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影響科學園區廠商競爭優勢與績效之研究 - 以新竹科學園區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影響科學園區廠商競爭優勢與績效之研究 - 以新竹科學園區為例"

Copied!
20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徐昊杲教授. 影響科學園區廠商競爭優勢與績效之研究 -以新竹科學園區為例 The Research of Effects on Competitiveness and Performance of Science Park Firms - The Case of Hsinchu Science Park, Taiwan. 研究生: 黃 慶 銘. 中華民國 98 年 8 月 21 日.

(2) 謝 誌 終於,博士論文即將付梓!回顧研究歷程,此時激動感受,點滴在心頭! 論文動筆之初,承蒙前國科會副主委黃文雄博士對論文中心思想的啟蒙,提攜 照料,永生難忘!同時十分感謝指導教授徐昊杲博士在課業上的指引與照顧, 尤其感謝兩位恩師指導對於學術的堅持與做事的正直,讓我永誌於心;還有 系上系主任與師長,您們的傑出教導,惠我良多,終生受用,特誌於卷首,致 上衷心的敬意與謝忱。 感謝論文審查委員: 黃燕飛校長、鍾瑞國校長、孫仲山教授與楊啟榮教 授等,在論文計畫口試語論文口試時,提供諸多指較與建議 ,才能使得本人 的論文立論更為清晰完整,使本論文的完整性與價值性,更臻嚴謹與細膩,本人 特表感謝之意。 當然還要感恩台師大四年同窗好友-可立、碧珊、慶柏、中一、亮原、 慕回、銘華、靜媛、贇瑾等大夥兒,感謝大家研究期間的互助提攜,感謝各 位的支持與陪伴;還有徐昊杲老師研究室的學長姐與學弟妹們,共學情誼令 人如沐春風;團隊互助的熱心,以及對學術研究的癡迷熱情,令人倍感溫馨; 其中科妤、育民、宇立等學弟妹大夥兒從不吝給予我協助與建議,感謝您們 的協助與支援。四年研究所生涯,何其有幸有各位伴隨,亦且希望未來人生 能與各位的友誼永久相持! 另外還有研究夥伴世元、老同事明成、峰志等多位死忠好友、感謝您們 情義相挺,我會將您們的好,伴隨喜樂與感恩放在我心中。 我在職進修在台師大四年期間,再要感謝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顏宗明局 長提攜與各級長官的指導,還有投資組、企劃組、工商組以及矽導竹科研發 中心共事同仁的擔待與協助,同時感謝參與協助本研究意見指導的廠商專家 與朋友,感激之情,難以言喻!感謝你們的勉勵與扶持,讓我在職場生涯中, 添下光彩的一頁,沒有你們我絕做不到! 當然,敬謹以此篇論文成果,獻給多年以來一直無怨無悔支持我的家人。 首先要敬獻給在我博士研究期間離開人世的父親,回顧我錄取之初,父親您 欣慰愉快的容顏至今仍歷歷在目,兒深深遺憾未及您在世完成研究,此時願將我 的研究成果吿慰偉大父親您的慈恩!還有在我博士研究期間中風的母親,是 您讓在我求學、就職、家庭等的每一階段都走得很順利,您是我這輩子生我、.

(3) 養我,讓我最感恩的人,願以此成就與快樂與敬愛的您母親大人分享,我永遠 是感恩您、陪侍您的阿銘,願您永遠健康、永懷喜樂!還要感謝岳父母您們 兩老,在我這些年最艱難時刻,默默支持我、協助我,給我許多人生歷練與經驗 指引。 最後,我還要獻給我生命中最親愛的內人蕙珠,感謝您讓在這些日子以 來,默默支持我,照料家庭、教育我們鍾愛的子女柏瑜與薰瑩;當然我也很喜 樂 Bob & Christina 有你們倆聽話懂事的開心果,讓我無後顧之憂,給了我生活與精 神上最大的振奮與鼓舞,感恩、疼惜您們的親愛之情,永誌於心!這份年近半 百畢業的喜悅願與你們分享。. 黃 慶 銘. 于台師大及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中華民國 98 年 8 月 21 日.

(4)

(5)

(6) 摘 要 新竹科學園區成立近三十年以來,已發展成為我國高科技產業聚集發展 的重鎮與 產業之創新研發基地,為我國最具有國際競爭力之創新與生產環 境。儘管科學園區對我國之經濟成長與廠商發展具有高度重要性,但文獻上 卻鮮少透過產業面因素、廠商面因素與政府政策面因素,來探討科學園區廠 商之競爭優勢與績效來源。因此,本研究將針對新竹科學園區之進駐廠商, 以過去相關研究為基礎,採用生態理論、資源基礎理論以及資源互賴理論之 觀點建立一整合性架構,探討產業發展、廠商創新能力、及政府科技政策, 對科學園區進駐廠商之競爭優勢及績效之影響。 本研究之研究母體為新竹科學園區至2008年12月止之所有進駐廠商,合 計為430家廠商。在所寄發的1200份問卷中,共回收475份,扣除27份無效問 卷之後,計為448份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為37.33%。 本研究依據問卷回收結果,進行複迴歸分析、集群分析與變異數分析 與因素分析、判別分析等統計分析,獲得下列研究結果: (1)、產業生命週期階段不同,會使科學園區廠商之創新能力與競爭優勢有所 不同,而產業群聚以及全球網絡關係對於科學園區廠商之創新能力與 競爭優勢具有正向的顯著影響。 (2)、科學園區廠商資源與創新能力之企業資源能力、技術創新能力與市場 整合創新能力對於廠商競爭優勢具有正向之顯著影響。 (3)、政府科技政策與廠商創新能力之交互作用對於科學園區廠商競爭優勢 具有顯著之影響。 (4)、產業生命週期階段不同,會使科學園區廠商之績效有所不同,而產業群 聚與資源、創新、品質、成本、動態系統能力等優勢對於科學園區廠 商之績效具有正向的顯著影響。 (5)、政府科技政策與科學園區廠商持續性競爭優勢之交互作用對於廠商 績效具有顯著之影響。. 關鍵字:科學園區、持續性競爭優勢、產業生命週期、產業群聚、全球網絡關 係、廠商資源與創新能力、政府科技政策、生態理論、資源基礎理 論、資源互賴理論. I.

(7) Abstract 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 HsinChu Science Park (HSP) has been the key position gathering High-tech industries, and the base of innovations in Taiwan, which extend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HSP, was established for promoting industrial upgrades and balancing region development. Although the significant importance of science parks for economic growth and firm development, little has been done in the literature in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industry level de t e r mi na nt s ,f i r m l e ve l de t e r mi na nt s ,s t a t e ’ s pol i c yl e ve l de t e r mi na nt s , competitive advantages and performance of the firms. Therefore, this study attempts to fill the gap in the literature by providing an integrative research framework through ext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to identify the key determinants an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se determinants,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and performance of firms in HSP. Based on ecology theory, resource-based theory, and 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 hypotheses were proposed and then examined through an empirical study. The population in this study is all the 430 firms of HSP. 1200 questionnaires were mailed, 475 responses were received and 27 of them were incomplete. The remaining 448 valid and complete 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for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It represents a useable response rate of 37.33 %.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is study include: First, the results of the regression and ANOVA analyses show support for the direct effects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a ndf i r ms ’i nnova t i vec a pa bi l i t yont hec ompe t i t i vea dva nt a geoff i r msi ns c i e nc e parks. Sec ondl y ,t her e s ul t sofANOVA a na l y s e si ndi c a t et ha ts t a t e ’ ss c i e nc e a ndt e c hnol ogypol i c ya ndf i r ms ’i nnova t i vec a pa bi l i t yha ss t r ongi nt e r a c t i on effects on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firms in science parks. Third, the results of the regression and ANOVA analyses show support for the direct effects of i ndus t r yde ve l opme nta ndf i r ms ’c ompe t i t i vea dva nt a g eont hepe r f or ma nc eof firms in science-based industrial parks. Fourth, Industries are at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life cycle, Science Park will make the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manufacturers, and industry cluster with the resources, innovation, quality, cost, capability of dynamic system for the advantage of the performance of Science Park companies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Finally, the results of ANOVA analyses i ndi c a t et ha ts c i e nc ea ndt e c hnol ogypol i c ya ndf i r ms ’c ompe t i t i vea dva nt a g e have strong interaction effects on the performance of firms in Science Parks. II.

