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菲律賓與中共對南海主權爭議之政策分析:建構主義的觀點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菲律賓與中共對南海主權爭議之政策分析:建構主義的觀點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5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外交系 碩士學位論文 Department of Diplomacy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Master’s Thesis.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菲律賓與中共對南海主權爭議之政策分析: 建構主義的觀點 Policy Analysis on Philippines and China’ s Disputes over South China Sea: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vism.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 hi. i n U. v. ngc 指導教授:李明 博士 Advisor: Dr. Ming Lee 研究生:李格心 撰 By Ke-Hsin Li 中華民國 107 年 7 月 July 2018. DOI:10.6814/THE.NCCU.DIP.002.2018.F09.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 i n U. v. DOI:10.6814/THE.NCCU.DIP.002.2018.F09.

(3) 謝辭 當畢業口試在許多人的幫助下順利結束,我終於也和研究所的許多好夥伴一 樣,開始了最後論文的修改,並且即將離開這所陪伴了我 8 年的母校政治大學。 在政大外交系、外交系研究所求學的時光中,我認識了一生中重要的友人以及老 師們,每當我回想過去與他們一起探索知識的過程,就能深刻地明白這篇論文的 完成,每個字句都有他們的參與。 首先,我由衷感謝我的論文指導教授李明老師,他是我生命中的貴人,從我. 政 治 大 協助我度過最艱難的時刻。另外,我也深深感謝中研院研究員宋燕輝老師、國關 立 大學時期就給予我知識的洗禮、學業的關心以及熱情的問候,到研究所時,他則. ‧ 國. 學. 中心研究員劉復國老師以及淡江大學國際研究學院的王高成院長在擔任我的口 試委員時,給我切實的建議與指導,才能讓我順利完成論文。. ‧. 另外,我特別感謝外交系主任連弘宜教授、碩士班助教湘縈學姊給我的協助. y. Nat. io. sit. 與關懷;國際事務學院助教欣儀學姊對我的諄諄叮嚀,則是我完成論文的重要動. er. 力;碩士班的正賢則提醒了我論文撰寫安排時程的好夥伴,在他們的幫助下我才. al. n. v i n 得以順利完成畢業口試。同時也感謝給予我口試準備協助的好同學彥章和俊廷, Ch engchi U 他們的建議非常有效,也緩和了我緊張的心情。. 最後我要感謝家人的支持與協助,在我焦頭爛額、情緒起伏的時刻容忍我、 包容我並給我心靈上的安慰,陪我走完研究所的求學之路,並且繼續鼓起勇氣, 洗去淚水面對接下來的人生。. 李格心. 謹誌. 於 政治大學 國際事務學院 中華民國 107 年 8 月 5 日 3. DOI:10.6814/THE.NCCU.DIP.002.2018.F09.

(4) 摘要 菲律賓與中共的關係在艾奎諾三世政府時期,因為黃岩島事件與南海仲裁案 的展開而相當惡化,當時的南海情勢、南海國家與中共關係也十分緊張;然而, 在南海仲裁案結果出爐後,菲律賓在裁決結果對其有利的情況下,新上任的杜特 蒂政府卻採取的「遠美親中」的外交政策,對南海議題的態度也趨於軟化,與前 任政府的政策作為相較,可說是產生了政策「急轉彎」。 本文以建構主義途徑,試圖去解釋菲律賓對中共在南海問題上的外交政策轉. 政 治 大 彼此塑造了新的身份認同、規範與文化,因此對菲律賓的外部環境創造了認同。 立 變,認為菲「中」雙方在東協多邊外交機制的參與過程中,在經濟和政治上都對. ‧ 國. 學. 菲律賓因此展開了與中共的全面經濟合作,在南海問題上也開始有了明顯的政策 調整,具體的例子即是 2017 年在東協 10+1 峰會上宣布東協國家與中共展開《南. ‧. 海行為準則》的協商。. y. Nat. io. sit. 此外,建構主義途徑也解釋了權力政治對菲律賓外交政策的影響,認為雖然. er. 美、日等區域國家會透過拉攏菲律賓、展開經濟與軍事合作的方式來圍堵中共在. al. n. v i n 南海的擴張,卻不能因此左右菲律賓的外交政策,因為權力政治的因素只能塑造 Ch engchi U 菲律賓的外部環境與認同,但菲律賓的內部認同也影響了杜特蒂政府外交政策,. 重視經濟發展的政策目標則讓菲律賓的內部認同傾向從中共身上得到經濟利益, 加上外部環境與中共的經貿互賴、東協多邊外交機制下的互動,最終導致了菲律 賓新政府的南海政策調整。. 關鍵詞:建構主義、南海政策、杜特蒂、東協區域經濟整合. 4. DOI:10.6814/THE.NCCU.DIP.002.2018.F09.

(5) Abstract The Philippines’ relations with China have experienced turbulence under Benigno Aquino III administration, with the occurrence of various controversies and disput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n 2017, the Permanent Court of Arbitration (PCA) under the United Nations ruled in favor of the Philippines in its arbitration case against China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however, the Philippines’ president Rodrigo Duterte has carried out a stunning U-turn in Philippines’ foreign policy since assuming office, making overtures towards China while berating traditional ally the United States. I tried to use a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 in IR to analyze the Philippines’ foreign policy changing, considering that the ASEAN Way of multilateral consensus helped the Philippines and China to build the new external identity, norms and culture by. 政 治 大. continu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each other under the process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two nations then started the 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立. term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s, the Philippines had a policy adjustment. For. ‧ 國. 學. example,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 and China announced the start of negotiations for a proposed code of conduct in the South China Sea before. ‧. the end of 2017.. The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also explained that how the factor of power politics. y. Nat. can affect the Philippines’ foreign policy.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vism, factors that. sit. decided the Philippines’ foreign policy came from internal and external identities, and. er. io. the factor of power politics constructed only part of external identity of the Philippines.. al. n. v i n behavior though the two powersC hadhbeen cozying up U the Philippines by increasing e n g c h i with Therefore,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could not dominate the Philippines’ external. their economic and military cooperation in order to contain the rising China. In fact, the. Philippines’. external. identity. included. power. politics,.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with China), international norms(the ASEAN way), etc. Besides, the Philippines’ internal identity, including people’s expectation to economic growth and hatred to the birthright politics,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on forming the Philippines’ foreign action. It’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identities resulted in the “U-turn” of the Philippines’ foreign policy under the Duterte’s administration. Keywords: Constructivism, South China Sea Policy, Rodrigo Duterte, ASEAN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5. DOI:10.6814/THE.NCCU.DIP.002.2018.F09.

(6) 目錄 圖目錄. 7.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4.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18. 第四節. 研究架構. 22.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24 25. 第貳章 建構主義的理論與應用. 25. 第三節. 治 國際體系的三種類型 政 大 建構主義在東南亞區域研究的應用 立. 第四節. 小結. 40. 30 34. 學. 第參章 南海問題與菲「中」關係 第二節. 杜特蒂上台後的南海新局(2016-). 第三節. 東協在菲「中」南海問題處理上扮演的角色. 第四節. 小結. n. 第一節. Ch. 菲律賓南海政策的變與不變. 43. y. 52 57 66. er. io. 第肆章 菲、「中」的南海政策變化分析. al. ‧. 艾奎諾三世對中共的南海政策(2010-2016). Nat. 第一節. 43. sit. 第二節. 建構主義的基本假設. ‧ 國. 第一節. v ni. 69 69. 第二節. engchi U 中共南海政策的變與不變. 第三節. 建構主義觀點下的菲「中」南海競逐現況分析(2018-). 93. 第四節. 小結. 96. 第伍章 權力政治(power politics)的因素. 86. 98. 第一節. 美國對中共的圍堵. 98. 第二節. 日本響應印太戰略. 108. 第三節. 越南「聯美日防中」. 114. 第四節. 建構主義觀點下的權力政治. 121. 第五節. 小結. 125. 第陸章 結論. 127. 第一節. 127. 研究發現. 6. DOI:10.6814/THE.NCCU.DIP.002.2018.F09.

(7) 第二節. 134. 建議事項. 138. 參考文獻. 圖目錄 圖 1-1 南海主要國家的水域主張 ............................................................................ 5 圖 1-2 中共對南海水域的「九段線」主張與爭議島嶼 .......................................... 7 圖 3-1 中共在南海的 7 個人造島礁 ....................................................................... 47 圖 3-2 中國-東盟(協)自由貿易區 ................................................................... 60 圖 3-3 東協 10+6 與 RCEP ..................................................................................... 61 圖 3-4「一帶一路」示意圖 ................................................................................... 61. 政 治 大 ......................................................................................................................... 79 立 圖 4-2 菲律賓提供 5 處基地供美軍建造軍事設施................................................ 84. 圖 4-1 巴拉望島周邊之 57 號合約區與 72 號合約區(圖中紅線為「九段線」). ‧ 國. 學. 圖 4-3 中共南海造島概況 ...................................................................................... 91 圖 5-1 美國彈驅逐艦「拉森號」(USS LASSEN)「無害通過」渚碧礁附近水域示. ‧. 意圖 ............................................................................................................... 100 圖 5-2 印度洋-太平洋戰略區域示意圖 ............................................................. 108. sit. y. Nat. 圖 5-3 南海各國的島礁佔領狀況與設施 ............................................................. 116 圖 5-4 俄羅斯對越南的軍售狀況 ........................................................................ 117. io. n. al. er. 圖 5-5 小國因畏懼感認知而產生的決策光譜 ..................................................... 123. Ch. engchi. 7. i n U. v. DOI:10.6814/THE.NCCU.DIP.002.2018.F09.

