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投入產出模型探討運動服務產業的產業關聯效果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以投入產出模型探討運動服務產業的產業關聯效果"

Copied!
8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以投入產出模型探討運動服務產業的 產業關聯效果. 研 究 生:張文檀 指導教授:陳美燕. 中華民國 105 年 6 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2) 以投入產出模型探討運動服務產業的產業關聯效果 2016 年 6 月 研 究 生:張文檀 指導教授:陳美燕 摘要. 本研究以投入產出模型(input-output model)探討運動服務產業的產業關聯效果。 研究目的包括:瞭解臺灣運動服務產業的特性與現況、估算不同運動服務產業的投入 與產出結構、向前關聯效果與感應度,及向後關聯效果與影響度。本研究以行政院主 計總處 2015 發布之 2011 年臺灣地區產業關聯表之生產者價格交易表為基礎資料,依 據運動產業發展條例將運動服務產業劃歸為 12 項,輔以 2011 年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 類(第 9 次修訂)及工商及服務普查資料,得實際操作之 31 部門投入產出交易表。研 究結果顯示:運動服務產業屬於勞力密集的產業;運動行政管理服務業、運動表演業、 職業運動業、運動場館業,及運動資訊出版業等 5 項,其產出主要是供作中間投入之 用;運動保健業、運動休閒教育服務業、運動博弈業、運動用品及器材租賃業、運動 旅遊業、運動傳播媒體業、運動用品或器材批發及零售業等 7 項,其產出主要是供作 最終產品使用。12 項運動服務產業中,運動表演業與運動行政管理服務業為易帶動上 游產業發展的領導型產業,其餘 10 項運動服務產業則皆屬不易帶動上下游產業發展 的低關聯效果產業。. 關鍵詞:開放模型、封閉模型、一般均衡. iii.

(3) Applying Input-Output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Industrial Linkage of Sport Services Industry in Taiwan June, 2016 Author: Chang, Wen-Tan Advisor: Chen, Mei-Yen. Abstract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the interindustry linkage effects of the sports services industry using the input-output model.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ncludes understan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urrent conditions of Taiwan’s sports services industry, and estimating the input-output structures of different sport services industries, their forward linkage effects (sensibility,) and backward linkage effects (dispersion.) This study took as its basic data from the “Transactions Table at Producers’ Prices” in the Input-Output Table of 2011, published by Directorate-General of Budget, Accounting and Statistics, Executive Yuan in 2015; and according to the Sports Industry Development Act which classifies the sports services industry into 12 sections, together with the data from the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Rev. 9, 2011) and the Industry, Commerce and Service Census, this study acquired the input-output transactions table of 31 sectors in actual operat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ports services industry pertains to the laborintensive industry. The outputs from sports administrative services, sports performances, professional sports, stadium operators and sports information publishing serve mainly as intermediate inputs. Those from health care for sports, educational services for leisure sports, sports wagering, rental of sports products or equipment, sports tourism, sports media, wholesalers and retailers of sports products or equipment are mostly for final consumption. Amongst these twelve, sports performances and sports administrative services play the role of leading-industry that can readily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upstream industries; the other ten are industries with low linkage effect, whose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industries is insignificant.. Key words: open model, closed model, general equilibrium. iv.

(4) 謝誌 在職進修必須同時兼顧學業、工作與家庭實非易事,能順利完成學業,首先要感 謝恩師陳美燕教授,在我為研究主題失去方寸時指引我方向,在我的研究進度遲滯時 督促我並給予鼓勵,進修期間對我的關懷與提攜之情,學生將永銘於心,不敢或忘! 其次,感謝口試委員林文斌老師與葉允棋老師在論文上給予的指導與建議,亦要 感謝臺灣師大的程瑞福老師、張少熙老師、湯添進老師、黃營杉老師、方進義老師、 劉元安老師、林儷蓉老師與陳炳宏老師,授課期間的教導使學生受益匪淺。 是如此美麗的緣分,使我得以與秀琳、思瑀、如萱、書豪、李霖、怡珊、淑如、 維貞、玉惠、奕成、夢玫、威士、亞倩、曉勤、俊伯、宗翰、偉彥、維斌、孝禹與淑 玲成為同班同學,在每個修課的夜裡,因為你們而使得教室分外溫馨並充滿歡樂。 感謝貴人美讀書會的成員,特別是秀琳、思瑀、如萱、書豪、庭安、翊云、易霖、 園駿、良羽、政德、宇豐與蘇翊的協助,聖誕夜的交換禮物,跨年的讀書會,端午節 的論文口試,點點滴滴都將成為我最難忘的回憶。 最後,要感謝母親無限的關懷與支持,以及家人好友們的體諒與協助,才能讓我 在這段進修的日子裡毫無後顧之憂。 還記得高中畢業那年,正在為是否與同學一起加入重考班而煩惱之際,父親帶我 到一間宮廟祈福解惑,當時住持師父告訴我,如果重考,隔年必考上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在辜負父親期望的多年後,我帶著青春裡曾經的遺憾踏入臺灣師大,也希望能以 這個學位慰藉天上的父親。. 張文檀 謹誌 2016 仲夏于臺灣師大. v.

(5) 目次 口試委員與所長簽字論文通過簽名表.................................................................................. i 論文授權書.............................................................................................................................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謝誌..........................................................................................................................................v 目次........................................................................................................................................ vi 表次...................................................................................................................................... viii 圖次........................................................................................................................................ ix.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問題 ...........................................................................................................3  第四節 研究限制 ...........................................................................................................3  第五節 名詞釋義 ...........................................................................................................4  第六節 研究重要性 .......................................................................................................6 .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運動服務產業之意涵 .......................................................................................7  第二節 臺灣運動服務產業的現況 .............................................................................13  第三節 投入產出模型理論 .........................................................................................14  第四節 應用投入產出分析之相關研究 .....................................................................21  vi.

(6) 第五節 本章總結 .........................................................................................................25 . 研究方法 ............................................................................................. 2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7  第二節 研究流程 .........................................................................................................28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 .............................................................................................29  第四節 研究工具 .........................................................................................................29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34 . 結果與討論......................................................................................... 38  第一節 運動服務產業的投入結構分析 .....................................................................38  第二節 運動服務產業的產出結構分析 .....................................................................50  第三節 運動服務產業的產業關聯效果分析 .............................................................57  第四節 臺灣運動服務產業之特性 .............................................................................64 . 結論與建議......................................................................................... 65  第一節 結論 .................................................................................................................65  第二節 建議 .................................................................................................................67 . 引用文獻 ........................................................................................................... 69 . vii.

(7) 表次 表 2 - 1 運動產業的分類與分類基準 ................................................................................. 8  表 2 - 2 運動服務產業內容及範圍 ................................................................................... 12  表 2 - 3 2011 年運動服務產業之全年生產總額及從業員工人數概況........................... 13  表 2 - 4 投入產出表 ........................................................................................................... 17  表 2 - 5 技術係數矩陣表 ................................................................................................... 19  表 2 - 6 產業關聯程度表 ................................................................................................... 20  表 3 - 1 運動服務產業與產業關聯表部門及行業標準分類之對應情況 ....................... 35  表 3 - 2 相關行業類別之產業產值與就業人數計算比例 ............................................... 36  表 3 - 3 本研究 31 項產業部門別 ..................................................................................... 37  表 4 - 1 整體經濟之投入產出交易表 ............................................................................... 39  表 4 - 2 運動服務產業之投入結構 ................................................................................... 43  表 4 - 3 運動服務產業的投入結構比較 ........................................................................... 46  表 4 - 4 各產業部門之投入結構 ....................................................................................... 47  表 4 - 5 各產業部門之原始投入用途 ............................................................................... 49  表 4 - 6 運動服務產業部門之產出結構 ........................................................................... 51  表 4 - 7 運動服務產業的產出結構比較 ........................................................................... 53  表 4 - 8 各產業部門之產出分配 ....................................................................................... 54  表 4 - 9 各產業部門之最終需求分配 ............................................................................... 56  表 4 - 10 各產業之向前關聯效果 ..................................................................................... 58  表 4 - 11 各產業之向後關聯效果...................................................................................... 60  表 4 - 12 運動服務產業之感應度、影響度與總關聯程度 ............................................. 63 . viii.

(8) 圖次 圖 3 - 1 研究架構 ................................................................................................................. 27  圖 3 - 2 研究流程 ................................................................................................................. 28  圖 3 - 3 產業關聯圖 ............................................................................................................. 33  圖 4 - 1 整體產業之產業關聯圖 ......................................................................................... 61  圖 4 - 2 運動服務產業之產業關聯圖 ................................................................................. 62 . ix.

