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正向心理學觀點進行大學生有意義的生活量表編製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以正向心理學觀點進行大學生有意義的生活量表編製之研究"

Copied!
12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游森期 博士

以正向心理學觀點進行大學生有意義

的生活量表編製之研究

研 究 生:黃聖夫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 一 年 六 月

(2)

誌謝

終於,人生第一份學位論文正式出爐了。心中滿滿的都是感慨與感動,忍不 住要大聲對自己說:「我辦到了!」對許多研究所而言,在兩年內完成學業與論 文可能並非難事,但在諮商所來說絕非易事。在全年兼職實習與滿載學分的壓力 下,我都很納悶自己如何寫出這份論文的,只能說自己身邊有太多貴人相助吧, 絕對是的! 在完成論文的此刻,我最先要感謝的就是我的指導教授:游森期老師。我並 不想贅述那些繁文縟節的讚美,因為那些老生常談的話都無法形容我所感受到老 闆的關愛。我只想說,老闆就是有辦法讓我們這些子弟兵們心甘情願地一同聚會 亂聊、討論 paper,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找出自己的論文方向。沒有老闆,我的論 文方向與進度都還不知道在哪兒吧,在此向老闆致上萬分的感謝,讓我的努力能 有所回報。接下來要感謝的便是韓楷檉老師與李仁豪老師,兩位老師在指點我的 碩士論文上費了許多心力,從韓老師對研究方法的嚴謹要求,到李老師對統計方 法的專業見解,都成為我在撰寫論文時相當重要的參考方向,直到最後能順利通 過口試,兩位口委老師真的是功不可沒,非常感謝兩位老師。 接下來,有個約定好的是,第三個要感謝的是我親愛的學術同儕,文彬。因 為他的高效率以及高負責任感,讓我在協助老闆工作時有了相當棒的分擔對象, 不必再單打獨鬥;在連假撰寫論文時,總是有他相伴一起努力、互相激勵,也才 能夠有今天的論文與他共享這份喜悅,真的就甘心!說到這,有個小插曲是,我 和文彬都想要感謝另一位沒有生命的玩意兒,那就是偉大的 GOOGLE 大神,它 可是幫助我們找到太多特殊或冷僻的文獻來源,個人認為它比國圖、學校圖書館 的資源還要方便太多,讓我在蒐集文獻時可以減少許多苦差事,絕對是我在撰寫 論文時的一大助力之一。 除此之外,需要感謝的人太多了,包括我的大學同學、研究所同學、博物館 的大姐與同事們等等,有太多人在這一路上都陪伴著我,並支持我先完成論文這

(3)

檔苦差事,讓我能夠在每一次咬牙後,繼續面對那苦悶的論文進度向前進,感謝 各位這一路上幫助我的好夥伴們,當然也很感謝在這次研究上義務相挺的各路好 友們,讓我能在預試、正式與再測都可以順利蒐集到足夠的樣本數,說到這兒, 心中已經浮現出就感謝不完的人了,如果一一列舉後,漏掉任何一個我都會懊悔 萬分吧,所以我只能在此先向所有幫助我的貴人們,向各位致上我最誠摯的謝意, 謝謝大家。 最後,我把小寶與我的家人們擺在一起感謝,謝謝你們始終在我的生命中擔 任最大精神支柱,讓我在疲倦時可以看著你們,陪著你們,這對我而言可是比作 論文還要可貴的時光。感謝小寶,讓我在煩悶課業與實習壓力中能夠幫我分擔憂 苦,感謝我的爸媽讓我在碩二階段辭去打工時,願意無條件支援我的開銷和花費, 讓我不用擔心生活所需。因此,我希望把這一份榮耀與喜悅分享給你們;希望在 未來的日子裡,我的生活能因你們而繼續圓滿;我的家人們,謝謝你們! 聖夫 101 年 6 月

(4)

以正向心理學觀點進行大學生有意義的生活量表編製之研究

摘要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以正向心理學之觀點編製「大學生有意義的生活量表」, 用以測量大學生之有意義的生活傾向。本研究以便利取樣方式進行,研究樣本分 成二部分:第一部分,預試樣本 231 人,重測樣本 138 人;第二部分,正式樣本 813 人。研究工具有自編之「大學生有意義的生活量表」、「心流傾向量表」、修 編之「心理幸福感量表」,以及 Diener 等人(1985)編製之「生活滿意度量表」。本 研究資料使用 SPSS 與 LISREL 等統計軟體,分別進行描述性統計、題目分析、 積差相關分析、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以及驗證性因素分析。 本研究結果如下: 壹、大學生有意義的生活量表之全量表共計 18 題,包括追求智慧與知識、發揮 工作長處,以及體現良善生活態度等三個因素。 貳、量表信度考驗:各因素內部一致性的Cronbach α 值介於.69 至.80 之間,而 總量表的α 值為.86,具有不錯的內部一致性。其次,本量表總分在間隔兩 週後之重測信度為.80,顯示本量表在時間的穩定性尚佳。最後在組合信度 上,本量表因素的組合信度則介於.69 至.81 之間,表示有不錯的內在品質。 參、 量表效度考驗:本量表之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本量表具良好建構效度。 在效標關聯效度部分,本量表之總分與心理幸福感量表的總分相關為.42; 和心流傾向量表的總分相關則為.39,相關係數皆達.01 顯著水準,顯示本量 表具有良好的效度。 肆、 學生有意義的生活現況與差異分析:本研究發現大學生在有意義的生活上, 傾向於達到追求知識與智慧的因素。在差異分析上,本研究發現性別對於 大學生的有意義生活傾向並無顯著差異。 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對未來研究提出建議,供從事大學生輔導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大學生、正向心理學、有意義的生活

(5)

The Development of Meaningful Life Scale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A Positive Psychology Approach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the Meaningful Life Scale (MLS)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to measure their meaningful life tendency based on theories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study conducted a sampling, consisted of a pre-test sample (n=231), a re-test sample (n=138), and formal sample (n=813). The instrument of the study included the MLS, the DFS (dispositional flow scale), the PWB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cale), and the SWLS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tem analysi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 one-way MANOVA,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by SPSS and LISREL.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were listed as follows:

1. The MLS consists of 18 items, including three factors: Pursuiting wisdom and knowledge, exercising strengths at work, and emboding the goodness of life attitude.

2. The Cronbach α of the MLS subscales ranged from .69 to .80, and .86 for the whole scale. And the test-retest reliability coefficients over a 2-week period ranging from .68 to .82, and .80 for the whole scale. Finally, the composite reliability coefficients were ranging from .69 to .81. In summary, these coefficients of the MLS showed the good reliability.

3. The results of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e MLS had a good construct validity. Concerning criterion-related validity,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MLS-PWB was .42, and that of the MLS-DFS was .39, and that meant the MLS

(6)

had a good validity.

4. The study have found that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tended to score higher on the factor of the pursuit of wisdom and knowledge. In addition, no gender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he MLS.

(7)

目錄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目錄

... IV

表次

... VI

圖次

... V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正向心理學之理論 ... 8 第二節 有意義的生活之探究 ... 13 第三節 有意義的生活量表編製 ...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35 第二節 研究設計流程 ... 37 第三節 研究假設 ... 41 第四節 研究對象 ... 41 第五節 研究工具 ... 43 第六節 資料處理 ... 70

(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有意義的生活量表正式題目與信度分析 ... 74 第二節 有意義的生活量表效度分析 ... 79 第三節 有意義的生活量表現況分析 ... 91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結論 ... 96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99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 102 二、英文部分 ... 105

(9)

表次

表 3-4-1 有效問卷來源分佈……….……….………42 表 3-5-1 有意義的生活各因素高低分組之意涵.……….………44 表3-5-2 有意義的生活量表刪題前後之題號對照……….………..……49 表3-5-3 大學生有意義的生活正式量表題號分配表……….………..……51 表3-5-4 心理幸福感量表刪題前後之題號對照……….………..……59 表3-5-5 心理幸福感正式量表題號分配表……….………..……61 表3-5-6 心流傾向量表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66 表3-5-7 心流傾向量表題目刪題前後之題號對照……….………..……67 表3-5-8 心流傾向正式量表之題目與信度分析……….………..……68 表4-1-1 有意義的生活正式量表題目與因素對照……….………..……75 表4-1-2 有意義的生活預試各因素內部一致性係數摘要表……….………..……76 表4-1-3 有意義的生活正式量表各因素內部一致性係數摘要表……….………..76 表4-1-4 有意義的生活量表各因素之前測與重測平均數及標準差.………..……76 表4-1-5 大學生有意義的生活量表之因素、觀察變項之內在品質考驗摘要表...78 表4-2-1 有意義的生活量表之觀察變項描述性統計、偏態與峰度一覽表.……..80 表4-2-2 整體模式適配度指標……….………..……83 表4-2-3 大學生有意義的生活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整體適合度指標摘要表...87 表 4-2-4 大學生有意義的生活量表效標關聯效度分析摘要表………...90 表4-3-1 大學生有意義的生活量表之各因素得分平均數與標準差………...……92 表 4-3-2 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有意義的生活之三個因素的現況…...….…93 表 4-3-3 不同性別大學生在有意義的生活量表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3

