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經濟成長對不動產稅收的影響:以OECD國家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經濟成長對不動產稅收的影響:以OECD國家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7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財政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經濟成長對不動產稅收的影響:以 OECD 國家為例 The Impact of Economic Growth on the Immovable Property. 政 治 大 Tax: Evidence from Panel Data for OECD Countries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i n U. v. Ch 指導教授: e n g吳文傑 c h i 博士 研究生: 高. 俊 撰. 中華民國一〇五年六月.

(2) 謝辭 年華似水流,兩年的碩士求學生涯轉眼就要結束。回首過去,我要感謝的人 太多,沒有他們就沒有我的順利畢業,更不會有此段值得回憶的美好旅程。 首先,我要感謝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他們辛勤勞動、思想開明,為家庭和子 女全力付出,有他們作為堅強後盾,我才能夠如願到台北求學。 其次,我要感謝論文指導教授吳文傑老師。文傑老師視野開闊、治學嚴謹, 從論文選題、模型修正到細節完善都給我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建議,而且老師為人. 政 治 大 也要感謝論文口試委員毛治文副教授和林子欽教授,他們對論文修改提出了很多 立 親切,和學生亦師亦友,讓我在完成論文的過程中擁有一份輕鬆愉快的心情。我. ‧ 國. 學. 寶貴建議,對論文的最終完成不可或缺。. 然後,我要感謝政大財政所的各位老師、助教和同學,他們都好可愛,有他. ‧. 們為依靠是我在台北學習和生活的小確幸。感謝諸位老師在專業和為人上的教誨,. y. Nat. er. io. sit. 這將是對我影響至深的人生資產;感謝系辦助教們的熱情幫助,這是我此段求學 經歷中最特別的體驗;感謝 103 級財研所同學以及學弟妹的友情相伴,不管是學. al. n. v i n Ch 習討論還是揪團暢遊,他們對我而言都是最好的陪伴和心安。另外,我特別要感 engchi U 謝本系朱澤民老師和黃顯華學長,他們的資助大大減輕了我的經濟壓力,讓我的 研究所生涯不必為此而煩惱。 最後,我要感謝在政大相遇相知的陸生同學們,感謝在藍濤和福邦遇到的各 位先進和同儕,感謝所有這兩年在台灣認識過、相處過的人們,有你們才有這段 此生難忘的經歷。 未老還鄉,還鄉斷腸。風寒露濃,各自珍重。.

(3) 摘要 本文旨在通過研究不動產稅收對經濟增長的反應揭示其充足性、穩定性以及週期 性特徵。本文採用 LSDV 模型對 OECD 34 個國家 1970 年代以來的面板資料進 行迴歸分析,結果顯示: GDP 每增長 1%,不動產稅收入增長 0.720%,而不動 產稅收占總稅收的比重無顯著變化。不動產稅收產出彈性小,收入長期成長慢於 其他稅收和 GDP,無法為地方政府提供充足財源。經濟衰退時不動產稅下降幅 度相對較小,在總體稅收中的占比穩定,在全球經濟衰退風險增加的情況下,不. 政 治 大 占 GDP 比重影響並不顯著,因此不具有明顯的週期性,無法發揮逆週期調節作 立 動產的穩定性能在短期內為地方公共服務提供可靠財源。經濟成長對不動產稅收. ‧ 國. 學. 用,而且經濟成長在景氣好與壞時對不動產稅收的影響具有不對稱性,相比減緩 衰退,不動產稅收更難抑制景氣過熱。房價和家庭持有不動產價值的 GDP 彈性. ‧. 分別為 1.909 和 1.396,而不動產稅收的房價和家庭持有不動產價值彈性卻僅為. y. Nat. er. io. sit. 0.116 和 0.282,因此不動產稅收的弱充足、強穩定與非週期性質主要來源於稅基 評估與稅率調整制度,而不是房地產資產市場。要改變不動產稅收與經濟成長聯. al. n. v i n Ch 結弱的狀況,需要改變不動產稅稅基評估滯後狀況以及減少不動產稅基和稅率調 engchi U 整面臨的諸多限制性規定。. 關鍵字:不動產稅、經濟成長、充足性、穩定性、週期性、不對稱.

(4) Abstract This thesis aims to reveal the adequacy, stability and cyclical properties of the immovable property tax through studying its responses to economic growth. The LSDV model is used to examine the panel data of 34 OECD countries since the 1970s. The regression results show that for every 1% growth of GDP, the immovable property tax revenue increases by 0.720%, but the proportion of immovable property tax in total tax revenue does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 Thus, the immovable property tax is lack of GDP elasticity, and its growth in long term is slower than other taxes and GDP, which means. 治 政 negligible change of the proportion of immovable property 大 tax in total tax during the 立 recession period provides comparatively stable revenues in short term, especially when. it can not ensure adequate revenues for local governments. In the other hand, the. ‧ 國. 學. the recession risk is rising at present. The tax burden measured by the proportion of immovable property tax in GDP is not effected significantly by the business cycle.So,. ‧. the immovable property tax is a- cyclical. In addition, the impact of economic growth. sit. y. Nat. on the immovable property tax is asymmetric. Compared to slowing a recession, it is. io. er. less likely for the immovable property tax to prevent an economy from overheating. The GDP elasticities of housing price and the value of households’ immovable assets. n. al. Ch. i n U. v. are respectively1.909 and 1.396, while the market value elasticities of the tax revenue. engchi. are only 0.116 and 0.282. So, the immovable property tax’s inadequacy, stability and acyclical properties come mainly from the process of tax base assessment and the system of tax rate adjustment, rather than the real estate market. To strengthe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immovable property tax and economic growth, governments must decrease various restrictions and assessment lags of the immovable property tax.. Key words: immovable property tax, economic growth, adequacy, stability, cyclical, asymmetry.

(5)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文獻回顧.......................................................................................................... 4 第一節 財政收入充足性與穩定性研究............................................................... 4 第二節 財政政策週期性研究............................................................................... 6 第三節 房地產景氣循環對不動產稅收的影響................................................. 10 第四節 文獻綜合評述......................................................................................... 13 第三章 理論與制度.................................................................................................... 15 第一節 經濟成長影響不動產稅收的理論基礎................................................. 15. 政 治 大 第四章 變數說明與描述性統計................................................................................ 23 立 第一節 變數說明................................................................................................. 23 第二節 OECD 國家不動產稅制度:以美國為例 ............................................. 19. ‧ 國. 學. 第二節 描述性統計............................................................................................. 29 第五章 實證模型........................................................................................................ 33. ‧. 第一節 基本模型................................................................................................. 33. sit. y. Nat. 第二節 不動產稅收的充足性實證結果............................................................. 36. io. er. 第三節 不動產稅收的穩定性實證結果............................................................. 40 第四節 不動產稅收週期性與非對稱性實證結果............................................. 42. al. n. v i n 第五節 影響機制分析......................................................................................... 49 Ch engchi U 第六節 其他變數對不動產稅的影響................................................................. 54 第七節 面板模型迴歸結果穩健性..................................................................... 58 第六章 結論及建議.................................................................................................... 6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61 第二節 政策建議................................................................................................. 62 第三節 研究限制................................................................................................. 64 參考文獻...................................................................................................................... 65 附錄.............................................................................................................................. 71.

(6) 表次 表 3-1:美國各州財產稅限制性規定 ....................................................................... 21 表 4-1:資料描述性統計 ........................................................................................... 29 表 4-2:變數相關係數矩陣 ....................................................................................... 31 表 5-1:豪斯曼檢定結果 ........................................................................................... 36 表 5-2:GDP 對不動產稅稅收收入影響迴歸模型估計結果 .................................. 38 表 5-3:GDP 對不動產稅收占總稅收比重影響迴歸模型估計結果 ...................... 39 表 5-4:不同稅收穩定性迴歸模型估計結果 ........................................................... 41 表 5-5:不動產稅收週期性及非對稱性模型估計結果 ........................................... 48. 政 治 大 表 5-7:單位根檢定結果 ........................................................................................... 59 立 表 5-8:協整關係檢定結果 ....................................................................................... 60 表 5-6:GDP—房地產市場—不動產稅收兩步迴歸模型估計結果 ....................... 51. ‧ 國. 學. 表 A-1:不同國家的固定效果表 .............................................................................. 71.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7) 圖次 圖 1-1:不動產稅收在 OECD 國家稅收體系中佔比 ................................................ 3 圖 4-1:OECD 國家稅收體系 ................................................................................... 25 圖 4-2:2013 年 OECD 國家總稅收結構 ................................................................. 26 圖 4-3:2013 年 OECD 國家財產稅稅收結構 ......................................................... 27 圖 4-4:GDP 與不動產稅收入 .................................................................................. 32 圖 4-5:GDP 與不動產稅收占比 .............................................................................. 32 圖 4-6:GDP 與稅收結構 .......................................................................................... 32 圖 4-7:人均 GDP 與稅收結構 ................................................................................. 32. 政 治 大. 圖 5-1:產出缺口占潛在 GDP 百分比 ..................................................................... 44.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8) 第一章. 緒論. 由於具有時效性以及受政治干預少,貨幣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調節經濟景氣的 最重要工具。但長期的低利率政策使得貨幣工具如今對經濟調節作用越來越弱, 似乎已到達貨幣政策的極限,使用更加激進的貨幣療法 1會產生政治、金融和經 濟風險。財政政策因其自動穩定(automatic stabilizers)和權衡性政策(discretionary policy)的逆週期(counter-cyclical)調節功能,在各國政府以及國際組織的經濟調控. 政 治 大. 工具中地位越來越重要。2 發揮財政政策的景氣調節作用需要瞭解其週期性特徵。. 立. 以稅收收入為例,若要發揮調節景氣的作用,當經濟成長時,稅收收入成長速度. ‧ 國. 學. 要比產出增長更快;當經濟衰退時,稅收收入則要迅速下降以鼓勵企業投資及居. ‧. 民消費。稅收作為財政政策的重要組成,不僅承擔著調節經濟景氣波動的職能,. sit. y. Nat. 而且還要能夠為政府支出提供穩定充足的財源。瓦格納法則指出隨著經濟成長,. io. n. al. er. 財政支出會以更大比例增長,政府支出占 GDP 的比重將會提高,稅收必須具備. i n U. v. 較大的產出彈性,以保障政府有足夠的收入來支應公共服務需求的增長(Wilford,. Ch. engchi. 1965)。同時,政府長期稅收不足(比如歐洲的主權債務危機)也將影響政府支 出,限制財政政策逆週期調節能力。另一方面,短期波動較小的稅收才能為政府 提供穩定的財源,保障必要公共品的持續正常供給,這一點對以稅收為主要來源 的地方政府來說尤其重要,而以稅收作為調節經濟景氣的工具將導致稅收收入的 劇烈波動。稅收的充足性(adequacy)、穩定性(stability)與週期性相互聯繫,因此, 包括低利率甚至負利率、資產購買、前瞻指引、提高通脹率目標、直接為政府赤字提供貨幣 融資,以及直接向家庭派發現金。 2 2016 年 2 月 18 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佈報告呼籲各國加強財政刺激,建議有財 政擴張空間的國家提供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公共投資。2016 年 2 月 24 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發佈全球經濟前景報告,呼籲 G20 國家通過財政措施增加公共投資和支援結構性改革, 同時認為發達國家要少依賴貨幣政策而多採用財政政策。 1 1.

