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殺新聞之媒體報導結構與閱聽人認知:電視新聞編輯策略的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自殺新聞之媒體報導結構與閱聽人認知:電視新聞編輯策略的影響"

Copied!
8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根據廣電基金會 2007 年媒體報導自殺新聞的觀察報告,在電視新聞中,2007 年六月到十一月自殺新聞報導最多的是台視,總秒數由 2939 秒增加到 3265 秒。 以頭條報導自殺新聞的數量,從 2006 年八條增加到 25 條,最常出現的畫面就是 親屬或關係人的訪問、自殺現場與自殺者影像。而這份觀察報告發現電子媒體報 導自殺新聞最大的問題,在簡化或臆測自殺動機,因為電視新聞報導時間有限, 很少對自殺原因進行深入探討,只採取家屬或其他相關關係人說法,只有少數電 視新聞會強調自殺者正面的人格特質。廣電基金會以實際媒體報導自殺新聞的情 況,提醒媒體報導自殺新聞應負起社會守望的功能(林育卉,2007)。翻開報紙新 聞,也可以發現不少因為自殺新聞報導導致模仿自殺的案例。這些個案因為看了 報紙或電視報導與自殺相關的新聞或節目,進而模仿其自殺行為或者影響其對自 殺之態度。. 2005 年 5 月 5 日,新城鄉 35 歲任姓女子,因與丈夫感情失和,喝了高粱酒 後,在七星潭跳海,幸警方及時救起。她向警方說,最近因為心情苦悶,媒體又 大幅報導倪敏然自殺,才一時興起輕生念頭。(聯合報,2005.5.5:C4). 2004 年 2 月 21 日,嘉義縣單親媽媽張惠茹因缺錢想不開,在自宅浴室燒煤 炭自殺,她就讀國中的女兒向警方表示,母親曾說過要學電視新聞報導台中縣某 婦人攜子燒煤炭自殺。(聯合報,2004.2.21:B4). 2001 年 10 月 5 日,高雄市瑞祥國小二年級的蔡姓女學童,日前在家中用絲 巾上吊自殺,被家人發現送醫急救,意識不清,需要鼻胃管灌食。她的母親難過. 1.

(2) 的表示,女兒可能是看到電視節目有人上吊,覺得很好玩而模仿,沒想到竟然弄 假成真。(聯合晚報,2001.10.5:5). 1997 年媒體報導高雄市某國小二年級女生疑似模仿電視情節,在家中上吊 自殺,造成腦部缺氧。所有的問題源頭,都指向媒體。當時的新聞局廣電處處長 張崇仁表示,將女童上吊原因單一歸因於「模仿電視情節」並不週延,但是很多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常常得到「從電視上學來」的答案(賴國洲,1997)。. 以上幾個例子,指出閱聽眾看完自殺報導後可能產生之「維特效應」。維特 效應的焦點在間接性自殺暴露型態或自殺傳染傳遞的間接途徑;即個體不曾接觸 最初自殺者或與之有人際關係,而是透過各種傳染媒體形式如:電視、報紙、收 音機、其他書寫文獻,或口頭傳播所引起之自殺效應(潘玲菁,2006)。「維特效 應」一詞的由來,要回溯自 1770 年代橫掃歐洲奇特的流行風,當時青少年風行 穿著黃褲、藍夾克和開領襯衫。1774 年歌德出版了一本熱情、浪漫的愛情小說 「少年維特的煩惱」,書中描寫男主角維特癖好穿黃長褲、藍夾克以及開領形式 襯衫,內容並不斷描述他絕望的困境--愛上了有著幸福婚姻的婦女卡洛蒂,最後 維特舉槍自盡,以結束他的煩惱。德國青年看完歌德的小說後,掀起沮喪之風, 不但認同維特的服飾,也紛紛仿效自盡行為,使自殺人數顯著激增,這就是舉世 嘩然發生在 18 世紀的集體自殺案例,稱為『維特效應』 。與自殺防治相關的文獻 即指出,自殺危險性高的精神障礙患者,容易受到媒體報導自殺事件以及污名化 的負面影響。Stack(2000)分析 1974 到 1996 年之間 42 個研究裡 293 項發現,利 用邏輯迴歸方法來進一步分析媒體模仿效應,發現真實的自殺故事引發的模仿效 應、比虛構自殺故事多了 4.03 倍,娛樂或政治名人自殺模仿效應比一般人自殺 的模仿效應大了 14.3 倍。Stack(2003)有關影劇界或政治界的偶像型人物自殺事 件的報導,實驗組比對照組產生模仿自殺效應的可能性大十點三倍。例如瑪麗蓮 夢露在一九六二年八月自殺之後,一個月內增加了 303 個自殺案例(12%),因媒 2.

(3) 體報導而引發的模仿自殺現象,在學術界稱為「維特效應」或「夢露效應」。世 界各國都可以見到這種透過傳播媒體引發自殺模仿現象。而台灣第一例燒炭自殺 受害者,即從網路上香港媒體的報導得知這種自殺方法,可見媒體的影響力多大。. 媒體報導之影響力來自於各類訊息透過大眾傳播的媒介,把電視新聞或節目 傳送給閱聽人,而媒體新聞是一般社會大眾訊息的主要來源。鑒於新聞要求品質 的主要標準是客觀、準確以及平衡公正;因此新聞內容應比其他節目或者其餘訊 息內容更具有真實的意義,為一般人所信任(潘玲菁,2006)。人們透過媒體了解 事實的過程中,意義化的過程不是被動的「反映」事實,大多在主動地「建構」 世界事實。而媒體在建構暴力、戰爭、衝突和自殺的圖像會影響社會大眾腦海中 對這些負面事物的圖像,另外媒體對於事件的描述,會短期影響閱聽眾,尤其對 電視自殺新聞來說,其影響力更應被媒體從業人員關注。Biblarz, Brown, Biblarz, Pilgrim, and Baldree (1991)要大學生看三種不同的影片一是自殺、一是暴力、一 種是中立影片,發現看自殺影片的這一組受測者所受刺激短暫增加、刺激和態度 改變聯結。在內容是自殺和暴力影片的情況下,顯示刺激與聯結認知,看完自殺 影片後,自殺影片組之受測者在自殺和刺激的分數上有明顯正向相關。而電視新 聞報導自殺,即使報導時間短,也應證了模仿效應存在。在非虛構的自殺故事中, Gould (2001)發現電視新聞與實質自殺率之間存在模仿效應。國內有關電視自殺 新聞研究部分,也有類似的結果,媒體報導的確會造成自殺模仿行為以及情緒影 響。董素蘭(1998)發現傳播媒體的訊息對閱聽人的確會造成若干潛藏的效果,在 相關犯罪和自殺案件中顯現出模仿行為。更多的研究從公共衛生角度切入,發現 越多電視自殺新聞、自殺報導暴露量越高,會增加人們心理健康與自殺的負面影 響,如:學習、模仿、肯定自殺可以解決問題;學習到自殺的方式;認為自殺是 勇敢的、瀟灑的、轟轟烈烈的;引起自殺意念或自殺企圖;以及無望感較高(翁 亞泠,2006;潘玲菁,2006;陳琳臻,2006)。以上這些研究的結果都指出媒體 報導自殺事件的確存在「維特效應」。 3.

(4) 但是並非所有的自殺新聞報導相關研究,都發現有「維特效應」產生。國內 外在研究自殺報導與自殺率之間的關連性時,多以二手資料進行統計上之比對, Wasserman, Stack, and Reeves (1994)發現報紙頭條報導自殺新聞後,自殺個案並 沒有增加。國內也有相同的研究成果,透過二手資料進行研究分析比對新聞自殺 報導與自殺率之間的關係,發現兩者間並無絕對的相關性(李東儒,1993;張平 吾,1998)。同時也有多位學者提到導致自殺的因素,除了媒體報導自殺之外, 還有多種原因,如 Mercy、Kresnow、O’Carroll、Lee、Powell、Potter 等人(2001) 的研究發現,朋友、熟人的自殺行為比媒體的自殺報導(或情節)更會造成自殺感 染的效應。Bower (1986)認為自殺率受到個人因素像是沮喪、藥物或酒精上癮、 社會退縮、或者一些觸發事件包含家庭因素或被重要的人拒絕等都有關係。因此 這些學者認為,並非是自殺報導這各單一的因素導致自殺傳染事件,同時自殺報 導與維特效應透過二手資料分析並無法找到絕對的相關性。. 換言之,統整學者相關研究之後發現,媒體之「維特效應」存在與否仍然存 在爭議,其問題癥結點之ㄧ可能出自於過去使用之研究方法存在一些缺失和問 題。認為媒體存在「維特效應」之研究中,學者透過文獻分析或公共衛生角度進 行問卷分析,在研究方法中存在一些限制,包括針對藝人自殺新聞報導事件進行 回想來填答問卷、以及受測者知道要回答敏感之自殺的問題等等無法控制之因 素,問卷的結果可能存有效度問題。認為媒體不存在「維特效應」之研究中,研 究限制是利用二手資料進行分析時,在自殺新聞的統計上因資料保存之限制而不 完整、同時也有可能低估研究所使用之自殺率統計。對於自殺報導與自殺行為之 間的關係,學者透過二手資料分析、並無法直接證實維特效應不存在,研究侷限 之處在於研究方法上無法直接證明自殺報導導致自殺行為,即自殺報導和自殺行 為之間之因果邏輯,而並非「維特效應」不存在。因此在研究媒體自殺報導是否 對閱聽眾引發負面效果時,如以實驗法切入、排除其他影響因素,將能得知觀賞 媒體報導自殺事件後是否產生負面影響之直接的因果關係。 4.

