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論中文多重主語結構及其對普遍語法之含蘊意義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論中文多重主語結構及其對普遍語法之含蘊意義"

Copied!
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 X 成 果 報 告

□期中進度報告

論中文多重主語結構及其對普遍語法含蘊意義

計畫類別:□X 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

97-2410-H-003-037

執行期間: 2008 年 8 月 1 日至 2009 年 7 月 31 日

計畫主持人:丁仁

計畫參與人員: 李定武

黃瑞恆、高宏達

成果報告類型(依經費核定清單規定繳交):X□精簡報告 □完整報告

□ X 出 席 國 際 學 術 會 議 心 得 報 告 及 發 表 之 論 文 各 一 份

處理方式:除產學合作研究計畫、提升產業技術及人才培育研究計畫、

列管計畫及下列情形者外,得立即公開查詢

□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一年□二年後可公開查詢

執行單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

中 華 民 國 98 年 8 月 12 日

(2)

中文摘要 本計畫探討與現代漢語多重主語結構相關的句法議題。研究結果支持以領屬者提升來 衍生漢語多重主語句的移位說,並解決移位說可能遭遇的困難。同時,研究結果發現漢語 的領屬者提升並不適用於Ross (1967/1986)所提出的左緣限制,而且漢語領屬者不能由位 於賓語位置的名詞組移出的這個語言事實,不能用來排除以領屬者提升衍生多重主語句的 可能性。這是因為只有在領屬者與被領屬者名詞間具有豐富呼應關係的語言如匈牙利語, 才能容許領屬者移位至名詞組外的A 槓位置。 關鍵字:領屬者提升 左緣限制 多重主語句 漢語 English abstract

This project aims to investigate some issues regarding the multiple nominative construc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pport a movement approach that derives the multiple nominative construc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by possessor raising. Furthermore, two potential difficulties that the movement approach may encounter are solved. More specifically, it is argued that possessor raising in Chinese is not subject to the Left Branch Condition proposed by Ross (1967/1986) because Chinese is a DP language and the possessor is an argument in the nominal phrase. Also, the fact that possessor cannot be extracted out of an object follows from the general consensus that only languages with the possessor-possessed NP agreement in person and number will allow extraction.

Keywords: Possessor Raising, Left Branch Condition, Multiple Nominative Construction, Mandarin Chinese

(3)

1. 引言

自然語言中多重主語結構的存在,一直是句法學的研究焦點之一。在多重主語結構 中,帶有主格的成分不只一個。如例(1)中,日語的主格標記-ga,及韓語的主格標記-i, 分別出現在三個名短語上。

(1) a. 日語

Taroo-ga titioya-ga otooto-ga nyuuinsi-ta

Taro-nom father-nom younger.brother-nom be.hospitalised-past ‘The younger brother of Taro’s father was hospitalised’ (Tateishi 1991) b. 韓語

John-i elkwul-i oynccok-i alay-ka aphuta John-nom face-nom left-nom bottom-nom ill

‘John is sick in the face on the right side in the button.’ (Kim 2001)

就語意而言,這些前後相鄰名詞短語間具有領屬關係。除日語、韓語外,多重主語結 構也存在於許多其他的語言中,如閃米特語(Semitic) (包含阿拉伯文及西伯萊文)(參 Doron & Heycock 1999),Chickasaw (參 Munro 1999)及印尼語、越南語、Lahu、Hmong、Uzbek 等語言 (參 Ura 1994)。漢語也有與日/韓語多重主語結構相當的句子如例(2): (2) a. 張三,爸爸很有錢 b. 李四,房子很大 c. 王五,妹妹去了美國 相較於其他語系,特別是日/韓語對多重主語結構豐富的研究,文獻中對漢語多重主 語結構的討論並不多,此結構在漢語的文獻通常稱為雙主語(double subject) 或雙主格 (double nominative)句。本文主要目的在支援以領屬者提升(參 Xu 1993, 2004/2005, Hsu and Ting 2006)來衍生漢語多重主語句的移位說,並解決移位說可能遭遇的問題。本文主 張 漢 語 的 領 屬 者 提 升 並 不 適 用 於 Ross (1967/1986) 所提出的左緣限制(Left Branching Condition),而且漢語領屬者不能由位於賓語位置的名詞組移出的這個語言事實,也不能 用來排除以領屬者提升衍生多重主語句的可能性。本文第二節將論述漢語多重主語句的句 首名詞組的確可出現於主語位置,第三節討論此句首名詞組是經由基底生成還是經由移位 到達主語位置,本文支持移位說,第四節將討論並解決移位說可能遭遇的兩個困難,第五 節總結本文。 2. 句首名詞組位於主語位置 由於漢語具主題結構而且又缺少顯性的格位標記,因此如例(2)的句子常被分析為只 具有主題結構(參 Chao 1968,Li & Thompson 1981,Tsao 1990)。例如 Chao (1968) 雖然將 例(3) 中 的 第 一 個 名 詞 與 第 二 個 名 詞 分 別 稱 為 大 主 語 (main subject) 與 小 主 語 (minor subject),但如 Li & Thompson (1981)所指出,在 Chao 的理論系統中並不區分主題與主 語,因此這個句式在Chao (1968)的系統中事實上具有與其他一般的主題句相當的結構。 (3) a.這個人耳朵軟

