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華語第三人稱回指分析--以母語者與英、日語背景學習者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華語第三人稱回指分析--以母語者與英、日語背景學習者為例"

Copied!
14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華語第三人稱回指分析--以母語者 與英、日語背景學習者為例 A Comparitive Study on the Use of Third Person Anaphora in Chinese among Chinese Native Speakers, English and Japanese Learners. 指導教授:蕭惠貞博士 研究生:吳佳容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六月.

(2) ii.

(3) 華語第三人稱回指分析--以母語者與 英、日語背景學習者為例 中文摘要 關鍵字:第三人稱回指、話題鏈、母語遷移、語言類型、寫作教學. 華語話題鏈以主題之連貫作為銜接手段,主題延續性之強弱將影響第三人稱 回指詞於篇章中之選用。然而從教學出發之研究尚且不足,使華語教師經常發現 中級學習者雖已有足夠的詞彙量,但組織篇章時常有「代詞過多」 、 「零代詞不足」 的問題。有鑑於此,本文從語言類型出發,探討語言以零代詞回指為主的華語、 日語者,及代詞為主的英語者,其第三人稱回指詞於華語話題鏈中之表現為何。 本研究的受詴對象共有 60 位,分為華語母語組、英語背景學習者、日語背 景學習者組三組。學習者組中,包含中、高級學習者各 10 位。日語組是英語母 語者的控制組,而華語母語組則是分析華語回指的基準組。研究流程包括(i)請 60 位受詴者看影片後寫 500 字摘要,接著(ii)計算第三人稱回指詞使用的比例,最 後(iii)分析話題鏈和第三人稱回指詞之關係,從而探討華語第三人稱回指詞於不 同母語組間的差異。 由第三人稱回指比例及話題鏈組織方式發現,中級學習者有代詞過多、零代 詞不足的問題,其原因為話題鏈長度過短為 1-2 小句,因而需要不斷重提代詞而 減弱話題延續性。高級學習者之代詞及零代詞比例較接近母語者,其話題鏈長度 多為 2-3 小句,但因話題鏈主題延續性不穩定,使零代詞比例仍低於母語者。 本研究根據上述學習者之話題鏈組織問題,搭配華語母語者話題鏈中第三人 稱回指詞之使用原則,根據不同程度之學習者設計話題鏈教學活動。. iii.

(4) iv.

(5) A Comparitive Study on the Use of Third Person Anaphora in Chinese among Chinese Native Speakers, English and Japanese Learners. Abstract Keywords:Third-person anaphora, Topic chain, Language transfer, Language typology, Writing pedagogy. Coherence in Chinese topic chain depends on topic continuity, and the level of continuity affects the types of third-person anaphora in topic chain. However, lack of research in this field makes teaching Chinese writing difficult. Chinese teachers often find intermediate level students having difficulty in organizing Chinese discourse, as they tend to overuse pronominal anaphora while lacking in zero anaphora. In this study, I will investigate third-person anaphora in Chinese topic chain by examining discourse written by English and Japanese learners of Chinese to see what form of pro-drop language transfer occurs in their language acquisition. A total of 60 subject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The su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namely, 20 native Chinese speakers, 20 English learners of Chinese, and 20 Japaneselearners of Chinese. Each group of learners comprised of 10 intermediate level and 10 advanced level learners.The Japanese group was the control group to the English group, while the native Chinese group was the standard reference group. Data collection required participants to watch a 15-minute video and summarize it into 500to 600-character compositions. The compositions were first examined for the percentage use of third-person anaphora and were then analyzed for topic continuity in topic chain to compare the anaphora performance among the three groups.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tendency for overused pronominal anaphora and missing zero anaphora in intermediate learners’ discourse. This is because the topic v.

(6) chain of their output is too short, which requires pronominal anaphora to maintain coherence. Advanced learners’ use of pronominal and zero anaphora is closer to Chinese native speakers because their length of topic chain is longer.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in language transfer of topic chain, I. suggest three. model teaching plans that aim at the learner’s language level using third-person anaphora principles.. vi.

(7) 目錄 中文摘要 ............................................................................................................................. iii Abstract ................................................................................................................................ v 目錄 .................................................................................................................................... vii 表目錄 ................................................................................................................................. ix 圖目錄 ................................................................................................................................. x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向與範圍........................................................................................ 3 一、 研究範圍與問題 .................................................................................... 3 二、 術語釋義 ............................................................................................... 3 第三節 本文架構 ...................................................................................................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華語話題鏈之第三人稱回指研究 ............................................................. 7 一、 話題鏈之相關研究 ................................................................................ 7 二、 第三人稱回指研究 ................................................................................ 8 三、 話題鏈之代詞回指研究 ...................................................................... 11 第二節 第三人稱回指對比研究 .......................................................................... 12 一、 漢英回指對比研究 .............................................................................. 12 二、 漢日回指對比研究 .............................................................................. 13 第三節 中介語相關研究...................................................................................... 17 一、 中介語 ................................................................................................. 17 二、 語言遷移 ............................................................................................. 19 三、 第三人稱回指之中介語相關研究 ....................................................... 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25 第一節 語料來源 ................................................................................................. 25 一、 研究對象 ............................................................................................. 25 二、 研究材料 ............................................................................................. 29 第二節 研究流程 ................................................................................................. 30 一、 語料蒐集流程...................................................................................... 30 二、 語料編碼與分析 .................................................................................. 30 第三節 語料的控制變因...................................................................................... 35 一、 受詴者語言 ......................................................................................... 35 二、 學習者華語程度 .................................................................................. 35 vii.

(8)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 39 第一節 第三人稱回指詞之比例 .......................................................................... 39 一、 英語、日語背景學習者之第三人稱回指比例.................................... 39 二、 中、高級學習者之第三人稱回指比例 ............................................... 46 三、 小結 ..................................................................................................... 54 第二節 第三人稱回指於篇章結構之分佈 ........................................................... 54 一、 第三人稱回指於段落、新話題鏈、小句之比例 ................................ 54 二、 第三人稱回指於三故事之比例 ........................................................... 61 三、 小結 ..................................................................................................... 65 第三節 華語母語者話題鏈第三人稱回指詞分析 ............................................... 66 一、 新話題鏈 ............................................................................................. 67 二、 話題鏈小句 ......................................................................................... 69 三、 小結 ..................................................................................................... 78 第四節 話題鏈分析比較...................................................................................... 78 一、 華語母語者話題鏈 .............................................................................. 79 二、 中級學習者話題鏈 .............................................................................. 80 三、 高級學習者話題鏈 .............................................................................. 83 四、 小結 ..................................................................................................... 85 第五節 研究問題討論 ......................................................................................... 85 第五章 教學應用與建議 ................................................................................................ 91 第一節 第二語言寫作教學 .................................................................................. 91 第二節 現有教材檢視 ......................................................................................... 92 第三節 教學啟示與應用...................................................................................... 96 一、 教學啟示 ............................................................................................. 96 二、 教學應用 ............................................................................................. 97 第六章 結論 .................................................................................................................. 111 第一節 研究總結 ................................................................................................ 111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展望.................................................................................... 112 一、 研究限制與建議 ................................................................................ 112 二、 研究展望 ........................................................................................... 113 參考文獻 .......................................................................................................................... 115 附錄 .................................................................................................................................. 121. viii.

(9) 表目錄 表三-1 英語中級者背景資料 ............................................................................................. 26 表三-2 英語高級者背景資料 ............................................................................................. 27 表三-3 日語中級者背景資料 ............................................................................................. 27 表三-4 日語高級者背景資料 ............................................................................................. 28 表三-5 華語母語者背景資料 ............................................................................................. 28 表三-6 小句分類範例......................................................................................................... 33 表三-7 非主題類之回指詞 ................................................................................................. 35 表三-8 中、高級學習者的比較 ......................................................................................... 36 表三-9 語言證照之程度對照表 ........................................................................................ 37 表四-1 各組話題鏈平均長度 ............................................................................................. 88 表五-1 中文聽說讀寫話題鏈說明 ..................................................................................... 93 表五-2 教材篇章段落範文 ................................................................................................. 94 表五-3 教材比較表 ............................................................................................................ 95 表五-4 學習者與母語者第三人稱回指之比較表 .............................................................. 97 表五-5 中級教案設計範例 ............................................................................................... 108. ix.

(10) x.

