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城市發展史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國城市發展史"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國城市發展史

中國城市發展史(一) 上古時期 作者:雅慧

前言

中國這片大地自來又被稱為「神州」,是有其背後深刻的意義。神州顧名思義,系 指神仙所在之地,是神仙下世到人間的首站。神州這個稱法昭示著在這片土地上孕 育的文化是「神傳文化」,神傳給世人的文化,從神而來的文化當然有著神奇奧妙 的內涵,所以中文裡「神」的用法既多又廣,例如藝術講「神韻」、「料事如神」是謂

「神機妙算」、「留神」、「神色」等等。神傳文化的特點──半神文化、敬天尊神與重 視修煉的傳統,從文明的開端時起將一直延續到現代,貫穿在方方面面,當然也 展現在歷來的城鎮之中。

孕育在神州大地的中華文化貫穿了上下五千年,城鎮隨著人類的繁衍而發展,歷 經數十朝代各不相同的建設,形成了它們各自的特色。城鎮為歷史提供舞台的同 時,也為自己的存在與曾經的輝煌留下見證,只是作為歷史大戲的舞台,世人多 只注意到它與劇中人事牽扯關聯的局部一面,其餘的一切經常落在歷史的探照燈 之外,為人所忽視乃至遺忘。城鎮如同人類是個有機的生命體,有它的生老病死,

也有自己的命運興衰。本文將從神傳文化的角度介紹中國的城鎮發展與建設。

(2)

上古時期

在中國的信史階段之前,神州大地經歷了一段上古時期。這裡指的是三皇五帝統治 天下的年代。由於史料與考古的缺乏,在這個時期出現的人物事多被視為神話傳 說。但如果我們不是把「神話傳說」這個字句等同於「不可信」的同義詞,而是實事 求事的就字的本義來看,其實這種說法也不能認為是錯的。「神話」指的不就是神 說的話、經過人類代代口耳相傳留下來的不就是「傳說」嗎?當時的中國的確是處 於人神共處的時代,這些相貌特殊、天賦異稟的傳奇人物,本來就是為人類奠定文 化而來到神

州大地,傳授人們特定的技能或知識的上界生命 (1)。

相傳盤古開天,女媧造人。盤古將身體化為山川河流,女媧用自己的形象造了人。

在先民的思想裡,人與萬物皆為神所化生,所以人與天地萬物以及上界生命之間 必定存在著某種聯繫。希望藉由遵循神的旨意,或傚法自然的規律,來維繫這個關 係,是人類心裡的渴望。中國人自古以來便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也許就是源於 對神的記憶。

最先行於人間的,是被尊稱為有巢氏的神。顧名思義,「有巢」表明了他的使命,

就是教導人們如何用樹枝搭造簡單的房屋,自此以後,人類可以脫離居住在山洞 所受的生活環境以及活動範圍的限制,向平原地區移居。

三皇一般指燧人氏、伏羲氏與神農氏。這個「氏」與有巢氏的氏一樣,皆為後人所尊 稱,氏的原始意義是神祇之意。三皇的出現代表了人類向三個不同的文明階段邁 進:通過燧人氏,人們學會了如何使用火,進而學會烹煮熟食:伏羲氏則教人結 網捕魚、馴服野獸為人服務:而神農氏教導人們種植農作物、分辨毒草與藥草,自 此以後,人類步入農業社會,脫離了以打獵與採集野果維生,食物來源無法穩定 的生活狀態。

由於缺乏相關的古籍記載,此時的聚落情況只能從考古挖掘出來的遺跡加以推測。

(3)

從現代考古學對史前時期的分類來看,三皇出現的年代約在中、新石器時代(距今 10000 年-5000 年前)。這個時期的文化特點是發明建築房屋的技術、學會馴養狗 豬羊、製作漁網劍矛等漁獵工具、開始使用陶器。脫離穴居的先民在平地不斷遷 徙,聚落點多選在河流沿岸的台地上,許多點形成固定的村落並延續至今,例如 河南淇水沿岸現存的15 個現代村落裡,就有 11 個是建立在新石器時代的遺跡上 (2) 。在黃河中游發現的老官台文化與仰韶文化、浙江的河姆渡文化等,都屬於新 石器時代的遺跡。

目前出土的這個時期的聚落面積通常不大,年代較久遠的聚落多呈圓形或不規則 的環狀,後來的則漸漸多為四方形,方形的城鎮自此成為中土最普遍的城市形式。

城鎮由圓變方的原因也許可以從先民「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得到解釋,中國古來便 有「天圓地方」的說法,認為「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盤」(3) ,五千年前的良渚文 化中大量出土的玉琮、玉璧,即證明 「天圓地方」的觀念早在文明的初期便存在 了。古人既然認為地是方的,在「天人合一」觀的影響下,將在地上出現的城鎮造 成方形,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此時聚落的邊緣尚未築有堅實的城牆,只有壕溝與利用壕溝挖出來的土堆成的簡 單防禦設施。聚落內已經出現功能分區的土地使用狀況,一般分為居住區、公共 區、墓葬區與作坊區等,顯示出當時的聚落不僅已經形成城鎮的規模,其內部更具 備了城市規劃與功能分區的痕跡。例如上個世紀80 年代在安徽省出土、距今 5500 年前的淩家灘遺址,淩家灘的總面積為1,6 平方公里,由一道大型圍壕作為護城 河,城裡以三個台基為界,分為三個不同使用功能的處所:一區為住宅區,房舍 方位呈現有秩序的排列;一區是3000 平方公尺大的廣場,位於遺址的中心,上 面有宮室建築的遺跡,並有一口水井,是部族集會的場所;另一區為墓葬區,中 有祭壇,陪葬品有玉器、石器與陶器等。

(4)

根據《史記》記載,神農氏「教人日中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許慎在《說文解 字》裡對「市」的解釋為:「買賣所之(往)也。市有垣(牆),所以介也。」由此可 知,在神農氏時代便存在著(由牆所圍的)市集。據考古推測,市通常設在水源 邊,水井是居民前來汲水之處,其位置通常在全城的中心。約定日正當中作為交易 的時刻,利於居民在汲水時可以順便交換各自所需貨物。在神農氏時代,人類進入 定居性的農牧生活,糧食收成穩定成長,也就有盈餘進行交換,如此逐漸形成了 勞動分工的工作形態。

三皇之後,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輪流治理天下。當神漸漸的不再使用 超常的能力來教導人類後,便以更貼近人的行為方式來為人類開創文明。黃帝以武 力平定作亂的部族、為各部首領推舉為天下共主,尊為「天子」,即為上天的愛 子,負天命以行於人間之意。天子成為人與天的中介,天子居中,中的象形文字,

是一根旗桿豎立在地上,君王遇有大事便高立旗幟,使四方臣民得知,前來旗下 聚集聽命。「中」代表著天子所在之處,自然最為崇高,以中為尊自此便成為中國 傳統的空間概念(4) 。

天子居住的地方成為四海之內最重要的地方,根據《史記·軒轅本紀》記載,黃帝定 都於涿鹿山的山腳下,又「築城邑,造五城」。天子居中,這個在所有聚落中最崇 高尊貴的地方被稱為「都」,其它的聚落則稱為「城邑」。許慎在《說文解字》裡將

「都」解釋為「有先君之舊宗廟曰都。」;「城」的解釋為:「以盛民也。」;「邑」則為

「國也。從囗;先王之制,尊卑有大小,從節。」。「城邑」顧名思義,就是城邦國 家,亦即每一個城就是一個國家的意思。城邑依照城主身份的尊卑來分等級,由此 可知,在黃帝時代不僅已經存在著城鎮,且各城鎮閒已經區分出規模等級。《戰國 策·趙策三》記載:「古者,四海之內,分為萬國。城雖大,無過三百丈者;人雖 眾,無過三千家者。」雖然現在已經無法考究字句裡的「古者」究竟指的是什麼時 代,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遙遠的上古時期,神州上曾經萬國並存。而「中國」這個

(5)

說法,根據《史記集解》引劉熙的解釋,原來為「帝王所都為中,故曰中國」。

黃帝雖然定都於涿鹿山下,根據史書記載,他自己卻居無定所,經常在外巡視四 方、開山通道、尋仙訪道。相傳黃帝在倥侗山從道家的廣成子那兒得到了修煉的方 法,有一天黃帝元神出竅,神遊華胥國。但見華胥國中沒有王,人民淳樸,沒有嗜 好慾望,不以生為樂,不以死為悲,因此也就無生無死。他們沒有愛也沒有憎,沒 有親疏之別,不支持誰也不反對誰,因此沒有利害衝突和斗爭殺戮。他們入火不 熱,入水不沉,在空中飛翔如履平地,在雲中酣夢如睡在床上那麼平穩。回來後黃 帝悟到,治國必須無為,人心向善則天下自然太平,因此遵循無為之道,垂拱而 治,引導人民遵守道德規範,國泰民安,頗似華胥國。