(8) Keywords: Science Park,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dustrial Life Cycle, Industrial Cluster, Firms ’Innovative Capability, State’ 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Globe Networks Theory. III.

(9) 總. 目. 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總目錄 表目錄 圖目錄. ............................................................................................................ ............................................................................................................ ............................................................................................................ ............................................................................................................ ............................................................................................................. III IV VI VII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二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三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第四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五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研究緣起與動機………………………………………………………. 研究目的……………………………………………………………… 研究流程……………………………………………………………… 研究範圍及限制……………………………………………………… 名詞釋議………………………………………………………………. 文獻探討............................................................................................ 科學園區之定義與發展……………………………………………… 科學園區相關研究…………………………………………………… 科學園區相關理論探討……………………………………………… 影響科學園區相關因素之文獻………………………………………. 1 7 8 10 11. 13 13 22 33 41. 研究設計與實施................................................................................. 73. 研究架構……………………………………………………………… 研究假設……………………………………………………………… 研究工具發展………………………………………………………… 研究對象與資料蒐集…………………………………………………. 問卷回收及樣本結構………………………………………………… 資料分析方法…………………………………………………………. 74 75 85 95 95 98.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101. 不同控制變數在各構面之差異分析………………………………… 各變數因素之互動關係及假設驗…………………………………… 研究結果………………………………………………………………. 結論與建議........................................................................................ 研究結果……………………………………………………………… 研究之發現…………………………………………………………… 建議事項……………………………………………………………… 後續研究之建議………………………………………………………. 101 105 151. 157 157 157 159 161. 參考文獻 ............................................................................................................. 164. 附錄-. 175. 附錄一附錄二附錄三-. ............................................................................................................ 專家會議記錄………………………………………………………… 問卷…………………………………………………………………… 問卷專家訪談記錄……………………………………………………. IV. 176 189 194.

(10) 表目錄 表 2-1.1 表 2-1.2 表 2-1.3 表 2-1.4 表 2-4.1 表 2-4.2 表 2-4.3 表 2-4.4 表 2-4.5 表 2-4.6 表 2-4.7 表 2-4.8 表 2-4.9 表 3-1.1 表 3-3.2 表 3-3.3 表 3-3.4 表 3-3.5 表 3-3.6. 新竹科學園區近五年(93-97 年)營業額成長情形…………………………… 18 新竹科學園區近五年(93-97 年)就業人數成長情形………………………… 18 新竹科學園區 96-97 年各產業營業額成長比較表…………………………. . 20 21 新竹科學園區近三年(95-97 年) 引進新投資案核准表…………………… 三種競爭優勢的觀點比較表…………………………………………………. 44 持續性競爭優勢分類…………………………………………………………. 46 產業生命週期文獻整理………………………………………………………. 48 產業群聚的定義................................................................................................... 51 網絡關係圖列表………………………………………………………………. 52 網絡理論分類…………………………………………………………………. 61 創新的架構……………………………………………………………………. 64 廠商創新能力分類……………………………………………………... 66 科技政策類型…………………………………………………………………. 70 廠商績效分類…………………………………………………………………. 72 廠商持續性競爭優勢之操作型定義…………………………………………. 85 產業發展之操作型定義………………………………………………………. 86 創新能力之操作型定義………………………………………………………. 87 科技政策之操作型定義表……………………………………………………. 88 園區廠商績效之操作型義……………………………………………………. 89 廠商持續性競爭優勢之信度檢定表…………………………………………. 90. 表 3-3.7. 產業發展之信度檢定表………………………………………………………. 91. 表 3-3.8. 廠商資源與創新能力之信度檢定表…………………………………………. 92.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政府科技政策之信度檢定表…………………………………………………. 93 廠商績效之信度檢定表………………………………………………………. 94 問卷發放與回收情形…………………………………………………………. 96 樣本結構特徵分析……………………………………………………………. 97 不同產業別在各變數之變異數分析………………………………………….101 不同成立年數在各變數之變異數分析……………………………………….102 不同資本額在各變數之變異數分析………………………………………….103 不同員工人數在各變數之變異數分析……………………………………….104 產業發展對廠商創新能力之複迴歸分析表………………………………….106 不同全球網絡關係之分群平均值差異檢定與集群命名…………………….107 實際分群與預測分群之交叉列表…………………………………………….108 全球網絡關係對廠商資源與創新能力之變異數分析表…………………….109 產業發展對廠商競爭優勢之複迴歸分析表………………………………….110 全球網絡關係對廠商持續性競爭優勢之變異數分析表…………………….112 資源與創新能力對於廠商持續性競爭優勢之影響迴歸分析……………….113 廠商創新能力與政府科技政策之配對分群表……………………………….115 廠商企業資源與供給面政策對廠商競爭優勢之變異數分析表…………….115 廠商資源與創新能力與政府科技政策之配對分群表……………………….117 廠商企業資源與供給面政策對廠商持續性競爭優勢之變異數分析表…….118 廠商技術創新能力與供給面政策對廠商持續性競爭優勢之變異表……….119. 表2-4.8. 3-3.9 3-3.10 3-5.1 3-5.2 4-1.1 4-1.2 4-1.3 4-1.4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2.10 4-2.11 4-2.12. V.

(11)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4-2.13 4-2.14 4-2.15 4-2.16 4-2.17 4-2.18 4-2.19 4-2.20 4-2.21 4-2.22 4-2.23 4-2.24 4-2.25 4-2.26 4-2.27 4-2.28 4-2.29 4-2.30 4-3.1. 廠商市場整合創新能力與供給面政策對廠商持續競爭優勢變異數分析表.. 121 廠商企業資源與需求面政策對廠商競爭優勢之變異數分析表…………… 124 廠商技術創新能力與需求面政策對廠商競爭優勢之變異數分表………….126 市場整合創新能力與需求面政策對廠商競爭優勢之變異數分析表……….128 廠商企業資源與環境面政策對廠商競爭優勢之變異數分析表…………….130 廠商技術創新能力與環境面政策對廠商競爭優勢之變異數分析表……….132 廠商市場整合創新能力與環境面政策對廠商競爭優勢變異數分析表…….134 產業發展對廠商績效之複迴歸分析表……………………………………….136 全球網絡關係對廠商績效之變異數分析表………………………………….137 全球網絡關係分群對廠商績效之變異數分析表…………………………….138 廠商持續性競爭優勢對廠商績效之複迴歸分析表………………………….140 廠商競爭優勢與政府科技政策之配對分群表……………………………….140 廠商創新優勢與供給面政策對廠商績效之變異數分析表………………….142 廠商品質優勢與環境面政策對廠商績效之變異數分析表………………….143 廠商成本優勢與環境面政策對廠商績效之變異數分析表分析表………….145 動態系統能力與供給面政策對廠商績效之變異數分析表………………….147 動態系統能力與需求面政策對廠商績效之變異數分析表………………….148 動態系統能力與環境面政策對廠商績效之變異數分析表………………….150 問卷分析之統計結果………………………………………………………….152. VI.

