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次期中考國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二次期中考國文"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師大附中九十七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一第二次期中考

國文科 題目卷

壹 、 單 選 題 ( 佔 4 0 分 ) 說明:第1題至第20題,每題選出一個最適當的選項,標示在答案卡之「選 擇題答案區」。每題答對得2分,答錯不倒扣。 1. 下列哪一個選項用字完全正確? (A)在得知考試驚險過關之後,眾人紛紛額首稱慶 (B)校慶園遊會各班無不使出渾身解術,挖空心思以招徠顧客 (C)日前的工安意外,使負責相關業務的局長最後引咎辭職 (D)雖然校慶紀念品單價不高,但林林種種加起來,也是一筆可觀的支出 2. 下列句子中的詞語,何者使用最為恰當? (A)飇車族神出鬼没地掇取夜歸婦女的皮包,惡行令人咬牙切齒 (B)辦公大樓意外起火,雖然人員及時疏散,但財物傷亡甚鉅 (C)國安單位在制高點部署警力,全面防範恐怖分子的狙擊 (D)這尊雕像因為師父的過度修飾,而顯得匠氣十足 3. 下列「」中的字,何者前後讀音相同? (A)「便」宜行事-價格「便」宜 (B)不「揣」鄙陋-意興「遄」飛 (C)文「曲」星-「曲」突徙薪 (D)甘冒大不「韙」-「諱」莫如深 4. 「一指之寒弗燠則及於其手足一手足之寒弗燠則周於其四體氣脈之相貫也忽 於微而至大」 《郁離子‧亂幾》 閱讀上述文字,選出正確的斷句: (A) 一指之寒,弗燠則及,於其手足一;手足之寒,弗燠則周,於其四體。 氣脈之相貫也忽,於微而至大。 (B) 一指之寒弗燠,則及於其手足;一手足之寒弗燠,則周於四體。氣脈 之相貫也,忽於微而至大。 (C) 一指之,寒弗燠,則及於其手足。一手足之,寒弗燠,則周於其四體。 氣脈之相貫,也忽於微而至大。 (D) 一指,之寒弗燠,則及於其手、足;一手足,之寒弗燠,則周於其四 體。氣脈之相,貫也忽於,微而至大。

(2)

……在旁侍奉湯藥,極其殷勤;看他病勢不好,夜晚時,抱了孩子在牀腳頭坐 著哭泣,哭了幾回。那一夜道:「我而今只求菩薩把我帶了去,保佑大娘好了 罷。」……趙氏含著眼淚,日逐煨藥煨粥,寸步不離。一晚,趙氏出去了一會, 不見進來。王氏問丫鬟道:「趙家的那裏去了?」丫鬟道:「新娘每夜擺個香桌 在天井裡哭天求地,他仍要替奶奶,保佑奶奶就好。今夜看見奶奶病重,所以 早些出去拜求。」王氏聽了,似信不信。次日晚間,趙氏又哭著講這些話。王 氏道:「何不向你爺說,明日我若死了,就把你扶正做個填房?」趙氏忙叫請 爺進來,把奶奶的話說了。嚴致和聽不得這一聲,連三說道:「既然如此,明 日清早就請二位舅爺說定此事,纔有憑據。」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 5. 根據上段文字所述,下列哪一個選項是正確的? (A)嚴夫人王氏病重,填房趙氏日夜禱告祈求上蒼,希望自己能代她而死 (B)嚴夫人和趙氏情同姐妹,故日常起居時時相互照顧 (C)嚴致和的妾一心想取得正室的地位,但仍做足表面工夫 (D)嚴致和不同意把妾扶正一事,只好委請舅爺裁奪 或問於郁離子曰:「在律,婦有七出,聖人之言與?」曰:「是後世薄夫之所 云,非聖人之意也。夫婦人,從夫者也。淫也、妬也、不孝也、多言也、盜也, 五者天下之惡德也。婦而有焉,出之宜也。惡疾之與無子,豈人之所欲哉?非 所欲而得之,其不幸也大矣,而出之,忍矣哉!夫婦,人倫之一也。婦以夫為 天,不矜其不幸而遂棄之,豈天理哉?而以是為典訓,是教不仁以賊人道也。 仲尼没而邪辭作,懼人之不信,而駕聖人以逞其說。嗚呼,聖人之不幸而受誣 也久矣哉!」 (劉基《郁離子.七出》) 6. 根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郁離子認為「七出」之罪是後世薄夫所云,故應全面廢止 (B)「仲尼没而邪辭作,懼人之不信,而駕聖人以逞其說」是以邪辭橫流而 人多不察 (C)夫婦是五倫之一,妻子以夫為天,丈夫不應以任何理由遺棄妻子才符合 天理人道 (D)惡疾與無子非人之所欲,倘若妻子因身染惡疾或無子,即便犯了「七出」 之罪前五條,也應矜憐不可遺棄 7. (甲)林木忽斷,始見前山(乙)覺履底漸熱,視草色萎黃無生意(丙)聞 怒雷震蕩地底,而驚濤與沸鼎聲間之(丁)穴中毒焰撲人,目不能視,觸腦 欲裂。若跟隨郁永河的腳步探尋硫穴,則由遠到近,所見的風景依次應為何?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丁丙乙甲 (D)丙乙甲丁 8~9 為題組 請閱讀以下文字,回答下列問題

