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原住民遷徙與社會流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灣原住民遷徙與社會流動"

Copied!
36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獎勵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博士候選人撰寫博士論文

成果報告

臺灣原住民遷徙與社會流動

核 定 編 號 : NSC 97-2420-H-004-017-DR 獎 勵 期 間 : 97 年 08 月 01 日至 98 年 07 月 31 日 執 行 單 位 :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 指 導 教 授 : 林季平 博 士 生 : 劉千嘉 公 開 資 訊 :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8 年 09 月 10 日

(2)
(3)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博士論文

臺灣原住民的遷徙:鵬飛抑或蓬飛

指導教授 : 林季平 博士

章英華 博士

研 究 生 : 劉千嘉 撰

(4)
(5)

記錄編號:G0922545011

國立政治大學

博碩士論文全文上網授權書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etter of Authorization for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Full Text Upload

(提供授權人裝訂於紙本論文書名頁之次頁用)

(Bind with paper copy thesis/dissertation following the title page)

本授權書所授權之論文為授權人在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系所 97 學年度第 2 學期取 得博士學位之論文。

This form attests that the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at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has received a doctoral degree dissertation by the undersigned in the second semester of 97 academic year.

論文題目(Title):臺灣原住民的遷徙:鵬飛抑或蓬飛 ( Migration of Taiwan aborigines: clime-up or stumble in life course? )

指導教授(Supervisor):林季平,章英華

立書人同意非專屬、無償授權國立政治大學,將上列論文全文資料以數位化等各種方式重 製後收錄於資料庫,透過單機、網際網路、無線網路或其他公開傳輸方式提供用戶進行線

上檢索、瀏覽、下載、傳輸及列印。國立政治大學並得以再授權第三人進行上述之行為。

The undersigned grants non-exclusive and gratis authorization to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o re-produce the above thesis/dissertation full text material via digitalization or any other way, and to store it in the database for users to access online search, browse, download, transmit and print via single-machine, the Internet, wireless Internet or other public method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s entitled to reauthorize a third party to perform the above actions. 論文全文上載網路公開之時間(Time of Thesis/Dissertation Full Text Uploading for Internet Access):

網際網路(The Internet) ■ 立即公開

● 立書人擔保本著作為立書人所創作之著作,有權依本授權書內容進行各項授權,且未 侵害任何第三人之智慧財產權。

The undersigned guarantees that this work is the original work of the undersigned, and is therefore eligible to grant various authorizations according to this letter of authorization, and does not infringe any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of any third party.

立 書 人:劉千嘉

簽 名(Signature):

(6)
(7)
(8)
(9)

誌 ‧ 謝

在論文寫作過程中,結論是最困難的部分,將研究所得濃縮、結晶,並提出 有創見的分析與建言,但在撰寫謝辭時,發覺謝辭的挑戰不啻於結論。究其因, 結論係對研究的總回顧,而謝辭卻是對多年來的檢視。我試圖釐清過往每個階段 性的眺望、經驗的事件與情感,筆楮難窮。僅以此,誌,廿四年求學生涯,謝, 擷用的資源與所承的關照。

博士學位看似求學階段的終站,但在無止盡的知識與真理的道途上,廿四年 讀書歲月僅是萌蘗。知識在於啟人清明,學習固然令人愉悅,但仍賴諸價值與信 念支持。博士班求學階段,取用的不僅是個人、家庭亦是社會國家的資源,這些 社會成本投注的背後,是對知識份子與學人的期待。忝以知識份子自詡,係期許 多年來的學習與鑽研,非僅圖一己之私欲,而能對社會群眾有所助益。不論是研 究室裡的伏案,抑或田野調查的跋涉,這些曠日經久、所費不貲的研究,最終皆 須為研究對象及所屬社會有實質的助益。思及此,取得博士學位非一逕欣喜,與 此相隨的責任與義務令人恪慎謹肅,誠惶誠恐是較貼近的狀態。這些年在學校無 虞的學習,受到諸多提攜、佔取許多資源,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 惕勵自己今後也有能力去給予,且謙厚地成為他人的墊腳石,貢獻所學、與學界 同儕共同積累更多實用的資源。 從事原住民研究,亦有許多記憶。相遇、邂逅、交會,不知該如何給定一個 詞彙,去描述自己從事原住民研究的起點。在成長的歲月裡,缺乏與原住民的真 實接觸,他們出現在書籍、戲劇、新聞中,從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陳小紅老 師在課堂上策勵同學:「作研究不當只是因為有趣,而是因為相信這是重要的」。 此係日後進行原住民研究最大的支柱與信仰。研究期間,走訪許多原鄉部落,體 認原住民族群的智慧與從容,不論是田野中質樸純善、對陌生的到訪者竭誠以對 的族人,或過往被錯誤、不被尊重對待,因而武裝防衛的人,或在都會區勉力拼

(10)

搏、樂天良善的都市原住民,信賴、交付、拒斥,懇談、幽嘆、引吭,都是彌足 珍貴的相遇;數百年來原住民族與白浪的交會多是被欺瞞剝奪的一方,但卻仍對 這個傷害欺凌他們的族群抱持信賴與善意,正因這些善意,這本論文才得以完 成。博士論文不應只是作為取得學位的手段,更該是履行社會實踐的始點,儘管 對原住民族的貢獻有限、無法解決其燃眉之急,雖明白「文章事,覆瓿代薪朝暮, 新聲那辨鐘缶」,但若本論文可引發更多對原住民族處境的關注,即使迸發的火 花那麼短暫微渺,也是闃暗中的一道安慰。 在論文題目的設定上,亦是著眼於原住民在臺灣社會的境遇。負笈荷篋的離 鄉背井,為的是萬里鵬程的想望,追求繁華都市的美好遠景,原住民的移徙亦有 此等希冀,但在真實生活裡,遷徙有尚有其他軌跡。相對於雄心壯志的鵬飛之舉, 面對命定的無奈與恆久鄉愁的召喚,漂泊流離是另一個原型。身不由己的生存征 戰,隨工作移徙,猶如隨風飄轉的蓬草。席慕蓉曾以「飄蓬」為題,記敘忘卻鄉 音的自己,對遙遠蒙古既陌生又熟悉的記憶與懷想。飄蓬作為一種身分與處境, 不僅是感懷與鄉愁,在看似無奈、不由己、被決定的堪虞處境裡,蓬的屬性亦帶 來一線希望。當秋枯根拔,迎風而飛不嘗是種勇氣的表現,更重要的,隨風轉徙 的飛蓬可將種子播散到遼闊的境域,超越疆界的侷限,奮力紮根在或荒脊或饒沃 的土地,待其成熟,等待另一次風起。故將論文次標題定為「鵬飛抑或蓬飛」, 看似極端別異的兩種命途,殊不知,也許以飛蓬之姿,蘊藏的卻是鵬飛的意志。

修業期間領取許多資源,系上提供教學與助教的機會、及參與系上多位老師 的研究案,中研院民族所「臺灣原住民族社會變遷與政策評估」主題計畫,不僅 提供近兩年的經濟支援,亦讓我得以從中學習、對原住民族群有更廣泛的涉略。 這些年來,受師長的教導與指引、學習友伴的同舟共濟、相互支援的研究同儕、 問卷調查撥冗回應的受訪者、坦誠分享個人生命經驗的報導人,還有以愛及關懷 支持我的家人朋友,這些無形的資助成為論文寫作時最大的安慰。

(11)

博士論文的完成,全賴兩位指導教授林季平老師與章英華老師的費力勞心。 兩位老師指導我寫作與分析,傳授經驗與知識,不厭其煩地為我釋疑解惑,肯切 精闢地點撥,在他們的督促與期勉下,博士論文才能有此面貌。論文委員紀駿傑 老師、陳小紅老師、傅仰止老師與熊瑞梅老師,百忙中擔下論文委員的重任,準 確指出盲點與迷思,提升我不成熟論述的精確度。學習的路上,有幸得見許多學 人風範,諸位老師的身行言教體現著學術典範與教育精神,令我對日後的學術志 業與教育職志有更深刻的體認。章英華老師對繁瑣事務的提綱挈領、往往提出一 語中的洞見,林季平老師的深謀遠慮、對學生不遺餘力的提攜,陳小紅老師對社 會事務的使命感與對學生的關愛,廖高禮老師耐心且認真地看待每一個提問,恨 不得傾畢生功力傳授後進的熱忱與使命感,顧忠華老師的圓融與智慧,馬藹萱老 師的熱忱與睿智,黃樹民老師對學術研究的孜孜不倦,于若蓉老師的審慎與認 真,林英津老師窮究真理與好奇的赤子之心,紀駿傑與高德義老師對原住民族的 熱忱與使命感等,這些老師都為我設立了未來學術研究的絕佳典範。 自大學以來始終關心、支持的成令方老師,肯定鼓勵我往學術發展的夏春祥 老師,讓我有勇氣走上漫漫學術路,從不止息其教學熱情與思辯的王慶中老師; 承碩班期間老師的耐心指導與培養,讓我有信心與興趣繼續進入博班就讀,指導 教授朱柔若老師耐心的指導、吳英明老師的鼓勵與對公眾利益的熱忱、視學生如 家人、豁達博愛的張錫模老師。政大修業期間,政大社會系洋溢溫暖之情,不僅 承系上老師照顧與指導,陳小紅老師、馬藹萱老師、顧忠華老師、呂寶靜老師、 林顯宗老師、關秉寅老師等,不僅在課業學識上給予指導,更樂意提供個人經驗 與建議;一同修業的學長姐、同學與學弟妹,國清、瀚諄、淑玲、枝燦、莉惠、 亦偉、逸人、育成、家榮、怡蒨、鈺鋆,一起討論、成長,相互勉勵;此外,更 感謝社會系的助教鳳珠與筱玲學姐,在學業事務的細心提醒與多方面的協助,提 供訊息與機會。 研究院的同僚亦是我的一大支柱,珊如、惠貞、貞觀、佩謙、昭敏、第一個 原住民好友美花,不斷為我加油打氣、審校論文,忍受我論文寫作時的焦躁與不

