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當代中國學在臺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的肇基與嬗遞(1968-2015)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當代中國學在臺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的肇基與嬗遞(1968-2015)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62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邱坤玄. 政 治 大. 學. ‧ 國. 立. 博士. 當代中國學在臺灣:. ‧.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的肇基與嬗遞(1968-2015).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褚填正 2015 年 7 月.

(2) 摘. 要. 本文以當代中國學為核心,並以 1968 年肇基的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為實際 個案,探討臺灣在此學術領域的發展與嬗遞。東亞研究所由吳俊才先生一手創 建,標誌臺灣在此學門的學術化與國際化,並能與美國及其他國際學術機構接 軌與交流,此所也因而在早先擁有卓越的國際學術聲譽。其後,隨著美蘇兩極 的冷戰到後冷戰國際局勢的變化,以及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轉變影響,都使國 際學界在研究方式上產生不同層次的討論,東亞研究所也在這些影響之下不斷 進行議題與研究方法的擴充與調整。因而,本文再劃分三個時期,並從課程演 進、博碩士論文的學術產出、東亞季刊到東亞研究的期刊刊文,深入觀察東亞. 政 治 大. 研究所的不同面向發展與實際成果。其中,在課程方面可區分為兩大系統與四. 立. 大領域,也因為具有臺灣自身特色的課程安排,使得初期聘任師資雲集國內包. ‧ 國. 學. 括國際關係研究所、政大與臺大各領域的傑出師資,同時國外許多學術機構優 秀人士也在此客座。隨著與國際學術界持續交流,研究方法也從過去較為強調. ‧. 文獻與歷史的方式,轉而從 1970 年代中後期逐漸走向更為社會科學化的趨勢, 並逐步在師生的專著與博碩士論文中引用不同範際的學門領域相關研究理論與. Nat. sit. y. 範式,同時也因為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實際的田野調查也成為重要的研究方. al. er. io. 式,這些從理論對話與實地檢證的不斷融合與發展,呈現更多不同當代中國學. v i n Ch 術交流上扮演重要角色,包括舉辦相關學術會議與兩岸學者交流。時序至今, engchi U 東亞研究所也面對更多學術的挑戰,包括相關學門與機構也不斷在此領域有所 n. 的樣貌。此外,隨著國際局勢與兩岸關係的變化,東亞研究所也逐漸在兩岸學. 著墨,因而如何調和原有的意識形態與中共黨史等傳統課程與新課程,以及逐 漸深化當代中國學,展現獨特性與走向東亞學派都是未來持續努力的目標。 關鍵詞:當代中國學、冷戰、吳俊才、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3)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 in Taiwan: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Graduate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1968-2015 Abstract This essay focuses on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 and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in Graduate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Wu Jun-Cai established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that represented academic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this field. Graduate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exchanged and converged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academic institutions, and thus it also previously owned outstanding international academic reputation. With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changes from Cold War to Post-Cold War, and CCP push forward the policy about reform and opening to mak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ircles have different levels of discussion on research methods. Graduate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was also under the influence to expand and revise issues and research methods. Therefore, the essay distinguishes three periods to observe the changes and achievements of curriculum, theses and papers in East Asian Quarterly and East Asian Studies. The curriculum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ystems and four areas, and here gathered many domestic and foreign excellent teachers from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and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 With the continued international academic exchanges and its research methods transition from th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to social science in late 1970, and teachers and students monographs and theses cited different range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model.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theory. Furthermore, many researchers can commence fieldwork in mainland China, and reconcile the theory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Moreover, Graduate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graduall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ross-strait academic exchanges, including the organization of relevant conferences and cross-strait academic activities. Nowadays, Graduate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also faces more academic challenges from other academic institutions. Therefore, how to integrate the traditional curriculums such as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deology and new curriculums is an important thing. Simultaneously, they must continue to deepen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 and express uniqueness in order to achieve East School in the future.. Ch. engchi. i n U. v. Keywords: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 Cold war, Wu Jun-Cai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Graduate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4) 目 第一章. 次.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文獻回顧與評析.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18. 第四節. 章節架構. 22. 第二章. 冷戰中的肇基與近五十年的嬗遞. 政 治 大. 第一節. 美國與中華民國的匪情研究概況. 第二節. 蔣經國、吳俊才與東亞所的肇基. 75. 第三節. 近五十年的與東亞學派的努力. 109. ‧ 國. 學. 掌握國際共黨陣營本質與毛後期的探究時期. ‧. 第三章. 立. 第三節. y. sit. 研究生論文:當代中國學為主的探討 a v. 173. er. 139. n. 第二節. 異於西方:兩大系統與四大領域思維. io. 第一節. Nat. (1968-1979). 第四章. 25. i l C n 東亞季刊:多議題的學術平台 hengchi U. 211. 面對中共改革開放蘇東遽變與的應變時期 (1980-1995). 第一節. 既有課程的傳承與應對新局的調整. 237. 第二節. 碩士論文:議題取向分析. 275. 第三節. 博士論文:進階的知識產出分析. 317. 第四節. 東亞季刊:學術社群的知識交流. 341.

(5) 第五章. 因應江胡及習前期時局與多層面學術挑戰的深化 時期(1996-2015). 第一節. 引入學群課程與社會科學化的深化. 361. 第二節. 碩士論文:深化下的議題分析. 397. 第三節. 博士論文:理論範式的實踐分析. 451. 第四節. 從東亞季刊改版東亞研究的知識社群平台. 471. 第六章. 結論. 立. 政 治 大. 489. ‧ 國. 學 ‧. 附錄一:東亞研究所歷年博碩士論文. sit. n. al. er. io. 參考書目. y. Nat. 附錄二:從東亞季刊到東亞研究的目錄(1969-2012). Ch. engchi. ii. i n U. v. 499 551 601.

(6) 圖 次 圖 3-1. 東亞研究所此期碩士論文研究分析圖(1968-1979). 175. 圖 3-2. 中共建政後各面向研究分析圖. 190. 圖 3-3. 東亞季刊此期各論文分析圖(1968-1979). 215. 圖 4-1. 東亞研究所此期碩士論文研究分析圖(1980-1995). 277. 政 治 大. 圖 4-2. 鄧小平時期中共各面向研究分析圖. 立. 311. 圖 4-3. 東亞研究所此期博士論文研究分析圖(1980-1995). ‧ 國. 學 ‧. 399 449. 圖 5-1. 東亞研究所此期碩士論文研究分析圖(1996-2012). Nat. er. io. sit. 圖 5-2. 江胡及習前期主政下的各面向研究分析圖. 圖 5-3. 東亞研究所此期博士論文研究分析圖(1996-2012). v ni. n. al. C. hengchi U 圖 5-4. 東亞季刊及東亞研究各論文分析圖(1996-2012). iii. 342. y. 圖 4-4. 東亞季刊此期各論文分析圖(1980-1995). 318. 452 472.

(7) 表 次 表 6-1. 彙整關於研究的三時期碩士論文選題走向表. 493. 表 6-2. 彙整碩士論文關於中共歷代領導下的各面向研究分析. 494. 表 6-3. 彙整關於研究的三時期博士論文選題走向表. 495. 表 6-4. 彙整三時期的東亞季刊與東亞研究議題走向表. 49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n U. v.

(8) 第一章. 第一節. 緒. 論. 研究動機與目的. 1921 年成立的中國共產黨,於 1949 年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後中華人民 共和國經過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到如今的習近平掌政,整個發展 仍舊是國際間注目的焦點之一,特別是鄧小平時期所推展的改革開放,已使中. 治 政 展,也一直是各國關心的議題,包括美國、日本、歐洲等地,對於當代中國大 大 立 陸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外交等各個面向的了解,自是有其重要性,例 國大陸在現今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因此,對於這個政權從建立到發. ‧ 國. 學. 1. 如有學者即對於早先研究社群與研究取向進行歸納與探討。 同時許多研究成果 也成為重要的研究參考。2身為與中國大陸長期抗衡的中華民國臺灣,對於中國. ‧. 大陸的理解更有其切身的需求與急迫性,也連帶發展出不同情勢下的研究取. 3. 4. 5. y. al. n. 2. sit. io. Harry Harding ,”The Study of Chinese Politics: Toward a Third Generation of Scholarship ”,World Politic ,Vol. xxxvi , No2,1984,pp.284-307. 此處舉要包括 Lucian W. Pye, The dynamics of Chinese politics(Cambridge, Mass. : Oelgeschlager, Gunn & Hain, 1981). Andrew J. Nathan, China's crisis : dilemmas of reform and prospects for democracy(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0).Franz Schurmann ,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8). 政治大學於 1927 年在南京創立,前身為中央黨務學校,後來改組為中央政治學校,蔣中正任 校長,戴傳賢任教務主任,羅家倫為教務副主任,校務多由羅先生擘劃。1931 年,曾任代教 育長的羅家倫先生便期許中央政治學校以英國倫敦政經學院與法國巴黎政治學校兩校為目 標,1954 年在木柵復校,以人文社會學科著稱,近年以哈佛大學為標竿。吳思華等,大學的 蛻變:指南山下的創新實踐(臺北:遠流,2014),頁 26-33。 東亞研究所碩士班從 1968 年招生,所址暫設臺北市金華街政治大學公企中心(1962 年成立), 1970 年春隨同國際關係研究所遷至文山區萬壽路 64 號;期間設立「東亞問題研究班」 (1969 至 1975 年止,修學分不授學位);博士班於 1981 年招生,1993 年起與公企中心合辦「大陸事 務研究班」 (1993 年至 2000 年)與「大陸事務碩士學分班」 (2001 年起)。2000 年 8 月校本部 綜合院館落成,所址再遷至政大校園內至今。歷任所長為吳俊才、郭華倫代所長、曹伯一、 芮和蒸、趙春山、楊逢泰、張煥卿、施哲雄、邱坤玄、魏艾、李英明教授,現任所長為寇健 文教授。東亞所網頁:http://eastasia.nccu.edu.tw/intro/pages.php?ID=intro。 吳俊才(1921-1996),中央政治學校新聞科畢業、印度德里大學歷史研究碩士,曾入英國倫敦 大學政治經濟學院研修國際關係,專長在東南亞區域研究。1951 年由英回臺,曾任教於臺灣 大學歷史系、政治大學、師範大學歷史系等,也擔任國際關係研究所主任,創辦政治大學東 亞所,也先後擔任中國國民黨文化工作會主任、副秘書長,其後兼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實踐研 究院副主任。曾應聘為總統府國策顧問、中國國民黨考核紀律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電視公 1. er. 1. Nat. 向,出身政治大學3東亞研究所4(由吳俊才先生5創所)的知名學者楊開煌教授就. Ch. engchi. i n U. v.

