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如何推行電子教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如何推行電子教學"

Copied!
7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學得 」 學得易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

陳志松主任 5月18日

如何推行電子教學

(2)

發展電子學習模式,加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紀錄學生學習數據,建立學習歷程檔案,加強照顧 個別差異;

與各界合作開發適切的電子教材。

目的

(3)

理念

學生

課程

教師 朋輩

每個主體彼此互動 課堂上同學

彼此互動,

合作學習

學生於課前、課內和課後 自主學習

電子教材和學材有助教 師和學生靈活運用,進 行多元化的學習活動 教師挑選學習活動,

鼓勵和引導學生自 主學習,並照顧個 別差異

(4)

過往經驗

2007-2008 常識科

(科技和機械)

2006-2008 中文科

(網上寫作)

2008-2009 電子白板

(互動課堂)

2009-2010 視覺藝術

(數碼藝術)

(5)

時間表

九 十二 五 九 十二 五 九 十二 五 九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教師測試教學系統,測試教學流程和硬體性能。 計畫開始:四常、五數、六視 夥伴學校開始第一期計劃安排四、五年級學生自置電腦器材向公眾及本校家長介紹計畫詳情

2014年

夥伴學校開始第二期計劃

安排四至六年級學生自置電腦器材

向公眾及本校家長介紹計畫詳情

引進雲端資料庫技術 夥伴學校開始第三期計劃

安排四至六年級學生自置電腦器材

向公眾及本校家長總結計畫詳情

計畫開始:四

- 五常、五 - 六數、五

-六視 計畫開始:四

- 六常、四 - 六數、四

-六視

(6)

增設試驗班及電子教學班 (三年計劃)

第一年(2014-2015):小五、小六(能力較高的A、E 班)為電子教學班,於數學科使用電子教科書,而 小四為試驗班,試行使用部分電子學習資源;

第二年(2015-2016):小四至小六(能力較高的A、E 班)為電子教學班,於數學科使用電子教科書,能 力較遜的B、C、D為試驗班,試行使用部分電子學 習資源;

第三年(2016-2017):小五全級為電子教學班於數學 科全面使用電子教科書。小四、小六(A、E班為電 子教學班,B、C、D班為試驗班)。

(7)

擴展電子教學科目 (能力較高的班級)

第一階段(2014-2015): 小五、小六數學科及視藝科、小 四常識科及視藝科;

第二階段( 2015-2016): 小四至小六數學科及視藝科,小 四、小五常識科;

第三階段( 2016-2017): 小四至小六數學科、常識科及視 藝科、小四中文科。

(8)

電子教學發展動向

電子化校本課程

在原來的課程上,增添電子教學活動,

提升學科的多元化,互動性……並逐

步擺脫印刷課本的束縛,借電子化的

優勢,豐富教學素材,令校本課程設

計更具效益,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9)

全面覆蓋學與教

計劃涵蓋學生完整的學習循環

課前預習

課堂活動 課後重溫

課業練習鞏 固知識

(10)

必要條件

家長配合

學生良好的資 訊素養

教師願意

投入參與 合適的協作伙伴

完備的硬件設置

(11)

合適的協作伙伴

尋找合適的網絡商

提供一個安全、穩定、高頻寬,而且具擴展 性的電腦網絡

尋找合適的出版社

共同建構一個適切的電子課程

(12)

學生良好的資訊素養

平板電腦的定位

視為提升學習效能的輔助工具

重視個人私隱

妥善的資源共享

尊重知識產權

(13)

教師的投入度

對電子學習的認受性

願意嘗試應用電子化的教學素材

具備基本的資訊科技能力

學習平台的管理及運用

(14)

家長的配合

對學校信任和支持

於推行期間作相應的配合

在家的監管及指導

培養正確使用平板電腦

(15)

完備的硬件設置

相應的學校基建

wifi的覆蓋範圍及容量、固網的配合……

課室的配套設施

投影機、電腦、電子白板……

(16)

從策劃、推展到實施上的行政安排 及相關配套準備

策劃:同一牌子和型號的平板電腦

(出版社的程式設計未必能涵蓋所有機種,會出現問題:解像 度的問題、)

行政:技術人員的支援、老師統籌課程的空間

(課件不只是EBOOK,可能要配合校情、校本的課程特式而 創建題目)

相關配套

工作坊、講座、電子學習守則、流動平板……

(17)

課室器材配套

平板電腦櫃 (借用及充電) 學生可在抽屜內放置平板

設置AP及Mini Server

(18)

平板配置

• 家長須選購同一 型號的平板電腦

• 學生須逢星期一 至四自攜平板電 腦上課(數學)

• 平板的規格較上

一代先進,能有

效配合網絡系統

及學習平台

(19)

電子教學 ---系統平台(MERSP2及ALS)

使用兩個學習平台(現代出版社及HKT)

(20)

電子化學習平台

學生可透過網上學習平台進行課 前預習、投入課堂活動。

(21)

校本設計的教學單元

本校老師與出版社

合作共同編寫電子

化課程內容。

(22)

平台提升互動學習的效益 —圖像課件建構

概念 (現代出版社)

(23)

電子學習平台 (HKT)---學生登入

學生可利用

手動登入或

QR code登入

(24)

電子學習平台 (HKT)---雲端存取

利用雲端存取課堂的學習內容,能加快學生提交課 堂習作及教師派發課件的時間。

(25)

電子學習平台 (HKT)---課堂監控

利用監控功能加強管理課堂學習

(26)

電子學習平台 (HKT)---多元化的課件

除出版社的課件外,教師因應教學自製教學活動

(27)

