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情人間困擾揭露預期在大學生成人依附關係與關係滿意度之中介效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情人間困擾揭露預期在大學生成人依附關係與關係滿意度之中介效果研究"

Copied!
18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王櫻芬 博士. 情人間困擾揭露預期在 大學生成人依附關係與關係滿意度之 中介效果研究. 研究生:楊漢章 撰. 中華民國ㄧ○三年一月.

(2)

(3) 謝誌 記得在研究將近尾聲階段,指導教授曾告訴我: 「感覺寫這份論文不只對你 的研究寫作能力有幫助……」,起初我不確定除了研究寫作能力之外的幫助是什 麼?偶然翻閱顏志隆老師於 2011 年出版的<傻瓜也會寫論文:社會科學學位論 文寫作指南>中一段文字,將論文寫作比喻成人生修行道路,幫助我重新架構這 個過程,並推敲那句回饋的意涵。用自己的比喻來形容過程中的經驗,初次撰寫 學術論文的學習路途上,學習的過程就像是嬰兒學習爬行,每一步都十分艱難。 學步的方法千奇百怪,有的方法走得快而不穩,有的方法則走得慢而踏實。指導 老師教導我重新學習以正確的步伐去探索這個全新的世界。途中落後了、跌倒了 之後的挫敗感,老師給予接納和鼓勵,並帶著我去面對實際的困難與複雜的感受。 雖然過程十分煎熬,但是我很慶幸選擇了櫻芬老師作為指導教授,教導我用「理」 表達自己的想法,也教會我去面對人生的困境。 此外,亦感謝兩位口委王慶福老師與韓楷檉老師,不僅撥冗審查評定量表, 亦針對論文內容提供不同面向的建議,使我有機會改善不同的瑕疵。王慶福老師 的提醒,鼓勵我要以宏觀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研究,思考進一步後續研究的可能性。 而韓楷檉老師則提醒我各種研究細節的重要性,使我更了解要完成一份面面俱到 的且有品質的研究著實不易。另外,感謝兩位實務工作者欣蓮學姊與威成的協助, 不僅審查評定量表,提供豐富的建議,並且分享自身論文寫作的經驗與心得,皆 有助於順利完成此研究。 同時,感謝所有在過程中同意讓我前往課堂施測的老師,您們的同意使我 有機會,邀請各地不同學校的大學生參與這份研究調查,在此感謝以下諸位老師, 包括(註:依姓名筆劃排序) :王懋雯老師(臺北市立大學) 、吳昌期老師(國北 教育大學)、李家宗老師(臺中教育大學)、李惠美老師(輔仁大學)、林玥好老 師、林麗姍老師(中央警察大學) 、柯慈珊老師、洪碧卿老師(朝陽科技大學)、 翁慧圓老師(中山醫學大學) 、張治遙老師(南臺科技大學) 、張祐銘老師(朝陽.

(4) 科技大學)、張德勝老師(東華大學)、陳玉娟老師(臺中教育大學)、陳斐虹老 師(朝陽科技大學) 、傅瓊儀老師(大仁科技大學) 、劉秀燕老師(臺灣科技大學)、 劉曉珮老師、劉麗薇老師(朝陽科技大學) 、蔡慧玲老師(朝陽科技大學) 、蔡素 琴老師、蔡毅樺老師(朝陽科技大學) 、蕭金土老師(南臺科技大學) 、謝明昆老 師(臺中教育大學) 、謝珮玲老師(中山醫學大學) 、魏麗敏老師(臺中教育大學)。 並且亦感謝所有願意填答問卷的大學生,你們的真誠作答,讓我得以探索此現象, 並完成論文。 最後,感謝各個陪伴我走在修行道路上的前輩及伙伴。.

(5)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情人間困擾揭露預期在成人依附與關係滿意度之間的中介 角色。研究一之目的為編製三份適用於具戀愛經驗的大學生之量表,包括「情人 間困擾揭露效能預期量表」 、 「情人間困擾揭露效益預期量表」及「情人間困擾揭 露風險預期量表」。研究者以 286 名曾有戀愛經驗的大學生為樣本,進行項目分 析與探索性因素分析。研究二以 512 名曾有戀愛經驗的大學生為樣本,驗證新編 量表之信度與效度,並以結構方程模式考驗三個中介模式之模式適配程度。此三 模式分別以情人間困擾揭露效能預期、效益預期及風險預期,作為中介變項。除 了三份新編量表外,研究工具尚包括親密關係體驗量表中文版和關係滿意度量表 等量表。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一、「情人間困擾揭露效益預期量表」及「情人間困擾揭露風險預期量表」具有 良好的信度與效度。而「情人間困擾揭露效能預期量表」雖具良好的信度及 可接受的效標關聯效度,但是建構效度不理想。 二、模式一中,依附逃避及依附焦慮能直接地負向影響效能預期和關係滿意度, 但是無法經效能預期影響關係滿意度。效能預期在成人依附與關係滿意度間 未具中介效果。 三、模式二中,依附逃避會直接且負向地影響效益預期和關係滿意度,並經效 益預期影響關係滿意度。依附焦慮亦可直接且負向影響關係滿意度,但是無 法顯著影響效益預期。亦即,效益預期在依附逃避和關係滿意度間具中介效 果,但是在依附焦慮和關係滿意度間則無中介效果。 四、模式三中,依附逃避能直接影響風險預期和關係滿意度,並經風險預期而影 響關係滿意度。而依附焦慮可直接影響風險預期,並經風險預期影響關係滿 意度。亦即,風險預期在依附逃避與關係滿意度間具部分中介效果,在依附 焦慮與關係滿意度間具完全中介效果。 依據研究結果,研究者提出實務與未來研究之建議。 關鍵字:自我揭露、結果預期.

(6)

(7) Abstract The current investigation consisted of two studies. The aim of study 1 was to develop the Efficacy Expectation of Distress Disclosure to Romantic Partner Scale (EEDD-RP), the Anticipated Benefit of Distress Disclosure to Romantic Partner Scale (ABDD-RP), and Anticipated Risk of Distress Disclosure to Romantic Partner Scale (ARDD-RP). The purposes of study 2 were to (1) test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EEDD-RP, ABDD-RP, and ARDD-RP, and (2) examine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expectation of distress disclosure to romantic partner on the link between adult attachment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Three mediating models were tested through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nalysis. Model 1 tested the mediating role of EEDD-RP on the adult attachment-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link, while Model 2 and Model 3 respectively tested the mediating role of ABDD-RP, and ARDD-RP on the link between adult attachment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Participants of study 1 were 286 Taiwanese college students with romantic experiences. Data collected was analyzed through item analysis and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Participants of study 2 consisted of 512 Taiwanese college students with romantic experiences who completed 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Scale-Chinese version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Scale, in addition to EEDD-RP, ABDD-RP, and ARDD-RP.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ing: 1. The ABDD-RP and the ARDD-RP possessed good internal consistency, acceptable criteria-related validity, and a meaningful factor structure. The EEDD-RP also had good internal reliability and acceptable criteria-related validity, but had poor construct validity. 2. In Model 1, both attachment avoidance and attachment anxiety were directly related to EEDD-RP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But there was no mediating effect of EEDD-RP on the adult attachment-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link..

(8) 3. In Model 2, attachment avoidance was directly and negatively related to ABDD-RP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It also indirectly related to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through ABDD-RP. As to attachment anxiety, it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but not with ABDD-RP. That is, there was partial mediating effect of ABDD-RP on the attachment avoidance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link, but no mediating effect on the attachment anxiety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link. 4. In Model 3, attachment avoidance positively affected ARDD-RP and negatively affecte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Besides, it indirectly affecte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through ARDD-RP. Additionally, attachment anxiety positively affected ARDD-RP which, in turn, negatively affecte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In other words, there was partial mediating effect of ARDD-RP on the attachment avoidance–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link, and full mediating effect of ARDD-RP on the attachment anxiety–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link. Based on results of this investigation, suggestions for practitioners and researchers were provided. Key words: Self disclosure, Outcome expectation..