(12)

安,承擔我在緊繃與忙亂時所犯的過錯。還有一群容忍這些年來社交隱遁、疏遠 與淡漠,卻仍不吝給予鼓勵與關懷的好友,惠祝、靜芬、琬琳、惠淑、珮昕、盟 佩、碧玉、秀敏、怡秀、國閔、雁文、吉元、禾佳、澤祥、昇翰、迺超,不時關 切我的論文進度;還有數位不曾間斷其陪伴,總是在最需要時作為我逃遁休憩時 的依靠,闃寒送暖、闇莫中引航的季宏,體貼承受我反覆無常的毓孜,不能理解 卻願靜默相守與支持的佑霖,以及面對大風大浪依舊保有勇氣與達觀的佳芬,耐 心寬宥我日常的無理與任性。更重要的是,無條件愛我的家人,媽媽的奉獻犧牲 與寬容體諒,讓我無後顧之憂的潛進漫長學術路,姊姊作為情感與經濟後盾、代 離鄉的我孝順母親,還有衷心信任與全力支持的哥哥、弟弟。正因這些支持與鼓 勵,得以堅持地通過這場考驗,在父親辭世滿廿三年的今日,亦能告慰父親在天 之靈。 論文撰述期間,受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的博士候選人獎助,及國科 會「獎助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博士候選人撰寫博士論文」的獎助,提供經濟支援 使我不虞匱乏;中研院人社中心與調研中心的豐沛資源,在論文寫作過程得以便 利地涉獵與運用,免去為搜尋圖書與資料的奔波顛頓,對此一併致謝。 「因為需要感謝的人太多了,就感謝天。無論什麼事,不是需要先人的遺愛 與遺產,即是需要眾人的支持與合作,還要等候機會的到來。」年幼時讀〈謝天〉, 不甚理解其感恩體惜之心,現今更能明白,一份研究的完成,得賴眾人無私的奉 獻,多年來提攜、愛護我的師長親友,深刻地體認自己何其幸運,能與你們同行。 博士學位只是一個起點,在日後杳漫的人生學術路途上,立志作正確、有意義及 對公眾有益之事,不負一路行來眾多協助關愛與信賴。 2009.08.14

(13)

臺灣原住民的遷徙:鵬飛抑或蓬飛

摘要 本研究運用多元資料,自不同面向揭露臺灣原住民的遷徙樣貌,並連結遷徙 與原住民個人社會地位取得的關連。藉遷徙多層次社會鑲嵌的特質,以解開原住 民頻繁遷徙但並未對等呈現向上社會流動的弔詭。本研究同時檢視原住民族於臺 灣大社會的位置,包含其空間分布、流動趨勢及其社會經濟地位。研究主要發現 如下:(1)歷經卅年的遷移,原住民族大量移徙西半部,並集中在三大都會區, 不同遷徙類型在各區域形成流動體系,以北部體系及東部體系擁有較大的遷徙流 量;(2)原住民族較一般民眾更易集中在中低度現代化區域,主要係往都會區周 邊移動,臺北縣與桃園縣對初級與連續遷徙有極大的拉力;(3)原住民族與一般 民眾的遷徙模式相近,遷徙主要是朝鄰近區域與核心縣市移動,但原住民族重複 遷徙行為較為獨特,連續遷徙與回流遷徙呈相反的流動;(4)自遷徙決策模型可 發現,遷徙受多重因素影響,除工作要素外,家庭居住安排、生命階段的居住區 位、區域性資本、社會網絡與遷徙成本及預算皆會影響其遷徙決策;長遠而言, 遷徙有助於個人取得教育資源、提升社經地位,無力遷徙者與遷徙者間貧富差距 逐漸拉大;(5)與理論預期相反,初級與回流遷徙對個人地位取得具正面效益, 連續遷徙則為負向作用,此與原住民族社會網絡有限鑲嵌及累積資本困難所致; (6)隨著人口移動,原居地與移入地社群重組,原居地經歷了人口老化、祖孫 家庭增加、傳統部落秩序瓦解,移入地蓬勃的制度化社群組織、族群聚落、同鄉 會與協進會扮演都市原住民與原鄉的橋樑,遷徙所生成的脈絡亦將影響後續移動 者的社會處境。奠基以上研究發現,提出政策建議與未來研究方向。 關鍵字:原住民、遷徙、初級遷徙、重複遷徙、社會地位取得

(14)

Migration of Taiwan Aborigines: Clime-up or Stumble in

Life Course?

Abstract

Mainly based on a variety of data, this research aims to study several aspects of migration of Taiwan aborigines and to explore the association and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igration and the advance of socioeconomic status. This study is originally inspired from an observed paradox that, according to the theoretical expectation and a body of existing empirical evidences, it has long been confirmed that migration is an effective means of promoting individual social mobility and lifetime wellbeing; nevertheless, the fact that the Taiwan aborigines are associated with lower socioeconomic status does not fit the fact of Taiwan aborigines being more mobile than the ordinary people. The purposes of this dissertation are (1) to characterize migration types and pattern of Taiwan aborigines, including spatial pattern, migration and mobility tendency and likelihood, and their social economic status, (2) to distinguish determinants of aborigine migration, and (3) to examine the outcome of migration whether it helps or stumbles the advance of aborigine’s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mobility. Main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 voluminous aborigines migrated to the western urbanized area, with the three major metropolitan areas of Taiwan as the major destination for aborigine migrants; it also forms migratory system in each area, with northern Taiwan and eastern Taiwan gaining the most number of migrants; (2) Although metropolitan areas serve as major destination for aborigine migrants,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y tend to concentrate more on the periphery than on the core area. Both counties of Taipei and Taoyuan are very attractive for primary and onward migrants; (3) the migration pattern of ordinary people is similar to that of aborigines. People usually tend to move to neighborhood and the core city. In addition, repeat migration is much more noteworthy than its primary counterpart, and onward migration is totally opposite to return migration; (4) The model of aboriginal migration indicates that migration is affected by various factors. The most salient ones include work status, living arrangement, attributes of residential location, location-specific capital, ethnic network, and availability of migration budget. Because migration help acquire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improve one’s socioeconomic status, the gap between migrants and people who are not capable of making migration will become exaggerated; (5) in opposition to theoretical expectation, primary and return migrations exhibi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individual socioeconomic status, whereas onward migration should have negative effect. This finding is not counter to various schools of migration theory, rather, it

(15)

reflects a result of limited embedded inter- and intra-ethnic network and barriers of capital accumulation; (6) migration affects both communities of origin and destination. Aging population, increasing grandparent-grandchild family, collapsing tribal authority become prevalent in original community; on the other hand, flourishing ethnic enclaves,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 connect urban and hometown in destination community. The context which migration results from is changed by migration itself and further affects the situation of subsequent migrants. According to empirical findings, the dissertation further suggests corresponding policy implications and proposes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Keywords: aborigines, migration, primary migration, repeat migration, social status attainment

(16)
(17)

目 次

目 次...IX

表 次...XIII

圖 次... XVII

第一章 研究緣起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重要性 ...8 第三節 論文章節安排 ... 11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13

第一節 遷徙概論 ...13 第二節 遷徙理論學派 ...20 第三節 階層、遷徙與社會流動 ...37 第四節 原住民族遷徙與社會流動 ...44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51

第一節 資料來源與性質 ...51 第二節 遷徙界定取徑與名詞釋義 ...58 第三節 研究設計 ...62

(18)

第四章 原住民族人口分布與遷徙行為 ... 67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資料說明 ...67 第二節 原住民族人口與分布變遷 ...73 第三節 原漢區域分布與遷徙行為差異 ...90 第四節 原住民族的初級遷徙 ...106 第五節 重複遷徙:回流遷徙與連續遷徙 ... 113 第六節 摘要與討論 ...123

第五章 原住民族遷徙特質、模式與決定要素 ... 131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資料說明 ...131 第二節 長期遷徙路徑與近期遷徙類型 ...140 第三節 影響近期遷徙決策的因素與模型討論 ...153 第四節 摘要與討論 ...167

第六章 遷徙對個人社會經濟地位取得的效益 ... 173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資料說明 ...173 第二節 原住民族的就業特質與社經地位 ...179 第三節 影響個人社會經濟地位之模型 ...196 第四節 遷徙與社會流動 ...203 第五節 摘要與討論 ...210

