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工程应用数学(机电、汽车类) - 万水书苑-出版资源网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工程应用数学(机电、汽车类) - 万水书苑-出版资源网"

Copied!
1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本章介绍复数的定义、运算,复平面点集和扩充复平面,为后面复变函数的研究作准备.

1.1 复 数

1. 复数的概念 形如 z a ib  或 z a bi  的数称为复数,其中a 和 b 为实数,i 称为虚单位,即是满足i2   .全体复数的集合称为复1 数集,用表示. 对于复数z a ib  ,a 与 b 分别称为复数 z 的实部和虚部,记作 Re , Im . az bz 当且仅当虚部b=0 时,z=a 是实数;当且仅当 a=b=0 时,z 就是实数 0;当虚部 b≠0 时,z 叫做虚数;当实部a=0 且虚部 b≠0 时,z=ib 称为纯虚数. 显然,实数集是复数集的真子集. 如果两个复数的实部和虚部分别相等,我们称这两个复数相等.这样,一个复数等于零, 当且仅当它的实部和虚部同时等于零.一般情况下,两个复数只能说相等或不相等,而不能比 较大小. 2. 复数的向量表示和复平面 根据复数相等的定义,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复数z a ib  , 都可以由一个有序实数对(a,b)唯一确定;我们还知道,有序实 数对(a,b)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是一一对应的.由此,可以建 立复数集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集之间的一一对应. 如图1.1 所示,点 z 的横坐标是 a,纵坐标是 b,复数 z a ib  可用点 z(a,b)表示,这个建立了用直角坐标系表示的 复数的平面称为复平面,x 轴叫做实轴,y 轴叫做虚轴.显然, 实轴上的点表示实数;除了原点外,虚轴上的点表示纯虚数. 今后,我们说点z(a,b),与复数 z a ib  表示同一意义. 图 1.1 复数 z=a+ib

(2)

当两个复数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时,这两个复数叫做互为共轭复数.复数 z 的共轭 复数用

z

表示,即如果z a ib  ,则 z a ib  .当复数 z a ib  的虚部 b=0 时,有 z z ,即 是任一实数的共轭复数仍是它本身. 每一个平面向量都可以用一对有序实数来表示,而有序实数对与复数是一一对应的.这样 我们还可以用平面向量来表示实数.在复平面上,复数 z a ib  还可以用由原点引向点 z 的向Oz来表示,这种表示方式建立了复数集 与平面向量所成的集合的一一对应(实数0 与零 向量对应).向量Oz的长度称为复数z 的模,记为 |z|或 r,因此有 2 2 0 r a b z    ≥ (1.1) 显然,Rezz≤Rez  Imz, Imzz ≤Rez  Imz. 3. 复数的运算 设复数z1 a ib z, 2 c id ,则加法由下式定义: 1 2 ( ) ( ) zza c i b d (1.2) 容易看出,这样定义后,复数的加法就可以按照向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来进行,如图1.2 所示.规定复数的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即是把满足 (c id ) ( x iy ) a ib

的复数x+iy,称为复数 a+ib 减去复数 c+id 的差,记作(a+ib)-(c+id). 容易得到 x+iy=(a-c)+i(b-d). (1.3) 复数的乘法定义如下: 2 1 2 ( ) ( ) z z ac ibc iad i bd    ac bd i bc ad .(1.4) 由乘法的定义,容易得到z   .这样,当2 z z 2

0

z

时,除法作 为乘法的逆运算,可以定义为: 1 2 2 2 2 2 ( )( ) ( )( ) z a ib a ib c id ac bd bc ad i z c id c id c id c d c d               (1.5) 容易验证,加法和乘法满足结合律、交换律及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所以,全体复数在定 义上述运算后称为复数域.在复数域内,我们熟悉的一切代数恒等式仍然成立,例如 2 2 2 2 2 ( ) 2 , ( )( ) a b a ab b a b a b a b         等. 复数的模和共轭复数有以下性质,其证明留给读者. 图1.2 复数的加法

(3)

(1)Re 1( ), Im 1 ( ); 2 2 z z z z z z i     (2) (z w) z w zw z w, ; z z

w 0 ;

w w            (3) zwz w; (4) z z ; ww (5) zz. 4. 复数的三角表示和复数的方根 考虑复平面的不为零的点 z x iy  .如图 1.3 所示,这个点有 极坐标( , ) :rx r cos , y r sin.显然rz,是正实轴与从原点 O 到 z 的射线的夹角,称为复数 z 的幅角,记为 argz  显然有tan y x   . 任一非零复数z 的幅角有无限多个值,这些值相差 2π 的整数倍. 通常把满足条件 π  π   ≤ (1.6) 的幅角 称为argz 的主值,记为=argz,于是有

