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社會科學期刊引用目的類型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社會科學期刊引用目的類型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5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Garaduate Institute of Library, Information and Archival Studies Master’s Thesis. 治 政 大 社會科學期刊引用目的類型分析 立 The Classification of Citation for Journal in Social Sciences ‧. ‧ 國. 學. n. 博士. er. io. al. sit. y. Nat 指導教授:蔡明月. i n C 研究生:李旻嬑 h e n g c h i U撰. v. Advisor: Dr. Tsay, Ming-Yueh Author: Lee, Min-I. 中華民國一百年九月 September, 2011.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謝辭 終於到了寫謝辭的時候了,回想起兩年前剛考上研究所的我,對於即將到 來的研究所旅程有著興奮且期待的心情,而兩年後的現在,對於即將揮別校園 的我,是帶著不捨的心情。在研究所的生涯當中,有許多酸甜苦辣的回憶交雜 著,豐富了我的人生的閱歷,我非常感謝在研究所攻讀的期間給我幫助的所有 人。首先是我的指導老師蔡明月教授,蔡老師從碩一開始就為我的導師,常常 關心學生的研究所生活是否適應,對於論文的指導更是常常打通了我在研究的. 政 治 大 詞,蔡老師不只指導了我的論文,也給了我非常多的人生建議,以及分享很多 立 過程中所遭遇繞不出去的死巷子,且不厭其煩細心的指正論文上的錯誤與措. 生活上經驗,使我受用無窮。此外,還要感謝口試委員謝寶煖與邱炯友老師,. ‧ 國. 學. 也是細心的指出論文的盲點且對於論文的方向提供非常寶貴的意見。. ‧. 而所上專業的老師們深厚知識更是讓我如沐春風:楊美華教授專業的知識. y. Nat. sit. 讓我對圖資領域了解得更深;教學認真的王梅玲教授非常關心學生的學習狀況. n. al. er. io. 讓我備感溫馨;薛理桂教授幽默風趣的教學讓我對檔案學增加濃厚興趣;陳志. i n U. v. 銘教授對於統計學與數位圖書館方面的教導更是細心盡力;林巧敏教授及劉維. Ch. engchi. 開教授也教導我對檔案學領域的豐富知識。更要感謝傳萱助教為我們的許多貼 心叮嚀與不辭勞苦的處理課務上繁瑣的事項,使我們能更專注於學業上,以及 感謝明雯助教在專班繁雜業務上給予的幫助與指導,兩位助教也教導了我許多 對於行政事項的處理原則。. 感謝圖檔所十四屆的同學們,范敏、拉麵、阿姨、球媽、良母、汁、宜 慧、心儀、綸哥、秋瑾、佩宜、俞伶、佩君以及在大陸的星星,感謝同學們這 兩年來風風雨雨的陪伴,寫論文的日子、研討會的籌辦、研究生室的閒聊與大 掃除、以及夜市的吃吃喝喝和福建的出遊都讓我擁有難得的回憶,尤其是范敏 i.

(4) 跟阿姨,雖然我常常吐槽你們,但我真的很感謝在這段時間有你們的陪伴與照 顧。而學姊東玫、佩瑩、玉紋、旻邑、詒婷在我學習遇到阻礙時給予我非常多 寶貴的意見及鼓勵,東玫與旻邑學姊更是於綜圖的工讀上給予相當多的幫忙與 指導,此外也感謝學妹碧苓、琦茹、柏伶、伊廷幽默風趣又貼心使我感到壓力 全消。. 感謝綜圖的所有館員、專助、工讀生們,感謝館員鍾先生、曾姊、玫琪、 惠美、純惠、聖傑、麗美姊、希傑、奇瑟,感謝各位前輩們細心的教導讓我更 了解圖書館的前端實務業務,還有感謝工讀生夢蘋、郁涵、菁徽、錦源在工讀 時的專業協助。.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最後更要感謝的是一路上陪伴我的最親愛的家人,謝謝他們在我攻讀研究 所的期間給我滿滿照顧及支持,還時常從家裡帶來許多補品讓我補充營養及體. ‧. Nat. y. 力。. n. al. er. io. sit. 要感謝的人真是太多太多了,老話一句,就謝天吧!!. Ch. engchi. i n U. v. 李旻嬑 謹誌於政大 中華民國一百年九月. ii.

(5) 摘要 社會科學是人們認識人類自身和社會發展規律的學科,它是研究人類社會 發展和人自身發展的各種學科的總稱。社會科學學科相當廣泛,各學科學者間 的資瞭使用行為也不相同。本研究旨在藉由引用文獻分析法觀察臺灣社會科學 領域學者的資料引用情形,以及從引用文獻出現於文章中的位置來看出社會科 學各領域的引用特性,最後輔以內容分析法探討引用文獻類型與文章中位置之 關係。本研究參考臺灣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 (TSSCI) 對社會科學期刊之分 類,針對期刊文獻較具格式化的學科,從中選擇出具有重要性的代表期刊,以 2010 年文獻為主,作為研究的主要對象。. 政 治 大 本研究結果如下:1.臺灣社會科學引用文獻特性概況:(1)社會科學學者引 立. 用資料類型以期刊與圖書為主,報紙與研究報告最少;(2)除期刊與圖書外,教. ‧ 國. 學. 育學偏重引用博碩士論文,政治學者使用電子資源頻率較高,經濟學著重研究 報告的引用;(3)社會科學學者引用最多的語文為英文;(4)社會科學學者皆偏向. ‧. 引用近 10 年的文獻,引用文獻半衰期為 10-11 年。2.臺灣社會科學引用文獻位置. sit. y. Nat. 與研究特性:(1)社會科學領域結構型文獻比率高;(2)社會科學學科屬性為實證 型與非實證型並重;(3)社會科學學者對於引用文獻使用頻率以導論部分最多,. io. n. al. er. 結論最少。3.臺灣社會科學內容註與註中註使用情形:(1)社會科學各學科內容. i n U. v. 註現象使用頻繁,經濟學使用內容註數量最高;(2)註中註使用比例以政治學為. Ch. engchi. 最高;(3)內容註與註中註使用情形以導論、研究方法、結果為最高,結論部分 最少使用。4.社會科學引用類型與引用位置之關係:(1)社會科學以"研究動機與 問題設定"類型的引用文獻最多;(2)引用類型與引用位置之間關係密切。 本研究結果可應用於圖書館或相關研究單位之館藏規劃,了解社會科學學 者的學術資訊需求與特性,界定重要的研究資料來源,以及評估館藏是否足以 支援研究之參考,藉以提供研究人員完善的資訊服務。同時可將研究之分析應 用於國內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之建置建議,提供社會科學學者撰寫註釋引用格 式之相關資訊,作為資料庫建置人員之參考。 關鍵字:社會科學、引用目的類型、引用文獻分析 iii.

(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n U. v.

(7) Abstract Thw social science is that people understand the laws of huma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ir own discipline, and it is the study of huma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own development.Between scholars to use resources of behavior is not the sam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observe social sciences scholars’s citation behavior in Taiwan and the citation appears in the article from the position in view by citation analysis, supplemented by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citation type and loc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In this study, refer to the Taiwan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TSSCI)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social science journals, choose a. 政 治 大. representative journals of importance to the literature in 2010 mainly as a research the. 立. main target.. ‧ 國. 學. The major findings are as follows:1. The analysis of Citation and Reference in Social Sciences in Taiwan: (1) The social sciences mostly refer to journals and books,. ‧. and newspapers and research reports least;(2) In addition to periodicals and books, the. sit. y. Nat. emphasis on education reference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and political scientists use. io. er. high frequency electronic resources, and economics focuses on the study's reference; (3) The majority of citations were to English materials; (4) The half-life of the cited. n. al. Ch. i n U. v. journal of each discipline in the social sciences is up to 10-11 years. 2. The Position of. engchi. citation in social science literature and research features: (1) Structured literature in social sciences the ratio is high; (2) Property of social science disciplines is empirical and Non-empirical model of equal importance; (3) Social science scholars use citations Introduction to some maximum frequency, the conclusion at least. 3. The note usage in social sciences in Taiwan: (1) Note the content of social science disciplines to use the phenomenon of frequent, and the highest number of economics; (2) The citation in note with the highest proportion in political science; (3) Note usage to Introduc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and result is the highest, the discussion part of the least used.4. The classification of citation and citation posi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in social science: (1)The classification of citation mostly "setting the stage " in social sciences; (2)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lassification of citation and the v.