第七章 遷徙的多層次鑲嵌:個人、家戶與社群... 217

第一節 田野調查策略與克服困難 ...217

(19)

第二節 命定的離鄉 ...219 第三節 原鄉社會的轉變 ...229 第四節 他鄉、異地、新故鄉:何處是吾鄉 ...241 第五節 原住民的社會位置 ...253 第六節 摘要與結論 ...262

第八章 結論與討論... 269

第一節 原住民族人口與分布趨勢 ...272 第二節 原住民族遷徙的特殊性其及理論意涵 ...278 第二節 政策建議與意涵 ...287 第三節 研究限制 ...292 第四節 研究建議與反思 ...296

參考文獻 ... 303

附 錄... 317

(20)
(21)

表 次

表4-1 原住民族縣市別分布狀態:1971-1979 年...77 表4-2 原住民族縣市別分布狀態:1980-1989 年...79 表4-3 原住民族縣市別分布狀態:1990-1999 年...80 表4-4 原住民族縣市別分布狀態:2000-2008 年...81 表4-5 1956 年與 1966 年原住民人口分布:按區域屬性分 ...86 表4-6 1956 年與 1966 年原住民人口分布:按地理區位分 ...87 表4-7 2000 年與 2007 年原住民人口分布:按區域屬性分 ...88 表4-8 2000 年與 2007 年原住民人口分布:按地理區位分 ...89 表4-9 原漢人口分布的區域差異 ...91 表4-10 原漢人口分布的區域差異:非原鄉區域 ...92 表4-11 原漢人口分布的區域差異:都會區 ...93 表4-12 區域現代化程度其及所在區位:都會區 ...93 表4-13 一般勞動人口與原住民勞動人口之遷徙選擇性 ...97 表4-14 現居地與前次居住地縣市表:原住民 ...99 表4-15 原住民總遷徙人口流動狀態 ...100 表4-16 現居地與前次居住地縣市表:一般民眾 ...102 表4-17 一般民眾遷徙人口流動狀態 ...103 表4-18 初級遷徙與重複遷徙者之人口組成 ...107 表4-19 初級遷徙與重複遷徙之遷徙選擇性 ...108 表4-20 原住民初級遷徙者流動狀態 ...110 表4-21 原住民初級遷徙:來源地與目的地 ... 111 表4-22 原住民回流遷徙者流動狀態 ...116 表4-23 原住民回流遷徙:來源地與目的地 ...117 表4-24 原住民連續遷徙者流動狀態 ...119 表4-25 原住民連續遷徙:來源地與目的地 ...121 表5-1 各生命階段居所之區域屬性:按出生地、成長地與居住地分141 表5-2 遷徙歷程之區域屬性:按原鄉屬性分 ...143 表5-3 影響個人終生遷徙的迴歸分析 ...144 表5-4 遷徙歷程及現居地差異:按原鄉原住民與都市原住民分 ...145 表5-5 遷徙歷程之都會區屬性:按出生地與成長地屬性分 ...146 表5-6 原住民遷徙歷程:按資料屬性分 ...147 表5-7 初級遷徙與重複遷徙之遷徙傾向:全臺、花蓮與北縣 ...149 表5-8 跨縣市與跨鄉鎮市區的近期遷徙:全臺、花蓮與北縣 ...152 表5-9 初級、回流與連續遷徙者之人口與勞動特質 ...154 表5-10 近期遷徙原因:按遷徙類型分 ...155 表5-11 區域相關要素對個人近期遷徙的迴歸分析 ...157

(22)

表5-12 工作相關要素影響個人近期遷徙的迴歸分析 ...158 表5-13 遷徙預算成本及社會網絡影響個人近期遷徙的迴歸分析 ...159 表5-14 影響原住民初級遷徙決策之最適模型 ...161 表5-15 影響原住民重複遷徙決策之最適模型 ...163 表5-16 影響原住民回流遷徙決策之最適模型 ...165 表6-1 勞動人口失業風險及就業特質 ...179 表6-2 勞動人口的就業歧視感:按就業狀態分 ...181 表6-3 就業者的就業歧視感:按工作場所族群組成分 ...182 表6-4 就業者行職業分布情形 ...184 表6-5 就業人口從事行業表:以居住地來分 ...185 表6-6 教育與社經地位的區域差異:按出生地與成長地分 ...187 表6-7 出生與成長兩階段對教育與社經地位的影響 ...188 表6-8 出生地與成長地對個人教育程度的迴歸分析 ...189 表6-9 出生地與成長地對個人地位取得的迴歸分析 ...190 表6-10 不同年齡社經分數:終生遷徙與近期遷徙的差異 ...191 表6-11 本地與非本地人的社經分數差異:按年齡層分 ...193 表6-12 遷徙行為對社經地位的影響 ...195 表6-13 出身變數對個人地位取得的迴歸分析 ...197 表6-14 工作要素對個人社會地位取得的迴歸分析 ...198 表6-15 社會網絡對就業者地位取得的迴歸分析 ...199 表6-16 現職取得方式 ...200 表6-17 影響就業者社會經濟地位的最適迴歸模型 ...203 表6-18 工作異動者之前次職業與目前職業 ...205 表6-19 工作異動者社會流動情形:依職業分 ...206 表6-20 社會流動與遷徙行為 ...207 表6-21 工作異動與遷徙發生順序在社會流動上的差異 ...208 表6-22 影響工作異動者向上流動的迴歸分析 ...209 表6-23 影響工作異動者向下流動的迴歸分析 ...210 表8-1 遷徙理論學派及原住民遷徙現象之適用性 ...282 附表1-1 原住民家庭月均收與全臺之比較 ...317 附表1-2 原住民與一般勞動人口勞動指標之歷年比較 ...317 附表1-3 原住民與一般學生專科以上人數之歷年 ...318 附表1-3 原住民與一般學生專科以上人數之歷年 ...318 附表1-4 原住民與一般勞動人口行業分配之歷年比較 ...319 附表1-5 原住民與一般勞動人口職業分配之歷年比較 ...320 附表4-1 原住民族歷年人口統計 ...321 附表4-2 各縣市原住民人口統計:1971-1979...322 附表4-3 各縣市原住民人口統計:1980-1989...323

(23)

附表4-4 各縣市原住民人口統計:1990-1999...324 附表4-5 各縣市原住民人口統計:2000-2008...325 附表4-6.1 原住民遷徙人口移出地縣市別:百分比 ...326 附表4-6.2 原住民遷徙人口移入地縣市別:百分比 ...327 附表4-7 原住民族遷徙人口之縣市人口互換率(‰) ...328 附表4-8.1 一般民眾遷徙人口移出地縣市別:百分比 ...329 附表4-8.2 一般民眾遷徙人口移入地縣市別:百分比 ...330 附表4-9 一般民眾遷徙人口之縣市互換率(‰) ...331 附表5-1.1 初級遷徙與重複遷徙人口:全臺原住民 ...335 附表5-1.2 初級遷徙與重複遷徙人口:花蓮都市化地區原住民 ...336 附表5-1.3 初級遷徙與重複遷徙人口:臺北縣原住民 ...337 附表5-2.1 初級遷徙人口縣市別流動狀態-全臺原住民...338 附表5-2.2 回流遷徙人口縣市別流動狀態-全臺原住民...339 附表5-2.3 連續遷徙人口縣市別流動狀態-全臺原住民...340 附表5-3 各類遷徙人口縣市別流動狀態-花蓮都市地區原住民...340 附表5-4 各類遷徙人口縣市別流動狀態-臺北縣原住民...341 附表7-1 受訪者編碼原則 ...341 附表7-2 受訪者基本資料表 ...342

(24)
(25)

圖 次

圖3-1 研究流程 ...64 圖3-2 總體研究架構 ...65 圖4-1 戶籍資料處理流程 ...69 圖4-2 普查資料處理流程 ...70 圖4-3 普查資料遷徙判定 ...72 圖4-4 原住民人口成長情形:1906-1942、1951-1970 ...74 圖4-5 原住民人口成長情形:1971-2008...75 圖4-6 原住民與全臺人口成長情形 ...76 圖4-7 原漢人口分布之區域差異 ...94 圖4-8 年齡選擇性之原漢差異 ...95 圖4-9 教育選擇性之原漢差異 ...96 圖4-10 縣市人口淨流失:一般民眾與原住民遷徙人口 ...104 圖4-11 原住民初級遷徙流動方向 ...112 圖4-12 原住民回流遷徙流動方向 ...118 圖4-13 原住民連續遷徙流動方向 ...122 圖5-1 調查資料研究流程圖 ...132 圖5-2 近期遷徙決策模型分層 ...133 圖5-4 終生遷徙與近期遷徙之遷徙區間 ...135 圖5-5 終生遷徙類別判定 ...136 圖5-6 近期遷徙類別判定 ...137 圖6-1 調查資料研究流程圖 ...174 圖6-2 影響原住民社經地位之模型 ...175 圖6-3 就業者遷徙類型:終生遷徙與五年期遷徙關聯 ...178 圖6-4 教育程度的區域差異:按出生地與成長地分 ...187 圖6-5 社經地位的區域差異:按出生地與成長地分 ...187 圖6-6 本地人與非本地人的社經地位差異:所有就業者 ...192 圖6-7 五年內遷徙與未遷徙的社經地位差異:所有就業者 ...192 圖6-8 遷徙與未遷徙的社經地位差異:本地人 ...193 圖6-9 遷徙與未遷徙的社經地位差異:非本地人 ...194

