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攝影•工具•新聞現場—從人與工具的關係探討電視新聞攝影實務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攝影•工具•新聞現場—從人與工具的關係探討電視新聞攝影實務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5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百齡博士. 政 治 大. ‧ 國. 學. 立 攝影‧工具‧新聞現場 ‧. 從人與工具的關係探討電視新聞攝影實務. sit. y. Nat. Rethinking TV News Photography:. n. al. er. io. A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hotographer, Tool(s), and Location.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區國強 中華民國一百年七月.

(2) 致 謝. 在第二次論文口試結束,正準備修改最後版本的期間,工作上被主管指派協助一位沒 有攝影工作經驗的研究生,學習電視新聞攝影,擔任助理攝影記者。從攝影和剪接器材使用 拍攝方式,到如何和其他人(特別是文字記者)溝通等等事項,每一次的「課程」(當然並 非正式課程,只是在辦公室討論)其實都在反思自己的碩士論文和檢驗自己的「研究發現」 但更有趣地,每次助理攝影記者同事在「實作」中出錯(不管是操作技術或拍攝概念上), 而被我直接點出錯誤時,或許是我說話語氣太嚴肅,每次都會看到同事默不作聲,無言以對 雖然看起來沒有很不服氣,但也沒有感受到他真很「心甘情願」地接受我的批評或意見的樣. 治 政 大 的好或做不好,都稱讚他、鼓勵他嗎(反正他以後的薪水也不會分給我)?還是應該用自己 立 當初擔任攝影助理時師傅要求自己的標準,去同樣地要求他把講過的事情做好呢(但我又不 子。每當這個時刻,我都有一種小小的無力感,或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如何幫他;要不管他做. ‧ 國. 學. 是主管,我有權力要求他嗎)?對此,我常常感到兩難,而每次與同事看拍攝帶檢討的過程 中,都必定會出現雙方講不出話、不想講話,或無話可講的沈默。其中有一次,我與他又掉. ‧. 進寧靜的沈默,只聽到剪接機的馬達聲音時,看著面無表情的同事,我突然像回到某個在政. Nat. sit. y. 大商學院裡面的 7-11 旁,和指導教授討論論文的時空裡,只不過在那時候,面無表情的人. n. al. er. io. 是我,坐在我對面沒有說話(講不出話?沒話可講?)的人卻是百齡老師。一瞬間我才知道. i n U. v. 指導我寫論文可真是身心俱疲的痛苦事情啊!記得在很多次的 meeting 中,我也常常被「打. Ch. engchi. 槍」或指正,心裡雖然沒有說不服氣,但臉上卻應該是一副不服氣的表情吧。我雖然沒有問 過百齡老師,但我猜他當時看著我的感覺,就像我看著助理攝影同事時一樣,無言、無力和 無奈吧!. 無論如何,我能夠完成這篇論文,最必須感謝百齡老師。記得當初找百齡老師當指導 教授被拒絕時,自己說了很噁心的話(「不怕晚畢業,學習最重要」)來糾纏他,也記得當 初其他同學、學長姐知道我要找百齡老師時,都對我露出一副「好好保重 ...」的表情,但到 今天為止,我從來沒有後悔過。而且,我想這是自己這幾年來做過最值得,也最對得起自己 人生的事情。當然,我想在很多關於研究的想法沒有完全和百齡老師處在同一條線上,從來 都不是聽話的學生,但我想,正是因為百齡老師從來沒有要求我必須都聽他的,而讓我收穫.

(3) 更多。百齡老師曾說,論文是「思考的屍體」,也就是把已經想透的思考結晶轉化成文章的 形式;對於這一點,我想自己真的很內疚,在還沒想透問題前,就已經粗糙地把它「活埋」 成論文,使得論文品質不佳,可能讓老師失望,也可能壞了老師聲譽。對百齡老師,真的同 時充滿謝意和歉意。. 除了指導教授外,也很感謝兩位口試委員。感謝儒修老師在課堂上以及論文上的許多 啓發、爽快直接的指導與各種獨特意見。對我來說,儒修老師就像是另外一個時空的未來人 類一樣,讓我看到自己如何被困在一個自以為是的封閉世界裡。而且,儒修老師也讓我體認 到學術研究必須嚴謹,但卻可以有趣。. 政 治 大. 另外,感謝文強老師亦師亦友、亦父亦兄的指導與照顧,我想從碩士班第一篇學校報. 立. 告開始,我每次的報告、作業,以及這篇碩士論文,其實都在不斷和他對話。白先勇在「驀. ‧ 國. 學. 然回首」中提到了高中時的國文老師,無私地建議他大學選讀外文系而非國文系,對他日後 能夠成為小說家有關鍵影響;我想如果不是文強老師當時熱心建議和鼓勵我找百齡老師當指. ‧. 導教授,自己最後或許早點畢業,但卻永遠脫離不了自己某種已經僵化的思考模式,工作中. sit. y. Nat. 依然還總是充滿怨氣吧!以「行動者網絡理論」的角度來看,文強老師可以說是我論文過程. io. al. er. 中非常關鍵,把我「連結」到百齡老師,並造成「網絡差異」的重要「行動者」。. n. v i n Ch 最後,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了,包括麗芳助教和為雲小學妹助理、共患難的 EMA96 engchi U. 同學們、因為我就讀研究所而受到影響的公司主管和同事,以及在這幾年中,由於我太忙而 忽略連繫的好朋友們:素娟、千芬、雅萍、美儀、燕玲、月惠、阿生、洪羽、麗娟學姐、豚 豚、鯨鯨、揚揚...。. 當然,還有感謝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幾位女性:外婆、媽媽、妹妹、鄧淑貞老師、安安、 和立山而。. 最後最後,要感謝這幾年最辛苦,以後還要辛苦很久的怡臻。.

(4) 中文摘要. 研究者以「人 – 工具 – 現場」之間的關係為觀察角度 , 希望探討實 作中電視新聞攝影活動的本質。本研究以錄影方式紀錄不同實作個案,並對. 13 位不同年資的電視攝影記者進行深度訪談,研究發現實務中電視新聞攝 影實際上不只是「攝影」的活動而已,更是關於什麼是「新聞資訊」和「解 題資訊」的想像、聚焦和校準工作。而且,攝影記者在新聞現場使用攝影機 的過程,也同時是智能配置與權力互動的「連結」活動。一方面,攝影記者 必須與各種人與非人的工具 /資源連結,才能涉入到現場的情境性中,理解. 政 治 大. 新聞現場的解題意義,並以攝影機工具將特定對象轉化為新聞影像素材。另. 立. 一方面,由於連結活動除了智能協力,也隱含了權力角力,攝影記者雖然. ‧ 國. 學. 「操作」了攝影機工具,但事實上主導攝影機工具如何被「使用」的人卻可 能不是攝影記者。簡單來說,電視新聞攝影中「人 – 工具 – 現場」形成關. ‧. 係的過程,也同時是攝影記者配置智能與參與建構行動者網絡的過程。攝影. y. Nat. 記者在過程中不斷計算自己與其他行動者之間在智能上以及權力互動上的關. io. sit. 係,以瞭解到底該「拍什麼」甚至「如何拍」。研究也發現,實務中電視攝. n. al. er. 影記者經常處於「資訊焦慮」和「權力焦慮」的狀態,也就是一方面對解題. Ch. i n U. v. 目標的模糊性感到困擾,另一方面又可能擔心自己在工作中失去主導攝影機. engchi. 使用以及詮釋新聞現場的權力。本研究提出,電視攝影記者如果想強化自己 在網絡中的行動位置,必須加強處理資訊以及與其他行動者連結的能力,並 找出更均衡的「人 – 工具」關係。. 關鍵字:電視新聞、新聞攝影、攝影記者、攝影機、新聞現場.

(5)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rethink the practice of TV news photojournalism by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V news photographers, the tool(s) they use, and the location where “news” happens. Employing methods of case study and in-depth interview, the study finds that TV news photographer's job is more than just skillfully using camera to capture news video; in fact, in order to know what to film, as well as how to film, TV news photographer needs to work with. 政 治 大 and constructing the content and objectives of the assignment. In short, TV news 立. different human and non-human resources, “involving-in” the context of activity,. ‧ 國. 學. photography is a situated activity and process of calculation. To effectively. perform his/her task, photographer is required to bring people and things together. ‧. and measures relations among different actors.. n. er. io. sit. y. Nat. al. Keywords: Location. Ch. engchi. i n U. v. TV news, Photojournalism, TV news photographer, Camera,.

