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討論」
陳紀錚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創新與評鑑所碩士生一、前言
臺灣目前積極推動十二年國教, 期望藉由政策的改變來帶動學校、教 師、學生及家長對於「考試升學,唯 有讀書高」既有價值觀的轉變,但在 教育議題中最首要注重的仍是回歸到 教師與學生的教學。十二年國教的目 標是提升教育品質,期引導孩子為考 試唸書的動機,轉換成主動學習,激 發教師從「怎麼教」的教學焦點,轉 換成「如何學」。《親子天下》自二○ ○八年起歷時五年時間,觀察記錄教 育政策、教學現場、社會環境的種種 變化,出版《翻轉教育》。「翻轉」強 調將原本教室中由教師的主動教學改 變方向為學生主動學習,將學習的主 導權還到學生手上,進而達到教師的 因材施教,鼓勵教師由「知識的教導 者」轉變為「學習的引導者」,強化學 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二○一二年佐藤 學教授在臺灣出版《學習的革命》中 文版,席捲臺灣教育界,掀起對於學 習共同體中的協同教學及臺灣教師較 熟習的分組合作學習,受到關注與討 論。無論是哪一種方式,不外乎希望 臺灣的教育能夠有所改變,嘗試不同 的 教 學方 式讓 學生 成 為學 習的 領 航 者,而非一直由教師在後面追趕的小 綿羊。 翻轉教室、學習共同體或合作學 習,期改變教育現況,並不約而同的 注重兩個方面,一是期盼將學習主導 權由學生自己掌握,二是課堂進行方 式著重學生之間的討論。臺灣教室中 多以教師為學生準備好教材、作業、 安排進度,學生僅是被動的接受教師 所安排的一切,課堂討論多以教師對 全 班提問, 同學舉 手 回答的 單向討 論、以回答出教師預設的答案為主。 若期盼以學生之間的討論來促進學生 主動學習,討論的品質與方式即是關 鍵因素,與教師帶領的全班性討論相 比,兩者皆為課堂中的討論,是否有 所差異?本文將探討以教師及學生為 中心的兩種討論形態。二、傳統的討論-教師中心的全
班討論
Barr 和 Dreeben 的觀點,在小學的 教 室中很大 比例的 學 生所經歷的 討 論,被定義為教師說話和課本內容、 字面意義上的問題,並非由學生小組 討論的參與和思辨後而產出(谷瑞勉 譯,2004)。傳統教室中,此類師生的 互動模式主要為教師發問和學生回答 的循環順序,討論進行是偏向傳統的 教師中心與講述教學法,多為教師單 方向傳遞知識的方式,教師提問而學 生則是被動的回應,大多時候學生也 是依循教師的引導語答出教師預設的 答案。 Cazden 和 Mehan 指出傳統的討論 互 動 型 式 為 I - R - E (Initiate-Respond-Evaluate),即為教 師啟動-學生回應-教師評量(谷瑞勉 譯,2004)。Courtney B. C.進一步說明,「教師啟動(Initiate)」即是教師引 出 事 實 的 訊 息 或 選 擇 ;「 學 生 回 應 (Respond)」是在教師要求學生注意 後,由學生回答教師所要的訊息;「教 師評量(Evaluate)」是教師引導學生 反應,在提供訊息後,教師給予回饋, 使學生得知可維持回答訊息的原意或 需 要 再修 正(蔡敏玲 、彭海燕譯, 1998)。從國內教室言談的相關研究, 此模式為教室言談中常見的,老師藉 由 發 問來 開啟 一個 課 堂的 主題 , 例 如:一位六年級老師在教導國語課《我 的夢想》,老師詢問「沈芯菱在北京奧 運的攝影展的內容是什麼」來開啟課 堂的討論,學生依循著課本的內容回 答「草根臺灣臉譜」;老師進一步追問 「草根臺灣臉譜拍攝了什麼內容或主 題的照片」作為進階的問題,當學生 再次依循課本的內容回答時,老師以 「很好」來表示學生的回答是令人滿 意的。此時的互動即是以 I-R-I-R-E 的 型態呈現。傳統討論的一大特性,老 師的提問是重複連續的,少有機會讓 學生間彼此有互動討論。 Almasi 研究發現傳統的討論型態 是由教師負責提出 93%的問題,並控 制 62% 的 說 話 時 間 ( 谷 瑞 勉 譯 , 2004)。對於此類的互動型態,更適合 被稱作「陳述」,此類型的課堂中並沒 有讓學生協同合作、建構學習內容意 義的機會,問題的答案都是已知的, 學生只需要翻找課本後「陳述答案」 即可。在陳述的情況下,學生之間很 少有互動,教師成為課堂中影響解讀 的重要角色。 在如此的課堂中進行討論,並不 會讓學生對於知識的意義進行意義建 構,只是很單純的教師提問、學生找 答案回答,其回答的內容並非由學生 自行思考而產出,即使有更多同學發 表答案,僅是複誦內容或回答相同的 答案。
