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文及社會科導論課程」錄音整理(二)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人文及社會科導論課程」錄音整理(二)"

Copied!
1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九十三年建國中學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人文及社會科學導論」錄音整理】

「人文及社會科導論課程」錄音整理(二)

主題 文學 時間 2004/ 9/ 20

地點 建中科學館 1F 視聽教室 講師 蔡瑜 老師

(台大中文系教授) 整理 秦松林 同學 講題 古詩今情

—--談詩的詮釋

潤稿 黃春木 老師 吳昌政 實習老師

一.科技時代,人文還有價值嗎?我們還需要讀詩嗎?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其實我今天滿興奮的,能夠到建國中學來演講。

我不曉得應該是要以講師的身分呢,還是家長的身分進行這場演講;因為我的孩 子也在這所學校裡唸書。除了這點之外,我的興奮還包括了當初大學畢業時就一 直很想來教高中。我開始喜歡文學是在高中的時候。國中大概還是在啟蒙的階 段,到了高中,因為遇上了一位非常棒的國文老師,使我義無反顧的就選擇中文 系。我畢業於北一女中,第一志願就是台大中文系。當時有這想法是看到老師不 但在中學教國文,而且又這麼大程度的影響學生,令我很佩服也很羨慕,所以就 想回到母校或是到建中來教書,得天下之英才而教之,也因此我在大學時候就修 了教育學分。想當老師但是沒有選擇師大的原因,是因為對台大抱有一份嚮往之 情,而且當時影響我很大的那位國文老師也是台大中文系的,所以我就很自然地 順著這條路一直走下來。但是畢業後突然發現,就算我修了教育學分,還是很難 到建中來教書,因為還必須要經過很多的考試篩選,是多麼優秀的老師才能進來 啊!所以我就想,再回去唸書好了,高一點學歷說不定機會會比較大,因此我就 去唸研究所。人生有時候還滿奇妙的,唸了研究所之後,就像開了另一扇窗一樣,

開始對研究產生興趣,就一直唸到博士,然後留在大學教書。

因為我一直都是教大學生,而現在竟然有機會請我到高中講課,真覺得是一 件榮幸的事。剛才我也稍微了解了一下你們所謂的人文社會資優班是怎麼產生 的,我覺得你們真的是天之驕子,考上建中,又有人呵護你們對人文的興趣,替 你們規劃這樣一系列的課程,讓你們在這人文的路上更加順利。也很佩服大家的 膽識,處在現今這樣的環境,能考上建中,卻選擇人文這一條好像不是很熱門的 路子。各位能夠在這麼年輕的時候對自己有如許的認識是很不容易的,更何況這 個認識還與社會潮流不相符合。對各位來說,在這麼年輕的時候就可以建立對人

(2)

【九十三年建國中學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人文及社會科學導論」錄音整理】

文的一個興趣、有這樣的自我認識,而且做這樣一個決斷,我真的覺得在我們的 人文科學領域應該是很有希望的。

為什麼我自己會認為唸人文是個很幸福的選擇?當然我剛剛已經提到我們 現在的主流價值是在科技,而並不是在人文,但是,是不是就可以對科技跟人文 做一個這麼絕對的劃分呢?光靠科技是不是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呢?尤其是 人的問題。這就讓我想起了我在幾年前曾經聽過一場演講,那個演講是請一位「趨 勢大師」來台灣演講,講說現在的世界趨勢是什麼的。當然可以想像他會告訴你 現在什麼科技是主流,這些產業應該往怎樣的方向發展等等。對於這樣的預測,

好像基本上就代表著主流價值。但是在大概三、五年前吧,那個趨勢大師(就是 奈斯比)提到了一個令我非常振奮的事情,他特別強調,我們固然在科技發展上 有些很光明的前途,但是我們一定要注意到它也帶來了很多負面的作用,而我們 應該要去正視這個負面的作用且必須能夠解決:要思考人性的問題、人的存在的 問題。他特別引用達爾文在反省自己一生時所提到的話:「如果能夠重新選擇的 話,我一定要規定自己每天讀一首詩、聽一聽音樂。人如果失去這些趣味的話,

生命是很沒有品味的。」像是現在看看我們上課的教室,都非常科技化:像是很 好的視聽設備、電腦等等。但是我們必須注意到,這教室裡面最重要的是老師和 學生的互動,老師就像一個詩人一樣,帶領學生如何去欣賞一首詩,帶領他們學 習,而不是教他們如何最快達到目的。

所以當時他說的話令我眼睛為之一亮,而且他還特別提到詩。

從二十世紀跨越到二十一世紀,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不是「科技能為我們 做什麼」,而是「我們應不應該做什麼」。像是生物科技現在已經是很發達,要做 複製人也是很容易,但是人們並不敢作,所面臨的是一個倫理的問題,人類都還 來不及想清楚這些問題,不可能驟然就去做這個複製人。科技的發展是要一直回 頭去思考它跟人之間的關係──應不應該這樣做。換句話說,科技不管如何進 步,人存在的目的、存在的意義是亙古不變的,可以不斷的去豐富它、去思考它。

不僅是因為這個問題很深、很有彈性,更是因為每個時代的人所面對的環境是不 一樣的,像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就是一個科技掛帥的環境,這與古人的環境有相當 的差距,所以古人的問題與我們的問題不是完全一樣的,因此我們不能說這個問 題以前已經思考過了,現在就不需要再思考。科技是可以如此:當人們都熟知這 個定理之後,好像就沒有人再去驗證這個定理;至於人文方面,「人是什麼?」

這個問題倘若你自己沒有真正去思考過,沒有自己的認識,你的人生一樣不會過 得很好。因此我們說,一種人文的思維它應該是跟環境互動的,每個時代都應該 有一個時代的精彩,以及屬於這個時代的人文思辨。

回顧人類的歷史,確實,我們的科技一直在進步,但是精神文明方面是不是 也不斷在進步?這是一個問號,我不敢否定,但是答案也不會是肯定的,因為我

(3)

【九十三年建國中學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人文及社會科學導論」錄音整理】

們可以看到現在的社會充滿暴力,人的心靈感到空虛,彼此之間相當疏離,以至 於人與人之間的互敬互愛很難建立起來。每當我讀古詩,都會很羨慕那時候人與 人之間那種深刻的關心。他們不需要手機來聯絡,一旦分別,都是好多年,生死 未卜,但是他們可以堅定對那個人的信念與愛意;現在的人手機一打過去,就想:

他竟然沒接我的電話,怎麼可以在這個時候不接我電話,一定是幹什麼去了。然 後我們就開始生氣。我們不信任別人,因為我們沒有空間去慢慢培養那種細細 的、兩人的關係──我可以信任他、然後建立堅定的愛。所以我們會去嚮往古代 的愛情,嚮往那種細膩而堅定的情感關係。