=argz=argz+2k

π

, k=0,±1,±2,…. (1.7) 利用极坐标表示,复数z 可以表示为 z=r(cos+isin ). (1.8) 式(1.8)称为复数的三角表示.再应用欧拉(Euler)公式eicosisin ,又可以将复数z 表示成指数形式 ei z r  . (1.9) 例1.1 求 arg(-3-i4). 解: 由式(1.7)可知 arg(-3-i4)= arg(-3-i4)+2k

π

, k=0,±1,±2,…. 再由tan y x ,点-3-i4 位于第三象限知, ( 4) 4

arg( 3 4) arctan π arctan π

( 3) 3

i

     

(4)

所以有 4 arg( 3 4) arctan (2 1)π, 3 i k      k=0,±1,±2,… 例1.2 计算zeiπ. 解:因为eiπ cos πisin π  ,所以1 π ei   .1 例1.3 把复数 3 i 表示成三角形式和指数形式. 解: 3 1 2,cos 3. 2 r    因为与 3 i 对应的点在第一象限,所以arg( 3 ) π 6 i   . 于是 π π 3 2 cos sin 6 6 ii     . 于是可得指数表示形式为 π / 6 3 i 2ei . 下面利用复数的三角表示,讨论复数乘法的几何意义.设复数 z1,z2分别写成三角形式 1 1 1 1 2 2 2 2 (cos sin ), (cos sin ). z r i z r i         根据复数的乘法法则及正弦、余弦的三角公式,有 1 2 1 1 1 2 2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2 2

(cos sin ) (cos sin )

((cos cos sin sin ) (sin cos cos sin )) (cos( ) sin( )) z z r i r i r r i r r 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面我们得到的三角形式的公式,用指数形式表示出来,可得 1 2 (1 2) 1 2 1ei 2ei 1 2ei . z zrr  r r   (1.10) 由此得 1 2 1 2 r r 1 2 z z   z z , (1.11) 1 2 1 2

arg(z z ) arg z arg .z (1.12) 图1.4 说明了复数相乘的几何意义,两个复数相乘,积的模等于各 复数的模的积,积的幅角等于这两个复数的幅角的和.

注意:式(1.12)不能写成

arg(

z z

1 2

) arg

z

1

arg

z

2,这是因为该式两边表示的都是幅 角的主值,而式(1.12)表示的是两个无穷的集合相等.

由式(1.11)和式(1.12)可得

(5)

1 1

1 2

1 2

2 2

,arg arg arg ,

z z z z z z z z    即是 1 1 1 2 2 2 2 ,arg arg . z z z z zz z  (1.13) 由此可见,两个复数的商的模等于其模的商,商的幅角等于被除数的幅角与除数的幅角的差. 现在我们来讨论复数的乘方和开方问题.设复数

z r

e

i,它的n 次幂可利用(1.10)由归纳

( (cos sin )) (cos sin ) (cos sin ) e . n n n n n n in z r i r i r n i n r               (1.14) 从而有 |zn|=|z|n, 其中n 为正整数.当 r=1 时,得到棣莫拂(de Moivre)公式

(cos isin )) n cosnisinn. (1.15) 复数的n 次方根是复数 n 次乘幂的逆运算.下面我们介绍复数的 n 次方根的定义和求法.z r ei是已知的复数,n 为正整数,则称满足方程 n z   的所有复数为z 的 n 次方根,并且记为 nz  . 我们用复数的指数表示来讨论复数的n 次方根.步骤是:先假定有 n 次方根,再找出这些根.  ei,则根据复数z 的 n 次方根的定义和式(1.13),得 e e n n inr i    , 记0arg z,则有 0 , 2 π, n r n k      k=0,±1,±2,…. 解得 0 2 π , , n nr k n      k=0,±1,±2,…, 其中n

r

是算术根,所以 0 2 π ( ) , k i n n n k z k ze      k=0,1,2,…,n-1 (1.16) 若记 0 0 i nre n    ,则k可表示为 2 π 0 , k i n k e   k=1,2,…,n-1. (1.17)

(6)