(9) 發揮稅收調節經濟景氣的作用必須將三者同時納入考量。 目前,學術界已經對主要的稅種,比如所得稅及商品與勞務稅對經濟成長的 反應進行了較充分的研究,但對不動產稅的研究相對較少,這主要與財產稅和不 動產稅主要是地方稅、在國家財政政策工具箱中地位不足有關。理清經濟成長對 不動產稅收入的影響大小和模式在當前已顯得非常重要:首先,進入新世紀以來, OECD 國家不動產稅占 GDP 和總稅收的比重穩步上升,以不動產稅為主的財產 稅體系在整個稅收體系中的重要性越來越高,在政府總體財政面臨債務危機的當. 政 治 大 發中國家經濟增長中扮演支柱作用,房地產市場景氣與新興市場國家和全球景氣 立. 下,不動產稅有實力為政府政策調節的新工具。其次,房地產相關投資在主要開. ‧ 國. 學. 波動密切相關 (Andrews et al, 2011),不動產稅因與房地產市場直接相關,被寄望 對經濟調節發揮更直接作用。再次,不動產稅收以及其他財產稅收入一直以來都. ‧. 是州和地方政府最為重要的收入來源,如圖 1-1 所示,1970 年代以來財產稅占. y. Nat. er. io. sit. OECD 國家州政府稅收收入比重超過 20%,占地方政府稅收收入比重更超過 40%, 不動產稅收的穩定性和充足性直接關係到州和地方政府在短期內能否不受景氣. al. n. v i n Ch 干擾地提供學校、消防以及社區環境等必需公共服務,在長期能否籌集到充足財 engchi U. 源滿足所得增長引致的快速增長的地方公共品需求。因此,有必要對不動產稅收 的充足性、穩定性和週期性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本文採用 LSDV 模型依次對不動產稅三種特性及其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全面 的研究,結果顯示,OECD 國家不動產稅收具有弱充足性、強穩定性以及非週期 性(a-cyclical),且稅負在經濟衰退期下降的幅度較之在經濟擴張期的成長幅度大。 上述特性產生的原因在於不動產稅收稅基與房地產市場聯動小、稅率順週期調整 使不動產稅收受經濟環境變化影響小。OECD 國家不動產稅收經驗為尋求完善不 2.

(10) 動產稅制度的政策當局提供了借鑒:不動產稅收的三項特性的產生實質上是稅制 設計時對其調節景氣或提供穩定或保證充足財源的政策功能的權衡取捨 (Williams et al., 1973),若要改變現實狀況,需要完善不動產稅基評估以及稅率調. 1980. 1990. 20. 2000. 0. ‧ 國. 1970. 學. 1. 1.5. 立. 政 治 大. 10. 2. 2.5. 30. 3. 40. 3.5. 整制度。. 2010. 不動產稅收占總稅收比重(% ). 財產稅收入占中央政府稅收比重(% ). 財產稅收入占州政府稅收比重(% ). ‧. 不動產稅收占G D P 比重(% ). sit. y. Nat. 財產稅收入占地方政府稅收比重(% ). n. al. er. io. 圖 1-1:不動產稅收在 OECD 國家稅收體系中佔比. i n U. v. 本文一共分為六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緒論,介紹本文研究的背景和目的;第. Ch. engchi. 二部分為相關文獻綜述,包括財政收入成長性研究、財政政策週期性研究以及房 地產景氣循環對不動產稅收的影響研究三個方面;第三部分介紹經濟成長影響不 動產稅收的理論基礎以及美國不動產稅收相關制度;第四部分為變數說明與描述 性統計;第五部分為實證模型和實證結果介紹,包括不動產稅收的充足性、穩定 性、週期性以及內在機制分析;第六部分總結本文研究結論並提供相關政策建議。. 3.

(11)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財政收入充足性與穩定性研究 經濟成長與不動產稅收關係研究早期主要集中在地方政府稅收的長期充足 性研究。財政收入的充足性又可稱為成長性,主要研究各項稅收收入在長期隨 GDP 成長的變化,一般採用稅收收入取對數對 GDP 取對數進行迴歸分析,計算 稅收收入的產出彈性。這一領域的研究主要針對美國,結果顯示:不動產稅收的. 政 治 大. 產出彈性一般在 0.8 到 1 之間,比所得稅、商品與勞務稅等其他稅收小,無法滿. 立. 足人口增長、城市化以及技術進步造成的社會需求。就不動產稅基(不動產評估. ‧ 國. 學. 價值)的產出彈性而言,不動產市場價值彈性遠大於 1,但作為稅基的資產評估價. ‧. 值的產出彈性只有 0.2 到 0.5,不動產稅因而具有較低的成長性,也具有較強的 穩定性。這一領域的主要研究如下:. sit. y. Nat. io. al. er. Groves and Kahn (1952) 對美國州和地方政府收入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穩. v. n. 定性 3是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稅收體系的重要品質,其中人頭稅和財產稅的彈性小. Ch. engchi. i n U. 於 0.8,商品與勞務稅接近於 1,而所得稅由於累進稅率而大於 1.5。該文作者認 為財產稅的產出彈性小正是因為被課稅的財產中包括房地產,而房地產數量主要 受人口增長和建設週期的影響,因此稅基中數量部分隨產出變動小,而且由於評 估手段不足,房地產價值的評估滯後於市場價值變化,實際評估會在房地產市場 價值的基礎上打折扣,使得評估價值變動相對較小,評估價值的產出彈性僅為 0.22。. 最初的研究多用稅收收入的產出彈性小於 1 代指稅收收入穩定,但從 Williams et al. (1973)開 始明確區分稅收成長性小與穩定性,稅收產出彈性只代表稅收長期成長能力,即充足性,無法 代表短期穩定性及週期性。 4 3.

(12) Hogan (1960) 認為在財產稅稅率不變條件下,財產稅收入取決於財產價值的 增長以及財產價值轉化為財產稅基的程度。二戰之後美國財產稅收入的增長主要 原因是稅務機構成功將財產價值的增加轉化為評估價值,但財產稅收入的增長最 終取決於納稅人能夠承受多大程度的評估價值增長帶來的稅負,因此財產市場價 值的增長並不一定造成財產稅基的增長。該文研究發現,長期來看財產稅稅基的 產出彈性遠小於 1,比如紐約財產評估價值的產出彈性為 0.52,而同期市場價格 的產出彈性為 0.86.,這與 Netzer (1958)、Kurnow (1963) 測算應稅財產市場價值. 政 治 大 Netzer (1964) 進一步指出戰後財產稅稅基以及財產稅收入並未如預期的迅 立. 的產出彈性接近於 1 的結論亦相符合。. ‧ 國. 學. 速增長,雖然 1945-1958 年土地等財產市場價值彈性超過 1.5,但財產評估比率 (assessment ratio) 4卻出現了下降,使得整體財產稅稅基增長速度遠低於產出增長。. ‧. Wilford (1965) 使用 1947-1960 年美國州稅收數據,結果發現從價計徵的財. y. Nat. er. io. sit. 產稅產出彈性為 1.01,接近於 1。作者認為戰後經濟進入穩定成長期,景氣波動 變小,地方政府應該使稅收體系更具產出彈性以保障支出增長,這與 Legler and. al. n. v i n Ch Shapiro (1968) 使用美國各州 1945-1964 e n g年數據所得實證結論一致。 chi U. Williams et al. (1973)認為稅收的穩定性並非稅收成長性以及逆週期性的反義 詞。稅收增長是長期現象,而穩定性所指的是短期現象,而且由於財政反常(fiscal perversity)存在,稅收收入的短期穩定性將有利於發揮逆週期調節作用。他們沒 有使用一般的產出彈性作為穩定性的指標,而是以稅收收入偏離長期趨勢標準差 的倒數來衡量,以此來區分長期增長與短期穩定性。他們使用美國 1952-1970 年 數據實證發現,個人所得稅和公司所得稅最不穩定,但卻增長最快;銷售稅較穩. 4. 財產稅稅基與應稅財產市場價值之比。 5.