(9) 緒論 本章共有六節,分別為:第一節闡述本研究之動機與背景;第二節說明研究目的; 第三節提出研究問題;第四節為研究限制;第五節是名詞釋義;第六節為研究重要性。.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運動產業的發展主要與運動職業化及競技體育的興盛發展有關,在運動國際化與運 動產業全球化的浪潮下,運動產業已然成為 21 世紀最具前景的產業,且配合運動的相 關用品和服務產業均呈現大幅的成長趨勢。在歐美已開發國家中,運動產業甚至已經成 為支持國家經濟成長的支柱型產業,其產值占國家整體經濟產值的比重也日益提高。而 隨著國民所得的增加、知識水平及健康觀念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藉由運動與休閒的結 合,來均衡生活體驗、健全身心與生活內涵,以提升生活品質,因此,從歐美日等先進 國家推展運動休閒服務產業的過程可知,推動發展運動休閒服務產業,不僅可衍生關聯 性產業的附加價值,亦可創造投資與就業機會,活絡經濟發展。根據 2016 年行政院主 計總處資料顯示,當前臺灣經濟結構中,整體服務業占國內生產毛額 (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的比重為 62.8%,平均就業人數 660.9 萬人,占總就業人數的比重為 59%, 服務業已然成為臺灣經濟活動之主體,亦為創造就業主要來源,故推動服務業轉型與升 級,不啻為臺灣重要的產業政策之一。因此,行政院經建會早在 2004 年「服務業發展 綱領及行動方案」中,已提及提高附加價值與創造就業機會為兩大主軸,其中運動休閒 服務業即列於重點發展的 12 項服務業旗艦計畫當中。 目前,先進國家均將運動服務產業的推廣發展視為產業轉型和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的 重點之一 (蔡芬卿,2008)。例如:美國於 2010 年提出「健康民眾 2020」的目標;澳洲 在 2010 年修正其體育政策為「澳洲運動:邁向成功之道」 ;日本於 2010 年提出「運動 1.

(10) 立國的戰略」,以做為未來 10 年的運動發展策略;英國於 2008 年提出「享受勝利:運 動的新時代」 ,並提出「終身運動習慣養成 2012-2017」的政策計劃 (教育部,2013)。針 對未來的體育發展,臺灣則在 2013 年提出體育運動政策白皮書,以「健康國民、卓越 競技、活力臺灣」做為主軸,來增強國民的競爭力,希冀透過改善國內運動相關軟硬體 設施、提升國民終身運動習慣等策略來實現目標。此外,在培育運動選手的同時,行政 院體育委員會(教育部體育署的前身)推動了「運動產業發展條例」 、 「多元資金挹注」 、 「輔導研究發展」 、 「補助運動消費支出」及「租稅優惠」等多項措施,除為運動服務產 業發展注入嶄新契機,也展現政府扶植業者成為新興產業的決心。另外,為鼓勵民間資 金參與運動服務產業,政府當局也陸續實施「運動賽事門票免徵營業稅」 、 「企業捐贈體 育事業款項,可全數列為費用減免營所稅」 、 「提供貸款信用保證」 、 「補貼貸款利息」等 的多項配套措施 (體育中心,2011)。 運動服務產業對臺灣經濟的影響不斷地增強,對經濟體系內的其他產業(或部門) 亦會產生相當程度的關聯,但國內單獨對運動服務產業或運動產業進行的相關研究卻不 多 (何欣穎,2006;許秉翔、吳仁泰,2009;黃錦煌,2011)。因此,瞭解運動服務產業 於經濟體系內的產業關聯程度,遂為本研究之動機所在。. 第二節 研究目的.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Wassily Leontief 所提出的投入產出模型(input-output model) , 是以產業關聯表做為具體呈現一國在一特定期間內之各產業其投入與產出間的關係。因 此,藉由投入產出模型探討發展運動服務產業的過程,以及其為經濟體系內各產業間所 引發的相互關係與產業關聯,是值得探究的重要議題。 茲將本研究欲達成的研究目的歸納整理如下: 一、估算臺灣運動服務產業之投入結構。 二、估算臺灣運動服務產業之產出結構。 2.

(11) 三、估算臺灣運動服務產業之向前關聯效果與感應度。 四、估算臺灣運動服務產業之向後關聯效果與影響度。 五、瞭解臺灣運動服務產業的現況與特性。.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將討論以下五項問題: 一、臺灣運動服務產業之投入結構為何? 二、臺灣運動服務產業之產出結構為何? 三、臺灣運動服務產業之向前關聯效果與感應度為何? 四、臺灣運動服務產業之向後關聯效果與影響度為何? 五、臺灣運動服務產業的現況與特性為何?. 第四節 研究限制. 進行產業關聯分析(industry linkage analysis)時,產業部門分類的侷限即為研究限 制。在行政院主計總處所編制的產業關聯報告書中,若分析的產業部門本身不是一個獨 立產業部門,那麼要計算此非獨立產業部門的產業關聯效果便會遭遇許多阻礙。由於非 獨立產業部門所涉及的相關產業範圍相當廣泛,若要將其獨立為單一產業部門,則因其 或多或少都會在其他產業部門中占有一些未知或不確定的比例,所以很難出正確估算出 非獨立產業部門的投入產出結構及產業關聯效果。 本研究所分析的運動服務產業,在行政院主計總處所編制的產業關聯報告書中皆為 非獨立產業部門,因此在投入面與產出面皆面臨分割與合併的問題。由於分割之參數需 藉由文獻蒐集方式獲得,或藉由估算各產業部門之要素投入數值及其產值予以計算得出, 因此將無法避免因分割與合併產業部門所造成的投入與產出數值不精確的問題。 3.

(12) 第五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針對與研究主題相關之名詞予以界定釋義如下: 一、運動產業 根據 2012 年公告施行的「運動產業發展條例」 第 4 條規定,運動產業(sports industry) 是指提供民眾從事運動或運動觀賞所需產品或服務,或可促進運動推展之支援性服務, 而具有增進國民身心健康、提升體能及生活品質之產業,包括: (一)運動用品或器材製 造業; (二)運動用品或器材批發及零售業; (三)運動場館業; (四)運動用品或器材租 賃業; (五)運動設施營建業; (六)運動表演業; (七)職業運動業; (八)運動休閒教 育服務業; (九)運動保健業; (十)運動行政管理服務業; (十一)運動傳播媒體業; (十 二)運動資訊出版業; (十三)運動博弈業; (十四)運動旅遊業; (十五)其他經主管機 關認定之產業 (教育部體育署,2012)。 二、運動服務產業 本研究根據教育部體育署 2012 年發布的「運動產業內容及範圍」(教育部,2012), 排除屬於運動製造產業範疇的運動用品或器材製造業與運動設施營造業,以及其他經主 管機關認定的產業等 3 項,定義運動服務相關的 12 項產業別,包括: (一)運動場館業; (二)運動表演業; (三)職業運動業; (四)運動休閒教育服務業; (五)運動用品或器 材批發及零售業; (六)運動用品或器材租賃業; (七)運動保健業; (八)運動行政管理 服務業;(九)運動傳播媒體業;(十)運動資訊出版業;(十一)運動博弈業;(十二) 運動旅遊業。 三、產業關聯表 產業關聯表係由美國經濟學家 Wassily Leontief 於 1936 年首先提出,用以陳示一國 在一定期間內(通常為一年)經濟活動的總成果;又因係以矩陣表示各產業間投入與產 出的相互依存關係,統計結果又可稱為投入產出表(input-output tables) 。本研究採用的 投入產出資料,為 2015 年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的 2011 年產業關聯統計結果,包括 166 4.

(13) 個部門分類編製之產業關聯表,以及中間投入按 526 個細部門編製之產業關聯表,此為 與本研究之年份最接近的資料。 四、投入係數表 投入係數(input coefficient)又稱為技術係數(technical coefficient)或直接需求係 數(direct requirement coefficient) ,表示的是在現存生產技術條件下,所需各產業部門產 品之投入比例,亦可代表一種生產技術水準。根據投入產出模型的基本假設,藉由投入 產出交易表即可計算出各產業的投入係數,亦可形成為用以展現整體經濟各產業之間直 接相互需求的投入係數表。 五、產業關聯程度矩陣 藉 由 投 入 係 數 表 進 行 計 算 轉 換 而 來 的 產 業 關 聯 程 度 矩 陣 ( inter-industry interdependence matrix) ,或 Leontief 逆矩陣(Leontief inverse matrix)(Miller & Blair, 1985; Miller & Blair, 2009),矩陣內任一係數所帶代表的是某產業為了滿足一單位的最終需求, 必須向另一產業直接加間接購買的該產品數量,故又稱為直接加間接需求係數,其值越 高代表兩個產業間的關聯程度越高。換言之,任一部門的生產對經濟體系內的其他各部 門都具有雙重影響,當某產業增加產量時,可能帶動其他原料投入之需求,和以其做為 投入的商品增加,此即產業的向前與向後關聯概念。 六、向前關聯效果與感應度 若從供給面來看,當某產業的產量增加時,表示可供其它產業做為投入的商品增加, 而使其對投入原料之取得較為容易,此種生產部門與使用其產品為投入原料之其它生產 部門間之關係稱為向前關聯效果(forward linkage effect),通常以感應度指數(index of sensitivity dispersion)估計之。向前關聯效果愈大的產業,表示該產業支持經濟活動能力 較為強大 (王塗發,1986)。 七、向後關聯效果與影響度 若以需求面來看,當某產業增加生產時,將對其原料之需求增加,亦即對生產這些 5.