(9) 認為從 1949 年以後到 2000 年之間,則是歷經「匪情研究」、「中共研究」與「中 國大陸研究」的發展階段。61995 年,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前所長李英明則於著 作中首先將習稱的「中國大陸研究」定義為「中國大陸學」,他認為:「隨著中 國大陸形勢和國際政治以及學術的發展演變,西方尤其是美國的中國大陸研究 途徑一直都在進行階段性的變化,如能掌握這種發展趨勢,對於我們深化對中 國大陸的研究應該是有所助益,而進行上述反思的主要目的,是要凸顯中國大 陸研究雖係奠基於科技整合的基礎上,但其實已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方法途 徑,我們可稱之為『中國大陸學』,它必須與其他學科進行緊密的辯證對話,但 同時也具有其相對於其他學科的自主性,而不必要扮演一種附庸從屬的角色。. 治 政 大 究霸權之下,如何使自身的研究走出自己的道路與權威,應該是共同努力的目 立 標。」因此在此書中分述官僚組織、理性選擇與利益團體研究途徑、派系研究途 今後當然必須繼續參考西方尤其是美國的研究成果,但不能在甘願籠罩於其研. ‧ 國. 學. 徑、「國家╱社會」研究途徑、「中央╱地方」研究途徑、結構主義與西方中心 主義等。71996 年,李前所長又出版中共研究方法論一書,進一步指陳以美國為. ‧. 主的中共研究領域,其研究典範歷經四個階段的變革:從中共建政到文革前的. sit. y. Nat. 「極權主義」(totalitarianism)模式、文革到毛澤東過世期間的「多元主義」. al. er. io. (pluralism)模式、中共改革開放到 1989 年六四事件的「結構主義」 (structuralism) 模式、六四之後的「後結構主義」(post-structuralism)模式,其中在第三個階段. n. v i n Ch 之後,美國的中共研究逐漸擺脫其他社會人文科學的附庸地位,成為一門真正 engchi U 獨立的「中國學」學術研究領域。在此分析基礎上,他進而闡述美國的中共政治 研究、美國的中共經濟研究、對中共改革問題的政治分析、鄧後大陸形勢與兩 岸關係研析、市民社會概念的應用等面向,期望對反思自己的中國大陸研究經 驗和成果能有所助益。82000 年,蕭新煌與陳明秀編有當代中國大陸研究書目彙. 編,極具參閱價值。9. 6. 7 8 9. 司董事長等職,對國家社會貢獻卓著。吳德里主編,「吳俊才先生年表」,愛國與愛才:懷念 吳俊才先生文集,頁 218-223。 他將戰後臺灣的研究歷程分為匪情研究時期(1949-1981)、中共研究時期(1971-1991)、中國 大陸研究時期(1988-)。楊開煌,「臺灣『中國大陸研究』之回顧與前瞻」,載於何思因、 吳玉山主編,邁入廿一世紀的政治學(臺北:中國政治學會,2000),頁 527-551。 李英明,「自序」,中國大陸學(臺北:揚智文化,1995)。 李英明,中共研究方法論(臺北:揚智文化,1996)。 蕭新煌、陳明秀編,當代中國大陸研究書目彙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東南亞研究區域研究計畫 2.

(10) 2003 年,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前所長施哲雄集結東亞研究所多位畢業博士 共同編撰專書,分從總論、政治、社會、經濟、外交軍事、文教等面向論述, 希冀能作為各大學中國大陸研究課程的教科書,並以「當代中國」為名。10此後,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石之瑜教授提出重大的研究計畫「中國學的知識社群研究計 畫」,即是針對世界各國如美、日等國重要的中國研究進行源頭研究,招募研究 生進行各個領域的探索研究,時至今日也已有許多重要成果呈現,對於理解世 界各國的中國研究理路,有非常重要的依循脈絡,同時也提供新一批的中國研 究者,一個偌大的對話圖像。112011 年,由政治大學中國大陸研究中心12主任王 振寰集結諸多學者專家共同編著的專著中,則於序言中提及在政府遷臺到解除. 治 政 大 究中心 主要任務是為政府從事匪情分析和資料收集,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成立 立 的宗旨是為政府培育從事大陸事務研究和行政人才,當時全臺灣只有東亞研究 戒嚴之前的中國研究,被定義為「匪情研究」,在此時期的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 13. ‧ 國. 學 ‧. 東亞研究資訊服務,2000)。 10 施哲雄等著,「主編序」,發現當代中國(臺北:揚智文化,2003)。 11 相關的研究議題與出版資訊,可參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研究中心「中 國學研究的知識社群」網頁。 12 2002 年,政大成立「中國大陸研究中心」,整合各中心學者,成為全臺最大的中國大陸研究 社群,並透過頂大計畫著眼於中國大陸崛起之制度變遷與經濟發展課題,包括黨政體制改 革、經濟與區域發展、環境治理、社會發展與基層治理、臺灣中國與東亞社會資本研究、公 民社會與 NGO 發展、中國社會管理創新與制度改革(中國農村)等主題,目前已提出「鑲嵌 在制度環境下的非正式政治」學術觀點,解釋中共政治同時出現制度化與派系較勁的悖論,同 時也提出「協商型的統合主義」理論架構,與既有的「國家與社會關係」理論對話。此外,中 心團隊也由過去建構企業史資料庫,轉為關注臺商的整體投資模式,用比較現實角度看臺灣 及中國企業的改變。吳思華等,大學的蛻變:指南山下的創新實踐,頁 167-169。 13 前身為「國際關係研究會」,成立於 1953 年,由邵毓麟、馬星野、卜道明(蘇俄問題專家) 諸先生發起,其宗旨專在研究中國大陸及國防問題,提供政府參考。1961 年,國際關係研究 會為擴大學術研究規模,擴展對國內外學術機構的聯繫與合作,呈准教育部改為「中華民國國 際關係研究所」,所址初設於臺北市中正路中央日報大樓七樓,下設國際、匪情、俄情、經 濟、邊疆等五個研究組及編譯、出版、資料、合作交換、秘書、會計、總務等七個業務組, 改制期間的設計與籌備,均出自吳俊才先生之手,乃為國研所實際的創辦人。1975 年, 「國際 關係研究所」改制為「國際關係研究中心」,隸屬政治大學。尹慶耀,「俊才先生與國際關係 研究所」,載於吳德里主編,愛國與愛才:懷念吳俊才先生文集(臺北:吳俊才先生紀念文集 編輯委員會,1997),頁 95-96。另外,根據前國際關係研究中心邵玉銘主任的憶載:1953 年 2 月 17 日蔣中正總統手令:「對於共匪俄寇,尤其大陸匪區之實在情形,應加以專門研究。 希即蒐羅人才設立一小規模之機構專司其事。」蔣經國先生時任國防部總政治部主任,奉命 後,於同年 4 月成立「國際關係研究會」。1961 年,該會呈准教育部,改為「國際關係研究 所」 。1967 年,與國立政治大學合辦政大東亞研究所,培養東亞問題之專門人才,後來臺灣各 大學開設中國大陸課程之教授,絕大多數都畢業於該所。1975 年,「國際關係研究所」改制為 「國際研究中心」,隸屬國立政治大學。卲玉銘,此生不渝:我的臺灣、美國、大陸歲月(臺 北:聯經,2013),頁 233。 3.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1) 所和國關中心的研究人員14,能夠接觸匪情資料並獨家從事中國大陸的研究與分 析。15另外,在該書的「認識當代中國」篇章中,則是回顧臺灣的中國大陸研究 在早期基本等同於「中共觀察」或「匪情研究」,這是由於遷臺初期之需而投入 相當人力資源,例如黨政情治系統中的中共研究,以及開辦政大國關中心、東 亞研究所等,因此對於中共動態的解讀上能有比較獨到與深刻的見解。但臺灣 從「中共觀察」、「匪情研究」轉型為「中國研究」的歷程,雖然能夠累積相當 的成果,但在全球「中國研究」領域當中,地位卻沒能提升,因此未來以科學的 方法進行「中國研究」,不但是全球學界共同的趨勢,也攸關臺灣學者的學術競 16. 爭力。. 治 政 大 吳俊才先生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也是臺灣對於中國大陸研究發展從匪情研究 立 走向學術化的關鍵人物。現任中央研究院政治研究所吳玉山主任就提及:「『中 從前述的論述脈絡所提及的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與東亞研究所,都與. ‧ 國. 學. 國大陸研究』過去被視為國家安全的一部分,因此學術的發展較低,主要是情報 的蒐集與研判,一直到國際關係研究所(後稱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成立,被納入. ‧. 政治大學,又有政大東亞研究所等教學單位的成立,才逐漸學術化,並且成為. sit. y. Nat. 臺灣的政治學術界向國際進軍的先鋒。當時國關中心所編的 Issues and Studies 更. al. er. 的。」17. io. 是臺灣所有社會科學期刊當中唯一被編入 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中. n. v i n Ch 事實上,臺灣的中國大陸研究內涵不斷變化,一方面主要是隨著客觀情勢 engchi U 演變所致,二方面也是學術典範變遷使然。特別是隨著 1980 年代前後,臺灣興 起社會科學本土化的風潮後,政治學門也開始進行本身的反思與嶄新的期許, 同時在主要領域之下,諸多次要領域如政治思想、國際關係、公共行政等也一 一被納編入整體的檢視之中,因此此領域也無意外地被編入這個氛圍之中。這 之後,在中國大陸研究的研究社群,也開始進行相關的回顧與展望,比較大的 14. 另可參見劉曉鵬,「敵前養士:『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前傳,1937-1975」,中央研究院近代 史研究所集刊,第 82 期(2013 年 12 月),頁 145-174。 15 王振寰,「政大中國研究系列叢書序」,載於王振寰、湯京平、宋國誠主編,中國大陸暨兩岸 關係研究(新北市:巨流,2011)。 16 王振寰、湯京平、宋國誠,「緒論:認識當代中國」,載於王振寰、湯京平、宋國誠主編,中 國大陸暨兩岸關係研究,頁 2-3。 17 吳玉山,「政治與知識的互動:臺灣的政治學在九○年代的發展」,載於何思因、吳玉山主 編,邁入廿一世紀的政治學,頁 7。 4.