然而,我們不應該只是把它當做過去的理想,其實它在某種程度上也在刺 激、在扣問我們對於現在處境的反應。就此而論,我認為讀詩在現在還是一件重 要的事情,因為詩是一種感受性很豐富的文體,而現代人既然很依賴科技給我們 的一些方便,於是漸漸地失去了一些細細品味、深度感受的機會。現代人很多東 西都要求快速,所以感受的深度和廣度都有日趨狹隘的危機。像是現在大家都很 清楚的網際網路,大部分人喜歡沉浸在這樣的虛擬世界裡頭,因為你在這樣的世 界裡,你好像一個主宰,你可以選擇相信什麼、不相信什麼、要別人相信你什麼,

但是我們必須回頭來想,現實生活上人與人的關係是不可能透過虛擬生活中的感 情模式來建立的。這個時代的人都在虛擬的生活裡頭,而不能在現實生活上建立 人與人之間真實的感受,導致了現在社會上常見的人與人之間的猜忌、懷疑、不 信任等等。有時候我們會覺得社會上一些人「怎麼會相信這種事?」這是因為他 已經在虛擬的世界慣了,對於現實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已經無法以真實生活的思 考方式來做判斷,於是有了詐騙集團的趁虛而入。

詩這樣的東西,你越去感受他,他就會展現更多的東西讓你體會,所以人與 詩之間是可以有一種互動的關係的,他可以豐富人的感受性。無論是創作詩、讀 詩,都可以使人的感覺及心靈活絡、細膩起來,不但可以釋放曾經被禁錮的心靈,

而且對於失去感覺的現代人來說,也是一個撫慰的機會。

我今天好像都是在說現代社會中人文的重要性、讀詩的重要性,這種說法感 覺好像落入了「目的論」的思維裡頭,但我要說,其實讀詩真正美好的感覺是─

─不要有目的的,不要抱著「我要好好豐富一下自己」才來讀詩,而換作一種無 所求、自我放鬆的狀態來讀,如此一來,很多具有啟發性的想法、感受才會慢慢 領悟出來;如果說我們一直以一種有目的的方式來讀詩,我們的想法就會被限制 住了,這點在等一下詮釋詩的部分會再向同學做進一步說明。

二.經典作品的現代啟示—以陶淵明為例

那麼現在,我要舉一個例子說明我們如何從古代詩歌中獲得現代的啟發。我 剛剛說的那位趨勢大師,他特別說到現在美國最熱門的行業有兩種,一種是科技

(4)

【九十三年建國中學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人文及社會科學導論」錄音整理】

產業;另一種則是要幫助人逃離科技產業的行業:如旅遊業、休閒業,因為人們 實在是受不了科技帶來的限制和壓迫了。在某種程度來說,這兩者是互相矛盾 的,人長期處在這樣的環境底下是很難得到真正身心的紓解:當感覺到壓力很大 時,就去休息一下、釋放一下,但總是還要再回到工作崗位上,形成互相的拉鋸。

所以從這邊我們也可以知道,科技不斷的往前走,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覺得有科 技就夠了。那麼我們就可以思考一下,既然大家現在都這麼喜歡休閒、觀光,利 用這樣的時間好好在假日時遠離一下人群,但是當大家都這樣想的時候,觀光區 大部分在假日的時間都是擠滿了人,真的很難得到真正的休息。像這樣的情形,

我們可以想到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給我們的那種田園之美,一種對於美好生 活的嚮往,那是在人與人相處上的一個美好的遠景:你可以和這麼多人一起相 處,而且那些人都是你親近的人、相愛的人、可以跟你互動良好的人,不會有人 跟你勾心鬥角。類似這樣的情境,位階越高的人往往就越嚮往,但是也越得不到

─因為受到環境的限制。例如在宜蘭那邊就有許多豪華農舍,那些農舍的設備都 是相當進步的,如果你想要過像陶淵明那樣躬耕的生活,你就要能夠拿出這樣的 錢來,所以在這方面肯定有些人並不覺得很容易就可以達到。因此陶淵明一方面 樹立這樣一個令人嚮往的田園世界,另一方面也給我們一些感嘆:好像這是一個 遙不可及的夢。

我們或許可以換一個角度來想:一定要在田園裡躬耕,才能像陶淵明嗎?現 在的環境已經改變,我們還是要堅持這樣才是學習到陶淵明嗎?其實在陶淵明那 樣的時代他可以提出一個令人嚮往的田園夢,他是在替我們樹立一個典範:當人 在面臨掙扎、抉擇的時候,他做出這樣的價值判斷,那麼是依據什麼做這樣的判 斷?有可能是現在主流的價值觀,去影響他做判斷,但是陶淵明就告訴我們了:

真的要做出一個價值判斷時,唯有重回到人的本質去做價值思考,才能做到心靈 合一,因此他才能夠看淡官場,知道做官不是他所能夠適應的。對他而言,擺脫 官場文化的制約,是可以使他的身體和心靈歸趨合一的,身在這裡,心也在這裡。

在擺脫這些禁錮之後,他能回到本性、本質上,一旦回到本性,他就明白其實人 生也沒有要求完成什麼大不了的事,就是要自由自在的活著而已,於是,他確定 了自身的主體價值之後,其餘的問題也就很好安頓了。

如果說陶氏面臨的問題是要不要做官,那我們可能面臨的是要不要接受這些 科技創造給我們的需要──那些一直在改變我們生活的科技創造。我們可以回頭 想一下,是不是這樣就足夠了,不一定要什麼都有,我們可以有限度地接受科技 給我們的影響。除了想之外,另外一個重點就是實踐。實踐是一種動態的生命活 動,他應該是與生命相始終的,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陶淵明一定是抓到了一種 人性當中具有共通性的東西,所以才能使我們後世如此的嚮往。這個共通性,就 是人應該要回歸到自然質樸的狀態,就此而言,我們的需要與陶氏當時相比是有 過之而無不及的。所以,當我們在看古代的作品時,確實可以給我們當代一個啟 發。

(5)

【九十三年建國中學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人文及社會科學導論」錄音整理】

就我個人不斷地閱讀古代經典的經驗來說,我實在是很難相信我們人在精神 上是進步的,相反的,在某種程度上,我認為人在精神上是退步的。所以回到經 典裡頭來看現代,其實是可以得到很多深刻的啟發。以上是我們以科技與人文的 關係,切入為什麼現在人比古代更需要看詩、讀詩。

