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性別、人數、個人創造力與小組技術創造力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性別、人數、個人創造力與小組技術創造力之相關研究"

Copied!
1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性別、人數、個人創造力與小組技術創造力之相關研究─在

國中生活科技課程的教學實驗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92-2511-S-003-042-

執行期間: 92 年 08 月 01 日至 93 年 07 月 31 日

執行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所)

計畫主持人: 李大偉

共同主持人: 張玉山

報告類型: 精簡報告

報告附件: 出席國際會議研究心得報告及發表論文

處理方式: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3 年 11 月 4 日

(2)

性別、人數、個人創造力與小組技術創造力之相關研究

----在國中生活科技課程的教學實驗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性別、小組規模、個人創造力與小組技術創造力的關係。本研究以前後測

的準實驗設計,在台北市兩所國中的生活科技課程中,進行教學實驗。實驗結果發現,小

組技術創造力的表現會因小組規模有顯著差異,但是不會因性別因素與個人創造力高低,

而有所不同。再者,性別、小組規模與個人創造力三項因素對於小組技術創造力的表現結

果,會產生交互影響。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針對國中生活科技課程的實施與後續

研究方向,提出具體的建議。

關鍵字:技術創造力、性別、小組規模、人數、創造力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gender, group size, personal creativity, and

group 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ABSTRACT

This study was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gender, group size, personal creativity,

and group 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in junior high school technology curriculum. A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and pretest-posttest design was adapted. There were three

independent variables : gender (male-majority, female-majority, and mixture), group size (small,

medium, and large), and personal creativity (high, medium, and low). The dependent variable

was group 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Analysis of Covariance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and the inter-correlation within those independent variables in relation to the

dependent variable.

The main findings were: 1.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roup

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caused by group size,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aused by gender and

personal creativity. 2. inter-correlations were evident statistically for gender, group size, and

personal creativity with group 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this study

provides some recommendations for secondary technology education to improve group

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3)

壹、緣起與目的

廿一世紀是劇變的的時代,資訊科技迅速發展與流通,社會多元化的腳步也越來越快,

創造力成為新時代公民重要的基本能力,教育部也積極以「打造創造力國度 ROC (Republic

of Creativity)」為政策推動之願景(教育部,民 90;民 91)。

國中的生活科技課程以科技問題為探討重點,課程內容包括科技的認知、科技的操作、

科技態度的培養,對於技術創造力的培養,有最直接的效果。因此,深入瞭解國中生活科

技課程的教學情境,掌握各種變項,對於學生技術創造力的培養,將更能事半功倍。

本研究旨在以國中生活科技課程為範圍,探討性別、小組人數、以及小組成員的創造

力,與小組技術創造力的相關性。因此,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四項:

1.瞭解成員的性別因素,和小組技術創造力的關係。

2.瞭解小組的成員人數,和小組技術創造力的關係。

3.瞭解小組成員個人的創造力,和小組技術創造力的關係。

4.瞭解小組成員的性別因素、人數、個人創造力,對小組技術創造力的交互影響。

根據本研究的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在探討下列問題:

1.不同的性別因素,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的差異為何?

2.不同的小組人數,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的差異為何?

3.不同創造力的成員,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的差異為何?

4.不同性別與不同人數的小組,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的差異為何?

5.不同性別與不同創造力的成員,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的差異為何?

6.不同小組人數與不同創造力的成員,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的差異為何?