(26)
(27)

第一章 研究緣起

從「生番」到「山地同胞」 我們的姓名 漸漸地被遺忘在臺灣史的角落 從山地到平地 我們的命運,唉,我們的命運 只有在人類學的調查報告裡 受到鄭重的對待與關懷 強權的洪流啊 已沖淡了祖先的榮耀 自卑的陰影 在社會的邊緣侵佔了族人的心靈 我們的姓名 身份證的表格裡沈沒了 無私的人生觀 在工地的鷹架上擺盪 在拆船廠 礦坑、漁船徘徊 莊嚴的神話 成了電視劇庸俗的情節 傳統的道德 也在煙花巷內被蹂躪 英勇的氣概和純樸的柔情 隨著教堂的鐘聲沈靜了下來 我們還剩下什麼? 在平地顛沛流離的足跡嗎? 我們還剩下什麼? 在懸崖猶豫不定的壯志嗎? 如果有一天 我們拒絕在歷史裡流浪 請先記下我們的神話與傳統 如果有一天 我們要停止在自己的土地上流浪 請先恢復我們的姓名和尊嚴 〈恢復我們的姓名〉 莫那能(排灣族)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在政壇轟轟烈烈地為本土、「正港」臺灣人作定位同時,原住民族亦努力地 追尋、拼湊並回溯自身族群的歷史定位與身影,各族暫且忽略彼此差異一同為原 住民族而努力,1980 年代係原住民族群運動風起雲湧的年代,意圖復興原住民 在這片土地上的正當性、重新取回歷史的論述權力,80 年代迄今,原住民族基 本法的施行、恢復其傳統姓名、著手調查族群的傳統領域,原鄉沸沸揚揚地召開 部落會議,原住民族在臺灣社會的境況似乎有長足的進步。事實上,這些法令與 法條上的進步與意識型態上的勝利,並不能等同於族群地位的提升與個人生活福

(28)

祉的保障,不論是離鄉背井的都市原住民,抑或留守家園的原鄉原住民,山巔、 水岸、鷹架、工寮,社會的邊緣角落裡仍隱隱傳來吟唱的悲音。 原住民並非遠在深山重嶺、難以到達的化外,原住民離開原鄉紛紛移居至漢 人社會,大都會隨處可見原住民的存在。繁華的大臺北便有數處原住民聚落,新 店溪行水區上矗立著一片以木板、鐵皮、蔗板與水泥混合搭蓋的房舍,溪旁遍佈 著菜畦,這個被地方政府視為大違建的群落,是一群都市原住民族遠離家鄉的安 身立命處。小碧潭部落與溪洲部落的形成已有卅年之久,部落居民多為來自花蓮 縣的阿美族。溪洲部落歷經兩場水災與一場火災,直至1999 年溪洲部落才開始 有全面的民生供電,如今溪洲部落已經發展到第三代,擁有 44 戶家庭、近 200 名居民(溪洲部落自救會 2007;張祖淼 2007)。「父母是第一代居民的溪洲部落 自救會張祖淼說,他的父親年輕時為了生計,從花蓮到臺北出賣勞動力討生活。 他的父親曾經跟榮工處到沙烏地阿拉伯擔任建築工人,回臺後在像家鄉一樣有水 有地的新店溪畔落腳,在這裡種菜、捕魚,離鄉背井的親友們也慢慢移居至此。」 1 然則,這樣鄰近的存在並無助於消減既存的原漢社會距離,去小碧潭觀光休憩 的遊人旅客,不會知曉他們的存在,選舉風波、拆遷抗爭、颱風疏散的新聞,才 是他們現身社會的脈絡。 在此的訪問稿中訴說了許多都市原住民的共享的生命故事:為了生計從花蓮 到臺北工作,也曾遠征海外到沙烏地阿拉伯作建築工人,回臺後在遠離家鄉的地 方落腳尋找一處相似故鄉的地方落腳,其他離鄉背井的親友慢慢聚居在一起,最 終匯集成一個聚落,這樣的聚落雖與原鄉不同,但同樣提供族人安全與慰藉,延 續家族的血脈也凝聚了族人的心。 原住民族在1960 年代到 70 年代初期大量移往都市地區,原住民族為求生存 來到發展中的都會區,或往返於家鄉與都市間,或遠離家鄉在都市中落腳,北臺 灣有許多原住民族群落,如新店溪畔的溪洲部落、三鶯橋下的三鶯部落、汐止的 花東新村、山光社區、基隆的八尺門海濱社區、和平島社區、大漢溪旁撒烏瓦知 1 該段訪問稿係轉引自苦勞網溪洲事件系列報導。

(29)

部落、坎津部落等,這些都是近卅年來,原住民族在都會地帶凝聚成的村落,三 鶯、溪洲、撒烏瓦知與坎津部落面臨拆遷、驅離的命運,而其他社區亦有各自形 成的歷史淵源,不同型態的遷徙、不同類型的聚居與其所面對的狀況,意味著遷 徙並非同一的現象。在遷移的過程中,選擇遷徙、適應都會生活的群體,有別於 仍停留在原鄉、或返回原鄉的群體。為何有些人可以在都市中落地生根,有些人 一再地於原鄉與都會間輾轉流離?為何有些聚落可以合法存在?為何有些聚落 形成都會中的部落,有些卻因搬遷而分崩離析?哪些人留在家鄉,返回家鄉的又 是哪些人?原鄉與非原鄉是否仍存在聯繫?遷移對個人、家庭、社群、族群團體, 甚至對社會整體的影響又是什麼? 臺灣已進入人口轉型的最後階段,在低生育率與低死亡率的穩定模式下,遷 徙對區域人口的變化格外重要,遷徙不但改變區域的人口數量,遷徙選擇性進而

影響區域人口的組成(Rogers and Castro 1986:157)。遷徙鑲嵌於多層次社會因 素,係個體與外在環境的互動結果:個人是否遷徙,與自身所擁有的資源、置身 的情境與社會結構有關,遷徙將進一步改變個人社會位置,與個人社會流動 (social mobility)息息相關。臺灣人口結構與組成於近廿年來有極大的變化,人 口結構的變化與現代化、都市化及整體社會經濟發展有關,臺灣自日據以來,除 1948 至 1949 間大量大陸人口湧入及小部分人口外移外,臺灣人口總體而言屬於 封閉性型態(施添福 1982),社會增加接近零成長,80 年代末期臺灣人口結構 再度成為開放性型態,隨著1992 年引進外籍勞工,及近年來逐年成長的外籍配 偶,使臺灣人口組成更顯複雜,若欲觀察現代化、社會經濟局勢與人口面向的變 遷,自遷徙切入有其意義。2 2000 年係研究原住民族遷徙行為的一個重要時間點,原因有四:其一為現 階段遷徙研究多以整體人口為主,探討全國性或區域性層次,少有特定族群團體 的討論,以原住民族為主體的研究亦不多;其二,為數日多的都市原住民族係臺 2 外籍勞工雖僅來臺灣工作而不能作長期居留,但對臺灣人口也將產生影響,其對就業與居住選 擇上的排擠與迴避,而脫逃與逾期停留的人數在成長中,且外勞的進入對臺灣區域經濟發展與 整體經濟情勢亦產生影響。

(30)

灣社會快速變遷下的產物,遷徙作為促進就業與社會流動的重要機制,對原住民 族的影響未見較深入的討論;其三,2000 年之普查資料加入原住民族群變項與 常態性原住民族調查的舉行,可用資料已積累至一定數量,資料的累積與突破皆 使原住民族遷徙研究變得可行;其四,自1983 年李亦園《山地行政政策之研究 與評估》報告問世,影響許多原住民族重要政策,該報告書被奉為原住民族研究 之經典,迄今廿多年卻無後繼調查研究續探原住民族於快速變遷的80、90 年代, 在社會、經濟各層面的變遷發展,中研院民族所於2006 年重啟跨領域為期兩年 的原住民族主題計畫,研究者跟隨指導教授參與此計畫,得以參與問卷設計,並 取得相關資訊進行研究。 考古證據顯示,早在三萬年前舊石器時代晚期,便已有人類自歐亞大陸移往 臺灣,六七千年前,南島語系民族由亞洲大陸東南沿海一帶渡海遷徙來臺,三百 多年前,大批中土閩粵漢人亦移居來臺(簡炯仁 1995:41-59)。近代臺灣史中, 原住民族與外族的接觸頻繁,與西班牙、荷蘭、閩粵漢人與日人的交往互動,各 時期的族群關係不同。明鄭以降對原住民族的防堵,以「土牛番界」防止「番害」, 清領時期為防「漢番合一」對統治者政權的威脅,禁制原住民族與漢人移民的接 觸,日治時期的理蕃政策,則經歷鎮壓、教育同化及皇民化三個時期的變遷。大 體而言,日人對原住民族的治理係採「撫綏」及「威嚴壓制」並行,及至 1945 年後國民黨政府的山胞分類與法規,也多沿襲自日治時期的「撫綏」及「威嚴壓 制」並行的政策思維(臺灣省文獻會 2001)。 「我們是敗給誰?敗給槍而已,不然漢人會殺輸給日本人?莫名其妙, 好不容易已經當日本人了,萬歲,莫名其妙來一個中華民國,來了以後 又莫名其妙我家變成國有地,我家廁所是國有地,原來我的阿祖忘記登 記,所以我們家的猪舍跟廁所是國有地。然後蔣中正的相片來,說這個 是總統、頭目,要聽白浪的話,不然,『砰!』」(FR-M-PM-14) 事實上,原住民在近代社會的遷徙遠遠早於臺灣都市化之前。隨著殖民政權