三.什麼是詩?之ㄧ:內容與形式合一

在題綱中,我們首先要談一下什麼叫做詩。我想大家都會覺得我們對詩是有 一些認識的,因為一提到詩,大家心中就都會浮現一些具體的作品,而今天在這 邊,我主要是提出一些大家比較容易混淆的觀念。

首先我們說詩的內容和形式是合一的、不可分的。現在同學大部分寫的作文 都是命題作文,比較少是自己有所啟發而寫下來的,因此我們的經驗比較可能是 先想一下大概的內容,接下來把既有的詞彙加以運用,構成文章。所以大家都會 覺得文學作品是先有內容後有形式的。如果今天老師給的題目是「鄉愁」,那我 們可能就開始想,我應該用什麼方式來比喻、象徵他,大概在腦海裡有一些內容 之後,拿紙來把他寫下來。但是我這邊要提一個問題:我們在想的時候,文章有 什麼具體的內容可言嗎?因為我們不斷的在想,就不斷的在改變內容,比如說我 們對鄉愁都有一種想家的感覺,但在還沒有寫出來的時候,他還不是文章,所以 他不是內容;就算在呈現的時候,字裡行間真的是照你的想法來寫,呈現了你的 內容,然而你如果沒有這個形式,就沒有人讀的出來你的內容是什麼。從這個角 度來說,文章的形式與內容是合一的。在文學裡所有的文字內容,都是在形式上 呈現的。

其實大家都有很多「鄉愁」的經驗,也讀過許多抒發鄉愁的詩作。如果說鄉 愁的經驗是一種想家的感覺,那為什麼大家都要寫鄉愁?我們都已經知道鄉愁是 什麼了呀!又為什麼我們讀每首寫鄉愁的詩又都有不一樣的感覺呢?我們這邊 可以參考一下所附的參考詩作:這邊都是有關鄉愁的作品,有的用麥穗、有的用 江水、有的用月亮、甚至不只月亮,還有加上一些環境的氛圍。同樣是在述說鄉 愁,詩人努力在為鄉愁這樣的感受賦予新的解釋以及形式,而這些形式就是詩人 透過他的感受與外物結合,因此本來很抽象的經驗,就轉為可以用心靈、感官去 體會了。我們看的這幾首,有的很樸素,有的是用很華麗的修辭來呈現。

我們先看第一首,這是一首漢代的古歌謠──

高田種小麥,終久不成穗。男兒在他鄉,焉得不憔悴?

這邊要問大家一個問題:「高田種小麥,終久不成穗」這跟他的鄉愁有什麼 關係?他為什麼用麥穗來講?大家盡量回答沒有關係,其實大家可以發現,這跟

(6)

【九十三年建國中學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人文及社會科學導論」錄音整理】

我下面要講的詮釋是有關係的。詮釋就是一種對話,人是要不斷的對話,而不是 一言堂。誰能回答這個問題呢?你如果想通的話,就會知道為什麼他會把他並列 在這裡。

(同學回應,師生對話)

我們有時候看古代的民歌,會看不太懂,甚至比唐詩還難懂;這沒有道理!

因為這是民歌,他們又不賣弄文學的技巧,應該是很質樸的,那麼,怎麼會看不 懂?可能是因為我們的生活與他們的生活有一些差異,造成我們無法理解那樣的 感覺。像是現已經很少人是務農,對農事的經驗是很少的(除非是到爺爺奶奶 家),所以我們不太容易知道作者是怎麼想的。這邊兩句是說:小麥是不應該種 在稻田的,把小麥種在他不適當的地方(稻田),他就「終久不成穗」,不容易結 成稻穗。作者如果把詩寄回去給他的家人看,他們就很能理解那樣的感受,因為 他們了解這樣的情形。這個例子中,如果他只跟你說他很想家,你感覺不出來他 的愁,但是他透過長不好的麥穗這樣的形象,與一個憔悴的異鄉人連結起來,你 就比較容易被他感動,而且有新的體會。這是他給鄉愁的一個形式。不透過這樣 的形式,你不知道他體會出的感覺是什麼。

我們接著看到下面這首詩,唐代李白的〈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就是把他望月的感覺跟思鄉的感覺結合起來了。以月亮做思鄉的這種寫 法我們已經司空見慣了,因為月亮是不變的,在家鄉可以看,在異鄉也可以看,

是一個有共性的東西,李白就是透過這點帶出思鄉的感覺。

那麼再看一首詩,初唐王勃的〈山中〉: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我們從第二句開始感到他也是一個思歸的人,他是望著長江,而且是在山上 看著下面的長江。如果說我們在江邊看,可能覺得長江是波濤洶湧的,但是作者 因為位於山上,在一段距離之外看起來,長江就好像是不動的,而他思念家鄉的 感覺,就跟長江一樣,停滯住了;眼前景物跟他的感覺是呼應的,他把他主觀的 情感投射到了長江上。因為長江是非常遼闊的,所以又用「萬里念將歸」,一方 面是讓我們知道他離家是很遙遠的,另一方面也給我們一個遼闊的空間感受。空 間是這麼寬闊,你才會感覺離家是這麼的遙遠。他不用麥穗來說他的愁,他是在 一個登高遠望的心情感受來寫他的鄉愁。到了唐代,詩人做詩就更講究了,他不 僅只用江水來寫,還用了秋天蕭瑟的景象,到處飄飛黃葉的情景,來再進一步烘 托他這時的鄉愁。所以他用「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一方面這樣登高遠望,

一方面又是在秋天黃昏的時候,看到滿山飄飛的黃葉,他不用說,只透過寫景,

(7)

【九十三年建國中學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人文及社會科學導論」錄音整理】

就表現出來他的心情。

我們這樣舉例下來,大家就可以知道形式跟內容是不可分的。詩的形式絕對 不是一個傳達的工具,如果只是為了傳達想家的意念,他不需要這麼多采多姿的 形式。這是經過詩人經過不斷的選擇,然後去創造的一個感覺,所以這個情感是 跟他互動的。這也是我們看詩時要注意的地方:如果只是提出他的大意,是不能 算真正讀懂完整的一首詩。

四.什麼是詩?之二:韻律化

再來我們要講的是詩的韻律化。詩之所以有別於其他的文體,就是因為他有 很強的韻律感。如果大家稍微敏感一點的話,就會發現,任何文學作品都會有他 的韻律感,只是說詩特別注重這一方面,而且詩的原始的生命就是從韻律感來的

─因為他的原始生命就是歌。那為什麼要從這麼根本的東西講呢?因為我是希望 大家不要被後來不斷延伸的韻律的規定,限制了你對詩韻律的體會跟想像。譬如 我們都會說詩有古體、近體;古體詩要押韻可轉韻,近體詩除了押韻之外,還要 協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我們覺得好像韻律就只是這些。其實,