(8) 第壹章 緒論 第⼀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南海爭端由來已久,牽涉爭端方及議題也相當多,源起於 1970 年代。學者 過去將南海衝突原因做出以下分類:(一)各國對區域許多島礁,尤其是南沙群 島及西沙群島的領土主權劃分意見不一; (二)周圍可能蘊藏著豐富的戰略資源,. 政 治 大. 尤以石油及天然氣,然其探勘及鑽採主權歸屬問題尚未明確;(三)地區海域海. 立. 盜活動及搶劫事件肆虐;(四)環境污染及資源耗竭問題。1 故爭端處理曠日廢. ‧ 國. 學. 時。在 2001 年 4 月 1 日,中美軍機相撞事件後,為免事端擴大,中共與東南亞. ‧. 國家協會(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簡稱 ASEAN)乃在「10+1」框架 下,以最終制定「南海行為準則」(Code of Conduct on the South China Sea, COC). sit. y. Nat. io. er. 為目標,在 2002 年通過「南海各方行為宣言」(Declaration on the Conduct of Parties. al. in the South China Sea, DOC)。並在 2011 年 7 月協商出「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執行. n. v i n C h DOC)。這兩份文件的出現可算是各國企圖起 準則」(Guidelines to Implement the engchi U 草一份南海「行為準則」(Code of Conduct)以增進南海區域和平的力量。然而, 即便存在以上「國際建制」的雛型來處理南海爭議、加深合作;南海周邊國家也 長期透過東協加深彼此的經貿互賴,但在中共填海造陸、造礁以及建造深海鑽油 平台、進行油氣填探勘等行動,依舊造成東南亞國家以及其他區域大國的抗議, 南海爭端長期以來都是區域安全的隱患,未曾解決。2. 1. 2. 蔡政文、林文程、盧愫美、朱惠琳,〈南海情勢發展對我國國家安全及外交關係影響〉 ,行政 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民國 90 年 11 月,頁 11-12。 蔡明彥,〈中國在南海的強勢外交與中美戰略角力〉 , 《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 13 卷第 1 期, 2017 年,頁 40。 1. DOI:10.6814/THE.NCCU.DIP.002.2018.F09.

(9) 此爭端一直存在的原因是:東協國家在「共同行動」的目標下,希望將中共 拘束在一套規則下,限制它在南海的行動,但中共卻傾向於一對一的談判,裂解 東協國家的團結,也造成美、日、印度等國的憂心。這種對於「中國崛起」的懷 疑思維認為中共國家權力擴張、以及東協國家對中共的經貿依賴,深化了彼此間 的權力不對等,呈現在南海議題當中,便有「權力不平衡」的衝突。例如東協外 長會議上,與中共關係親善的小國,便會遭到中方施壓而拒絕與其他東協國家共 同行動。3 而晚近的東南亞區域主義研究,有許多透過納入建構主義的概念來解 釋東協安全共同體、共同利益以及共同身分認同所達到的「共同行為」過程,筆. 治 政 大 者認為,若將「中共因素」也納入東南亞區域安全建構的思維,便能補足區域安 立 全制度理論上的不足,重新詮釋東協國家與中共在南海的衝突與合作。. ‧ 國. 學. 在此問題上,筆者聚焦於菲律賓與中共的雙邊關係,討論從艾奎諾三世. ‧. (Benigno Aquino III)政府到杜特蒂(Rodrigo Duterte)政府之間菲「中」關係的轉變,. sit. y. Nat. 透過建構主義的觀點分析東協區域經濟整合下的區域安全共同體經驗,使否能夠. n. al. er. io. 解釋中菲關係的變遷,特別是在南海主權爭議上的衝突與合作。南海主權爭議在. i n U. v. 中菲雙邊關係上,是中共所倡議的「一帶一路」及「命運共同體」的概念提供了. Ch. engchi. 穩定關係的和平思維,還是菲律賓的戰略扈從才是區域穩定的關鍵? 中菲間雖然存在貿易互賴,但大國與小國間的貿易型態將形成不對等的依賴 關係,而懸殊的貿易利得和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差距,更會加深中菲間的權力不對 等關係。4 中共在南海的擴張行為令菲國感到不安全與威脅日益加深,基於新現 實主義視角的自助原則,南海領土主權是個零和競爭的場域,而菲律賓面對中共 3. 4. 在南海仲裁案結果出爐後,同年 7 月 24 日在遼國首都永珍舉行的東協外長會議中,柬埔寨拒 絕在「共同聲明」中提到任何有關南海仲裁案的結果,也不接受越南以及菲律賓欲在聲明當 中提出的南海訴求,導致共同聲明一度難產。直到菲律賓態度軟化,同意不在共同聲明中提 及南海仲裁案,該次外長會議方才提出「共同聲明」 。 楊昊, 〈中國─東協關係的和平與矛盾:擴散性互惠與擴散性脆弱的分析〉 , 《2012 亞太和平觀 察》 。2012,頁 147-148。 2. DOI:10.6814/THE.NCCU.DIP.002.2018.F09.

(10) 的南海擴張及開發,勢必會跟進同樣的行動,而兩國加深對彼此的不信任與衝突 可能;而這些衝突目前為止沒有導致戰爭爆發,是因為美、日等大國作為南海區 域以外的強權,能對中共在南海爭議進行有效的權力平衡,是以中菲之間得維持 一種脆弱的和平。 南海仲裁案看似是菲律賓對於中共在南海擴張的反擊,然而,在菲律賓大獲 全勝之後,新上任的總統杜特蒂卻並未因此加深對中共的對立態勢,反而姿態低 調,似乎沒有與中共在南海衝突的企圖,這也許是現實主義邏輯下的戰略扈從, 但本文強調是建構主義已經在東協區域整合中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身分及利益認. 治 政 大 同,而中共在與東協不斷深化的合作之中,也逐漸將東協區域共同體的概念結合 立 「一帶一路」戰略的「命運共同體」思維,因此中菲雙方都對南海的和平發展加. ‧ 國. 學. 以認同,形成了一種雙邊共識。. ‧. 本文同意自戰略角度看,菲律賓選擇了符合現實主義邏輯的彈性政策,對於. sit. y. Nat. 南海區域進行了戰略的定義,在東協及區域外都拉攏盟友藉以對抗中共的南海主. n. al. er. io. 張。5 例如在南海仲裁案中,菲律賓的律師團就是美國在背後下指導棋、而在東. i n U. v. 協當中,越南就是菲律賓利益最為一致的盟友。筆者將分別整理中共、美國菲律. Ch. engchi. 賓對南海的戰略認知圖像,並透過南海仲裁案、東協高峰會、美菲軍事合作等實 際案例的整理,點出隱含中菲經貿友好的表象下、卻在南海強硬對抗的事實,以 及背後的現實主義權力邏輯,但更重要的和平因素,卻是基於行之有年的東協共 同體認同的建構納入了東協與中共合作的過程,使得中共在戰略思維上也會尋求 與東協共同利益的連結,而這種認同,方能符合中共的戰略利益,即是創造中共 參與國際事務的友善大環境,讓它順利推展當前的「一帶一路」大戰略。. 5. 王崑義,〈從海洋戰略看越南的南海政策〉 , 《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 10 卷第 4 期,2014 年, 頁 186。 3. DOI:10.6814/THE.NCCU.DIP.002.2018.F09.

(11) 本文的目標是在於,透過對於南海仲裁案前後的菲「中」關係變化,驗證建 構主義觀點下的「共同利益」和「共享知識」的存在,去解釋菲中目前的合作現 況。因此問題分成個案分析與理論檢證兩個部分: 一、艾奎諾三世政府的南海政策以及杜特蒂政府的南海政策比較,菲「中」 關係的緊張與合作分別促成了哪方面的雙邊關係改變? 二、在理論的檢證上,本文將試圖回答南海主權爭議,是否因為雙邊權力不 對等,存在必然的衝突?對此,筆者也將探討權力政治的因素,即檢驗南海是否 存在長期且可靠的「區域外強權」,協助菲律賓在面對南海上與中共衝突時,對. 治 政 大 其加以制衡。然而,即便有所制衡,在建構主義觀點下的東協區域合作的影響、 立. 以及東協區域安全共同體的身分建構,又是從哪方面影響中菲關係?使得大國與. ‧ 國. 學. 小國間的權力不對等關係存在之時,也會努力走向和平?透過這個研究問題,筆. ‧. 者希望能夠得到一種不同於現實主義權力政治邏輯的南海議題視角,我國作為南. sit. y. Nat. 海主權聲索國之一,又擁有太平島這個南海區域的最大島,若能夠透過菲「中」. n. al. er. io. 關係的轉變上得到啟發,或許也能為我國的南海政策、以及在國際上被議題邊緣 化的窘境提供一個解決或改善的思路。. Ch. engchi. i n U. v. 第⼆節 ⽂獻回顧 本文的主張可以在過去的文獻中找到支持,包括理論假設、質化研究與量化 數據,故本文也會在概略梳理南海問題與菲越兩國對南海問題的態度後,將文獻 回顧分成 4 個部分呈現: 一是有關南海爭端的回顧;二是南海仲裁案;三是菲律賓與中共的南海戰略; 四是權力政治(power politics)的因素。本文試圖透過以上文獻回顧的內容進行研. 4. DOI:10.6814/THE.NCCU.DIP.002.2018.F09.

