 重要的老工業基地和中國大陸傳統與當前重要的工業城市。回顧改革開放 前的天津三級產業結構並與全中國大陸水平相比,從圖 3 及圖 4 可以發 現,可以發現天津的產業發展狀況並不如同全國發展過程中各級產業出現 了多次的交會情形,而是始終維持二三一的產業結構分布,第二級產業在 1959、1970-1975 年皆達到 70%的高比重。由於天津本身的歷史背景因素 11. ,國民政府時期和計劃經濟時期,天津的工業發展水平在中國大陸是僅. 次於上海。天津自 1952 年至改革開放前,全大陸經濟發展是完全採取國 家主導的計劃經濟模式,1958 至 1960 年代上半年的大躍進時期,由於「大. 政 治 大 例,從圖 4 可看出被排擠掉的是第三產業,這與全大陸(圖 3)以農業換 立. 煉鋼鐵」運動,使得天津的工業產出占有率也快速提升,達到了 70%的比. 取工業的情形有所不同。而在大躍進結束後,工業產出佔有率也與全中國. ‧ 國. 學. 大陸一樣快速衰退,1961 年以後才又繼續上升,至 1966 年工業產出占有. ‧. 率又達到大躍進時期的水準,而後至 1969 年期間又是呈現下降的情況,. y. Nat. 之後在 1977 年改革開放前天津的工業產出占有率多是維持在 70%左右的. er. io. sit. 程度。而天津的第一級產業從圖 3 與圖 4 的比較,可以發現是遠低於全大 陸的產出占有率,維持在 10%上下。第三級產業在產出的比例上與全國較. al. n. v i n Ch 相近,但比起第二級產業在改革開放前較無明顯發展的趨勢。這個時期中 engchi U 國大陸在由國家主導的重工業為主發展策略背景下,容易扭曲產業結構的. 合理性,使得第二級產業容易出現激進成長,而又迅速衰退。 中國大陸 1978 年改革開放後,經濟取得快速發展,而在三級產業結 構的變化下,如已開發的國家經驗,從圖 3 可看出第三級產業得到快速的 發展,而第一級產業在中國大陸 GDP 的重要性則不斷呈現下降的情形,. 11. 天津自 1860 年開放為通商口岸後,西方各國在天津設立租界,清廷洋務派亦在天津興辦實業, 使天津成為中國北方開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國洋務運動的基第。由於此時代背景因素,使得天津的 工業、商業、金融業發展的早,軍事近代化、鐵路、電話、電報、郵政、採礦、司法、教育的建 設使得天津成為當時的第二大工商業城市與北方金融貿易中心。 18.

(26) %.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 Ch. engchi. 19. i n U. v.

(27) 第一、三級產業的比值在 1985 年交會。改革開放時的 1978 年中國大陸三 級產業結構的分布為 28.2:47.9:23.9,至 2010 年以演變為 10.1:46.8:43.1。 天津 1978 年的三級產業結構為 6.1:69.6:24.3,而 2010 年則為 1.6:52.5:46, 可以注意到天津改革開放後第二級產業比重相較全國是明顯呈現下降 的,第一級產業的情況也與全中國大陸情形一樣是呈持續下降,而產值比 重獲得提升的是第三級產業。但從圖 4 的觀察裡,可以發現天津自 1978 到 2010 年第二級與第三級產業的消長並非完全呈線性變化,兩者之間是 有互補關係,在 1980 年至 1998 年是呈現第二級產業比重下降,第三級產. 政 治 大 則出現了一波工業化現象,之後第二級產業又再度下降。改革開放至 2011 立 業比重上升的情形,1998 至 2003 則大致上沒甚麼改變,2003 到 2006 年. 年整體,第三級產業的比重明顯增多,而第二級產業與第一級產業的比重. ‧ 國. 學. 則出現萎縮。.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978 年. i n U. v. 2011 年. 圖 5:1978 年與 2011 年天津三級產業結構圓餅圖 資料來源:天津統計局,《天津統計年鑑》(1983-2011)與《天津五十年 1949-1999》 。. 20.