相傳黃帝在位100 年,在西元前 2598 年置鼎煉丹於山下,丹成天開,遂與臣下 乘龍登天而去。黃帝留下的修煉思想及過程,深深的影響了中國往後數千年的精神 文明。從清靜無為到圓滿回升,返本歸真成為炎黃子孫嚮往的最高境界。修煉的精 神也成為中國文化的精髓。

黃帝之後的四帝都是黃帝的後裔,他們多遵循著黃帝無為而治的原則管理天下,

身體力行重德行善以教化百姓,所以都有賢名流芳後世。五帝的最後一位是舜,舜 以孝順與睿智揚名當世,人們景仰他的德行,都願意前來依附。根據《史記·五帝本 紀》記載,「舜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意思是只要舜居住的地 方,一年就會形成聚落,二年後會變成城邦國家,三年後就發展成首都。一個城市 的誕生可以是因為各種的因緣際會所促成,例如位於交通要塞、軍事重鎮或經濟中 心等,但在上古時期,可以只憑著人的個人品德就使得百姓自動來聚,這應該是 古今中外獨一無二的奇跡。孔子在《禮運大同篇》中讚歎「大道之行」時的「大同世 界」,描述的也許就是這個時代吧。

舜在位50 年後,禪位給禹,禹被視為夏朝的開創者。從夏朝開始,中國進入了信 史時代,在城鎮發展方面,也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6)

參考資料:

1) 心緣《上下五千年》之創世紀史,正見網 2) 董鋻泓編《中國城市建築發展史》,第 4 頁 3) 《晉書天文志》

4)《由中國文字探討傳統建築》,第 18 頁 發表時間:2007 年 01 月 15 日

正見文章: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7/1/15/41808.html 中國城市發展史(二):夏商時期

作者:雅慧

夏朝

夏朝(約西元前2032-1600 年)是中國史書上記載的第一個王朝,它的開創 者是治水的大禹,雖然他原本將帝位禪給別人,但因為他的兒子啟也有賢 德,受人民的愛戴,所以帝位後來還是回到啟的身上,從而開始了中國歷史 上「家天下」的朝代史。從禹到最後的桀,夏朝經歷了17 位帝王,國祚約四百 七十餘年。

大禹治水

(7)

在歷史上,禹和他的父親鯀都以治水留名於世,相傳在堯的時候有場大洪水 將大部分土地都淹沒了。眾人推薦鯀去治水,堯雖然不同意,但還是順從眾意 派鯀去治水。鯀採取圍堵法,花九年的時間但沒有成效。舜讓禹繼任父親的工 作,用13 年的時間,三過家門而不入,使用疏導的方法終於使大水退回水 域,土地得以耕作,百姓得以安定,禹也因如此大功與其勤儉賢德而獲得舜 與全民的信任,在舜之後成為君主。

圖:大禹治水

禹在治水時首先考察了各地的山川地形、地貌。為此,他不辭辛苦,一路上穿 山越嶺,樹立木樁作為標誌,以測定高山大川的狀貌。他常常左手拿著准和 繩,右手拿著規和矩,身上還裝載著測四時定方向的儀器,開始逐步開發土 地,疏導九條河道,修治九個大湖。

禹將土地分為九州,古時,州和洲本為一字,即今天的島字。而州、島二字古 時音是相同的。《說文解字》對此的解釋是:「州,水中可居者。昔堯遭洪水,民

(8)

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後來 「九州」也泛指中國。

從夏禹治水的傳說中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已經認識了許多高山大河,確定了 大地的東西南北,學會了開渠、分洪、修堤,並且掌握了計算、測量和繪製簡單 地圖的能力。傳說大禹收集了九州獻來的銅等金屬,鑄了九個大鼎,鼎上分別 繪有各州的山川風土、草木禽獸,可說是4000 年前的原始地圖。中國最早的 一本地理文獻《禹貢》相傳便是大禹治水所累積的經驗總結。

夏的土地制度

根據《禹貢》記載,禹還制定了貢賦的制度,將九州的土地依照其肥沃程度區 分為上中下三等,並依照交通便利與否及距離都城的遠近來規定貢賦的等 級,由此可以看出夏朝的區域規劃與土地使用已形成一套體系。

(9)

圖:五服圖

以天子之都,也就是「中國」為中心,每五百里為單位,天子國都以外五百里 的地區為「甸服」,即為天子服田役納谷稅的地區:甸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區為

「侯服」, 即為天子偵察順逆和服侍王命的地區:侯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區為

「綏服」,即受天子安撫,推行教化的地區:綏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區 為「要

(ya o,腰)服」,即受天子約束服從天子的地區:要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區 為「荒服」, 即為天子守衛遠邊的荒遠地區,那裡荒涼落後,人民可以隨意居

(10)

處,來去不受限制。

城牆的出現

大禹治水所代表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對自然環境的整治與利用,當時人們 掌握的相關技術也同時運用到人造的城鎮及建築物當中。在城鎮建設方面,出 現了城牆與城池,根據《史記》,「鯀作九仞之城,以障水。」;在《博物誌》

裡,也記載著「鯀築城以衛君,造郭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

原來聚落的周圍雖然多有道防禦用的土堆,惟其結構並不堅實,遇到大水沖 激動輒崩潰流失,並無法起到防止洪水淹入聚落的作用。鯀使用圍堵法治水,

在想到把水圍起來的同時,也想到可以把城鎮圍起來來避免水患。起初的城牆 是作為防水之用,等到禹平息水患後,人們發現,城牆除了可以防止水災 外,更可以保護城鎮不受外患入侵,城牆便成為往後城鎮建設的基礎設施。

磚瓦的發明

城牆的出現與磚瓦的發明息息相關。《古史考》記載,「夏禹時,烏曹作

『磚』」,而據《本草綱目》:「夏桀,始以泥壞燒作『瓦』。」,瓦的發明則已在夏 朝末期。磚瓦也使用在房舍建築上,使建築物更加堅固。在夏朝之前,房舍的 屋頂皆以茅草混合樹葉、草莖土或黏土作成,無法有效阻隔氣候的侵襲,也容 易損毀。磚瓦作為建材,使建築物更為堅固耐久,數千年來廣泛運用在各種建 築物上,木架瓦頂成為中國建築的特色之一。

排水溝渠的發明

夏朝的另一創舉是排水溝渠的發明,這也和大禹治水使用的技術有關。禹採用 疏導法治理水患,利用同樣的原理在城邑裡開溝挖渠,除了遭逢大雨時可以 調節宣洩,平時還可以疏清生活用的廢水。目前考古發現最早的排水設施為陶 質和石板砌成的管道,出現在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的二號宮殿底下。

尋找夏都

(11)

根據史書記載,禹先建都於陽翟(di,今河南禹縣),後又在安邑(今山西安 逸)或平陽建都。當今的考古界尚未找到夏朝的都城,目前探索夏文化的主要 線索來自上個世紀陸續出土的古城遺址,如二里頭遺址和龍山文化等。

圖:二里頭遺跡想像復原圖

在龍山文化的遺址裡除了出現城牆與排水設施外,令人注意的是方形的城址 多呈坐北朝南的方向,且城內出現成排相連、坐北朝南、房門開在南面中間的 建築(平頂山蒲城店遺址)。 這個發現為中國傳統房舍聚間成房、方位坐北朝 南的歷史往前推至夏代。

二里頭遺址的年代晚於龍山文化,因首先在當今的洛陽偃師境內伊洛二水交 匯處上游的二里頭村一帶、也就是古史中記載的夏都斟鄩的地點附近,發現夏 朝遺址,所以稱之為二里頭文化。在其中已可發現最早的宮城、最早的車轍痕 跡以及最早的城市道路網。有學者認為,二里頭遺址可能是夏朝的都城,惟此 推論尚未得到普遍的肯定。

宗廟的建造

許慎在《說文解字》裡將「都」解釋為「有先君之舊宗廟曰都。」在夏朝的都城 裡,宗廟的地位高於宮殿。宗廟亦即祖廟,是祭祀祖先的場所,根據古籍記 載,最晚在五帝的堯時代就有宗廟的存在。宗廟的興修是與國家政權的建立聯 繫在一起的,這也許源於古代的「君權神授」思想。

(12)

黃帝一統中土,承天命為天子治理天下,黃帝以降的歷代帝王乃至夏後,不 論是禪讓還是家天下,即帝位者皆是黃帝的後裔子孫,立廟祭祖以表明統治 天下的權力來自承受天命的先祖,有不可置疑的正統性。

《墨子·明鬼篇》曰:「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聖王,其始建國營都日,必擇國之 正壇,置以為宗廟。」在建都之始便選擇都城正中的位置興建宗廟,可見宗廟 在古代統治者心目中是何等的重要。據《周禮·考工記·匠人篇》記載,宗廟在夏 代叫「世室」,既是夏後祭祀祖先的處所,又是重要的行政場所,是政權的象 徵。