(12) 主流還是對於美國與日本等國家關於當代中國學的統整與思索,同時找出以美 國為主的西方在進行研究中所運用的相關範式與理論,並試圖藉由這些脈絡的 整理來作為未來運用與探討的對話典範。這些發展逐步擴及到意識形態、黨史 與政治、經濟與社會、國際關係及外交等等。另一方面,也開始有學者在個別 領域進行部份臺灣原有的研究回顧,希冀在這些回顧當中重新尋找臺灣在目前 國際學界可能的位階與座標。 這兩個脈絡發展至今,我們也看到有一些研究已逐漸涉獵到早年在當代中 國學耕耘有成的學者,並進行相關的訪談與探討,這個發展其實對銜接過去與 未來的學術社群而言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在這樣的思考之中,無形中也催. 治 政 大 與早年的學術社群產生學術斷裂,這可能是因為時空變遷以及研究典範快速移 立 轉所造成的結果。無論如何,儘管各種研究典範的移轉是如此現實,但重新且 生著本研究持續探索的各種可能。換句話說,現今的學術社群在一定程度上已. ‧ 國. 學. 全面釐清與尋找臺灣早年中國大陸研究的發展軌跡,以作為臺灣思索自身在國 際學界的位置與未來,事實上會有重要的基石作用。那麼,1968 年由吳俊才先. ‧. 生一手創建的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就會成為這個思維下將要進行全面探討的. sit. y. Nat. 重要基礎,何以見得?. er. io. 如前述吳玉山主任所言,早年的匪情研究多以現實為考量,但學術性極. al. 低;同時對於人才的銜接與培養,自 1949 年以後到 1968 年東亞研究所肇始以前. n. v i n Ch 這段時期也中斷近二十年。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當時與層峰十分貼近、並 engchi U 任國際關係研究所的吳俊才主任,便以其宏大視野與勇於任事的精神,向層峰 建言並催生政大東亞研究所,以培養熟悉共黨理論的高級人才。此後,雲集早 年各學門優秀的學人到此講學,發展至今已近五十年,不僅象徵臺灣在此學門 的「學術化」與「國際化」的重要里程,可和國際學界進行交流與對話之外,同 時也培養出一代又一代關於當代中國學與兩岸關係的研究學者與學員,也因其 特殊的地位,因此在教學與研究的自我定位中,勢必要進行相關的學術產出- 即對當代中國學知識的學術生產與再生產,所以透過觀察其課程設計與流變, 以及所產出的博碩士論文,甚至其出版的東亞季刊等等面向,都將會是成為進 一步深入探討的極佳題材。 因此,本研究最大的目的,即是以此所作為探討核心,重新以歷史回溯的 5.

(13) 角度去勾勒當時的肇基與其後的嬗遞,進一步深入了解所謂臺灣的中國問題專 家是如何被培育出來的?因此,總結前述對於臺灣學界在此領域稱謂的變遷, 本文將以「當代中國學」名之,並進而以東亞研究所為主要探討對象,試圖釐清 在這個當代中國學知識產出的基礎場域之中,如何面對時局變遷與因應挑戰。 更進一步希望透過其課程演變,以及博碩士論文的撰述、東亞季刊刊文的剖析 等面向,逐一瞭解當時實際發展的軌跡以及其中所面臨的自身與外在挑戰的衝 擊與因應,相信對於銜接臺灣之學術社群與理解至今為止的當代中國學知識產 出樣貌,會有更深層的認知。. 第二節. 立. 壹、研究文獻回顧. 研究文獻回顧與評析 治. 政. 大. ‧ 國. 學. 一、九○年代對於政治學門調查與當代中國學之位階. ‧. 一九八○年代初期,臺灣開始興起社會科學本土化議題討論風潮。18以後在. sit. y. Nat. 心理學、社會學等學門,也陸續有專文專書進行回顧與討論。19對於政治學門而. al. er. io. 言,自然也成為其中重要的發展角色之一,吳玉山主任就指出臺灣在九○年代 政治科學的發展是本土化(臺灣化)和國際化並進,而以原有的中國傳統和威權. n. v i n Ch 時期意識形態為犧牲。其中自九○年代中期以後,開始也有諸多關於臺灣政治 engchi U 學門資源的調查與研究出現,包括 1994 年由包宗和、劉義周、彭錦鵬、吳玉山 向國科會所提出的「政治學門人力資源現況調查分析研究」委託計畫,並於 1995 年 5 月提出,將臺灣的政治學門劃分為四大領域與十七個次領域,然後對於師 資專長、期刊論文、博碩士論文、委託計畫與學院開授課程等的統計分析,勾 勒出臺灣政治學門人力資源的配置情況。之後,在 1998 年由黃紀、朱雲漢、謝. 18. 可參見楊國樞、文崇一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專刊, 1982)。 19 政治學者朱雲漢教授曾舉過去兩岸三地對於社會科學本土化的回顧文章,包括朱瑞玲,「臺灣 心理學研究之本土化的回顧與展望」,本土心理學研究,第 1 期(1995);喬健、李沛良主編, 社會科學的應用與中國現代化(高雄:麗文文化出版事業,1999)。引自朱雲漢,「政治學本 土化研究的必要性」,載於朱雲漢、王紹光、趙全勝編著,華人社會政治學本土化研究的理論 與實踐(臺北:桂冠,2002),頁 3。 6.

