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九章 研究結論

第六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因此,人與工具或各種外在資源之間的關係最值得我們注意的,還是他們之間的連結 方式。在本研究中,我們看到工具與人之間並非單獨地連結或被使用,而是受到活動特性的 影響,並和其他行動者共同形成行動之網,相互連結。攝影機除了不只被攝影記者使用,也 不只和攝影記者連結;攝影記者與現場之間,也不只靠攝影機所連結而已,還連結了其他行 動者。而只有當攝影記者增加自己的資訊和連結能力,尋找出 工作中「人 – 工具」或「我 – 我們」之間更協調的關係時,攝影機才可能回到攝影記者身邊,與他 /她更密切連結,而 當「攝影記者 – 攝影機 」的關係更密切時,電視新聞攝影才可能比較接近理想中的新聞攝 影,具備更多的紀錄功能。或者,「攝影記者 – 攝影機 – 新聞現場」之間的距離也可以更 接近,而攝影記者們也可以變得少抱怨一些,多快樂一點。

第六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本研究作為學術研究,必須把某個期間內所蒐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並與理論來回進 行辯證與思考,最後以文字的方式呈現在報告之中。但當這份研究報告進入尾聲之際,研究 者本身卻依然必須以實務工作者的身份,回到實作的場域中,面對每天工作中的「人 – 工 具 – 現場」。事實上,以回到實作的角度來看,本研究雖然分析了某些關鍵問題,卻不認 為自己提出了滿意的策略。不過,透過分析攝影記者工作中的「人 – 工具 – 現場」關係,

我們也發現了智能配置之網雖然可能制約了攝影記者的工作,但反過來看,每一種制約也可 能隱含了同時是一種資源。而且,智能配置之網雖然形成了攝影活動的條件,但這種條件的 形成過程其實包括了攝影記者之參與,或他/她所需要承擔的角色,因此本研究認為,電視 攝影記者工作中「人 – 工具 – 現場」之間的關係,其實不只是「攝影」的事情而已,更是 對人類和工具之間關係的探討,而當工具不再只被看待成是被使用之物時,人和工具之間才 可能取得更協調或和諧的互動關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不過,如果不以攝影記者為探討對象,而改為思考「新聞攝影」的話,本研究似乎懷 疑,攝影記者具備更好的資訊和連結能力,並因此和其他行動者更平等互動,取得更好的網 絡位置後,卻不代表他/她也能拉近電視新聞攝影與理想中的新聞攝影之間的距離。尤其是 在實務中,與新聞資訊相比,解題資訊更加重要,力量也更大,但當攝影記者取得足夠解題 資訊後,雖然說或許能增加他/她在網絡中的角色與位置,但卻不能保證他/她能就此以自己 的眼光觀看和紀錄新聞現場。甚至,為了更投入地參與「我們」的形成,攝影記者可能更難 不以「我們」的眼光去進行他/她的新聞攝影。而在這樣的情形下,更好的網絡位置似乎不 代表更接近新聞攝影理想;新聞現場可能依然是解題的素材庫,其功能性依然大於紀錄性或 新聞性。

當然,以行動者網絡理論的角度來看,新聞攝影是從「我」變成「我們」的過程,而

「我」如果能夠在連結的過程中努力成為一個能夠造成差異的行動者,其實「我們」的狀態 也可能會改變。也就是說,當一個新的「我們」(或行動者網絡)形成時,這個新的「我 們」觀看新聞現場的眼光也會有所不同,而電視新聞攝影也將會形成不一樣的結果。但是,

當研究者本身以實務工作者的身份也正嘗試以這樣的策略去試著行動時,卻會發現會有更多 新的問題需要面對。例如,如果當攝影記者在實務中不能認同組織任務的內容和目標時,或 當他觀察到的「新聞資訊」與組織主管或文字記者提供的「解題資訊」出現斷裂,但經過回 報和溝通後,主管或記者依然認為要照原本方向進行時,攝影記者到底該堅持自己所看見的

(但破壞經營已久的連結關係),還是拍攝「我們」所聚焦的呢(而忘記把自己當成一個可 以製造網絡差異的行動者)?事實上,這已經不只是「人 – 工具 – 現場」之間的技術性、

智能配置,或權力互動的問題而已,而是關於「我」如何加入,和應否一定要加入到「我 們」(「他們」)的倫理學上的問題。或者說,如果「我們」是人與工具和智能之間契合的 過程,那如果在這個過程中,遇到倫理問題時,「我」該怎麼辦?「人 – 工具」之間,似 乎除了協力和權力的問題外,還存在倫理學上的問題,但本研究卻沒有相關資料來進一步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討。

其實,關於攝影記者與工具之間的倫理問題,在「偷拍」中,就一直困擾著不少攝影 記者。在訪談中,儘管「偷拍」可能合乎「公共利益」,但卻似乎沒有攝影記者願意和喜歡

「偷拍」。例如,攝影記者N說:

「我覺得這是違反一個道德問題啊。新聞採訪過程道德的問題啊。你 如果用偷拍的話,你一定不會清楚跟人家說你是記者吧?對啊,為什麼你可 以這樣表達啦?那什麼事又牽涉到什麼是公共利益的問題?那誰來界定這個 公共利益問題呢?」(受訪者N)

