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北宋道士陳景元身心修煉思想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北宋道士陳景元身心修煉思想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5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一○五學年度 博士學位論文. 政 治 大. 立 北宋道士陳景元身心修煉思想研究. ‧ 國. 學. A Study on Daoist Priest Chen Jing Yuan’s Practice of Balancing the Mind and Body.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指導教授:鄭燦山教授 研究生:方諾 Francis Charles Falzarano 中華民國一○六年六月.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致謝 我在 2007 年的二月來到了台灣,而除了其中的一年,直到現在為止,台灣都是我 的家。而在這十年多的過程當中,一直不間斷地在學習。無論是學習語言、思想、生 活⋯等,都仰仗著其他人的幫忙和協助,一個人是不可能單獨完成如此的成就。我在台 灣之期間中,有著無數人們協助過我,真是要道謝台灣的文化以及環境,養成這麼多 願意這麼熱情的幫忙我的人才。 首先,要感謝我博士班之時,上過的課程裡的各位老師:陳逢源教授、江淑君教 授,王基倫教授、劉述先教授、尉天驄教授、林啟屏教授、何信全教授、王志楣教 授。讓我能夠獲得對於中國的歷史、思想和文學有這麼些深入的理解。 學術上有極多同學幫我翻閱論文和修正論文。這是一個很耗精神和時間的一件事 情,所以我只能由衷地感謝這些人。感謝陳亞彤同學花時間幫我修正論文。感謝謝博 霖同學給我的建議和評論,如果沒有他的用心,我的學術或許不會有這麼大的進步。 感謝許從聖同學,花這麼多時間修正我的論文。感謝林慈涵、朱恩濨,余淑慧、謝昀 儒,高譽庭等等所有幫助我修正過論文的同學。感謝李豐楙教授,在一開始即耗費時 間與我討論我論文的方向。感謝康自強同學這麼細心的幫我修正我單篇以及學位論 文。特別感謝慈蔡錦寬同學,這麼用心的修正我的論文,和關心我。特別要感謝竇敏 慧同學特地和我見面,非常用心得修正我的論文。真是群很珍貴的朋友。也特別感謝 曾暐傑同學,謝謝他花這麼多時間在回答我無數個問題和修正我的論文。還願意和我 與我家人合照,真是個難得的回憶。特別感謝林玲宇同學,玲宇非常用心的協助我處 理任何問題。她在工作上的服務態度和精神是非常值得佩服的。我真是很幸運有機會 遇到這種人。如果沒有這些人的幫忙,我的論文的品質會和現在差很多,甚至我也可 能無法畢業。 道謝口試的四位委員:賴賢宗、陳睿宏、謝世維和蔡振豐,這麼用心地看我的論 文和提出建議。真是對我的論文有大的幫助,以及我寫作的技巧。 要和鄭燦山老師道謝,願意收我為學生。收一個外籍生的學生會比較困難,不僅 會有稍微語言上的溝通問題,也在寫作上會需要更多個幫忙。所以要特別道謝老師指 導我,協助我能夠完成我在台灣的目的,終於得到博士的學位。也感謝老師在課堂上 介紹道教,讓我學到很可貴的智慧。如果沒有上老師的課,我應該寫不出這篇論文。 要特別感謝我在世界上,可能最好的朋友,吳盈盈學姊。吳盈盈不但在我們一起 念碩士時候,花非常多時間和精神與我一起修正論文,而且到了博士後,到她已經忙 著工作之時,還甘願地在各方面來幫忙我。這是一種不可思議的精神。一個人人值得 佩服的服務精神和熱情。真是我一個非常重要、珍貴和永遠無法代替的朋友。言不盡 我對她的感恩。 要由衷地感謝李老師。如果沒有李老師在生活上、健康上、思想上、智慧上等等 地各方面上的指導,我在這輩子無法開通我的心,而有「生活」的可能性。一切的一 切,大恩不及言謝。 Last but not least, I have to thank my family. Thanks to my parents for being accepting of me living thousands of miles away, making my time away from home easy on me as possible and at the same time respecting all the decisions I have made. For putting in the time and effort into raising me the right way and giving me all the opportunity I needed to do what I wanted to do in life. Words cannot express the gratitude I have towards my parents. Thank you to my brothers and sisters, who have always been supportive of me and are not only great siblings but also friends..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4) Thank you to my family members as well as Aunt Joyce, for taking that long trip to come visit me in Taiwan. It was my honor to be your tour guide..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7) 提要 陳景元(1035 宋仁宗景祐元年—1094 哲宗紹聖元年)為北宋著名的陳摶學派內丹 道士,他的著作具有非常豐富的思想內涵。本研究著重於陳景元的身心修煉,運用 「以經解經」為研究方法,而非從思想史的角度切入,能仔細地研究陳景元的思想脈 絡,得以補充前輩學者的論點,推論出陳景元的思想體系各處的內丹特質之研究結 果。因此在闡述道論及心論後,本文將著重歸納陳景元內丹核心的精、氣、神。 道論主要解釋道德之體用說法,說明陳景元如何通過道德解釋宇宙的生成,以及其 與他的身心修煉的關係。同時也解釋了仁義禮樂與修煉五臟之氣的關係,描述陳景元如 何從一個道士的角度解釋道論與道德,外在的行為和體內修煉之關係,及其與身心修煉 的關聯。 其次,本文說明心的概念,以靈府、靈台、性、思慮等解說陳景元的心論內容。 說明陳景元如何解釋性,和個人偏心的原因。討論陳景元心論的架構,和如何使心不 散佚能量。然而,陳述達到心不散佚能量的運行,包含的性命雙修理念。 既明白修心為首要目的,也了解到透過修身才能達到其目標。而陳景元修身方法 的一個關鍵是「精」。本文解釋陳景元的精與萬物生成的關係。文中描述腎中之精與 其身心修煉的關係,能補充及鍊養身體的各種部位,如關節、韌帶等,此對心靈修煉 的影響及協助。 「精」為一切的原質,而「氣」為一切的內容。說明元氣、純陽、純陰、魂魄、天 地之氣、清濁等乃是宇宙變化的原因及方法,以及調和「氣」在陳景元身心修煉關鍵 位置。將探討如何讓天地之氣能通於身心而達到沖和的修煉論,及陳景元的氣論與情 緒的關係等的各個方面的聯繫。 「氣」為變化的內容,而「神」是道之作用,說明五臟之神、神鬼神帝、神明、神 與精、神與心、神與魂魄、神與玄等的思想理念。闡明神與萬物生死變化之關係,而 此變化的能量與心靈中能力的聯繫。描寫透過身心修煉調和身心之平衡,達到精氣神 之養神、鍊形、養氣工夫論。 總和來說,本研究解釋陳景元的精、氣、神的身心修煉,說明陳景元道的內容, 與入道的工夫論,詮釋陳景元的道論、心論、氣論、養氣、煉形、養神的精氣神內丹 身心修煉的思想。.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關鍵詞:陳景元,身心修煉,內丹,精氣神、養神、鍊形. v.

(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9) Abstract Chen Jing Yuan (1035-1094) is a renowned inner alchemic Doaist priest who lived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and his works are rich with substance. In this paper I primarily discuss Chen Jing Yuan’s practice of balancing the mind and body through using Chen Jing Yuan’s works to analyze his thought system rather than a historical approach to the subject. In this way, on the shoulders of past scholars, this paper delves deeper into the thought of Chen Jing Yuan and its inner alchemic properties, providing a more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his though. In light of the fact that Chen Jing Yuan in an inn alchemic Doaist priest, this paper’s chapter thus focus on the nucleus of inner alchemic thought or “Jing”, “Qi” “Shen”.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DaoDe” in Chen Jing Yuan’s thought system. Analyzing how from “DaoDe” this world comes into to being and through “DaoDe” one then can thus return to this beginning. This is done through practice and balancing the mind and heart. In balancing the mind and heart, one must balance the flow of energy through the five organs, and this chapter also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rgans and the “five virtues”. Nex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ind through the concepts of “Ling-Fu”, “Ling-Tai”, one’s “Nature” and thought and how thought becomes to be. Thus analyzing how thought affects one’s body and how one through practice one can prevent thought from blocking the flow of energy. This is the major focus of Chen Jung Yuan’s practice. Even though the mind is the main focus of practice, the body must also simultaneously be improved for one to return to “Dao”. 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essence of the body (sperm and eggs), and how this essence is also simultaneously the essence of everything. So 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role of the essence or “Jing” in Chen Jing Yuan’s practice, thus discussing this practic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and its effects on the joints, organs, digestion etc. So “Jing” is the essence of all things and “Qi” is the substance of all things. This paper thus sheds light on the concepts on the difference concepts associated with “Qi” in Chen Jing Yuan’s thought. Shedding light on how if one improves the digestion of nutrition from food and absorption of energy from the air the energy within the body thus attains its natural flow, thus becoming in tune with change. “Qi” is the substance and energy of all things and “Shen” is the main principle of balance in chang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ifferent concepts associated with “Shen” in Chen Jing Yuan’s thought and discusses how this balance acts in the creation of things. Also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one cultivates “Shen”, thus through this balanc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nd and the body and becoming one with change. This paper thus discusses how one attains balance in and balance between the mind and body and how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inner alchemic Daoism this balance is actualized and “JingQiShen” is attained..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Keywords: Chen Jing Yuan, Inner Alchemy, JingQiShen, Daoism.