(10)

圖次

圖2-2-1 挑戰與技巧的平衡………...25 圖3-1-1 研究架構圖………...…36 圖3-2-1 研究設計流程圖……….…..37 圖3-2-2 大學生有意義的生活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架構………...40 圖 3-5-1 大學生有意義的生活預試原始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48 圖 3-5-2 大學生有意義的生活預試修正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50 圖 3-5-3 心理幸福感預試原始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54 圖 3-5-4 心理幸福感量表新增方法效應後之 40 題模式………..………...55 圖 3-5-5 心理幸福感量表新增反向題方法效應與殘差相關之修正後模式…...56 圖 3-5-6 心理幸福感預試修正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58 圖 3-5-7 心理幸福感正式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二階)..………...62 圖 3-5-8 心流傾向預試原始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65 圖 3-5-9 心流傾向正式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二階).……….………...69 圖 4-2-1 大學生有意義的生活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初階)………….………...82 圖 4-2-2 大學生有意義的生活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二階)……….……...86 圖 5-2-1 真實的快樂網站線上測驗剖面圖………..……...99

(11)

1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依據正向心理學之觀點編製一份具有信、效度考驗之大學生測驗 工具,希冀提供大專院校輔導人員或實務工作者,能針對大學生的生活意義感受 或困擾進行有效的輔導策略及處遇,以促進其建全之身心發展。本章將分別說明 本研究之動機、目的以及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你期待一個有意義的生活嗎?人類在演進的過程中,不再只是為了滿足基本 生存需求,而是逐漸正視並探索更深入的內在心理議題,究竟該做到些什麼才算 是有意義的生活。過去一個世紀的學者們紛紛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德國哲學家尼 采說:人要找到自己生存的理由才能承受生命之重。奧地利心理學家 Frankl 從 集中營的生活體會到即使在最惡劣的環境中,我們仍有選擇生活態度的自由並加 深生命的意義(Frankl, 1992)。Seligman(2002)對有意義的生活也做了註解:當我 們投入在比自己巨大的事物(larger than yourself)或組織並為其服務時,意義便油 然而生。 在過去這個世紀中,科技的進步和物質生活的確讓人們在生活上出現了突破 性的改變。在這段時間裡,心理學也經歷了神經生物學、多元文化及個體差異等 理論之興盛。然而,自佛洛依德提出心理分析論以來,如同 Linley 與 Joseph(2004) 所述,他們統計 1978 年至 2003 年間發表的研究,發現心理學關注的焦點多落在 負面心理狀態與精神疾病上,如憂鬱、焦慮等,卻較少有研究去探究正向生活品 質或幸福感等議題。時至今日,不論是憂鬱症、精神分裂症、物質濫用等症狀都 可被診斷出來,人們亦發展出更多治癒性的藥物和有效的心理治療方式,但我們 卻忽略了更重要的人性光明面;為了改變此現象,正向心理學家開始將焦點集中 在人類的正向生活與積極經驗上,希望幫助人類獲得幸福,活得更有意義 (Seligman, 2002)。由上述可知,正向心理學的相關研究在接下來的世代中將更具

(12)

2 重要性。 然而,有意義的生活該建立在何者之上?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認為快樂 是人生的意義和目的,也是全體人類的生存目標。Ben-Shahar(2010)則將快樂定 義為:大致上能從生活中體會到樂趣和意義的一種感受。所謂有意義的生活,包 括了依附在比個人更大的組織上付出的使命。為了創造某些使命感,我們開始為 自己建立一些有意義的生活與目標。根據蓋洛普全球幸福感調查(2010),台灣的 受訪者僅有 32%的人認為目前的生活是蓬勃向上(thriving)的,表示仍有 68%的 民眾認為目前生活處在奮力掙扎(struggling) 甚至是受苦(suffering)的階段,這和 數據中前三名的國家:丹麥(72%)、瑞典(69%)及加拿大(69%)相去甚遠。 在台灣,人們已逐漸在各項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滿足,但是財富的累積似乎並不能 解決社會大眾不夠快樂的現象。曾文志(2007)表示,繁榮的經濟對幸福感的提 昇相對有限,惟有增加人們的快樂經驗與生活意義才是開創美好生活的泉源,這 和正向心理學之觀念非常相似,當累積的財富一旦達到某個基本水準後,單純地 增加金錢已不再能提昇生活滿意度或意義感。Csikszentmihalyi(1990)也提到了當 生活愈改善,更多的人卻看似愈不滿足。問題在於一般人把心力放在新的目標或 慾望之上,忽略了當下的享受,因而與知足的快樂絕緣,自然會在生活上失去真 正的意義感受。因此,生活的追求已不再是追求物質的滿足而已,而是生活是否 對自己具有意義,感受開始成為人們關注的新焦點。於是,開始有更多研究去探 討正向生活及意義對國人的重要性。 對正向心理學而言,所謂有意義的生活必須讓人們發揮自身長處,並投身在 更大的組織上繼續向前。然後,我們便會感到生活是真實滿足的,而不只有愉悅 的正向情緒。在投入的過程中,人們就會經歷 Csikszentmihalyi(1990)提出的心流 (flow)之觀念。心流是一種心無旁騖的神馳狀態,當人們在經驗心流時經常會有 渾然忘我的感覺,並在任務挑戰後獲得滿足感。這也是為何有些人在同樣挫折的 情境中,能夠展現出不一樣的人格特質。因為他們容易讓自己進入心流的狀態, 並且能用健康的心態,勇敢地面對明天(Seligman, 2002)。因此,Csikszentmihalyi

(13)

3 開始深入探討心流的概念與應用,他發現心流可以跨越不同的活動,包括運動、 遊 戲 、 使 用 網 路 、 教 育 學 習 與 工 作 等 都 可 被 涵 括 在 內 (Nakamura & Csikszentmihalyi, 2009; Seligman, 2002)。正因經驗心流的活動範圍如此廣泛, Csikszentmihalyi(1997)便指出經驗心流是人們普遍皆有的能力。但是,經驗心流 的品質同時也會受到需求、能力和挑戰難度等因素影響。因此,人們如何去選擇 一個與自身能力相當的挑戰以獲得最佳經驗(optimal experience)便顯得格外重要 了。以正向心理學的理論而論,一個有意義的生活會奠基在達到愉悅和美好的生 活之上。從心流的觀點來看,心流傾向的程度確實會和我們在追求有意義的生活 上互有相關,因為,一個美好的生活可視為對自己所做之事全神貫注。如此一來, 日子便不會充斥著單調乏味或是焦慮不安,而是能夠享受有意義的生活 近年來,我國在校園內的學生憂鬱比例逐年提昇,甚至出現有年齡層下降的 情形。根據董氏基金會(2008)之調查,有 22.2%的大學生有明顯憂鬱情緒,需 要專業協助。也就是說,大約每四位大學生就有一位受到憂鬱情緒的困擾。截至 99 學年度為止,國內大學生人數有 1,227,214 人(教育部統計處,2011)。也就 是說,約有 30 萬名大學生可能有較嚴重的憂鬱程度。柯慧貞等人(2004)也曾 以鄭氏憂鬱症量表及貝克憂鬱量表為研究工具,對台灣南部大學生進行調查,結 果發現 13.2%的學生有中至重度憂鬱現象。過去關於憂鬱的研究則顯示,時常經 驗到絕望感之青少年,經常會有憂鬱的現象。而且生活中的意義與憂鬱情緒兩者 大多具有顯著負相關。因此,當生活中的意義感受愈低時,憂鬱情緒即愈高(李 桂仙,2005)。由此可知,國內的大學生目前正處於容易陷入憂鬱的高危險群中。 而且,從憂鬱的相關研究看來,憂鬱的人無法體會到什麼是有意義的生活,他們 可能失去生活方向或缺乏行動力。余民寧、許嘉家與陳柏霖(2010)在文獻整理 中指出至今多數研究還是會把憂鬱和幸福感視為兩極端,或是反向的相互關係。 故,提昇人們的幸福感似乎就能有助於降低憂鬱的程度。 邢占軍(2005)整理了學者對幸福感的定義和觀點後,發現主觀幸福感被定 義為人們主觀認知到自己目前生活的滿意程度(Diener, 1984; Diener, Suh, Lucas,