(8) position of article. Finall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be applied to libraries or research units of the collection planning,and understand the social science scholars nee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cademic information,and defining important research sources, and to assess whether the collection of information that can support research in order to provide researchers complete information services. The analysis also can be used in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 of building proposals to provide social science scholars to write format of note reference information about the database as a reference for building personnel..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Keywords:Social Scienc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Citation, Citation Analysis.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i n U. v.

(9) 目次 目次............................................................................................................................ VII 表目次......................................................................................................................... IX 圖目次......................................................................................................................... X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政 治 大 第四節 名詞解釋.................................................................................................. 6 立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1. ‧ 國. 學. 第一節 引文分析法的應用與研究.................................................................... 11. ‧. 第二節 文獻引用類型實證研究........................................................................ 22. y. Nat. 第三節 臺灣社會科學引文分析研究................................................................ 28. er. io. sit.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 41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1. al. n. v i n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2 Ch engchi U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8 第五節 研究步驟與流程.................................................................................... 5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 61 第一節 社會科學引用參考文獻分布現象........................................................ 61 第二節 社會科學引用文獻位置分析................................................................ 77 第三節 社會科學內容註與註中註引用情形分析............................................ 88 第四節 社會科學引用類型分析........................................................................ 99. vii.

(10) 第五節 綜合討論.............................................................................................. 10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11 第一節 結論...................................................................................................... 111 第二節 建議...................................................................................................... 116 第三節 未來研究之建議.................................................................................. 118 參考文獻.................................................................................................................... 121 附錄............................................................................................................................ 129 附錄一:所取樣的 116 篇文獻列表 ................................................................ 129. 政 治 大 附錄三:抽樣進行引用文獻分類的 29 篇文獻.............................................. 138 立 附錄二:社會科學參考文獻完整引用年代.................................................... 135.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i. i n U. v.

(11) 表目次 表 2-2-1. Lipetz 所提出的引用文獻類型一覽表 .................................................... 23. 表 2-3-1 臺灣社會科學引文分析研究 ...................................................................... 32 表 3-2-1 TSSCI 社會科學主學門與子學門列表 ....................................................... 46 表 3-4-1 社會學專業期刊評比排名 .......................................................................... 50 表 3-4-2 教育學門期刊評比前六名 ........................................................................... 51 表 3-4-3 心理學期刊歷次評比結果比較表 ............................................................... 52. 政 治 大 表 3-4-5 經濟學期刊之綜合評比得分與排序 .......................................................... 53 立. 表 3-4-4 政治學期刊評比結果 .................................................................................. 53. 表 3-4 6 管理學期刊前五名綜合評比結果 .............................................................. 54. ‧ 國. 學. 表 4-1-1-1 社會科學學科期刊引用參考文獻資料類型 .......................................... 64. ‧. 表 4-1-2-1 社會科學學科期刊引用參考文獻語文分布 ........................................... 66. y. Nat. 表 4-1-3-1 社會科學學科期刊引用參考文獻年代分布 .......................................... 75. er. io. sit. 表 4-1-3-2 社會科學學科期刊引用參考文獻年代累積百分比分布 ...................... 76 表 4-2-1-1 社會科學結構型文獻分布 ...................................................................... 79. al. n. v i n 表 4-2-2-1 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各個位置引用文獻分布 .......................................... 87 Ch engchi U 表 4-3-2-1 社會科學內容註篇數分析 ...................................................................... 95 表 4-3-2-2 社會科學各學科文獻結構內容註分析 ................................................... 97 表 4-3-2-3 社會科學各學科文獻結構註中註分析 .................................................. 97 表 4-3-2-4 社會科學各學科文獻結構內容註與註中註比例分析 .......................... 99 表 4-4-1 社會學各位置引用文獻類型分析 ............................................................ 101 表 4-4-2 教育學各位置引用文獻類型分析 ............................................................ 102 表 4-4-3 心理學各位置引用文獻類型分析 ............................................................ 102 表 4-4-4 政治學各位置引用文獻類型分析 ............................................................ 103. ix.

(12) 表 4-4-5 經濟學各位置引用文獻類型分析 ............................................................ 104 表 4-4-6 管理學各位置引用文獻類型分析 ............................................................ 104 表 4-4-7 社會科學的引用文獻類型分析 ................................................................ 10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x. i n U. v.

(13) 圖目次 圖 2-2-1 Chubin 和 Mortra 提出的文獻引用類型 ..................................................... 24 圖 3-5-1 研究設計與步驟流程 ................................................................................... 58 圖 4-1-1-1 社會科學各學科期刊論文與圖書引用比率 .......................................... 65 圖 4-1-1-2 社會科學各學科其他資源引用比率 ....................................................... 65 圖 4-1-2-1 社會科學參考文獻之語言類型分布圖 .................................................. 67 圖 4-1-3-1 心理學類期刊引用文獻之年代分佈 ...................................................... 68 圖 4-1-3-2 社會學類期刊引用文獻之年代分佈 ...................................................... 69. 政 治 大. 圖 4-1-3-3 政治學類期刊引用文獻之年代分佈 ...................................................... 70. 立. 圖 4-1-3-4 教育學類期刊引用文獻之年代分佈 ...................................................... 71. ‧ 國. 學. 圖 4-1-3-5 經濟學類期刊引用文獻之年代分佈 ...................................................... 72 圖 4-1-3-6 管理學類期刊引用文獻之年代分佈 ...................................................... 73. ‧. 圖 4-1-3-7 社會科學期刊引用文獻之年代分佈 ...................................................... 74. y. Nat. sit. 圖 4-2-2-1 管理學引用文獻各位置分布圖 .............................................................. 81. n. al. er. io. 圖 4-2-2-2 心理學引用文獻各位置分布圖 .............................................................. 82. i n U. v. 圖 4-2-2-3 經濟學引用文獻各位置分布圖 .............................................................. 83. Ch. engchi. 圖 4-2-2-4 政治學引用文獻各位置分布圖 .............................................................. 84 圖 4-2-2-6 教育學引用文獻各位置分布圖 .............................................................. 85 圖 4-2-2-7 社會學引用文獻各位置分布圖 .............................................................. 86 圖 4-2-2-8 社會科學各學科引用文獻各位置分布圖 .............................................. 88 圖 4-3-1-1 內文與內容註 APA 格式示意圖 ............................................................. 90 圖 4-3-1-2 內文與內容註芝加哥格式示意圖 ........................................................... 91 圖 4-4-1 社會科學的引用文獻類型分析百分比分布 ............................................. 106. xi.

(1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xii. i n U. v.

(15)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在各種形式的學術性論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就是引用或參考前人著作的清 單,亦即參考文獻。大部分學者皆認為作者之所以引用他人著作,是信任該著作 的表現,同時也可能含有提高該作者聲譽的用意,所以利用引用文獻可以估算出 作品的品質或學者的影響程度。(註1). 政 治 大 並提出以引用次數作為評估期刊的重要性參考,找出化學領域中最重要的數種期 立. 自從 P. K. Gross 和 E. M. Gross 利用正文之後的參考書目進行計算與分析,. ‧ 國. 學. 刊開始,引用文獻分析法漸為世人所知。(註2) 早期的引用文獻分析大多是使 用人工方式計算分析,耗時費力,且因無法分析大量的數據而使得結果有許多限. ‧. 制。此情況到了電腦問世後獲得相當大的改善。Garfield 於 1963 年創立了《科學. sit. y. Nat. 引用文獻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 SCI)資料庫、1973 年發行社會科學引用. al. er. io. 文獻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SSCI)及 1978 年出版藝術及人文學引用. v. n. 文獻索引(Arts and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A&HCI)(註3),為引用文獻分析開. Ch. engchi. i n U. 創了一條實用且方便的途徑,引用文獻分析法的應用才算真正開始發展。文章中 的引用文獻透過電腦的格式整理成索引之後,即可作為引用文獻分析之用,產出 作者被引用次數、自我引用、期刊被引用次數、期刊被引用半衰期(cited half-life) 等資料。從此之後,有關文獻引用分析相關研究的文章也因此大量且快速的增 加。 (註4). 引用文獻是指在論文最後部分或散見於文中每頁下方(一般稱為註腳)的書 目性參考資料,其在學術傳播具有多變及獨特的功能。(註5) 一般而言,引用 意喻著被引文獻(cited works)與引用它們的學術論文(citing works)存在著某 種關係。 (註6) 1.