(14) 原料之產業購買量會增加,如此將刺激上游產業擴大生產,這種生產部門與供給其投入 原料之其它生產部門之間的關係稱為向後關聯效果(backward linkage effect) ,通常以影 響度指數(index of power dispersion)估計之。向後關聯效果愈大的產業,表示該產業擴 展對整體經濟體系貢獻最大 (王塗發,1986)。. 第六節 研究重要性. 本研究以 2015 年 1 月行政院主計總處於所公布的 2011 年產業關聯表 166 部門與 526 部門之生產者價格交易表(transaction table)為基礎資料,再依據教育部 2012 年發 布的「運動產業內容及範圍」所劃分的 12 項運動服務產業,進行投入產出交易表的編 制,以瞭解 12 項運動服務產業的投入及產出結構,並藉由操作投入產出模型,獲得運 動服務產業的產業關聯表,進而分析運動服務產業其投入生產要素之向前關聯感應度, 以及產出商品服務之向後關聯影響度。因此,本研究的重要性在於為運動服務產業資料 提供基礎調查與分析,並且有助於確立運動服務產業的地位,並推動運動服務產業的發 展。 此外,由於運動服務產業對臺灣經濟的影響不斷地增強,本研究藉由運動服務產業 的定義,找出屬於運動服務產業的部門,並將其獨立於行政院主計總處行業標準分類的 19 大行業之外,藉由投入產出分析(或產業關聯分析)估計其投入及產出結構,以及各 產業間的關聯程度,除可彌補國內外相關文獻之匱乏 (黃錦煌,2011),亦為應用經濟學 獨特的分析法對運動領域相關議題的體現及貢獻。. 6.

(15) 文獻探討 本章共有五節,分別為:第一節闡述運動服務產業之意涵;第二節為臺灣運動服務 產業的現況;第三節說明投入產出模型理論;第四節為應用投入產出分析之相關研究; 第五節為本章總結。. 第一節 運動服務產業之意涵. 一、產業與運動產業的定義 產業(industry)是一群類似企業與組織的集合,基本上可從三個觀點加以歸納:產 品服務、銷售對象,以及價值活動 (高俊雄,2004)。一個產業的定義可以由兩個準則來 界定,即產品的相似性和經濟價值活動(生產流程)的相似性。若依產品的相似性來定 義,所謂的產業就是指提供相類似的完整定義的產品或服務的一群商行或公司所組成; 若依經濟價值活動(生產流程)的相似性來定義,所謂的產業就是指某一特定產品單位 具有相同的生產程式,而且使用相近的生產技術 (林房儹、林文郎,2004)。 Pitts 與 Stotlar 則將運動產業(sports industry)界定為「運動產業是一個市場,它 提供給消費者的產品,包括:運動、體適能、娛樂或休閒相關活動、貨品、服務、人員、 場地及觀念。」(鄭志富、吳國銑、蕭嘉惠譯,2000)。本研究所指之運動產業,乃依據 2012 年公告施行的「運動產業發展條例」第 4 條規定:「運動產業是指提供民眾從事運 動或運動觀賞所需產品或服務,或可促進運動推展之支援性服務,而具有增進國民身心 健康、提升體能及生活品質之產業」 (教育部體育署,2012)。 二、運動產業之分類與範疇 運動產業所涵蓋面相非常廣闊,國內外學者及法規對運動產業的分類及分類基準亦 有不同的見解,包括以市場區隔理論、運動過程、價值活動、以行業別或產業特性等方 7.

(16) 式界定,詳如表 2 - 1 所示。 表2-1. 運動產業的分類與分類基準 作者 (年份) Parks & Zanger (1990). 運動產業的分類. 分類基準. 校際運動、職業運動、設施管理、校園休閒方案、社 依 特 殊 範 圍 所 需 的 一 區運動、運動資訊、運動行銷、運動新聞、運動俱樂 般技術及知識來區分 部管理、體適能產業、競技運動訓練和運動醫學、水 上運動管理、諮詢與企業經營. Comte & Stogel (1990). 閒暇及參與性運動、運動實體產品、廣告、合法性賭 將 美 國 運 動 產 業 中 主 博淨利、比賽門票收入、食品及紀念品玩偶收入(商 要 的 運 動 產 品 目 錄 及 品販賣部)、電視與廣播電台轉播權利金)、企業贊 其規模分類及綜整 助收入、高爾夫與滑雪場建築費用、運動保險費、雜 誌出版收入、授權產品權利金、運動員代言金、運動 卡、運動書籍販售、運動場館興建費用、美國奧會與 單項協會預算、青少年運動團隊會費、名人堂. Pitts, Fielding, & Miller (1994). 運動表現(競技運動、私人企業運動、公益性運動、 以 市 場 區 隔 理 論 區 分 會員制運動組織、非營利運動組織、運動教育、體適 運動產業,係較周延之 能與運動公司) ;運動產品(外在的運動裝備與服飾、 分類 製造運動表現之產品) :運動促銷(計劃促銷的產品 /活動、媒體、贊助、個人團隊及組織代言). 高俊雄. 服務業(健康體適能俱樂部、休閒運動服務工作室、 依價值活動之性質,對. (1996). 運動俱樂部) ;銷售流通業(Nike、Reebok、Mizuno 廣 義 的 運 動 ( 休 閒 運 等運動用品公司) ;表演業(職棒/籃球團、職業高爾 動)產業進行分類 夫) :大眾傳播業(TVBS、運動性報章雜誌) :促進 推廣(職業棒球聯盟、公立體育場館) :製造業(個 人運動用品器材製造商) :營造業(體育運動設施營 造公司. Meek (1997). 運動娛樂(職業運動比賽、運動旅遊、媒體) :運動 運 動 產 品 除 運 動 相 關 產品(設備、器材、服裝) :運動支援組織(職業或 產品或市場外,應擴及 旅遊業. 業餘組織) Broughton & Nethery. 廣告、代言、設備服裝、場地設施、網路、授權商品、 以 運 動 相 關 的 產 品 做 相關產品、媒體轉播權、專業服務、觀賞性運動、贊 分類. (1999). 助、醫療服務、旅遊、出版品與影帶、博奕、團隊營 運費. 昝家騏、劉榮 聰(2000). 運動商品市場(運動服裝、運動鞋、運動設備) ;運 以 產 業 市 場 結 構 及 市 動服務市場(運動服務主要市場、運動服務衍生市 場區隔進行區分 場). (續下頁) 8.

(17) 表2-1. 運動產業的分類與分類基準(續) 作者 (年份). 運動產業的分類. 分類基準. Li, Hofacer,. 運動生產部門(職業/準職業運動團隊、大學/中學校 以 生 產 之 運 動 賽 會 為. & Mahony. 際運動聯賽組織、都會/郡休閒部門、運動及體適能 核心概念,並連結支援. (2001). 俱樂部、個人項目職業運動員/運動傷害防護員/指導 體系 員/競速運動業主、其他運動賽會及服務提供者) ;外 圍支援部門(單項運動協會、運動用品製造/批發/零 售業者、運動設施建築營造業者、運動傳播媒體業 者、運動管理顧問公司、州/都會/郡運動委員會及機 構). 葉公鼎. 運動核心產業(參與性運動服務業、觀賞性運動服 以運動過程為主軸,整. (2001). 務業、運動專長證照服務業、運動用品製造業、運動 合 Dr. Min Li 及產業經 用品販售業、授權商品銷售業、運動設施建築業、運 濟學之概念區分 設施營建業) ;運動周邊產業(運動促銷服務業、運 動大眾傳播業、運動資訊出版業、體育運動行政組 織服務業、運動管理服務業、合法性運動博奕業、運 動旅遊業、運動歷史文物業、其他). 高俊雄. 運動用品批發零售業、運動資訊與傳播、運動設施 依價值活動區分. (2002). 環境、運動技能指導、運動員經紀、運動行銷、運動 賽會之籌辦、運動觀光、運動彩券、運動行銷顧問業. 鄭志富. 核心運動產業群(參與式運動服務業、觀賞性運動 修改葉公鼎、Pitts 等人,. (2002). 服務業、運動用品製造業、運動用品銷售業、運動設 以及 Li 等人之分類,將 施營造業) ;周邊運動產業群(運動傳播媒體業、運 運 動 表 現 與 運 動 產 品 動組織服務業、運動旅遊業、運動管理顧問業、運動 結合成「核心運動產業 群」 ;把傳播、行銷等服. 博奕業). 務業歸為「周邊運動產 業群」 運動產業發展. 運動用品或器材製造業、運動用品或器材批發及零 以產業別分類. 條例 (教育部. 售業、運動場館業、運動用品或器材租賃業、運動設. 體育署,. 施營建業、運動表演業、職業運動業、運動休閒教育. 2012). 服務業、運動保健業、運動行政管理服務業、運動傳 播媒體業、運動資訊出版業、運動博弈業、運動旅遊 業、其他經主管機關認定之產業. 資料來源:修改自“論運動產業之範疇與分類”。鄭志富,2002,二十一世紀臺灣運動產業之發展與挑戰。 第二屆運動與休閒國際研討會,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頁 3。. 9.

