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氣──「器」的內涵

第二節、 一切的兩邊──陰陽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5

從此段引文可見陳景元對於天地之氣的特質描述。首先陳景元解釋「一生二」言:

「道者,虛之虛,無之無,自然之然也。混洞太無,冥寂淵通,不可名言者也。然而 動出變化,則謂之渾淪。渾淪者一也。」道者則是上述已論之,是一切變化之理則,

由於其理則一氣生,一氣之「渾淪」則是包含一切變化之種子,是由於其一氣含有的 理則,最終物質能自然而然之變化彰顯出來,動出(呈現)及成變化之質。值得問是為 何道生一?在援引中陳景元解釋: 「言道動出和氣以生物,然於應化之理猶未足,更 生陽氣,積陽氣以就一」是因為道是一切變化之理則,而變化的運行自於應力,而其 理則之本身無應用的對象而不足以運行變化,更生陽氣或渾淪或元氣等等。所以圓滿 虛無之理需要變化,變化則需要對應,對象能夠持續對應是因為各自有缺口,兩邊的 缺口是透過彼此的彌補與分化,運行實成虛之理。那麼一之氣含有二,是含於渾淪之 一則有神亦有明。神是道的作用,而是因為有變化則必須有變化之客體。因此援引 曰:「純陽又不能生,更生陰氣,積陰氣以就二」元一之氣只有氣而沒有物質,所以 無法獨立生成具體物質。元氣通於天的純陽,因為純陽本身僅是能量之虛氣,所以從 一之中則有二,其二是陰氣。從這可知,虛無含一,一含二,二含三,三含萬物,虛 無包含一切,而一切效法虛無之道。故:「有神有明,則有分焉,是故清濁和三氣,

噫然而出」。道之作用或神之基本功能是變化一切,及基本的法則是變化一氣為物質 (器),顯明(明)大道之理。為了彰顯道之理,陰陽兩氣成為三。為了持續變化,一氣中 的清與濁分化出來,而因為彼此的缺口而交錯融合為和氣,此是三。故:「是故清濁 和三氣,噫然而出,各有所歸,是以清氣為天,濁氣為地,和氣為人。三才既具,萬 物資生也。」其中的人不指人類6,而是指一切清濁化和的和氣,因此和氣是生成萬物 之本。

結論,變化需要對應才能運行,這運行的動力是在彌補兩邊的缺口。應力的需要 是元氣生成天地的原因,彌補缺口是天地交錯的原因。天地交錯而化和為和氣,而由 於和氣生成萬物並具體化虛無之理。本節論述元氣與及天地萬物如何從元氣生成,而 下一節接著探討陰陽生成物質的邏輯。

第二節、一切的兩邊──陰陽

一、純陰純陽

在以下陳景元說明純陽和純陰: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

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一也。

……夫天者,純陽之氣也。且天得之,故能剛健運動,穹窿廣覆,垂象清明,

萬物資始焉。地者,純陰之質也。且地得之,故能信順柔弱,盤磚厚載,孜寧 不動,萬物資生焉。神者,妙萬物以為言也。且神得之,故能通變無方,反覆 不窮,正直靈響,應物無盡焉。谷者,漢之絕深者也。且谷得之,故能氣運水

6陳景元說:「三生萬物者,陰陽交泰,沖氣化醇,則褊生庶彙也」,陰陽的交泰是清濁交錯的異稱,

沖氣是指沖和之氣。在陳景元的思想中清為天、濁為地、和為人,因為「沖氣化醇」,「人」的意思是 醇樸之物質,是由於醇樸的物質庶彙或萬物生成。所以人是清濁化和的和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6

注,盈滿不竭焉。萬者,數之大。物者,形之可見也。物得之,故能生生成成 而不歇滅焉。侯者,五等之爵。王者,君之通稱。得之,故能永有大寶,無思 不服,而為天下正焉。夫上五事能致清寧靈盈,生者皆由君道正使然也。正 者,得其沖一之謂。沖一,失則凡物喪亡,在下文也。7

純陽與純陰述天地成未混合之氣,因此稱為純的。陳景元解釋純陽之功能曰:「夫天 者,純陽之氣也。且天得之,故能剛健運動,穹窿廣覆,垂象清明,萬物資始焉。」

天是純陽之能量,其能量之性質是屬於清虛且是游動的勢力。地化天的能力的物質,

這物質的本性屬於純陰:「地者,純陰之質也。且地得之,故能信順柔弱,盤磚厚 載,安寧不動,萬物資生焉。」所以純陽與純陰是指兩種運行之理,純陽為動、剛 等,純陰為柔、順、靜等。所以天之氣雖然是個虛性的能量,但是它的理不會變,而 會不斷地施著變化的運行。地是物質,物質受於天之氣才能運行變化,因此我們看見 的物質上變動僅是物質順著天之氣的勢力的感應。所以地之質屬於純陰,天之氣屬於 純陽。地則是純粹物質,受於純陽之清氣則濁,濁與清化合為萬物。根據上述,純陰 的缺陷是它本身沒有「動力」,所以它有個實體但是沒能量,只是個空物。純陽的缺 陷是它沒有物質,所以不能自己實成。所以純陽分為純陰就有「二」。而三是