(12) 究分析,疏理近年來中菲在南海問題上的交鋒、各自的主張,以及它們對南海的 戰略。. ⼀、 南海主權爭議回顧 根據魏培元的研究,南海區域衝突,源自於 1968 年聯合國資源探勘單位宣 稱發現:南海海域內具有豐富石油蘊藏量之後。包括中共、越南、菲律賓、馬來 西亞及中華民國(臺灣)等,都視南海為軍事安全戰略的重要區域議題,紛紛對 南海的東沙、中沙、西沙以及南沙群島島礁及水域展開聲索(見圖 1-1),並且. 政 治 大 尤其會針對中共在南海島礁的工程與執法進行抗議與抨擊,以下分述菲律賓與中 立. 進行程度不一的填海造陸工程。6 其中,主權聲索積極者以越南及菲律賓為最,. ‧. ‧ 國. 學. 共的南海主張。.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1-1 南海主要國家的水域主張 資料來源:“Indo-Pacific: What Donald Trump Administration's New Construct Means for India”, News 18, https://www.news18.com/news/india/indo-pacific-what-the-new-us-constructmeans-for-india-1574601.html, (Retrieved July 11, 2018).. 6. 魏培元,〈中國在南海的擴張-漁業對區域經濟以及國際政治的影響力〉 , 《台灣國際研究季 刊》第 13 卷第 2 期,2017 年,頁 170-174。 5. DOI:10.6814/THE.NCCU.DIP.002.2018.F09.

(13) (⼀)菲律賓的主張 菲律賓於 1971 年 7 月發布命令,將南沙群島中的 53 個島納入其領土。1987 年 6 月 11 日,菲律賓馬可士(Ferdinand Marcos)總統簽署第 1596 號總統指令 (Presidential Decree No.1596),重申此項主張。 菲律賓主張的理由包括:(一)這些島礁是無主地(berra nullius),在 20 世紀 之前沒有任何國家對南沙行使有效佔領或有效主權;(二)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 戰期間取得這些島嶼,但是在一九五一年舊金山和約中放棄南沙主權時,並未指. 政 治 大 發現南沙的一些島礁,並主張擁有這些島礁所構成的海洋領土共 64,976 平方海 立 出將他們放棄給誰;(三)1956 年 5 月 15 日,菲律賓公民克洛瑪(Thomas Cloma). ‧ 國. 學. 浬,他將之命名為卡拉延(Kalayaan),即自由土地的意思(Freedomland),後來克 洛瑪於 1974 年將此一海洋領土轉移給菲律賓政府;(四)卡拉延群島是與南沙. ‧. 群島分開的島群,因為它距離南沙群島有一些距離,而且它的最大島嶼比南沙的. y. Nat. io. sit. 最大島大,因此菲律賓所主張的並不是南沙群島的主權,菲律賓認為卡拉延群島. er. 並非南沙群島的一部分。7. al. n. v i n 目前菲國實占島礁為數不多,其中面積最大是位於南沙群島中之中業島,島 Ch engchi U. 上建有行政辦公室、商店、發電廠與機場等,有一般平民居住,為數不多,也有. 少數菲國軍隊駐守。除此之外,位於中沙群島之黃岩島(Scarborough Shoal),原被 菲國宣稱為其領土,但現今被中共所占領。 2013 年 1 月 22 日,菲律賓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將它與大陸之黃岩島 主權糾紛,提交國際仲裁法院(Permanent Court of Arbitration)裁決,8 希望藉此挑. 7. 8. 蔡政文、林文程、盧愫美、朱惠琳,〈南海情勢發展對我國國家安全及外交關係影響〉 ,民國 90 年 11 月,頁 20。 吳東林,〈菲律賓國防轉型與區域安全〉 , 《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 12 卷第 4 期,2016 年,頁 85。 6. DOI:10.6814/THE.NCCU.DIP.002.2018.F09.

(14) 戰大陸南海「九段線」的法律效力,菲國此舉引發國際社會關注。大陸在該仲裁 案審理期間,一律採取「不接受、不參與」之立場,因它絕不接受菲國單方面訴 諸第三方來解決爭議。外界一般認為,即使國際法庭認為菲國有理,它們也沒有 能力與機制強迫中共依裁決行事,北京已揚言無論結果如何,都會持續在南海的 行動。9. (⼆). 中共的主張. 中共對南海的主張是以中華民國過去之「U」形線之主張為基礎而成,但在. 政 治 大 線,變為「九段線」(見圖 立1-2)。中共稱,南海在歷史上一直被「中國」所使. 1953 年或因與越南友好之關係,主動放棄「十一段線」當中之北部灣及東京灣兩. ‧. ‧ 國. 學. 用,因此主張對該水域擁有歷史性的權利。.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1-2 中共對南海水域的「九段線」主張與爭議島嶼 資料來源:“South China Sea - what you need to know”, DW, https://www.dw.com/en/south-chinasea-what-you-need-to-know/a-40054470, (Retrieved July 11, 2018).. 9. 周寶明,〈中國大陸與南海諸國主權爭議及軍備競賽之研析〉 , 《展望與探索》第 13 卷第 10 期,民國 104 年 10 月,頁 71。 7. DOI:10.6814/THE.NCCU.DIP.002.2018.F09.

(15) 此外,在法理上,1992 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其中 第 2 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陸地領土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及其沿海島 嶼、臺灣及其包括釣魚島在內的附屬各島、澎湖列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 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其他一切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島嶼。」中共目前南沙群 島中占有渚碧礁、美濟礁、南薰礁、赤瓜礁(Johnson Reef)、華陽礁(Cuarteron Reef)、 東門礁、永暑礁(Fiery Cross Reef)、安達礁等較大島礁外,大陸國務院亦於 2012 年 6 月批准在西沙群島最大面積之永興島設立地級「三沙市」行政區,便於管理 所轄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之島礁及其海域,永興島上建有政府大樓、. 治 政 大 銀行、郵局、商店、醫院、機場與碼頭等,基礎設施堪稱齊全,島上亦有武警及 立 駐軍。10. ‧ 國. 學. 2010 年以後,南海爭端更因為中共在南海諸礁大興填海造陸工程,而成為. ‧. 國際焦點,11 南海主權聲索國,如東協各國及我國,另有日、韓甚至美國等,都. sit. y. Nat. 紛紛發表抗議聲明。12 其中,「中」菲、「中」越等國家間甚至因此爆發軍事衝. n. al. er. io. 突,13 菲「中」雙方在艾奎諾三世政府時期,接連發生了黃岩島對峙事件與南海. i n U. v. 仲裁案。菲律賓因此加強與美國的軍事合作,中共則持續它在南沙與西沙島礁的. Ch. engchi. 軍事化工程,交鋒之間俱是火藥味。可見南海問題在未來的發展,對東南亞區域 和平安全而言,有必要透過一個適當的理論來分析南海局勢,協助各國釐清,該 10 11. 12. 13. 前揭書,頁 67-69。 中共大陸在南沙群島水域實際控制了永暑礁、赤瓜礁、東門礁、南薰礁、渚碧礁、華陽礁、 美濟礁等七個島礁,並在其上進行填海造陸工程。 菲律賓於 2015 年 7 月宣稱將會修補擱淺於於南海的爭議島嶼仁愛礁(Second Thomas Shoal)上 的馬德雷山脈號(Sierra Madre),引來中共外交部抗議,要求菲律賓將馬德雷山脈號從仁愛礁 的海域拖走。越南對於中共在南海人造島永暑礁上進行民航機試飛一事,於 2016 年向中共 與國際民航組織遞交抗議信,指控中共飛機無視國際民航組織規則,在未提供飛行計劃或與 越南空中交通控制中心進行無線電聯絡前提下,飛越南海越南領空,威脅地區飛行安全。 1974 年中共與越南海軍為西沙群島問題發生武裝衝突;1988 年 3 月 14 日,中共與越南為南 沙群島問題發生武裝衝突,一般認為造成越南 70 人死亡,越南政府則宣稱 3 人死亡,74 人 失蹤。菲律賓自 1968 年起控制南鑰島。1994 年,中菲海軍在南鑰島海域有場小規模的衝 突,其結果菲 2 艘炮艇被擊沉,數名士兵死亡。1977 年馬來西亞佔領中共稱為「星光子礁」 的烏比烏比礁。2009 年 3 月,馬來西亞總理乘坐「黑鷹」直升機訪問光星仔礁,宣示主權。 8. DOI:10.6814/THE.NCCU.DIP.002.2018.F09.

(16) 爭議應該透過何種較度來理解,較不容易產生政策誤判。筆者認為,東協國家與 南海國家幾乎重疊,在中共深化與東協區域經濟整合過程的同時,它也必須在東 協架構下與南海國家處理南海的問題。而在此特殊架構下的南海行為者交鋒,應 當能用建構主義的觀點去解釋。. ⼆、南海仲裁案 艾奎諾三世執政時,菲「中」關係因為南海仲裁案而降至冰點,直到杜特 蒂上台後才有所好轉。南海仲裁案之後,不但菲律賓表現低調,中共也在強硬. 政 治 大 可說是中共與菲律賓雙邊關係的關鍵轉折點,本文將此作為艾奎諾三世政府的 立 宣布不承認仲裁法庭的裁決之後,急於和南海國家打好關係。因此南海仲裁案. ‧ 國. 學. 南海政策個案分析之一大重點,另一個則是黃岩島事件。但由於南海仲裁案的 時間點接近菲律賓兩任政府的轉換與菲「中」關係回溫的時間。因此特討論如. ‧. 下:. y. Nat. io. sit. 根據高聖惕的研究,菲律賓的艾奎諾三世政府在 2012 年的黃岩島對峙事件. er. 之後,積極地加強與美國的軍事合作,主動尋求美方軍事援助與合作建設沿海. al. n. v i n 防線等,2013 年 1 月 22 日則在美日的慫恿下,依據 1982 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Ch engchi U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以下簡稱《公約》)第 287. 條以及公約附件七之規定,向中共提出一份外交照會,針對菲「中」雙方在南 海的海域爭端,提請設強制性仲裁庭,以資解決菲律賓在照會當中所提出之爭 端。而高聖惕將菲國主張分五大類。14 第一類,菲律賓反對中共所為之南海「九段線」為其歷史性水域。. 14. 高聖惕,〈中菲南海仲裁案〉 , 《2013 年度南海地區形式評估報告》 ,民國 103 年,頁 164170。 9. DOI:10.6814/THE.NCCU.DIP.002.2018.F09.