(1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1) 目錄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文獻回顧 .................................................................................................................... 1 一、陳景元之著作 ................................................................................................................ 1 二、近代文獻 ........................................................................................................................ 1 第二節、研究取向與動機........................................................................................................ 6 一、陳景元思想的文獻問題 ............................................................................................... 6 二、重玄派與陳景元思想關係 ........................................................................................... 9 第三節、本文章節大要 .......................................................................................................... 15 一、本文架構的思想基礎 ................................................................................................. 15. 政 治 大 第二章、時代背景 ...................................................................................................................... 19 立 第一節、政治、經濟與文化情形 ......................................................................................... 19 二、章節架構 ...................................................................................................................... 16. ‧ 國. 學. 第二節、北宋三教合一的時代背景 ..................................................................................... 20 第三節、三教之間交流 .......................................................................................................... 22. ‧. 第四節、北宋內丹與外丹的發展關係 ................................................................................. 24 第五節、陳景元與三教之關係 ............................................................................................. 26. y. Nat. sit. 第三章、道論............................................................................................................................... 29. er. io. 第一節、宇宙論 ...................................................................................................................... 29. al. 一、道通於一切 .................................................................................................................. 29. n. v i n 二、道與德的關係 .............................................................................................................. 30 Ch U i e h n gc 第二節、人體觀 ...................................................................................................................... 32. 一、人體之描述及人體與境界之具體連結 .................................................................... 32 二、常名與非常名 .............................................................................................................. 35 第三節、治身與治國 .............................................................................................................. 37 一、丹道修煉的詮釋 .......................................................................................................... 37 二、通天地萬物變化之工夫 ............................................................................................. 41 三、治國之道德 .................................................................................................................. 45 第四節、小結 .......................................................................................................................... 53 第四章、心──精神的主體...................................................................................................... 55 第一節、萬物本性於自然變化──性說............................................................................. 55 第二節、心靈 .......................................................................................................................... 61. i.

(12) 一、心為靈府與靈臺 .......................................................................................................... 61 二、修煉靈臺之障礙 .......................................................................................................... 66 第三節、思慮 .......................................................................................................................... 67 一、神變化為思維 .............................................................................................................. 67 二、思維產生之原因 .......................................................................................................... 70 三、心思妄想而生萬慮...................................................................................................... 71 四、聖人之思慮及其用...................................................................................................... 73 第四節、小結 .......................................................................................................................... 76 第五章、精──一切的原質...................................................................................................... 79 第一節、「純精」為一切的原質 ......................................................................................... 79 第二節、精為命之門 .............................................................................................................. 82. 治 政 大 一、赤子通真精之氣與其修練工夫 ................................................................................. 84 立 ............................................................................................. 85 二、不動心而體會一切之理. 第三節、煉養真精之氣 .......................................................................................................... 84. ‧ 國. 學. 三、沖氣以為和,形精不虧 ............................................................................................. 87 四、 形全精復,與造化為一 ............................................................................................ 88. ‧. 第四節、小結 .......................................................................................................................... 90 第六章、氣──「器」的內涵 ................................................................................................. 91. Nat. sit. y. 第一節、 天地萬物之元氣 .................................................................................................... 91. io. er. 一、 元氣與道之體 ............................................................................................................. 91 二、元氣與一切生成關係的描述 ..................................................................................... 92. n. al. Ch. i n U. v. 三、元氣與治身治國修煉 ................................................................................................. 93. engchi. 四、天地之氣:天清氣、地濁質、人和 ........................................................................ 94 第二節、一切的兩邊──陰陽 ............................................................................................. 95 一、純陰純陽 ...................................................................................................................... 95 二、通天地、魂魄與鍊形的目的 ..................................................................................... 96 三、調和陰陽的鬼神──魂魄 ......................................................................................... 99 第三節、陰陽融合之沖和氣 ............................................................................................... 100 一、 專任沖和氣之境界 .................................................................................................. 101 二、以和氣為用的工夫.................................................................................................... 102 第四節、小結 ........................................................................................................................ 105 第七章、神──道之作用 ........................................................................................................ 107 第一節、陰陽不測為神 ........................................................................................................ 107 第二節、神之又神為「重玄」 ........................................................................................... 109 ii.

(13) 一、玄與神的關係 ............................................................................................................ 109 二、神之又神與陳摶思想關係 ....................................................................................... 112 第三節、神化天地──神鬼、神帝、神明 ...................................................................... 114 一、神鬼、神帝、生天、生地 ....................................................................................... 114 二、神明與宇宙生成的關係 ........................................................................................... 116 第四節、神生物到丹道入妙之養神修煉........................................................................... 117 第五節: 精氣神之養神丹道工夫 ...................................................................................... 120 一、神明的體會 ................................................................................................................ 120 二、煉養五臟之神的工夫 ............................................................................................... 121 三、守保神氣與一切合一之境界 ................................................................................... 122 四、天地及魂魄與養神之關係 ....................................................................................... 124. 治 政 大 第八章、結論............................................................................................................................. 129 立 參考書目 ..................................................................................................................................... 133 第六節、小結 ........................................................................................................................ 127.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i. i n U. v.

(1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5)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文獻回顧 一、陳景元之著作 陳景元各著作成書先後順序,爲《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43 歲)、《沖虛 至德真經釋文》(45 歲)、《道德經注》 (51 歲)、《莊子注》、《西昇經集註》(59 歲)、《上清大洞真經玉訣音義》(59 歲)、《南華真經章句音義》(60 歲)。 陳景元主要著作集中在兩部書,其中一部是《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十卷,今存 《道藏》第十三冊。根據蒙文通之說法《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曾有兩個版本,第一 版本成書於仁宗至和二年(1055),命名為:《纂微》,第二個版本在刪改前的基礎上而 成書於宇熙五年(1072)。陳景元的《莊子注》為是他第二部現存較完成的主要著作。蒙 文通認爲按《南華真經章句音義敘》所言,書中應有《章句》和《章義》二部分,然 今本《章句》後無《章義》,所以褚伯秀所引疑爲《章義》。陳景元《元始無量度人 上品妙經四注》一書是集齊之嚴東、唐之道士薛幽棲、李少微與成玄英四家註疏《度 人經》之內容,刪去重復,精選密義而成。《例子沖虛至德真經釋文》是陳景元補遺 《例子》之書本。《西升經集注》是陳景元集華陽韋處玄、句曲徐道邈、沖玄子、任 真子李榮、劉仁會五家注釋而成。《上清大洞真經玉訣音義》是陳景元一字一句詳細 考校之書,重點在於考證校訂,少有思想上的開展與發揮。 是故,本文以陳景元的老莊注為主要討論的文本,而不探討其他著作。.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二、近代文獻. n. al. er. io. 盧國龍著:〈論陳景元道家學術〉與〈論陳景元《莊子注》的思想主旨〉。盧國 龍在論陳景元的道教思想研究繼承蒙文通對陳景元的說法,認為陳景元是屬於宋代的 重玄派,而這個說法為他的思想的基礎。盧國龍進一步的解釋其點說明因為陳景元的 思想關鍵是「重玄」的概念,所以陳摶派是屬於重玄派,或者有被重玄派影響說:. Ch. engchi. i n U. v. 「重玄」宗旨得自張無夢傳授,張無夢則師事陳摶。據《以鑒》卷四十八載,張 無夢學窮《易》《老》,嘗隱華山,與種放劉海蟾結爲方外友,師事陳摶,無夢 「多得微旨」,蓋三人却師而傳授啓發卻各有所重。種放傳《易》圖,劉海蟾 傳内丹,張無夢雖亦涉於内丹之學,但因本好《易》《老》,所以於玄微義旨 上更現突出。1 此觀點指出陳摶學派繼承隋唐重玄學,並提出「明體達用」之說法,認為「明體」是 個通過哲學思辨,解說造化的元理;「達用」則是其原理的運用。這分成無為與道 德、仁義禮的兩個部分。說明道與德之間的體用關係。. 1. 盧國龍,〈論陳景元道家學術〉《道家文化研究》第 19 輯,(北京:生活,讀書,三聯書店,2002 年, 六月。),頁 362。 1.