(6) 目. 錄. 第一章 序論 第一節 問題意識 一、 自動攝影器材:心不在焉的「人 – 工具 – 現場」關係.........................................................................................1 二、 悲傷的攝影記者?..............................................................................................................................................................3. 第二節 研究視角....................................................................................................................................................................4 第三節 研究問題:實作中的「人 – 工具 – 現場」.......................................................................................6. 第二章 電視新聞攝影工作內容. 政 治 大. 第一節 新聞組織中的電視攝影記者.....................................................................................................................8 第二節 新聞攝影分鏡:把現場變成影像.................................................................................................................9. 立. 第三節 電視新聞攝影作解題活動..............................................................................................................................11. ‧ 國. 學. 第三章 文獻探討. ‧. 第一節 當工具成為了延伸的心智:「我」變成了「我們」......................................................................12. y. Nat. 第二節 工具現象學:被「放大 – 簡化」的「人 – 工具 – 世界」....................................................16. sit. 第三節 涉入情境中的人類身體...................................................................................................................................24. n. al. er. io. 第四節 工具變成了行動者:行動者網絡理論的工具觀點...........................................................................26. i n U. v. 第五節 小結............................................................................................................................................................................31. 第四章 研究方法. Ch. engchi. 第一節 個案錄影紀錄........................................................................................................................................................34 第二節 深度訪談..................................................................................................................................................................36. 第五章 研究個案:電視新聞攝影活動 第一節 案例介紹..................................................................................................................................................................39 第二節 電視新聞攝影解題活動...................................................................................................................................41 第三節 解題活動中的關鍵任務:想像、聚焦、校準 一、 規劃任務...........................................................................................................................................................................43 二、 建構影像...........................................................................................................................................................................51 三、 校準目標...........................................................................................................................................................................58.

(7) 第六章 攝影活動中的「攝影工具」 第一節 攝影機 一、 即時與即地的物質工具...................................................................................................................................................63 二、 攝影機連接後製剪接的心智工具..................................................................................................................................67 三、 走進/接近現場的連結工具..............................................................................................................................................72. 第二節 攝影記者和文字記者 一、 工具操作分工:攝影與收音...........................................................................................................................................75 二、 採訪內容分工:訪問與拍畫面......................................................................................................................................76 三、 文字記者提供資訊與協調拍攝......................................................................................................................................77. 第三節 其它資源與第三人. 政 治 大. 一、 現場人物與受訪者:提供資訊與配合拍攝.................................................................................................................79 二、 新聞同業:競爭中資訊資源...........................................................................................................................................81. 立. 三、 其他工具與資源................................................................................................................................................................83. 第四節 小結:人與物共構的「攝影工具」..........................................................................................................84. ‧ 國. 學. 第七章 涉入活動中的現場情境. ‧. 第一節 解題活動中的「人 – 工具 – 現場」關係..........................................................................................86. sit. y. Nat. 第二節 空間中的現場情境. 一、 攝影記者的移動範圍與權力.........................................................................................................................................89. io. n. al. er. 二、 可控制的情境 vs.難以控制的情境.................................................................................................................................90. i n U. v. 三、 選擇攝影鏡位:考量情境條件與限制..........................................................................................................................91. 第三節 脈絡中的現場情境. Ch. engchi. 一、 新聞脈絡中的新聞現場...................................................................................................................................................93 二、 解題脈絡中的新聞現場...................................................................................................................................................94. 第四節 小結............................................................................................................................................................................95. 第八章 誰的現場?誰的工具? – 智能配置與權力互動中的攝影記者 第一節 攝影記者的「資訊焦慮」..............................................................................................................................97 第二節 攝影記者的「權力焦慮」 一、 現場的詮釋權..................................................................................................................................................................101 二、 攝影機的使用權..............................................................................................................................................................105. 第三節 攝影記者的「連結力」 一、 電視新聞攝影作為行動者網絡....................................................................................................................................107 二、 「沈默」的攝影記者:現場受訪者,誰的連結?誰的資源?.............................................................................108.

(8) 三、 突發狀況:現場情境作為行動者................................................................................................................................110 四、 現場以外的行動者:剪接設備、電腦圖卡、資料畫面..........................................................................................112 五、 新崛起的行動者:網路影片.........................................................................................................................................115. 第四節 小結:當「我」變成「我們」,「我」的個人狀態....................................................................118. 第九章 研究結論 第一節 電視攝影不只是「攝影」:「人 – 工具 – 現場」作為「計算」活動...........................121 第二節 必須涉入與放大的「情境性」..................................................................................................................123 第三節 連結中的攝影記者、被促動的新聞攝影..............................................................................................126 第四節 「自動攝影器材」:常規化的連結方式..............................................................................................128 第五節 尋找個人角色......................................................................................................................................................130. 政 治 大. 一、 加強資訊、加深連結.....................................................................................................................................................131 二、 主動參與建構解題資訊和目標....................................................................................................................................133. 立. 三、 尋找更協調的「人 – 工具」關係..............................................................................................................................134. ‧ 國. 學. 第六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136. 參考書目...........................................................................................................................................................................140.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9) 第一章 序論. 第一節 問題意識. 一、 「自動攝影器材」:心不在焉的「人 – 工具 – 現場」關係. 如同士兵不能沒有槍一樣,攝影記者的工作也離不開攝影機。當士兵在槍雨彈林的戰 場中尋找敵人,隨時準備射擊(shooting)時,攝影記者也經常在混亂的新聞現場中,忙碌. 政 治 大 攝影者所從事的都是一種非常微妙相似的「狩獵」行為(Sontag, 1977/黃翰荻譯,1997) , 立. 地變換位置,尋找目標,按下快門(或錄影鍵),執行拍攝任務。Susan Sontag 說,士兵和 1. ‧ 國. 學. 但兩者之間可能還有一個更相似的地方,就是他們都是使用「工具」的職業。對戰場中的的 士兵來說,丟了槍就可能丟了生命;而對攝影記者而言,沒有攝影機在身邊,儘管站在再有. ‧. 新聞價值或歷史意義的新聞現場,也無法完成「新聞攝影」。記得自己當初擔任攝影助理學. Nat. sit. y. 習電視攝影時,傳播公司的老闆不斷叮嚀,出門工作準備器材時,一定要帶備足夠錄影帶和. n. al. er. io. 電池,因為沒有錄影帶的攝影機等於廢物,沒有電池的攝影機也一樣是廢物。在擔任多年攝. i n U. v. 影記者後,自己似乎也發現,在新聞現場中沒有攝影機的攝影記者也是廢物吧!新聞攝影工. Ch. engchi. 作,基本上就是某人在某地方使用某種攝錄影工具的事情。攝影記者和攝影機,可以說是行 動的共同體。但從事電視新聞攝影工作將近十年後,我卻逐漸感覺,當帶著攝影機到新聞現 場採訪時,原本作為攝影機使用者的「我」和「攝影機」之間似乎發生了顛倒的關係。我感 到似乎不是「我」在用攝影機,而是攝影機透過「我」去完成它的功能。我曾經在一份學期 報告裡(區國強,2008),以「自動攝影器材」來比喻自己的感覺:. 1 澳洲民族誌影片導演 David MacDougall 也提出了一個關於攝影與射擊之間的有趣觀察:「我們可以說攝影 機的取景器和士兵瞄準敵人的瞄準器的原理恰恰相反。後者框出所要消滅的影像,而前者框出要保留的影 像、消除周圍在同一時空形成的眾多影像。影像變成證據,就好像陶器碎片一樣。經由刪除其他可能的形 象而呈現的影像也可以說是思想的反映。這種二元本質就是讓我們感到目眩神迷的魔法。」(MacDougall, 1998/李惠芳、黃燕祺譯,2006:176). 1.