(5) 過去文獻整理無法直接證明自殺報導導致自殺新聞,而並非媒體「維特效應」 不存在,如果「維特效應」真的存在,該如何避免潛藏在電視自殺新聞裡可能產 生的負面影響?學者進一步深入研究,發現有些方法可以降低媒體產生的「維特 效應」,因為媒體影響確實比其他導致自殺的因素更容易被控制,尤其是透過新 聞製作方式,如:給予自殺行為負面定義、遵守自殺報導守則,都可以有效降低 維特效應(Stack,2005;Etzersdorfer & Sonneck ,1998;Martin,1996)。Gould (2001) 甚至提出十點對於自殺報導的建議,強調應質疑自殺新聞的新聞性、媒體錯誤呈 現自殺行為、自殺不能解決所有問題、避免描繪自殺者是英雄、自殺照片呈現問 題、不要描述自殺細節、注意新聞長度、以及必須提供相關諮詢資訊之外,還要 注意新聞的擺放位置。在這十項對自殺報導的建議中,過去有相關研究同樣指出 有關自殺文字描述方式、新聞長度、以及提供相關的諮詢資訊等注意要點,的確 有助於降低媒體報導自殺可能產生的維特效應(Etzersdorfer & Sonneck ,1998;Martin,1998; Bollen & Phillips,1982)。. 另一方面,在自殺新聞報導中,報紙和電視新聞之特性不同,電視經驗並非 單一的刺激,電視新聞具有聲音與影像刺激之雙重特性。同時電視新聞不是由一 條新聞組成,它是一連串新聞的組合,透過編輯策略突顯出新聞節奏和內容 (Lewis,2003;Yorke, 2000; Stephens,1980; 馮小龍,1996; 李岩、黃匡宇、張聯編 著,2002)。Gould (2001)提出十點對於自殺報導的建議,特別提到媒體從業人員 要注意新聞擺放之位置,也就是說如何透過電視新聞編輯策略,來降低電視新聞 報導自殺可能產生的負面效應是一個可繼續深究之領域。同時電視新聞中,並非 只存在自殺新聞,而是不同新聞的排列順序,哪一種新聞編輯方式可以降低看完 自殺新聞產生的負面效應?再者,目前電視新聞實務上常採用對比新聞編排方 式,而過去探討電視自殺新聞的影響,著重觀賞自殺新聞後的評估,卻缺乏提供 觀賞對比訊息後對自殺新聞的評估。因此本研究意圖彌補學術拼圖上這方面的不 足。 5.

(6) 第二節 研究目的 過去探知觀賞電視自殺新聞後產生的維特效應,大多從電視新聞報導規範以 及自殺報導與自殺率之間的關係,進行量化研究,但是單獨把電視自殺新聞抽出 來進行研究,不僅忽略電視新聞的特性,也無法解釋目前研究結果不一的現象 (Kessler, Downey, Milavsky, & Stipp,1988)。另一方面過去學者利用自殺報導與 自殺率的二手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卻無法直接證實自殺報導與自殺行為之間的因 果邏輯(李東儒,1993;張平吾,1998)。此外,本研究在整理過去相關的研究時發 現,電視觀賞經驗是一連串的刺激,與報紙觀賞的經驗不同,但是在提到自殺新 聞擺放位置時,卻沒有相關文獻提到有關於電視自殺新聞編輯順序的研究。因 此,電視新聞之「維特效應」在理論與實務上有深入探討的必要性。 另一方面,過去研究難以釐清自殺傳染是透過哪一種管道產生的,如果不能 排除其他媒介以及人際網絡等資訊來源,研究者很難斷定自殺傳染是因為報紙或 電視新聞所產生的媒體效應。有別於以往有關「維特效應」的研究,過去文獻只 針對單一訊息之電視自殺新聞的影響進行探究,本研究進一步地探究對比訊息對 於觀賞自殺新聞後的評估。因此本研究以收看自殺新聞之不同電視新聞編輯策略 切入,不同自殺新聞編輯組別之結果進行比較,盼看出不同自殺新聞與對比新聞 排列方式對於受測者之影響。因為電視新聞並非單一的一則自殺新聞而已,而是 一連串訊息的排列順序,電視自殺新聞該如何編輯排列才能降低可能產生的負面 維特效應?在電視新聞中,加入與自殺新聞相對的新聞內容,會比只呈現電視自 殺新聞更好嗎?也就是說閱聽眾觀賞電視新聞後,何種編輯方式較不會產生認同 自殺行為、不會在觀賞完電視新聞後產生無望感?如果電視自殺新聞加上對比新 聞的方式,可以降低自殺新聞的負面衝擊,那麼兩則新聞該如何安排較佳?本研 究欲探討不同的電視新聞編輯策略對於閱聽眾的影響,期盼在學術理論上能對 「維特效應」研究有所貢獻,同時也提供給媒體編輯實務者工作上可以實踐之方 向,減少媒體影響力中常被人詬病之自殺模仿效果。. 6.

(7) 綜合上述,本研究所欲研究問題與目的為:. 1. 觀賞電視自殺新聞之後是否引起「維特效應」。 2. 運用電視新聞編輯策略,自殺新聞與對比新聞接續播出是否有效降低觀 賞電視自殺新聞後之「維特效應」。 3. 不同之電視自殺新聞順序編輯策略,是否對閱聽眾有不同效果。. 7.

(8)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維特效應. 因媒體報導引發的模仿自殺現象,稱為「維特效應」。即透過各種傳播媒體 形式如:電視、報紙、收音機、其他書寫文獻,或口頭傳播所引起之自殺效應。 這個因為報導自殺新聞引發的自殺模仿效應,普遍存在平面和電子媒體中,透過 媒介報導自殺新聞後,不僅造成閱聽眾自殺模仿行為和自殺企圖,甚至更進一步 影響閱聽眾對自殺的態度(Etzersdorfer & Sonneck, 1998; Phillips & Carstensen,1986; Stack,2005; Martin,1998;董素蘭,1998;翁亞泠,2006;陳琳臻, 2006)。 過去對於傳播效果的討論,早期傳播學者認為傳播媒介的力量是萬能的,在 二次大戰時期,媒介效果被認為是無遠弗屆的,相關的宣傳研究強調閱聽人對於 媒介的訊息是被動、無助的。一直到 1960 年傳播的萬能效果開始受到質疑,柯 列波認為大眾傳播媒介的效果在於增強而非改變閱聽眾現有的信念、態度和行 為,媒介效果是有限而非萬能的(林東泰,2000)。在電視對閱聽眾影響之議題上, 1960 年代集中在研究電視暴力與攻擊行為上,與電視暴力研究有關的理論架構 以刺激或強化為主。包括社會學習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或模仿理論,以學習 情境為主要因素,主張觀看暴力節目兒童會模仿電視角色中的暴力行為。刺激效 果理論(arousal theory)、強化理論(reinforcement theory),電視引發暴力行為是因 為觀眾本身情緒欠佳、電視暴力節目只是引爆觀眾情緒而已;暴力行為早就存 在、電視節目只是強化這些念頭。另外一種就是涵化理論(cultivation theory),比 電視暴力更深入探討電視媒體的社會功能,探究觀眾觀賞電視節目與其對外在社 會真實的認知兩者之間的關係,理論核心在於電視能夠建構人們心中的社會真 實。1960 年左右傳播理論的研究多主張媒體對於行為產生立即影響的效果,而 涵化則轉向認知、態度、行為的面向。認為電視的效果是長期累積的,緩慢且深 遠(林東泰,2000)。 8.

(9) 從電視暴力相關研究理論架構來了解媒體與自殺傳染之關聯,呂婉萍、林宜 樟(2006)從世界各國的相關文獻來解讀媒體與自殺傳染之間的關聯性。認為有自 殺傾向的或感情較脆弱的閱聽人容易受到媒體報導自殺新聞的影響,而產生模仿 行為。在媒體如何引發自殺之相關研究上,Romer, Jamieson , P. 和 Jamieson K.H. (2006)研究指出,自殺傳染至少有兩個潛在的中介機制。其一為媒體敘述的功 能,媒體對有意自殺的閱聽人提供方法,讓他們可以結束他們的性命,此為媒體 刺激強化之效果。Stack(2000)指出美國紐約出版一本教導病人如何自殺的書籍 「Final Exit」,書出版之後當年在美國用窒息自殺的人數增加了 313%(從八件增 加到三十三件)。媒體誘發維特效應的另外一個機制就是「去抑效應 (disinhibition)」,因為自殺與其他暴力行為一樣,屬於禁制行為,一般人多會抑 制自己進行這類禁止行為的念頭,一旦從新聞報導中看到與自己性別、年齡相仿 的人自殺,很有可能解放某些人抑制自殺行為的想法,這就是「去抑效應」,學 名人自殺屬於這一類。而青少年在行為上比較容易衝動,受媒介影響的可能性較 高、也越容易產生「去抑效應」。而新聞報導中常傾向於報導自殺者的動機或原 因,比如經商失敗或是感情困擾等等,容易給人一個印象,自殺是有效解決問題 的方式 Romer et al.(2006)。. 一、. 媒體報導自殺新聞後自殺率上升 不論是國外或國內學者的研究,都指出媒體報導自殺後,的確造成自殺率上. 升。 Etzersdorfer and Sonneck (1998)研究指出,1978 年維也納地鐵完成後,營運 開始時自殺人數少,但在 1984 年自殺和企圖自殺者人數卻增加,這並非因地鐵 的乘客增加或者地鐵擴張,而是因為報紙戲劇性的報導自殺新聞後,使得模仿自 殺的人變多。不僅報紙可能引發維特效應,電視新聞也會造成同樣自殺模仿的風 潮,Phillips and Carstensen (1986) 檢驗 1973 年到 1979 年,自殺新聞報導在 38 個美國電視或節目出現與全美年輕人自殺率的關係;結果發現在新聞報導後零到 七天,青少年自殺率明顯高於預期;而自殺新聞越多,自殺案例增加越多。看過 9.