貳、文獻探討

在當前強調創意與創新的時代中,小組創造力(或團隊創造力) 益顯得重要。和個人創

造力相較之下,小組創造力也更難以瞭解與探討。在本研究所進行的專家訪談與座談中,

許多學者專家就指出,很多時後,小組創造力只是小組最優越成員的表現,它是個人創意

加上成員互動的結果。因此,小組成員的特性和組員互動的有關條件(例如規模、氣氛等),

都會對小組創造力產生的不同影響。

1.性別與技術創造力

性別因素一向是許多創造力研究的重點。Kogan(1974)指出,很多研究結果顯示,男性

和女性的創意潛能,並沒有明顯的差異。Bachtold & Werner(1973)也指出,在同一領域中,

表現優異的兩性,在特性上面是相近的。Baer(1999)也認為,兩性在創意方面並無本質上的

差異,但是男生和女生在創意表現上的差異,應該是來自於文化的因素。

Gupta(1981)曾以九年級學生做實驗,發現男女生在語文創意、非語文創意、和複合創

意方面,並無明顯差異;但是,男生在語文流暢性、語文彈性、及語文轉換能力方面,優

於女生;而女生非語文原創性、複雜性、以及設計能力優於男生。

2.小組規模與技術創造力

Snyder & DeSelms (1982) 在語文教學實驗中發現,小組方式較大班級更能產生創意溝

通。在大學階段,5-8 人的小組,有較佳的溝通效率;在中學階段,則是 2-4 人。

Thornburg (1991)以大學生為對象進行實驗研究後發現,團隊創意績效受小組成員的多

樣性所影響,並且,在團隊腦力激盪後,發生獨立的個別式腦力激盪的頻率越高者,創意

績效越好。而創意激發需要跳出常態性的認知型態,最佳創意績效則出現在兩人一組的情

形中。

Owen (1973)以大學生為對象,進行實驗研究後發現,組員人數在 1、3、6、12 人的情

(4)

形下,人數越多,則團隊流暢性、彈性、原創性越高(但 3 人組和 6 人組並無差異);6 人組

與 12 人組的彈性思考並無差異;人數越多,個人創意的貢獻反而受到約束,其中,6 人組

與 12 人組對個人創意,產生同等的負面壓抑。

3.個人創意與團隊創造力

在團隊的工作環境下,通常會有一股強大的壓力,促使個人遵奉團隊規章(Cialdini &

Trost, 1998)。但是創造力的本質,剛好和團隊規範背道而馳。Sternberg & Lubart (1995)指出,

個人必須盡相當大的努力,才能使創新的點子變成真實的,因為,即使大家都很重視創意

和創新,個人的新點子也不見得會被大家所接受。更有學者指出,新點子必須帶有一些強

勢(Howell & Higgins, 1990)。正如 Schon(1963)所說的,新點子不是強渡關山,就是胎死腹

中。這些強勢的新點子,就像流氓一樣,將其他的構想一一擊倒,一路過關斬將,才能成

為商品化的構想。

在很多的創意人格特質研究中指出,很多創意人都是個人英雄主義者,不肯遵奉規章

(Feist, 1998)。很多腦力激盪的工作,都是個人表現,勝過於團隊績效(Paulus,2000)。

O’Hara(2001)歸納式地指出,從這些觀點來看,較少的團隊參與,反而比較能獲得較高的創

意績效;為了讓新點子能被大家共同接受,團隊共識的追求反而會壓抑點子的創新性。

從以上有關文獻探討發現,就性別而言,在整體來看,不同性別的創造潛能,應該是

沒有顯著差異的。但是在青少年階段的學生來說,不同性別之間,卻又對創造力產生不同

形式與不同程度的影響,學者將之歸為文化因素所引起。就小組規模而言,大學生的人數

越多,創意溝通效率越差,個人創意也受到越多的限制,在中學階段則以 2-4 人的規模具

有較佳的溝通效率,但是此一溝通效率是否意味著小組技術創造力的表現越好,則有待進

一步的實證探討。最後,就個人創意來說,文獻指出,團隊創意效能的展現,需要有一位

創意領導者,並且對其創意構想有相當的堅持,才能將此一創意構想付諸商品化,產生實

際的經濟效益。但是當團隊中的高創意成員不只一位時,這些成員的高創意就竟會產生相

加、相乘的增長效果,還是產生互相牽制的負面效應,則依然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4.創意作品的指標

Moss (1966)以獨特性(unusualness)及實用性(usefulness)來界定產品的創新性,這個看法

成為當前作品創意的重要衡鑑指標(Michael,2000)。

Besemer & Treffinger(1981)根據「創造性產品分析矩陣」(CPAM)發展出「創造性產品

語意量表」(Creative Product Semantic Scale,CPSS)。該量表包含三個基本向度,共計十四

個次量表,即為「新奇向度」

,包含產品、材料、及設計的新奇性(newness);

「解決向度」,

包含產品的功能性(functionality)、有效性(usefulness)、及耐用性(workability);以及「精巧

與綜合向度」

,即為最終產品精雕細琢的程度。之後歷經多位學者在信度考驗、效度考驗、

精簡化等研究改善與應用,最常被引用的則是其中的原創性(original)(信度為 0.93)及有效性

(usefulness) (信度為 0.92)兩項次量表(Howe,1992)。

Michael(2000)進一步建立產品創意的語意量表,內容包括:

1.原創性(original):原創的對傳統的(original vs. Conventional)、老掉牙的對新鮮的(Over used vs. Fresh)、常見的對稀有的(Usual vs. Unusual)、獨一無二對普通平凡(Unique vs. Ordinary)、預料 中的對新奇的(Predictable vs. Novel) 2.有效性(usefulness):無用的對有用的(Useless vs. Useful)、可行的對不可行的(Operable vs. Inoperable)、切實可用對不切實際(Workable vs. Unworkable)、有功用的對無功用的(Functional vs. Non-functional)、無效的對有效的(Ineffective vs. Eeffective)

此外,後續研究也針對產品創意建立許多實用的評量指標:

1.Mar’I (1975):一般領域使用 new、correct、useful、attractiveness。 2.Mackinnon(1975):建築領域使用 firmness、commodity、delight、social-awareness。 3.Getzels & Cikszentmihalyi (1976):美術繪畫領域使用 originality、craftsmanship、

(5)

overall-aesthetic-value。

4.Amabile (1983):藝術詩詞使用 originality technical-goodness overall-aesthetic-value。

5.Besemer & O’Quin(1986-87):T-shirt 設計使用 Novelty, Resolution, Elaboration & Synthesis。 6. O’Quin & Besemer (1989):小型產品的設計使用 Novelty, Resolution, Elaboration & Synthesis。 7.Howe(1982):平面設計使用 Originality, Resolution, Elaboration & Synthesis。

8.Greenberg(1992):設計素描使用 Originality/Appropriateness, technical-goodness。 9.Hennessey(1994):藝術詩詞使用 creativity technical-goodness。

10.Puccio, Treffinger & Talbot(1995):工業設計使用 Novelty, Resolution, Elaboration & Synthesis。 11.Westberg(1996):發明領域使用 Originality, Technical-goodness, Aesthetic appeal。

12.Brinkman(1999):音樂作曲領域使用 original value、craft value、aesthetic value。 13.陳秀雄(2002):美工設計領域使用創新性、美觀性、實用性。

14.張玉山(2003):技術創造使用奇特性、新穎性、可行性、及價值性。

15. Myung-sook Auh(2004):一般領域使用 originality、appropriateness。在音樂作曲領域使用 Originality、Structure、Expressiveness。

因此,產品創意或作品創意的指標,均可分為獨特性與價值性兩大類。獨特性是與眾

不同,出現頻率很低的意思。而價值性則是與專業領域有關的精密程度、技術性、機能性

等,必須視個別專業領域特質,以及該產品(作品)的特性而定。

參、研究方法

1.實驗設計

本研究旨在探討性別、人數、個人創造力與小組技術創造力的關係。因此,本研究的

自變項包括小組的性別組合(女多於男、男女各半、男多於女)、小組人數(四人、五人、六

人、七人一組)、組員的個人創造力(高創意、中創意、低創意)共三個操作變項。依變項則

為教學活動後,各小組所完成創意作品的創意評分。

2.樣本選取 本研究以不等組前後測的準實驗設計為主要的研究方法,並以台北市兩所國中,六個班級總計 194 位一年級學生為樣本。 3.研究工具 在前測方面,以威廉斯創造力量表為測量工具,所回收的紙本,均交由心理測驗學苑專業人士 進行計分。在教學設計方面,本研究小組自行設計教學活動,並將教學活動設計及相關表單,透過 專家座談與訪談的方式,建立效度。在作品創意的評分工具方面,本研究根據作品的特性,擬定變 化性、美觀、及宣傳效果三個向度,作為作品創意的評分指標。 (1)變化性: a.型式變化(如折疊方式):毫無新意(0 分)Æ前所未見(5 分) b.圖文內容變化:毫無新意(0 分)Æ前所未見(5 分) c.排版變化:毫無新意(0 分)Æ前所未見(5 分) (2)美觀性 a.色彩協調:配色毫無美感(0 分)Æ用色非常協調(5 分) b.版面流暢:版面結構混亂(0 分)Æ版面結構流暢(5 分) (3)效能 a.引人注意:不吸引人(0 分)Æ很吸引人注意(5 分) b.內容精要:冗長不重要(0 分)Æ切中要點(5 分) c.節省成本:浪費紙張(0 分)Æ充份利用紙張(5 分)

(6)

本研究所進行評分者一致性考驗,創新性評分的相關係數為 0.610(p<.01),效能評分的相關係 數為 0.444(p<.01),評分者的一致性均達到顯著水準。 4.資料分析 本研究以多變項共變數分析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為主要的資料統計方法。首先透過變異數同質 性考驗與迴歸係數同質性的考驗,確立共變數分析的前提,而後以創造力前測分數為共變量,分析 各變項的關係。