(14)

4

& Smith, 1999)。不同於 Diener 所述,Ryff(1989)提出的心理幸福感將更多的面向 納入評估幸福感的因素之中。Ryff 認為僅仰賴正向的生活並不等於健康的生活。 她對幸福的定義和 Maslow 人本心理學的觀點較相似,亦即幸福並不僅僅是一般 獲得快樂而已,還包括如何實現潛能以達到完美的體驗。在 Mulders(2011)的研 究中則是指出,對青少年而言,心理幸福感確實和其生活中的意義有相關。若結 合心理幸福感和有意義的生活來看,當生活中能夠發揮自身能力,全心以赴去投 身於更大的生活上時,此精神與心理幸福感所述之定義便相互呼應了。 若以 Eric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之觀點來看大學生族群,他們的年紀介於 青少年晚期和成人初期之間,仍須處理自我統整階段的發展性任務。這個階段的 青少年因為認知已發展完全,能夠進行高層次的思考並判斷,相對也容易受到權 威威脅、價值觀混淆或缺乏生活中的意義等影響(葉光輝譯,2005)。雖然大學 生在生理以及智力上好像已發展到一定程度,但在情緒、社會等生活上仍尚未完 全發展成熟(潘正德,2009)。在研究中我們發現到大學生仍舊會面臨自我認同 的任務挑戰,以及可能面臨的困境。所以,如何引導這些青少年對生活意義或生 命本身進行更深入的探討,就顯得更為重要了。如同曾文志(2007)的研究結果 所述,大學生渴望擁有高意義的生活,他們較嚮往結合高快樂與高意義的生活, 顯著勝過快樂與生活意義兩者缺一或缺二的生活。這也表示大學生所追求的生活 價值與目標似乎與正向心理學的意涵逐漸趨於一致。對國內的大學生而言,由於 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普遍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像是第一次離家獨立求學、獨自 生活的比例偏高,容易造成這些大學生們對生活產生不適應,在對於當下生活及 未來缺乏認知或覺察的情形下,也就容易在生活中蔓延出無望、無意義等感受。 因此,愈來愈多的大學生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迷失了生活的本質。 基於上述大學生憂鬱現況與對生活失去意義感受等情形,顯示大學生之身心 健康和生活適應已經成為無論是學校、家庭甚至是社會大眾都應關注之議題。但 在教師、家長甚至是媒體大多僅關注學業表現、偏差行為的狀況下,可能反而對 於 篩 選 或 介 入 潛 在 高 危 險 群 之 大 學 生 的 效 益 適 得 其 反 。 研 究 者 認 為 將

(15)

5 Seligman(2002)提倡之正向觀點納入學校輔導工作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以正向角度 或心態作為出發點,亦能對其生活進行探索或是自我覺察,以進一步瞭解大學生 們在心理適應或是生活對其是否具有意義等情形。是故,研究者以此觀點發展適 當之有意義的生活量表,讓學生在正向的觀點下對自己的生活有更多認識,研究 者認為此一作為除了可以避免負向的標籤化,亦能削弱學校在推動大學生心理衛 生預防工作時之潛在阻力,實為國內大學輔導工作之必要。 就大學生有意義的生活量表發展而言,過去國外的研究工具多是以生活中的 意義(meaning in life)為主要發展方向,並未以有意義的生活(meaningful life)為主 要構念。直至 Morgan 與 Farsides (2009a)將過去的測驗工具統整後,才編製成有 意義的生活量表(meaningful life measure, MLM),但其並非完全以特定理論作為 編製依據,而是採用多位學者之編製理論依據,以及已被驗證過之量表工具,經 保留部分已驗證之量表的題項後,再新增部分題目而形成之新測驗工具。目前國 內多數學者仍以生活中的意義為基礎概念進行相關測驗工具之編製。國內較常 引用相關生命意義量表的研究仍延用 Crumbaugh 與 Maholick (1964)所發展 的生活目的量表(purpose in life test),如吳秀碧、賀孝銘與羅崇誠(2003)發 展的大學生生命意義量表。鑒於國內對正向心理學有其需求之趨勢,且尚無 學 者 以 正 向 心 理 學 之 概 念 進 行 有 意 義 生 活 量 表 之 編 製 ; 此 外 , 在 Seligman(2002)提到 之愉悅的 生活(pleasant life)、投 入的生 活(engaged life) 及有意義的生活(meaningful life)中,前述二者之相關量表在國外均開始蓬 勃發展,唯獨有意義的生活因素仍暫依 Steger、Frazier、Oishi 與 Kaler(2006) 所發展之生活意義量表(the 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作為測量工具,然其並 非完全依 Seligman (2002)所述之有意義的生活之意涵而編製。因此,研究者以正 向心理學作為編製之理論,藉由 Seligman (2002)定義之真實的快樂(authentic happiness),編製出更具架構性之量表,開拓並創新國內對於大學生之生活意義 相關量表發展之觀點。企盼在本量表編製完善後,能發展成為國內對青少年輔導 之實務工作者的有力測驗工具。幫助大學生在這段探索的時期中,不僅去覺察自

(16)

6 我,並藉此發展大學生更多元的自我認同,以達其最大之成功與情緒最深之滿足, 使生活能夠更充滿意義。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研究者參照正向心理學之理論架構,編製符合國內大學 生文化背景之有意義的生活量表,檢驗其信度與效度,並以新編後的量表進行生 活意義相關因素之探討與研究。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如下: 壹、 以正向心理學之文獻觀點,探求我國大學生有意義的生活之內涵及其相關, 以提供學術與輔導工作之參考。 貳、 以驗證性因素分析探討有意義的生活量表之因素/建構效度,並驗證本量表 是否與理論架構模式符合。 參、 探討大學生有意義的生活量表是否具良好的效標關聯效度。 肆、 分析大學生在不同性別之背景變項下,於有意義的生活量表上得分之差 異。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除發展與建立「大學生有意義的生活量表」探討 其信度、效度外,並調查大學生有意義的生活現況,分析不同背景變項在大學生 有意義的生活量表上得分之差異。依此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者將本研究所欲討 論之問題陳列如下: 問題一:「大學生有意義的生活量表」是否具有良好之信度? 問題二:「大學生有意義的生活量表」的因素/建構效度是否獲得支持? 問題三:「大學生有意義的生活量表」是否具有良好的效標關聯效度? 問題四: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有意義的生活量表」得分差異為何?

(17)

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茲將本研究中所提及之重要名詞變項,依其定義說明如下:

壹、大學生

本研究中所指的大學生是目前就讀於台灣地區公私立大專院校、科技大學之 大學部一到四年級的學生。

貳、有意義的生活

本研究指之有意義的生活,以 Seligman(2002)提倡之正向心理學觀點為主要 依據。在正向心理學的論點中,有意義的生活必須奠基在快樂的生活和美好的生 活之上。有意義的生活是一種精神層次的真正滿足,藉由發揮個人的長處與美德 在比自己更大的層次之上所獲得的真實快樂,即為有意義的生活。研究者歸納相 關文獻並針對有意義的生活之概念提出三個因素,分別是:追求智慧與知識、發 揮工作長處,以及體現良善生活態度,作為有意義的生活之測量。

參、追求智慧與知識

本研究所指之追求智慧與知識是指正向心理學六大美德中的智慧與知識, 這是一種求知的表現,藉由繼續學習、保持好奇心等方式去拓廣並建立智慧,並 應用至生活上,使生活更具意義。

肆、發揮工作長處

本研究所指之發揮工作長處,是以正向心理學中投入的生活作為主要概念, 當工作或任務具有適當匹配挑戰性的時候,便會激發人去發揮長處以克服難關, 並產生出心流的過程,讓生活更具意義。

伍、體現良善生活態度

本研究所指之體現良善生活態度是指在一般的生活中,能夠具體表現出正 向心理學所提出六大美德與二十四項長處之精髓。當人們在生活中能夠發揚或培 養這些美德與長處時,就是一種良善人格的展現,並讓生活更具意義。

(18)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大學生之生活情形及其意義感受,並以正向心理學之觀 點作為理論之立基,針對國內大專院校學生的主要生活層面建立一具備信、效度 之量表。並提供學術領域或從事輔導工作之人員,使其對大學生在生活意義上的 感受有更整體性的瞭解,亦針對有自我覺察或自我探索等需求的大學生提供適時 的測驗工具和協助。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探討正向心理學之理論;第二節為 有意義的生活之探究;第三節為有意義的生活量表編製,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正向心理學之理論

壹、正向心理學之源起

從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心理學開始蓬勃地發展。在各大學派以及眾多 學者的辯證下,各家學者對於人本身,提出了許多不同的人性觀和治療理念。初 始時,精神分析學派和行為學派分別成為了心理學的主要勢力,爾後開始新增人 本主義、認知學派等不同學說,讓心理學的討論變得更加多元化。 在過去這段心理學發展過程中,對心理健康的研究多著重在病理徵狀與治療 的觀點,反而較為忽略一般大眾的心理衛生議題(Duckworth, Steen, & Seligman, 2005; Peterson, Park, & Seligman, 2005; Seligman, 2002; Snyder, Lopez, & Pedrotti, 2011)。直至 Rogers 和 Maslow 等人本主義學者提出之思想興起,例如人本論、 自我實現等觀點,方將焦點轉移到關注人類的內在價值與潛能。人本主義學家認 為幸福感、希望、樂觀甚至是利他主義等正向本質與行為是心理學更應該探討的 方向,因為個體有能力向上成長,以達到自我實現等力量,於是引發了之後愈來 愈多之正向心理觀點應用在實務上(林均倫,2011)。 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的觀念自 1950 年代起就有學者提出相似概 念,Donald O. Clifton 等人在 1990 年代時亦提出了相關概念與著作,Donald O.