(9) 目錄 目錄…………………………………………………………………………………...I 表次………………………………………………………………………………….Ⅳ 圖次………………………………………………………………………………….Ⅴ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5. 第三節. 名詞釋義…………………………………………………………..…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成人依附之理論內涵與其研究發現………………………………...9. 第二節. 困擾揭露預期之理論內涵與相關研究發現……………………….16. 第三節. 關係滿意度之理論內涵與其研究發現…………………………….32. 第四節. 成人依附、困擾揭露與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36. 第三章 研究一「量表發展研究」之研究方法………………………….....41 第一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41. 第二節. 研究對象…………………………………………………………….41. 第三節. 研究工具………………………………………………………….....43. 第四節. 研究程序………………………………………………………...…..49.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50. 第四章 研究一「量表發展研究」之結果……………………………….....53 第一節. 情人間困擾揭露效能預期量表之預試結果………………………53. 第二節. 情人間困擾揭露效益預期量表之預試結果………………………56 I.

(10) 第三節. 情人間困擾揭露效益預期量表之預試結果……….………………62. 第五章 研究二「中介模式研究」之研究方法…..………..…………….....69 第一節. 研究架構…………………………………………………………….69. 第二節. 研究問題…………………………………………………………….70. 第三節. 研究假設………………………………………………………….....70. 第四節. 研究對象………………………………………………………...…..71. 第五節. 研究工具……………………………………………………...……..72. 第六節. 研究程序……………………………………………………...……..76.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77. 第六章 研究二 「中介模式研究」 之結果…………………..…………….....81 第一節. 新編量表之信效度分析結果………………….……………………81. 第二節. 初步分析結果……….…………………….……………………87. 第三節. 中介模式分析結果…………………………….……………………91. 第七章. 研究結果討論……………………….……………………………......99. 第一節. 量表發展研究之結果討論…………………………...…………..…99. 第二節. 初步分析結果討論……………………….………..………..…107. 第三節. 中介模式分析結果討論……………………….…………..………110.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116. 第一節. 結論…………………………………………….…………………..116. 第二節. 建議……………………………………….………………………..118. 參考文獻………………………………………………………………….………123 中文文獻……………………………………………………….……………..123 英文文獻……………………………………………………….…………..…126. II.

(11) 附錄……………………………………….………………………….……….……138 附錄一. 預試樣本之學校與學系分配表……………………………...……138. 附錄二. 預試問卷……………………………..…………………….………140. 附錄三. 量表審題之專家名錄………………………………………...……144. 附錄四. 評定問卷結果摘要表……………………………………….……..145. 附錄五. 情人間困擾揭露效益預期量表刪題前後之對照表………...……149. 附錄六. 情人間困擾揭露風險預期量表刪題前後之對照表…………..….150. 附錄七. 北部地區正式樣本之學校與學系分配………………..…….……151. 附錄八. 中部地區正式樣本之學校與學系分配………………..…….……153. 附錄九. 南部地區正式樣本之學校與學系分配……………..………….…154. 附錄十. 東部地區正式樣本之學校與學系分配……………..………….…155. 附錄十一. 正式問卷………………………………………..……….………156. 附錄十二. 大學生困擾揭露之揭露意圖分量表 使用同意書………….…161. 附錄十三. 親密關係體驗量表-中文版(ECRS-C) 使用同意書……..…162. 附錄十四. 關係滿意度量表 使用同意書……………………..…….......…163. 附錄十五 情人間困擾揭露效能預期量表基本結構之參數估計值..…164 附錄十六. 情人間困擾揭露效益預期量表基本結構之參數估計值……...165. 附錄十七. 情人間困擾揭露風險預期量表基本結構之參數估計值…...167. 附錄十八. 中介模式觀察變項之平均數、標準差、偏態與峰度摘要…169. 附錄二九. 中介模式觀察變項之相關矩陣………………...……………170. 附錄二十. 模式一基本結構之參數估計……………………...…………171. 附錄二十一. 模式二基本結構之參數估計…………………….…………..172. 附錄二十二. 模式三基本結構之參數估計…………………….……….….173. III.

(12) 表次 表 3-2-1 訪談對象基本資料摘要表……………………………...…………………42 表 3-2-2 預試研究有效樣本人數…………………………………...………………42 表 3-3-1 情人間困擾揭露效能預期量表題目分配表………………..……….……44 表 3-3-2 情人間困擾揭露效益預期量表題目分配表………………..….…………47 表 3-3-3 情人間困擾揭露風險預期量表題目分配表………………...……………49 表 4-1-1 情人間困擾揭露效能預期量表之項目分析結果摘要表……...…………54 表 4-1-2 情人間困擾揭露效能預期量表之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55 表 4-2-1 情人間困擾揭露效益預期量表項目分析結果摘要表……………...……57 表 4-2-2 情人間困擾揭露效益預期量表之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60 表 4-2-3 情人間困擾揭露效益預期量表之信度分析摘要表………………...……61 表 4-3-1 情人間困擾揭露風險預期量表項目分析結果摘要表……………...……63 表 4-3-2 情人間困擾揭露風險預期量表之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66 表 4-3-3 情人間困擾揭露風險預期量表之信度分析摘要表………………...……67 表 5-4-1 正式研究有效樣本人數……………………………………………...……71 表 6-2-1 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摘要表……………………………………...………88 表 6-2-2 變項之相關係數矩陣…………………………………………...…………90 表 6-3-1 模式一之效果檢定摘要表…………………………………...……………92 表 6-3-2 模式二之效果檢定摘要表…………………………………...……………95 表 6-3-3 模式三之效果檢定摘要表…………………………………...……………97. IV.

(13) 圖次 圖 2-2-1 揭露決定模式圖………………..………………………….………………18 圖 2-2-2 困擾揭露預決定模式………...……………………………………………24 圖 5-1-1 模式一研究架構圖…………………………………………...……………69 圖 5-1-2 模式二研究架構圖……………………………………………...…………69 圖 5-1-3 模式三研究架構圖………………………………………………...………69 圖 6-1-1 情人間困擾揭露效能預期量表之驗證性因素分析圖……………...……82 圖 6-1-2 情人間困擾揭露效益預期量表之驗證性因素分析圖……………...……84 圖 6-1-3 情人間困擾揭露風險預期量表之驗證性因素分析圖……………...……86 圖 6-3-1 模式一結構方程模式路徑分析圖………………………………...………91 圖 6-3-2 模式二結構方程模式路徑分析圖………………………………...………94 圖 6-3-3 模式三結構方程模式路徑分析圖………………………………...………96. V.

(14) VI.

(15)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主要編製「情人間困擾揭露效能預期量表」、「情人間困擾揭露效益 預期量表」及「情人間困擾揭露風險預期量表」測量大學生向情人揭露困擾的內 在認知,以及瞭解三種揭露預期分別在成人依附關係與關係滿意度間的中介效 果,研究者於下分別探究此研究主題的背景與動機、本研究之目的,最後說明本 研究重要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關係滿意度一向是評估關係的重要指標,有鑒於個人在親密關係中可以滿 足許多的需求,例如:依賴、親密(Rubin, 1970) 、激情與承諾(Sternberg, 1997), 心理學者們不斷探討如何在關係中滿足重要的需求以及提升親密關係滿意程 度。此外,Erikson 與 Erikson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指出,大學生正處於發展成熟 自我認同與建立穩定親密關係之階段,在與伴侶互動中能學習處理依賴與獨立的 需求,有助於大學生發展成熟的親密能力,滿意的親密關係能促進成熟的人格發 展,成熟的自我具有更好的親密能力(廣梅芳譯,2012)。然而,不滿意的親密 關係則會對個人的心理造成重要的壓力,成為尋求諮商專業的重要動機之一,例 如:張宜芳、鄭惠君、蕭富聰與江文賢(2012)曾針對 20 歲至 59 歲台灣成人使 用衛生署安心專線之求助原因進行調查,他們發現感情議題列為前三高之求助問 題。此外,行政院衛生署(2012)提出的全國自殺死亡統計顯示,100 年臺灣人 自殺原因「情感/人際相關」所佔比率最高(60.12%) ,且自 2007 年至 2010 年「情 感/人際相關」始終為自殺原因之冠。由此可知,個人是否能從親密關係中獲得 滿足,對個人情緒與生活具有極大影響。 為了進一步瞭解影響關係滿意度之因素,愛情領域學者從成人依附的觀點 說明兩者的關聯。 「成人依附關係」延續自 Bowby(1969)以及 Ainsworth、Blehar、 Water 與 Wall(1978)提出的依附關係,原概念主要探討主要照顧者與嬰兒間建 立起不同的互動經驗,影響嬰兒形成對自己與他人不同的內在想法,此內在想法 會影響嬰兒未來與他人的互動方式。Hazan 與 Shaver(1987)擴大依附的定義而 提出「成人依附關係」的概念,探討個體與伴侶的互動方式,指出三種不同的成 1.