(10) 「在立法院每個委員會裡,都有一到兩台日本製池上 牌(Ikegami)廣播級攝影機,每次委員開會時,就算現場沒 有任何記者,它們都會經由一間控制室,以遙控的方式操作, 完整記錄開會情形,...。同樣在立法院裡,每天大約早上八 點四十五分,就會看到一大群來自不同電視台的記者和攝影 湧進立法院裡,帶著他們的攝影機和麥克風,開時忙碌的一 天。...有時候,看著委員會裡的 Ikegami 攝影機,我會想: 『我跟它有什麼不一樣?』」. 政 治 大. 我感覺在工作中,自己和攝影機依然是行動的共同體,但「操作者」似乎已經不是我,. 立. 而是某種力量把「我」投進攝影機之中,以讓它順利操作。而且,在這樣的關係下,「我」. ‧ 國. 學. 和「新聞現場」之間的關係也跟著改變,因為「我」似乎只是因為工作需要被投到某個「現 場」而已,至於現場發生了什麼,好像已經不是「我」所真正關心的。「我」只是作為一種. ‧. 讓攝影機發揮作用的「人力」資源,在現場不斷地拍攝,忙碌地「攝影」。很多時候我雖然. y. Nat. io. sit. 「意識」到自己在新聞現場「做」了很多事,例如換了不少位置、錄了一些訪問、拍了不少. er. 畫面,但卻常常說不清楚究竟「採訪」了什麼。很多影像在觀景窗中停留、流動、消失,卻. al. n. v i n 說不出太多詳盡的理由。我甚至越來越記不起自己去過哪些地方,採訪了什麼。儘管只是幾 Ch engchi U 個小時前才做的事,也常常想不太起來,直到回家看電視時,才驀然想起自己原來曾經到了 某個地方。在日常工作中,我越來越感到「心不在焉」。「心」不見了,像是只有「身體」 操作著攝影機,讓它發揮作用;「焉」模糊了,新聞現場與我之間的關係也非常薄弱。有時 候,我甚至懷疑自己是否只是一個帶著攝影機「夢遊」在新聞現場的人,醒來後感到身心疲 憊,卻對做過的事印象模糊。我比喻自己是一台「自動攝影器材」。對我來說,新聞攝影工 作似乎失去了某些重要的意義。. 2.

(11) 二、 悲傷的攝影記者?. 2009 年,政治大學傳播在職專班碩士生李惠仁完成了《睜開左眼》這部畢業作品。片 中描述了四個不同年資,主跑不同路線的電視攝影記者對攝影工作的想法與反思。曾經也是 資深電視攝影記者的導演李惠仁,在紀錄片末提出了他個人對電視攝影工作的想法:「睜開 左眼」。在此,導演以「左眼」作為比喻,提出電視攝影記者除了要把「右眼」緊貼在攝影 機的觀景窗去觀看新聞現場外,也應該睜開屬於自己的「左眼」,真實地觀看鏡頭外的世界 在片末,當導演決定睜開自己的「左眼」時,卻也是填寫離職單,決定離開電視新聞攝影工 作的一刻。對導演來說,電視新聞攝影是一份曾經滿載熱情與理想,最後卻無可奈何必須選. 政 治 大. 擇離開的工作。而片中的幾位攝影記者,似乎也對自己工作意義產生懷疑,其中有人積極準. 立. 備投考義消,以希望有朝一日能轉行。在這部紀錄片中,電視攝影記者似乎不是一份令人滿. ‧. ‧ 國. 學. 意的工作。. sit. y. Nat. 這部紀錄片在公共電視播出後,電視攝影記者之間也一度熱烈討論。有人在社交網站. io. al. n. 見」:. er. 發表想法,有人則在辦公室或新聞現場互相交換「感想」。以下是一些自己親自聽到的「意. Ch. engchi. i n U. v. 「悲哀,攝影就是一個工作...。」 「攝影的悲哀,專業明明是攝影的,卻被別人主導...。」 「心酸啊!其實做了五年以上的攝影,有哪個不想走,哪個不是騎驢找馬,等著離 開?」 「睜開左眼有什麼用?最後還不是閉上左眼。不能改變的現實...。」 「這一行本來就不能做啊!」 「睜開 X 眼算了!」. 3.

(12) 在這些談話中,我發現,似乎不只我對工作不滿,同業與同事們,大家似乎也都滿腹 心事和怨言。其實,這種對攝影工作的負面情緒,不只發生在電視攝影記者身上,也出現在 許多關於平面攝影記者的觀察之中(許靜怡,2003;黃義書,2004;鍾宜杰,2006;楊智捷, 2007;潘俊宏,2009)2。總括這些觀察,以攝影機工作維生的人,似乎都不是很快樂;而更 進一步地思考這些觀察結果,似乎都發現不管是電視或平面攝影記者,都感覺到自己的「專 業」被忽視、不尊重,以及被其他力量所主導;使用攝影工具的人,似乎失去了對攝影工具 的主導權。在新聞現場的拍攝活動,好像只有工作的目的而已。. 第二節 研究視角.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不過,當我們回顧以往關於新聞攝影工作的研究,雖然選取的理論或角度有所不同,. ‧. 但主要是把攝影記者視為勞動者,或以人與組織的關係(其中也包括了攝影記者本身的認同 心態問題)作為主要的切入點,去探討和分析各種新聞攝影工作的狀況。在這些研究中,我. y. Nat. er. io. sit. 們常看到新聞組織的運作,雜夾了媒體生態的競爭與商業利益的考量(有時候也包括了政治 利益),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結構」,制約了攝影記者與其他新聞工作者的工作方式以及他. al. n. v i n Ch 們在新聞採訪中所扮演的角色。或許,在「結構」之下,人並非毫無能動性,但許攝影記者 engchi U 們卻又容易被圍困在「結構」的控制之中。「人 – 組織」或「人 – 結構」之間的關係往往 是過往研究最關注角度。. 而對本研究而言,研究者作為實務工作者,也認同新聞組織或結構對攝影記者的影響 2 例如,平面攝影記者潘俊宏(2009)形容,平面攝影記者在商業化的新聞產製中,是一個主體與實作分離 的「照相工人」,「很多攝影記者每天處在這種趕新聞的遊戲中,慢慢覺得這不是一份可以成為一輩子的 志業。」同樣也是攝影記者的黃義書(2004)則認為,「這個行業,不管在新聞場域或社會文化中,都是 個看似光明正大,實則隱晦的角色」,他說,「攝影記者在新聞場域上,就是如此般成了到處被指使、調 派的『拍照的』、『攝影師』、『攝影大哥』。如此稱謂,語意上似乎難與『記者』劃上等號,而多被認 為是『拍照的』。受訪對象對文字記者總以『記者』小姐、先生來稱呼;且在新聞宣傳上也比較重視文字 記者,呈現明顯的差別待遇。」. 4.

(13) 甚至制約,但對研究者來說,除了關心結構與攝影記者之間的關係外,還希望以一種更原初 的方式去思考攝影記者進行新聞攝影所面對的「結構」。當然,這個「結構」可能無法獨立 於新聞組織或商業力等等影響力量之外,但卻更攸關新聞攝影中,最基礎的一種關於攝影者 攝影工具以及新聞現場之間的關係。記得當自己擔任攝影助理學習攝影時,似乎曾經以為 「新聞攝影」是一件與使用攝影機來紀錄歷史的工作。今天聽起來或許自己都覺得太天真, 但還是覺得「新聞攝影」除了是一件與組織或商業有關的職業或工作外,也似乎應該是一件 關於攝影者、攝影工具,以及新聞現場的事情。對研究者來說,曾經認為新聞攝影中,有一 種如 Cartier-Bresson 所說的「人 – 工具 – 現場」之間的密切關係:. 政 治 大 「...對我而言,相機就像是一本素描本,一種記下直覺及瞬間的儀器 , 立. 相機也是一種視覺的工具,它即時紀錄下事件,在紀錄的同時將攝影者當下. ‧ 國. 學. 的懷疑與決定融合在一起,攝影除了是一種給世界上的某個瞬間予以一種意. ‧. 義的形式之外,也是一種將攝影者與他的所見的事件結合在一起的形式;攝 影者需要集中注意力也需要具有敏銳的感覺,這是一種內心的紀律,此外他. y. Nat. sit. 必須具有幾何構圖上一種極為簡潔的表現概念,當攝影者拍照時必須時刻際. n. al. er. io. 記住攝影是一種尊重被攝影主體與自己的形式。」(Cartier-Bresson,1999; 轉引自李昱宏,2009:210). Ch. engchi. i n U. v. 或許Cartier-Bresson有點過分要求攝影構圖的幾何關係,也或許平面靜態攝影和電子 動態攝影有許多技術和美學上的差異,但Cartier-Bresson的這一段話,似乎描繪了一個研究 者曾經以為的新聞攝影或紀實攝影工作者之形象:反應敏捷卻又心思熟慮的人,技術熟練地 使用攝影工具,將自己在某個時間與空間中的觀察,紀錄在攝影底片或錄影媒材之中。在 Cartier-Bresson這段話中,似乎有一種攝影者、攝影工具,以及現場之間的重要連結,一種三 者之間必須緊密互動的關係。但是,在研究者的日常工作中,這種「人 – 工具 」之間,以 及「人 – 現場」的關係似乎不見或變得模糊了,研究者納悶,自己所從事的還是 「新聞攝. 5.