(13) 定,且長期產出彈性與公司所得稅相當。州和地方政府稅收的長期增長與短期穩 定負相關,但不穩定性並不能確保稅收發揮逆週期調節作用。 White (1983)、 Misiolek and Perdue (1987)以及 Dye and McGuire (1991)採用 Williams et al. (1973)對稅收穩定性和充足性的定義,在州和地方政府稅收體系中 引入投資組合理論,分別找到包含價格和去掉價格因素的稅收“增長—不穩定性” 的有效邊界,在此邊界上稅收收入能夠最大程度隨產出成長,同時維持最小程度 的短期不穩定性。White (1983)還分析了美國 1970-1981 年的州政府稅收結構,. 政 治 大 隨經濟成長快速增長,但由於 立 1970 年代經濟景氣波動較大,州政府稅收短期穩 由於美國州政府採用所得稅和銷售稅替代財產稅和遺贈稅,使得州稅收收入可以. ‧ 國. 學. 定性較差,難以保障景氣衰退時期增長的社會福利支出需求。 Giertz (2006) 實證分析了美國伊利諾州 1980-2004 年州和地方政府四種主要. ‧. 稅收(個人所得稅、公司所得稅、銷售稅和財產稅)稅基部分 5的成長性和穩定. y. Nat. er. io. sit. 性,發現不動產稅稅基有最高的年增長率 6.3%以及最低的增長率標準差 0.03 6, 美國不動產稅受經濟景氣波動的影響小,具有穩定性,這是因為稅基評估過程滯. al. n. v i n Ch 後於不動產市場變化,由於不動產稅收入增長率與其他三種稅收收入增長負相關, engchi U 為州和地方政府分散稅收風險提供了工具。. 第二節 財政政策週期性研究 1990 年代以前的研究重點在於財政收入的充足性,雖然 Williams et al. (1973). 作者認為稅收收入變化包含了稅率調整和稅基的改變,因此沒有直接使用稅收收入作為分析 對象。本文為認為稅率的調整也與短期景氣波動以及長期的經濟成長有關。為直接闡明不動產 稅的充足性、穩定性以及週期性,本文在後文分析中採用的是 OECD 國家不動產稅收收入數 據,而非稅基。 6 州和地方政府其他稅收的平均年增率和增長率標準差組合分別為:公司所得稅(4.3%, 0.151), 個人所得稅(5.2%, 0.049),銷售稅(4.5%, 0.030)。 6 5.

(14) 開始嘗試使用不同的方法區分稅收的長期成長與短期波動,但並未闡明短期內稅 收收入如何隨經濟情勢變動。從 Sobel and Holcombe (1996) 採用差分和去除時間 趨勢的變量迴歸來分析各項稅收短期波動性之後,財政政策研究在繼續關注稅收 成長性的同時,開始側重分析財政變數與短期景氣波動的關係。這些研究大多都 採用財政反應函數來估計財政變數對景氣循環的反應係數,以此度量逆週期調節 能力。因此週期性又可稱之為經濟穩定性(stabilising properties)。財政政策週期性 研究結果發現,包括 OECD 國家在內的已開發國家財政收支帳戶餘額(the budget. 政 治 大 (Fiorito, 1997; Lane, 2003; Galí and Perotti, 2003; Lee and Sung, 2007; Egert,2010; 立 balance) 7 、財政支出與收入對景氣變化反應敏銳,具有逆週期性或無週期性. 8. ‧ 國. 學. Fatás and Mihov, 2012),且財政變數對經濟景氣的反應具有非對稱性(Sørensen et al., 2001; Lee and Sung, 2007; Leigh and Stehn, 2009; Égert,2010),政府在經濟衰退. ‧. 時有政治壓力去擴張支出、減少稅負,但在經濟繁榮時卻難以通過加稅和減少開. y. Nat. io. sit. 支來緊縮財政。就不同層級政府的財政政策工具而言,地方政府相比中央政府的. al. er. 逆週期性較弱(Sørensen et al., 2001; Blöchliger et al., 2010)。關於不動產稅收入對. n. v i n 短期景氣波動的反應,Blöchliger 國家不動產稅收具 C het al.(2015)研究發現,OECD engchi U 有景氣波動小或輕微順景氣特徵,可以為地方政府提供穩定的財源,但並沒有發 揮穩定經濟的作用。但此類文獻相對較少,不動產稅收相關性質揭示尚顯不足。 週期性研究領域主要研究如下:. 財政收支賬戶餘額等於年度財政收入減去財政支出。 相較而言,關於開發中國家財政政策週期性的研究則有不一致的結論,大部分的研究結果顯 示開發中國家財政政策具有順週期性 (Gavin and Perotti, 1997; Kaminsky, Reinhardt, and Végh, 2004; Talvi and Vegh, 2005; Ilzetzki and Vegh, 2008),但 Agenor, McDermott and Prasad (1999)利用 12 個開發中國家的數據研究發現,財政支出與收入之比表示的財政政策變量與景氣負相關,因 此財政政策總體上具有逆週期性。具體來看,支出具有明顯的逆週期性,而收入在部分國家具 有逆週期性,部分國家則無明顯的週期性;Jaimovich and Panizza (2007) 採用外國夥伴國的景 氣指標作為工具變量,推翻了開發中國家財政政策順週期的結論,發現開發中國家的財政政策 實際上也是逆週期的。 7. 7 8.

(15) Sobel and Holcombe (1996) 認為產出彈性只能說明稅收的長期增長性,不能 說明稅收的短期波動性,即使兩種稅收收入的產出彈性相同,其隨著景氣循環波 動的程度也可能相差很大,因此採用原始數據迴歸結果來表示稅收的長期充足性, 而採用稅收收入和 GDP 數據去除時間趨勢和進行差分後的迴歸結果來表示短期 的穩定性。該文對美國 1951-1991 年稅收資料的迴歸結果顯示,個人所得稅稅基 的產出彈性最大,約為 1.2,公司所得稅稅基彈性為 0.7,銷售稅稅基的彈性為 0.69;而從短期的波動性結果來看,公司所得稅稅基的波動性最大,迴歸係數為. 政 治 大 Lee and Sung (2007) 立 針對 22 個 OECD 國家和 72 個非 OECD 國家 1972-1998. 3.6,其次分別是個人所得稅和銷售稅。. ‧ 國. 學. 年的數據資料,採用原始數據減去時間的二階多項式函數(Ashley and Verbrugge, 2006)以及差分的方式來估計財政政策的週期性 9,研究結果發現政府支出彈性為. ‧. 0.875,政府收入彈性為 1.164。OECD 國家支出比非 OECD 國傢具有更強的逆週. y. Nat. er. io. sit. 期性,主要原因是 OECD 國家社會福利制度完善,而社福支出具有更強的逆週 期性。非 OECD 國家政府稅收收入比 OECD 國家具有更強逆週期性,原因難以. al. n. v i n C h GDP 彈性為 U 確定。就各項稅收收入而言,所得稅 e n g c h i 1.3,具有顯著的逆週期性,但. 商品與勞務稅的彈性小於 1,具有順週期性。該文還以 GDP 是否成長將經濟分 為兩個時期來研究財政變量的非對稱性,結果發現 94 個國家政府支出在經濟衰 退期表現出強烈的逆週期性,但在經濟擴張期表現出順週期性,導致政府債務因 9. 根據 Lee and Sung (2007)定義,財政變數的正週期性是指當 GDP 增加(減少)時,財政變數占. GDP 比重上升(下降) ;財政變數的逆週期性是指當 GDP 增加(減少)時,財政變數占 GDP 比 重下降(上升);若比重無顯著變動,則該財政政策具有非週期性特徵。因此若稅收要發揮穩定 經濟的功能,需要其具有正週期性,即對景氣循環變數的彈性大於 1。相對應的是,支出需要具 有逆週期性才能發揮經濟穩定作用,即支出對 GDP 的彈性要小於 1 或負相關。財政收支賬戶餘 額(即收入減去支出)需要具有順週期性,即彈性大於 1。本文採用對正(逆)週期性的一般定 義對 Lee and Sung (2007)的結果表述進行了修正。 8.

(16) 景氣循環而累積。而就稅收收入而言,經濟衰退期或擴張期均具有逆週期性,但 經濟衰退期稅收彈性大於經濟繁榮期,即稅負在經濟衰退期下降幅度比經濟繁榮 期上升的幅度要大,衰退期的逆週期性特徵更強,但稅收收入非對稱性特徵並不 顯著。 Égert (2010) 和 Fatás and Mihov (2012)實證研究了 1980 年代以來 OECD 國 家財政政策對經濟景氣的反應,發現財政收支賬戶餘額與產出缺口或 GDP 增長 正相關,產出缺口或經濟增長值每提高 1%,財政收支賬戶餘額占 GDP 比重提高. 政 治 大 或 GDP 增長將經濟景氣分類,發現景氣對財政收支賬戶餘額具有不對稱影響, 立. 0.3–0.5 個百分點,因此 OECD 國家財政政策總體上具有逆週期性。以產出缺口. ‧ 國. 學. 景氣差時財政收支賬戶餘額的逆週期性較強。稅收收入與景氣指標正相關,總稅 收收入的彈性為 1,即稅收收入與 GDP 以相同比例變動,稅收占 GDP 比重不變,. ‧. 因而總稅收收入無週期性;公司所得稅對 GDP 成長反應最為強烈,景氣指標每. y. Nat. er. io. sit. 增加 1%,公司所得稅增加 1%到 3%,具有逆週期性;個人所得稅、商品與勞務 稅、社會安全捐的反應較小,約在 0.3%到 1%;財產稅的迴歸模型顯示,產出缺. al. n. v i n Ch 口或 GDP 增長增加 1%,財產稅收入增加約 2%,財產稅受景氣影響較大, e n g c1%到 hi U. 但模型整體解釋力小. 10. ,且 OECD 國家財產稅中包含財產交易及遺贈稅,無法. 代表不動產稅的週期性。 Blöchliger et al. (2015)實證研究了 1965-2012 年 OECD 國家經濟增長和產出 缺口對不動產稅收以及其占 GDP 比重的影響,結果顯示 OECD 國家景氣循環變 數每增加 1%,不動產稅收收入沒有顯著變化,而不動產稅收占 GDP 比重下降 0.006-1.682 個百分點,這說明不動產稅具有景氣波動小或輕微順景氣特徵,可以 調整 R 平方值只有 0.05 左右,代表模型缺少影響財產稅的關鍵變數,可能使財產稅反應係 數有偏。 9 10.