(14) 復生、蕭全政所主持的國科會計畫「國內政治學專業期刊評比」,1999 年再由 黃紀、朱雲漢、郭秋永、蕭全政與何思因等學者於「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會議」會 前會提出「政治學門成就評估報告」,對於臺灣當時政治科學的發展做出評估。 2000 年,中國政治學會舉辦年會暨「政治學各領域發展之回顧與前瞻」學術研 討會,針對政治學十五個領域的發展提出專文討論,隨後,出版專書收錄「緒 論」的吳玉山「政治與知識的互動:臺灣的政治學在九○年代的發展」,「政治 哲學與經驗政治理論」部分則收錄江宜樺「臺灣的西洋政治思想研究」、黃紀「實 用方法論芻議」、謝復生「理性抉擇理論的回顧與前瞻」、洪永泰「調查研究方 法」、郭承天「新制度論與政治經濟學」、石之瑜「對政治權力的心理分析途徑」、. 治 政 大 國際關係暨外交學術論文之研究取向分析(民國七十八年—八十七年) 」、陳一 立 新「美中臺三邊關係研究之回顧與展望」、包宗和「美國的外交政策研究 1989— 方孝謙「政治人類學一甲子:取向與課題」;「國際關係」部分收錄高朗「臺灣. ‧ 國. 學. 1999」、何思因「國際金融政治」、吳玲君「美國對亞太經合會研究取向與理論 基礎」;「公共行政」部分收錄曹俊漢與陳朝政「我國公共政策發展:學術面、. ‧. 實務面與社會面的評估」、蘇彩足「政府預算研究之省思:何去何從?」;「區. sit. y. Nat. 域研究」部分收錄劉平鄰20「美國學者對中共政治的研究」、楊開煌「臺灣『中 21. al. er. io. 國大陸研究』之回顧與前瞻」、鄧中堅「拉丁美洲政治經濟學」。 從前述這一. n. 系列發展脈絡來看,對於臺灣的政治學門與相關學術社群反思與展望奠下極為 深厚且重要的基礎。. Ch. engchi. i n U. v. 至於當代的中國學應該放在其中的哪個位階?吳玉山主任首先指出政治學 門的劃分在過去經常是標準不一,因此他們採取政治理論、國際關係、公共行 政與比較政治(包含區域研究)四大類,這樣的劃分既符合國內政治學研究與教 學機構的設立標準,同時也考慮到區域研究及比較政治在研究資源配置上的重 要性。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政治理論又劃分出政治思想及政治學方法,前者包 括中國政治思想與西洋政治思想,後者包括社會科學的哲學、統計方法、形式 理論、經驗政治理論(如民意調查、政治文化等);在國際關係方面,包括國際 20. 劉平鄰,江蘇人,東海大學外文系首屆畢業,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政治博士,曾任密西根大學 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校部政治系教授。何思因、吳玉山主編,邁 入廿一世紀的政治學。 21 何思因、吳玉山主編,邁入廿一世紀的政治學。 7.

(15) 關係方法論、國際政治理論、外交政策、國際政治經濟學、國際公法與國際組 織;公共行政則包括行政學方法論、行政學方法理論、公共政策、組織理論與 行為、人事行政、財務行政、地方政府、行政法等;比較政治包括比較政治理 論、中華民國政府與政治、區域政治等,其中區域政治又包含中國大陸研究、 工業化民主國家政治、社會主義國家政治經濟轉型、發展中國家政治。22顯見當 代中國學是放在比較政治中的區域政治。 緊接著,在這波回顧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對於當代中國學的思考,也就是 發展的軌跡以及所面對的問題。楊開煌教授就指出:「在『匪情研究』的階段, 其實蘊含著幾項特徵:一、特別的經驗開創了研究的知名度;二、個人化經驗. 治 政 大 因此中國大陸研究是一門十分封閉的官方知識,研究內容被列為國家機密; 立 四、研究工作為政治服務;五、研究工作為時事分析服務。當然,楊教授也認. 的侷限性;三、在 1980 年以前,在臺灣的「中國大陸」是屬於對敵鬥爭的範疇,. ‧ 國. 學. 為這些反省以當代標準批判有失公允,以當時的環境來看,研究者的侷限是十 分自然,臺灣當代的研究奠基在他們的努力基礎上,但應該要批判的是還有沿. ‧. 承這樣的傳統研究。在「中共研究時期」則有幾項特徵:一、敵情研判從利用研. sit. y. Nat. 究到與學術研究對話;二、學術梯次建立是此一時期對臺灣的中國大陸研究重. al. er. io. 大的貢獻;三、中國大陸「經驗性」研究壓力為 1980 年代臺灣「中國大陸研究」 的最大內在震撼;四、非官方中國大陸研究的萌芽。」23. n. v i n Ch 事實上,在這之前,吳玉山主任也已直陳出在早先這個領域研究的優勢與 engchi U 缺失。他提及在學成回國之後,曾在其 1995 年的著作中反思:首先,他認為由 於在文化與文字上佔有先天的優勢,又保存豐富的歷史檔案,具有長期情報蒐 集和研究的傳統,以及培養資深的研究人員,臺灣的中國大陸研究在中共人 事、歷史、政策等各方面,都具有相當傑出的研究成果。在諸如「三面紅旗」、 「文化大革命」、「林彪事件」等重大事件的分析與判斷上,經常相當準確。不 過臺灣和大陸長期的對峙,在各種資訊的解讀和判斷上,仍不易免於敵我意 識。又由於情報研究的傳統,在理論性和比較性上自然比較不易提升,在方法 22. 吳玉山,「政治與知識的互動:臺灣的政治學在九○年代的發展」,何思因、吳玉山主編,邁 入廿一世紀的政治學,頁 8-10。 23 楊開煌,「臺灣『中國大陸研究』之回顧與前瞻」,載於何思因、吳玉山主編,邁入廿一世紀 的政治學,頁 532-534。 8.

(16) 論上也較少自我省察。臺灣資深的研究人員多數採用歷史研究法,對「模式」和 「行為科學」等西方在 1970 年代大量運用在中國大陸研究上的概念和方法相當 排斥。然而究其實,臺灣學者的分析架構是以派系鬥爭為主,除了因為在文化 上較為容易體會之外,派系鬥爭模式所假定的政治菁英為了自身利益而結為群 黨相互傾軋帶有否定的意涵,也頗為切合臺灣對於中共的敵對意識。再者,他 認為從這個發展情形看來,中國大陸研究的缺點包括它受到政治的影響、菁英 主義、沒有比較的眼光。24實際上,早自 1970 年代以後,關於西方研究就引起國 內極大的討論,以郭華倫25教授為例,他在 1972 年就曾發表「關於研究中國大陸 問題之方法」一文後,另就吳克教授(Richard Walker,南卡大學教授、美國前駐. 治 政 大 年,他又發表「中 法與研究資料,以及對於中國大陸問題的看法與比較。1974 立 外學者對『中國大陸問題』的看法」,除指出部份中外學者因為對於毛共認識的 韓大使)的回應復提一文「研究中國大陸十六個問題之答覆」,分別論及研究方. ‧ 國. 學. 偏差,導致許多研究存在昧於現實的看法,這些導源於觀念與方法上的錯誤。 26. 1982 年,他又撰有「中國大陸問題的研究方法」一文,引起研究學界的重視,. ‧. 於是在當年六月有「中國大陸問題的研究方法座談會」,邀請六位教授(郭華倫、. y. sit. 24. Nat. 曹伯一27、尹慶耀28、袁頌西29、呂亞力、趙先運30)在臺灣的大陸問題與研究方法. n. al. er. io. 吳玉山、林文程、江水平等著,後鄧時期對大陸及臺灣的震盪(臺北:財團法人國家發展研究 文教基金會,1995),10-17。針對前述這些問題,吳主任長期進行包括對共黨世界的比較研究 及轉型發展的差異,進而推演出兩岸關係的理論對話等等,出版吳玉山,共產世界的變遷: 四個共黨政權的比較(臺北:東大,1995);吳玉山,遠離社會主義:中國大陸、蘇聯和波蘭 的經濟轉型(臺北:正中,1996)。另外他也與包宗和教授先後合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臺 北:五南,1999)、重新檢視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臺北:五南,2009),給研究社群帶來 嶄新的視野。 25 郭華倫(1909-1984),即郭乾輝,老共產黨員。1931 年曾於中央蘇區擔任要職,1934 後化名 「郭潛」,以地方工作團團長身分,開始兩萬五千里長征,其間在張國燾另立中央後,擔任秘 書長。後張國燾失勢,郭氏被派去中央黨校,講授「中華民族革命運動史」即中國共產黨的歷 史。1939 年在華南被中統局逮捕(時為中共中央南方局組織部長兼江西省委書記),以後即在 調查局服務。1946 年擔任臺灣省調查處處長,1957 年升任調查局副局長。1964 年卸任後,蔣 經國召見後擔任國際關係研究所副主任,開始撰寫中共史論。郭氏有好幾個化名,在蘇區時 期,對內稱「郭潛」,對外稱「陳然」;到延安改稱「郭乾輝」,到國際關係研究所就叫「郭 華倫」。張炎憲、許瑞浩訪問;許瑞浩、王峙萍記錄整理,從左到右六十年:曾永賢先生訪談 錄,頁 105-107。 26 郭華倫,中共問題論集,頁 388-404。 27 曹伯一(1926-2004),浙江定海人,東吳政治系、政大政治所碩士及博士。早年曾參加十萬 青年十萬軍的從軍運動,在軍中曾協助王雲五先生主編東方雜誌。後任政大東亞研究所所 長、政大國研中心副主任、第八屆考試委員(1990-1996)。在主持東亞所期間(1974-1980), 培養理論與分析人才,印行東亞季刊這份具聲譽的中文學術期刊,致力於中國現代政治思潮 的研究工作。中華民國當代名人錄編委會,中華民國當代名人錄,頁 846。 28 尹慶耀(1913- ?),字迪光,河北深縣人,日本拓殖大學經濟學碩士,曾任研究員、主任秘 9. Ch. engchi. i n U. v.

