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德勒茲《皺褶》中的知覺問題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德勒茲《皺褶》中的知覺問題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4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哲學系 碩士論文. 政 治 大 德勒茲《皺褶》中的知覺問題研究 立. ‧ 國. 學. A Study of Perception in Deleuze's The Fold.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指導教授:龔卓軍博士 研究生:談明軒撰. 中華民國一0一年六月. DOI:10.6814/NCCU202001776.

(2) 摘要. 本論文以德勒茲的《皺褶:萊布尼茲與巴洛克》為主要文本,藉由知覺、物 質、身體與世界四個主題,思考知覺及其相關的哲學問題。第一章說明德勒茲詮 釋的萊布尼茲知覺觀點是在單子論的架構下,以微知覺為基礎的知覺歷程,因此 產生了特殊的知覺主客體意義。第二章則說明,在此知覺意義下,物質將不僅是 一個外在於意識的對象,而是作為單子論思想架構下必要的轉換層。第三章將探 討單子論體系下,知覺歷程與物質意義所構成的身體概念及其限制性。第四章則. 政 治 大. 回到此知覺概念的限制條件,即世界的概念。.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關鍵字:皺褶、單子、知覺、身體、可能世界. DOI:10.6814/NCCU202001776.

(3) Abstract. This thesis discusses four philosophical themes in Gille Deleuze’s The Fold: Leibniz and the Baroque: perception, matter, the body, and the world .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Deleuze’s interpretation of Leibniz’s Monadology, which implies a a particular view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As such, this brings about a peculiar view of perception. Based on this peculiar view of perception, the second chapter elucidates a special notion of matter, i.e. matter is not an object external to the. 政 治 大 Leibniz’s Monadology. In the third chapter, it deal with the idea of body, which is 立. consciousness, instead necessarily a transitional layer in Deleuze’s interpretation of. ‧ 國. 學. constituted by the notion of perception and matter in Monadology. it also explores the constitutive conditions of the notion of body. In the fourth chapter, it will elaborate the. ‧. concept of the world, i.e. the limi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perception..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Keywords:Fold、Monad、perception、body、possible world. DOI:10.6814/NCCU202001776.

(4) 引用著作縮寫表 LP. Deleuze, Gilles. (1988). Le pli - Leibniz et le baroque, Paris : É ditions de Minuit.. TF. ---. (1993). The Fold: Leibniz and the Baroque ( Tom Conley, Tran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88). LS. ---. (1990). The Logic of Sense ( Constantin V. Boundas, Ed., Mark Lester with Charles Stivale, Tran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9). DR. ---. (1994). 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 (Paul Patton, Tran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8). 立. 政 治 大. ---. (1990). Expressionism in Philosophy: Spinoza (M. Joughin, Trans.). New York: Zone Book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8). N. ---. (1995). Negotiations, 1972-1990 (Martin Joughin, Tran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90). F. ---. (2006). Foucault. (Hand, S, Tran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7th printing.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86). ‧. ‧ 國. 學. EPS.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TP. Deleuze, Gilles and Félix Guattari. (1987). A Thousand Plateaus: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Brian Massumi, Tran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6). WP. ---. (1994). What is Philosophy? (Hugh Tomlinson and Graham Burchell, Tran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91). FB. ---. (2003). Francis Bacon: The Logic of Sensation (Daniel W. Smith, Trans.). London: Continuum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81). DOI:10.6814/NCCU202001776.

(5) 目次 導論 ........................................................................................................................................... 3 第一章 知覺:差異起源與表現世界 .................................................................................. 15 第一節,知覺發生歷程.......................................................................................... 16 一、從模糊到明晰 ..................................................................................... 16 二、知覺的無限皺褶 ................................................................................. 19 三、微分關係與無意識 ............................................................................. 21 第二節,主客體的調節.......................................................................................... 24 一、清晰表現區 ......................................................................................... 24. 政 治 大 三、風格主義與客體 ................................................................................. 29 立 二、觀點主義與主體 ................................................................................. 27. ‧ 國. 學. 第三節,單子表現世界.......................................................................................... 31 一、知覺與表現 ......................................................................................... 31. ‧. 二、事件的條件 ......................................................................................... 34. y. Nat. 三、為世界存有 ......................................................................................... 38. io. sit. 第二章 物質:動力論的效果意義 ...................................................................................... 43. n. al. er. 第一節,精神與物質的相互限定 .......................................................................... 44. Ch. i Un. v. 一、知覺與構體 ......................................................................................... 44. engchi. 二、相似性與再現 ..................................................................................... 46 三、雙層的運動與差異 ............................................................................. 49 第二節,從物質到精神的連續體 .......................................................................... 53 一、原子與皺褶 ......................................................................................... 53 二、無機物與有機體 ................................................................................. 56 三、物質的精神動力 ................................................................................. 59 第三節,物質意義的轉換 ...................................................................................... 62 一、再皺褶與重褶 ..................................................................................... 62 二、居間的皺褶 ......................................................................................... 64 三、物質的表現性 ..................................................................................... 67 1 DOI:10.6814/NCCU202001776.

(6) 第三章 身體:雙層之間的介面.......................................................................................... 73 第一節,變動的身體.............................................................................................. 74 一、存在與擁有 ......................................................................................... 74 二、自我與他者 ......................................................................................... 77 三、單子聯繫關係 ..................................................................................... 79 第二節,交織的身體與知覺 .................................................................................. 82 一、知覺回聲與被動性 ............................................................................. 82 二、在皺褶中感知 ..................................................................................... 86 三、公共與私有 ......................................................................................... 90 第三節,力量構成的身體 ...................................................................................... 93. 政 治 大. 一、投影介面 ............................................................................................. 93. 立. 二、投影曲線與平行線 ............................................................................. 95. 學. ‧ 國. 三、擁有與情動 ......................................................................................... 98 第四章 世界:生命展開的條件........................................................................................ 102. ‧. 第一節,預定和諧的世界 .................................................................................... 103. sit. y. Nat. 一、協和與合奏 ....................................................................................... 103. io. er. 二、充足理由與同一性 ........................................................................... 106. al. 三、因果關係與超越性 ........................................................................... 109. n. iv n C 第二節,從收斂到發散........................................................................................ 112 hengchi U 一、不可共存性與特異點系列 ............................................................... 112 二、事件的轉變 ....................................................................................... 115 三、混沌與主體 ....................................................................................... 118 第三節,朝向可能世界........................................................................................ 121 一、表現與他者結構 ............................................................................... 121 二、物質與感覺 ....................................................................................... 124 三、與世界變化 ....................................................................................... 127 結論 ....................................................................................................................................... 131 參考文獻 ............................................................................................................................... 141 2 DOI:10.6814/NCCU202001776.

(7) 導論. 從知覺分析到世界的概念. 我們的意識具有知覺內容,藉此可以確認外在事物的存在,同時確認擁有 一個身體,而身體處在與其他事物的關係之間,存在於一個世界之中。從知覺 的問題出發,面對了以下的基本問題:如何思考與描述知覺現象?知覺客體與 外在事物的關係為何?知覺主體與身體的關係為何?知覺的意義與主體成立的 條件有何關係?.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談論知覺現象時,通常會以知覺與感覺兩個概念來描述。前者已經包含了 認知與區別之意義,指向對於特定對象的意識。而後者僅指涉感官接受外在刺. ‧. 激所得到未分化的資料,或者稱為感覺與料(sense data)。知覺與感覺被視為主. Nat. sit. y. 體與客體的接觸狀態,二者一方面連結於感官而進入身心二元論的傳統形上學. n. al. er. io. 問題。另一方面,在知識論上,乃作為感官接受外在事物性質所獲得的經驗,. i Un. v. 得以作為思想判斷之材料,逼近客體之本質與實在。但由於知覺經常各種外在. Ch. engchi. 條件或感官本身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因此在哲學史中知覺也經常被認為對於真 理之權衡並無幫助,很可能僅作為幻見與想像存在,而不具有認識真理的重要 價值。如柏拉圖認為感覺成立在感官與感覺與料的接觸,無所謂真偽是非,只 有經過判斷的知識才有真偽可言。笛卡兒也認為感官知覺無法提供直觀的確實 性,因而可被懷疑。換言之,知覺基於其變動而無法被當作真理的條件,只有 理性思想能安置世界之實在。. 就此而言,知覺的成立必須先預設主體與客體之存在,科學或經驗主義得 以藉此確認客體的實在性。但當知覺無法證明外在客體時,知覺之界限則必須 3 DOI:10.6814/NCCU202001776.