(19)

9

Clifton 受到當時針對戰俘的負面心理研究影響而震撼,決定以正向觀點鼓舞人性, 而非以負向觀點摧毀人性。他們質疑心理學並未重視人們正向之行為展現,而是 一味探究負向不良的行為成因。然而,這些相關研究在當時尚未被系統性地規範 或制定,在數十年的正向研究與訪談後,終於在 2002 年被美國心理學協會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所肯定,並被譽為正向心理學之開山始 祖(張美惠譯,2005)。 到了 1998 年,Seligman 在出任 APA 主席時撰文提倡及定位正向心理學,使 其正式成為一門心理相關學科,並開始致力於推動其發展。在各家心理學百家爭 鳴之際,正向心理學的提倡是為了呼籲心理學家能重視過去所忽略的範疇。它是 一門新興的心理學領域,和過去的心理學所關注的並不相同。它不僅關心人的心 理衛生狀態或是精神疾患之治療與預防,同時也鼓勵了個人美德的培養與長處的 發揮,希望能夠引導人們提升生活品質,擁抱愉悅且有意義的生活。

貳、正向心理學之意涵

正向心理學是近年來心理學發展的新趨勢,其名稱可能被稱作正面思考或積 極思考。正向心理學的概念是以協助個人建立正向情緒、發揮個人長處與美德, 最終建立美好有意義的生活為重心。Seligman 在提倡正向心理學的同時,也聯 合了其他心理學家及學者,著手發展出更為完整的正向心理學系統,並持續進行 科學性的廣泛研究。因為正向心理學是一門關於正向經驗(positive experiences)、 正向個人特質(positive individual traits)以及能促進兩者發展之組織(institutions)的 研究,所以正向心理學將以增進人類生活品質並預防負向病態為研究之目的 (Power, 2004; Seligman, 2002; Seligman & Csikszentmihalyi, 2000) 。 在 Seligman(2002)提到真實的快樂中,他認為正向心理學有幾個焦點值得世人探討, 亦即心理學不僅要關注人的弱點,也要關注人的長處;此外,心理學不只是關心 如何修復損害,還得去關注到如何讓人們有力量解決問題;最後,心理學不僅希

(20)

10 望讓一般人可以活得更充實,也要讓有能力的人可以獲得成就。 由於生命是延續不斷的歷程,隨時不停地在變動,所以對於正向心理的培養 應該從小就開始做起。透過培養正向情緒及發揮正向人格特質,最終投身於建構 正向組織、開展生命意義、發揚美好人生。故,正向心理學的本質及概念是以實 證性研究為主,其結果具有科學的價值。其在正向情緒、以優點為基礎的性格特 質和正向建構等方面都進行了許多相關研究。Seligman(2002)指出,無論在任何 情況下,我們都可以活得更快樂,可以覺得更滿足、更投入生活、活得更有意義 和擁有更崇高的理想。當我們遇到挑戰或挫折時,人們會有一股動力產生,亦即 解決問題的企圖心,藉由強化正向思考,以正向的力量去迎接生活中的挑戰。 由於目前學者們對正向心理學的意義仍提出許多大同小異之觀點,研究者參 考仲秀蓮(2004)整理其他學者對正向心理學提出的觀點後,將正向心理學主要 之意涵統整如下: 一、 正向心理學是一種信念: Peale(2007)提到正向心理,不是為了要爭取名利或是權力,而是用一種信念 去克服挫敗,並完成生命中具有價值及具創意的價值觀。而且,這樣的信念會修 補原先不完美的部分,達成更高的目標。 二、正向心理學是以正向角度思考: Peterson 等人(2005)認為我們做事情應該要正向思考,也就是樂觀。因為 用正向樂觀的態度去探索自己便會出現正向情緒,也就更容易產生更多的正向經 驗及更高的挫折容忍力。 三、 正向心理學是相信自己具有潛力: 正向心理學相信人類本身就具有潛能和美德,藉由相信自己就能發揮原有的 長處,並產生正向力量克服難關(仲秀蓮,2004)。因為真正成功的人並不是害 怕失敗,而是學會發揮自己的長處,並在累積更多的經驗後去面臨更高的挑戰, 以充實自我。

(21)

11

參、正向心理學之觀點

在探討正向心理學價值的同時,為了能說明正向心理學究竟能夠為個人帶來 何種幫助,研究者將 Seligman(2002)對正向心理學四個重要的環節整理如下: 一、習得樂觀 (learned optimism) 習得是強調個體在與環境互動的經驗中,形成較穩定的改變。樂觀則是在探 討個體主觀認定自己對其他環境的可控制性(洪蘭譯,2003)。而且,人們可以 藉由習得樂觀的觀念,以較樂觀正向的角度去看待事情和自身所處之環境,讓自 己在與環境的互動上不再只是看到悲觀或負面之處。 二、正向情緒 (positive emotion) 正向情緒是一種主觀的感受,著重在個體如何去感覺快樂,以及正向情緒是 如何產生或消失的,或是如何建立持久的正向情緒等面向。主要是為了協助人們 瞭解正向的主觀情緒體驗對個人的生活所能產生的助益,並希望人們能藉由改變 過去的看法、對未來產生希望以及經驗當下生活,去將自己的情緒導向正面。 三、正向特質 (positive traits) 正向特質包括了個人的長處與美德。嚴格來說,習得樂觀也是一種正向特質 的展現,只要有心改變,每個人都能擁有這些正向特質(Seligman, 2002)。Peterson 與 Seligman(2004)將正向特質更明確地區分成六種美德以及能夠達成這些美德內 涵的二十四項長處。他們將美德與長處分別舉例為:智慧與知識、勇氣、人性與 愛、正義、修養、心靈的超越等六項美德,以及含括在六種美德之下的長處:好 奇心、喜好學習、判斷力、原創力、社會智慧、觀點見解、勇敢和英武、毅力、 正直、仁慈與慷慨、愛與被愛、公民精神、公平與公正、領導能力、自我控制、 謹慎、謙虛、對美和卓越的欣賞、感恩、希望、心靈上的、寬恕與慈悲、幽默與 好玩、熱忱等二十四項(洪蘭譯,2003)。當個人運用長處及美德時,就會產生 良好的感覺和滿足。這些正向特質是個人穩定表現的特徵,如果能夠發展個人的 正向力量,就能建立正向而有意義的生活,並能體會更多的正向生活經驗。

(22)

12 四、正向組織 (positive institute) 正向組織較強調某些特定的環境或群體組織,而且這些組織要能夠支持並發 展身處其中之人的能力及長處。它強調的是某一種環境可以更為有效地引發或促 成個人的正向情緒、習得的樂觀、長處與美德的培養與建立,其研究範疇包括正 向組織的發展、創造以及維持(Seligman, 2002)。正向心理學希望這些支持性的組 織系統能提供有利的環境或社會文化等條件,以培養個人或下一代往更正向的方 面前進,而且發展支持性之正向組織環境可以提升人們的美德與社會責任,進而 提升整體幸福感(曾文志,2006b)。 在研究上,上述探討了正向心理學的意義及研究範疇,但正向心理學更重要 的是希望可以幫助人們發現並創造真實的快樂,研究者依據 Seligman(2002)真實 的快樂一書中所標榜的生活目標,可歸納出以下三種生活: 一、愉悅的生活 (pleasant life) 在真實的快樂中,這是最容易達到的階段。這是一種淺層的、暫時性的快樂。 主要的達成路徑是成功地在生活中獲得各樣正面的情緒,包括快樂、自信、平靜、 滿足等,都是展現快樂人生的一種表徵。一些學者對正向情緒的提升也提出了他 們的看法(Seligman, 2002; Watson & Nargon, 2009),他們認為正向心理學與一般 理論學派不同的是,它會藉由科學實徵性研究,去發展有效及維持正面情緒的方 法,以成功維持過去、連結現在及未來,然後達到快樂愉悅的生活。