夏朝的滅亡

夏朝的歷史至桀而亡,桀之前的幾個君王即已不修德,致使夏後的威德日漸 衰微,並且引起了諸侯的反叛,夏王朝也逐漸走向衰敗。夏桀暴躁殘忍、奢侈 無度。據《竹書紀年》記載,他「築傾宮、飾瑤台、作瓊室、立玉門」。為了享樂把 酒池修造得很大,可以航船,醉而溺死的事情時常發生,相反的民眾的生活 則十分困苦。

就在這種情形下,夏王朝星隕地震,河水斷流。夏朝末,又發生過兩次大地 震。天災是上天對人不遵循天理的警告與懲罰。夏桀多行不義而天亡之。

商湯見夏桀已是天譴眾離,乃以「天命」為號召,要求大家奮力進攻,以執行 上天的意志。鳴條之戰,一個強大的王朝經歷了四百餘年歷史,卻被一個小諸 侯國所滅,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震驚與思考,所以後來出現了「殷鑒不遠,在夏 後之世」的告誡。《周易•革》認為商湯伐桀滅夏,「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 人」。這樣,商湯就登上了天子之位,取代了夏朝,領有天下。

商朝

商朝(約西元前1600-1046 年)繼夏而起,根據《史記》記載,從成湯建國 到商紂亡國,共傳三十代,前後六百餘年。商的祖先是契,因為輔佐禹治水有

(13)

功,被舜封於商。從契到成湯的十二代之間,曾經八次遷都。到成湯時才又定 居於最初的起源地亳(bo,河南商丘)。成湯登帝位後將都城西遷至今日的鄭 州,仍命名為亳。大約有150~200 年之久,商都一直在亳,僅次定都於殷的 時間。

圖:商湯像

之後又遷都六次,在西元前13 世紀,商王盤庚遷都於殷,當時並沒有把這個 地方叫做「殷」,甲骨文中把它稱作「大邑商」,周滅商後,把商都附近商王的 田獵區殷原這個「殷」地名稱呼商人,所以後來才將商稱之為殷,或稱殷商。為 擺脫政治動亂和災害困擾,商朝多次遷都,是歷史上遷都最頻繁的王朝。

在甲骨文中有「中商一大邑商居土中」之說,「土中」即四方的中心。傳統的「擇 中」思想由精神層面上的「天子所居為中」,演變成選擇物質層面上的領土中央 為都城。如前所述,商朝因避動亂而多次遷都,選址以軍事防禦為考量。」

戰國時著名的軍事家吳起認為夏桀與殷紂之都皆由山川所環繞,為形勢險要、

(14)

易守難攻之地。但地理上的優勢並無法庇護暴君之不受推翻,相反的,唯有勤 修德政,才能使天下太平,四方來附。

盤庚遷殷

圖:盤庚遷殷圖

例如盤庚是商朝中期的賢君,他遵循商湯以德化人的治國之道後,扭轉了商 王朝的頹勢,使之再度強盛,盤庚遷殷是商朝歷史的一個巨大的轉捩點,從 此商王朝結束了屢次遷都的動湯歲月,迎來了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新時期。

考古發現,出土的殷都尚未發現有城垣的遺跡,首都沒有城牆作保護,卻能 屹立約270 年之久,由此可知德治始能令國家長治久安。商朝的歷史裡有多次 國勢衰微後又重新振興的情形,皆與帝王的修德行善有著直接的關係。

尋找商都

(15)

圖:1930 年挖掘現場

商朝的都城以早期的亳和後期的殷為代表,現代考古界推測亳就是當今的鄭 州,而殷則位於安陽小屯一帶。鄭州商城的面積達25 平方公里,是迄今所知 最早的一座王都,也是歷史上第一座建有城垣的王都。

在鄭州商城發現外、中、內三重相套城牆,佈局嚴整,是一座具有一定規劃佈 局的都城,開創了歷代都城建築的先河。考古發現,鄭州商城不僅有城牆、護 城河,還利用湖泊作為防禦設施。內城裡有巨大的宮殿群,可復原為四周圍以 迴廊,中間有九室的重簷頂大型殿堂。在城郭內則發現大規模的鑄銅、制骨及 制陶的作坊遺址,表明鄭州商城的各種手工作坊已頗為發達。

殷墟根據出土的遺跡判斷,為沿著洹河兩岸發展、綿延十餘里的都城,外圍並 無城牆,只有一道大溝作為防禦設施,與彎曲的洹河成環狀防護都城。殷墟功 能劃分相當明確,具備之前都城的構成要素如宮室、供水設備與排水系統、各 式作坊、民居建築等。

都城中心區為宗廟宮殿區,宮殿台基的方位或正南北、或正東西,各座基址大 致排列成行,東西南北相對,呈現出四合院的佈局格式。圍繞著中心區,呈環

(16)

狀放射性密佈著許多族邑民居及手工業作坊,民居建築群也具備了廳及四合 院的特點。

西北方則是王陵區,共發掘十三座王陵大墓以及數千座陪葬墓和祭祀坑,其 中有座空墓,推測是紂王在生前為自己所建,但因為暴政招致天怒民怨,死 不得葬。

圖:殷墟車馬坑

殷墟有發達的道路系統。在殷墟博物苑的展廳裡,八點三五公尺寬的車道上,

四道車轍和兩側的便道清晰可見。商代的交通發達,已普遍使用車輛,如此帶 動買賣的活躍,貨物交易因而被稱為「商業」、從事交易者則被稱為「商人」。商 朝的商業已十分發達,根據《六韜》記載,「殷君善治宮市,大者百里,中有九 市」,「宮中九室,車行酒、馬行灸」。市場內販賣各種來自各地的貨物,玉器的 材料被證實來自新疆和田;被稱為「檔案」的刻有甲骨文的龜甲,產地遠在今 天的馬來西亞。

商人重卜

根據《尚書·盤庚》記載,盤庚在遷都前作了很多準備工作,包括在確定都城方 位時,使用圭臬等測日影的工具定向。此外,由於「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17)

先鬼而後禮。」 (《小戴劄•表記篇》),在「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觀念影響 下,殷人盛行使用龜甲來求神問卜,舉凡戰爭、動土、遷移、婚嫁、出行等,無 一不先通過卜筮徵求神靈的指示。刻於龜殼與獸骨上的問卜文字就是傳世至今 最早的中文─甲骨文。

圖:卜筮用的龜甲

建城遷都乃王朝之大事,事關國運興衰與民生大計,更是馬虎不得,必須反 覆問卜才能動土施工,所以從流傳下來的商代甲骨上可以發現 「子卜,賓 貞,我午(作)邑」,或「乙卯卜,命貞,王乍(作)邑」等的卜??,而史書也 記載了盤庚在昭示決定時,強調「天其永我命於茲新邑」(天帝將授命我們在 此建立新都,永遠興盛),「非敢違卜」。

商人敬天還表現在頻繁的祭祀上,在開工動土前、房舍奠基、安置城門等等工 程大事時,都要舉行祭祀。占卜與祭祀的傳統延續後世,成為擇地建宅的一部 份。

(18)

史記殷本紀記載了商湯登帝位後全國連年大旱,商湯在郊外設立祭壇,天天 派人舉行祭禮,祈求天帝除旱下雨,是為「郊祭」的由來。七年求雨不果,史宮 們占卜後說:「祭祀時除了要用牛羊作犧牲外,還要用人作祭品。」 商湯說:

「我祭祀占卜求雨,本是為民,怎能去焚燒他人? 用我來代替吧!」

命左右把祭祀的柴火架起來,向上天禱告,然後便坐到柴上去。左右正要點 火,突然烏雲四合,大風乍起,大雨驟然而至。這就是歷史上的「湯禱桑林」。

人們都認為正是湯的為民犧牲的精神感動了天帝,才使得天降甘霖,旱情解 除。

由這段記錄可以得知,商朝存在以活人活物做祭的習俗,雖然商湯賢德愛 民,捨己以殉,卻也無法廢除這個惡習。活祭與殉葬的習俗到商代中後期越演 越烈,考古發現,甚至連建築物安置地基前都要先以活人獻祭,如此違逆人 道的做法,也是導致王朝滅亡的原因之一。

殷商的滅亡

同夏朝覆亡的經過極為相似,殷商的最後一個君主紂也如同夏桀一樣,殘暴 奢侈、荒淫無度、迫害忠臣百姓。史記記載商朝的都城在紂時「南距朝歌,北距 邯鄲及沙丘,皆離宮別館」。他大興土木建鹿台、做「酒池肉林」以供淫樂,而百 姓卻不得安食,民怨載道。紂的暴行,也引起了上天的震怒。據《淮南子》載:

「殷紂時,嶢山崩,三川涸。」 史籍在解釋地震原因時說:「紂王無道,故嶢山 崩而薄落之水涸。」 此時周武王修德使萬民來附,率領諸侯討伐無道之夫,終 於代替商朝取得天下。

在夏商二代的千餘年當中,華夏文明步入了城邑時期,城市與鄉村逐漸區分 開來;城鎮之間也因政治因素形成不同的規模;發明城牆、磚瓦、水渠及車 輛,規劃整治土地河川,先民的生活逐漸不受自然環境的限制。在精神方面,