肆、資料分析與討論

1.不同的性別因素,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的差異為何? 本研究將學生區分為女多男少(1)、男女同數(2)、以及男多女少(3)等三種小組。經共變數分析 的 Wilks’Lambda=0.94 (F=2.07,p=0.06),結果顯示,男多女少、男女等數、及男少女多的不同性 別人數組合,對小組在變化、美感、及效能的小組技術創造表現的影響,未達顯著差異。 表一 不同性別因素的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平均數

變化 Mean(sd) 美感 Mean(sd) 效能 Mean(sd) 總分 Mean(sd) 1.女生多 8.86(.44) 5.89(.28) 8.92(.41) 23.14(6.74) 2.一樣多 7.52(.40) 5.37(.26) 8.47(.37) 21.53(7.61) 3.男生多 8.52(.35) 5.92(.22) 8.92(.32) 23.56(7.70) 表二 不同性別組合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的單變量分析 項目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值 F 檢定 顯著性 變化 54.198 2 27.099 2.873 .059 美感 11.498 2 5.749 1.486 .229 效能 8.081 2 4.041 .507 .603 2.不同的小組人數,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的差異為何?

為配合實際教學的需要,本研究將學生區分為四到七人一組。經共變數分析的

Wilks’Lambda=0.62 (F=10.67,p=0.00),結果顯示,小組人數的多寡,對小組在變化、美

感、及效能的小組技術創造表現的影響,達到顯著差異。經進一步主要效果的比較發現,

在技術創意總分、產品變化、美感設計、宣傳效能方面,五人組及六人組分別優於七人組

的表現。另外在美感設計方面,五人組的表現也優於六人組。如表四所示。

表三 不同小組人數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的平均數

變化 Mean(sd) 美感 Mean(sd) 效能 Mean(sd) 總分 Mean(sd) 1.四人組 7.60(1.93) 4.41(1.2) 6.59(1.7) 18.61(27.5) 2.五人組 8.97(.36) 6.73(.23) 9.34(.33) 25.04(26.7) 3.六人組 9.35(.28) 6.02(.18) 9.80(.25) 25.17(26.5) 4.七人組 5.11(.45) 3.85(.28) 5.82(.40) 14.78(12.6) 表四 不同小組人數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的單變量分析 項目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值 F 檢定 顯著性 事後比較 總分 2834.87 3 944.96 23.62 .00 5>7(p=0.00),6>7(p=0.00) 變化 450.48 3 150.15 20.70 .00 5>7(p=0.00),6>7(p=0.00) 美感 174.87 3 58.29 19.60 .00 5>6(p=0.02),5>7(p=0.00), 6>7(p=0.00) 效能 393.48 3 131.16 22.34 .00 5>7(p=0.00),6>7(p=0.00) 3.不同創造力的成員,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的差異為何? 本研究根據學生的創造力測驗分數,將高創意學生編組為高創意組(1),中創意學生編組為中

(7)

創意組(2),低創意學生編組為低創意組(3)。經共變數分析的 Wilks’Lambda=0.81 (F=3.70,p=0.02), 結果顯示,成員創意的高中低區分,對小組在變化、美感、及效能的小組技術創造表現的影響,未 達顯著差異。 表五 不同創造力成員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的平均數 變化 Mean(sd) 美感 Mean(sd) 效能 Mean(sd) 總分 Mean(sd) 1.高創意 8.644(.59) 6.09(.37) 8.17(.54) 22.91(1.42) 2.中創意 7.936(.38) 5.65(.24) 9.13(.34) 22.72(.91) 3.低創意 8.316(.59) 5.44(.37) 8.95(.53) 22.71(1.42) 表六 不同創造力成員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的單變量分析 項目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值 F 檢定 顯著性 變化 13.542 2 6.771 .709 .494 美感 4.106 2 2.053 .530 .589 效能 18.551 2 9.275 1.183 .309 4.不同性別與不同人數的小組,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的差異為何? 經二因子共變數分析發現,不同性別與不同小組人數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上,有顯著的交互 作用(Wilks' Lambda=0.82,p=0.00)。如表七所示。 表七 不同性別與不同人數的小組,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的二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 來源 項目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值 F 檢定 顯著性 變化 25.072 1 25.072 3.741 .055 美感 32.381 1 32.381 11.023 .001 共變量 (前測) 效能 16.216 1 16.216 2.756 .099 變化 279.588 2 139.794 20.857 .000 美感 127.551 2 63.775 21.710 .000 小組人數 效能 311.107 2 155.554 26.440 .000 變化 15.719 2 7.860 1.173 .312 美感 5.397 2 2.698 .919 .401 性別組合 效能 .545 2 .273 .046 .955 變化 123.041 3 41.014 6.119 .001 美感 19.389 3 6.463 2.200 .090 交互作用 效能 24.884 3 8.295 1.410 .241 變化 1206.461 180 6.703 美感 528.758 180 2.938 誤差 效能 1058.982 180 5.883 變化 14854.000 189 美感 6957.000 189 總和 效能 16081.000 189 為進一步分別確認性別因素與小組人數的單純效果,進行單因子的變異數分析。在不同性別組 合中,女多於男的組合下,五人組在技術創造力表現明顯優於六人組及七人組。其餘男女相等及男 多於女的組合,不論小組人數多寡,則未出現顯著差異。如表八所示。 表八 女多於男的性別因素下,小組人數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影響的變異數分析摘要 項目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值 F 檢定 顯著性 事後比較 變化 97.853 2 48.926 9.605 .000 5>7(p=0.00), 6>7(p=0.03) 美感 70.745 2 35.373 16.646 .000 5>7(p=0.00), 6>7(p=0.00) 效能 142.588 2 71.294 20.867 .000 5>7(p=0.00),