(16) 對於陳景元的莊子思想,盧國龍使用「中正」來詮釋,也討論陳景元的莊子詮釋 與歷代學者的差異,而最終認為陳氏與王安石最接近,並說明陳景元將天理與人事作 為對應的基本範疇。「天理」是為對待具象萬殊之人事的一種原則,和貫穿於刑名禮 法立之本;是以君王必須中正而讓人民自發展。君主自守簡易樸素,不以集權干擾社 會,而社會能達到和諧。2 劉固盛著:〈論陳景元對《老子》思想的詮釋與發揮〉。劉固盛主要用「道氣」 及人性等概念來討論陳景元的老子學說。認為這道氣的說法,是繼承重玄學派的「道 氣」理念。在心性論上,討論因為人稟受氣之不同,就有不同之性。因此認為陳景元 對二程有很大的影響及建構他們思想的作用。 李遠國著:〈論宋代重玄學的三大特徵──以陳摶、陳景元為中心〉。李遠國也 將陳景元視為是繼承隋唐重玄於宋代,也覺得陳摶派與隋唐重玄有關係。李遠國解釋 其繼承隋唐重玄在宋代有三個大特徵。一個是以儒入道──《易》、《老》相通之特 徵。也是「明體達用」的道為體德為用。以此改造重玄學的「思辨學風」。第二個特 徵是以佛入道──禪、老互融。認為陳景元以禪學之空觀解《老》。第三個特徵是以 丹解《老》──形、神具妙。認為陳景元主張的工夫,其核心內容仍是清靜無為,而 無為為用。 李佳諭著:《陳景元莊子思想研究》。以下是李佳諭詮釋陳景元的思想基礎:.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陳氏在注《老》時的重玄色彩在注《莊子》並不明顯,這是因為他在注《莊》 時的詮釋方式,已由重玄轉為以明體達用之學,所謂的中正為宗,其實尌是一 種明體達用之學的展現,以聖人具有修養及治國的雙重意義體現。此外,陳景 元的人性論既繼承老、莊真性的看法,又開展出以稟氣清濁論性的方式,開宋 明理學論性之先河。在陳景元的養生論中,則涵有道教的內丹之學。3. y. Nat. sit. n. al. er. io. 認為張無夢得陳摶微旨,繼承了陳摶的內丹術,以易,老作為內丹修煉的基礎,並將 老莊的深旨傳給陳景元。認為陳摶的學說從「有無」問題,轉出明體達用之學,這種 學術傾向,最後傳給了陳景元。再引用陳景元老子注之開題,所謂:「此經以重淵為 宗,自然為體,道德為用,其要在乎治身、治國。」認為陳景元的對老子的看法,重 玄的歸向,著眼於治身與治國之上。也從陳摶到陳景元,隋唐重玄學的色彩越來越 淡,在陳摶的思想中,往往轉化佛家的概念解釋義理,而在陳景元的作品中,此一特 色不明顯。 再者,李佳諭認為「謙德化下,下皆化而為謙退也。故聖人常以虛為身,以無為 心,心形既空,物孰與爭」中「空」的使用,就是陳景元注中具有佛教色彩的證據。 而其從道論來討論陳景元詮以陰陽,並標示「神」的存在,使陰陽能變化漠測,變化 漠測是使道能生化萬物的關鍵。並由此闡述仁義禮智等為道的作用,即所謂的「可 道」。「常道」的內涵是自然,能自己如此,變化無窮,與物接而不因於物,不能以 知識、語言求之,又化育萬物,看似沒有作用的作用,才能稱做常道,而可道是道的 顯。「可道」可彰顯而傳於人,「常道」之「道」則自然而然,不可接受,就兩者有 名言的問題等,要用需靈明覺之心體會。. Ch. engchi. 2. i n U. v. 盧國龍,〈論陳景元《莊子注》的思想主旨〉《道家文化研究》第 19 輯,(北京:生活,讀書,三聯書 店,2002 年,六月。)頁 392。 3 李佳諭:《陳景元莊子思想研究》,國立嘉義大學,2009 年,摘要。 2.

(17) 李佳諭也解釋陳景元的宇宙論言:道與氣之關係,即是體與用等。道生元氣,元 氣生萬物。渾然一體之氣從太初產生,雖已產生但是沒有迹。有形迹後,就屬於元 氣。萬物稟受元氣而生叫做德,在元氣下落還未有徵兆在萬物有之上時,已有清濁之 分,元氣運動無有間斷稱為命。陰氣陽氣一動一靜激盪,物生而理成,稱為形,形體 保合精神,各有視聽自然法則,稱為性。就是強調道之獨化性,而氣之存在居中連接 道與物。道堤共原理原則,實質生化透過氣之聚散離合發展,順此道為宗主,順物自 然,故發展出自生獨化。 接著,李佳諭解釋體道的境界。她認為聖人境界之重點是在人的精神不受到外在 世界的約束,能自由自在的與自然並行,能自治,就是不以外力強勢於物上,使物順 其本然之性自生,自成自長,而是物我合一境界等。由此便可進一步在修養論中描述 人性。陳景元有從現實人性的呈現來說,非就先天之性立論,由於元氣有恬淡、中 庸、鐲濁辱之別,故現實中人性有善良、普通、邪惡之別。陳景元的人性論,有先天 與後天之別──先天之性由天受,屬於純粹真樸的;後天之性受到稟氣不同而有不同 的區別,此為李佳諭認為陳景元理論的成聖根据。 也就是說,先天的性不會被外在的因素有所損害,而此先天之性即為成聖的根 據。是以修養的方法可分為後天與先天的性,在修養的方法上是「先天之性因受物 累,所以遣物累便能復返本真」,而對後天的性而言「透過外天下、外死生等進程, 方可體道」是以「忘」為中心的工夫修養論。 李佳諭認為陳景元的養生論源自於對生命的探求。解釋氣、形、神的範疇。解釋 氣是生命、生死的根本。形就是萬物展現各自的生命情態。神內在於形之中,是生命 的主宰。李佳諭說明神需透過形表現出來,而精可溝通形、神。也描寫精與神常連在 一起使用表示精神,而且神單獨出現表示精神。反而形神的關係,是養生問題探究的 核心。李佳諭也探討陳景元的政治思想。描述陳景元至德之世的特色就是君雖有位, 卻不會使人民感覺到君王的統治力量,順民自然之性,使人人都能安其性。也說明陳 氏的政治思想,實爲其道論的實踐,陳氏將遭分成常道與可道,常道代表的是天理, 可道代表的是人事的明體達用之學。李佳諭也認為陳景元的思想特色是個儒道兼用道 德論,而自然或名教都是道的一部分。 隋思喜著:《三教關系視野中的陳景元思想研究》。此書為目前最為完整的陳景 元研究著作。雖然其核心思想類似前輩學者的著作,皆以陳景元為繼承隋唐重玄學的 代表人物,但是他在陳景元丹道思想卻有突破性的貢獻。 而在本文寫作之前,隋思喜的《三教關系視野中的陳景元思想研究》可說是陳景 元的精氣神思想最完善的著作;而本文在其著作基礎上,企圖更進一步對於陳景元研 究的發展及論述。職是之故,本書的重點與大多更早期的著作對照,可見與李遠國、 劉固盛、盧國龍等的研究方法一致。援用其方法來討論陳景元的思想內容及影響。因 此在其文本中,隋思喜援引的文獻所提出的論點非常的豐富。隋思喜完整的敘述陳景 元的經歷,根據及採用歷史文獻來說明陳景元的生平,對於陳景元的生平歷程提供一 個清楚且可信的依據。(因此,本文不再討論陳景元的經歷,而注重在陳景元的道士身 分)。下文,先討論隋思喜的道論內容。 隋思喜道論篇章名為「道、理、氣、物──道論思想之詮釋」。隋思喜與之前學 者的思想一致,引用「明體達用」之學來詮釋陳景元體用的思想,認為「體用冥一」 為陳景元道論的宗旨。而此體用之學的說法,也反映一種重玄的思維,可推出隋思喜 是以重玄來詮釋道。隋思喜在論述中會提出多種不同的援引。在論述道論之時,舉出 韓非子、李榮、成玄英等的說法,解釋常道和可道。在其中提出一個獨具一格的觀 點:.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 i n U. v.