(4)

b.十個梨五個爛了

c.朋友舊的好,衣裳新的好

Chao (1968)的這個想法在 Li& Thompson (1981)得到更清楚的闡釋;亦即,大主語即為主 題,小主語則為語法上的主語,而Tsao (1990)也有類似的主張。 首先主張漢語此一句式的第一個名詞組1應分析為語法主語的學者為Teng (1974)。在 他的分析中VP 可以重寫為 S,因此 (4a)具有(4b)的底層結構。 (4) a. 他肚子餓。 b. S NP VP 他 S NP VP 肚子 餓 雖然這個結構能夠描述第一個名詞組與第二個名詞組都為句法上的主語,但是將 VP 重寫為 S 的這個規律在目前的句法理論中並不可行,而且句首之領屬名詞是否的確為基 底生成亦有待商榷。 Shyu (1995)也認為漢語與日語相同,具有多重主語結構,句首第一個名詞組應分析為 語法上的大主語(major subject),論證之一來自於此名詞組可約束一個照應詞,顯示應為 位於A 位置上的主語,而非位於 A 槓位置上的主題。 (5) a.張三i 車子 撞到 了 自己i b.那個人i 孩子j 不 認得 自己i/j是 誰

Hsu & Ting (2006) 也主張此句首名詞組位於 A 位置。在如例(6)的句子中,此句首名 詞組本文以可以作為短被動句的主語。 (6) 張三i 被 認為 ___ [ei手臂] 很長 根據Ting (1998), Huang (1999)對漢語被字句的分析,短被動句,亦即不帶邏輯主語 的被字句, 以 A-移動來衍生。因此例(6)的合文法顯示了句首的名詞短語的確為位於 A 位 置上的主語。基於以上的討論,本文認為漢語如例(2)的句子,起首的名詞組除了可分析 為主題外,也可位於句法主語位置,衍生為多重主語結構,本文將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更進 1名詞組在本文指的是名詞性詞組(nominal phrase),而不細分為名詞性短語(NP)、限制詞短語(DP)或其他名 詞組內比限制詞短語更大(如第4.2 節提到的 KP)或更小的結構(如有些學者(參 Cinque 2005)提出的 dP)。

(5)

一步的研究。為行文方便,此句式之領屬者名詞組,如例(2a)的 “張三”,有時將簡稱為 NDP1,而被領屬者名詞組,如例(2a) 的 “爸爸”,簡稱為 NDP2 (參 Akiyama 2005)。 3. 漢語多重主語句之衍生 雖然領屬者名詞組NDP1 具有主語特質是無庸置疑的,但是對於 NDP1 是如何生成於 主語位置,文獻中卻有許多不同觀點,因此關於漢語多重主語句一個重要議題即為釐清 NDP1 是如何生成於主語位置。文獻中提出的不同觀點主要區分為 NDP1 是經由基底生成 還是經由移位到達主語位置。採前者觀點的認為NDP1 基底生成於主語位置,與 NDP2 在 基底結構並不構成一短語;採後者觀點的則認為NDP1 與被領屬名詞組 NDP2 在基底結構 構成一短語,NDP1 經由移動出現於表層結構的主語位置,本文支援移位說。

3.1. 基底生成說如 Kuroda (1986), Heycock (1993),Vermulen (2005)等分析日語,Shyu (1995) 分析漢語。主要是認為大主語以基底生成,而空缺位置則有一空代詞(pro),與大主 語同指,例(7a/b)分別為日語(參 Kuroda 1986)與漢語(參 Shyu 1995)的結構。

(7) a. [VP[DP zooi-ga [VP[DP ei hana-ga]][VP nagai]]]

elephant-nom trunk-nom long-pres ‘Elephant’s trunks are long.’

b. [IP張三i [IP proi 女朋友 批評 了 他]] Vermeulen (2005) 則認為領屬者名短語以基底生成於外層 TP 指示語位置,而被領屬者名 詞組與一位於中層TP 指示語位置的空運算元同指,此空運算元再約束包含於內層 TP 指 示語位置的空代詞,如例 (8)。 (8) 但是基底生成說有以下的一些問題。首先,Akiyama (2005)觀察到在日語多重主語句 中,NDP2 的領屬者必須是空缺,見例(9)的合法度差異,Hsu and Ting (2006) 指出漢語也 是如此,如例(10)所示。

(9) a. Taro i -ga [(*{zibun/zibun-zisin}i-no) te]-ga naga-i

Taro-nom self/ self-self no arm nom long-pres ‘Taro’s arms are long.’

NP1-ga [NP1 usagi-ga]i rabbit-nom Op i pro [NP2 mimi-ga] ear-nom NP2-ga naga-i long-pres TP TP TP TP TP

(6)

b. Taro i -ga [(*{zibun/zibun-zisin}i -no) mabuta]-ga hare-ta

Taro-nom self/ self-self no eyelid nom swell-past ‘Taro’s eyelids swelled.’