(17) 兩個學科領導性學者,進行深入探討。郭華倫教授特別提及,魏鏞教授曾於 1972 年第二屆中美學者大陸問題研討會發表論文批評傳統與其他研究方法,主 張以行為科學研究方法來探究,郭教授從此始知研究中國大陸有其它方式,有 別於之前他所提的傳統研究如分析法、歸納法、演繹法、比較法、歷史法與辯 證法(非共黨的唯物辯證法)等。之後郭教授在了解整個歷程後,他認為模式論 是不能用在研究中國大陸問題,即使找到適當的模式,研究也是在神話(空話) 進行而並不實際,所以他主張傳統方法還是比較可行。尹慶耀教授也認為用一 個固定模式來研究中國大陸,的確會發生一些困難。呂亞力教授則認為如白魯 恂(Lucian Pye)的「政治文化」應算是一種「研究途徑」,所以若是以「研究. 治 政 大 更準確周延。 顯見在既有研究法以及西方研究模式相疊的時期,針對此學門所 立 呈現的交流與激盪。. 途徑」來看,就可以同時使用傳統的研究方法與行為科學的研究法,使研究成果 31. ‧ 國. 學. 2012 年,中央研究院政治研究所舉辦「政治學的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 之後出版專書,此次正是銜接兩千年的專書以進行臺灣政治學門的回顧與展. ‧. 望。2013 年的專書中則比之前進行更細的分類,分為六個主要範疇:政治理論. sit. y. Nat. 與方法、比較政治、國際關係與兩岸關係、公共行政、臺灣政治、中國大陸政. al. er. io. 治,除由吳玉山、林繼文、冷則剛「政治學的回顧與前瞻」一文外,在「政治理 論與方法」部分,則有蕭高彥「近十年臺灣政治思想與規範理論研究的回顧與展. n. v i n Ch 望」、黃紀「政治學計量方法的回顧與前瞻」、謝復生與林繼文「理性抉擇與臺 engchi U 灣的政治學研究」;在「比較政治」部分,則有吳親恩「政治經濟學:體制轉變 與研究議題」、張佑宗與朱雲漢「威權韌性與民主赤字:21 世紀初葉民主化研 書、教授等職。在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歷任中國大陸組 及國際共產黨組召集人,著作甚豐。見尹慶耀,共產主義在中國大陸的實驗(臺北:幼獅, 1990)。 29 袁頌西(1933- ),江蘇人,臺灣大學政治系畢業,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博士。1961 年於臺灣大 學政治學系任教,歷任系主任與所長,其後擔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長。1984 年任臺灣大學法學 院院長,1988 年擔任交通部政務次長,1992 年擔任教育部政務次長,1995 年擔任暨南大學校 長。網路資料:http://search.huaxia.com/s.jsp?iDocId=506667。參與研究及著作有臺灣地區政治參 與之研究(1984)、中華民國選舉罷免制度(1985)、當代政治研究:方法與理論探微(2003) 等。 30 趙先運,政大東亞所碩士,著有中共的社會主義是什麼?(1988),譯作有共產活動之分析 (1963)、蘇俄通史(1964)、俄共簡史(1965)、北平與莫斯科(1968)、當代共產主義(1969)、 林彪:其生平及其著作(1970)、向馬克思挑戰(1974)、蘇俄與西方(出版不詳)等。 31 郭華倫,中共問題論集,頁 405-426。 10.

(18) 究的趨勢與前瞻」、廖達琪與沈有忠及張峻豪「憲政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2000-2011)」;在「國際關係與兩岸關係」部分,則有吳玉山「兩岸關係研究 的開展與侷限」、陳一新「美中臺關係學術研究的回顧與前瞻」;在「公共行政」 部分,則有施能傑「公共行政學領域發展概況」、詹中原「我國公共行政典範之 遞移與建構(2000-)」、彭錦鵬「行政組織與文官制度研究之十年回顧」;在「臺 灣政治」部分,則有黃秀端「臺灣國會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王業立與蘇子喬及 郭銘峰「臺灣選舉制度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游清鑫「臺灣選舉研究的回顧與前 瞻—以 TEDS 十年來的資料使用為例」、吳重禮「臺灣分立政府研究」;在「中 國大陸政治」部分,則有徐斯儉「辯證中的變與不變:臺灣對中共黨國體制的研. 治 政 大 中共外交研究的回顧:新發展與新挑戰」、徐斯勤與鄭有善「當代中國大陸研究 立 之政治經濟學領域:臺灣與南韓之相關文獻回顧 2000-2012」。 可見政治學門類 究」、冷則剛與陳玉文「中國大陸對外關係與全球化」、邱坤玄與張登及「臺灣. 32. ‧ 國. 學. 的確會有所變動,在中國大陸政治此領域則由前一著作的區域研究再次成為獨 立研究領域。. ‧ sit. y. Nat. 二、世紀之交有關當代中國學的華人研究社群之反思. al. er. io. 在此同時,另一波最值得注意的發展就是對於西方當代中國學演進的回. n. 顧,以及從其中嘗試找出有意義的範式,進一步也勾勒出各個次領域發展的樣. Ch. 態與其中所運用的研究模式及影響。. engchi. i n U. v. 例如由涂肇慶、林益民於 1999 年主編的專書改革開放與中國社會-西方社 會學文獻評述,其中有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亞哥校區社會學系趙文詞教授 (Richard Madsen)曾撰文「五代美國社會學者對中國國家與社會關係的研究」, 分別說明五代社會學者的研究取徑差異,包括第一代採用國家取代傳統社會, 第二代採取國家與社會之間的妥協,第三代是國家與社會相互滲透,第四代是 採公民社會改造國家,第五代則是全球秩序中的後自由主義和後社會主義世 界。33在此書同時收有魏昂德(Andrew Walder) 「1949 年共產主義革命後中國的 32 33. 吳玉山、林繼文、冷則剛主編,蕭高彥等著,政治學的回顧與前瞻。 趙文詞(Richard Madsen),「五代美國社會學者對中國國家與社會關係的研究」,載於涂肇 慶、林益民主編,改革開放與中國社會-西方社會學文獻評述(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9),35-56。 11.

(19) 社會變遷」與「現代中國國家與社會關係研究:從描述現狀到解釋變遷」、邊燕 傑「市場轉型與社會分層」與「社會網絡與求職過程」、周雪光「西方社會學關 於中國組織與制度變遷研究狀況述評」、陳向明「中國城市化研究:理論上的『西 學中用』與實證上的『特殊模式』」、臧小偉「中國家庭研究的發展與近況」、 涂肇慶「人口轉型-中國社會變遷的另一動力:評述西方人口轉型理論的困境與 走向」。從這些專文可以標誌西方研究發展的梗概。 這之後,陸續有相關的回顧專文出現,例如美國加州大學聖塔巴巴拉分校 政治系劉平鄰教授撰有「美國學者對中共政治的研究」,分別從中共黨史、中共 領導人、中共作法和作風、中共的機構和制度、中共的軍隊、中國大陸民主活. 治 政 大 究」、童燕齊教授撰有「美國知識霸權與中國政治學研究的困境」 、陳捷教授「回 立 顧美國中國研究的典範變遷」。. 動等面向論述。此外於 2002 年,王紹光教授則著有「西方政治學與中國社會研. 34. ‧ 國. 學. 2003 年政治大學國研中心慶祝五十周年,一群與國研中心相關並長期從事 中國研究的學者,個別撰文併集結成書,進行一場中國研究的成果與方法檢. ‧. 討。35包括劉平鄰「中國政治文化研究的各種方法: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徐. 36. sit. y. Nat. 斯儉「中國大陸政治改革的爭議:一個文獻的回顧」、寇健文「中共菁英政治的 37. al. er. io. 研究途徑與發展」、丘宏達 「中國大陸法治體系的發展」、鄭竹園 「中國大陸 總體經濟發展與穩定」、吳玉山「中國大陸經濟改革總體策略之研究」、耿曙「中. n. v i n Ch 國大陸的制度轉型與經濟奇蹟:相關文獻的評析」、陶儀芬「中國研究與比較政 engchi U 治經濟學的對話:以中國金融研究為例」、徐斯勤「改革開放時期中國大陸的財 34. 朱雲漢、王紹光、趙全勝編著,華人社會政治學本土化研究的理論與實踐,頁 21-150。 何思因、陳德昇、耿曙主編,中國大陸研究方法與成果(臺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2003)。 36 丘宏達(1936-2011),福建人,生於上海。畢業於臺灣大學法律系、哈佛大學法學碩士、博 士。1967 年為臺灣大學副教授,1970 年為政治大學教授,1971 年起向臺灣學界介紹保釣,是 早期保釣運動的參與者。1974 年應聘為美國馬里蘭大學法律系教授,後為東亞法律研究計畫 主任及榮譽教授。中美斷交後,協助中華民國政府保有大使館館產「雙橡園」。1990 年擔任國 家統一委員會研究委員,其後歷任行政院政務委員、海基會董事、國統會委員、外交部無任 所大使等職。2009 年於雙橡園獲頒「一等景星勳章」,表彰其對國家的卓越貢獻。其著作甚 豐,專長在國際公法與國際海域主權問題,一生提倡學生要多研讀與自己國家有關的國際法 案例。網路資料: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8%98%E5%AE%8F%E9%81%94。 37 鄭竹園(927- ),廣東人,政大經濟系畢業、美國喬治城大學經濟學博士,歷任美國西東大 學教授、美國密西根大學高級研究員、美國國家科學基金顧問、美國教育部傅布委員會評委 等職萊,現為美國印地安納州立博爾大學經濟系終身職正教授,著作甚豐,詳見鄭竹園,大 陸經濟改革與兩岸關係(臺北:聯經,2000)。 12 35.