(11) 圖目錄 圖三-1 本研究語料編碼 ..................................................................................................... 31 圖四-1 英語、日語背景學習者之回指比例 ..................................................................... 40 圖四-2 英語組學習者之回指比例 .................................................................................... 43 圖四-3 日語組學習者之回指比例 ..................................................................................... 45 圖四-4 中級學習者之回指比例圖 ..................................................................................... 47 圖四-5 高級學習者之回指比例圖 ..................................................................................... 51 圖四-7 各組之名詞回指「賈伯斯」於段落、話題鏈、小句之比例圖 ............................ 55 圖四-8 各組之代詞回指「他」於段落、話題鏈、小句之比例圖 ................................... 58 圖四-9 各組之零詞回指「ψ」於段落、話題鏈、小句之比例圖 ..................................... 60 圖四-10 各組之名詞回指「賈伯斯」於三故事之比例圖 ................................................. 61 圖四-11 各組之代詞回指「他」於三故事之比例圖......................................................... 63 圖四-12 各組之零代詞回指「ψ」於三故事之比例圖 ...................................................... 65 圖四-13 華語母語者之第三人稱回指分佈圖 .................................................................... 66 圖五-1 認識話題鏈學習單 ................................................................................................. 99 圖五-2 找尋主語學習單 ..................................................................................................... 99 圖五-3 辨識第三人稱回指學習單 ................................................................................... 100 圖五-4 刪除代詞學習單 ................................................................................................... 101 圖五-5 兩個話題鏈組織學習單 ....................................................................................... 102 圖五-6 話題鏈對比學習單一 ........................................................................................... 103 圖五-7 話題鏈對比學習單二 ........................................................................................... 103 圖五-8 第三人稱回指詞綜合練習學習單 ........................................................................ 105. xi.

(12) xii.

(13) 第一章緒論.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了解華語學習者之第三人稱回指表現以及和母語者之差異, 目的為了改善華語學習者之第三人稱代詞、零代詞於話題鏈中之使用。因此 本章首先從研究動機與目的出發,說明本文欲研究之現象,其後針對相關研 究領域進行說明以確認本文之研究範圍,最後列出具體化之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篇章教學之重要性並不亞於語音、辭彙、語法教學,但因篇章研究起步 晚,再加上篇章教學並未在初級教學時扮演重要角色,因此華語教師經常發 現中級學習者雖然擁有足夠的辭彙量,但是他們的作文卻經常出現單句語法 結構正確、通篇閱讀卻不連貫所造成的語篇問題(邢志群,2004;羅青松, 2002),有些問題即使是學習華語好幾年的高級學習者也很難克服。 華語篇章有兩類研究方向,一類為語言本體研究,以華語母語者之口語 語料或報章小說為主,第二類為中介語研究,以華語學習者為研究對象。在 華語寫作中介語研究方面,研究篇章的學者關注學習者寫作中銜接連貫之表 現,他們多以 Halliday & Hasan(1976)對英語提出之五項銜接手段,分別 為指稱、替代、省略、連接及詞彙銜接作為分類依據,從而探討學習者寫作 之問題(章欣,2008;范雅婷,2012) 。在寫作的篇章偏誤方面,章欣(2008) 提到學習者和母語者最常使用的篇章手段為指稱詞中的人稱指稱,但學習者 使用比例遠高於母語者,尤其是初級學生。范雅婷(2012)也指出,學習者 40.56%的偏誤出現於指稱類別,其中尤以零代詞及代詞的誤用為主。 Tsao(1979)定義華語為主題語言,並提出話題鏈(Topic Chain)概念, 認為談論同一主題之小句群即為話題鏈,這些小句之主語若語意清楚則可省 略不提,是為指稱系統之回指。他的研究帶領華語回指研究從句法層面延伸 至篇章層面。其中,第三人稱零代詞之回指機制為許多人研究(Chen,1986; Chu,1998;Li,1985;Li&Thompson,1979、1981;Xu,1995;徐赳赳, 1990、2003;廖秋忠,1984) 。近年來,不只零代詞之現象受學者注意,代 1.

(14) 華語第三人稱回指分析—以母語者與英、日語背景學習者為例. 詞回指在話題鏈之隱現也有不少研究(Li& Thompson,1979;王燦龍,2000; 徐赳赳,1990、2003;陳俊光,2008;許餘龍,2004;曾竹青,2000) 。陳 俊光(2008)綜合前人研究,從結構、語義、語用功能角度分析華語篇章中 的代詞,結果發現,轉折詞、時間詞及新話題產生時,話題鏈之小句主語必 頇以代詞重提,為篇章主語省略的條件又做了更詳細的說明。 然而,學習者在初級階段只學習組織單句或兩小句之複句,加上教材也 未對華語回指詞之省略進行說明(張黛琪,2004) ,多項研究曾發現華語學 習者的寫作中,經常出現「代詞多用」及「零代詞不足」的問題(Jin,1994; Xiao,2010;井茁,2011;肖奚強,2001;周曉芳,2011;高寧慧,1996)。 上述研究雖然發現學習者表現隨著華語程度提升而進步,但高級學習者之回 指表現仍遠不及華語母語者,說明華語的主題語言、話題鏈組織特色及第三 人稱回指研究尚未真正落實在教學層面或教材上(Li,2006),但華語篇章 之特色對學習者組織文章時卻扮演舉足輕重之角色,顯示話題鏈、第三人稱 回指教學亟需投入更多研究。 影響學習者寫作表現之原因複雜,在第二語言習得理論中,學習者之背 景、母語,或是寫作的文體等都可能影響寫作研究結果。Jin(1994)和 Xiao (2010)從中英語言對比出發,探討是否因華語句的 topic-oriented 特性和 英語的 subject-oriented 差異,影響英語母語者在華語零代詞的學習。井茁 (2011)則研究不同背景的華裔美籍學習者,是否因小時候接觸華語時間之 長短影響華語零代詞之表現。上述研究都指出英語背景學習者於零代詞的表 現是受母語負遷移影響,但因實驗欠缺跨語言中介語對比,研究結果缺少與 其他母語學習者之比對,限制了華語第三人稱回指之研究成果。為彌補文獻 之闕漏,本研究將進行跨語言中介語對比研究,對比英語、日語背景學習者 寫作之第三人稱回指表現,並以華語母語者作為基準,觀察不同母語、不同 華語程度之學習者在華語話題鏈之第三人稱回指表現有何異同,希冀藉由研 究結果為華語教學提供具體建議。. 2.

(15) 第一章緒論. 第二節 研究方向與範圍 一、 研究範圍與問題 上述相關研究可知,本文研究範圍為影響華語第三人稱回指習得之因素, 探討不同母語、不同華語程度變項對第二語言習得之影響。研究將透過量化 的實驗,加上中介語的語境分析,對比學習者和華語母語者之語言表現,以 釐清學習者華語篇章中代詞回指過多、零代詞回指不足的原因為何。以下將 本文於動機與目的、理論與範圍探討中所描述的研究問題條列而出,具體化 如下所示: 本研究假設因為華語和英語在篇章回指詞使用上的差異,可能使英語背 景的華語學習者學習回指時受英語母語負遷移的影響。 具體的研究問題如下: 1.. 英語及日語背景學習者之第三人稱回指使用比例為何?和華語母語者 之使用比例有何差異?. 2.. 中、高級學習者的第三人稱回指使用比例為何?和華語母語者之使用比 例有何差異?. 3.. 華語母語者之話題鏈特色為何?其話題鏈之第三人稱回指使用的分佈 為何?. 4.. 華語母語者和華語學習者之話題鏈有何差異?. 二、 術語釋義 為了避免讀者混淆,在進行話題鏈的第三人稱回指分析之前,本文先行 定義在語言學中經常使用之名詞,如下所示: (一) 話題鏈 Tsao(1979)認為華語是語段取向的語言,同一主題之小句可組織成為 3.