(14) 影」嗎?而萬一自己所從事的已經不再是自己所相信的「新聞攝影」,那我還算是一個「攝 影記者」嗎?. 當然,以「人 – 工具 – 現場」的關係來探討,也是同時思考「攝影工具」在新聞攝 影中所扮演的角色,或在新聞攝影實作中,攝影者如何透過攝影工具去紀錄新聞現場這件事 情。其實,除了攝影記者外,其他從事新聞工作的人,特別是當「記者」的人,往往都需要 透過使用工具去進行採訪工作;例如,廣播記者使用錄音機,而文字記者則利用紙筆或筆記 型電腦當紀錄工具。新聞採訪工作似乎不只是人與現場之間的事情而已,兩者之間還存在著 媒體工具的使用問題。但對攝影記者來說,他們的工作卻似乎更必須與攝影工具「相依為. 政 治 大. 命」;沒有攝影機,哪來新聞攝影?但有了攝影機後,就一定是新聞攝影嗎? 以研究者工作. 立. 的狀況來看,攝影記者與攝影機之間,似乎是比單純的使用者與被使用物之間更複雜的事情. ‧ 國. 學. 而且,這種複雜關係也可能牽連到攝影記者與新聞現場之間的關係。 無論如何,作為實務工. ‧. 作者,研究者或許也關心某個存在的「結構」對自己工作的影響,但是也更關心在「結構」. sit. y. Nat. 底下,電視新聞攝影的工作中到底如何進行?而在新聞攝影中,攝影記者與工具以及新聞現. io. er. 場之間的關係又該為何?以研究者的個人感受來看,實務中攝影記者與攝影工具之間,以及. al. 他們與新聞現場之間的關係,似乎缺少了某種密切的連結(雖然很弔詭地,當這種密切的連. n. v i n Ch 結變得模糊時,自己也不知不覺地從事了多年的「新聞攝影」),而當自己以及許多同事和 engchi U 同業都對工作感到懷疑和抱怨時,研究者想問,自己當初對新聞攝影的想像與現在每天工作 中的現實之間,到底有多少差距?攝影記者除了組織中的工作人員外,他/她還多大程度地 是一個使用攝影機在新聞現場進行紀錄的人呢?. 第三節 研究問題:實作中的「人 – 工具 – 現場」. 無論如何,本研究希望從探討電視攝影記者日常工作中「人 – 工具 – 現場」之間的. 6.

(15) 關係來反思電視新聞攝影工作。本研究認為對「人 – 工具 – 現場」的探討,也可能形成某 種新的觀察角度,讓我們更進一步地反思新聞攝影的本質,以及思考究竟什麼才是真正影響 電視攝影記者工作的「結構」。對本研究來說,攝影記者除了是某個新聞組織的員工,也應 該是一個在新聞現場中使用攝影工具進行攝影活動的人。當我們想關心電視攝影記者與組織 /結構之間的關係時,或許也需要釐清什麼是電視新聞攝影的實作面貌。. 因此,本研究將聚焦以下問題:. 一、 電視新聞攝影工作究竟是什麼樣的攝影活動?. 治 政 大 二、工作中,電視攝影記者與攝影工具之間的關係為何?攝影記者到底是如何「使 立. 用」攝影工具?. ‧ 國. 學. 三、電視攝影記者與新聞現場之間的關係為何?電視新聞攝影實作中「人 – 工具 –. ‧. 現場」之間的關係如何形成?. sit. y. Nat. 四、與傳統新聞或紀實攝影論述比較,實務中的電視新聞攝影有何特色?「理想」與. io. n. al. er. 「現實」之間到底有多大的差異?. Ch. engchi. i n U. v. 社會文化學者 Dent(1999/龔永慧譯,2009)在一本關於物質文化與人類生活的書中提 到,人與物之間建立了一種「準社會」(qusai-social)關係的連繫,也就是說,在人與物的 關係中,「個人可以同時表現其社會身份,並體驗他們在社會中的位置」。因此,當我們透 過「人 – 工具 – 現場」之觀點來探討電視攝影記者的工作時,實際上也在反思他們到底是 站在什麼樣的「位置」,觀看他們的「新聞現場」,來從事他們的「新聞攝影」。. 7.

(16) 第二章 電視新聞攝影工作內容. 第一節 新聞組織中的電視攝影記者. 黃新生(1994)在《電視新聞》中強調,電視新聞是團隊的產物,不同的工作人員扮 演不同的角色,共同運用科技設備,組成一套可以讓電視新聞順利播出的工作流程。而且, 流程必須被各人所了解以及遵守,新聞運作才會順暢無礙。那實務中,攝影記者又扮演了什 麼角色呢?簡單來說,攝影記者可以說是在新聞現場中,生產新聞影像的工作人員, 在外國. 政 治 大 journalist, Electronic Journalist, Shooter, Camera Operator, Photog, Cameraperson, Camera-op... ) 立 有 許 多 不 同 的 稱 呼 ( Cameraman, TV News Cameraman, Photojournalist, Videographer, Video-. ‧ 國. 學. (Underwood, 2007; Lindekugel, 1994),每一種稱呼似乎也代表了某種對攝影工作內容的解 釋3,而在台灣一般都以「攝影記者」做職稱。另外,台灣攝影記者的工作也不只是在新聞. ‧. 現場攝影而已,他/她還需要負責新聞剪輯的工作 4,完成電視新聞帶Sot(Sound on tape)5的. sit. y. Nat. 剪接,有時候還要兼任 SNG(Satellite News Gathering)現場衛星連線的攝影師。而且,當文. n. al. er. io. 字記者人數不夠時,台灣的攝影記者有時候也需要「單機」作業:一人前往採訪現場,拍攝. i n U. v. 畫面,蒐集資料,回報給公司的編輯或記者;一人同時處理攝影、採訪、剪接的工作。不過. Ch. engchi. 在大部份情形,攝影記者都會與文字記者搭檔,後者負責聯絡、撰稿、過音等「文字」工作 前者則負責「影像」的採集與剪輯任務。目前台灣電視台攝影記者的組成中,除了新聞本科 系的畢業生外,也有許多非相關科系的畢業生,以及從傳播公司轉職電視的攝影工作者等等 一般來說,相較起文字記者,電視台中攝影記者的流動率比較低,因此在各電視台中,常常 3 像 Underwood(2007)的受訪者中,就有人堅持自己不是 Shooter 或 Cameraperson,而是 Photographer,因 為前面兩種職稱都有一種操作員的意味,而 Photographer 則強調了攝影記者是一個說新聞故事的人,以光 線說故事的人(writes with light)。 4 電視台逐漸數位化後,攝影記者除了傳統非線性剪輯,也開始要負責非線性剪輯的電腦剪接工作。國外出 差時,還必須負責用網路傳輸影像回台灣的任務。 5 除了 Sot 外,另外還有 So(sound on ; 只有受訪者訪問)、Bs(background sound:只有畫面,由主播唸出 新聞內容),與 So+Bs(也就是先一段現場訪問或自然音,再配上主播讀稿)等形式。但 Sot,也就是有記 者過音、受訪者訪問,或加上現場音的新聞帶,依然是主要的電視新聞報導形式。(黃新生,1994;熊移 山,2002). 8.

(17) 都可看到年紀比較大的攝影記者與年紀比較輕的文字記者「老少配」出門採訪的情形。而相 對於文字記者在組織內的升遷管道,一般來說,電視攝影記者相對較窄,也往往成為另一種 攝影記者的心情問題(熊移山,2002;李惠仁,2009)。. 至於每日的新聞產製流程,大部份情形下,主要是新聞部一級或二級主管篩選新聞內 容和角度,再交付文字記者執行採訪任務,而文字記者與攝影記者一起出門到新聞現場,採 集新聞素材(例如:訪問、自然聲、各種影像畫面),需要時會進行現場連線,而採訪後大 多會回到新聞部辦公室進行撰稿、過音、剪輯、後製的工作。文字記者與攝影記者,可以說 是新聞組織在新聞現場,執行新聞報導任務的重要組合。兩者之關係往往比平面文字記者與. 政 治 大. 攝影記者的更密切,因為對電視文字記者與攝影記者,他們更需要隨時保持合作,一起進行. 立. 採訪。. ‧ 國. 學 ‧. 第二節 新聞攝影分鏡:把現場變成影像. sit. y. Nat. io. er. 至於電視攝影記者在新聞現場的工作,簡單來說,攝影記者是以攝影工具,把三度空. al. 間的新聞現場,紀錄在二度空間的錄影影像之中。更精確地說,攝影記者是以「分鏡」的方. n. v i n Ch 式,使用不同的影像語法,透過鏡頭大小(shot U e n g csize) h i 與攝影角度(angle)的變化,將新聞 6. 場景的人、事、物紀錄在攝影機的錄影帶(或光碟、硬碟)裡,以完成一般長度一分半至一 分二十秒的電視報導。黃新生(1994)7形容,這是一套有連貫性的視覺結構,目的是按序持 續地表達新聞的「故事」。而熊移山(2002)進一步解釋,電視新聞攝影是一種排除過程, 把與主題無關的「雜物」排除鏡頭之外,並把拍攝現場細分成很多大小不同,但畫面之間有 相當程度關聯性的畫面。黃新生也說,電視新聞攝影的目的也不只是為了攝影而已,同時需 6 例如:大景、中景、小景、特寫、轉場鏡頭等等。 7 必須說明,黃新生書中並沒有用分鏡這個語彙,而是在視覺思考能力一節中有關視覺連貫性規則裡有關鏡 頭(shot)的基本分類。分鏡,基本上是新聞攝影實務者的共同術語,有的電影書籍可能會用不同的景別分 類或連戲風格來討論這種影像處理手法。基本上,它是一與好萊塢電影風格有關,並相對於歐陸電影長鏡 頭理論的一種影像處理方式(詳細討論可參考 Katz, 1991/井迎兆,2002)。. 9.