(10) 自殺新聞之後,青少年自殺案例增加的比成年人多。國內學者董素蘭(1998)以中 外 29 個犯罪以及自殺個案研究方式,說明傳播媒體的訊息對閱聽人的確造成若 干潛藏的效果,在相關犯罪和自殺案件中顯現出模仿行為。國內更有多份相關研 究從公共衛生角度切入,正視媒體報導自殺之後造成的影響,同樣發現自殺新聞 報導後產生維特效應,翁亞泠(2006)探討電視新聞報導知名藝人自殺與當年實際 自殺人數以及自殺送醫人數之相關性,並以內容分析法進行分析,發現議題聳動 且缺乏自殺防治訊息、重複持續的報導,恐會觸發更多自殺企圖。. 而電視新聞報導自殺,即使報導時間短,也應證了模仿效應存在。Gould (2001) 透過文獻整理,發現電視新聞與實質自殺率之間存在相關,包括美國和澳洲的電 視新聞網播出自殺新聞之後,皆產生模仿效應。. 至於哪些新聞報導方式容易引起模仿,Stack (2005)進一步研究,利用 55 個 案、419 項結果,進行邏輯迴歸分析,證實會產生模仿效應的是娛樂政治名人自 殺,尤其報導女性自殺,比其他個案更容易產生模仿效應。除了自殺新聞主角的 特徵會影響自殺模仿行為之外,Martin (1998)整理了平面媒體、電子媒體對自殺 的影響、新聞報導的衝擊;音樂對試圖自殺者影響、網路對自殺的衝擊,發現新 聞製作方式也會引起維特效應,Martin 研究關切重點在於報紙和電視媒體對自殺 的影響,結果發現名人自殺的報導不斷重複、內容詳細、放在頭版、把自殺光榮 化、描述自殺方法都會增加自殺模仿效應,特別是報導出現的區域。. 二、媒體報導自殺新聞改變閱聽眾態度. 媒體報導自殺除了可能觸發自殺行為、增加自殺率之外,媒體報導也會影響 閱聽眾的態度。Kostinsky, Bixler, and Kettl (2001)發現媒體報導 1999 年 Pennsylvania 高校校園屠殺事件之後,發生模仿效應,50 天內發生 354 件校園暴 10.

(11) 力事件,與媒體報導校園屠殺事件前對比,1999 年前每年只傳出一、兩件暴力 事件,顯現媒體報導暴力屠殺事件的確產生模仿效應。媒體對於閱聽眾的影響, 有些學者採用實驗法來研究影片與觀賞者態度之間的因果關係,Biblarz 等人 (1991)要大學生分組觀賞三種不同的影片,分別是自殺、暴力、中立影片,發現 受測者看完自殺影片後感受到的刺激反應增加,觀賞自殺影片後所呈顯的刺激分 數高、呈現明顯正向相關,觀看自殺影片後,閱聽眾的態度也有明確改變。. 不僅自殺影片有影響,媒體對於事物的描述在短期內會不斷的重塑閱聽眾的 認知,影響閱聽眾的態度。Hawton, Simkin, Deeks, O’Connor, Keen,和 Altman 等 人(1999)進行電視劇調查,發現英國 BBC 播出電視影集"急診室"(Casualty),內 容是描述一位男子遭遇飛機失事失去同僚後難以回到生活常軌的故事,節目內容 裡頭提到男子服藥過量。研究者比較影集播出前與播出後急診室服藥就診個案的 調查結果,發現電視劇播出後,改變閱聽眾服用藥物的觀念,受訪者中百分之二 十認為,電視劇影響他們對於藥物服用的決定,17%受訪者認為電視劇影響他們 對於藥物的選擇。此份研究最重要的啟示是顯示媒體對於事物的描述,短期內的 確會改變閱聽眾的認知和態度。潘玲菁(2006)探討藝人自殺事件,採用問卷調查 法,結果發現媒體自殺報導對於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影響層面包 括生命態度變得較負面,自殺看法扭曲以及情緒變得憂鬱焦慮;同時媒體自殺報 導會增加青少年自殺意念及自殺嘗試的頻率,影響期間長達半年;而教育程度越 高、來自低社經背景的青少年較容易受到媒體自殺報導,而產生心理健康與自殺 的負面影響。也就是自殺報導暴露量越高,心理健康與自殺的負面影響越大(潘 玲菁,2006)。其他相關研究中使用不同研究方法,也發現同樣的結果,自殺新 聞的確會影響閱聽眾,尤其是一些有憂鬱症或曾經有過自殺企圖的病患,陳琳臻 (2006)以內容分析法,進行國內 14 家報紙及 10 家電視台,報導某演藝名人自殺 事件的新聞內容分析,設計 "媒體報導某演藝名人自殺事件的影響調查問卷 ",針對 461 名憂鬱症患者、及 270 名被通報之自殺企圖者,進行量性及質性影 11.

(12) 響內容分析。發現自殺企圖者及憂鬱症病患,認為媒體對某演藝名人自殺新聞報 導造成的影響,包括:學習、模仿、肯定自殺可以解決問題;學習到自殺的方式; 認為自殺是勇敢的、瀟灑的、轟轟烈烈的;引起自殺意念或自殺企圖、影響情緒。 從以上相關研究整理可以看出,不論國內外媒體報導自殺的確產生維特效應,影 響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的影響包括情緒低落,對於自殺看法扭曲,情緒也變得 憂鬱焦慮。茲將相關之電視自殺報導對於行為與態度之影響整理成表 2-1。. 12.

(13) 表 2-1 電視媒體引發模仿效應與對行為態度影響之相關研究 相關研究. 研究內容. 結果. 研究對象. Bollen and Phillips. 在美國,晚間新聞報導自殺之後,自殺率增加,支持模 自殺報導與全美自. (1982). 確認自殺增加是在自殺新聞報導後,此研究是第 仿說. 殺率的關係. 一次有系統地研究自殺新聞長度對自殺的影 響、支持自殺模仿論、發現效果持續十天。 Phillips and. 在新聞報導後零到七天,青少年自殺率明顯高於 支持模 全國電視報導或節. Cartensen (1986). 預期。自殺新聞越多,自殺增加越多。報導自殺 仿說. 目出現與全美年輕. 新聞之後,青少年自殺增加的事件比成年人多。. 人自殺率的關係. 電視新聞引發自殺效應是因為模仿。 Biblarz, et al. (1991) 發現自殺和暴力影片組,看完影片之後的刺激反 報導影 18-20 歲之 119 位 應增加。觀賞自殺影片後所呈顯的刺激分數高、響行為 大學生 呈現明顯正向相關,觀看自殺影片後,閱聽眾態 態度 度改變。 Hawton et al. (1999) 發現電視劇播出後,改變閱聽眾對於服用藥物的 報導影 英國 49 個急診室 觀念,而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影響。本研究最 響行為 收集受訪者,25 個 重要的啟示,是顯示媒體對於事物的描述,會短 態度. 醫院收集調查問卷. 期影響閱聽眾。因此媒體描述自殺行為時要特別. 資料。共有 4403. 注意。. 個服藥病人,問卷 1047 份。. Kostinsky, Bixler,. 媒體報導 1999 Pennsylvania 高校校園屠殺事件 報導影 緊急救護中心的報. Kettl (2001). 之後,發生模仿效應,50 天內有 354 件校園暴 響行為 案資料來進行統 力事件傳出,1999 年前每年只有一兩件。建議 態度. 計,收集範圍為事. 媒體應該正視報導後可能出現的模仿效應。. 件發生後 50 天,並 和過去資料比對。. 13.

(14) Stack(2005). 利用邏輯迴歸分析發現,娛樂政治名人自殺容易 報導影 輸入 media and 產生模仿效應。二是當給予自殺負面定義則 99% 響行為 suicide 和 imitation 以下不會產生模仿效應。三是電視新聞不易產生 態度. and suicide 關鍵. 模仿效應。四是報導女性自殺比其他個案更容易. 字。以 55 篇非小說. 產生模仿效應。. 媒體自殺新聞進行 分析。. 翁亞泠(2006). 國內電視新聞處理知名藝人自殺事件,議題聳動 報導影 針對報導進行內容 且缺乏自殺防治訊息,重複持續的報導,恐會觸 響行為 分析 發更多自殺企圖。. 潘玲菁(2006). 態度. 媒體自殺報導會造成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的負 報導影 大學生問卷調查 面影響,影響層面包括生命態度變得較負面,自 響生命 殺看法扭曲及情緒變得憂鬱焦慮。媒體自殺報導 態度 會增加其自殺意念及自殺嘗試的頻率。自殺報導 暴露量越高,會增加心理健康與自殺的負面影 響。. 陳琳臻(2006). 媒體名人自殺事件報導,使憂鬱症患者憂鬱症狀 報導影 針對 461 名憂鬱症 加重或復發;引起憂鬱症患者自殺行為。. 響行為 患者及 270 名被通 態度. 報之自殺企圖者進 行量性及質性影響 內容分析.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三、對「維特效應」之質疑 然而並非所有有關自殺報導和自殺率的學術研究,都支持媒體報導自殺會產 生「維特效應」。Martin (1996)調查電視新聞對高中生的影響,並且加入電視收. 14.