(8) 從主體一端來尋找。因此康德以主體的先驗條件作為知覺中統一性的基礎,最 終指向了先驗主體與物自身存在,經驗現象仍被知性結構所限制。直到現象學 研究開始懸擱主客體的預設,知覺場本身似乎才重新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胡 塞爾反對科學所建構出的自然世界,而是從意識中的經驗現象描述開始,在我 們所處的生活世界(lifeworld)中,尋求其本質結構及先驗基礎。海德格延續了這 樣的主題,以「在世存有」(being-in-the-world),說明人之存在已經先處於一個 脈絡之中。梅洛龐蒂的發展,則是將知覺問題連結於身體主體,使身體而非純 粹意識的我思作為知覺的發生條件。但身體並非孤立的存在,而是與其處境或 者其世界相連。例如梅洛龐蒂在探討抽象與具體運動時,某些患者在具體運動. 政 治 大. 中並不意識到刺激與自己的反應,「這是因為他就是他的身體,而他的身體就是. 立. 某個世界的潛能。」1或者身體觸摸與指認被蚊子叮咬之處,「應該被視為是兩. ‧ 國. 學. 種關連對象的方式和兩種在世存有的類型。」2不同情境下的身體具有不同的表. ‧. 現,也就是身體變動於不同的世界之中。世界的意義因此不是普遍性的、客觀 實在的對象總和,而是一個主體存在於其中,並且伴隨運動而展開的結構或意. n. al. er. io. sit. y. Nat. 義整體。. Ch. i Un. v. 知覺問題的探究連結了世界的概念。當知覺問題的探究基於自然世界概. engchi. 念,即表現為知識論所面對的主客體的問題,如同科學或經驗主義者探究預設 客觀實在的對象。而若基於生活世界的概念,知覺問題則涉及了主體的處境, 而能朝向不同的知覺與感覺意義發展。梅洛龐蒂在《知覺現象學》開頭,認為 感覺是類似點狀的感受,而知覺則是始終形成場域(field)的一部分。3因為對梅 洛龐蒂而言,若一切意識都是關於某物的意識,則不存在純粹的感覺,感覺的 意義因此不能脫離知覺的概念而存在。4知覺必須被整體性的看待,不僅是基於. 1 2 3 4. Merleau-Ponty, M. (2005).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Colin Smith, Trans.). Routledge. P.122 同上。P.141 同上。P.4 同上。P.6 4 DOI:10.6814/NCCU202001776.

(9) 完形心理學對於對象整體的把握,而是整個知覺活動來自於局部刺激與感覺系 統及運動系統的合作結果,思考知覺也必須同時思考整體性的身體運作。其以 身體圖式(body schema)表達此能動的身體整體,說明知覺隨著身體的整體處境 不斷協調整合的過程,身體運動即伴隨著世界的展開,知覺於是可被還原為主 體與世界的結構。但其遺留的問題在於,日常生活中的身體整合,如何說明新 的意義如何被整合於已知的意義系統之中?或者身體的意向性之外是否仍有無 意識的運動?當身體問題的根源持續被探問,梅洛龐蒂最終則在未完成的著作 中,藉由「肉身」(flesh/chair)的概念,轉入了主體與世界交纏的存有論思考。. 政 治 大. 梅洛龐蒂基於主體與世界的整體意義使知覺具有優先性,排除了模糊或未. 立. 成形的感覺。相對於此,德勒茲所談論的感覺則不從主體存在的世界與整體性. ‧ 國. 學. 的知覺出發。其在《法蘭西斯.培根:感覺的邏輯》提及:「感覺一面朝向主. ‧. 體,另一面朝向客體。甚至根本沒有不同面向,而是不可消解的,是在世存 有,如同現象學家所說的:某些事物通過感覺發生,而我同時變化於感覺之. y. Nat. io. sit. 中,其一通過另一者,其一在另一者之中。在其界限上,相同的身體同時是主. n. al. er. 體與客體,給予和接受感覺。」5德勒茲在此面對的問題是,藝術作品中的感覺. Ch. i Un. v. 如何被思考。感覺在此並不作為主客體接觸的過程,而是我們在感覺中發生變. engchi. 化,才開始形成主客體關係。感覺在此即是藉由繪畫所展現出的力量,得以攪 動各種關係。如同培根所說的,感覺是一種秩序向另一種秩序,一個層次像一 個層次,一個領域向另一個領域的轉化。6因此相對於梅洛龐蒂在《知覺現象 學》中以身體主體為中心,捕捉外在世界的事物,德勒茲在此從藝術作品出發 的思考,則似乎具有反向的觀點,乃是感覺與力量才形成了身體的意義。類似 的觀點也能在不同著作之中找到線索,例如在《何謂哲學?》中,德勒茲認為 藝術家創造感覺團塊,即是使感覺存在於藝術作品之中:「藝術作品是一個感覺. 5 6. FB p.35 FB p.36 5 DOI:10.6814/NCCU202001776.

(10) 的存有,除此無他:其存在於自身之中。」7感覺不屬於人類主體之固有感官能 力,而是使肉體變化之力量:「感覺的存有不是肉身(flesh),而是宇宙之非人力 量、人之非人流變,…肉身只是一個顯現者(developer),它消失於其所顯現之 物:感覺的組成物。」8 德勒茲所關注之問題,並不在於談論日常身體的運作 或整體性,或者主體與世界的聯繫,而是主體的前經驗狀態,即主體如何生成 變化的問題。身體不能被視為一個獨立存在的主體,有不同力量先於身體並產 生效果。換言之,有某些不可還原為主體的他者造成影響。在《千高原》中, 德勒茲以「無器官身體」概念,書寫主體成形前的狀態:「它是強度性的、未成 形的、非層化的物質,是強度的母體。」9無器官身體,如同尚未形成器官的. 政 治 大. 卵,透過不同的欲望之流,或者說不同力量造成內在運動才逐漸生成器官和有. 立. 機體。如果世界與主體的概念相連,不同的身體概念就涉及了不同的世界概. ‧ 國. 學. 念,如果主體始終展開一個世界,則新的意義所拓展出的主體,也就打開了不. ‧. 同的可能世界。. y. Nat. er. io. sit. 如果德勒茲所思考的生成過程,指向了現象之前的運動,以及不屬於主體 的他者。或許首先可以回到關於知覺與感覺的幾個基礎問題。第一、雜多的感. n. al. Ch. i Un. v. 覺經驗,是否具有意義?第二,我們如何感受事物,事物如何感覺?感受對於. engchi. 我們的影響或意義為何?這些問題一方面涉及傳統哲學的知識論與心物問題, 另一方面則連結於現象學的主體與世界的關係。德勒茲經常創造概念以思考產 生新意義的變化環節,但這些概念不同於描述現象的語言因此難以解讀。因此 本文選擇從《皺褶》一書出發,跟隨德勒茲思考萊布尼茲之觀點,重新整理出 本著作中的知覺問題與概念啟發。. 7 8 9. WP p.164 WP p.183 TP p.183 6 DOI:10.6814/NCCU202001776.

(11) 《皺褶:萊布尼茲與巴洛克》的解讀意義. 德勒茲《皺褶:萊布尼茲與巴洛克》包含了諸多思想層次。既書寫萊布尼 茲的哲學思想,也書寫巴洛克的藝術作品與數學、科學成果。而貫穿本書的 「皺褶」概念連結了古典哲學與現象學的批評,也連結了不同思想形式與德勒 茲自身的哲學問題。思想層次的交疊同時也表現於此書的行文與編排。其章節 的組成為三個部分,題名為皺褶、包含、擁有身體,各由三章所組成。每一部 分都蘊含了其他部分,使萊布尼茲的思想反覆出現,但不斷與其他問題交錯與 延伸。綜合來看,對此著作的研究意義,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立. 政 治 大. 首先是古典哲學、現象學與德勒茲哲學對於知覺觀點的差異。一方面在於. ‧ 國. 學. 萊布尼茲面對古典秩序的世界,其思考面對著笛卡兒、馬勒布朗士、斯賓諾莎. ‧. 等理性主義者的思想,另一方面在於萊布尼茲思想對於德勒茲與現象學家們的 啟發,得以作為理解德勒茲哲學與其批評現象學立場的參照。在此著作中,德. y. Nat. er. io. sit. 勒茲經常藉由說明萊布尼茲的概念,對比現象學中相關概念,或者參照胡塞 爾、海德格與梅洛龐蒂對於單子論的理解與轉化。德勒茲論述其他哲學家的著. n. al. Ch. i Un. v. 作,經常是藉由不同哲學家的思考產生出原創性的觀點。但《皺褶》一書的寫. engchi. 作,更像是對於萊布尼茲的理解,而非對其論述與顛覆。同時也為萊布尼茲重 鑄皺褶的概念,而不盡然相同於德勒茲在其他著作中所使用的皺褶概念。其理 由或許在於,對萊布尼茲的探索,早已存在於此書寫就的 20 年前,特別是《差 異與重複》、《意義的邏輯》與《斯賓諾莎與表現問題》之中。德勒茲在訪談中 提到,此書寫作的意義對其乃是一種總結,也是一種延續。10對此著作的研 究,因此更像是跟隨德勒茲重讀萊布尼茲,並且作為理解德勒茲哲學問題與概 念的連結點。. 10. N p.155 7 DOI:10.6814/NCCU202001776.