開始使用大量使用龜甲獸骨進行卜筮;敬天敬神的信仰裡加進了祭祀先祖的

(19)

習俗,使宗廟建築在都城中佔據重要位置。夏商的歷史用「以德治國」及「以暴 治國」的對比,揭示著天命與民意的歸屬。朝代興於德、毀於暴,歷史的教訓由 此而起。

參考文獻

《史記》

《尚書》

《上下五千年》,正見網

《中國風水與建築選址》,一丁/雨露/洪甬

《風水趣談》完顏紹元

《中國城市建築發展史》,董鋻泓編

《文物中國史》中國國家博物館編 發表時間:2007 年 01 月 27 日

正見文章: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7/1/27/41999.html 中國城市發展史(三):周朝

作者:雅慧

周朝(西元前1066 年-前 206 年)是中國歷史上國祚最長的朝代,也是中華

(20)

古典文明的全盛時期,這一時期產生的儒家、道家思想貫穿並影響了後世的中 國歷史,城鎮設計的觀念也成為後世興建城鎮的指導原則。就都市的建設與發 展而言,周朝是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

公劉遷豳(bin,彬,今陝西彬縣、長武、旬邑一帶)

圖:淳化縣棗樹溝腦自然村出土的豳地民居遺址。西北大學考古系供圖

周的先祖棄是五帝中帝嚳的後裔。棄喜歡耕田種穀,堯帝任他為農師,教導民 眾種植莊稼,使人民受益良多。為了表彰他的功績,舜帝以官為號,封棄為

「後稷」。周人代代繼承祖先的事業,不作官後仍從事農業生產。《詩經·大雅·公 劉》中描述了周的先代公劉率族遷移的過程,其中數段記載了公劉相土建城,

造屋安民的經過,是傳世至今中國最早的城鎮建設的實踐記錄:

篤公劉,於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順乃宣,而無永歎。陟則在巘,復降在原。

(忠厚的公劉啊,相中這塊平原,百姓越聚越多,個個都覺得順遂滿意,沒 人失望歎氣。公劉一會登上山崗,一會又步下平原。)

篤公劉,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岡。乃覯於京,京師之野。(忠厚的公劉 啊,走到很多的泉水邊,觀視廣大的平原,登上南邊的山崗。發現一個叫做

「京」的地方,就在京城的曠野。)

篤公劉,既溥既長。既景乃岡,相其陰陽,觀其流泉。其軍三單,度其隰原。徹

(21)

田為糧,度其夕陽。豳居允荒。(忠厚的公劉啊,開墾的土地既寬又長,觀測 日影上山崗,勘察南北陰陽,看著泉水的流向。他的軍隊分成三班,丈量著窪 地與平原。辟出的田地生出食糧。丈量延伸到山的西邊,豳的土地真是寬廣的 可居之處。)

篤公劉,於豳斯館。涉渭為亂,取厲取鍛,止基乃理。爰眾爰有,夾其皇澗。溯 其過澗。止旅乃密,芮鞫之即。(忠厚的公劉啊,在豳興建宮室房舍。橫渡渭 水,採集磨石與碫石,修築房基牆腳。移居的人多起來了,帶著許多東西,住 在皇澗的兩旁。順著過澗往上發展,居所繁密,一直到芮水的曲灣邊。)

根據學者推測,公劉遷豳的年代約在夏朝末年。從周人歌詠先祖遷居的史詩裡 可以得知數千年前城鎮的創建過程,以及先民對一個理想的居住環境的條件 要求。勘察地形地勢、山的向背與水的流向,測量並劃分土地為耕地與建地,

要考慮到居住環境的舒適便利、也要顧及建築材料是否容易就地取材,使百姓 能在肥沃的原野耕作,有足夠的泉水可供灌溉,有充足的日光照射,房舍依 傍著山坡、順著河流蜿蜒而建,既有材薪取水之便、又可免於水淹之患。經過如 此選址擇定的環境,是先民安居樂業的理想家園,也成為後世心目中的桃花 源,在西方城市化社會形態進入中國前,一直是神州大地上無數城鎮的輪廓 線。

(22)

圖:中國傳統的理想居住環境 周族興於周原

周族自公劉遷居豳地後逐漸繁盛,到古公但(dan,膽)父成為氏族領袖時,

為避狄戎侵犯,從豳遷移到岐山下,由於他仁德好善,鄰國百姓多來依附。古 公但父便傚法先代事績,在岐山下的周原上擇地營城。這段過程也經由詩經的 傳誦如實的記載下來。

從《詩經·大雅·綿》的記述,周人在豳時由於身處狄戎之地,屬黃土高原,依照 當地習俗,「陶復陶穴,未有家室」(掘地挖穴,沒有屋舍)。來到周原後,

「愛始愛謀,愛契我龜。曰止曰時,築室於茲」(又籌劃又商量,又灼龜殼占卜 象,神指示立停於此,於是在此建屋室)。

決定地點後,接下來就是劃分土地田界、開溝挖渠;拉直繩來衡量平准,用版 築來建造屋牆,完成的宗廟威嚴壯盛。然後修築城牆城門、宮門,以及土地廟。

等到雜樹被清除乾淨,道路就通暢無阻。鄰國的紛爭因為受到周人先他後我的 民風感召而平息,想要入侵的異邦聞風而逃。

古公但父以新居的地名為族名,周族便在神州的西部地方慢慢興起。當時是商

(23)

朝,以王朝首都為中心來看,周族所在的地區相對偏西。在歷代領袖仁善的帶 領下,周族成為地方安定的力量,周的領袖也被擁戴為一方之長,等到古公 但父的孫子姬昌繼任時,被商紂封為「西伯」侯,他也就是聞名後世、作「文王 八卦」的周文王。

現代考古在岐山四周發現數處周族在建立王朝以前的遺址。在約20 平方公里 的範圍內,民居與作坊零散分佈。出土的城牆遺跡依著山勢建立在坐北朝南的 坡地上,東邊臨近甘河溝,城牆內的總面積約1.4 平方公里。鳳雛村出土的四 合院遺跡為這個時期的宮室建築提供了重要的資訊。

發現中土最早的四合院

鳳雛村四合院遺跡平面圖

鳳雛村四合院約1500 平方公尺,由庭、堂、室、塾、廂房和迴廊組成,正門朝 南,入門後依序為庭、堂、室,整體呈現出「前堂後室」的結構,堂的左右各有 一間夾房,兩側是廂房,四周以迴廊環繞。房屋基址下設有排水陶管和卵石疊 築的暗溝,以排除院內雨水。屋頂採用的瓦和瓦當是目前發現最早的瓦類材 料。這種格局成為周朝以來中國傳統建築的基本架構,陝西關中一帶的民居至

(24)

今仍保持同樣的形制。而北京的四合院,更是舉世聞名的文化遺產。

四合院最簡單的結構是集三間而為「房」,北房為正房,是長輩或家長的居 室,正房中間有堂,是家庭成員集會活動之處;東西兩側為廂房,是子女晚 輩的居室;南側的下房間數不等,為僕人居所或作為堆疊什物的倉房,中間 的庭院植木辟池,自成微觀的山水。平時各房關起門窗來,便是一個獨立的居 住空間,打開門窗,就形成一個更大的生活空間,裡面有山有水,儼然是一 個小世界。若居住人口增多,可以在基本的結構上擴大發展,變化雖多,總體 仍然保持著形式上的四方格局與精神上的對稱和諧。

四合院的基本結構可以適用於所有類型的建築群,寺院道觀、官署王府,乃至 朝廷宮殿,雖然規模不同,性質不一,道理則一。建築格式歷經數千年而不 變,通過了時間的考驗,除了顯示出中國傳統居住空間的人性化是超越時代 限制之外,更意味著其背後蘊藏的思想內涵是有它永恆的合理性。

周朝建立

(25)

圖:周文王

姬昌修德行善、禮遇賢士與修煉者、善待人民萬物,諸侯及百姓多服從他的教 化,尊之為王,眾望之所歸,史稱三分天下有其二。周文王建立豐為都城後不 久即去世,武王即位,建鎬為都城。在周公旦與姜子牙的輔佐下周的國勢鼎 盛,此時商紂迫害臣民、親近奸佞,已到眾叛親離的地步。武王率領諸侯討伐 紂王,商的軍隊雖然人數較多,卻都痛恨紂的暴虐,起而反戈助周,終使周 代商而有天下。

周武王建立周朝後,仍以鎬為都城,但由於鎬遠離作為商朝中心的黃河下游 地區,為了方便管理商朝遺民,武王視察各地後,認為洛依地區,也就是夏 朝故都斟郡一帶,「居易毋固」(平坦居易無險阻)、「毋遠天室」(離天帝的居 室不遠),可以作為都城所在,遂命周公旦在洛水附近擇地,計劃作為周朝 的都城。