古人意識到這些平仄的時間是很晚的,但是在那之前的古詩中我們還是可以感受 到韻律。你可能說「那是因為押韻啊!」但是古詩給我們的韻律感,恐怕不是押 韻給我們的。我們可以說,任何字的發音都可以產生韻律感的,你怎樣去安排字 的排列,都會產生不一樣的韻律。有些字詞發音是宏亮的,有些是高亢、低沉……

這些中國字詞你怎樣去用,都是會產生韻律的。

又比如說詩句長短不同,拿五言、七言作比較,五言給我們的韻律跟七言也 是不太一樣的,不光是因為字數,同時是因為五言他是十個字就有一個聲音的呼 應,那麼七言就是十四個字一個呼應,那種同音相和的感覺也是一種韻律感。聽 音樂、唸詩都是可以找到類似經驗。但詩歌韻律的展現也不是都只限於五言或七 言,像李白的〈將進酒〉是雜言,他的長句和短句都配合情感的韻律來呈現;一 首詩表現好,一定是把韻律跟情緒相結合的。有很多人喜歡李白,很容易就被他 喚起跟他一樣高亢的情緒,這跟他詩裡面韻律感是一定有關係的。所以說韻律幾 乎就等於是詩的生命,你越能夠跟著詩的韻律的話,就越能融入其中。我們來看 作品,李白的〈將進酒〉,一開始就是一些不整齊的句子,但是從來沒有人覺得 這樣不好,反而是覺得很有韻律。他的不整齊剛好顯現出李白特有的氣勢。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 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 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與 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 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

(8)

【九十三年建國中學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人文及社會科學導論」錄音整理】

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 青絲暮成雪?」這兩句,已經長得光用這樣念就可以感受他的氣勢跟韻律,如果 說進一步去感受的話,會更佩服他,因為他前兩句給了我們一個開闊的景象,給 我們那種人在遼闊時空之下的感受。他用「來、回」這樣的音韻,都是比較悠長 的聲音;當他要說相對於浩瀚的世界,人的生命是如何地的短促,就用「髮、雪」

這些入聲來呈現。如果說我們不去注意這些東西,我們可能覺得李白是很誇張,

但是在這些細部來看,我們會發現李白對時間是很敏感的,他一直會去探問為什 麼人的生命這樣短促,不能像月亮一樣的流長?所以一個大詩人,他絕對不會是 為造句而造句,一定是跟他的情感有相關的。

至於說對偶,大家常常忽略它。大家會覺得對偶是詞性的問題,但是在詞句 裡有對偶的話,也是藉由意義的排比產生了韻律感,所以有對偶跟沒對偶的感覺 是很不一樣的。甚至你調動他詞語的順序,感覺會不一樣。我們看一個例子:唐 代王維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 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詩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是一個對句,那麼為什麼他不寫成「明 月照松間,清泉流石上」呢?不也一樣對偶嗎?如果去翻譯他,意思好像相同,

但是我們馬上就可以發現他的韻律是不一樣的;另外在字義解讀上,也會不一 樣。根據我們對王維的認識,他是著名的自然詩人,他絕對不會只寫出他看到的 自然物,他還會進一步去透視物和物之間的關係。同學可以回家去體會一下後面 那兩句:「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我們可以從詩歌的聲音中,去體察詩的韻律,而這樣的韻律又可以幫助我們 進入那種詩的旋律、情境中。如果同學會方言的話,不妨用方言來唸一下,就會 發現,詩變得鏗鏘有力許多。以上是關於詩的韻律的部份。

五.什麼是詩?之三:意象化

接下來就說到意象化。所謂的意象就是由身體(所有感官)、心靈所感受到的 形象。這裡也是詩和文的重要差別。有時候我們說一篇文寫得好,可能就只需要 一點意象,但是在詩裡面,充滿了大量、甚至全部都是意象化的語言,我們是用 很多的意象呈現出來內心的感受。詩的語句本身不是邏輯性的結構,一般的文章 才是。許多詩的句子之間,存有很大的空間,是一個跳躍性的傳達方式。例如「明 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兩個句子都是在描寫景,一個是明月,一個是清泉,

(9)

【九十三年建國中學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人文及社會科學導論」錄音整理】

但是這之間並沒有因果關係。

像是「人閒桂花落」一句詩,我們看到「桂花落」,可能這個詞就好像讓我 們聞起來四周都是桂花飄香。那麼「人閒」、「桂花落」這兩個有關係嗎?你會去 想為什麼「人閒」「桂花落」。一個無所事事、悠閒的人,在這樣一個桂花飄落、

舒服的情境下;你讀到這裡的時候,固然不會去想他的因果關係,但是你會發現:

桂花是一個很小的東西,竟然會發現它飄落?那一定不是用視覺的感受,應該是 感覺到他的香氣,更何況這首詩是一個夜景,更不可能是用視覺。當你會感受到 這麼細碎桂花的飄落時(跟玫瑰那樣一整朵掉下來不同),你就會發現「人閒」跟

「桂花落」產生關係了,因為你是如此悠閒,如此可以進入到自然的情境,你才 會感受到他的花香,如果你是很匆忙的,根本就不會聞到桂花香,何況是感覺他 的飄落。如果只是單純的說悠閒,是很抽象、很難去體會的,但是如果是用這樣 的一個情境去把悠閒意象化,你就容易了解了。像是一些情感性的詞語:我很愛 你、想你……都是抽象的,那詩人就是把這些具體化,讓你具體感受到;這就是 我所謂的「意象化」。

不論是作詩或是讀詩,都是基於許多經驗過的形象(包含各種感官的)的交 集,所以一首詩有各種意象共同呈現,要去解讀意象間的關係,你才會了解這首 詩。其實文學解讀也是這樣:想像力是意象產生的原動力,一定要能夠去想像,

才能夠產生一個意象出來;也唯有能夠想像,才能進入詩人所呈現的情境中。在 這麼多意象之間,就會產生這首詩的方向。譬如說〈山居秋暝〉之中就有豐富的 意象:空山、新雨、明月……還有一些動作:那些浣衣女在竹林間喧嘩……他都 是很具體的去呈現他所看到的東西,而且很成功的將你帶入這樣的意象中。所以 我們要解讀詩就要透過這麼多構成的意象。意象是相互影響的,你不能說只解讀 某些意象,而與這些意象矛盾的就不理他,因為一首完整的詩當中是不可能有矛 盾的產生,只有可能是其中一些意象以及他們彼此的關聯你還不能夠體會。