(16) 而在期刊出版文獻上,19 世紀後期,IMRAD 格式開始逐漸發展,其簡單明 瞭的邏輯與制式化的結構,為作者提供了整理及撰寫稿件時可資遵循的方向,也 成為期刊編輯、審查委員乃至於讀者在閱讀論文時的簡易指南,目前幾乎已成為 全球研究性期刊要求的標準格式。(註7). 科技論文的形式或結構,並非千篇一律完全相同,基本上還是有一個常用的 規範或相對固定的格式,此格式即 IMRAD,亦即:導論、材料和方法、結果、 討論( Introduc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Results, and Discussion)。國外取其首字 母,簡稱 IMRAD 格式。(註8) 國外許多具有權威性的期刊,對於期刊所收錄. 政 治 大. 文獻的撰寫格式都有相當嚴格的要求,而國內近年來社會科學學科的文獻也漸趨. 立. 成熟,因此,本研究欲從國內社會科學文獻來探討學者於文獻中各文章段落的引. ‧ 國. 學. 用文獻之數量來分析社會科學各學科之引用關係。. ‧. 人類對於知識的探索、大概可分成三種主要的領域: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與. sit. y. Nat. 人文科學,而社會科學專門探討以「人」為主體而衍生出來的所有課題,社會科. al. er. io. 學研究不似自然科學擁有許多一定的定理、公式或者模型等,但從另一角度來. v. n. 說,這也凸顯社會科學研究,相較於自然科學有著更多的複雜性、多變性與不可. Ch. engchi. i n U. 預測性,以至於使得社會科學的發展越加具有挑戰性。(註9). 在現今社會變遷、科技技術日益精進的狀況下,許多國家都偏向自然科學的 發展,人們也逐漸著重自然科學方面的研究,使得社會、文化面臨極大的挑戰。 但是,社會的進步是需要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並重的,亦即需要二者取得平 衡的。. 社會科學是人們認識人類自身和社會發展規律的學科,它是研究人類社會發 展和人自身發展的各種學科的總稱。亦是關于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學科,揭示人 類社會發展方向與運作方式。社會科學也豐富了人生的價值與內容。因此,社會 2.

(17) 科學對於人類的活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曾說:「人文 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是“車之兩輪,鳥之兩翼”」。(註10) 此比喻非常適合說 明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兩者之間的重要性。而著名美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也認為:「政治學比物理學更困難,而且世界毀於差勁的政治學家比毀 於差勁的物理學家的可能性要來的更大。」愛因斯坦以自然科學家的立場客觀地 陳述了社會科學對於人類社會的重要性與複雜性。(註11). 就社會科學來說,領域涵蓋甚廣,包括政治、經濟、法律、管理、社會、心 理、教育、人類、區域研究等學門,而各學門之下又另有分支。. 政 治 大 社會科學領域學術發表的方式,大多以期刊文章與圖書的出版為主,然而, 立. ‧ 國. 學. 一個好的學術作品要能夠表現出與其之前所發表成果的關連性, (註12) 同時更 進一步由不同學者的理論概念,來支持證明其所討論內容的正確性,以及其可能. Nat. y. ‧. 具有的價值, (註13) 則必頇善用引用文獻。. er. io. sit. 綜上所述,社會科學學者之引用類型為何,將反映此學科的資料使用行為, 因此,本研究擬收集國內有關社會科學學科之期刊文獻,調查研究文獻之引用類. al. n. v i n 型,並分析國內社會科學文獻於各個段落中的引用文獻數量,希望對國內社會科 Ch engchi U. 學各學科的引用情況有所了解,進而能了解社會科學領域之引用行為,並增進對 引用文獻本質的認識,最後期望能作為社會科學領域的未來實證研究之參考,使 利用引用文獻分析所進行之各種相關研究更具價值。. 3.

(18)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宗旨在透過應用資訊計量學與引用文獻分析的方法,分析臺灣社會科 學期刊論文的文獻,透過臺灣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TSSCI),選擇各學科權 威期刊進行文獻引用之分析研究。研究目的在於透過社會科學期刊引用文獻之分 析,探討並比較各學科在引用上的引用文獻類型,藉以瞭解我國社會科學學者的 引用特性,本研究擬達成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 從書目計量學的角度,分析臺灣社會科學期刊文獻引用之分佈現. 政 治 大. 象,深入了解社會科學之主題領域範疇以及各學科文獻引用之關聯. 立. 性。. ‧ 國. 學. 二、. 透過代表文獻的引用情形,認識臺灣社會科學各學科期刊的引用文. y. Nat. io. 藉此瞭解各學科間文獻之特質。. n. al. 四、. Ch. engchi. sit. 透過代表文獻的引用情形,分析臺灣社會科學各學科的引用特性,. er. 三、. ‧. 獻類型。. i n U. v. 調查臺灣社會科學期刊的引用文獻,瞭解期刊中的引用文獻與在文 章中的各個段落之關係。. 4.

(19)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本研究宗旨在應用書目計量學中引用文獻分析的方法,探討並比較臺灣社會 科學各學科期刊的引用文獻類型,並藉由引用的文獻在文章中的位置加以對照研 究,因此本研究擬探討之具體問題如下:. 一、. 臺灣社會科學各學科的引用資料分布情形為何?. 二、. 臺灣社會科學各學科的引用文獻類型為何?. 三、. 臺灣社會科學各學科之引用文獻的差異為何?. 四、. 透過分析臺灣社會科學各學科的引用文獻,引用文獻類別與其在所. 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撰寫文章中的位置之間是否有關係?.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5. i n U. v.

(20) 第四節 名詞解釋 以下針對本研究所應用的特定名詞加以解釋說明。. 一、 社會科學學科. 本研究利用臺灣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 (TSSCI) 對社會科學期刊之學科 分類進行分析,TSSCI 分成有八大類,包括人類學、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 法律學、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因人類學、法律學此二類學科其所收錄的. 政 治 大 此本研究所述之社會科學係為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政治學、經濟學、管理 立 文獻較屬於論述性文獻,不符合本研究根據其段落格式的引用文獻進行分析,因. 學六種學科。. ‧ 國. 學. 二、 引用文獻分析(citation analysis). ‧ sit. y. Nat. 引用文獻分析法是書目計量學的一種研究方法,利用各種數學和統計學的方. al. er. io. 法,並搭配比較、歸納、抽象、概括等邏輯方法,以學術期刊、文獻、作者等為. v. n. 對象,進行引用和被引用現象的分析,以檢視數量特徵及內在關係與規律性。 (註. Ch. engchi. i n U. 14) 在分析來源文獻方面,包括分析其所引用的資料類型、主題領域、作者、 年代分佈等;另一方面則在於分析被引用文獻與來源文獻的相關性,描繪出知識 地圖。. 引用文獻代表一篇文獻被另一篇文獻接收到資訊、指出某一文獻與另一文獻 之間有某種關係,引用文獻分析是書目計量學中研究此一關係的部份。(註15). 6.

(21) 三、 引用文獻(citation). 當研究者在行文中引述、挪用、批判先前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或是為了增加 自身研究的說服力與權威性時,會以參考書目(References)、註腳(Footnotes)、註 釋(Notes)、互見參考(Cross References)等方式,來提及前人的文獻著作。資訊學 者將這種行為稱為“Citation”,亦即「引用文獻」或「引文」。(註16). 四、 引用類型. 政 治 大 或所引述之文句,說明所根據資料來源之權威性;(二)做為交互參照 立. 一般而言,註釋之功能有下列四項:(一)對於正文中所陳述之事實、論點、. (Cross-reference),指引讀者參照論文中其他有關部分;(三)當作者認為應該對正. ‧ 國. 學. 文中所提到的資料或所討論的議題,做進一步的附帶說明、評論或衍伸,而又怕. ‧. 在正文中提及會影響行文順暢,或是打斷讀者的思路時,就可以利用註釋來加以. y. Nat. 闡釋;(四)作者對在其研究過程中,曾給予支援、協助或啟發之個人或團體,表. n. al. er. io. sit. 示感謝之意。 (註17). i n U. v. 因此,註釋可以分為兩種,一為說明資料出處的參考文獻註(Reference. Ch. engchi. notes),用以彰顯前述註釋之第一、二項功用;二為解釋內容的內容註(Content notes),用以滿足前述註釋之第三、四項功用。(註18) 參考文獻註為引用他人 的文獻出處,通常出現於文章的最後。內容註通常會附註於頁末,通常是針對內 文進行文字性的補充說明。. 而從國內社會科學期刊文獻中發現,許多內容註中,有時會再度引用他人的 文獻,亦即另外增加參考文獻註,此現像稱為註中註,本研究亦加以探討。. 本研究係針對此三種類型進行分析。. 7.

(22) 五、 引用(citing). 指作者在自己作品中使用他人著作的參考過程。(註19). 六、 立意抽樣(purposive selection). 立意抽樣又稱為判斷抽樣,係根據研究者的專業知識及經驗,選出最能代表 母體的少數典型個體作樣本,如果選擇得當代表性就極高;反之則極低。質性研 究常採用此一方式抽樣,這也是一種主觀性極強的抽樣方式。(註2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8. i n U. v.

