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擺脫代謝症候群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擺脫代謝症候群"

Copied!
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擺 脫 「 代 謝 症 候 群 」

你,開始了嗎

你是否有肚子愈來愈大,衣帶漸寬的情形? 你是否每天大魚大肉無禁忌?蔬菜水果丟一旁? 你是否總是藉口忙碌,無暇安排運動? 小心,代謝症候群正悄悄找上你。 常見到許多體重過重被醫生安排來找營養師的病人,年紀輕輕正值壯年,但抽血報 告卻有許多紅字,此時若不能下定決心減重,並將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改變,下半輩 子將會與慢性疾病相伴。 國人十大死因中排名第二、三名的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和第五名的糖尿病皆與肥 胖、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有關,這些指數的異常統稱為「代謝症候群」,也是這些 慢性疾病處於蠢蠢欲動準備動員的狀態。符合以下條件的三項以上即為代謝症候群: 危險因子: 腹部肥胖:腰圍:男性>90 公分(35.5 吋)女性>80 公分(31.5 吋) 血壓偏高:收縮壓>130 毫米汞柱,舒張壓>85 毫米汞柱 空腹血糖偏高:>100(毫克/100c.c.) 血脂異常: 三酸甘油酯(TG)偏高:>150(毫克/100c.c.)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偏低:男性<40(毫克/100c.c.)女性 <50(毫克/100c.c.) 備註:上述危險因子中「血壓上升」、「空腹血糖值」上升之判定,包括依醫師處方使用 降血壓或降血糖等藥品(中草藥除外),血壓或血糖之檢驗值正常者。 要控制代謝症候群首要條件就是減重,有些人覺得自己的體重還在理想範圍而不以 為意,但腰圍超過標準就是危險的開始,減低體重可以讓異常的數值有回復正常的機會。 現代人多外食,且不時會有應酬、聚餐,雖然做足了面子,卻搞壞了身子。想調整飲食,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著手: 1. 拒絕零食、點心及飲料:零食、點心皆是高油高糖的食品,小小一份可能就有一碗 飯的熱量,成分若有含豬油或反式脂肪則對心血管有很大的影響;飲料不論是珍珠奶茶、 汽水可樂、包裝果汁或是酒類都是多餘的熱量,且高糖或酒精攝取皆會造成三酸甘油酯 增加,指數偏高的人應盡量避免,若真的要喝,請以無糖的茶飲代替。 2. 盡量減少外食、應酬及小吃:台灣小吃好吃就在於鹽分高和油脂高,像是鹽酥雞、 滷肉飯、蚵仔麵線、大腸包小腸、蔥油餅、燒餅油條、生炒花枝…等,若有勾芡,還藏 [ 發表醫師 ] :鍾偉文 醫師(營養室) [ 發布日期 ] :2011/5/2

(2)

了澱粉在裡面;有湯的,若全部喝完,一天的鹽量攝取必定破表。而應酬聚餐免不了燒 肉、火鍋、吃到飽,大量的肉類攝取不但會增加血膽固醇,也增加了熱量;加工食品、 火鍋料也是潛藏危機的高熱量食物,盡量以蒟蒻、菇類、蔬菜做為主要食材攝取;盡量 避免去「吃到飽」的餐廳,不要為了吃夠本而多吃了好幾倍的熱量。養成固定在家用餐 的習慣,唯有自己煮才能控制份量並選用清淡的烹調方式。 3. 增加蔬菜攝取、適量攝取低脂奶、水果和堅果類:蔬菜是低熱量的食材,其所含的 豐富纖維質也能降低血膽固醇和延緩飯後血糖上升,盡量多選用各種不同的蔬菜做菜色 的變化。蔬果、牛奶和堅果類含有豐富的礦物質--鉀、鈣、鎂等,對高血壓的控制有幫 助。飲食控制時,二餐之間若覺飢餓,可吃一個水果做為點心或吃涼拌菜、蔬菜湯止飢; 少量的堅果類(一小把)攝取並減少烹調用油是好的,但過量的堅果類也是高熱量的來 源,需特別留意。當然宵夜是一定要避免的,睡前可喝一杯低脂奶或加點麥片替代宵夜。 除了飲食控制外,戒菸、壓力調適和適度的運動也是維持健康的重要條件。中度運動如: 慢跑、游泳、騎腳踏車等可幫助熱量的消耗,也可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減重是需 要持之以恆的意志力和家人朋友的支持,定期量測體重和腰圍,時時提醒自己要注意, 這樣才能遠離慢性疾病的纏身,擺脫「代謝症候群」,擁抱美好的生活!! !!健康文章內文主要提供民眾降低對疾病因不了解產生之不安和恐懼,但不可取代實際的醫療行 為,所以身體如有不適請您前往醫院就醫治療。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一個漢堡包中的生菜重 50 g,準確至最接近的 g。下列哪一項不可能是該漢堡包中生菜

低脂奶類

黑木耳 (Auricularia polytricha) 是台灣普遍的食用 菌之一,為一種低熱量的食品,亦是一種富含食用纖維及

 一般飲食中,都會攝取些微的葉黃素,由於葉黃體

 結果顯示,進食蘋果後, 14 位受試者中有 12 位血液

 熱水可令喉管及裝置釋 出更多雜質,應避免從 熱水水龍頭取水飲用或

但它不屬於水果或蔬菜 類。因為它沒有蔬菜或水 果般的營養價值。 它比較 應該像食用油 少量使 –

「六氣治臟法」 ,用六字訣進行補瀉。高子所論,比其他書詳細,他包括藥量和 補瀉調節的問題。其次「導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