(17) 為地方政府提供了穩定額財源,但並沒有發揮穩定經濟的作用。 其他關於財產稅或不動產稅收的短期波動性的研究包括:吳亭瑩 (2006) 利 用臺灣臺北市、臺北縣、高雄市與台中市 1992-2004 年數據實證結果顯示,財產 稅收入會受到總體景氣變動之影響,其中土地增值稅與契稅相較於地價稅與房屋 稅更易受整體經濟變動之影響;吳明彥 (2010) 利用 1982-2009 年台灣總體經濟 的時間序列數據資料進行實證研究,結果顯示總體經濟景氣與土地稅租稅努力呈 現正向變動關係,且總體景氣在繁榮與衰退期間對土地稅租稅努力有不對稱影響,. 政 治 大 實證研究結果發現,總體經濟景氣對政府總稅課收入及各項稅收有正面影響,且 立 衰退期間影響大於景氣繁榮期間;曾彥登 (2012) 利用台灣 1959-2011 年資料的. ‧ 國. 學. 影響具有不對稱性,景氣衰退期間對總稅收的影響程度大於景氣繁榮期間,但無 法判斷景氣衰退與繁榮期間對於所得稅、消費稅與財產稅的影響效果何者較大。. ‧ sit. y. Nat. io. n. al. er. 第三節 房地產景氣循環對不動產稅收的影響. Ch. i n U. v. 美國房地產市場在 2006 年前後波動較大,在 2006 年房地產市場到達頂峰前. engchi. 4 年,房地產市場價格迅速上漲約 64%,房地產供給量增長 25%,而 2006 年後 市場蕭條,到 2009 年底房價暴跌了約 30%,供給量下降 71%。這為研究房地產 市場景氣循環與不動產稅收的關係提供了重要資料。房地產景氣循環對不動產稅 收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美國不動產稅收收入的不動產市場價值彈性小於 1,評 估價值的彈性更小,房價上漲時不動產稅收上升緩慢,且上漲主要由房地產數量 增長所致,而非房地產評估價值上漲。房價變動對不動產稅收增減具有不對稱性, 房價下跌時,不動產稅收下跌的幅度小於上漲的幅度。不動產稅對房價的反應特 性與不動產稅稅基評估滯後、稅基增長限制以及政府調整有效稅率有關。 10.

(18) Cornia and Walters (2005, 2006)利用美國 1991-2001 年居民住宅的資料研究 發現,房地產市場價格在此期間平均每年上漲 4.15 %,數量每年上漲 13.7 %,而 財產稅收入每年上漲 4.54 %,財產稅上漲相對市場價值上漲較溫和。由於選舉 壓力以及全面公開(full disclosure)這一非約束性措施,稅基評估者在市場價值 上漲時並不會相應地通過重估價來調整評估價值,即使將市場價值上漲納入到評 估價值之中,地方政府也會同時下調稅率,導致不動產稅收入增長受限。 Lutz (2008)實證分析了 1976-2007 年美國房價上漲影響全國不動產稅收的大. 政 治 大 綜合來看,房價上漲對不動產稅收的影響較小,長期彈性 立. 小和時限。他認為房價對不動產稅的影響是不動產市場價值上漲與政府調降不動 產有效稅率的結果。 11. ‧ 國. 學. 約為 0.4,原因是稅基並未隨房價的長期上漲而調整,而且政府會以降低稅率來 防止房價上漲導致稅負上升。房價上漲後的 2 年內不動產稅沒有顯著反應,反應. ‧. 從第 3 年開始,到第 4-5 年趨於穩定。房價變動對不動產稅影響具有不對稱性,. y. Nat. er. io. sit. 房價下跌時不動產稅沒有顯著變化,作者認為這是政策制定者調高有效稅率所致。 Lutz et al. (2011) 利用美國 2006-2009 年州層級的資料研究發現,房價的下. al. n. v i n Ch 跌對不動產稅收的影響很小,不動產稅具有穩定性。不動產評估價值滯後于市場 engchi U. 價值下跌約 2 年,2006 年之後的房地產市場價值下跌只是減緩了評估價值的上 升,直到 2010 年評估價值才開始下降,而與此同時,法定稅率從 2009 年開始上 升。評估價值的變化相對下跌的房地產市場價值有顯著的滯後,而且地方政府會 提高不動產稅率來抵消稅基的減少,從而造成了 2006 年之後房價下降,但不動 產稅收較少下降。Alm and Sjoquist(2011)利用美國佐治亞州 1997-2009 年 180 個學區資料的研究結論與此相同。 2000-2005 年美國應稅不動產的市場機制上漲了 7.9%,而有效稅率下降了月 1.7%,導致不動 產稅收入上漲約 6.1%。 11 11.

(19) Doerner and Ihlanfeldt(2011)利用美國佛羅里達州各城市 15 年的面板資料 研究房地產商業週期中房價上升和下降對該州地方城市政府收入的影響,研究發 現 1995-2005 年房價上升造成政府收入平均上升 32.8%,收入上升的主要部分是 不動產稅收上升,不動產稅占城市收入的比重平均提高 4 個百分點,同時 2005 年之後的房價下降對地方政府收入幾乎沒有影響,甚至有城市不動產稅收入繼續 上漲。迴歸結果顯示,房價每上升 1%,不動產稅收入增加 0.0018%,其中不動 產數量上升 0.0012%,單位評估價值僅上升 0.0006%,因此不動產稅上升的主因. 政 治 大 不對稱性,房地產價格下降導致的不動產稅收入下降小於房價上漲時不動產稅收 立 不是房地產評估價值上漲。該文進一步發現房地產週期對不動產稅收的影響存在. ‧ 國. 學. 入的上升,原因有三:一是稅基評估者對房地產價格上升比下降更敏感;二是該 州法律有奪回規則(recapture rule) ,允許評估者在房價下降時提高不動產評估價. ‧. 值 3%;三是房價上漲時家庭持有不動產數量上升,但房價下跌時持有數量並不. er. io. sit. y. Nat. 會相應下降。. 為防止財產價值上升導致稅負超預期上升以及政府支出增長不受控制,美國. al. n. v i n Ch 各州採取了各種財產稅限制措施,對不動產稅收入上升產生了顯著的負面影響 engchi U (Cutler et al., 1999; Anderson, 2006; Giertz, 2006;Wallin and Zabel, 2011; Alm et al., 2011),同時也使政府部門雇員數量和工資上漲速度下降(Poterba and Rueben, 1995),地方政府學校支出減少,降低居民對當地房地產資產的需求,抑制不動產 市場價值上漲(Bradbury et al.,2001; Lang and Jian, 2004)。 關於其他 OECD 國家房地產週期的研究較少。Joumard and Kongsrud (2003) 認為 OECD 國家財產稅稅基受景氣波動影響小,財產稅相比勞動或資本所得稅 更加穩定和可預見。Muellbauer (2005) 研究發現英國市政稅(Council Tax)與不動. 12.

(20) 產市場價值聯結弱,不動產稅稅基未與房地產市場景氣保持一致,使其助長經濟 波動,同時也導致空屋率高,不利資源有效配置。. 第四節 文獻綜合評述 首先,既有文獻已經對 OECD 國家財政收支賬戶餘額、各類財政支出、所得 稅、商品與勞務稅以及社會安全捐對經濟變動的反應做了大量的研究,但針對不 動產稅收的研究較少。涉及經濟成長影響不動產稅的實證研究多為 20 世紀 90 年. 政 治 大. 代以前的美國地方稅收成長性研究,由於樣本資料時效性不足,受限於單一國家. 立. 的不動產市場結構與財產稅制度,且忽略了不動產稅的穩定性與週期性,無法準. ‧ 國. 學. 確和全面地說明不動產稅收一般特性。因此,本文在既有文獻研究的基礎上, 採. ‧. 用 OECD 各國最新資料,全面揭示不動產稅稅負水準、成長性、穩定性、週期性. Nat. sit. y. 以及不對稱性特徵,由於採用 OECD 多國最新的面板數據,且時間跨度較長,可. n. al. er. io. 使得實證結果更具一般性和時效性。. Ch. i n U. v. 其次,Blöchliger et al. (2015) 對 OECD 國家不動產稅的週期性進行了研究,. engchi. 是分析經濟變動影響不動產稅文獻中的重要一篇,但其模型設定存在不足,影響 了結論的可靠性。該文同時構造了不動產稅收對房價與景氣波動的反應函數以及 房價對不動產稅與景氣狀況的響應函數,由前者發現不動產稅隨景氣波動小,無 法發揮調節景氣的功能,但又由後者發現,較高的不動產稅將降低房價上漲以及 房價波動度,因而發揮穩定景氣的作用。本文認為兩個模型結果相互矛盾,其原 因在於作者將不動產稅收、房價與景氣波動同時作為自變量置於模型中,而房價 與景氣、景氣與不動產稅收都具有高度相關性,因而使得模型估計結果可靠度下 降。關於房地產景氣循環對不動產稅收的影響的文獻揭示了房價對不動產稅影響 13.