(28) 第二節. 天津市製造業產業結構的發展現況. 2008 年天津的第二產業比重達到 55.2%,生產總值為 12128.65 億元, 其中六大優勢產業:電子信息、汽車、石油化工、冶金、生物技術與現代 醫藥的工業總產值為 8323.89 億元,占全市工業產值的 68.6%。雖然第二 級產業與第三級產業的比值比起來有明顯下降,但天津第二級產業的比例 仍是較許多大城市高。天津製造業的產業結構也一直不斷再改變,從食品 加工業、紡織業等勞動密集型的輕工業轉向電器機械、電子、醫藥、通訊 設備製造等技術密集型工業轉移。從北京的功能定位來看、資源稟賦以及. 政 治 大 環境污染嚴重以及技術成熟的傳統產業將逐步退出北京的產業,天津對北 立. 對環境要求的角度來看,冶金、石化、食品、化工等水土能資源消耗大、. ‧ 國. 學. 京產業的擴散、轉移和延伸產業鏈提供了空間和條件,為北京重點發展“高 端、高效、高輻射”的產業、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供了機遇12。. ‧. 從文獻回顧中關於衡量製造業的產業結構升級方法,筆者採用. sit. y. Nat. Chenery(1960)與 Hoffman (1958)的概念,以天津資本財產業與消費. er. io. 財產業的總產值比例來衡量。而 Chenery 與 Hoffman 的指數差異是在於. n. Chenery 除了區分消費財與資本財產業時,在兩者之間多了中間財產業。 a v. i l C n hengchi U 並且為了研究時觀察的方便,黃智聰、潘俊男(2002)又再取 Hoffman 指 數的倒數,簡稱 C-H 指數,如此在觀察工業化程度時,此數值愈高,表示 工業化程度越高,C-H 指數即為本研究的應變數。其數學式為式(1): (1) GDPcap 為資本財產業生產總值,GDPcon 為消費財生產總值。根據中國大 陸國家統計局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02) ,中國大陸的製 造業屬於第二級產業,共計有 30 種產業。將這些產業分類成消費財、中 12. 詳見祝爾娟(2010),《天津濱海新區與北京產業對接的研究》。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21.

(29) 間財、資本財產業,但由於此分類法國家統計局是自 1985 年才開始使用, 1984 年以前的第二產業分類法僅 14 種,故需另外整理產業分類,其計算 出的 C-H 值 1978-1984 年亦有可能會與 1985 年以後產生落差,分類方式 如表 6,並將 1978 至 2010 年天津的 CH 值演進情形繪於圖 6。C-H 值的產 業分類方式在資料的掌握中較純以高低技術產業來衡量產業升級方便許 多。 表 6:消費財、中間財、資本財產業分類列表 製造業產業分類 產業項目 產業項目 (GB/T4754-2002) (原工業部門) 食品加工業、食品製造業、飲料製造 森林工業、食品 業、煙草加工業、服裝及其他纖維製 工業、縫紉工 造業,皮革、毛皮、羽絨及其製品業, 消費財產業 業、皮革工業、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製品業, 造紙工業、文教 家具製造業、印刷業、文教體育用品 藝術品工業等 6 製造業等 10 種產業。 種產業。. 立. sit. 業、醫藥製造業、化學纖維製造業、. 石油工業、化學 工業、紡織工業 等 3 種產業. y. 及煤焦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 ‧. ‧ 國. 學. 紡織業、造紙及紙製品業、石油加工. io. 橡膠製造業、塑膠製造業、廢棄資源. al. er. Nat. 中間財產業. 政 治 大. v. n. 和廢舊材料回收加工業等 9 種產業。. Ch. engchi. i n U. 非金屬礦物製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及 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 工業、金屬製品業、普通機械製造. 資本財產業. 業、專用設備製造業、交通運輸及器 材製造業、電器機械及器材製造業、 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儀器儀表及 文化、辦公用機械製造業,其他製造 業等 11 種產業。. 資料來源:天津統計局,《天津五十年 1949-1999》。. 22. 冶金工業、電力 工業、機械工 業、建築材料工 業、其他工業等 5 種產業。.