六.何謂詮釋?之ㄧ:對話關係;詮釋循環

以上就是我們在看詩時,最起碼要注意到的:詩的韻律、詩的意象。那麼,

我們有這些基本的概念之後,就可以進入如何詮釋詩的部分。在「何謂詮釋」這 個主題底下,我列了幾個綱要──這些都是當今詮釋理論的基本概念。這個本來 應該是在大學相當專精業的科目裡頭才會接觸到的,但我覺得他是相當基本的,

因為我們常常在詮釋,卻沒有去反省,因此往往造成沒有焦點的爭論,或是在某 個圈圈裡打轉而沒法超越出來。

這些詮釋理論它可以普遍應用在人文學科裡頭,只是我們今天用詩來作為一 個例子,所以他是具有普遍適用性。我會嘗試用簡單的方式讓大家理解。首先,

詮釋是一種「對話關係」。對話關係是說,我要詮釋這首詩,我就是在跟這首詩

(10)

【九十三年建國中學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人文及社會科學導論」錄音整理】

對話。為什麼說是在跟他對話呢?因為你在看這首詩時,你會對他產生一些問 題,然後你會對這些問題,經過了解之後,提出答案。一邊問、一邊回答。大家 可以想一下,你是根據什麼提出問題?是這首詩;那你回答又是根據什麼?還是 這首詩。我們就說:對詩作出提問,又作出回答,這樣就是一種對話關係。不曉 得同學會不會覺得是在自問自答?(自己提出問題,然後又自己回答)這好像是在 自導自演,然後你又會擔心提出跟詩無關的問題;其實都不會。當你會提出某個 問題出來,那也就是引導出你要詮釋這首詩的一個方向感。而問問題是根據你的 背景來問,所以不同的人是會提出不一樣的問題:例如你們中學生所會提的問題 就跟我會問的問題不一樣,因為我們具有不同的背景;所以詮釋到的東西也會不 一樣。(當然不否認也是會有共通的東西。)

那麼對話當然就是你可以問我,而我也可以問你,這樣來來回回的情形有一 個重要的精神,就是開放性:你可以說而我也可以說,所以你不可能是在自導自 演。如果你都是自導自演,就是沒有給文本說話,自己在那邊胡說。你就是要說 一下,然後看看文本是不是認同你的看法,如果認同,那他就會有一種回應;如 果不認同,你就會修正。這樣是一個來往的活動,而不是你說如何就如何,是有 開放性的。

現在我們要強調的是,與你對話的對象是詩,而不是詩人。為什麼要強調這 個呢?因為我們確實看到的是這首詩,雖然我們對李白可能有一些看法:他是如 此飄逸……當我們在看這首詩的時候,他整個人就活靈活現。這個觀點是沒有錯 的。但是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感覺,還是起因於這首詩吧!因為這首詩給你這樣的 感覺,你才會對李白有這樣的感覺。所以我們在詮釋是對文學作品做詮釋。

當我在解釋這首詩的時候,文本也會讓我知道我這樣的解釋是不是前後合理的,

有沒有達到一個順暢的解釋;如果我們說詮釋是在對李白這個人做詮釋的話,我 們完全沒有可以去檢證的東西。為什麼呢?李白是不會爬起來跟你說「我不是這 樣想,我不是那樣想的!」而且當文本離開詩人的手時,他就是一個獨立的生命 了。雖然我們常說李白如何如何、杜甫如何如何,但是我們一定要有一個認知,

那就是:這些是我們從詩裡面看到的,是透過對詩的解釋才得到的詩人的形象。

但是別忘了,從詩裡面得到詩人的形象並不是我們閱讀詩的主要、唯一的目的。

像是〈將進酒〉,是李白被唐玄宗貶官之後非常抑鬱而寫的,如果說我們把 這個當成一個背景來理解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說把它當成這首詩的全部,那就太 小看這首詩了。那我們也想要問:為什麼我們沒有跟他一樣的人生經驗,為什麼 依然可以感受到他那種情感呢?他一定是講出人類一些共同存在的東西,才會有 這樣的感動。換句話說,我們去詮釋詩,並不是要還原作者的本意,不是要去解 答作者為什麼要寫這首詩。就算你有興趣去還原作者的本意,你都要了解這不是 客觀性的,而是你根據這文本所理解出來的。

(11)

【九十三年建國中學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人文及社會科學導論」錄音整理】

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強調「對話」,就是因為我可以講你也可以講,我要聽你 的你也要聽我的,經過一個互動的過程,慢慢修正,達到一個共識。絕對不可以 說我的看法是不能改變的,你一定要聽我的……所以對話者是要開放自己的。所 以你要拚命的去聽詩要告訴你的東西。

我們這邊只是把一般的對話現象用在文學作品的詮釋裡。像是我們打開電視 所看到的一些爭執,我們會覺得很無謂,因為一邊有一種的立場,吵的東西根本 就沒有焦點,沒有人要聽對方說什麼。所以有時我們會覺得很失望,那是因為我 們看不到溝通的可能性。沒有人是絕對對的,一定都是要你聽我、我聽你彼此來 對話。當你聽不進任何東西,你就沒有進步的可能。當然也不會有這種對話:你 完全放棄你的所有,都聽我的;或是我完全放棄我的,都聽你的。雙方都是要在 你接納我,我接納你的情況,但是都各有基本的看法,以此為前提,來做溝通。

在我們對人溝通時,他可能會跟你爭吵,但是對於詩,他是不會跟你爭吵的 (就算被你壓迫著),不過在這樣的情況下,你的詮釋是沒有詩的聲音的,因為你 不讓他的聲音有出現的機會。那你就不可能在這樣的過程之後,獲得一些深刻的 東西,你還是原來的你,不會從中得到一些東西來豐富你自己。我常常跟我的學 生說,或許生活在我們周遭的人都是很幸福的,很少是經過波折歷練的,那麼要 有歷練的最好方法,就是看一些經典。你看的一些經典,就等於跟著他去經歷他 生命的感受。這樣真的是太划算了,因為你並不需要經歷生命的艱難,就可以得 到這麼深刻的智慧。

這就是對話關係,尤其是詮釋的循環。所謂循環就是在看詩的時候,整體和 部分不斷循環。你可能看了整首詩之後,就從一句一句來切入;在一句一句的體 會之後,又回到整首詩來感受……就是這樣一次又一次,整體又部分,部分又整 體的循環之後,你對這首詩的意涵就會更加豐富與深刻。