(8)

6>7(p=0.00) 表九 女多於男的性別因素下,小組人數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影響的變異數分析摘要 項目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值 F 檢定 顯著性 事後比較 變化 72.449 2 36.225 19.763 .000 1>2(p=0.00),3>2(p=0.00) 美感 5.557 2 2.779 3.180 .050 3>1(p=0.03),3>2(p=0.02) 效能 7.518 2 3.759 1.897 .163 5.不同性別與不同創造力的成員,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的差異為何? 經二因子共變數分析發現,不同性別與不同創造力成員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上,有顯著的交 互作用(Wilks' Lambda=0.77,p=0.00)。如表十所示。 表十 不同性別與不同創造力成員的小組,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的二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 來源 項目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值 F 檢定 顯著性 變化 8.210 1 8.210 .931 .336 美感 4.746 1 4.746 1.261 .263 共變量 (前測) 效能 .721 1 .721 .104 .748 變化 54.177 2 27.088 3.072 .049 美感 9.603 2 4.801 1.276 .282 不同性別 效能 17.876 2 8.938 1.284 .279 變化 10.557 2 5.279 .599 .551 美感 4.668 2 2.334 .620 .539 不同創造 力 效能 20.251 2 10.125 1.455 .236 變化 144.798 4 36.200 4.105 .003 美感 40.370 4 10.092 2.683 .033 交互作用 效能 199.438 4 49.860 7.163 .000 變化 1578.378 179 8.818 美感 673.450 179 3.762 誤差 效能 1245.946 179 6.961 變化 14854.000 189 美感 6957.000 189 總和 效能 16081.000 189 經分別以性別因素與成員創造力因素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後發現,在不同性別組合中,男女 等數的組合下,高創造力組(3)在技術創造力各方面的表現明顯優於中創造力組(2)及低創造力組 (1)。其餘在男多於女的組合,以及男多於女的組合下,不論成員創造力的高低,小組技術創造表現 均未出現顯著差異。如表十一所示。 表十一 男女等數的性別因素下,創造力因素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影響的變異數分析摘要 項目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值 F 檢定 顯著性 事後比較 變化 179.41 2 89.70 9.25 .000 3>1(p=0.00),3>2(p=0.00) 美感 30.41 2 15.20 6.77 .002 3>2(p=0.00) 效能 161.35 2 80.67 13.15 .000 3>1(p=0.00),3>2(p=0.00),2>1(p=0.04) 另外,在不同創造力組合中,低創造力成員的組合下,女生較多的小組(1)在技術創造力各方 面的表現明顯較佳,其次是男生較多(3)的小組,男女同數(2)的小組則表現最差。如表十二所示。 表十二 低創造力的成員創造力因素下,性別組合因素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影響的變異數分析摘 要 項目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值 F 檢定 顯著性 事後比較 變化 123.04 2 61.52 8.68 0.00 3>2(p=0.02),

(9)