(12) 第二、德勒茲藉由創造概念來思考意義發生的書寫方式與哲學立場。藉由 書寫萊布尼茲曾經提及的皺褶概念,德勒茲重新構成了萊布尼茲與巴洛克的意 義。萊布尼茲在哲學史上的意義是調和者,巴洛克則在藝術史中具有過渡性的 意義。當德勒茲界定二者共同表現出對於無限創造皺褶的功能,事實上即是藉 由創造皺褶的概念肯定過渡性,反映了德勒茲的對於多樣性的與差異的肯定。 如果萊布尼茲與巴洛克,是為了重建正在崩潰的世界所進行的嘗試,那麼萊布 尼茲面對其時代之問題,則採取了至為樂觀的態度創造哲學。《皺褶》或許就反 映了德勒茲與萊布尼茲哲學的交織,以及其哲學立場的相似。在《何謂哲. 政 治 大. 學?》中,德勒茲曾經提及哲學創造概念的任務,其創造概念的思想工作可以. 立. 在不同的著作中發現,例如在《法蘭西斯.培根:感覺的邏輯》中,其試圖創. ‧ 國. 學. 造的概念,大多使用來自於畫家在訪談提到的語詞。或者在兩部電影的著作. ‧. 中,也重新書寫電影領域中的專有名詞。然而在諸多著作中,理解創新的概念 仍然十分困難,其中原因可能在於思想參照的缺乏。就此而言,此著作連結了. y. Nat. n. al. er. io. 念的展開過程。. sit. 古典哲學的思想架構,並連結了跨界的思想面向,或許能較為清晰展現皺褶概. Ch. engchi. i Un. v. 第三、皺褶概念與藝術作品的問題。如果德勒茲藉由創造概念來面對新的 事物,其中一個重要的主題即是關於如何思考藝術作品的問題。德勒茲重視對 於哲學的非哲學理解,即關於哲學與藝術的關係:「哲學不僅需要哲學的理解, 即通過概念進行理解,也需要非哲學的理解,即通過知感與情動進行理解。兩 者皆是需要的。」11而巴洛克的作品或許就是德勒茲對於非哲學理解的一個參 照:「巴洛克將皺褶帶向無限,就像在葛雷柯的繪畫中,伯尼尼的雕塑中所見到 的,這給我們打開了知感(percept)與情動(affect)的非哲學理解之門。」12而. 11 12. N p.139 N p.154 8 DOI:10.6814/NCCU202001776.

(13) 在訪談中,德勒茲提及其哲學工作的第一階段關連於哲學史研究,第二階段是 與瓜達希共同工作的哲學階段,即如何解釋哲學,「第三階段則是關於繪畫與電 影,表面上和繪畫有關。其實這是一些哲學著作。這是因為我認為概念包括另 外兩維,一維是知感,一維是情動。…現在這本關於萊布尼茲或關於皺褶的著 作中,我對此看得更加清楚。」13對德勒茲而言,非哲學的理解對於哲學的發 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德勒茲數次提及此書的寫就,促進了其對於知感與情動 的理解。而在此書寫出版兩年之後《何謂哲學?》出版,明確地指出知感與情 動的問題,並且界定了思想創造的不同模式,哲學、藝術與科學的關係。因此 本著作,以及貫穿其中的皺褶概念可能作為一個理解德勒茲美學思想的參照 點。. 立. ‧. ‧ 國. 學. 關於萊布尼茲. 政 治 大. 萊布尼茲主要生活的十七世紀,是自然科學蓬勃發展的時代,也是中世紀. y. Nat. er. io. sit. 神學在機械論的世界中逐漸崩潰的時刻。當文藝復興時期,科學的新方法出現 後,精神與物質之間的差異性便急速擴大。自然世界中的物質現象不再能夠藉. n. al. Ch. i Un. v. 由目的因解釋,取而代之的是物質之間相互影響的機械因。因此實體與因果關. engchi. 係成為當時哲學家的共同課題,相繼出現了笛卡兒的心物二元論、馬勒布朗士 的偶因論、斯賓諾莎的平行論,以及萊布尼茲的預定和諧。笛卡兒將身體與精 神視為兩種互不相容且完全獨立的實體,實體不是佔有空間就是存在於意識中 的事物,並且宣稱二者之間具有實在的互動,於是留下心物關係的問題。萊布 尼茲面對精神與物質的問題,採取了調和的立場,物質的意義回歸實體力量的 效果,一切都與作為實體的單子相結合而存在。其企圖在肯定科學成果的前提 下,使現象最終依賴形上學的實在。宇宙中的變化不僅是物理法則的運作過. 13. N p.137 9 DOI:10.6814/NCCU202001776.

(14) 程,也是是精神動力的表現,最終回到上帝仍在的古典秩序之中。. 在哲學史上的萊布尼茲評價總是關於調和,但同時也被視為百科全書式的 思想家,在諸多不同領域皆有所貢獻。因此其思想特殊之處又在於,動員所有 可能的知識建立其哲學體系。文德爾班如此描述:「經歷了如此眾多分歧的思想 運動在萊布尼茲的形而上學體系中找到了結論—這個體系在動因的全面上、在 協調和組合能力上、在整個哲學史中無一可與倫比。此體系之所以具有此重要 性還不只在於此體系的創始人具有淵博的學士、融會貫通綜觀全局的心懷,而 且特別是他精通古代哲學、中世紀哲學的種種思想,他理解之深、理解之精闢. 政 治 大. 有如他理解近代自然科學所形成的種種概念。只有這位微積分的發明人,他理. 立. 解伯拉圖和亞理斯多德與理解笛卡兒和斯賓諾莎一樣深刻,他認識和賞識托馬. ‧ 國. 學. 斯與鄧司各脫與認識和賞識培根與霍布斯一樣素稔,--只有他才可能成為預定. ‧. 和諧論的創始人。」14. y. Nat. er. io. sit. 萊布尼茲思想的多樣性,以及其藉由全面性理論能力所構成的哲學系統, 當然影響了其後諸多領域的思想家。而就哲學方面而言,至少涉及了二進制與. n. al. Ch. i Un. v. 微積分對於與數學領域的影響、符號邏輯對於羅素與弗雷格等分析哲學家的影. engchi. 響,或者《人類理智新論》啟發康德建構知識論系統等。15直到現象學脈絡, 也能找到萊布尼茲單子論對於胡塞爾、海德格與梅洛龐蒂的啟發。而如前所 述,德勒茲很早就已經開始進行萊布尼茲的研究。特別是其表現、事件、可能 世界、他者的概念,對於德勒茲哲學發展皆具有重要意義。. 14. 15. Windelband, W. (1923).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Tufts, James Hayden, Trans.). New York, London, The Macmillan company; Macmillan & co., ltd. p. 420 Ibid. p. 465 10 DOI:10.6814/NCCU202001776.

(15) 皺褶概念. 皺褶的概念總是一種特殊概念,它只有在變化中,在分叉中,在變形中才 站得住腳,只要從皺褶的角度來理解、觀察和感受山脈,便可以使山脈去掉其 生硬性,使此亙古之物重煥青春,使其不再是持久不變之物,而變為純粹現實 的柔韌之物。最動人心弦的莫過於那些似乎是靜止的東西的不斷運動。萊布尼 茲會說,那是一個旋轉成皺褶粒子的舞蹈。16. 皺褶概念最簡單的理解,是紙張或布料上彼此相連的起伏。事物表面的皺. 政 治 大. 褶可區分而不分離,因此能保留連續性與整體意義。同時也可以被視為一些痕. 立. 跡,涉及力量的作用或指向運動過程中的環節。皺褶的意義連結於萊布尼茲思. ‧ 國. 學. 考的無限小或微分,亦即再堅實與光滑的事物,都能藉由無限縮小的觀點發現. ‧. 其滿佈的皺褶,而這些皺褶具有力量,如同生命之展現:「物質的每個部分都可 以被理解為充滿植物的花園,或者充滿魚群的水塘。但每株植物的每個枝節,. y. Nat. n. al. er. io. 園或水塘。」17. sit. 每種動物的每個成員,以及其中液態部分的每個滴流本身都像是一個更小的花. Ch. engchi. i Un. v. 皺褶的概念來自於萊布尼茲,最早出現於其 1676 的文章〈Pacidius to Philalethes〉 ,但僅作為舉例之說明:「連續體的區分不能被設想為沙子的區分為 顆粒,而是像紙張或布料區分為皺褶。」18。關連於一塊布料上不斷接續的皺 褶,我們無法明確將其起始點定位,因為這不是一些分離的點,而是連續過程 之環節。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理解德勒茲延伸萊布尼茲思想的核心,即作為 一種連續過程的描述單位,是一種可區分(distinct)卻又不可分離(separate)的單. 16 17 18. N p.157 TF p. 9 Leibniz G. W.(2001). The Labyrinth of the Continuum, trans. R. Arthur,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P. p.184 11 DOI:10.6814/NCCU202001776.

(16) 元,而不是可被完全分離的點。這種可延伸的連續性因此涉及了動態的關係, 任何位置都能相對於一個皺褶而被定位,而不是孤立的靜止狀態。這樣的思考 對立於笛卡兒用以區分直觀觀念真實與否之標準,即清楚(clear)與明晰 (distinct)、模糊(obscure)與混亂(confused)。前一組代表了觀念本身具有清楚的強 制性質而得以與其他不同觀念相區分,因而是真實的,得以再現對象,作為知 識之基礎。而後一組則由於包含了錯誤,因而並不具有任何知識價值,無法再 現任何外部客體,因而是「無物」(nothing)。在這樣的區分中,真實與錯誤的 觀念絕對地分離,只有完全排除錯誤可能出發點,才能建立其思想。但對萊布 尼茲而言,模糊與混亂並非空無一物,只是低於可被注意的門檻因此不被意. 政 治 大. 識。事實上,清楚與明晰的觀念應該來自於模糊與混亂,以此為起點通過持續. 立. 的運動過渡而被注意。德勒茲的皺褶概念至少保留了連續性,用以描繪運動中. ‧ 國. 學. 的環節。而既然思想的產生必然涉及了從混沌開始連續的變化過程,某思想或. ‧. 事物的出現即是皺褶,皺褶作為動詞、皺褶作用就意謂了某種產生皺褶的方 式,找出某個皺褶所建立連續關係。對於這些皺褶的探問即是其如何折疊與如. n. al. er. io. sit. y. Nat. 何開展。. Ch. i Un. v. 皺褶及其相關概念的使用散見於德勒茲的諸多文本中。關於皺褶本身的談. engchi. 論則集中於 1988 年的《皺褶:萊布尼茲與巴洛克》一書,以及 1986 年的《傅 柯》一書的最後一章。在這些不同的文本中,皺褶的概念的使用存在著差異。 在《差異與重複》中,已經可以看到德勒茲提及梅洛龐蒂與海德格關於皺褶的 說法,19因此雖然「皺褶」的概念是由萊布尼茲首次提出,在德勒茲思想的脈 絡中或許仍存在著不同的參照與哲學對話。當德勒茲以《皺褶》整部著作,以 皺褶為名重構萊布尼茲與巴洛克世界,或許是對皺褶概念最重要的完整展演與 重新界定。但在此世界中的皺褶,勢必也存在著屬於萊布尼茲哲學與巴洛克的. 19. DR p. 64 12 DOI:10.6814/NCCU202001776.

