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 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 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Copied!
15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 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李玉芬 博士

新住民子女學習表現優異之家庭教養方式與 其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以花蓮縣玉里鎮田野國

小為例

研究生:王定洋 撰

中華民國一○四年 六 月

(2)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 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新住民子女學習表現優異之家庭教養方式與 其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以花蓮縣玉里鎮田野國

小為例

研 究 生:王定洋 撰 指導教授:李玉芬 博士

中華民國一 ○ 四年六月

(3)
(4)
(5)

謝 誌

在公事所兩年的學習過程,隨著論文的付梓,研究生的生涯也即將劃上句點,

這段時間以來的點點滴滴,有回憶,有感恩,謝謝在一路上相伴的老師、同學;

回憶之情將在我的懷中日漸晶瑩光耀,感恩之心將使我的人生旅途上充滿勇氣。

本論文能順利完成,幸蒙李玉芬教授的指導與教誨,對於研究的方向、觀念的 啟迪、架構的匡正、資料的提供與求學的態度逐一斧正與細細關懷,於此獻上最 深的敬意與謝意。論文口試期間,承蒙口試委員吳教授育臻與謝教授志龍的鼓勵 與疏漏處之指正,使得本論文更臻完備,在此謹深致謝忱。

在研究所修業期間,感謝靳菱菱老師、柯志昌老師、張育銓老師、蔡西銘老師、

劉麗娟老師、彭堅汶老師等諸位老師在課業知識的傳授,翔雲班代在班級事務上 的協助,弘毅同學熱心協助我處理求學期間的各項申辦事物以及論文付印;同窗 伙伴兩年來的切磋討論與鼓勵,我們一起用腦力激盪的批判思考走過了兩年歲月,

與你們一同學習的路途上我獲益良多,永難忘懷。

在此也感謝參與研究的四對新家住民家庭,你們不嫌棄我這一年來不斷地登門 拜訪,願意撥時間和我天南地北的閒聊、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也抒發自己的教 養觀念以及育兒經,這些話語和叮嚀對於剛加入新手爸媽行列的我來說,無疑是 研究之外最寶貴的收穫。

最後,謹以此文獻給我摯愛的雙親,感謝你們無怨無悔的養育與無時無刻的關 懷照顧,還有內人珮婕在經濟上與精神上的支持,讓我能專注於課業研究中,願 此榮耀與我的家人共享。

(6)

i

新住民子女學習表現優異之家庭教養方式與其學校生活 適應之研究-以花蓮縣玉里鎮田野國小為例

作者:王定洋

國立台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摘要

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法,透過半結構式訪談、觀察法以及文件分析之方式,

進行東南亞籍新住民母親與台灣籍父親組成之家庭的教養方式分析,擬達成下列 研究目的:一、了解花蓮縣南區田野國小四對學習表現優異之新住民子女家庭的 組成背景及現況。二、探索花蓮縣南區田野國小四位學習表現優異之新住民子女 的學校生活適應過程。三、分析花蓮縣南區田野國小四對學習表現優異之新住民 子女其父母親教養子女的方式。

本研究之研究場域位於花蓮縣南區玉里鎮,研究對象為四位學習表現優異的 新住民子女、四對學習表現優異子女之父母親、新住民子女的學校老師七位。其 中新住民母親的國籍有兩位是印尼籍、兩位是越南籍。

研究者經由訪談與資料分析結果,將研究主要發現分為兩大面向:學習表現 優異之新住民子女的學校生活適應過程、學習表現優異之新住民子女其父母親教 養子女的方式,歸納整理出十點結論,茲分述如下:

一、學習表現優異之新住民子女的學校生活適應過程

(一) 四位新住民子女在校的學習適應情形在剛入學時並不十分突出,但隨著自 我的成長調適以及老師的介入輔導,進而達到學科、術科整體表現均優。

(二) 四位新住民子女都有過口語發音、長相的歧視的心理適應歷程,隨著年紀 漸長也越加認同自己的新住民母親;在校期間品行都十分良好,尊敬師長、

愛護同學樂於助人、個性溫和並不是紛爭的挑起者。

(三) 四位新住民子女結合老師與父母的教導形成自我的學習方法。

(四) 四位新住民子女的課業的學習態度積極認真、上課十分專注、有任何問題 都會立即尋求老師解答、並且今日事今日畢,不拖泥帶水的好習慣。

二、學習表現優異之新住民子女其父母親教養子女的方式。

(一)新住民父母親之教養信念重視禮貌、品德及尊敬師長。

(7)

ii

(二)新住民父母親採開明權威型的教養方式來教育孩子的行為及表現。

(三)新住民母親的職業選擇以陪伴孩子為首要考量。

(四)新住民父母親用自身的經驗教導孩子尊重包容不同文化的族群。

(五)新住民父母親採取共讀的方式,陪伴子女一同完成作業及複習功課。

(六)新住民父母親積極參與學校的親子活動、親職課程,並主動聯繫子女的老師 進行溝通,維持良好的親師關係。

依據上述研究結果,提出對新住民家庭在教養子女上的建議、學校、教育主 管機關如何協助新住民子女學習、規劃輔助之親職課程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學習表現優異、新住民、教養方式、學習適應、生活適應

(8)

iii

The Parenting Style and School Life Adaptation of New Inhabitants’ Children with High Learning Achievements—Tian-Ye

Elementary School in Hualien Yuli Township as an Example

Author: Ding-Yang Wang

Master’s Program of Public and Cultural Affairs, National Tai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In this study, a qualitative research approach was adopted. Using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observation, and document analysi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parenting style in families where the father is Taiwanese and the mother is a new inhabitant from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1) explore the composition and current conditions of four families, in each of which the mother is a new inhabitant and the child has high learning achievements in Tian-Ye Elementary School in South District of Hualien County; (2) investigate the school life adaptation of these four students; (3) analyze the parenting styles in these four families.

The research field was located in Yuli Township, South District of Hualien County. The subjects included four new inhabitant-born children with high learning achievements in school, their parents, and seven teachers of these students. Of the four mothers of these students, two came from Indonesia and two from Vietnam.

Findings obtained from analysis of interview responses and related data were summarized into 10 conclusions in two dimensions, including the school life adaptation of the new inhabitant-born students with high learning achievements and the parenting style of their parents.

1. The school life adaptation of the new inhabitant-born students with high learning achievements:

(1) All the four students adapted well to school life, and their overall performance in academic and technical disciplines was also good.

(2) All the four students were good in terms of moral conduct. They were respectful of teachers, pleased to help others, easy-going, and would not be the one to trigger any argument.

(9)

iv

(3) All the four students had developed their ways of learning based on the guidance of their teachers and parents.

(4) All the four students were active in learning and attentive in class.

They would seek answers whenever they had any question and did not have the habit of procrastination.

2. The parenting styles of the parents of these new inhabitant-born students with high learning achievements:

(1) Their parents stressed manners, ethics, and respect for teachers in parenting.

(2) Their parents adopted an authoritative parenting style.

(3) Their parents prioritized whether they could spend more time with children among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ir job choice.

(4) Their parents led their children to respect and accept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and ethnic groups based on personal experiences.

(5) Their parents would accompany them in doing and reviewing homework based on a joint-reading approach.

(6) Their parents would participate in all kinds of parent-child activities and parenting courses and actively communicate with teachers to maintain a good teacher-parent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is study also provided suggestions to new-inhabitant parents, schools, and education authorities. The suggestions covered how to assist new inhabitant-born students in learning and what supportive parenting courses can be planned for their parents.