(18) 三、運動服務產業的分類與範疇 對於運動服務產業(sports services industry)之定義,國內外學者從不同觀點有下列 不同分類: Pitts, Fielding, 與 Miller (1994) 從市場區隔的角度指出,運動服務業是由提供消費 者體適能、運動、休閒與娛樂等相關產品的產業與市場而組成。他們也依照產品與消費 者之型態區分運動產業為三種:運動表演事業、運動生產事業,及運動行銷事業。 昝家騏與劉榮聰 (2000) 認為運動服務包括了兩部分:參與性與觀賞性運動。此外, 運動服務所衍生的市場尚包括傳播媒體、贊助與招待及運動附屬等相關市場。 高俊雄 (2002) 則以價值活動之角度區分運動產業為製造業、營造業與服務業,而 服務業可再細分為運動用品批發零售、運動資訊與傳播、運動設施營運、運動技能指導、 運動賽會籌辦、運動賽會行銷以及運動觀光等。 日本通產業省政策局認為運動產業包含硬體與軟體,分為運動服務業、體育用品製 造業及運動場地業等三個範疇 (蘇維杉,2004)。其中,運動服務業是包含了運動用品相 關產業(如運動用品販賣業) 、運動資訊相關產業(如運動節目或網路) ,以及和運動場 地有關的體適能俱樂部等三部分等。 許秉翔與吳仁泰 (2009) 則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之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第 7 次 修訂) ,將運動服務產業劃分為運動用品器材批發、運動用品器材零售、運動及娛樂用品 租賃業、職業運動業,及運動場館業等 5 個細項。 林長慶 (2012) 指出,中國依據 2008 年國家統計局與國家體育總局所頒布的「體育 及相關產業分類(試行)」 ,將體育及相關產業分類總架構分為 8 大類,扣除其中的體育 用品、服裝、鞋帽製造,剩餘 7 大類皆歸屬運動服務業範疇,包括: (一)體育組織管理 活動(體育行政、事業組織管理活動、其他體育組織管理活動) ; (二)體育場館管理活 動;體育健身休閒活動; (三)體育仲介活動(體育商務服務、體育經濟諮詢服務、體育 經紀服務) ; (四)其他體育活動(體育培訓服務、體育科研服務、體育彩票服務、體育 傳媒服務、體育展覽服務、體育市場管理服務、體育場館設計服務、體育場所保潔服務、 體育文物及文化保護服務) ; (五)體育用品、服裝、鞋帽及相關體育產品銷售(體育用 10.

(19) 品、服裝、鞋帽及相關產品批發;體育用品、服裝、鞋帽及相關產品零售; (六)體育產 品貿易與代理服務) ; (七)體育場館建築活動(體育館房屋工程建築、體育場工程建築) 。 若從法規面來看,依行政院主計總處 2011 年 3 月頒布的「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 (第 9 次修訂)」 ,運動服務業為「從事職業運動、運動場館經營管理及其他運動服務之 行業」 ,包括: (一)職業運動業,是指凡從事職業運動競賽或表演之行業,例如:職業 棒球隊伍或聯盟、撞球或網球等運動員;(二)運動場館經營管理,則是指凡從事室內 (外)運動場館經營管理之行業,例如:球類運動場館、游泳池、高爾夫球練習場等; (三)其他運動服務業,是指凡從事與職業運動業以及運動場館業以外之運動服務的行 業均屬之,如籌辦運動活動、運動裁判及其他運動相關輔助服務皆屬之。由此可知,此 定義應屬於較狹義的運動服務產業分類。 若依教育部體育署 2012 年公布施行的「運動產業發展條例」來看,其第 4 條明定 運動產業係指「提供民眾從事運動或運動觀賞所需產品或服務,或可促進運動推展之支 援性服務,而具有增進國民身心健康、提升體能及生活品質之 15 項產業別」 。在隨後逐 年增訂的運動產業發展條例相關子辦法中,也針對「運動產業內容及範圍」(教育部, 2012) 做進一步的明確規範。扣除屬於運動製造產業範疇的「運動用品或器材製造業」 與「運動設施營建業」 ,以及「其他經主管機關認定之產業」等 3 項後,可獲得本研究所 定義及分類的 12 項運動服務產業類別,包括:(一)運動場館業;(二)運動表演業; (三)職業運動業;(四)運動休閒教育服務業;(五)運動用品或器材批發及零售業; (六)運動用品或器材租賃業; (七)運動保健業; (八)運動行政管理服務業; (九)運 動傳播媒體業; (十)運動資訊出版業; (十一)運動博弈業; (十二)運動旅遊業;詳如 表 2 - 2 所示。依此,本研究獲得較廣義的運動服務產業分類。 葉公鼎 (2001) 將運動產業分為運動核心產業及運動周邊產業;前者是指運動行為 發生的基礎產業,若缺乏這些產業的發生,則運動行為無從做起,後者係指因為運動核 心產業刺激帶動,進而產生的相關產業。因此,倘若依關聯性對本研究所指之 12 項運 動服務產業進行分類,可得前 4 項為運動服務產業的核心產業,後 8 項為運動服務產業 的周邊及水平產業 (陳美燕,2015)。 11.

(20) 表2-2. 運動服務產業內容及範圍 產業部門別 運動場館業. 核 心 產 業. 運動表演業. 職業運動業 運動休閒教 育服務業 運動用品或 器材批發及 零售業 運動用品或 器材租賃業. 運動保健業. 周 邊 及 水 平 產 業. 運動行政管 理服務業. 運動傳播媒 體業. 運動資訊出 版業. 運動博弈業 運動旅遊業. 內容及範圍 從事室內(外)運動場館經營管理之行業,如球類運動場館、 室內(外)游泳池、拳擊館、田徑場、健身中心及賽車場等經 營管理。以自有運動場所從事籌辦職業或業餘運動競賽之組織 亦歸入本類 除職業運動以外之群體或個人,藉由展現本身運動型式技巧及 技術,或以搭配表演方式供現場(電子媒體)觀眾欣賞娛樂相 關表演行業均屬之,如運動舞蹈、水(冰)上芭蕾、武術、拳 擊等各類運動項目 職業運動競賽或表演之行業,如職業運動隊伍或聯盟、個人職 業運動員等 從事對群體或個人提供運動及休閒教育(指導)服務之行業, 如各種球類運動、啦啦隊、體操、馬術、游泳、武術、圍棋、 紙牌遊戲(如橋牌) 、瑜珈等教育服務 凡從事運動用品、器材(含運動服飾及運動鞋)等批發及零售 行業均屬之,如登山用品、自行車及溜冰鞋、登山鞋等特殊運 動用鞋等批發及零售(不含符合藥事法規定之醫療器材販賣業 者) 凡從事運動及娛樂用品租賃而收取租金之行業均屬之,如體育 器材、健身用品、登山用具、自行車、遊艇、馬匹、滑雪板及 其他運動設備等租賃(不含符合藥事法規定之醫療器材租賃業 者) 、童軍用品、露營用品、水上用品、運動器材 凡提供其專門知識管理、技術能力或產品器材,進行健康促進、 運動傷害預防及保護,並包含延緩老化、預防功能性退化等維 護身心健康服務行業,皆屬之,服務對象分別為一般消費者及 從事體能運動者。從業人員如運動防護、運動保健、防護保健 用品及器材產銷指導管理人員等 從事推廣體育休閒活動或競技運動之各級政府機關;以從事體 育學術研究、全民運動推廣、競技實力提升、國際體育交流、 運動設施興建與經營管理或其他有關體育業務為目的之社團 法人或財團法人 從事將完整電視或廣播頻道運動節目透過公共電波或衛星傳 播影像及聲音,供公眾直接收視行業。完整電視或廣播頻道運 動節目或自外購買(如電影片、紀錄片)或自製(如地方新聞、 現場報導)或二者皆有 從事運動相關新聞紙出版,以印刷或電子形式(含網路)發行 行業;從事運動雜誌(期刊)出版,以印刷或電子形式(含網 路)發行行業。廣播及電視節目表出版,亦歸入本類;從事運 動圖書出版,以印刷、有聲書或網路等形式發行行業 從事運動彩券發行經營銷售及其他運動彩券服務行業 指經營提供消費者參與運動、觀賞運動賽會、參訪運動設施或 景點及其他以運動為主要旅遊觀光服務而依法登記之旅行業 均屬之. 主管機關 教育部體育署. 教育部體育署. 教育部體育署 教育部體育署. 經濟部. 經濟部. 衛生福利部 教育部體育署. 教育部體育署. 行政院新聞局 國家通訊傳播 委員會 行政院新聞局. 教育部體育署 交通部 教育部體育署. 資 料 來 源 : 教 育 部 (2012) 。 運 動 產 業 內 容 及 範 圍 。 取 自 教 育 部 , 主 管 法 規 查 詢 系 統 http://edu.law.moe.gov.tw/index.aspx。 12.