我們有時候會比較作品跟傳記,會覺得作品其實比作者的傳記更真實、比歷 史也真實。因為作品是自己寫的,傳記、歷史是別人寫的,是陳述的。另外我們 也可以從語言的角度來說,先是擁有日常的語言,再看到詩的語言後,你的生活 語言就會跟詩的語言做結合,像是出口成章即是如此,不只是表面的,而且還是 有內涵的,因為你不只是知道這句話,而且還可以在適當的時候用這話,一定是 你對這句話有所感。那麼這個語言就跟你原先日常的語言是不一樣的──就有詩 的味道。

沒有人是在一無所有的時候來看詩的,一定是先有一些認識、成見,這就是 我們說的前見。當你去理解這個東西時,是根據你的前見。但當他一直提出一些 你的前見所沒有包含的東西時,你就不得不修正你的前見。例如我本來對人生有 一套我的看法,但是在我看到一篇作品之後,發現它的看法跟我的是有很大的不

(12)

【九十三年建國中學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人文及社會科學導論」錄音整理】

同時,我就會去修改我的看法,要不然就無法理解新的東西。像是我本來是持悲 觀的人生態度,看到作品寫出很樂觀的態度時,如果我不去修正,我將會無法接 受,無法接受就不會想繼續閱讀。必須同時補充說明的是,修正不是指無條件接 納,而是試著用它的角度去看,再比較原本的看法與作品本身的看法去讀他,得 到新的感受,而這個過程中,我們同時獲得新的前見。

七.何謂詮釋?之二:視域融合;欣賞與理解;有限性與開放性

這樣就可以接著談「視域的融合」。何謂視域?就是我們所可以看到的範圍,

我從這個觀點看到的範圍。而我們認識一樣新的事物,就是要達到視域的融合。

舉個例子來說,雖然我現在可以看到的範圍跟你可以看到的範圍是不一樣的,但 是我們都可以看到這張桌子,這就是我們的共同性,而在這邊,也讓我們有了溝 通的可能性。共同性、統一性越大,彼此的理解可能就越深入。所以視域的融合 就是我們要達成理解最重要的條件。詮釋詩也就是透過我們的視域以及詩的視域 達到融合,互相了解。人和人也是如此。

我們在引介一個文學作品的時候,一定都會告訴大家:這首詩的時代、歷史 背景,再深刻一點就是這個時代的思想、文化的脈絡、作者生平……這些就是我 們對這篇文學的前見,有了這些豐富的前見,還是不夠,必須要跟內容融合,才 能達成詮釋。有時還可能因為你這些前見越多,越難跟詩達成融合,因為你就已 經有很多先入為主的觀念:像是你對李白的生平了解越多,就認為他就是一個想 不開的人。其實這些前見,一方面是我們要去豐富的,一方面是我們要去開放的。

如果你不允許有開放性的話,你可能就會在一個自以為客觀的情況下,其實是非 常主觀的詮釋。我們可以發現一個經典之作的視域,是可以無限寬廣的,只有當 我們達到理解之後,才能見到我們跟他融合的部分是什麼。

第四個部份是「欣賞和理解」。其實文學作品還比較容易有感受與意義的產 生,因為它依靠文字;若是一幅美術作品,你大概就很難說出到底是怎樣的一個 感覺。我們這邊主要想說的,是透過這種詮釋的活動後,欣賞他,固然有他感性 的面像,但是也並不是全感性的。像是鄉愁,我們都知道是一種想家的感覺,但 是我們如果沒有深入進到這樣一個情境下(離家許久,突然想起家人),我們之前 對鄉愁的理解就跟當下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我們來看一下孟浩然的〈宿建德 江〉:

移舟泊煙渚,日幕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近人。

前兩句講的就是他停泊在煙霧瀰漫的水邊,黃昏時節,他正處在一個想家的 狀態。為什麼他要用「新」這個字呢?因為每個感覺都是獨立的。每一次想家所 感受到的經驗,都是不一樣的。如果說我們小心的去體會「新」這個字,我們就

(13)

【九十三年建國中學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人文及社會科學導論」錄音整理】

會發現他的確是帶給我們新的認識:鄉愁不只是每個人不一樣,同一個人,不同 時間、地點,都是不一樣的。

詩是一種藝術品,他是歷久彌新的:人和詩相互往來,他進入我們的生命,

然後我們去回應他給我們的東西。就在這樣的過程中,生命提升了,你彷彿就聽 到了一個新的啟示、看法。

最後是「有限性和開放性」。之前有說到,我們的詮釋都是依照我們所擁有 的視域,從某個觀點所看到的範圍去進行,所以人都受到時空的限制,所以人的 觀點是有限的。今天我們會怎樣去詮釋這個作品,都是基於我們在這一個時空背 景底下所產生的角度。不管你是多麼的自覺,你都會受到前見的限制。所以最重 要的自覺就是「自覺你是有限的」。因為你知道自己是有限的,你才會擁有開放 的態度,如果你總是覺得自己是標準答案的話,他的開放是被限制的,就像剛剛 說的:你一直不讓其他的東西進來,是不可能有提升和進步。

一些經典詩作已經不知道累積多少人的詮釋了,有一些詮釋在現在並不一定 成立,你也不一定喜歡,但是有些時代的人,他就只能這樣去詮釋。像是陶淵明 有很長一段時間是被眾人忽略的,他們覺得陶淵明寫出來的東西怎麼這麼鄙俗。

而現在我們的觀點卻很不一樣。對於所有的詮釋,並沒有絕對錯的問題,但是,

也沒有絕對對的可能。這就是開放性。像是一開始我們談的「關於人生的問題」,

已經有多少的人談過這問題了,但是談完沒?沒有。現代人會面臨很多新、不同 問題,這不是古人就可以談完的。一個詮釋活動最可貴的就是有開放性。

經典就是在歷史的洪流裡不斷的展現新意,如果他不能不斷地被詮釋,他的 生命就停止了。文學作品一定要不斷的被詮釋,才能展現新意。那麼詮釋不可能 逃脫這個時代的影響,同時,也應該站在時代的立足點來做詮釋,才能真正解決 這個時代的問題。像古代學人文的,出路就很少,就只是講怎樣經世濟民。這個 難度是很高的,因為他受限於外在:皇帝就是不用你,那你一生的理想可能就無 法實行。但是現在就比較多元,多了很多的出路。古代只有「政治系」可填,甚 至沒有「文學系」可填,像陶淵明、李白……變成文學家都是很偶然的,雖然說 他們對自己的文章有一定的自負,但是他們都沒有自我意識要做文學家,這不是 他們生命的目標。而現在這些都可以成為我們當今重要的學科。一個對時代有影 響的思想家,在思考問題時,應該要站在這個時代來思考問題。

今天講課的主題是「古詩今情」,也就是說沒有一首古詩是純粹的古詩,你 今天在二十一世紀拿出來讀他,他的生命就在今天誕生。

八.詮釋的層次—以李白的詩作為例

(14)