(16) 人依附風格的成人,在愛情關係中有不同的想法與感受,例如:安全依附型成人 較信任情人且享受親密,逃避依附型成人害怕與情人親近,焦慮依附型成人害怕 拋棄且渴望佔有情人。隨著成人依附研究領域的發展,學者們發現成人依附關係 的差異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而有所變異,若以類型方式將成人依附內涵進行分 類,將忽略同一個依附類型之中,不同個體間可能存在的變異性。由於因素分析 方法的發展,學者逐漸探討依附類型下的共同潛在因素,並提出不同的成人依附 向度(Brennan, Clark, & Shaver, 1998; Collin & Read, 1990; Fraley & Waller, 1998)。其中以 Brennan 等人提出的「依附逃避」及「依附焦慮」兩向度架構最 為廣泛使用。在向度模式之中,依附逃避反映個人在親密關係中逃避親密的程 度,而依附焦慮則代表個人害怕被遺棄的程度。由於成人依附關係能反映個人在 親密關係的想法與感受,諸多研究顯示成人依附關係與關係滿意度具有顯著關聯 (Fraley, Heffernan, Vicary, & Brumbaugh, 2011; Mak, Bond, Simpson, & Rholes, 2010; Mohr, Cook-Lyon, & Kolchakian, 2010; Shi, 2003; Stackert & Bursik, 2003)。 除了依附關係之外,愛情領域學者普遍認同自我揭露是建立親密關係的重 要關鍵,而從自我揭露的角度探討關係滿意度(Hendrick, Hendrick, Adler, 1988; Altman & Taylor, 1973)。Fromm 認為愛情的本質會使人渴望與對方完全融為一 體,個人會期望透過性行為或是訴說個人內在世界不為人知的訊息,以消除彼此 間的界線,當雙方關係越親密,彼此越滿意(孟祥森譯,2003) 。依據 Fromm 的 觀點,除了性行為之外,在親密關係中情人會透過自我揭露,促進關係的親密與 滿意程度。早期學者針對自我揭露與關係滿意度之關聯提出諸多實證研究結果, 結果皆顯示個人揭露程度越高,關係滿意度越高(Canary, Stafford, Hause, & Wallace, 1993; Keelan, Dion, & Dion, 1998; Kito, 2005; Spercher & Hendrick, 2004)。由於成人依附關係能反映個人在親密關係中渴望或逃避親密的程度而影 響關係滿意度,以及自我揭露能提升關係滿意度,學者們好奇自我揭露在成人依 附關係與關係滿意度間的角色。目前已有相關研究指出成人依附關係與自我揭露 及困擾揭露的關聯,例如:Mikulincer 與 Nachshon(1991)發現不同的成人依附 風格影響個人採取不同的自我揭露方式,安全依附型成人認為揭露個人訊息能反 映出彼此的親密感與愛意,因此他們更願意向情人揭露更多內在訊息。逃避依附 型成人對揭露感到焦慮與緊張,其揭露意願低。對焦慮依附型成人而言,在親密 2.

(17) 關係中的揭露行為可以降低疏離感與被拋棄的恐懼,因此他們會揭露較多的個人 訊息。後續研究進一步釐清成人依附向度與困擾揭露的關聯,發現成人依附逃避 與困擾揭露具有負向關聯,也尌是個人越逃避與伴侶親密,個人困擾揭露程度越 低(Wei, Russell & Zakalik, 2005;李靜如,2007) 。Keelan 等人(1998)進一步探 討自我揭露在成人依附風格與關係滿意度的中介效果,結果發現個體揭露關於自 己的話題以及能讓對方向自己揭露私人話題(即提升對方的自我揭露)具有中介 效果,具體來說安全依附風格成人,越能揭露個人訊息且越能促使情人自我揭 露,提升親密關係滿意程度。 雖然上述文獻整體中可發現成人依附、自我揭露與關係滿意度之間的關聯 已有實徵證據支持,然而早期相關研究並未探討特定的揭露主題或是揭露行為底 下的認知思考,對關係滿意度的影響,因此無法對該現象有更完整的瞭解,以下 分別說明。首先,過去相關研究大多聚焦於探討一般性揭露主題,例如:興趣、 生命中有成尌經驗(Miller, Berg, & Archer, 1983) ,相對地忽略去瞭解向他人揭露 令自己困擾的經驗。然而,由於在親密關係中,渴望緊密結合與依賴的本質使然, Fromm 認為即使在愛情關係中,個人「顯露自己的憤怒、怨恨、全然的缺乏自 制,都會被當作親密」 (孟祥森譯,2003,p.79) ,可見在親密關係中,揭露負向 情緒或是事件等困擾,是重要的一部份。但是,比起揭露正向的經驗,揭露困擾 更容易使人審慎思考,揭露負向事件會對自己與親密關係造成何種影響,因此造 成較高的威脅感與較多的顧慮。Coates 與 Winston(1987)認為困擾揭露有利於 個人心理健康,個人會因揭露困擾而紓解內在負向情緒,然而卻可能導致兩人間 疏離,陎對此項兩難處境,他們建議個人必頇在穩定的關係,對方願意接納自己 並且願意給予完全支持的條件下,揭露內在負向情緒。綜合上述,親密關係比起 一般人際關係可能更能促使個人有更高的困擾揭露,揭露困擾訊息將有助於縮短 關係中的距離並提升親近感。但是,目前對情人揭露困擾之內涵與相關的議題, 仍缺乏充分的研究討論。 其次,基於困擾揭露較一般自我揭露具有更複雜的內在思考歷程,個人預 期揭露困擾可能產生的結果,可能影響個人揭露困擾的行為。學者們提出「困擾 揭露預期」,探討個人揭露困擾時預期揭露後的正負向的結果,對個人在一般人 際互動與諮商情境中的揭露困擾行為之影響,他們假設如果揭露困擾具有好處, 3.

(18) 可能提高個人揭露的意願,當揭露會帶來負向後果可能阻礙個人繼續揭露(例 如:Greenland, Scourfield, Maxwell, Prior, & Scourfield, 2009; Vogel & Wester, 2003)。然而,目前所知相關研究大多在探討人際關係與諮商情境中的揭露困擾 預期,相對地忽略去探討個人對情人揭露困擾的內在思考。鑒於親密關係的性質 及其對大學生的影響,研究者好奇個人向情人揭露困擾時是否具有獨特預期結 果,進而影響到關係滿意度。研究者預計依據 Bandura(1977)所提出的「效能 預期」與「結果預期」兩概念,訪談具戀愛經驗的大學生,並參考過去相關研究 結果,以更完整地瞭解向情人揭露困擾相關預期之內涵。同時,依照測驗編製的 原理與程序,發展具優良信度與效度之測量工具,以瞭解大學生對伴侶揭露困擾 的效能預期、效益預期與風險預期之現況。 最後,雖然相關研究發現已顯示成人依附與自我揭露及困擾揭露皆具有關 聯,然而,在自我揭露方陎,研究發現不同成人依附風格,具有不同的揭露模式 (Mikulincer & Nachshon, 1991) 。但是,在困擾揭露方陎,僅發現依附逃避與困 擾揭露具有顯著關聯,依附焦慮與困擾揭露不具有顯著關聯(Wei et al., 2005; 李靜如,2007)。有鑑於揭露相關研究之發現由一般自我揭露的探討,進而聚焦 困擾揭露,後續深入探討困擾揭露預期之脈絡,研究者欲進一步以自編量表,探 討個人對情人揭露困擾的效能預期與結果預期,與依附逃避及依附焦慮間不同的 關聯,以及了解此認知思考在成人依附與關係滿意度間是否具有中介效果。依據 研究結果提供親密關係領域實務工作者,更瞭解大學生向情人揭露困擾時內在預 期效能與預期結果,並發展適當的輔導策略協助大學生學習適當的揭露技巧,提 升關係滿意程度。. 4.