(30) C H 指 數.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根據黃智聰、潘俊男(2002)指出,中國大陸的製造業在 1981 年初期是. y. Nat. 主要以消費財產業為主,自 1981 年到 1992 年製造業產業結構則是有朝資. er. io. sit. 本財產業發展的趨勢,但是在 1993 至 1999 年間卻是先抑制了資本財的發 展而後繼續提升,中國大陸的產業結構的發展經驗是與大部分已開發國家. al. n. v i n 的經驗相異的。而天津市的C C-H 值變動情形如圖 h e n g c h i U 7 可見,也並非是一直往 上成長,在 1993 年明顯有被抑制發展的情況出現,原因可能為當時景氣. 過熱而使得政府採取「宏觀調控」 ,之後在 2007 年也有被抑制的跡象。與 工業化的情形比較,天津在 1998 年製造業有開始明顯發生產業升級的現 象,而天津改革開放後的反工業化現象也是自這一年開始停滯,在 1998 年至 2007 年產業升級是不斷地提升,而天津工業化則是上升到了 2006 年 後才有下降的趨勢,之後於 2007 年至 2010 年兩者皆出現反工業化的情形。 從圖 7 可觀察到 1980-2010 年天津與中國大陸的 C-H 值比較圖,天津 的產業升級水準除了 1980 年,大致上是略高於全大陸的,1993-1995 年皆 23.

(31) 有出現先大幅發展後抑制的情形。而 1998 年至 2007 天津資本財產業比重 的劇烈成長拉開與全國的差距,2007 年兩者的 C-H 值達到了 3 倍的差距, 2007 年後天津的產業升級才逐漸下降,縮短了與全大陸的差距,與天津相 比,全國的 C-H 值較穩定,僅小幅上升。. C H 指 數.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4. i n U. v.

(32) 第三節. 天津產業結構發展之相關政策. 在對天津的工業與產業升級的現況初步瞭解之後,在這節筆者將試圖 從相關政策與歷史背景來探討促成天津自改革開放後產業結構改變的原 因。 中國大陸 1978 年改革開放時期,為其第五個五年計劃時期 (1976-1980) ,自 1978 年加劇了基本建設投資規模,而後中央提出「調整、 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自 1979 年起利用 3 年時間進行調整,將過 去失調的國民經濟修正,並要求在未來兩年要壓縮基本建設投資、降低重. 政 治 大 整包含:提升國民經濟增長速度、強化基礎設施及加快能源、原材料工業 立 工業增長、發展輕工業,1993 年八五計劃時期國家提出優化產業結構的調. ‧ 國. 學. 的發展、亦要求加快農業、服務業的發展、擴大利用國外資金、資源、技 術和市場,而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亦在這一年積極招商、13吸收外資。在. ‧. 第九個五年計劃時期(1996-2000)將目標訂為消除貧困、14使人民生活富. sit. y. Nat. 裕以完成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天津市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大陸的重要工業基. 萎縮的第三級產業亦為市政府努力的目標。 a. er. io. 地,自改革開放後,為了能夠恢復與發展經濟中心城市的綜合功能,調節. n. iv l C n 1984 年 3 月 26 日至 4 月 h 6 日,中央黨書記處、國務院在中南海懷仁 engchi U. 堂召開沿海部分城市座談會,決定在進一步辦好經濟特區的同時,開放大 連、秦皇島、天津、煙台等 14 個沿海港口城市和海南島,新闢經濟技術 開發區,主要為推動技術新進的工業項目。1987 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之後, 中國大陸以擴大基本建設作為拉動經濟的手段,為重工業基礎較好的地區 帶來了更好的發展機會。有鑒於珠三角與長三角的成功經驗,1994 年天津 市委提出了建設濱海新區的決策,並提供誘因,吸引外資,而成為繼深圳、 13.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又稱泰達,創立於 1984 年 12 月 6 日,位於天津市區以東 4000 米,為天津市濱 海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一部分,面積 33 平方公里。 14 1992 年,摩托羅拉宣布在天津開發區投資 1.2 億美元建設生產基地,成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首個外資獨 資也是外資投資額最大的項目並在社會上引起轟動。. 25.