【九十三年建國中學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人文及社會科學導論」錄音整理】

剛剛下課時跟黃老師有短短交談,黃老師說到他鼓勵你們雖然是學人文的,

但是你們需要很寬廣的知識,哪怕是數理方面的都不應該放棄。這我非常有同 感。就像我開始說科技的那些問題,你如果對他怎樣運作都不了解的話,你怎對 他評判?而且如果只是站在與現實脫節的角度提供意見,他們也不見的會接受─

─視域不融合,就不可能有進一步的回應。所以學人文要學得好是一件不容易的 事,必須要不斷的累積才行。

在我來這邊之後,有同學來接我。他們問我說「學文學會不會很辛苦?」我 說「不會吧!你喜歡大概就不會很辛苦了。」「但是要讀很多東西耶!」「但是你 喜歡的話,不是會越讀越快樂嗎?」沒錯,其實學人文的東西都需要累積。你累 積的越多,你在詮釋上獲得的快樂就越多,因為你的視域相當寬廣,很少你看不 懂的東西。但是相對的,你越狹窄你就越多看不懂。但是這些就是要慢慢累積進 步,所以同學不要怕,都是慢慢走上來的。以現在的同學來說,學人文都很少那 種家學淵源,從小就是背古文到長大的,這種情形很少,真的很少,如果有的話,

他真的是得天獨厚;很多人都是上了大學之後才開始大量閱讀,也是來得及的。

好,回來主題,最後提到「詮釋的層次」。我們只簡單的說明一下,然後分 享一些經驗。在一般的詮釋步驟中,一定會有字詞解釋、作家生平、時代背景、

創作動機……我們的課本結構往往是這樣。這些基本的知識,就是我們所應該具 備的前見。當然你如果把他當做硬背的材料話,就會沒意思。因為我們有這樣的 一個考試文化,所以課本提供的往往是一個詮釋的標準,以致於文學的開放性、

多元性就比較不容易在課堂上展現出來。所以我覺得我們的國文課是很難充分讓 同學去了解文學的趣味。有時候越是告訴他多元的可能性,他就越難在有標準答 案的問題裡頭,得到高分。這是一件無可奈何的事。

人文的領域,想像力是很重要的,你要不斷的去開發你的想像力。其實在科 技也是很需要想像的。如果沒有人想說人可以飛上天,哪來的飛機呢?也因為我 們常常透過剛剛說的步驟來去看詩,所以會認為是作者本意的還原。但是我們只 能說這是一種詮釋而已,且是為了中學教育的方便。既然我們是學人文的,我們 要遠永知道,人文的東西是有開放性的,可以從很多的角度去豐富他。這些東西 都是在個人經驗就可以理解的。我在高中讀過一些書,而在大學也讀這些書,但 是感覺完全不一樣。因為我的前見一直在豐富和改變。會變動的答案,才是最好 的答案。在我等一下要舉的例子裡,也只是一種詮釋罷了,我們不可以忘記,我 們會得到的詮釋,是透過跟詩的對話,他是詩的部分,並非是全面的,我們不可 以宣稱這就是唯一正確的,要自覺到詮釋的有限性,同時別忘了,我們一切的詮 釋是透過詩作本身加以建構的,不是與詩人面對面互動的結果。

除了剛剛談的透過詩作去了解詩人的詮釋方式外,還有一種詮釋方式是很容 易讓我們感動的,就是有行動感的生命詮釋。就像剛剛說過的,詮釋是很有趣的,

(15)

【九十三年建國中學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人文及社會科學導論」錄音整理】

一方面你要基於一點類似的經驗,但是你又要基於同樣經驗裡面的不同的東西,

透過這樣的融合,產生新的了解。剛剛講的兩種詮釋層次是比較常見的。等一下 我們會用李白的詩來做一個示範,讓大家清楚不只有了解作者的意圖、產生感情 的共鳴這兩種層次,還有一些更深的層次。雖然說這樣深的層次是不容易進入 的,但是進入之後,才可以找到最根源性的問題的解答。

像是李白,大家都知道他很愛喝酒,而且一些作品都跟月亮有關。作品展現 出來常常給人的感覺是酒後那種不可一世、狂妄的感覺,有人就覺得李白就像酒 鬼一樣,喝完酒就胡言亂語,覺得他實在是很會掰……但是從另個角度去看,他 還是有一些其他的意涵。我們就來看〈月下獨酌〉四首之三,這首詩似乎不是大 家常看到的那首,那為什麼選這一首?是因為這首裡面有一些趣味。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天地旣愛酒,愛酒不愧天。

己聞淸比聖,復道濁如賢。聖賢既已飲,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爲醒者傳。

在一個角度來看,可能覺得他就是拼命的掰,掰出喝酒的合法性,人就應該 喝酒,不喝酒的人就是不知道其中的樂趣。他說因為天上有酒星,地上有酒泉,

所以天地都愛酒,人愛酒就沒有什麼愧於天地了。清比聖,濁如賢,古人將濾過 的酒比做聖人,沒有濾過的酒比做賢人。既然酒裡又有賢人又有聖人的話,「聖 賢既已飲,何必求神仙」就是說我們就隨著聖賢的腳步,都可以喝酒,而且不用 到神仙的境界,才可以享樂,你喝酒就可以了。「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大 道自然都是道家很重要的思想。你這樣看完你就會覺得李白真的很聰明,也真的 很會掰,為了把他喝酒合理化,就寫一大堆。你如果是用這樣的角度去想李白,

你得不到任何的意義,何況他這樣的作品還不少。

事實上並不只這樣。他這裡的結構並不簡單。他這邊把天地、聖賢全部融合 在一起,也可以說對於人的深層來說,常常是因為有很多壓力造成你很多的憂鬱 跟不愉快。他藉著這樣一直在說一個東西:其實我們的生命不是一種很自然的方 式。這樣來看,我們就不會認為李白只是愛喝酒,他是藉由喝酒之後,把這些東 西都揉合在一起。不光是這首,像是〈把酒問月〉這首,他也問了一些很根源的 問題:

青天有月來幾時 ,我今停酒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影卻與人相隨。皎如 飛鏡臨丹闕 ,綠煙來盡清輝發。但見宵從海上來 ,寧知曉向雲間沒。白兔搗藥 秋復春 ,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 ,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 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 ,月光常照金樽裡 。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他在問什麼時候有月亮,你把他當

(16)

【九十三年建國中學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人文及社會科學導論」錄音整理】

做一個小孩在問問題的話,他很有童趣,但他也真的在問一個大問題。因為人真 的無法知道月亮到底什麼時候來的,這顯現了什麼?人,很渺小、人類歷史好短,

你沒有辦法回答這樣的問題。這裡蘊含的悲苦,不是懷才不遇,而是身為人共有 的,你就是無法長生不老。雖然李白寫了很多求神仙的詩,有人也認為他怎麼這 麼不面對現實,但他之所以要求神仙,就是他要問人類永恆性的可能。有時看多 了他的作品,你就會知道,他不是一個喜歡逃避的人,反而是比我們勇敢去面對。

這就是我們為什麼會被他的作品所感動,你會跟著他一起問,一起回答。「今人 不見古時月 ,今月曾經照古人 」他說,人是看不到古時候的月的,就像我們是 看不到唐代的月亮一樣,但是今月曾經照古人,因為亙古以來就一個月亮,這個 月照過唐人,也照現在的人。其實這裡有點詭辯,因為古時月跟今月有什麼不同?