Keywords: high learning achievement, new inhabitant, parenting style, learning

adaptation, life adaptation

(10)

v

目 次

摘要... i

Abstract ... iii

目次... v

圖次... viii

表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研究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四節 名詞解釋... 4

第二章 文獻分析... 7

第一節 教育現場的新住民子女現況與新住民稱呼的演變... 7

壹 、新住民子女就讀國中小人數分布概況分析... 7

貳 、花蓮地區新住民子女國中小就學現況... 9

參 、來台新住民的稱呼演變-從「外籍新娘」到「新住民」 ... 11

第二節 新住民子女學校生活適應的內涵及理論... 13

壹 、探討個體生活適應的理論... 13

貳 、學校生活適應的內涵及研究... 21

參 、新住民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25

第三節 新住民家庭父母教養方式以及相關研究... 31

壹 、教養方式的意義... 32

貳 、教養方式的內涵... 32

(11)

vi

參 、新住民子女家庭教養現況探討... 38

肆 、新住民子女家庭教養方式研究... 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43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3

第二節 研究架構... 47

第三節 研究對象及編碼... 47

第四節 研究步驟... 53

第五節 研究倫理... 54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57

第一節 四個學習表現優異新住民子女家庭的跨文化接觸... 57

第二節 學習表現優異新住民子女的學校生活適應... 75

壹 、在校的學習適應... 75

貳 、學校生活的適應... 95

參 、小結... 99

第三節 學習表現優異新住民子女之父母的教養方式... 100

壹 、母親身兼教與養的重責大任... 100

貳 、母親克服偏見和嘲笑,用自身的經歷給孩子生活適應最直接的 身教... 106

參 、採取開明權威的教養方式... 109

肆 、積極參與學校的各項親職活動... 114

伍 、跟著孩子學習、陪著孩子生活... 117

陸 、小結... 11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1

第一節 結論... 121

第二節 建議... 125

(12)

vii

壹 、對新住民家庭之建議... 125

貳 、對學校及教育主管機關之建議... 127

參 、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128

參考文獻... 131

一、中文部分... 131

網路資訊... 138

二、西文部分... 139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141

附錄二 訪談題綱... 143

(13)

viii

圖次

圖 二-1 Bandura 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 15

圖 二-2 Bandura 觀察學習四階段 ... 17

圖 二-3 Maslow 需求層次論(need-hierarchy theory) ... 20

圖 三-1 研究架構圖... 47

圖 三-2 研究流程圖... 53

(14)

ix

表次

表 二-1 台灣地區新住民子女尌讀國中小學生人數 92-103 學年... 8

表 二-2 95~102 學年度新移民子女尌讀國中小學生數占各縣市比率... 9

表 二-3 96~103 學年度花蓮縣新住民子女尌讀小學人數佔全體學生數統計表. 11 表 二-4 Erikson 心理社會各階段任務與發展危機表 ... 19

表 二-5 學校生活適應的相關定義與研究彙整表... 22

表 二-6 近年新住民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彙整... 26

表 二-7 Baumrind 的教養因素及教養型態... 35

表 三-1 研究對象的學習狀況一覽表... 48

表 三-2 訪談家長編碼暨國籍職業表... 50

表 三-3 參與研究之教師訪談編碼表... 51

表 四-1 喬特(新 1)歷任導師評語... 88

表 四-2 桐桐(新 2)歷任導師評語... 89

表 四-3 阿志(新 3)歷任導師評語... 90

表 四-4 小菁(新 4)歷任導師評語... 91

表 四-5 新住民在台灣社會受歧視的現象彙整表... 107

(15)

1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花蓮縣南區玉里鎮田野國小四位學習表現優異之新 住民子女的家庭教養方式,以及其學校生活適應之關係。期望從這些表現優異的 新住民家庭教養方式的深入探討,能夠讓其他新住民家庭父母親在教養子女時有 所幫助,並協助於國小第一線帶班的教師們,更深入了解這些新住民子女表現優 異的成因,進而促進其他相對落後學生在學校的學習適應。本章節按陳述重點依 次分為:第一節研究動機、第二節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第三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四節名詞解釋,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近年來台灣社會一直籠罩在超低出生率的這片烏雲底下,翻開各個先進國家 的統計資料不難發現,低生育率是高度發展國家的普遍現象,然而不容忽視的是,

低生育率所造成的社會影響卻是廣泛而且深遠的。低生育率形成的少子化現象,

使得人口結構改變、高齡化社會、稅基人口減少、本國勞動力下降、甚至演變成 兵源短缺的國安問題等。有鑑於人口逐漸減少的趨勢下,為了維持良好的國民競 爭力及品質、維持基本國力,教育的角色就顯得十分重要;如何透過教育培植下 一代成為更具競爭力、更優質的台灣囝仔,眼下成為教育政策當局以及國家發展 的重要課題。

研究者在東部地區的小學服務多年,發現偏鄉地區的中小學,除了無法克服 的地理因素所形成的城鄉教學資源落差之外,另一項特殊的現象即為新住民子女 就學人數占新生人數比例逐年增加,根據內政部戶政司 2014 年八月底新住民人 數統計發現,目前大陸港澳與新移民人數已達 494,996 人(內政部,2014)。

隨著女姓外籍配偶的移入,緊接著的另一個現象是外籍配偶子女的出生。除 了外籍配偶人數的增加之外,相對於本國籍已婚女性,女性外籍配偶通常有較高 的生育率(莫藜藜、賴珮玲,2004)。教育部統計處最新一期的統計資料指出,

大陸及外籍配偶子女國中小就學人數由 96 學年度的 103574 人持續增加至 103 學年度的 211445 人(教育部,2015),前後 7 個學年的時間,新住民子女就學人 數增加了一倍有餘,加上台灣人民的出生率逐年下降,新住民子女占國中小學生 數比例更已經遠遠超過原住民族群的 5%,達到百分之十,凸顯新移民子女人數 的日益增加,也顯示台灣未來的下一代除了閩南、客家、原住民之外,新住民儼 然已經是台灣社會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16)

2

外籍配偶的湧入臺灣,對臺灣社會產生了衝擊與影響,這是台灣社會的新經 驗,是前所未有的,對整個台灣社會是一種挑戰,它是台灣社會的新問題,是危 機也是轉機,端視台灣社會如何面對(黃富順,2006)。先進國家經常是開發中 國家人民移民、工作的移居地,而美國尤其是種族熔爐的最佳表徵。美國制定了 完整的外籍移民者工作規範、教育方針、各項完整的補救措施及補貼,使生活在 其上的新住民及其子女能夠安居樂業,並藉著教育的力量,將新住民子女化為有 效的人力資本以充實國力,顯見在面對外籍配偶子女教育的議題時,先進國家更 是充滿作為。

當新住民踏入一個新的國度,首先面臨的即是文化及語言的雙重挑戰。張鈿 富(2006)研究指出由於台灣的外籍新娘因為語言文字所造成的障礙,導致無法 協助其已就學子女的課業學習與進行良好的親師溝通,更常造成教育第二代的一 大障礙。據此,探討台灣新住民子女的學業表現遭遇哪些問題?新住民家庭社會 資本是否決定性的影響了第二代的學業成就?是研究者對於新住民子女教育問 題的第一個動機。

研究者在任教的教學現場中發現,新住民子女在學校的行為、學習、社交、

語言表達等方面,多元智能的初始表現皆不比本國兒童來的落後;近期,陳明聰

(2013)根據「新住民二代的多元智能表現」研究結果顯示,新住民子女小學到 國中的語文、數學、空間等多元領域能力表現,皆優於台灣之子。根據研究結果,

新住民子女天生多元智能絕不比台灣之子差,但受限於後天文化和經濟弱勢因素,

多元天賦未能適當發展;傳統教育以學科成績來判斷學生智能,才產生新住民第 二代不如人刻板印象。

教育主管機關如能針對經濟弱勢、家庭功能不彰的新住民家庭,提供適時的 政策支持,定能改善新住民子女在國小階段學業表現普遍不及我國學童的文化劣 勢,以利培育國家多元文化人才,加強台灣在國際多元社會態勢下的競爭力。