(17) 限制,特別是一般理解的萊布尼茲哲學中,保證預定和諧的上帝作為某種終極 預設。因此其尚有一個重要意義在於皺褶的無限性與解放:「萊布尼茲本人並未 創造出皺褶的概念及其活動,這些人們已經現在科學和藝術中有所認識。然而 萊布尼茲卻是將皺褶置於無限、將其解放的第一位思想家。」20. 皺褶在此連結於萊布尼茲的哲學,涉及全面性的動因與力量,有別於其他 文本之皺褶概念。關於此書的寫作,德勒茲認為皺褶的概念仍然值得持續追蹤 與探究:「一切都是交叉路口,都是多點的連接。今日皺褶遠未耗盡其全部潛 能,這是一個出色的哲學概念。我是按此方向寫這本書的。」21. 立. 論文章節安排. 政 治 大. ‧ 國. 學 ‧. 本論文關注的是知覺概念及其相關之哲學問題,同時也試圖釐清皺褶概念 的構成。因此將以德勒茲《皺褶:萊布尼茲與巴洛克》為主要文本,並參考德. y. Nat. n. al. er. io. sit. 勒茲其他著作,以知覺、物質、身體與世界四個主題進行研究。. Ch. i Un. v. 第一章主題為知覺。萊布尼茲的知覺觀點,基於單子論的形上學架構,使. engchi. 知覺歷程與主客體關係都具有特殊意義。其知覺起點從模糊與混亂開始,有別 於笛卡兒以清楚與明晰之概念作為知識基礎。而從微知覺過渡到有意識的知 覺,萊布尼茲提供了一個差異性的知覺起源,並使知覺歷程可被描述成為連續 不斷的皺褶運動,因此知覺的主客體成為動態的調節關係,有別於本質主義的 知覺形式。但知覺的意義不能獨立於單子論架構,因此必須探討單子表現世界 的基本命題。. 20 21. N p. 159 N p. 155 13 DOI:10.6814/NCCU202001776.

(18) 第二章主題為物質。探討萊布尼茲藉由動力論所建構的物質意義。首先是 知覺與身體的對應,預定和諧顯示了萊布尼茲世界的雙層架構。但其精神與物 質的關係不同於斯賓諾莎的平行論,而是與力量運作有關。物質本身如同持續 運動的連續體,藉由不同力量的作用而成為無機物、有機體或生命體。但作用 於不同物質的力量最終可以還原於單子投影的原始力。物質藉由動力論轉換具 有的特殊意涵,是被精神層次再皺褶的物質。其意義一方面基於單子論中的層 次變換,物質成為雙層世界中必要的轉換層。另一方面也涉及了巴洛克藝術作 品中的物質,具有表現性。. 政 治 大. 第三章主題為身體。身體的複雜構成包含了諸多單子與其構體22之關係,. 立. 但由於單子無窗戶,身體的產生乃基於迂迴的力量關係,因此無法等同於主. ‧ 國. 學. 體。身體涉及了從屬問題,以及自我與他者的問題。身體與知覺的關係也就並. ‧. 非直接作用,而是諸多器官交疊與知覺不斷折射的結果,因此有別於現象學中 直接等同於意識的身體。身體的構成,來自於兩個層次之間持續的皺褶運動,. y. Nat. er. io. sit. 因此如同一暫時性的投影介面。雖然藉由力量所構成,但並不具有綿延意義, 相對於懷德海的個體概念,以及斯賓諾莎的身體概念。. n. al. Ch. engchi. i Un. v. 第四章主題為世界。在萊布尼茲處,知覺與身體意義受限預定和諧之世界 條件。其基礎在於充足理由律引入的無限性,以及不可共存性造成的封閉條 件。但不可共存性與可能世界的概念,提供了發展事件概念的重要方法,因此 德勒茲引入了懷德海的事件概念,暗示真正的問題在於混沌與個體之問題。藉 由德勒茲其他著作的線索,可以理解萊布尼茲在德勒茲哲學中的意義,特別是 事件的溝通問題。可能世界在德勒茲早期已經作為重要概念被提出,並與他 者、表現、感覺等概念相關,連結於德勒茲關於藝術作品與創造之問題。. 22. 本文對於 body 之翻譯,將在非生命體或在初級物質的意義上翻譯為構體,涉及生命體以及 主體意義的部分則翻譯為身體。 14 DOI:10.6814/NCCU202001776.

(19) 第一章 知覺:差異起源與表現世界. 知覺歷程在萊布尼茲處,被描述為無數微知覺,逐漸過渡到有意識的知覺 的過程。知覺或意識的起點不是穩定可被辨認的整體,而是持續運動變化的微 知覺。而從模糊與混亂的微知覺,逐漸形成清晰有意識的知覺,相對於笛卡兒 以清楚與明晰的概念作為知識基礎,也相對於完形理論以整體把握知覺對象。 微知覺意味了知覺來自於內在差異性元素的發生,藉由自動的微分作用形成可 區辨的知覺,而非主動性的意識,因此也不同於康德藉由先驗形式所規定的經. 政 治 大. 驗,以及現象學中的意識統一性。. 立. ‧ 國. 學. 知覺中的自動機制,使所有單子都具有專屬於自身的特殊知覺。但萊布尼 茲以單子指稱的精神實體,不直接等同於一般意義的靈魂,而是包含趨近於茫. ‧. 然表現力的微弱知覺,都作為精神實體的表現。而單子又意味著簡單而不具部. Nat. sit. y. 分,因此單子無窗戶,不能被外在事物組成或改變。而不同單子間貌似溝通的. n. al. er. io. 表象,則是由於所有單子共同映照出同一世界。因此單子個體性的知覺,作為. i Un. v. 清晰表現區,不僅在於其對己之特殊,也在於每個單子都以自己的方式照亮了. Ch. engchi. 局部的世界,其餘微知覺則模糊延伸至其他單子所知覺的區域。微知覺在單子 中不斷延伸,因此每個單子的知覺已經包含了整個世界的微知覺,單子之間存 在著一致性而產生和諧的意義。如此才可能理解所謂的單子無窗戶,單子內部 的知覺變化不來自於外部,因為世界已經被摺入於單子之中。在此意義下,主 體的意義乃是單子佔據世界的某一觀點,而客體則是能被不同觀點與方式加以 現實化的事件。主客體的關係是協調性的,而非普遍性而恆定的主體對於客體 本質的知覺過程。. 知覺的意義可以被表述為單子表現世界的命題。表現的意義在於,被表現 15 DOI:10.6814/NCCU202001776.

(20) 者並不存在於表現之外。所謂的世界並非外於單子表現的獨立實在,世界首先 是虛擬性的事件,必須藉由單子知覺的行動或力量才使世界現實化。同時,單 子所表現的世界,是唯一且同一的世界。世界作為所有單子中的共同基底,從 中抽取出清晰知覺。由模糊到明晰的知覺歷程,僅是連續變化中的環節,而不 再現外在世界與客體。單子與世界的關係,因此不同於現象學的在世存有,而 是「為世界存有」。然而知覺所指向的主體與世界的關係,也連結了海德格與 梅洛龐蒂嘗試超越意向性所思考的存有論問題,即主體意識必須指向前意識的 條件探究。. 第一節,知覺發生歷程.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一、從模糊到明晰. ‧ sit. y. Nat. 各種關於知覺的描述通常以清晰而有意識的狀態被指出:「愉悅」、「爽快」、. io. er. 「痛苦」、「疲勞」等。這些描述總結了經驗過程的結果與整體,但事實上我們. al. iv n C hengchi U 抓癢到抓破皮,並非突然從舒緩轉變為刺痛,其間存在著逐漸過渡的感受狀 n. 所描述的經驗並非單一的狀態,而是包含著一段時間內的經驗變化。例如持續. 態。若將此過程斷言為過度抓癢的痛苦,事實上是選擇在刺痛發生的時刻總結 該知覺歷程,並排除了其間的變化與過渡。. 我鞭打正在進食的狗,這隻動物事實上已經經驗了許多微知覺(minute perception)。我鬼鬼祟祟地接近、我帶有敵意的氣味、我掄起棍子,都已經被包 含在這個從愉悅到痛苦的轉變過程中。. 23. 23. TF p.87 16 DOI:10.6814/NCCU202001776.