(21) 第二節 臺灣運動服務產業的現況. 根據表 2 - 3 運動服務產業之全年生產總額及從業員工人數概況可知,運動服務產 業的全年生產總額為 884.6 億元,占整體工商服務業(約 29.42 兆元)的比例僅 0.30%, 就業人數為 55,289 人,占整體工商服務業(約 801 萬人)的比例僅 0.69%。 表2-3 2011 年運動服務產業之全年生產總額及從業員工人數概況 產業部門別 運動場館業. 占運動 占工商 占運動 占工商 全年生產總 從業員工人 排名 服務業 服務業 排名 服務業 服務業 額(億元) 數(人) 之比例 之比例 之比例 之比例 144.42 2 16.326 0.049 11,485 2 20.773 0.143. 運動表演業. 27.65. 5. 3.126. 0.009. 874. 8. 1.581. 0.011. 職業運動業. 7.45. 10. 0.842. 0.003. 240. 10. 0.434. 0.003. 運動休閒教育服 務業 運動用品或器材 批發及零售業 運動用品或器材 租賃業 運動保健業. 14.16. 8. 1.601. 0.005. 1,753. 4. 3.171. 0.022. 456.13. 1. 51.563. 0.155. 29,740. 1. 53.790. 0.371. 5.52. 11. 0.624. 0.002. 711. 9. 1.286. 0.009. 24.78. 6. 2.802. 0.008. 1,380. 5. 2.496. 0.017. 運動行政管理服 務業 運動傳播媒體業. 141.41. 3. 15.986. 0.048. 6,653. 3. 12.033. 0.083. 27.66. 4. 3.126. 0.009. 65. 12. 0.118. 0.001. 運動資訊出版業. 2.10. 12. 0.237. 0.001. 82. 11. 0.148. 0.001. 運動博弈業. 13.37. 9. 1.511. 0.005. 1,009. 7. 1.825. 0.013. 運動旅遊業. 19.95. 7. 2.255. 0.007. 1,297. 6. 2.346. 0.016. 運動服務產業 (總計). 884.60. 100.000. 0.301. 55,289. 100.000. 0.690. 100.000. 8,017,072. 工商服務業. 294,226.74. 100.000.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行政院主計總處 (2013)。100 年工商及服務業普查報告。臺北市:行政院主計總 處。陳美燕 (2015)。運動服務異業結盟發展計畫結案報告。臺北市:教育部體育署。. 13.

(22) 若以各別運動服務產業部門別的全年生產總額來看,總額較高的前 5 名分別為:運 動用品或器材批發及零售業、運動場館業、運動行政管理服務業、運動傳播媒體業,及 運動表演業,其總額皆高於 27.65 億元;但若從占整體運動服務產業的全年生產總額之 比例來看,高於 10%以上的卻僅有運動用品或器材批發及零售業(51.56%)、運動場館 業(16.33%),及運動行政管理服務業(15.99%)。 若以各別運動服務產業部門別的從業員工人數來看,人數較多的前 5 名分別為:運 動用品或器材批發及零售業、運動場館業、運動行政管理服務業、運動休閒教育服務業, 及運動保健業,就業人數皆在 1,380 人以上;但若從占整體運動服務產業的從業員工人 數之比例來看,高於 10%以上的卻僅有運動用品或器材批發及零售業(53.79%)、運動 場館業(20.77%),及運動行政管理服務業(12.03%)。 比較全年生產總額與就業人數的資料發現,運動傳播媒體業的全年生產總額為 27.66 億元,從業員工人數卻僅有 65 人,有著高產值與低就業人數的特性,而其他 11 項 運動服務產業相對於運動傳播媒體業,其全年生產總額與就業人數的排名則較趨於一致。 除此之外,若從臺灣運動服務業發展之現況、政策發展、結構分類及產業關聯等面 向可知,運動服務業是以做為其他產業的中間投入為主的產業,且運動服務產業的附加 價值率相當高,其向後關聯效果比向前關聯效果要強,即其帶動上游產業的效應較明顯; 同時,其間接關聯效果比直接關聯效果要大,顯示運動服務業本身的誘發效果相當明顯 (許秉翔、吳仁泰,2009;陳美燕,2015)。. 第三節 投入產出模型理論. 投入產出分析,亦稱產業關聯分析(inter-industry interdependence analysis) ,是一種 經濟計量的分析方法,在經濟體系中建立原料投入與產品產出彼此間貨幣流動的關係, 藉此來探討產品、經濟活動、服務或是製造過程的互動行為。本節將針對投入產出分析 的沿革與模型理論進行說明。 14.

(23) 一、投入產出分析的沿革 投入產出分析的基本構想可追溯到法國的政治經濟學學者 Francois Quesnay 於 1758 年所做的經濟表(economic table),該表試圖描述社會總資本經生產和流通等錯綜複雜 的過程。之後,Leon Walras 於 1874 年的「純粹經濟學要義」 (Elements of Pure Economics) 中提出一般均衡模型理論,則說明生產要素與產品要素間的關係可用函數的關係來加以 描繪,並可藉由此關係來顯示經濟體系內多部門間的相互依存程度 (行政院主計總處, 2015)。 美國經濟學家 Wassily Leontief 於 1936 年完成以美國經濟為對象所進行的編表工 作,並於「經濟統計評論」(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中發表「美國經濟 體系中投入產出之數量關係」(Quantitative Input and Output Relations in the Economic System of the U.S.),該文嘗試將 Walras 的「一般均衡理論」應用於國民經濟的實證研 究上。此構想之後被融入於 1941 年出版「1919-1929 年美國經濟之結構-均衡分析之實 證應用」(The Structure of American Economy, 1919-1929-An Empirical Application of Equilibrium Analysis)一書之內。該文經 1953 年修訂後,改稱「1919-1939 年美國經濟 之結構」(The structure of American Economy, 1919-1939),此經典之作奠定產業關聯分 析之理論與架構。此後,投入產出分析無論在理論及實際應用上均有長足進步,而其他 國家亦先後開始編製,以做為經濟計畫設計之依據。聯合國亦於 1968 年將產業關聯統 計納入「國民經濟會計制度」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SNA)內,建議各國採行 (行 政院主計總處,2015)。 臺灣編製產業關聯表已有相當的歷史。邢慕寰教授於 1960 年創編完成臺灣第 1 個 產業關聯表,即 1954 年產業關聯表,分為 23 個產業部門。中國農村復興委員會(現稱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李登輝、謝森中及王友釗等人於 1961 年合編第 2 個臺灣產業關聯 表,即 1955 年產業關聯表,分為 9 個部門,編製主要目的在提供農業技能研究,故部 門分類以農產品相關部門為主。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現稱國家發展委員會) 於 1964 年編製之 1961 年表,亦即第 3 個臺灣產業關聯表,分為 37 個部門,其中包括 6 個農產品部門,3 個礦產品部門,23 個製造產品部門,其餘部門分屬水電燃氣、營造 15.