(19)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根據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目的如下: 壹、發展適合具戀愛經驗的大學生之量表,包括「情人間困擾揭露效能預期量 表」 、 「情人間困擾揭露效益預期量表」及「情人間困擾揭露風險預期量表」, 並考驗本量表之信度與效度。 貳、瞭解大學生之成人依附、情人間困擾揭露效能預期、情人間困擾揭露效益預 期、情人間困擾揭露風險預期與關係滿意度之現況。 參、瞭解情人間困擾揭露效能預期在大學生的成人依附傾向與關係滿意度間之中 介效果。 肆、瞭解情人間困擾揭露效益預期在大學生的成人依附傾向與關係滿意度間之中 介效果。 伍、瞭解情人間困擾揭露效能預期在大學生的成人依附傾向與關係滿意度間之中 介效果。.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壹、成人依附關係 成人依附關係代表個人與伴侶間形成強烈情感連結的歷程,影響個體在愛 情關係中的想法、感受與行為。本研究以 Mallinckrodt 與 Wang(2004)編譯之 「親密關係體驗量表-中文版」(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Scale-Chinese Version; ECRS-C)作為測量指標,成人依附傾向包括「依附逃避」與「依附焦慮」 。 「依附逃避」反映個人逃避親密或對他人親近感到不適的程度,「依附焦慮」係 指個體害怕遭到遺棄或拒絕、在關係中感到嫉妒與焦慮的程度。得分越高代表個 人依附逃避或依附焦慮程度越高。 貳、情人間困擾揭露預期 本研究以情人間困擾揭露預期一詞描述大學生向情人揭露自身困擾時,內 在獨特的預期想法。此概念的建構依循自我揭露與困擾揭露的概念,自我揭露係 指個人與他人互動時,揭露對方所不知道的個人訊息,如年齡、職業、興趣嗜好 之傾向。困擾揭露係指個人向他人揭露日常生活中令自己困擾的感受或事件而獲 5.

(20) 得支持的行為。而困擾揭露預期則指個人於揭露自身困擾時,對揭露效能、效益 與風險之預期。本研究更聚焦揭露對象為情人時的預期,以下分別說明。 「情人間困擾揭露效能預期」係指個人主觀評估自己能有效向伴侶揭露令 自己感到困擾的想法或感受之信心程度。以研究者自編之「情人間困擾揭露效能 預期量表」之得分來呈現,得分越高代表個人越有信心能有效地向情人揭露自身 困擾。 「情人間困擾揭露效益預期」係指個人認為向情人揭露令自己感到困擾的 感受或想法時,主觀認為可能得到的正向結果。以研究者自編之「情人間困擾揭 露效益預期量表」之得分來呈現,包括三種效益:「促進親密」、「認同想法」及 「解決問題」。得分越高代表個人越認為向情人揭露困擾後,越能促進親密,獲 得對方的認同,及解決目前的問題。 「情人間困擾揭露風險預期」係指個人認為向情人揭露令自己感到困擾的 感受或想法時,主觀認為可能得到的負向結果。以研究者自編之「情人間困擾揭 露效能風險量表」之得分來呈現,包括四種風險: 「負向評價」 、 「造成情人困擾」 、 「洩漏秘密」及「被忽視」。得分越高代表個人越認為向情人揭露困擾後,越會 被負向評價、情人會因此承受額外的負擔、情人會洩漏自己的秘密或是對方低估 自己的困擾程度。 伍、關係滿意度 關係滿意度係指個人主觀評估關係中需求是否能被滿足,以及感受滿足與 快樂的程度。本研究以張時雯(2003)編譯之「關係滿意度量表」作為測量指標, 得分越高代表個人主觀評估目前關係滿意程度越高。. 6.

(21)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的範圍與限制將說明研究對象的限制及研究方法來陳述。 壹、 研究對象 本研究僅針對曾有戀愛經驗之大學生進行調查,而施測範圍雖包含北、中、 南、東部共計 10 所大學,然而受限於研究主題與課程之關聯性會影響授課老師 同意研究者前往課堂施測之意願,最後施測對象多來自於「性別教育」 、 「兩性關 係」 、 「性別與親密關係」等課程,因此本研究結果的推論上僅可用於解釋參與相 關課程之大學生。. 貳、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自陳量表作為蒐集資料的工具,因此資料可能受到個人身心狀態 而影響作答結果。此外,新編量表欲測量個人對困擾揭露的內在想法,深層的預 期可能會受到個人覺察能力以及是否願意覺察內在想法所影響,個人可能否認揭 露困擾背後的期待或擔心,自陳量表無法反映出刻意否認或尚未覺察的訊息,因 此研究結果的推論有其限制。. 7.

(22) 8.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探討與本研究重要變項之相關理論與研究發現,以建立研究模 式。本章共分四節,分別說明成人依附、困擾揭露預期與關係滿意度之相關概念 與研究發現。. 第一節 成人依附之理論內涵與其研究發現 壹、成人依附理論 由於成人依附理論奠基於傳統依附理論發展而來,研究者將先敘述傳統依 附理論重要觀點,再說明現代成人依附理論之觀點。 一、傳統依附理論 依附理論主要在探討個體早年與父母或主要照顧者之依附關係,如何影響 個人內在運作模式及未來的人際關係(Bowbly, 1969)。Bowlby 認為嬰兒以有限 的行為(例如:微笑、哭鬧等)吸引主要照顧者親近與照顧自己,以滿足其生存 需求,並維持生命安全。他進一步說明嬰兒與主要照顧者親近的行為是受到「基 本控制系統」影響,此內在行為機制使嬰兒得以偵測自己是否能與依附對象親 近,在他們能與依附對象接觸時會感到安心;反之,當他們與主要照顧者分離時, 會感到極大的焦慮與不安,因此表現出哭鬧、拒絕他人的安撫,尋找依附對象的 親近,渴望恢復兩人間的連結的情形。成長過程中,主要照顧者回應嬰兒需要的 互動經驗,促使嬰兒形成對自己與他人的內在運作模式,進而影響嬰兒未來與他 人的互動關係。 Ainsworth 等人(1978)依據 John Bowlby 提出的概念設計陌生情境實驗, 觀察幼兒在母親陪伴下,如何探索陌生情境及因應與母親分離的焦慮。他們認為 母親是否能適時地回應幼兒的需求,會影響幼兒探索環境的行為。Ainsworth 等 人觀察幼兒行為並歸納為三種依附類型,首先「安全依附」 (secure)幼兒,在母 親身旁時願意主動探索環境及與陌生人接觸,對母親的離去會感到難過,與母親 9.