他就是同一個月亮。但是他說今天看不到古時的月亮,又說今天的月亮曾經照過 古人,這就代表他是同一個月亮,既然是同一個月亮,那我們看到今天的月亮不 就是看到古時候的月亮了嗎?其實過去你不覺得有什麼了不起。但是你現在仔細 一看,他更表現出人是歷史性的。今人、古人,加在人的身上,他就是一個碰不 到的世界。但是今、古加在月亮上,他渾然不受影響,還是那一顆。這項就很深 刻的對比出來人的有限。所以就可以了解李白是很深刻地去挖掘一些人的問題,

而不是每天發發酒瘋酒算了。如果他只是這樣,不會有現在這樣的地位。其實很 多詩人也是在透過酒,才更能抒發出一些最深刻的東西。最後就再舉一個例子─

〈蜀道難〉。

噫吁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 千歲,不﹙一作乃﹚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 催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一作方)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一作橫河斷 海之浮雲),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一作 緣)。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歎!問君

(征人)西遊何時(當)還?畏途巉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一作枯)木,雄 飛雌從(一作呼雌,一作從雌)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 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一作入煙幾千尺),枯松倒挂倚 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砅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如(一作若)此,嗟爾遠道之 人胡為乎來哉?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一作人)莫開,所守或匪親

(一作人),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 云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一作令人)嗟!

這首〈蜀道難〉就是要寫從陜西到四川(真的是這樣嗎……)這條路的艱險,

雖然說也不只有他寫過蜀道難,但是其他人只有寫蜀道的艱難就結束,不是什麼 經典之作。李白很奇怪,他寫是從蜀道的歷史開始,而且還是蠻荒時代。因為不 是信史,所以是神話。那他底下也陸續寫了許多的自然景觀,描寫蜀道的艱險。

那麼「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這裡,說到此蜀道的險

(17)

【九十三年建國中學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人文及社會科學導論」錄音整理】

要,是一個容易防守的地方,所以一定要讓親信之人來守。雖然大家一直不知道 為什麼李白要寫給誰,為什麼寫。如果說我們只是關心政治,我們可能就只會從 政治的角度來看,覺得他前面一堆誇張的東西,只是要跟後面「一夫當關………」

做對比,但是大家可以看到,他用了全詩三分之二的部分來寫神話的部分,為什 麼?如果我們願意把他開闊來看,我認為他是把神話當做我們的前見。李白很喜 歡用神話,這樣可以看出他對人類文化的發展,至少到唐代為止,有某種程度的 不滿,想回到原始那種不被束縛的狀態。也可以說,神話保留了許多民族裡面共 有的記憶。所以我們不可以用現代的視域來看古代的神話。真正深刻的作品,是 可以呼喚我們心靈的。

他這首詩剛好可以從神話、自然、人的世界,再進入政治的世界。他是有一 個層次的,並不只有後面的層次是唯一的層次。最後我希望大家可以多跟文本對 話,像如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是唯一的重點,那他前面為什麼要用這麼多無 謂的東西?所以一定是有他的意義存在的。好,還剩下一些時間,有沒有同學要 提問?

九.課後問與答

同學提問:詩人對自己作品的詮釋會不會是最好的詮釋?

老師回答:不見得。因為我們已經找不到那些古人了,很難去確認。我曾經 問過一些小說家,他們現在還有繼續在寫作,我問他們作品裡邊到底是不是什麼 意思,但是這些大家很了解文學,他知道作品是需要開放性的,所以你這麼問他,

他一定不會去做限制。他可能說「雖然當時不是這樣想,但是好像也可以喔!」

他絕對會把開放性留給讀者,因為他很清楚,如果作品被限制在一個他自己或是 別人的解釋時,那麼作品就死了。一個作品被創作出來之後,他就是一個獨立的 生命。就算是作者有他本來想的那條線,但是在他的形式出來之後,那條線也就 不再能限制他了。所以有時,小說家並不是預設他想要探討的問題,但是在我們 看來他好像就是在為那些他周邊的問題做一些探討。

同學提問:詮釋會不會扭曲本意?

老師回答:問題是,「本意」是什麼?你可以知道作者本來的意思嗎?其實 我們一直對作者的本意有一種好奇,但是,他的本意也只是一種詮釋而已。我想 你要問的問題應該是「難道沒有一定的標準嗎?」真的可以讓大家都來隨便詮釋 嗎?其實這應該是要這樣說,如果他做出了一個很好的解釋,對於當代是一個很 有建設的解釋,雖然不是作者的本意,但是這樣的詮釋就不好嗎?當然好。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另外,哲學在討論問題時會先界定範疇的寬窄,透過這樣一個假設狀況,讓

兩年後, 我再度參加這個暑期學校, 這次是由 Bologna 知名教授 Dario Graffi 40 及他以前 的學生 Luigi Caprioli 41 籌畫的; 後者也是 Bologna 的教授。 我給了場簡短的演講, 當時 Caprioli 是

我 1950 年代上大學時, 很少有應用數學學程, 而且大部分不為人知。 雖然我喜歡工程和科 學方 面的問題, 但我不滿意分析這些問題的方法。 我更喜歡數學家的做法, 儘管我還是想涉足科 學

[r]

莊講師介紹的內容都是之前沒看過的,我個人對莊講師的課程內容較有興

「是高中念弘文、研究所念師大的 那位彥晏嘛!對不對?我還記得妳在畢 業前給我寫了卡片,說我去弘文演講過 後,同學奔出找我簽名,妳在樓上往下

課程概述 這是一個學年的課程。對於微積分的基本觀念及其 應用,予以系統地介紹,避免過深的理論論述,我

課程分為對台灣看世界 對台灣看世界 對台灣看世界、進步的科技 對台灣看世界 進步的科技 進步的科技 進步的科技及來講好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