1>2(p=0.00) 美感 6.61 2 3.30 0.78 0.46 效能 99.46 2 49.73 7.77 0.00 1>2(p=0.00), 1>3(p=0.04) 在不同創造力組合中,中創造力成員的組合下,男生較多(3)的小組在技術創造力各方面的表 現明顯較佳。如表十三所示。 表十三 中創造力的成員創造力因素下,性別組合因素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影響的變異數分析摘 要 項目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值 F 檢定 顯著性 事後比較 變化 86.81 2 43.40 4.16 0.02 3>2(p=0.00) 美感 36.19 2 18.09 3.57 0.03 3>2(p=0.01) 效能 62.97 2 31.48 4.05 0.02 3>2(p=0.00) 在不同創造力組合中,高創造力成員的組合下,男女等數值(2)的小組技,在效能創意方面的 技術創造力表現,明顯優於其他兩組。如表十四所示。 表十四 高創造力的成員創造力因素下,性別組合因素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影響的變異數分析摘 要 項目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值 F 檢定 顯著性 事後比較 變化 6.62 2 3.31 0.37 0.68 美感 5.87 2 2.93 1.56 0.21 效能 51.65 2 25.82 3.94 0.02 2>1(p=0.02), 2>3(p=0.04) 經二因子共變數分析發現,不同小組人數與不同創造力成員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上,有顯著 的交互作用(Wilks' Lambda=0.67,p=0.00)。如表十五。 表十五 小組人數與成員創造力,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的二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 來源 項目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值 F 檢定 顯著性 變化 4.097 1 4.097 .700 .404 美感 0.05 1 0.05 .002 .962 共變量 (前測) 效能 2.555 1 2.555 .550 .459 變化 451.613 3 150.538 25.705 .000 美感 195.723 3 65.241 28.064 .000 不同人數 效能 418.322 3 139.441 30.010 .000 變化 34.701 2 17.350 2.963 .054 美感 19.893 2 9.947 4.279 .015 不同創造力 效能 56.641 2 28.321 6.095 .003 變化 284.576 3 94.859 16.197 .000 美感 129.502 3 43.167 18.569 .000 交互作用 效能 215.466 3 71.822 15.457 .000 變化 1060.007 181 5.856 美感 420.771 181 2.325 誤差 效能 841.007 181 4.646 變化 14982.000 191 美感 7007.000 191 總和 效能 16179.000 191 在不同創造力組合中,低創造力成員的組合下,五人組在技術創造力各方面的表現明顯較佳, 優於四人、六人及七人組。六人組則優於七人組。如表十六。

(10)

表十六 低創造力的成員創造力因素下,小組人數因素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影響的變異數分析摘 要 項目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值 F 檢定 顯著 性 事後比較 變化 310.53 3 103.51 26.95 0.00 5>4.6.7(p=0.01), 6>7(p=0.00) 美感 173.18 3 57.71 41.05 0.00 5>4.6.7(p=0.00), 6>7(p=0.01) 效能 253.02 3 84.34 22.39 0.00 5>4.6.7(p=0.00), 6>7(p=0.00) 在不同創造力組合中,中創造力成員的組合下,七人組在技術創造力各方面的表現明顯較遜於 五人及六人人組。如表十七。 表十七 中創造力的成員創造力因素下,小組人數因素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影響的變異數分析摘 要 項目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值 F 檢定 顯著性 事後比較 變化 287.74 2 143.87 19.91 0.00 5>7(p=0.00), 6>7(p=0.00) 美感 101.69 2 50.84 12.66 0.00 5>7(p=0.00), 6>7(p=0.00) 效能 197.80 2 98.90 17.60 0.00 5>7(p=0.00), 6>7(p=0.00)

伍、研究結果與建議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結果包括以下六項: 1.不同的性別因素,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的差異為何? 經共變數分析的結果顯示,男多女少、男女等數、及男少女多的不同性別人數組合,對小組在 變化、美感、及效能的小組技術創造表現的影響,未達顯著差異。 2.不同的小組人數,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的差異為何? 小組人數的多寡,對小組在變化、美感、及效能的小組技術創造表現有顯著的影響。經進一步 主要效果的比較發現,五人組在技術創意總分、產品變化、美感設計、宣傳效能方面,有最佳的表 現。 3.不同創造力的成員,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的差異為何? 成員創意的高中低區分,對小組在變化、美感、及效能的小組技術創造表現的影響,未達顯著 差異。 4.不同性別與不同人數的小組,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的差異為何? 不同性別與不同小組人數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上,有顯著的交互作用。 在女多於男的組合下,五人組在技術創造力表現明顯優於六人組及七人組。在不同的小組人數 中,七人小組情形下,男生較多的組合在變化及美感方面,均有較佳的技術創造表現。 5.不同性別與不同創造力的成員,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的差異為何? 不同性別與不同創造力成員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上,有顯著的交互作用。 在男女等數的組合下,高創造力組在技術創造力各方面的表現明顯優於中創造力組及低創造力 組。 在低創造力成員的組合下,女生較多的小組在技術創造力各方面的表現明顯較佳,其次是男生 較多的小組,男女同數的小組則表現最差。中創造力成員的組合下,男生較多的小組在技術創造力 各方面的表現明顯較佳。高創造力成員的組合下,男女等數的組合在技術創造力的效能指標上,表