(31)

的轉移,不同政體對原住民的治理策略下,原住民亦幾經遷徙,撒沙勒(2004) 比較自然遷徙與政策主導的強制遷徙,認為在各族的自然遷徙歷史中,「雖然部 落間的征戰和逃避瘟疫有時會造成舉族遷離,但並不常見,基本上,遷村是內需 的擴大,如獵區的延伸和耕地的需求。這種自願而非外力干預的自然遷徙,遷出 的部落維持和原社之間的血緣和親屬關係,穩定的支撐新、舊部落之間的文化脈 絡和社群互動(撒沙勒 2004:38)」。由於原住民和土地之間係蘊藏著歷史縱深 的緊密連結,故在沒有外力干預的自然遷徙狀態下,人與土地的關係、社群間的 關係仍可綿密相繫,然則臺灣土地歷經不同殖民政體的統治,不論是清代的「開 山撫番」、日據的強迫性的「蕃童教育」與「蕃社」管理、國民政府美其名為改 善原住民生活的『新山村計畫」,徹底瓦解了原住民部落的血緣與地緣關係。撒 沙勒(2004)指出遷村僅是國家機器剝奪原住民生存權利的一種手段,「國家的 力量堂而皇之的顛覆部落的傳統,剝奪他們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迫使他們遠離 家園,流落都市,從集體的社群變成散居的個體…失去傳統土地和自然資源使用 權的原住民,中斷了和原鄉的連結,一旦失去了傳承的動力,族群的未來黯淡無 光」(撒沙勒 2004:39)。 臺灣原住民歷經不同殖民體系的統治,隨著政體遞嬗,傳統文化與道統漸漸 被遺忘,回顧過去四百年來,原住民族從主人到少數民族、從中心到邊陲的變遷 過程,自機械連帶(mechanical solidarity)的傳統部落與農業社會,轉變為有機 連帶(organic solidarity)的現代工商社會,山地社會逐步納入現代經濟市場的過 程中,原住民族經歷社會轉型與變遷的巨大衝擊。黃應貴(1975)發現原住民族 社會經濟變遷係以1961 年為其分野,1961 年前山地社會的經濟產能雖提升,但 社會組織與文化受市場經濟影響不大,僅社會組織的轉換而非全面性變遷,1961 年後市場經濟漸趨正常化並逐漸整合進臺灣經濟體系,山地社會的社會結構與文 化亦隨之變遷(黃應貴 1975)。於此變遷過程中,原住民族與其他族群的接觸較 過往更為頻繁,然而隨著現代社會不同族群的密切往來,原住民族與其他族群間 的社會距離是否因而縮小?今日原住民族與臺灣大社會中與其他族群頻繁接

(32)

觸,族群通婚、混居普遍,不論臺灣主流社會的政治核心幾經轉換,原住民族在 臺灣社會依舊處於邊陲位置。 80 年代至今的種種努力,隨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的成立、原住民族身 分法等諸法令的相繼實施,原住民族的社會位置雖有改善,但相較於漢人仍處相 對弱勢,以下列舉幾個原住民族調查與其他臺灣社會調查,原漢間社會處境之差 異可見一斑。在家庭平均收入方面,比較2002 與 2006 年「原住民族經濟狀況調 查」與前一年度「臺灣家庭收支調查」, 2002 年原住民族家庭平均每戶每月收 入三萬九千元,僅臺灣家庭平均月收入的43.6%,2006 年時原住民族家庭收入雖 較2002 年為高,但相較於臺灣平均水準仍明顯較低,原住民族家庭平均年收入 增加9.9%,臺灣全體家庭年平均收入增加 1.7%,原住民族家庭與全臺家庭平均 月收的差距仍逾2 倍以上(請見附表 1-1);在就業狀態上,比較歷年「原住民族 就業狀況調查」與同年度「人力資源調查」,於勞動參與率、失業率與每週平均 工時三項勞動指標中,原住民族勞動人口皆高於臺灣一般勞動人口(請見附表 1-2),雖然原住民族勞動人口有較高的勞動參與率,但失業率亦高,且平均工時 皆較臺灣一般勞動人口長,顯見原住民族在勞動市場的處境。 家庭收入與就業困境透露其經濟上的弱勢,與其人力資本息息相關。據教育 部發佈之教育統計,歷年原住民族大專以上學生比例雖有增加,但比例上仍不如 臺灣一般民眾,研究所以上人數更是遠低於一般民眾,顯見原住民族平均教育程 度雖有提升,但仍較一般民眾為低(請見附表 1-3)。3在臺灣勞動市場上,教育 係決定個人初職的重要因素,而個人初職又將影響後續的工作轉換,故教育的相 對弱勢將形成原住民族在初次求職與日後尋職與就業的障礙。公部門統計與原住 民族各項調查皆顯示,原住民族在行業與職業的分布上與一般臺灣民眾相近,皆 以三級產業高於二級產業高於一級產業,但原住民族一級產業從業者比例偏高, 且所集中的產業不同,二級產業中原住民族以營造業比例較高,三級產業則以其 3 原住民族大專以上學生自 7.6%(1999 年)上升至 14.3%(2006 年),但同一時期的臺灣一般民 眾則自19.7%成長至 27.3%,研究所以上人數,一般民眾自 1.2%(1988 年)增長至 4.0%(2006 1%。

(33)

他服務業及公共行政業比例偏高(見附表1-4);在職業分布上,除服務工作人員 與售貨員與全臺就業人口比例相近外,技術層級較低的生產工人、機械設備操作 工及體力工,及農林漁牧工作人員的比例皆遠高於全臺就業人口,而專業技術層 級較高的企業管理人員、專業人口與技術員、事務工作人員的比例都較全臺就業 人口低(請見附表1-5),換言之,原住民族較集中於專業與技術層級較低的職業。 4 行業與職業上的侷限皆因人力資本相對劣勢,當教育、工作與經濟皆處社會相 對弱勢地位,意味著社會流動上的障礙。 此弱勢地位不僅客觀是客觀社會現實,更將影響原住民族的自我族群評價, 而對族群整體困境的不同歸因傾向(attribution approach),對族群間互動、相關 族群政策與族群內部團結皆有重要影響(傅仰止 1994)。「原住民族社會意向調 查」(2001)顯示,原住民族本身亦感受到族群政經上的弱勢,自認地位比臺灣 其他族群低,並將族群處境與社會刻板印象作連結,將之「烙印」(stigma)在 自身族群形象中(如原住民族比其他族群懶惰此刻板印象),傅仰止(2001)發 現負面的族群意象並非原住民族「無知」的認知,社經地位高的原住民族更易抱 持這種負面意象。負面形象認知與族群困境歸因與原漢接觸情形亦有關連,雖然 族群內的密集接觸(住家附近原住民族鄰居愈多、日常接觸以自身族群為主)可 讓原住民族對自身族群保有較正面觀感,但原漢互動程度越高的原住民族,自我 族群觀感越趨負面。此亦印證族群競爭論(ethnic competition)的觀點,原漢之 間仍存在社會距離,而社群的庇護與支援僅在族群內部才有作用(傅仰止 1992)。傅仰止(1994)曾進一步比較原住民族與漢人在原住民族群困境歸因上 的態度差異,發現社經地位高的漢人在結構歸因與個人歸因認定皆高,同樣的情 形亦出現在原住民族菁英上。唯社經地位較低的原住民族的結構歸因會遠高於個 人歸因,原漢互動程度越高的漢人,對原住民族困境越持個人歸因,原漢互動程 度高的原住民族,其個人歸因亦較接觸程度低的原住民族高(傅仰止 1994),便 4 原住民族行職業資料以「原住民族就業狀況調查」為主。

(34)

如謝世忠(1987)所觀察到的,原住民族對自身族群產生污名的認同。5 「原住民族社會意向調查」除揭示原住民族主觀體認自身處境外,該調查所 呈現的高流動率更值得關注:69.4%的受訪者皆曾進行過遷徙,總體的高遷徙率 顯示原住民族在地理空間流動頻繁,若進一步辨識遷徙類型,遷徙者以回流遷徙 者為多(58.2%),次為連續遷徙者(26.8%),初級遷徙較少(15.0%),顯示出 原住民族一旦開始流動,便易進行再度的流動。6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重要性