(24) 工程、運輸倉儲及通信、其他服務。嗣後,該會陸續編製完成 1964 年表、1966 年表、 1969 年表、1971 年表、1974 年表、1976 年表、1979 年表,其中 1964 年表為 55 個部 門,其後 4 個年次表均劃分為 76 個部門,1976 年表增至 99 個部門。由於編製基準年表 (基本表)所需資料主要來自每 5 年辦理之工商業普查及其抽樣調查結果,為配合推行 新國民經濟會計制度,加強國民所得統計與產業關聯統計之連結應用,自 1982 年 4 月 起改由行政院主計總處承辦此統計業務,迄今編竣 1981 年、1984 年、1986 年、1989 年、 1991 年、1994 年、1996 年、1999 年、2001 年、2004 年、2006 年,及 2011 年基本表或 延長表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5)。 二、投入產出模型的基本假設 投入產出模型若依時間因素區別,可分為靜態與動態模型。靜態投入產出模型是指 在一個時間單位內分析,其所表現者為同期內各變數(或稱之部門)間之關係 (王塗發, 1986)。 一般而言,靜態投入產出模型有三個基本假設: (一)單一產品假設:假設每個產業部門只生產一種主要產品,當一個廠商同時生產兩 種或兩種以上產品時,則將該廠商歸入其生產的主要產品(primary product)所屬 部門;廣義的解釋為,允許生產兩種或以上的共同產品,但前提是這些產品的比 率必須是固定的。 (二)固定係數假設:廠商在生產時,投入與產出的比例是維持固定不變的;亦即,投 入與產出的技術關係固定不變。令 生產 所必須使用第 產出比例(. 表示第. 產業的產量,. 產業產品做為投入的數量,則. 與. 表示第. 產業. 之比例即為投入. ),一般稱為投入係數(input coefficient)或技術係數(technical. coefficient) 。在模型中,假設此係數(. )為固定不變的常數。. (三)固定比例假設:廠商在生產產品時,所使用的投入(或要素)之間的比例是固定 的,此比例並不會因為產量的多寡而有所改變。此特性隱含生產要素間是不可互 相替代的,換言之,產品所需的投入要素間是完全互補的。 16.

(25) 三、基本模型 投入產出模型中,投入產出表(input-output table) 、投入係數表(input coefficient table) 與產業關聯程度表(interindustry inter-dependence coefficients table)等三大部分,統稱為 產業關聯表。產業關聯表可用於推估最終需求變動後,整個經濟體系的總產量隨之變動 的情形,亦有助於預估各產業產量變動的情形。 投入產出模型是以最終需求為依歸,藉此觀察生產過程中各產業部門間的關係,例 如:某一產業部門的原料是從哪些產業部門來獲得,以做為該產業部門的投入;反之亦 然。投入產出表(一般簡稱為 I-O 表)型式,如表 2 - 4 所示,主要可分成為 5 個部分, 分別為:技術交易矩陣(. ) 、原始投入矩陣( ) 、最終需求矩陣( ) 、總投入( ). 或總產出( )矩陣。. 表2-4. 投入產出表 中間需求 產業 1 1 中 間 投 入. 產 業. ·. ·. ·. ·. ·. ·. ·. ·. 中 間 需 求 合 計. 最 終 需 求. 總 產 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間投入合計. ·. ·. ·. ·. 原始投入. ·. ·. ·. ·. 總投入. ·. ·. ·. ·. 17.

(26) 於表 2 - 4 中,. 表示從. 部門投入至 部門之總額; 表示所有產業對 部門投. 入的總額; 表示中間需求合計,即 部門對所有產業的投入總額; 表示所有部門的 中間需求合計;. 表示. 部門的原始投入總額; 表示所有部門的原始投入總額; 表. 示 部門的最終需求總額; 表示 部門的產出總額; 表示 部門的投入總額; 表 示所有部門的國內生產總額。 原始投入可顯示各產業對國內生產毛額或國民所得所做的相對貢獻。換言之,可得 知國內生產毛額的來源與分配。而中間投入除了可代表各產業(部門)間的資本與勞力 外,亦可顯示各產業(部門)在生產技術上的比例關係。最終需求則呈現出民間與政府 部門在整個經濟結構上的消費、投資及輸出關係。此外,在 I-O 表上每一直行數字為該 產業的投入總額,每一橫列數字則為該產業產品的產出分配總額,每一數據皆具有雙重 的涵意,一為直行部門的成本投入,二為橫列部門的產出,也就是投入產出直接的涵意。 投入產出表是以交易表的建立為起點。交易表記錄各種商品從生產(或銷售)部門 流往所有的消費(或購買)部門的資料。記錄交易使用的單位可以用實物數量或貨幣來 表示,雖然直觀上以實物單位來表示似乎較能反映某一個部門使用另一個部門的產品數 量,不過因為在衡量與分析上相對較為不便甚至困難,因此實務上編制交易表時通常會 以貨幣為單位,如此可使得各產業的投入與產出都能以相同的單位來表示。 首先,從產業關聯表中可以看出產業間的供需表,其生產的價值必等於需求。以橫 列觀之,各產業的總產出分別被中間需求與最終需求所吸收,亦即總中間需求( )+ 總 最終需求( )=總產出( )或總投入( ) 。投入產出交易表的關係可用方程式 (2.1) 來表示,代表產品市場的一般均衡,即每一產品的總供給等於總需求。 ⋯ ⋯ ⋯. ⋮. (2.1). 投入係數(input coefficient)表示的是,在現存生產技術條件下,所需各部門產品之 投入比例,代表一種生產技術水準,故又稱為技術係數(technical coefficient)或直接需 求係數(direct requirement coefficient) 。根據定義,投入係數為生產一單位 產品所需投 18.

(27) ⁄ 或. 入的 產品數量,即. (2.2) 這表示各部門的中間投入和該部門的產出水準呈正比關係,將(2.2)式代入(2.1)式可得 ⋯ ⋯ ⋮ ⋯. (2.3). 將(2.3)式移項整理後可得 1 . 1. ⋯⋯⋯⋯ ⋯⋯⋯⋯. (2.4). ⋮ . . ⋯. 1. 上述 (2.1) ~ (2.4) 式,可以矩陣型式表示如下 (2.5). (2.6) (2.7) (2.8). 1 的總產出向量, 為 1. 其中, 為 為. 的單位矩陣,. 的總需求向量, 為. 的技術係數矩陣,. 為產業(部門)別數。技術係數矩陣如表 2 - 5 所示。. 表2-5. 技術係數矩陣表 中間需求部門 產業 1 1 中 間 投 入 部 門. 產 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28) 若. 存在,且其為非奇異矩陣(non-singular matrix),則可得 (2.9) 為直接加間接需求係數矩陣(direct plus indirect requirements coefficients. 其中,. matrix) ,又稱為產業關聯程度矩陣(interindustry inter-dependence matrix)或 Leontief 逆 矩陣(Leontief inverse matrix)(Miller & Blair, 1985;Miller & Blair, 2009)。 令. ,. 代表. 矩陣內的元素,為 產業為了滿足一單位 產. 品的最終需求,必須向 產業直接加間接購買的 產品數量,此亦為 產業所需生產的 產品總值,故稱之為直接加間接的產出效果。依此,矩陣 可表示為產業關聯程度表, 如表 2 - 6 所示。. 表2-6. 產業關聯程度表 中間需求部門 產業 1 1 中 間 投 入 部 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產 業 ·. ·. ·. ·. ·. ·. ·. ·. ·. ·. ·. ·. ·. ·. ·. ·. ·. ·. ·. ·. 產業關聯程度矩陣可用來瞭解當最終需求發生變化後,其對各產業(部門)之產值 變化的影響,亦即,Leontief 逆矩陣可表示為 ⋯. (2.10). 上式等號右邊第一項 表示原始一單位最終需求之衝擊,第二項 表示一單位最後 需求之衝擊而影響第一回合的產出效果,第三項 20. 表示第二回合的產出效果,以下類.