(12) 圖目錄 圖1-3.1 圖2-1.1 圖2-2.1 圖2-2.2 圖2-2.3 圖2-2.4 圖2-3.1 圖2-4.1 圖2-4.2 圖2-4.3 圖2-4.4 圖2-4.5 圖2-4.6 圖2-4.7 圖2-4.8 圖2-4.9 圖3-1.1 圖3-6.1.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 我國科學園區開發現況………………………………………………………. . 創新服務平台之架構…………………………………………………………. . 創新服務平台之操作特質……………………………………………………. . 科學園區創新聚落之運作實例………………………………………………. 科學園區網絡之網絡運作實例………………………………………………. . 持續性競爭優勢(資源、能力、能耐、核心能耐)組成圖………………. . 產業生命週期特質……………………………………………………………. . 第二區及第三區區域網絡的影響……………………………………………. . 穩定型網路(stable network) ........................................................................... 內部型網路(internal network)......................................................................... 動態型網路(dynamic network)........................................................................ 球型網路(spherical network) ........................................................................... Luis Sanz, 2005, Strategigram of Science Park.................................................... 創業與網絡關係模式(司徒達賢) ....................................................................... Henry Chesbrough 教授之開放式創新(open innovation).............................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 本研究所使用之統計方法................................................................................... VII. 9 16 29 30 31 31 45 47 53 54 55 55 56 58 60 65 74 100.

(13)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動機. 1970 年代初期全球面臨石油危機,台灣面臨勞力密集產業發展的瓶頸,政府盱衡 國內外政經情勢發展,參考美、日等先進國家產業發展經驗,積極籌畫科學工業園區之 設立,以促進科技發展、產業升級。迄今歷經約三十年的辛勤耕耘,科學園區不僅成為 孕育台灣高科技產業的溫床,並在國際高科技產業的舞台上熤熤生輝(張文雄,2000)。 科學園區對於我國整體經濟與產業發展負有帶頭的角色,其能帶動地方繁榮,達成區域 均衡發展目標,更促進我國經濟成長得以永續發展(張璠與張吉宏,1997)。. 新竹科學園區向來為我國高科技產業聚集發展的重鎮,負起經濟發展之重任。在享 有各種政府優惠措施與資源之下,新竹科學園區成為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之創新與生產 環境。新竹科學園區的成功經驗也帶動我國科技產業的發展,更造成半導體、電腦與週 邊產品及通訊、光電等產業群聚效應,提高相互支援能力及國際競爭力(新竹科學園區 年報,2009) 。發展至民國98 年12 月止,新竹科學園區雖同樣面臨全球金融風暴,入區 廠商仍增加累計至 430 家,統計年營業額雖下滑 12%,亦仍維持新台幣 1 兆 80 億元的 規模,就業員工數亦約達 130,000 人。然近十餘年來,新竹科學園區所能提供的資源趨 近飽和,為延續高科技產業的發展與升級、平衡區域經濟發展,複製新竹科學園區的成 功經驗,政府乃接續規劃設立我國第二個科學園區—台南科學園區與第三個科學園區— 中部科學園區。台灣高科技產業多年群聚(Cluster)與網絡(Networks)發展的結果,未來 可望串接台灣西部走廊的台北內湖科學園區、新竹科學園區、中部科學園區、台南科學 園區等塊狀經濟區域,發展成為高科技產業聚集的科技廊帶(Belt)(黃文雄,2005)。. Porter(1998)提出「產業聚落」(Industrial Cluster)的定義為「在特定地區中 以共通性和互補條件作為連繫的相互依存公司和相關機構組成的地理上緊鄰的團體。群 聚包含與競爭有重要相關性的產生和其他實體連結…包括政府和其他機構,例如大學、 標準制定機關、智囊團、職訓單位和商會」。產業聚落(Industrial Cluster)向為台灣產. 1.

(14) 業的競爭優勢,也是我國創新力及生產力的主要動力來源。根據 WEF「2007-2008 年全 球競爭力報告」 ,台灣產業聚落發展指標(state of cluster development)於 2007 年排名續居 全球第 1,評比總分 5.7 分(滿分 7 分),較 2006 年 5.52 分提高 0.18 分,被譽為全球創 新產業聚落發展典範之一(WEF,2008)。產業聚落(Industrial Cluster)是一個高度網 絡結構化的產官學研組織複合體,及其產業環境群聚關係。產業聚落中的企業之間的互 動不僅只靠原料、半成品和服務上的供需關係,. 更微妙的是在全球化(Globalization)後,在「全球網絡」連結機制下,產業聚 落呈現一個既是競爭又是合作的系統下,靠著創造與分享新點子和新技術而互相連結, 使得網絡、聯結、互動、群聚與組織學習成為創新主體(產業聚落產官學研成員與網絡 組織社群)的重要發展模式。而群聚當中的組織成員,彼此關係縱橫交錯,成員可能是 相同產業的競爭者,上下游供應商,也可能是相關服務業,或是大學、研究機構或公會 等支援機構,因為彼此的網絡(Networks)關係,形成競合關係。相關企業如果能夠形 成產業群聚(Industrial cluster),彼此合縱連橫,既合作又競爭,就能形成一個堅實的 作戰網絡,藉由頻繁接觸與互動的夥伴關係,可以促進資訊與情報的快速交流,進而刺 激技術的發展與創新(Porter, 2000)。然而,隨著產業環境的變化,以及網際網路的興 起,群聚也開始產生本質上的變化,概念不斷更新。對於產業群聚的變化,過去群聚強 調地區聚集和人脈的社會網絡,現在則是價值鏈和群聚概念的整合,稱之為價值群聚 (Value Cluster),新的概念強調網絡價值鏈的聚合,使得群聚開始突破產業以及地理區域 的疆界,形成跨產業及跨國界的群聚。. 依據 Bellandi(1989)與羅於陵、廖盈琪、蔡旻樺與梁家榮(2003)提出產業群 聚為再學習、創新和提升專業化相關的動態外部經濟與知識外溢的效果;San Diego Association of Government ﹝SDAG﹞( 1998) 將群聚定義為藉由提供財貨與服務的出 口與關聯性的廠商群聚,能夠為地區帶來財富的互補、相互競爭、相互依存的產業團體, 並透過公共政策的改變以及基礎建設的投資,群聚結合區域架構,提供追求經濟繁榮的 穩健基礎。總而言之,產業群聚之核心價值就是企業為了建立持續性創新能力,也就是 2.

(15) 國家競爭力的基本,群聚結合了尋求建立知識和應用互補連繫的相關產業與機構。群聚 的背後通常潛藏著龐大的價值鏈,就是由眾多企業所共同形成的生態系統,誰能在價值 群聚網絡中正確卡位,誰就能夠確保商機源源不絕。. 然而現今全球化與網路科技的劇烈演進,讓產業經營的全球化經營布局與供應鏈 趨向專業分工,單一企業已難以自我完全支撐「人力」、「物力」、「資金」、和「技術」 等的競爭時代,帶來「跨國供應鏈」 、 「開放性創新」與「競爭與合作並存」等經營管理 技術的劇烈變化;再者新興市場的興起,大陸逐漸成為「世界工廠」,印度、巴西與蘇 俄等金磚四國與發展中國家,頓時間遍佈商機。我國科學園區內之高科技廠商,為維持 我國產業的競爭優勢,面對危機的回應,逐漸將原有的「高科技製造」外移到大陸及相 關國家,同時將研究發展的實力留在台灣,展現出彈性有效經營的企業營運能力。此時 以國家競爭優勢的角度,為了維持我國廠商在全球化的競爭力,政府的科技政策包含原 有「科學園區」措施的適時因應調整,乃是廠商未來全球競爭成功關鍵因素。當然,就 近觀察我國產業面對全球化、國際化、數位化是全球產業發展趨勢,結構重心已由製造 業逐漸轉變為以科技驅動之知識密集服務產業為主,政府積極調整相關科技產業政策與 策略,思維如何透過全球網絡連結,將技術創新、流程創新、服務及產品創新及跨領域 技術整合視為關鍵發展要務,攸關台灣經濟下一波再成長動能。爰此,政府近者提出「國 家發展重點計畫」中,主要工作-厚植競爭利基:推動「知識經濟發展方案」 、 「全球運 籌發展計畫」 ,並推動自由貿易港區建設,建設台灣成為全球運籌據點;產業發展套案, 包含「營造優良投資環境」及「開創產業發展新局」兩項旗艦計畫,其中以推動各級產 業高值化,產業全面躍升,深耕台灣品牌,創造產品差異化利潤,結合製造與服務,提 升產業能量。藉以建構「創新加值服務」在於產業發展提供資源整合的綜效(Synergy)。 我國科學園區管理單位-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如何以「創新加值服務」結合產 官學研之資源與措施,提供「產業聚落」中之園區廠商、大學及研究機構等顧客需求導 向的科技服務,將有助於產業發展之具前瞻性或示範性之知識創造、流通及加值等核心 知識服務平台、系統、模式等建立。亦即透過科技之整合與創新運用,驅動創新經營模 式與新興服務業之機制,並透過服務創新及創新產業價值活動-其服務方案有與產業技 3.