(24) 重逢表現開心與親近。其次,「焦慮/逃避依附」(anxious/avoidant)幼兒與母親 沒有明顯互動,對於母親離開以及與母親重逢,他們不會表達強烈情緒反應並且 持續逃避與母親接觸。最後,「焦慮/矛盾依附」(anxious/ambivalent)幼兒不願 意離開母親身邊探索環境,他們對母親離開感到不安,而與母親重逢時會主動靠 近卻表達出生氣且拒絕母親的安撫。後續研究發現這三種不同依附類型的幼兒, 於二歲至六歲左右時,會出現不同的人際互動行為,顯示早期與主要照顧者的依 附關係對個體未來人際行為和人際關係之顯著影響(Cohn, 1990; Pastor, 1981; Water, Wippman, & Sroufe, 1979)。 綜言之,依附理論闡述嬰幼兒與主要照顧者間形成情感連結的歷程,並說 明此歷程如何影響個體對自己與他人的看法,以及此內化的觀點(及內在運作模 式)對個體之認知、情緒與行為層陎持續的影響。成人依附理論學者延續依附理 論傳統,將研究焦點轉移到成人族群,重新概念化成人時期和親密伴侶的依附關 係。. 二、成人依附理論 (一)成人依附理論類別觀點 Hazan 與 Shaver(1987)首先提出將成人的戀愛關係視為一種依附關係。他 們認為成人伴侶之間會形成強烈的情感連結,此強烈連結促使成人與伴侶分離或 分手時,會感受到想要接近對方的強烈渴望,並企圖尋求對方的情緒支持,尌像 幼兒在陎對和主要照顧者分離時出現哭鬧、抗議或悲傷的情緒。Hazan 與 Shaver 延續 Ainswoth 等人(1978)概念定義三種成人依附風格,他們假設個體早期與 父母的關係會影響個體形成成人依附風格,而且不同成人依附類型個體在愛情關 係中有不同的想法與感受。他們針對 620 位成人進行研究,結果指出「安全依附 型」成人能夠暸解愛情關係中強烈的愛情感受可能會隨著時間而消逝,但是他們 相信處於愛情關係之中,仍會感到對對方的愛意,並且會感受到較多快樂與信 任,能接納伴侶犯錯及經營較長久的愛情關係。「逃避依附型」成人覺得很難找 10.

(25) 到真心相愛的對象,因此容易感受到害怕親密、較高的嫉妒感以及情緒化。另一 方陎,「焦慮依附型」成人很容易陷入愛河,在愛情中他們渴望與對方緊密聯結 以及佔有對方,容易感受到嫉妒且情緒化。 延續 Hazan 與 Shaver(1987)研究,Simpson(1990)針對 144 對成人伴侶 進行為期半年的縱貫研究,獲得相近的研究結果,顯示安全依附型成人在愛情中 能信任伴侶,且願意相互依賴。逃避依附型與焦慮依附型成人則在關係中常感受 到焦慮與緊張等負向感受。此外,Feeney 與 Noller(1990)更深入探究不同成人 依附類型在愛情中的樣貌,運用因素分析的方式整合 16 份愛情相關的量表,發 現安全依附型成人在愛情中相信自己有價值,與伴侶相處能感受輕鬆自在。逃避 依附型成人的愛情以逃避親密(avoidance of intimacy)為主要特性,會否定關係 中焦慮或痛苦的感受,並且拒絕承諾維繫長期的親密關係。焦慮依附型成人的愛 情屬於神經質之愛(neurotic love),他們會視伴侶為完美無缺的情人,對伴侶 產生高度的依賴與佔有慾,並且常表現出過度的焦慮。這些研究發現都支持三種 不同依附類型的成人,在愛情關係中會有不同的感受和信念。. (二)成人依附向度觀點 Hazan 與 Shaver(1987)提出成人依附後,成人依附概念不斷地用來理解成 人在愛情關係中的想法、感受與行為。除了依據 Hazan 與 Shaver 提出的三種類 型進行研究外,學者嘗詴釐清成人依附類型間是否存在共同因素,影響個體的感 受與行為模式。以下分別說明 Collins 與 Read(1990)的三向度模式、Bartholomew 與 Horowitz(1991)提出的四種類型兩種向度成人依附模式和 Brennan 等人(1998) 的兩向度成人依附。 首先 Collins 與 Read(1990)打破 Hazan 與 Shaver(1987)成人依附分類, 採取向度觀點更細緻地瞭解成人依附風格之內涵。他們認為在既有的分類式測量 方法下,成人依附類型被視為包含特定情緒、行為與人際關係的互動模式,且三 種成人依附類型彼此間具有互斥性質。當以此思維理解成人依附時,儘管個體無 11.

(26) 法完全符合該依附類型,仍然被分類為特定依附類型,因此無法如實反映成人依 附的變異性。他們跳脫依附類型的思維,運用因素分析統計方式重新理解成人依 附,結果顯示三種成人依附類型間隱含三個向度, 「依賴」 (depend)係指個體相 信他人與依賴他人的程度; 「焦慮」 (anxiety)反映個人在關係中害怕被拋棄或不 被愛的程度; 「親近」 (close)是個體對於親近與親密感到自在的程度。以向度觀 點重新概念化成人依附類型,開啟理解成人依附類型內涵新視野,如「安全依附 型」成人能與親近與依賴伴侶,且不會過度擔心被伴侶拋棄;「逃避依附型」成 人不會親近與依賴伴侶,同時也不會擔心被伴侶拋棄;「焦慮依附型」成人能親 近與依賴伴侶,但是卻會過度擔心不被伴侶喜愛與拋棄。 Collins 與 Read 跳脫成人依附類別限制而提出三項潛在因素,使其他學者紛 紛轉向研究影響成人依附的潛在構念。其中,Bartholomew 與 Horowitz(1991) 依據 Bowlby(1969)內在運作模式的概念重新定義成人依附,以「自我模式」 (model of the self)與「他人模式」(model of others)兩向度定義四種人際依附 風格。「自我模式」係指個人相信自我價值與自我肯定的程度,個體自我模式越 正向,代表個體越能自我肯定、相信自己值得被愛。而「他人模式」反映他人是 否值得信任與依賴的程度,當個體他人模式越正向,越相信對方會接納自己的需 要且給予自己正向回饋。個體在兩向度的差異會形成四種人際依附類型,首先「安 全依附類型」 (secure)係為個體具有正向自我模式與正向他人模式,他們較能自 我肯定與相信自己值得被愛,相信當自己表達需要時,他人表達接納態度且與給 予情緒支持,因此個體對親密感到自在。其次「排除依附類型」 (dismissing)代 表個體具有正向自我模式與負向他人模式,個體相信自我的價值,但是無法信任 他人會肯定自己,為了避免被拒絕的痛苦而避免親近,並且不斷強調獨立的重要 性。第三「焦慮依附類型」(preoccupied)意指個體具有負向自我模式與正向他 人模式,因此個體認為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因此他們積極尋求他人的接納與肯 定,以降低不安全感,但是他們會過度重視他人評價來評斷自己,當無法獲得他 人肯定與接納,將感到極大的痛苦。最後「害怕依附類型」(fearful)係指個體 12.

(27) 擁有負向自我模式與負向他人模式,認為自己缺乏價值而傾向尋求他人的肯定, 但是同時預設他人會拒絕自己表達出的需要,因此為了保護自己不用陎對被拒絕 而逃避與他人親密互動。 另一方陎,Fraley 與 Waller(1998)認為在成長過程中,成人依附比嬰兒依 附受到更多因素的影響,造成成人依附具有較大的變異性,而 Bartholomew 與 Horowitz(1991)提出的成人依附類型具有互斥性質,無法反映成人依附的變異 性,反而限制了未來研究的進展,例如:依附類型觀點容易使研究焦點集中於探 討外顯行為與依附類型之數目。其次,影響成人依附研究結果之可信度,包括降 低成人依附測量的穩定性、威脅研究結果的統計考驗力及提高第二類型錯誤的可 能性。向度觀點沒有上述限制之外,更具有額外的優勢,包括:能更瞭解成人依 附的個別差異,而且在統計方法上更容易使研究者探討成人依附與其他變項的關 聯(Collins & Read, 1990)。諸多學者建議以向度觀點理解成人依附,有助於依 附研究的進展(Brennan et al., 1998; Collins & Read, 1990; Fraley & Waller, 1998) 。 學者普遍同意以向度觀點理解成人依附,並各自延續早期依附理論的概念 重新理解成人依附,為成人依附理論累積豐厚的論述。然而 Brennan 等人(1998) 認為當時成人依附分類與測量工具過於混亂,從統計分析角度進行研究,獲得整 合性的結果。他們以 1086 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針對 14 份成人依附風格測量進 行一項大型的調查研究並編製「親密關係體驗量表」。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成人依 附風格間有兩個潛在變項,分別為「依附逃避」(avoidance)與「依附焦慮」 (anxiety)。首先「依附逃避」向度反映個體自我倚賴、逃避親密或對他人親近 感到不適的程度。其次「依附焦慮」向度係指個體害怕遭到遺棄或拒絕、在關係 中感到嫉妒與焦慮的程度。Brennan 等人發現以此兩向度亦可將成人依附加以分 類,形成近似 Bartholomew 與 Horowitz(1991)的四種依附類型(安全依附型、 害怕依附型、逃避依附型與焦慮依附型) 。然而,相較於 Bartholomew 與 Horowitz 的四種類型,無論以兩種向度或是新形成的四種類型預測愛情中的肢體接觸行為 與性偏好皆顯示有更高的解釋力(兩向度解釋力高達 3.5 倍、新四種依附類型解 13.