(23) 附註 註1、 M. H. MacRoberts and B. R. MacRoberts, “Another Test of the Normative Theory of Citing,” Journal of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38:4 (1987):305. 註2、 P. L. K.Gross and E. M. Gross, “College Libraries and Chemical Education,” Science 66(1927):385-389. 註3、 Eugene Garfield,Citation Indexing : Its Theory and Application in Science,. 治 政 Technology, and Humanities(Philadelphia : ISI大 Press, 1979),16. 立 ‧ 國. 學. 註4、 蔡明月,資訊計量學與文獻特性(臺北:國立編譯館,民 92 年),291。 註5、 Mengxiong Liu, “A Study of Citing Motivation of Chinese Scientists,” Journal. ‧. of Information Science 19:1(1993):13. 13-23. y. Nat. al. er. io. sit. 註6、 Linda C. Smith, “Citation Analysis,” Library Trends 30:1(1981):83.. n. 註7、 吳美錚、徐雅各, 「如何撰寫英文期刊或研討會論文摘要」 ,行政院農業委. Ch. engchi. 員會水產試驗所電子報 49 期,. i n U. v. <http://www.tfrin.gov.tw/friweb/frienews/enews0049/p1.html>,檢索日期 2011 年 5 月 31 日。 註8、 溫海英、陳耀華,「IMRAD 格式結構要素和結構式摘要的寫作分析」,錦 州醫學院學報 19 卷,5 期(1998):50-53。 註9、 朱榮智等,社會科學概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1998),6-7。. 9.

(24) 註10、紀寶成,「要重視人文社會科學」,人民論壇 4 期(2002), <http://www.people.com.cn/BIG5/paper85/6056/604005.html>,檢索日期 2010 年 11 月 26 日。 註11、同註 9,頁 5。 註12、同註 6,頁 83。smith, “Citatio 註13、羅思嘉, 「引用文獻分析與學術傳播研究」 ,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 66 期(民 90 年):73-85。. 政 治 大. 註14、邱均平,文獻計量學(北京:科學技術文獻,1988),289。. 立. ‧ 國. 學. 註15、L. Egghe , R. Rousseau, Introduction to Informetrics: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Library,Documentation and Information Science.(New York: Elsevier Science. ‧. Publishers, 1990), 203-290.. Nat. io. sit. y. 註16、何光國,文獻計量學導論(臺北市:三民,民 83 年),179。. n. al. er. 註17、Kate L. Turabian, A Manual for Writers of Term Papers, Theses, and. Ch. i n U. v. Dissertations, 6th ed.(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118.. engchi. 註18、謝寶煖, 「學術論文之註釋與參考書目」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 6 卷 3 期(民國 89 年 3 月),17。 註19、Mengxiong Liu,“Citation Functions and Related Determinants : A Study of Chinese Physics Publications,”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19:1(1993):1. 註20、呂長民,行銷研究:研究方法與實例應用(臺北縣:前程企業管理有限公 司,民 90 年),315-320。. 10.

(2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引用文獻一直被認為是學術性文章中極重要的一部分,自從 1927 年 P. K. Gross 和 E. M. Gross 利用正文之後的參考書目進行計算與分析,並提出以引用 次數作為評估期刊的重要性參考,找出化學領域中的核心期刊開始(註1) ,歷經 數十年的發展,引用文獻分析法已成為一種廣為應用的重要研究方法,並延伸出 許多分析計算的方法,例如:影響係數分析(impact factor)、書目對(bibliographic coupling)、共被引分析(co-citation)等。鑒於引文對於文獻的重要性,本研究將探. 政 治 大. 討引用文獻在文章中的關聯性,了解社會科學文獻之引用類型。. 立. 本章將分為三節討論,第一節探討引文分析法的應用與研究,第二節將介紹. ‧ 國. 學. 引用文獻對文章本身引用類型之相關研究,第三節探討臺灣社會科學相關之引文 分析。. ‧ er. io. sit. y. Nat. 第一節 引文分析法的應用與研究 研究的進行常是建立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逐漸交流累積而成,研究者在發表. al. n. v i n 文章時,通常會以參考書目(references)、註腳(footnotes)、註釋(notes)、互見參考 Ch engchi U. (cross references)等方式提及前人的文獻著作。資訊學者將這種引用他人觀念和經 驗的行為稱為“Citation”,即「引用文獻」或「引文」(註2)。引文既能表明研 究的科學依據和歷史背景,又能顯示一個學科的發展歷程,以及多個學科之間在 內容上的聯繫與區別。此外,引文也表明作者對前人成果的尊重以及在前人研究 成果之上的提高、發展與創新,並對作者的特殊見解提供論證線索,同時還為論 著的讀者指出了參考文獻的出處,方便讀者進一步參考和利用這些文獻。(註3). 引文分析法尌是利用數學和統計學的方法以及比較、歸納、概括等邏輯方法, 對引文的數量特徵及內部規律進行分析,以揭示其蘊含著的更廣泛、更深刻的社 11.

(26) 會、科學、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動態及變化規律(註4) 。高建群等人說明引文 分析其本身主要有如下作用: 1.通過文獻之間的相互作用建立科學論文和期刊 的學科聯繫,進行科學文獻結構與科學結構的研究;2.通過文獻中引用的事項和 時間序列與聯繫,揭示科學發展的沿革與歷史;3.通過引證次數的多少來評價成 果和人才;4.通過引用和被引用的習慣與趨勢,來研究使用者的結構及其研究活 動特徵。 (註5). 雖然引用分析可以透過數據來看出學科的變化狀態,但部分學者卻開始質疑 其有效性及正確性。因為事實上引用的動機複雜多元,被引用的文獻不見得真的. 政 治 大. 被作者使用,或具有影響力與高品質。因此許多學者便針對引用文獻進行分析,. 立. 詴圖探究引用文獻間的關聯性、作者引用的動機、建置引用文獻索引、繪製學科. ‧ 國. 學. 關係與學術傳播模式、將分析結果延伸應用到圖書館館藏發展,並省思引用文獻 分析法的爭議與限制等。以下便檢視引用文獻分析法發展與應用、問題與限制及. ‧. 引用文獻的動機等相關研究發展,進而思考引用文獻分析法的發展方向。. sit. y. Nat. n. al. er. 引用文獻分析法的發展與應用. io. 一、. i n U. v. 引用文獻分析(citation analysis)是書目計量學之最大分支研究,其理論根基. Ch. engchi. 於出版品之「互相引用」的關係上。(註6) 由於一個完整的學術論文,必由正 文及其之後所附的參考書目所組成,正文本身為引用文獻,參考書目則是被引用 文獻,透過對文獻及其所引用資料的次數計算及其間關連性的分析,找出文獻、 文獻作者以及文獻內容主題之間的關係,可獲知學科之間的關係與文獻發展傳播 的歷程,進而了解研究近況與未來趨勢。(註7)(註8). 1922 年英國的 E. W. Hulme 提出以統計分析書目的方式,作為統計科學知識 成長的量化技術,進行書目及文明發展間相關的研究,這個方法稱為統計書目. 12.

(27) (Statistical Bibliography)(註9),到了 1969 年則由 Pritchard 提出書目計量學 (Bibliometrics)一詞。. 自從 1927 年 P. K. Gross 和 E. M. Gross 開始利用正文之後的參考書目進行 計算與分析並提出以引用次數找出化學的核心期刊開始(註10),引用文獻分析 法漸為世人所知。而早期的引用文獻分析,因為科技不發達,無法利用機器計算 的方式分析,大多是使用人工方式加以計算,耗時費力,且研究範圍也相當有限, 以致使得結果有許多限制。 (註11) 此情況到了電腦問世後獲得相當大的改善。 自從 1963 年 Garfield 創立了《科學引用文獻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 SCI). 政 治 大. 資料庫開始,引文分析法才漸漸的蓬勃發展。透過電腦的分析,可以快速又方便. 立. 的取得引用文獻的詳細資料。1973 年進一步發行社會科學引用文獻索引(Social. ‧ 國. 學.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SSCI)資料庫,1978 年則發行藝術及人文引用文獻索引 (Arts and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A&HCI)資料庫(註12),使得引用文獻分析. ‧. 法從科學領域擴展到社會科學及藝術人文領域,至此,引用文獻分析法的應用才. y. Nat. sit. 算真正開始發展。引用文獻分析法的研究方式在電腦發明前後也不盡相同。在. n. al. er. io. 1960 年代以前引用文獻分析研究是以引用次數計算以及書目連結為主,主要是. i n U. v. 了解一群特定文獻中特定作品、作者或是期刊被引用的次數。(註13) 1960 年. Ch. engchi. 代以後,文章中的引用文獻透過電腦的格式整理成索引之後,即可作為引用文獻 分析之用,產出作者被引用次數、自我引用、期刊被引用次數、期刊被引用半衰 期(cited half-life)等資料。從此之後,有關文獻引用分析研究的文章大量且快速的 增加。 (註14). 近年來,人們使用引用文獻分析評估國家科技政策和學科的發展,評估研究 單位的實力、評估書和期刊的品質,也用來評價研究人員的學術成尌。 (註15) 由 於引用文獻分析法可用於觀察文獻的品質與影響力,以及文獻間的相關性,許多 研究藉由引用文獻分析法的應用,將原本看似分散的主題或性質不同的學科領域 13.