「我回到部落已經二十二年了,我看到很多政府的政策都只是口號而 已,我要很大膽地批判政府的無能,政府常常去救第三世界的國家,可 是是不是應該回過頭來看看自己土地的主人原住民?但是歷代政府,包 括日本政府與國民政府,都一樣是在講口號…現在政府要我們接受文明 的生活方式,要拋棄原住民的狩獵文化、不能蓋石板屋、茅草屋,然後 進入主流社會,我們當然不能比得上你們的競爭模式,因為這是兩種完 全不一樣的生活方式與邏輯的。所以數位科技、經濟的碩果我們得不 到 , 兩 者 的 對 差 會 越 來 越 大 , 原 住 民 的 社 會 問 題 層 出 不 窮 。 」 (FR-M-BN-12) 傳統文化旁落、部落生活模式已徹底變遷,原住民族被迫融入主流社會,依 循漢人社會的生活模式。一如受訪者所言,不同族群的生活方式與思維邏輯,使 原住民享受不到現代社會的碩果,卻又找不到可以依歸的避風港,如此飄移、惶 惑的心境,亦使原住民族的生活成為「社會問題」。當主流社會將原住民族的弱 勢且邊際地位、高失業率、較短的平均餘命、低學業成就視為社會問題時,便須 5 傅仰止(1994)比較原漢原住民族困境歸因,主要的原住民族樣本來源為「都市山胞城鄉遷移 與認同之追蹤調查」(1991-1992),而漢人樣本則為 1991 年的「臺灣社會意向調查」,而 2000 年「原住民族社會意向調查」的800 人則全為原住民族樣本。 6 該調查並未對遷徙類型進行區分,研究者運用調查中出生地、初次遷徙地點、是否曾遷徙、居 住過縣市數量、現居地縣市等題項,可進一步辨識其遷徙類型。

(35)

自整體社會的脈絡去檢視。換言之,原住民族今日地位,與其社會位置息息相關, 不僅是原住民族自身的問題,亦與整體社會有關。 原住民族的高遷徙率意味著在臺灣社會的高度流動性,既有文獻指出,原住 民族大規模地離開原鄉來到西半部都會地帶,今日原住民族圖像已不同以往。原 住民族自1906 年日治時期方有較完整的統計資料記載,臺灣總督府依據各族部 落進行戶數、人數、配偶、壯丁數等人口統計,建制「蕃社戶口」統計的常態性 人口統計,但該項統計因二次大戰停擺,直至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後兩年,方繼續 進行原住民族人口之統計(王人英 1967)。王人英(1967)以昭和十五年(1940) 的《蕃社戶口》的人數統計來看,直至日據晚期,絕大多數原住民族依舊生活在 山地保留地,若有外移到平地者亦以東半部花蓮臺東為主,而外移至西半部都市 人數不到百人。7 國民黨來臺後,原住民族逐漸離開山地保留地往平地外移,自省政府民政廳 自1967 年進行「山胞經濟與生活素質調查」以來,山地與平地原住民族外出至 都市謀生的人口逐年增加,及至 1985 年都市原住民族約佔原住民族總人口 6.9%,16.9%的原住民族離開原鄉外出謀生。陳茂泰與孫大川(1994)運用內政 部民政司資料分析原住民族人口分布,發現1991 年都市原住民族人口(14.4%) 較之1985 年增加 7.5%。研究者嘗試以 2000 年普查與 2007 年戶籍資料試算,2000 年時設籍於非原鄉的都市原住民族已成長到 39.9%,而 2007 年設籍於非原鄉的 原住民族已佔原住民族總人口之39.3%,顯見原住民族原鄉人口的外移規模(章 英華、林季平、劉千嘉 2008a)。對照一般民眾,原住民族的高遷徙率更顯突出: 2000 年普查資料中全臺人口遷徙率 8.6%,勞動人口遷徙率 10.0%,而原住民族 總遷徙率12.8%,勞動人口遷徙率 14.6%;根據「國內遷徙調查」(2002),臺灣 人口總遷徙率 9.8%,勞動人口遷徙率 10.0%,同年《原住民族統計年鑑》中原 住民族的總徙率 8.5%,勞動人口遷徙率 27.6%,此皆顯示原住民族較一般民眾 7 日據末期臺北市僅 32 個平地原住民,基隆市僅 8 人,新竹市 4 人,臺中市 2 人,臺南市 11 人, 嘉義市4 人,高雄市 22 人(王人英 1967:20-22)。

(36)

更傾向於作遷徙。8 原住民族的弱勢地位與高遷徙率,並非獨立存在的社會事實,兩者直接且密 切關連。遷徙理論與相關實證研究皆證實,遷徙係一種個人的投資行為,理論預 期遷徙者有較高的終身報酬,在職業與社會地位上有較好的發展,遷徙可視為改 善自身地位的行動。誠然,對原住民族個人而言,遷徙僅作為一種生存策略 (survival strategy),意在溫飽而非追求階層之晉升或社會地位的改善,但適度 的遷徙確實可改善其經濟條件,使個人與家族累積更多經濟資本、挹注於下一代 人力資本的投資,因而得以促成其社會地位的改變。然則,我們要問的是,何以 近二三十年來,原住民族的頻繁遷徙,原住民族卻未對等地呈現出社會經濟地位 的提升與改善? 基於社會正義與社會平等的考量,政府多自就業、教育著手進行輔導與扶 助,望能藉此改變原住民族的弱勢地位,原住民族就業問題之所以成為相關研究 的關注焦點,在於穩定的就業狀況有助於財富累積與人力資本的投資,而人力資 本與經濟資本積累所驅動的社會流動,才能改變原住民族群長久以來所陷溺的社 會弱勢位置。以往原住民族研究多為區域性的研究(針對某特定地區進行或質或 量的研究),或運用有限樣本進行的調查研究(如原民會常態性的就業調查與生 活滿意度調查),或運用次級資料進行的分析(自2000 年普查、其他政府調查資 料等)。如此固可理解原住民族於原鄉及都市中的處境,卻未能揭示兩地的互動 關係,亦未說明原住民族遷徙與區域的影響,事實上,原住民族遷徙研究除因研 究資料的侷限外,尚面臨理論運用適切性之疑慮。 本研究主要自遷徙面向探討原住民族在大社會的處境,關切其社會經濟地位 的變動情形。遷徙意味著與主流社會的接觸與互動,然而遷徙並非個人隨興所至 的移動,也非任何人皆可從事的行動。遷徙係因應不同生命階段的需求,與個人 資本、預算與承擔風險的能力有關,更是個人與所屬社群、個人與社會互動的結 8 國內遷徙調查乃人力運用資料之附帶調查,其樣本以漢人(閩南、客家與外省)為主,若有原 住民族樣本亦為少數,故以遷徙調查的漢人遷徙率與原住民族遷徙作對話,應是可行的。

(37)

果;換言之,遷徙具有「社會行動(social action)」的意涵。社會行動係「個人 在行動時將參考他人(others)在過去、現在或預期其未來會有的行動,對自己 行為賦予主觀意義,從而引導自己的行動取向(Weber 1979)」。藉遷徙多層次社 會鑲嵌的特質,本研究試圖理解「為何原住民族頻繁地進行流動,遷徙的正面效 益卻未對等地反應在社會流動上」,並進一步追問「遷徙作為生存競爭的積極手 段,作為改變結構限制的社會行動,對個人、社群與族群集體的意義為何」。以 原住民族遷徙為研究主體,亦可提供人類學民族誌研究一個觀察的全景,令有志 從事相關研究者對原住民族群有較清晰且鉅觀的現代空間背景。研究旨在檢視原 住民族於臺灣大社會的位置,具體呈現原住民族在空間分布與流動的趨勢,並進 一步探究原住民族社會經濟地位及相對的社會位置。

第三節 論文章節安排

本論文共分八章,本章說明研究緣起、動機與目的,其後各章節主旨簡述如 後。第二章文獻回顧分三節論述,第一節為遷徙概論,回顧遷徙定義與遷徙類型, 第二節簡介理論學派及相關命題,第三節回顧國內既有原住民族遷徙相關研究, 探討諸理論運用在原住民族遷徙研究上之適切性;第三章為研究方法,包含研究 流程與研究步驟,說明論文運用資料之資料屬性、來源、與其在遷徙研究上的應 用與限制;第四到七章所運用的資料各異,皆以原住民族之遷徙為研究主軸,各 章節因應不同資料屬性,進行不同面向的主題寫作,將於下段簡述各章節的討論 主題;第八章結論,綜合四至七章的實徵研究發現,結合理論與經驗研究,綜論 臺灣原住民族遷徙行為的意義,據此挖掘其政策意涵,作為未來研究之建議。。 第四章為原住民遷徙的基礎研究,概述原住民歷年人口成長情形,比較原住 民族與一般民眾在空間分布與遷徙行為上的差異,本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運用 歷年戶政人口統計,陳述原住民一世紀來的人口成長情形,及1970 年代已降的 區域分布變動情形;第二部分檢視原住民族的分布變動,比較1956 與 1966 年及

(38)