(15) 視習慣、電視生活事件、自殺企圖等測量,發現暴露在自殺新聞中越多者自殺企 圖越高,當控制住真實世界的自殺知識後,電視自殺和意圖沒有統計相關性。過 去學者在觀察「維特效應」時,最常運用的方法就是利用二手資料比對自殺報導 與自殺率之間的關係。Wasserman, Stack, and Reeves (1994)比對自殺新聞與自殺 率之間的關係,發現 1910 至 1920 之間,報紙頭條報導自殺新聞後,自殺個案並 沒有增加。而 1929 至 1939 因為大戰進入經濟蕭條年代,媒體頭條報導自殺也與 自殺個案之間沒有相關性,這份 1994 年進行的研究認為自殺是私人事件,而媒 體報導自殺與真實世界的自殺率無關。同樣以內容分析法統計自殺報導並與自殺 率進行統計關聯性分析,國內學者也發現兩者之間的關連性並沒有達到統計上之 顯著水準。李東儒(1993)比較 1982-1987 年台灣地區社會新聞頭條刊載自殺新聞 對自殺人數統計的影響,其假設「台灣地區報紙社會新聞版頭條刊載自殺新聞當 月的自殺統計人數,較未刊載自殺新聞當月的統計人數為多」的假設,並沒有獲 得資料支持。張平吾(1988)也針對中央日報、中國時報和聯合報所報導之 977 位 自殺個案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報紙所報導自殺事件與標題大小、以及全篇篇幅大 小之相關性並沒有達到統計上之顯著水準,顯見媒體報導自殺與自殺行為之間並 無絕對的相關性。 另一方面學者也發現,導致自殺的原因並不單純地只是媒體的責任。Mercy et al. (2001) 研究發現朋友、熟人的自殺行為比媒體的自殺報導(或情節)更會造 成自殺感染的效應。Bower (1986)也認為測量方式不應侷限於媒體報導,才能進 一步了解可能導致自殺行為的原因。同樣對於自殺感染效應提出解釋的還包括 Joiner (1999),他把自殺群集分為兩種來進行解釋,一種是大眾群集(mass clusters),這種自殺群集與大眾媒體有關係,但是研究結果仍然有爭論;另一種 是重點群集(point clusters),當人們遇到負面事件刺激可能會誘發自殺,但是只要 出現社會正面支持則會抵銷這股誘發自殺的力量,也就是說對自殺敏感的人,當 他們經歷負面事件,在沒有受到限制的情況下、自殺行為可能提高。這幾份研究 也突顯目前研究「維特效應」時學者面對的難題,一是透過個案檢視和文獻分析 15.

(16) 研究時,難以區分究竟是「維特效應」產生自殺的行為,亦或受測者本身的個人 人格特質和環境的影響導致自殺行為。因此在研究媒體「維特效應」此主題上, 應該想辦法排除其他可能影響的因素,只針對媒體報導自殺新聞造成的影響進行 研究,發現直接之因果關聯,將可為學術理論拼圖上「維特效應」拼湊出更完整 之圖像。 有關媒體「維特效應」的研究,為何會出現結論不一致的結果? 認為「維特 效應」不存在的學者中,大多以二手資料分析進行研究,比對自殺率與自殺報導 的相關性,但這幾份研究結果卻突顯以二手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有其侷限之處。在 Wasserman, Stack, and Reeves (1994)的研究,採用的分析樣本是 1910 到 1939 的 報紙,年代相當久遠,樣本有其侷限性。而李東儒(1993)的研究裡,採用可信度 比較高的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編印的「台灣刑案統計」(1980-1989);另外一 種適合的統計資料,是行政院衛生署編印的「生命統計」,但是「生命統計」與 「台灣刑案統計」裡的自殺率統計資料相差甚大,民國 77 年「生命統計」的自 殺統計數字是「台灣刑案統計」的 17 倍。李東儒在其研究註釋中提及,根據從 警多年經驗者的看法,因為自殺事件屬於意外命案,警察必須會同檢察官相驗才 能結案,因此在兩項統計數據都可能偏低的情況下,選擇「台灣刑案統計」 。Kessler, Downey, Milavsky, and Stipp(1988)重複 Phillips 與 Carstensen(1986)的研究,出現 截然不同的結果。1988 年的研究把分析資料擴大到 1984 年,對於自殺新聞使用 更廣泛的定義,並包含了節目,同時在編碼上只用第一次出現的新聞,並且設立 一複迴歸方程式,來了解自殺新聞和自殺率之間的關係,並用 AC 尼爾森收視調 查、來界定年輕人暴露於自殺新聞的量。結果發現,自殺新聞影響的時間持續八 天。研究發現 1973 到 1984 電視自殺新聞和自殺率沒有明顯的連結,1980 自殺 報導增加與自殺率增加有關,1977 和 1980 這兩年發現名人自殺事件對年輕人有 影響;1981 到 1984 的分析結果無法證明有關年輕人的自殺新聞會導致更多年輕 人自殺。此份研究的結果產生矛盾,為什麼 1981 到 1984 的研究結果和 1980 年 不同、甚至產生翻轉的結果?Kessler 等人(1988)提出可能原因是新聞報導自殺的 16.

(17) 描述改變,改變電視自殺新聞對年輕人自殺的影響,但檢查描述內容之後,卻發 現沒有證據顯示這種描述系統改變發生過,這個解釋無法合理解釋。. 換句話說,採用二手資料分析所得到的自殺率統計可能偏低,而搜尋過去的 報紙自殺新聞報導,在網路搜尋和書面資料保留問題等也存在困難度。其二,研 究裡頭對於自殺行為之社會意義無法全然解釋,即某一自殺報導對某一自殺行為 者可能深具影響,但在統計數字上卻無法呈現出來。其三,採用二手資料進行統 計分析無法直接證明自殺報導是否引起自殺行為,即因果之間的邏輯無法直接證 明。因此在研究媒體「維特效應」時,利用實驗法,針對受測者看完自殺新聞前 後的感覺進行調查,較二手資料分析更能得知自殺新聞對閱聽眾的直接影響,同 時也可得知自殺新聞報導與自殺認知行為之間的因果邏輯關係。其四,自殺是特 殊事件,閱聽眾對於突發事件的媒介暴露程度很難測量,而這些驗證通常是間接 的,所以研究結果難以評估。而看到自殺新聞報導、與自殺率來做比較,證明自 殺新聞與自殺傳染之間的關聯,只能算一種間接的推論。. 在認為媒體「維特效應」存在的學者中,多以個案研究和問卷調查法進行研 究(Etzersdorfer & Sonneck,1998; Hawton et al.,1999; Stack,2005;董素蘭,1998; 翁亞泠,2006;潘玲菁,2006)。但從單一的個案事件,是否可以推論自殺新聞 報導會引起「維特效應」,顯然容易落入以偏概全的研究陷阱。潘玲菁(2006)探 討某知名藝人自殺事件對於青少年學生心理的影響,利用問卷調查得知生命態 度、自殺意念以及自殺嘗試相關的想法,面對這些敏感的問題,青少年學生有可 能依真實的感受填答問卷,也有可能依據社會期望來回答,導致問卷效度產生問 題。因此想要了解自殺新聞對閱聽眾的影響,實驗法排除其他影響因素的特性, 較個案研究和問卷調查法方法來的更佳。. 從上述文獻整理,Gould (2001)認為媒體報導自殺會影響閱聽眾,自殺傳染 17.

(18) 效應存在是無庸置疑的;另一方面,卻沒有直接證據證實自殺報導與自殺率有直 接相關(Wasserman, Stack, & Reeves,1994;李東儒,1993;張平吾,1988)。Biblarz 等人(1991)更進一步利用實驗法證實自殺影片對於觀賞者態度改變的情況有影 響。總而言之,目前學者對於自殺新聞是否產生「維特效應」,研究結論存在歧 異觀點,但如果自殺新聞報導真的存在「維特效應」,媒體從業人員應要防範可 能存在的負面影響,因為目前媒體新聞是一般社會大眾接收訊息的主要來源,如 產生負面效應,其影響力層面相當大。以電視新聞製作者而言該如何避免自殺新 聞產生的負面效應,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和傳播學者,提出報導自殺新聞守則。國 內公衛學者針對台灣媒體報導自殺新聞亂象更提出八項簡潔之本土化媒體報導 自殺新聞之公約,包括(1)不輕易放頭版頭條或重點提要,(2)不重複持續過度報 導,(3)不詳細報導自殺的方法及發生地點,(4)不刊登聳動照片與遺書,(5)不 用 SNG 現場連線報導,(6)不將自殺行為美化或光榮化,(7)不將自殺原因過度簡 化,(8)不以怪力亂神方式探討自殺事件(呂淑妤,2006)。此由國內健康人生聯 盟與中華民國電視學會、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等單位在「媒體造人心」研討會上提 出之自殺新聞報導的本土化八項準則,2005 年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把此八 項準則納入節目製播準則裡,2006 年成立之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商業同業公會也 透過新聞自律委員會,研擬報導自殺新聞自律綱要(呂淑妤,2006b)。降低自殺 報導可能產生的負面效應,這些守則如何運用在電視新聞報導上? 另一方面電視 與報紙不一樣的地方,是電視的觀賞經驗是一連串的刺激,因為電視新聞都是一 連串新聞之組合,本研究盼提出一個可行的檢驗方向,從單一一則電視新聞擴大 到多則新聞,從新聞擺放位置來進行整體觀察,因為前後新聞的擺放可能會影響 閱聽眾對於自殺新聞的態度。. 18.