(28) 加以集中,並從中發掘出令人意想不到的關係圖。針對引用文獻分析法的應用領 域,Smith 指出以下幾點:(註16). 1. 文獻研究:指出引用文獻可以看出其特定的主題領域描述、引用類型、 國家、語言、被高度引用的情況及期刊等,從資料中可看出正確的政策 與方針,並可結合共被引的方式繪製其引用地圖,了解特定領域中引用 的結構與相關性。(註17). 2. 文獻資料類型研究:引文分析可被用在某種特定文獻的學術傳播上,如. 政 治 大 獻的類型也可看出是如何被引用。 立. 政府文件、論文,或特定領域的文獻。它包含內容分析,不只是顯示文. ‧ 國. 學. 3. 使用者研究:可比較使用者在以前與現在的引用行為,了解引文是否被. ‧. 嚴謹的使用。. y. Nat. sit. 4. 歷史研究:引文分析可用來追蹤事件的發展歷程與其相關性,以及相對. n. al. er. io. 的重要程度。. Ch. engchi. i n U. v. 5. 打破溝通的藩籬:可打破語言的問題、新觀念的傳播限制或學科間的界 線等,達到學術傳播的目的。. 6. 評鑑書目計量學的研究:引文分析可用來評鑑與預測文章、學者、大學 和其他科學活動,測量其影響力與生產力。雖然引用率的意義仍有不為 人知之處,例如:影響引用率的因素、不同學科間的差異,但引文分析 已越來越被採用為評鑑的工具之一。. 7. 資訊檢索:引文當做檢索工具時不受限於詞彙變動或專業術語的影響, 而能進行跨學科文獻的檢索,找到過去傳統索引找不到的文獻。 14.

(29) 8. 館藏發展:引文分析應用在館藏發展上,可以幫助決定是否要新採購某 特定資料、是否持續訂購某刊物、館藏是否進行淘汰等評估標準。. 引用文獻分析之所以成為受到重視的研究方法,是由於利用這個研究方法進 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的介入度最低,可以在一個獨立作業的時空中進行 資料的分析。尤其是與訪談、問卷等其他方式相比較,在資料蒐集的過程中,研 究者的主觀意見對於過程及結果的影響度低。同時所收集資料的媒介是鎖定在一 群文獻上,當文獻完成,不論其有無引用資料、數量多寡、引用資料來源,文獻 均已將需要分析的資料凝聚在一起。同時所產生的資料是可以一直重覆使用,在. 政 治 大. 時間軸上,對資料的有效性影響不大,甚至沒有影響。(註18). 立. 引用文獻分析法之問題. ‧ 國. 學. 二、. 引文分析法是藉由計算被引用的文章或作者的數量而產生的研究方法,在一. ‧. 般的假設中認為引用文獻的數量會引響文章的品質,並可藉由定量化的分析,了. y. Nat. sit. 解學科的結構與特性,但是在引用文獻分析法蓬勃發展的同時,許多評論家從一. n. al. er. io. 些文獻分析法的研究中發現許多有關假設和方法的研究問題(註19)。而有一些. i n U. v. 引文分析的提倡者也認為在應用上,引文分析有其限制和顧慮(註20、註21)。. Ch. engchi. 因此,Smith 於認為在使用引文分析法做研究之前,會受一些假設或前題的 影響,而導致許多問題可能從中顯現,她提出了在做引文分析的研究者會有下列 假設:1.引用的文件確實被作者使用:但有些資料可能只出現在準備的工作中, 作者不一定看過此資料;2.會被引用的資料反映出其價值很高:但作者的引用目 的還需要被討論;3.被引用的文獻可能是領域中最好的文獻:作者可能基於很多 原因才會引用此文獻,跟作者的引用行為有關;4.被引用的文獻通常與引用文獻 的內容有關;如果有兩篇文獻同時引用同一篇文獻,那這兩篇文獻之間尌有相 關,如果有一篇文獻中同時引用兩篇文獻,那這兩篇文獻在內容上也可能有關 15.

(30) 係;5.所有引用的重要性都是均等的:引用文獻的位置不同其重要性可能不一 樣。 (註22). 在現今引文索引資料庫發達的同時,許多引用文獻漸漸地變成了機器化的統 一數據,因此許多研究者尌會自然而然的使用這些數據進行分析,雖然對於研究 者而言使用上方便快速了許多,但針對上述所言,在使用引文分析研究時,其中 還須考慮到許多隱藏的問題。. M. H. MacRoberts 和 B. R. MacRoberts 在 1996 年針對引文分析法的研究提出. 政 治 大 有完整呈現其引用的文獻;2.引用的偏見:有些作者會刻意引用或不引用某些文 立. 了如下許多問題:1.使用了文獻但沒有寫出:他們發現有許多引用者忽略或者沒. ‧ 國. 學. 獻;3.二次引用:作者並沒有觀看原始全文,而是引用別人已整理好的資料;4. 非正式傳播的資料並沒有被引用:如電話交談、信件來往等資料;5.引用動機:. ‧. 引用文獻的動機對於作者引用此文獻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也是非常複雜的;6.. sit. y. Nat. 引用的比率會隨著國家、時間、和文件的類型等而改變;7.自我引用:自我引用. n. al. er. io. 是一種過分的行為,它會讓作者的行為變的不透明,也間接的膨脹自己的研究;. v. 8.讀者群的大小:有些研究領域範圍較小,因此文獻的使用率也會出現誤差;9.. Ch. engchi. i n U. 傳統上有不引用的習慣;10.文獻的忽略:可能會忽略不重要的文獻;11.資料偏 見:對於資料選擇的範圍有特定的喜好,例如:只使用名聲較好的期刊做研究; 12.技術的問題:可能原始資料顯示不周全或錯誤,或者資料庫建檔錯誤等。 (註 23). 1999 年劉青與張海波也針對引用行為提出四種情況:1. 隱含引用:隱含引 用是指來源文獻的內容涉及到了某篇或多篇文獻的內容(或者說受其影響和助 益),但作者卻沒有在參考文獻中明確將其列出的現象;2.轉引現象:轉引是指來 源文獻的作者由於某種原因不能得到引文完整內容,從而引用了該篇引文文獻中 轉錄引文內容的現象;3.自引現象:在引用文獻的行為中,限於主體本身範圍內 16.

(31) 的引用稱為自引;4.策引現象:策引是指作者出於某種策略上的需要,如引用權 威、名家的作品以求抬高自己論文的地位等而有意列舉的並非與撰寫的論文主題 有關的原始文獻,這純粹是一種虛假引文,應予以社絕。(註24). 而蔡明月則綜合各家的說法後提出在引用文獻分析研究中最受爭議的四種 問題,此四種爭議為:1.自我引用;2.引用錯誤;3.引用均等;4.二次引用。. 1.. 自我引用:自我引用是引用文獻研究中最為人詬病之處,作者藉由大量 自我引用,膨脹其被引用次數並誇大其貢獻。. 2.. 政 治 大 引用錯誤:雖然有編輯依標準書目針對文章的引用書目加以修正,但引 立 用錯誤率仍然高居不下,以致無法證明引用文獻分析的有效性。. ‧ 國. 學. 3.. 引用均等:將所有引用的文獻是為同等重要。一篇文章包含許多部分,. ‧. al. er. io. v. 二次引用:作者並未真正參考原始文獻,這種引用行為是一種蓄意的隱. n. 4.. sit. Nat. 因為引文位置而重要性不同而產生許多誤差。. y. 如:導論、研究方法、結果與結論等,引用的數量常常不只一次,且會. 瞞與欺騙。(註25). Ch. engchi. i n U. 2002 年 Ronald N. Kostoff 提到引文分析是由兩部分所組成:第一部分是以 文獻的引用文獻數量加以分析,此分析將會因為目的的不同而改變。第二部分是 把這些被用來計算的引文數量與本文作比較與了解之間是否有規律關連的過 程,此部分的研究是要去了解如何賦予這些引文數量意義。(註26) Kostoff 透 過 SCI 中的文獻進行分析並針對引用文獻分析的問題提出了四項建議以提高文 獻的品質:1.透過專家評估將會平均掉個人的一些偏見與主觀意識;2.在比較的 過程中將會給予文獻一個熟悉的常態準則;3.在檢索的過程中文獻的常態性是非. 17.