(10) a.張三i 被認為 [e] i 嘴巴很大

b.??張三i 被認為他i的 嘴巴很大

其次,Heycock (1993) 與 Vermeulen (2005)都認為 NDP2 與謂語部分構成句謂語 (clausal predicate),而 NDP1 為基底生成,是這個句謂語的主語,(這兩個分析的差異之 一在於此句謂語是否有空運算元作為仲介)。Doron & Heycock (1999)論證閃米特語如例 (11)的 NDP1 是以基底生成於 TP 指示語,與謂語部份的一空代詞同指。

(11) ?al-bayt-u ?alwa:n-u-hu za:hiyat-un the-house-NOM color-NOM-its bright-NOM ‘The house, its colors are bright.’

這種句型與日/韓語及漢語的多重主語句相當,但有趣的是閃米特語允許例(12)的句 型,根據Doron & Heycock (1999)的分析,這是由於閃米特語的 NDP1 基底生成於 TP 指 示語,與謂語部份的一空代詞同指。

(12) hind-un yuqa:bilu-ha T-Tulla:b-u

Hind-NOM meet(3M)-her the-students(M)-NOM ‘Hind, the students are meeting her.’

若根據Shyu (1995), Kuroda (1986), Heycock (1993)及 Vermeulen (2005)等學者的觀 點,將漢語多重主語結構的NDP1 分析為基底生成,那麼我們將預期漢語容許如同閃米特 語例(12)的多重主語句,如例(13a)。但若漢語的例(13a)具有多重主語結構,則應可接受 A-移動,但是由例(13b)的不合法,可得知此預測與事實不符。 (13) a. 張三,學生很喜歡 b. *張三被認為學生很喜歡 若採基底生成說,漢語多重主語結構會產生過度生成(over-generation)的情形,因此根 據以上兩點考量,本文認為漢語多重主語結構應是經由移位生成。 3.2. 以移位來衍生日語多重主語句的文獻中,Akiyama(2005)認為在日語中,第一個名詞 組以顯性移動至外層的TP 之指示語位置,而第二個名詞組則留在 VP 中,但之後以隱性 移動至內層的TP 之指示語位置,如例(14)。

(14) a. Overt structure b. Covert structure

DP1-ga [DP1Taro-ga]i Taro-nom DP2-ga [DP 2 ti te]-ga arm-nom ... X X XP T T’ T’’ DP2-ga [DP 2 ti te]-gaj arm-nom tj ... X X XP T T' T'' T''' DP1-ga [DP 1 Taro-ga]i Taro-nom

(7)

Ura (1994)假定 TP 有多重指示語位置,在基底結構中領屬者名詞與被領屬名詞組成 一個名詞組,生成於VP 中,之後移動至 TP 的內層指示語,領屬者名詞組隨後移至 TP 的 外層指示語,如例 (15)。

(15)

Hsu & Ting (2006) 認為漢語多重主語句應不是由 Ura (1994)倡議的多層指示語 (multiple specifier)方式所衍生而成,而是 NDP1 與 NDP2 在基底結構組成的詞組移至 TP 內層指示語位置後, NDP1 再移至 TP 外層指示語,如例(16)所示。2

(16) [TP [DP1兔子 ]j T [TP [DP2 tj D [NP耳朵]]i T [AP ti 長 ]]]

換言之,漢語多重主語句是由循環生成的T 核心語,而非由 TP 的多層指示語認可。 主要證據是根據強調詞 “是”在漢語多重主語句的分佈。Chiu (1993) 認為“是”為功能範疇 ShiP 之核心語,Lee (2005)認為強調詞“是”是焦點範疇的核心語,Huang (1988)也認為“是” 選擇另一個IP 作為補語,Hsu (2005), Hsu & Ting (2008) 認為“是”是分散 IP (split IP) 領域 中一功能範疇之核心語。根據以上對強調詞 “是”的分析,“是”應為一獨立功能範疇之核 心語。在多重主語句中,如例(17)所示,“是”可出現於 NDP1 與 NDP2 之間,結構如例 (18)。 (17) a. 王小姐是眼睛漂亮。 b. 王小姐被認為是眼睛漂亮。 (18) a.兔子 是 耳朵 長 b. 兔子 耳朵 是 長 2 Xu (1993, 2004/2005) 由不同的角度,得到相似的結構。他認為曲折語類(INFL)的特性決定一個語言是否認 可多重主語句。漢語類的語言(如韓語等)的曲折語類帶有謂語特徵([+Predicative] feature),因此能認可多 重主語,而英語類的語言不含有此特徵,無法認可多重主語。

DP1-ga

[

DP1

Taro-ga]

j

Taro-nom

DP2-ga

[

DP 2

t

j

te-ga ]

i

arm-nom

[t

i

naga-i ]

long-pres

V

T

T'

TP

TP

segmen

(8)

T DP2 [DP2 tjD [NP耳朵]]i ear T 是 SHI ti 長 long AP ShiP T' TP T' TP DP1 [DP1 兔子]j rabbit 若NDP1 與 NDP2 都是在 TP 的多層指示語受到認可,那麼我們將無法解釋作為獨立 功能範疇核心語的“是”為何可出現於 NDP1 與 NDP2 之間。因此 Hsu & Ting (2006)提出漢 語多重主語句應由循環生成的T 核心語,而非由 TP 的多層指示語認可。如漢語例