(3)

「天之方懠,無為夸毗。」《釋訓》曰:「夸毗,體柔也。」天下惟體柔之人, 常足以遺民憂而召天禍。夏侯湛有云:「居位者以善身為靜,以寡交為慎,以 弱斷為重,以怯言為信。」白居易有云:「以拱默保位者為明智,以柔順安身 者為賢能,以直言危行者為狂愚,以中立守道者為凝滯。故朝寡敢言之士,庭 鮮執咎之臣,自國及家,浸而成俗。故父訓其子曰:『無介直以立仇敵。』兄 教其弟曰:『無方正以賈悔尤。』且慎默積於中,則職事廢於外;強毅果斷之 心屈,畏忌因循之性成。反謂率直而居正者不達於時宜,當官而行法者不通於 事變。是以殿最之文,雖書而不實;黜陟之法,雖備而不行。」羅點有云:「無 所可否,則曰得體;與世浮沉,則曰有量。眾皆默,己獨言,則曰沽名;眾皆 濁,己獨清,則曰立異。」觀三子之言,其於末俗之敝,可謂懇切而詳盡矣。 (顧炎武《日知錄》節選) 8. 關於本文的寫作手法,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主要在考證「夸毗」一詞的由來和出處 (B)作者從夏侯湛、白居易、羅點三人對「夸毗」的看法,作出正反辯證 (C)「天下惟體柔之人,常足以遺民憂而召天禍」可視為作者的結論 (D)全篇幾乎都是由引語組成,然一語一境,文章層次由此逐步推展 9. 依據上文,哪一種性格比較接近作者批判的對象? (A)鄉愿,德之賊也 (B)貧而諂,富而驕 (C)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 (D)禦人以口給,屢憎於人 10. 工之僑因良琴未能見重於當世而悲歎,遁入宕冥之山後不知所終。下列哪一 個人物的心境和工之僑最相近? (A)「義不食周粟,采薇於首陽山」的伯夷、叔齊 (B)「不言祿,祿亦弗及,與母偕隱而死」的介之推 (C)「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的蘇軾 (D)「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的陶淵明 11.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下列哪一個選項和孔子回答子 貢的內容相合? (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B)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C)言忠信,行篤敬 (D)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 12. 關於陳第〈東番記〉一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比郁永河《裨海紀遊》年代稍晚,對當時臺灣的民情、物產、商賈做了

(4)