(32) 常重要的,因此在原始的文獻中尌要保持正確的格式;4.如果貢獻者能夠提出常 態化規範的文獻那將針對未來的研究可提出高品質的統計分析。(註27). 2007 年常思敏也利用自身多年的審稿經驗提出了六種學術不端行為的類 型:1.誘引:為了某種目的,誘導或迫使作者在論文中引用特定或某一範圍內文 獻的行為;2.匿引:在文獻中採納了他人的論述,吸收和利用了他人的研究成果, 卻故意不將其作為參考文獻列出的行為。反映作者的研究態度欠缺嚴謹,也對他 人研究成果不尊重;3.轉引:作者沒有親自查閱原始文獻,直接從其他參考文獻 中轉錄;4.濫引:故意把一些與文獻主題無關的文獻作為參考文獻,此行為會使. 政 治 大. 參考文獻失去本質的意義;5.崇引(策引):作者為了某些需要而故意引用或僅引. 立. 用名人或名刊資料的行為;6.曲引:根據自身論點的需要,對他人觀點斷章取義,. ‧ 國. 學. 進行不公正的引用或歪曲性評價的行為。這些參考文獻的不良引用行為有其深刻 的社會、經濟和歷史原因,會隨著文獻的發表而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必須採取一. ‧. 定的措施,防範這些不端的行為產生。(註28). sit. y. Nat. al. er. io. 綜合上述所說的引用分析研究問題不難看出,許多的問題都與作者的引用行. v. n. 為有密切的關係,誠如 Smith 所說的:「我們對於作者引用行為的了解永遠不足. Ch. engchi. i n U. 夠。」 (註29) 因此,為了瞭解引文多方面的行為,我們必須透過許多引文分析 的實證研究加以測詴與了解,來加強實證方法的可行性。. 三、. 引用文獻的動機. 前述曾提到引用文獻分析法的問題,追根究抵其癥結乃出於對作者引用行為 及引用動機的了解不足,因此部分學者開始將對引用文獻的注意力由”計算其數 量”轉為針對”文獻的品質”,由”數據資料”導向轉為以”人”為導向。此外,探究引 用文獻的動機,也可說是在確認引用文獻分析的有效性。因此,在進行引用文獻. 18.

(33) 分析之前,了解作者的引用動機實屬必要。以下針對學者依據自己的觀點或藉由 分析文獻等方式,對引用文獻行為及動機進行探討,了解引用文獻資料的動機。. 1965 年 Engene Garfield 列舉了 15 個作者自我引用或引用他人作品的可能原 因(註30) ,並說明每個作者都將同時使用 2 個或二個以上的動機。此外,Weinstock 也提出贊同的看法 (註31) ,15 個動機如下所示:1. 對先前學者的尊敬;2. 對. 相關作品贊同與肯定;3. 確認研究方法和工具等;4. 提供背景資訊;5. 針對自 身先前的作品作修正;6. 修正他人的研究;7. 批判前人的作品;8. 為自身主張 提出佐證;9. 預告新作品;10. 替未被廣為傳播或少見的引用作品或索引提供引. 政 治 大. 導或補充;11. 對相關數據或事實的驗證;12. 辨識研究想法或觀念的原始出處;. 立. 13. 查核概念名稱或術語的原始來源;14. 否認他人的著作或觀念;15. 否認他. ‧ 國. 學. 人優先提出某主張。. ‧. Engene Garfield 是引用文獻研究方面的先驅者,也可能是最早注意到引用動. sit. y. Nat. 機此方面問題的學者,因此許多學者在進行引用動機研究時,幾乎都會引用此篇. al. er. io. 文獻。1994 年 Baird 和 Oppenheim 針對各方面引用文獻問題的研究加以整理過. v. n. 後(註32) ,提出了 17 種不同的情況,發覺其結果與 Garfield 所提出的意見幾乎. Ch. engchi. i n U. 有一半是相同的,可見其在引用動機方面的研究是相當重要的。. 1985 年 Brooks 詴圖透過實證研究建立引用文獻動機的分類指標(註33)。 在其研究中,Brooks 收集 20 個不同領域學者的 437 篇引用文獻,提出七種引用 類行讓學者藉以描繪其引用動機。(註34) 這七種動機為:. 1.. 新穎性:告訴別人自己所參考的資料的新穎性,因此只引用最新的資 料,以彰顯自己搜集資料的新穎程度。. 2.. 負面證據:引用負面證據來批評、改正、否定或反駁他人的作品。. 19.

(34) 3.. 操作型資訊:當沿用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方法、結果、參考工具或結論 為自己的研究工具時必須標註。. 4.. 說服性:引用別人的文章來當成說服的工具。. 5.. 正面評價:對同類型的文章或相近的研究成果,表達尊敬及給予正面 評價。. 6.. 提醒性:引用別人的文章以提供讀者對背景資料、原始資料和最新資 料的注意。. 7.. 社會認同:為了得到學術上同儕的認同而引用某些大家認為重要的文. 政 治 大 1986 年 Brooks 針對上述的研究,進行更進一步的探討,提出有 70.7%的參 立 獻。. ‧ 國. 學. 考文獻都擁有超過一個以上的動機。(註35) Brooks 將上述這 7 個動機經過因 素分析過後分為 3 個群組:(1) 說服性、正面評價、新穎性、社會認同。(2) 負. ‧. 面證據。及(3) 提醒性和操作型資訊。負面證據的參考文獻通常被發現在使用於. sit. y. Nat. 補償正面評價、新穎性、社會認同的參考文獻。第一個群組是被說服性所控制,. al. er. io. 這四個動機有著強而有力的相互關係。第二個群組提供的是反面的資訊,是一個. v. n. 分散的動機。而第三個群組則是提供最新消息、背景等資料,他的特點是「服務」 ,. Ch. engchi. i n U. 只不過是提供讀者的背景知識。Brooks 的研究中指出,引文動機中以上述「說 服」的動機出現次數最多。Brooks 的研究提出了在引文動機中,作者的引用是 複雜的,且表面上來看是有對立性的,這是之前的理論文獻都沒有提出證據證 明,這也證明了在多樣的引文動機中複雜的相互作用是具有優勢的。. 1988 年,M. H. MacRoberts 和 B. R. MacRoberts 在研究中提出,不僅要針對 被引用的文獻探討其動機,也要針對不被引用的文獻進行探討為什麼作者不引用 他。其研究結果顯示,作者之所以引用某些文獻而不引用某些文獻,主要是為了 說服他人、提供最新資料、以及作者當時受到此研究領域環境的影響。因此,被 引用的文獻並不一定比沒有被引用的文獻好,其間的差別可能只在於該文獻對文 20.

(35) 章寫作時是否有用而已。 (註36)M. H. MacRoberts 和 B. R. MacRoberts 並在 2010 年針對沒有被引用的文獻與很少被引用的文獻進行一實證的研究,透過研究 Thomson Reuters 資料庫和 Google Scholar 中的期刊加以比對顯示:1.有許多文獻 在本文中有被使用但卻沒有在引文中出現;2.有被 Thomson Reuters 所收錄的理 論型/分析型期刊會被顯著地引用,但沒有被 Thomson Reuters 收錄的期刊將很少 被引用;3.引用率低的文章其被使用率也很低。 (註37) 此研究證明文獻被資料 庫的收錄將會提高其被後人引用的動機。. 2006 年,Rong Tang 選取 49 位生物學領域作者和 50 位心理學領域作者最新. 政 治 大. 發表的論文,詢問這 99 位作者的引用動機,並請每位受詴者對於其每個引文給. 立. 予重要性判斷,結果顯示引用文獻對於本文的重要性是受多種因素影響,顯示其. ‧ 國. 學. 引用行為的複雜性。 (註38). ‧. 2008 年 Bornmann 和 Daniel 提到科學家的引用動機不僅是關於知識上和受. sit. y. Nat. 同儕積極地引用所影響,也包括一些非科學上的因素,他們提出了七種引用因素. al. er. io. 說明引用者會依據這些因素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引用行為,此七種因素如下:1.. v. n. 時間因素:現代的出版品越多,被引用的機率尌會越高,現在越被頻繁引用的文. Ch. engchi. i n U. 獻,在未來尌越容易被引用;2.領域因素:在同一個領域的研究者會頻繁的引用 自己領域中最新的文獻;3.期刊因素:期刊的檢索方便性、高可見度和其品質的 影響力,都會影響文獻被引用的機會;4.文獻因素:文獻的性質,如:評論性文 獻、方法性文獻、研究性文獻等,也會引響被引用的機會;5.作者/讀者因素:作 者的寫作語言和文化背景都會影響文獻的引用機率;6.出版品的可利用性:文獻 獲取的方便性和出版的媒體形式是否大眾化等都會影響被引用的機率;7.技術問 題:引用文獻的錯誤率也可能影響其被引用的機率。(註39). 馬鳳和武夷山於 2009 研究則指出,引用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有: 1.理性因素,如引入他人提出觀點、方法,將他人的分析數據、論證作為文章的 21.