(17b)的句子也同時說明瞭 Akiyama 所主張的領屬者名詞組在顯性句法(overt syntax)中 仍然位於動詞短語的分析,在漢語無法成立。

本文採取Nash and Rouveret (1997), Neeleman and Weerman (1999)主張的代理者範疇 (proxy category),將循環生成的 TP 分析為代理者範疇(proxy category),它的生成是為了 要認可未經查核的特徵(unchecked feature)。具體來說,本文主張漢語多重主語結構的名詞 短語帶有T 特徵,必須在 TP 指示語位置受到查核,因此領屬者名詞必須自限制詞短語指 示語位置提升至TP 指示語位置去接受查核。類似的過程可參照 Landau (1999)將例(19)中 的領屬者與格(possessor dative)句分析為領屬者自限制詞短語指示語位置提升至主句謂 語,以檢查其所帶的與格特徵。 (19) a. Hebrew

Gil higdil le-Rina et ha-tmuna. Gil enlarged to-Rina Acc the-picture

‘Gil enlarged Rina’s picture.’ (Landau 1999, 5) b. Spanish

El enfermero le lavó la cara al paciente. The nurse him-Dat washed the face to-the patient

‘The nurse washed the patient face for him’ (Kempchinsky 1992, 138)

本文主張當具有T 特徵的名詞組無法得到查核時, TP 範疇核心語可經由核心語移動 衍生出一代理者範疇,而此代理者範疇也會具有所有TP 範疇核心語的特徵,這個具有 T 特徵的名詞組即可移動至TP 指示語位置去查核 T 特徵。如同 Landau (1999)對領屬者與格 句的分析,本文也主張衍生漢語多重主語句的移位為A-移位。 4. 解決領屬者提升遭遇的兩個問題 本文採取的分析是傳統上所謂領屬者提升 (possessor raising) 的觀點,這是文獻中經常 採取作為處理 “外部領屬” (external possession) 議題的一種分析。 “外部領屬”指的是主語 DP1 [DP1兔子]j rabbit T 是 SHI DP2 [DP2 tj D [NP耳朵]]i ear T ti 長 long AP T' TP ShiP T' TP

(9)

(如多重主語句)或賓語(如例(19)) (語意上)的領屬者在句中佔據一個獨立的句法位 置,而且表現如同謂語的論元 (Payne & Barshi 1999 )。但是,領屬者提升這個移位分析在 技術細節上似乎違反了Ross (1967/1986)提出的左緣限制,同時也無法有效地解釋為何漢 語領屬者不能由位於賓語位置的名詞組移出,本節將處理這兩個問題。 4.1. 針對第一個問題,我們必須考察左緣限制是否的確適用於英文以外其他的語言,以及 其運用上的限制。本文發現雖然英文中領屬者不能被移出的情形如例(20),自 Ross (1967/1986) 以來,大多都以其提出的左緣限制來解釋(見例(21)),但也可以有其他的分 析方式。

(20) *Peter’si,only Mary saw [ti hat].

(21) 左緣限制 包含於一個名詞組最左邊的名詞組,不能以任何轉換律移出此名詞組。 如Bošković (2005)就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在具有限制詞短語的語言(DP languages)中,如匈牙利語,雖然形容詞短語不能移出 (22a),但是領屬者可以移出 (22b),而在只有名詞短語的語言(NP languages)中,形容詞短語與領屬者都能移出,如例 (23)所示。

(22) a. *Magas(-ak-at) látta lány-ok-at tall-PL-ACC saw girl-PL-ACC

‘*Tall, he saw girls. (he saw tall girls.)’ (Hungarian, Bošković 2005) b. Péter-neki cask Mari látta [ a ti kalap-ja–t ]

Peter-DAT only Mari-NOM saw the hat-POSS.3SG-ACC ‘Peter, only Mary saw [his] hat.’ (Hungarian, Szabolcsi 1994) (23) a. lijepei, je vidio [ti kuće]

beautiful is seen house

‘Beautiful houses, he saw.’ (Serbo-Croatian, Serbo-Croatian, Bošković 2005) b. cijegi si video [ti oca]?

whose are seen father

‘Whose father did you see ?’ (Serbo-Croatian, Bošković 2005)

因此,領屬者提升基本上在具有限制詞短語的語言及只有名詞短語的語言都是成立的。(參例(24)) (24) 限制詞短語語言 名詞短語語言 領屬者移位 成立 成立 形容詞短語移位 不成立 成立 根據這個看法,具有限制詞短語系統的英語應容許領屬者移出,但為何事實上卻不 行呢?Bošković 採取 Corver (1992) 的看法,認為這是由於如例(20)一類的例子中,移動的 並非短語,而是限制詞短語的指示語加上核心語。因此,若移動的是位於限制詞短語指示 語位置的領屬者短語,應為合法,如匈牙利語例(22b)的情形。換言之,Bošković 認為左 緣限制只適用於在限制詞短語語言中,移動形容詞短語的情況。

(10)