(16) 華語第三人稱回指分析—以母語者與英、日語背景學習者為例. 話題鏈(topic chain) 。本研究分析話題鏈時以受詴者篇章之句號作為界定話 題鏈的依據,而話題鏈小句之分隔則以逗號為準。 (二) 第三人稱回指 一般而言,第三人稱回指詞包含名詞回指(nominal anaphora) 、代詞回 指(pronominal anaphora)及零代詞(zero anaphora)回指三種形式(陳平, 1987) 。本文之第三人稱回指詞研究對象皆為同一人,即為「賈伯斯」 ,其回 指形式分別為名詞回指「賈伯斯」 、代詞「他」及零代詞「ψ」 ,不過名詞回 指之使用在篇章中較自由,因此本文較研究著重於代詞「他」及零代詞「ψ」 在話題鏈中之表現。其中第三人稱回指之研究範圍只以主題主語的回指詞為 主,非主題位置的回指詞不納入此次研究中。詳細說明請參照本文第三章。 (三) 華語 vs. 漢語 本文中提及之「華語」及「漢語」皆為廣泛通行於中國漢族地區與全球 華人社會的語言,但因地域及領域不同各有其用法。為了避免交錯使用詞彙 造成閱讀困難,本文描述時皆使用「華語」一詞,但第二章文獻探討中因相 關文獻涉及語言學專業用語之習慣,此部分仍沿用「漢語」一詞作為描述。. 第三節 本文架構 本論文共有六章。其中包括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相關 研究與範圍和研究問題。第二章為文獻探討,首先探討和話題鏈第三人稱回 指研究及中英篇章及中日篇章回指之對比文獻,最後說明第三人稱回指之相 關中介語研究,並評析前人分析之異同處,再結合上述理論探討作為本研究 之文獻架構。第三章為研究方法,依序說明本文的語料來源、研究流程及分 類方法。第四章為結果分析與討論,首先呈現各組之第三人稱回指詞比例, 並比較中、高級學習者和母語者之差異,接著指出第三人稱回指在段落、新 話題鏈及小句中之比例,以了解各組回指詞語之分布情形,最後提出華語母 語者第三人稱回指詞使用之原則,藉此分析華語母語者和學習者在敘述段落 中回指詞表現之異同。第五章為教學應用與活動設計,首先檢視話題鏈之第. 4.

(17) 第一章緒論. 三人稱回指教學於現行教材中之編排,接著應用第四章的研究結果設計話題 鏈第三人稱回指詞的教學活動。第六章為結論,總結本文研究結果、研究限 制和未來研究展望。. 5.

(18) 華語第三人稱回指分析—以母語者與英、日語背景學習者為例. 6.

(19) 第二章文獻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首先從文獻敘述本文回指的定義,並介紹其他與本文相關的理論, 接著介紹跟華語代詞、零代詞回指有關的中介語研究後,進一步說明漢英和 漢日回指對比的研究,最後再探討華語回指之相關文獻,整理前人提出之華 語回指的特色。. 第一節 華語話題鏈之第三人稱回指研究 上文中提到華語的篇章傾向使用零代詞回指,本章第一節也提到學習者 有代詞過多零代詞過少的問題,因此接下來本節將探討從篇章角度出發研究 華語回指詞的相關研究。但由於每位學者探究華語回指的重點各有不同,因 此以下首先介紹研究華語第三人稱回指的文獻,接著分別針對話題鏈代詞重 現的研究進行更詳細的說明。. 一、. 話題鏈之相關研究. Li&Thompson(1976)研究主題主語語言,並提出漢語為主題語言。Tsao (1979)延續 Li&Thompson 之研究結果,進一步提出漢語的主題可以將其 語義擴展至好幾個小句中,並且主題可以控制這些小句中的名詞組進行刪略, 此即為漢語話題鏈(topic chain)之組成。 Tsao(1979)提出漢語話題鏈有六項特色,一、主題總是佔據話題鏈首 位。二、主題可以由停頓語氣如啊、呢、嘛、吧將其和其餘部分隔開。三、 主題總是有定的。四、主題是語段概念,常可將語義範圍擴展至好幾個句子。 五、主題在話題鏈中控制同指名詞組之代名化或省略。六、主題在反身、被 動、同等名詞組刪略,系列動詞、祈使化中不起作用,除非其本身也是主語。 由 Tsao(1979)提出之話題鏈特色可知,漢語之話題鏈主題和小句中其他 成分相互作用,小句若脫離上下文便容易使語義不詳,因此分析漢語篇章時 必頇以話題鏈做為單位進行考察,才能清楚知道主題在小句中的作用。. 7.

(20) 華語第三人稱回指分析—以母語者與英、日語背景學習者為例. 二、. 第三人稱回指研究. 許多學者從篇章話題鏈角度探討漢語的回指(Chen,1986;Chu,1998; Li,1985;Li&Thompson,1979、1981;Xu,1995;王燦龍,2000;徐赳 赳,1990、2003;陳俊光,2008;陳平,1987;許餘龍,2004;曾竹青,2000; 廖秋忠,1984)。以下將以時間為序,首先介紹將話題鏈帶入回指研究的 Li&Thompson(1979)的研究,接下來再說明廖秋忠(1984)分析實際語料 的研究結果。其後 Li(1985)以結構分析法提出新段落以名詞回指為主, 新話題鏈則傾向使用代詞回指,而話題鏈小句內則以零代詞為主要回指。之 後 Chen(1986)研究回指軌跡,並結合信息結構理論,提出回指詞在話題 鏈中選用的機制。另一方面 Xu(1995)從心理認知角度出發,提出以可及 性(accessibility)和主題性(topicality)為基礎的回指機制,再經過大量書 面語料的實證分析研究,來檢驗和修正他的回指模式。最後,Chu(1998) 綜合上述結構、話語分析及心理認知在漢語回指的研究結果,並在此結果之 上提出他的補充。 最早對漢語的代詞零代詞現象進行研究的為 Li&Thompson(1979) ,他 們曾經分析代詞在句中的環境,並以實驗方式得出漢語連接詞後傾向使用代 詞做為回指的結果,雖然他們的研究目的旨在了解漢語回指的機制,但尚未 對漢語名詞、代詞、零代詞回指提出主要看法。不過後來 Li &Thompson(1981) 將篇章話題鏈(topic chain)概念帶入回指分析中,他們指出零代詞為漢語 篇章的特色,如果上下文義清楚的名詞便可以省略,並且強調這樣的句子沒 有違反句法規則。他們的研究將回指的範圍從句法擴大至篇章中。 廖秋忠(1984)則實際分析語料,開啟在篇章中對漢語零代詞省略機制 的研究。他以句中的動詞做為重點,指出動詞所支配的成分由名詞充當,在 背景知識、說話現場、上下文清楚的情況下之配成分可以省略,他並強調省 略的是語義認知成分,並非語法結構。這些可省略不說的部分在漢語中若補 回反而使篇章顯得鬆散,而可省略的多為主語,因為常表舊信息,直接賓語 的省略次之。在話題鏈的研究中,廖秋忠(1984)認為敘述體裁的話題鏈省 8.

(21) 第二章文獻探討. 略最常見,因為敘述篇章常圍繞在同一話題中,或是有先後過程鏈的結構, 即為上句賓語為下句主語的現象,因為回指的位置接近,因此主語省略也不 會造成聽話者的負擔。 其後 Li(1985)以篇章結構分析法分析書面敘述體語料後,指出新段落 以名詞回指引進新主題,接下來話題鏈間則以代詞回指作為區隔,而話題鏈 小句內的則以零代詞為主要回指。請看以下例句(1): (1) (A)劉鄉長沒有很高的學歷,(B)ψ學識也不淵博。 (C)他在當選 鄉長以前, (D)ψ是一個篤實的農夫, (E)ψ在鄉裡是一個名不見經 傳的人物。 (F)大概是他做人太過於忠厚老實, (G)所以ψ競選期間, (H)ψ不必花費金錢, (I)ψ終能高票當選。 (Li,1985:164-165) 上例(1)共有三個話題鏈,其中(A)到(B)為第一個話題鏈,主要功能 為首次引進「劉鄉長」這位人物,因此以名詞表示。接著(C)到(E)為 第二個話題鏈,(F)到(I)為第三個話題鏈,在新話題鏈首的句(C)和 句(F)中,可以看到都是以代詞「他」做為回指,而其餘小句的部分則使 用零代詞回指。 Chen(1986)觀察口語敘述體中話題鏈的回指軌跡,以連續性、篇章 顯著性和停頓、值得注意度,對漢語名詞、代詞、零代詞回指提出看法。連 續性和篇章顯著性主要和零代詞的選用有關,他提到主題的連續性較強時, 則可使用零代詞,相反地,若因為話題中斷導致話題連續性較低時,則需要 以名詞作為回指,否則將使主題語義不清,造成理解困難。此外,使用零代 詞的原因也跟篇章低顯著性有關,意指因為描述的內容不是主要成分,可忽 略性高,因而可以使用零代詞回指以降低篇章顯著性。其次若從停頓角度來 看,Chen(1986)提到代詞的出現是因為前一小句有次要停頓,而名詞回 指則是因出現主要停頓造成語義不連貫,所以需要再次重提名詞。他提到在 話題、事件、時間、空間的轉換時,因為話題改變因此造成主要停頓而需要 使用名詞回指。不過因為 Chen(1986)的研究語料為口語體,因此和書面 9.