(33) 上海浦東之後的中國大陸第三經濟特區,直至現在已有 128 家世界 500 強 跨國企業進駐濱海新區。2005 年濱海新區被寫入「十一五規劃」並納入國 家發展戰略接著 2006 年 4 月濱海新區成為繼浦東新區後全國第二個綜合 配套改革試驗區。 濱海新區對天津 GDP 的重要性可以從表 5 中清楚瞭解,1993 年僅占 天津全市 GDP 的 20%,三級產業結構為 2.2:65.9:31.9,第二級產業的 比重高於全市的 56.4%,而發展至 2009 年,濱海新區的 GDP 為 3810.67 億元人民幣,已占天津全市的 50.66%,三級產業結構為 0.2:67.4:32.4。. 政 治 大 而天津的工業仍保持穩定成長,可知濱海新區大大地帶動了天津的工業 立. 即使是在 2008 的全球性金融危機下,北京、上海的工業均出現負成長,. 的 72.4%降為 67.4%,出現了下降情形。. 學. ‧ 國. 化。但從表 7 來看濱海新區的第二級產業比重在 2008-2009 年間也從最高. ‧. 中國大陸政府亦試圖去引導外資幫助大陸走向技術升級,1995 年 6 月. y. Nat. 頒布的《指導外商投資方向暫行規定》和《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即. er. io. sit. 企圖引導外資進入基礎建設、技術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國有企業技術改 造等項目。1997 年 12 月亦公布新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及《外商. al. n. v i n C h 。中國大陸亦在 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 2000 年 9 月審議《中 engchi U. 外合作經營企業法》 、 《中外合作經營法》 、以及《外資企業法》 ,2001 年 4. 月並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進行了修改,取消了內、外銷比例, 使得外資有更大的誘因進入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 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了 「十一五」期間推進產業結 構優化升級的重要任務和關鍵。指出:「發展先進製造業、提高服務業比 重和加強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建設,是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任務,關鍵是全 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增強科技成果轉化 26.

(34) 年代. GDP 貢獻度. 第一級產業. 第二級產業. 第三級產業. 1993. 20. 2.20. 65.90. 31.90. 1994. 23.3. --. --. --. 1995. 26.3. --. --. --. 1996. 29.1. 1.50. 70.20. 28.30. 1997. 30.8. 1.30. 68.76. 29.94. 1998. 31.1. 1.29. 63.33. 35.38. 1999. 32. 2000. 34.3. 2001. 36.5. 0.86. 67.79. 31.35. 40.2. 0.76. 69.07. 30.17. 40.9. 0.74. 69.33. 42.65. 0.64. 69.81. 43.9. 0.48. 68.48. 31.04. er. 表 7:濱海新區的三級產級結構與對天津的經濟貢獻度(1993~2009). 69.90. 29.70. 71.70. 28.00. al. 0.40. n. 45. Ch. e n0.30 gchi U. y. ‧ 國. io. 2006. sit. 2005. Nat. 2004. 31.13. ‧. 2003. 34.55. 學. 2002. 立. 政 1.05治 大64.40 0.93 67.94. v ni. 29.93 29.55. 2007. 47.1. 2008. 46. 0.20. 72.40. 27.40. 2009. 50.7. 0.20. 67.40. 32.40. 資料來源:天津市檔案館(2009) ,《天津濱海新區經濟發展實錄》。. 能力,提升產業整體技術水平。」2005 年 12 月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 過發布的《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進一步指明了當前及未來的產業 結構調整目標、原則、方向和重點,對於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和改 善宏觀調控,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保持國民經濟 27.

(35) 平穩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007 年在天津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李朝興 的介紹下,確立了「項目集中、產業集群、資源集約、功能集成」的產業 結構調整方向,提出了打造標誌性產業聚集區及具有特色的產業集群和配 套基地,從這些政令中可以看出即使 2000 年後天津藉工業取得經濟成長 上的成功,但政府仍積極協調三級產業與產業升級的綜合發展。.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8. i n U. v.