詳實記錄 (B)文中記載當時原住民的生活:女勞男逸、不言不殺、夜門不閉、自由戀 愛等,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和價值 (C)原住民與漢人交易的過程中時常欺瞞漢人,陳第和郁永河均特別點出此 點以供後人警惕 (D)最後作者仿照司馬光「太史公曰」的體例,以自稱「野史氏」抒發感嘆 13.下列□□□□皆是以動物為喻的成語,請依序選出正確的成語 「□□□□,為學初成;□□□□,弄巧反拙。美惡不稱,謂之□□□□; 貪圖不足,謂之蛇欲吞象。禍去禍又至,曰□□□□,□□□□;除凶不畏 凶,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幼學瓊林‧禽鳥) (A)蜻蜓點水/狐假虎威/勞燕分飛/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B)畫虎類犬/刻鵠類鶩/噤若寒蟬/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C)刻鵠類鶩/畫虎類犬/狗尾續貂/前門拒虎,後門進狼 (D)牛刀割雞/畫虎類犬/城狐社鼠/一犬吠形,百犬吠聲 14.關於《臺灣通史》,〈郁永河臺灣採硫〉的說明,錯誤的選項是: (A)《臺灣通史》作者連橫,能詩能文,對臺灣文獻的保存不遺餘力 (B) 本文選自〈流寓列傳〉,此列傳以因罪流放到臺灣的人士為記錄對象 (C) 文中描述臺灣早期的自然環境與記載有關臺灣原住民與漢人的相處狀況 (D) 郁永河到台灣採硫的路線是:廈門→臺南→斗六→淡水→關渡→北投 15~17 為題組,請依序選出正確的答案: 孔子曾自負的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所以, 他以「 15 」的比喻來誘導子路:即使資質再好,都需要不斷的學習,才能精 益求精。愛因斯坦也說:「人們將我的成功歸功於我的天才,其實我的天才只是 刻苦罷了。」中國歷史上不乏勤學苦讀的例子,如「 16 」未佩六國相印前, 讀書欲睡引錐刺股,血流至足;又如五年未曾解衣就寢,斷虀畫粥的「 1 7 」, 最難能可貴的莫如與虎蛟並稱「三害」的周處,他能發憤改過,勵志好學最後名 傳千古。 (A)蘇秦 (B)車胤 (C)孫康 (D)白居易 (E)范仲淹 (AB)括而羽之,鏃而砥礪之,其入不亦深乎 (AC)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 18.關於劉基<賣柑者言>的說明,錯誤的選項是: (A)採假設問答的方式,譏諷元末文武百官腐朽無能,欺世盜名的醜態 (B)全文以「欺」字為文眼,以「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揭露當時政治的本質 (C)以賣柑者之小欺為賓,以文臣武將之大欺為主,類比巧妙,嘲諷意味濃厚

(5)

(D)「盜起而不知禦,民困而不知救,吏姦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廩粟 而不知恥。」是在指責文武百官姑息養奸,不成體統 19.甲、獨榦凌霄不作枝,垂垂青子任紛披。摘來還共蔞根嚼,贏得脣間盡染脂。 乙、胸背斕斑直到腰,爭誇錯錦勝鮫綃;冰肌玉腕都文遍,只有雙蛾不解描 甲乙兩詩皆選自郁永河〈臺灣竹枝詞〉,所描寫的主題分別為: (A) 檳榔/原住民女性紋身 (B) 橄欖/梨園子弟的才藝 (C) 李子/民間藝旦的妝扮 (D) 石榴/檳榔西施的容貌 20. 吳敬梓藉著人物的言語或行為,描述人物的性格或心理,下列關於人物言行 的詮釋正確的是: (A)胡屠戶道:「像你這尖嘴猴腮,也該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 鵝屁喫」→胡屠戶為人幽默,富有想像力 (B)那鄰居飛奔到集上,見范進抱著雞,手裡插個草標,一步一踱的,東張西 望,在那裡尋人買→范進賣雞,有模有樣,非常老練 (C)范進不看便罷,看了一遍,又唸了一遍,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 道:「噫!好了!我中了」→范進不相信自己竟能考上,無法承受這般歡喜 (D)胡屠戶見女婿衣裳後襟滾皺了許多,一路低著頭替他扯了幾十回→胡屠戶 真心疼愛女婿,對他極為體貼 貳 、 多 選 題 ( 佔 2 7 分 ) 說明:第 21 題至 29 題,每題的五個選項各自獨立,其中至少有一個選項是正確 的,選出正確選項標示在答案卡上。每題皆不倒扣,五個選項全部答對者 得 3 分,只錯一個選項可得 1.5 分,錯兩個或兩個以上選項不給分。 21.下列句意,何者前後可以相互闡發? (A)「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知人 善察,難眩以偽 (B)「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C)「德不孤,必有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救寒莫如重襲,止謗莫如自修 (E)「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溫而厲,威而不 猛,恭而安 22.關於《儒林外史》,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主要描寫的是明朝成化到嘉靖末年,八十年間的四代儒林人士,其用意 在抨擊明朝當時的社會現實 (B)第一回回目:「說楔子敷陳大義,借名流隱括全文」,「名流」指的是元 末明初的詩人、畫家王冕

(6)