我國目前針對新住民及新住民子女的教育政策涵蓋哪些層面及資源,是否真 正補足了新住民子女的文化弱勢,由教育部主導的補救教學計畫、夜光天使計畫,

民間非營利組織所開辦的各種免費課輔資源,在偏鄉是否真的落實了照顧弱勢的 初衷,是研究者想探求的第二項研究動機。

研究者所服務的學校位於花蓮縣南區鄉鎮,由於先天地理因素的影響,花東 地區的居住人口、工作機會、教育資源,始終與西部鄉鎮有明顯的落差,第一線 的教育工作者往往必須面對:父母親到北部、西部工作,將孩子托給祖父母教養 的隔代教養問題;也因為花東地區多為第一、二級產業,家長職業的社經地位普 遍不高,多數男性為了傳宗接代選擇透過婚姻仲介迎娶東南亞籍的配偶,組成所 謂的新住民家庭,生出本文即將研究的新住民子女,也就是新住民家庭的第二 代。

(17)

3

花蓮地區的新住民人口並非是台灣最多的縣市,但由於人口比例較少,新住 民子女在花蓮地區小學學生數所占比例要比全國比例來的高,部分偏僻鄉鎮小學 的新住民子女比例更高過三分之二。新住民的孩子普遍個性樸實、敦厚,對老師 的教導服從性高,但在適應學校生活的課業表現、人際互動方面,卻普遍不突出、

甚至落後。研究者在服務學校任職期間,觀察到部分新住民孩子的學業表現、自 我適應、人際關係等表現都十分優異,期望藉由研究這些高成就的孩子優異表現 背後的形成因素及條件,能夠給予第一線的老師、教育政策制定者,作為培育新 一代台灣孩子競爭力的建議與提示,此為研究者的第三項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研究問題

基於上述的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者將以花蓮縣南區玉里鎮田野國小為例,

聚焦於四位學習表現優異之新住民子女的家庭教養方式與其學校生活適應的情 形,推演以下四項主要研究目的:

一、了解花蓮縣玉里鎮田野國小四對學習表現優異之新住民子女家庭的組成背景 及現況。

二、探索花蓮縣玉里鎮田野國小四位學習表現優異之新住民子女的學校生活適應 過程。

三、分析花蓮縣玉里鎮田野國小四位學習表現優異之新住民子女其父母親教養子 女的方式。

由四項主要研究目的,研究者提出本研究在各個不同研究階段所關注的五個 核心問題:

一、學習表現優異之新住民子女所處的家庭環境狀況如何?

二、新住民子女在學校生活整體表現如何?他(她)如何經營人際關係、師生關 係?

三、新住民子女使用那些學習方法幫助自身的學習適應?

四、新住民配偶遭遇子女在學校生活適應困難時,如何因應?教師是否有相關輔 導策略?

五、新住民父母親的教養方式是哪些類型?採取了什麼作為?

(18)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所蒐集之參考文獻,以國內已發表之期刊、論文及著作內容為探討研 究範圍。研究的範疇是以花蓮縣南區玉里鎮田野國小的新住民家庭及其子女為主,

其在學校的學習表現,委由各年段導師就班上學生學期總成績前三名的孩子,經 各班導師、教學組長、教導主任交叉推薦,挑選符合本研究取樣的對象,經實際 進行課堂觀察及訪談、家訪結果,推演出本研究想探討的學習表現優異之成因。

由於抽樣對象僅於花蓮縣南區玉里鎮田野國小;因此,對於台灣各地新住民 子女現正發生之教育問題,因無深入比較個別背景之差異,研究結論不宜過度推 論至全體新住民子女。

第四節 名詞解釋

一、新住民

台灣社會早期以「國籍」來稱呼這群非本國籍的配偶,例如「大陸新娘」、「泰 國新娘」、「菲律賓新娘」、「印尼新娘」,或者是以閩南語「大陸妹」、「泰國仔」、

「印尼仔」、「菲律賓仔」等帶有些輕蔑、歧視的語氣稱呼之。

內政部感於民眾與社會對「外籍新娘」有不公平的歧視,停留在「外籍」對 其是「非我族類」的鄙視,認為她們的成長環境及教育程度差、文化水平低,是 溝通語言、習慣、飲食、生活等的適應不良者;而「新娘」則認為她們是家庭中 的新加入者,還一直停留在新出嫁時期的無所適從與需被照顧者來正名此一族群,

特於 2003 年 8 月 6 日函辦各機構與研究單位將「外籍新娘」正名為「外籍配偶」

(內政部,2003)。

爾後,婦女新知基金會於 2003 年舉辦「請別再叫我『外籍新娘』徵文活動」

(婦女新知基金會,2003),票選出她們最想被稱呼的名稱,「新移民女性」為該 次票選之最高票,並成為稱呼該族群的主要用語。「新移民」一詞也開始廣泛被 使用於教育單位與學術研究中。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署長謝立功(2012)表示,來台的外配、陸配,包含歸 化取得身分證者,移民署今後將統稱為「新住民」。至此,這群日久他鄉是故鄉 的異鄉客,才有了正式統一的稱呼。

(19)

5

二、新住民子女

本研究所指稱之新住民子女,泛指父母親一方為大陸或東南亞籍(來自越南、

印尼、馬來西亞、緬甸等)人士,與台籍的先生或太太組成家庭後所孕育教養之 子女。

三、學習表現優異

學習表現指國民義務教育小學階段 6 年就讀期間,各項課程領域課程表現,

包含:語文、數學、社會、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健康與體育、綜合活 動等七大學習領域。此外,亦納入新住民子女環境適應能力、自我適應、人際互 動等能力。

本研究所指稱之「學習表現優異」,係指抽樣對象於國小就學期間,七大領 域的綜合表現各學期總成績能在所就讀班級前三名者。

四、學校生活適應

學校生活適應是指學童在國小階段校園生活中與學習環境互動、與自身的家 庭教養價值觀交互作用表現出來的反應狀態。本研究將學校生活適應分為「人際 關係」、「師生互動」、「學習適應」三個層面來探討:

(一)人際關係:

新住民子女在校園生活其間,和同儕團體生活的互動方式,同學間彼此接納 的程度,社交能力等。

(二)師生互動:

即老師與學生之間互動的模式,本研究主要著眼於新住民子女對於老師的感 覺、學生是主動親近老師、協助老師,或是被動地依賴。老師對學生的態度、評 價以及指導方式亦是本研究於研究現場觀察的重點之一。

(三)學習適應

本研究主要探討學習表現優異之新住民學童在面臨各種校園生活情境時的 方法(學習技巧、學習計畫、學習時間之分配、閱讀和做筆記及考試技巧)、習 慣(讀書習慣、學習的注意力)態度(學習態度、人際關係的經營、學校活動的 參與)。

(20)

6

五、教養方式

教養方式是指父母在子女成長社會化的過程中,所採取的教導行為,意圖與 實際顯現的行動策略和做法,讓子女學到自我建構本身的情感價值觀及未來行為 模式的適應過程。本研究所指的教養方式是指新移民家庭父母的教養信念及所形 成的教養態度及行為(教養類型),透過與孩子的互動,促使孩子達到父母理想 中的成就期望。

(21)

7

第二章 文獻分析

本章討論重點共分三節。第一節為教育現場的新住民及其子女的現況與相關 研究;第二節探討新住民子女學校生活適應的內涵及理論;第三節則論述新住民 家庭父母教養方式的相關研究,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教育現場的新住民子女現況與新住民稱呼 的演變

壹 、新住民子女尌讀國中小人數分布概況分析

據教育部統計處(2014)新一期的統計資料分析,國內受 1990 至 1995 年間政 府推動經濟投資往東南亞轉移的「南向政策」影響,自此透過婚姻仲介嫁往台灣 的新住民人數快速增加,爾後「南向政策」雖因亞洲金融風暴、中國大陸改革開 放等影響令台商撤資不少,惟其民間婚配交流仍熱絡未曾間斷。

新住民子女逐漸進入就學階段的教育影響,近年國中小學生屬於新移民子女 者快速上升,92 學年僅 3 萬人,96 及 101 學年分別突破 10 萬人及 20 萬人,102 學年新住民子女就讀國中、小學生數已逾 20 萬 9 千人,較 101 學年成長 5.3%。