这就是说,复数的n 次方根是 n 个复数,这些方根的模都 等于这个复数的模的n 次算术根,它们的幅角分别等于这个复 数的幅角与2π 的 0,1,2,…,n-1 倍的和的 n 分之一.在复平面上,n 个根均匀分布在一个以原点为中心、nr 为半径的圆周上, 它们是内接于该圆周的正n 边形的 n 个顶点,见图 1.5.1.4 求 1-i 的立方根. 解:因为 7π 4 1 i 2ei ,所以1-i 的立方根是 7π / 4 2 π 7π 8 π 62e 3 62e 12 , 0,1, 2. k k i i k     即1-i 的立方根是 7 5 23 π π π 62e12 i, 2e6 4 i, 2e6 12 i.1.5 计算 n 次单位根. 解:由于1 e i0,式(1.16)式给出如下这些根: 2π 4π 2( 1)π 1,e ,e , ,e . n i i i n n n   特别地,立方单位根是 1 1 1, ( 1 3), ( 1 3). 2  i 2  i 例1.6 已知i112.7 2 sin(314t30 ) A 2 11 2 sin(314 60 ) it  A,求 1 2 i i  .i 解:II1I212.7 30  A 11   60 A

12.7(cos30 isin 30 )A 11(cos 60 isin 60 )A

      =(16.5i3.18)A=16.8 10.9 A 所以,i2 16.8 2 sin(314t10.9 ) A,有效值I 16.8A.

1.2 复平面点集

我们研究的许多对象(解析函数、保角变换等问题),首先遇到的是定义域和值域的问题, 这些都是复平面上的一种点集。在此,我们先介绍复平面上的点集. 1. 平面点集的几个概念 (1)邻域 0 0 ( , ) { : } D z   z z z  (1.18) 称为z0的 邻域,其中  ,0 图1.5 n 次单位根

(7)

0 0 0 ( , ) \ { } { : 0 } D zzz  z z  称为z0的去心邻域. (2)内点、开集 若点集 E 的点 z0有一个邻域D z( , )0 ,则称 zE 0为E 的一个内点; 如果点集E 中的点全为内点,则称 E 为开集. (3)边界点、边界 如果点 z0的任意邻域内,既有属于E 中的点,又有不属于 E 中的点, 则称z0为E 的边界点;集合 E 所有边界点称为 E 的边界,记作

E

. (4)区域 如果集合 E 内的任何两点可以用包含在 E 内的一条折线连接起来,则称集合 E 为连通集. 连通的开集称为区域. 区域D 和它的边界

D

的并集称为闭区域,记为D . (5)有界区域 如果存在正数 M,使得对一切

z E

,有 M z ≤ , 则称E 为有界集.若区域 D 有界,则称为有界区域. (6)简单曲线、光滑曲线 设 x(t)和 y(t)是实变量 t 的两个实函数,它们在闭区间[ , ]  上连续,则由方程组 ( ) ( ) x x t y y t      或由复值函数 ( ) ( ) ( ) z tx tiy t 定义的集合 称为复平面上的一条曲线,上述方程称为曲线 的参数方程.点A z ( ) 和B z ( ) 分别称为曲线 的起点和 终点.如果当t t1 2, [ , ],  t1 时,有t2 z t( )1z t( )2 ,称曲线 为 简单曲线,也称为约当(Jordan)曲线. z( ) z( ) 的简单曲线 称为简单闭曲线.例如圆周 cos , sin , [0, 2π] x rt y rt t 就是简单闭曲线. 如图 1.6 所示,用复数表示为 |z|=r. 我们容易证明圆|z|=r 将平面分为两个不相交的区域,由不等式|z|<r 和|z|>r 规定,这两个 区域以圆周为边界.这个结果是以下约当定理的特例. 定理1.1 一条闭简单曲线将平面分成两个不相交的区域,以曲线为公共边界. 这两个区域中,一个是有界的,称为 的内部;一个是无界的,称为 的外部. 如果曲线 在[ , ]  上有x t 和 ( )( ) y t 存在且连续,而且不同时为零,则称曲线 为光滑 曲线.由有限条光滑曲线连接而成的连续曲线,称为分段光滑的曲线. (7)单连通区域 设 D 为复平面上的区域,如果在 D 内的任意简单曲线的内部均属于 D,则称 D 为单连通区域,否则就称为多连通区域. 图1.6

(8)

