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原住民族人口與分布變遷

在文檔中 臺灣原住民遷徙與社會流動 (頁 99-116)

第四章 原住民族人口分布與遷徙行為

第二節 原住民族人口與分布變遷

本節主要係以政府統計資料、戶政登記資料與普查資料,描述原住民族一世 紀以來的人口變化情形,以三個年度的普查資料,綜論原住民自1950 年代以來 的分布態勢,並分析1970 年代迄今原住民在臺灣各縣市的區域變動情況。

一、原住民人口一世紀的變化

臺灣相關人口資料的建置,迄日治時期始較完備。廿世紀初原住民總人口僅 十一萬人,比較各年代的成長率,自 1906 年至 1919 年間,1910 年代晚期原住 民人口為十二萬餘人,以1908 年的 43.5‰為最高。1910 年代出現兩個極端,1911 年首度出現人口負成長(-1.2‰),但 1914 年呈現高度成長(35.4‰),至 1910 年代後期又出現負成長(1918 年-6.8‰與 1919 年的-23.6‰),1919 年較之前一 年度人口銳減三千餘人,直至1923 年才恢復 1917 年的人口規模,1906 至 1919 年的平均年成長率為10.9‰;1920 年代人口持續成長,至 1929 年底人口逾十四 萬人,以1923 年成長率最高,1928 年出現輕微的人口負成長,1920 年代大致而 言人口仍是平穩成長,平均年成長率為7.6‰;1930 年代至 40 年代初期,至 1942 年底人口達十六萬人,以1933 年成長率較高,此時期的年度成長率皆為正,平 均年成長率為11.2‰。

綜觀廿世紀中葉之前各年代的人口變動,以1930 至 1942 年的成長率偏高,

次為1906 至 1919 年,而 1920 年代的成長率偏低,廿世紀中葉之前的平均年成 長率為10.1‰。原住民總人口在 1950 年代末期突破廿萬人,以 1959 年成長率最 高,此時期的平均年成長率為23.2‰;1960 年代人口逾廿六萬人,以 1963 年成 長率最高,平均年成長率為25.4‰。至 1970 年底人口數較之 1906 年成長近一點 四倍(見圖4-4,人口數可見附表 4-1)。

資料來源: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1995)。

1906 1910 1914 1918 1922 1926 1930 1934 1938 1942 1954 1958 1962 1966 1970 (年) (人)

1907 1911 1915 1919 1923 1927 1931 1935 1939 1951 1955 1959 1963 1967 (年) (‰)

年成長率

圖4-4 原住民人口成長情形:1906-1942、1951-1970

1970 年代原住民人口數突破卅萬人,70 年代中期之後,於 1976、1977 兩年

資料來源:臺灣省民政統計(1972,1973)、中華民國戶籍統計報告(1971-1973)、內政統計月報(1971-2008)、內

1971 1973 1975 1977 1979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1971 1973 1975 1977 1979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25.0 -5.0 15.0 35.0 55.0 75.0

1907 1917 1927 1937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年) (‰)

全臺人口 原住民

圖4-6 原住民與全臺人口成長情形

由於臺灣社會在1990 年代之前係屬封閉性人口結構,日治時期因兩岸交流 遭嚴格管控,臺灣於日治時期係屬「封閉性人口」狀態,戰後初期兩岸雖有短暫 來往,隨國民政府撤退來臺後重新成為封閉性人口狀態(楊靜利 2007),臺灣社 會過去十年間經歷大規模社會增加(如跨境移民、異國婚配),但原住民族身分 有嚴格的血緣認定,社會增加對原住民族總人口成長的影響不大,原住民族歷年 的人口高成長率,應自社會文化脈絡來理解。原住民人口自廿世紀初迄今呈現穩 定成長,1950、1960 年代為廿世紀中成長較快速的時期,平均年成長率為 23.2‰、

25.4‰,廿一世紀的八年間平均成長率 20.8‰亦是成長極速的時期。26隨著大社 會風氣轉變,原住民族總人口在近十年來急遽增加,應與當時政治、社會、文化 氛圍息息相關,使原住民族較有意願前往戶政機關登記或恢復原住民族身分,從 以往不可見的隱性轉為顯性的具現。令原住民族較願意登記自身的族群身分的原 因有許多,如原住民族與漢族通婚、族群教育的提倡、族群意識的提升、多元社 會的開放氛圍、2001 年施行原住民族身分法等,彼此互為因果。