(36) 第四節. 本章小結. 天津在改革開放前即具備了良好的工業基礎,改革開放後,由於產業 政策的改變,逐漸扭轉了改革開放前的積極工業化,而試圖將三級產業結 構調整至合理分布,是故自 1980 年至 1997 年面對了反工業化的情形。本 章在探討產業升級使用 C-H 指數來進行觀察,其計算方式為製造業資本財 與消費財產業產值的比值,天津的 C-H 值在 1985 年至 1997 年這段期間也 較無明顯起伏,數值大小多維持在 3.1~3.6,從 Hoffman 的指數的意義來看 早已進入產業升級的第四階段。除了 1993 年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大量. 政 治 大 於 1992 年的水平,可看出政府亦有在調控天津的產業升級發展情形,並 立. 招商以吸收外資造成了 C-H 值在該年成長了 40%,但在隔年也迅速下降低. ‧ 國. 學. 非任由資本財產業在製造業的比重中無限向上成長。. 但隨著 1994 年天津濱海新區的建設確立,以及其日漸重要的經濟特. ‧. 區地位,天津在 1998 年至 2006 年在這幾年工業化不僅停止下降反而啟動. sit. y. Nat. 上升的趨勢,產業升級亦在這段時間亦大幅展開。2006 年以後政府似乎才. er. io. 在此熱潮重新握緊調整產業結構的舵,而「十一五」規劃將天津濱海新區. n. 納入國家的重點開發區,故「十一五」的五年期間對濱海新區產業結構的 a v. i l C n hengchi U 影響亦可能是重要的政策。至於除了從政策與歷史背景瞭解外,實際對工 業化與產業升級有影響的變數,需經由第四章與第五章的實證模型檢驗才 能獲得解答。. 29.

(37) 第四章 第一節. 實證模型與變數說明 研究範圍與資料來源. 一、研究範圍 研究資料依據型態的不同可區分為橫斷面分析(cross-section analysis) 與時間序列分析(time-series analysis)兩種。本研究因研究目的是針對天 津的產業結構,包括探討其工業化與產業升級的影響因素兩個方面,實證 模型所選用數據為中國大陸直轄市-天津市全市的各種統計資料,故資料蒐. 政 治 大 各級產業產值、製造業分行產值、直接利用外資金額、進口與出口商品總 立. 集上為單一地區而蒐集該地區的時間序列資料,所要蒐集的數據包含天津. 額、財政支出、物價、匯率等等。. ‧ 國. 學. 時間起始點為 1978 年,該年中國共產黨於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提出「對. ‧. 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戰略決策,而扭轉了自 1949 年以來的對外封閉的. y. Nat. 情形,得以引入大量外資與提升貿易交流,也實現了中國大陸將計劃經濟. er. io. sit. 向市場經濟的轉型,研究中國大陸近代經濟也往往由這一年當成里程碑。 而本文終至 2010 年,原因為 2011 年的數據往往需至 2012 年才能整理完. al. n. v i n C h 2011 年數據。工業化與產業升級部分所 成,故本研究時間點較不易掌握 engchi U. 需的 1978 年至 2010 年共計 33 年的年資料,可由中國統計局與天津統計 局所公布在年鑑與相關網站搜尋而得,屬於次級資料。. 二、資料來源 本研究在天津工業化與產業升級兩個方向上所選用的依變數與自變 數都各有差異,擬採用天津市統計局所編撰的《天津統計年鑑》 、 《天津五 十年 1949-1999》等統計出版品的統計資料,不足之處尚參考相關統計網 站(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網站、天津統計信息網、中國經濟社會 30.