二、美好/投入的生活 (good / engaged life)

除了追求快樂愉悅的生活外,人們活在這世上還有更多的任務及使命需要發 揮或追求。Peterson 與 Seligman(2004)表示,如果能在各種生活的重要環節上運 用個人獨特的長處和美德去解決問題,我們便可以達成滿足與美好的生活。因為 滿足的生活不同於一般快樂的生活,它是較為長久且持續性的一種生活感受狀態。 而達成美好生活的必要過程就是建立個人的美德,然後透過長處的發揮以達成美 好生活的目標。Seligman(2002)並認為,如何在生活中善用自己的長處去尋求最 豐盛的滿足感,就能達到最滿意的幸福。

(23)

13 三、有意義的生活 (meaningful life) 有意義的生活是上述快樂的生活以及滿足的生活都完成後的生活目標,它奠 基在快樂的生活和美好的生活之上。我們必須要先達到上述兩種生活的層次,才 能夠更進一步地有超越性的進展(Seligman, 2002)。有意義的生活是一種精神層面 的生活感受。人們會為了自身更大的理想而努力、人們會主動追尋有意義的生活, 然後將長處發揮在更大的層次上,以獲得發自內心持久性的意義感。也就是正向 心理學中所提到最終的圓滿生活(full life)。 綜合上述正向心理學之意涵及研究範疇與目標,以習得樂觀的角度出發,除 了正向情緒、正向特質、正向組織這三方面的研究已經被視為正向心理學的三大 重要基石之外,作為研究的標的,快樂生活、美好生活以及有意義的生活,這些 因素的研究結果也確實在正向心理學上提供了相當大的貢獻。區分愉悅和滿足感 最大的好處在於,即使大多數人無法到達物質上的愉悅,他們還是可以快樂,因 為他們可以滿足。 只不過,人們為了達到美好且有意義的生活,付出了相當大的時間在進行探 索,但卻常忽略看待自己的態度是如此地重要,而這並非要等到面臨困境時才能 覺察,因為這種正向心態是人們的潛能,唯有相信它、並且善用個人的長處能力 去解決問題或困擾,就是正向心理希望傳達的一大意義所在。因為,能夠體會生 命經驗的正向意義就是最有價值的正向資源,也會是圓滿生活的一大喜樂 (Seligman, 2002)

第二節 有意義的生活之探究

壹、 有意義的生活之意涵

一、有意義的生活之理論演進與探討 現今的社會中,以我國而論,科技的衝擊與文化的融合,重新改變了人們從

(24)

14 前代代相傳的價值觀。以前的人在生命中最大的意義可能包括照顧家庭、養家活 口、傳宗接代等任務。現在的觀念有了不一樣的轉變,人們接受了更多思潮,有 的人會認為愛自己最重要,或者及時行樂才是把握生活的意義。在多元的環境思 維下,現在的人對於有意義的生活一詞之定義,可說是必須融合一切觀念而成的 最終目標。 從心理學各學說的角度來看,精神分析學派對於生活困擾以壓抑的潛意識以 及童年經驗作為解釋的依據,而內容多與 Freud 所強調的性與攻擊有所相關,因 為他認為這些驅力會引發生活上的焦慮。若從行為學派來解釋,他們提到了生活 中可控制的環境條件之重要性後,也僅強調刺激跟反應之間的關係,並未特別探 討生活的意義究竟何在。直到人本主義和存在主義興起,他們對人本身開始出現 高度的興趣,並相信人有能力向上成長並做出選擇。當時 Fromm 認為人應該發 揮與生俱來之創造力讓生活富有意義,然後運用智慧與愛讓這樣的力量獲得最大 的發揮。而人本主義學家,如 Maslow 的階層需求論,告訴大家必須要先滿足基 本生存需求,才會有較上層之需求。並且,他認為人會透過自我實現來體驗人生 的意義。不過,如果要強調意義本身及其意涵,則非存在主義之重要性莫屬(葉 光輝譯,2005)。 存在主義源於哲學之觀點,其對於人類的存在與價值有創新於當下學說的看 法。約在十九世紀中期,存在主義的先驅,同時也是哲學大師-齊克果,以存在 先於本質的觀點告訴人們,個體應該去意識到自己是獨立存在這世上的個體。也 開啟後來的學者們開始對人、對生命有著更多的關注和解釋。May 認為生活的意 義產生,首先是以個體為中心,進而開始體會到自我意志,然後創造出自我的最 高價值,在這過程中,我們會感受到自己的自由意志和抉擇的能力(彭仁郁譯,

2010)。Yalom 在存在心理治療中提到人們出生即有存在焦慮(ontological anxiety)

或存在恐懼(existential dread),這迫使個體產生世界萬物全然毫無意義的感受, 所以人們必須在生命成長的過程中學會選擇,並體會在孤獨中覺察到自我,然後

(25)

15 的意義在於反應出現實生活中的情形,並尋求實踐自己的使命與任務,在這樣的 過程中,讓自我經歷到責任與選擇,真實地體會意義所在為何。他認為生命可由 下列三個途徑發現其意義,分別是創造價值(如工作創業、成家立業)、經驗價值 (體會愛與被尊重)以及態度價值(如面臨各種重要抉擇時之態度)。 從上述觀點而論,存在主義認為決定生活的意義並不在於生命之長短,而 是我們選擇以何種態度去面對生活本身。曾煥棠(2001)認為,人的存在不僅是 一種自然的現象,而且人會為自己賦予意義和價值。因此,如何引發每個人去對 自己的生活賦予意義就是關鍵所在。Frankl (1992)也提到,當人們開始了解自己 在世上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時,便會開始為自己的存在負起責任。他在集中營也發 現到,當人們在清楚自己生活的目的時,便可以承受住任何的煎熬

即使處在 最惡劣的環境中,一樣會有充分的機會去加深其生命意義。然則,世界上每個人 的生命經驗必有所不同,對生活的意義與目的也必然有所差異(吳秀碧、賀孝 銘、羅崇誠,2002;Frankl, 1992)。故雖然具有各式各樣關於有意義的生活之 研究,卻無法適用至每個人的生活上,在解讀上自然也會有所差異。這和 Seligman 後來提出的正向心理學之有意義的生活觀點,確有值得人們省思的相同之處 (Frankl, 1992; Steger et al., 2006)。Pattakos (2004)整理存在主義大師 Frankl 的概念 後,認為 Maslow 在晚年提出了和其相似的思想主軸,亦即需求階層理論是由需 求所決定的。而且,自我實現其實並非最高的需求,自我超越才是人類靈魂最高 的需求。這不僅是 Frankl 思想的體現,也和 Seligman 在長處與美德中所提之心 靈超越(transcendence)相符。在人們一步一步地滿足需求後,最終追求的就是自 我超越,為的就是追尋那看似虛無但卻充滿意義的自我實現,也就是希望讓生活 能更有意義(Seligman, 2002; Seligman & Csikszentmihalyi, 2000)。

然而,在上述不同理論的演進下,我們可以看出心理學已經開始從人的角度 出發去看待自己以及這世界的轉變。雖然目前並無任一理論能統合適用到每個人 的生活上,但是這些理論發展至此,卻也推動了另一項心理學的革命,也就是 Seligman 在 1998 年正式提倡之正向心理學所欲傳達的正向改革。他希望人們不

(26)

16 僅是要關心自己,同時也要學習正向看待世界,當中強調的就是正向思考與樂活 的精神。 二、正向心理學之有意義的生活探討 上述文獻提到了從過去對於有意義的生活之相關理論演進,本段將以正向心 理學的觀點對有意義的生活進行探討。 Seligman(2002)將有意義的生活定義如下:「當我們投身於比自身更大的組 織,並且充分運用長處與美德時,便會產生有意義的生活。」以正向心理學的觀 點來看,投入的生活和有意義的生活極具相關性。因為那些在生活中投入的活動 中,如果投入者本身沒有理由支持或是個人的意義浮現,是很難持續維持下去的。 其實,Yalom也提過類似的論點,他同樣關心生活中的意義,並且認為人們必須 要藉由投入生活才能獲得充分的意義感受(易之新譯,2003)。此外,Seligman 與Csikszentmihalyi(2000)相信有意義的生活會讓我們自己連結到一些比我們自 身更大的環境組織之上。在生活的任一種活動中,都可能對不同人代表著不同的 意義,因為這取決於每個人不同的認知與背景脈絡,有些人在他們的家庭和朋友 間找到意義,或是藉由去教堂、清真寺等地方而產生連結(Baumeister & Vohs, 2002)。幾乎毫無例外地,尋求個人有意義的生活並不會只來自單一來源,大多 從多樣且重疊的依附過程中才能獲得。然而,Seligman留下一些值得思索的問題, 那就是這些被他定位成必須投入比自身還要巨大的組織,這些組織可能包括宗教 性社群、生活的個人哲學、政治、環境或社會等組織團體,得視個體自行去定義 (Baumgardner & Crothers, 2009; Jorgensen & Nafstad, 2004)。因此,正向心理學並 未將某種特定的生活界定成有意義的生活。重點是如何在生活中找到更大或更有 意義的目標,然後將自己的長處與美德貢獻在其中,才會是一個有意義的生活。 如同其他心理學者一般,Seligman 也提到了高層次的心靈超越,指的是更深 的滿意度、承受力及人們認為的良好的生活。Frankl(1992)認為意義的重要性在 於,人們就是自己生活的意義創造者,我們會在最基本的生活中尋求意義。以正 向心理學的角度出發,生命其實也就是一種高素質的心理性存在(李新民、陳密