(22) 華語第三人稱回指分析—以母語者與英、日語背景學習者為例. 語的代詞回指研究結果產生出入,下文中將更仔細說明書面體代詞回指在話 題鏈中的復現機制為何。 Xu(1995)以理論假設和實證分析作為研究回指的方式。首先他提出 以可及性(accessibility)和主題性(topicality)為基礎的回指機制,再經過 大量書面語料的實證分析研究,來檢驗和修正他的回指模式。Xu 所提出的 可及性是承接 Ariel(1990)對回指提出的可及性標準,將回指分為三類, 分別為: 「高可及性標示語」 、 「中可及性標示語」和「低可及性標示語」 。在 主題性方面,Xu 定義其主題為聽話者或讀者在處理篇章時所感知的主題 (topic) ,他從聽話者的角度出發研究篇章中回指的問題。他提出「高可及 性標示語」為目前所談論的主題,而「中可及性標示語」為最近被取代的主 題, 「低可及性標示語」則為早先被取代的主題。結果發現名詞為「低可及 性標示語」,表示將談論的主題雖然在前文已提過,但因為距離或種種因素 使聽話者無法快速提取大腦中的記憶。代詞為「高可及性標示語」或「中可 及性標示語」,一般來說擔任小句中主語的成份、和先行詞中間又沒有其他 回指詞隔斷的話為高可及性標示語,中可及性標示語出現的原因可能為最近 取代的話題、或心中預期的副主題。零代詞為「高可及性標示語」,意指使 用零代詞回指位置的主語,是對聽話者很容易獲取語義的成分,語義上因為 擁有很高的可及性,因此可以省略不說。 Chu(1998)則綜合 Li(1985) 、Chen(1986) 、Xu(1995)的研究,經 過書面語料分析後再針對前人的研究提出補充。如 Chu(1998)提到若通篇 故事的主角為同一人的話,則代詞可以出現在篇章中任何位置,這是其所享 有的特權。此外,他還提到若篇章中涉及多位人物時,則位於非話題位置的 人物多用名詞回指作為指稱,若人物作為談論主題時,則使用代詞或零代詞 作為話題的銜接。最後 Chu(1998)從說話人的視角出發,說明若一段篇章 中同時具有兩位說話人的視角的話,必要時則需要以名詞作為回指以區別視 角的差異。上文 Chu(1998)在前人對回指提出的大原則之下,再提出話題 鏈中特殊的回指情形,這對本研究的話題鏈分析有莫大的幫助。. 10.

(23) 第二章文獻探討. 總結上述文獻,以話題鏈為研究主體之結果為:「名詞」多用於新段落 中,因為主題連續性較低,容易增加聽話者的理解困難,因此以信息量最大 的名詞作為回指。「代詞」則常出現在新話題鏈首,若作為「次要停頓」或 「值得注意」的主題時,為了喚起聽話人對前文主題的印象,因而使用代詞 回指。 「零代詞」在篇章結構中,主要使用於話題鏈的小句中,因為話題鏈 小句內的主題連續性強,尌算省略也不會使語義混淆,且在漢語篇章中,若 使用了代詞或名詞回指將使篇章結構鬆散,不符合母語者語感。. 三、. 話題鏈之代詞回指研究. 由上文我們已得知漢語篇章中,當話題鏈討論同一主題時,小句主語便 可以省略。Li(1985)的研究也提到話題鏈小句中傾向使用零代詞回指。然 而當我們觀察實際語料時,卻發現話題鏈有些小句主語即使為相同主題卻不 是用零代詞作為回指,而是使用了代詞回指。 許多學者便針對話題鏈何時要使用代詞回指做了研究 (Li &Thompson, 1979;王燦龍,2000;徐赳赳,1990、2003;陳俊光,2008;許餘龍,2004; 曾竹青,2000)。前人從連接詞類角度分析,發現連詞後傾向使用代詞回指 (Li&Thompson,1979;王燦龍,2000;徐赳赳,1990、2003),也有學者 提到時間詞後或敘述時間轉變時傾向使用代詞回指(王燦龍,2000;徐赳赳, 1990、2003;曾竹青,2000)。 Li&Thompson(1979)以實驗性的方式發現漢語篇章和英語不同,其零 代詞的使用不受句法限制。他們將文章中的指稱詞全部刪除,然後請漢語母 語者補上指稱詞。結果段落中共有 38 個地方可能使用代詞,不過只有 3 個 地方是 50%的母語者認為應該使用代詞,此外,多達 28 個地方只有 10%的 人認為要使用代詞。 從王燦龍(2000)跟徐赳赳(1990)的研究可知,連詞及時間詞後的小 句趨向使用代詞,這是因為連詞表示語氣的轉折,同時也是新主題的帶入, 這一點和高寧慧(1996)認為新主題鏈的首句要用「代詞」的看法相符。同 樣地,時間詞後往往是敘述一個新的事件,因此趨向使用代詞(徐赳赳, 11.

(24) 華語第三人稱回指分析—以母語者與英、日語背景學習者為例. 1990)。 曾竹青(2000)、王燦龍(2000)及陳俊光(2008)也提出因敘述情節 改變而在篇章中需要使用代詞回指。上述前人對代詞回指的研究和上述學者 對漢語回指的研究結果相符。若和 Li(1985)的研究相比,則會發現上述 新事件、新主題的產生,和 Li(1985)提到新話題鏈要使用代詞回指的概 念相同,若從聽話者角度出發的話,因為語義產生中斷且主題改變,所以也 符合 Chen(1986)及 Xu(1995)的代詞研究結果。陳俊光(2008)則綜合 前人的研究,從語義、篇章功能角度,將代詞複現之情形共分為六種,分別 為:遞進關係、部分-整體關係、轉折關係、敘述時間改變、內外在轉變、 對比焦點。. 第二節 第三人稱回指對比研究 一、. 漢英回指對比研究. 學者發現漢語和英語對回指的選擇性並不同(許餘龍,2000;曾竹青, 2000;趙宏、邵志洪,2002) 。許餘龍(2000)對比英語及漢語篇章後,發 現漢語篇章中傾向使用零代詞的部份在英語都是以代詞作為回指形式。 柯靈,生於 1909 年,浙江省紹興縣人。Ø 中國現代作家,1926 年 Ø 發表第 一篇作品敘事詵《織布的婦人》。1930 年 Ø 任《兒童時代》編輯,1949 年 以前《織布的婦人》一直在上海從事報紙編輯工作,並積極投入電影、話劇 活動。解放後,曾任《文匯報》副總編輯。Ø 現任上海電影局顧問。 Ke Ling was born in Shaoxing, Zhejiang Province, in 1909. He is a modern Chinese writer. His first writing, a narrative poem The Woman Weaver appeared in 1926. He was one of the editors of Children’s Times from 1930 onwards. Before 1949 he was all along engaged in editorial work in newspaper offices and took an active part in activities of film and modern drama in Shanghai. After liberation he filled the post of deputy editor-in-chief of Wenhui Bao for a period.. 12.

(25) 第二章文獻探討. He is at present adviser to the Shanghai film Bureau.. (許餘龍,2000:324)。 上面的漢語短文共用了六個零代詞(Ø )來回指第一句話中所指的柯靈,然 而這些使用省略的地方,在英文對應翻譯文中全以「he」來作為指稱,所以 漢語一般使用零代詞省略的部份,在英語的篇章中會以代詞的形式作為指稱。 同樣以漢英翻譯作為觀察語料的研究除了許餘龍(2000)還有趙宏、邵志洪 (2002) 。 趙宏、邵志洪(2002)計算英語文學的中譯本和英語原文後,發現英語 篇章中使用代詞的頻率高於漢語,而相對於英語,漢語省略代詞的情況有以 下幾種。其中有物主代詞的省略,在英語文本中共出現了 51 次,然而在漢 語篇章中只出現了 21 次,這個現象在 Chao(1968)的研究中也曾提到過, 他指出當漢語使用物主代詞時往往隱含特殊含義,可以表示不耐煩、不滿等 情緒。此外,趙宏、邵志洪(2002)也提到漢語常省略主語,不過在英語中 若省略主語則不符合語法規則。 上述的研究中,指出漢語多用零代詞而英語多用代詞作為回指的形式, 也尌是說漢語回指的「無標」用法為「零代詞」 ,而英語回指較「無標」的 用法為「代詞」。. 二、 漢日回指對比研究 漢語和日語同屬於代詞脫落語言,也尌是說和非代詞脫落語言比起來, 使用零代詞的比例較高。Ono & Thompson(1997)推翻前人以動詞論元省 略來探討日語零代詞,提出從語義、語用角度分析零代詞回指。劉麗華(2001, 2003)沿用陳平(1987)分析話語的方式,從篇章結構面探討話題的延續性, 發現日語篇章主題性強、延續性高,因此零代詞回指比例高。方經民(2004) 站在信息結構、語用的角度對比中日第三人稱代詞的使用,他指出日語因禮 貌原則、共同知識等因素使代詞回指性較弱,因而偏向使用零代詞。 Ono & Thompson(1997)從句法角度分析日語的零代詞現象,首先從 13.