(21) 較小的性質,但未能將其擴展到經濟景氣對不動產稅的影響分析,使模型缺少經 濟波動與不動產市場關係重要一環. 12. 。本文在構建不動產稅對 GDP 的反應函數. 基礎之上,將不動產稅收響應模型進一步拆解為經濟成長—房價波動—不動產稅 收路徑,展示經濟景氣先影響房價,進而通過房價影響不動產稅的內在機制,使 得不動產稅收無法發揮逆景氣調節作用之結論更為清晰可靠。 再次,既有文獻研究稅收的短期穩定性與週期性時均採取產出和稅收去除時 間趨勢或差分後的數據,比如自變量大多採用 GDP 年度增長量或產出缺口,而. 政 治 大 越來越不明確。本文直接採用 立 GDP 變動對不同稅收占總稅收比重的影響來衡量 且因為計量需要,還會對數據進一步對數化或差分,使得迴歸係數結果解釋意涵. ‧ 國. 學. 不同稅收的穩定性,採用經濟擴張和衰退期不動產稅收占 GDP 比重值變動來衡 量其週期性和不對稱性,使模型的經濟意義更為明確。為避免原始數據不穩定造. ‧. 成的虛假迴歸,本文進行了多變數的協整檢定,證明原迴歸結果可靠。. y. Nat. er. io. sit. 最後,既有文獻將財政變數隨經濟情勢變動分為自動穩定和權衡性政策兩部 分 13 (André and Girouard, 2005; Auerbach and Gale, 2009; Fatás and Mihov, 2012),. al. n. v i n Ch 研究發現,OECD 國家財政政策自動穩定機制比權衡性政策具有更強的逆週期性, engchi U. 從國家間對比來看,歐元區權衡性政策部分具有弱順週期性,而美國具有強逆週 期性。本文在分析不動產稅收入受經濟變動影響時對兩種機制產生的不動產稅收 變動未做區分,均視為經濟成長對不動產稅收的影響。. Andrews et al (2011) 利用 OECD 國家住房市場調查資料研究發現,OECD 國家的平均房價所 得彈性接近於 1,總體經濟改善、失業率下降將提高房價,房價提升會推動房地產投資,提高 住房資產存量,有利於不動產稅基增長。 13 就稅收而言,自動穩定是指經濟波動對稅基和邊際稅率的自動影響;權衡性政策是指政府根 據經濟景氣對稅基和稅率作出調整。 14 12.

(22) 第三章 理論與制度 第一節 經濟成長影響不動產稅收的理論基礎 經濟成長通過稅基與稅率的自動和人為調整影響稅收收入。本文參考 Doerner and Ihlanfeldt (2011) 對房價影響美國不動產稅收的模型建立經濟成長影 響不動產稅收的模型。假設𝑇𝑇為不動產稅收收入,其受不動產稅率和稅基變動的 影響,而作為課稅基礎的不動產計稅價格(taxable value)是根據評估得到,因此. 政 治 大. 稅基的變動又可以分為徵稅對象市場價值(market value)的變動以及評估比率變. 立. 動。. ‧ 國. 學. 𝑇𝑇 = 𝑟𝑟 × 𝑉𝑉(𝜌𝜌, 𝛨𝛨). (1). ‧. 𝑟𝑟為不動產稅法定稅率(statutory tax rate)14,受到經濟景氣、政府吸引外國. 投資行為以及政府面臨的債務負擔的影響。𝑉𝑉為房地產稅稅基評估價值,𝜌𝜌為評估. y. Nat. sit. er. io. 比率,即不動產市場價值向評估價值的轉化因數(0 ≤ 𝜌𝜌 ≤ 1) 。當𝜌𝜌接近於 1 時,. 課稅對象金額變化將完全反映到稅基之中;當𝜌𝜌接近於 0 時,表明課稅對象反映. al. n. v i n Ch 到稅基之中的比例很小,課稅對象的變化難以轉化為稅基的變化。𝜌𝜌主要受到經 engchi U. 濟景氣、政府租稅努力以及財政分權結構的影響。𝛨𝛨為不動產總市場價值,金額 大小主要受到經濟景氣、人口因素以及產業結構的影響。Doerner and Ihlanfeldt (2011) 將資產價值𝛨𝛨進一步分為數量和價格,本文對此不作區分。 𝑇𝑇 = 𝑟𝑟(𝐺𝐺𝐺𝐺𝐺𝐺, 𝐹𝐹𝐹𝐹𝐹𝐹, 𝐷𝐷𝐷𝐷𝐷𝐷𝐷𝐷) × 𝜌𝜌(𝐺𝐺𝐺𝐺𝐺𝐺, 𝑇𝑇𝑇𝑇𝑇𝑇, 𝐹𝐹𝐹𝐹𝐹𝐹𝐹𝐹) × 𝛨𝛨(𝐺𝐺𝐺𝐺𝐺𝐺, 𝑃𝑃𝑃𝑃𝑃𝑃, 𝐼𝐼𝐼𝐼𝐼𝐼, 𝑀𝑀𝑀𝑀𝑀𝑀) = 𝑓𝑓(𝐺𝐺𝐺𝐺𝐺𝐺, 𝐹𝐹𝐹𝐹𝐹𝐹, 𝐷𝐷𝐷𝐷𝐷𝐷𝐷𝐷, 𝑇𝑇𝑇𝑇𝑇𝑇, 𝐹𝐹𝐹𝐹𝐹𝐹𝐹𝐹, 𝑃𝑃𝑃𝑃𝑃𝑃, 𝐼𝐼𝐼𝐼𝐼𝐼). (2). 其中,GDP 為經濟成長,FDI 為租稅競爭,DEBT 為政府存量債務水準,TAX. 不動產法定稅率(statutory tax rate)不同於有效稅率(effective tax rate),前者為不動產稅收收入 與稅基(不動產評估價值)之比,後者為稅收收入與課稅對象(不動產市場價值)之比。政府 可以通過改變法定稅率或稅基評估方法來改變有效稅率。 15. 14.

(23) 為租稅努力程度,FISC 為財政分權度,POP 為人口因素,包括人口總額以及人 口老齡化程度,IND 為產業結構,𝑀𝑀𝑀𝑀𝑀𝑀為貨幣政策。 𝑑𝑑𝑑𝑑 𝜕𝜕𝜕𝜕 𝜕𝜕𝜕𝜕 𝜕𝜕𝜕𝜕 𝜕𝜕𝜕𝜕 𝜕𝜕𝜕𝜕 = 𝑉𝑉 × + 𝑟𝑟 × � × + × � 𝑑𝑑𝑑𝑑𝑑𝑑𝑑𝑑 𝜕𝜕𝜕𝜕𝜕𝜕𝜕𝜕 𝜕𝜕𝜕𝜕 𝜕𝜕𝜕𝜕𝜕𝜕𝜕𝜕 𝜕𝜕𝜕𝜕 𝜕𝜕𝜕𝜕𝜕𝜕𝜕𝜕. = 𝜌𝜌𝜌𝜌. 𝜕𝜕𝜕𝜕. 𝜕𝜕𝜕𝜕𝜕𝜕𝜕𝜕. + 𝑟𝑟𝑟𝑟. 𝜕𝜕𝜕𝜕. 𝜕𝜕𝜕𝜕𝜕𝜕𝜕𝜕. + 𝑟𝑟𝑟𝑟. 𝜕𝜕𝜕𝜕. 𝜕𝜕𝜕𝜕𝜕𝜕𝜕𝜕. (3). (1)𝑟𝑟受到經濟景氣影響。政府會利用權衡性財政政策來發揮逆週期調節功 能,當經濟好時,政府傾向於調高稅率,抑制景氣過熱;當景氣差時,政府會調 低稅率。對於採用累進稅率的稅收而言,GDP 升高將自動提高邊際稅率。從維持. 政 治 大 經濟景氣好,房地產稅基上升時,政府會傾向於調低稅率,以獲得競選連任的優 立 不動產稅收穩定的角度,房地產市場蕭條時政府會提高稅率以保障稅收收入;當. ‧ 國. 學. 勢。由於不動產稅對採用比例稅率,且作為地方稅較少發揮權衡性政策的經濟調 控作用,因此本文假定不動產稅率與 GDP 變動負相關 15:. ≤0. (4). y. Nat. 𝜕𝜕𝜕𝜕𝜕𝜕𝜕𝜕. ‧. 𝜕𝜕𝜕𝜕. er. io. sit. (2)𝜌𝜌受到經濟景氣影響。政府可以根據經濟情勢,通過稅基評估、租稅減 免等措施調整徵稅對象被徵稅的範圍。對不動產而言,經濟增長(衰退)時,房. al. n. v i n Ch 地產價格上漲(下跌),但稅基調整遲緩,𝜌𝜌下降(上升) e n g c h i U 。而且,經濟成長影響 住房持有結構,所得增長將提升住房自有率 16 (Andrews et al., 2011),而各國對 自有住宅普遍在稅基評估普遍有減免和優惠,因此也使𝜌𝜌與 GDP 負相關, 𝜕𝜕𝜌𝜌. 𝜕𝜕𝜕𝜕𝜕𝜕𝜕𝜕. ≤0. (5). (3)𝛨𝛨為課稅對象,其金額大小主要受到經濟景氣、人口因素、產業結構以 及貨幣政策的影響。不動產稅的課稅對象為房地產資產,當景氣好(差)時,房 地產資產價格通常會上漲(下跌),房地產投資及存量將上漲,因此不動產總價 15 16. Doerner and Ihlanfeldt(2011)發現美國佛羅里達州房價上漲或下跌並不會影響不動產稅稅率。 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長對住房自有率提升的解釋力在丹麥、芬蘭、西班牙和英國最強。 16.