(18) 要考慮後製剪接的流程,特別在採訪突發新聞時:. 「攝影人員在拍攝新聞事件的時候,得同時盤算新聞剪輯事宜,即回 到新聞部之後如何有效的剪輯畫面,趕上新聞播出時間。因此,攝影人員在 可以控制的情況下宜以剪輯順序來拍攝新聞畫面(edit in camera),免得攝 影人員或剪輯師反覆觀看尋找畫面作剪輯,浪費人力,增加工時。」(黃新 生,1994:66). 因此,電視新聞攝影是一種有組織的拍攝活動。正如美國著名攝影記者兼製作人 Travis Fox(轉引自Kobre,2008: 310)所說,電子新聞攝影與平面新聞攝影工作方式的最大. 治 政 不同,就是兩者在新聞現場「抓取」(grab)目標的差異;當平面攝影記者著眼於影像的瞬 大 立 間(moment)時,電子攝影記者則在尋找「影像序列」(sequences)。Kobre(2008)也解釋, ‧ 國. 學. 電視攝影無法單靠單張傑出的影像完成精彩的報導,電子影像還需要有傑出的影像序列,或. ‧. 如某攝影記者所說,「決定性的影像序列(decisive sequence)」。所以,從事電子紀錄影像. sit. y. Nat. 的人,必須在拍攝時同時思考剪接(shooting with editing in mind),也就是說,電視攝影記. io. al. n. 影像敘事的邏輯。. er. 者的工作除了「攝影」外,不管他/她工作內容是否包括剪輯工作,他/她都必須具備剪輯和. Ch. engchi. i n U. v. 但拍攝新聞必定能夠和需要仔細分鏡嗎?這可不一定,因為拍攝的過程往往會因為現 場狀況有所調整;例如,在混亂的新聞場合中,攝影記者為了避免漏拍重要畫面,便可能以 不停機方式一直錄影(Underwood,2007)。但無論如何,作為電視攝影記者慣用的工作分 式,電視新聞攝影或攝影分鏡可以說凸顯了電視新聞攝影主要是以完成電視報導( Sot)為 目的,並且考量到剪接因素的拍攝作業。而且,回到本研究所要討論的「攝影記者 – 攝影 工具 – 新聞現場」之間的關係,攝影分鏡可以說除了連接攝影與剪接外,也連接了攝影記 者與新聞現場;一方面把三度現場空間轉化為二度影像空間,另外一方面也把新聞現場的時. 10.

(19) 間轉變為一種時間長度約一分半鐘的影像序列。因此,我們可以說,電視新聞攝影是一種以 分鏡的方式,將物理時間與空間轉化為「影片」的過程,也就是一種透過攝影工具的使用, 把眼前所見的事物變成電視報導的活動。. 第三節 電視新聞攝影作為解題活動. 以智能的角度來看,電視攝影除了是操作攝影工具的工作外,也是解決問題(problem solving)的過程。攝影記者不是為了拍攝而拍攝,更是為了完成特定工作任務而進行拍攝。 如同近年一些新聞學研究(鍾蔚文等,2007)強調文字記者的「知識基礎」與「解決問題」. 政 治 大. 之間的關係,攝影記者作為以影像報導新聞的新聞工作者,他們的工作也具有特定的目標、. 立. 條件、限制,以及計劃等元素。相對於文字記者的核心工作是對新聞事件形成文字表徵,也. ‧ 國. 學. 就是把新聞轉化成「文字」,攝影記者的工作目標可以說是把三度現場空間轉化成二度影像. ‧. 以讓新聞現場形成「影像」表徵。影像是攝影記者賴以使用的表徵符號。. sit. y. Nat. io. n. al. er. 而且,攝影記者工作也有各種條件與限制,例如必須使用器材、採訪時間往往緊迫,. v. 以及電視報導的時間長度限制等等。在新聞攝影的活動中, 參與活動的人除了操作攝影器材. Ch. engchi. i n U. 的攝影記者外,事實上還有其他諸如文字記者和受訪者等其他活動的參與者。不過,在新聞 攝影的活動中,物質攝影工具似乎扮演了關鍵的地位,因為與其他參與者比較,攝影記者的 解題活動更不可能沒有攝影工具。攝影工具可以說是新聞攝影活動的必要條件,而使用工具 的能力則可以說是攝影記者賴以維生的重要技能。但以智能的觀點來看,工具其實並非 「工 具」而已,它的含義將比我們一般想像的來得複雜。. 11.

(20) 第三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當工具成為了延伸的心智:「我」變成了「我們」. 德國哲學家 Kapp 詳細分析工具與人類的之間的關係和影響,提出了「器官投影說」, 把工具以及機器比喻為類似人類器官的事物,認為它們是人類器官的投影,也就是人類器官 在形式和功能上的延伸與強化(喬瑞金等,2009)。蘇俄時代心理學家 Vygotsky 則指出,人 類與其他低等動物之間的差異在於人類擁有了工具,也因為人類製造工具,使用工具,並教. 政 治 大 力(Bodrova & Leong, 2007/蔡宜純譯,2009)。Vygotsky 認為,工具除了是物質工具外,也 立 導他人使用這些工具,才讓人可以完成原本沒有工具無法完成的任務,因而延伸了人類的能. ‧ 國. 學. 可以是各種符號或語言的心智工具。當物質工具幫助人類控制或克服自然環境,延伸人類身 體的能力時,心智工具則運作在人類心智之中,成為了人與外界的中介,幫助人類掌握自己. ‧. 的行為、反應、注意力,以及情緒等等。因此,在某一程度而言,人類之所以成為人類而不. sit. y. Nat. 是其他「低等」動物,和其製作和使用工具的能力有重要關聯。人類史在某個角度來看,也. n. al. er. io. 可以說是一部工具發展史。而發展時間還不到兩百年的「攝影」工具,其實就同時是具備了. i n U. v. 物質工具和心智工具的特質,或者說,一種透過物質工具的使用,生產出類似符號或語言的 心智工具。. Ch. engchi. 那「攝影工具」的發明,又延伸了人類的什麼能力呢?初步來看,對「新聞攝影」來 說,當攝影工具被用在新聞報導時,它確實延伸了我們人類「紀錄」、「報導」和「傳播」 的可能。而且,當攝影術出現時,它就被認為與「真實」有關;無論它所製作的影像是否被 認為等同於「真實」,大部份人卻一直把攝影作品視作為一種有關「真實」的再現、複製, 或證據。「有圖有真相」這句話雖然常常被質疑,但「攝影」和「真實」的關係可以說一直 糾纏不清。二十世紀初的文化評論者 Walter Benjamin 曾說,攝影術的發明讓人類可以重新審. 12.