現在考慮漢語多重主語句中領屬者移出的情形。Tang (1990, 2007), Hsieh (2005, 2008), A. Li (2007), Simpson (2002)都指出漢語為具有限制詞短語的語言。 若漢語領屬者是論元,則根據 Bošković (2005)的看法,領屬者移位在漢語應為合法;若漢語領屬者是相當於形容詞短語的修飾 語,則領屬者移位在漢語應不能成立。那麼漢語領屬者究竟是論元(argument)還是相當於形容詞短 語的修飾語(modifier)呢?本文認為漢語領屬者應分析為名詞結構中的論元,因此領屬者移位在漢語 是成立的。 漢語領屬者通常由 “的”字引介。3 Tang (1990, 1993), Hsieh (2005, 2008)認為漢語領屬者為修飾 語,而A. Li (1985)則提出了將其作為論元來分析的可能性。我們將提出兩項論證來說明漢語領屬者 表現如同論元,進而支持將其分析為論元的說法。 首先,一般句法學教科書都指出,修飾語在短語中可多次出現,但論元僅能出現一次(參如 Radford 1988, Carnie 2003 )。如英語例(25)中,“with” 引介的介詞短語作為 “student” 的修飾語,因此 可重複出現,而 “of”引介的介詞短語作為 “student” 的補語(complement) ,所以不能重複出現。 (25) a. a student with long hair with glasses

b. *a student of physics of math

現在我們要問的問題是:以“的”引介的領屬者可以在名詞詞組中重複出現嗎?答案是 否定的。漢語例(26a)並不能表示一本書同時是屬於張三又屬於李四的。4 這並非因為“的” 引介的短語不能多次出現,在例(26b)“的”引介的是一個形容詞短語,作為修飾語,因此 可重複出現。例(26a)與(26b)的合法度差異顯示漢語領屬者的表現的確相當於論元。 (26) a. *張三的李四的書 (=\= 張三和李四的書) b. 便宜的實用的書 另一個支持將領屬者分析為論元的論證是來自於時間形容詞在帶有領屬者的名詞組中 的語意解釋。 Larson & Cho (2003) 指出英語的例(27),除了可解釋為 “約翰擁有一部車款 老式的車”,一個更為顯著的語意是 “約翰以前擁有一部車”。

(27) John’s former car

他們認為這個顯著的語意表示了修飾 “擁有”的副詞 “以前”,在基底結構中的量域(scope) 必定高於以“約翰”為領屬者的領屬關係。為瞭解釋這個語意是如何產生的,他們提出的分 析採取了 Freeze (1992) 分析領屬句的基本精神。Freeze 根據跨語言的考察,觀察到處所 句、領屬句與存在句具有類似的句法表現,因此主張領屬句的結構帶有係詞 be 及處所介 係詞(locative preposition)。Larson & Cho (2003)認為領屬者名詞組,與領屬句相同,也帶 有處所介係詞結構,以類似方式衍生,如例(28)的結構所示。 (28) 3除了引介領屬者外,漢語 “的”字可引介不同性質的短語,亦即具有 “XP 的”的形式。 (i) a. 漂亮的女孩 ((形容詞短語 + 的) b. 我喜歡的女孩 (關係子句+ 的) c. 太空船爆炸的消息 (同位元語子句+ 的) (C.-R. Huang 1987) 4 但是可以表示屬於張三的一本李四寫的或生產的書。我們可以採 Ura (1996)的看法,將與核心語名詞關係 較為密切的名詞,如施事者,分析為位於名詞短語指示語,而一般的領屬者則位於限定詞指示語。

(11)

處所介係詞在帶有領屬名詞的名詞組中,如同領屬句,也帶有兩個論元,亦即客體與 處所,表示了一種領屬關係。客體論元,也就是領屬者“John” 由處所介係詞的賓語位置 移至限定詞短語的指示語位置;處所介係詞然後與限定詞結合,顯現為 領屬格標記 “’s”。 在此分析下,“約翰以前擁有一部車”的語意是來自於 “former”加接於介詞短語,來 修飾此領屬關係,移位前的結構如例(29)所示。

(29) [DP THE former [PP [NP car] [P TO [DP John ]]]

本文發現,漢語時間形容詞在帶有領屬者的名詞組也可以修飾領屬關係。 (30) 張三以前的那部車

根據 Larson & Cho 的分析,這顯示了漢語帶有領屬者的名詞組也具有與英語類似的結 構。時間修飾語“以前的” 加接於介詞短語,修飾此領屬關係。領屬者經由移位,由處所 介係詞的賓語位置移至限定詞短語的指示語位置。5在此分析下,漢語領屬者,如同英語 領屬者,也應作為論元。 漢語既然是限定詞短語的語言,而領屬者又是論元,根據 Bošković (2005)的看法, 漢語的領屬者移位應是合法的。換言之,以領屬者提升來衍生漢語多重主語結構的分析不 會有是否違反了左緣限制的問題,因為只有在限定詞短語的語言中,移動形容詞短語才會 遵守左緣限制。 4.2. 以領屬者提升來衍生漢語多重主語句的另一個問題是如何解釋例(31)的合法度差異, 這個差異似乎不利於移位說而有利於基底生成說。 (31) a 張三i,[ei手臂] 很長 b *張三i,我看見了[ei 手臂] 若例(31a)的小主語所含有的空缺由移位來衍生,那麼當同樣的被領屬名詞位於賓語位置 時,同樣的移位過程應也可衍生合文法的句子,但如例(31b)的句子卻不能成立。在另一方面, 若多重主語句由基底生成,句中空缺帶有一空代詞,根據Huang (1984)所提出的廣義控制規則 (Generalized Control Rule) (見例(32)),例(31a) 合文法是因為空代詞的先行詞是與其最靠近的