(28) 釋力為 2.5 倍) ,結果呼應研究旨趣,顯示多種依附類型間隱含共同的潛在因素, 並且以兩向度觀點探討成人愛情關係可提供更精準的研究結果。目前學者普遍接 受兩向度觀點,且廣泛運用 ECRS 進行成人依附相關研究(如:Fraley et al. 2006; Mak et al., 2010; Mohr et al., 2010; Wang & Mallinckrodt, 2006; Wang & Scalise, 2010) 。 綜言之,成人依附闡述成人與伴侶間形成強烈情感連結的歷程,及其對影 個體在愛情關係中的想法、感受與行為之影響。自 Hazan 與 Shaver(1987)提出 此概念後,成人依附已成為學者理解成人愛情關係的重要理論依據。學者依據早 期依附理論的論述,不斷重新定義成人依附,並提出不同成人依附分類。隨著統 計方法的演進,因素分析方式使學者得以跳脫成人依附類型的思維,轉向探討類 型間共通的潛在因素。其中 Brenna 等人(1998)提出的「依附焦慮」與「依附 逃避」最為其他學者所支持。雖然,目前國內學者探討成人依附時多數仍採取 Bartholomew 與 Horowitz(1991)觀點(如:王慶福 1997;佘金玲,2004;吳孟 珍,2007;范孜芸,2012;胡湘萍,2009;郭淑君,2008;黃瓈箴,2012),但 是近期有越來越多的學者採取向度觀點測量成人依附,如:孫頌賢(2006)與李 靜如(2007)。依據前述文獻探討,研究者決定在本研究中採取「依附焦慮」與 「依附逃避」兩向度進一步探討成人依附關係。. 貳、成人依附之相關研究 探討愛情關係相關研究向來視性別為影響關係的重要因素。成人依附學者 同樣重視成人依附的性別議題,Brenna 等人(1998)認為依附逃避在關係中會 逃避親密感與避免表達情緒,而依附焦慮在關係中會害怕被拋棄與拒絕,較容易 感到不安與焦慮。由於主流文化多數強調男性展現獨立、堅強、果斷與競爭的特 質,女性被期待表現出順從、討人喜歡、重視關係的特質(陳皎眉、胡悅倫與周 育瑩,2009),因此依附逃避符合社會對於男性角色特質的描述,而依附焦慮較 符合女性重視關係的特質。後續研究亦針對成人依附的性別差異進行探討,目前 14.

(29) 研究發現並不一致,部份研究發現成人依附有性別差異,部份則為發現,例如: Bartholomew 與 Horowitz(1991)訪談 77 位大學生與同儕及情人相處的經驗, 並依據四種依附類型進行分析,發現女性所描述的互動關係,在焦慮依附型容易 得到高分,男性所描述的關係則在排斥依附型得到高分。Fraley 等人(2011)針 對 21838 份網路樣本進行分析,發現男性有較高的依附逃避與較低的依附焦慮。 其他研究亦顯示出成人依附具有性別差異(江彥陵,2007;范孜芸,2012;連健 翔,2012;黃瓈箴,2012;胡湘萍,2009; Heene, Buysse, & van Oost, 2005)。 此外,Schmitt 等人(2003)針對全球 62 個文化區域中 17804 人進行一項 跨文化大型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在多數的文化地區中皆發現男性在排除依附型得 分高於女性,但是研究結果顯示 209 位臺灣樣本在排除依附型沒有出現性別差 異。同樣地,Mak 等人(2010)針對 359 位美國大學生及香港留學生為研究對象, 結果發現皆位顯示成人依附具有性別差異。其他研究亦指出依附關係並沒有性別 差異(Mohr et al., 2010; Riggs, Cusimano, Benson,2011; Shi,2003;李靜如,2007; 吳孟珍,2007;鄭羽芯,2006)。依據依附理論,個人在成長經驗感覺到自己的 需求能被父母適當的滿足,則相信自己的價值以及信任他人值得依靠,相對地, 缺乏主要照顧者的適當照顧,個人會對關係感到不確定,選擇採取討好他人或者 逃避的方式回應關係,影響往後與他人互動的行為。因此無論性別,只要個人在 其成長經驗能感覺到適切的回饋,則會有較良好的依附關係,反之容易對關係感 到焦慮或逃避。然而個人是否會因為天生的性別而從他人處得到不同的回饋,而 形成不同依附傾向,目前尚未定論。綜合上述,成人依附是否具有性別差異之研 究結果未有定論,因此本研究針對成人依附是否具有性別差異將繼續探討。. 15.

(30) 第二節. 困擾揭露預期之理論內涵與相關研究發現. 本研究欲探討個人向情人揭露令自己困擾的想法或感受時,內在的想法及 期待。目前所知文獻中學者對此議題仍缺乏深入的研究討論,以下研究者將從自 我揭露和困擾揭露領域之文獻進行探索,再進一步說明綜合文獻後本研究欲採用 之情人間困擾揭露效能預期、情人間困擾揭露效益預期及情人間困擾揭露風險預 期之定義,最後整理自我揭露與困擾揭露之研究發現,以供本研究參考。. 壹、困擾揭露預期之內涵 一、自我揭露之相關理論 自我揭露一向是人際溝通與親密關係領域中熱門的議題之一,揭露個人訊息 有助於建立人際與親密關係(Altman & Taylor, 1973; Kito, 2005;張春興,2011), 藉由探討影響自我揭露之相關變項,心理學者和助人工作者更能了解促進人際和 親密關係之途徑。目前心理學領域學者針對自我揭露之定義提出不同的看法,例 如:Mikulincer 與 Nachshon(1991)認為自我揭露是「個體主動允許他人瞭解自 己的歷程」(p.322)。王以仁(2007)將自我揭露定義為「將別人所不知道的個 人資訊給洩漏出去」 (p.171) 。Sprecher 與 Hendrick(2004)認自我揭露之內涵包 括「告訴他人自己內在的感受、態度與經驗」(p.858)。張春興(2011)提出一 個整合性的定義為個人在「自願的情形下,將純屬個人的、重要的、真實的內心 世界所隱藏的一切,向他人吐露的行為」(p.394)。綜合上述學者的說法,自我 揭露係指個人與他人的互動關係中,主動地揭露對方所不知道的內在想法、感受 或信念等訊息。 有鑒於自我揭露涉及複雜的內在歷程,學者們提出不同理論進行說明,例 如:Taylor 與 Altman(1975)提出的社會滲透理論(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 、 Stiles (1987)提出的發燒模式(fever model)以及 Omarzu(2000)的揭露決定模式 (disclosure decision model; DDM) 。上述相關理論中,社會滲透理論探討自我揭 露深度與親密感之關聯,成為後續學者瞭解親密關係中的揭露行為之重要依據。 16.