(38) 發展統計數據庫-統計年鑑導航。)時間向度為 1978 年至 2010 年,採用年 資料,其統計計算軟體為 Eviews4.0。. 三、研究限制 本研究在工業化與產業升級所採用的 33 組年資料,是屬於小樣本資 料,對實證研究上的變數數量與落後期數選取皆會造成影響。由於本研究 所採用的數據,天津統計局皆是以年為單位公布,在選用各種變數時要格 外注意所選擇變數資料是否完整, 《天津統計年鑑》是天津統計局自 1983. 政 治 大 廣泛,也是本研究最主要的統計資料來源。但其資料公布項目並未達到每 立. 年開始出版的年鑑,其資料內容主要是記載前一年經濟數據,資料內容較. ‧ 國. 學. 年皆一致,使得選用變數時易出現過多遺漏值而不得不放棄整組資料的情 形,例如天津統計局未公布 2010 與 2009 年的「工業企業固定資產淨值」,. ‧. 故僅能以「工業企業固定資產原值」來衡量第二產業的資本勞動比。又如. y. sit er. io. 列。. Nat. 財政支出變數基本建設支出僅列至 2006 年,2007 年後就改以其他項目羅. n. 較早期數據的項目與數據也往往較粗糙,1985 年以前大陸的製造業並 a v. i l C n hengchi U 非採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 (GB/T4754-2002)來區分產業,而僅將工業 區分為 14 種產業,15故 1978 年至 1984 年所計算出來的 C-H 值,與 1985 年以後的較難以一起比較,在羅列上會出現斷點,且 1979 年的分類工業 產值數據現有統計資料上無發現,僅能以內差法填補遺漏值,而有加大統 計上誤差的可能,須特別註明。 1978~1981 的資料則以天津統計局出版的《天津五十年 1949-1999》與 網站上的統計資料輔助取得,但仍有無法取得之變數項目,例如居民的教 育程度僅在 1982、1990、1995 等年的不定期普查有做此統計工作,未有 15. 1985 年以前的原工業部門是將工業分為冶金、電力、煤炭及煉焦、石油、化學、機械、建築 材料、木材加工、食品、紡織、縫紉、皮革、造紙、文教藝術用品、其他工業。 31.

(39) 發現居民每年教育程度的資料,故只好以教育的財政支出來替代,以反映 教育對產業結構的影響。工業企業的技術開發經費總額亦面對缺乏 1978 至 1987 年以及 2009 與 2010 年共十餘年的資料,故以財政科技支出代替, 天津外資也未發現依三級產業區分的數據。 在資料蒐集上且較完整的資料皆是全市年資料,無法個別取得天津各 區各縣的資料來組成混合資料(pooling data) ,也未發現完整的季、月資 料,故樣本數小的限制僅能從模型設定上來取得突破。.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2. i n U. v.

(40)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模型介紹. 本研究所使用的數據為時間序列資料,實證模型中的變數需符合定態 的要求,且殘差必須符合白噪音(white noise)的條件,亦即時間序列必 須是收斂的形式,若為非定態的時間序列資料,在分析時容易產生偏誤, 造成假性迴歸(spurious regression) ,使得研究結果缺乏信度,往往會先使 用單根檢定(unit root test)對變數作檢定。 學者研究總體經濟的時間序列的動態變化時,經常使用向量自我回歸 模型(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 VAR)進行估計,式(2)為其一般式,. 政 治 大 行估計,也就是誤差修正模型 立 VECM。但使用 VAR 有一些限制得注意,. 而為了把長期關係也考慮進去,許多學者會在模型中加入共整合 ECM 進. ‧ 國. 學. 研究對象的樣本數必須夠大,落後期數與變數的選擇若過多,所估計的參 數超過樣本數,會造成自由度不足的情形。由於本研究的年資料樣本數過. io. i 1. y. (2). sit. Yt      iYt i   t. er. Nat. p. ‧. 少,故使用 VAR 模型的估計研究結果容易令人質疑。. n. 由於 VAR 模型存在一些先天限制,故本研究採用 a v Pesaran and Shin. i l C n h所提出的共整合 (1998)及 Pesaran et al.(2001) e n g c h i UARDL 模型(autoregressive distributed lag with cointegration)作為實證研究的模型。與其他共整合模型 相較,共整合 ARDL 模型的優點有:1、研究者無需要去考慮各項變數資 料是否為定態(stationary) ,也就是說,無需通過單根檢定(unit root test), 被估計的各項變數不需要在同一整合階次下;所以,在討論不同變數的長 期關係上,比其他的模型更顯的方便許多。2、共整合 ARDL 模型在樣本 數一樣的情況下,也比 VAR 模型更能容納更多的變數,而不會發生所謂 自由度不足的問題。共整合 ARDL 模型目前廣泛地被運用在股票市場、匯 率波動、國防支出、就業市場、通貨膨脹等財務與總體經濟相關的研究領 33.