如與 93 學年比較,9 年來國中、小學生數受少子化影響自 284 萬人降為 221 萬 8 千人,新住民子女學生數卻穩定地由 4 萬 6 千人成長至 20 萬 3 千人,遽增 15 萬 7 千人,占國中小學生數之比率亦由 1.6%快速增加至 9.2%;其中國小一年級 新生數近 2 萬 2 千人,平均約每 9 位國小新生即有 1 人為新住民子女。

依新住民之原屬國籍及在國內居住地區觀察,近 8 成 9 國中、小新住民子女 之父或母主要分別來自越南、中國大陸及印尼,其居住地區多集中於新北市、高 雄市及桃園縣等都會區,除此之外,中國大陸與越南以都會區及鄰近都會區為主,

而印尼籍在新北市、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及臺中市有較多且集中之現象,而 菲律賓因地緣關係,居住於屏東縣者亦頗多。

若按新住民子女就讀縣市人數排序,國小累計前 60%人數,主要依序分布 於新北市、桃園縣、高雄市、臺中市、臺南市、彰化縣等 6 個縣市。國中新住 民子女則主要分布於新北市、桃園縣、臺中市、高雄市、臺北市、臺南市等 6 個縣市。整體來說,國中小新住民子女主要集中分布在都會區縣市,但若以新住 民子女占該縣市學生數比率觀察,則以連江縣、金門縣、澎湖縣等離島縣市分居 前 3 名。

(22)

8

本研究所聚焦的花蓮縣雖非新住民人口最為密集的縣市,但由於地理位置因 素,花蓮地區的國中小教育現場時常必須面臨隔代教養、單親、新住民、原住民 等多重資源配置不足的問題,而新住民子女的教育議題更是偏鄉中亟待需要研究、

輔助、給予支援的族群。這群「新臺灣之子」的學校生活適應,在過去的印象裡 普遍因為母親的語言因素使他們未能得到良好的課後協助,導致學業成就不如非 新住民家庭的孩子,更有甚者會將母親來自於落後東南亞國家的新住民子女貼上 智力不如人的標籤。

表 二-1 台灣地區新住民子女尌讀國中小學生人數 92-103 學年

學年度

總計學生人數 國中人數 國小人數

新住民子女 新住民子女 新住民子女

人數 比率% 人數 比率% 人數 比率%

92 學年 2,870,076 30,040 1.05 957,285 3,413 0.36 1,912,791 26,627 1.39

93 學年 2,840,356 46,411 1.63 956,922 5,504 0.58 1,883,628 40,907 2.17

94 學年 2,783,075 60,258 2.17 951,202 6,924 0.73 1,831873 53,334 2.91

95 學年 2,750,737 80,167 2.91 952,344 9,370 0.98 1,798393 70,797 3.94

96 學年 2,707,372 103,587 3.83 953,277 12,628 1.32 1,754,095 90,959 5.19

97 學年 2,629,415 129,917 4.94 951,976 16,735 1.76 1,677,439 113,182 6.75

98 學年 2,541,932 155,326 6.11 948,534 22,054 2.33 1,593,398 133,272 8.36

99 學年 2,439,548 177,027 7.26 919,802 27,863 3.03 1,519,746 149,164 9.82

100 學年 2,330,230 193,062 8.29 873,226 33,881 3.88 1,457,004 159,181 10.93

101 學年 2,218,259 203,346 9.17 844,884 41,525 4.91 1,373,375 161,821 11.78

102 學年 2,129,050 209,784 9.85 831,930 52,353 6.29 1,297,120 157,431 12.13

103 學年 2,055,932 211,445 10.3 803,226 65,568 8.0 1,252,706 146,877 11.7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2015)103 學年新住民子女尌讀國中小學生人數分析

單位:%

(23)

9

由上表可知,過去十年來台灣正經歷「少子化」的國力衝擊,自九十二學年 度至一零三學年度,短短的十一年間,台灣的國中小學生總人數驟減八十萬人,

而新住民子女的國中小就學人數比例卻逐年提高,顯見教育當局如欲思考培育新 世代具競爭力的台灣公民,新住民族群的照顧與輔助已是不容忽視的課題。

貳 、花蓮地區新住民子女國中小尌學現況

本研究所聚焦的地區-花蓮縣,由於幅員狹長,在地形以及交通不便的影響 下,經濟發展與開發遠較西部地區緩慢,交通的因素連帶影響人口總數偏低與就 業機會不多,因此青壯年人口赴北部、西部工作,而將下一代留在東部給爺爺奶 奶照顧的情形屢見不鮮。除了隔代教養、原住民的教育問題之外,新住民子女就 學人口也在花蓮地區逐年增加。

表 二-2 95~102 學年度新移民子女尌讀國中小學生數占各縣市比率

學年度 95 97 99 100 101 102

按縣市別

新北市 2.9 5.2 7.6 8.7 9.6 10.3

臺北市 2.1 3.3 4.7 5.3 5.9 6.4

臺中市 2.1 3.7 5.6 6.5 7.3 7.9

臺南市 2.4 4.1 6.3 7.2 8.0 8.8

高雄市 2.5 4.4 6.5 7.5 8.4 9.1

宜蘭縣 2.3 4.0 6.2 7.1 8.1 8.9

桃園縣 3.5 5.5 8.0 9.2 10.2 10.9

新竹縣 4.8 7.4 9.6 10.6 11.5 11.7

單位:%

(24)

10

苗栗縣 4.1 7.5 11.0 12.4 13.7 14.9

彰化縣 3.0 5.3 8.0 9.1 10.1 10.7

南投縣 3.5 6.5 9.6 11.0 12.1 12.8

雲林縣 5.2 7.9 11.0 12.3 13.2 14.1

嘉義縣 5.0 8.8 12.9 14.8 16.3 17.5

屏東縣 4.5 6.6 9.4 10.7 11.4 12.1

臺東縣 2.5 4.3 6.5 7.5 8.2 9.1

花蓮縣 2.2 3.5 5.3 6.3 6.9 7.6

澎湖縣 6.1 9.8 13.3 15.0 16.4 17.0

基隆市 2.6 4.9 7.8 9.2 10.4 11.4

新竹市 2.3 3.9 5.8 6.5 7.0 7.4

嘉義市 1.8 2.9 4.7 5.5 6.1 6.6

金門縣 6.4 10.8 15.6 18.1 19.4 20.4

連江縣 16.6 18.0 22.0 24.2 23.2 24.0

資料來源:修改自教育部統計處(2014)教育統計簡訊第 18 號

(25)

11

表 二-3 96~103 學年度花蓮縣新住民子女尌讀小學人數佔全體學生數統計表

學年度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國小

學生數 25,463 23,969 22,690 21,666 20,510 19,216 17,994 17,202

新住 民子女 尌讀國 小學生

937 1,103 1,329 1,570 1,723 1,724 1,709 1,577

比率% 3.67 4.6 5.85 7.24 8.4 8.97 9.5 9.17

由上述兩表統計數據可知,花蓮新住民子女占全縣國中小學生數比率自 2006 年開始增加,新住民子女在小學就讀人數比率也自九十六學年度開始明顯 攀升,由原先的百分之三點六七,快速增加至一零三學年度的百分之九點一七。

由於偏鄉教育資源因地理因素而不若其他地區,隔代教養、單親、中低收入戶長 期以來就是東部偏鄉普遍的教育現象,加上新住民母親來到台灣的婚配對象有很 高的比例是勞動階層的台灣男性,他們用勞力付出來支撐整個家庭的經濟,而初 到台灣的新住民女性則必須努力適應文化、語言、夫家生活習慣等差異。待跨文 化家庭的第二代出生,除了上述的適應問題之外,新住民女性又多了母親角色與 責任,教養的問題也隨之浮上檯面。

身處偏鄉,如何在家庭經濟和維持家庭功能之外尋求教育機關的輔助,新住 民子女的教育議題也就益顯重要。

參 、來台新住民的稱呼演變-從「外籍新娘」到「新住民」

自九零年代初期政府啟動「南向政策」增加對東南亞國家的經貿活動以來,

隨著低技術密集產業外移至東南亞國家,部分勞工、管理階層的的台灣男性也選 擇了與當地的女性共組家庭;除了少部分在當地婚配的人口之外,台灣投資者的 到來,不僅給當地帶來工作機會外,亦宣告著台灣和其他先進國家一般,擁有著