豐鎬兩京遺址位於西安市西南灃河兩岸,呈雙子城形式。南臨終南山,北靠渭 水,豐京遺址約6 萬平方公里,鎬京約 4 萬平方公里,兩城的規模格局都比 周原上的都城大。《詩經·大雅·文王之什》中有兩段歌頌文王建豐、武王建鎬的 詩句:「築城伊淢,作豐伊匹。匪棘其欲,遹追來孝。王后烝哉!」(築城掘溝 作護城河,要匹配豐京的規模,並非急圖私慾,是為敬祖興邦,文王真是好 君王);「考卜維王,宅是鎬京。維龜正之,武王成之。武王烝哉!」(武王占 卜問神明,可否定都於鎬京,龜甲占卜的結果是允許的,武王便建成了城,

武王真是好君主)。

(26)

圖:西周都城位置圖

豐鎬兩京的建立,開啟了中國朝代以長安為首都的歷史,自此關中地區成為 兵家必爭之地,是謂「得關中者有天下」。

周公營洛

周武王大業未竟即已辭世,成王即位時尚年幼,由周公輔政。周公繼續武王遺 志,史書稱「使召公光相宅」,再多次占卜後確定城址,與召公一起營建洛 邑,稱為「成周」。召公的「相宅」,即是古代風水學的由來。據《逸周書.作各 隹解》記述, 新城「堀(內城)方千七百二丈,郛(外城)方七七里,以為天 下之大湊」,「設丘兆於南郊, 建大社於國中」(在南邊城郊設祭壇,在城中 建宗廟)。

(27)

圖:周公營洛圖

洛邑繼承歷來都城以宮廷為中心的原則進行規劃,採用方格網絡系統設置道 路,城內的主要建築有太廟、宗廟(文王廟)、考宮(武王廟)、路寢、明堂等「五 宮」。 經過一年左右的時間才建成,完成後,將九個象徵天下的大鼎放在這 裡,因為洛邑是「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裡均」(位於天下的中心,各地前 來納稅的路途約同樣長)。成周由於其先天優越的地理位置及後天的不斷加強 建設,逐漸形成集政治、經濟與軍事於一體的大型城市,奠定中國歷史上以長 安地區及洛陽地區為兩京並立

的局面。在後來的東周時期洛邑成為周天子之都,惟彼時周室衰微,天子之都 的特殊地位遂被陸續興起的強權諸侯的國都所取代。

《周禮·考工記》──百工之事皆聖人之作

周公營建洛邑後,在周族原有體制的基礎上,參酌商朝制度,建立各項典章 制度,是為禮樂制度。行禮儀時要配樂,不同的禮儀演奏不同的樂章。禮用來

(28)

分別身份;樂用來求同取諧。周朝依禮治國,人或事不分大小貴賤,皆依禮制 而行。周朝的百工技藝亦各有其典範制度,其中也包括城鎮建設的指導原則,

總結在《周禮·考工記》的匠人篇裡。

《周禮·考工記》除了規定工藝產品的尺寸類別外,更重要的是強調創作和製造 時應抱持的態度。周人認為百工之事皆「聖人之作」,亦即各項手工藝技術,無 論是造船、作車、建築、制樂器等,都是神以聖人的身份現於世間,為完善人類 的生活而發明出來的。聖人發明出各門技藝後,「知者創物」有智慧的人設計製 造,再由「巧者述之守之」聰明的人加以傳承推廣。

《考工記》開宗明義便點出創作的精髓,深知技藝來自神傳,人在創作時應謹 記神傳文化之原意,製作出良好的物品來;而好的傳統要維護並且推廣,使 更多人能受益。另一方面,人在創造時保持的正確心態會使自己的技術不斷進 步,因其為人為公的創作態度上合天意,在天人合一的感應下,自有神助,

當然能製作出更好的東西來,而自身也會從中得到昇華。在技藝的提升中悟 道,這也是一種修煉得道的方法,在中國特有的修煉文化中佔有一席之地。掌 握創作的精神後,還要注意製造的過程須結合「天時」、「地氣」、「美材」及「巧 工」,才能創造出優良的作品。基本的原則要求創作者需考慮作品的尺度以實 用為前提,造型則要符合美的要求,數字可以賦予象徵性的意義,而規格標 準化可以保證品質與完成的速度。

中國很早以前就設立了專門官職掌管城殿營建事宜,這個官職在帝堯以前叫

「共工」,上古時期怒撞不周山導致天穹破裂、才有後來女媧補天的故事,就是 當時的共工引起的事端。到了帝舜時代更名為「司空」,大禹在尚未受禪帝位 前,曾任司空,即位後,又把司空改回共工。西周則專門為修築城廓溝池設立

「掌固」一職、並設「司險」一職以測量繪製天下地圖。

《周禮·考工記·匠人篇》──中國城鎮設計的指導原則

(29)

圖:三禮圖中的王城圖

這些基本原則落實在城鎮建設的具體技術方面,就是記載著大到都城營建、小 到門寬尺度的規章制度的《考工記·匠人篇》。在《匠人篇》裡,將工程分為建地 測量、城鎮規劃與排水系統設計三項,為使讀者方便閱讀起見,以下節選有關 城鎮建設部分的原文與譯文對照: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

九緯.經塗九軌.(工程師建設王朝的都城,正方形的城每邊寬九里,約等 於3742.2 公尺,每邊各開三城門,城中有九條東西向、九條南北向道路,路 寬九軌,約等於16.6 公尺,也就是可同時容納三輛馬車行駛的寬度)。

左祖右社.面朝後市.市朝一夫.(宮廷的左側設祖廟,右側立社稷壇,前 面是朝廷,後面是市場,市場與朝廷的面積長寬各百步)。

夏後氏世室.堂修二七.廣四修一.五室三四步.四三尺.九階.四旁兩夾 窗.白盛.門堂三之二.室三之一.(夏朝的宗廟稱為世室,其堂的深度為 二七十四步,寬度為十七步半;五室象徵五行,四邊四室深度各三步、寬度為 三尺,中間大室深四步、寬四尺;由外入堂有九個階梯;每室有四戶,每戶有 二窗;以白蜃灰塗牆,門側之堂即為塾,大小是正堂的三分之二,亦即深度 為九步二尺、寬度為十一步四尺;門堂有二室,與門各佔三分之一。)

殷人重屋.堂修七尋.堂崇三尺.四阿重屋.(殷商的宗廟叫重屋,其堂深

(30)

五丈六尺,高三尺,形式為四阿復榫式之重簷屋)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

東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周人的宗廟叫明堂,房 子的度量衡以筵為單位,一筵為九尺;堂寬九九八十一尺、深六十三尺、高九 尺;五室長寬各十八尺)室中度以幾.堂上度以筵.宮中度以尋.野度以 步.塗度以軌.(室以憑幾為度量單位、堂以筵為度量、宮內合院用手的尋、在 野外用步寬測裡數、路用車軌寬度為

單位)廟門容大扃七個.闈門容小扃參個.路門不容乘車之五個.應門二徹 參個.(宗廟之門為七個牛鼎之扁寬,一大扁有三尺,即二丈一尺寬;廟中 之門有三個小扁寬,一小扁有二尺,即六尺寬;大寢之門一丈六尺五寸;正 門也就是朝門寬二丈四尺)

內有九室.九嬪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分其國以為九分.九卿治 之.(路寢之內有九內室,設置九嬪女官,以教導婦學;外九室設置九卿來 輔佐朝政;將國家大事分成九種類別,使九卿各司其職)王宮門阿之制五 雉.宮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雉長二丈、高一丈,王宮宮門的屋脊高 五丈、宮門的屋脊高七丈、城門的屋脊高九丈)經塗九軌.環塗七軌.野塗五 軌.(城中道路寬16.6 公尺、環城道路寬約 13 公尺、城外郊區道路寬少於 10 公尺)門阿之制.以為都城之制.宮隅之制.以為諸侯之城制.環塗以為 諸侯經塗.野塗以為都經塗.(諸侯的都城依天子之都的比例縮小其規模,

宮門的屋脊高五丈、城門的屋脊高七丈;諸侯都城裡道路的寬度等於天子之都 裡環城道路的寬度、環城及郊區道路皆為三軌)綜觀匠人營國之篇旨,簡言之 就是要求在營建前需先經過構思規劃,城的規模大小應考慮未來的發展及人 口容納量;佈局要講究中正規矩的平衡與協調;以標準化的度量單位作為營 建基礎,如道路以車軌寬度、庭院用步長、室用幾(小桌)長、堂用筵(草蓆)長、門 用 (鼎)寬、牆用雉(夯土板) 長寬等。而每種標準尺度又都力求符合模數,比較

(31)

常用的是3,如路寬 9 軌、筵長 9 尺、王城方 9 里(根據《春秋谷梁傳》宣公十 五年記載周代一里為300 步,據《論語》馬融注引《司馬德》一步為 6 尺)等 等,如此的數字便具有象徵性,例如三代表天地人三才、三的倍數九為數字的 極限,象徵極致;用圓頂以象「天圓」、用四方地基以象「地方」等。