(16) 術發展相關之積體電路自動化設計、工業設計、專業測試及驗證、契約研究、產業技術 預測、產業資訊分析、創業育成、智慧財產權包裝、加值、鑑價、仲介及交易之平台、 系統、模式等建立,並結合多家技術研發或研發服務之公司進行服務業之技術創新、系 統創新與新興服務系統整體解決方案開發,並提供新興服務系統整體解決方案之開發。. 本研究針對新竹科學園區高科技產業全球經營環境的變化,探討新竹科學園區其 在「產業聚落」的適當區位,集科技發展、研發創新、及全球運籌據點與知識密集與產 業群聚發展,以及資金、智權與人才高值化的既有基礎,未來透過「全球網絡連結」 (Global Networks Linkage)的驅使運作下,如何配合科技政策議題『落實轉型為「創 新型」經濟之做法』,積極轉型「創新型科學園區」建構提供「創新加值服務」機制有 其必要性,將有助我國科技產業與學研機構快速回應全球環境變化與適切發展。本研究 思維如何透過「全球網絡連結」 (Global Networks Linkage)的運作,諸如新竹科學園區 「矽導竹科研發中心」園中園的經營概念,建構「創新加值服務中心」之下世代服務基 盤,規劃並建構提供適應廠商經營的「創新加值服務」 (Innovation Value-added Service) 型態;亦即首先希望了解「全球網絡」生態下,透過廠商與大學與研究機構之需求,了 解目前科學園區內,科學園區廠商如何結合大學與研究單位等科技服務單位,目前缺乏 一個國際接軌與區域整合之服務系統環境,難以適切提供當今全球化環境影響的產學所 需要之跨領域整合的整體解決方案(馬為楊)。針對國內產官學研合作,透過創新服務活 動,提昇產業與大學合作之價值。亦即研究當今產業環境劇烈變化下,了解產官學研的 互動與關係,調查並整合產學資源,將兩者核心能力經由「創新加值服務」模式加以結 合形成綜校,並進一步規劃建構一個「創新加值服務」 (Innovative Value-added Service) 之平台體系(Innovative Platform-based System)之全球網絡,始能建構提供具有國際化視 野與做法的「創新加值服務」之經營服務模式,以期影響廠商創新能力與競爭力,從而 提升園區廠商經營績效。. 由上述可知,科學園區的成功發展對於我國整體經濟之提昇與高科技產業之成長 具有莫大之貢獻。科學園區的發展如此成功,其原因與園區進駐廠商具有某些競爭優勢 4.

(17) 密不可分。然而,影響科學園區廠商競爭優勢及績效之因素為何,是必須加以深入探究 的。因此,對於科學園區進駐廠商之競爭優勢及績效影響因素之探討,實為一值得探討 的重要課題。在面臨其他國家科學園區及廠商的競爭壓力下,已有穩固發展基礎的新竹 科學園區必須思考如何轉型,方能延續其成功之果實,而正處於起飛階段的台南科學園 區也必持續擴張與成長,以建立更健全之創新環境。值此新竹科學園區面臨轉型之際,若 能對於科學園區進駐廠商之競爭優勢及績效之相關影響因素有深入之了解,則對於政府 與科學園區管理局而言,便能針對政策不足之處予以補強,並將過去發展成功的部分予 以延續,期能讓科學園區廠商繼續為帶動國家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對於進駐廠商而言, 則可善用競爭優勢及績效來源,以厚實日後的營運發展與成長競爭之基礎。. 本研究從顧客為中心服務(Customer-Centric Service)導向之觀點,來探討科學園 區廠商之發展需求,可從產業面、廠商面以及政府政策面的角度切入,將產業發展與政府 政策對廠商創新能力、競爭優勢及績效之相關影響因素作為研究構面,來進行分析探討。 就產業面而言,產業生命週期的不同階段具有不同的市場特性,而可能對廠商的競爭優 勢與績效產生影響,因此探討不同產業生命週期階段中,廠商的競爭優勢與績效表現是 否具有差異性,是一重要的課題;另一方面,科學園區之產業群聚效應可能透過為廠商 建構有利之營運與創新環境,而提升廠商之競爭優勢與績效表現,故在探討產業面因素對 於科學園區廠商競爭優勢及績效之影響時,產業群聚亦為一不能忽略的重要課題。. 最後,科學園區之產業網絡關係可能透過為廠商建構有利之營運與創新環境,而提 升廠商之競爭優勢與績效表現,故在探討產業面因素對於科學園區廠商競爭優勢及績效 之影響時,網絡關係亦為本研究關注的重要課題。就個別廠商而言,在高科技產業中, 消費者的 需求多元化且產業競爭情況激烈,所強調的是透過知識的運用來達成創新,以 能提供 給顧客優越的產品功能、品質、價格或服務等價值,故廠商的創新能力是否健全, 對於廠商於市場上的競爭地位有所影響。換言之,對於科學園區之高科技產業廠商來說, 廠商創新能力應會是其建立競爭優勢的重要影響因素。再者,就政府政策面而言,科學園 區為政府重要的科技發展政策,政府為科學園區的產業與廠商提供諸多之協助,也影響 5.

(18) 廠商之發展與成長。因此,探討政府政策如何影響科學園區廠商之競爭優勢與績效,值 得一併探討,方能對本研究有全面性了解。. 本研究整理文獻上對於科學園區之研究後發現,於科學園區之相關議題上,學者 多數著重於探討科學園區之貢獻、科學園區之選擇與科學園區內之互動關係等三個研 究 方向。科學園區之貢獻方面,包括對於總體經濟發展的貢獻(Massey et al,1992; Geroski et al,1993;Castells&Hall,1994;Westhead&Cowling,1995;Harris& Trainor, 1995;呂清 松,1997) ,以及對個別廠商發展的貢獻(Massey et al,1992;Castells & Hall,1995;Chorda, 1996;Bozzo,1998;Löfsten & Lindelöf,2001;李文雄,1996) ; 其次在科學園區之選擇 方面,包括廠商在選擇科學園區時之考量因素(Perroux,1955;Hirschman,1958;Monck, 1988;沈宏谷,2002;Batstone,1998) ,其次在科學園區內之互動方面,園區內廠商與 園區研發機構與大學的合作(Castells & Hall,1994;Gower & Harris,1994a,b,、1996; Westhead&Storey、1995;Vedovello,1997;Phillimore,1999;Löfsten&Lindelöf,2002), 以及園區廠商彼此之間的互動與交流(Felsenstein,1994;Phillimore,1999);還有在 科學園區之經營佈局方面,包括科學園區廠商全球化經營模式-科技產業聚落之發展:矽 谷、新竹與上海)(單驥、王弓,2003)。以上說明可知,過去文獻多在探討科學園區之 貢獻、科學園區之區位選擇與科學園區內之互動關係等單面向領域研究。但在群聚 (Cluster)與網絡(Networks)發展的結果下,結合產業面、廠商面與政府政策面因素,探討 影響科學園區廠商競爭優勢及績效之整合性議題之文獻卻鮮少著墨。因此,本研究在本 人國科會 97、98 自行研究之先導研究中,了解各科學園區發展年代不同、規模不同、產 業特色不同、群聚型態也不同,為避免研究時間不足,投入各科學園區比較研究,恐反 造成本研究觀察範疇的失真,故而選定新竹科學園區及其進駐廠商做為本研究之研究對 象,中科、南科則暫時緩議,留做後續延伸性研究之參考(黃慶銘,徐昊杲,2007, 2008);故 而納整過去相關研究,採用生態理論、資源基礎理論以及資源互賴理論做為基礎,並以 竹科廠商生態演化與全球化現象,納入群聚與網絡理論之觀點探討,建立一整合性架構; 探 討群聚(Cluster)與全球網絡(Globe Networks)發展的結果下,產業發展、廠商創新能力、及 政府科技政策,對竹科廠商之競爭優勢及績效之影響 。透過本研究之探討與分析,除了 6.