(26)

12

比原生國更優異的生活條件,嫁給台灣人遂成為部分東南亞女性脫離原生家庭貧 苦生活的選項之一。「有需求就會有供給」,一如經濟學家們所預測的有行就有市,

伴隨著網路、交通改善所帶來的全球化,跨國的婚姻仲介業也應運而生。

隨著新住民每年婚配來台人數的增加,這些移入的外來人口逐漸成為為數不 小的族群,外籍配偶和他們台灣夫婿所組成的家庭以及下一代,可說是影響著台 灣社會勞動力、教育、政策、人口各方面無不牽連的新勢力。

早期國人對於嫁入台灣的外籍配偶,社會上的普遍風氣皆是以其原生國的國 名稱呼這群新來的訪客,在鄉村田野間猶如是。閩南語暱稱從泰國嫁入台灣者為

「泰國仔」、從印尼嫁入台灣者為「印尼仔」、從大陸地區嫁入台灣者為「大陸妹」, 在媒體傳播與學術研究上以「泰國新娘」、「印尼新娘」、「大陸新娘」稱呼之,其 後並概括稱以「外籍新娘」。

不管是「泰國仔」、「大陸妹」、「外籍新娘」等都停留在對其認為是「非我族 類」的鄙視,認為她們的成長環境及教育程度差、文化水平低,是溝通語言、習 慣、飲食、生活等的適應不良者與無所適從的需被照顧者(邱琡雯,1999;劉美 芳,2001)。在社會報導與民眾觀念上,「外籍新娘」一詞充滿標示、鄙視、不對 等的色彩(夏曉鵑,2001)。

「外籍新娘」對東南亞、大陸新移民女性而言,是種充滿歧視意味的稱呼─

─低文化、低收入、低階級、會拖垮台灣經濟的一群;一般人並不會稱歐美的台 灣新娘為外籍新娘。同時,許多台灣女性是歐美等地的「外籍新娘」,我們不希 望他 們在國外遭到歧視、受欺負,但我們卻對嫁到台灣的新移民女性懷有許多 的偏見。有鑑於此,內政部(2003)於民國 92 年 8 月 6 日第一次正式將此族群 正名為「外籍配偶」,冀望此一正名後,此一族群能獲得社會對她們不具歧視的 公平對待。

「外籍配偶」的名稱雖然少了落後國家的國籍標籤,但自始至終仍被這個社 會視為「他者」的異客,自詡為土生土長的台灣子們仍然將這些離鄉背井來到台 灣落地生根的新台灣人拒於門外;這個現象直到晚近,才有維護婦女權益的婦女 新知基金會於 2003 年舉辦「請別再叫我『外籍新娘』徵文活動」(婦女新知基金 會,2003)。票選出她們最想被稱呼的名稱,而「新移民女性」為該次票選之最 高票,偶後逐漸成為稱呼該族群的主要用語,「新移民」一詞也開始廣泛被使用 於教育單位與學術研究中。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署長謝立功(2012)表示,來台的外配、陸配,包含歸 化取得身分證者,移民署今後將統稱為「新住民」。至此,這群日久他鄉是故鄉 的異鄉客,才有了正式統一的稱呼。

(27)

13

第二節 新住民子女學校生活適應的內涵及理論

心理學家對於探討人與環境之間種種適應的問題,各自從不同的論點去探討 人與環境互動的適應問題,其見解與討論的焦點雖有不同,卻各自有許多獨特之 處。學童在足齡進入學校就讀之後,到成長為負完全責任的社會人之前,有相當 比例的時間是在學校生活中渡過,而學校生活也有如單純些的社會縮影,我們常 聽人說:「學校就是個縮小的社會」,裡頭有來自不同家庭形形色色的學生、老師、

教職員工,而孩子在校園裡的生活,也就隨著和不同事物的接觸,有著各種不同 的適應的問題。

不同階段的孩子在校園的生活裡需要適應不同的困難,舉凡課業、人際、師 生關係、兩性交往等,個體在不同的年齡層所要面對的適應難題也大不同。在教 育心理學中談論個體生活適應方面影響最深遠的理論,分別有來自瑞士的心理學 家-皮亞傑(Jean Piaget)的認知發展論;提倡觀察模仿學習-班杜拉的社會學習 論;認為人們的適應行為及學習動機是來自追求個體需求的滿足-馬斯洛的需求 層次論;以及以個體心理社會發展為焦點-艾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期理論。

本節首先簡要歸納各家發展心理學者有關適應的理論,簡述其對適應的觀點;

其次,在歸納當前學者研究對於學校生活適應的內涵所涵括的層面,最後則探討 近年有關新住民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文獻。

壹 、探討個體生活適應的理論

(一)、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皮亞傑認為智力發展即為生命適應的形式,而在人類智力(認知)發展的過程 中,有不變者,即為組織與適應的功能;而具有可變功能者,就是認知結構或基 模。

1、認知結構與基模

按照皮亞傑的說法,個體出生不久,即開始主動運用他與生俱來的一些基本 行為模式對於環境中的事物做出反應,可以視之為個體用以了解周圍世界的「認 知結構」(cognitive structure)。而當個體每每遇到某事物,便用某種對應的認知 結構予以核對、處理時,則此種認知結構稱之為「基模」(schema),基模為一個 人用以同化新訊息以產生訊息回饋的現存知識。皮亞傑將基模視為人類吸收知識 的基本架構,因而將認知發展或智力發展,均解釋為個體的基模隨年齡增長而產 生的改變,因此,皮亞傑所謂的「認知發展」不僅是量變,更包括了質變。

(28)

14

舉例來說,國小學童在一年級的學習階段會開始練習從 1 數到 20,模擬生 活情境中個數的概念,隨著課程的演進,孩子們會在舊有的基礎上接觸新的單元,

也就是由 1 數到 20 的數數基礎,進階到從 1 數到 100(單元名稱-100 以內的數)。

孩子在學習由 20 之後的 21 一直到 100 的數字,並不是全新的概念,而是利用舊 有的「數字基模」同化新的課程,數數的方法並沒有改變,而是孩子的認知數字 的方式產生質、量的進步。

2、組織與適應

「組織」是指個體在處理其周圍事務時,能統合運用其身體與心智的各種功 能,從而達到目的的一種身心活動歷程。無論是在發展的任何階段,這種功能都 會在個體的認知活動中展現出來。

皮亞傑認為智力是一種生命適應的形式,而皮亞傑所謂的「適應」是指個體 的認知結構或基模因環境限制而主動改變的心理歷程。也就是說,雖然智力的內 容、結構會因為個體的發展而有了質量上的改變,但是個體與環境接觸後,因為 環境限制而主動產生改變的機制本身卻是不變的。

3、同化與調適的平衡

皮亞傑認為「適應」就是個體的認知結構或基模因環境限制而主動改變的心 理歷程,包含了兩種彼此互補的心理歷程:一是個體將自身的認知結構摻合到環 境的因素當中,並且將這些環境的因素轉化成自身的一部份,例如,擁有「狗」

的認知結構,即使看見不同顏色的狗,亦知道是為狗,皮亞傑稱之為「同化」

(assimilation)。另一種是環境本身發生變化,個體必須改變自身的結構以適應 這種變化,例如狗與貓的不同,需改變原有之認知結構,皮亞傑稱之為「調適」

(accommodation)。

換句話說,所謂的「同化」就是指自己的不變應付改變了的環境(以不變應 萬變),而「調適」則是個體以改變自己應付改變的環境(以變應萬變)。而「適 應」便是在「同化」與「調適」這兩種心理歷程的波動中,求得平衡(equilibration)