二、1970 年代以降的區域分布

1970 年代係臺灣快速都市化的年代,都市人口大幅成長,但臺灣原住民族

26 現階段僅能得知原住民族 2001 至 2003 年的自然增加率,分別為 6.85‰、5.97‰與 4.15‰,遠 31.5‰、30.4‰與 25.7‰。

人口仍集中在東部地區為主,約佔全臺原住民之54.4%,臺東縣較花蓮縣為多;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臺灣地區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北部地區 12.8 12.1 12.2 12.6 12.7 12.9 13.3 13.8 14.3

期的三百餘人規模,至70 年代末期成長至七百餘人規模。臺北市自 1978 年升格 直轄市後,境內原住民人數亦較先前為多且成長較速,臺中市與臺南市人數相對 較少。基隆市與高雄市原住民人口的成長與當時的經濟發展有關:70 年代臺灣 遠洋漁業方興未艾,原住民族加入遠洋漁業者眾,在基隆市落腳的可能性亦高;

高雄港在70 年代完成擴建、1971 年楠梓加工出口區建成,高雄市在貨運或製造 業的蓬勃發展亦吸引大批勞動力湧入,70 年代高雄市原住民人數持續增加,從 1971 年不到千人的規模成長至 1979 年底已逾兩千人,高雄市於 1979 年升格直 轄市後,對原住民的吸引力持續增加。

至 1980 年代末,東部地區仍是原住民最集中地區,約佔全臺原住民之 47.1%,但較 1970 年代已略減 6.9%,80 年代後期花蓮縣境內原住民人口數開始 超越臺東縣;北部地區原住民總人口約佔全臺原住民的 20.8%,於 1989 年始超 越南部地區成為全臺原住民次多的地理區域,以桃園縣為人口最多,次為臺北 縣、新竹縣。桃園縣在80 年代前期超越新竹縣成為北部區域人口最多的縣市,

臺北縣則於1980 年代後期超越新竹縣成為人口次多的縣市。南部地區原住民總 人口六萬七千餘人,約佔全臺原住民之20.2%,以屏東縣人口最多,次為高雄縣、

高雄市、嘉義縣,高雄市原住民人數在80 年代後期超越嘉義縣。中部地區四萬 餘人,約佔全臺原住民之11.9%,仍以南投縣人口最多,臺中縣次之(見表 4-2,

人數變化見附表4-3)。

1980 年代原住民有持續往西部都市移居的傾向,80 年代東部原住民的比例 略減,西半部的都市原住民人口持續增加。西半部省轄市以上縣市中,仍以基隆 市人口最多,顯示基隆市對原住民仍有相對的吸力,緊追在後的是1980 年代後 期迅速竄升的臺北市,高雄市則退居第三位,再次為臺中市、新竹市、臺南市與 嘉義市。值得注意的變化是臺北市的突飛猛進,與成長中的新竹市:新竹市與嘉 義市同年升格為省轄市,但新竹市人口增加的速度超越臺南市與嘉義市。1980 年設置完成的新竹科學園區對臺灣一般勞動人口具有吸力,但新竹市對原住民的 吸力直至80 年代後期較為明顯。新竹市人原住民口至 1989 年底僅六百餘人,新

竹市的吸力顯然仍不及基隆市、臺北市與高雄市,其餘四個省轄市對原住民的吸 引力更小,至1989 年底臺南市與嘉義市皆僅三、四百人規模。

表4-2 原住民族縣市別分布狀態:1980-1989 年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臺灣地區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北部地區 14.5 15.1 15.7 16.2 16.8 17.2 18.2 19.0 19.9 20.8

市亦重新洗牌。臺北市自1991 年便超越其他西半部省轄市以上都市,成為原住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臺灣地區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北部地區 20.8 21.8 22.2 22.5 23.2 23.5 24.6 25.3 26.1 26.8

千餘人中,以屏東縣人口最多,次為高雄縣、高雄市;中部地區七萬餘人,約佔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臺灣地區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北部地區 27.8 28.2 28.7 29.2 29.8 30.4 31.1 31.7 32.2