(36) 依據等;2.社會因素,如透過文獻引用建立與他人的聯繫,提高論文的錄用率等; 3.隨機因素:如文獻的可獲得性,引用習慣等。引用可能是關於上述的因素,也 有可能是這些因素不同程度的組合。(註40). 由上述所示,一般而言,作者引用他人文章的目的可能是批評前人的著作、 以前人著作為基礎、利用前人著作來增進自己的論點、或者是肯定前人的著作; 有時作者引用的目的則只是為表示作者有廣泛地閱讀與其研究相關的作品。引用 文獻的動機是相當複雜的,很難精確地了解作者引用某篇文章的真正動機,因為 引用行為是一種作者自由心證的行為,因此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即是希望藉由分析. 政 治 大. 引文的類型來探討臺灣社會科學學者的引用特性,進而判斷引用文獻分析對於學. 立. 術傳播的意義。. ‧ 國. 學. 第二節 文獻引用類型實證研究. ‧. y. Nat. 一般人相信從文章內容的引用文獻可推斷出引用資料的動機、目的和引用的. er. io. sit. 功能。引用行為通常是來自於文章的作者。但是雖然在傳統的描述上作者有說明 引用了什麼文獻,但是卻很少證據顯示為什麼要引用此篇文獻。(註41) Forst. al. n. v i n 也提到,引用文獻的功能是相當複雜的,只能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相關資訊,但 Ch engchi U. 是很少研究將引用文獻的功能做分類,並設計出適合的分類準則。 (註42) 部分 學者曾發展一些適用於不同領域的引用文獻類型,企圖說明各領域的引用文獻的 功能及引用文獻與本文之間的關係,以增進對引用文獻本質的認識。以下將逐一 介紹各個著名的實證研究。. 1965 年 Lipetz 從物理學期刊中選出 60 篇文獻,從 750 個不同的引用文獻中 分析出 4 大類及 29 個小類等不同的引用類型,來探討引用文獻與本文之間的關 係,詳細類目如下表 2-2-1 (註43):. 22.

(37) 表 2-2-1. Lipetz 所提出的引用文獻類型一覽表. 一、 文章原始貢獻 與目的. 二、 文章非原始的 貢獻. 1.. 觀察現象的描述。. 2.. 資料的轉換。. 3.. 解釋。. 4.. 假說或理論. 5.. 理論中的推估。. 6.. 預測。. 7.. 定義或標記。. 8.. 實證技術的狀態。. 9.. 評論性文章。. 10. 書目。 11. 文獻的累積。. 三、 文章與引用文. 政 治 大 具有相同的內容。. 12. 其中有一位或者多位作者相同。. 立13. 14.. 獻的關係. 是摘要或者濃縮。. ‧ 國. 16. 延續關係。. 學. 15. 錯誤。. ‧. 17. 為先驅關係。 18. 包含。. sit. io. 21. 評論或比較。. er. 20. 區別。. y. 19. 註記。. Nat. 四、 引用文獻在文 章的性質. n. a l22. 應用。 v i n Ch 23. 改進或修正。 U i e h n c g 24. 取代。 25. 提升或降低精準度。 26. 改變應用範圍。 27. 質疑。 28. 肯定。 29. 反駁。. Lipetz 是最早針對引用類型進行闡述,此後,出現了大量關於引用行為的調 查和研究。 (註44). 23.

(38) 1975 年 Murugesan 和 Moravcsik 從物理學文獻中,測量其引用特性,分析引 用文獻與本文之間的關係,他們採用了二種分類準則將引用文獻分為五種類型, 其結論有下列五項類型:1.概念或操作:是澄清理論的概念或者只是一種工具或 一種選擇的方法;2.深入的與表面的:深入引用理論發展的根本或者是表面性引 用來比較某些特定的結果與結論;3.演進或列舉:是延續研究或參考研究;4.肯 定或否定:批判文獻;5.多餘性的:沒有明確被利用。(註45) Murugesan 和 Moravcsik 覺得許多引文的不同性質在多數引文含意中被忽略。. 同一時期,Chubin 和 Mortra 也提出了與 Moravcsik 和 Murugesan 相似的類. 政 治 大. 型(註46),認為引用文獻的顯著目的只有兩種,肯定或者否定原著言論,肯定. 立. 原著言論又分成基本與輔助二種引用文獻;基本的引用文獻又分成不可或缺的與. ‧ 國. 學. 附屬的二類。輔助性引用文獻分為附加與循例二種。而否定的引用文獻則分為部 分否定與全部否定兩種,Chubin 和 Mortra 也提到引用的現象會隨文章的形式和. ‧. 內容而異,而大部分的引用文獻通常屬於肯定的基本的不可或缺的引用文獻,其. y. Nat. 引用文獻. n. al. 肯定的. 基本的. 不可或 缺的. 附屬的. Ch. engchi. 輔助的. 附加的. er. io. sit. 類型構成下圖 2-2-1 Chubin 和 Mortra 提出的文獻引用類型:. i n U. v. 否定的. 部分. 全部. 循例的. 圖 2-2-1 Chubin 和 Mortra 提出的文獻引用類型 1975 年 Cole 詴圖從 Merton 的理論中找尋其引用文獻的分類類型,Cole 提 出引用文獻的分類類型與特點如下:1.部分相關文獻並沒有清楚的分析規則;2. 24.

(39) 支持作者的想法與解釋;3.發展作者的概念;4.發展或修改理論,或使用作者自 己的理論;5.使用在研究的結果解釋;6.使用在公式化的研究問題;7.企圖測詴 引用的理論;8.企圖測詴理論的各部分;9.批判裡論;10.其他。(註47). 1976 年 Voos 和 Dagaev 針對生物學、醫學與物理學方面的期刊中挑選出被 告高度引用的文章進行引文分析。他們將文章區分為四個部分,即導論、研究方 法、結論、討論,計算各分區的引用文獻次數,探討引用文獻的區域跟本文之間 的關係,從四區的平均數中發現,這些被高度引用的期刊大多被引用在導論的部 分,其次是結論。只有物理學期刊被引用較多在研究方法的部分。此研究證明引. 政 治 大. 用文獻的價值是可以從引用文獻出現在本文中的位置來計算中得出。(註48). 立. ‧ 國. 學. Hodges 於 1978 年針對一些主題領域的文獻進行分析並設計出十項有關引用 文獻的基本類型,為後來的研究提供指標,此十項類型如下:1.證據(evidential);. ‧. 2.提供一般資訊;3.歷史回顧;4.血緣性、傳承(sibling);5.批判;6.確證;7.特殊. er. io. sit. y. Nat. 資訊;8.文件性;9.方法論;10.修正性。(註49). 1979 年 Frost 研究科學和人文學之間的引用規則是否有所不同,並針對. al. n. v i n Magee(註50) 和 Herlach(註51) C h 研究科學引用文獻的功能與科學家之間的 engchi U. 關係研究作發展,提出一份適合文學領域研究的引用文獻類型功能表,並應用於 德國文學的出版作品上,且從中了解科學與人文學間的引用行為是否相同或者有 爭執,及兩學科間使用原始文獻或二次文獻上是否有所不同,Frost 將文學的引 用類型分為三大類:1.引用原始的資料文件;2.引用二次資料文件;3.其他除了 原始與二次資料之外的文件(註52),其詳細類型如下:. 一、 1. 2.. 原始文件:引用文學的原始資料或信件等。 去支持原作者的意見或者事實; 支持非本文核心主題的意見; 25.