(18) 道家道教關於「常道」與「可道」的解釋傳統在陳景元這裡得到了總結和概 括,陳景元貫通諸家之注的原則是「隨註解釋義理相通」,諸家之注為陳景元 思想之注腳。換句話說,陳景元是借諸家之注來詮釋自家的理解。尌其內涵而 言,陳景元對「常道」與「可道」的解釋包括了兩漢黃老道學的「自然」與 「人為」的差異,魏晉玄學的「無形無名」與「直形有名」的區冸,以及隋唐 重玄學的「非常非可」所彰顯的至道之究竟義的內容。尌其關係而言,陳景元 4 主要以「重玄為宗」而突出了「體用」思維。 因為隋思喜以盧國龍的言論為基礎,所以隋思喜認為陳景元「『重玄為宗』,突出了 『體用』思維。」但本文不認同這點,雖然「重玄」在陳景元的理念中固然重要,但 陳景元的重玄範疇是含在內丹的重玄概念。如此的理念須要加諸歷史文獻的依據才可 成立。然而,隋思喜是從哲學史的研究取向去討論陳景元宏偉的理念,甚至概括其他 不同家的思想。這種方式,雖與本文研究方向南轅北轍,但是個獨具一格的研究理 路,在陳景元研究的歷程中,是為值得參考且不得不提的文獻。 如隋思喜曾用了一種比較的方式去解釋陳景元的思想及各種派別思想的異同,他 說:.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把「道」引申為「通」。以「通」解「道」是陳景元遵循了道教重玄學的理 解,如成玄英說:「道以虛通為義」。李榮亦說道有「虛通」之用:「道玄德 妙,理絕有無,有無既絕,名稱斯遣。然則虛通之用,於何不可,是以非無而無, 無名為兩儀之本始也,非有非無,有名為萬物之父母焉。」5. n. al. er. io. sit. y. Nat. 隨思喜認為:陳景元提出「通」說:「且從訓釋曰:道,通也。」6從文字的解釋陳景 元說道為通,並未提到成玄英及李榮,且在老莊註解中僅提到成玄英及李榮各一次, 所以在歷史上沒有這方面的依據。陳景元除了在定義「道」之時未提到成玄英,他在 老莊注中僅提到成玄英及李榮各一次,說:「數千牛見張君房、成玄英、文如海本, 舊闕。」及引用李榮曰:「李榮曰:古者聖人刻木為契君執其左,臣執其右,合之以 為信。不復制以法律,故不責於人。不責何怨和之有。」但是如果是純粹作思想的比 較,可說虛通也含在陳景元思想脈絡。這種研究方法是非常豐富且複雜的論述方式, 提拱給學者一個有深度的討論方式和觀點,可從歷史上各家的說法做哲學上的比較研 究。 再者,隋思喜詮釋陳景元的思想,將「道」解釋為根本、本體,是實踐之道、境 界之道和義理之道。雖然陳景元沒有說過「太極即氣」,但隋思喜使用「太極即氣」 當作元氣的解釋,說明太極是未分之氣,所以是等於元氣,因此「太極即氣」是可以 成立的。隋思喜即用此觀點切入陳景元道與氣關係的思想,以及後來太極之辯的關 係:. Ch. engchi. 4. i n U. v. 隋思喜:《三教關系視野中的陳景元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2011 年,11 月,頁 105。 隋思喜:《三教關系視野中的陳景元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2011 年,11 月,頁 119。 6 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正統道藏》第 23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 年),卷 1, 頁 7。 5. 4.

(19) 陳景元雖未明確提出「無極而太極」的說法,但他依據老莊經典詮釋而建兩思 想理論體系的學術特徵以及作為陳摶後學的身份特點都促使他在闡述「道生萬 物」、「太極即氣」等思想時無法回避「無極」與「太極」。等思想時無法回 避「無極」與「太極」的內涵及其關係的問題,而這一問題恰恰也是宋明理學 的核心命題之一。儒道關於「無極而太極」命題的理解與詮釋體現了北宋時期 儒道思想「合一」特徵也體現了理學家出入《老》《莊》而「回歸孔孟」的學 術致思之路。7 隋思喜解釋陳景元的自生自化與萬物獨化,提出幾點獨樹一幟的看法,例如陳景元的 「桌然獨化」,顯然是陳景元受到郭象思想多樣的思路。另外提出陳景元思想與「有 無之辯」的關係。還有「有無之體與體用之無有」,解釋陳景元為重玄學在宋代發展 的一個重要人物,而他的思想包含歷代的言論內涵。此外,陳景元的體用思想融入佛 家「理一分殊」的說法。 上述透過隋思喜第三章的內容說明隋思喜論述的特徵。得知隋思喜大作的研究方 法是以各家的學說,而從各「哲學史」的角度來討論兩者的異同,表明陳景元三教的 思想。用陳景元作為當代三教合一的例子來「助於學界更加全面地辦清三教河流思潮 的發展演變情況及其理論特點。」8。也將陳景元的思想視為「宋明理學之『先覺』的 地位」,因而在此說明陳景元的思想與無極太極之辯的關係。 由於隋思喜的研究十分重要,是以有必要再對其他章節作一梳理。在第四章 「心、性、命、情──性命理論之建構」中,他也提出各派的說法,來說明、比較陳 景元思想脈絡的三教特徵。第一個觀點是他的性二元論,隋思喜說:.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er. io. sit. y. Nat. 歸納來看,陳景元所說的「性」包括自然之性與氣稟之性,這構成了陳景元對 人的本質問題的解釋,所以他說「尊足謂性,性不虧則可以則可稱全矣」,認 為可以通過全性之真而實現對人的生命本質的認識。却時,他基於「天地密 移,而我常存,府藏氣異,則一體之中楚越也,動植道却,則天地之間不二」 的理一分殊思想,既通過對氣稟之性的分析解釋了生命主體的現象差異問題。9. al. n. v i n Ch 此處以「性」視為是有二元的特徵,與李佳諭的思想脈絡很相似。甚至有其「道 U i e h n c g 性」、「自然性」和「物性」。而用此說法闡述理一分殊的思想,或陳景元與佛教聯. 繫之謂,以及與各種黨派的關係。對於心而言,隋思喜提出陳景元思想上的「學」與 「悟」的差別,說明「陳景元以「悟」道為究竟解脫之途,將「學」看做「漸修」之 過程,「學知」的前提是以無知之知的「天理」為指導原則」,認為心上的工夫注重 在靜心,而本文繼承與發展此一論點。 在第五章「形、神、身、國──修道治國理論的展開」中,隋思喜討論養神的工 夫與心的關係,以及陳景元儒道會通的傾向。他說:陳景元養神思想「主張遣靜恬 淡、去欲主靜、精神解脫勒法論的心性煉養理論,表達了心體即道、修心即是冥道的 觀點」,藉此說明陳景元是:. 7. 隋思喜:《三教關系視野中的陳景元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2011 年,11 月,頁 142。 隋思喜:《三教關系視野中的陳景元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2011 年,11 月,頁 1。 9 隋思喜:《三教關系視野中的陳景元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11 年,11 月,頁 226。 8. 5.