根據後人研究,傳世的《周禮·考工記》可能已經不是西周時期的原文,但因其 書尚可見古制,仍可從中得知周時期城鎮建設的指導原則及經驗總結。從目前 考古發現的周朝遺址來看,古城的大小雖非全然符合《考工記》中的規格,不 過城市的規劃與佈局大致遵循著《考工記》的設計原則。就城鎮建設而言,《考 工記》的成書為周朝大量開發新城市的現象提供了最佳的說明。今日許多城鎮 如曲阜、臨淄、北京等皆從此時開始其悠久的歷史。另一方面,《考工記》對中國 傳統城鎮設計產生

了深遠巨大的影響,其中記載都城的佈局原則,例如「前朝後寢」、「左祖右社」

等,皆成為後代城鎮規劃的準則。

封邦建國,城鎮興起

周朝取得天下後,封邦建國,「周之所封四百餘,服國八百餘。」(《呂氏春秋。

觀世篇》),將領土分封給姬姓子孫、功臣及賢王后代,擁有土地的各國諸侯 又將其領土分封給其下的士大夫,是為封建制度的開始。封建制度開啟了周朝 第一波的造城風潮,得到領地的諸侯廣為營建國邑,這些城市的規模大小與 其中宮邸所佔比例皆依諸侯等級而定,超過這個定制便被視為不遵守禮制,

而逾制非禮在當時社會裡那種講究道德禮節的環境下,是件很嚴重的事情,

人們都會自覺地在約束著自己不逾矩。《左傳》裡記載了大小四級的城市規模:

「王城方九里,長540 雉,公城方七里,長 430 雉,侯伯城方五里,長 300 雉,子男城方三里,長180 雉。」雉是專門度量城牆的單位,一雉長三丈高一 丈。天子之都的王城方九里,約等於今日的10.4 平方公里;最小的子男城約

(32)

1.5 平方公里,若住滿人的話大約可以容納 2 萬人口。

子男城方三里 侯伯城方五里 公城方七里 王城方九里 圖 《左傳》裡記載的大小四級城市規模

除了各諸侯國的國都根據諸侯的等級而分大小外,在一國內所興建的城邑也 依照其是否有宗廟的設置而分為都與邑。「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 邑,邑曰築,都曰城。」(《左傳·莊公二十八年》)。無論都或邑,城市皆大分 為內城外郭二部分,內城是宮城,通常位於全城中心,由一道宮牆圍起,是 領主家族居住之處與行政中心;外郭介於宮牆與城牆之間,為庶民住宅區,

居於其中的人稱為「國人」;城牆外的領地稱為「野」,住在那裡的百姓是為「野 人」,他們耕作著劃分成井字的田地,向領主交納十一稅並負擔徭役。

西周的城市人口多由領主的家族、僕役、衛隊、行政人員,以及支持這些人口的 手工業者組成,與城外封邑內務農的百姓共同形成自給自足的生活圈。根據

《國語·周語》記載,周時封建制度下的領主家族成員並非只靠稅收與百姓提供 的勞務來維持生活,他們也參與農耕勞動,而其女性成員雖貴為「命婦」,卻 也親自織布縫衣,從事生產工作。

依照《考工記》,西周城市的北邊為固定的市場用地,此外市場還按照對象的 不同而區分出不同的交易時段,在《周禮》其它地方記載,「大市,日員而市,

(33)

百族為主;朝市,朝時而市,商賈為主;夕市,夕時而市,販夫販婦為主」。

早上的市場以大宗批發為主;午市最大,可以購買到各種奇珍異果;黃昏市 場則為從農村挑擔進城的小商販或農人而設,主要販賣日常所需之物事。市場 設置專門的官衙進行管理,以防止物價哄抬、偽劣或禁品流通、維持度量衡的 準確並徵收稅負。

西周初年由於君主遵循先代賢王的德治與周公制定的典章制度,使天下太平、

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手工業、農業、商業等各方面都有了較大的發展,可 以說是西周的黃金時代。根據史書記載,在成王康王時期,百姓富足、社會安 寧、全國有40 餘年不曾動用刑罰,史稱「成康之治」,是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 一個盛世。

西周維持了200 餘年後盛極而衰,末期繼位的幾任君王不能延續德政,天災 如地震、旱災、異常的氣象等接踵而來,三川枯竭斷流,周幽王的大臣伯陽甫 從夏商時川流竭而國家亡的史實來預言周朝的將亡,因為天地的秩序被打 亂,水源就會被阻塞,使土地得不到滋潤,農作物歉收,百姓無以為生的情 況下,社會必然產生動盪,國家隨時會傾覆。

周幽王不聽勸阻,任用奸佞,又為了婦人棄後廢嫡、戲點烽火台,導致真有外 敵入侵時諸侯不再前來相救,周幽王被殺於驪山下,城池被掠奪一空,關中 殘破不堪。繼位的周平王將都城東遷洛邑,西周結束,開始了神州歷史上列國 群雄並起、諸子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時代。周代建造新城的腳步並未隨著周王 室的衰微而止歇,造城這股風潮,浩浩蕩蕩的延續到春秋戰國。

發表時間:2007 年 03 月 03 日

正見文章: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7/3/3/42534.html

(34)

作者:雅慧

春秋戰國

西元前770 年周平王東遷以後,王室衰微,失去了控制諸侯的威望與力量。維 持社會秩序的禮樂制度崩壞,社會經濟迅速發展,道德卻開始衰敗的時代,

諸侯國也因各自的經濟條件不同而區分出強弱大小。諸侯多不依制度行事,以

「力」治國代替以「禮」治國,各國互相競爭,皆致力於尋找強國富民之策,以 求問鼎天下,代替失勢的周室治理四海。

在政治上,春秋五霸先後崛起,統領諸國結盟抗敵,此時諸侯還尊周室為共 主,權謀中多少仍講仁義;而後戰國七雄並立,殺伐大起,互相兼併,演繹 著兵爭天下、王者治國的人世規則。在思想方面,諸子百家競起、各種學說紛 陳,治世的、治國的、治人的、修身的、利他的,不一而足,真修大道也在其 中,此時出現的道家與儒家思想成為後世的思想主流,影響著神州文化的方 方面面。

(35)

在城鎮發展與建設方面,由於社會和經濟結構的改變、政治上的競爭與動盪等 原因,帶動了城鎮建設的發展,除了原有城鎮規模的擴大改建外,各地也持 續開發新城。春秋戰國時期在神州大地發生了第二次的造城風潮。

第二波造城運動

封建制度隨著禮樂制度的崩壞而逐漸瓦解,工商業由官營開放為私營,出現 的商人階級在利之所趨下,「雖有關梁之難、盜賊之危,必為之」(《墨子·貴義 篇》),商業活動熱絡促進城鎮建設的發展,因為領主樂於加強建設以吸引更 多工商前來交易,好坐地收取可觀的稅金。

另外,與封建制度結合的土地公有制也逐漸失靈,土地所有權逐漸可被封建 主以外的階層擁有,富裕的商人階級收購土地,除了出售農作物外,也設立 市場以供附近農民交易貨物。本來根據《周禮·地官·遺人》,周朝制度「凡國野 之道,……五十里有市」,工商的自由化促使城內鄉村普遍開設市場以獲取利 益。位於交通樞紐的市場逐漸發展成為商業性的城市。

社會的動盪也是興建城池的重要原因之一。春秋戰國戰亂頻傳,兩軍交戰動輒 殃及百姓的身家財產,築有城牆的城池便成為附近百姓躲避戰火的堡壘,各 國因此廣建城池以自衛。一些諸侯國之間過去荒涼的邊界地,原來約定互不使 用,在動盪時期也興建起堡壘以鞏固勢力範圍。封建制度瓦解後,各國通過戰 爭獲得的土地不再分封出去,取而代之的是郡縣的創建,設立郡守或縣長來 治理當地,如此作為行政官署的城池便應運而生。

除了具有政治意義和戰略地位的地點被有目地的選為城址外,具經濟性的聚 落點也逐漸形成商業性的城鎮。戰火雖然摧毀了許多小國古城,新的城鎮如雨 後春筍般隨之興起。據今人估計,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城市從四百多發展成千 餘座左右。到秦國統一中國後,將倖存的各國城邑改為郡縣,尚得八九百個郡 縣之多,可知春秋戰國的兵紛馬亂並沒有阻礙城市快速發展的趨勢。

(36)

在春秋戰國時期除了城鎮數量增多,原有都城的規模也不再遵守禮制的規 範,各國競相建設國都以展示其強盛的國力,其作為區域中心的重要性也使 之自然成為商業交易的重鎮。西周時期以王城方九里(約10.4 平方公里)為 最大的城市,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今千丈之城萬家之邑相望也」(《戰國 策·趙三》)超過王城規格的諸侯都城比比皆是,如秦都雍城與咸陽宮城、魯都 曲阜、齊都臨淄、魏都安邑、趙都邯鄲、燕下都等,其中燕下都的面積更廣達32 平方公里。