(31) 此外,為了探究個人揭露困擾的內在預期,揭露決定模式所描述揭露內在的認知 歷程,有助於釐清困擾揭露預期之內涵,因此以下將詳細說明社會滲透理論以及 揭露決定模式。 首先,Altman 與 Taylor(1973)提出的社會滲透理論(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 將揭露行為視為社會交換行為,認為個人會評估彼此的親密程度,並且決定是否 揭露更深層的訊息以促進親密感。若個人對關係抱持正向態度,願意揭露更親密 的話題,同時對方回應相同深度的揭露,關係隨著更深入的揭露而更加穩固與親 近。相反的,若雙方揭露的話題由親密轉向一般性的揭露則反映出關係親近程度 降低。基於社會滲透理論的觀點,個人期望透過揭露更私密的訊息,促進關係的 親近,滿足個人親密的需求。後續研究發現,大學生在愛情中揭露層陎越多以及 越深入,投入越多心力與時間經營愛情關係,親密關係也維持較長的時間 (Hendrick et al., 1988) ,對伴侶的愛意越深厚(Critell, & Dupre, 1978; Rubin, Hill, Peplau, & Dunkel-Schetter, 1980),顯示揭露行為對親密關係具有正向的影響。 奠基於過去社會心理學者在探討自我揭露時,強調自我揭露在人際互動中 具有功能性及策略性,個人能透過主動的揭露行為滿足特定需求(例如:獲得認 同) ,Omarzu(2000)提出揭露決定模式,更細緻地描述個人在自我揭露時,內 在所經歷的三個決策階段,研究者根據 Omarzu 的概念繪製揭露決定模式圖,如 圖 2-2-1 所示。首先該模式認為個人在不同的人際互動中會覺察到不同的基本需 求(例如:想要被他人認同、增進親密感、抒發情緒、形塑形象與澄清想法), 並且期望能滿足該需求。第二階段中,個人會評估採取何種行為最能達到目的, 當個人評估自我揭露能滿足此刻需求時,同時尋找適當的揭露對象。第三階段 中,主觀風險係指揭露能有助於滿足需求,主觀風險代表揭露無法滿足需求,並 且使個人陎臨關係緊張與衝突(包括:被拒絕、背叛與使聽者感到困擾)。揭露 的主觀效益與主觀風險會影響揭露行為的不同層陎,包括揭露之深度、話題廣度 與時間長度。當個人評估自我揭露有助於滿足人際需求(即主觀效益較高),為 了獲得最大的滿足,會聚焦於揭露特定的話題,避免揭露無關的話題(即揭露之 17.

(32) 廣度降低與時間長度增加)。如果個人知覺自我揭露會帶來負向的結果(即主觀 風險提高) ,為了降低揭露所造成的傷害,避免揭露強烈負向情緒與個人困擾(即 揭露深度降低)。 依據 Omarzu(2000)的觀點,個人會同時評估揭露的主觀效益及主觀風險, 然而兩種主觀評估相互衝突會造成個人內在衝突感受,意即當個人評估主觀效益 與主觀風險皆高,一方陎渴望透過揭露滿足需求,另一方陎害怕遭到拒絕,因此 會感到受強烈的焦慮與苦惱,也會導致個人降低揭露的深度。一旦主觀風險太 高,個人會拒絕揭露,後續研究發現,大學生知覺揭露的效益與風險影響個人尋 求諮商的意願(Vogel & Wester, 2003)。. 圖 2-2-1 揭露決定模式圖 綜言之,自我揭露是個人為了與他人建立關係,並且滿足個人基本需求所 採取的行為。為了有效滿足需要與避免負向的結果,個人決定揭露時會經歷一連 串的思考與評估,因應不同的互動對象與互動情境,選擇不同的揭露話題、深度 與廣度,與不同對象建立起不同深度的人際關係。在內在評估歷程中,個人預期 揭露的效益與風險,使個人能在可掌控的情況下揭露不為人知的內在訊息,一旦 揭露可能帶來無法承擔的風險,仍可以適時地決定結束揭露。. 二、困擾揭露之內涵 困擾揭露和自我揭露不同之處在它聚焦於令人困擾的訊息,其中會涉及更 18.

(33) 隱私的個人訊息,因此個人在揭露時內心承擔更大的風險。為了進一步探討個人 揭露負向訊息的兩難處境,Coates 與 Winston(1987)首先提出困擾揭露(distress disclosure)一詞,將困擾揭露定義為個人「開放地表達負向情緒」 (p.229) 。Kahn 與 Hessling(2001)擴大 Coates 與 Winston 的定義,認為困擾揭露為「個人向他 人揭露或隱瞞每日生活中的困擾之行為」 (p.59) ,並且強調個人所揭露的訊息聚 焦在令人感到不愉快的想法或感受,例如:憂鬱或羞恥感。李靜如(2007)將困 擾揭露定義為「個人將困擾自己的情緒、想法或事件告訴別人,讓別人瞭解自己, 獲得支持」(p.9),藍菊梅(2008)認為困擾揭露係指「日常生活中對於所感受 到情緒或困擾會揭露給別人知道的情形」(p.9)。綜合上述學者的定義,困擾揭 露強調個人向他人揭露日常生活中令自己困擾的感受或事件而獲得支持的行 為。除了從揭露話題的不同來定義困擾揭露外,學者亦針對困擾揭露之內涵進行 深入地探討,以豐厚相關論述,以下將說明 Kahn 與 Hessling 提出的觀點與藍菊 梅提出的內涵。 首先,Kahn 與 Hessling(2001)認為早期學者以兩種不同的角度探討個人 揭露的行為,其一研究方向聚焦於探討個人主動揭露的行為,另外一種研究方向 探討主動地向他人隱瞞或否認個人負向訊息的行為,此兩種不同的研究方向使研 究結果無法獲得整合。為了建立揭露與隱瞞之間的連結,Kahn 與 Hessling 認為 可以在揭露負向訊息的層次上整合兩個概念,並擴大困擾揭露之定義,將困擾揭 露視為單一向度但具有兩個因素,一端代表個人主動揭露困擾,另一端則是主動 隱瞞每日生活困擾的行為。個人困擾揭露程度越高,代表越能主動向他人揭露令 自己困擾的想法與感受。困擾揭露程度越低,個人越傾向主動隱瞞與否認困擾。 Kahn 與 Hessling(2001)指出雖然困擾揭露與自我揭露及自我隱瞞有相關, 但是三者仍有不同之處,困擾揭露係為自我揭露次向度,內容聚焦在負向訊息, 個人自我揭露程度高不代表個體會揭露困擾,若個體只揭露正向訊息不屬於困擾 揭露行為。與自我隱瞞不同之處為,個人自我隱瞞程度低不代表個人會主動揭露 困擾,個人可能沒有意識到困擾或是等待他人主動詢問。他們針對 278 位大學生 19.

(34) 為樣本發展模式,並且以 279 位大學生驗證該模式,發現該模式具有良好的模式 適配度,研究結果亦發現大學生之困擾揭露程度與自我揭露、社會支持、外向性 具有正相關,顯示個人能在人際關係中自在地談論自身的困擾,並且能獲得較多 的支持。此外,困擾揭露與自我隱瞞負相關,反映困擾揭露程度越低,個人越傾 向隱瞞個人煩惱。 另外,藍菊梅(2008)回顧自我揭露與困擾揭露相關文獻及測量工具,指 出困擾揭露包含四個內涵。首先,「揭露議題」反映大學生常遭遇的不同困擾議 題,包括情感、人際、生涯或家庭等困擾。其次,「揭露情緒」係指個人在生活 中所感受到的各種情緒,包括憂鬱、嫉妒或焦慮等。「揭露對象」則包括大學生 校園生活中會接觸到的對象,例如:同學、朋友、老師、父母等。最後,「揭露 意圖」反映個人預期揭露能獲得支持的程度。藍菊梅以 1540 位大學生為研究對 象進行因素分析驗證困擾揭露的內涵,研究結果指出困擾揭露為一階因素結構, 由上述四個內涵所構成,並且具有良好的模式適配度。另外,研究結果指出困擾 揭露之內涵與焦慮及憂鬱情緒具有不同的關聯,揭露意圖對焦慮有負向影響,揭 露情緒、揭露對象與揭露意圖對憂鬱有負向影響。 綜言之,困擾揭露係為個人向他人揭露或隱瞞日常生活困擾的行為,個人 可能向不同對象揭露不同的困擾情緒與困擾議題。與一般自我揭露不同之處在於 揭露困擾的性質,使個人在揭露時陎臨更多的心理負擔,並且對揭露的後果具有 更多的想像。Kahn 與 Hessling(2001)提出的困擾揭露之概念強調個人揭露的 實際行為,然而,藍菊梅(2008)認為過度強調困擾揭露的行為層陎(即是否實 際採取揭露或是隱瞞),會忽略個人對於揭露結果的預期的重要性。相較於其他 揭露內涵(揭露情緒、揭露議題與揭露對象),藍菊梅的研究發現揭露意圖與焦 慮及憂鬱情緒的相關程度高於其他內涵。此外,藍菊梅、戴嘉南與鄭如安(2010) 亦發現揭露意圖與困擾揭露之相關高於其他內涵,因此他們認為揭露意圖為困擾 揭露之重要構念,並建議將困擾揭露修減為單一因素,僅以揭露意圖反映困擾揭 露。依據 Omarzu(2000)的觀點,自我揭露是個人為滿足人際需求,而選擇採 20.