(27)

17 桃,2008)。簡單來說,一個有意義的生活對個人滿意度和健康來說,是非常重 要的基礎。反之亦然,一個無意義的生活,好像很容易伴隨著不開心以及情緒性 的壓力(Baumeister, 1991)。因為生命有限,所以人更應被鼓勵去用積極與正向的 態度面對,讓自己的生活富含意義。 接著,在Bretherton與Orner(2004)的研究中提到,在有意義的生活之後,隨 之而來的便是統合後複雜但完整的生命。它是奠基在前面幾個美好的生活形式之 上,並且加入它們的特徵。最終,一個完整圓滿的生命會一致性地經驗到過去和 未來的正向情緒,從愉悅中品嚐正向的感受,然後發展自身的長處去服務在那份 維持的意義感之上。這和Seligman(2002)所述之最佳功能(optimal functioning)是相 同的觀點。總之,對Seligman而言,完整的生命可以是個體在樂觀的方向上運用 自己的長處能力去服務於那些比自身更巨大的事物本身,最終會賦予自己一個有 意義的生活(Jorgensen & Nafstad, 2004)。

在生命中追尋有意義的生活,會引領我們邁入不同的層次,那是一種精神而 非物質的滿足與喜悅。無論是寬恕、感恩、同理,人們都希望能讓自己的生活踏 入意義的精神境界(Duckworth et al., 2005)。透過超越自我的奉獻,我們能使自己 的生命更加豐富。因為,有意義的生活是個只能體驗,卻難以言述的謎。只有當 我們真正體驗到它,讓每一刻都真切地活在當下,我們便是身處在那份生活意義 的核心之中(Seligman, 2002)。 上述關於有意義的生活之文獻,以及在正向心理學對於有意義的生活之觀點 中,各家學者提出的定義涵括甚廣,包含學者自身的生命經驗,如 Frankl(1992) 的集中營體驗,或是綜合當代社會環境背景後,所發展出的生活意義之內涵。其 實,追求有意義的生活始終是人類的一大重要課題。不論以科學的角度進行 實徵性研究或數據呈現,或是以質性研究之觀點進行訪談。上至神靈宗教 對人類生活意義的詮釋,下至哲學家以存在的角度批判人類生存的價值, 都突顯了人類在每個世代中追求意義之重要性,也正是一個全球性且跨文 化的重大議題。但是極少如 Seligman 等人在正向心理學中對不同的生活層次進

(28)

18 行探討,以更系統化的架構去做分類,並轉換成可具體且客觀觀察的形式以供人 評論,進而廣泛地應用至一般大眾的生活之中,作為檢視自我之參照。 目 前 有 意 義 的 生 活 之 議 題 與 大 學 生 的 生 活 和 心 理 健 康 有 關 聯 已 是 確 定的(吳秀碧等人,2002; 曾文志,2007)。然而,對大學生的生活而言, 有意義之內涵和因素皆未有統合性之研究以服眾。吳秀碧等人(2003)的研 究發現:對大學生而言,生活的意義是著重在生活,而非生存本身。然則這似乎 也意味著社會大環境的改變可能會對大學生在形成有意義生活的認知上有所影 響。對於這些處於青少年後期以及成年前期的大學生在發展上,和 Erickson 所提 及的發展性任務相互呼應,確實有其一定之重要性存在。目前台灣的大學生在有 意義的生活內涵上,無論是學業的精進、人際關係、自我能力探索甚至是自我實 現的需求等,都是相當重要的議題。並且,他們希望自己能讓生活結合快樂和意 義(曾文志,2007)。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對台灣的大學生而言,Seligman(2002) 所提及之有意義的生活在目前憂鬱傾向漸增的時代中,反而可能是最適合目前的 環境文化與背景之理論。在大學生追求快樂的途徑中,讓他們試著以正向角度找 出自己的長處並發揮之,而不是和心理疾患一般,只以 DSM-IV 之準則判定自己 是否達到生病之標準。或許,大學生們在尋找 Seligman 所謂真實的快樂的過程 中,也能發現這會是另一種證明自己存在的方式,並在過程中達成自我認同之功 效,這也是研究者進行本研究之重要動機。

貳、 心理幸福感與有意義的生活之相關

一、心理幸福感之意涵 心理幸福感的概念源自亞理斯多德所提出的完善論(eudaimonia),意思是人 類從行為中可得到最珍貴的部分,就是來自於發展自我終身的品性。因為 Ryff(1989)認為過去關於幸福感的研究總是圍繞在情緒的測量和滿意度的感受, 甚少強調正向心理功能的運作。所以,根據亞理斯多德的觀點,Ryff 主張心理幸

(29)

19

福感還需要往真善美繼續努力下去,也就是追求個人潛能之實現(Ryff & Keyes, 1995)。Ryan 與 Deci (2001)並去指出心理幸福感認定人會發揮自我潛能,以追求 更高層次的自我實現,並在過程中尋找個人對生命的意義。

後來,Ryff(1989)更具體去結合 Maslow 自我實現的概念、Rogers 的充分運 作、Jung 的個己化、Aloprt 的成長,以及 Erickson 的解決發展階段任務等概念, 並作出整合(Keyes & Magyar-Moe, 2003),歸結出一個心理幸福感的多元模型。 這六個不同構念分別是自主性(autonomy)、個人成長(personal growth)、環境掌控 感(environmental mastery)、生活目的(purpose in life)、與他人之正向關係(positive relations with others)和自我接納(self-acceptance)。這六個因素分別指出了個體在 努力邁向充實自我與尋找天賦能力時所面臨的挑戰,也代表了 Ryff 提出的心理 幸福感模式。以下研究者分別簡述此六因素之定義(Ryff, 1989; Ryff & Keyes, 1995): (一) 自主性:這是一種自我決定、獨立的狀態。具有自我規範,能夠抵抗社 會壓力,並根據自己的內在標準和價值觀引導評估自我及行為。 (二) 個人成長:個體可以感覺到持續性的發展和潛能的開發,並願意接受新 經驗,或能持續增加自我知識或效率等過程。 (三) 環境掌控感:覺得具有能力可以管理控制複雜的環境,或是能有效運用 週遭環境之機會選擇、創造適合自己生活的環境或社群。 (四) 生活目的:由個人的生活目標所形成,能夠保有目標和方向,對生活感 到有意義,並保持信念讓生活具有目的和方向。 (五) 與他人的正向關係:擁有溫暖、信任或親密關係等。不僅關心別人的福 祉,也可能兼具同理、關心和親密相處的能力。 (六) 自我接納:這是一種對自己的正向態度,努力使自我感覺更加良好的標 準之一,包括願意承認和接受自己的各方面,或對過去生活產生正向之情緒。 上述六個因素即為 Ryff(1989)提出的心理幸福感模式。她的觀點配合了人格 在分類上的優勢,並可以表達出個體在心理上持續發展的感受,也是人本主義學

(30)