(21) 進食中被鞭打的狗,就結果而言似乎是遭遇了一場災難,最終獲得痛苦的 狀態。但其所經歷的知覺歷程不僅僅是結局的痛苦,而是從起初進食的愉悅, 逐漸過渡到被毆打的痛苦,甚至也可能在某個瞬間重疊著愉悅與痛苦的狀態。 「微小的知覺作為每個知覺的組成部分,從一個知覺通往另一個知覺。」24被打 擊瞬間最為強烈的痛楚並不是其全部的知覺,而是從感知進食的愉悅、人的腳 步聲、呼吸聲、某種眼光、氣味、棍子劃過空氣的擾動…等等各種經驗狀態不 斷過渡並且匯聚的結果:「每個有意識的知覺都蘊含著這些準備它、組成它或追 隨它的無窮微知覺。」25. 政 治 大. 考察實際的知覺歷程可以發現,我們選擇於某個時間中斷並描述知覺經驗. 立. 之前,知覺呈現為難以區辨的連續狀態。知覺經驗並不僅僅是有意識的強烈知. ‧ 國. 學. 覺,而是經過諸多知覺經驗不斷推移的過程才能達到。德勒茲提供了一個關於. ‧. 知覺現象的描述:「這些微小、模糊而混亂的知覺組成了大知覺(macro perceptions)和我們有意識的、清楚明晰的統覺(apperceptions)。」26 就前述的例. y. Nat. er. io. sit. 子而言,所謂有意識的知覺就是狗仔被毆打瞬間的強烈痛覺。這個最終的清晰 知覺,蘊含了整個時間歷程中已經存在著的各種模糊的感覺,這些模糊知覺可. n. al. Ch. i Un. v. 能是時間向度的:稍早強烈知覺衰退的殘餘物;也可能是空間向度的:在知覺. engchi. 邊緣不曾被明確注意的混亂感覺,或許也就如同一般所稱的敵意、氛圍等等無 法被明確定位指認的經驗狀態。以海浪聲或街市中的人群聲為例,無論是否專 注於某一道海浪聲,或某個特定人物的說話,總能聽到一團嗡嗡作響的模糊背 景。一片海浪聲,一群人低語的這些混亂聲響存在著,但卻不存在可以被明確 指認的對象。. 24 25 26. Ibid. Ibid. TF p.86 17 DOI:10.6814/NCCU202001776.

(22) 複雜並存的微知覺層級,對德勒茲而言即是知覺中的無數「皺褶」 (fold/pli)。皺褶在最簡單的意義上如同一個彎曲(inflection),27包含了一個微小的 內部,具有被展開的可能性。因此「知覺的運作活動構成靈魂的皺褶」28,即是 將通常意義下被忽視或排除的微知覺被重新引入於知覺場中,而知覺運作則是 透過皺褶的展開或再度折疊被注意或消散。「如果感知(percept)就是去皺褶 (unfold/déplier),則我總是在皺褶中感知。」29從無感到有意識的知覺之間,存 在著無數彼此交疊的微知覺,這些皺褶彼此相連,其開展程度造成了不同關係 亦形成模糊與清晰的感知差異。因為從模糊到清晰的知覺並非是單向的發展, 而是存在著各種方向、互相重疊滲透的運動:「去皺褶某個表面並非皺褶的對立. 政 治 大. 面,而是從一些皺褶到另一些的運動。去皺褶有時意味著我展開、拆解一切不. 立. 斷使底層動盪的無窮小的皺褶,以便獲得一個大的皺褶使形式呈現,這是清醒. ‧ 國. 學. 的活動…有時則相反,我拆解那些有意識的皺褶…這些微小與運動的深不可測 30. ‧. 的皺褶,以極高的速度把我帶進昏噩之中。」 知覺經驗中存在著微知覺與有意 識的知覺交替或並置的狀況,即是靈魂中的無數皺褶折疊與開展的運動狀態,. y. Nat. n. al. er. io. 展開。. sit. 所有被展開的皺褶、清醒的活動都已經包含了諸多微弱知覺的共在、過渡以及. Ch. engchi. i Un. v. 微知覺所揭示的,因此不同於笛卡兒所尋求的清楚與明晰(clear and distinct) 之知識起點。對笛卡兒而言,清楚明晰的觀念才涉及理性能力而作為真實的, 模糊與混亂則是低級能力的結果,包含了錯誤而如同無物。但萊布尼茲的思考 改變的是,模糊與混亂並非空無一物,僅是低於可注意的門檻,因此逃脫了意 識與統覺。並且是由模糊與混亂(obscure and confused),逐漸接近明晰事物 (clarity)的過程:「明確的事物來自於模糊的東西,並且不斷在其中延伸。」31明 27 28 29 30 31. TF p.86 TF p.98 TF p.93 Ibid. TF p.90 18 DOI:10.6814/NCCU202001776.

(23) 確的事物、有意識的知覺從模糊混沌的背景中浮現而出,與諸多無法辨認的、 逐漸消失或突然出現的知覺共同構成,因而知覺或知識的起點不再是可被清楚 定位與掌握的穩固基礎,而是在一連串連續運動變化中出現。微知覺的模糊與 混亂因此顯示了知覺本身的不確定的起源,或者不被辨認為同一性的,差異性 的條件。. 二、知覺的無限皺褶. 從模糊與混亂的微知覺出發,清楚與明晰的、有意識的知覺便不再具有存. 政 治 大. 在的優先性。二者被思考為連續運動變化之環節,而不再被設置為本質意義上. 立. 的真實與虛假之對偶,亦不屬於本質意義上的整體與部分的關係:「整體可能和. ‧ 國. 學. 部分一樣是難以察覺的…喧嘩和茫然都是些整體,它們不一定是有意識的知. ‧. 覺…微知覺和有意識知覺的關係並非部分與整體的關係,而是從普通(ordinary) 到值得注意(notable)或顯著的(remarkable)。」32若以人群喧嘩或海浪聲為例,其. y. Nat. er. io. sit. 聲響是一種整體,但組成其整體的各部分卻是難以無法辨認的混亂。可被知覺 的事物,是由不可感的事物組成的,並非由預先存在的、可被辨認的對象整. n. al. Ch. 體,藉此組織或加總感知到的各個部分。. engchi. i Un. v. 問題並不在於注意力改變造成的整體與部分關係,而是在於難以辨認的微知 覺如何成為被突顯的、可被注意的知覺。因為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尚屬於可被意 識的知覺範疇,但微知覺卻指涉了那些感知極為邊緣的雜多,其尚未成為可被 辨認的知覺。此處於是存在著對於完形理論(Gestalt)的批評:如果完形理論指出 了人類知覺是以整體性的方式運作,並以完形作為知覺的最小單位,部分之間 的關係無法孤立於整體而被分析;那麼德勒茲在此提起的,則是完形理論並不. 32. TF p.88 19 DOI:10.6814/NCCU202001776.

(24) 足以作為知覺經驗的完整分析。例如通常以曖昧圖形(ambiguous image)中發現 支持完形理論的經驗過程,選擇以某種整體捕捉影像,造成形象—背景關係 (figure-ground)的轉換。但形象—背景關係的轉換正表示了這樣的整體性是可變 的,其中蘊含了已知的某些整體形象,以使得某些元素浮現而某些元素退隱, 一旦面對某種新鮮或未知的形象時,則可能無法以整體的方式進行感知,也就 不存在所謂的形象—背景關係,而僅僅存在著無法形成整體的諸多異質元素。 因此整體與部分的關係仍面對從不可感到可感知覺的形成過程,即整體知覺尚 未形成前或其消解後的經驗狀態。. 政 治 大. 從微知覺出發的知覺過程,不同於完形理論以整體作為認知的最小單位。即. 立. 使知覺經驗中存在著由整體掌握對象的現象,此整體也必須由無以名狀的微知. ‧ 國. 學. 覺開始:「我們總是在皺褶中感知,意味著我們捕捉到的是些無對象的形狀 33. ‧. (figure),通過無對象的朦朧塵埃所捕捉,形狀本身從深處提升的」。 知覺並 非在一開始就規範了整體與部分的關係,而是通過從無數的微知覺中建構出關. y. Nat. er. io. sit. 聯性,某些微知覺作為組成部分而某些被排除,藉此產生出暫時的知覺對象。 知覺過程中只有一般與顯著關係,而沒有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如同一種背景,. n. al. Ch. i Un. v. 其中浮現了某些有別於其他的,與其他知覺產生差異或形成對照的有意識知 覺。. engchi. 不可感的微知覺的並非知覺的部分,其運作的分析,反而提供了知覺「整 體」之間的轉換基礎:「所有小塊的表面連成一個大表面…將各種微知覺拋掉以 便與另一些知覺一起構築統覺的牢固組織:塵埃沉落後隨著底層小皺褶的解 體,我看到了形狀的大皺褶。皺褶之上的皺褶,這就是知覺的兩種樣式或微觀 與宏觀兩個過程的身份,所以,皺褶的展開決不是皺褶的反義詞,而是從一些. 33. TF p.94 20 DOI:10.6814/NCCU202001776.