(29) 推。第一回合的影響稱為直接效果,而第二回合以上的則稱為間接效果。故. 又稱為. 直接加間接需求係數,其值越高代表 、 兩個產業間的關聯程度越高。 而任一部門的生產對經濟體系內的其他各部門有雙重的影響,當 產業增加產量時, 將可能帶動其他原料投入之需求,和以其做為投入的商品增加,此即隱含產業的「向前 關聯」與「向後關聯」之概念。 四、投入產出模型的類別 除了可依時間因素對投入產出模型進行分類,一般投入產出的基本模型是將最終需 求部門皆視為外生(exogenous)部門,該類模型稱為開放模型(open model) ,若將最終 需求任一部門視為內生(endogenous)的生產部門,則稱為半封閉模型(semi-closed model) ; 一般半封閉模型常將家計部門視為內生的生產部門。開放模型計算的經濟效果為直接效 果加間接效果,而半封閉模型因考慮家計部門與其它部門間之相互影響關係,其計算的 經濟效果除直接效果加間接效果外,還包含誘發效果。因此,當最終需求發生變動時, 利用半封閉模型計算的經濟效果必定大於使用開放模型的經濟效果 (王塗發,1986)。. 第四節 應用投入產出分析之相關研究. 投入產出分析雖然多數運用於國家總體經濟分析,但亦常運用於區域性經濟發展、 能源,及環境等不同的議題。除此之外,投入產出模型應用在觀光休閒產業的相關文獻 討論也日漸增加 (Archer, 1973;Archer, 1989;Flectcher, 1989;Gartner, 1996;Khan, Chou, & Wong, 1990;Sun, 2007;Beynon, Jones, & Munday, 2009;Khanal, Gan, & Becken, 2014; Chen, 2015)。而國內投入產出分析於應用於觀光休閒議題的研究,如:陳美秀 (1988) 與 王塗發 (1992) 分別以 1981 及 1986 年的產業關聯表為基礎,對臺灣觀光產業進行經濟 關聯分析;鄭蕙燕與李彥穎 (2003) 調整產業關聯表與國民所得帳雙面平減表,配合實 地調查資料,以開放投入產出模型,分析 1997-2000 年賞鯨生態旅遊對花東地區產生的 經濟衝擊;吳宗瓊與潘治民 (2004) 以 1999 年國際童玩藝術節為研究案例,使用開放投 21.

(30) 入產出模型來評估該節慶活動對宜蘭縣的各種經濟效果;黃錦煌與葉純菊 (2005) 對休 閒產業進行投入產出分析,較王塗發 (1992) 之觀光產業增加「旅行服務」、「廣播、電 視及電影服務」、「育樂用品製造」等 3 個部門;陳沛悌、王慈惠與陳甫鼎 (2007) 以投 入產出模型估算觀光發展對一個區域各種不同的產業所造成的經濟影響;李君如與莊惠 晶 (2008) 以日月潭九族櫻花祭為研究個案,利用開放投入產出模型分析該活動之經濟 效益影響;陳沛悌、劉元安、黃靜惠與張文娟 (2008) 與陳沛悌、陳甫鼎、孔仁華與裴 蕾 (2012) 則使用投入產出分析評估新竹市米粉摃丸節的經濟影響;熊漢琳與郭春敏 (2012) 則以臺灣博物館休閒活動為研究對象,探討博物館營運所引發之產業關聯效果; 黃幼宜與柯冠宇 (2014) 以基隆港為母港的麗星郵輪為研究對象,以投入產出模型分析 基隆港轉型郵輪港之經濟效益。 除觀光休閒產業外,國內應用投入產出分析於不同產業範圍的研究也相當廣泛,諸 如:農業 (張政倫、陳仕偉、彭克仲、楊志平,2009;林幸君、張靜貞,2004;林幸君, 2013)、林業 (李國忠、林麗貞,2000)、漁業 (黃幼宜、張淑滿,2015)、礦業 (李秉正, 1986;陳玟瑾,1999)、水泥業 (黃盈庭,1999)、紡織業 (楊靜子,1999)、化工業 (彭光 正,1996)、鋼鐵業 (陳佑瑞,1999;陳秋龍,2000)、石油化學工業 (郭國欽,1994;洪 春守,2003)、製造業 (楊智盛,2003;廖俊杰,2003)、電信業 (尤欣儀,2003)、電力事 業 (陳貞秀,2003)、工業 (沈宗桓,2001;盧怡靜,2002)、人造纖維業 (呂政霖,2000; 高振木,2000)、塑膠製品業 (王懷德,2000)、交通運輸業 (王塗發,1990;倪安順、梁 金樹,2003;陳惠珍,2003;林育樟,2008)、文化產業 (孔憲法、閻永祺、吳牧學,2008)。 以下說明應用投入產出分析於運動事件、運動賽會,及運動產業等議題之相關研究 文獻。 一、投入產出分析於運動事件議題的應用 運動產業快速崛起於 21 世紀後期,主要受到大型運動賽事(如奧林匹克運動會、 網球四大賽、高球四大賽、F1 與各單項運動賽事等)的舉辦與各類運動的職業化(如北 美四大職業運動聯盟與歐洲三大足球聯盟等)的影響,這些國際大型運動賽事和職業運 22.

(31) 動,都吸引眾多的觀眾購票入場觀賞,並創造高額的經濟收入 (吳仁泰,2006)。Barney, Wenn, 與 Martyn (2002) 指出,大型的運動事件能吸引大量的國內與國際觀光客,以及 電視與企業的贊助,並且能高度展現主辦地區的地方特色,提高主辦地區因賽事活動舉 辦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因此,運動事件可謂是大眾休閒體驗與重要的經濟活動 (Ritchie & Adair,2002)。 邱金松、葉公鼎、陳維智與李彩雲 (1999) 為了解臺灣區運動會為舉辦地區所達成 之經濟影響,以投入產出模型分析兩屆(1997 年與 1998 年)臺灣區運動會所帶來的經 濟效益。研究結果指出,1997 年嘉義區運會為嘉義地區帶來超過新臺幣 40 億元的總產 出,增加超過新臺幣 10 億元的收入,並創造出 5,036 個的就業機會;另外,1998 年臺 南縣區運會則為臺南縣地區帶來超過新臺幣 11 億元的總產出,增加超過新臺幣 2.3 億 元的收入,並創造出 1,108 個的就業機會。 Gelan (2003) 使用投入產出模型估算 1999 年 British Open(英國公開賽)對當地的 經濟衝擊。調查資料顯示,受訪者有 23% 是當地居民,77% 是外來遊客,而專程為此 項活動而來者,地居民則有 5%,外來遊客則有 93%的比例。若從消費層面來看,當地 居民與外來遊客的每日平均消費分別為 75.7 英鎊與 154.2 英鎊,因為賽事舉辦所引起的 直接消費為 2,000 萬英鎊。以利用投入產出模型分析的結果指出,1,800 萬英鎊的總遊客 消費產生了 3,300 萬英鎊的直接加間接銷售影響,創造了 980 個工作機會和 2,100 萬英 鎊的收入 (吳仁泰,2006;劉立婷,2012)。 Lee 與 Taylor (2005) 使用投入產出模型研究 2002 年 FIFA World Cup 為南韓帶來的 經濟效益。研究結果指出,該賽事為南韓帶來了 13.51 億美元的產出,3.07 億美元的收 入,31,350 個的工作機會,以及 7.13 億美元的附加價值。該研究亦估算出每位遊客的平 均消費為 2,242 美元,較同期間造訪南韓旅遊的遊客高出約 1.8 倍 (吳仁泰,2006;林 樹旺、蔡進發、張良漢、劉又慈,2007)。 Park (2013) 利用簡單區位商數法(simple location quotient method,SLQ)編制出區 域產業關聯表,並以投入產出分析法探討 2012 年青年足球賽為南韓慶州地區所帶來的 經濟效益,研究結果顯示賽事活動為區域經濟帶來約 30,049,689 美元的貢獻,約 722 個 23.

(32) 工作機會可創造出約 12,034,605 美元的附加價值。 部分研究指出,經濟衝擊的準確估算,需仰賴事件舉辦所吸引的遊客數量,與相關 花費的準確測量 (Burgan & Mules, 1992;Gelan, 2003)。此外,Tyrrell 與 Johnston (2001) 指出,高估的直接消費會隱藏在投入產出模型裡,此將錯估活動舉辦所帶來的經濟衝擊 影響 (吳仁泰,2006;楊浩彥,2007)。 二、投入產出分析於運動產業議題的應用 在運動產業方面,雖然教科書中也不乏建議使用投入產出模型衡量經濟影響的論述 (Gratton & Taylor, 2001;Li, Hofacre, & Mahony, 2001),但是目前所見期刊論文則集中於 運動賽事 (Burgan & Mules, 1992;Gelan, 2003;Lee & Taylor, 2005;Park, 2013) 或體育 場館的設置 (Crompton, 1995) 的經濟影響 (許秉翔、吳仁泰,2009)。在國內,李彩雲 (1998) 的研究對象雖為職業棒球運動,但該研究在操作上僅對包含職棒的娛樂文化服務 業進行分析,並未真正將職棒從娛樂文化服務業分離出來。 無論國內外,或許是因為運動產業分佈在不同的部門之中,資料難以分離,因此以 運動服務產業結合投入產出模型的文獻,僅見許秉翔與吳仁泰 (2009),而以運動產業合 投入產出模型的論文,國內則僅見黃錦煌 (2011)。 許秉翔與吳仁泰 (2009) 以運動服務業為研究對象,以 2001 年的產業關聯表為基礎 資料所進行 163 163 部門的投入產出分析,其遭遇的困難相對較低,此乃因運動服務業 在投入產出表中的細類層次被單獨分離出來,所以大幅降低資料分離的困難。該研究產 業關聯表下的「運動服務業」部門係指從事提供運動服務之經營活動,包含的主要商品 及服務為:保齡球館、撞球場、游泳池、溜冰場、高爾夫球場、健身房、職業運動(棒 球、籃球、高爾夫球、保齡球、撞球等)及其他運動相關輔助服務,對應至行業標準分 類下,為「職業運動業」、「運動場館業」,以及「其他運動服務業」(如籌辦運動活動、 運動裁判、運動防護及其他運動相關輔助服務) 。因此,這個部門僅占「運動產業內容及 範圍」中所指 12 項運動服務產業的其中 3 項,若以此代表所有的運動服務產業之經濟 表現並分析產業關聯,其代表性與細緻程度皆顯不足,且無法瞭解不同的運動服務產業 24.