(C)小說中,周進和范進同為陷入科舉泥淖的腐儒,兩人的故事高潮都是發 瘋:周進是一朝得中,喜極而瘋;范進是久試不第,苦極而瘋 (D)其書以功名富貴為一篇之骨。有心豔功名富貴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 名富貴而驕人傲人者;有假託無意功名富貴,自以為高,被人看破恥笑者 (E)明清以來,小說不再追求傳奇性,而逐漸深入人性的真實面。故清人說: 「慎毋讀《儒林外史》,讀竟乃覺日用酬酢之間,無往而非《儒林外史》。」 23.下列「」中的詞性,何者前後相同? (A)斲而為琴,「絃」而鼓之──「匣」而埋諸土 (B)無恥之「恥」,無恥矣──行己有「恥」 (C)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忝」為人師 (D)顧君濟勝有「具」──兩葉始「蘖」,已大十圍 (E)如山雲「乍」吐,搖曳青嶂間──左右兩山多巨石,「為」硫氣所觸, 剝蝕如粉 24.郁永河曾說:「遊不險不奇,趣不惡不快。」準此,下列哪些景致可能吸引郁 永河前往一遊? (A)澗出蓬萊石旁,其底石平如礪,水漫流石面,勻如鋪縠 (B)橘奴千樹,筐篚滿家,巿橘之舟,鱗次而下 (C)山峽危逼,複嶂插天,曲折破壁而下,真如劈翠穿雲也 (D)有飛橋架兩崖間,上下壁削,懸空而度,峰攢石裂,岈然成洞 (E)月如鏡新磨,山復整妝,湖復頮面 25.下列文句「」內詞語,選出前後意義相同的選項: (A)「涉」寒暑不潰/渡兩小溪,皆履而「涉」 (B)若所「市」於人者/期年出之,抱以適「市」 (C)吾「業」是有年矣/ 若由此「業」,自致卿相 (D)洸洸乎「干城」之具也/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E)昂昂乎「廟堂之器」也/ 果有神威不可當,「廟堂之器」豈尋常 26.關於<范進中舉>的詞彙、句意,正確的選項是: (A)舊時,稱妻子為「渾家」,醫生為「郎中」,記者為「報子」 (B)科舉時代,稱主考官為「宗師」,秀才為「相公」,舉人為「老爺」 (C)「這個自然,何消吩咐」,句中「消」為「需要」二字的合音連讀 (D)「京報連登黃甲」是報錄人預祝新科舉人接連通過會試及殿試,考中進士 的祝賀詞 (E)「自古無場外的舉人」意謂要當舉人就必須先在試場外觀摩,時間久了, 自然水到渠成 27.關於<釣勝於魚>與<哲學家皇帝> 二文的比較,正確的敘述是:

(7)

〈A〉二文的寫作背景,都是作者旅居美國的省思感悟,文章皆能熔敘事、寫 景、說理於一爐 〈B〉二文皆善用修辭技巧,或以象徵手法顯示作者心境,或引用名言事例增 強文章的豐富和內容的趣味 〈C〉前文主旨在闡述「過程勝於結果」的人生觀;後文則在強調人文素養在 民主國家的重要 〈D〉前文引用華茲華斯的詩句除了歌頌秀麗風光外,也影射了垂釣者的胸襟 涵養;後文引用朗法羅的的詩歌讚許美國青年積極樂觀的奮鬥精神 〈E〉後文題目「哲學家皇帝」語出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所提的政 治理想,意指統治者須具有哲人的智慧和涵養,作者借來批判美國教育 的標準,全文褒揚,見解獨到 28.為古書配上新標題,可使現代讀者更易掌握該書的性質和特色。請選出古籍 作者與副標題配對,完全正確的選項: (A)郁離子/劉基/青田老人的神機妙算 (B)日知錄/顧炎武/亭林先生的讀書札記 (C)顏氏家訓/顏之推/昏亂世代的治家圭臬 (D)儒林外史/吳敬梓/清朝知識分子的風骨 (E)裨海記遊/郁永河/遇見三百年前的臺灣 29.陳之藩<釣勝於魚>藉釣魚的老教授,闡發「欣賞釣而不計較魚」會使人快 樂的觀點,下列詩詞也有類似意味的選項是: (A)渺渺煙波一葉舟,西風木落五湖秋。盟鷗鷺、傲王侯,管啥鱸魚不上鉤 (B)東越河濟水,遙望大海涯。釣竿何珊珊,魚尾何簁簁。行路之好者,芳 餌欲何為 (C)朝日斂紅煙,垂釣向綠川。人疑天上坐,魚似鏡中懸。避楫時驚透,猜 鉤每誤牽 (D)釣鰲舟、纜汀洲,綠簑不耐風霜透,投至有魚來上鉤,風,吹破頭,霜, 皴破手 (E)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 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參、默書:(佔 5 分)(一格一分,錯字、多字、漏字、衍字扣 0.5 分) 一、恥之於人大矣!( A ),無所用恥焉。 二、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 B )。蓋不廉則( C ),不恥則無所 不為。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 三、子曰:「巧言亂德,( D )。」 四、子曰:「( E ),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8)