(19) 第二節 自殺新聞與電視新聞編輯策略. 不論是國外研究還是國內研究,不少研究指出媒體報導自殺可能會引發維特 效應。雖然有些研究指出媒體報導自殺與自殺行為之間沒有直接關聯性,但是可 能肇因於研究方法的限制,不可諱言的是媒體影響確實比其他導致自殺的因素更 容易被控制,不少學者相關的研究指出,可以透過新聞製作方式,來降低媒體報 導引發的維特效應,如:給予自殺行為負面定義、遵守自殺報導守則等,都可以 有效降低維特效應。Stack (2005)利用 55 個個案、419 項結果,進行邏輯迴歸分 析,發現當給予自殺負面定義、則不容易產生模仿效應。Etzersdorfer and Sonneck (1998)發現,在 1987 年自殺防治小組,公佈報導準則之後,自殺率馬上變低, 降低了五到八成。Martin (1996)調查電視新聞對高中生的影響,發現暴露在自殺 新聞中越多者自殺企圖越高,當控制住真實世界的自殺知識後,電視自殺和意圖 沒有統計相關性。兩年後,Martin (1998)深入研究後認為模仿也是自殺行為的一 環,媒體不斷報導自殺會增加自殺新聞的影響力、增加自殺率。研究也建議需設 立國際通用的自殺報導準則,並認為媒體報導應該要促進閱聽眾形成對於自殺的 負面態度,認為媒體應遵守自殺報導準則,也應重視自殺態度對自殺造成的影響 (Martin,1998)。有關媒體報導自殺準則,Gould (2001)整理相關文獻發現,關注媒 體不同的特徵影響,認為除了個人動機和注意力之外,可能干擾媒體報導的影響 力包括故事的特徵、個人屬性、社會脈絡、生活情況和人口統計學特徵,新聞報 導和受害者的相關性。若想減少自殺報導帶來的傷害應教育記者、編輯、電影和 電視製作者,即媒體應扮演教育公眾的積極角色。Gould提出十點對於自殺報導 的建議,強調應質疑自殺新聞的新聞性、媒體不要錯誤呈現自殺行為、自殺不能 解決所有問題、不要描繪自殺者是英雄、注意自殺照片呈現、不要提供太多自殺 細節、新聞長度不要太長、必須提供相關諮詢資訊之外,還要注意新聞的擺放位 置。世界衛生組織在 2000 年提出一份對於預防自殺、報導自殺新聞應注意的事. 19.

(20) 項,明確指出媒體專業人員報導自殺事件,應該遵循的報導原則,有「六要」與 「六不要」 1 。以上這些研究文獻對於媒體從業人員最重要的啟發,是媒體在報 導自殺相關新聞時,應該要想辦法降低可能引發的模仿自殺行為,也就是媒體必 須重視影響自殺的節目設計與報導。. 除了自殺新聞報導準則之外,Bollen and Phillips (1982)針對自殺新聞長度的 影響進行研究,發現在美國晚間新聞報導自殺之後,自殺率增加,這份研究是第 一次有系統地研究自殺新聞長度影響自殺、效果持續在十天以內、支持自殺模仿 論。他們利用半準實驗法(quasi-experimental),即實驗期間對比控制期間,加上 迴歸分析來分析自殺率。發現自殺新聞報導一週後自殺率上升,自殺案件增加最 多的是第六天,其次是自殺報導隔天,每則自殺報導平均導致 28 個自殺事件。. 綜上研究可知,過去有關電視自殺新聞的研究,著重於自殺事件的描述與自 殺新聞長度對自殺率的影響,而電視新聞觀賞經驗是一連串的訊息刺激,學者卻 沒有關注電視自殺新聞擺放位置,對自殺率可能產生的影響。過去研究也只針對 一節新聞中單一一則自殺新聞進行觀察,卻沒有注意整體新聞排序,可能對自殺 態度的影響,即看完全部新聞之後,不同排序的情況下,對自殺產生的態度是否 不同?而電視新聞特性是一連串新聞組合,電視新聞產製者無法控制閱聽眾的特 徵,唯一可以掌控的是新聞產製內容與新聞順序。因此本篇論文著眼之處在電視 自殺新聞編輯策略,了解不同自殺新聞排序策略對於閱聽眾態度的影響。. 1. 『六要』係指六項應該要做的事,包括:(一)當報導自殺事件時,應與醫療衛生專家密切討論。 (二)提到自殺時,用『自殺身亡』而不要用『自殺成功』這樣的字眼。(三)只報導相關的資訊, 且刊登在內頁而非頭版。(四)凸顯不用自殺的其他解決方法。(五)提供與自殺防治有關的求助專 線與社區資源。(六)報導危險指標以及可能的警訊徵兆。而『六不要』係指六項應該避免的禁忌, 包括:(一)不要刊登出照片或自殺遺書。(二)不要報導自殺方式的細節。(三)不要簡化自殺的原因。 (四)不要將自殺光榮化或聳動化。(五)不要使用宗教或文化的刻版印象來解讀。(六)不要過度責 備。同樣重視自殺新聞的負面影響,國內學者對於自殺新聞報導提出本土化的守則,這八不準則 包括:不登頭條、不重複持續報導、不報導自殺方式與地點、不登聳動照片及遺書、不用SNG現 場連線報導、不將自殺光榮化或美化、不簡化自殺原因、不以怪力亂神探討自殺事件(翁亞泠, 2006)。 20.

(21) 電視新聞需要編輯的原因,是把多則電視新聞在有限的播出時間下,排序在 一起播出,Yorke(2000)指出架構一節電視新聞時,要點就在於抓住閱聽眾的興趣 一直到節目結束,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時間(duration),因為電視新聞時間有 限,一些重要新聞才能得到播出時間。因此編輯們在編排新聞過程中首先要選取 主題、同時記者要在短時間內用最適合的措辭來架構一則電視新聞。雖說近幾年 來由於二十四小時新聞台的出現,新聞時段已經大幅增加,但是電視新聞編排還 是需要在有限時間範圍之內呈現出新聞價值。因此電視新聞強調順序,編輯的目 的就是讓閱聽眾觀賞新聞時易於理解、持續下去,所以電視新聞呈現常用區塊分 類。區塊的分類方法是編輯依據相關主體的連續性或地理特徵等連接在一起,若 電視新聞編輯時用迂迴的方式連結或牽扯太遠皆不佳(Yorke, 2000)。不過對於 Yorke 來說,他認為沒有一套固定的編輯策略,任何點子和想法應該都要嘗試和 丟棄,嘗試多樣化。. 總覽英美電視新聞教科書,電視新聞編輯策略沒有一套準則,只是簡單區分 一些原則。Stephens (1980)在談論到電視新聞編輯策略時,認為決定新聞順序有 幾項因素,分別是新聞價值、多樣性、地理概念、區塊概念、自然帶入(natural tie-ins)、影帶、區塊、廣告插播(spots)、結尾(kickers)與時間,在編輯過程中關 注這些因素可以讓新聞更順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新聞價值、多樣性與區塊概 念。新聞價值取捨包括重要性、有趣、爭吵、獨特性、時間性和鄰近性。Lewis (2003)指出新聞價值的取捨:即時性、鄰近性、牽涉範圍、發生頻率、明確與否、 可預知性、驚悚程度、連續性、與名人相關、是讓人覺得有趣的新聞、負面性、 平衡。Stephens (1980)指出在選擇頭條時,考量因素為新聞性、多樣性和鄰近性, 最重要的新聞擺在前面,吸引觀眾注意。多樣性即考量新聞本身,如果新聞不有 趣或已經播出多次,頭條新聞應該撤換。而新聞地理概念是指新聞區分為國家、 國際、地方新聞。新聞不像節目一樣都有相關性,不同主體被放置在一起,缺乏 相關性是難以避免的,但仍可透過相關元素編輯在一起,有兩種方式:一是相關 21.

(22) 主體的連結,如:新聞同樣發生在中東;二是轉換,完全不相同主題的題詞,如: 國際新聞方面…,繼續關心台灣消息。影帶因素指的是尊重破口,即廣告時間。 區塊概念是透過廣告或特殊方式區分開來,會讓新聞容易管理(Stephens,1980)。. 國內談到電視新聞編輯策略,文獻並不多。只有談到廣播新聞時,馮小龍 (1996)提到以新聞價值當作編輯參考時,新聞編輯基本原則與技巧有四大原則, 分別是: (一)編輯政策的掌握配合:了解自身電台的編輯政策與走向並予適當配合。 (二)新聞處理掌握重點、簡潔易懂。 (三)考慮電台涵蓋範圍。 (四)新聞價值判斷與取捨:新聞價值愈高是指影響層面愈大、攸關民眾權益愈 多;愈有震撼性和衝擊性;說話者愈具有決策權力者;愈有衝突和爭議性者;愈 有時效性;愈具有接近性內容;愈不尋常之事;愈有趣或引人注意。. 除了價值判斷之外,在新聞呈現上強調新聞要歸類編排,即依照新聞屬性來 歸類、處理,可讓新聞較有系統和秩序播出,但新聞如何歸類,要視況狀而定。 一般編輯新聞時,前面幾則為重要新聞,純粹以新聞價值的觀點來衡量取捨,不 考慮類別問題。但在重要新聞播出之後的次要新聞順序,最好依性質歸類編排, 以便觀眾理解(馮小龍,1996)。. 總而言之,以新聞價值或是新聞類別歸類做為判斷新聞排列的基本要件,只 能依賴編輯者的經驗與素養來定奪,新聞編輯並非一成不變。另一方面,有傳播 學者提出一套可在固定基礎上將變化訊息吸納到有規律的編播程序中規範,編排 組合形式可分為同題組合、非同題組合。同題組合指內容相近相同的新聞、集中 在同一各主題下播出;非同題組合指新聞之間關聯性不明顯,但是因為缺少在同 一主題下的約束,使新聞保持原貌,減少人為干擾因素,讓觀眾有更廣闊之思考 22.

(23) 空間(李岩、黃匡宇、張聯編著,2002)。這本中國大陸傳播系大學生,必讀的電 視新聞編輯教科書,更明確的點出電視新聞編輯的方法,缺憾是在新聞排列方式 上的考量點是傳播者的意圖與目的,並無關注閱聽眾態度改變的情況。也就是 說,在整理電視新聞編輯策略相關的文獻過程中,只能粗略了解電視編輯教科書 提供新聞排序的原則,但是從這些原則上卻無法得知不同的電視新聞排序會對閱 聽眾會產生什麼影響。. 從電視新聞編輯策略之文獻整理中發現,從電視新聞編輯實務策略之角度切 入,新聞實務編輯方法無法說明新聞編輯策略會如何影響閱聽眾。若欲探知電視 自殺新聞報導排列順序如何影響閱聽眾,首先要明瞭閱聽眾如何進行訊息接收、 何種訊息容易被記憶?訊息如何被閱聽眾處理以及認知?方能進一步探討被記 憶之訊息對於閱聽眾心理層面之影響。因此本研究將從認知心理學理論切入,希 望探知不同電視自殺新聞編輯策略,對於閱聽眾自殺態度的影響,即電視自殺新 聞在不同訊息排列方式下,如何影響閱聽眾對於自殺之態度。. 23.