(17) 第二類主張則針對南海島礁,菲律賓否定美濟礁、西門礁、南薰礁以及渚 碧礁滿足《公約》中有關「經濟海域」主張的條件,因而認為中共不能以此主 張任何海域,也否定中共對美濟礁、西門礁、南薰礁以及渚碧礁的佔領行為合 法。15 第三類主張中,菲律賓認為中共不應干涉出黃岩島、赤瓜礁、華陽礁及永 暑礁的領海以外海域使用權,因為根據《公約》規定,以上均不具有專屬經濟 區,中共不能在此海域行駛管轄權,並且應終止對於菲律賓所屬漁船在黃岩島 與赤瓜礁鄰近海域作業的干涉行為。16. 治 政 大 至於第四類主張,菲律賓聲稱中共非法主張且非法開發菲律賓的專屬經濟 立. 區以及大陸礁層當中的自然資源,也非法阻止菲律賓國民在其本國海域開發自. ‧ 國. 學. 然資源。17 在第五類主張中,菲律賓聲稱中共違法干涉菲律賓在其專屬經濟區. ‧. 內外之海域中,依據《公約》所得享有的航行權以及其他權利,而中共應終止. sit. y. Nat. 此類非法做為。18. n. al. er. io. 仲裁案庭於 2016 年 7 月 12 日公布南海仲裁案結果,幾乎全部支持菲律賓. i n U. v. 在此案相關問題的訴求。仲裁庭 5 名仲裁員一致支持菲律賓的第一項主張,裁. Ch. engchi. 定在《公約》下,中共對南海的自然資源不享有基於「九段線」的「歷史性權 利」。仲裁庭還裁定:中共在南海的造島工程對環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 並要求中共政府停止在南海的活動。 中共外長王毅於裁決書公布同日發表嚴厲的談話,批判「南海仲裁案從頭 到尾就是一場披著法律外衣的政治鬧劇」,「中國不接受、不參與仲裁,是在依 法維護國際法治和地區規則」,「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擁有堅實的 15 16 17 18. 同前註,頁 166。 同前註,頁 167。 同前註,頁 168。 同前註,頁 169。 10. DOI:10.6814/THE.NCCU.DIP.002.2018.F09.

(18) 歷史和法律根基,不受所謂仲裁庭裁決的影響。」中共外交部所發布的聲明也 重申「該裁決是無效的,沒有拘束力,中國不接受、不承認」的立場。19 菲律賓雖然大獲全勝,菲國外交部卻只發佈簡單的聲明,強調各國應繼續 遵守《公約》,並且重申會以和平方式解決南海爭端。而另一方面,越南則對 仲裁案結果相當歡迎。中共雖然在南海的競逐上,因為南海仲裁案結果對其不 利而看似相形失色,卻也表達了強硬的立場。而當杜特蒂總統於 2016 年上台 後,更是深受中共的經濟利益吸引,宣稱願意「擱置」南海仲裁案裁決結果以 及南海爭議問題,轉而與中共進行經濟合作。. 治 政 大 與此同時,為了在南海仲裁案的失利找臺階下,中共加強了它的東協外交 立. 戰略,開始了「柔性權力」的外交政策,特別是當菲律賓的態度並未因仲裁案. ‧ 國. 學. 而強硬之時,中共又與其他大國在東南亞競爭資源日益劇烈,在排除南海國家. ‧. 的敵意、並替「一帶一路」戰略創造良好的環境的考量下,配合 2013 年上台的. sit. y. Nat.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東協區域經濟整合的興趣,「柔性權力」外交、「軟中. n. al. er. io. 帶硬」的外交政策逐漸成為中共對東南亞國家關係協力的重要內涵。. i n U. v. 在楊昊與蕭新煌的研究中,柔性權力作為一種相對軍事力來講不帶威脅、. Ch. engchi. 溫和且不具侵略性的形式出現,便在南海仲裁案之後,成了經略東南亞的政策 實踐重心。20 在柔性權力的投放實踐上,中共採取「東協優先」的態勢,開始 積極深化與東協國家的經濟合作,企圖在整合的方向上拿到話語權,同時排除 東協國家對中共的安全顧慮,尤其是為了要化解東協國家在南海問題上對抗中 共的立場。. 19. 20. 新華社,《中國外長王毅就所謂南海仲裁庭裁決結果發表談話》 ,新華網,2016 年 7 月 12 日,http://www.xinhuanet.com/2016-07/12/c_1119207875.htm,查閱時間:2018/8/8。 楊昊、蕭新煌,〈觀察亞太和平與安全的新因素:中共與日本的東南亞柔性權力外交〉 , 《亞 太和平觀察》,民國 98 年,頁 28-30。 11. DOI:10.6814/THE.NCCU.DIP.002.2018.F09.

(19) 於是,在東協區域經濟整合的框架下,菲「中」兩國開始了一連串的經濟 合作以及南海問題的協商。與南海仲裁案前的菲「中」緊張關係相比,杜特蒂 政府與其前任政府對中共的南海政策顯然有很大的不同。筆者認為,這與雙方 都在東協的規範、制度與文化環境之中進行互動有關,菲「中」雙方在東協區 域經濟整合之中相互建構了新的共享知識、身分和利益,進而改變了它們的南 海政策作為。筆者將在研究中,透過建構主義觀點分析從艾奎諾三世到杜特蒂 之間的菲律賓南海政策變化,結合中共在展開東協區域經貿整合前後的南海政 策變化,試圖討論菲「中」關係的好轉與雙邊合作是否會持續。. 政 治 大 三、菲律賓與中共的南海戰略 立. ‧ 國. 學. (⼀)菲律賓:抗衡或扈從. ‧. 大多學者認為,菲律賓對中共的南海政策大多是在基於現實主義考量下的. sit. y. Nat. 抗衡或者扈從兩者間搖擺。根據鞠海龍的研究,艾奎諾三世時期的菲律賓南海. io. al. er. 戰略,主要在於加強與美國、日本的合作,借助國際輿論企圖深化中共不遵守. v. n. 國際法的負面形象,引發外界對中共更多的憂慮;在國內,菲律賓則加強軍備. Ch. engchi. i n U. 採購力度,調動軍事部署並推動南海爭議區域的油氣開發,21 公開標售南海海 域開採天然氣和石油的權利,企圖在南海油氣田造成既定事實。 在菲律賓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上任後,他採取的戰略依舊是與美日 合作、並且對中有好的彈性的戰略平衡,林廷輝認為,這是杜特蒂因應國際環 境變化,靈活運用「抗衡」與「扈從」戰略的表現。他指出,一個相對弱小的 國在處在無政府的國際體系中,它的外交政策是被動的,只能根據大國的政策 表現出不合作或者是服從。例如杜特蒂曾在川普上任不久後宣稱,要登上菲. 21. 鞠海龍,〈菲律賓的南海政策作為〉 , 《2013 年度南海地區形勢評估報告》 ,2013,頁 74。 12. DOI:10.6814/THE.NCCU.DIP.002.2018.F09.

(20) 「中」爭議領土「中業島」並插上國旗,但在中美施壓下又很快取消計畫。這 是因為沒有得到美國支持前,菲律賓並無法採取對「中」抗衡,因此只能選擇 「扈從」,而選擇扈從之時,他還必須謹慎拿捏到不違反美國利益的程度。22 宋鎮照及程志瀚則認為,杜特蒂「遠美親中」的外交政策是出於現實主義 的考量,因為美菲之間並沒有容易被激起的民族主義狂潮和其它領土紛爭,美 國需要菲律賓作為其在南海區域的基地,也是基於雙邊數十年來的實際戰略需 求,以及彼此已經成為堅定盟友的情誼。對考量全盤戰略佈局的美國而言,杜 特蒂對歐巴馬的幾句辱罵、取消聯合軍演的大膽發言等,並不足以在根本上改 23. 變其對菲律賓的政策。.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中共:造成既定事實、排除⼤國⼲涉. 胡敏遠認為,中共不斷在南海地區增強軍事打擊手段,是為了阻止美國在. ‧. 南海地區對中共權力的限制,而中共拒止外軍干預其領土與主權的作法,是不. y. Nat. io. sit. 斷地運用「切香腸」的手段,24 漸次地蠶食各聲索國在南海的權利,以營造為. er. 此地區霸權國的地位。它是運用「戰爭邊緣」策略,以造成「既定的事實」,. al. n. v i n 再強逼聲索國承認現況。相對地,南海聲索國若抗議中共在軍事上的霸權作 Ch engchi U 風,它會施以經濟利益軟化其抗爭的態度。25. 這個戰略符合陳華昇在中共對東協的外交戰略的分析。陳華昇指出,中共 會透過自己益強大的經濟力為基礎,加速其與東協的經濟整合,用經濟利益拉. 22. 23. 24. 25. 林廷輝,〈杜特蒂在南海問題上的「抗衡」與「扈從」 〉 , 《戰略安全研析》第 144 期,2017 年 4 月,頁 41。 宋鎮照、程志瀚,〈巴西戰舞進行式:杜特蒂反美嗆聲之虛與實〉 , 《海峽評論》第 311 期, 2016 年 11 月,https://www.haixia-info.com/articles/8744.html,查閱時間:2018/8/1。 「切香腸」戰術就是緩慢累積歷次的小量利益,以達到事實的變化,每次單獨的小量利益的 變化,不至於成為對手或國際強權發動戰爭或軍事衝突的藉口,但是隨著時間的累積,將獲 得重大利益的改變。 胡敏遠,〈中美南海議題之競合──中國追求「新型大國關係」的挑戰〉 , 《遠景基金會季 刊》第 19 卷第 1 期,2018 年 1 月,頁 73。 13. DOI:10.6814/THE.NCCU.DIP.002.2018.F09.