2. 直线和半平面 设L 表示 中的直线,从初等解析几何知道,L 是由 L 上的一个点和一个方向向量决定 的.如果 a 是 L 上的任一点,b 是它的方向向量,那么 { : } L z a tb      .t 由于

b

0

,于是对于L 上的 z,有 Im z a 0 b         , 事实上,如果z 满足等式 0 Im z a b      , 那么 z a t b   蕴涵着z a tb  ,    .因此t : Im z a 0 L z b          . (1.19) 集合 : Im z a 0 z b            (1.20) 和 : Im z a 0 z b            (1.21) 的轨迹是什么呢?我们首先考虑简单的情形.注意到 b 是一个方向,我们可以假定|b|=1,a=0 的情形. 记 0 : Im 0 z H z b           . ei b ,如果z r ei则有z b r/ ei(  ). 于是 0 z H ,当且仅当sin(  ) 0 ,即    .π  所以,如果我们“按照b 的方向沿着 L 前进”,H0是位于L 的左边的半平面.如果我们令 : Im 0 , a z a H z b           那么容易看出,Ha  a H0 {a w w H :  0};即Ha是由半平面H0平移a 而得到的,因此, Ha是位于L 的左边的半平面.类似地, : Im 0 a z a K z b           是位于L 的右边的半平面。

(9)

1.3 扩充复平面及其球面表示

在复函数中,常常遇到这样一些函数,当自变量趋于一个给定点时,函数值趋向无穷。 为了研究这样的情形,有必要将复数系统加以扩充,引入一个数 .在微积分中,  不是一个 定值,它代表的是变量无限增大的符号;而在我们这里,把它作为一个定值.它的运算规定如 下: 设a 是异于 的一个复数,我们规定 (1)a  ,则 a       ;a (2)a ,则 a0        ;a (3) a  ,则a 0, a      ; (4)a ,则0 0 a   ; (5)   , 的实部、虚部、幅角都无意义; (6)为了避免和算术定律相矛盾,对 0 ,0 , , 0        不规定其意义. 在复平面上没有一点和

对应,但是我们可以设想平面上有一个理想点和它对应.这个理 想点称为无穷远点.复平面加上

,称为扩充复平面 ∞= ∪{∞}.为使   的规定合理, 我们规定扩充复平面上只有一个无穷远点.为使无穷远点的存在得到直观的解释,我们建立扩 充复平面 ∞的球面表示法. 如图1.7 所示,记 3中的单位球面为 2 2 2 1 2 3 1 2 3 {( , , ) : 1} Sx x x xxx  . 设N=(0,0,1)为 S 上的北极点,把 等同于 3中的点集 1 2 1 2 {( , ,0) : ,x x x x  },于是 沿赤道 切割S. 对于复平面 内任意一点z,用直线将 z 与北极点 N 相连接,此直线与球面 S 恰好交 于一点zN.若|z|>1,那么 Z 位于北半球面上;若|z|<1,Z 点位于南半球面上;若|z|=1,那么 Z=z.当|z|→∞时,Z 怎样变化呢?很显然,Z→N.因此,我们就把 N 与扩充复平面中的 等 同起来,这样,扩充复平面 ∞就与球面S 之间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样的球面称为复球 面,它是扩充复平面的几何模型.

(10)

小结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复数的有关概念、复数的代数表示与向量表示、复数的代数形式的运 算、复数的三角形式的运算、复指数和开方、复平面点集、扩充复平面. 大多数内容是高中阶段学习过的,我们主要复习一下其中的主要性质.对于复指数和开方 运算,特别是开方运算,要重点掌握,因为与后面的幂函数和多值性直接相关. 复平面点集是多元微积分中平面点集的复数表示,可以与平面点集的内容相对照.扩充复 平面是一个新的概念,要求读者对其几何意义加深理解.

习题一

1. 用复数的代数形式 a+ib 表示下列复数 π / 4;3 5 ;(2 )(4 3 );1 3 7 1 1 i i e i i i i i     . 2. 求下列各复数的实部和虚部(z=x+iy) ( z a a z a  ); 3 3 3; 1 3 ; 1 3 ; . 2 2 n i i z       i     3. 求下列复数的模和共轭复数 1 2 ; 3;(2 )(3 2 ); . 2 i i i i       4. 证明:当且仅当z z 时,z 才是实数. 5. 设 z,w∈ ,证明: z w ≤ z  w . 6. 设 z,w∈ ,证明下列等式: 2 2 2 Rezw 2, z w  z   w 2 2 2 Rezw 2, z w  z   w 2 2 2( 2 2). z w  z w  zw 并给出最后一个等式的几何解释. 7. 将下列复数表示为指数形式或三角形式 3 3 5 ; ; 1; 8π(1 3 ); 2π 2π . cos sin 7 1 9 9 i i i i i        8. 计算:①i 的三次根;②1 的三次根;③ 33i的平方根. 9. 设 2π ein , 2 zn≥ . 证明: 1 1 z zn 0

(11)

10. 证明:若复数 z1,z2,z3满足等式 1 3 2 1 3 1 2 3 z z z z z z z z     , 则有 3 1 2 3 2 1 z z z z zz     . 并作出几何解释. 11. 设

是圆周{ :z z c r r}, 0,a c r  e .i 令 : Im z a 0 L z b        , 其中bei.求出L 在a 切于圆周 的关于的充分必要条件. 12. 指出下列各式中点 z 所确定的平面图形,并作出草图. (1)argzπ; (2) z1 z; (3)1  z i| 2; (4) RezIm ;z (5) Imz1且z 2.