(24) 值上漲, 𝜕𝜕𝜕𝜕. 𝜕𝜕𝜕𝜕𝜕𝜕𝜕𝜕. ≥0. (6). 總體上來看,經濟成長對不動產稅收的影響取決於經濟成長對稅率、評估比 率以及市場價值的影響,雖然𝛨𝛨可能會造成不動產評估價值比率和稅率下降,但 綜合來看,不動產稅基和稅收會有一定程度上漲,但幅度可能較小。因此, 𝑑𝑑𝑑𝑑. 𝑑𝑑𝑑𝑑𝑑𝑑𝑑𝑑. ≥0. (7). 稅收變化幅度與 GDP 本身變化幅度相比,直接受到房地產評估比率本身大. 政 治 大. 小的影響,因此使不動產稅收占 GDP 比重受 GDP 成長影響方向和大小無法確. 立. 定。. ‧ 國. 𝑑𝑑𝑑𝑑𝑑𝑑𝑑𝑑. 1. 𝑑𝑑𝑑𝑑. = 𝐺𝐺𝐺𝐺𝐺𝐺2 (𝑑𝑑𝑑𝑑𝑑𝑑𝑑𝑑 × 𝐺𝐺𝐺𝐺𝐺𝐺 − 𝑟𝑟 × 𝜌𝜌 × 𝛨𝛨). 學. 𝑑𝑑(𝑇𝑇 ⁄𝐺𝐺𝐺𝐺𝐺𝐺 ). (8). (4)其他變數對不動產稅收的影響。. ‧. 租稅競爭𝐹𝐹𝐹𝐹𝐹𝐹使用前一期外國直接投資淨流入衡量。政府租稅競爭可能與不. y. Nat. er. io. sit. 動產稅具有直接的關聯,通過降低不動產稅收可以作為地方政府吸引投資,促進 地方經濟發展和就業的工具(Brueckner and Saavedra , 2001) 。因此地方政府吸引. n. al. Ch. engchi. 外商投資的動機可能減少不動產稅收。 17. i n U. v. 政府債務率𝐷𝐷𝐷𝐷𝐷𝐷𝐷𝐷用前一期一般政府債務占 GDP 比重衡量。前期一般政府 債務可能影響當期政府稅收行為,比如中央政府償債壓力大會影響中央對地方財 政之補助,而使地方政府增收不動產稅以獲得充足支出財力。Celasun and Kang (2006)、Lee and Sung (2007)、Afonso and Hauptmeier (2009)研究發現前期政府債 務會導致政府財政收支賬戶改善,即高負債政府會傾向于增加稅收、減少支出以 償還債務。 Blöchliger and Campos (2011)發現 OECD 國家間直接的不動產稅競爭相對較少,降低不動產 稅負較少成為稅收競爭的工具,但依然存在針對公司的不動產稅競爭。 17. 17.

(25) 稅收努力程度𝑇𝑇𝑇𝑇𝑇𝑇使用租稅負擔率衡量。稅收負擔的提高可能造成各項租稅 收入的普遍上漲,但也可能出現不同租稅收入變化的結構性差異,對不動產稅收 收入占 GDP 比重以及占總稅收的比重影響不確定。 財政分權𝐹𝐹𝐹𝐹𝐹𝐹𝐹𝐹用中央政府支出占總政府支出比重衡量,若州和地方政府支 出占總支出比重越大,代表事權越重,州和地方政府稅收課徵壓力越大。本文以 中央政府支出占總政府支出比重來衡量財政分權度,預期中央政府占比越大,州 和地方政府課徵不動產稅以支應支出的壓力越小,當期不動產稅稅額越小。. 政 治 大 和城市地區會有差異,一般政府會對農業(包括農、林、牧、漁業)房地產的不 立 產業結構𝐼𝐼𝐼𝐼𝐼𝐼用農業產值占 GDP 比重衡量。不動產持有環節稅在農村地區. ‧ 國. 學. 動產稅有所減免,影響不動產稅收入,因此產業結構中農業產值越小,越多的人 口和資源流向城市地區,增加城市地區房地產數額和價值,從而使不動產稅增加。. ‧. 貨幣因素 MON 用短期利率來衡量,貨幣超發可能造成物價上漲和短期利率. y. Nat. er. io. sit. 下降,造成資產價格泡沫(Andrews et al., 2011),資產價格上漲速度可能高於或 低於一般物價水準上漲,造成不動產稅基去除價格因素後的實際價值上升,因此. n. al. 不動產稅收收入增加。. Ch. engchi. i n U. v. 人口因素𝑃𝑃𝑂𝑂𝑂𝑂對不動產稅收的影響分為總人口和人口老齡化兩個方面,總人 口數量增長會增加房地產需求,房屋和土地保有數量和價格上漲,造成不動產稅 收上漲。65 歲以上人口比重上升,有財富積累的社會階層人口將上升,不僅影響 總需求,而且改變住房保有結構,提高住房自有率(Andrews and Sánchez ,2011) , 因此也造成不動產稅稅基變動,同時由於人口老齡化將減少國民收入,所得稅比 重下降,可能造成不動產稅占總稅收比重上升。. 18.

(26) 第二節 OECD 國家不動產稅制度:以美國為例 由於各國不動產稅收制度主要由地方政府決定,各國內差異就較大,因此本 文選擇美國不動產制度進行說明,重點介紹各州對不動產稅的限制措施。 美國不動產稅屬於財產稅(包括不動產和其他個人財產),不動產分為住宅 不動產(residential real property)、商用不動產(commercial real property)、工業不動 產(commercial real property)以及農業用不動產(farm real property)。在總財產稅稅 基中,住宅不動產占 60%,商業、工業和農業不動產占比約 30%,其他個人財產. 政 治 大. (比如汽車等)占比少於 10%,因此不動產稅是整個財產稅的主要來源。. 立. 美國不動產稅收入主要屬於地方政府。從 1980 年代末以來,財產稅收入一. ‧ 國. 學. 直是地方政府穩定的收入來源,財產稅占州和地方政府總稅收比重在 30%左右,. ‧. 且由於科技泡沫導致經濟衰退,個人所得稅和公司所得稅減少,使財產稅佔比在. sit. y. Nat. 2000 年以後有明顯的上升趨勢。到 2008 年財產稅占美國地方政府總稅收的 75%,. n. al. er. io. 占地方政府總收入的 50%。財產稅的增加主要源自於財產稅評估稅基中住宅不. i n U. v. 動產評估價值的上漲,而工商業和農業不動產評估價值占稅基的比重一直在下跌。. Ch. engchi. 美國各地區不動產稅在稅收制度和稅務行政上存在較大的差異,但綜合來看, 美國不動產稅收有五大特徵: (1)不動產稅“向後看” (backward looking)。當年不動產稅收徵收的依據 是前一年不動產稅收的評估價值,不動產稅收對經濟情勢的反應至少滯後一年。 (2)不動產稅基評估落後於市場價值變化(valuation lags)。有很多州並沒有 強制性的年度稅基評估制度,有的州法律規定不動產稅基評估每 3-5 年才執行一 次,比如馬里蘭州。 (3)不動產稅設有上限(caps)或限制(limits)。美國大部分的州都對不動產稅 19.

(27) 總收入、法定稅率以及稅基評估設有制度性的約束,包括稅率限制(rate limits)、 稅收上限(revenue limits and caps)、評估豁免(assessment exemptions)、斷路器設置 (circuit breaker)以及特殊商業優惠(special incentives for business)等等,主要是為 防止房價上漲造成不動產稅負的上漲。比如密歇根州就規定,稅基評估價值上漲 的幅度一次不得超過 5%和通貨膨脹率中的較小者。 (4)不動產稅收徵管不善。由於稅收徵管政府層級低,部分地區沒有制定 完善的稅基評估制度,比如猶他州有地區曾經 20 年未對不動產稅基做有效評估。. 政 治 大 (6)分類制度(classification)。所謂分類制度是指對不同類型的不動產實行 立 (5)估稅員采用選舉和任命兩種方式。. ‧ 國. 學. 不同的評估比率,一般工商業不動產的評估比率較高,而個人住宅較低,導致兩 者在有效稅率上存在明顯差異。. ‧. 美國財產稅制度最常用的三種限制措施為稅收總額限制、稅率限制以及財產. y. Nat. er. io. sit. 評估價值的限制。稅收總額限制是指限制財產稅稅收收入每年的增加幅度,有 29 個州採取了總額限制,通常將上升的比率限制在通脹率內或某一特定比率。稅率. al. n. v i n Ch 限制分為具體和一般限制兩種,具體的稅率限制是針對個別的支出基金,基金與 engchi U 基金之間各不相同,一般的稅率限制是規定徵稅範圍內總稅率不超過某一水準 18, 一共有 34 個州採用了某種程度的稅率限制。價值評估限制是指對個人不動產稅 基評估設定上限,有 20 個州對財產稅評估價值上升幅度進行了限制,通常也是 將財產評估價值上升的比率限制在通脹率或某一特定比率內。同時,這 48 個州 中,只有 21 個有強制年度的不動產稅基評估制度,剩下 27 個州在無評估年份實 際上稅基調整為 0,這使得不動產稅基調整相對不斷變化的房地產市場顯得遲緩。. 18. 比如加利福尼亞州就規定總稅率不超過計稅價格的 1%。 20.

(28) 表 3-1:美國各州財產稅限制性規定 某類評 估限制. N. N. N. Y. N. Y. Y. Y. Y. Y. Y. Y. Y. Y. N. Y. Y. N. Y. Y. Y. Y. Y. Y. Y. N. Y. N. N. N. N. N. Y. N. N. Y. Y. N. Y. Y. N. Y. N. Y. Y. N. N. Y. Y. Y. N. Y. Y. Y. N. N. N. Y. N. N. Y. Y. N. Y. N. N. N. Y. Y. Y. N. N. Y. Y. N. N. N. Y. Y. N. N. N. N. N. N. Y. Y. N. N. N. N. Y. Y. Y. Y. Y. Y. Y. Y. Y. N. Y. N. Y. N. N. N. N. Y. Y. N. Y. Y. Y. Y. N. N. N. Y. Y. Y. N. N. Y. Y. N. N. N. N. N. Y. N. N. Y. Y. Y. Y. N. Y. N. 立. Y Y N. Y. 總稅收 限制. 稅率 限制. 政 治 大. 強制年 度評估. 學 ‧. Y. Y. Y. N. Y. N. N. N. Y. N. N. N. Y. Y. Y. N. N. Y. Y. N. Y. Y. N. Y. Y. Y. N. N. Y. N N N. Ch N Y N. sit er. al. n. N. io. Y. y. N. Nat. 阿拉巴馬州 亞利桑那州 阿肯色州 加利福尼亞州 科羅拉多州 康涅狄格州 德拉瓦州 佛羅里達州 佐治亞州 愛達荷州 伊利諾州 印地安那州 愛荷華州 堪薩斯州 肯塔基州 路易斯安那州 緬因州 馬里蘭州 麻塞諸塞州 密歇根州 明尼蘇達州 密西西比州 密蘇里州 蒙大拿州 內布拉斯加 內華達州 新罕布希爾州 新澤西州 新墨西哥州 紐約州 北卡羅萊納州 北達科他州 俄亥俄州 奧克拉荷馬州 俄勒岡州 賓夕法尼亞州 羅德島州 南卡羅來納州 南達科他州 田納西州 德克薩斯州 猶他州 佛蒙特州 維吉尼亞州 華盛頓州 西維吉尼亞州 威斯康辛州 懷俄明州. 全州評 估限制. ‧ 國. 州名. Y. Y. Y. N. N. N. N. N. Y. Y. Y. N. N. N. Y. engchi U N. v ni. N. N. Y. Y. Y. Y. N. N. N. N. Y. Y.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Y. Y. N. N. N. Y. Y. Y. N. N. Y. Y. Y. N. N. N. Y. Y. 說明:1.全州評估限制是指對稅基評估增長的限制適用於全州,某類評估限制是指州政府允許地 方政府自行對稅基評估實行限制;稅率限制包括具體和一般的稅率限制;強制性的年度 評估是指州要求地方政府使用每年重新評估的稅基來徵稅。 2.Y 代表有,N 代表沒有。 資料來源:Anderson, N. B. (2006), “Property Tax Limitations: An Interpretative Review,” National Tax Journal, 59(3), 685-694.. 21.