(21) 攏東協各國,並透過已經建立的「中國-東盟(協)自由貿易區」,逐步擴大 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簡 稱 RCEP)的東亞經濟合作與整合,以期未來在中共的主導下建立東亞經濟共同 體,提昇東亞經濟圈在全球經濟體系當中的影響力。另一方面,中共則運用多 邊外交,積極參與 APEC、「中國-東盟(協)會議」和東亞高峰會,配合其 綜合國力提昇及其與東協各國經濟合作深化,逐漸能夠對東協的安全對話機 制、區域政經組織和領袖高峰會議發揮影響力,化解美、日同盟試圖聯合東協 「圍堵中國」的策略,甚至削弱美國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26. 治 政 大 而中共對南海國家的經濟利誘,大多是在東協區域整合的框架下進行,楊 立. 昊的研究更點出了東協成員在南海問題上扮演的角色,他指出南海問題存在兩. ‧ 國. 學. 種區域過程,一者強調大國政治的衝突與角力,另者則是彰顯了強權政治結構. ‧. 下的區域結盟態勢;這兩者區域過程展現出南海衝突與合作同時並存且相互影. al. er. io. 四、 權⼒政治(power politics)的因素. sit. y. Nat. 響著。27. n. v i n Barry Buzan 則以區域安全複合體理論來看強權的區域介入。他認為滲透機 Ch engchi U. 制(mechanism of penetration)會將全球性大國的權力分配與區域性安全複合體連 結起來。當區域外的大國與安全複合體內的國家建立安全聯盟時,就會發生所 謂的「滲透」現象。冷戰結束後,美國及蘇聯勢力相繼退出東南亞地區,崛起 的中共則趁機向外擴張,其對東海及南海等領土爭議態度也日趨強硬。這導致 了美國對東協區域安全複合體的權力介入。. 26. 27. 陳華昇,〈中國大陸強化東協外交之戰略意涵:習近平與李克強出訪東南亞之評析〉 , 《展望 與探索》第 11 卷第 11 期,民國 102 年 11 月,頁 28。 楊昊、李偉銓,〈浮現中的南海政治邏輯〉 , 《全球政治評論》第 32 期,2010 年,頁 23。 14. DOI:10.6814/THE.NCCU.DIP.002.2018.F09.

(22) 中國威脅論者認為,中共日漸增長的經濟實力與軍事擴張行為,將會對世 界的安定與發展形成威脅,中共企圖制定國際新秩序挑戰既有國際規範,使美 國有了繼續留在東亞地區的正當性。美國也利用日本修訂《美、日防衛合作指 南》的機會,將美軍與日本防衛隊的合作範圍擴展到全球。28 因此,美日兩國 對南海的干預則可能影響到菲律賓對中共的態度,此外,菲律賓在南海議題上 的盟友越南,也是一個可能影響菲「中」關係的因素。 由於菲律賓與中共之前都存在一種明顯的經濟依賴係,若菲律賓對中共採 取強硬的外交政策,在「敏感性」及「脆弱性」的考量下,其實沒有好處。因. 治 政 大 此菲律賓在對中共經濟上大幅依賴、經貿關係非常密切的狀態下,應當如同柬 立 埔寨一般,對中共採取扈從的戰略,連帶在東協當中也會避免與中共立場對. ‧ 國. 學. 立。然而,菲律賓在南海爭議上並未對中共退讓,甚至有連番強硬的政策,同. ‧. 時與美國有多次軍事合作及軍事演習,也與日本和越南建立了合作關係、無視. sit. y. Nat. 中共的嚴正抗議,這代表菲律賓對中共的抗衡態勢,必定存在盟友的支持。這. n. a. er. io. 是權力政治的運作邏輯。. (⼀)區域外盟邦:美國l. Ch. engchi. i n U. v. 根據 John J. Mearsheimer 的看法,美國欲維護全球公域的權利,確保美國 的航行自由權暢通無阻,特別是南海地區。然而南海地區的海域主權與島礁領 土的維護,則是被中共視為「核心利益」,因此兩國對抗之勢,在所難免。而 美國長期在亞太地區與中共競爭的策略,就是將自身作為「離岸平衡者」(offshore balancers),用培養盟邦(日本、澳洲、菲律賓、越南)的方式遏制區域內 潛在的霸權國(中共、俄羅斯)挑戰美國的地位。29 離岸平衡者的戰略既可以 28. 29. 黑快明,〈東協共同體的安全複雜化邏輯:強權政治與南海問題〉 , 《台灣東南亞學刊》第 10 卷第 3 期,2016 年,頁 86。 John J. Mearsheimer,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 London: W. W. Norton & 15. DOI:10.6814/THE.NCCU.DIP.002.2018.F09.

(23) 要求其他盟邦國家須自力更生,亦可降低美軍的負擔投資。30 而美國各個智庫 的文獻,對於中共目前在南海擴張的情勢表現出高度懷疑,與菲律賓的戰略立 場一致。這說明了為什麼討論菲「中」的在南海問題上的互動時必須考慮大國 政治的因素,換局話說,即是美國因素。 而美國參與南海事務與亞太事務的途徑,則有雙邊與多邊兩種。在多邊合 作方面,根據黑快明的研究,美國透過區域多邊組織作為「滲透機制」來積極 參與、介入亞太事務,除了持續參與亞太經合會運作、推動《跨太平洋戰略經 濟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治 政 大 TPP)、出席東協區域論壇表達美國對南海問題的立場外,另一個途徑則是將東 立 亞高峰會作為以東協為核心而延伸的多邊機制。而成為東亞高峰會會員,必須. ‧ 國. 學. 符合三個條件:東協對話夥伴、與東協有足夠的實質關係,並簽署東南亞友好. ‧. 合作條約的國家。2011 年 11 月 19 日,美國首度以會員身分參加東亞高峰會,. sit. y. Nat. 美國務院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丹尼‧盧梭(Danny Russel)表示,美國有意將東亞. n. al. er. io. 高峰會轉型為以東協為基礎而擴大的區域安全機制,提供區域內其他機制指導. i n U. v. 方針,並在區域架構中扮演領導角色。2010 年 7 月 23 日,美國國務卿希拉蕊. Ch. engchi. 在越南河內召開的第 17 屆東協區域論壇」部長會議中也表示,美國是南海情勢 的利害關係國,南海航行自由(freedom of navigation)、海洋共同資源開放通路 (open access to Asia’s Maritime commons)及對國際法的尊重(respect for international law)等,皆涉及美國國家利益;對於南海主權爭議,美國反對任何一 國單邊宣告主權,或以任何形式之威脅作為解決爭議的手段:並希望南海主權. 30. Company, Inc., 2001), p. 266 John J. Mearsheimer & Stephen M. Walt, “The Case for Offshore Balancing: A Superior U.S. Grand Strategy,” Foreign Affairs, Vol. 95, No. 4, July- August 2016, Foreign Affairs,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united- states/2016-06-13/case-offshorebalancing(Retrieved June 3, 2018). 16. DOI:10.6814/THE.NCCU.DIP.002.2018.F09.

(24) 爭議能依照 1982 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循多邊協調外交(collaborative diplomatic process)方式解決。 2011 年 7 月 24 日,在東協區域論壇部長會議中,希拉蕊再提聲明,希望各南 海聲索國遵守國際法,針對其各自的南海主權主張提出有效的法律證據,而不 該僅以歷史海域作為佐證依據。31 由此來看,美國的多邊外交途徑,主要是為 了聯合南海個主權聲索國的立場,為中共製造更多外交壓力。. (⼆)美國的盟邦:日本. 政 治 大 略報告》來看,日本政府相當重視中共對於東南亞地區的武力使用。並且認為 立 除了美國,也要考慮美國的亞太盟友,日本。自日方出版的《中共安全戰. ‧ 國. 學. 人民解放軍在海空陸三軍的遠程打擊能力提昇的情況下,可能對於東亞安全秩 序造成混亂。因此,日本應該積極與東亞國家進行深入的交往和結盟,並同時. ‧. 對中共展開戰略性對話,達到區域安全秩序的穩定。這種立場,明顯透露了對. y. Nat. io. sit. 中國崛起的懷疑態度。. er. 綜合以上觀點所述,對於美日而言,中共的實力增長將威脅他們參與東亞. al. n. v i n 事務的程度以及話語權的份量,甚至是重大貿易與經濟開發的利益,因此對於 Ch engchi U 中共在東南亞的影響力擴張抱持懷疑的態度。就菲律賓的立場而言,能夠拉攏 美日等區域外大國、在國家利益一致的情況下,合作將更為容易,而對中共產 生戰略圍堵的傾向也會被加強。. (三)東協內的盟友:越南 至於東協國家中是否從在與菲律賓利益一致的盟友?根據楊昊對越南個案 的觀察,可以說明小國有引起區域外大國介入平衡的誘因與行為。就經濟利益而. 31. 黑快明,〈東協共同體的安全複雜化邏輯:強權政治與南海問題〉 , 《台灣東南亞學刊》第 10 卷第 3 期,2016 年,頁 92-93。 17. DOI:10.6814/THE.NCCU.DIP.002.2018.F09.