(21) 視眼前的「真實」,忠實地「反映出日常生活中常被人們視而不見的大量細節」,並且揭露 出某種「視覺上的無意識」( Wells, 2000/鄭玉菁譯,2005)。蘇聯時代著名紀錄片導演 Vertoz 也說,電影攝影機是比「目光短淺」的肉眼更完美的「電影眼」,擁有自己的時空、 力量和潛力,超越人類本質的局限,幫助我們對世界進行「感性的探索」,甚至是一種革命 的力量(Barsm, 1992/王亞維譯,1996; Vertoz, 1923/皇甫一川等譯)。總之,在攝影(不管 是靜照攝影還是電影攝影)出現並開始普及的年代,它就給予人類許多想像,並且改變了人 類紀錄世界的方法和可能。Barthes 說:「攝影未必顯示已不存在者,而僅確切地顯示曾經在 場者」(許綺玲譯,1997),攝影術出現以後,「時空」已可以不只存在於口語對話和文字 符號的的紀錄中,更可以被紀錄在照片或影片之中。. 立. 政 治 大. 但無論如何,不管攝影是否能等同真實,它的出現的確完成了以往我們人類所無法完. ‧ 國. 學. 成的事情。而且,作為物質和與心智工具,攝影在一方面延伸了攝影者的「能力」時,也可. ‧. 能延伸了人類的「心智」。正如 Vygotsky(Bodrova & Leong, 2007/蔡宜純譯,2009)以心理. sit. y. Nat. 學家的角度提出,人類與外界之間的接觸與互動,事實上並非直接,而是透過各種物質和心. io. er. 智工具所「中介」的,因此工具除了是被用之物外,更對我們與外在世界互動有著重要的影. al. 響。對本研究來說,除了要觀察攝影工具如何幫攝影記者完成任務或延伸他們的能力外,也. n. v i n Ch 可能必須注意工具的使用是否也中介了攝影記者與外在世界。以認知科學家 Clark 的話來說, engchi U 攝影記者的工具可能參與了攝影記者「心智」的建構過程。. Clark(Clark & Chalmers, 2008; Clark, 1998;劉希文,2009)提出,人類的「心智」除 了在人的「心靈」之中,也配置在各種周遭的工具和環境之中。 Clark 以「延伸的心智」 (The extended Mind)形容這種人類心智的特色。Clark 說,這是一種「主動外在論」(active externalism)的認知論;也就是說,人與外界的互動,產生了一個「契合系統」( coupled system),外在元素對人類的認知有著重要而且主動( active)的影響,並且是「此時」和. 13.

(22) 「 此 地 」 ( here and now )。 而 且 ,我 們的 經 驗 ( experiences )、 信念 ( beliefs )、 慾 望 (desires)、情緒(emotions)等等的心理狀態(mental states),都和這種外在元素所組成的 認知有重要關聯。我們平常以為是發自內心的「心智」,其實不只存在於「頭腦」之中,很 多時候更是透過我們身體與各種工具或技術等「界面」( interface)與外在世界接觸碰撞後 的結果。Clark 舉了一個例子,某個患有阿茲海默症的人必須每天帶著筆記本,寫下各種資 訊,以讓自己需要時可以去尋找。Clark 認為,對這位患有阿茲海默症的人而言,他的筆記 本實際上已經不只是幫助他「記得」資訊的工具,而且更變成了像大腦一樣的記憶。而且, 對這個人來說,筆記本根本就是他「延伸的心智」中的一個重要部份。因此,從這樣的角度 延伸,我們可以發現日常生活中,身邊其實充滿了各種如同「筆記本」一樣的工具或技術物. 政 治 大. (例如:電腦、手機、資源庫等等)。透過它們,我們與環境產生關係,並且形成了我們的. 立. 「心智」,甚至是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所以,對人類來說,工具不僅延伸了我們的能力,而. ‧ 國. 學. 且人與工具之間實際上也超越了單純的「使用者」與「被使用的物」之間的關係。「人 –. ‧. 工具」之間已經參與和建構了所謂人的「心智」或「心靈」。在這種「延伸的心智」中,人. sit. y. Nat. 的「心智」/「心靈」與工具交織成一個「通暢運作的整體」,心靈與工具之間無須有所分. io. er. 別(劉希文,2009),因為兩者已經難以切割,變成一個認知的整體。. al. n. v i n Ch 在此,Clark 的「延伸的心智」強調的,就是我們必須擴大對「工具」的定義和理解。 engchi U 「工具」除了是延伸我們能力,實際上更參與並構成了我們與外在世界接觸的認知活動。 或 者說,以認知的角度來看,「工具」已經難以與我們人類的頭腦或心智分割,因為它實際上 已經是我們心智的一部份。其實,這種「外在論」就是主張一種超越主體與客體絕對劃分的 概念;在人與外在世界的接觸與認知中,人和環境(包括各種環境中的工具或中介物)已經 無法切割,難以分辨何謂「主」,誰是「客」。認知的過程中,人的頭腦、身體,和工具和 外 在 世 界 緊 密 相 連 , 人 的 智 能 已 經 超 出 了 人 的 頭 腦 與 身 體 之 外 ( Clark, 1998 ; 劉 希 文 , 2009)。對人類來說,所謂「心靈」或「心智」以非單純地為「我」/「自己」所有,而是必. 14.

(23) 須同時考慮到我們的工具以及環境;一種 I-sim 往 We-sim 的過渡:. 「所謂 I-sim,是指以『我』為智能的核心,『我』是完成活動的主 體。Clark 認為這種說法與人類社會現況不符,在一個分散智能的時代,許 多事很少由『我』獨力完成,通常是『我』和工具、他人以及環境中其他要 素—也就是『我們』--共同協力完成。因此,應從 we-ism 出發,才能掌握當 代智能的真諦。」(鍾蔚文等,2007:236-37). 其實,這種強調人與工具以及環境的緊密關係,也被研究教育的學者所注意(Pea,. 政 治 大 各種人造或非人造的事物中,例如,非物質的「人際網絡」。換句話說,我們人類在進行任 立. 1993; Perkins, 1993)。Pea 就提出,人類的智能除了在大腦裡,還配置或分散於其他環境中,. ‧ 國. 學. 何一種活動或任務時,並非只是「由上而下」地發揮我們的「心智」或「頭腦」,而是把我 們的智能「配置」在活動情境的其他人與非人的環境資源中。而且更重要的是,協助我們完. ‧. 成任務的「工具」,往往並非只有單一種而已。例如,一個貿易公司的業務經理,他工作中. sit. y. Nat. 除了需要筆記本和電腦工具輔助外,也需要他的秘書幫忙紀錄和處理許多大小事;那對這位. n. al. er. io. 經理而言,秘書實際上也是一種資源或工具,以讓他順利完成任務。同樣地,以文字記者為. i n U. v. 例,PDA 手機以及 PDA 手機裡的受訪者和同業電話,也就是他的人脈,實際上也是完成工. Ch. engchi. 作的重要資源。人脈可以說是一種「社會資本」,一種以物件以外的方式幫助我們完成任務 的資源。事實上,「社會智能」就是一種傳播工作者解決問題(problem solving)的重要能 力與實踐知識(practical knowledge)(臧國仁等,2001)。所以,當我們想要探討人與工具 的關係時,我們更必須把工具的觀察延伸到周遭的環境資源,因為一個人在進行某項活動時 往往不是單打獨鬥或「單兵作戰」,而是一種個人與環境(包括工具)的結合。 Perkins 稱這 個概念為 Person Plus (以有別於 Person Solo),也就是人與環境是一個結合的合成系統 (compound system),把認知視作是一種資訊流動的活動,人、工具、環境,以及各種配置 智能的互動結果。總而言之,工具已經不再只是被使用之物而已。. 15.

(24) 因此,對本研究而言,當我們探討攝影記者與攝影工具以及新聞現場的關係時,我們 也必須同時觀察攝影記者的工作或攝影活動中,是否也需要運用其他環境中的資源,因為這 些資源都可能是攝影記者完成任務的「工具」。也就是說,攝影記者的 「工具」其實不只攝 影機而已,還包括了其他資源和「社會智能」:. 「一則好的電視新聞的完成是需要團隊合作,因此充分溝通就是非常 重要的一環,和自己配合的文字溝通、並且充分瞭解今天採訪的主題和他 (她)想採訪的重點,讓對方知道你拍了什麼畫面,要怎麼鋪陳才能更吸引. 政 治 大. 觀眾的目光。」(熊移山,2002:95). 立. ‧ 國. 學. 如同前面所述,大部份電視攝影記者都是和文字記者一起出門進行採訪,特別是相對 於攝影記者,文字記者通常首先知道工作任務的內容,因此兩者之間的溝通便顯得非常重要. ‧. 從智能配置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初步認為,對電視攝影記者而言,文字記者可以說是非常. Nat. sit. y. 重要的環境資源。如同攝影工具延伸了電視攝影記者的能力一樣,文字記者也可以說是電視. n. al. er. io. 攝影記者的另外一種「工具」;電視攝影記者必須與文字記者協力,才能更理解新聞重點,. i n U. v. 以順利完成攝影任務。但當然,更值得我們注意的事情是: 「攝影機」以外的各種環境資源. Ch. engchi. 或工具,是否也可能影響攝影記者與「攝影機」之間的關係?攝影記者解決問題的過程中, 究竟是如何動用他/她身邊的各種資源?對攝影記者來說,什麼是重要的資源?資源除了是 協力的工具外,是否也有別的影響?在「人 – 工具 – 現場」的關係中,攝影記者的「心 智」活動到底如何進行?. 第二節 工具現象學:被「放大 – 簡化」的「人 – 工具 – 世界」. 如果說以上 Clark 或 Pea 等學者所關注的,是工具和環境在人類「心智」構成的重要 16.