(29) 加利福尼亞州 1979 年分類法(the Classification Act of 1979)及 13 號提案 (Proposition 13)規定:(1)社區至少每三年對其境內所有財產按其市場價值的 100% 重新評估一次,在社區不進行財產重估價的年份,州政府為社區調整財產評估價 值以使其與市場價值相等。(2)不動產評估價值每年上漲不得超過 2%和通脹率中 的較小者,除非不動產被出售時評估價值復位到市場價值。(3)不動產法定稅率不 得超過 1%。 麻塞諸塞州 1980 年 12 月通過 2 1/2 提案(Proposition 2 1/2),該提案規定:. 政 治 大 是財產稅占財產評估價值比率超過 立 2.5%的社區必須每年減少 15%的財產稅收,. (1)除了特定的例外情況,社區財產稅占財產評估價值的比例不得超過 2.5%,凡. ‧ 國. 學. 直到符合規定為止。(2)名義稅收每年增長率不超過 2.5%,若法定稅率不變,那 麼稅基評定價值增長不得超過 2.5%。.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2. i n U. v.

(30) 第四章 變數說明與描述性統計 第一節 變數說明 一、跨國資料比較說明 總體經濟資料易受價格變動的影響,使名目資料無法真實反應數量水準。同 時由於不同國家使用的貨幣不同,各國的經濟資料無法直接進行比較,將不同貨 幣單位的各國資料直接帶入統計模型進行計算也將使參數估計值失去解釋意義。. 治 政 大 因此運用跨國家跨年份資料須同時面臨統一貨幣單位和固定價格水準兩項任務。 立 ‧ 國. 學. 一國內部的跨年份資料一般採用 GDP 平減指數(GDP Deflator)或通貨膨脹指數 (CPI)對名目資料進行平減計算實際值。同一年份跨國家資料可採用市場匯率換. ‧. 算,但由於市場匯率易受貨幣政策、投機運作以及政治事件影響,造成衡量標準. y. Nat. io. sit. 不穩定,降低了衡量結果的可信度。因此世界銀行(world bank)、國際貨幣基金組. n. al. er. 織(IMF)以及 OECD 等國際組織採用購買力平價進行跨國間 GDP、消費、投資或 政府收支資料的比較。. Ch. engchi. i n U. v. 本文同時採用購買力平價和平減方法以實現跨國名目資料的兩項轉化任務。 本文首先採用 2012 年歐盟統計局(the statistical off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和經 濟 合 作 發 展 組 織 (the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合作開發的第二版購買力平價計算方法計算得到的各年度 PPP 資料,將 GDP 和稅收等名目資料轉化為跨國家可比資料。但是以上步驟所 得各國經濟“真實量”資料僅消除了跨國間價格水準對經濟資料的影響,而未消 除跨年份物價變動的影響,無法獲得完全的真實量的資料,年與年之間“真實量”. 23.

(31) 的變化既可能是量的變化產生,也可能是年度間相對價格變化產生。因此在使用 PPP 將各國資料轉化為當年度美元計價資料之後,本文再使用以美國 2010 年為 基準年之 GDP 平減指數將各國資料轉化為跨年可比真實量。 本文後文模型中採用的 GDP 和各項稅收資料均先將原始資料轉化為可跨國 家跨年份比較的真實值。根據 Eurostat-OECD Methodological Manual on Purchasing Power Parities,比率類型資料的國際比較可以無需通過 PPP 轉化,本文中各項稅 收占總稅收比重以及政府債務占 GDP 比重均直接採用本國貨幣值進行計算。. 政 治 大. 各國 PPP、GDP 平減指數資料均來源於 OECD Economic Outlook: Statistics. 立. and Projections。. ‧ 國. 學. 二、資料來源說明. (一)不動產稅收收入. ‧. OECD 國家稅收資料均來自於 OECD Revenue Statistics 資料庫。OECD 國家. y. Nat. er. io. sit. 稅收體系包括所得稅(Taxes on income, profits and capital gains,代碼為 1000)、 社會安全捐(Social security contributions,代碼為 2000) 、工薪稅(Taxes on payroll. al. n. v i n Ch U and workforce,代碼為 3000)、財產稅(Taxes 4000)、商品 e n g c honi property,代碼為 與勞務稅(Taxes on goods and services,代碼為 5000)以其他(Taxes other than 1000, 2000, 3000, 4000 and 5000,代碼為 6000)等 6 大類。財產稅主要包括不動 產稅(Recurrent taxes on immovable property,代碼 4100)、凈財富稅(Recurrent taxes on net wealth,代碼 4200) 、遺產及贈與稅(Estate, inheritance and gift taxes, 代碼 4300)、金融和資本交易稅(Taxes on financial and capital transactions,代碼 4400)、非經常性財產稅(Non-recurrent taxes on property,代碼 4400)以及不包 含 4100 和 4200 中的其他經常性財產稅(Other recurrent taxes on property except 24.

(32) 4100 and 4200,代碼 4600)等六類。 1100 個人所得稅 Taxes on income, profits and capital gains of individuals. 1000 所得稅 Taxes on income, profits and capital gains. 1200 公司所得稅 Taxes on income, profits and capital gains of corporates. 4110 家庭經常性不動產稅 Households recurrent taxes on immovable property 4120 非家庭經常性不動產稅 Other than households recurrent taxes on immovable property. 2000 社會安全捐 Social security contributions 4100 經常性不動產稅 Recurrent taxes on immovable property. 3000 工薪稅 Taxes on payroll and workforce. 4200 經常性凈財富稅 Recurrent taxes on net wealth. 4210 個人經常性凈財富稅 Individual recurrent taxes on net wealth 4220 公司經常性凈財富稅 Corporate recurrent taxes on net wealth. 政 治 大. 4310 遺產及繼承稅 Estate and inheritance taxes. io. n. al. 5000 商品與勞務稅 Taxes on goods and services. 6000 其他 Taxes other than 1000, 2000, 3000, 4000 and 5000. 4600 經常性財產稅不包括 4100與4200 Other recurrent taxes on property except 4100 and 4200. Ch. 5110 一般商品與勞務稅 General taxes on goods and services. n U engchi. 5100 生產、銷售及移轉環 節商品與勞務稅 Taxes on production, sale, transfer, etc 5200 使用環節商品與勞務 稅 Taxes on use of goods and perform activities 5300 其他 Unallocable between 5100 and 5200. 5111 增值稅 Value added taxes 5112 銷售稅 Sales tax 5113 其他 Other than value added and sales tax. y. 4500 非經常性財產稅 Non-recurrent taxes on property. 4520 凈財富以外財產之非經常 性稅 Non-recurrent taxes on property other than net wealth. sit. ‧ 國 Nat. 4000 財產稅 Taxes on property. 4510 非經常性凈財富稅Nonrecurrent taxes on net wealth. ‧. 4400 金融和資本交易稅 Taxes on financial and capital transactions. 4320 贈與稅 Gift taxes. 學. 總稅收. 4300 遺產、繼承與繼承稅 Estate, inheritance and gift taxes. er. 立. iv. 5120 特殊商品與勞務稅 Taxes on specific goods and services. 5130 其他 Unallocable between 5110 and 5120 5210 經常性使用環節商品與勞 務稅 Recurrent taxes on use of goods and perform activities 5220 非經常性使用環節商品與 勞務稅 Non-recurrent taxes on use of goods and perform activities. 5121 特產稅 Excises 5122 財政專營利潤 Profits of fiscal monopolies 5123 進口環節關稅 Customs and import duties 5124 出口環節關稅 Taxes on exports 5125 投資品調節稅 Taxes on investment goods 5126 特種勞務稅 Taxes on specific services 5127-5128 其他 Other taxes not included within 5121 to 5126 inclusive. 圖 4-1:OECD 國家稅收體系 從 OECD 國家稅收分類可知,本文所指不動產稅主要是對房地產持有環節 稅課徵的稅收,不動產交易環節稅收(The real estate transfer tax)包含金融和資本 25.

(33) 交易稅中,而不動產交易利得包含在所得稅中。由於不動產持有環節與交易環節 稅基不同,比如美國的不動產交易環節稅稅基為市場價值,而不動產持有稅為評 估價值,其對經濟成長的反應特徵也不同,本文研究的重點為不動產持有環節稅 收的特性。 2013 年 OECD 國家稅收體系中所得稅佔比最高,達 33.75%。其次是商品與 勞務稅 32.68%。財產稅占比平均為 5.56%,排名第 4,其中不動產稅佔總稅收比 重為 3.33%。. 立. 5000商品與勞 務稅, 32.68%. 6000其他, 政 治 0.56% 大. ‧. ‧ 國. 學. 1000所得稅, 33.75%. er. io. 2000社會安全 捐, 26.09%. n. al. sit. y. Nat. 4000財產稅, 5.56% 3000工薪稅, 1.14%. Ch. engchi. i n U. v. 圖 4-2:2013 年 OECD 國家總稅收結構 由下圖 4-3 可知,財產稅中最主要的部分為不動產稅,占財產稅比重高達 59.85%,其次是金融和資本交易稅,佔比為 21.62%。不動產稅制中主要分為家 庭經常性不動產稅(Households recurrent taxes on immovable property,代碼 4110) 和非家庭經常性不動產稅(Other than households recurrent taxes on immovable property,代碼 4120)兩者占不動產稅的比重分別為 40.25%和 59.75%。. 26.