(25) 言,越南在南海每年開采大約 2000 萬噸的石油,幾乎占據了越南 GDP 的三成, 而且這一比例在 2020 年有望達到 53%,甚至更高,是越南經濟的重要支撐和主 要增長點,一旦油氣因為區域爭端出了問題,越南經濟將會陷入困境,32 因此難 以在南海問題上退讓。就安全戰略上來看,越南則希望借助美國政治干預和軍事 威懾,把南海問題國際化、複雜化,從而達到實質占領南海諸島的目的。33 特別 是當美國的「重返亞洲」目標亦是在南海爭端上相對削弱中共對東協的影響力時, 美越界出現了平行利益,因此越南傾向預期美國可能軍事介入南海衝突,34 才主 動對南海問題強硬。換句話說,越南作為菲律賓的盟邦,除了己身的政策利益之. 治 政 大 外,他亦有美國和其他區域外大國的支持。 立. ‧. ‧ 國. 學.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法. 當中兩國之間有著南海主權爭議的衝突,兩國之間的合作就相形困難。雖然. sit. y. Nat. 在經濟上兩國依然友好而密切,符合 Robert Keohane 的新自由制度主義邏輯,更. n. al. er. io. 在某種程度上維持了雙邊和平,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共與菲律賓都有針對彼此在. i n U. v. 南海進行軍事戰略的嚴密布局。但為何雙方至目前為止還能保持和平?新現實主. Ch. engchi. 義者認為,國家之間難以存在長期的合作,特別是在領土主權爭端的零和賽局上, 每個國家都只能看到「相對利益」,因此彼此間缺乏信任,也會在自助的行動下 強化彼此的不安,最後爆發衝突。35 這種說法似乎可以解釋艾奎諾三世政府「聯. 32. 33. 34. 35. 張憶南、曹楊,〈透視越南的海空力量建設〉 ,新聞論壇,2011 年 8 月 15 日, http://www.zhgpl.com/crn-webapp/mag/docDetail.jsp?coluid=23&docid=101800450,查閱時間: 2018/3/11。 張國城,〈從現實主義中的「權力平衡」──觀點看越南外交政策〉 , 《台灣國際研究季刊》 第 10 卷第 3 期,2014 年,頁 122。 中共評論新聞網,〈越南誤判美國對中共用心,介入南海必自食苦果〉 ,新聞論壇,2011 年 6 月 22 日,http://hk.crntt.com/crnwebapp/doc/docDetailCreate.jsp?coluid=7&kindid=0&docid=1017,查閱時間:2018/4/9。 黃益盟,〈從國際關係理論評析中國大陸與東協反毒之合作〉 , 《展望與探索》第 8 卷第 7 期,民國 99 年 7 月,頁 73。 18. DOI:10.6814/THE.NCCU.DIP.002.2018.F09.

(26) 美制中」的南海政策,卻無法說明為何杜特蒂上台之後,會主動採取「遠美親中」 的政策,至今未把南海仲裁案裁決作為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的政治籌碼,而是選 擇避免觸碰中共的逆鱗,並加強與中共的友好合作關係。 而建構主義則對菲「中」雙邊合作提供了一條新的思路。戴萬平指出,就外 交政策而言,現實主義是透過無政府狀態下,國家間權力分配而成的國際體系, 來理解國家的對外行為;自由主義則是以國內政治為中心,利用相對利得與絕對 利得的利益關係來分析國家的對外政策。這些分析框架以個體主義與經濟分析的 方法,透過理性主義的視角,進行成本與收益的計算,達到國家對外政策效用最. 治 政 大 大化的結果。建構主義則是將國家和國際體系的互動相結合,從國際與國內的集 立. 體身分和規範的角度去審視國家的對外政策。36 故筆者認為,建構主義之所以有. ‧ 國. 學. 機會在南海問題上給予中菲關係一種和平的解決,是因為行之有年的「東協身分」. ‧. 與「東協模式」已經逐漸在東協國家間形塑出一種「共享利益」的概念,同時中. sit. y. Nat. 共的「一帶一路」外交倡議也大力號召東南亞「命運共同體」的訴求。在兩兩結. n. al. er. io. 合之下,一種全新的東協與中共的共享認知與共享身分似乎逐漸形成。而菲律賓. i n U. v. 意識到中共自 2013 年後參與東協區域經濟整合,將可能帶來大量的經濟利益時,. Ch. engchi. 它對在東協框架下的中共身分已經逐漸發生認知結構的調整。 而根據 Alexander Wendt 的「共享知識」解釋,37 中共與菲律賓在南海爭端 的 長 久 互 動 之 中 , 逐 漸 產 生 了 一 種 互 為 主 體 的 理 解 和 期 望 (intersubjective understand and expectation),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將能透過互動下的共享知識、 共同認知的國家利益來建構彼此在南海區域的互動身分與利益,進而使彼此產生 信任,在即使存在衝突的情況下,也能透過和平的途徑予以解決。本文之所以採 36. 37. 戴萬平,〈泰國對中國外交政策的演變:建構主義的觀點分析〉 , 《台灣東南亞學刊》第 8 卷 1 期,2011 年,頁 67。 莫大華,〈國際關係後現代建構主義理論的知識論立場〉 , 《國際關係理論》,民國 100 年 1 月,頁 207。 19. DOI:10.6814/THE.NCCU.DIP.002.2018.F09.

(27) 用建構主義的觀點,是因為菲「中」在南海問題上的交鋒時常在東協的框架下進 行,而菲「中」關係的變化又與東協區域經濟整合過程密不可分。而東協成員在 此框架下建構初的規範、制度與文化在多年來形塑了東協成員間的互動模式。這 是一種體制或文化環境下的國家互動,與現實主義主張的權力結構下的國家的互 動有極大的不同。而東協建制也不能完全適用新自由制度主義的觀點,因為東協 的整合並非完全來自於自由貿易,而東協體制本身也並不存在一個霸權國家來維 持。 相反的,東協模式屬於「共識型」決策模式,反映了東協尊重每個成員因其. 治 政 大 歷史、文化與體制所生的多元性。比起權力結構,東協更像是一種社會結構。建 立. 構主義正是強調國際體系的本質是一個社會結構,此結構包括理念以及物質要素,. ‧ 國. 學. 38. 屬於一種觀念分配的體系,並非現實主義所主張的權力分配體系。但它接受現. ‧. 實主義的部份假設,例如:國際體系處於「無政府」的狀態、國家是國際社會中. sit. y. Nat. 主要的行為者、國家是單一理性的行為主體等。39 建構主義所說的社會建構有物. n. al. er. io. 質和非物質兩種層面,物質層面包括武器、人口、地緣等因素,但透過物質而生. i n U. v. 的期待和認知,則是一種建構社會結構更重要的非物質因素。. Ch. engchi. 因此,建構主義認為國家利益和認知也是行為體與國際體系互動、參與國際 社會時相互建構的,這使得國際體系中的行為體「身分」並非一成不變;而「身 分」決定「利益」,利益又決定行為體的行為。行為體之間的關係是友好或敵對, 則取決於這些行為體在環境影響下所建構出的特定身分。此處的「身分」不是客 觀的存在,而是行為體與其外在環境在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的互動過程 中建構出來的。40 國家間的互動過程之中,會形成一種身分、文化或共有的觀念 38. 39 40. 袁易, 〈社會建構論:Onuf、Kratochwil 和 Wendt 的建構主義世界〉 , 《國際關係理論》 ,民國 100 年 1 月,頁 360。 楊永明,〈國際關係理論〉,《國際關係》 ,2010 年 6 月,頁 85。 林若雩,〈建構主義下東協安全思維的轉變:由依附冷戰霸權、互賴依存到多邊合作〉 ,發表 20. DOI:10.6814/THE.NCCU.DIP.002.2018.F09.

(28) (shared ideas)來決定其所處的物質環境的意義,因此國家利益與認同並非先驗存 在的、國際政治的本質也不是純物質性的,而是結構性的,這項結構塑造國家的 利益和認知,進而左右了國家的行為。41 因此,本文的研究途徑,將以建構主義 觀點為主,解釋菲「中」目前的雙邊關係,認為即便有著南海主權爭議的僵局, 也會繼續深化合作。 研究方法上,「歷史研究法」、「文獻分析法」、「比較研究法」以及「個 案分析法」都是質性研究中,觀察一個社會事實與關係的科學方式。在此以文獻 分析法及個案分析法為主、歷史研究法與比較研究法為輔。在過去的文獻回顧當. 治 政 大 中,筆者已經從理論、質化與量化研究中梳理出可以支持本文假設的主張,但為 立. 了使本文的理論假設能更加清楚直觀地解釋南海爭端,則應透過理論假設來提出. ‧ 國. 學. 可以操作的問題,加以檢驗後方能為本文的論假設提供有力的支持。. ‧. 歷史研究法(historical research)是研究過去所發生的歷史事件或活動,而研究. sit. y. Nat. 的事件具有「一次性」以及「不再重演」的特徵。有學者提出歷史研究法係以系. n. al. er. io. 統且嚴謹的程序來了解過去的事件或制度。晚近的歷史研究則著重將其研究用以. i n U. v. 解釋現況即預測未來,因此歷史研究法著重史料的收集,所謂「無史料,即無歷. Ch. engchi. 史。」研究者需將這些錯綜複雜的史料加以整理、作客觀批判、鑑定與解釋。本 文將運用相關歷史資料及事件,回顧菲律賓與中共的各自對南海主權的主張、戰 略上的布局以及情勢的變遷,找出各項關鍵的歷史轉折點,詳述其發生、經過、 結果及影響,作為後續分析兩國在南海爭端上的和平與衝突產生的原因,並且以 建構主義途徑來補充說明新現實主義觀點的不足之處。. 41. 於台灣政治學會主辦, 「動盪年代中的政治學:理論與實踐」年會暨學術研討會,2009 年 11 月。 薛力, 〈中國對東盟的外交:一種建構主義的剖析〉 , 《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 116 期,2009 年 12 月,頁 22。 21. DOI:10.6814/THE.NCCU.DIP.002.2018.F09.