20

家所謂自我實現的體現 (Ryff & Keyes, 1995)。簡言之,Ryff(1989)提出的心理幸 福感與過去學者所提到的主觀幸福感有極大的不同。她在其因素與題項內納入了 負向的部份,而不是單純以認知正向感受去評估幸福感的狀態。相較之下,心理 幸福感便顯得客觀許多,也更能貼近幸福感多元的樣貌。 二、心理幸福感之於有意義的生活 自 Ryff 與 Keyes(1995)的研究指出心理幸福感大致可分為自我接納、與他人 的正向關係、自主性、環境掌控感、生活目的、以及個人成長等六個因素後,由 於這些重要的正向心理機能和個人幸福感具有相當的關聯性,因此,有越來越多 的研究要探討幸福感與有意義的生活之相關。就 Seligman 的觀點,有意義的生 活是以超越快樂的個人成長與心理長處等概念去強調目標整合與個人潛能發展 的重要性(Steger et al., 2006)。而幸福感的內涵又和快樂經驗、生活滿意、與 他人的良好關係、有意義等內在感受有關。因此,我們可以推論,當人們覺得自 己擁有一個有意義的生活時,同時也會覺得自己是幸福的(施建彬、陸洛譯,1997)。 在正向心理學的架構下,美好的生活是由快樂和生活意義所構成(曾文志,2006a), 找出個人的特長並且發揮它才是幸福的生活(Seligman, 2002)。這些生活的意義包 括了宗教、靈性、人類美德、利他行為、分享生活中累積的智慧、自願加入服務 其他社群、貢獻時間和精力給值得的理由等。畢竟,找到生活中的目的,不論是 大或小,都是促進心理健康很重要的元素之一(Ryff & Keyes, 1995)。

Seligman(2002)認為真正的快樂應該是在於美德的展現,也就是去做值得做 的事情。加上心理幸福感並不只單純強調愉悅的程度,而是更強調意義與自我實 現的重要性。如果我們僅從單方面的快樂去定義有意義的生活,將無法真正去詮 釋心理幸福感的意義。Steger 等人(2006)認為心理幸福感除了會取決於個人的 生活態度與信念外,亦是引導人們追尋自我和成長的重大指標。在正向心理學中, 幸福感是建立個人長處的主要概念之一 (Vaillant, 2003)。許多研究都指出,有意 義的生活與心理幸福感可能會是兩個具有正相關的變項。在湯慧娟(2003)針對 老年人的研究中,就發現心理幸福感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具有正相關,而且當這

(31)

21 些老人的休閒涉入程度愈高時,心理幸福感的滿意程度就愈高。這表示,如果能 讓人們在生活中找到一些喜歡的活動去投入,就會讓生活幸福感提升,生活也會 變得更有意義。廖小雯(2009)的研究則是針對平均 20 歲左右的年輕人進行心 理幸福感的評估。她發現這些年輕人的自我認同狀態與心理幸福感有顯著相關, 自我認同狀態較佳者,心理幸福感也會比較高。研究者認為這可能與心理幸福感 的因素之一:生活目的有關聯。因為,當人們瞭解自己要追求什麼的時候,自然 會找到認同自己的地方,也會讓生活變得更有動力些。在國外的研究中, Mulders(2011)則是直接針對年輕人在生活中的意義和心理幸福感進行相關研究 與討論,他發現在心理幸福感與個體在生活中經驗到的意義感受,兩者間有頗高 的相關。由上述研究與文獻可發現,心理幸福感應該會和有意義生活的意涵彼此 相關。

參、 心流與有意義的生活之相關

一、心流之意涵 心 流 在 正 向 心 理 學 的 內 容 中 是 相 當 關 鍵 的 因 素 之 一 (Seligman & Csikszentmihalyi, 2000)。Csikszentmihalyi(1997)對心流的定義是:人在擁有明確 目標、具備立即回饋,而且挑戰與自身能力相當等情況下,注意力會開始凝聚, 當我們逐漸進入心無旁鶩狀態的時候,就是一種心流的展現。Csikszentmihalyi (1990)便提到心流其實是一種主觀的經驗,當個體沉浸於此種氛圍中時,會希望 可以延長身處在此狀態的經驗,也就是所謂的心流經驗(flow experience)。 Csikszentmihalyi 也曾形容心流隱含的意義其實就像許多人形容自己表現最傑出 的那個時刻,這種感覺正如運動員的巔峰狀態、藝術家和音樂家所說的靈思泉湧, 因為在心流的境界中,對此經驗的感受是大同小異的。簡單來說,心流就是一個 人完全沉浸於某種活動中,無視於其他事物存在的狀態,而這種經驗無需仰賴外 在報酬,其本身就會帶來莫大的喜悅,並能使人願意付出龐大的代價(陳秀娟譯,

(32)

22 1998)。 Csikszentmihalyi(1990)以自發性(autotelic)一詞去來描述心流帶給人內在報 酬的經驗。自發性這一詞,是源於兩個不同的希臘字組合而成。分別是 auto=self, telos=goal。從 Csikszentmihalyi 的觀點來看,將這兩個單字結合在一起後,就可 用來描述我們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去進行某些事情。 從心流的角度來看,心流其實是一種個人主觀的狀態。例如畫家沉浸於繪畫 中、作家沉思於撰寫文章等時候。當個體專注於自己有興趣的目標,且全然投入 之時,便是身處於心流之中,也就是正向心理學所謂的投入生活。當任務的挑戰 與你的能力旗鼓相當時,心流就會產生(Seligman, 2002)。然後,身在心流中的人, 便會對其所為之事全神貫注,並且完全沉浸於其中。其實,不論是運動、遊戲或 是其他可能產生心流的活動,都提供了目標以及回饋,幾乎所有心流活動都有一 個共通點,那就是心流會替人們帶來一種新的發現與創造感,它促使人們往更好 的表現努力,讓我們可以更貼近自己理想的目標(Csikszentmihalyi, 1997)。這些 因素都會提昇心流的發生頻率,也會影響人們進入心流的難易度。不過,正因為 我們幾乎可以在生活中任一活動找到心流的存在,所以,當我們參與在心流活動 之時,若因稍事分神或是過度挑戰而干擾了經驗本身,可能就會無法進入心流的 狀態(Nakamura & Csikszentmihalyi, 2009)。這也呼應了 Csikszentmihalyi(1990)提 到心流其實是一種主觀經驗的觀點,它並不是單純著墨在技巧的好與壞,而是一 種能夠影響個人經驗與品質的狀態。

對於心流的特徵,Csikszentmihalyi 提出九大因素述說各種進入心流之情形, 茲將這九大因素分別簡述如下 (Csikszentmihalyi, 1990, 1997; Jackson & Eklund, 2004):

(一)挑戰與技巧的平衡

活動之所以能帶來樂趣,仍取決於其複雜性。若要產生心流,個體所挑戰之 任務必須與其具備之能力產生平衡,或是具有更高一些之挑戰性,以避免淪於安 排過於簡單之活動。只有在兩者適配的情形下,個體才會發展更高層次之技巧以

(33)

23 克服挑戰,並帶給自己更大之樂趣。 (二)知行合一 當環境要求個體運用技巧面對挑戰時,其專注力會大幅提昇,而最佳經驗的 特質便會浮現。此時從事活動之個體會全神貫注、不假思索,幾乎是以自動自發 之狀態進行活動,甚至掩蓋了知覺,人與行動完全合為一體。 (三)清晰的目標 如果選擇的目標並不清楚,會使得個體無法從活動中發掘樂趣所在。當個體 在心流經驗中,才能知道自己的目標為何,進而有標準知道自己的處境是否還需 要做修改或協調。 (四)立即的回饋 在心流經驗中,個體會達到全然地投入,因為個體會有明確的目標,而且幾 乎能得到立即性的回饋,以得知自己做得好與不好。不過不同活動常有不同之回 饋方式,故回饋本身並非最重要,而是在於確認自己確實能夠成功達成目標,其 象徵意義勝過實質意義之價值。 (五)專注於手邊工作 這是一種全神貫注的感受,個體會在心流經驗中忘卻其餘不快之經驗,而專 注在手邊的工作。因為,當個體在心流狀態中,是不容許受到其餘不相干之資訊 所干擾或破壞的。 (六)掌控感 這是一種控制感,更精確地說,這是一種不需要時時擔心事情會失敗或失 控的感受。當個體處在心流狀態時,會出現自己能控制的可能感受,這也是心流 經驗中所重視的高度控制感。 (七)失去自我意識 當個體完全投入某心流活動時,便無餘力考量其他刺激。於此階段,個體會 在知覺中消失自我的感受,也就是渾然忘我的境界。好像一切都變得如此自然而 然且自動自發地完成了任務,當感覺處在最佳狀態時,這種感受會讓個體更加專

(34)