(25) 皺褶到另一些皺褶的運動。」34從微知覺到有意識知覺之間存在著可逆的過 渡,諸多微知覺連結成為有意識的知覺,某些則可能暫時不具有意義,卻提供 了之後其他知覺的組成可能。而有意識的知覺也會逐漸消散成為微知覺,成為 下一個連結的元素。「皺褶」在此則表達了連結的可能性,其展開或黏合不斷過 渡或交互作用的過程,意味著無數微知覺之間可能的聚合離散。知覺過程因此 存在著宏觀與微觀的雙重循環(double circuit),一方面是知覺向著其他知覺的過 渡,另一方面則是隱退無法察覺的微知覺。因此「任何知覺都是入口」,35所有 微知覺都可能成為清晰知覺的起點,與其他知覺產生連結關係,進而呈現出新 的有意識的知覺。. 立. 政 治 大. 知覺歷程因此是無限皺褶的運動,不可感的微知覺並非烏有,而是作為有意. ‧ 國. 學. 識知覺出現之前的存在,尚未進入現實(actual)而僅是虛擬的(virtual)。為了思考. ‧. 從無意識到有意識之間的無限層級、從模糊到清晰知覺之間存在著與內在的運 動變化,皺褶概念因此是不可或缺的。首先,皺褶蘊含力量得以描述動態的關. y. Nat. er. io. sit. 係。例如將一張紙以不同方向、力道與尺度皺褶、擠壓、扭轉。它看來或許只 是垃圾桶中一團揉皺的紙,一片混亂,但這些痕跡已經包含了不同力量的施加. n. al. Ch. i Un. v. 與交疊。而當我們開始從某一區域、一小部分開始追蹤,每一個皺褶都受到了. engchi. 其他無法清算的摺痕的作用。其次,皺褶具備了將事物差異化,但又保留其連 續性的作用。例如前述的紙團,任意兩個皺褶可以被辨認與區分,但卻依然連 結而不分離。展開的皺褶則以另一種姿態連接周邊的摺痕,隨時可以重新對這 張充滿摺痕的紙上繼續彎摺,與原有的痕跡仍然彼此相連。. 三、微分關係與無意識. 34 35. TF p.93 TF p.89 21 DOI:10.6814/NCCU202001776.

(26) 從微知覺過渡到有意識的知覺,依賴著微知覺之間建立的聯繫,但其尚未進 入可被辨認、具有同一性的狀態,其所代表的因此並非客體(object)而是客體 成立之前的動態。其並非「整體—部分」關係,反而是其關係建構或轉變的條 件:「微知覺並非有意識的知覺之部分、而是必要成分(requisites)或發生因素 (genetic elements),意識的微分」。36有意識的知覺與微知覺的關係,如同對於一 變化曲線的微分運算。由於曲線上任一點的切線斜率都具有差異,其瞬間斜率 必須通過該點的微分運算求得。但對於微分方程式而言,其解總是一個函數, 相對於每個位置而有不同解。微知覺作為形成有意識知覺的成分,即如同對任 意曲線上可無限區分的切點求解,每一點都具有特殊的微分關係。而事實上在. 政 治 大. 《差異與重複》中,德勒茲已經藉由萊布尼茲與黑格爾的思考無限的問題。相. 立. 對於黑格爾引入了無限大,萊布尼茲的微分關係則是將有限性推向無限小的差. ‧ 國. 學. 異。微分關係建立了質的關係,函數獨立於特定數值,「如果這些關係沒有附加. ‧. 條件的規定,就有不同程度的變化以對應於不同形式和等式。」37相對於康德 藉由理性建立的完全規定性,微分關係首先是被捕捉於一個相互規定的過程,. y. Nat. io. sit. 接著才能建立完全規定性。微分關係必須被提取於變動的連續體,一個曲線上. n. al. er. 的點,涉及了可能的蘊含或一個中心,藉由力量提取與劃設界限。38. Ch. engchi. i Un. v. 微知覺是意識的微分,乃指其作為知覺發生歷程(genetic process)中存在的, 無限小的差異元素,不具有同一性,只能是連續變動中的一個區分點。每一個 微知覺及其與其他的微知覺都是不可辨別的模糊與混亂,而其現實化的過程則 如同微分運算:「有意識的知覺是當至少兩個異質部分進入於一種能夠確定特異 性(singularities)的微分關係(differential relation)中才得以產生。」39藉由如同微分 運算中的相互規定性,才共同構成了猶如整體一般的可感現象。德勒茲以對於. 36 37 38 39. TF p.89 DR p.46 DR p.43-46 TF p.88 22 DOI:10.6814/NCCU202001776.

(27) 綠色的知覺為例,綠色基於藍色與黃色的微分關係而形成。藍色與黃色本身當 然是能夠感知的顏色,但當其作為無限小而不可感的藍色與黃色微知覺時,即 不再是可感性質,而是二者之間的微分關係構成了綠色。而至於當藍色與黃色 作為可感的顏色時,則亦是被其他色彩元素,甚至包含更多不可感的微知覺之 間的微分關係所構成。40. 有意識的知覺來自於無限小的差異元素的匯聚,知覺的出現因此並非意識主 動選擇並結合微知覺的結果:「微分關係總要選擇參與每種情況的微知覺,揭露 或提取出那些到來的有意識知覺。微分運算是知覺的心理機制,是不可分地既. 政 治 大. 陷在模糊的東西之中、又規定清晰的東西的自動作用,挑選出模糊微知覺、抽. 立. 取出清晰知覺。」41知覺機制自動將不同層級與秩序的微知覺層層篩選,逐漸. ‧ 國. 學. 過渡到有意識的知覺,所謂的主體在此只作為表現這些自動作用的結果。於此. ‧. 同時,當知覺客體作為微分作用的結果,但微知覺僅作為對象的虛擬性條件 時,知覺便不是來自外部存在的客體刺激,不再依賴預先存在的、具有固定本. y. Nat. io. sit. 質的客體,「而是微分關係的相互規定性導致作為客體的確定性和作為條件的時. n. al. er. 空確定性。」42差異性的起源條件的重要性在於,運動變化不能來自於虛無。. Ch. i Un. v. 從微知覺到有意識知覺的過渡,知覺歷程的思考向虛擬性敞開,同時也改變了. engchi. 一般知覺意義中的主客體經驗關係,有別於康德式先驗形式的理解,而是內在 的差異起源。. 微知覺的概念將知覺層級描述為無限的梯度,直到無限小,使得幾乎不存 在、甚至無意識狀態的微知覺得以作為知覺起源的差異元素被提出。因此所謂 的無意識也就並非純然的虛空,而是已經包含了無數不可感知的微知覺,作為. 40 41 42. TF p.88 TF p.90 TF p.90 23 DOI:10.6814/NCCU202001776.

(28) 清晰知覺得以浮現的背景:「微知覺構成包含在每個單子中的世界的模糊塵埃, 構成陰暗的底層。」43從模糊到清晰的知覺過程因此是無始無終的連續過程, 這是知覺中的無限性,代表有限的個體中存在著超出個體界限的內容。有限個 體中的無限,則連結於萊布尼茲思想中單子與世界的關係,也涉及德勒茲所分 析的巴洛克狀態:有限自我中的現實無限,完全是平衡的或不平衡的巴洛克式 的狀況44. 第二節,主客體的調節. 一、清晰表現區.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知覺歷程中的自動機制,從微知覺過渡到有意識的知覺,存在於所有靈. ‧. 魂之中。無論如何渺小的靈魂都具有其特殊的知覺,有別於其他靈魂而具有個. sit. y. Nat. 體性(individuality):「壁虱的靈魂只有三種知覺:對光的知覺、對獵物的嗅覺、. io. er. 對最佳位置的觸覺,其餘一切,在蜱蟲所表現的廣闊自然界中,僅僅是茫然,. al. iv n C hengchi U 義的主體來理解。例如不同生物基於演化而有器官差異,蒼蠅的複眼、蝙蝠利 n. 是模糊微弱的、未被納入的知覺塵埃。」45個體性的差異,可以先藉由一般意. 用超音波,或者蜘蛛以蛛網的震動判斷獵物方向等等,擁有器官的不同造成知 覺的差異。人類或許能夠通過研究理解不同生物器官的機制運作,但卻不可能 真正經驗到不同物種知覺世界的狀況,例如用鰓在水中呼吸、以翅膀飛行等。 但即使在同種生物之中也存在著不同的知覺差異,例如某些人具有特別強烈的 嗅覺與觸覺成為品酒師,或者對於痛覺特別不敏銳而能夠進行特殊表演。每一 個個體都存在著微妙的差異,擁有專屬於自身的知覺經驗。壁虱知覺的例子,. 43 44 45. TF p.88 TF p.89. TF p.92 24 DOI:10.6814/NCCU202001776.

