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個案:電視新聞攝影活動

第三節 解題活動中的關鍵任務:想像、聚焦、校準

三、 走進/接近現場的連結工具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 走進/接近現場的「連結工具」

(一) 小型攝影機改變心理距離

近十多年來,家用電子攝影機越來越普及,畫質不斷改良的業務級小型攝影機也開始 進入電視攝影記者的工作場域,而如同前面所曾描述的,小型攝影機的使用可以說增加了攝 影記者的機動性,讓他們在特別是混亂的新聞現場中更靈活地活動。但「小機器」除了讓攝 影記者的「身體」更活動自如外,也可能幫助攝影記者拉近與受訪者之間的心理距離,如同 攝影記者H所說:

「如果你是 follow 一個人,就是你在跟拍的話,其實它是很好用,因 為小機器一開始不會給人有距離感和拍攝感,那你這樣錄的聲音,我覺得在 新聞來講比較自然的聲音,因為大機器給人感覺比較有距離感,他講的話比 較不一定是真的,他覺得好像在開始拍攝,跟他實際上他在生活中的操作不 太一樣...小機器,拍攝受訪者壓力沒那麼大,他做出的動作表情會比較自 然...。」(受訪者H)

其實,關於這種小型攝影機對人際間心理距離的拉近,早就被從事紀錄片的工作者所 發現以及積極運用。DV攝影機不只是技術革新,也如同當年的同步收音技術等發明一樣,

改變了影像紀錄的工作方式,克服了許多舊技術下的限制,也讓更多一般普羅大眾可以有機 會變成「公民記者」或拍攝屬於他們的「紀錄片」。不過對本研究而言,我們卻發現攝影機 本身除了是生產影像素材的工具外,其實也對攝影記者與受訪者之間的「連結」產生影響,

在某個角度來看,透過小型攝影機的使用,攝影記者可能得以拉近自己與受訪者之間的距離 也就是說,讓攝影記者能夠可能更深入地走進新聞現場。實際上,新聞現場除了是攝影活動 的背景空間外,也是攝影記者取得新聞資訊的場所,而當攝影記者可能透過小型攝影機拉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自己與受訪者的距離時,他/她也可能取得與帶著大型攝影機時所無法取得的新聞資訊,最 後對解題任務的活動產生影響。因此,攝影機作為中介人與現場的工具,除了是紀錄工具外 它實際上還是連結的工具。不同的攝影機可能造成了不同的現場狀態。

(二) 攝影技術與現場的「機緣」

但更進一步地,攝影工具的選擇與某個空間是否能夠變成一個「新聞現場」也有直接 的關係。而在一些被稱作「直擊」、「踢爆」,或「調查性報導」的新聞採訪類型中,各種 各樣的「小機器」被積極地使用在電視報導中,讓新聞現場出現更多可能。例如在某些「禁 止攝影」或「禁止採訪」的地方,攝影記者可能會以隱藏攝影機偷拍的方式去進行解題活動 這也代表了攝影機的特性其實可能會改變攝影記者與現場之間的關係。實際上,某個空間之 所以會成為攝影記者的「新聞現場」,正是攝影記者能夠在其中使用攝影機等錄影工具來進 行解題任務。而隱藏式攝影機與其他家用錄影工具,可以說讓許多原本攝影記者無法帶著大 型專業攝影機靠近拍攝的「地方」也變成了「新聞現場」。受訪者M說,在一次新聞採訪中 透過使用可錄影手機,走進大型攝影機不可能進入的非法場所進行採訪:

「用手機拍,因為拍人家盜版啊,你小機器人家也會覺得怪,在上海 街邊,...XXX那個淫照,看有沒有在賣,然後拿那個在錄,在問,就用我 那個手機啊。...你小 DV 也沒辦法藏起來,你手機就好像打電話啊,在那邊 弄,結果手機錄,還會嗶嗶叫,靠。」(受訪者M)

不管手機的錄影畫質如何,它總算幫助攝影記者完成了原本使用的攝影工具所難以完 成的任務。其實,除了偷拍工具的普遍使用外,家用攝影器材以及可錄影手機的普及和畫質 提升,可以說提供了攝影記者更多的工具選擇。如果說在以往,攝影記者只能靠廣播級大型 攝影器材進行新聞攝影,但又因為攝影工具的特性讓他們往往只能局限在某些特定場所採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話,那對當今的攝影記者而言,他們便可以因應新聞現場的特性,去選擇更合用的攝影器 材。甚至,各式各樣的新型攝影工具發展,可以說讓更多場所成為電視報導中的「新聞現 場」。正如某受訪者說,在許多需要申請才能拍攝(甚至申請了也很難獲得拍攝批准)的場 所,現在攝影記者往往可以用家用攝影機,或可錄影手機來假裝「一般人」進行拍攝。受訪 者Y舉例,他曾經為了拍攝某大陸官員參訪的故宮博物院,為了克服禁止新聞採訪的限制,

於是以遊客身份帶著家用攝錄影機,買票走進被管制的範圍,進行拍攝:

「就陳雲林去逛故宮嘛,江炳坤陪同,但是它(故宮)那天,沒有管制一般民眾不能 進去,一般民眾都可以進去,公司就叫我們買票啊,當一般民眾進去拍啊。」(受訪者Y)

受訪者Y表示,透過使用家用攝影機(以及假裝遊客身份),讓他拍攝到新聞報導需 要的畫面,順利完成任務,而當天其許多他電視台的攝影記者,卻就因為配備的是「大機 器」而被擋在故宮博物院大門外,無法「交差」21。在此,先不討論這種採訪方式是否妥當 或符合採訪倫理,而就以攝影記者、攝影機,以及新聞現場的關係來看, 小型攝影機、數位 相機、具錄影功能的手機,以及針孔偷拍器材等工具,的確幫助攝影記者走進「大機器」難 以進入的地方,提供更多「新聞現場」的可能性。因此,對攝影記者來說,「小機器」或偷 拍器材的使用,可以說不只改變了他們與現場之間的距離,而且更可能改變了「現場」的定 義。如果說工具本身有「符擔性」 (affordance),而「符擔性」也必須能夠被觀察者或使 用者發現才能展現的話,那各種原本被管制或因為採訪上有困難而在以往難以成為「新聞現 場」的地方,卻因為新的攝影工具,讓這些地方的「符擔性」被新聞記者所發現、運用,而 變成「新聞採訪」的場所。在此,攝影機本身除了可能如文獻中所說,除了中介了人與現場 的工具外,甚至可能影響了現場的定義,以及攝影記者涉入新聞現場的方式。攝影機作為攝 影記者解題任務中的核心工具,其功能不只是攝影而已。

21 其實,研究者會在訪談中問到這個案例,是因為在訪談前,遇到一個當天因為帶著「大機器」無法進去故 宮的同業抱怨,為何其他電視台的攝影記者不守「規矩」,以「小機器」假裝遊客拍攝,讓他們這些沒有 想到這種方法的攝影記者,無法向公司交差。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攝影記者與文字記者

電視新聞攝影作為解題任務,攝影記者除了需要生產影像素材的攝影物質工具外,也 需要其他工具或資源以提供攝影記者瞭解解題所需要的各種資訊。在大部份的情況下,文字 記者可以說是攝影記者最重要的資訊提供來源。以解題的角度來看,文字記者可以說是攝影 記者工作中除了攝影機以外,最重要的協力資源。

一、 工具操作分工:攝影與收音

其實,除了提供資訊,文字記者實際上也參與了攝影機物質工具的使用。在案例一、

案例二和案例三中,攝影記者都是與文字記者一同到新聞現場採訪。兩人一組的採訪搭檔形 式,可以說是電視台最常見的人員編制。而在各個案例中,表面上使用攝影機的人是攝影記 者,但實際上攝影機作為「錄影」以及「錄音」的影音採集工具,在「錄音」的那一端,文 字記者在技術上也參與了「影音」紀錄的作業。在各個案例中,電視攝影記者的攝影機本身 除了原本就備有一個麥克風外,還會有一隻收音效果更好的無線麥克風,而這隻麥克風一般 來說也作為訪問以及現場聲音的主要採集工具,並往往由文字記者負責。因此,在攝影記者 進行攝影工具的影音紀錄作業時,文字記者透過手上的無線麥克風,一起「錄影/音」。而 且,在實務中,錄影和錄音兩件事情其實不一定由同一位置的同一個人(攝影記者)去完成 而是可以由兩個站在不同位置的人(攝影記者和文字記者)共同完成。像在案例一中,攝影 記者忙碌於操作攝影工具,根本已經無法分心(手)再手持麥克風去做收音的工作,因此在 這個採訪場景中,可以看到文字記者手持著無線麥克風,協助攝影記者,站在更靠近拍攝對 象的位置收音。例如,當攝影記者Y忙於拍攝蔡英文與民眾互動時,文字記者則會拿著麥克 風,在比攝影記者靠近拍攝主體的地方錄音。而在採訪快結束要進行訪問時,又可以看見在

稱作為「訪問」或「Bite」、「Natural Sound」22,以及「反應畫面」23。不過,實際上這樣的 分類也是根據畫面在影像序列中扮演的角色來命名的,也就是說,某個「畫面」到底是

「Natural Sound」還是「反應畫面」,往往是由最後所被運用的方式來決定的。例如,如果 這段畫面被賦予獨立的同期聲方式出現的話(例如:記者旁白後,接一段蔡英文與民眾互動 的聲音),它就是「Natural Sound」 ,但如果它僅僅用來鋪陳在記者旁白上,那它就是「反 應畫面」。而在電視新聞採訪實務中,文字記者一般來說負責「訪問」部份,而攝影記者則 負責拍攝「反應畫面」(至於「Natural Sound」就比較模糊,有時候是文字記者主動建議攝

22 在業界,很少攝影記者或文字記者溝通時會以「自然聲」表示這種聲音和畫面同時會被用在影像序列中的 畫面,一般來說都用英文Natural sound 或 Natural 來表示。

22 在業界,很少攝影記者或文字記者溝通時會以「自然聲」表示這種聲音和畫面同時會被用在影像序列中的 畫面,一般來說都用英文Natural sound 或 Natural 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