(24) 第三節. 閱聽眾新聞訊息處理過程與電視新聞編輯策略. 一、閱聽眾新聞訊息處理過程. 欲了解不同電視新聞編輯策略對於閱聽眾的影響,要先了解閱聽眾觀賞電視 新聞的訊息接收和認知過程,因此本研究從認知心理學之學理角度切入,了解訊 息刺激如何被感官注意、形成記憶,而輸出的反應就是態度。認知發展是個體心 理發展的一個層面,訊息處理學習論是認知心理學之學習理論中重要的一派理 論。凡是能對個體感官使之產生反應者,均構成訊息處理的刺激;不過個體在察 覺外界刺激並將其作為訊息來處理時,未必都能經過全程之處理,很多個體對於 刺激是"視而不見"或"聽而不聞" (張春興,1996)。訊息處理心理歷程圖如 下:. 環 境 中 的 刺 激. 輸入. 感官收錄 (SR). 注意. 短期記憶(STM) (時間) 運作記憶(WM) (功能). 遺忘. 複習. 長期記憶 (LTM) 情節記憶 語意記憶. 遺忘 反應(輸出) 反應(輸出) 圖 2-1 訊息處理心理歷程圖 資料來源:張春興(1996:225). 訊息處理心理歷程中,當刺激出現時感官收錄是指個體憑視、聽、嗅、味等 感覺器官,感應到外界刺激時所引起的短暫記憶,這個短暫記憶通常只在三秒以 24.

(25) 內。如個體決定進一步處理就加以注意(attention),並予以編碼,若放棄處理就 是遺忘。感官收錄有選擇性,根據的標準是動機、需求以及經驗等因素。而個體 之所以能收錄該刺激,乃是該刺激的特徵(至少有一部分)與其長期記憶中既有的 訊息(知識)有連帶關係(即基模概念)。感官收錄之後再經注意,時間上延續到 20 秒以內的記憶,就稱為短期記憶。如果個體認為所處理的訊息是重要的,就 進入複習(rehearsal)階段,使之保持較長久的時間,稱為長期記憶。而記憶分為 兩大類:一是情節記憶(episodic memory)即有關生活情節的實況記憶、一是語意 記憶(semantic memory)指得是有關語文所表達之意義的記憶(張春興,1996)。. 另一方面,閱聽眾在收錄訊息之後透過雙元認知反應來處理訊息,如:Petty and Cacioppo 所提出的深思可能性模式(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ELM), ELM 模式認為當訊息與個人高度相關,且個人具有處理相關資訊的動機與能力 時,會引發個人產生進一步處理訊息的動機,進而導致個人以「中央路徑」(central route)的方式去深思訊息所提供的事件(issue)或物體(object)的相關訊息,而循著 中央路徑的收訊者,會以非常理性的方式來處理說服訊息,並且投注相當多的心 力去仔細評估訊息內容 (林東泰,2000)。. 訊息處理心理歷程中的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受到多種因素干擾和消退。短 期貯存維持的時間短,大約 30 秒鐘後若沒有複述訊息就被後來的訊息所取代。 當訊息經過複述就和記憶發生關聯就進入長期記憶,此種長期記憶容量無限且具 有相當永久性。至於訊息被遺忘的原因,初級記憶是由於干擾和消退,其中以干 擾佔較大因素。長期記憶部分,遺忘的原因包括痕跡消退論(trace decay theory)、 干擾論和提取線索不足。痕跡消退論是隨著時間逝去,記憶表徵間的聯繫(記憶 痕跡)逐漸變弱、變淡;即訊息因長期沒有使用而逐漸消退。但大部分研究者主 張,長期記憶的遺忘原因是干擾,因為記憶受到干擾而無法提取(retrieve)出來(鄭 麗玉,1993)。學者認為在提取記憶時有三種情況訊息較容易被提取,分別為接 25.

(26) 近性(contiguity)、相似性(similarity)以及對比性(contrast) (鄭麗玉,1993)。接近 性指一連串的事物容易被記憶,因為相近的事物會被聯繫成一個單位,容易被記 憶。相似性指得是相似的事物容易被連結一起,容易被記憶提取。對比性指的是 訊息有懸殊差別,在回憶時會讓記憶印象深刻。. 二、閱聽眾新聞訊息處理過程對態度的影響. 對刺激產生的反應就是態度,態度是一種準備狀態(state of readiness),即面 對刺激時趨向於扮演或反映某種方式,個體大多數的態度屬於內隱變項,不是立 即可觀察得到的。當個體知覺自己態度時,才會將之呈現在外顯的言語或是行為 之上。信念(beliefs)(認知組成)會強化態度,強烈的感覺(feelings)(情緒組成)亦 將影響態度,增添態度之外的行為意圖(behavioral intents) (Henerson Morris, & Fitz-Gibbon, 1978;呂以榮譯,2002)。若把態度視為一條直線,由正往負、經過 原點;態度的測量正是希望找出個體的態度在那條直線上的位置,以便說明它是 微偏正或者非常負向。態度的屬性有強弱之別,表達各自不同。有些態度比較持 久,最為表面、浮面的「意見」(opinions)、再來是「態度」(attitudes);更深一 層的「價值觀」(values)或是「基本態度」(basic attitudes);以及再深一層的「人 格」(personality) (呂以榮譯,2002)。. 不同的訊息排列方式會影響到態度。研究傳播與態度改變的耶魯學派,探討 了訊息排列方式對態度改變的影響。學者賀夫蘭(Carl L. Hovland)領導一群心理 學者,以實驗法操弄拉斯威爾線性模式中的每一個變項,此耶魯學派學者探討了 傳播者的可信度(communicator’s credibility)、訊息結構:片面或兩面俱呈 (one-sided or two-sided messages)、證據呈現的先後順序(primacy effect vs. recency effect)、訴求策略(appeal strategy)、被說服者的人格取向、被說服者與說服者的 同質性與異質性(homophily and heterophily)、傳播管道等七大變項。以訊息排列 26.

(27) 方式而言,賀夫蘭發現對於教育程度高的閱聽人,宜採兩面俱呈的訊息結構;因 為他們的資訊來源管道比較多元、批判性格較強、判斷能力較高,所以要把正反 兩面的訊息同時指陳出來較有利。而正反兩面俱呈的傳播具有「免疫作用」,對 於日後有可能接觸負面傳播訊息的閱聽人,未來不至於輕易聽信,也不易造成認 知失諧(Hovland, 1966;林東泰,2000;李金銓,1996)。. 而正反兩面俱呈的訊息會讓閱聽眾形成「免疫作用」,也呼應 Petty and Cacioppo 在 1986 年提出中央與周邊路徑的說服模式(central and peripheral routes),原名是「深思可能性模式」(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簡稱「深思 模式」。中央路徑是指閱聽人對於說服資訊所宣揚的特質,當閱聽眾審慎地去過 濾資訊、經由審慎的思慮過程,而導致態度改變的結果,較具持續性的說服效果。 週邊路徑是指說服傳播資訊沒有經過閱聽人思慮過程,不去深思,只依靠情意線 索(affective cues)作為改變態度與否的基礎,說服效果比較短暫(林東泰,2000)。. 三、閱聽眾新聞訊息處理過程與電視新聞編輯策略. 綜合以上所述,訊息的接近性、相似度和對比性,會影響閱聽眾從記憶中提 取訊息,訊息相似者容易被連結和提取,對比性高的訊息容易讓人印象深刻。加 上正反兩面俱呈的訊息會讓閱聽眾對訊息進行深度思慮形成「免疫作用」。從李 岩、黃匡宇、張聯編著之新聞編輯策略角度切入,新聞排列若採用同題組合(內 容相近相同的新聞集中在同一各主題下播出),觀眾會比較容易理解新聞的內 容、增加視覺衝擊力。但是將兩條所涉及領域一致、反映的事物相同,但是表現 形式和態度卻截然相反的新聞組合一起,新聞對比的過程閱聽眾應會對新聞產生 思維與全方位認知效果。李岩、黃匡宇、張聯編著之新聞編輯策略與效果如表 2-2。. 27.

(28) 表 2-2 新聞編輯策略與效果 編排組合 形式名稱 方式. 效果. 方式 同題組合 橫向組合 發生在同一個時空的多種新聞,有 會增加較強的視覺衝 內容上相關. 擊力. 同題組合 反差組合 將兩條所涉及領域一致、反映的事 透過對比、參照、選擇 物相同,但是表現形式和態度卻截 的過程來影射社會各 然相反的新聞組合一起. 種事物和複雜現象,產 生思維和全方位認知 效果. 資料來源:李岩、黃匡宇、張聯編著(2002),本研究整理. 另一方面,不同訊息排列方式可能影響到閱聽眾對同一主題新聞事件的態 度,新聞排列在同題組合情況下,橫向組合是指有多條內容相關新聞一起排列, 反差組合是同一主題對比新聞排列的方式。而強烈的感覺會影響態度並增添行為 意圖。因此以自殺新聞為例,當同一態度和立場的自殺新聞連續呈現,容易被閱 聽眾從記憶中提取,閱聽眾的情緒受到影響,不僅容易情緒低落,對於自殺看法 扭曲,情緒也變得憂鬱焦慮,也較容易認同自殺作為解決問題的方式,其中自殺 意圖中絕望感較沮喪更相關(Rustad et.al.,2003)。王如(1996)針對國內大學生自殺 意念相關因素的分析中,採用自我強度、社會支持、生活事件、絕望感、及自殺 意念等五個量表為工具,發現生活壓力、自我強度、社會支持、及絕望感等四個 獨變項,皆為自殺意念的顯著預測變項,對於自殺意念具有顯著的共同解釋力, 其中以絕望感的解釋力為最強。Beck, Steer, Beck, and Newman. (1993) 對 1794 名病人(分為情緒干擾組與不干擾組)施測三份問卷,包括絕望感、沮喪和自殺觀 念,結果發現,在解釋自殺觀念這個部份絕望感量表比沮喪感量表重要 1.3 倍,. 28.