(29) 其次,透過文獻分析法,橫向對比在同一歷史事件之中,菲律賓與中共各自 的聲明及發佈的正式新聞稿、領導人的談話、政府官員講詞、互訪的內容、各自 與其盟邦簽訂軍事協定的內容以及智庫研究報告等,藉以分析兩國在南海創造和 平、或者引發衝突之後,各自對於該區域的戰略布局是否有所改變。透過「系統 而客觀的界定、評鑑並綜合證明的方法,其主要目的在於瞭解過去、洞察現在、 預測將來」的方法目標與精神,綜合整理出一條結合了菲律賓與中共之間相互平 衡的南海戰略邏輯。 菲「中」雙邊關係的分析也應使用比較研究法(comparative study),比較幾個. 治 政 大 重要個案間的異同,例如在 2013 年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台前後、南海仲裁案 立 前後、2016 年菲律賓總統杜特蒂上台前後以及「一帶一路」戰略推展前後的菲. ‧ 國. 學. 「中」關係,檢視經濟深化合作、政治事件發生前後的雙邊關係是否有所轉變?. ‧. 是趨於緊繃還是走向緩和?. sit. y. Nat. 至於個案分析法,本文將專注於艾奎諾三世時期的黃岩島事件與南海仲裁案、. n. al. er. io. 杜特蒂上任後由菲律賓擔任東協輪值主席的「10+1」合作等,仔細檢視菲律賓在. i n U. v. 南海仲裁案的立場、與美國的合作以及中共對南海仲裁案的「不參與、不接受、. Ch. engchi. 不承認」聲明,探討菲「中」雙邊關係在 2016 年前後有實質性的重大轉變,是 否能透過建構主義的觀點解釋?確實形成了雙邊關係的一種共同認知嗎?而這 種認知從哪裡來?又是否能補足新現實主義觀點對雙邊關係的解釋性缺陷?. 第四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的章節安排將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第二章首先討論建構主義基本 假設,說明建構主義理論的基本邏輯以及理論下衍生的三種國際文化,分別為霍 布斯、洛克以及康德文化,並且探討學界目前透過建構主義途徑在東南亞區域研 22. DOI:10.6814/THE.NCCU.DIP.002.2018.F09.

(30) 究的成果,這個部分會透過理論假設的建構來說明為何在杜特蒂時期的菲「中」 關係能夠用建構主義去解釋。 第三章為比較 2010 年至今,菲律賓兩任政府的南海政策,詳述艾奎諾三世 時期與中共的南海交鋒,以及杜特蒂時期與中共的緩和友好。其中,黃岩島對峙 事件、南海仲裁案以及東協相關會議等,都是本章會討論的事件,體現菲律賓的 南海政策以及對中共的態度在兩任政府之間的轉化。此外,也會討論東協多邊外 交機制在菲「中」關係扮演的角色,並透過建構主義的觀點去分析菲律賓兩任政 府之間的政策差異,說明東協多邊外交機制與「東協模式」對菲「中」雙方的行 為造成了何種影響。. 立. 政 治 大. 第四章中,本文比較菲律賓與中共各自南海政策的變與常,以及分析菲「中」. ‧ 國. 學. 的南海競逐現況,本文整理出中共及菲律賓各自的南海終極戰略目標、核心利益. ‧. 即底線,並且分析兩國在南海競逐的動態,最後透過建構主義理論與個案研究的. sit. y. Nat. 結合,指出建構主義的觀點大致能說明菲「中」雙方透過東協多邊外交機制的南. n. al. er. io. 海協商政策調整,但對於各自在南海政策上的不變,則必須深入探討是否存在其. i n U. v. 他原因,例如權力政治、雙方國內政治情況與社會氛圍等。. Ch. engchi. 第五章則延續第四章的問題,探討在菲「中」關係當中,權力政治所扮演的 角色。此章是在建構主義觀點下,看菲「中」關係所建立的社會連結受到國際政 治因素的影響程度。本文不否認權力政治在高階政治的場域扮演了關鍵的角色, 但在美國、日本、印度和印尼這些區域外及區域內的勢力是否也有機會在南海區 域的互動之中,形成一種新的「安全共識」?又或者,在大國權力政治的影響之 下,在東協架構下友好的菲「中」關係依舊不能長久? 第六章即為結論,總結建構主義的觀點如何說明菲律賓在杜特蒂政府上台之 後「遠美親中」的政策變化,透過比較菲律賓兩任政府的南海政策、分析菲律賓 23. DOI:10.6814/THE.NCCU.DIP.002.2018.F09.

(31) 與中共在東協區域經濟整合下的關係改善、探討兩國在南海議題的深化合作與協 商,指出是東協提供多層次與多邊外交機制、以及其「東協模式」的精神讓菲「中」 雙方在互動的過程中逐漸建構了新的身份認同、規範與文化,在深化區域經濟整 合的利益結合下,菲律賓對中共以及國際環境的認同產生轉變,加上國內認同傾 向於對「有感」經濟成長的期待,最終導致菲律賓新任政府採取了「遠美親中」 的外交政策,並在南海議題上展開了與中共的協商合作。.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治 政 大 研究範圍方面,包括時間與地理上的界定、以及理論觀點的界定等三項。在 立. 時間界定上,本文將專注討論從菲律賓兩任總統,艾奎諾三世與杜特蒂政府任內. ‧ 國. 學. 的國對中共的南海政策。地理會專注討論中共與菲律賓兩國在南海區域議題的互. ‧. 動為主,東協國家及美國等大國的立場討論為補充。. sit. y. Nat. 研究限制上,礙於預算、時間和語言上的限制,再加上國家安全戰略的層級. n. al. er. io. 過高,學生無法進行實地訪查研究。此外,由於不具備統計方面的專業,會專注. i n U. v. 於質化研究上,可能有失科學研究的完整性。然而,美國在東南亞研究上有著大. Ch. engchi. 量的智庫文獻及學術資料,學生將試圖透過這樣豐富的資料佐證,彌補研究方面 的不足。 另外,筆者的研究方法皆為質性研究法,資料將難以被量化、產生信度與效 度的問題。但不能否認的是,質性研究相對於量化研究來說,在社會關係的觀察 上依舊有著深入描述的優勢。. 24. DOI:10.6814/THE.NCCU.DIP.002.2018.F09.

(32) 第貳章 建構主義的理論與應用 承緒論所述,本文從建構主義的觀點,解釋菲律賓對中共的南海政策,從艾 奎諾三世到杜特蒂兩任政府之間發生的變化,認為菲律賓從「聯美制中」到「遠 美親中」的外交政策轉向,是基於行為者對認知「利益」的改變以及國際社會對 於南海區域行為者身分的建構所導致的。這幾個重要的行為者包括菲律賓、中共、 美國以及東協。而過去,已經有許多東南亞區域研究採用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東. 政 治 大. 協及其成員身分的建構、以及東協共同體建構,本文將東協視為建構行為者身分. 立. 的關鍵,亦即:東協有多大的程度影響菲律賓與中共對南海政策的目標設定與執. ‧ 國. 學. 行?「東協」在區域整合中建構出的理念、規範和認同是否影響了菲律賓對中共. ‧. 的南海政策主張,從艾奎諾三世到杜特蒂的兩任政府之間,是否進行了相關的政 策調整?而東協的機制又在菲律賓的南海決策上扮演了何種角色?. io. sit. y. Nat. er. 第⼀節 a 建構主義的基本假設. n. iv l C n hengchi U 首先,建構主主張國際體系屬於一種觀念分配的體系,. 1. 非現實主義所主張. 的權力分配體系。雖然它接受現實主義的部份假設,例如:國際體系處於「無政 府」的狀態、國家是國際社會中主要的行為者、國家是單一理性的行為主體等, 2. 但國際體系的本質是一個社會結構,此結構包括物質與理念兩種要素,物質層. 面包括武器、人口、地緣等因素,但透過物質而生的期待和認知,則是一種建構 社會結構中更重要的理念要素。. 1. 2. 袁易, 〈社會建構論:Onuf、Kratochwil 和 Wendt 的建構主義世界〉 , 《國際關係理論》 ,民國 100 年 1 月,頁 360。 楊永明,〈國際關係理論〉,《國際關係》 ,2010 年 6 月,頁 85。 25. DOI:10.6814/THE.NCCU.DIP.002.2018.F09.