(20) 認却的盔形之術的主要內容既包括陳摶學派的內丹修煉原理,也包括神以道教 的服食養氣之術,這體現了他對服食攝生、內丹煉養等修煉方術的認却和整 合,這使得唐宋之際道教修煉方術由外丹向內丹的轉型特徵在陳景元身上表現 得非常明顯。10 隋思喜提倡「『精』與『神』皆指『精氣』,又將『精神』連用,並將其與「心」聯 11 繫在一起。 」的觀點,把這種概念混一起之說,也簡單地提出陳景元的用元氣與靜心 的性命雙修之論: 如吳筠說:「神者,無形之至靈也。神禀於道,靜而合乎性;人禀於神,動而合 乎情。故率性則神凝,馳情則神擾。凝久則神止,擾極則神遷。」這裡雖有將 具體人心與神進行區冸的意思,而從最根本的意義上來說,神、道、道性以及 心體都是却一的,神即心之本體,亦即道,眾生解脫的基礎和可能性,即道 性。陳景元對「心」與「神」的關係的說明便是繼承這一傳統而來,認為神隱 而不見是因為心中充情欲,所以「養神」的關鍵尌在於打掃心房,虛靜心室, 從而實現生命的長存。而打歸心房、虛靜心室的過程在陳景元看來尌是息去 「夹心」、復歸「真心」的認識自我本來面目的過程。這一點將在下一節中詳 12 細闡述合」。.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此處點出陳景元以自然為本而五德為末的政治思想,並以此解釋形為肉體而神會精 神,皆是精氣,而通過如此解釋,來凸顯陳景元的三教思想,甚至將陳景元視為是以 往學者的總合點,是為後來的宋明理學的一種「先覺」。. y. Nat. er. io. sit. 第二節、研究取向與動機. a 一、陳景元思想的文獻問題 n. iv l C n h e n宋哲宗紹聖元年),北宋中期人,陳景元的老 gchi U 陳景元(1035 宋仁宗景祐元年—1094. 莊註解是一部以陳摶學派思想為主的著作,屬於內丹道教的古代文獻;因此不能以一 般視角來看待這部作品。陳景元的思想並不單純是一種學術的思想,而是個富含宗教 意識的思維。所以不能只將陳景元視為學者或純脆的知識分子,也不能忽視他的內丹 道士身分對其思想的影響及重要性。 內丹道士的身分與士大夫的身分區別很大,兩者學習的過程不一樣。士大夫的學 習過程及教育,可說與現代的學者比較相似,儘管還是有著顯著的區別,但都是以傳 道、授業、解惑傳統等為主要教育途徑。而在宗教的傳承底下,看到古代的修行人或 隱士,尤其佛教與道教隱士修行的教育一定與現代學術的教育及方法有著更大的差 異,他們特別強調思想中心等的法脈傳承,因此很難判斷影響的問題。. 10. 隋思喜:《三教關系視野中的陳景元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11 年,11 月),頁 339。 隋思喜:《三教關系視野中的陳景元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11 年,11 月,頁 341。 12 隋思喜:《三教關系視野中的陳景元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11 年,11 月),頁 290。 11. 6.

(21) 也就是說,如果思想家明確引用其師的說法,在這個狀況下即可以確認兩者之間有 一定的關係及直接影響──不僅在文獻中有證據,歷史資料也能證明兩者之間的關 係。如果在著作中,沒有明確引用其師的話語,但是在歷史文獻的記載中,有著兩者 之間的傳承關係;那麼運用此文獻來確認兩者的師生關係,也比單純透過個人主觀詮 釋兩人思維的相似性來判定兩人的關係來得可靠。 關於陳景元,他的思想被老師以外的人事物影響,是以很難確認其思想的來源。 尤其因為陳景元是個道士,是個內丹修煉者,認為陳景元對老莊的理解皆是由於他的 生命導師張無夢,是張無夢協助陳景元能夠看懂一切,而不是來自於一般的知識教 育。那麼在以下陳景元提出不同家的說法時,並不顯然指出諸家對於陳景元的影響, 而頂多是使用當時著名學者的說法來證明他自己的解釋,如此比較能夠被人接受,而 不是如一般學術的相傳授受,有脈絡可依循。 因此陳景元在註解中提出不同家的說法之目的,並不在於展現其思想的來源與影 響,而是一種對於當時思想的反省。陳景元在以下這段文字即提出了三家不同的說 法:. 政 治 大.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立. ‧. ‧ 國. 學. 道者,虛之虛,無之無,自然之然也。混洞太無,冥寂淵通,不可名言者也。 然而動出變化,則謂之渾淪。渾淪者一也。渾淪一,氣未相離散,必有神明, 潛兆於中。神明者二也。有神有明,則有分焉,是故清濁和三氣,噫然而出, 各有所歸,是以清氣為天,濁氣為地,和氣為人。三才既具,萬物資生也。嚴 君平曰:虛之虛生無之無,無之無生無,無生有形,故諸有形皆屬於物類,物 類有宗,類有所祖。天地,物之大者,而人次之。夫天人之生也,形因於氣, 氣因於和,和因於神明,神明因於道,道之自然萬物以存,故使天為天者,非 天也。使人為人者,非人也。谷神子曰:夫道自然變而生神,神動而成和,和 散而氣結,氣結而成形,故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也。河上兯 曰:道始所生者一,一生陰陽,陰陽生和清濁三氣,分為天地人。天地人共生 萬物。天施地化,人長養之。開元御注曰:道者,虛極之神宗。一者,沖和之 精氣也。生者,動出也。言道動出和氣以生物,然於應化之理猶未足,更生陽 氣,積陽氣以尌一,故曰一生二。純陽又不能生,更生陰氣,積陰氣以尌二, 故曰二生三。三生萬物者,陰陽交泰,沖氣化醇,則褊生庶彙也。三家之說, 大却小異,今備存之。13.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如上述所說的,看著這段引文之時,必須要考量到陳景元引文的作用,及引文與文本 思想的關係。不過從陳景元的引文脈絡而言,除了少數有直接批評的部分,引用可以 說就是一種肯定。但進一步須要考量的問題是:陳景元引用文獻所表達的思想,是直 接影響陳景元的思想架構嗎?是因為看了某人的著作才有這種思想,而將其引入自己 的思想脈絡;或是因為閱讀道教經典文獻,而導致他思想的轉變? 由於他的生命導師傳承之教,陳景元企圖達到的是完滿的理,而其著作是透過文 獻的引用,來表達一種神妙之完滿的宗教論述。換言之,陳景元的思想與自己的修煉 境界已經到了成熟的階段,甚至這種成熟也不是一個來自於知識學術上的成熟,而是 13. 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正統道藏》第 23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 年),卷 6, 頁 66-67。 7.

(22) 因為體會道,而達到智慧的成熟;而使用不同文獻的現象,不是為了表現他本人的說 法,而是透過引用當代的人可接受的說法,來取得當代修行者的認同。 接著,可以使用以上的引文進一步來探討這個問題。本文雖不能也不必完整引用 陳景元著作中的援引情況;但此處所徵引的部分,足以呈現出陳景元使用前人的引文 方式。從其文本的次序及內容而言,陳景元一般先提出他自己的學說,再接著引用其 他學者的說法。在此,陳景元的說法為整段的重點,而接下來引文的文義與其所述都 很相似,甚至皆是肯定陳景元先前提出的論述的說法。不過,可以看出陳景元在此也 刻意去比較援引之間的異同,用以表明古代的嚴君平,河上公,開元御注三家思想之 間「大同小異」。筆者在此能夠推論幾個陳景元透過這種引用方式的目的及用處:第 一:陳景元在進行一個匯通的工作,提出給當代的人這三家的同一之處。提供一個對 於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歷代的人對這章的解釋有很多種) 的共同註釋。第二:陳景元引用三個有名及主流的著作,來提出這三家的差異不大, 而且他本人思想與其引文的意涵也一致,並用如此的方法證明他思維,而讓人比較能 夠接受他的見解。第三:因為陳景元的註解往往置於文章前段,而在此陳景元先提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原理。運用該原理解開古代三家思想之間 的同一性,並且肯定本人的思想意涵。 以下亦如此:.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 夫大人以太虛為空谷,以造化為至神,空谷、至神乃道之體用,豈有死乎?不死 之理既甚深冥,又能母養,故曰玄牝。或谷喻天地,神喻大道。今說者以山谷 響應為喻,不其小哉。且人能懷豁無方,法太虛之廣,存伕神真,資造化之 靈,自然形與道合,何死之謂乎?如是,則冥然茂養,物受其賜,故曰玄牝。河 上兯《章句》:谷音育,訓養也。人能養神則不死。神謂五藏之神,肝藏魂, 肺藏魄,心藏神,腎藏精,脾藏志。人能清靜虛空,以養其神,不為諸欲所 染,使形完神全,故不死也。若觸情耽滯,為諸境所亂,使形殘神去,何道之 可存哉?14. n. er. io. sit. y. Nat. al.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Ch. engchi. i n U. v. 道家以陽神曰魂,魂樂生,陰鬼曰魄,魄好殺,魂則遊,魄則靜。《白虎通》 曰:魂者云云也,營者不定貌,故謂魂為營也。舊說載,乘也。營,魂也。又 謂營,護陽氣也。魂為陽精,魄為陰靈。陽精喜動遊,故以書有拘留之衍。陰 靈喜浮徬,故以書有制伒之法。使其形體常乘載陽精、陰靈,抱孚太和純一之 氣,令無散離,永保長年矣。夫道之抱一如鎰之含明,明豈離鑑乎。此教人養 神也。今解曰:人欲抱一之衛,當令心無散離,若無散離者,即是乘載魂魄, 抱孚純一之道也。能如嬰兒乎。下皆以此義釋之。15. 14. 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正統道藏》第 23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 年),卷 1, 頁 15。 15 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正統道藏》第 23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7 年),卷 2, 頁 19。 8.