第一章 自测训练题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题 3 分,总分 30 分) 1. 当 1 1 i z i    时, 100 75 50 zzz 的值等于( ). A. i B. i C.

1

D. 1 2. 复数z  1 3i的辐角主值arg z 等于( ). A. 21π 3 B. 2 π 3 C. 4π 3 D. 5 π 3 3. 复数 sinπ cosπ 3 3 z  i 化为三角形式是( ). A. cos5π sin5π 6 i 6 B. 5π 5π sin cos 6 i 6

(12)

C. cosπ sinπ 3i 3 D. 5π 5π cos( ) sin( ) 6 i 6    4. 设复数

z

满足arg( 2) π,arg( 2) 5π 3 6 z  z  ,那么z ( ). A.  1 3i B.  3 i C. 1 3 2 2 i   D. 3 1 2 2i   5. 设 z x yi  ,则Im( )iz  ( ). A.

x

B. y C.

x

D. y 6. 使得z2 z2成立的复数z 是( ). A. 不存在的 B. 唯一的 C. 纯虚数 D. 实数 7. 方程 z 2 3i  2所代表的曲线是( ). A. 中心为 2 3i ,半径为 2 的圆周 B. 中心为 2 3i  ,半径为 2 的圆周 C. 中心为 2 3i  ,半径为 2 的圆周 D. 中心为 2 3i ,半径为 2 的圆周 8. 设D

z z i  ,则 D 为(1

). A. 有界多连通域 B. 无界单连通域 C. 无界多连通区域 D. 有界单连通域 9. 设 z x yi  ,则 1 z  将圆周x2 y2  映射为(2 ). A. 通过 的直线0 B. 圆周 1 2   C. 圆周 2 2 D. 圆周| | 2  10. ez把带形区域0 Im z映射成平面上的( ). A. 上半复平面 B. 整个复平面 C. 割去负实轴及原点的复平面 D. 割去正实轴及原点的复平面 二、填空题:(共 5 小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1. 设z(2 3 )( 2 i   ,则 arg z  _______________.i) 2. 设 5,arg( ) 3π 4 zz i  ,则z _______________. 3. 不等式 z    所表示的区域是曲线_______________的内部.2 z 2 5 4. 方程 z 1 2i    所表示的曲线是连接点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z 2 i 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3)

5. 设 (1 )(2 )(3 ) (3 )(2 ) i i i z i i       ,则 z  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共 5 小题,第 1 题 7 分,第 2~5 题均每题 8 分,共 39 分) 1. 试证:设 1 1 z z   是纯虚数,则必有 z  .1 2. 求z4 3 i 0的根. 3. 试利用(5i) (14 i),证明:4 arctan1 arctan 1 π 5 2394. 4. 试用 sin和 cos表示 sin 6和 cos6.

5. 函数z2把下列曲线映射成平面上怎样的曲线? (1)以原点为中心,2 为半径,在第一象限里的弧. (2)倾角 π 3  的直线. (3)双曲线 2 2 4 xy 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下面我们将用 这一点将一元函数的 Taylor 展开推广到多元函数.. 我们希望借助此给出多元函数

一般说来, 对于一个区间上单调的函数的 图形都存在一个需要判别弧段位于相应的弦线

4、任给空间中某一点,及某一方向,过该定点且垂

为此, 我们需要建立函 数的差商与函数的导数间的基本关系式, 这些关系式称为“微分学中值定理”...

原义是还原 (al-jabr) 与相消 (almuquabalah), 即方程两端 的移项和同类项合并 , 简称为 algebra... 整个

[初等函数]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通称为“ 基本初等函

本章我们又一次经历了用函数研究变化规律的过程 ,用反比例函数刻画具 有反比例关系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变量y 随变量x 的变化而变化的

对劳动的需求不是与 资本的积累成正比例地增加 # 而是相对地减少 &#34; 资本的积聚也以另一种 形式产生这样的作用... 各方面都要我复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