5 Ura (1996)也提出可分離領屬者(alienable possessor) 位於限定詞短語的指示語,由限定詞指派領屬者語意角

(12)

C 統禦的名詞組,而例(31 b)不成立,是因為空代詞與其先行詞間還隔了另一個名詞組,其先行 詞不是與其最靠近的C 統禦名詞組。6 因此基底生成說似乎較移位說而更能解釋例(31)的合法度 差異。 (32) 廣義控制規則 空代詞需與其最靠近的C 統禦的名詞組同指 本文認為如例(31a/b)的合法度差異並不能排除以移位來衍生多重主語句的分析。具體 來說, 本文主張如例(31b)的句子無法衍生為多重主語結構或主題結構。亦即,領屬者不 能經歷A 或 A 槓移動到達其位於句首的位置。(31b)若衍生多重主語結構如例(33),所形 成的語鍊不合法,因為當領屬者 “張三”移至循環的 TP 指示語位置時,會越過另一個更近 的A-約束者(A-binder),亦即位於較低的 TP 上的主語 “我”,因此會違反極近限制

(relativized miminality) (Rizzi 1990) 。 (33) [TP張三i [TP 我 [VP 批評了[KP ti弟弟] ]

接下來考慮這類句子以 A 槓-移動衍生為主題結構的情形。Gavruseva (2000)指出,匈 牙利等語言允許領屬者作為疑問詞移出,但日爾曼語系的語言如英語、德語及荷蘭語則不 允許。

(34) a. [ki-nek]k ismer-te-tek [DP t k a vendeg-e-0-t]?

who-Dat know-past.2pl the guest-poss.3sg.Acc

‘Whose guest did you know?’ (匈牙利語,Szabolcsi 1983/1984) b. *[Wem]k hast du [DP tk seinen Wagen] gesehen?

who-Dat have you his-Acc car seen

‘Whose car have you seen?’ (德語,Gavruseva 2000)

Tappe (1989), Gavruseva (2000), Boeckx (2003) 都指出容許領屬者移位至 A 槓位置的語 言如匈牙利語(相對於日爾曼語系語言),在領屬者與被領屬者名詞間,具有豐富的呼應 關係。漢語領屬者與被領屬者名詞間,明顯地沒有這種呼應關係,自然就如同日爾曼語系 語言不容許領屬者移位至A 槓位置。 在具體分析上,我們可以採取 Gavruseva (2000)的看法。7Gavruseva 認為名詞組結構 有三層,相當於句子結構的 CP-TP-VP (Szabolcsi 1983/1984, 1994),本文標示為 KP-DP-NP。KP 指示語為一 A 槓位置,位於名詞組 (nominal phrase)的邊緣位置。她認為容許領屬 者移位的語言如匈牙利語,領屬者需在顯性句法(overt syntax)先移至此位置,才能移至名 片語外的 A 槓位置。她假設在這些語言中,K 具有強性[Q]特徵,因此才能在顯性句法移 至 KP 指示語。而日爾曼語系語言的 K 具有的 [Q]特徵為弱性,領屬者不能在顯性句法移 至KP 指示語,它只能移至限定詞短語指示語的 A 位置,因此不能更進一步移至名片語外 的A 槓位置。 6 同樣的分析也可用來解釋為何這類句子不能以基底生成衍生為主題結構。 7 其他不同的分析方法可參考 Boeckx (2003)。

(13)

根據 Hsieh (2008) 的分析,漢語也有 KP。假設關係子句位於限定詞短語附加語的位 置,Hsieh 認為例(35)說明瞭限定詞短語之上有另一層功能範疇,相當於 Szabolcsi 所說的 KP,以表達完整性(totality)(35a)與部分性(partitivity)(35b) 。 (35) a. 他把[那些][我昨天才買的][三本]書拿走了 b. 他拿走了[三本][我昨天才買的][那些]書 本文假設漢語名詞組結構中的K 如同日爾曼語系語言,也具有弱性的 [Q]特徵,領屬 者在顯性句法只能移至限定詞短語指示語的 A 位置,而不能移至 KP 指示語的 A 槓位 置,因此不能更進一步移至名片語外的 A 槓位置。在此分析下,漢語領屬者不能移至名 片語外的 A 槓位置,那麼以主題化來衍生例(31b),就與日爾曼語系不容許領屬者疑問詞 是相同的原因。 那麼例(31a)的句子是如何衍生的呢?值得注意的是,不能以主題化移動來衍生,如 前所述,漢語領屬者如同日爾曼語系的領屬者,不能移位至名詞組外的 A 槓位置。這類 的句子若衍生為多重主語結構,牽涉的是 A-移位,空語類為 A-移動所留下的語跡 (trace)。若衍生為主題句,則具有基底生成的主題結構,空語類為空代詞(pro 或 Pro),根 據廣義控制規律(參 Huang 1984),受到句首主題控制(control),如例(36)所示。 (36) 張三i,[proi手臂] 很長 5. 結語