(29) 意味著再微小的生物也具有其特殊、專屬於己的知覺,如果沒有任何知覺,則 無法將之理解為生命體。這也就是對於靈魂的基本理解:「如果說生物具有靈 魂,是因為它能夠感知、區別並且辨認,而整個生物心理學的世界首先就是知 覺的心理學。」46每一個靈魂都基於其能力或條件,具有專屬於自身知覺的清 晰表現區(zone of clear expression)。例如人類對於光線的感受只有一定範圍,但 紅外線與紫外線仍然存在,並且可能由其他生物所感知。每個個體於是如同一 個過濾器,將微知覺層層篩選進入其清晰表現區中。超出其表現區域範圍的知 覺仍然存在,但受限於其個體性條件,某些微知覺始終保持於模糊與混亂的狀 態,無法成為清晰而有意識的知覺。. 立. 政 治 大. 普遍說來,靈魂自古就被視為不同於物質的精神性存在,但自笛卡兒開. ‧ 國. 學. 始,精神與物質之間的差異與互動成為明確的哲學問題,對此問題的解釋則聯. ‧. 繫於如何界定實體的問題。實體的解釋依據不同哲學體系而有差異,但就其廣 泛意義而言,實體與本質相關具有不變的存在基礎,作為變動屬性之承載者。. y. Nat. er. io. sit. 笛卡兒以不可化約的精神與物質,加上上帝作為實體,斯賓諾莎則認為僅有上 帝作為唯一實體。對萊布尼茲而言的實體則是無限多的單子,以作為此豐富世. n. al. Ch. i Un. v. 界中變化的來源與基礎。單子乃是精神性的簡單實體,簡單實體即不含部分. engchi. 者,唯有簡單實體才可能理解複合物的存在。47而簡單也意味著不可能有任何外 在事物進入單子之中,即單子無窗戶。48單子的基本意義與實體的界定有關,通 常其意義等同於靈魂,萊布尼茲也經常混合使用兩個語詞。但由於萊布尼茲區 分了不同程度的單子,其知覺的範圍則從最茫然到最清晰而有所不同,靈魂有 時又被特定指稱為具有比較清晰知覺的單子。49每個單子都具有差異,但能夠粗 略區分為幾種層級:對於一切茫然的「赤裸單子」(naked monad)、具有結合不. 46 47 48 49. TF p.92 Monadology # 1 Monadology # 7 Monadology # 9 25 DOI:10.6814/NCCU202001776.

(30) 同知覺能力的「記憶單子」(remembering monad),以及能夠進行反思的「理性 單子」(reflexive or reasonable monad)。單子的基本表現即是對於世界的知覺, 但其知覺意義不同於統覺,而是其內在包含或體現多樣性的狀態,50此狀態可以 是無限小,趨近無意識的茫然,因此必須微知覺的概念作為表述。每一個單子 都具有其特殊的知覺範圍,若以萊布尼茲體系的語言來說,即「不可辨別同一 律」(The Principle of the identity of indiscernibles):不存在著任何兩個無法辨別 的相同實體,因為相同的重複實體存在乃是多餘的,沒有存在的理由。. 單子的個體性意味其知覺是絕對屬於自身的,但單子作為簡單實體,必須. 政 治 大. 絕對封閉而不受外部或其他單子影響,如此則難以解釋個體之間的共通感或交. 立. 流現象。單子知覺因此必須包含同一世界的前提,亦即每個單子所知覺的是同. ‧ 國. 學. 一世界,使不同個體的知覺仍然具有相互關係:「專屬於每個單子中的特殊性已. ‧. 經在各方面延伸到其他單子的特殊性中。每個單子因此表現了全世界,但卻是 模糊與混亂的,因為單子是有限的,而世界則是無限的。」51一個單子中的模. y. Nat. er. io. sit. 糊知覺將成為另一單子的清晰知覺,每個單子的知覺都相互延伸直到無限。微 知覺在此的意義,在於使無窗戶的單子已經在內部包含了世界。單子的清晰表. n. al. Ch. i Un. v. 現區,來源於同一世界中無限延伸的微知覺:「所有的單子都在極限處擁有無數. engchi. 可共存的微知覺,微分關係則從中篩選某些知覺以產生專屬於個別單子清晰知 覺。[…] 每個單子都與其他單子表現著同一個世界,而它也仍然還有一個清晰 的表現區域,這是專屬於它的,不同於任何其他單子的區域:「權限範圍」 (département/subdivision)。」52這是萊布尼茲預定和諧的基本面向,每個單子都 藉由其有限的、專屬自身的特殊方式知覺世界的局部,但只有唯一的同一世界 已經包含於單子之中,使得不同單子的知覺呈現為和諧一致性的表現,每個單. 50 51 52. Monadology # 14 TF p.86 TF p.90, LP p.120 26 DOI:10.6814/NCCU202001776.

(31) 子都作為世界的一面恆久而生動的鏡子。53. 二、觀點主義與主體. 每個單子都是差異的,也是不完善的,只能藉由其清晰表現區來表現世界 的局部,其餘一切則繼續作為模糊的微知覺。但由於同一世界被包含於所有單 子之中,無限延伸的微知覺成為了每個單子的共同背景:「微知覺構成包含在每 個單子中的世界的模糊塵埃,構成陰暗的底層。」54世界被摺入單子內部,並 透過單子的知覺得以現實化,所謂的世界因此並非一個單子所在的容器,或一. 政 治 大. 個外於單子、刺激單子而形成知覺的存在,而是一個虛擬性與可能性的存在。. 立. 單子與世界的關係呈現為,世界的多樣性被個別的單子所表現,單子蘊含了世. ‧ 國. 學. 界的變化。其關係就如同曲線的微分運算,唯一的同一世界作為曲線函數,通. ‧. 過微分得到無數不同向量的切點。這些點蘊含了曲線的變化,並且可能是其他 曲線上的一點,但是此刻仍在同一曲線之中:「世界是以無數點和無數條曲線相. y. Nat. er. io. sit. 切的無窮曲線,是單一變量曲線,是所有級數的收斂級數。」55曲線代表純粹 的變樣,存在著無限的關係,因而首先是無法定位的狀態:「曲線不與座標相. n. al. Ch. i Un. v. 關:既不在上也不在下、既不在右也不在左…曲線是線或點的純粹事件,是潛. engchi. 在的東西…曲線依據座標軸而實現,但它暫時不在世界中:它就是世界本 身。」56曲線的變化是無座標的狀態,唯有試圖從中定位的時候才能暫時取得 相對的確定性。對於曲線上某個點的確定,則必須是切線與垂線在變化狀態中 的瞬間交會,藉此取得曲線上該點的值。相對於世界作為曲線而言,曲線上的 點就是所謂的觀點(point of view),曲線的變樣被包裹在觀點中,而佔據觀點的 主體就是單子實體。這種關係就是觀點主義的基礎:「這個點就是一個地點、一. 53 54 55 56. Monadology # 56 TF p.90 TF p.24 TF p.15 27 DOI:10.6814/NCCU202001776.

(32) 個位置或場所…觀點主義(perspectivism)並不意味依賴事先被給出或被定義的主 體,而是反之,主體是抵達觀點(point of view),或者滯留於觀點的東西。」57. 萊布尼茲在《單子論》中以城市為例,說明單子與世界的關係。觀看某座 城市,每一處的景象都無法窮盡城市,正如同無數單子透過不同觀點進行描 繪。58德勒茲對此的補充,在於觀點不能僅是以某個透視圖或輪廓的靜態觀點來 理解,而是必須更細微地指出城市的細節及連結關係。城市蘊含無限的連結可 能,但對於一個城市的把握首先與其位置有關,街道的連接關係隨著所處位置 而有所不同,每一次都存在著不同連結可能性。我們從來不是以全知的狀態掌. 政 治 大. 握整個都市,當尚未決定一個起點時,城市只能是虛擬地存在。唯有在已經佔. 立. 據某一個位置的時候,才開始獲得某個觀點,進入現實條件構成的多樣性之. ‧ 國. 學. 中,才得以開始建立對象:「被觀點所捕捉的既不是一條確定的街道,亦不是這. ‧. 條街道與其他確定街道之間的可確定關係,而是從任意一條街到另一條街的路 程之間的全部可能接合的多樣性,即作為可確定的迷宮城市。」59城市與曲線. y. Nat. er. io. sit. 函數的例子都說明了,微知覺所代表的世界不能被當作是諸多固定切面的總 和,而是存在著諸多連結方式的虛擬性。觀點在此的意義並非主動選擇的結. n. al. Ch. i Un. v. 果,而是對於未知城市的觀點,是從世界曲線的運算中產生主體觀點,如同對 曲線微分所得到的相互規定性。. engchi. 觀點已經包含世界之變樣,如同圓錐曲線之幾何投影。藉由不同的剖面斜 率或者透視角度,投影出不同的形狀,例如圓弧、橢圓、雙曲線、直線或點。 形狀的多樣性潛在於圓錐曲線之中,並藉由投影將之展開。60觀點主義因此可 以說是個體與世界的動態關係,主體並不預先存在,而只有變動的觀點,世界. 57 58 59 60. TF p.19 Monadology # 57 TF p.24 TF p. 21 28 DOI:10.6814/NCCU202001776.