城市的擴建意味著城市人口的增加,追求利益與躲避戰亂等原因促使人口往 城市集中,在禮制下設計的城市大小為能住2 萬人的子男城,在春秋戰國是

「率萬家而城方三里」(《墨子·雜守篇》)。若一家以五口計,等於在面積不變 的城市裡多了一倍半的居住人口,其擁擠與衍生的問題可想而知。為了對付日 益嚴重的居住問題,此時蓬勃發展的諸子百家也各自提出了解決之道。

諸子百家有關城鎮建設的思想論述

輔佐春秋第一位霸主齊桓公成就霸業的管仲,在其著作《管子》中對強國富民 和城鎮的選址建設作了許多闡述。他開宗明義的指出禮義廉恥是國之四維,四 維不張,國乃滅亡。良好的自然環境或堅固的城池並不是真正保障國家的利 器,全國上下是否能遵循道德而行,才是個人乃至整體存亡的關鍵所在。

但畢竟社會已經敗壞到「凡欲安君治民,興霸稱王,從近制遠,必先立城郭設 守備」(《左傳·襄公九年》)的程度了,在推行道德的同時,也要加強防衛措 施來避免外患,興建城池是最直接的方式。而選擇具有自然屏障、重要資源或 特殊意義的地點,則可以降低建立城池的時間與成本。

「古之王者擇天下之中而立國,擇國之中而立宮,擇宮之中而立廟。」(《呂氏 春秋·審分覽》)中國自古以來的「擇中」思想,依然為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

(37)

家所承傳。所以荀子認為「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禮也」

(《荀子·大略》)。而隨著商業的發達,通過經商快速累積財富,造就富可敵 國的商人階級,也使擇中思想不只適用於政治性城池的選址,更延伸至商業 性城鎮的選址上。

范螽助勾踐復國成功後,辭仕經商,埋名隱姓到陶(今山東定陶附近)這個 地方,「以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無之路通,為生可以致富矣」(《史記·越王 勾踐世家》)。范螽是修煉人,容易瞭解世務的本質,他在陶地親自耕作,經 商公正,雖累積巨富仍有賢德聞名於世,人尊為陶朱公,後世遂以之為富人 的同義詞。

在春秋戰國時代,諸侯追求的是霸業。管仲認為要成霸王,領土要選擇在「不 傾之地」,就是土地肥沃,左右有山林屏障、附近有大川水澤經過之地,才能

「以其天材地利之所生,養其人以育六畜。天下之人,皆歸其德而惠其義。」。國 家的組織結構亦如中國傳統的空間觀一樣,由小粒子組成大粒子,一百戶人 家組成一個裡、十個裡組成一術、十術組成一州、十州成一都、有十都就成為霸 國。上好的土地以每邊80 里大小的面積為一單位,在其上可以建立萬戶人家 以上的國都一座、千戶以上的都市四座;如果土地屬於中等,則每邊邊長要延 伸成100 里;若土地屬於下等,則需要每邊 120 里大小的面積,才能設置一 座萬戶國都和四座千戶城市。

天下之中畢竟無法人人有份,所以各國諸侯的國都選址,就得在其領土之內 尋找合適條件的地點。「凡立國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高毋近 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溝防者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規矩,道 路不必中準繩」 (《管子·承馬》)根據管仲的想法,一國之都最好建造在大山 的山腳下或大河邊的高地上,不要太高取水才便利、不要太低來避免水患,還 可以依靠自然地勢作為防禦設施。這樣的地方未必能有方正平整的理想建地面

(38)

積,所以管仲認為城的形狀也不必拘泥於先王之制的正方形、其中的道路也不 必一定開闢成直線形,而是可以依據自然地形作有機的伸展。這個觀念打破了 以四方形為城池定規的傳統,開創了中國城市形態的多樣化。

城的大小除了要與居民人口相稱外,還要考慮城外腹地的比例,因為「地之守 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定在粟,故地不辟則城不固」(《管子· 權修》)。如果城市大而城外的腹地小,產出的糧食就無法養活適量的城市人 口;而城市居民少的話,就無法培養足夠的兵力來守衛城市的安全。

城鎮采封閉式建築,亦即用層層的牆將各個區塊包圍起來,設門戶作為出入 口,並配合賞罰分明的嚴刑峻法,使百姓遠離淫亂是非之地,避免犯罪的可 能。城內實行功能分區與職業分區,「凡仕者近宮,不仕者與耕者近門,工賈 近市」(《管子·大匡》),使同類職業聚合一起,除了利於彼此切磋以增技藝 外,也利於經濟發展。

春秋戰國時期的城市與建築

春秋戰國時期的城市形態,由於政治與地域的分隔,一如其在思想上百家爭 鳴的時代風格,逐漸形成以各國國都為中心的區域生活圈,並各自發展出形 式不一的城市形態與建築風格。另一方面由於各國擁有的天然資源不一,得以 發展各具優勢的貨物,地區間物資交流頻繁的結果,促使水陸交通運輸系統 四通八達,商旅和軍隊往來各國之間,也間接的促進各國城市建設的攀比。

齊國首都臨淄緊鄰淄水而建,根據考古發現由大小二城組成,城牆非典型的 四方型,乃呈不規則狀,應是齊相管仲的設計觀念「城郭不必中規矩」的具體 實踐。臨淄的大城是居民生活區,小城是宮殿區,但不在大城中間,而是在其 西南邊,以城牆相鄰,二城的總面積約15 平方公里,在當時的諸侯國都中,

屬於中等大小的首都,在戰國中期的人口統計達7 萬戶,因為地利的關係以 魚鹽之利致富,發達的工商業聞名當代。

(39)

齊都臨淄遺址

魯國首都曲阜呈橢圓形,總面積約10 平方公里,城北有條東西向的排水河 道,城內中央有大面積(長550 寬 500 公尺)的土台遺跡,高達 10 公尺,

應為宮殿遺址,有條南北向的道路作為中軸。市場在城北,其附近散佈著各式 手工作坊,符合「前朝後市」、「工者近市」的制度。由於魯君是周公旦的後裔,

相對來說保存了較多的傳統典範,所以以文風鼎盛聞名,是當時著名的文化 都市。孔子就出生於魯國曲阜。

齊魯的國都在西周初期就存在了,鄭國與晉國的首都則是進入春秋時期左右 興建的城市。鄭都新鄭(韓滅鄭以後也遷都於此,故又稱韓鄭故都)位於二河 交會處,平面呈不規則狀,由東西二城組成,西城是宮殿與官署區;東城較 西城大二倍,聚集多種手工作坊,鄭國以冶煉揚名,新鄭是當時善於製作刀 器的工業城。晉國首都新絳(侯馬古城)也位於二河之間,遺址分為六個大小 不等的城區,其中發現大範圍的銅器作坊,城外建有離宮。趙國的邯鄲(今河 北邯鄲市)也和鄭晉首都類似。

楚國首都郢都(今荊沙市江陵城北)的遺址呈長方形,由於城內有二條河流

(40)

經過,在城門的設計上除了五座城門外,也規劃了二道水門,便於船隻通行。

宮殿區位於城東南,東北和西南為手工業區,楚國的特產是漆器。魏國首都安 邑(今山西夏縣西北)以產鹽聞名,是接近戰國時期才興建的城市,遺址由 二個城區組成,正方形的小城位於大城中央,為宮殿區。

秦國前後有四個首都,雍城(今陝西鳳翔城南)呈長方形,城內有南北和東 西向各四條道路、東北邊有一座用土牆圍起的市,牆的四面各開一門。城裡發 現多處宮殿遺跡,規模之大,以致西戎人在觀賞過後感歎:「使鬼為之,則勞 神矣,使人為之,亦苦民矣」。秦最後遷都咸陽,一直到秦始皇統一天下而後 滅亡,在約150 年當中不斷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其詳細情況將於下一章進 行闡述。

春秋戰國時期的城市特點

戰國時期房舍式樣

一般說來,這個時期建立的城池大多選在依山傍水之處,一是伐薪取水方便、

二是以自然屏障作防禦。城池的形狀多呈不規則形,依地勢而變;城都有高大 堅固的城牆包圍,外面還有挖掘護城溝壕。城內實行功能分區,宮殿區多位於 全城最重要的位置,以俯瞰之姿矗立其中;市場、作坊和居民區則沒有一定的 佈局限制。根據史書記載,秦每滅一國,就在其首都咸陽北阪附近仿照該國的

(41)

宮殿樣式,興建一座相同的宮殿作為紀念。現在已無法清楚的知道各諸侯國建 築形式的差異為何,但可以確定的是當時流行於各國的建築時代風格為「高台 榭、美宮室」,也就是在高大的土台上興造高層木結構建築,宮殿則極盡奢華 的裝飾著。