24 注,把其他無關之事擱在一旁,全然地投入。 (八)時間感的扭曲 個體可能會在心流經驗時發現到當下的時間感似乎和平常不同。可能數小時 的過程被認為只有數分鐘,或者相反。簡單說,傳統時間的計量和標示對心流狀 態中所感受到的時間幾乎是沒有關聯的。 (九)自發性的經驗 因為心流經驗中,活動本身就是最大的報酬,無須假手外力介入。這是一種 自成目標的經驗,因為個體不追求未來的報酬,活動本身就是最大的回饋,所以 產生了從事此心流活動後,會有相當值得的感受。 從 Csikszentmihalyi(1997)提出心流經驗的九個因素之主要特徵可知,當個體 進入心流經驗當中時,個體會集中注意力,或可說是到達心無旁騖、渾然忘我之 境界,甚至會有時間感自我意識與平常不同或者消散等情形。而進入心流狀態是 仰賴其知覺到的行動力與行動機會建立的平衡之上,如圖 2-2-1。如果挑戰超越 技巧許多,個體就會落入焦慮的狀態。反之,若是技巧凌駕於挑戰很多,個體就 會傾向於無聊的狀態。在過與不及都不恰當之情形下,說明了在心流狀態中,個 體在主觀狀態的轉換以及對環境變化的關係之回饋應保有一種微妙的平衡,才能 夠真切地體會到心流之喜樂。

(35)

25

圖 2-2-1 挑戰與技巧的平衡。

翻譯自“ Flow theory and research. In S. J. Lopez & C. R. Snyder (Eds.),” by J. Nakamura, and M. Csikszentmihalyi, 2009, Oxford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196. 二、心流與有意義的生活之相關 根據上述心流之定義,Seligman 與 Csikszentmihalyi(2000)表示,如果每天工 作都能讓自己的長處得到展現,就會讓原本枯燥乏味的工作充滿活力。因為,當 我們打從心中願意去做時,將會帶給自己很大的滿足。而且,當人們的基本需求 滿足後,工作的薪資或報酬就不見得會是影響選擇工作的首要因素了,而是去考 慮更多自己賦予這份工作的意義(Seligman, 2002)。其實,心流很重要的用途之一, 是用來探索個人的最佳經驗,並且被正向心理學特別用來強調正向的經驗 (Csikszentmihalyi, Abuhamdeh, & Nakamura, 2005)。在正向心理學的理論裡,有 意義的生活是指個體發揮自身的長處美德,然後投身至比滿足自身更大的組織之 上。然而,一個人若在工作上能完成與自己能力相當的任務,不僅會增加參與感, 焦慮 行 為 機 會 ( 挑 戰 ) 心流活動 (玩樂、創造力) 無聊 行為能力(技巧)

(36)

26 對其本身及所屬組織也都會有貢獻。即使工作原本沒有要求到的層面,我們也可 能在心流中去設定明確的目標並挑戰,達到一個忘我的境界。在這樣的過程中, 我們可能會承擔更多的責任,例如主動為組織尋求並創造更多有益的資源等(陳 秀娟譯,1998)。當一個人決心去完成一個有些挑戰性的目標之時,所有其他的 目標都會是為了這個大目標而存在,然後就會投入自己所有的能量去培養為了達 成這目標需具備的技巧,這就和 Seligman(2002)對投入的生活與美好的生活所描 述的意涵相近:當人們投入在生活中的時候,本質就已經達到了一個美好的生 活。 研究者在測量心流的相關研究中,發現心流經常被應用在運動、休閒活動, 或是學習經驗等相關領域。Asakawa(2004)曾對日本的大學生以經驗抽樣法 (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 ESM) 進行研究後,發現自發性傾向較高的人會覺 得在任務中的挑戰勝過了自己具備的技巧,但這會讓他們往更好的目標邁進。其 他與心流相關的研究結果也和正向心理學的理念相符:一個優質的心流經驗確實 會提昇個體的幸福感。當挑戰與技巧愈接近平衡時,愈能夠引發人們的心流經驗, 並帶給人們愉悅和滿足的感覺(徐喬涵、林怡臻,2010)。賴筱嵐(2007)的研 究也發現,當人們的心流體驗越強烈時,其所加入活動的效益也愈容易提高。郭 肇元(2003)則在其研究中發現心流經驗與身心健康存有正相關。這些研究都顯 示心流會幫助人們在生活上過得更充實,也更有方向。和 Csikszentmihalyi(1990) 的研究相呼應的是:Csikszentmihalyi 認為,較易經歷心流經驗者相較於較少有 心流經驗的人,較容易對生活感到充實與滿意,也比較常感覺到快樂。而且,個 體在心流狀態下的行動和感受會讓整體蔚為和諧,並且在人生的不同面向也會相 互牽連。不論過去、現在或未來,人們從事的各種活動都可以深具意義,在心流 的狀態下,一個人的生活也就能產生意義了(Csikszentmihalyi, 1997)。 綜上而論,各領域的研究確立了心流狀態在橫跨不同領域的活動中是如此的 普遍。因此,心流並非特定的能力,而是每個人都能夠經驗的一種精神狀態。它 讓人們有權力為自己設立目標,就是一種投入生活的表現。在正向心理學的觀點

(37)

27 中,Seligman(2002)想向世人傳達的觀念是幫助人們可以用較正向樂觀的角度去 看待這世界,然後在不斷成長的經驗中去學習尋找那份屬於自己的快樂、幸福和 意義。對心流而言,Peterson、Park 與 Seligman(2005)表示人們會透過愉悅或是 心流的經驗讓自己對生活的感受更具意義,然後就會更努力往真實快樂的方向邁 進。此外,Nakamura 與 Csikszentmihalyi(2009)認為我們可以藉由過去的歷史經 驗、人際互動等連結,發現許多可以被人們賦予伴隨意義且引人入勝的活動。而 這些正是心流對生活影響力的展現。 綜合上述研究與理論,研究者認為心流傾向的程度不只會影響愉悅或是投入 的生活,同時也和有意義的生活之間具有正相關。因此,心流在正向心理學中的 三種生活,都是值得被提倡的。我們的目標並非直接去促進心流,而是幫助人們 看到自己會享受在其中的活動有哪些,然後去投入自己的心力於精進這些活動的 工作上,讓生活不只有充實愉悅,更是一個極具意義的存在。

(38)

28

第三節 有意義的生活量表編製

壹、

相關測量工具

過去最被廣為使用的測量生活意義的工具大多是以生活目的量表(purpose in life test)為主。這個量表是由 Crumbaugh 與 Maholock(1964)所編製的 20 題版本 之自陳式測驗工具。然而當代的環境背景已和四十年後的今日世界不可同日而語, 而且評估生活的目的並不等於評估生活的有意義程度,故研究者認為現代應重新 發展適合且驗證良好之測量有意義生活的研究工具,以利實務工作之參考。 過去正向心理學的學者們認為在不同環境背景下成長的個體,在追尋有意 義的生活上是相當個人化且具有其獨特性。因此在發展測驗初期,當時測量意義 的過程經常是以開放式的方法作為主要評估方式。例如 McAdams 及其同事透過 訪談的方式要求參與者以「彷彿是一本書」讓參與者去思考他們的生活經驗,包 括不同時期的高潮、低潮和轉折點等。另一種測量意義的方式則是以書面的敘事 方向為主,讓參與者書寫或述說他們的顛峰時刻(highest moments)之創傷或奮鬥 的生活經驗,但這些仍有待更多的研究進一步證實其效度(Duckworth et al., 2005)。 鑒於較少有測驗工具以有意義的生活作為測量主體,研究者整理了相關工 具 如 下 , 包 括 : Steger 等 人 ( 2006 ) 編 製 的 生 活 意 義 量 表 (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 MLQ)以及 Morgan 與 Farsides(2009b)的有意義生活量表。其中, Steger 等人(2006)的生活意義量表目前被放在真實的快樂的網站上供使用者施 測,並提供分數給受試者做對照。該量表的題項僅有 10 題,因素部分則是以「意 義的追尋」(search for meaning, MLQ-S)和「存在的意義」(presence of meaning, MLQ)作為構成 MLM 的二大因素,並認為生活的意義是來自人們認為自己在生 活中的感知程度與重要性。實徵性的研究結果也指出,女性在「存在的意義」上 得分顯著比男性還要高(Steger et al., 2006),這顯示不同性別在生活意義上的感受 是達到顯著差異的。

數據

圖 2-2-1  挑戰與技巧的平衡。
圖 3-5-1  大學生有意義的生活預試原始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
圖 3-5-3  心理幸福感預試原始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
圖 3-5-4 心理幸福感量表新增方法效應後之 40 題模式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pleasant life, the meaningful life is beyond the good life.”..

The second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develop a theoretically choosing model of university students when choosing a dormitory based upon thorough familiarity with

Abstract -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applying TRIZ theory to construct the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GSCM) strategies for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t hotel.. Based on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applying TRIZ theory to construct the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GSCM) strategies for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t hotel1. Based on th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if providing consumers with a general dietary guidance or impose a cash punishment policy on customers for not finishing their food on

Based on the above concep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local residents’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s tourism development, whom have little or no

Therefore, this study intends to combine the discussion method with the 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 of Zuvio IRS for flipped teaching in the course "Introduction to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hospital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also determine the modera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