(29) 同時絕望感量表與沮喪感量表的相互影響並不明確。換句話說,測量絕望感量表 比起沮喪感量表更能解釋自殺觀念。因此本研究欲探知電視自殺新聞對於閱聽眾 的影響,將以絕望感作為施測結果的應變項之ㄧ。另一方面,從Petty and Cacioppo 提出的ELM模式出發,一則以自殺作為解決問題的方式;一則選擇不自殺作為 解決問題的方式,根據ELM模式對比訊息會讓閱聽眾產生思慮過程、對比思維, 這兩則新聞接連呈現時,因訊息兩面俱陳作法,可能讓閱聽眾產生對比、參照和 選擇過程,產生思維和認知,比起自殺新聞連續呈現,較不偏向自殺作為解決問 題的方式。因此本研究的假說為:. H1a:相較於沒有看到自殺報導之閱聽眾,觀看自殺新聞的閱聽眾絕望感較高。. H1b:相較於沒有看到自殺報導之閱聽眾,觀看自殺新聞的閱聽眾較認同自殺為解 決問題的方式。. H2:相較於只呈現自殺新聞,有觀看對比新聞之閱聽眾對於新聞記憶較為深刻。. H3:在觀賞自殺新聞的情況下,相較於觀看對比新聞之閱聽眾,只觀看自殺新聞 的閱聽眾絕望感較高。. H4: 在觀賞自殺新聞的情況下,相較於觀看對比新聞之閱聽眾,只觀看自殺新 聞的閱聽眾較認同自殺為解決問題的方式。. 29.

(30) 第四節. 自殺新聞對立訊息與順序效果. 過去研究有關正面與負面訊息之新聞相關研究中,對於正面或負面訊息何者 對閱聽眾影響較多,有相當歧異之研究結果。近來被多數學者運用在電視訊息理 解的理論,多為容量模式 (Fox et al.,2003; Lang, Geiger, Strickwerda, & Sumner,1993; Grabe, Lang, & Zhao, 2003; Lang et al.,2000; Lang, Newhagen, & Reeves,1996; 王泰俐,2006)。容量理論來自於注意力理論,在注意力與感官訊 息方面認為注意力理論分為過濾和選擇階段,過濾是指注意力像個過濾器,在型 態辨識階段前發生限制了一次可辨識的訊息量。選擇性理論是認為所有的訊息都 被辨認,只有某些重要的訊息才被注意(或被選擇)作進一步處理,進入下一階段 的記憶。從注意力容量有限論切入,Zhou (2005)認為刺激不論是正面或負面情 緒,是造成注意力和記憶的主要因素,視覺刺激會引發更多情緒想法。Mundorf et al. (1990)的研究指出,在情緒干擾新聞之後三分鐘,資訊獲得較差,三分鐘之後 沒有多大差異;在情緒干擾新聞後,回想變差資訊獲得和提取較差,而自殺新聞 有高度干擾性和刺激性。新聞形式和放置位置有相互影響,新聞種類(news type) 有主要效果,在干擾新聞後回想分數變低。Mundorf 推論,如果新聞引發強烈情 緒,個人認知已經被完全佔據,放在接續資訊上之注意力較低,而在情緒干擾新 聞後回想低,是暫時性的(short-lived)。至於性別差異微不足道。過去的研究都認 為具有情緒的內容會吸引和留住閱聽眾,而且會更具有說服力、以及容易被記 憶;大部份的訊息顯示,負面訊息較容易被記住;刺激的訊息較容易被記住(Lang, Dhillon, & Dong,1995; Newhagen & Reeves,1992; Lang et al.,1995; Lang, Newhagen, & Reeves,1996)。. 不過也有學者針對負面訊息較容易記住這個說法提出質疑,甚至經由實驗法 獲得完全相反的結果,這一派學者大多從情緒處理理論出發。不少研究主張,把 負面刺激當成生存功能,處理負面訊息不需要太多的處理資源,正面訊息需要的. 30.

(31) 認知理解力多於負面訊息。而人們比較喜歡快樂的感覺,所以會避免負面訊息、 接近正面訊息。所以避免負面訊息的行為,導致對刺激的資源分配減少,正面訊 息需要更多資源處理。對電視訊息而言,正面記得比負面多(Lang, Dhillon,& Dong,1995; Mundorf et al,1990)。Lang, Dhillon, and Dong (1995)利用情緒尺寸理論 (Dimensional theories of emotion)進行研究,並且利用反應時間來測量認知理解 力;記憶則測量自由回想、線索回想。結果發現看完刺激的訊息後寫下更多句子 和字,刺激訊息的整體記憶比平靜訊息好。對於正面訊息的記憶力較好,可以寫 下更多句子,同時研究也發現,人們會逃避處理負面訊息。而正面的訊息會想記 住;對於負面刺激訊息所需的理解資源少,但是對負面訊息的記憶度還是比平靜 訊息好,不論正負面訊息記憶度都高,但是卻發現人們會避免處理負面訊息,研 究總結原因是正負面訊息的處理機制可能不同。正負面訊息的處理機制不同,學 者提出左右半腦的資訊處理理論試圖解釋,如:Lang and Friestad (1993)檢驗訊 息情緒與電視新聞視覺、聽覺記憶的關係。從左右腦半球的資訊處理理論切入, 正面訊息因為左腦處理對於口語資訊記憶多;負面訊息由右腦支配,所以對於視 覺空間記憶多。結果發現,引起正面感覺的訊息也有較好的聽覺資訊,但對於負 面訊息視覺和聽覺訊息差不多。統整以上研究,有關負面訊息是否比較容易被記 住?學者援引不同理論得到不同結果,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學者的研究多圍繞在正 面或者負面訊息對於閱聽眾的影響,但是新聞編排中,並非所有訊息都是正面抑 或負面,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正反面並陳,因此研究中把相對情感整合研究實為 重要。. 過去許多文獻指出訊息出現的先後順序會影響訊息的溝通效果,當正反訊息 接近時,訊息順序會如何影響最後的態度?Skowronski and Carlston(1989)發現當 情感對立的刺激物短暫緊湊出現時,某物品單獨出現時的評估與在其他物品的脈 絡下出現時的評估是截然不同的。而在用來解釋對某刺激物的評估如何被人們對 其他刺激物的評估所影響,學者援引期望與對比理論並獲得許多實證結果支持。 31.

(32) 期望與對立理論(expectancy-contrast theories)認為刺激物會以心理參考點 (psychological reference point)來評估,當對比發生時,可能會造成知覺轉移。當 刺激物相較於某個標準點或參考點時,人們所知覺到的會偏向極端,對於刺激的 估計會有所改變,Helson 將這個參考點稱為適應水準(adaptation level),提出適應 理論(adaptation theory),指的是個人在判斷量尺上的心理中心點,受到過去經驗 影響而做出一些調整,當對立出現就會產生知覺轉移,也就是前面的刺激物會影 響到後面刺激物造成不同知覺。過去文獻大多針對廣告進行研究,即先前廣告引 發感受創造出一個參考點,因為一連串廣告形成較低的參考點,導致看完廣告有 不同感覺(Olson & Pracejus, 2004; Skowronski & Carlston,1989;Aaker, Stayman, & Hagerty, 1986;吳姿嫻,2005)。舉例而言,就是將手放於溫水中時,手已經 適應溫水的溫度,如果此時再將手放進冷水中,這時手感受到的溫度,比實際的 冷水溫度還要低也還要冷,這就是對比效果(Skowronski & Carlston,1989;吳姿 嫻,2005)。. 對比效果過去多用於研究連續廣告造成的不同態度和效果,過去研究包括 Brooker (1981)提出的研究,在會讓受測者害怕的廣告之後放事實廣告,對於事 實廣告的態度和喜好增加。Aaker, Stayman, and Hagerty (1986)更進一步發現對比 效果,當兩則正面情緒的廣告放在一起時,比起不同的情緒放在一起,兩則正面 情緒的廣告引起的正面情緒評估較低。但是這個研究探討了前後訊息的情感方向 和對比效果的關係,但並未將兩則不同情感方向的訊息整合放在一起討論,尤其 是負面情緒與正面情緒連接在一起時,對立效果如何影響看完兩個對立訊息的閱 聽眾?. 過去研究只從對比效果進行討論,無法關照到正面與負面訊息整合之後所產 生的情感回應,而正面與負面訊息整合在新聞實務上頗為常見,因為在新聞編輯 策略中,新聞編輯除了依據新聞價值把相關新聞排列一起之外,常常把反差組合 32.