的結果。而智力的發展,即可視為個體心理狀態上,一次次地失衡之後又達到平 衡狀態的連續結果。

本研究針對學習表現優異的新住民子女,其在學校的生活情境中所需面臨的 適應議題分為三個層面:「人際關係」、「師生互動」、「學習適應」來探討。既往 的研究多數推論出新住民子女在學習階段所需面臨的適應難題較一般學童複雜,

而這些學習表現優異的新住民子女們,是透過哪些方法克服自己的困難達到優秀 的表現,他們「同化」了哪些問題,又「調適」了那些困難,是本研究後續將關 注的焦點。

(29)

15

(二)、社會學習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認為人的適應行為是經由自己和環境互動後結果的理論,最知名的要屬 Bandura 的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又稱為三元學習論(triadic theory of learing)。其主張在社會環境中的環境因素(E)、個人對環境的認知(P) 以 及個人行為(B)三者,如圖 2-1-1 所示。

個人認知(P)

環境(E)

圖 二-1 Bandura 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資料來源:修改自吳幸宜(2006)

期望與價值觀影響行 為

不 受 環 境 回 饋 影響之行為,改變 個人印象

吸引力、種族、身高、性 別 等 生 理 特 徵 與 社 會 屬 性,引發不同的環境反應

差 別 的 社 會 待 遇 影 響個體的自我概 念

行為引發的環 境事件

個人行為(B)

(30)

16

根據 Bandura(1989)的社會學習理論其重點如下:

1、環境是決定行為的潛在因素

環境對行為的影響有兩種。一種是決定性的影響;一種是潛在性的影響。潛 在因素包含在行為發生之前,或行為發生之後,要具體分析。在行為發生之前,

是因為發生在個體周圍包含在環境中的事物往往有一定的規律。行為可以根據他 們和環境交往的經驗歸納出這些規律,並預期在什麼情況下會產生什麼結果,藉 此來調節人們的行為。由於人類能認識環境中事物的規律,所以不一定要直接和 事物接觸才可以獲得經驗,他們可以觀察別人的行為結果,來調節自己的行為。

2、人和環境交互決定行為

Bandura 指出,當人既不是完全受環境控制的被動反應者,也不是可以為所 欲為的完全自由的實體,人與環境是交互決定的。環境中各種外部因素是通過認 知、行為與環境三種主要方式影響自我調節過程。當環境有利於建立自我調節功 能時,會建立和發展自我反應的能力。

3、行為是三者交互的相互作用

環境、人的認知和行為的相互關係和作用,是一種交互決定的過程。在行為 內部,人的因素和環境影響是以彼此相連的決定因素產生作用的。這個過程是三 者交互的相交作用,即 B=f(P,E),其中 f 為行為中所發揮的功能,也就是說 環境、人的認知和行為彼此交互影響,最後才確定學到的行為。

Bandura 認為「不良適應行為」乃是受「觀察學習」與「模仿」負面因素造 成的。所謂「觀察學習」,是指個體只是以旁觀者的身份,觀察別人的行為表現,

即可獲得學習。舉例來說,男孩學成年人抽煙,姿勢與動作可以亂真。但是 Bandura 觀察學習並不限於個體經由觀察別人行為表現方式而學到別人同樣的行為,在某 些情境之下,只憑見到別人直接經驗的後果,亦可在間接中學到某種行為。例如:

幼兒因打針而恐懼啼哭稱為「直接經驗」;但是若只靠觀察就會學到對打針表現 恐懼啼哭則稱為「間接經驗」。此種只從別人的學習經驗即學到新經驗的學習方 式,稱之為「替代學習」(vicarious learning)。替代學習是不需要親身經過刺激- 反應聯結的學習方式,故稱此種學習為「勿需練習的學習」。

如果將觀察與模仿視為社會學習的歷程,在此歷程中,個體學習行為之獲得,

究竟要經過何種程序?依班杜拉的解釋,觀察學習包括四階段歷程,如圖 2-1-2 所示:

(31)

17

圖 二-2 Bandura 觀察學習四階段 資料來源:修改自張春興(2007:135)。

(1)、注意階段(attentional phase)

指在觀察學習時,個體必須注意楷模所表現的行為特徵(名義刺激),並了 解該行為的意義(功能刺激),否則無從經由模仿而成為自己的行為。

(2)、保持階段(retention phase)

指個體觀察到楷模的行為之後,必須將觀察所見轉換為表徵性的心像(把楷 模行動的樣子記下來),或表徵性的語言符號(能用語言描述楷模的行為),方可 以保留在記憶中。

(3)、再生階段(reproduction phase)

指個體對楷模的行為表現觀察過後,納入記憶,其後再對記憶所及將楷模的 行為,以自己的行動表現出來。換言之,在觀察早期的注意與保持階段,不但由 楷模行為學到觀念,而且也經模仿學到了行動。

(4)、動機階段(motivational phase)

指個體不僅經由觀察模仿從楷模身上學到了行為,而且願意在適當的時機將 學得的行為表現出來。

4、「模仿」是個體學習適應的重要歷程

個體在觀察學習時,對社會情境中某個人或團體行概念為學習的歷程。模仿 的對象稱為楷模(model)。根據 Bandura 的社會學習論,學習者對楷模人物的行 為進行模仿時,將因學習者當時的心理需求與學習所得,如技能或概念的不同,

而有四種不同的方式:

楷 模 行 為 表 現

(1) 注 意 階 段

(2) 保 持 階 段

(3) 再 生 階 段

(4) 動 機 階

段 經

模 仿 學 得 行 為

(32)

18

(1)、直接模仿(direct modeling)

直接模仿是一種最簡單的模仿學習方式。人類生活中的基本社會技能,都是 經由直接模仿學習來的。例如當小朋友在剛開始學習雙腳直立走路與學習用筆寫 字等,都是經由直接模仿學習的。

(2)、綜合模仿(synthesized modeling)

綜合模仿是一種較為複雜的模仿。學習者經模仿歷程而學得的行為,未必直 接得自楷模一人,而是綜合多次所見而形成自己的行為。

(3)、象徵模仿(symbolic modeling)

象徵模仿是指學習者對楷模人物所模仿者,不是具體行為,而是他的性格或 行為所代表的意義。例如在電影、電視、故事書中所描述的偶像型人物,他們在 行為背後所隱含的智慧、禮義等性格,即旨在引起兒童象徵模仿。

(4)、抽象模仿(abstract modeling)

抽象模仿是指學習者觀察學習所學到的是抽象的原則,而非具體行為。算術 解題時,學生從教師對例題的講解中,學到解題原則,即為抽象模仿。家庭中的 父親與學校中的教師,一向被視為學童的楷模人物。俗語中強調「以身作則」的 中重要性即在此。

從 Bandura 的社會學習論可知,「適應」是取決於學習的過程及個體與環境 的交互作用。當個體產生不當的預期,繼而發生適應不良的現象,只要學習改進 與環境交互作用的技巧,就能立即消除適應困難。

新住民子女在面對學校生活適應問題時,所處的環境因素與個人認知將是決 定其是否能達到生活適應的關鍵所在,因此家庭中的長輩或學校的教師若能樹立 良好的學習榜樣,用正向觀念看待新住民與其子女,將有助於學童學校適應的正 向發展。

(三)、心理社會發展論(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 theory)

Erikson(1959)心理社會發展論(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 theory)中提出八 個 社 會 發 展 階 段 , 個 體 在 每 個 階 段 中 , 都 需 要 面 對 某 一 些 「 發 展 任 務 」

(developmental task) 與「發展危機」(developmental crisis)(表 2-2-1),而每 一個危機的解決方式,皆蘊涵了個體自我認同的過程。

Erikson 認為人格的發展並非侷限於童年時期,在每一個階段都有其發展任 務與危機。我們每個人出生後,因為與社會環境互動而獲得成長的機會,但在發 展過程中,一方面因為自我成長的需求,希望從環境中獲得滿足;另一方面又不

(33)

19

得不受社會的要求與限制,使個體在社會適應上產生發展危機,個體在危機感中 必需學習調適自我,從而符合社會對他的要求,危機化解後,個體即獲得了進一 步的成長。而 Erikson 更進一步認為,早期發展危機圓滿的解決,是之後能以健 康的心態面對目前及未來發展危機的基礎(張春興,1994)。