(26) 華語第三人稱回指分析—以母語者與英、日語背景學習者為例. 動詞的論元(argument)角度提出日語的某些動詞只要情境完整,便可省略 主語不提。然而在他們分析的口語語料中,有許多不符合論元結構(argument structure)的句子,而較符合詞彙化表達(lexicalized expression) ,因此他們 提出日語零代詞現象主要並非由於動詞論元的省略,而是因語義和語用功能 形成篇章中的零代詞。 劉麗華(2001,2003)對比日語及漢語的篇章後發現,日語篇章裡使用 零代詞作為回指的比例高於漢語,其原因是日語有其特殊的話語結構以及語 義功能。劉(2003)提出日語的「立場志向」 、 「敬語」及「具有覆蓋功能的 ハ」對日語零代詞起了制約作用。 「立場志向」指的是說話人在敘述一件事情的時候,經常將視點固定在 一個主要的人或事物上,也尌是站在某一個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立場上描述事 情。在日語中能夠表現「立場志向」的語言有「やりもらい」及「受身」形 式。 「やりもらい」是日語中「A 接受 B 給予這件事情」的關係,而「受身」 則是被動的意思。我們看看以下劉(2003)提出的例子: (2)田中君 i はいつ退院できるかとお医者さんに尋ねたら、まだまだだ と. Ø i(に)言われた。 〔直譯:田中君問醫生什麼時候能出院,被醫生. 說還早呢。〕 (3)田中問醫生什麼時候能出院,醫生說還早著呢。 (4)きょう課長 i がお嬢さんの結婚式の写真を持っていらっしゃいまし たよ。Ø i(に)見せていただきましたか。 〔直譯:今天課長帶他女兒結 婚的照片來了,你看了嗎?〕 (5)今天課長把他女兒結婚的照片帶來了,他給你看過了嗎? 從視角的觀點切入的話,句(2)裡說話人的視點一直在「田中君」的 身上,同時也是站在他的立場敘述整個事件,如果將這句話和句(3)對比, 即可發現漢語中說話人的視角在第二小句中從「田中君」轉移到「醫生」身 上。從語言形式的表現上來看的話,句(2)中最後小句使用「受身」也尌 14.

(27) 第二章文獻探討. 是被動的形式使主語與前一小句的「田中君」相同,因此可以使用零代詞回 指。句(4)中的「課長」作為回指的先行詞,在下一小句中因為使用「や りもらい」的形式, 「に」助詞之前的名詞為「課長」 ,所以也可以使用零代 詞回指。 日文的「敬語」中有尊敬和謙卑之分,對話時交際雙方可以藉由動詞後 的變化了解對話內容,因此日文在某些情況下,雙方不需要提到人稱也不會 對對話產生誤解。 (6)社長 i には、この件、早速ご報告いたしましたが、Ø i(は)すでにご存知およ うでした。. (7)這件事(我)趕緊報告了社長,但他似乎已經知道了。. 句(6)中的第一小句主語是「社長」 ,而最後一小句的「ご存知」在日文裡 是尊敬的用法,因此其主語一定尌是社長,由於主語相同所以以零代詞作為 回指的形式。但漢語中並沒有類似的結構,因此在句(7)的翻譯中,第二 小句必頇要以「他」作為回指形式使兩小句語義可以緊密相接。 日語和漢語同屬主題顯著的語言,不過日語在凸顯主題的語言形式上比 漢語更多,其中「具有覆蓋功能的ハ」尌是一個使話語主題化的一個標記。 劉(2003)透過分析一篇週刊報導後發現,「ハ」不僅有超句功能,甚至還 可以超段使用,具有覆蓋全篇章的功能。由於日語篇章主題的延續性強,儘 管話語中間插入了若干小句,只要這些內容具有連貫性, 「ハ」的功能便一 直存在在篇章中,因此使用零代詞的機率也大幅提升。 方經民(2004)從話語信息的角度分析漢語和日語,他發現漢語第三人 稱代詞的回指性比日語強。這是由於日語第三人稱回指受到「禮貌原則」及 「共有知識」的制約,以下分述說明之。 為了符合日語篇章中的「禮貌原則」,當日語說話者提及第三人物時, 而這位人物的關係是聽話及說話人的上位者的話,則日語篇章中不可使用代 詞作為回指,然而漢語中只要第三人物不在現場、不管這位人物與其他人的 15.

(28) 華語第三人稱回指分析—以母語者與英、日語背景學習者為例. 關係皆可以使用代詞回指。 (8)a. 照片中間的是王校長,他是國際上著名的語言學家。 b. ?照片中間的是王校長,是國際上著名的語言學家。 (9)a. 写真の真ん中の方は王校長です。世界で有名な言語学者です。 b. ?写真の真ん中の方は王校長です。彼は世界で有名な言語学者です。. 日語例(9b)因為使用「彼」作為代詞回指前一小句的「王校長」 ,違反了 日語中對上位者不可使用第三人稱代詞的原則,這項原則不管第三人物在不 在現場都不可違反。相反的,漢語句(8a)因為「王校長」並不在現場,所 以可以使用代詞「他」作為回指而不違反禮貌原則。不過像上述情景對上位 者的描述,在漢語裡並不是總是使用第三人稱代詞回指,木村(1990)指出 當回指的位置在話語中的焦點或主句話題中時,因為其位於突出度(saliency) 較高的位置,所以要使用敬語性較高的人稱稱謂如名詞回指等,而在非主題 位置時可以使用「他」作為回指。 除了「禮貌原則」之外,「共有知識」原則也是造成漢日代詞回指差異 的一項因素。在日語篇章中,要求第三人稱代詞所指的對象必頇是說話者和 聽話者在先前尌共同擁有的知識,而漢語篇章裡,只要其對象是說話者和聽 話者的已知信息即可。我們可以從方經民(2004)提出的例句觀察其差異。 (10)甲 1:我在找一個懂德語的人。 乙 1:我們班有個懂德語的男生,下次我給你介紹一下。 甲 2:a: 他做過翻譯嗎? b:〔?彼/ その人/ Ø 〕通訳したことありますか。 乙 2:a: 做過。他當翻譯沒問題。 b: ええ、ありますよ。彼は、通訳は大丈夫ですよ。. 16.

(29) 第二章文獻探討. 甲 3:a: 星期天他有空嗎? b: 日曜日、彼は空いていますか。 句(10)中,乙 1 引進新話題「有個懂德語的男生」 ,此時對甲來說這個主 題是已知信息,所以在甲 2 a 中可以使用「他」回指這個男生,但是在甲 2 b 的日語篇章中則不能用「彼」作為代詞回指,而是要使用指示詞「 その人」 或是零代詞回指。直到經過乙 2 再次提到這位男生並更深入介紹他之後,甲 因為和乙對這個男生有了共同知識,所以甲 3b 在日語篇章中才能使用「彼」 作為第三人稱代詞的回指。 總結本節對回指的文獻探討,推論零代詞的使用比例是日語篇章多於華 語,華語篇章多於英語,而代詞的使用則相反是英語篇章多於華語,而華語 篇章多於日語。以下從第二語言習得的角度切入,探究母語差異是否影響第 二語言的學習。. 第三節 中介語相關研究 本節首先說明中介語和目的語之關係,接著探討母語遷移在外語學習中 所扮演的角色,最後回顧國內外學者對學習者篇章所進行的中介語研究,並 總結學習者在華語回指學習上可能面臨的困難。. 一、. 中介語. 學習者的語言表現向來為語言教師、學者所關心的焦點,尤其在 70 年 代成為熱門的研究領域。有學者從偏誤的角度出發,著重學習者的語言輸出 和母語者的差異,其中最出名的為 Corder(1967) ,也有學者將學習者語言 視為獨立的語言系統,當中尤以 Selinker(1972)的中介語(interlanguage) 一詞最多人熟知。 Corder(1967)提出類似中介語的理論 ,但他稱其為「過渡能力」 (transitional competence)或「過渡方言」 (transitional dialect) 。過渡的意思 是說學習者的語言是處於逐漸變化中的,藉由假設檢驗語言規則的過程,學 17.