三、新觀點的討論-學生中心的
小組討論
當師生在進行教學和認知解讀時 是在一個團體的情境中,師生皆為共 同的參與者,但課堂問題的層次只是 被動記憶,對學生來說不易建構有個 人意義的答案,討論應該將認知上的 參與延伸到參與者之間介入彼此的討 論對話中。 討論的團體中,參與者的解讀是 動態持續的,由讀者經驗和認知內容 所產生的新訊息交互轉換建構而成。 Gall 提出團體成員之間的互動有一種 相互性,其中個人的行為和回應在解 讀認知時會受到彼此的影響(谷瑞勉 譯,2004)。當課堂討論包含爭議性的 議 題,或不 只一種 標 準解答的問 題 時,團體成員在討論過程中進行多元 角度思考及價值判斷,進而產生個人 的認知建構(李佳潔,2011)。在這樣 的情境之下,參與者的解讀不斷被激 發並加以討論,而每個人帶到討論中 的解讀最後可能受到其他參與者的思 想 和想法,進而轉變 和塑造。因此 Bloome 和 Green 提出讀寫被看成是最 初的一種社會性努力,而討論則被看 成是這個讀寫過程中最初的元素(谷 瑞勉譯,2004)。在傳統的討論觀點中,學生在閱 讀後的討論,被定義成是一個評估的 事件,是為了展現給教師看的;然而 若學生是真的體驗真正的討論,學生 處於一個協同合作的環境中,討論的 目的是為了分享觀點、提供合理的爭 議並一起合作來體悟各種認知。
四、討論的益處
Vygotsky 的理論曾說明社會環境 提供學習者去觀察更高層次認知過程 的機會,學習也可能更直接,就是當 教師或同學扮演更有知識的參與者並 建構這種互動的時候,學生能夠完成 更多學習的任務(蔡敏玲、彭海燕譯, 1998)。接下來將從認知、技能和情意 三個層面來說明討論的益處。 (一) 認知的益處 李佳潔(2011)提出認知觀點的 三大益處,精熟學科內容、發展批判 思考、解決問題。學生要進行討論, 對於討論議題有充分理解,因此在討 論活動開始前有效組織先備知識和學 科內容,使發言更具說服力,討論過 程中學生間能相互提醒學科內容並更 加熟悉;針對他人的發言須具有評判 的能力,當討論成為經常性的學習活 動,協助學生擴充思考的面向,有助 於成為更獨立、全面的思考者;針對 討論議題蒐集並有效運用資料,找到 解決議題的策略,培養解決問題的能 力。 Almasi 提出兩點,一是學生被鼓 勵說出衝突的想法,幫助學生學會如 何提出不確定的見解,解釋並證明自 己的立場,須尋找資料來幫助自己解 決這些不確定性,更學會以不同的觀 點來解讀。二是在一個協同合作的討 論中,一個學生能幫助另外一個可能 感到不確定的學生,當學生在學習解 讀 時,同儕 可以發 揮 像小老師的 功 能,當學生有機會彼此互動時,他們 正在較高的認知功能當中體悟,他們 能 逐漸內化 這些功 能 ( 谷瑞勉 譯, 2004)。 當學生與他人分享想法時,每一 個人的觀點皆有可能成為一個值得反 思的主題,藉由觀點的發表,提供機 會讓學生擴充有限的認知。因此,學 生在討論中的互動除了是能促進批判 性思考及考慮多元觀點能力的重要因 素,也能發展學生對於認知的建立、 延伸和修正的能力。 (二) 技能的益處 課堂討論是處於教室社會情境中 的過程,其中包含人際之間的互動與 認知意義討論而建構個人的解讀,也 包 含個人在 團體中 所 擔任的角色 。 Baxter 認為若是「陳述」的互動,學生 和教師較傾向於扮演靜態的角色,教 師承擔詢問者和評估者的角色,學生 則承擔回應者的角色;但在「討論」 的 情境中, 會擴充 師 生的對話和 互 動,學生能夠扮演不同的角色(谷瑞 勉譯,2004)。學習的責任從教師轉移 到學生身上,學生學習如何彼此互動 時,他們開始透過不同角色的扮演, 掌握自己的學習。學生參與討論時須運用多個角色 來 參 與, 同時 體驗 與 他人 相處 的 態 度,藉此獲得有關的社會人際互動議 題的益處。在良好的討論中,學生之 間彼此的想法與經驗是相互尊重的, 透過聆聽去理解他人之後,有助於釐 清自己的思緒並提出更深入淺出的觀 點,讓討論得以持續進行(李佳潔, 2011)。Slavin 曾指出,在培養學生面 對不同背景的態度和接納、鼓勵在課 業上表現較差的學生、同學之間合作 與相互支持,以及檢視他人觀點和了 解他人感受的能力等,學生透過討論 的 參 與過 程可 以增 加 他們 的自 尊 心 (谷瑞勉譯,2004)。一般而言,高成 就的學生自尊心較高,而低成就的學 生因經常失敗、無法掌握課業,自尊 心較低。 (三) 情意的益處 Almasi 從一個關於教育進步的國 家評量分析資料中發現,進行討論的 社會互動與閱讀活動有正相關(谷瑞 勉譯,2004),任何年齡的學生,曾經 與 他 們的 朋友 或父 母 談論 閱讀 的 內 容,比起較少與他人討論的學生,都 是屬於較積極的學習者。