本文支持以領屬者提升(參Xu 1993, 2004/2005, Hsu and Ting 2006)來衍生漢語多重 主語句的移位說。具體來說,本文採取Hsu and Ting (2006)的說法,認為漢語多重主語句 應由循環生成的 T 核心語,而非由 TP 的多層指示語認可。本文主張循環生成的 TP 為代 理者範疇(參 Nash and Rouveret 1997, Neeleman and Weerman 1999),它的生成是為了要認 可未經查核的特徵(unchecked feature)。漢語多重主語結構的名詞短語帶有 T 特徵,必須 在TP 指示語位置受到查核,因此領屬者名詞必須自 DP 指示語位置提升至 TP 指示語位置 去接受查核。本文也解決了領屬者提升這個移位分析可能會遭遇的困難。首先,漢語為限 制詞短語語言,且領屬者在名詞組為論元,因此根據Boskovic (2005)的看法,是可以容許 領屬者提升,不會有左緣限制方面的問題。就筆者所知,這是關於漢語語法的文獻中,少 數討論到左緣限制在漢語的(不)適用性及領屬者在漢語應分析為論元的研究(cf. Li 1985)。 再者,本文論證漢語領屬者不能移至賓語名詞組外的 A 槓位置這個語言事實,不能 用來排除以領屬者提升衍生多重主語句的可能性。這是因為只有在領屬者與被領屬者名詞 間具有豐富呼應關係的語言如匈牙利語,才能容許領屬者移位至名詞組外的 A 槓位置。 漢語沒有這種呼應關係,自然就如同日爾曼語系語言,也不容許領屬者移位至名詞組外的 A 槓位置。若採取 Gavruseva (2000)對這個現象的分析,那麼漢語領屬者不能移至賓語名 詞組外的 A 槓位置這個語言事實,無疑為漢語名詞組應分析為層次分明結構(articulated structure)的說法(參如 Hsieh 2008),提供了有利的證明。 參考文獻

(14)

Akiyama, Masahiro. 2005. On the general tendency to minimize moved elements: The multiple nominative construction in Japanese and its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The Linguistic

Review 22, 1-68.

Bockex, Cedric. 2003. Islands and chains: Resumption as stranding.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Bošković, Željko. 2005. On the locality of left branch extrac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NP. Studia

Linguistica 59: 1-45.

Carnie, Andrew. 2003. Syntax: A generative introduction. Blackwell Publishers.

Chao, Y.-R. 1968.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hiu, Bonnie Hui-chun. 1993. The Inflectional Structure of Chinese.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n Los Angeles.

Cinque, Guglielmo. 2005. The dual source of adjectives and phrasal movement in the Romance DP. ms. University of Venice.

Corver, N. 1992. Left branch condition. Proceedings of NELS 22, 67-84.

Doron, E. & Heycock, C. 1999. Filling and licensing multiple specifiers. In Adger, D., Pintzuk, S., Plunkett, B., Tsoulas, G. eds, Specifiers: Minimalist approach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69-89.

Freeze, R. 1992. Existentials and other locatives. Language 68, 553-595.

Gavruseva, Elena. 2000. On the syntax of possessor extraction. Lingua 110: 743-772.

Heycock, Caroline. 1993. Syntactic predication in Japanese. 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2: 167-211.

Hsieh, Miao-Ling. 2005. Two types of modifiers and parallelisms between DPs and TPs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6.3: 397-430.

Hsieh, Miao-Ling. 2008.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Noun Phrases in Chinese: the Representations of Number, Referentiality and Totality/Partitivity. Crane Publisher, Taipei.

Hsu, Yu-Yin. 2005. The Syntactic Structure and Pedagogical Grammar of Modals in Mandarin

Chinese. M.A. thesi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pei.

Hsu, Yu-Yin, and Jen Ting. 2006. On the possessive multiple nominative construc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ACL-14 & IsCLL-10 Joint Conference, Academia Sinica.

Hsu, Yu-Yin, and Jen Ting. 2008. Modals as functional categories in Mandarin Chinese. Paper to be presented at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nse, Aspect, Mood and Modality (Chronos-8), 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

Huang, C.-R. 1987. Mandarin Chinese NP d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urrent grammatical theories, doctoral dissertation, Cornell University.

Huang, C.-T. James. 1984.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reference of empty pronouns. Linguistic

Inquiry 15:4, 531-574.

Huang, C.-T. James. 1988. On ‘Be’ and ‘Have’ in Chinese (Shuo Shi gen You). The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sophy Vol. LIX, Part I. Taipei: Academica Sinica.

Huang, C.-T. James. 1999. Chinese passiv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29(4): 423-509.

Kempchinsky, Paula. 1992. The Spanish possessive dative construction: theta-role assignment and proper government. In Paul Hirschbuhler ed., Linguistic Symposium on Romance Languages 20, 135-149.