新住民子女在國小階段剛好進入了 Erikson 心理社會發展論中的「勤奮進取 與自貶自卑」時期(industry vs. inferiority),對於其求學、做事及待人接物的基 本能力的培養,有其重要的影響力。若個體若能發揮對自我的管理與應用,使內 在獲得滿足、努力克服自卑感,將使自己安然渡過各個發展階段的可能危機,達 成良好的生活適應。

表 二-4 Erikson 心理社會各階段任務與發展危機表

階段 社會性發展任務與發展危機

(一)出生-1 歲 信任與不信任

(trust vs. mistrust)

(二)1-3 歲 自主行動與羞怯猜疑

(autonomyvs. shame and doubt)

(三)3-6 歲 自動自發與退縮愧疚

(initiative vs. guilt)

(四)6 歲-青春期 勤奮進取與自貶自卑

(industry vs. inferiority)

(五)12 歲-20 歲 自我認同與角色混淆

(identity vs. role confusion)

(六)20 歲-40 歲 友愛親密與孤獨疏離

(intimacy vs. isolation)

(七)40 歲-65 歲 精力充沛與頹廢遲滯

(generative vs .stagnation)

(八) 老年期 自我統合與絕望無助

(integrity vs. despair)

資料來源:修改自張春興(2007)

(34)

20

(四)需求層次論(need-hierarchy theory)

Maslow(1943)提出需求層次論(need-hierarchy theory),將個體的需求分為 不同的層面,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隸屬需求、尊重需求、知的需求、

美的需求、自我實現需求,這些需求有順序性,當底層滿足後,才會出現更上一 層的需求(圖 2-1-3)。

更進一步解釋,Maslow 將適應視為有機體與生俱來的生長目標,人類行為 受環境及社會文化的影響,具有可變性,不適應是自我觀念與現實不協調造成的,

但只要提供適宜的情境,給予無條件的接納與關懷,個體便能了解自己的困難,

進而導向自我實現(引自林梅蓉,2005)。

圖 二-3 Maslow 需求層次論(need-hierarchy theory)

資料來源:修改自張春興(2007)。

依據 Maslow 需求層次論,若新住民子女在學校適應的過程中,若能在主觀 認知與追求成長、實現理想的歷程中,獲得更多成功經驗,使有助於其信心的增 強,則可能促使其達到追求更高層的自我實現。亦即學校老師、新住民父母親,

如能適時幫助新住民子女在學校生活適應過程中滿足各項基本需求,新住民子女 們定能克服自身的不利因素,進而達到學業方面自我實現的高峰經驗。

自我實現的需求

生理的需求 安全的需求 愛與隸屬的需求 受人尊重的需求

(35)

21

貳 、學校生活適應的內涵及研究

一、適應的內涵

有關適應的定義有兩種不同觀點:一、指個人幸福的狀態,如自我內在需求 被滿足,也完成環境的要求,並與他人維持令人滿意的關係。二、指改變的過程。

有機體欲滿足自我的需求而與環境發生調和作用的過程。

著名的心理學家 Piaget(1980)認為適應是靠同化(assimilation)與調適

(accommodation)不斷運作,融合、調整新舊經驗,而達到狀態的暫時平衡。

同化係指個體運用既有知識的類推,來處理所面對的新問題及事物;調適則指個 體在既有基模不能同化新知識時,而個體為了符合環境要求,會主動修改既有基 模,從而達到目的的一種心理歷程。張春興、林清山(1984)認為適應是指個人 對自己、對他人、對環境事物的反應,吳新華(1996)則認為學校適應是指學生 在學校裡,能夠安心的生活、有效率的學習,並且和老師與同學建立和諧的關係。

二、學校生活適應的意義

當學童進入學校接受教育和展開學習生活時,代表個體已經開始成熟,可以 進入一個全新的環境,而孩子本身的學校生活也開始面臨各種不同的適應問題,

對孩子自己來說,離開熟悉的家庭環境,進入一個許多和自己年紀相仿的同儕團 體中生活,是一個全新的挑戰,一個全新階段的生活挑戰。

楊俊媛(1995)指出當學童進入學校後,除了要在學校中學習學業上的技能 之外,也要學習如何與人和平相處,因此,學校適應又可稱為「學校生活適應」, 實為生活適應的一部分。林姻秀(2011)則指出適應是個人與環境間的互動歷程,

而學校生活適應則為個人與學校生活環境間的互動歷程。

早期的學者,對於學校適應較偏重於學業知識技能上的適應,其認為學校主 要的工作在傳授一些知識和技能給學生,所以一個學生如果從學校習得較多的知 識,或是獲得較高的學業成就,就可以認為其學校適應狀況較為良好。如 Havighurst(1962),Arkoff(1968)即持這種看法,也就是傾向將視學校適應為 一種目的。

近年來,對於學校適應的定義已不再單純的重視學業成就適應而已了。吳新 華(1993)認為學校適應的定義應為學生能成功的適應教室環境,包括在教室內 與人合作參與活動,並能喜愛上學,以及獲得學業上的成就。更進一步的解釋,

學校適應是指學童處於學校環境中,能安適地生活、有效地學習,並與老師及同

(36)

22

學間建立和諧的關係。雖然這些學者對於學校適應的看法也是較傾向於視其為一 種目的,但是考量的面向卻較廣泛,不再侷限於學業成就單一面向討論。

而 Brizuela 和 Garcia-Sellers(1999)則指出學童的學校適應為一個三角的過 程(triangular process),也就是說學童的學校適應過程牽涉到兒童本身、家庭、

學校等三方面的交互作用,甚至也會受到較廣泛的政治、社會、文化脈絡的影響。

王鍾和(1993)認為學校適應是指學生在學業方面、社會關係上都能做最滿 意的發揮,可從學業成績和社會適應二方面來衡量。孫良誠(1995)則以國小一 年級學生為觀察對象,經由觀察後的歸納分類,將學校適應分為學習適應、常規 適應、人際關係等三類。其中學習適應是指在學校學習習慣的優劣及學業成績的 高低;常規適應是指教師為了約束學生行為所做的規定以及學生遵守的情形;人 際關係是指教師與學生互動而達成教學目標,可分為師生關係與同儕關係兩種。

何家儀(2003)則認為學生在學校中的適應情形,也就是學生在學校環境中 追尋自我滿足的過程,稱為學校適應,包含學習適應、常規適應、人際關係適應 和生活自理。也就是學生在進入學校之後,會運用各種策略,以滿足自我成長的 需求、增進 學習能力,並和學校中的人、事、物進行互動,建立和諧的關係,

和師長以及同學建立良好人際互動,表現符合老師和學校要求的行為。張文菁

(2006)根據李坤崇與歐慧敏(1993a)學習適量表修定,提出學習適應包括學 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學習環境和身心適應。

從以上可知學校適應雖然為一種過程,但是此種適應的過程卻是為了增進個 體在學校中能與環境中的人、事、物產生和諧互動的目的而衍生的。因此,我們 不能持單一觀點來探討學校適應的內涵,而須融合兩種看法,來探討學校適應的 內涵,其相關學校生活適應的定義與涵蓋範圍其實非常廣泛,無法一一探討,經 研究者整理,繪製成下表(2-2-2)所示:

表 二-5 學校生活適應的相關定義與研究彙整表

研究者 年代 相關定義與研究

Havighurst

1962 學校主要的工作在傳授一些知識和技能給學生,

所以一個學生如果從學校習得較多的知識,或是 獲得較高的學習成就,就可以認為其學校適應狀 況較為良好。

(37)