(34) 4500非經常 性財產稅, 4400金融和資 1.69%. 4600其他經常 性財產稅, 0.92%. 本交易稅, 21.62%. 4100不動產 稅, 59.85%. 4300遺產及贈 與稅, 6.44% 4200凈財富 稅, 9.48%. 政 治 大. 圖 4-3:2013 年 OECD 國家財產稅稅收結構. 立. 不動產稅收收入包括稅收真實值、不動產產稅收占總稅收的比重以及不動產. ‧ 國. 學. 稅收占 GDP 比重。稅收真實值採用前文方法計算,不動產稅占整體稅收的比重. ‧. 是以本國貨幣計價之當期名目不動產稅收占名目總稅收的比重,不動產稅收占. sit. y. Nat. GDP 比重為真實稅收值占真實 GDP 比重。與不動產稅收進行比較之財產稅、所. n. al. er. io. 得稅以及商品與勞務稅稅收收入數據處理與不動產稅收入相同。 (二)GDP. Ch. engchi. i n U. v. GDP 真實值採用前文方法計算,GDP 原始資料來自於 OECD National Accounts Statistics 資料庫。 (三)前期 FDI 淨流入(十億美元) 本文使用前一期的 FDI 淨流入值作為衡量當期政府降低不動產稅的動機變 數。根據 Eurostat-OECD Methodological Manual on Purchasing Power Parities 採用 之方法,PPP 不適合用來計算國際間資金流和貿易流,因此本文 FDI 資料為採用 市場匯率計算之美元值。FDI 流入值和流出值資料來源於 OECD Factbook Statistics 資料庫,本文在此基礎上計算二者差額得到當年淨流入值。 (四)前期政府債務占 GDP 比重(%) 27.

(35) 本文所用的政府債務資料為全部政府的債務餘額占 GDP 比重。由於不動產 稅主要是州和地方稅,因此州和地方政府債務對房地產稅稅收行為影響更為直接, 由於無法獲得各國州和地方債務資料,本文採用一般政府債務資料。政府債務資 料來源於 OECD government account 資料庫。 (五)租稅負擔率(%) 各國總稅收收入占 GDP 百分比資料來源於 OECD Revenue Statistics 資料庫。 (六)中央政府支出占總政府支出比重(%). 政 治 大 以及社會安全基金,本文以中央政府支出占總政府支出比重來衡量財政分權度。 立 OECD 政府支出依支出主體不同分為中央政府、州(或省)政府、地方政府. ‧ 國. 學. 政府間支出資料來源於 OECD National Accounts Statistics 資料庫。 (七)農業產出占 GDP 比重(%). ‧. 本文採用農業產出在年度 GDP 中的占比來反映產業結構對不動產稅收的影. y. Nat. er. io. (八)短期利率(%). sit. 響。農業產值比重資料來源於 OECD Factbook Statistics 資料庫。. al. n. v i n Ch 個月利率水準。短期利率資料來自於 engchi U. 短期利率是指 3. OECD Economic. Outlook: Statistics and Projections。 (九)總人口數量(千人)和人口老齡化 (%) 本文中各國人口總量以及 65 歲以上人口比重資料來源於 OECD Factbook Statistics 資料庫。. 28.

(36) 第二節 描述性統計 一、變數歷史變化 表 4-1:資料描述性統計 年代. 不動產稅收佔總 稅收比重(%) GDP 總額 (十億美元). 22. 12.4451. 37.1601. 0.00797. 174.161. 1990. 30. 16.5002. 49.8844. 0. 267.340. 2010. 34. 24.6854. 73.6983. 0.03474. 422.687. 1970. 22. 3.5204. 3.87979. 0.012. 12.982. 1990. 30. 2.8751. 2.90275. 0. 10.738. 2010. 34. 3.3272. 2.72256. 0.184. 10.478. 1970. 25. 605.309. 1128.43. 4.47529. 5494.38. 1990. 30. 938.153. 1836.57. 8.25190. 9634.04. 2010. 34. 1349.89. 2772.91. 13.1113. 15878.8. ‧ 國. 1970. 農業產值比重 (%) 政府債務率 (%) 中央政府支出占 總支出比重 (%). 24. 27.0800. 8.49765. 11.611. 38.986. 1990. 30. 33.2226. 8.89934. 15.833. 45.536. 2010. 34. 34.1546. 7.0665. 19.686. 47.6. 1970. 13. 7.55923. 1.47808. 4.67. 9.42. 1990. 28. 9.725. 6.03338. 3.01. 34.88. 2010. 34. 1.40029. 1.87041. 1970. 25. 31547.5. 46608.1. 1990. 30. 36054.2. 52404.1. 34. 36949.4. 59625.3. 34. 10.3552. 3.01574. 34. 12.5418. 34. 16.0638. 1990 2010. al. 1970 1990. Ch 0. 30. 0.02. 6.93. 212.363. 211908. 263.775. 259918. 322.072. 316128.. 3.1588. 14.5150. 3.25822. 4.5232. 17.6098. 3.89870. 6.5393. 25.0581. -. -. -. -2.3584. 7.61264. -32.588. 6.3979. -8.6093. 40.4847. -16.628. 43.4388. engchi U -. sit. 2010. 1970. n. FDI 凈流入 (十億美元). 立. 政 治 大. io. 老齡人口比率 (%). 最大值. 1970. Nat. 人口數量 (千人). 最小值. ‧. 利率 (%). 標準差. 學. 租稅負擔率 (%). 平均值. y. 不動產稅收入 (百萬美元). 樣本量. er. 變量. v ni. 2010. 34. 1970. 7. 12.7710. 9.12260. 5.0397. 26.4382. 1990. 16. 4.01007. 2.73297. 1.0100. 11.7388. 2010. 32. 2.46066. 1.72920. 0.2935. 8.33209. 1970. 0. -. -. -. -. 1990. 0. -. -. -. -. 2010. 32. 86.5988. 48.2200. 13.353. 239.809. 1970. 2. 71.4356. 12.1503. 62.844. 80.0273. 1990. 7. 69.6670. 16.5115. 48.5028. 94.1338. 2010. 31. 65.2568. 17.6034. 29.9931. 94.9771. 說明:1.表中年代分別對應 1973、1993、2013 年數據。 2. 1993 年歐盟《馬斯特裡赫特條約》(Maastricht Treaty)生效,政府債務率按照此標準統計, 因此數據從 1995 年後開始;FDI 數據統計自 1990 年開始。. 從上表 4-1 可以發現,OECD 平均不動產稅收收入從 1970 年代以來逐步增 29.

(37) 長,到近期已成長 2 倍。相比較而言不動產稅收占整體稅收收入的比重並沒有上 升,反而在 1970-1980 年代出現下降,之後才有慢慢回升,到 2013 年 OECD 國 家平均不動產稅比重仍未回升至 1970 年代初期水準。OECD34 國平均 GDP、租 稅負擔率、人口數量、人口老齡化程度、政府債務率均不斷上升,而短期利率水 準、農業產值佔比、中央政府支出占總支出比重則在不斷下降,OECD 國家 FDI 自 1970 年代以來一直呈現凈流出狀態,且凈流出數量不斷增長。. 二、各變數相關分析. 政 治 大 並對相關係數的顯著性進行 立t 檢驗(顯著性水準α=0.05),結果如表 4-2,不動產. 本文計算變數成對相關係數(Pairwise Correlation),得到變數間相關係數矩陣,. ‧ 國. 學. 稅收入以及不動產稅收入占總稅收的比重與 GDP 以及上年度 GDP 呈現顯著的 線性正相關。人口數量、上一期政府債務率與不動產稅收及不動產稅收占比呈現. ‧. 顯著的正相關;租稅負擔率、短期利率、上一期 FDI 凈流入、農業產值比重、中. y. Nat. er. io. sit. 央政府支出占比與不動產稅收及不動產稅收占比呈現顯著的負相關;老齡人口比 率與不動產稅收收入不顯著正相關,但與不動產稅收占總稅收比重呈現顯著負相. al. n. v i n Ch 關。除 GDP 外,其他自變數與因變數的相關性大小依次為人口數量、上一期 FDI engchi U 淨流入、上一期政府債務率、租稅負擔率、中央政府支出占比、農業產值比重、 短期利率、人口老齡化率。由於人口總數與 GDP 相關係數超過 0.9,為避免自變 量高度相關構成多重共線,本文將人口總量從影響不動產稅收的自變量中剔除。. 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OECD 下之「本土經濟與就業發展委員會」 (Local Economic and Employment Development Committee, LEED Committee) 成立於

我國與歐盟自 2015 年起每年舉辦臺歐盟產業對話會議並 辦理相關企業合作活動。會議由經濟部部長與歐盟執委 會成長總署(DG

(3) OECD (2000), Measuring Student Knowledge and Skills - The PISA 2000 Assessment of Reading, Mathematical and Scientific Literacy ,

By integrating data from a variety of government and commercial sources, we discovered 19,397 potential new commercial properties to inspect, based on the property usage types that

加拿大屬於已開發國家,是全球第 16 大經濟體,2018 年國 內生產毛額(GDP)達 2 兆 634 億加元。加拿大是經濟合作

莫三比克蘊藏豐富的天然資源,例漁產、水力資源、森林 與礦產等,曾被 EIU 列為 2010-2015 年非洲經濟成長最快速的

長期以來白俄羅斯之政治、經濟文化深受主要貿易夥伴俄羅斯影 響。2017

然而,由於美中貿易衝突未完全化解,中國大陸經濟成長 走緩,加上英國脫歐前景未明,影響全球投資信心,仍不利全 球經濟成長,多數經濟預測機構預估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