Kim, Jong-Bok. 2001. A Constraint-Based and Head-driven Approach to Multiple Nominative Constructions. In Dan Flickinger and Andreas Kathol (eds.), Proceedings of the

HPSG-2000 Conferen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166-181. Stanford: CSLI

(15)

Kuroda, S.-Y. 1986. Movement of noun phrases in Japanese. In Imai, T. and M. Saito (eds),

Issues in Japanese Linguistics. Foris, Dordrecht. Pp.229-271.

Landau, Idan. 1999. Possessor raising and the structure of VP. Lingua 107, 1-37.

Larson, Richard and Sungeun Cho. 2003. Temporal adjectives and the structure of possessive DPs. Natural Language Semantics 11, 217-247.

Lee, Hui-Chi. 2005. On Chinese Focus and Cleft Constructions. Ph.D. Dissertation in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Taiwan.

Li, Y.-H. Audrey. 1985. Abstract case in Mandarin Chinese.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Los Angeles.

Li, Charles N. and Sandra A. Thompson. 1981. Mandarin Chinese: 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unro, 1999. Chickasaw subjecthood. In External possession, eds. Doris L. Payne and Immanuel Barshi, 251-292,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Nash, L. & A. Rouveret. 1997. Proxy category in phrase structure theory, NELS 27, 1-17.

Neeleman, A. & F. Weerman. 1999. Flexible syntax: A theory of Case and argument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Dordrecht.

Payne, Doris L. & Immanuel Barshi. 1999. External possession.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Radford, Andrew. 1988. 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A first cours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izz, Luigi. 1990. Relativized Minimality, MIT Press.

Ross, J. R. 1967/1986. Constraints on Variables in Syntax. Doctoral dissertation, MIT,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Shyu, Shu-ing. 1995. The syntax of focus and topic in Mandarin Chinese. Ph.D. dissertation, USC.

Simpson, Andrew. 2002. On the Status of ‘Modifying’ DE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DP.

On the Formal Way to Chinese Languages, eds. by Sze-Wing Tang & Chen-Sheng L. Liu,

74-101. Stanford, CA: CSLI.

Szabolcsi, Anna. 1983/1984. The possessor that ran away from home. The Linguistic Review 3, 89-102.

Szabolcsi, Anna. 1994. The noun phrase. In Syntax and Semantics 27: The syntactic structure of

Hungarian, eds. F. Kiefer & K. E. Kiss, 179-274.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Tang, C.C. Jane. 1990. Chinese phrase structure and extended X’-theory. Ph.D dissertation, Cornell University.

Tang, C.C. Jane. 2007. Modifier Licensing and Chinese DP: A Feature Analysis.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8.4, 967-1024.

Tappe, H. 1989. A note on split topicalization in German. In: C. Bhatt, E. Lobel and C. Schmidt (eds.), Syntactic phrase structure phenomina in noun phrases and sentences, 159-179.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Tateishi, Koichi. 1991. The Syntax of ‘Subjects’.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Teng, Shou-Hsin. 1974. Double Nominatives in Chinese. Language 50:3, 455-473.

Ting, Jen. 1998. Deriving the bei-construc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7, 319–354.

Tsao, Feng-fu. 1990. Sentence and clause structure in Chinese: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Student Bookstore, Taipei.

Ura, Hiroyuki. 1994. Varieties of raising and the feature-based bare phrase structure theory. MIT

Occasional Papers in Linguistics Number 7. MIT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 20D-219,

(16)

Ura, Hiroyuki. 1996. Multiple feature-checking: A theory of grammatical function splitting. Ph.D. dissertation, MIT.

Vermeulen, Reiko. 2005. Possessive and Adjunct Multiple Nominative Constructions in Japanese. Lingua 115, 1329-1363.

Xu, Jie. 1993. An I-parameter and its consequences. College Park, MD: UMD dissertation. Xu, Jie. 2004/2005. Possessor raising in Chinese and Korean. Languages in Contrast 5: 2,

245-290. 計畫自評 本計畫的主要研究成果已摘要如上。在所提之計畫書中,即是以探討現代漢語之多 重主語結構之衍生方式為主要研究標的。因此,計畫書擬探討之主題,可說已經達成。 就本計畫研究成果的學術價值而言,主要研究發現將於 2009 年發表於北京大學《語言學 論叢》(喬姆斯基教授獲北京大學名譽博士學位紀念專輯/總第 39 輯), 由商務印書館 出版。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牟尼是梵語。寂默。佛之名也) 。    (讚佛偈語止此)

本課程除重視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外,還着重加強文學、中華文

語文運用 留意錯別字 辨識近義詞及詞語 的感情色彩 認識成語

詞語 詞性 詞解 練習 主題. 人來人往 (短語) 來往的人很多

語文素養重視積累、感悟和薰陶,基本內涵 和要素包括:字詞句篇的積累,語感、讀寫 聽說能力、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的培養,以

側重培養學 生綜合運用 讀寫聽說能 力及發展多 元化語文能

加強「漢語拼音」教學,使學生掌握

注意本文引用的語句典實及其內容。所有典實,不但須說明其意義 來歷,而且須說明其用法之巧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