(40) 3. 二、 1.. 2.. 3.. 支持非本文核心主題的事實。 二次資料:引用先前的學術研究。 作者對引用的文獻不表示贊成或不贊成; a、 對其他學者表示尊敬; b、 顯示目前最新的研究、意見或某主題的觀點; c、 去探討詞彙的意義或此詞彙第一次出現的時刻; 作者對引用的文獻表示贊成; a、 支持作者的意見; b、 支持作者的事實描述; c、 針對未來提出想法; d、 承認在智慧上有受惠; 作者對引用的文獻表示不贊成 a、 反對作者的意見; b、 反對作者的事實描述;. 政 治 大. 立. 其他除了原始與二次資料之外的文件。. ‧. 提出更進一步的資料; 提供書目資訊。. sit. y. Nat. 1. 2.. ‧ 國. 三、. 學. c、 表達混合的意見(部分贊同)。. al. n. 學引用多屬於事實的引用很不一樣。(註53). Ch. engchi. er. io. Frost 的研究尌結果顯示文學引用多屬於引用先前學者的意見或觀點而與科. i n U. v. Peritz 於 1983 年提到文獻引用的作用是相當大的。大部分的文獻在進行討 論、建議或使用一些引用,其分類都包含以下一個或多個目的:1.去增加引文工 具的價值;2.去強調文獻中引用的品質,使之能夠使其文獻更加清楚;3.去了解 引用的動機;4.清楚描述文獻中各部分的引用規則。但他也提到引用文獻分析無 法評估文獻引用品質和內容的完整動機,因為引用文獻包括了個人的主觀意識和 主題的深入概念;且沒有清楚的引用規則去比較在不同領域的作者是否適合一般 的引用類型分類,即使嚴格的引用類型分類也要先假定文章的標準結構與引用參 考資料的位置是否有關。(註54). 26.

(41) Peritz 進行五種社會科學和其相關領域期刊的實證研究,並針對 Hodges 的 引用類型進行修正與補充,進而提出一個清楚的引用功能分類系統。Peritz 將引 用文獻類型分為八類,分別為(註55):. 1.. 提供研究的動機與問題設定:作者利用他人的研究來針對自身的研究問 題進行支持與敘述,通常會與研究問題相關;. 2.. 提供背景資訊:包含引用文件的基本資料調查或支持方法與結論的事實 資訊,也包含提供被比較的文獻其背景資訊的引用,通常為事實性的研 究報告,如:人口調查,或者針對研究的特定名稱進行背景定義;. 3.. 政 治 大. 提供研究方法:此指引用文獻是為了描述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可以再被. 立. 細分為提供研究的設計(包含提供研究的結構)與提供分析方法(包含提. ‧ 國. 學. 供方法應用在一些考慮的原因);. 比較:引用文獻是可以被拿來比較、支持、反對或者修正;. 5.. 爭辯、思考與推測:此類引文類型包含使用引文支持假設,或建議未來. ‧. 4.. y. Nat. n. al. er. 文件性資料(Documentary):這裡使用的引文指的是原始數據(例如:官. io. 6.. sit. 的研究與推測;. i n U. v. 方統計出版品),去描述文獻中各部分的使用資訊或使用這些數據做二 次分析; 7.. Ch. engchi. 歷史回顧:此類型引文回溯主題的歷史,或介紹主題的開拓者。通常很 困難去決定此類引文是歷史回顧或只是提供研究動機,與研究問題密切 聯繫時都應該將它置於研究動機;. 8.. 其他:此類型引文是指與議題沒有直接關係;只提到相關的領域,企圖 用不同的方法對照與分析。. Peritz 所提出的八種類型其目標是要達到了解一些複雜的主題,其作者主觀 的判斷,企圖降低主觀判斷的情形發生,以辨識一些特殊且有意義的引用行為, 並將各引用文獻之特色加以區分。Peritz 除了將五種社會科學和其相關領域期刊 27.

(42) 之引用文獻作類型的分析外,還針對其引用類別在本文的位置加以探討,發現引 文獻的類別與其在文章段落的位置有強烈的關係,引用文獻類別與文章段落的性 質一致性達 72%。. 根據上述學者所提出的有關各學科的引用類型,不難看出不同學科間的引用 類型都不盡相同,甚至於隨著時間的演進,各學科的引用類型也跟著有些許的改 變或修正。而本研究由於是針對社會科學各學科的引用文獻作探討分析,並針對 引用文獻在本文中的位置加以探討研究,因此,本研究擬採用 Peritz 的模型來對 引用文獻做分類,不僅是因為 Peritz 是針對社會科學學科所提出的專門模型,也. 政 治 大. 是因為 Peritz 所提出的模型透過修正先前模型的缺點並提出更深入的類型,在學. 立. 科的適合性、類型的完整性、時間性上來說,Peritz 所提出的引用類型模式將會. ‧ 國. 學. 是最適合本研究的參考模型。. ‧. 第三節 臺灣社會科學引文分析研究. y. Nat. er. io. sit. 引用文獻可以說是一種溝通行為,也是學者查詢資料的重要途徑之一。除了 不同領域的學者,其溝通方式與行為會有所差異外,在不同國家和文化環境中,. al. n. v i n 學者的溝通行為自然也會不同。因此,研究不同國家各學科學者的引用行為是項 Ch engchi U. 相當重要的課題。本研究欲透過引用文獻分析法研究臺灣社會科學引用文獻之類 型,本節將針對國內使用引用文獻分析法研究社會科學學科的實證性研究,探討 臺灣社會科學之引用特性,以了解臺灣社會科學學科研究之演進與變化。. 2001 年蔡佳玲針對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論文引用灰色文獻做一分析,瞭解社 會科學整體研究使用灰色文獻的概況。該研究採用引用文獻分析法分析教育學、 經濟學、政治學、人類學與社會學 1995-1999 年間的期刊論文。期刊樣本以國科 會期刊評比排序之結果為研究對象,於各該學科挑選前 10 種期刊。其研究結果 顯示:以引用資料類型而言,社會科學期刊論文引用灰色文獻資料類型以政府出 28.

(43) 版品最高。教育學、人類學以引用博碩士論文為主,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以 引用政府出版品為主。尌引用語文而言,社會科學期刊論文與各學科引用灰色文 獻之語文皆以中、英文為主。以引用數量分析而言,社會科學期刊論文引用灰色 文獻數量比例為 13%。尌引用年代而言,社會科學期刊論文引用灰色文獻之年代 以 1990-1994 年為主,各學科皆以引用 1990 年以後文獻佔多數,顯示社會科學 引用灰色文獻以近十年的文獻為主。(註56). 2003 年曾國琳藉由分析論文中的引用文獻,瞭解臺灣傳播研究之引用文獻 特性,並探討最常被學位論文引用的文獻,其所建構的傳播知識學術交流結構樣. 政 治 大. 貌,以及觀察近年來傳播研究主題典範的遵循狀況與演變情形。該研究樣本是以. 立. 「國家圖書館資訊網路系統」裡「博、碩士論文資訊網」線上資料庫所儲存的. ‧ 國. 學. 87 至 90 學年度的論文,以亂數表隨機抽出其中 100 本論文進行分析。研究結果 發現,以被引用年代而言:1997 年至 2001 年所發表的文獻是最常被引用的。出. ‧. 版類型方面:臺灣學位論文在進行傳播現象研究時,是以圖書及學位論文兩大類. y. Nat. sit. 型的出版物為主要引用來源。灰色文獻被引用比例為 27%。中文為被引用最多的. n. al. er. io. 語文。該研究並提出傳播研究在運用其他學科知識、使用的研究方法與熱門研究. i n U. v. 主題上,有因時代的不同,而發生典範轉移的情形。(註57). Ch. engchi. 2005 年劉瑞珍藉由引用文獻分析法,深入分析圖書資訊學學位論文被引用 的狀況,該研究針對我國圖書資訊學 1999 年至 2004 年 6 月間之期刊文章引用學 位論文進行研究分析,而研究結果發現,圖書資訊學各期刊之總引文量與總引用 學位論文量並非成正比;平均每篇文章引用學位論文量為 0.74 篇。於引用文獻 方面,以引用英文文獻為多;但引用之學位論文則以中文為主。尌資料類型而言, 中文學位論文以碩士論文為主;英文則以博士論文為多。(註58). 2006 年張瑜倫探討 2003 至 2005 年間,採引用文獻分析法分析臺灣圖書資 訊學碩士論文在引用格式、引用錯誤、高度被引用之期刊與作者、以及二次引用 2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ubstance) is matter that has distinct properties and a composition that does not vary from sample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Strategy 3: Offer descriptive feedback 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enabling strategy). Where the

Now,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wire S since it has a much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light bulb. The light bulb does not glow because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it

There are existing learning resources that cater for different learning abilities, styles and interests. Teachers can easily create differentiated learning resources/tasks for CLD and

• Thresholded image gradients are sampled over 16x16 array of locations in scale space. • Create array of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important and satisfaction analysis of experiential marketing in traditional bakery industry by using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