(23) 在此兩個引文中,陳景元透過古代經典註解提出《老子》文義中的煉形養神的意涵。 使用文獻的手法是為了用一個被當代肯定的說法來定義《老子》文本中的概念,並透 過此定義表述個人偏向丹道修煉的思維。 而在以下陳景元也是用古代被肯定的說法證明自己的思想: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聖人體道虛心,物感斯應,感既不一,故應無常心。然百姓之心,常欲孜其生 而遂其性,聖人使人人得其所欲者,豈非以百姓心為心乎。莊子曰:至人用心 若鎰,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此聖人無常心也。16 這四個例子,皆偏向陳景元引用前人文獻來證明自己的理路。陳景元著作中缺乏的是 他如何達到這種理則及思想內涵的依據,但這部分可以由歷史文獻來證明,不容易證 明的是學者對他的思想所影響的部分。但如果用推理,照陳景元內丹背景及道士身 分,其論述偏向於以「師傳」為主,而前人之說只為證明的工具。 是故,筆者選擇「以經解經」為主要詮釋的取向。就是引用陳景元老莊注的文 獻,解釋及詮釋陳景元的思想。本文也使用陳摶與張無夢的文獻來補充陳景元內丹的 思想內容,讓陳氏丹道思想基礎更顯明。而陳景元所引的古代文獻通常用以支撐其理 論系統,是以可以說其引述的內容在某一程度即代表了陳景元的思想;是以本文也會 引用陳景元著作中的引文,來補充已引用文獻的不清楚之處。.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二、重玄派與陳景元思想關係. Nat. y. sit. n. al. er. io. 《老子》是一本影響深遠的經典,其後的注疏家不勝枚舉,宋代道士陳景元亦有所 作《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對於《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的特色,當代與以往學者 皆以著蒙文通說法為主,認為陳景元及陳摶學派都是繼承重玄學的內丹派別。如蒙文 通在〈校理老子成玄英疏叙録〉即說到此點,蒙文通說:. Ch. engchi. i n U. v. 至陳摶有弟子張無夢,號鴻濛子,次有陳景元,作《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 依著其師說,次有薛致玄,作《藏室纂微開題离文疏》五卷,及《手鈔》二 卷,祖述陳氏,此皆唐代道家餘緒而顯於宋者。解《老》之家,重玄一宗之外 惟是二書所繫至鉅。17 蒙文通認為所謂的「陳摶學派」,包含張無夢、陳景元等,皆是屬於重玄之學。後代 的學者根據蒙文通說法,繼續發展這個觀點。在陳鼓應主編的《道家文化研究》的第 十九輯所錄盧國龍〈論陳景元道家學術〉與李遠國〈論宋代重玄學的三大特徵──以 陳摶、陳景元為中心〉兩文,試著去探討陳摶派,甚至陳景元所作《道德真經藏室纂 微篇》與重玄學派之間的關係。所謂「陳摶派是屬於重玄學」的邏輯有幾個論證理 序。第一是因為陳景元的太老師是陳摶,試觀以下引文:. 16. 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正統道藏》第 23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7 年),卷 7 頁 75。 17 蒙文通:〈校理老子成玄英疏叙録〉《道書輯校十種》(四川:巴蜀書社,2001 年),頁 369。 9.

(24) 真人姓陳氏,諱景元,字太初,玄號碧虛子。家世建昌。曾大父知遜,大父令 忱,並事親以孝聞,皆養高不仕。先府君正擢進士第,解胊許玉切。山令,寓 居高郵,以疾終。母夫人居貧無以歸。子男四人,真人季焉。逮除祥而伯伓繼 夭,乃介然獨有方外志。慶曆二年,即高郵天慶觀禮崇道大師韓知止為師,三 年,詴經度為道士,十八負笈遊名山,抵天台,閱《三洞經》,遇高士張無 18 夢,得老莊微旨爾。 其次,關於陳景元思想的淵源、發展與轉化,可參以下之說: 陳景元的學術源流,籠統地說由繼承道教的義理學傳統而來,分言之有直接與 間接兩個方面。如其《藏室纂微篇開題》說:「輒依師授之旨,略纂昔賢之 微。」直接的一方面是師道傳承,得其解《老》宗旨;間接的一方面是思想理論 的歷史淵源,前彦論疏可以爲師。這兩方面又有密切的聯繫,乃却一個以「重 玄」解《老》的道教義理學傳統。19. 政 治 大 李遠國認為陳景元的學說是以陳摶思想與重玄學派理論歷史淵源並用,組成《道德真 立 經藏室纂微篇》。從文本詮釋觀點看比較不明顯,或者證據不足,如陳景元「道生 ‧. ‧ 國. 學. 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註解中使用三不同家的說法時,並不能由此確定 其前人影響到陳景元的思想,只能說陳景元用他們的說法來證明三家之間沒有衝突, 與他的說法無區別。甚至陳景元的思想並不是學術思想,而是一內丹師傳之深旨。 此可徵驗於《歷世真仙體道通鑑》中說張無夢的部分:. n. al. er. io. sit. y. Nat. 無夢年九十九,終于金陵。經三日,頂中有白氣勃勃然出,高三尺餘,移時方 散,乃尌棺,肢體柔輭,指甲不青,心胸尚暖,史君玉琪遣即藏于悟空禪師塔 前。有瓊臺詵集行於世。碧虛子陳景元甞預弟子列,得老莊之深旨。20. i n U. v. 此說並不含有陳景元思想有被老師之外者所影響。因為陳景元是道士,是個內丹修煉 者,正如薛致玄在《科文疏》說:. Ch. engchi. 輒依師授之旨,略纂昔賢之微,其如恍惚窅冥之理,在達者之自悟耳。. 21. 因為陳景元的思想是因為張無夢的指導,陳景元略述古代聖賢的大意之理。此證明陳 景元的老莊注解的思想,是由於張無夢與陳摶而傳承下來的妙道。而以前學者也認為 陳景元的思想代表陳摶派的思想,但為什麼認為陳景元的思想屬於重玄學派是因為在 《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開題中,陳景元說:. 18. 薛致玄:《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開題科文疏》,《正統道藏》,(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 年), 卷 1,頁 121。 19 盧國龍:〈陳景元的道家學術〉《道家文化研究》第 19 輯,2002 年),頁 361-362。 20 元,趙道一撰:《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續修四庫全書‧子部‧宗教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 年),卷 48,頁 22。 21 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正統道藏》第 23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 年),開題, 頁 4。 10.