(30) 華語第三人稱回指分析—以母語者與英、日語背景學習者為例. 習者輸出的語言形式會漸漸靠近目標語。其變化的過程,可以藉由觀察學習 者在習得過程中的「系統偏誤」 (systematic error)來推測學習者內在的心理 規則系統。Corder 的理論是建立於偏誤分析的理論基礎上的,然而,如果我 們按照 Selinker(1972)的看法把學習者的語言視為一個獨立的語言系統的 話,那尌沒有偏誤這個說法了,因此 Corder 的研究尚未將學習者的語言真 正看作一個獨立的系統。 Selinker(1972)認為中介語是一個獨立於「母語」(native language) 及「目標語」(target language)的語言系統,且其語言系統為高度結構化、 可 觀 察 性 高 的 。 Selinker 所 提 出 的 中 介 語 理 論 和 假 設 , 認 為 中 介 語 (interlanguage)是指學習者學習目標語的過程時所輸出的語言形式,其語 言形式為一種特殊的語言系統,這個系統不同於學習者的母語或目標語。和 Corder 的想法不同,Selinker 認為中介語是一個獨立的語言系統而非孤立的 錯誤,這個概念顛覆了學習者的語言為偏誤的看法,對第二語言習得領域奠 定研究基礎。 Selinker(1972)認為學習者的言語輸出是高度結構化的,所謂的結構 化是指中介語內在結構的系統性,這個系統是學習者在建立目標語規則的過 程中所形成的,因此是可以分析和預測的。至於中介語產生的心理過程, Selinker 提出「潛在的心理結構」 (latent psychological structure)一詞。他認 為,95%的成人在學習外語時是運用一種普遍的認知結構來學習,只有少部 份 5%的人可以透過刺激「潛在的語言結構」 (latent language structure)來獲 得語言能力。如果如上述所說,成人可以透過潛在的語言結構,將普遍語法 轉換成目標語語法,那麼學習外語尌可以如兒童學習母語一樣,進而達到母 語者的水平。然而,大部分的人還是透過潛在的心理結構學習,這解釋了為 什麼大部分第二語言的學習是不成功的。既然只有少部份人能激發其潛在語 言結構並成功習得第二外語,也尌是說大部分的人是透過潛在的心理結構來 學習,因此探討學習的心理過程有助於了解中介語形成的原因。 Selinker 認為中介語是一個可觀察的語言系統,但是 90 年代後期,研. 18.

(31) 第二章文獻探討. 究中介語的學者們則不認同此觀點,他們認為中介語的形成和複雜的心理過 程有關係,是一個抽象的語言規則,而非一個可藉由學習者語言輸出而觀察 到的語言系統。筆者同意後期學者的看法,但是作為第二外語教學的領域, 從學習者的輸出來判斷其學習成效比其他複雜的心理研究更簡便及快速。 Selinker 也提到可以從產出推測學習過程,證明他並沒有忽略此部份的重要 性。Selinker(1972)用「五個中心過程」 (five central processes)描述學習 外語受到什麼因素影響,分別是語言遷移、由訓練造成的遷移、第二語言學 習策略、第二語言交際策略、目標語語言材料的泛化。. 二、. 語言遷移. 在第二語言習得研究中,影響學習者習得目標語之原因不少,現今的第 二語言習得研究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為對學習者本身的研究,包括對學習 者的年齡、個性、動機等進行探討,二是對語言學本身的研究,觀察母語對 目標語的影響、第二語言的輸入和輸出及關注第二語言的學習過程等。 儘管語言遷移(language transfer)在第二語言教學中扮演不可或缺的地 位,但隨著語言理論從對比分析進而到偏誤分析、中介語分析,以及第二語 言習得理論等發展,語言遷移所佔據的重要性也經歷多次演變。 對比分析的基本假設是語言遷移,當時的研究,以母語作為語言學習時 的干擾(interference)。語言學家 Lado(1957)認為母語和目的語若差異越 小則學起來越容易,反之,差異越大學習時困難度越高,此時的學者將母語 視為第二語言習得的主要障礙,認為語言間的差異決定了學習的難度,因此 以對比母語和目的語的相關研究隨之而來。 然而 60 年代末的學者更加關注學習者本身的情況,因此對比分析衰落, 著重學習者語言的偏誤分析成為當時的研究核心。而且當時的學者認為語言 學習涉及複雜的心理過程,學習時的策略、環境等等都可能成為學習的阻礙, 並非行為主義學派認為母語是最大的問題,因為語言差異是形式上的,而學 習難度是涉及複雜的心理過程。. 19.

(32) 華語第三人稱回指分析—以母語者與英、日語背景學習者為例. 到了 70 年代末,語言遷移又再次被語言學家看重。此時學者將 50 年代 的對比分析做了修正,認為母語並非機械性的在學習過程中遷移,而是結合 社會、心理、語言發展等因素互動影響習得過程。此時 Selinker(1972)在 中介語研究中也提到母語是學習目的語時的干擾源之一。不過現今學者更加 關注的是,並不是所有的母語語言規則都會影響目的語的學習,我們必頇找 出造成母語遷移的原因。 其中,Ellis(1994)認為現今的研究著重於「為什麼跨語言的差異有時 會造成母語遷移而有時不會」,因此提出六個可能會影響母語遷移的原因, 分別為「語言層級」(Language level)、「社會語言因素」(Sociolinguistic factors) 、 「有標性」(Markedness) 、 「語言原形」 (Prototypicality) 、 「語言距 離及心理因素」(Language distance and psychotypology)及「發展性因素」 ( Developmental factors )。 和 本 研 究 最 相 關 的 是 「 語 言 的 有 標 性 」 (markedness) 。Ellis 提出從語言類型學(typology)的角度來看,若母語的 無標形式(unmarked forms)如果為目標語的有標形式(marked forms) ,則 學習目標語的過程中,產生母語負遷移的可能性高。. 三、. 第三人稱回指之中介語相關研究. 有關華語回指的中介語研究分成三種,一種從代詞偏誤的角度出發(高 寧慧,1996) ,第二種觀察學習者的零代詞使用情形(Jin,1994;Xiao,2010; 井茁,2011),第三種則為綜合代詞和零代詞的研究(肖奚強,2001;周曉 芳,2011)。上述研究指出,學習者的篇章普遍有「代詞多用」、 「零代詞不 足」的問題,且回指表現隨著學習者華語程度提高而進步。以下分別敘述前 人的研究方法及結果。 高寧慧(1996)從代詞角度觀察學習者的誤用情形,受詴者為在北京大 學華語中心或北京語言學院學習的中高級學生,詞彙量約為 2000-5000。她 隨機抽取 30 篇作文,將文章依照「代詞偏誤」作為分類依據,分成「不該 用代詞而用了」 、 「該用代詞而沒用」 、 「錯用代詞」三類。研究結果為第一類. 20.

(33) 第二章文獻探討. 「不該用代詞而用了」佔比例最高,為 48.8%(64/131)。此外,她還設計 了一份代詞填空問卷,結果也是第一類的錯誤比例最高,為 55.8%(215/412) 。 在這類偏誤中比例最高的現象為「主語多餘」 ,佔總偏誤 20.6%(27/131) , 意指學習者在主語部分常用代詞,導致文章產生偏誤。 肖奚強(2001)和周曉芳(2011)則綜合代詞和零代詞對學習者語料進 行分析。肖奚強(2001)根據照應系統理論,初步分析外國學生的寫作,將 學生的照應偏誤分成六類,分別為「名詞照應誤為代詞照應」 、 「名詞照應誤 為零形式照應」 、 「代詞照應誤為名詞照應」 、 「代詞照應誤為零形式照應」 、 「零 形式照應誤為名詞照應」、「零形式照應誤為代詞照應」 。結果發現,初級學 生為了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常將零形式照應誤用為名詞或代詞,而高級學 生為了追求語言經濟,卻經常將該使用名詞或代詞的地方誤用零形照應。 周曉芳(2011)從北京語言大學「中介語語料庫」中蒐集初、中、高學 生作文共三萬字進行分析。她針對回指比例、回指距離、回指偏誤進行探討。 首先她指出學生的回指比例順序由高到低都是代詞回指>名詞回指>零代詞 回指,雖然代詞比例隨著華語程度提高下降,而零代詞隨著華語進步而使用 增加,但總體而言代詞仍過度使用、零代詞嚴重不足。另外她使用和肖奚強 (2001) 相似的分類,將偏誤分為「名詞誤用為代詞」 、 「名詞誤用為零回指」 、 「代詞誤用為名詞」 、 「代詞誤用為零回指」 、 「零回指誤用為名詞」 、 「零回指 誤用為代詞」六種。結果發現「零回指誤用為代詞」在初、中、高三個階段 都是偏誤比例最高的類別,不過她也發現隨著華語程度提升,學生的零代詞 偏誤比例下降,不過「代詞誤用為零回指」則隨著程度上升而比例增加,此 結果和肖奚強(2001)的研究相同,他指出高級學習者有零代詞比例上升的 現象。此外,從回指距離的分析中,她發現學生在不同階段皆有代詞回指距 離過小、使用頻繁的情況,而對於華語最常使用的零代詞掌握度仍然不佳。 以下我們將回顧研究學習者零代詞回指的文獻。 Jin(1994)根據華語和英語分別屬於「主題顯著」(Topic-Prominence) 和「主語顯著」 (Subject-Prominence)語言,推測英語為母語的學習者學習 華語過程中會因為母語中缺乏零代詞的運用而造成學習困難。她請 46 位分 21.