23

Arkoff

1968 學生在課業上有所表現,能與老師、同學建立良

好的關係, 能與人一起合作、有親密的情感接 觸,也能獨自一人(引自 史家瑄,2008)。

Reynolds

Birch

1982 傳統的學校適應較重視學業的表現,但學校適應 其實除了學業表現外,還包括學校對學生的影 響、學生對學校態度,以及學生對學校環境參與。

Ladd

Kochenderfer

Coleman

1996 學校適應的定義為學生能成功的適應教室環境,

包括在教室內與人合作參與活動,能喜愛上學,

並獲得學業上的成就。

Brizuela

Garcia-Sellers

1999 兒 童 的 學 校 適 應 為 一 個 三 角 的 過 程 (triangular process),也就是說兒童的學校適應過牽涉到兒童 本身、家庭、學校等三方面的交互作用,甚至也 會受到較廣泛的政治、社會、文化脈絡影響。

王鍾和 1993 學校適應是指學生在學業方面、社會關係上都能 做最滿意的發揮,可以從學業成績和社會適應二 方面來衡量。

吳新華 1993 學校適應乃指兒童處學校環境中,能安適地生活、

有效地學習,並與老師及同學間建立和諧的關係。

張春興 1996 學生在校適應情形是否良好,包含三個評定標 準:1.學業上能 達到自己能力所及的水準。2.行 為上能遵守學校訂定的規範。3.社會關係上能與 同儕相處和諧。

何家儀 2003 認為學生在學校中的適應情形,也就是學生在學 校環境中追尋自我滿足的過程,稱為學校適應,

(38)

24

包含學習適應、常規適應、人際關係適應和生活 自理。也就是學生在進入學校之後,會運用各種 策略,以滿足自我成長的需求、增進學習能力,

並和學校中的人、事、物進行互動,建立和諧關 係,和師長以及同學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表現 符合老師和學校要求的行為。

張文菁 2006 根據李坤崇與歐慧敏(1993a)學習適量表修定,

提出學習適應包括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態 度、學習環境和身心適應。

康力文 2008 學生與學校環境中所接觸到的人、事、物之間的 互動關係, 為了因應學校的要求與自身需求的滿 足,利用各種因應行 為,來維持個人與學校的和 諧平衡關係。

何宜純 2010 個體為與其學校生活環境保持和諧狀態所表現的 各種反應,以維持身心和諧愉快之過程。

莊璧阡 2011 學生在學校生活的適應情形,及學生在學校生活 中與學校環 境產生的一系列互動關係及動態歷 程。

方婷儀 2012 學校生活適應範圍著重在常規適應、人際關係及 學習適應。其中人際關係包含師生關係及同儕關 係。

鄭微文 2013 學生在進入學校學習後,與其他學生、老師及校 園環境之間 建立關係及互動的過程。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由上述不同學者針對學校適應的定義中,可以發現學者們對於學校適應的 定義各自有不同的切入點,其包含的面向也越來越廣泛,除了早期的學業成就外,

還包含了學校中的人際互動情形、對學校活動的參與程度、以及對進入學校環境 所持的態度等,我們可以大致將學校生活適應的面相分為四個層面,分別是:個 人心理適應、人際關係適應、學業適應、行為表現適應四個層面。

(39)

25

(一)個人心理適應

林進材(1996)指出在個人需求的滿足上,學生可以使用大家認可的方式表 達;在自我概念上,學生能夠對自己有充分的了解也能尊重別人;在情緒的表達 上,學生能夠有情緒管理的能力並且適切的表達情緒。

(二)人際關係適應

學校的人際關係可進一步區分為師生關係與同儕關係。學生能與老師有良好的 師生互動(Arkoff,1968;Youngman,1979;;吳武典,1997;林進材,1996),

與同儕也能相處融洽(Arkoff,1968;張春興,2006;林進材,1996)。

(三)學業適應

學生在學業表現上能充分展現自身的能力,表現符合預期的水準(Arkoff,

1968;張春興,2006;吳武典,1997)。林進材(1996)指出在學業成績上,學 生在學習中能夠滿意自己的表現;在課業學習上,學生能夠在課程由淺而深的安 排下學習新的知識;在課程適應上,學生能夠因著課程的安排,克服學業困難並 且維持良好的學習動機。

(四)行為表現適應

學生在行為的表現上能遵守校規(張春興,2006;吳武典,1997)。

藉由四個面向的不同觀察,我們可以了解孩子在校的生活適應情形。不過,

這些多面向的指標往往是相輔相成,例如:一個學童若是能喜歡上學,那麼他就 會較積極的參與課堂上的活動,也就能進而獲得較大的學業成就。所以,學童學 校生活適應的問題,不能只侷限在某個面向來做探討,必須利用這些多面向的指 標,才能適度地判斷孩子本身是否適應良好。

因此,想要深入瞭解新住民子女的學校適應情形,就不能單從學校課業表 現中去探尋。而是以更多元的角度去探究,因此本研究採用較廣泛的學校適應,

採用個案個人心理適應、人際關係適應、學校課業表現等三方面探討,並關注其 他可能影響因素,以期能更完備的窺探新住民子女在學校適應情形的樣貌。

參 、新住民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隨著新住民子女人數在學人數的增加,新住民子女在學校生活期間的適應情 形也成為教育學者們關心的課題之一。早先自 1990 年代初期政府「南向計畫」

開始,2000 年開始便有新住民第二代就學後適應情形的研究,當時由於教育政 策上並未針對這些跨文化組合家庭有所規畫及輔助,這些新住民媽媽在缺乏語言、

(40)

26

社會支持的情形下,在指導子女的課業學習方面能力普遍不足,也連帶影響了當 時社會對待新住民子女在學習表現上的偏差觀感-智力較台灣籍子女為差。

林璣萍(2003)的研究即指出,外籍新娘子女確實存在整體學習弱勢的現況,

而外籍新娘子女在身心障礙及資優比率亦較高,是特殊教育需關注的對象。劉秀 燕(2003)亦指出外籍新娘的子女由於受到父母社經地位較低、管教態度較放任疏 忽、家庭成員溝通困難、家庭衝突頻繁及主要照顧者語言能力不好、忙於家務生 計等不利因素影響,致使外籍新娘子女在行為表現上似乎有負面表現,學業成就 較低落,語言程度較差的現象,在學業成就上,以語文發展能力較為遲緩,行為 表現上,負面行為表現較多,如打架、遊蕩、頂撞大人等等。茲將近期針對新住 民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表列如下:

表 二-6 近年新住民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彙整

研究者 年份 研究結果與建議

林璣萍 2003 外籍新娘子女確實存在整體學習弱勢的現況。外籍 新娘子女在身心障礙及資優比率都較高,是特殊教育 需關注的對象。父親之社經地位及籍貫對子女的學校 適應有影響。父、母親之語文能力對子女的學校適應 有影響。外籍母親之原國教育對子女的學業成尌有影 響。外籍母親之華裔背景對子女學業成尌有影響。

劉秀燕 2003 外籍新娘的子女由於受到父母社經地位較低、管教 態度較放任疏忽、家庭成員溝通困難、家庭衝突頻繁 及主要照顧者語言能力不好、忙於家務生計等不利因 素影響,致使外籍新娘子女在行為表現上似乎有負面 表現,學業成尌較低落,語言程度較差的現象。

外籍新娘子女在學業成尌上,以語文發展能力較為 遲緩,行為表現上,負面行為表現較多,如打架、遊 蕩、頂撞大人等等。

張淑猜 2005 社經地位的高低,影響著父母對學習資源投入,造成 國語文學習環境的落差,家中父母語言使用情形,影響 外籍配偶子女在學校學習國語文情形,對於外籍配偶 子女而言是否有接受學前教育,應是學習國語文學習 的轉機。家中兄弟姊妹的同儕學習,有助於外籍配偶

數據

圖 二-1 Bandura 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圖 二-3 Maslow 需求層次論(need-hierarchy theory)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substance) is matter that has distinct properties and a composition that does not vary from sample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Then, it is easy to see that there are 9 problems for which the iterative numbers of the algorithm using ψ α,θ,p in the case of θ = 1 and p = 3 are less than the one of the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港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博士,現 任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Experiment a little with the Hello program. It will say that it has no clue what you mean by ouch. The exact wording of the error message is dependent on the compiler, but it m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