實際上,當攝影工具越來越小型化和普及化後,家用攝影機、可上網手機,以及隱藏 式攝影機用於新聞採訪的機率可以說越來越高。以往,除了跑社會新聞的攝影記者,一般攝 影記者一年中難得有幾次使用隱藏式攝影工具,但現在卻可以看到攝影記者偷拍的任務(不 管是使用隱藏式攝影機還是其他器材)數量越來越多。甚至,如同攝影記者H所說,在偷拍 時,攝影記者其實也需要把自己「隱藏」起來,假裝是路人、客人、觀光客等等非記者的身 份與現場受訪者進行互動,事實上都不是以往電視攝影工作中常有的事情,也可以說不是他 們習慣與其他網絡行動者連結的方式。「偷拍」中的「人 – 工具 – 現場」關係,除了是協 力、權力和倫理問題外,似乎也包括了攝影記者對自己的工作「認同」的問題。

另外,除了倫理問題和認同問題外,本研究在討論攝影記者與工具之間的關係時,似 乎也把焦點放在攝影記者如何與其他工具和智能互動後,影響了他/她「拍什麼」的結果;

事實上,除了「拍什麼」外,攝影活動中還包括了「如何拍」,也就是形式上的問題,這卻 是本研究所缺少討論的。其實,在本研究的問題意識中,「自動攝影器材」除了是攝影記者 在拍攝內容上的被工具化外,也可能關於拍攝形式上的僵化。以研究者個人經驗來看,在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態的現場中卻不斷以固定的攝影形式來反應各種眼前的刺激時,其實也是另外一種「人 – 工具 – 現場」之結果。

最後,如果嘗試把學術研究的分析成果實踐於電視攝影記者或其他新聞工作者時,其 實本研究對「單機」採訪這個問題應該要有更多的探討。正如在本研究的分析中看到,攝錄 影技術發展至今,攝影的技術門檻實際上越來越低,以往許多被認為是「專業技術」的攝影 機操作能力,現在都可以透過各種自動功能變得非常簡單使用。特別是新聞攝影或電視採訪 強調「內容大於形式」或「先求有,再求好」的原則,新發展的各種攝影工具可以說已經能 夠幫助無法熟練操作「專業攝影機」的人,也能夠順利拍攝到畫質或技術條件上勉強可被接 受的新聞影像。因此,如果在以往,由於攝影機的操作必須「耗」掉一個人的精神與精力所 以必須以兩人一組的方式來採訪的話,在未來,單機採訪,或一人記者(one-man-band)將 可能越來越普遍。其實,當本研究以文字記者這種「工具」突然「失效」的角度,來訪談攝 影記者對於單機的看法時,我們除了從訪談資料中看到文字記者作為資訊提供者的重要性外 事實上也看到了如果要進一步發展單機或一人採訪的能力,攝影記者必須加強自己的資訊取 得能力,以及人際關係互動的能力。但是,本研究由於資料不足,也因為單機並非本研究最 關心的採訪類型,因此沒有進一步探討這個「未來」的問題。實際上,單機或一人記者的採 訪方式,早就被某些國外媒體或通訊社所採用,而在國外近年來也出現越來越多包括原本是 平面攝影記者的人,加入動態影像報導的單機採訪行列中。研究者預測,單機記者或許更代 表了攝影技術繼續發展下,未來最普遍的採訪形式。或許有一天,「攝影記者」會成為歷史 名詞,或少數人的工作,因為在那時候,大學畢業生上網找工作時,已經很少看到文字記者 與攝影記者的職業分類,而只剩下工作內容同時要求拍攝和寫作的一人記者。或許,這才是 真正的「未來研究方向」。

刁筱華譯(1998)。《寫實主義》,台北︰遠流。(原書Nochlin, Linda【1971】. Realism.

Pelican Book. )

王亞維譯( 1998)。《製作紀錄片》,台北︰遠流。( 原書Rabiger, Michael【1992】.

Directing Documentary. USA: Butterworth-Hienemann. )

王光榮(2009)。《文化的詮釋-- 維果茲斯基學派心理學》,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

王亞維譯(1996)。《紀實與真實— 世界非劇情片批評史》,台北︰遠流。( 原書Barsam, Richard M. 【 1992 】 . Nonfiction Film: A Critical History. US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1】Film Directing: Shot by Shot. Michael Wiese Production.)

包亞明譯(1997)。《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布爾迪厄訪談錄》,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原書書名不詳)

李 文 吉 譯 ( 1994 ) 。 《 攝 影 的 哲 學 思 考 》 , 台 北 : 遠 流 。 ( 原 書 Flusser, Vilem【1984】Towards a Philosophy of Photography. European Photography.)

李 文 吉 譯 ( 1993 ) 。 《 紀 實 攝 影 》 , 台 北 : 遠 流 。 ( 原 書 Rothstein, Arthur【1986】Documentary Photography.)

李昱宏(2009)。《灰色的隱喻:時間、機會、攝影與決定性瞬間》,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李 維 譯 ( 1998 ) 。 《 思 維 與 語 言 》 , 台 北 ︰ 桂 冠 。 ( 原 書Vygotsky, L.S. Thought and

李 維 譯 ( 1998 ) 。 《 思 維 與 語 言 》 , 台 北 ︰ 桂 冠 。 ( 原 書Vygotsky, L.S. Thought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