(34) 華語第三人稱回指分析—以母語者與英、日語背景學習者為例. 屬四種不同程度的受詴者完成「面談」(oral interview)、「說故事」(story retelling)及「作文」(free composition)三項篇章任務,結果發現學習者的 篇章呈現系統性的遷移,隨著學習者華語程度升高,其英語「主語顯著」的 特色逐漸降低,而標的語「主題顯著」之特色隨之增高。研究結果中,主語 省略的比例和華語程度呈現正比,意指華語程度越高,省略比例也預期隨之 提高。 Xiao(2010)和 Jin(1994)相同,也從「主題顯著」 (Topic-Prominence) 和「主語顯著」 (Subject-Prominence)角度出發,檢視華裔及非華裔之學生 在華語學習上是否有差異。結果顯示,儘管華裔學生的口語表達優於非華裔 的學習者,但是在零代詞的使用上,華裔和非華裔學習者的表現無顯著差異, 不過學習者和母語者的回指都達到顯著差異。然而井茁(2011)的研究結果 和 Xiao(2010)不同,她將華裔受詴者進一步分成早年移民(CCHL, Chinese Chinese Heritage Learner)和在美國出生的華裔(ACHL,American Chinese Heritage Learner ) 兩 類 , 另 外 再 加 上 沒 有 華 語 背 景 的 美 國 學 生 (NHL,Non-Heritage Learner)一共三組對象。他分析 53 篇論說文文章後, 發現在零代詞的使用上,CCHL 的表現較好,和 ACHL 及 NHL 達到顯著差 異,不過在代詞的表現上,CCHL 和 ACHL 不存在顯著差異,但是和 NHL 的結果有顯著差別,結果顯示零代詞回指表現受不同語言經驗的影響。 從上述文獻得知,每位研究者所挑選的受詴者來源都不相同,雖然他們 的研究結果都認同零代詞回指為華語篇章特色且初級學習者較難習得,但是 Ellis(1994)提到在蒐集語料的過程中,必頇減低語料的差異性才能得到最 正確的結果,因此提出六項在蒐集語料時要注意的因素,分別為「語料輸出 方式」 (medium) 、 「語體」 (genre) 、 「內容」 (content) 、 「語言程度」 (level)、 「母語」(mother tongue)、「語言學習經驗」(language learing experience)。 以下便針對上述六項因素對上述研究進行檢視。 在語料媒介(medium)方面,上文所有的研究都使用的書面語料,唯 有 Jin(1994)的研究中綜合了口語語體和書面語體的比較。 「語體」 (genre). 22.

(35) 第二章文獻探討. 部分,分別有學者選擇敘述體和論說體,也有人並沒有多加限制。周曉芳 (2011)將語體限制為敘述體,Jin(1994)更進一步將寫作任務限定為描述 自己的家庭,限定受詴者的詞彙使用,Xiao(2010)則觀察學生之週記,但 井茁(2011)則採用論說文語料,而高寧慧(1996)、肖奚強(2001)的文 章中沒有提到語體的部分。 在學習者「語言程度」方面,除了高寧慧(1996)只研究一個語言成度 的受詴者以外,其他研究者都同時比對了不同程度學習者的回指,多從初級、 中級和高級。學習者的「母語」 部分,有學者的研究對象皆為英語母語者 (Jin, 1994;Xiao,2010;井茁,2011) ,周曉芳(2011)則限定為歐美地區的學 生,不過也有些研究中並沒有對學習者的語言背景進行限制(肖奚強,2001; 高寧慧,1996) 。檢視受詴者的「語言學習經驗」 ,結果發現除了肖奚強(2001) 未提到學習者背景外,大多學者都從同一個語言教學機構中找尋研究的受詴 者,不過因為 Xiao, (2010)和井茁(2011)的想了解不同語言背景是否影 響零代詞學習,因此特地找了華裔及非華裔進行實驗研究。. 23.

(36) 華語第三人稱回指分析—以母語者與英、日語背景學習者為例. 24.

(37) 第三章研究方法.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第一節將介紹研究語料來源,說明研究對象之背景及研究材料選用 之過程,接著第二節敘述研究流程,首先說明蒐集語料的過程,其後在詳細 說明語料編碼、分析方式,最後第三節從受詴者母語背景和華語程度說明語 料的控制變因。. 第一節 語料來源 本節第一部份說明研究對象的組別,並針對每組受詴者的背景進行說明, 第二部分說明本研究用以蒐集語料的材料,包括選取原因、實驗材料內容及 材料呈現。. 一、. 研究對象. 本文之研究對象有兩類,分別為「華語學習者」及「華語母語者」,希 望藉由探究學習者的中介語、加上對比華語母語者的語料進行分析研究。 「華 語學習者」又分為「英語組」和「日語組」,並且再分為高級和中級兩組, 因此本研究共有五小組分別為「英語高級組」10 人、 「英語中級組」10 人、 「日語高級組」10 人、「日語中級組」10 人及「華語母語組」20 人,一共 60 人。以下分別說明受詴者的母語、國籍、教育程度及中文水平。 (一) 華語學習者組—英語母語組 華語學習者分成「英語母語者」以及「日語母語者」兩組,其中再各自 分成「中級組」和「高級組」 。 「中級」受詴者以師大及台大的語言中心學生 為主,中文程度大約在《新實用視聽華語四》的程度。 「高級」受詴者以師 大、台大的大學生及研究生為主,他們平時使用中文作為上課、日常溝通的 語言。下表分別說明受詴者的國籍、母語、中文水平及在台灣居住的時間。. 25.

(38) 華語第三人稱回指分析—以母語者與英、日語背景學習者為例. 1. 英語中級組 10 位英語中級學習者中有 8 位為師大或台大國語中心的學生、1 位是英 研所的學生、1 位畢業於美國大學中文系但目前沒上語言課程。他們使用的 教材為《新實用視聽華語三、四》 、讀報學中文一,和日語中級組接近。他 們學習中文的時間從 1 年到 6、7 年不等,在台灣居住的時間約為半年到 1 年。詳細資料如下表三-1 所示: 表三-1 英語中級者背景資料 編號. 母語. 國籍. 目前使用教材. 學習中文時間. 居住台灣時間. EI-01 EI-02 EI-03 EI-04 EI-05 EI-06 EI-07 EI-08 EI-09 EI-10. 英文 英文 英文 英文 英文 英文 英文 英文 英文 英文. 南非 美國 美國 美國 美國 加拿大 瑞士 美國 美國 美國. 新視聽華語四 新視聽華語四 英語所一年級 讀報學中文一 無(中文系畢) 新視聽華語四 新視聽華語四 新視聽華語三 讀報學中文一 遠東生活華語三. 4年 2 年 6 個月 2年 4年 6 年 6 個月 7 年 2 個月 1 年 5 個月 1 年 3 個月 2 年 6 個月 8 個月. 1 個月 6-7 個月 1年 4 個月 6 個月 8 個月 5 個月 5 個月 6 個月 8 個月. 2. 英語高級組 10 位英語高級學習者皆為師大的大學生或研究生,他們學習中文的時 間從 3 年到 9 年不等,在台灣居住的時間從 1 年半到 5 年不等。詳細資料如 下表三-2 所示:. 26.