(33) 也不預先具有客觀意義,只有先於個體存在的虛擬性,是尚未進入意識的微知 覺的多樣性,藉由個體的觀點才開始進入現實,進入主體與世界的聯繫關係: 「不僅是因為觀點的多樣性,並且首先是因為所有觀點都是對於變樣的觀點。 不是觀點隨主體變化,至少最初不是如此。而是反之,觀點是一個條件,在這 個條件之下主體才能捕捉世界的變樣,或者某種等於 X 的東西…觀點主義是一 種相對主義,但卻不是真理隨著主體改變,而是一種條件,其中變樣的真理對 主體出現。」61因此,知覺過程不僅不是主體意向性的結果,還是構成其觀點 的條件。只有在微知覺過渡到有意識的知覺,被個體所表現的時刻,才獲得了 暫時的主體與世界關係。. 立. 三、風格主義62與客體. 政 治 大. ‧ 國. 學 ‧. 從微知覺到觀點主義,帶來的是知覺過程中主客體關係的動態結構。通常 所謂的知覺對象,意味著在知覺經驗中指認出具有確定性的事物,但就單子的. y. Nat. er. io. sit. 知覺過程而言,從微知覺向著有意識知覺的過渡,則是從虛擬性到現實性的往 返過渡。微知覺的複多性可以匯聚為知覺的統一性,但也重新消解為其來源的. n. al. Ch. i Un. v. 複多性。知覺起點僅是無法辨別的差異元素,而非具有同一性整體與部分關. engchi. 係,在不斷變化的經驗之流中,即無法從中得到永恆不變的知覺對象,對象只 能是在連續變化中才暫時確立的。知覺因此如同幻覺,只是精神內部的機制, 而不指向外在客體:「任何知覺都是幻覺的,因為知覺沒有客體。大知覺沒有客 體,甚至不與解釋它的外面的物理激勵機制相關:它只與在單子中組成它的極 端精神的微知覺間的微分關係機制相關。微知覺也沒有客體,並且不與任何物 理的東西相關,只與形上學的和宇宙論的機制相關。…微知覺就是這些做為世. 61. TF p.20 Mannerism,通常翻譯為矯飾主義,亦有翻譯為手法主義與風格主義。但矯飾主義一詞無法 連結其後文描述的風格化的(manneristic)客體意義,因此以風格主義 29 62. DOI:10.6814/NCCU202001776.

(34) 界的代表(而非客體的代表)的小皺褶。」63世界不是事物的加總,而是被包 含於單子之中的微知覺,代表了變樣(variation)的總集合,是連續變化的可能 性,無論如何擷取其中的部分,同樣呈現為連續變化的狀態。任何一個絕對穩 定的知覺對象都只能是一個從連續體中被抽取出來的瞬間切面,而無法指向其 完整的變化過程。因此知覺所捕捉的對象,並非孤立斷裂的影像,而必須被視 為是蘊含複雜變化的連續體。. 知覺現象因此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客體(object),德勒茲借用了準客體 (objectile)一詞加以說明這種蘊含時間意義的新客體:64「關聯於現代技術對象. 政 治 大. 的概念,不同於工業時代初期仍然以恆定規則的加入或與本質相似作為標準,. 立. 而是標準本身的動搖代替了規則的永久性;這種客體由於變樣而存在於連續體. ‧ 國. 學. 中,工業自動化或系列機器代替了一種壓印(stamp)的形式。這種新的客體狀態. ‧. 不再將自身形成的條件指向一個空間式的模子(mold),換言之指向一種形式— 質料關係,而是指向一種時間性的調節(modulation),這意味了一種質料的連續. y. Nat. io. sit. 變化如同形式的連續發展。…這是一種風格化的(manneristic)客體而不是本質化. n. al. er. 的:它變成了事件。」65傳統意義上的客體,具備了形式—質料關係的固定關. Ch. i Un. v. 係,在知覺過程中作為外在的刺激,如同壓印的情況。其透過永恆實體形式規. engchi. 定物質,排除了可能的變化狀態,因而是孤立的,僅有靜態空間上的意義,無 法描述時間的流動。在靜態的主客體關係中,二者是被分離看待的。客體外在 於主體獨立存在,具有其不變的本性,能夠對主體產生作用,並且能夠由另一 個獨立的存在主體來探問本質。. 63 64. 65. TF p.93 TF p.19 德勒茲引用 Bernard Cache 關於現代技術對象的語詞。概念內容與客體(object)有別, 著重於「成為」或「朝向」客體的過程狀態,又-ile 字尾具有「關係」或「能力」等意 義,因此是一種「能夠」做為客體的事物,在此以「準客體」作為翻譯。 TF p.19 30 DOI:10.6814/NCCU202001776.

(35) 然而觀點主義的知覺歷程,說明了客體依賴於主體的內在行動才得以成 立,不存在預先存在的客體。且同時主體狀態也是變化的,如同曲線中的切 點,只有進入某個觀點中才開始具有一種實現世界的方式:「觀點是一個條件, 在這個條件之下主體才能捕捉世界的變樣,或者某種等於 X 的東西。」66主客 體關係在此成為持續變化中的調節性產物,蘊含時間意義的變化,並且可被不 同方式實現。主客體關係被置換為「準客體」與「超體」(superject)67的關係, 是蘊含變化的觀點與多樣性的現象持續進行調節才產生的關係。界在此的意義 成為事件,不同於物(thing)的概念,不是一個已經具有本質屬性的客體預先存 在,而是僅有在進入存在狀態時才有追溯與指認的可能。世界因此成為德勒茲. 政 治 大. 意義下的純粹的虛擬性,是必須藉由某種動力才使得現實化的動態關係。而在. 立. 單子表現世界的過程中,單子基於其觀點有無限方法現實化世界,因此其客體. ‧ 國. 學. 意義指向了風格主義(mannerism)。68. ‧ sit. n. al. er. io. 一、知覺與表現. y. Nat. 第三節,單子表現世界. Ch. engchi. i Un. v. 知覺呈現為無數微知覺過渡到有意識知覺的過程,藉由皺褶展開、折疊、 黏合的運動協調產生。單子中的知覺條件指向的是知覺深處的基底,在萊布尼 茲處即是單子包含世界的關係:「世界只存在於被包含進每個單子的它的再現者 之中。它們可以是咂嘴聲、是喧嘩、是霧、是飛舞的塵土。可以是死亡或蠟屈 症的狀態,困倦或睡眠狀態,是昏迷、是茫然。就好像每個單子的深處由在各 66. TF p.20 TF p.20 德勒茲借用懷德海的概念,從《歷程與實在》(Process and Reality)中,我們可以發現 這個概念主要說明主體並不能被當作一個獨立而穩定的狀態,而是關連於一種主體處在變 化經驗中的過程。 68 Mannerism 通常被翻譯為矯飾主義,強調其過度的裝飾性。但在德勒茲的使用中,主要強調 的是透過不同方式(manner)構成的對象,對立於本質主義,因此本文將翻譯為風格主義。 31 67. DOI:10.6814/NCCU202001776.

(36) 種方向中不斷自行生成與消亡的無數皺褶所構成。…世界的微知覺或代表者 (representatives)就是這些在各個方向上的小皺褶,是皺褶中的皺褶、皺褶上的皺 褶、依據皺褶的皺褶。」69知覺歷程中的無限微知覺的變化,即代表了世界之 變樣,藉由知覺才得以呈現為現實。因此世界不是具體的存在,無法探問其本 質為何,甚至也不作為主體之處境。只有在有限性的自我投入於某種觀點時, 世界才得以顯現。任何事物牽涉了自我與世界間的動態關係,其差異不在於本 質上的,而是關連於觀點與單子表現範圍,涉及其施加或被施加了何種力量。 因此,「世界不存在於表現它的單子之外,而是必然被皺褶於單子之中。」70世 界必須在與單子的遭遇中才能具備現實性,單子也在此時獲得意義,主體無法. 政 治 大. 與世界分離開來討論,單子與世界的關係可以被總結為「靈魂是世界的表現. 立. (現實性),而世界被靈魂表現(虛擬性)。」71. ‧ 國. 學 ‧. 知覺的意義被置入於單子表現世界的動力過程之中,此處的關鍵在於知覺 作為表現的意義。世界是純粹的虛擬性或潛能(powers),72藉由個別單子的知覺. y. Nat. er. io. sit. 才得以現實化或具有意義。就此而言沒有事物能夠預先決如何存在,只有在其 現實化的時刻才展開自身。知覺在此的表現意義就在於蘊含現實化的行動或力. n. al. Ch. i Un. v. 量,其並非先以某個穩定的主體或客體出發而表現,而是藉由表現使主體與世. engchi. 界一同展開。知覺的表現因此是一種行動,在事件之中鋪展出一個座標場域, 建立了一組暫時性的關係。在萊布尼茲的世界中任何知覺的發生都是一種表 現,只有藉此才能使世界呈現出某種樣貌。關於表現的清楚界定可以在《斯賓 諾莎與表現問題》中找到:「表現的概念是個三重奏,我們要區分出表現者、表 現、被表現者。弔詭之處在於,被表現者不存在於表現之外,但卻與後者毫無 相同之處,它在本質上關連於表現者,而表現者與表現本身截然不同。」73被 69 70 71 72 73. TF p. 86 TF p.93 TF p. 26 TF p.23 EPS p. 100 32 DOI:10.6814/NCCU20200177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道德決策者本身必須意識 ( 知覺 ) 到道德問 題,產生道德感受與認知,才會有後續的判斷

形成 形成 形成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形成問題 形成問題 形成問題 形成問題 的步驟及 的步驟及 的步驟及 的步驟及 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近年,各地政府都不斷提出相同問題:究竟資訊科技教育的投資能否真正 改善學生的學習成果?這個問題引發很多研究,嘗試評估資訊科技對學習成果 的影響,歐盟執行委員會聘請顧問撰寫的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By kinematic constraints, we mean two kinds of constraints imposing on the 4-momenta of the invisible particles: the mass shell constraints and the measured missing transverse

正向成就 (positive accomplishment) 正向目標 (意義) (positive purpose) 正向健康 (positive health).. Flourish: A visionary new understanding of happ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