(20) 政制度與政策:政治學視角下的相關研究評析」、冷則剛「中國與『全球城市』: 上海市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方孝謙「關係、制度與中國政企研究」、魏鏞「臺 灣海峽兩岸互動模式之發展:歷史回溯、比較分析與制度建構」、石之瑜「關於 中國研究文獻中的知識論問題:拼湊、累牘與開展」等教授,就政治、經濟財 政、法治、兩岸關係、知識論等面向進行探討,是臺灣學者近年大規模的集體 成果,至今仍是重要的參範之作。 2004 年,由當時南京大學社會系周曉虹主任所主編的中國社會與中國研 究,期間收錄 2002 美國與華人地區重量級與相關社會學者於南京召開的研討會 著作,共計 33 文,不僅進行相關的中國研究回顧,同時也提出嶄新的研究論. 治 政 大 年代),代表人物是歷史 分與特色,可分為四期:第一期是奠基時期(1950-60 立 學家費正清與社會學家傅高義,以及 Franz Schurmann(著有共產主義中國的意識 文,可說是另一份重要的學術標誌。38周曉虹首先提出中國研究在美國的代際劃. ‧ 國. 學. 型態和組織)與施堅雅(William Skinner,著有中國農村的市場和社會結構); 第二期是確立時期(1970 年代),代表是魏昂德的著作;第三期是發展時期(1980. ‧. 年代),代表人物有政治學家裴宜理(Elizabeth J. Perry)、歷史學家黃宗智與孔. sit. y. Nat. 飛力(Philip Kuhn)、社會學家戴慧思等人,同時傅高義也因可進行考察而出版. al. er. io. 新著,整體的研究集中於農村改革、市場轉型、社會分層與中國農民的政治參 與等;第四期是繁榮時期(1990 年代後),除西方學者之外,此時期也有許多. n. v i n Ch 中國學者參與其中,如邊燕傑、周雪光等。同時,周曉虹主任也指出中國研究 engchi U 在現今所代表的意義與發展:一是當代中國研究已經成為一個橫跨社會科學各 學科之間的綜合研究領域;二是當代中國研究已經成為一種世界性的學術研究 工作,除美國之外,英國、法國與日本等國也當有相關的研究機構、研究社群 與期刊;三是當代中國研究已經在西方社會科學家和中國社會科學家之間架設 起相互溝通的橋樑;四是當代中國研究不僅成了檢驗當代社會科學,尤其是西 方社會科學理論的解釋力試金石,同時也已經開始成為解決世界其他國家和地 區的社會發展問題,提升新的社會科學理論的源泉。書中幾篇與當代中國研究 的回顧有關,如傅高義的「當代中國研究在北美:超級強權下的邊緣人語」、裴 38. 周曉虹主編、南京大學社會系編,中國社會與中國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4)。 13.

(21) 宜理「半個世紀的伙伴:美國的中國研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鄭鵬「費正清: 西方中國學的拓荒者」等,皆有重要的參閱意義。. 三、石之瑜教授溯源政治知識以及開展相關計畫 這時期,臺灣政治學界對於政治學研究也如過往一般,陸續提出嶄新的觀 念與方法,期待對於政治學本身的進步能提供新視野。39同時,隨著臺灣在此時 期開展的學術評鑑(SSCI、TSSCI 等評鑑制度),對社會科學各學門產生相當的 討論與學術影響,因此有關的批判也陸續出現,例如反思會議工作小組曾編有 全球化與知識生產:反思臺灣學術評鑑一書,強烈主張學界不應再使用 T/SSCI. 治 政 大 認與找到自身立基的標準,成為呈現自主性與主體性的自我定位現象。在此風 立 潮中,知名政治學家石之瑜教授在此期間的一系列著作,同樣成為一個可探討 作為評鑑依據等十項訴求。40顯見臺灣學界在西方知識產出的思維之中,如何確. ‧ 國. 學. 的重要面向。自九○年代以來,政治學門不斷自我定位,也希冀從中找到未來 進一步展望的可能,石教授在此期間屢屢在中國大陸的政治經濟、外交、意識. ‧. 形態等各個面向,提出迥異於過去的研究途徑並成專著,對於大陸與兩岸關係. al. 42. er. io. 方面也開展他另一層次的研究。. sit. y. Nat. 帶來新的衝擊與探索。41這以後隨著對於政治相關的知識論探討,石教授在這些. 例如,石教授在 2001 年出版政治學的知識脈絡一書,所呈現的就是其個人. n. v i n Ch 在中西政治學薰陶中所受的種種訓練的回顧與反思,在政治科學基本概念的探 engchi U 39. 40. 41. 42. 如謝復生、盛杏湲主編,政治學的範圍與方法;袁頌西,當代政治研究:方法與理論探微(臺 北:時英出版社,2003);黃秀端主編,政治學的發展:新議題與新挑戰(臺北:韋伯文化, 2003)等。 反思會議工作小組編,全球化與知識生產:反思臺灣學術評鑑(臺北:臺灣社會研究季刊出 版,2005)。 石之瑜,中國大陸政治經濟原理(臺北:五南,1992)、兩岸關係的深層結構:文化發展與政 治認知(臺北:永然文化,1992)、中國大陸的國家與社會(臺北:五南,1994)、中共外交 的理論與實踐(臺北:三民,1994)、大陸問題研究(臺北:三民,1995)、近代中國對外關 係新論:政治文化與心理分析(臺北:五南,1995)、中國文化與中國的民(臺北:風雲論壇, 1997);石之瑜,創意的兩岸關係(臺北:揚智文化,1997)、兩岸關係概論(臺北:揚智文 化,1998)、中國的民族問題(臺北:五南,1999)等眾多著作。 石之瑜,政治學的知識脈絡(臺北:五南,2001);石之瑜、黃競涓,當代政治學的新範疇: 文化、性別、民族(臺北:翰蘆圖書,2001);石之瑜,後現代的政治知識(臺北:元照, 2002);石之瑜,社會科學方法新論(臺北:五南,2003);石之瑜,政治文化與政治人格(臺 北:揚智文化,2003);石之瑜,社會科學知識新論:文化研究立場十評(臺北:臺大出版中 心,2005)。 14.

(22) 究中,包括對於國家、社會、理性、權力與現實主義的探究,在政治學本土化 議程的開展,則是涵括本土政治研究的問題意識、中國政治研究的線性史觀、 中國政治研究的零碎空間、中國政經研究的微觀轉型、兩岸政治研究的論述風 格等等,從這些思路中繼續從事政治學研究。2002 年在其新著後現代的政治知 識,其持續對於政治學的知識進行相關的巔覆與思索,包括針對後現代政治、 後現代性、現代文化霸權、後現代民主化、主權國家論述等。2005 年,其再出 版社會科學知識新論:文化研究立場十評,分別以十文探討社會科學的知識倫 理、社會科學與文化研究、國際關係的知識基礎、中國研究的知識生產、政治 學中的身分議程等問題,同時以文化研究的知識立場作為結語,並於附錄提及. 治 政 大 的歸類:脈絡的拼湊、累讀與開展」、「知識觀光:中國研究的本體論與知識論 立 框架」分別論述,顯見對於中國研究的知識脈絡與相關問題的學術著墨,例如其. 兩岸關係研究方法與研究者身分。其中在中國研究的知識生產中,以「中國知識. ‧ 國. 學. 提及當前中國研究的倫理面向有三:一是涉及歐洲中心與中國中心兩種知識之 間的關係,二是涉及普世研究與歷史研究之間的關係,三是涉及結構性知識與. ‧. 詮釋性知識之間的關係,這三者之間各自進行知識分解,卻又使理論無法溝. 44. er. io. 博士如何應對歐美知識與挑戰。. sit. y. Nat. 通,甚至產生否定的解構效果。43從這個脈絡再發展,即是針對本土的社會科學. al. 此後,石之瑜教授提出重大的研究計畫「中國學的知識社群研究計畫」之. n. v i n Ch 後,順沿這個發展的過程中,也陸續有學者進行臺灣關於當代中國學的次領域 engchi U 相關定位與思考,嘗試提出更多研究的面向。 近期,石教授也開始回顧臺灣的 45. 中國研究源頭與角度,如他與包淳亮教授所共同發表的專文即為一例。 46這其 中,他也開始觸及到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與政治大學東亞所早期人士, 顯見未來應可期待對此方面的研究。事實上,近來也漸有資料呈現當時的片 43 44. 45. 46. 石之瑜,社會科學知識新論:文化研究立場十評。 石之瑜主編,從臨摹到反思-我國社會科學博士對歐美知識與體制的回應(臺北:翰蘆圖書, 2005)。 王信賢,「組織社會學與當代中國研究評述:反思與實踐」;張弘遠、李宗義,「 『中國研究』 在臺灣」:研究體制的發展與變遷,載於石之瑜主編,從臨摹到反思-我國社會科學博士對歐 美知識與體制的回應,頁 213-282。邱坤玄,「臺灣的中共外交研究與國際關係理論的對話」, 東亞研究第 40 卷第 2 期(2009 年 7 月),頁 1-28。李宗義、張弘遠、許雅淑,「社會學與中 國研究:臺灣的位置(1955-2005)」,東亞研究第 41 卷第 1 期(2010 年 1 月),頁 33-76。 石之瑜、包淳亮,「微觀臺灣學界對中國大陸的研究角度」,宣讀於第二屆中國研究年會(政 治大學東亞所主辦),2011 年 10 月 1 日於政治大學綜合院館。 15.