(39) 第三章研究方法. 表三-2 英語高級者背景資料 編號. 母語. 國籍. 尌讀系級. 學習中文時間. 居住台灣時間. EA-01 EA-02 EA-03 EA-04 EA-05 EA-06 EA-07 EA-08. 英文 英文 英文 英文 英文 英文 英文 英文. 美國 美國 美國 美國 美國 美國 美國 加拿大. 4 年 6 個月 3年 4 年 6 個月 4年 3年 9年 4 年 6 個月 3 年 3 個月. 1 年 6 個月 1 年 6 個月 2 年多 2年 3 年多 4 年 6 個月 3 年 6 個月 4 年 2 個月. EA-09. 英文. 美國. 3年. 5年. EA-10. 英文. 美國. 華研所碩一 國華系一年級 華研所碩二 國華系三年級 心輔所碩一 華研所碩四 國華系三年級 特教系碩一 全球經營與策 略所碩一 競技系一年級. 10 年. 10 年. (二) 華語學習者組—日語母語組 1. 日語中級組 10 位日語中級學習者皆為師大國語中心的學生,使用教材為新視聽華 語三四、遠東三、讀報學中文一、迷你廣播劇。學習中文的時間從 1 年到 3 年不等,在台灣居住的時間約為 1 年左右。詳細資料如下表三-3 所示: 表三-3 日語中級者背景資料 編號. 母語. 國籍. 目前使用教材. 學習中文時間. 居住台灣時間. JI-01 JI-02 JI-03 JI-04 JI-05 JI-06 JI-07 JI-08 JI-09 JI-010. 日語 日語 日語 日語 日語 日語 日語 日語 日語 日語.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新視聽華語四 新視聽華語四 新視聽華語四 新視聽華語四 新視聽華語四 遠東生活華語三 新視聽華語四 讀報學中文一 迷你廣播劇 新視聽華語三. 2年 2 年 1 個月 9 個月 10 個月 1 年 3 個月 3年 1 年 4 個月 2年 1 年 4 個月 1 年 6 個月. 11 個月 9 個月 9 個月 10 個月 1 年 3 個月 1 年 6 個月 1 年 4 個月 1年 1 年 4 個月 9 個月. 27.

(40) 華語第三人稱回指分析—以母語者與英、日語背景學習者為例. 2. 日語高級組 10 位日語高級學習者皆為師大的大學生或研究生,他們學習中文的時 間從 3 年半到 8 年不等,在台灣居住的時間最長者有 6 年,最短者為 1 年半。 詳細資料如下表三-4 所示: 表三-4 日語高級者背景資料 編號. 母語. 國籍. 尌讀系級. 學習中文時間. 居住台灣時間. JA-01 JA-02 JA-03 JA-04 JA-05 JA-06 JA-07 JA-08 JA-09 JA-10. 日語 日語 日語 日語 日語 日語 日語 日語 日語 日語.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華研所碩三 華研所碩四 華研所碩一 美術系碩四 台史所碩一 國華系四年級 國企所博一 華研所碩一 華研所博一 台史所碩一. 8 年 5 個月 8 年 6 個月 6 年 4 個月 6 年 6 個月 6 年 8 個月 4年 2 年 5 個月 3 年 6 個月 7 年 6 個月 3 年 1 個月. 4 年 6 個月 5年 6 年 4 個月 6 年多 1 年 4 個月 4年 1 年 7 個月 3 年 6 個月 3 年 6 個月 3 年 1 個月. (三) 華語母語組 華語母語組共有 20 人,以大學主修中文系的母語者為受詴對象。共有 18 位在台灣接受教育,另有 1 位來自新加坡。詳細資料如下表三-5 所示: 表三-5 華語母語者背景資料 編號. 母語. 國籍. 大學尌讀科系. 最高學歷. NA-01 NA-02 NA-03 NA-04 NA-05 NA-06 NA-07 NA-08. 華語 華語 華語 華語 華語 華語 華語 華語. 台灣 台灣 台灣 台灣 台灣 台灣 台灣 台灣. 中國文學系 中國文學系 中國文學系 中國文學系 中國文學系 中國文學系 中國文學系 中國文學系. 研究所 研究所 研究所 研究所 研究所 研究所 研究所 研究所. 28.

(41) 第三章研究方法. NA-09 NA-10 NA-11 NA-12 NA-13 NA-14 NA-15 NA-16 NA -17 NA -18 NA -19 NA-20. 華語 華語 華語 華語 華語 華語 華語 華語 華語 華語 華語 華語. 台灣 台灣 台灣 台灣 台灣 台灣 台灣 台灣 台灣 台灣 新加坡 台灣. 中國文學系 中國文學系 中國文學系 中國文學系 中國文學系 中國文學系 中國文學系 中國文學系 中國文學系 中國文學系 中國文學系 中國文學系. 研究所 研究所 大學院校 大學院校 研究所 大學院校 大學院校 研究所 大學院校 大學院校 研究所 大學院校. 二、 研究材料 本研究以受詴對象所撰寫的中文文章作為語料。不過陳俊光(2008)提 到,不同的體裁(genre) 、語域皆會影響篇章的分析,因此本研究將對此部 份進行限制。由於本研究所要探討的是學習者在華語回指上的表現,因此若 受詴者撰寫的文章中有過多角色,在回指上的分析上則變因更多,因此希望 受詴者產出的語料中只有一位人物。在基於希望角色單一、篇章性統一的條 件下,筆者將本研究的篇章設定為「敘事性摘要」 。受詴者將從第三人稱的 角度撰寫同一段影片的摘要,使之達到提高語料一致性的效果。 給受詴者觀看的影片1為創立蘋果電腦的賈伯斯在 2005 年於美國史丹 佛大學所做的演講,演講長度約 15 分鐘,內容是賈伯斯為了鼓勵畢業生而 分享的三個小故事,分別和「點滴的串連」 、 「愛與失敗」及「死亡」有關係。 為了不影響實驗結果,五組受詴者所觀看的影片皆沒有字幕,影片發音 則依照語言分為英語、日語及華語三種版本。由於原影片為英語發音,因此. 1. 影片來源網址:http://www.youtube.com/watch?v=UF8uR6Z6KLc. 29.

(42) 華語第三人稱回指分析—以母語者與英、日語背景學習者為例. 華語及日文翻譯的版本由筆者先在網路上找尋具有公信力的翻譯文章 2後, 再請 2 位母語者檢視其適切性,最後由筆者找尋日語及華語母語者為演講重 新錄製音檔。. 第二節 研究流程 一、. 語料蒐集流程. 華語母語者及華語學習者的語料蒐集時間為 2011 年 12 月底持續到 2012 年 3 月初3。正式施測前,筆者再次說明本研究目的,以及說明實驗過 程分為兩個部份,首先觀看 2005 年賈伯斯在史丹佛大學所做的演講,約 15 分鐘,接著再以手寫或打字的方式撰寫影片中文摘要約 600 字、需要分段。 筆者為每位受詴者準備一張 A4 白紙作為筆記用,觀看影片時若有任何問題 則可以再看一遍。受詴者撰寫摘要時沒有時間限制、但不可使用任何辭典。 完成摘要後,請受詴者填寫問卷以調查其學習背景。完成上述的實驗流程後 筆者當場給予實驗報酬。. 二、 語料編碼與分析 本研究共蒐集 60 篇文章,每篇文章長度約 500-600 字,並將語料依照 受詴者編號、篇章故事、話題鏈及小句進行編碼,以下為編碼之說明:. 2. 中文翻譯來源為 Cheers 雜誌,編譯者為盧智芳。日文翻譯來源網址為 http://sago.livedoor.biz/archives/50251034.html,譯者為小野晃司。. 3. 找尋華語母語者的部份,筆者透過友人向師大國文系的學生宣傳此實驗,以及詢問本所中文系畢. 業的同學、學弟妹是否對此實驗感興趣。尋找華語學習者則有幾個管道,一個是筆者直接至師大 國語中心張貼實驗廣告,以及請國際事務處專員轉寄實驗廣告給師大的外籍學生,另外,也拜託 在北部語言中心任教的學長姐協助找尋合適的受詴者。若有對本研究感興趣的人,在告知實驗的 目的及流程並得到受詴者的同意之後,再和他們約定實驗時間於師大華研所的空教室施測。. 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ccording to the regulations in the review manual of work permit application for foreign students,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and ethnic Chinese students announced by

Health Management and Social Care In Secondary

printing, engraved roller 刻花輥筒印花 printing, flatbed screen 平板絲網印花 printing, heat transfer 熱轉移印花. printing, ink-jet

Xianggang zaji (miscellaneous notes on Hong Kong) was written by an English and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by a local Chinese literati.. Doubts can therefore be cast as to whether

Teachers may consider the school’s aims and conditions or even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to select the most appropriate approach according to students’ need and ability; or develop

(1) Western musical terms and names of composers commonly used in the teaching of Music are included in this glossary.. (2) The Western musical terms and names of composers

As schools were provided with additional resources under different modes, some schools (e.g. those adopting IRTP) were not required to report to the Education Bureau (EDB)

指導語 8:請將以下國語點字標點符號讀出來? (5 個題目). 指導語 9:請將以下英文字母讀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