(33) (將兩條所涉及領域一致、反映的事物相同,但是表現形式和態度卻截然相反的 新聞組合一起),來吸引觀眾注意。因此新聞編輯之對比效果,尤其是面對同樣 情境,一則新聞之主角選擇自殺,一則新聞中之主角卻選擇不自殺作為解決問題 的方式,這兩則新聞接連呈現時為訊息兩面俱陳作法,兩則新聞的排列方式會如 何影響閱聽眾? 新聞排列順序對閱聽眾的影響,這部分在新聞編輯學術研究領域 和理論建構上相當缺乏,而新聞編輯如何透過新聞排列順序來降低負面訊息對閱 聽眾的影響,也實為第一線新聞編輯者在實務上應注意之事項。. 在相對情感整合研究中, Olson and Pracejus (2004)是第一份調查整合相對 情感刺激的研究。在對立效果之外,Olson and Pracejus 在核心理論的推導中加入 近因效果,進一步研究正面和負面情緒刺激結合之後,對廣告的整體影響、內容 信念和整體評估。一般而言,在兩種對立訊息同時出現的情況下,評價偏向第一 個訊息就是初始效果;如果評價偏向第二個相對的訊息,就是近因效果。Olson and Pracejus 假設的出發點為補償整合機制,認為正反之後的反應,應在兩個刺激極 端值之間,當正負情感互相影響創造出一個整體的情感回應時,情感的動機效果 導致不對稱的形式,也就是說,正反的刺激順序對於對比效果有影響。這是因為 人們經歷不愉快情緒會傾向與之交戰,擺脫不愉快的心理狀態;而人們經歷愉快 情感會希望保留愉快狀態;前者會導致情緒修復;後者是情緒保留(Olson & Pracejus ,2004)。Olson and Pracejus (2004)透過糖尿病的廣播廣告,呈現正負面訊 息,發現相較於只有正面呈現,正面接負面訊息的情況可以提升正面情感有對比 效果發生。研究結果支持不對稱的對比機制、也發現近因效果,負面接正面訊息 比正面接負面會更正面,表示順序會有影響。以治療糖尿病的希望作為測量應變 項,負面接正面比正面接負面和只呈現正面,導致更高的希望知覺,有近因效果 發生。在疾病的嚴重性認知部分,負面訊息呈現對受測者評估嚴重性項目有影 響,但呈現正面訊息之後卻沒有減少受測者對於嚴重性的評估。換句話說,在正 面與負面的訊息呈現上,以正面訊息為結尾者較好,閱聽眾對於事件嚴重性的評 33.

(34) 估不會降低,但是會導致更高的希望知覺、感覺會較正面。. Olson and Pracejus (2004)是第一份調查整合相對情感刺激的研究,但單一實 證研究仍稍嫌不足,本研究就是將再次確認相對訊息連續呈現,是否有對立效果 存在,並運用在電視新聞排列策略上,因此在本研究中將採取 Olson and Pracejus 的核心概念,從情緒處理理論切入,以對比效果呈現的補償整合機制而言,正反 刺激之後的反應該在兩個刺激極端值之間,並以正面訊息為結尾者較好。以自殺 新聞為例,當面對同一情境,受測者先觀賞一則新聞主角選擇自殺之新聞、接著 觀賞一則新聞主角選擇不自殺為結果的新聞(即對比新聞),相較於先觀賞對比新 聞再觀賞自殺新聞,閱聽眾會較傾向不認同自殺作為解決問題的方式;而與看完 自殺新聞再看對比新聞相較,閱聽眾觀賞以自殺新聞為結尾者絕望感較高。. H5a: 相較於先觀看自殺新聞再觀看對比新聞,觀賞對比新聞再接自殺新聞之閱 聽眾絕望感較高。. H5b: 相較於先觀看自殺新聞再觀看對比新聞,觀賞對比新聞再接自殺新聞之閱 聽眾,較認同自殺作為解決問題的方式。. 34.

(35) 第参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根據前述文獻探討,部份文獻指出媒體報導自殺之後造成自殺率上升、改變 閱聽眾態度,顯示自殺報導影響自殺的行為與態度(Biblarz et.al.,1991;Gould,2001; Etzersdorfer & Sonneck, 1998; Phillips & Carstensen,1986; Stack,2005; Martin,1998)。國內研究也發現收視自殺報導之後的確存在維特效應,閱聽眾看 完自殺報導之後不僅情緒低落、對自殺看法扭曲、情緒也變得憂鬱焦慮(潘玲菁, 2006;翁亞泠,2006;陳琳臻,2006)。不過卻也有部份文獻在研究媒體報導自 殺新聞與自殺行為關係時,無法直接證實自殺報導與自殺行為的相關性達到統計 上之顯著水準(Wasserman, Stack, & Reeves,1994; 李東儒,1993;張平吾, 1998)。其原因在於過去研究自殺報導與自殺率之間關係時,多採用二手資料分 析,收集之報紙自殺報導可能因時間與資料保存因素而不完整,加上與之比對之 自殺率統計數字可能被低估,造成結果之偏誤。然而認為「維特效應」存在之文 獻中,多以問卷調查形式,調查看過自殺新聞之閱聽眾想法,卻無法排除可能影 響自殺行為之因素,即無法直接證實自殺報導是否直接改變自殺態度和行為,兩 者間之因果關係無法透過二手資料分析與問卷調查證實,因此探究「維特效應」 應採用可以排除其他干擾因素之實驗法直接探究自殺新聞與自殺態度與行為之 間因果關係為佳。. 媒體新聞是一般社會大眾接收訊息的主要來源,如產生負面效應其影響力層 面相當大,如果媒體「維特效應」存在,媒體從業人員應設法降低自殺新聞對閱 聽眾帶來的負面影響,過去文獻指出一些方式可以降低自殺新聞報導引發的負面 效應,而透過新聞製作方式是最簡便、最有效率的方式(Gould,2001;Stack,2005; Etzersdorfer & Sonneck,1998; Martin,1996; Bollen & Phillips,1982;翁亞冷, 35.

(36) 2006)。學者提過的方式包括給予自殺行為負面定義、遵守自殺報導守則,類似 的準則尚包括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之「六要」與「六不要」,規範自殺新聞的內容 與報導方式,但是電視新聞與報紙新聞之差異,在於電視新聞是一連串訊息之觀 賞經驗,Gould(2001)提出十點對於自殺新聞報導的建議,其中特別提到新聞的 擺放位置,但目前並無學者針對自殺新聞擺放策略進一歩深入探究。同時過去探 討電視自殺新聞對閱聽眾的影響,偏向只針對自殺報導進行研究,即著重研究單 一自殺新聞是否會改變閱聽眾對於自殺的態度與提高絕望感;然而,在電視新聞 中,新聞並非以單一一則訊息的方式呈現,而是以一連串訊息的方式呈現。在自 殺新聞前後出現的新聞排列方式,是否會影響閱聽眾對於自殺新聞的看法?因此 本研究以對比效果、順序效果理論切入,試圖觀察閱聽眾收視不同訊息安排策略 之下的電視自殺新聞以及對比新聞,有何不同的評估反應。由前章文獻探究可 知,過去探討對比效果時,大多著重在廣告效果,尚無應用在電視新聞訊息排列 研究上。為了彌補這個文獻上的缺口,並提供第一線電視新聞編輯們的實務操作 建議,本研究意圖釐清兩個問題:第一是電視新聞中相較於只出現自殺新聞,自 殺新聞與對比新聞同時出現是否會對閱聽眾產生不同效果? 即對比效果是否會 存在於電視新聞觀看中;另一各問題是電視新聞中自殺新聞與對比新聞的排列順 序對於閱聽眾對自殺態度的影響,亦即順序效果在電視新聞排列中,如何影響閱 聽眾。. 不同於單一訊息被閱聽眾單獨考量,對比效果必然發生在兩種訊息對立的情 況下,因為人們心中因為第一則訊息已經產生參考點,對於看完第二則訊息後產 生的整體知覺較極端。舉例來說,負面訊息之後接正面訊息會比只有正面訊息出 現,在知覺上較正面,因此閱聽眾對於兩種訊息的整合回應會被第二個正面訊息 所引導,也就是說只有在兩種訊息提供的情感方向不同時,才能討論順序效果。. 在訊息解讀的相關研究中,對於正面或負面訊息何者影響閱聽眾較多,有相 36.

(37) 當歧異的研究結果,肇因於研究學者從不同理論角度切入獲得不同結果;再者, 這些研究多著重單一向度訊息對閱聽眾的影響,但是新聞編排中,並非所有訊息 都是正面抑或負面,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正反面並呈,把相對情感整合研究實為 重要。因此本研究從整合相對情感刺激的研究出發,引用 Olson and Pracejus (2004) 第一份調查整合相對情感刺激的研究,從情緒處理理論切入,觀察對比效果呈現 的補償機制,正反面訊息之後的整合評估應該在兩個刺激極端值之間,即正反的 刺激對於對比效果有影響。Olson and Pracejus 發現相較於只有正面訊息,正面接 著呈現負面訊息、有對比效果發生提升了正面的情感,而負面接續正面訊息比起 正面接負面與只呈現正面訊息,有近因效果發生即評價偏向第二各正面訊息。因 此本研究推論,在觀賞自殺新聞的情況下,自殺新聞接續對比新聞的新聞編排順 序下,閱聽眾對於自殺的評價受到近因效果影響,看完訊息的評估傾向對比新 聞,即看完新聞之後較不會認同自殺作為解決問題的方式、同時觀賞後產生的絕 望感較對比新聞接自殺新聞與只看自殺新聞的情況低。. 3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編號 主持人 計畫名稱 審查結果 CF12202 許惠恒 在亞洲國家多中心隨機研究比較 Joint Asia Diabetes. Evaluation (JADE)

• 長久的結合體,就是那種與〝自我〞相關的包含

無國界記者組織(國際新聞自由監督團體)在本月 17 日公布一項針對全球記者的 最新調查,其結果顯示,今年全球記者共有

基於 TWSE 與 OTC 公司之特性,本研究推論前者相對於後者採取更穩定之股利政 策 (Leary and Michaely, 2011; Michaely and

• 源自專家讀者 (expert reader) 和新手讀者 (novice reader) 的認知過程比較研究,重視 讀者靈活和綜合調控思維過程的能力。. •

„ „ 利用電腦來安排與整合多種媒體,可產生 利用電腦來 更多樣化的作品。如某一段背景配樂在影 片中的哪個時間點開始播放、新聞播報中 子母畫面的相對位置、文字字幕出現在畫

由於醫療業導入 ISO 9000 品保系統的「資歷」相當資淺,僅有 三年多的年資 11 ,因此,對於 ISO 9000 品保系統應用於醫療業之相關 研究實在少之又少,本研究嘗試以通過

在與 WINS 有關的研究之中,除了研發感測器硬體這個領域之外,其它的領域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