2000 與 2007 年兩個時期,原住民族與一般民眾在空間分布與遷徙上的差異;第

三部分運用2000 年普查資料,觀察五年期遷徙行為,包含遷徙人口基本型態與

特徵,檢視不同類型遷徙者的流動特質與空間上的流動體系。

第五章運用「原住民族社會經濟地位變遷與政策評估」計畫之調查資料,揭

示原住民族長期(long term)的終生遷徙(lifetime migration)路徑,同時檢視 五年內之近期遷徙行為,檢視影響原住民族遷徙行為的相關因素。本章分兩部 分,第一部分檢視原住民族在不同生命階段的遷徙生命史,及其五年期遷徙類型 之特質,並比較不同區域原住民的遷徙特質,第二部分建構各類遷徙決策模型, 聚焦於相關要素對個人遷徙行為及遷徙方向的影響。 第六章運用前述調查資料,檢視原住民就業勞工的社經地位與就業特性,並 分析原住民個人社會地位取得的影響因素,著重於社會地位取得過程中遷徙機制 的功能。本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比較區域差異對個人社經地位的影響,自終生 遷徙及五年期遷徙兩個面向,檢視個人社經地位差異,第二部分建構影響個人社 會經濟地位迴歸模型,觀察遷徙對社會流動的影響,第三部分自遷徙與社會流動 時序討論兩者之關聯。 第七章為遷徙多層次鑲嵌的田野調查研究,呈現遷徙在個人、家庭與移出地 與移入地社群、及對原住民族整體的多層次鑲嵌。該章節分為五部分,依序探討 原住民離鄉的理由與動機,及人口大量離鄉後,原鄉地區社會結構的改變與經濟 發展之狀況。同時關注都會區原住民族在生活與工作上的境況,及其與原鄉的聯 繫,綜論原住民的高度流動與其社會位置之關聯。

(3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章分成三節分別介紹運用的理論概念。第一節為遷徙行為之概論,包含遷 徙的定義、類型,及影響各類遷徙行為的相關假說;第二節為遷徙理論學派的簡 述,介紹各理論學派對遷徙行為的預設與解釋,並討各遷徙理論運用在原住民族 研究的適切性;第三節為社會流動與階層的討論,說明社會階層與流動的測度, 及地位取得研究的相關架構;第四節扣連遷徙與社會流動,回顧既有對原住民族 遷徙與流動的研究,並確認本研究之定位。

第一節 遷徙概論

遷徙的定義通常著眼於遷徙時間久暫、距離長短及行動主體而定。廖正宏 (1995)整理諸多遷徙研究常用定義,歸納出遷徙的三種特質:(1)遷徙是人在 地域上的移動,(2)遷徙是永久性住處的改變,(3)遷徙可為個人的行動,亦可 能是團體行動(廖正宏 1995:2-3)。 Petersen(1958)自遷徙的動機及結果區分出人口遷徙的五種類型:原始遷 徙(primitive migration)、強制遷徙(forced migration)、被迫遷徙(impelled migration)、自由遷徙(free migration)與群眾遷徙(mass migration),此係為人 熟知且引用較廣的遷徙類型學(typology of migration)。遷徙廣受諸學科青睞, 如地理學、人類學、人口學、政治學、經濟學與社會學等,各學科的基本關懷與 研究旨趣互異,所關注的遷徙類型亦不相同(Cohen 1996:xv-xvi)。社會學門的 研究旨趣多集中於探討自願性的自由遷徙,在實際研究操作上,針對研究需求對 遷徙作更精確的定義,如依據移動的地理範疇,可分為境內遷徙(internal migration)與跨境遷徙(international migration),但並未特別著重於不同遷徙類 型的假說與定義。 本研究具焦於境內遷徙行為,自個人遷徙歷史(即其遷徙經驗)與出生地(或 成長地)資訊來區隔的遷徙類型,依時間長短可分為終生遷徙與五年內發生的近

(40)

期遷徙,依遷徙方向與經驗可分為初級遷徙(primary migration)與重複遷徙 (repeat migration),後者又可再進一步區分為連續遷徙(onward migration)與

回流遷徙(return migration),以下簡要說明本研究所運用的各類遷徙定義與相關 學說假設。

一、遷徙類型與其定義

在Ravemstein(1985)提出的遷徙法則中,遷徙流向(stream)與反流(counter stream)的概念,已大致確立回流遷徙與其他遷徙的分別。蓋回流遷徙在遷徙流 向與人口特徵上與一般遷徙不同,故在討論遷徙時,回流與非回流乃一般的大類 區隔;Long(1988)運用美國人口普查資料,以出生地及普查時居住地資訊, 將非回流遷徙分為初級遷徙與連續遷徙,以遷徙經歷與方向界定遷徙類型,大致 確立境內遷徙類型的架構。初級遷徙的定義較單純,即個人初次進行的流動,從 出生地或成長地遷移到另一地;重複遷徙則為一次以上的流動,以遷徙目的地區 分,重複遷徙又可分為連續遷徙與回流遷徙。連續遷徙係指個人從事二次以上遷 徙時,移往家鄉以外地點;回流遷徙係重複遷徙者遷往先前居住地的遷徙行動,

通常是回到出生地或成長地(Da Vanzo and Morrison 1981;Long 1988),回到上

一個工作地點或回到家鄉,都可視為回流遷徙,端視研究需要而有不同定義。9

Ravenstein(1885)根據 1881 年英國普查資料首次提出遷徙法則(the laws of migration),而後使用廿餘國的資料重新提出遷徙法則(Ravenstein 1889),兩篇 文章皆試圖提出「人口與經濟的法則,而非死板的物理法則」的遷徙法則。Lee (1966)進一步修正與整併 Ravenstein 的法則,嘗試自遷徙的影響因素與遷徙數 量、流向及遷徙者特質上,重新提出遷徙的假定。Lee(1966)承接 Ravenstein 遷徙法則中對遷徙特質的界定,成為推拉理論(push - pull theory)重要的奠基者。

Lee(1966)認為遷徙主要受原居地因素、目的地因素、中間阻礙因素及個

9 Shryock(1964)曾依遷徙者意願將遷徙區分為初級遷徙與次級遷徙(secondary migration),但

Shryock 所謂的初級遷徙指的是出於自主意願的遷徙,而次級遷徙則為伴隨家長遷移的遷徙型 態,與本研究所界定的初級遷徙不同。

(41)

人因素所影響。不論是原居地與目的地皆存在吸引某些人與排斥某些人的因素 (前者即為拉力,後者為推力),吸引或排斥某些人進入或離開某地。Lee(1966) 自遷徙者特質中發現遷徙具有選擇性(selectivity),每個人對原居地與目的地的 正向因素(拉力)與負向因素(推力)有不同的反應,且個人克服遷徙障礙的能 力不同,是故,遷徙呈現某種特定人口的偏向。遷徙選擇性意指具有某種特徵或 處於某種環境的人,會比其他人容易遷徙,不同社會、經濟、人口等特徵的個人 或團體,在遷徙行為與遷徙率上有明顯差異,此即差別遷徙(differential migration) 的概念(廖正宏 1995:123)。選擇性對某些遷徙流向有正向作用,對某些流向 則為負向作用(Lee 1966)。 初級遷徙與重複遷徙在遷徙選擇性的傾向各異,初級與連續遷徙多為對經濟 因素的回應,回流遷徙雖亦有經濟考量,但對經濟因素的敏感性較低,多為對文 化與社會因素的回應。

二、遷徙的影響因素

一般而言,影響個人遷移與否的因素,大致可分個人因素與環境因素。個人 因素包含性別、年齡、生命歷程、婚姻狀態、家庭結構等人口特質,及人力資本 (如教育、工作年資)與社會經濟地位(如職業、行業、收入等),而環境因素 則包含區域屬性的影響,即一地的社會經濟形勢(如所得、就業條件等)及物理 環境、人文與地理因素(如文化親近性、自然天候等),此外,遷徙亦受整體社 會經濟情勢所影響(如景氣波動)(Lee 1966)。 Bogue 等人(1953)檢視美國普查資料,發現遷徙選擇性唯年齡變項較具意 義,而年齡選擇性不論在各國實證研究皆證實遷徙係年齡的負向選擇(Bogue, Shryock, and Hoermann 1953)。年齡別的差別遷徙實與個人生命歷程有關 (Goldscheider 1971),自年齡差別遷徙性可看出一生的遷徙時間表(lifetime migration schedule),Rogers 與 Castro(1986)以家庭狀態來說明遷徙的年齡概 況,扣連個人生命週期(individual life-cycle)與家庭生活週期(family life-cycle),

(42)

發現家庭生活週期始於婚姻,而後進入生產與育兒階段(但可能因離婚或喪偶而

中斷),此階段以生兒育女(child launching)為其開端,以空巢期(empty net)

告終,最終則為夫妻雙方的死亡(Rogers and Castro 1986:194),家庭生活週期階 段的轉換,伴隨而來的便是家庭成員的遷徙。 Rogers(1988)比較各國實證研究觀察年齡別遷徙率,歸納出遷徙時間表一 貫的年齡模式:個人於出生第一年遷徙率極高,漸次遞減至16 歲,而後遞增至 22 歲為最高,此為人生第一個過渡期,個體從青少年轉變為成年人,離開父母 家獨立生活,期間可能經歷的生命事件有許多,如就業、升學、結婚或同居、從 軍、或上大學等,此為第一波遷徙高峰。在22 歲達到遷徙高峰後,年齡別遷徙 率逐漸遞減,至60 歲左右出現另一波波動,此時期遷徙係受退休影響,勞動人 口退出勞動市場轉為非勞動人口,多為居住因素的遷徙,如遷往環境舒適的地方 享受退休生活。75 歲以後的老年階段又出現一波遷徙潮,係退休人口自第一個 退休地點遷往他處,此亦為人生的最後一次遷徙,自退休地區遷徙至其他區域以 取得親友或醫療機構的照護(Rogers 1988)。 由於各國性別文化的差異,在結婚率、生育率、女性勞動參與率等面向皆有 不同表現,性別的差別遷徙因各地社會文化因素而有差異。一般而言,男性較女 性更易進行遷徙,遷徙的性別選擇性多偏向於男性。性別的選擇性在已開發國家 並不明確,在開發中國家則較明顯。臺灣遷徙的性別選擇性並不明顯,男性與女 性的遷徙總量相當,女性遷徙率稍高於男性,但男性遷徙距離則大於女性(廖正