(41) 域,其基本估計式如下:. 為依變數,. 上列估計式(3)中, 其他解釋變數,估計式中的 係。而最後落後期數. 與. 、. 為其本身的落後項,. 為. 合稱為 ECM 項,代表長期穩定的關. 的選擇,可藉由 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來決定。首先,必須檢驗各個變數之間是否存在長期共整合關 係,透過聯合檢定確認. 與. 與對立假設如下所示:. 立. 的估計係數 、 是否為零。其虛無假設. 政 治 大. (4). ‧ 國. 學. 虛無假設為沒有長期穩定關係,如果判定值顯示其拒絕虛無假設,表示變. ‧. 數間確實存在共整合關係,則可進入到下一步。屆時,必須將變數取一階. sit. y. Nat. 差分,並加上代表長期穩定關係的誤差修正項來進行估計。. n. a l ARDL 模型。其中 討天津工業化與產業升級的 Ch. 、. 、. 、. 、. engchi 、. er. io. 在上一節介紹本研究所採用的變數後,式(5)與式(6)分別表示探. v 為常數項,而. i n U. 、. 、. 、. 分別. 代表對變數取自然對數 log,再進行差分後的工業化、外資、資本勞動比、 出口、進口、收入、教育、C-H 指數,t 代表期數,ECM 為共整合項, 為 誤差項。變數將在第三節「變數說明」中詳細介紹。. 34.

(4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5. i n U. v.

(43) 第三節. 變數說明. 一、依變數說明 若要從產業結構來研究工業化,可採用 Kuznets(1965)的概念,以 天津第二級產業的產值在總 GDP 所占的比值作為依變數,王得新、牟永 泉(2011)亦以此變數衡量,外資對工業化的影響,其計算如式(2) (2) IND 為第二級產業所佔的 GDP 比值,GDP 為天津的總產出,. 為天津. 政 治 大 而在產業升級的研究方面,筆者將採用 Chenery(1960)與 Hoffman 立. 第二產業的產出。. (1958)所提出的利用製造業的資本財與消費財兩者所占產值比重來衡量. ‧ 國. 學. 產業升級。而為了觀察上的方便,再取黃智聰、潘俊男(2002)使用的. ‧. Hoffman 指數的倒數,稱為 C-H 值數,C-H 指數即為本文在產業升級研究. sit er. io. 二、自變數說明. y. Nat. 部份的依變數。數學式與產業分類請參考頁 21-22 的式(1)與表 6。. al. n. v i n Ch 本研究在天津產業結構的工業化研究部分,在回顧相關的文獻中發現 engchi U. 可能影響第二產業的產業結構(IND)的幾個主要因素是外資(FDI)、資 本勞動比(CLP) 、出口(EX) 、進口(IM) 、工資(IMC)以及教育(EDU) 等,以下對使用自變數逐一說明,最後整理於表 8,在純金額部分因為需 考量到物價的改變,所以利用天津市 1978 年至 2010 年的商品消費指數做 平減: 1、外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 : 許多實證研究結果,皆認為外資促成中國大陸的工業化,例如: 王得新、牟永泉(2011) 、魏作磊(2006) 、岳福琴(2011) ,主要原因 36.