(19) 可對科學園區生態演化與全球化之後竹科時代提供更多探討空間之貢獻度,亦可以提供 給政府及廠商策略發展之參考與建議;學術貢獻上,也希望透過更多面向的蒐集與研究, 尤其在晚近十餘年竹科廠商全球化網絡經營模式(矽谷研究與下單→竹科接單與開發→上海製 造與出貨)的研究資料探索,可以彌補文獻之不足 ,增加科學園區相關文獻之完整性。此外, 在觀察並探討科學園區廠商創新服務需求,也連帶要思考創新商業模式(包含:供應商 關係模式及顧客關係模式)與創新網絡化模式;企業的生產中途和最終用品是價值鏈中 最重要的創新來源,價值鏈中對公司創新影響最大的是以「顧客」 、 「供應商」或「價值 鏈」和「供應鏈」中其他成員進行貿易之關係作為(Bergman & Feser, 2001)。最後,所 謂新產業與新組織之作法部分:產業群聚下「價值鏈」是主要創新來源及新產業與新組 織之推行動力(Bergman et al., 2001) 。公司以核心能力向長型價值鏈發展新產業(Steinle & Schiele, 2002) ,以公司核心能力向跨業投資新公司,及以充沛的資本支持研發能量繁 衍新事業與新市場需求;由於新產業之產生需制定新組織之運作模式及制度程序,在組 織上需要有所調整配合。最後整合包含下列因素: 新產品推行、新服務的推行及新產業 與新組織的推行,也納入作為本研究衡量之基礎。. 綜合以上的觀點,本研究便藉由對產業群聚與網絡關係相關理論的探討,試圖由 過去學者所提出的理論整理出產業群聚形成之策略性資源、產業群聚與網絡關係與公司 創新優勢作法,探究產業群聚與網絡關係應該會影響科學園區產業引進、企業集中與群 聚關係及其產生之效果並造成公司創新優勢發展,並進而影響各國科學園區之發展績 效。本研究並擬檢視與竹科與前發展現況對公司之創新優勢作法,進而以驗證的方式驗 證這些假設。期望研究結果能瞭解竹科產業群聚之發展現況並比較其差異,除希望能作 為學術參考貢獻外,亦能提供我國政府科技政策之建議與各科學園區之營運管理之參 考。.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之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在探討新竹科學園區在群聚與 網絡關係下,產業發展、廠商創新能力與政府科技政策對於科學園區廠商競爭優勢之影 7.

(20) 響,另外延伸至科學園區廠商績效,以了解產業發展、廠商競爭優勢與政府科技政策對 於科學園區廠商績效之影響。本研究並提出改進建議,俾供政府與企業提升產業競爭力 參考方向。 因此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為: 一、 探討產業發展對於竹科廠商之創新能力與競爭優勢的影響。 二、 探討竹科廠商資源與創新能力對於廠商競爭優勢的影響。 三、 探討政府科技政策與廠商創新能力之交互作用對於竹科廠商競爭優勢之影響。 四、 探討產業發展與持續性競爭優勢對於竹科廠商績效的影響。 五、 探討政府科技政策與廠商持續性競爭優勢之交互作用對於竹科廠商績效影響。. 第三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首先界定出研究目的與範圍,為新竹科學園區廠商競爭優勢來源之探討。接 著 本研究進行文獻之蒐集與研討,了解過去新竹科學園區文獻之相關研究與議題,以及 競爭優勢、廠商創新能力、產業發展、政府科技政策等構面之研究成果與發現,並藉此 確立本研究之研究架構與假設。在研究架構與假設之後,本研究便根據研究架構與假設 進行專家訪談,與問卷設計並修正問卷內容,之後進行問卷發放與調查,發放對象為進 駐新竹科學園區六大產業廠商。俟問卷回收後,本研究便整理回收問卷並進行統計 分析,以探討本研究假設與各構面之關係,並依據資料分析的結果驗證假設與討論,最 後再根據分析結果提出本研究之結論與建議。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如下圖1-3.1 所示:. 8.

(21) 全球化下科學園區產業聚落與網絡 之創新轉型與加值服務的問題探討 並研提本研究之動機、目的與發問. 全球網絡、產業聚落與創新服 務之文獻分析與現況探討. 探討先進國家科學園區創新 服務機制現況彙整初稿草案. 研究設計 (研究取向與範疇、工具方法與流程 研究假設). 第一次專家會議: 初稿研修審查及確認審查原則 ,以確保內涵與撰寫體例一致. 設計問卷 並實施調查. 對專家學者與園區廠商 實施焦點訪談. 問卷 統計分析. 對專家學者與園區廠商 實施焦點訪談. 第二次專家會議: 研訂及確認科學園區創新加值系統模式, 研提最適廠商績效與服務價值發展系統. 撰寫研究報告 並提出結論與建議. 圖1-3.1:本研究研究流程. 9.

(22)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因為研究主題考量國內三個科學園區發展各具特色,南部科學園區發展以 奇美光電為旗艦公司,逐漸形成光電產業聚落。中部科學園區發展以有達光電為旗艦公 司,且因台中地區原有模具、精機產業逐漸形成光電與精機產業聚落,但對於高科技產 業發展仍未具全面。. 新竹科學園區因發展近三十年,以電子產業為主且成產業群聚,但其產業鏈與產 品面涵蓋高科技半導體、光電、電腦、通訊、精機、生物科技等六大產業;廠商經營全 球化,形成具有矽谷-新竹-上海之連結模式,符合本研究之研究主題與方向,故以新 竹科學園區為研究主軸,並針對目前園區六大產業,同時具有上、中、下游完整垂直整 合之群聚現象與廠商間與學術合作等組織內、國內、跨國等網絡關係作為範圍,並聚焦 在新竹科學園區內所屬之群聚廠商作為研究對象。. 二、 研究限制 本研究在研究限制方面提出下列幾點: (一)、本研究構面與因素涵蓋之層面甚廣 產業群聚策略性資源產業群聚關係與創新優勢所包涵之層面甚廣,本研究僅 就依SDAG( 2001)所提聖地牙哥產業群聚提供一個競爭優勢地區「Clusters Provide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for the San Diego Region」作為本研究大方向,另在其它方 面可能無法全面性與細節性之探討,因此將之列為本研究之限制。. (二)、本研究之範圍廣範使問卷回收較為困難 本研究以矽谷、竹科、南科為研究範圍甚為廣範,尤其在國外科學園區部分 時會面臨受訪者對該園區資訊有不充分現象,而造成問卷填寫回收率低、無法回 答、該園區不予作答、問卷題目過多而不予作答等問題,實可列為本研究之限制。. 10.