「神」。神則是道化和氣的作用:「且神得之,故能通變無方,反覆不窮,正直靈 響,應物無盡焉。」神運行和氣生成萬物,這是道之作用,而此作用是個平衡的運 行,而谷是和氣化為物質的精華:「谷者,漢之絕深者也。且谷得之,故能氣運水 注,盈滿不竭焉。」谷者是指水。神是道化一切的作用,所以是各種生命體運行的能 量,而水是靜態的質。所以是動靜、陰陽兩者之交錯又來重複。水彌補運行的缺口,

而以運行的能量瀰漫一切。此就是生成萬物之謂,故陳景元說:「物得之,故能生生 成成而不歇滅焉。」是谷水受於和氣而生成萬物,而萬物的「生生成成」是指陰陽不 斷地交錯的意思,來彌補彼此的缺陷,而永遠在對應。物質形而下之運行含有五種行 為原則說:「侯者,五等之爵。」五等則是如五行、五味、五聲等各種屬五之變化運 行,此就是形而下之理之五種行為。如果此「五等」之間交錯有平衡,就會和為根源 之一氣。「王者,君之通稱。得之,故能永有大寶,無思不服,而為天下正焉。」王 者自身達道五藏的五行運行的和諧,所以本身之氣足夠,所以能用「無思不服」──

全心不散為思慮,調和陰陽的五等運行,使各種五等的運行能夠達到平衡的和諧,如 此能夠治國,則國家有道的意思。而陳景元便說;「夫上五事能致清寧靈盈,正者,

得其沖一之謂。沖一,失則凡物喪亡」。所以陳景元治天下的理想是維持陰陽交錯的 平衡和諧。維持這個和鞋是「正」,失去其平衡而國家喪亡。這個道理涵蓋陳景元治 身治國的思想。治身治國的關鍵是維持平衡的和諧。下一節說明治身與天地之氣的關 係,甚至解釋陳景元通天地的鍊形目的。

二、通天地、魂魄與鍊形的目的

陳景元說明鍊形和其目的云: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7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正統道藏》第 23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 年),卷 6,

頁 61-6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8

五音之設,本以彰五行之聲,金石絲竹,通天地之氣,斯則五音之用也。11 若通天地之氣,音就能得用。是身心通五行,而身心之氣達到自然之理。而陳景元說 的五常之性也則是五行,因此言:

肝木仁也。肺金義也,心火禮也,腎水智也,脾土信也。夫含識之徒,禀生之 類,仁義之性,物皆有之,少之與多,自然已定12

則是由於清微之氣能夠養五常及五性,而頓和道體(上述論之)。天之氣存於心靈為營 養,其營養是屬於雄、動、陽氣,甚至是培養心與藏之間的氣。因此可知,心靈與氣 有大的關係,反而心能控制五藏之氣。心運行之能量則是: 「其鬼曰魂。魂者雄 也」,魂在陳景元的思為: 「道家以陽神曰魂,魂樂生‧‧‧魂則遊13」因此天之氣 是養生命之施著,陽之神或陽之變化者,其變化者之理則是樂生,而是身軀之運行 這,因此是「游」。那麼地之氣則相反,因為地食之受於天之陽氣而養成之物質飲 食,則化清之氣為物質的營養。則:「地食人以五味,從口入,藏於胃,五味濁辱為 形、骸、骨、肉、血、脈、六情。其鬼曰魄,魄者雌也,主出入人口,與地通」人用 口飲食、主「雌」──陰之物食營養。那麼陰氣之鬼是「魄」,而引文解釋魄說:

「陰鬼曰魄,魄好殺,魂則遊,魄則靜」。因此飲食是培養軀體,但是此營養的代謝 不夠好則會造成傷害。人自然則有飲食肉體上依賴,故是由此人則往生,其是自然生 死之道之原則,而陳景元認為要透過鍊形使飲食不過於傷害身體,則能夠不生慾望。

是地之濁質則是六情(喜、怒、哀、樂、愛、惡)產生之原因,六情則是因為天地之氣 不通而思惟慾望之生之。 是在此兩之通,人之身軀能夠通陰陽天地之氣,兩者能交錯 而結合,如此身軀能通元氣,因此言: 「根者元也,言鼻口之門,乃是通天地之元氣 所從往來也。」是如果鍊形,天地之氣能通於鼻口而結合,如此身軀之肉體與心體能 通元氣。人吸五氣及飲食之時能夠以其營養之元氣為用。則魂魄之生殺游靜能夠相合 而不爭而不傷身,而人能體會自然。因此: 「上言谷神不死者,勸人養神之理。此曰 玄牝之門者,示人鍊形之衍也。故形神俱妙者,方與道同也。14」陳景元的工夫之二是 養神及鍊形(後章討會養神)。故要鍊形使天地之氣能通於形體,則能通達陰陽的平 衡。上述已論之,一切變化的兩個方向是分合,而至於軀體而言,身體吸收天地之 氣,所以這兩種氣要身軀達到和諧,而由於這和諧身心得到營養。

但是因為人的思維及身心的衝突,這些氣無法達到平衡的和諧而傷身,所以陳景 元說:

11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正統道藏》第 23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 年),卷 2,

頁 23。

12宋,陳景元:《南華真經章句音義》(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 年),卷 5,頁 27。

13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正統道藏》第 23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 年),卷 1,

頁 15。

14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正統道藏》第 23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 年),卷 1,

14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正統道藏》第 23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 年),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