把宮殿建在夯土台上,起初是為了防潮,僅高出地面1 公尺左右。但後來各國 競相修築高大的台基,在土台上的宮殿也由單棟建築擴大到整個建築群組,

木結構建築往高層發展,這些都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創建,使城市的輪廓線發 生了變化。戰國時期的各國建造了大量高台宮室,一般是在城內夯築高數米至 十幾米的土台,上面建殿堂屋宇。如侯馬晉故都新田遺址中的夯土台,面積為 75x75 米,高 7 米多,高台上的木架建築因為戰爭的關係早已不存在,只能 從出土的文物上裝飾的圖紋推測其高大莊嚴的氣勢。

斗拱的發明與木結構建築的成熟

春秋戰國時期宮室想像復原圖

高層木結構建築的出現歸功於斗拱的發明。斗拱是中國傳統建築特有的構件,

斗拱的種類繁多,一般位於梁與柱之間,承上啟下,將屋頂和上層結構的重

(42)

量經由柱子傳到地面;由於斗拱的置入,使建築物得以穩固的向上搭建。此外 它使屋簷得以向外延伸,除了可以遮蔽更多的空間外,也使屋簷的造型更加 優美多變。斗拱與樑柱或飾以色彩、或刻以圖案,使木結構的本身也成為一項 藝術品。

斗拱

相傳春秋時期魯國的著名工匠魯班發明了一系列曲尺、鋸子、墨斗等建築用工 具,促進了營建技術的進步與質量的提高。當時鐵製工具如斧、錐、鑿等已經相 當發達,也普遍使用筒瓦和板瓦在宮殿建築上,並有在瓦上塗抹朱色的例子。

分久必合,秦統一天下,結束五百年的分裂局勢

如前所述,春秋戰國時期由於禮制崩壞而導致精神文明的迷失,出現思想上 與政治上的混亂紛爭,在重新尋找定向與出路的嘗試上,列國君主採取的是 掠奪與享受的決定。戰爭在當時來說是最快最直接的掠奪方式,通過攻佔城池 可以獲得人民和土地。根據史書記載的戰役來看,戰勝者動輒每下數十城。新 的統治者在佔領城池後,大多不會進行破壞,而是將之納入自己的保護範圍。

出於誇耀與享受自己擁有的財富和權勢,諸侯們競相建造華麗巨大的宮室、開 闢地下冷藏室、還在城外修築離宮庭園等等。另一方面,宮室庭榭這些無益於 國防民生的龐大開支也成為識者測度一國國力虛實強弱的指標。所謂「台榭相 望者,其上下相怨也」(《管子·八觀》),因為連年的爭戰已經耗費國家大量 的財力於維持軍隊與城池防禦設施的建設上了,若當權者再不體恤民力,無

(43)

節制的營造宮室專供自己遊樂,必然加重人民稅負與徭役的負擔。百姓若無法 維持生計,別說克敵制勝,甚至連遵行號令固守城池都難以做到,那麼離城 危國亡也就不遠了。

春秋戰國的歷史的確走到了這一步。上下相怨、左右互攻,道德敗壞到不行。秦 的嬴政於西元前247 年繼位為王,就是後來的秦始皇。在這之前,他的祖先已 經將周王室滅了,留給他一個強盛的國家去實現一統天下的野心。他以呂不韋 為相,展開吞併天下的戰爭。自秦始皇兵征六國開始,天災頻繁出現,瘟疫、

彗星(古人以彗星出現為凶兆)、地震、蝗災、旱災、饑荒、氣象反常等等,伴隨 著秦始皇勝利的步伐頻繁出現。秦始皇13 歲為王,即位 26 年後統一天下,

結束了五百餘年的分裂狀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帝國。戰爭暫時平息,

苦難卻未曾停止。

小結

綜觀周朝八百年的城鎮發展,是與其時代的文化背景和道德標準相對應的。周 初進行封建與禮樂制度,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雖然無法稱得上大 同世界,但社會井然有序,百姓生活安寧,也可算是小康社會。城鎮的建設依 照制度而行,等級分明、規矩平整。與此截然相反的是,春秋戰國時代列國並 立,思想上百家齊放,反映在城鎮建設上也呈現多樣性的擴張與發展。兩周時 期出現中國首部城市建設的典範制度與選址理論,對後世的城市發展影響深 遠。

參考資料

《論城市內涵、起源及中國古代城市發展第一個高峰期》柳思維

《論春秋戰國時期城鄉對立運動的發展與經濟制度的創新》傅兆君

《論春秋戰國的商業對中國古代城市發展的影響》黃啟標

(44)

《周代都市的發展與商業的發達》許倬雲

《春秋戰國時秦與各國都城的比較研究》徐衛民

《史記》

《詩經》

《周禮註疏》,李學勤主編

《上下五千年》,正見網

《中國風水與建築選址》,一丁/雨露/洪甬

《風水趣談》完顏紹元

《中國城市建築發展史》,董□泓編

《文物中國史》中國國家博物館編

《中國大百科智慧藏》,王世仁解釋《周禮·考工記》

《周禮·考工記·匠人營國》的撰著淵源,史念海著

《考工記》設計思想研究,肖屏著 春秋戰國城市發展蠡測,杜勇著

《管子》中有關城市建設的段落

「能為霸王者,蓋天子聖人也,故聖人之處國者,必於不傾之地,而擇地形之 肥饒者,鄉山左右,經水若澤。內為落渠之寫,因大川而注焉。乃以其天材地 利之所生,養其人以育六畜。天下之人,皆歸其德而惠其義。…故百家為裡,

裡十為術,術十為州,州十為都,都十為霸國。天子中而處,此謂因天之固,

歸地之利。內為之城,城外為之郭,郭外為之土閬。地高則溝之,下則堤之,

命之曰『金城』」,(《管子·度地》)

「上地方八十里,萬室之國一,千室之都四;中地方百里,萬室之國一,千室 之都四。下地方百二十里,萬室之國一,千室之都四。以上地方八十里,與下 地方百二十里,通於中地方百里。」

(45)

「凡立國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 水,而溝防者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規矩,道路不必中準繩」(《管子· 承馬》)

「大城不可以不完,郭周不可以外通,裡域不可以橫通。閭干不可以毋闔。宮垣 關閉,不可以不修。故大城不完,則亂賊之人謀。郭周外通,則奸遁逾越者作。

裡域橫通,則攘奪竊盜者不止。閭干無闔,外內交通,則男女無別。宮垣不 備,關閉不固,雖有良貨,不能守也。故形勢不得為非,則奸邪之人愨願。禁 罰威嚴,則簡慢之人整齊。憲令著明,則蠻夷之人不敢犯。賞慶信必,則有功 者勸。教訓習俗者眾,則君民化變而不自知也。是故明君在上位,刑省罰寡,

非可刑而不刑,非可罪而不罪也。」

「明君者,閉其門,塞其塗,弇其跡,使民毋由接於淫非之地。是以民之道正 行善也若性然。故罪罰寡而民以治矣。」

「入國邑,視宮室,觀車馬衣服,而侈儉之國可知也。夫國城大而田野淺狹 者,其野不足以養其民。城域大而人民寡者,其民不足以守其城。宮營大而室 屋寡者,其室不足以實其宮。室屋眾而人徒寡者,其人不足以處其室。困倉寡 而台榭繁者,其藏不足以共其費。故曰:『主上無積而宮室美,氓家無積而衣 服修,乘車者飾觀望,灸行者雜文采,本資少而末用多者,侈國之俗也。』國 侈則用費,用費則民貧,民貧則奸智生,奸智生則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於匱不足;匱不足之所生,生於侈;侈之所生,生於毋度;故曰:『審度 量,節衣服,儉財用,禁侈泰,為國之急也。』不通於若計者,不可使用國。故 曰:『入國邑,視宮室,觀車馬衣服,而侈儉之國可知也。』」

「課凶饑,計師役,觀台榭,量國費,而實虛之國可知也。凡田野萬家之眾,

可食之地,方五十里,可以為足矣。萬家以下,則就山澤可矣。萬家以上,則 去山澤可矣。彼野悉辟而民無積者,國地小而食地淺也。田半墾而民有餘食而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學校在安排學生參加交流 活動時,參觀古代中國建 築遺存,瞭解建築中展現 的各種特色,認識背後的

參考答案:位於九龍城聖山(即宋王台公園附近)的考古現場,發現有千年歷史的宋代方形古井及 大批文物,專家相信這是 1955

「這裡就是你的避難所。世間的一般庸人都在那裡

(ii) 僅檢視 1960 年代末期的發展帶來哪些全新局面,卻沒有闡述 1945 年至 1960

短短數句,「千古」、「三國」點明時間歷史,「大江」、「故壘」交代

柏楊(郭定生,公元 1920—2008 年)在其名著《中國人史綱》中談到三國時代(公元 220—280

看現代中國歷史》為題舉行中五級電影欣賞會,選擇合適的時段播放張 藝謀導演的電影《活著》

在文獻中,出現的極早,尤其是以北斗代表北方,來和青龍白虎相配,可能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