(23) (三)、研究之構面抽象概念化與問卷題目有深度且問項較多 本研究各構面均較為抽象與概念化包涵產業群聚策略性資源產業群聚關係與 創新優勢等,且問卷題目有深度及問項較多,一般的企業界即使是中階主管似較 難回答可能,只能取樣高階主管才會填寫,因而導致問卷之回收率偏低,因此本 研究特別在此提出,供後續研究作為參考。. (四)、學術化用詞及答題者之主觀價值判斷 本研究之思考觀點屬於學術上的想法並盡量與實務理念互相結合,因此在構面的建 立與問卷的用詞上都較為學術化答題者難免造成落差,就如「網絡」在於要應用時反而 不讓答提者不熟悉,導致本研究結果難免有所偏差;不過這正是反應現實產業與公司情 形,網絡關係他就是在, 但是要實際應對的人反而不知如何操作? 在構面的衡量部分, 因屬於答題者之主觀看法,因此答案可能受個人主觀價值判斷之影響,導致結果難免有 所偏差。. 第五節. 名詞釋義. 一、科學園區(Science Park) 本研究的研究主體科學園區(Science Park),根據世界科學園區協會的定義(IASP, 2009),科學與科技園區(Science & Technology Park)是企業和研究機構適合發展全球 知識型經濟的地區,也是促進經濟發展和競爭力的地區或城市。 設置的目的: (1)、創造新的商業機會和加值成熟企業 (2)、培養創業精神和培育創新型企業 (3)、創造以知識為基礎的就業機會 (4)、建設有吸引力的空間為新興的知識型工作者 (5)、加強大學和公司之間的技術與交流合作. 11.

(24) 二、產業群聚(Industrial Cluster) 本研究的研究議題產業群聚,Porter (1998) 提出產業群聚(Industrial Cluster)為「在 特定地區中以共通性和互補條件作為連繫的相互依存公司和相關機構組成的地理上緊鄰 的團體。群聚包含與競爭有重要相關性的產生和其他實體連結…包括政府和其他機構, 例如大學、標準制定機關、智囊團、職訓單位和商會」。. 三、產業網絡(Industrial Network) 產業網絡(Industrial Network)所指的是一群各自擁有獨特資源、也相互依賴 對方資 源的企業組織、透過血緣宗親等人際互信關係、資本往來、企業聯合、策略聯盟等基礎, 利用專業分工、資源互補等合作關係,在要素投入、生產製造、銷售管理上進行互動,長 期所形成正式或非正式互惠關係。產業網絡乃是組織之間的合作,表示廠商因合作而形成 的關係網(Thorelli, 1986 )。. 四、競爭優勢(Competitive Advantage) 企業競爭力取決於企業擁有的競爭優勢(Competitive Advantage) ,而競爭優勢就資 源基礎觀點而言,持續性競爭優勢乃是公司在產品/市場範圍中所具有的特質,而這些特 質可以為公司帶來比其他競爭者更優越的競爭地位(Ansoff. &McDonnell,1990) 。. 面對外部之競爭環境,廠商必須辨識、澄清、培植、發展組織獨特的資源,並能連結 公司的競爭優勢與策略,利用難以模仿的資源與獨特的能力來獲取可持久競爭優勢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Barney,1991;Barney,1996;Grant,1991;Prahalad and Hamel,1990;李仁芳,1994)。. 五、績效(Performance) 廠商績效Venkartraman. & Ramanujan(1986)、Robbins(1996)對廠商之績效. 衡量加以發展,分為下列四種指標,分別是:產品績效、財務績效、市場績效:如市場 佔有率、市場成長率組織效能績效。且就資源優勢而言,若廠商能輕易取得稀少、有價 值之資源,則公司員工之凝聚力與士氣便可獲得提昇,並能降低成本。綜合言之,透過持續 性競爭優勢可以使廠商達到卓越的效率、品質、創新或顧客反應(Hill & Jones,1995) , 進而可提升廠商之營運績效。 12.

(2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分為四節,首先第一節 科學園區之定義與發展,探討科學園區之有關文獻, 了解定義與發展;第二節 科學園區相關研究,將歷來科學園區之論文與研究,予以彙 整與理解;第三節 科學園區相關理論,探討本研究所用理論基礎,生態理論(Ecology Theory)、資源基礎理論(Resource-Based Theory)、資源互賴理論(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等逐一整理為本研究展開鋪陳;最後,第四節 各變數之相關文獻,蒐集並整 理產業發展、廠商創新能力、政府科技政策與科學園區廠商競爭優勢與績效等構面變數 之相關文獻,進行探討為本研究展開鋪陳。. 第一節. 科學園區之定義與發展. 一、 科學園區之概念 從1951年世界上第一個科學園區—史丹佛科學園區(也就是後來延伸發展的美國 “ 矽谷” )誕生至今,高科技的“ 科學園區” 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目前已遍佈世界各地,總 數逾千。Westhead(1997)指出科學園區反應了以下之基本假設:從基礎科學研究中產 生科技創新,科學園區能提供育成環境使純粹之學術研究可轉變為實際產出。近年來, 工業化國家強調對於新科技公司(New Technology-Based Firms,NTBFs)發展的支持, 而若公司能和其他公司或外部機構之間建立合作網路,則公司便能有效率的使用研發資 源(Bakouros et al,2002) ,在此趨勢下,各國紛紛成立科學園區以協助產業發展與技術 升級。. 二、 科學園區之定義 世界科學園區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ce Parks;IASP,2003)將科學 園區定義為:科學園區為一種由專業人員所管理之組織,其目標乃欲藉由促進創新文化、 強化相關產業之競爭力與知識機構,進而增加社區共同體之財富。為了達成此目標科學 園區必須促進及管理與大學、研究機構、公司、市場之間的知識與技術交流;透過育成與 釋出新廠商之過程(Incubation and Spin-off processes)來促進具有創新能力之廠商的形 成與成長;並提供其他集合高品質空間與設施之具有附加價值的服務。英國科學園區 13.

(26) 協會(UK Science Park Association,2003) 對於科學園區的定義為具有以下功能之資 產機構:與大學、高等教育機構或研究中心存在正式或作業上的 連結;用來鼓勵知識密 集之企業之形成與成長;具備有將技術與經營技術移轉給企業之管理功能。 亞洲科學園區協會(Asian Science Park Association, ASPA),亞洲科學園區協會成立 於1997年,原名東亞科技園協會,2000年更名爲“ 亞洲科學園協會(ASPA) ,會址設於 韓國,是亞洲地區科學園區的網絡組織。以亞洲地區為發展重點,與世界接軌的科學 園區組成的非盈利組織。宗旨是通過亞洲科學園之間的資訊交流,促進其共同發展, 經過近十年的發展,ASPA現已在亞洲地區擁有三十幾個科技園區會員單位。 美國大學研究園區協會(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Research Parks;AURP,2003) 對於科學園區的定義為具有以下功能之資產機構:現存或規劃中的土地及建築物,主要 是針對公私部門的研發機構、高科技公司及其支持性服務而設計的;與大學、高等 教 育機構或研究中心存在契約式與(或)正式所有權、作業上的連結關係;藉由產業 和 大學之間的合作關係扮演著促進研發的角色,並協助新公司的成長與促進經濟發 展; 扮演協助大學與進駐廠商之間的技術與經營管理技巧之移轉的角色。 Massey et al(1992) 整理設立科學園區之目標,列舉以下十項重要之目標:促進 更高程度的高等教育機構(HEI)之連結,與將科技從HEI 移轉至科學園區廠商; 促 進新興科技廠商(NTBFs)的形成;鼓勵由學術界釋出之新廠商(spin-off firms) ; 鼓勵 現有高科技廠商之成長;鼓勵廠商發展具競爭力之科技;創造廠商之間的綜效; 改善 當地的經濟發展;改善地區形象,特別是工業衰退之地區;直接或間接創造工作機會; 提升當地現有廠商之競爭力。孔憲法(1996)將科學園區定義為:經由規劃開發的產業 地區,其基本目的在培育、聚集重視研究發展活動的廠商與機構,以發達高科技產業。 根據以上對於科學園區之定義,本研究認為科學園區之功能在於提供育成環境並有 效率的使用研發資源,使科學研究能進一步轉換成科技創新與實際產出,進而對於國家 整體經濟發展有所貢獻。. 14.