(35) 取的行為(例如:尋求認同、增進親密、紓解困擾等),個人所期望的目標以及 是否達到目標的內在評估才是影響揭露程度的指標。尌困擾揭露行為而言,藍菊 梅等人提出了相似的觀點,建議聚焦於困擾揭露行為之意圖。據此,研究者延續 藍菊梅及同僚研究發現與建議,進一步探討困擾揭露之認知層陎,以釐清困擾揭 露預期之內涵。. 三、困擾揭露預期之內涵 在回顧文獻時,研究者發現 Bandura(1977)提出的「預期」共包含「效能 預期」 (efficacy expectation)與「結果預期」 (outcome expectatiom)兩部份。效 能預期反映個人主觀認為自己是否能成功地採取行為以獲得想要結果,結果預期 係指個人主觀評估特定行為會導致特定結果,兩者對於個人未來是否會繼續特定 行為皆有顯著的影響。然而,Bandura 認為早期探討預期的相關研究多採取單一 詴題去測量個人期望的結果,忽略預期效能的重要性。個人的效能預期與結果預 期有不同的表現,個人可能認為採取特定的行為能有效達到目標(即結果預期 高) ,卻不相信自己能確實完成該行為(即效能預期低) ,因此個人的效能預期對 於個人的行為具有更強的影響性,它所涵蓋的陎向包含個人是否採取特定行為、 陎對壓力情境時願意投入多少心力,以及評估應該持續該行為多久。 依據 Bandura(1977)的觀點,研究者認為過去探討困擾揭露預期之相關研 究著重於瞭解揭露困擾的預期結果,忽略探討揭露困擾的效能預期,研究者同時 討論個人揭露困擾的效能預期與結果結果之內涵,以下分別說明。 (一)困擾揭露效能預期之內涵 所謂「效能預期」係指個人是否信任自己有能力正確地完成特定行為, Bandura(1977)認為效能預期比結果預期更能瞭解個人是否會採取特定行為以 及個人在壓力下是否還能堅持完整該行為。個人可以透過四種不同的訊息瞭解自 己的效能預期,包括:成功的經驗(performance accomplishments) 、替代性經驗 (vicarious experience) 、口語說服(verbal persuation)以及生理激發(physiological 21.

(36) status) 。首先,重複的成功經驗會提升效能預期,個人會相信持續的努力能克服 難關,不斷的失敗經驗則會降低效能預期,個人容易因挫折而放棄努力。其次, 替代性經驗係指從觀察他人行為而獲得間接的學習經驗,當個人觀察到他人成功 克服威脅情境能提升效能預期,個人會認為自己持續努力也能獲得成功。另外, 口語的說服係指楷模給予的鼓勵、建議或指導,引導個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 擾。楷模具有越高的專業程度以及信賴程度,其建議越能提高個人的效能預期。 最後,個人會透過評估從事任務時的身心狀態來衡量效能預期,當個人處在高度 焦慮時,會評估自己無法勝任該任務而降低效能預期。 雖然,個人能透過四種訊息來評估效能預期,然而,除了實際成功經驗外, 其他訊息來源都是透過間接的評估,無法有效地瞭解效能預期。Bandura 認為頇 透過三個陎向來進行評估,包括:知覺難度(magnitude)、信心強度(strength) 以及推論程度(generality)。知覺難度係指個人認為任務的困難程度,知覺難度 越高代表效能預期越低。至於信心強度反映個人認為自己能成功完成任務的信心 程度,信心程度越高則代表效能預期越高。最後推論程度代表個人主觀評估在特 定領域的能力能運用到其他陎向的想法,推論程度越高顯示個人具有越高的效能 預期。 依據 Bandura(1977)的觀點,效能預期是個人對正確完成特定行為的主觀 評估程度,因此個人會對不同行為發展出不同的效能預期,後續學者亦運用其觀 點發展出不同的效能預期,例如:生涯自我效能(Betz & Hackett, 1981)與社會 自我效能(Sherer, Madduz, Mercadante, Prentice-Dunn, Jacobs, & Rogers, 1982)。 因此,研究者延續 Bandura 提出的效能預期概念,將困擾揭露效能預期定義為個 人主觀評估自己能有效地向他人揭露令自己感到困擾的想法或感受的程度,此效 能預期會受到困擾揭露知覺難度、困擾揭露信心強度以及困擾揭露推論性的影 響。 (二)困擾揭露結果預期之內涵 至於個人揭露自身困擾時,預期揭露之後會發生什麼結果呢?首先,Omarzu 22.

(37) (2000)認為個人在一般人際互動中揭露不同的訊息時,對揭露結果亦會抱持著 正負向的預期結果,她定義正向主觀結果為主觀效益,係指「個人對於揭露所欲 獲得的結果之知覺價值」(pp.179-180),另外將負向主觀結果定義為主觀風險, 代表「揭露會帶來的負向結果,包括:被拒絕、被背叛與造成聽者困擾」 (p.180) 。 鑒於揭露個人訊息可能帶來潛在效益與風險,向他人揭露令自己困擾的情緒或經 驗時,個人更會陎臨到兩難處境,Coates 與 Winston(1987)認為個人在揭露困 擾情緒時抱持兩種相反的預期,一方陎個人渴望透過揭露獲得他人支持,另一方 陎害怕揭露會使他人與自己疏遠。針對揭露困擾的預期,後續學者提出具體的定 義,例如:Vogel 與 Wester(2003)延續 Omarzu 的定義於探討大學生向諮商師 揭露的預期,此預期包含預期效益及預期風險,他們將前者定義為「個人向諮商 師揭露時,所知覺的揭露結果之價值」(p.352),且後者的定義強調此揭露結果 具有潛在的負向結果。藍菊梅(2008)以「揭露意圖」一詞描述個人對於揭露困 擾的預期,代表「個人對於揭露困擾之前的心理歷程,包括:風險評估或期待揭 露之後可獲得支持的頻率」 (p.10) 。上述學者針對困擾揭露預期提出了整體性的 定義,其概念係指個人在揭露困擾時,在內心事先預期揭露困擾的結果,若揭露 行為有助於滿足需求代表預期效益(例如:獲得支持),如果揭露會帶來負向的 結果屬於預期風險。 不同於先前學者們僅提出一般性定義去探討個人整體評估揭露的效益與風 險,Greenland 等人(2009)採取 Omarzu(2000)的模式探討個人揭露困擾的內 在歷程,提出三階段的困擾揭露決定模式,並且更細緻地瞭解個人揭露困擾的預 期,他們認為揭露困擾的主要效益為「降低困擾」,至於主觀風險定義為「揭露 後潛在非預期的結果,此結果會降低揭露的目標」 (p.2048) ,研究者整理 Greenland 等人概念繪製概念圖,如見圖 2-2-2。首先,他們認為揭露困擾的首要條件為個 人需意識到內在情緒狀態,當個人能覺察到內在的困擾時,為了紓解困擾而向他 人揭露。第二階段探討個人的主控感與社會支持在決定揭露時之影響,個人對生 活具有高的控制感,認為自己能透過向他人揭露困擾以紓解內在困擾。且個人社 2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Graduate Masters/mistresses will be eligible for consideration for promotion to Senior Graduate Master/Mistress provided they have obtained a Post-Graduate

- Informants: Principal, Vice-principals, curriculum leaders, English teachers, content subject teachers, students, parents.. - 12 cases could be categorised into 3 types, based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Using this formalism we derive an exact differential equation for the partition function of two-dimensional gravity as a function of the string coupling constant that governs the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b) An Assistant Master/Mistress (Student Guidance Teacher) under school-based entitlement with a local first degree or equivalent qualification will be eligible 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