平台提升互動學習的效益 —圖像課件建構

概念 (HKT)

(28)

專業發展及培訓

(29)

建構團隊網絡及提供培訓

建立社區網絡

抓緊時機

提供優良的學習條件

 提供足夠的軟、硬件

 提供教師培訓

 提供學生培訓

 提供家長培訓

(30)

定期召開小組會議及集體備課

每周,計劃的核心成員(包括科主任、科課主任、計劃負 責人和計劃助理)與出版社、系統設計員交換意見、進行 培訓及共同備課

邀請學者或專家為全體老師從技術、理念和態度上作專 業發展

(31)

家長支持及配合

家長明白計劃的內容

家長參與培訓,協助他們教導子女應用平板電腦

家長觀課

為子女購買電子產品

與子女訂定使用守則

(32)

推行計劃的困難

很多老師對電子教學有保留

費時

無助提高公開考試成績

資金花費很大

欠缺技術、資源和設備

學生能力參差

課堂支援不足

技術變化太多太快,學得來已經落後了

(33)

實施上的阻力

 學生的自控能力

 家長的期望

 老師的認受程度

 硬件及軟件的配合

 時間及工作量

(34)

推行電子學習的預期效益

. 能更有效地應用網絡資訊 . 提供生活化的學習素材

. 多元化的輔助學習軟件 . 突破課堂學習的規限

. 建構完整的學習歷程記錄

(35)

為教師提供的優勢

 老師及學生可即時去檢視學習的情況 (能較快展現學生的成果)

 容易調配課堂活動(活動+學生即時的表現)

 迎合資迅發達的年代

 學習更生活化,呈現更多學生的生活情景 (搜集生活上的片段)

 作自學的工具

(36)

教學設計舉隅及學生課業的分享

心得:安排觀課及經驗交流、訂定電子 學習發展目標、老師持開放態度……

困難:學生資訊素養、時間和空間、電 子習作、同事的配合、網絡的穩定性、

協作伙伴的配合……

(37)

教學設計舉隅及學生課業的分享

檢視學生課堂進程,找出學生學習難點

教師調整教學的進度作出更適切的安排

打破傳統教學的規限,設計更具可塑性

以虛擬的電子學習情景進行多角度探索

加強自主學習,提倡互評、互賞、互享

培育網上小老師,以照顧不同能力差異

建構完整及有系統的個人學習歷程檔案

同儕仿照效應,以促進良性的學習熏染

(38)

鄧思雅主任

(39)

與出版社協作,共同建構不同的電子教材,

增強教學果效

出版社提供了一個互動分享的平台,使我 們的理念得以在電子學習中實現

自創教件平台,使我們更能自主設計電子

學習材料

(40)

加快學習進度

提升學生自學的能力

提高學生對學習過程的反思能力 互動:分享、互賞

自評、互評

(41)

把抽象的概念,利用電子教材呈現在課堂教學中

(42)

把抽象的概念,利用電子教材呈現在課堂教學中

(43)

把抽象的概念,利用電子教材呈現在課堂教學中

(44)

小組觀察,分工合作,找出立體的秘密

(45)

把抽象的概念,利用電子教材呈現在課堂教學中

(46)

自我探索

(47)

小組觀察,分工合作,找出立體的秘密

(48)

能減少收集物資的時間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夠投入

老師能清楚每位同學的想法,作出對 比及引證

同學可透過平台互相學習和分享 能鼓勵同儕間的互動

學習平台能增強同學的自信

(49)

小組觀察,分工合作,找出立體截面的秘密

(50)

走出課堂,完成學習任務

(51)
(52)

預習

課後延伸 自主學習

豐富學習內容:深度和廣度

(53)

把課堂的學習材料儲存在公用平台,

從而促進課堂以外的學習反思

提升學生自學的能力

(54)

不同模式的預習及學習材料

提升學生自學的能力

(55)

簡報

(56)

網上資源

(57)

網上資源

(58)
(59)
(60)

把課堂的學習材料儲存在公用平台,

從而促進課堂以外的學習反思

提高學生對學習過程的反思能力

(61)
(62)
(63)

提高學生對學習過程的反思能力

(64)

提高學生對學習過程的反思能力

(65)

提高學生對學習過程的反思能力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學校中層管理者是一個召集人,責任包括個別學科的教 學、對同工的計劃及工作的支持、資源管理、評核及記

記著「共同目標」 守時 服從紀律 計劃由我一人決定 遊玩心態 不明白便問 我比別人「叻」 想點就點 接納他人意見 留意工作時限 有責任感 旁觀心態. 獨行俠 做事有計劃 服務他人

高等電腦輔助設計與製造 (Advanced 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善用從計劃得到的經驗 善用從計劃得到的經驗 善用從計劃得到的經驗 善用從計劃得到的經驗, , , ,自行設計及開發新 自行設計及開發新

高中課程會多元化;讓學生有第二次機會而設計的其他教育 課程(例如毅進計劃及在中學試行的類似計劃),會因應新學

例如:會計人員、行政助理、代課老師....等 以提供行政支援,協助設立和執行財務及人力

• 計劃推行期間,多次獲教 育局邀請開放課堂,以供 其他教學同工仿傚;吳老 師及葉老師多次獲邀出席 專業講座擔任嘉賓,分享

(一)本小組置召集人 1 人,由校長擔任,委員 17 人,其中行政代表 6 人(教 務主任、學務主任、總務主任、實習主任、進校主任、會計主任) ,員生消 費合作社教師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