(11)

現較佳。 6.不同小組人數與不同創造力的成員,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的差異為何? 不同小組人數與不同創造力成員在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上,有顯著的交互作用。 在低創造力成員的組合下,五人組在技術創造力各方面的表現明顯較佳,優於四人、六人及七 人組。六人組則優於七人組。中創造力成員的組合下,七人組在技術創造力各方面的表現明顯較遜 於五人及六人人組。 根據此一研究結果,茲針對國中生活科技課程的實施,提出以下四建議,以更有效提升學生的 小組技術創造力: • 1.通常五人一組為較適合的分組人數,七人一組的表現則比較差。 • 2.女生較多時,五人一組較適合。 • 3.男生較多時,七人一組較適合。 • 4.高創造力學生的組合中,男女各半的組合,其小組技術創造力表現較為優異。 此外,以下四點值得作為後續研究的方向: • 1.將人數規模放大,小至 2 人,大可以到全班一組(約 40 人左右)。 • 2.性別組合增加純男組與純女組。 • 3.自變項加入專業知能與人格特質。 • 4.以企業界不同產業為研究對象。例如「性別、人數、個人創造力在不同產業的團隊技術創 造力之相關研究」。

陸、成果自評

一、本研究完成的工作項目 1.完成技術創造力教學活動設計。 2.完成國中生活科技課程之技術創造力教學實驗。 3.確認性別因素、小組規模、及成員個人的創造力對技術創造力的影響。 4.確認性別因素、小組規模、及成員個人的創造力,兩兩間對技術創造力的交互影響。 二、預期之貢獻 1.在學術研究方面:本研究所探討的「性別、人數、成員創造力與小組技術創造力之相關研究----在國中生活科技課程的教學實驗」,將以往個別性探討的因素,透過整合性的教學實驗,對 於激發技術創造力的情境與整體瞭解,獲得進一步的整體觀點。 2.教學上的重要性:有效的教學策略,必須根據整體教學情境來考量。本研究將性別因素、小 組規模、以及成員創造力三項因素,在教學實驗中做整體考量,所獲致的研究結果,具體 指出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創造力活動之前,究竟應該作何種分組與組合,才能促使學 生發揮最大的技術創造力成效。 三、人員獲得之訓練 1.進行技術創造力教學活動設計能力 2.從事技術創造力教學的能力 3.進行技術創造力成效評鑑的能力 4.增進對性別因素、小組人數、以及成員創造力對小組技術創造力影響的瞭解

柒、參考文獻

毛連塭(民 89a),緒論。載於毛連塭等著:創造力研究,頁 2-55。台北:心理。 毛連塭(民 89b),創造力研究的發展。載於毛連塭等著:創造力研究,頁 56-125。台北:心理。 朱敬先(民 87),教育心理學----教學取向。台北:五南。

(12)

行政院(民 89):知識經濟發展方案。 吳武典(民 90),「創造力教育政策白皮書」子計畫(三) ----我國中等教育階段創造力教育政策規畫白皮書。 教育部委託研究。 吳思華(民 89),技術創造力特性與開發研究:網際網路產業創新與個人技術創造力關聯之研究計畫。行 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9-2519-S-004-002-C)。 教育部(民 87),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網路資源:下載於 2003/2/7 http://teach.eje.edu.tw/9CC/basic/basic1.php 教育部(民 90),創造力教育白皮書。網路資源下載於 2002/10/10,http://www.edu.tw/consultant/bbs/y011603.doc 教育部(民 91),創造力教育白皮書--打造創造力國度 ROC (Republic of Creativity)。網路資源下載於 2002/10/10,http://www.edu.tw/consultant/bbs/y010703.doc 郭有遹(民 83),創造性的問題解決法。台北:心理。 陳李綢及郭妙雪(民 87):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 陳秀雄(2002),職業學校學生技術創造力培養之研究(2/2)─子計畫四:美工科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對職業 學校美工科學生技術創造力之影響。行政院國科會委託研究。 陳龍安(民 89),創造思考教學。載於毛連塭等著:創造力研究,頁 212-263。台北:心理。 陸祖昆譯(民 77),創造性心理學。台北:五洲。

Alter, C.E. (2001). Creativity styles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New York, Fordham University.