(25) 此皆起自先賢,且仍舊貫。此經以重淵22爲宗,自然爲體,道德爲用,其要在乎 23 治身治國。 因此,學者認為陳摶派繼承重玄學派,是重玄學派轉成內丹的痕跡。 再如李遠國云: 「重玄」宗旨得自張無夢傳授,張無夢則師事陳,據《以鑒》卷四十八載張無 夢學窮《易》《老》,嘗隱華山,與種放劉海蟾結爲方外友,師事陳摶,無夢 「多得微旨」。蓋三人却師而傳授啓發卻各有所重。種放傳《易》圖,劉海蟾 傳内丹,張無夢雖亦涉於内丹之學,但因本好《易》《老》,所以於玄微義旨 上更現突出。24 李遠國更發展蒙文通的說法,找出理論的依據,說道:. 政 治 大. 總結以上所言,以陳摶、陳景元爲代表的宋代重玄學,以儒解《老》,以佛解 《老》,以丹法解《老》,這是有别於隋唐重玄可以重陳法解學的鮮明特色。 也正是因爲他們博採百家之說,融貫三教理法從而豐富與深化了道家理論領域 的建設,在道教内丹學與養生學方面也頗多成果,應該引起學人的重視,尤其 是宋代重玄學與宋代理學的關係,更是值得梳理。25. 立.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由以上引文可以得知,陳景元的老子詮釋以唐代重玄學派理論為主,陳摶派與陳景元 是重玄學的發展,是內丹學發展的起源與演變。因此,學者以其作為宋明理學繼承重 玄學的依據,此是研究者目的的關鍵。劉固盛有進行探討「重玄」範疇之內容,但是 以歷代「重玄」範疇的定義為主,而不去探討陳景元本身如何去定義「重玄」範疇。 換言之,是在接受蒙文通的說法上,試著去證明陳景元的「重玄」思想內容。如劉固 盛說:. Ch. engchi. i n U. v. 陳景元的上述思想,正是唐代以來重玄學派「道氣」理論的繼續發展。唐代重 玄學家即已「道氣」連稱,成玄英說:「至道妙本,體絕形名,從本降跡,肇 生元氣。」(《道德經開題序訣義疏》卷四)唐玄宗則說:「身是道氣之子。」 (《唐玄宗禦注道德真經》卷三)杒光庭亦云:「陰陽雖廣,天地雖大,非道氣 所育,大聖所運,無由生化成立矣。」(《道德真經廣聖義·釋疏題明道德義》) 重玄之道體是高度抽象的「虛通妙理」,是難以捉摸、不可言說的空境,因 此,重玄學家們不約而却地用具有客觀物質性的「氣」來限定道體,表明道雖 然是一種虛無的精神理念,卻又有實在的內容貫通其中。這樣一來,儘管重玄. 22. 淵字為唐時避高祖李淵名改字為玄。 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正統道藏》第 23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 年),開題, 頁 4。 24 盧國龍,〈論陳景元道家學術〉《道家文化研究》第 19 輯,(北京:生活,讀書,三聯書店,2002 年, 六月。),頁 361-362。 25 李遠國:〈論宋代重玄學的三大特徵──以陳摶、陳景元為中心〉《道家文化研究》第 19 輯,2002 年),頁 355-356。 23. 11.

(26) 之道並未改變其精神本體的實質,但其虛無難測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糾 正和克服。由此,我們通過對陳景元道氣論的闡述,也尌理解了他「以重玄為 宗」的原因。26 劉先生如李遠國,以隨蒙文通對於陳景元說法為理論中心,表示陳景元之老子注是以 重玄學為宗,認為陳景元所謂「重玄」是指歷史上的重玄學派,便因此結論,則引用 成玄英等之說法解說「重玄為宗」的意思,但是也沒有去探討陳景元如何解說「重 玄」二字之意思。後來諸學者因為有這句話,認為陳景元的思想與重玄學是有關係 的,或者說他的思想是在繼承宋代的重玄學系統。 本文是從陳景元的原文,以陳景元解陳景元的方法,探討及闡述陳景元對於「重 玄」的解釋,而不談論陳景元的思想與宋明理學的關係。因為以往的學者往往建構了 一條重玄派的傳承體系:重玄學派影響了陳摶學派,而陳摶學派則又影響了宋明理 學。所以「重玄為宗」在前輩學者思想史脈絡裡,是個關鍵點;而陳景元思想顯然是 陳摶學派中的一個重點,所以是個不能不探討的對象。但學者們通常理所當然地將陳 景元視為「重玄」的典範,卻沒有深入定義「重玄」的意義;因此,為了增補前輩學 者的議論,必須深入地探論陳景元「重玄為宗」中「重玄」的思想意涵。 但是以「玄之又玄」為《老子》的主要思想,代表「玄之又玄」也等於陳景元的 「重淵」或「重玄」的意思,故陳景元在「玄之又玄」說:「五千文之蘊發揮自此數 言,實謂玄之又玄,神之又神也。」27。 因此可知,「玄之又玄」是陳景元對於老子 的核心思想,也可說是重玄為宗的意思;但是陳景元解釋重玄之時,選擇使用「神」 來解釋。是以本文特別著重梳理陳景元「神」的範疇,說明「神之又神」的意涵以及 它內丹性質;因為陳景元「重玄」思想是在表述內丹之道理,較不容易透過「重玄」 證明陳景元和重玄派有關連,要由此串聯陳摶學派與重玄系統也不容易,畢竟陳景元 與唐代本就有重玄學的風氣。鄭燦山老師也特別指出了這個關鍵:.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基於中國哲學史研究之宏觀角度,而將道教重玄學看作魏晉玄學的支脈,自然 是順遂平實之論。馬上擄獲學界眼光,而幾成共識。不過筆者以為其中恐怕潛 藏著些許問題。湯一介認為,研究哲學史應抓住每個時代哲學思想的中心問題 來展開。不能把哲學史的研究等却於「思想史」、「學術史」或「文化史」。 湯教授的高見洵為的論,不過反過來,却理地我們也一樣不應該將「思想史」 的研究等却於「哲學史」。然而,對於「重玄思想是對玄學貴無、崇有論的揚 棄,是玄學理論的深化和發展」這樣子的命題,恐怕無法只是純粹尌「哲學 史」角度來考察而已,而必須具足許多歷史性的文獻典籍之證據,這個命題才 能成立。也尌是說,必須涉及許多「思想史」的材料。所以,道教重玄學與魏 晉玄學的關係,這種帶有濃厚的「思想史」味道的議題,自然也無法化約成 「哲學史」的問題而作出「哲學史」的論斷了。28. Ch. engchi. 26. i n U. v. 劉固盛:〈論陳景元對《老子》思想的詮釋與發揮〉《宗教學研究》,2006 年第 2 期。 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正統道藏》第 23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 年),卷 1, 頁 7。 28 鄭燦山:〈唐初道士成玄英「重玄」的思維模式──以《道德經義疏》為討論核心〉,《國文學報》 (50 期,2011 年 12 月),頁 32。 27. 12.