因此在課堂 中安排學生之間的討論活動,提供學 生在理解課堂內容後發言表達,從討 論互動中可適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李佳潔,2011)。Many 和 Wiseman 提到,透過研究發現說明了一件事, 能將吸收的內容進行討論的學生,比 較可能會參與在理解認知當中(谷瑞 勉譯,2004);當學生有機會討論他們 所認知到的是什麼時,藉著分享個人 的想法、價值觀與情感,學生可透過 反省並檢視自己的觀點,補強或修正 自己原先的想法,強化自己對於認知 的所搭設的鷹架(李佳潔,2011)。因 此,學生能從討論當中有所收穫,因 為他們會從自己的經驗和其他討論參 與者的經驗中有所發現,將認知的內 容與自己的經驗相連接。
五、師生在討論中的角色
美國當代著名社會學家帕森思(T. Parsons)認為角色代表個人在社會團 體中的地位與身份,同時也包含著許 多符合其他人所期望於個人表現的行 為模式。以教師為中心的全班性討論 中,不管是談話內容、發言權力、課 堂流程及時間分配,都控制在教師的 手上。師生雖然同時扮演著對話的啟 動者、問題的詢問者、互動的促進者、 解讀的促進者、回應者、評估者(表 1),但是在討論互動的過程中,教師 是主動的,學生是被動的,也就是說 原本由學生負責解讀的權利被教師所 剝奪了。IRE 的互動模式使教室看起 來充滿對話,但是由於教師所提的問 題大都是有預設答案的,參與這種互 動 形式的學 生,會 把 這種互動的 目 的,看成是為了討好老師或讓老師評 估,而不會進行認知意義的建構。表 1 師生在「教師帶領的討論情境」中的角色 教師 學生 詢問者 老師問大部 份的問題,這 些問題通常 是預先決定 的。 學生問很少 的問題。 互動的促進 者 老師決定誰 決定問題,大 部份的互動 和對話在老 師的輔導下 流暢進行。 老師叫學生 名字是為了 參與和維持 主題的一致 性。 解讀的促進 者 老師的問題 常導致學生 僅有單一的 解讀。 老師通常會 在解讀上提 供見解。 學生並不能 決定在討論 中使用的解 讀策略。 回應者 老師通常獨 佔了至少 50 %的說話時 間。 學生對老師 的問題做回 應。 評估者 老師對學生 正確的回應 幾乎是立刻 用口語或非 口語的方式 給予回饋。 學生的回應 是被老師評 估。 資料來源:修改自古瑞勉(譯)(民 93)。鮮活的討論! 培養專注的閱讀(頁 9、15)。臺北市:心理。 若教師提出真實性的討論問題, 而不是有預設答案的測驗性問題時, 學生說話討論的時間拉長,教師減少 發言的時間,學生之間未經教師指示 的自發性回答增多,也就是說,當發 言的權利轉移到學生的身上時,教師 與學生在教室言談中所扮演的角色開 始轉變,教師變成是一個引導者,只 有在學生需要的時候,教師才示範如 何提問。 表 2 師生在「學生相互帶領的討論情境」中的角色 教師 學生 詢問者 教師問很少 的問題;有 時會藉提出 鼓勵學生參 與的問題, 來示範良好 的發問。 問問題是為 了更深入瞭 解議題和幫 助建構意 義。 互動的促進 者 教師盡可能 鼓勵學生間 的互動;而 且互動不受 老師的輔導 而流暢進 行。 學生彼此鼓 勵參與;負 責確定所有 團員都專注 在主題上; 負責確定所 有團員都有 輪到。 解讀的促進 者 教師在解讀 議題上保持 中立。 學生重述或 質問他人說 不清楚之 處;可將主 題題與經驗 相連結以協 助瞭解。 回應者 教師盡量保 持沉默。 學生對彼此 的問題做回 應。 評估者 在互動或解 讀的議題 上,教師只 把握最好的 機會給予回 饋。 學生藉著說 出他們是否 同意,以及 為什麼同意 來挑戰彼此 的想法。 資料來源:修改自古瑞勉(譯)(民 93)。鮮活的討論! 培養專注的閱讀(頁 9、15)。臺北市:心理。 當討論的狀態是由教師安排發言 次序的情況,轉變成依學生討論情境 來決定說話次序時,學生所承擔的角 色變得更多樣性了,整個討論的流程 是由學生控制著,學生擔負著大部分 的發言責任,包括詢問、回應、評估 的 角色,而 且學生 之 間也會彼此 鼓 勵、提醒,不輕忽任何一位討論參與 者 的意見。 由學生 相 互帶領的討 論 中,學生在建構認知意義的過程中扮 演一個更積極的角色。藉由扮演詢問
者的角色,向同儕討論出感興趣的主 題;做為回應者,須積極參與並回應 同伴的想法;身為促進者,則必須掌 握討論內容與進展,並確保討論參與 者 的 意見 被完 整解 讀 ;評 估者 的 角 色,則展現在對同儕間意見聆聽和批 判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