Amabile, T. (1988). A model of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s.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0, 123-167.

Auh, M. (2004). Assessing Creativity in Composing Music:Product-Process-Person-Environment Approaches. 2004/8/2 http://www.aare.edu.au/00pap/auh00016.htm

Bachtold, L.M. & Werner, E.E. (1973).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creative women. Perceptural and Motor Skills, 36, 311-319.

Baer, J. (1999). Gender differences. In M. Runco & S. Pritzer (Eds.), Encyclopedia of creativity. Vol. 1:A-H (pp. 753-758).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Butler, R. (1981).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 Appropriateness of perspectives from small group studies for strategy formulation. Human Relations, 34, 763-788.

Cialdini, R.B., & Trost, M.R. (1998). Social influence, social norms, conformity, and compliance. In D.T. Gilbert, S.T. Fiske, & G. Lindzey (Eds.), The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4th ed., Vol. II, pp. 151-192). Boston: McGraw-Hill.

Coste, T.G. (1996). Group creativity: divergence and convergence in technological desig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Michigan, Michig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Feist, G.J. (1998). A meta-analysis of personality in scientific and artistic creativit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2, 290-309.

Firestien, R. (1990). Effects of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training on communication behaviors in small groups. Small Group Research, 21, 507-521.

Gupta, A. K. (1981). Sex differences in creativity: Some fresh evidence. Journal of Creativity Behavior, 15, 269.

Howell, J.M. & Higgins, C.A. (1990). Champion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terly, 35, 317-341.

(13)

Isaksen, S. (1995). CPS: Linking creativity and problem solving. In G. Kaufmann, T. Helstrup, & K. Teigen (Ed.), Problem solving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pp. 145-181). Bergen, Norway: Fagbokforlaget, Vigmostad, & Bjorke.

King, N., Anderson, N., & West, A. (1991). Organization innovation in the UK: A case study of perceptions and processes. Work & Stress, 5, 331-339.

Kogan N.(1974). Creativity and sex differences.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8, 1-13.

Michael, K.Y. (2000). A comparison of students’ product creativity using a computer simulation activity versus a hands-on activity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Virginia, the Faculty of the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Nemiro, J.E. (1998). Creativity in virtual team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California, the Faculty of 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

O’Hara L.A. (2001). Leadership style and group creativit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K, Candidacy, Yale University.

Owen, S. V. (1973). Fluency, Flexibility, and Originality as a Function of Group Size. Paper presented at 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New Orleans, Louisiana, February 25-March 1, 1973) ERIC_NO: ED075195 .

Paulus, P.B. (2000). Groups, teams and creativity: The creative potential of idea generating groups.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49, 237-262.

Schon, D.A. (1963). Champion for radical new inventions. Havard Business Review, 41(2), 77-86.

Smith, B. (1993). Interpersonal behaviors that damage the productivity of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groups.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27, 171-187.

Snyder, B. & DeSelms, C. (1982). Creative Student-Centered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for the Foreign- and Second-Language Classrooms. ERIC_NO: ED222063.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entral States Conference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Louisville, KY, April 22-24, 1982). In: ESL and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

Sternberg, R.J., & Laubart, T.L. (1995). Defying the crowd: Cultivating creativity in a culture of conformity. New York: Free Press.

Thornburg, T. H. (1991). Group Size and Member Diversity Influence on Creative Performanc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25(4), 324-333.

Weaver, W. (1993). Anatomy of a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meeting.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27, 236-269. West, M. (1990).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novation in groups. In M. West & J. Farr(Eds.), 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 at work: Psychological and organizational strategies, (pp. 309-334). Chichester, England: John Wiley and Sons.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study applies Discriminate Analysis to discuss the aspec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iving Adjustment Scale and then develops a scale to be the standard of Junior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 among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satisfac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well as to identify

In different gender、time for study、time for cram、the parents education level and household incom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 some aspects of the academic stress were

This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realiz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 teaching by junior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leading ro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measure human foot volume using 3D scanning range data,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foot length, width, height and ankle circumference, to

In this study,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2) is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nstructs of the model and website usage behaviors to investigat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