(25) 性,以及人類是如何創造更聰明的「環境」,以讓自己有別於其他動物的話(鍾蔚文等 ,. 2007),那當代有關「工具現象學」的討論,則是關心人類與工具的密合,對人類認知外在 世界所形成的影響。在此,工具也再一次不只是「工具」而已,更必須被延伸視作為一種與 人類「存有」息息相關的「技術」。現象學的重要人物,哲學家 Heidegger 就提出了,技術 是一種「知道」(Wissen)的方式(喬瑞金等,2009),任何工具或技術都不僅僅是人類單 純地完成某種目的的物,它更決定了物質世界如何展現在我們面前:. 「當我用一臺 70 匹馬力的拖拉機去耕種土地時,和我用自己和動物 的體力去耕種土地時,我與大地就有不同的關係。當我只能用養育和照顧的. 政 治 大. 措施去補充和支持動物和植物的生長過程時,和當我通過化學物質能隨便操. 立. 縱生物時,動植物和生物會向我要求不同的關係。」(轉引自喬瑞金等 ,. ‧. ‧ 國. 學. 2009:86). Heidegger 以哲學角度分析,對現代人而言,技術不只是一種被使用的對象,更是一種. Nat. sit. y. 他所稱的「解蔽」,一種「展現」的方式,決定著人類與事物的存在關係。Heidegger 認為,. n. al. er. io. 技術實際上根本是一種「真理」的發生方式,一種「看和揭示世界的方式」(喬瑞金等 ,. i n U. v. 2009)。如同透過動物和拖拉機與土地接觸會形成我們對大地不同的體會,沒有大眾媒體的. Ch. engchi. 古代人與生活在大眾媒體的現代人相比,他們之間對所謂的「世界」的定義也可能大有不同。 例如網際網路發展和開闊了我們日常生活的空間,在實體空間外,我們也開始透過虛擬的網 路空間與其他人產生關係,這樣的結果可能已經改變了我們對所謂 「朋友」的定義。技術或 科技的發展的確與我們的生活世界之構成有密切關係。因此, 對 Heidegger 以及工具現象學 的研究者而言,他們所關注的便是這種工具或技術的「中介」作用,對我們理解「世界」時 所產生影響。對他們而言,所謂的外在世界並非恆定的,而是透過技術中介後被 「放大」或 「縮小」的結果。空間,也不只是一種物理概念,更包括了一種工具或技術中介後,人與空 間的關係: 17.

(26) 「空間不再是具有三維向度的客觀存在,也不是先於萬物的空洞架構。 相反地,此在面對世界的態度,就是將之理解為用具世界。此在面對世界時 所遭遇的是具體的用具。在實作中,人類為了生存就須需要使用用具,而我 們周遭的世界就是用具所構成的世界,我們的空間也是由用具所構成,而不 是先有空間才有置身空間之內的萬事萬物。」(黃厚銘,2007:17). 因此,回歸本研究所關注的「攝影記者 – 攝影工具 – 新聞現場」的關係,我們所要 探究的其實也可能是工具或技術中介後,人與空間之間的關係狀態。簡單來說,也就是當人. 政 治 大 場)造成甚麼影響?而在這種以技術中介的角度觀察人與空間的討論中,工具現象學的研究 立. 透過「工具」的協力後,這樣的「人 – 工具」的互動會對攝影記者認知外在世界(新聞現. ‧ 國. 學. 者 Ihde 進一步提出了四種「人 – 工具 – 世界」的關係:「具身關係」( Embodiment Relations)、「詮釋關係」(Hermeneutic Relations)、「背景關係」(Background Relations). ‧. 和「它異關係」(Alterity Relations)(Ihde, 2006/韓連慶譯,20088)。. sit. y. Nat. n. al. er. io. 在第一種「具身關係」中,Ihde 以 Heidegger、Husserl 以及 Merleau-Ponty 為基礎,提出. i n U. v. 我們參與環境或世界的方式,實際上包括了對人工物或技術的應用。例如,在視覺上,我們. Ch. engchi. 很多時候是由眼鏡或目鏡為中介的,聽覺也常常是由移動電話作為中介,觸覺上則可能是用 探頭的末端來感覺遠處所研究的表面結構(例如盲人的拐杖)。而在這些例子中,我們 「『身體』的感覺從方向和方位兩個方面體現在遠處,而技術成了我們通常『對 ...的經驗』 (experience of ___)的一部份(Ihde, 2006/韓連慶譯,2008:56)」。而且,工具或技術 往往不被我們所察覺(除非它故障或損壞了),成為了如 Heidegger 所說的「抽身而去」, 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準透明」的關係。這種關係可以用以下的方式表達:. 8 原書為 Ihde 在 2006 年訪問北京大學時的講稿。. 18.

(27) 「(人 – 技術) – 世界 」((human – technology) – environment). Ihde 形容,在這種關係下,人造物已經被一同「融入到」我們的身體經驗中,導向環 境的行為,或者作用於環境,成為身體的一部份(Ihde, 2006/韓連慶譯,2008:56;喬瑞金等, 2009)。. 而在第二種「詮釋關係」中,人與工具或技術之間的關係則形成一個「連續統」 (continuum):. 政 治 大. 「人 – (技術 – 世界)」( Human – (technology – world)). 立. ‧ 國. 學. 在這種人與技術的關係下,技術已經應用了我們人類語言學上的,也就是以意義為指. ‧. 向的能力。Ihde 解釋,儘管人類這種應用技術的方式還是主動的,但這一過程更類似我們的. sit. y. Nat. 閱讀或解釋活動。例如書寫、交通燈號、各種設備儀表板等等都屬於這種「可讀的技術」。. io. er. 例如,當我們想知道房間的溫度時,我們閱讀溫度計上水銀所在的刻度,在此,我們正是透. al. 過「閱讀」溫度計這項人工物,去感受這個房間的溫度。或者說,溫度計原本是用來指示用. n. v i n Ch 的,但我們閱讀它時,已經把所讀到的(刻度上的數字)轉化成身體和知覺上的意義。正如 engchi U 溫度計「成為」了溫度,技術物本身也變成了我們所理解的「世界」(Ihde, 2006/韓連慶譯, 2008:57;喬瑞金等,2009)。. 至於在「它異關係」中,人並不是通過工具或技術來感知世界,而是單純地與它們發 生關係,而形成:. 「人 – 技術( – 世界)」(Human –technology ( – world)). 19.

(28) 例如,人從 ATM 提款機提款時,人已經不是在知覺或感知世界,而僅僅是和一台機 器打交道。這時,技術成為了某種具備獨立性,成為一個「准對象」(quasi-objects),甚至 「准他者」(quasi-others)而與人發生關係。Ihde 舉例,玩具就是這樣的一種技術物(Ihde, 2006/韓連慶譯,2008:57;喬瑞金等,2009)。. 至於第四種人與工具之間的關係,Ihde稱之為「背景關係」(Background Relations)。 在這種關係下,工具或技術形成了一種如同背景一樣的影響力量,以間接的方式對人 產生影 響。在「背景關係」下,工具或技術往往不是被直接使用,而是如同一種背景一樣,例如冷. 政 治 大. 氣機,已經不需要人類的操作而自動發生作用,而且我們也往往忽略或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立. 但它實際上卻一直影響著人的感知甚至行為(Ihde, 2006/韓連慶譯,2008:58;喬瑞金等. ‧. ‧ 國. 學. 2009)。. sit. y. Nat. 對本研究而言,透過以上Ihde所提出的各種人與工具之關係來觀察,我們發現攝影記. io. er. 者與工具之間的關係可能比我們原先想像的更為複雜。特別是攝影記者的 「工具」甚至已經. al. 不再只是攝影機而已,還包括了各種為了完成任務而進行智能配置的資源,而這些不同工具. n. v i n Ch 或資源,實際上便可能形成了攝影記者進行攝影活動時的「心智」,並與攝影記者之間,存 engchi U 在可能不同的人與工具之間的關係。例如,當我們以「背景關係」來看電視新聞攝影記者的 實作活動時,便可能發現,除了攝影記者直接使用的工具外(例如:攝影機、剪接機),他 /她工作環境周遭的「電視」傳播技術,事實上也可能是一種與攝影記者發生間接影響的 「背景關係」。傳播學者McLuhan提出,當一種媒體使用另一種時,使用者就是它的「內 容」。當「攝影」變成了「電視攝影」時,兩者雖然同是「攝影」活動,但活動的內容和特 質卻可能已經有所不同。McLuhan舉例,一部汽車騎乘在火車搬運車台上時,汽車其實是使 用著鐵路,於是汽車就是鐵路的,也就是鐵路的「內容」。那麼當「新聞攝影」與「電視」. 20.