(23) 斷,例如,前述在 1997 年由吳德里主編的愛國與愛才:懷念吳俊才先生文集一 書,即有許多專章特別提及國際關係研究所的發展,以及政大東亞所的概況, 對於理解當時的背景與機構運作,非常有助益。此外,曾於東亞所任教的曾永 賢先生也於 2009 年由國史館訪談而出版從左到右六十年:曾永賢先生訪談錄, 對當時的匪情研究有第一手的觀察。47附帶一提的是,與政大東亞所有密切關聯 的政大國研中心也於 2013 年適逢成立六十周年,對於這個在臺灣重要的智庫, 相信會有更多的研究成果呈現,也能更理解臺灣中國學研究社群與發展系絡。 48 近來,前新聞局長同時早先也擔任國研中心的邵玉銘先生也已出版回憶錄此生 不渝:我的臺灣、美國、大陸歲月,對於逐步了解這領域過去的歷史與發展,. 治 政 大 究中心』前傳 1937-1975」,則是從智庫的角度,論述抗戰時期的「國際問題研 立 究所」的成立與發展,以及國民政府遷臺後成立「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的背景與. 都有相當幫助。之後,淡江大學劉曉鵬教授也著專文「敵前養士:『國際關係研. ‧ 國. 學. 發展,強調除透過蒐集情報與研究敵人政經制度,以及協助國家領袖研判情 勢,同時也具有宣傳與養士的功能,此外也簡要論述東亞所成立的目的。49. ‧ sit. y. Nat. 貳、研究文獻評析. al. er. io. 從前述整個研究歷程來看,學界已逐漸發展到臺灣當代中國學這一部分的 探討,但大多論述仍未全面。例如劉教授專文「敵前養士:『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n. v i n Ch 前傳 1937-1975」,當中所論及的東亞研究所,他指出早先在吳俊才先生底下的 engchi U 助理員流動性高,且常因藉出國機會滯外不歸,因此要解決人才斷層的方式, 就是自己籌辦擁有學位的研究所,故與政大情商而成立。背後是國家最高領袖. 47. 張炎憲、許瑞浩訪問;許瑞浩、王峙萍記錄整理,從左到右六十年:曾永賢先生訪談錄(臺 北:國史館,2009.12)。曾永賢(1924- ),戰後加入中共臺灣省工作委員會,曾在臺灣參與 共黨活動,後被調查局破獲,之後在調查局工作長達三十多年,主要是匪情研究,也得以對 臺灣之匪情問題有深刻認知,包括中共黨史、中共的黨政現勢、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蘇鬥 爭等,同時在政大東亞所、臺大等校擔任教授。以後歷任國家統一委員會籌備工作、總統府 國策顧問與資政。 48 2011 年 10 月,筆者與政治大學中文博士生劉文淑共同發表「建國百年回首:臺灣之中國研究 與政治大學東亞所」之後,持續蒐找資料,並於同年 12 月曾促成政大國研中心代主任丁樹範 教授與人文中心周惠民主任進行評估合作,包括國研中心資料數位化、口述歷史與研究專文 等計畫,其後因故未果。 49 劉曉鵬,「敵前養士:『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前傳 1937-197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 刊第 82 期(2013 年 12 月),頁 145-174。 16.

(24) 與國家安全局50的政大東亞研究所,自然是為國家安全而培養人才,故「不能走 一般大學之學術道路,我們要培養品學兼優,且富國家觀念之革命人才」 (「趙安 國辦公室函吳俊才」),也因此考取的學生除注重學科分數之外,還須通過調查 局安全查核。東亞所位址初在臺北市區內的公企中心,後於指南山下授課,充 分顯示其特殊性。由吳俊才兼任所長,所安排的授課教授除一些國內外知名人 士,更有配合蔣氏父子拔擢本土人才的味道,例如教農業經濟的李登輝。東亞 所的學生是培養來當研究中國問題的學者,為「政策研究室」/「國際關係研究 所」長期發展所用。51實際上,東亞所在日後於國家安全與政策當中,的確扮演 重要角色,這些面向的影響值得再深入探討。另外,關於李登輝前總統與東亞. 治 政 大 才政策之故,而是當初因為其農業專業而被延聘到東亞所任教,日後才逐漸在 立 政壇起步,這些部分也會於文後說明。再者,當時臺灣在這方面的研究因為本. 所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而其在當時會受到關注並非是始自國民黨拔擢本土人. ‧ 國. 學. 身的優勢而獨步於國際學界,這些國內外知名的第一代學人如何造就日後的東 亞所發展,更是有必須要進一步深入探究。. ‧. 無論如何,隨著越來越多的關注,這不僅僅是牽涉到當時實質政治的層. sit. y. Nat. 面,同時也牽涉到在冷戰時期到後冷戰時代,臺灣如何在學術方面享譽中外與. al. er. io. 面臨後期的挑戰及轉型,都有必要以更大的篇幅進行更細部的討論,也可進一 步顯見這些早先的學術或知識社群如何統整出臺灣的當代中國學圖像,才不至. n. v i n Ch 於落入過往研究因為遷就各研究範式的討論,而易集中在中共政治層面的討 engchi U 論,而極易忽略包括其他如共黨理論、意識形態、對外關係、經貿、社會文教 等研究情況。同時,在日益競爭激烈的西方挑戰中,如何重新省視自我並呈現 更多對話的面貌,相信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的探討正可提供一定程度的觀察標 的。. 50. 國家安全局,1955 年成立,隸屬於國防會議,1967 年國防會議撤銷,同時成立國家安全會 議,國家安全局也隨之改隸。1993 年,總統公布「國家安全會議組織法」及「國家安全局組織 法」後,1994 年國家安全局正式法制化,確立法定職責為綜理國家安全情報工作和特種勤務策 畫執行,確保國家安全與利益。見該局網頁:http://www.nsb.gov.tw/index01.html。 51 劉曉鵬,「敵前養士:『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前傳 1937-1975」,頁 169-171。 17.

(2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壹、研究方法 一、歷史與文獻研究法 歷史研究法是指針對已發生之事件,系統化地蒐集及客觀地評鑑有關資 料,以檢驗那些事件的因、果或趨勢,進而解釋現況以及預測未來的一種研究 設計。歷史研究法涉及文獻調查,以歷史資料為主,包括文件如日記、書信、 著作、官方紀錄等,也包括遺址與遺物等等。文獻調查法則是指藉有系統地查. 治 政 大 出規律,以便了解現在和預測將來的一種間接的調查方法,其研究的過程約略 立 包括了:選定問題、蒐集資料、鑑定資料、建立假設、解釋和報告研究的發 閱、組織和解釋各種文獻,在各自分立事件或活動中,尋出因果關係,並發展. ‧ 國. 學. 現。52一般而言,資料可以分為初級資料來源(primary sources)、次級資料來源 (secondary sources)、歷年紀錄(running records)與回憶文獻(recollections)的. ‧. 史料,初級資料如官方或機構的檔案文件、未公佈的日記與書信、私人文書. sit. y. Nat. 等;次級資料指的是研究者依據初級資料等文件所完成的著作;歷年紀錄是各. al. er. io. 組織所保存的檔案或現成的統計文獻等;回憶文獻是人們根據記億將其過去的 生活經驗,透過文字陳述出來或撰述出來的結果,可以回憶錄、自傳或訪談等. n. v i n Ch 形式出現。 因此本研究將以政大國研中心所庋藏有關東亞研究所的一手資料為 engchi U 基礎 ,包括公文以及相關資料等,同時也運用所友各類的回憶與訪談錄等,以 53. 54. 及一些已出版的研究資料等,試圖更全面的掌握東亞所的整體發展。. 二、訪談研究法 訪談研究法是調查者依據擬訂的調查大綱(otlines)直接與調查對象交談以. 52. 53. 54. 葉乃嘉,研究方法的第一本書:從知識管理進入研究工作的遊戲規則(臺北:五南,2008), 頁 263-264。 W. Lawrence Neuman 著;朱柔若譯,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臺北:揚智文化, 2000),頁 743-752。 此源於時為東亞研究所博士生鍾詠翔的知會,並在碩士生李奇峰與趙皓堣提供訊息下,經由 時任職於國研中心陳至潔教授慷慨襄助,以及國研中心丁樹範代主任的應允,終能於 2011 年 10 月 31 日使用此相關檔案,在此謹向上述人士致上十二萬分謝意。 18.