宏 1995;Liaw and Lin 2001)。性別選擇性可與婚姻狀況一併討論,一般狀況下,

單身者遷徙率高於已婚者,離婚、喪偶者比已婚者有較高的遷徙率,此外,育有 子女數與婚姻狀態的改變皆會影響遷徙率,自性別與婚姻狀況的互動面向,可看 出社會文化的影響力,如女性婚嫁後須隨夫而居,孕育子女將使女性退出勞動市 場(Greenwood 1985;Toney 1976)。社會文化對性別角色的期待將影響不同性 別的遷徙行為,性別的差別遷徙在兩個人生階段中較明顯:婚姻階段與退休階 段。婚姻坡度使女性較男性早婚,女性因結婚而進行的遷徙將早於男性的生命階

(43)

段,女性在婚姻階段的遷徙率較男性為高,但過了婚齡後下降的幅度亦較大,顯 示女性因結婚而進行的遷徙較男性更集中在某一年齡區段。退休階段的性別差異 遷徙在於,女性多伴隨伴侶進行退休遷徙,當丈夫已屆退休年齡,伴隨丈夫一同 遷徙的妻子往往較年輕,使女性的退休遷徙潮將早於男性,女性退休遷徙高峰約 在60 至 62 歲之間,男性則為 60 至 65 歲之間(Rogers 1988)。 以人力資本的角度來看,教育反應個人資訊處理的能力與資訊的近用性,遷 徙具有教育的正向選擇性,多數實證研究發現皆支持遷徙的正向教育選擇。但教 育選擇性仍視遷徙類型而異,初級與連續遷徙皆為正向的教育選擇,回流遷徙則 為負向教育選擇。個人職業身分及職業身分所反應的社經地位,兩者與教育程度 直接相關,皆會影響遷徙行為,遷徙多半呈現職業與社經地位的正向選擇,Bogue (1969)發現非技術工人在美國是最少遷移的。遷徙的職業正向選擇實為教育程 度與年齡交互作用的效果:教育程度越高、年齡越長、工作年資越高者,職業位 階越高。行業別亦存在差別遷徙,農業從業者受區域性資本的牽絆,較不易遷徙。 就業狀況同樣也會影響遷徙,在臺灣失業保險與社會福利制度未臻完備的情況 下,失業者因失業成本的壓力,易傾向以遷徙減輕其成本。研究發現,遷徙者有 較高的就業率與較低的失業率,比較遷徙與未遷徙的失業者可發現,失業者的流 動確實對有促進其再就業的效果(廖正宏 1995:134;林季平 2003:365)。 兩地距離與遷徙呈負向關連,距離可反應出遷徙的成本(交通成本、取得資 訊的成本),距離對遷徙具有負面效果:距離越遠成本越高,遷徙意願越小;距 離同樣可反應出遷徙的干擾因素(intervening factors),距離越長干擾因素越多, 遷徙可能性也越小,遷徙距離的測度可實際測量其空間距離,亦可自來往兩地所 須時間來測量交通便利性。勞動市場的諸多變數亦會影響遷徙,諸多實證研究皆 已證實區域勞動市場的經濟指標,如所得水準、經濟規模、就業率與就業成長率 等,及非經濟因素如生活水準、社會與自然環境因素等,與大環境的景氣循環, 對遷徙皆有影響。

(44)

三、重複遷徙之影響要素

初級遷徙與連續遷徙多半因應個人資訊能力與勞動市場機制而進行遷徙,回 流遷徙除經濟因素外,尚包含於較複雜的社會文化與心理因素。Grant 與 Vanderkemp(1985, 1986)指出影響重複遷徙有諸多因素,或因先前遷徙不甚理 想或失望的結果,或為個人預定的計畫,或出於意料之外的情勢改變所致,在某 些狀況下亦可能是非自願的遷徙,如軍隊的調度、工程人員與公司短期契約的結 束、或犯人的移監。Lin 等人(1999)認為與工作相關的重複遷徙通常是因為兩 個原因:一是出於對先前遷徙結果的失望,此係失望假說的內涵;二是受他處較 好工作機會的吸引,係回應市場因素中有利因素而作的遷徙,此即反應假說

(responsiveness hypothesis)(Lin, Liaw and Tsay 1999)。初級遷徙的個人決策過 程相當單純,重複遷徙則相對複雜,重複遷徙的複雜係導因回流遷徙,連續遷徙 則相對單純,慣性假說(hypothesis of chronicity)、失望假說(hypothesis of disappointment)與區域性資本(location-specific capital)皆適用於解釋重複遷徙 的成因。 (一)慣性假說 Morrison(1971)發現美國五大都會區存在大量的重複遷徙者,於不同都會 區間流轉。Da Vanzo 提出(1981)慣性假說,認為遷徙係邊做邊學(learning by doing)的過程,過往的遷徙經驗可減低資訊成本(information costs),有經驗的 遷徙者再度遷徙的意願較高。過往遷徙經驗有助於降低後續遷徙的成本,初次遷

徙的成敗直接影響後續遷徙的決策:若滿意前次遷徙結果,會選擇停留或是再度

嘗試遷往他處尋找更好的機會,但若不滿意前次遷徙結果欲再度遷徙時,通常較

不願冒險移往其他不熟悉的地方,而是傾向回到原本熟悉的地方,且回流後對再

次遷離的念頭亦較猶豫(Da Vanzo and Morrison 1981)。透過此種自我選擇的過 程,回流遷徙與連續遷徙在動機、性格,與遷徙後經濟地位的變化,都有極大的

數據

圖 3-1  研究流程  遷徙為本文的核心議題,交互運用多元資料以呈現各類型與面向的遷徙現 象,主要運用 2000 年戶口普查資料呈現五年期的遷徙行為,而以原住民變遷調 查資料及北縣原住民調查資料,則可同時呈現五年期與終生遷徙及長期遷徙路 徑,唯不同資料藉以判定遷徙的資訊並不相同,且各主題所適用之資料及變項測 度方式皆因資料類型與屬性而異,各資料適用之主題、及研究方法將於各章詳 述,本論文之總體研究架構請見下圖 3-2。  原住民族的事務與現況,已是臺灣社會中主要關懷的議題,研究者亦深受此 思潮之浸潤。本研
圖 3-2  總體研究架構  社會科學研究長期以來處於量化與質化研究截然二分的氛圍中,質化與量化 在 研 究 型 態 與 風 格 上 的 各 異 , 且 分 屬 於 不 同 研 究 取 徑 : 量 化 係 實 證 研 究 (positivism)取向,質化則偏向詮釋(interpretive)與批判(critical)取徑。不 同研究取徑對社會實相(social fact)、真實與價值的立場不同。實證主義取徑的 研究意係根據一般性理論,自社會存在中導出一個因果關係,認為社會實相存在 著穩定的模式與秩序,遵循
表 4-5 1956 年與 1966 年原住民人口分布:按區域屬性分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全臺灣 194,765 100.0 253,846 100.0 原鄉 192,003 98.6 246,357 97.0 非原鄉 2,762 1.4 7,489 3.0 原鄉 192,003 100.0 246,357 100.0 山地鄉 101,930 53.1 129,790 52.7 平地鄉 90,073 46.9 116,567 47.3 非原鄉 2,762 100.0 7,489 100.0 都會區
表 4-13  一般勞動人口與原住民勞動人口之遷徙選擇性  一般民眾 原住民 一般民眾 原住民 一般民眾 原住民 全體勞動人口 14,393,869 262,022 1,431,634 38,186 9.9 14.6 年齡   15-19歲 394,151 36,884 40,805 5,097 10.4 13.8   20-24歲 1,953,741 35,749 389,540 9,901 19.9 27.7   25-29歲 1,725,852 31,721 258,906 6,365 15.0 20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research purposes of this paper are discussing the special connotation of the śūraṃgama-samādhi, and based on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treatises discussing the

Unless prior permission in writing is given by the Commissioner of Police, you may not use the materials other than for your personal learning and in the course of your official

www.edb.gov.hk> School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Financial Management > Notes to School Finance> References on Acceptance of Advantages and Donations by Schools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Strictly speak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implementation and migration concepts and the motivation concepts are indirect relationships; e.g., a deliverable realizes

Since the FP-tree reduces the number of database scans and uses less memory to represent the necessary information, many frequent pattern mining algorithms are based on its

All necessary information is alive in IRIS, and is contin- uously updated according to agreed procedures (PDCA) to support business processes Data Migration No analysis of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find the factors of raising pets and to study whether the gender, age, identity, marital status, children status, educational level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