(29) 連結時,電視攝影記者的工作就不只是「新聞攝影」而已,更是以「電視」作為平台的「電 視新聞攝影」9。因此,攝影不僅已成為了「電視」的內容,「電視」本身的技術條件也可 能形成了某種對電視攝影記者來說的「背景關係」,並且可能對電視攝影記者的「身體」產 生影響。例如,在一些電視研究中,學者便強調了電視技術的「速度」特質對電視新聞的影 響,並認為當今電視科技發展下,速度已經不只是手段,而根本是環境,並影響了新聞工作 人員的工作方式(唐士哲,2009)。. 不過,無論如何,Ihde 的理論對本研究的最重要啓發,是他強調了一種「關係存在. 政 治 大 外在世界的共同構造。因此,與其說我們是直接地面對這個身體以外的物質世界,倒不如說 立. 論」(relational ontology),也就是說在人與工具或技術的關係中,暗示了人和工具或技術對. ‧ 國. 學. 我們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技術和工具去實現人與世界的關係。Ihde 形容,這是人與工具以及周 遭環境的具身關係(embodiment relation);也就是說,我們身體的意向性或對外界環境的認. ‧. 知,往往是以獨特的方式,擴展到周圍的世界,而形成了我們的身體經驗。特別是對現代社. sit. y. Nat. 會中的人類而言,工具和技術無所不在,但它們的作用又往往被我們所忽略,不過,實際上. n. al. er. io. 它們已經成為我們「身體」的一部份了。而且,Ihde 強調,在這種工具/技術轉化知覺的過程. i n U. v. 中,會產生一種「放大 – 簡化」(magnification-reduction)結構;也就是說,技術一方面擴. Ch. engchi. 展我們對世界的知覺,使世界以新的方式向我們展開;但另外一方面,技術又可能簡化了我 們的知覺。透過技術的中介,我們同時多看見和少看見(甚至看不見)事物的某些部份。例 如,望遠鏡可以讓我們看得更遠時,但卻同時去除了我們聽覺、味覺的注意力,甚至對視覺 本身也形成了簡化,只看到「遠」的事物(喬瑞金等,2009)。又例如,當我們打手機給朋 友時,手機的中介雖然擴大了聲音的經驗,但同時也化約了我們對他人全面感知的可能性 (曹家榮,2009)。因此,在技術的中介下,我們似乎看見、聽見或感受更多的同時,實際. 9 其實,我們也可以思考,當同樣的一部劇本或故事的構想,呈現於文字、電視和舞台劇時,便可能變成了 三種不同的新的內容。就以我們日常生活為例,同一部電影在電影院、有線電視頻道播放,以及電腦網路 中播放時,都會產生不同的感官接收結果,引起不同的感官甚至是情緒的反應。. 21.

(30) 上也可能少看見、少聽見,或少感受了這個世界的其他部份。而以此角度檢視新聞攝影工作 我們不禁思考,攝影記者與世界(新聞現場)的關係,是否也可能被他們所使用的工具所 「放大」和「簡化」?當不同的「中介」或「工具」可能會引起我們對某事物不同的感知時 (例如:粉筆、鉛筆、原子筆、木棍、雞毛撢子,或雷射筆會形成我們「觸摸」教室中黑板 時的不同「感覺」),攝影記者的工具是否也有某些特性,影響了攝影記者對新聞現場或外 在世界的感知?「攝影記者 – 攝影工具 – 新聞現場」之間的關係,以 Ihde 的分析來看,應 該是一種人與工具的「具身關係」、「詮釋關係」,「它異關係」,還是「背景關係」呢? 而這些攝影記者與工具之間的關係,又如何影響攝影記者與新聞現場的關係呢?電視攝影記 者,是否可能「面對面」地(face-to-face)直接感知新聞現場,與新聞現場的人、事、物互. 政 治 大. 動嗎?10新聞現場是否可能被「放大」或「簡化」?那如果技術果然對攝影記者感知外在空. 立. 間時形成了中介作用,那我們又該如何理解「新聞現場」?. ‧ 國. 學 ‧. 因此,作為新聞攝影的活動空間,我們似乎也需要思考這個場所與工具以及攝影者之. sit. y. Nat. 間的關係。黃厚銘(2001)在一篇文章中,以Heidegger的技術哲學角度分析究竟什麼是「世. io. er. 界」。黃厚銘提出,「世界」並非物理上的三度「空間」而已,它實際上是被人類所經驗的. al. 事物。因此,並非先有「世界」再有「人」,而是我們是「先在世」(in the world),才置. n. v i n Ch 身於「世界」當中。在世存有(being-in-the-world)並非包含在內(contained in)的in,而是 engchi U 涉入(in-volve)的in;也就是說,我們人類存在於「世界」之中,實際上是一種「涉入」活 動;而我們與「世界」的關係,或「世界」對我們的意義,也是因為「涉入」方可能形成。. 因此,根據Heidegger的說法,「世界」或「空間」並非我們人類棲身的「容器」,而是由於 我們人類進行實作活動,最後產生具有日常生活意義上的「世界」與「空間」。而且事實上 「空間性」比「空間」對我們人類更具意義;因為後者實際上是源自於前者,是「先有此在 的空間性,才有了空間」(黃厚銘,2001:18)。簡單來說,也就是當我們想要理解一個 「空間」時,實際上我們所要探索的是人類如何透過實作賦予「空間」意義。 10 這裡面對面的關係的概念,取自龔卓軍,2006,頁 253 。. 22.

(31) 另外,同樣以現象學作為基礎,資訊科學研究者Dourish(2004)在一篇名為「什麼是 我們所要討論的『情境』?」(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Context)的文章中, 則以「情境」(context)去探討人與電腦互動的活動空間與環境。Dourish舉例,人使用電腦 並非單一事件,而是一種活動情境下的「實作」活動(practice)。而當我們要去探討這種活 動的「情境」時,我們並不能把「情境」視作為物理空間的場所或靜態的活動背景而已; 「情境」不只是電腦使用者使用環境中的燈光、環境吵雜度、網路設備等等空間硬體佈置, 「情境」更是實作活動中,環境與人本身不停互動後的某種「結果」。也就是說,並非有了 「情境」,再有人在裡面活動;而是透過實作活動,「情境」才真正形成並被理解。 所以,. 政 治 大. 與其說要討論「情境」,不如說我們只能夠討論「實作」或「活動」發生時的「情境性」. 立. (contextuality)。. ‧ 國. 學 ‧. 其實,不管是Hiedegger、黃厚銘,或Dourish,以上這些把「空間」或「情境」置放在. sit. y. Nat. 日常生活實作的脈絡中的探討角度,目的也就是要把人、工具(或技術/科技),以及空間. io. er. 重新連結,並且把三者視為密不可分的同一過程。而對本研究而言,這樣的角度也是延續以. al. 上「工具現象學」以及「延伸的心智」的討論,去嘗試追問究竟人與工具的互動對於人與外. n. v i n Ch 在世界之間的影響。「主動外在論」所強調的正是「人 U 工具 – 世界」的密合關係;一種 engchi –. 人與環境之間的具身性互動關係(embodied interaction)。因此,回到本研究所關注的「攝影 記者 – 攝影工具 – 新聞現場」之間的關係時,我們除了無法把攝影記者的工具只局限於攝 影機外,我們也似乎不能再把「新聞現場」單純地視作為一個物理意義上的「空間」,而必 須從電視攝影實作的活動過程去理解它對攝影記者的意義;也就是說,我們必須把「新聞現 場」視作為一種實作的情境,或攝影記者「涉入」至新聞現場的活動。. 2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We summarize these properties as follows, using the fact that this function is just a special case of the exponential functions considered in Theorem 2 but with base b = e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To enable the research team to gain a more in- 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Scheme, 40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including 32 in eight case study

(D) It is good news that Janet has returned to her hometown forever 5.This drink became very popular in Europe so that everybody’s.. favorite was chocolate in milk instead

The case where all the ρ s are equal to identity shows that this is not true in general (in this case the irreducible representations are lines, and we have an infinity of ways

5.1.1 This chapter presents the views of businesses collected from the business survey, 12 including on the number of staff currently recruited or relocated or planned to recruit

The study finds that in 2009, the average number of household subscribers per cable system was 88,000, and the average revenue per system was NTD620 million; the total revenue of

This study chose a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o explore more in-depth information access strategy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many commodities, institute of emphasis fr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