區域別 2000-2008年

綜觀1970 年代迄今的空間分布變遷情形,自 60 年代開始、歷經廿年的城鄉

遷徙,原住民空間分布在80 年代已初具雛形,此後各區域人口呈現相對穩定的 態勢,東部地區仍是原住民最大集中地,花蓮縣逐漸拉開與臺東縣的人口差距,

70 年代初期臺東縣較花蓮縣多出四千餘人,然自 80 年代晚期兩縣市人口出現反 轉,奠定花蓮縣成為全臺原住民人數最多的縣市,截至2008 年底花蓮縣原住民 人數已高出臺東縣一萬多人。除東部地區兩縣市的反轉外,北部地區桃園縣、臺 北縣人口持續成長,逐漸拉開與境內有原住民鄉鎮的新竹縣與宜蘭縣的差距,特 別是臺北縣與桃園縣的成長更值得注意,臺北縣境內僅烏來鄉、桃園縣僅復興鄉 為原住民原鄉,故兩縣境內的高成長多為非原鄉地帶的人口激增。中部地區呈現 相對穩定的態勢,南投縣與臺中縣的原住民人數自70 年代以來呈現相對穩定的 成長;南部地區的屏東縣與高雄縣人口亦是相對穩定成長,而高雄市原住民人口 自 80 年代後期超越嘉義縣後,便持續成長,及至 2008 年已突破萬人。2000 年 後,原鄉人口往西部移居的傾向持續加劇,花蓮與臺東單一縣市人口雖仍保持領 先,但東部地區失守原住民大本營的地位,於此同時,西部省轄市以上的都市吸 力持續不墜,臺北市為人口最多的都市,次為高雄市、基隆市,但以臺中市的成 長幅度最大,次為新竹市、臺北市、高雄市與基隆市。

自原住民歷年人口成長及區域分布情形,顯示原住民在1970 年代之後陸續 離開原鄉來到都會區生活。從縣市人口變動可約略看出四十年來原住民族在區域 上的變化情形,但因無法進一步確認其是否在原鄉,對原住民離鄉的趨勢與比例 仍不能精確掌握。若欲得知原住民離鄉的比例,須觀察鄉鎮層級的人口統計,但 現今可得的原住民人口統計資料僅止於縣市層級,非原鄉縣市原住民人口成長主 因原鄉地帶移轉遷入的人口,但對於桃園縣、臺中縣、高雄縣等境內有原住民鄉 鎮的縣市的人口高度成長,無法直接判斷係屬原鄉或非原鄉的人口成長,須進一 步分析鄉鎮人口統計方能得知。以此觀之,近三十年來,原住民有往非原鄉擴散 的跡象,往三大都會區集中的趨勢相當明顯,桃園縣境內雖有山地原鄉,但境內 增長的人口應有部分係受臺北桃園都會區的吸力從外地遷入的人口,而臺中縣境 內雖有山地原鄉,但境內增長的人口應也有部分受臺中都會區吸力而移入的人

口,高雄縣則因鄰近高雄都會區而對遷徙者有吸引力。

從臺灣區域與都市化發展的脈絡來看,50 年代臺灣區域的發展係奠基於日 據時期的基礎,60、70 年代社會經濟的發展及轉型帶動了大規模的鄉村人潮移 往都市,加速都市化的發展。80 年代這波發展趨勢則擴散到都會區周邊,周圍 城鎮亦快速成長。及至80 年代初期,都市的發展仍是以臺北高雄兩大都市分立 的局面,但 80 年代末期至 90 年代,人口遷徙模式丕變,高雄市的重要性在 80 年代中期陷入發展停滯,大臺北都會區成為人口最重要的集中地,連帶地帶動了 中壢桃園都會區的發展,至90 年代臺灣區域及都市發展成為北部單極成長的狀

從臺灣區域與都市化發展的脈絡來看,50 年代臺灣區域的發展係奠基於日 據時期的基礎,60、70 年代社會經濟的發展及轉型帶動了大規模的鄉村人潮移 往都市,加速都市化的發展。80 年代這波發展趨勢則擴散到都會區周邊,周圍 城鎮亦快速成長。及至80 年代初期,都市的發展仍是以臺北高雄兩大都市分立 的局面,但 80 年代末期至 90 年代,人口遷徙模式丕變,高雄市的重要性在 80 年代中期陷入發展停滯,大臺北都會區成為人口最重要的集中地,連帶地帶動了 中壢桃園都會區的發展,至90 年代臺灣區域及都市發展成為北部單極成長的狀

在文檔中 臺灣原住民遷徙與社會流動 (頁 9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