(27) 三、我國科學園區之發展與現況 (一)、 新竹科學園區之發展 因應全球科學園區發展的潮流,台灣於1980年開始籌設第一個科學園區-新竹科 學園區,仿效矽谷的成功經驗,1968年當時的經濟部長李國鼎在美國演講時提出建立 科學園區的初步構想,1976年國科會主委徐賢修建議政府針對科技產業的特性,建立 一個適合科技產業發展的健全環境,而後行政院長蔣經國在院會中指示經濟部、教育部 與國科會在六年經建計畫中籌擘科學工業園區的推動,以激勵國內技術的研究創新與高 級技術工業的發展。1978 年國科會正式主管園區業務,並在1979年完成「科學工業園 區設置管理條例」與「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組織條例」的立法程序,1980年9月科學工 業園區管理局正式成立,12月在新竹成立科學工業園區,是當時全球僅有創設的「研 發製造兼顧的科學園區」。. 新竹科學園區(Hsinchu. Science Park) (簡稱竹科)發展迄今29年,已成為台灣. 高科技產業的重鎮,除塑造高品質的研發、生產、工作、生活及休閒的人性化環境, 並設立「單一視窗」的服務機制,讓高科技產業專心致力於產業發展,達成激勵國內 工業技術創新,培育與推動高科技產業發展的目標。新竹科學園區成功的發展經驗, 落實地方發展與國土建設之政策功能,提昇產業升級發展、實證了高科技產業群聚 (clustering)效果之全球成功個案之一。. 台灣科學園區之目前分佈,台灣北、中、南部一共有3個核心科學園區(Core Park) 及8個附屬衛星科學園區(Satellite Park),吸引資金超過4兆元。新竹科學園區目前含括6 個園區,分別是新竹科學園區與竹南、銅鑼、龍潭、新竹生醫和新近開發的宜蘭園區 等5個衛星園區,總開發面積達1,300餘公頃。衍生出的中部科學園區包括台中園區、 虎尾園區和後裏園區,總面積將近770公頃。衍生出的南部科學園區包括台南園區和高 雄園區,面積超過1,600公頃。總計11個園區總面積超過3,700公頃,台灣「科技矽島」 的建設,已然建構成形。. 15.

(28) 圖 2-1.1 我國科學園區開發現況 資料來源: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97 年報. (二)、 新竹科學園區之現況 1.發展現況 新竹科學園區成立後,入區公司數由民國 75年的 59家成長至民國 97年 12月止的 430家廠商,根據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97年12月統計季報(2009),其中積體電路產業 為197家,光電產業52家,生物技術產業32家,精密機械產業25家,通訊產業46家,電 腦及週邊產業 52家及其他3家;營業額也從民國 75年的170億成長至民國 96年底的1兆 1,460 億,然因遭逢世界性金融風暴影響,營業額才下滑約12%至民國 97年底的1兆80 億,其中積體電路產業7,800億,電腦及週邊產業837億,通訊產業2,74億,光電產業2,323 億,精密機械產業82億,生物技術產業 62億。就業員工數也由民國 75年的 8,275人成長 為民國97年底的 130,577人,其中積體電路產業 82,714人,電腦及週邊產業 13,000人,通 訊產業6,812人,光電產業24,554人,精密機械產業2,084人,生物技術產業1,094人,顯示 出近年台灣高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 以及竹科促進經濟成長的重要貢獻。. 馬維揚(1999)指出與其他世界知名的科學園區相比較,新竹科學園區有以下特點: 1、資源歸屬與籌建方式:以國有土地配合國家優惠資源配置支援,與國外基於區域產 業 科技有利環境條件自然匯聚形成不同。 2、研發與行銷:我國偏重科技產業之產銷營運,國外則著重科技基礎及應用研發。 3、政府獎助:享有租稅、研發及人才培訓等優惠獎助,而國外則多位享受此種優惠。 16.

(29) 新竹科學園區成立後,入區公司數由民國75年的59家成長至民國97年12月止的430家 廠商,根據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97年12月統計季報(2009),其中積體電路產業為197家, 光電產業52家,生物技術產業32家,精密機械產業25家,通訊產業46家,電腦及週邊產業 52家及其他3家;營業額也從民國75年的170億成長至民國96年底的1兆1,460億,然因遭逢 世界性金融風暴影響,營業額才下滑約12%至民國97年底的1兆80億,其中積體電路產業 7,800億,電腦及週邊產業837億,通訊產業2,74億,光電產業2,323億,精密機械產業82億, 生物技術產業62億。. 新竹科學園區普遍被認為是全球相當成功的科學園區之一,竹科之所以能夠成功,與 設立的時機及環境有密切的關係。目前竹科每人每年的生產力將近900萬元,是台灣全國 一般製造業的2.5倍。竹科的營業額也佔全國製造業營業額的1/10左右,能有這種表現, 科技的競爭力是關鍵因素。. 新竹科學園區含括之6個園區中-新竹園區、竹南園區、銅鑼園區、龍潭園區、新竹 生醫園區、宜蘭園區。目前已有廠商進駐並營運之園區包括:新竹、竹南、及龍潭園區, 新竹園區面積625 公頃,產業聚落主要是半導體產業和光電產業,園區廠商中,從工研 院和清交大衍生的公司超過50家,可見大學和科學園區有著密切的依存關係。至96年底 高科技廠商總計395家,員工129,479人,96年度總營業額達11,462億元,實收資本額達 11,600億元。至97年底竹科有效核准入區廠商家數449家,登記入區廠商達430家。至97 年底止從業人員130,577人。但是97年因受到能源危機、美國次級房貸及全球金融風暴影 響,第4季景氣急凍,消費性電子需求驟減,加上雙D產業價格崩跌,使半導體產業相關 廠商營收雪上加霜。竹科97年全年營業額為10,080億元,較96年衰退12.06%。. 17.

(30) 表 2-1.1.新竹科學園區近五年(93-97 年)營業額成長情形 (新台幣億元) 13,000.0 12,000.0 11,000.0 10,000.0 9,000.0 億 8,000.0 元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0. 11209. 10859. 10080. 9897. 9293. 8578 6625. 6509. 11462. 7054. 4550. 年 87. 年 88. 年 89. 年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94. 年 95. 年 96. 年 97. 資料來源: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97 年報. 在人力方面,園區高科技人才聚集密度高,96年從事研究創新與工程技術發展的科 技人力占32%,生產製造與行政管銷人力占68%,其中海外學人返國創業之碩、博士4,263 人; 97年從教育學歷來看,具有專科以上學歷者佔有71%,大學以上者占51%,而具有 碩士學位者超過28,000人,博士學位者突破1,600人。. 表 2-1.2. 新竹科學園區近五年(93-97 年)就業人數成長情形 就業人數. 135,000 130,000 125,000 120,000 115,000 110,000 105,000 100,000. 129,479. 130,577. 96年. 97年. 121,762 113,329. 114,836. 93年. 94年. 95年. 資料來源: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97 年報. 在人力方面,園區高科技人才聚集密度高,96年從事研究創新與工程技術發展的科 技人力占32%,生產製造與行政管銷人力占68%,其中海外學人返國創業之碩、博士4,263 18.