(33) 之差異。 黃錦煌 (2011) 依照 Slack (1996) 之建議,將運動生產組織納入運動產業,定義為 與運動運動相關之設施、產品之生產、服務等相關產業,並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 2006 年 公布之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第 8 次修訂),以及同年的產業關聯表 166 部門中與運 動產業相關之行業中的自行車及其零件製造、體育用品製造業、運動用品器材批發業、 運動用品器材零售業、運動及娛樂用品租賃業、運動及休閒教育服務業,以及運動服務 業等合併成「運動產業」 ,加入行業標準分類所分之 19 大產業,合 20 20 部門的投入產 出模型。因此,若以研究對象的所含括的範圍視之,卻屬涵蓋細部產業甚多,且較為粗 略的劃分方式。. 第五節 本章總結. 國內外學者對運動產業或運動服務產業的定義、分類及範疇,雖然有不同的見解, 但研究者當順應現今的潮流,並視研究主題選取所需的定義、分類及範疇。本研究以運 動服務產業為研究對象,探討為目前臺灣運動服務產業於經濟體系中與其他產業的關聯 程度。因此,依據前述文獻探討可知,教育部 2012 年發布的「運動產業內容及範圍」所 含括與運動服務相關產業別,包括: (一)運動場館業; (二)運動表演業; (三)職業運 動業; (四)運動休閒教育服務業; (五)運動用品或器材批發及零售業; (六)運動用品 或器材租賃業; (七)運動保健業; (八)運動行政管理服務業; (九)運動傳播媒體業; (十)運動資訊出版業; (十一)運動博弈業; (十二)運動旅遊業等 12 項,為最能表現 目前運動服務產業現狀,且最能配適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第 9 次修訂)及工商及服 務普查等政府次級資料,故本研究以此做為運動服務產業之定義與分類方式。 運動服務產業的全年生產總額占整體工商服務業的比例為 0.30%,就業人數占整體 工商服務業的比例為 0.69%。若以各別運動服務產業部門別的全年生產總額與從業員工 人數來看,較高的前 3 者皆為:運動用品或器材批發及零售業、運動場館業,及運動行 25.

(34) 政管理服務業。 投入產出模型應用於觀光休閒產業的探討甚多,而結合運動相關議題的研究也逐漸 受到學界的重視,但多數文獻多偏重於運動事件與運動賽會等活動對經濟體系帶來的影 響,針對運動產業或運動服務產業進行產關聯分析的文獻則非常稀少。國內雖有許秉翔 與吳仁泰 (2009) 以及黃錦煌 (2011) 分別以運動運動服務產業及運動產業為研究對象, 但以所含括的範圍觀之,後者之運動產業為涵蓋細部產業甚多的粗略劃分,而前者雖聚 焦於運動服務產業,但實際卻僅探討「職業運動業」 、 「運動場館業」 ,以及「其他運動服 務業」等 3 者所合成的部門,因此所獲得的分析結果恐有過於粗略,或不具代表性的狀 況。本研究為了與許秉翔與吳仁泰 (2009) 以及黃錦煌 (2011) 之研究結果進行比較,所 使用的投入產出模型與前述兩篇文獻相同,亦為靜態開放的投入產出模型。. 26.

(35)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投入產出模型之分析方法,探討運動服務產業之產業關聯效果。以下就本 章之研究架構、研究流程、研究範圍與對象、研究工具,以及資料處理與分析等內容進 行說明。.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依研究目的,以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之臺灣地區產業關聯表編製報告,加入 行政院主計總處訂定的行業標準分類,進行部門分類與合併。產業關聯表係利用國民經 濟體系中與運動服務產業相關之商品與服務的投入需求與產出,計算出生產交易價格表 與投入係數後編製而成,進而可供估算與分析運動服務產業其投入生產要素之向前關聯 效果與感應度,以及產出之商品服務向後關聯效果與影響度。本文之研究架構,如圖 3 - 1 所示。. 圖 3 - 1. 研究架構. 27.

(36) 第二節 研究流程. 在確認研究目的與問題後,蒐集歸納相關文獻(包括:運動服務業的意涵、臺灣運 動服務產業的現況、投入產出模型理論,以及應用投入產出模型之研究) ,以建立研究架 構。依據研究目的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再依投入產出模型操作所得之產業關聯效果撰 寫成研究結果與討論,並提出結論與建議。研究流程,如圖 3 - 2 所示。. 研究動機與目的. 文獻探討. 運動服務產業 之意涵. 臺灣運動服務 產業的現況. 投入產出模型 理論. 研究方法. 資料處理與分析. 產業關聯分析. 結果與討論. 結論與建議. 圖 3 - 2. 研究流程 28. 應用投入產出模 型之相關研究.

(3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 本研究所採用的資料屬於次級資料(secondary data) ,為行政院主計總處於 2015 年 1 月所公布的 2011 年產業關聯表 166 部門(主要部門,major sector)與 526 部門(子部 門,subsector)之生產者價格交易表(進口品按 C.I.F.計值)。 根據教育部體育署 2012 年發布的「運動產業內容及範圍」 ,在 15 項運動產業別中, 排除屬於運動製造產業的範疇的「運動用品或器材製造業」、「運動設施營建業」,以及 「其他經主管機關認定的產業」等 3 項,即為本研究所分析之 12 項運動服務產業部門, 包括: (一)運動場館業; (二)運動表演業; (三)職業運動業; (四)運動休閒教育服 務業; (五)運動用品或器材批發及零售業; (六)運動用品或器材租賃業; (七)運動保 健業; (八)運動行政管理服務業; (九)運動傳播媒體業; (十)運動資訊出版業; (十 一)運動博弈業;(十二)運動旅遊業。.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投入產出模型可根據產業關聯程度表計算出的反矩陣各行與各列數值加總,來求得 產業關聯效果(linkage effect) 。一般而言,開發中國家的投入產出模型常被用於關聯效 果分析,俾於鑑別「關鍵」 (key)或「領導」 (leading)產業,以做為選擇投資之策略性 (strategic)產業,並期望對這些策略性產業之投資能帶動其他產業發展 (王塗發,1986)。 投入產出模型其本身假設是建立於經濟學的供給與需求理論中,也就是投入產出的 概念。所以在投入產出模型架構中,一個產業或部門進行的生產活動,可同時反映出該 產業對其它產業與其它產業對該產業的雙重影響。因此,產業關聯效果可透過投入產出 模型計算出的數值,來進行該產業生產活動對其它經濟部門活動影響的經濟效果評估。 在投入產出模型裡,一個產業的投入或產出都會受到其他產業的雙重影響,如果 產業的產量增加時,表示 產業對其他各 產業產品的需求也會增加;換言之,一個 29.

(38)

(39)

(4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林、漁、牧業生產人員」55,804元最高;鳳山就業服務站所服務之求才者 最高平均薪資以「3

「25 資訊及通訊專業人員」及「12 行政及商業經理人員」列 20 名外;前 20 名熱門 職業平均每人有 1 個以上工作機會的職業有 13 項,並以「51

「25 資訊及通訊專業人員」、「12 行政及商業經理人員」及「26 法律、社會及文化 專業人員」列 20 名外;前 20 名熱門職業平均每人有 1

10 - ㆓零零㆓年按行業及固定資產類型統計的固定資產購入 ...68 Aquisições de bens de capital fixo, segundo o ramo de actividade dos estabelecimentos e o tipo em 2002

南非國營電力公司 Eskom 燃煤發電廠日漸老化,去(2019)年 數次無預警採取限電措施,重創製造業、礦業及零售業,南 非總統 Cyril Ramaphosa

亞洲‧矽谷學院 工業技術研究院 資訊工業策進會 產業人才投資方案.

藝文及運動服務業、休閒服務業工作、製造業工作、批發業及其

二、為因應國內外環境、我國產業發展及人口結構之改變,勞動部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