(33) 社會建構主義的美國學者 Alexander Wendt 重視理念(idea)在國際關係中發 揮的作用,他所提出的建構主義基本假設即是:認為國際社會是一種社會結構, 由共享知識(shared knowledge)、物質資源(material resources)及實踐(practice)組成, 強調在國際政治領域中:(一)共享知識及文化的重要性,其具體形態包括規範、 規則、制度、意識型態、組織和威嚇體系等,也就是國家在國際議題環境中共同 具有的理解和期望(intersubjective understand and expectation),並會建構行為體(國 家)的身分(identity)和利益。此處的「身分」不是客觀的存在,而是行為體與其 外在環境在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的互動過程中建構出來的。3(二)物質. 治 政 大 資源雖然也限制了行為體的行為,但 Wendt 認為只有透過社會結構對物質賦予 立 意義,進而對行為體的行為產生有效的影響。(三)行為體的實踐和互動則會形. ‧ 國. 學. 成社會結構,這種互動是社會結構存在的基本條件,如果行為體的實踐產生了變. ‧. 化,就會造成觀念的改變,國際體系結構進而產生變異。4. sit. y. Nat. 也就是說,建構主義認為國家(行為體)的身分和利益,是行為體與國際體. n. al. er. io. 系互動、參與國際社會時相互建構的,而「身分」決定「利益」,利益又決定行. i n U. v. 為體的行為。行為體之間的關係是友好或敵對,則取決於這些行為體在環境影響. Ch. engchi. 下所建構出的特定身分。國家間的互動過程之中,會形成一種身分、文化或共享 知識(shared ideas)來決定其所處的物質環境的意義,因此國家利益與身分並非先 驗存在的、國際政治的本質也不是純物質性的,而是結構性的,這項結構塑造國 家的利益和身分,進而左右了國家的行為。5. 3. 4 5. 林若雩,〈建構主義下東協安全思維的轉變:由依附冷戰霸權、互賴依存到多邊合作〉 ,發表 於台灣政治學會主辦, 「動盪年代中的政治學:理論與實踐」年會暨學術研討會,2009 年 11 月。 陳欣之,〈國際關係理論:對現實主義的質疑〉 , 《國際關係總論(初版) 》 ,2003 年,頁 100。 薛力, 〈中國對東盟的外交:一種建構主義的剖析〉 , 《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 116 期,2009 年 12 月,頁 22。 26. DOI:10.6814/THE.NCCU.DIP.002.2018.F09.

(34) 滿足以上的三個國際結構的基本形成要件(共享知識、物質因素以及實踐) 之後,國家的互動便被建構主義者視為一種「社會化」的過程,因此行為體的行 為不是像理性主義所理解的、以經濟人和效用最大化的方式來行動,而是以社會 人和角色扮演者的面目出現。引入社會學與哲學的建構主義作為一種分析社會現 象的理論,認為行為體的行為嵌入在社會結構之中,其行為受到社會規範的引導。 社會規範不但能規定與限制行為體的行為,而且建構了行為體的身分,使其行為 合法化;同時規範也定義了行為體的利益,由此決定行為體的行為。 也就是說,指當共享知識對國家的身分和利益產生建構時,國家的身分和利. 治 政 大 益認知改變、互動的實踐改變了,最終導致國際議題的結構變化。這使得國際體 立 系中的行為體身分與利益並非一成不變,而會隨時間而改變。換句話說,建構主. ‧ 國. 學. 義認為國家身處的並非是一種完全物質的環境,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屬於文化與制. ‧. 度的。文化環境會影響不同類型國家的行為動機,同時影響了國家的基本特徵,. sit. y. Nat. 也就是國家認同。6 總而言之,當國家在國際體系結構中與他者互動時,將有三. er. io. 種因素會影響國家行為,分別是「身分」、「規範」與「文化」。. n. a. l C ⼀、 國家「身分」的建構. hengchi. i n U. v. 「身分」(identity)或有學者譯「認同」,或是「自明性」,概念來自社會心 理學,指某行為體所具有的個性與形象之區別,是行為體透過「自我認知」與「其 他者」的互動關係所形成的「自我理解」(self-understanding),用這樣的理解決定 「我是誰」。7 建構主義關注國際社會中行為體的「自我」與「他者」建立積極 的認同關係,在認知上將其他者看成是自我的延伸,而行為體之間存在的移情關. 6 7. 前揭書,頁 22。 戴萬平,〈泰國對中國外交政策的演變:建構主義的觀點分析〉 , 《台灣東南亞學刊》第 8 卷 1 期,2011 年,頁 71。 27. DOI:10.6814/THE.NCCU.DIP.002.2018.F09.

(35) 係將是建立集體身分的基礎。8 在國際關係建構主義學派的眼中,國家是具有各 種「身分」的行動者,這樣的身分結構是由外在與內在結構建構而成的。其中, 外在結構指國家置身於國際政治環境,此時國家的身分可分為三種:敵人、對手 和朋友,不同的角色會給予國家不同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將會規範國家的外交決 策。而內在結構則是指國家內部的形式,包括共同的文化或國家形式(forms of state),前者指國內政治經濟體制或政權類型(regime types);後者則包括語言、習 慣和宗教,國內政治經濟體制等。而國內的政治發展,如戰爭、革命和制度變遷 等,會改變國內利益團體的權力配置,最有實力的組織或個體會將他們的觀念和. 治 政 大 認同加強到法律、政治和社會結構中,使之制度化。一旦成為社會事實,就會對 立. 國家行為產生影響。9 在外交政策分析中,如果能先理解國家的身分與利益,有. ‧ 國. 學. 助於釐清在國際體系互動中,誰是敵人誰是對手、誰是朋友,從而更有利地理解. ‧. 國家對外行為。10. Nat. io. sit. y. ⼆、 國際體系結構中的「規範」. er. 建構主義者所指稱的「規範」是指:「國際社會中的行為體針對某個特定國. al. n. v i n 家做出適當行為的集體期望。」包括規則、標準、法律、習慣及習俗等。經由社 Ch engchi U. 會建構所產生的行為規範、原則及共同的信仰價值,除了影響國際政治中國家行 為體的行為、規範、利益,及實現對外政策目標的工具,也會為國家形塑其利益 的認知與排序,幫助行動者理解什麼是重要的或有價值的,以及在既定的規範下, 如何運用合法手段去獲取國家利益。簡言之,社會規範使國家(國際社會的行為. 8. 林若雩,〈建構主義下東協安全思維的轉變:由依附冷戰霸權、互賴依存到多邊合作〉 ,發表 於台灣政治學會主辦, 「動盪年代中的政治學:理論與實踐」年會暨學術研討會,2009 年 11 月。 9 戴萬平,〈泰國對中國外交政策的演變:建構主義的觀點分析〉 , 《台灣東南亞學刊》第 8 卷 1 期,2011 年,頁 71。 10 同前註。 28. DOI:10.6814/THE.NCCU.DIP.002.2018.F09.

(36) 體)的行為與決策必須遵守「適當性邏輯」的規範(logic of appropriateness)。這些 邏輯規範限制與規定國家的決策,使行為合理、合法化,並以此決定國家利益。 如果將這樣的概念套用至國家外交政策的分析,在國際層次上,國家會把國際規 範內化,尋求國內共;在國內層次上,規範指國家將國內社會所享有的規範加以 外化,並轉化成外交政策。11. 三、 影響國家⾏為的「⽂化」因素 除規範與身分是分析一國之外交政策重要因素外,國際文化環境也會影響國. 政 治 大 文化環境隨著時間,改變體系中國家的樣式特徵(modal character of statehood), 立 家的認同:第一,文化環境會影響國家的生存展望(prospect for survival);再者,. ‧ 國. 學. 最後,文化環境可能造成國家特徵的改變。12 換句話說,「文化」不僅影響國家 行為的各種動機,也影響國家的基本特徵及身分。在國家所處的全球或國內環境. ‧. 中,所具有的文化或制度的成分形成國家的身分;文化結構建構是塑造「國家地. y. Nat. io. sit. 位」(Statehood)或國家身分的來源。13. er. 建構主義基本上是一個身分政治的研究,而身分形成的兩種邏輯包括自然選. al. n. v i n 擇和文化選擇,所以建構主義者會強調社會互動過程中,文化選擇的重要性。而 Ch engchi U. 文化選擇是要靠社會習得與模仿來進行身分的建構,這與新現實主義認為,「國 家行動者的特徵是國家固有的,不是社會構成,也不會受外界影響」,有很大的 差異。14. 四、 建構主義觀點下的國家外交決策 11. 12. 13. 14. 戴萬平,〈泰國對中國外交政策的演變:建構主義的觀點分析〉 , 《台灣東南亞學刊》第 8 卷 1 期,2011 年,頁 71。 陳欣之,〈國際關係理論:對現實主義的質疑〉 , 《國際關係總論(初版) 》 ,2003 年,頁 102。 戴萬平,〈泰國對中國外交政策的演變:建構主義的觀點分析〉 , 《台灣東南亞學刊》第 8 卷 1 期,2011 年,頁 72-73。 同前註。 29. DOI:10.6814/THE.NCCU.DIP.002.2018.F0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2.1.1 The pre-primary educator must have specialised knowledge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 development before they can be responsive to the needs of children, set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Understanding and inferring information, ideas, feelings and opinions in a range of texts with some degree of complexity, using and integrating a small range of reading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information, ideas,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opinions on familiar topics with elaboration.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information, ideas, personal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I don’t want to do the task in this

Now,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wire S since it has a much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light bulb. The light bulb does not glow because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it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simple information, ideas,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opinions on familiar topics with some elaboration.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information, ide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