(27) 雖然鄭老師是討論重玄與玄學的關聯,此道理也可用在重玄與後代內丹之間關係。也 就是說,哲學史上「以重玄為宗」的老子思想體系,並不能理所當然地將陳景元納入 並將之與「重玄」系統做連結。而如果要串聯,需要構成更多的歷史證據。所以因為 到目前為止,學界擁有的關於陳景元的歷史資料很有限,恐怕推崇這個學派傳承的思 想史理念不夠有力。但是,甚至能確定陳景元身分是個道士,而且他的生命指導是張 無夢及他太老師陳摶。這是學界不爭議的歷史事實。因此,本文以陳景元內丹背景為 主,甚至試著表明陳景元思想體系各方面的丹道性質,期待能夠提供給未來學者一個 關於陳景元思想脈絡的深入探討。 (一)重玄學派人物的引文和字彙「重玄」使用頻率問題 前文提及之學者皆贊同以下幾個觀點:第一是陳景元繼承隋唐重玄在宋代。上述 已論到「重玄」在陳景元的思想脈絡中的意涵,不完全符合思想史上聯繫的依據,甚 至可以說,前輩學者並未釐清「玄之又玄」與神之關係。以及重玄派與陳景元及陳摶 學派未有歷史上的依據,而純粹以思辨的內涵作為證明其之間的關係是不足的。陳景 元的兩個主要著作為《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與莊子注,而這兩部註解中僅出現重玄 代表人物、李榮與成玄英兩次說:「數千牛見張君房、成玄英、文如海本,舊闕。」 及引用李榮曰:「李榮曰:古者聖人刻木為契君執其左,臣執其右,合之以為信。不 復制以法律,故不責於人。不責何怨和之有。」顯然可知陳景元援引重玄派的內容不 多,因此未能推論陳景元繼承重玄派。並且「重淵」在陳景元老子與莊子注出現僅兩 次,「重玄」則從未出現過。 「重淵」第一次在老子注的開題,第二次在無名之「樸,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 下將自正」的注解,而且是在陳景元援引中提出來的:.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Nat. sit. n. al. er. io. 陸希聲曰:首篇以常道為體,常名為用,而極之以重淵。此篇以無為為體,無 29 不為為用,而統之以兼忘,始末相貫,而盡其體用也。. i n U. v. 這註解處於道經最後一章註解中的最後一句話,陳氏以陸希聲解釋道與德篇兩者之區 分,甚至重複他說的:「五千文之蘊發揮自此數言,實謂玄之又玄,神之又神也。」 那麼因為「重淵」或「重玄」在陳景元思想脈絡理頭有神的內涵,就不能以為與「重 玄」有關聯,這在歷史脈絡中的依據是不足的。 另一原因是因為用「重玄」詮釋老子不代表是屬於重玄派,「重玄」這個詞源於 老子說的:「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並不是文本之外的有意識的創發, 用「重玄」來表達就僅是因為第一章的文本之結論,並沒有一個很明顯的歷史上的影 響根據。進一步而論,「重淵」或「重玄」僅出現兩次,且根本沒有專門討論此一語 彙的篇章,如此便不能以陳景元所謂:「重玄為宗」當思想史上的依據。隋思喜隨著 其論點而用成玄英等人的寫作與陳景元的作比較,認為如此能表明及加強其說法,但 因為這種方法過度主觀而目前缺少歷史依據,因此並不理想。. Ch. engchi. 29. 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正統道藏》第 23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 年),卷 5, 頁 58。 13.

(28) (二) 明體達用的問題 第二是明體達用的詮釋方法。李遠國解釋此觀點說: 在師承先師心法的基礎上,陳景元廣泛而深入地探討了體用之學。他一改隋唐 重玄家「玄之又玄」的思辨學風,將明體達用之學作爲宋代重玄理論的核心, 使道家之學焕然二新。誠如薛致玄所評價的那樣:「而後道家之學,翕然一變,自 30 兹始也。」 李佳諭亦說: 無夢得陳搏微旨繼承了陳摶的內丹術,以《易》、《老》作爲內丹修煉的基 礎,並將《老》、《莊》的深旨傳給陳景元。陳摶的學說從有無問題,轉出明 體達用之學。這種學術傾向,最後傳給了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開題》 云:「此經以重淵爲宗,自然爲體,道德爲用,其要在乎治身治國。」重淵即 重玄之意,此段話反映出陳景元對《老子》的看法,重玄的歸向,著眼於治身 與治國之上從陳摶到陳景元,隋唐重玄的色彩也愈來愈淡,在陳摶的思想中逃 趔鱁的穊念解釋義理,而在陳景元的作品中,上二特色不明顯,不過也還有重 玄的例子,如注《老子》第六十六章「天下莫能與之爭」云:「謙德化下,下 皆化而爲謙退也。故聖人常以虛爲身,以無爲心,心形即空,物孰與爭。」謙 退、虛身無爲都是《老子》中重要的思想,心形即空,帶有佛家的色彩,以雙 遣破執,故與物無爭。3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李遠國、劉固盛、李佳諭、隋思喜等等皆提出「明體達用」之學,認為是個轉折重玄 派的思辨之明體哲學到陳摶派的達用,甚至體用合一之學說。除了上述已說明的陳摶 派與重玄派並未有聯繫之依據,這個詞本身也有問題。從古至今,中國哲學主要特徵 是一種明體達用之學,則如《老子》《莊子》四書五經皆在討論如何明體及達用。這 個詞包含的範圍太廣大,並非凸顯陳摶派及陳景元獨特之特色。所以,因為明體達用 的內涵指涉極為廣大,在使用上比然有其合理性;但同樣的,也可以說中國的經書及 注解無一不是屬於明體達用之學,是故不能以明體達用當作一個學派或學說的特色。 所以本文移除陳景元與重玄派之關係,亦不討論陳景元如何發展其思想,避免再陷入 前輩學者思想史上的討論進路。此外,本文也不用其「明體達用」之詞,詮釋陳景元 在歷史上的位置及意義。. Ch. engchi. 30. i n U. v. 李遠國:〈論宋代重玄學的三大特徵──以陳摶、陳景元為中心〉《道家文化研究》第 19 輯,2002 年),頁 339。 31 李佳諭:《陳景元莊子思想研究》,國立嘉義大學,2009 年,頁 29。 14.

(29) 第三節、本文章節大要 一、本文架構的思想基礎 陳景元是「輒依師授之旨,略纂昔賢之微,其如恍惚窅冥之理,在達者之自悟 32 耳。」 而他的老師與太老師皆是內丹隱士,所以本文以丹道為主,解釋陳景元丹道思 想的內涵以及思想脈絡的丹道基礎。賴賢宗說明陳摶思想關鍵說: 「無極圖」是陳摶所傳的包含內丹修煉原理的圖示。讀它的順序是從下而上, 也尌是所謂的「此圖由下而上,以明逆則成丹之法」。在「無極圖」中,最下 一圈稱為玄牝之門(元牝之門),是內丹修煉的起點,丹道南宗以為這是指人 身的下丹田的命門與兩腎空隙之處,北宗龍門派則以孜神祖竅起手功夫,到了 真水之中存養真金的時候,則下照金鼎,煉化還丹。丹道南宗和北宗的這兩種 修煉法,尌其性功理境而言,乃是丹道象徵詮釋學之昇途却歸。33. 治 政 大 賴賢宗於此指出陳摶所傳之無極圖提出「玄牝」是為丹道修煉之起點,所謂 「不死之 立 ,玄牝是養育形體之氣,因此陳景元解釋「玄牝 理既甚深冥,又能母養,故曰玄牝」 34. 35. ‧. ‧ 國. 學. 之門」說 「此日玄牝之門者,示人鍊形之衍也。」 亦說「鍊形則呼吸太和,導接血 氣,飲難終之泉,咀延年之草,使其支節宣暢而不勤勞」36則可知,鍊形為陳景元身心 修煉關鍵之一,而其關鍵在於調和血氣之鍊形養氣之丹道身心修煉,而此為本文主要 議題之一。李遠國亦說明陳摶的「無極圖」提出陳摶思想的關鍵詞說:. er. io. sit. y. Nat. 《無極圖》第二圈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即煉有形之精,化為無形之氣,煉 依希之氣,化為莫渺之神,神氣合一,没伕、督運轉;再用綿密秘寂照之功, 入定之力,使元神發育成長。在此過程中,口中津液往往增多,其味甘美清 37 香,此即丹家所說的「玉液」,「醍醐」。. al. n. v i n 所以陳摶的思想關鍵可說在精氣神,因此本文取用精氣神為探討的主要關鍵詞。李遠 Ch engchi U 國也說:. 32. 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正統道藏》第 23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 年),開題, 頁 4。 33 賴賢宗:《道家詮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年),頁 205-206。 34 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正統道藏》第 23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 年),卷 1, 頁 15。 35 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正統道藏》第 23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 年),卷 1, 頁 15。 36 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正統道藏》第 23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 年),卷 1, 頁 15。 37 李遠國:〈論宋代重玄學的三大特徵──以陳摶、陳景元為中心〉,《道家文化研究》,第 19 輯,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 年 6 月),頁 350。 1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first row shows the eyespot with white inner ring, black middle ring, and yellow outer ring in Bicyclus anynana.. The second row provides the eyespot with black inner ring

In this paper, we evaluate whether adaptive penalty selection procedure proposed in Shen and Ye (2002) leads to a consistent model selector or just reduce the overfitting of

Al atoms are larger than N atoms because as you trace the path between N and Al on the periodic table, you move down a column (atomic size increases) and then to the left across

Passage: In social institutions, members typically give certain people special powers and duties; they create roles like president or teacher with special powers and duties

Teachers may consider the school’s aims and conditions or even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to select the most appropriate approach according to students’ need and ability; or develop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