(44) 為外資能夠為第二級產業帶來需要的資本與技術,天津市的良好工業 基礎亦是外資在選擇三級產業投資時,青睞第二級產業的原因,預期 對工業化會產生正的影響,使用數據為天津市使用外資(單位:人民 幣,以 1978 年價格為基期。) 2、資本勞動比,Ratio of Capital and Labor(RCL): 陸澤錦、黎迪康(2011)的實證研究發現對第二級產業投入資本 與勞動皆會提升第二級產業的 GDP 比重,但是袁金宇、湯荻(2006) 與岳福琴(2011)等學者認為第二級產業產值的提升主要原因在資本,而. 政 治 大 影響,使用資本勞動比可了解資本與勞動投入比重對工業化的影響關 立 非勞動力的投入,故預期資本勞動比對於第二產業比重增加應有正面. 係,使用數據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億元人民幣,以 1978 年價格為基. ‧ 國. 學. 期)/社會從業人員(萬人) 16。. ‧. 3、出口,Export(EX) :. y. Nat. 袁金宇、湯荻(2006)認為,貿易可帶動中國大陸第二級產業 GDP. er. io. sit. 比重的提升,使用的變數為淨出口淨值,即為出口總值扣掉進口總值, 除了出口影響外,亦要了解貿易依存度對工業化的影響,故使用數據. al. n. v i n Ch 為天津外貿經營單位進出口商品出口總額(萬美元)/天津總產值(萬 engchi U. 美元) ,預期出口的影響為正。 4、進口,Import(IM):. 袁金宇(2006)認為,貿易可帶動中國大陸第二級產業 GDP 比重 的提升,但使用的變數為淨出口淨值,進口的影響較難判斷,筆者特 此將出口變數與進口變數分開,進口亦有可能帶動總貿易量,而推動 工業化,故預期影響不確定,使用數據為天津外貿經營單位進出口商 品進口總額(萬美元)/天津總產值(萬美元)。 16. 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用於生產商品或提供勞務、出租給他人,或為行政管理目的而持有的,預計使用年限 超過一年的具有實物形態的資產。. 37.

(45) 表 8:影響天津工業化的變數列表 變數名. 代號. 變數說明. 平均數. 標準差. 稱. 預期影 響方向. 工業化. IND. 天津市第二級產業 GDP/天津市. 58.2. 7.05. 454232.08. 563170.8. +. 0.45. 0.58. +. 0.32. 0.13. +. 0.19. ?. 1805.15. -. 77.64. 117.65. ?. 109223. 153051.6. _. 總產值(億元人民幣) 外資. FDI. 天津市使用外資(單位:萬元人民 幣,以 1978 年價格為基期). 資本勞. RCL. 動比.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億元人民 幣,以 1978 年價格為基期)/社會 從業人員(萬人). 出口. EX. 立. 政 治 大. 天津外貿經營單位進出口商品. ‧ 國. 學. 出口總額(萬美元)/天津總產值 (萬美元). IM. 天津外貿經營單位進出口商品 進口總額(萬美元)/天津總產值. ‧. 進口. 0.23. Nat. al. n. 幣,以 1978 年價格為基期) 財政支. TGE. 出. Ch. engchi. 天津市財政扣掉教育的總支出. (單位:億元人民幣,以 1978 年. sit.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民. 2045.08. er. INC. io. 收入. y. (萬美元). i n U. v. 價格為基期) 教育. EDU. 天津市財政的教育支出(萬元人 民幣,以 1978 年價格為基期). 資料來源:天津統計局, 《天津統計年鑑》 (1983-2011) , 《天津五十年 1949-1999》 ,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統計數據庫,www.data.cnki.net. 5、收入,Income(INC): Clark(1957)認為,國家會隨著人民收入的提升,產業結構逐漸 從二級轉向三級。甘國華(2005)從已開發國家的經驗指出工業化雖 3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at study in the past, sum up, interconnected system produce, influence the intersection of industrial area and future testing amount of ' economic and regional de

For the police and the business, they consider that it exists positive economic development effects for hiring foreign workers; the local residents and village leaders

Now given the volume fraction for the interface cell C i , we seek a reconstruction that mimics the sub-grid structure of the jump between 0 and 1 in the volume fraction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the Units of Work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work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evel I, II and III Reading Skills.. The Units of Work also

The Government also established the Task Force on Promotion of Voc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April 2018 to evaluate the implementation

• Information on learners’ performance in the learning task is collected throughout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process so as to help teachers design post-task activities

The Hilbert space of an orbifold field theory [6] is decomposed into twisted sectors H g , that are labelled by the conjugacy classes [g] of the orbifold group, in our case

金門除酒廠及陶瓷廠等少數工業外,因水源不足及其他因素影響,各種產業發展有限,過 去一直是人口外流的地區。但自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