肆、成語:寫出下列寓言故事所衍生出的成語,並以一個最精簡的句子,扼要的 寫出此則寓言的喻意:(佔 10 分) (成語 1 分,喻意 1 分) 一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櫝,薰以桂椒, 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翡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 未可謂善鬻珠也。」 二 《新序‧雜事》:「葉公子高好龍,鈎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 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室。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 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三 《史記‧項羽本紀》:「項羽已殺卿子冠軍,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乃遣當 陽君、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救鉅鹿。戰少利,陳餘復請兵。項羽乃悉引 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四 《戰國策‧魏策四》:「見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 。』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 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路也。』曰:『吾 御者善。』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 五 《莊子‧列禦寇》:「秦王有病召醫,破癰潰瘥者得車一乘,舐痔者得車五 乘,所治愈下,得車愈多。子豈治其痔邪?何得車之多也。」 伍、語文表達:(佔 18 分) 趙人患鼠,乞貓於中山。中山人予之貓,貓善捕鼠及雞。月餘,鼠盡而其雞亦 盡。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 不在乎無雞。夫有鼠,則竊吾食,毀吾衣,穿吾垣墉,壞傷吾器用,吾將飢寒 焉,不病於無雞乎?無雞者,弗食雞則已耳,去飢寒猶遠,若之何而去夫貓也?」 一、讀完上文請說明兒子的觀點為何?(2%)父親的觀點為何?(2%) 二、在你的生活經驗或成長過程中,是否也有類似的兩難困境?請寫出印象最 深刻的那一次事件,並描述當時內心變化和經過這次境遇的省思(14%) 【注意】1.第二題題目自訂,未訂題目扣 2 分 2.文長不限,惟敘述力求完整

(9)

國立師大附中九十七學年度第二學期國文科高一第二次期中考答案卷

班級: 座號: 姓名: 參、默書: 5 % ︵一格一分,錯、多、漏、衍字扣 0. 5 分︶ A B C D E 肆、成語: 10%︵成語一分,喻意一分︶ 題號 成 語 喻 意 1 2 3 4 5 伍、語文表達: 18% 一、觀點表達: 4 %︵各 2 分︶ 兒子 父親

二、作文:

14

︵在背面︶

(10)

國立師大附中九十七學年度第二學期國文科高一第二次期中考答案卷

班級: 座號: 姓名: 參、默書: 5 % ︵一格一分,錯、多、漏、衍字扣 0. 5 分︶ A 為機變之巧者 B 立人之大節 C 無所不取 D 小不忍則亂大謀 E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 肆、成語: 10%︵成語一分,喻意一分︶ 題號 成 語 喻 意 1 買櫝還珠 喻不知貴賤輕重,而取捨不當 2 葉公好龍 喻表面上喜愛,其實未必真正喜愛它 3 破釜沉舟 喻下定決心,勇往直前,絕不回頭 4 南轅北轍 (1)喻行動與目標相反 (2)喻雙方背道而馳無法聚合 5 吮癰舐痔 形容人諂媚、無恥到了極點 伍、語文表達: 18% 一、觀點表達: 4 %︵各 2 分︶ 兒子 父親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面向東南亞,尋求區域合作的價值與意義。如今當我們面對台灣原住民的「民族數學」研究時,尤其

(A)《論語》 :由孔子群弟子編纂,詳記孔子周遊列國的言行事蹟 (B)《史記》 :司馬遷奉武帝之命修撰,以事為綱,推論歷代興亡

常生活的課題,增加學生對中國歷史、中 華民族和文化,以及國家發展的興趣;整

約千年的時間 二十世紀初及以後 約百多年的時間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世史 中國近現代史. 政治史 文化史

根據冉雲華教授〈中國早期禪法的流傳和特點〉一文的研究,中國佛教從第五世紀後期 到第七世紀初,禪法開始在各地流傳開來,大致發展成四個不同的流派: (一)

熱烈、生機勃勃等強烈感受。此詩當然不是寫歸隱,而是描寫女子出嫁時 的喜慶場景,但是,因為詩中有「之子于歸,宜其室家」二句,陶公在此

肢體傷殘、視障、聽障、言語障礙、自閉 症、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特殊學習

使學生認識中國文化的優 點,加強學生對中國文化的 尊崇,及培養學生對其他民 族、他們的文化、價值觀及 生活方式,採取一個積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