(31) 人; 97年從教育學歷來看,具有專科以上學歷者佔有71%,大學以上者占51%,而具有 碩士學位者超過28,000人,博士學位者突破1,600人。. 2. 97年營運分析 (1)、廠商投資 96年全球經濟景氣延續2005年底復甦力道,全面穩健成長。新竹科學園區2006年之 營運表現優異,總營收達11,209億元,較2005年成長14%,再造歷年營收新高。2006年園 區整體產業較2005年成長強勁,入區申請熱絡計有41家新設公司,帶入資金197.11億元, 分別較2005年成長37%及39%,既有廠商亦有51家增資擴廠,增資額達1,042億元。截至 2006年12月底竹科入區廠商已達395家,從業人員117,851人,較2005年增加約3,000人。 整體實收資本額12,460億元,較上年成長10%,整體營運規模再創高峰。但是97年因受到 能源危機、美國次級房貸及全球金融風暴影響,第4季景氣急凍,消費性電子需求驟減, 加上雙D產業價格崩跌,使半導體產業相關廠商營收雪上加霜。竹科97年全年營業額為 10,080億元,較96年衰退12.06%。. (2)、各產業營業額、進出口貿易及投資引進產品技術情形: a、. 各產業營業額變動分析. 六大產業96年總營業額總營收達11,462億元,中有71%來自積體電路產業達7,971億 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7%。其中晶片製造包括晶圓代工及DRAM,營業額達4,963億元, 占IC產業62%;次之為電路設計營業額為2,062億元,占IC產業26%,兩次產業皆分別較 上年同期成長17%及15%。光電產業營業額1,606億元,為園區第二大產業,其中以平面 顯示器產業營業額1,252億元為大宗,較上年同期成長19%。園區第三大產業為電腦及週 邊,營業額1,015億元,接續為通訊產業453億元、精密機械產業133億元及生物產業31億 元。. 19.

(32) 表 2-1.3. 新竹科學園區 96-97 年各產業營業額成長比較表(新台幣億元). 資料來源: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97年報. b、. 進出口貿易. 從園區96年進出口貿易結構分析,2006年園區進出口貿易總額達9,823億元,較上年 成長20%。出口額5,929億元,進口額3,894億元,分別成長了22%及18%。以主要進出口 國別觀之,中國大陸及香港是園區產業的主要出口市場,占園區總出口額39%,次之為日 本、馬來西亞、美國及韓國。園區廠商之主要進口國別仍以日本、美國居首,占總進口 額之56%,進口項目以製程設備為主,次之為中國大陸、新加坡、香港及韓國。 從園區97年進出口貿易結構分析,園區進出口貿易總額達7,733億元,較上年衰退 21%。出口額5,258億元,進口額2,475億元,分別衰退了15.82%及-39.55%。以主要進出口 國別觀之,中國大陸及香港仍是園區產業的相當倚重的主要出口市場,占園區總出54%, 次之為日本、韓國、美國及新加坡。園區廠商之主要進口國別仍以日本、美國居首,占 總進口額之52%,進口項目以製程設備為主,次之為中國大陸、新加坡、香港及韓國。 c、 投資引進產品技術 97年廠商申請入區狀況熱絡,共引進50家新設公司,引進投資金額290.5億元。 新入區較具特色廠商包括 (a). 、創新技術:高通顯示器製造及高強光電科技合作開發結合微機電技術、 不需濾光片等材料之顯示器。. 20.

(33) (b) 、重要材料廠商:台灣駐極體 (奈微米含氟駐極體材料及薄膜) 、九垚(氧 化系陶瓷零組件及其材料) (c). 、太陽光電產業:廠商前仆後繼紛紛申請入區,目前竹科已有十一家太陽 光電上下游廠商,97年度引進矽晶圓太陽能電池廠商樂福太陽能、太陽能 追日系統菘銓科技及太陽能晶片製造商旭晶能源等。並陸續有數家太陽光 電廠商前來洽談入區程序. (d). 、設備及重要零組件產業:日商誼特(半導體業製造設備之晶圓靜電吸盤 與加熱器) 、精曜科技(太陽能產業用電漿輔助化學氣相沉積設備系統)。. 表 2-1.4. 新竹科學園區近三年(95-97 年) 引進新投資案核准表. 年度 產業 積體電路 光電產業 電腦週邊 通訊產業 精密機械 生物技術 合計. 97年 家數 投資額 20 165.1 18 97.2 4 10.1 1 3.6 3 8.3 4 6.3 50 290.5. 96年 家數 投資額 20 57.8 16 120.2 3 13.0 6 10.8 3 28.0 2 3.8 50 233.5. 資料來源: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97年報. 21. 家數 18 10 2 2 5 4 41. 95年 投資額 110.9 68.4 2.0 2.0 8.3 5.5 197.1.

(34) 第二節. 科學園區相關研究. 本研究整理文獻對於科學園區之探討後發現,科學園區文獻大致可分為三類,分別為科 學園區之貢獻、科學園區之選擇與科學園區內之互動關係,本節將從這三個角 度去探討與 整理科學園區之相關文獻與研究。. 一、科學園區之貢獻 Castells&Hall(1994)指出,建立科學園區的主要動機有三,其中之一便是促進 區 域發展。Massey et al(1992)整理設立科學園區之目標,也認為科學園區改善當地 的經 濟發展及提升地區形象,特別是工業衰退之地區。科學園區之產業或廠商能提供 帶動國 家整體發展之經濟效益 ,包括創造工作機會 (Westhead&Cowling, 1995; Castells&Hall,1994) 與提升財富(Geroski et al,1993;Harris&Trainor,1995)。 在我國之科學園區之研究上,張璠與張吉宏(1997)從發展角色、園區機能、引進 產業、營運管理等方面評述科學園區的本質。在發展角色方面,未來高科技產業的研究 發展將以現有的新竹科學園區與台南科學園區以及2003年才設置的中部科學園區之科 技產業的波及效果。在機能方面,以研發機能為主,量產為輔。在引進產業方面,希望 能引進較高或較先進水準的產業,在營運管理上園區形同一個境外的保稅特區,並提供 「單一窗口」的一元化服務。同時對於欲進駐工業園區的產業,必須嚴格要求是否屬於 新興工業與關鍵技術的產業,而配合的下游產業可依據產業類別和技術層級納入科學園 區或分派到其它工業區。. 二、對個別廠商發展之貢獻 Chorda(1996) 認為科學園區是一個高度創新網路的集合體,提供了科學、技術、 教 育和企業的連結,同時也能提昇地區的競爭力;而科學園區的功能有協助新公司的 成立 與發展、促進技術移轉與達到研究機構與企業共同研發的綜效,以及維持與當地 環境順 暢的溝通及資訊交換等。 Bozzo(1998)認為政府對於科學園區應承諾提供一個適當環境,來增加企業的 動 態競爭力。而科學園區營運策略主要根基在對研發活動的承諾,並且提供特殊與訓 練 的服務,來擴展技術網路與相關社會、經濟與文化發展的關係。. 2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依據相關主管機關 95 年的統計資料顯示(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管 理局、行政院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行政院經濟部工業局),中部 科學工業園區廠商員工數

• 新竹科學園區科技生活館 (Life Hub) 2F 愛 因斯坦廳外牆利用 QR Code 拼出圖像.. QR Code

• 新竹科學園區科技生活館 (Life Hub) 2F 愛 因斯坦廳外牆利用 QR Code 拼出圖像.. QR Code

孟塞爾色彩科學實驗室(Munsell Color Science

Keyword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Eco-Industrial Park, Industrial Symbiosi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國家科學委員會(2001)委託於南部科學園區內進行之現地振動衰減試驗,以人工振

Key word: OEM, ODM, Projector, Competition Strategy, Core Competitiveness, SWOT Matrix, Analysis-Of-Five-Forces... Projector( Digital Light

(1998), “The Cabral-Dahab Science Park Management Paradigm: An Introdu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Vol. (2004), “The Cabral-Dahab Science Park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