(26) 蒐集語言資料的方法,是一種口頭交流式(oral communication)的調查方法。訪 談法的主要特點是:採用對話、討論等面對面的交往方式,是雙方相互作用、 相互影響的過程。根據訪談對象的數量,訪談法可以分為集體訪談法與個別訪 談法;根據層次,可以分為常規訪談法與深度訪談法,深度訪談法就是對訪談 對象做比較深入的訪問;以訪談內容的不同,也可分為標準化訪談法與非標準 化訪談法,前者要有統一設計的訪談問卷,後者則要有訪談題綱與主要問題。 55 一般而言,進行的步驟包括決定訪問的對象、接觸訪問對象、執行訪談與分析 訪談結果等四項重點,訪談的執行要經過充分的準備,才可透過系統化的方式 探索受訪者的世界,又不會被受訪者觀點所或,研究設計必須有彈性、能接納. 治 政 大 法論上就是將質化與量化這兩種研究途徑,視為互補而非相互競爭的研究方 立 法。. 新觀點與詮釋,又能持續以多元的架構與核心的研究題目作為基礎,所以在方. 56. ‧ 國. 學. 由於經過近五十年的發展,所友在不同時代與不同社會位階,就有不同的 影響與表現,因此本研究在盡可能的時間之內,選定願接受訪談者加以進行,. ‧. 希冀透過這些深入的訪談,不僅能廓清過去歷史的真貌,同時也希望進一步與. sit. y. Nat. 既有資料相互補充,增加研究的豐富性。自 2011 年 8 月 2 日始訪關向光師,陸. al. er. io. 續訪問施哲雄前所長、邱坤玄前所長、李英明前所長、寇健文所長、張惠梅助 教,以及張雅君、克思明、陳德昇、蔡國裕、王信賢、吳鵬翼、蔡熊山、徐東. n. v i n Ch 海、李守正、柳金財、洪孟啟、張弘遠等師長與所友等,感謝他們無私的參與 engchi U 及提供各項寶貴的資料。當然,有些原規劃受訪者,因健康、時間或其他因 素,不克接受訪談,本文也一併表達謝意。57此外,筆者於 2012 年 12 月 21 日也 因學弟曾敬豪而結識臺灣大學石之瑜教授,他日後也慷慨提供其所擁有的訪談 資料,包括芮和蒸前所長、張煥卿前所長、姜新立教授等資料,對本文有著極 大助益。 55. 葉乃嘉,研究方法的第一本書:從知識管理進入研究工作的遊戲規則,頁 184-185。 Peter Burnham, Research methods in politics (Basingstoke, Hampshire [England] ; New York : Palgrave Macmillan, 2004 ), pp165-188. 57 如 2012 年初,筆者意欲訪談已高齡九十的芮和蒸前所長,最終因其健康因素而由其子代為轉 達不克接受訪談。芮和蒸(1922-2014),江蘇寶應人,畢業於政大政治所,歷任政大政治系教 授、系主任,並任政大訓導長,後任政大東亞所長,專治中國政治史。中華民國當代名人錄 編委會,中華民國當代名人錄,頁 2097。著有西漢御史制度之研究(碩論,1958)、放眼神 州:陶鑄文武合一反共愛國的中國青年(1982)、並編有國父思想(1983)。 19 56.

(27) 貳、研究範圍 本文預計從歷史斷限著手,為進一步掌握論述的主軸,從東亞研究所 1968 年成立迄今,本研究擬從三個時期來逐一進行探討,分別是東亞研究所面對蘇 東共黨陣營與毛澤東後期執政時期(1968-1979)的探究時期、改革開放後的鄧小 平主政時期(1979-1995)的應變時期,以及江澤民、胡錦濤與習前期主政 (1995-2015)的深化時期。 在時期劃分的思維考量,首先在蘇東共黨陣營與毛澤東執政後期這個階 段,東亞研究所在 1968 年成立之時,除蘇東的社會主義陣營持續在冷戰階段扮. 治 政 大 問中國大陸並簽訂上海公報等時勢發展,無論對於中國大陸的內政與外交皆有 立 巨大的改變與轉折,其後毛澤東於 1976 年辭世,但毛後的政局與接班並未呈現. 演兩極格局的要角,中國大陸也正經歷文化大革命,以及 1972 年尼克森總統訪. ‧ 國. 學. 平和,四人幫的被捕以及華國鋒與鄧小平之間的爭逐,最終在 1978 年底以後鄧 小平實際主政而確立,因此成為第一個時期的劃分所在。. ‧. 在第二個時期,則是以中國大陸展開改革開放政策為始,此時不只中國大. sit. y. Nat. 陸透過意識型態的調整,同時也運用各種政策來進行體制的改革,希望能強化. er. io. 體質以進行和平與發展的主軸,同時中國大陸也要面對在 1980 年代後期蘇東陣. al. 營所進行激烈的革命與轉變,以後隨著 1991 年蘇聯解體後,也使中國大陸必須. n. v i n Ch 嚴肅因應這些變局。同時,兩岸關係也在蔣經國總統從三不政策到執政後期有 engchi U 所突破,在繼任的李登輝總統執政初期,終於有 1993 年的辜汪會談而使兩岸關 係進入到一個蜜月期,延續到 1995 年江八點的發表。但不久,同年因大陸抗議 李前總統訪美而使兩岸關係進入到一個中挫階段,進而延伸到 1996 年 3 月中華 民國臺灣進行第一次總統直選,而有兩個導彈事件以及美國航艦巡防海峽,避 免兩岸危機進一步升高;因此雖說鄧小平於 1997 年辭世,但江澤民在 1989 年六 四天安門事件以後上台,直到 1995 年以後逐漸展現影響力,因此此時期斷限在 1995 年。 最後就是集中在江澤民、胡錦濤執政與習近平前期的主政時期,特別是從 江澤民在 1995 年提出江八點以後,顯見江澤民開始能在政治上有所發揮,因此 即以此做為這時期探討的起點,同時延續到習近平初期執政時期,正好橫跨中 20.

(28) 共的 1997 年十五大、2002 年十六大、2007 年十七大、2012 年十八大,特別是 2012 年底的十八大之後,確立習近平與李克強接續主政的新局,因此斷限在此 而可觀察中共第三代、第四代、及第五代的政策作為,同時進一步探討在此時 期的議題發展以及研究途徑的走向。在這個時期,持續觀察中國大陸在江、胡 及習主政之下如何持續承接改革開放的政策,這時期不只要因應 1997 年的亞洲 金融風暴衝擊,同時在外交上如何審慎處理美中以及其他國家之間的關係,都 是重要的議題。其次,中國大陸也要面對港澳的回歸,都深刻考驗和平與發展 的基調能否有效運作。在兩岸關係上,則橫跨中華民國三任總統的互動,分別 是李登輝前總統於 1996 年連任到 2000 年卸任期間,所產生的戒急用忍的後續效. 治 政 大 九總統二次政黨輪替的兩岸互動,都使得這個時期的兩岸關係研究更具有連動 立 性。. 應,進而持續到 2000 年陳水扁前總統政黨輪替後的兩岸緊繃,以及 2008 年馬英. ‧ 國. 學. 確立三個劃分時期之後,接著就是進一步檢證當代中國學呈現的情形,本 文將再進一步探究課程安排、歷屆博碩士論文與東亞季刊(東亞研究所所辦之學. ‧. 術刊物)的投稿所刊之文。東亞研究所的當代中國學知識,其實來自臺灣早先各. sit. y. Nat. 領域優秀學人的貢獻,這些或經過個人經驗或歸納統整,逐漸形成各個學門與. er. io. 課程,並成為臺灣其後在此領域所成立的相關系所所借鏡與參酌的對象,時至. al. 今日部份課程如中共黨史與意識形態等,仍舊成為理解中共發展的重要基礎知. n. v i n Ch 識。其次,其他次領域如政治、經濟、社會、國際關係、軍事、文教等,也透 engchi U 過這些課程沿承下來,繼而在接續的師資中調整與吸收西方的研究成果,進一 步豐富課程的內涵。也因此,整個知識的脈絡發展就有其延續性,而知識的吸 收以及知識的再產出,就會再透過歷屆博碩士論文與東亞季刊的投稿所刊之文 而具體呈現出來。儘管博碩士論文仍屬基礎性的知識,但在某一個程度上其實 也反映個別領域在每一時代值得探索的課題,或運用臺灣獨有的匪情資料分析 與批判,或因應學界變化而直接間接與西方理論範式交流對話,或超脫過去文 獻與經驗研究而能有更多調研的輔佐,也可窺見近五十年發展的實際演變。對 於東亞季刊的探究亦復如此,其串聯相應的學術社群,使東亞所成為另一個知 識傳遞的平台,對於呈現每個時期最新的研究發展自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面 向,從中可進一步了解究竟當時在學術社群中的縮影與實際交織的研究議題。 2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夏俊雄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 王偉仲 召集人. 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

國立政治大學應用數學系 林景隆 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數學系 許元春召集人.

Work Flow Analysis: Since the compound appears in only 2% of the text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wo glyphs is less than half of 1% of the times when the single glyphs occur, it

This article is for the founding of the modern centuries of Buddhist Studies in Taiwan, the mainland before 1949,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1912~1949), and Taiwan from

Hong Kong: Hong Kong Institute of Asia-Pacific Stud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94.. The Colonial State and Rural Protests in

Satellite Agency of Action Research Center for Human & Community Development, Graduate School of Cultural Studies & Human Sciences, Kobe University ARCH.

Feng-Jui Hsieh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Hak-Ping Tam (Graduate Institute of Science Education,. National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