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6-1-4多項式函數的極限與導數-導數與切線斜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6-1-4多項式函數的極限與導數-導數與切線斜率"

Copied!
1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選修數學(I)1-4 多項式函數的極限與導數-導數與切線斜率 【定義】 1. f (x) 在 x  x0 的導數:. f ( x0  h)  f ( x0 ) 存在, h 0 h 則稱 f (x) 在 x  x0 點可微分, 而此極限值稱為 f (x) 在 x  x0 的導數,以 f ( x0 ) 表示。 對實函數 f (x) ,若極限 lim. 函數 f (x) 在 x  x0 的導數也可以表成 f ( x0 )  lim f ( x)  f ( x0 ) 。 x x0. x  x0. 註: 為了符號方便,我們常以變數 h 取代  x , 於是導數 f ( x0 ) 可以定義為 f ( x0 )  lim h 0. f ( x0  h)  f ( x0 ) 。 h. f (x) 在 I 可微分: f (x) 在 I 上每一點都可微分時,則稱 f (x) 在 I 上可微分。 【性質】 1. 函數 f (x) 在點 x  a 連續時,未必在點 x  a 可微分。 但 f (x) 在點 x  a 可微分時,就必定在點 x  a 連續。 證明: 2.. 因為導數 f (a)  lim xa. f ( x)  f ( a ) 及極限 lim( x  a)  0 均存在, xa xa. 故由極限的加法及乘法運算性質可得 lim f ( x) xa.  f ( x)  f (a)   lim  ( x  a)  f (a)  xa x  a   f ( x)  f (a)  lim  lim( x  a)  lim f (a) f (a)  0  f (a) xa xa xa xa.  f (a) , 因此, f (x) 在點 x  a 連續。. 19.

(2) 【定義】 1. 切線方程式、法線方程式: 曲線 y  f (x) ,若 x  x0 時, f ( x0 ) 存在, 此時 f ( x0 ) 表示以 ( x0 , f ( x0 )) 為切點的切線斜率, (1) 當 f ' ( x0 )  0 時, 切線方程式為 y  f ( x0 )  f ' ( x0 )( x  x0 ) , 而法線方程式為 y  f ( x0 ) . 1 ( x  x0 ) , f ' ( x0 ). (2) 當 f ' ( x0 )  0 時, 切線方程式為 y  f ( x0 ) , 2.. 而法線方程式為 x  x0 。 導函數: 對於一實函數 f ( x) ,當 f ( x) 在點 x  x0 可微分時, 我們用 f ( x0 ) 表示 f ( x) 在點 x  x0 的導數, 當 x0 可以看成一個變數 x 時, f ( x) 也是一個函數, 稱為 f ( x) 的導函數, 其定義域可視為 { c | f ( x) 在點 x  c 可微分} 。 除了 f ( x) 外,我們也常用. 3.. d f ( x) 來表示 f ( x) 的導函數。 dx. 第一階導函數、第二階導函數: 若 f ' ( x) 的導函數存在,則此導函數記為 f ' ' ( x) ,. d d2 d2 也可記為 f ' ( x) 或 2 f ( x) 或 y ' ' 或 2 y , dx dx dx 此時 f (x) 及 f (x) 分別稱為 f (x) 的第一階導函數及第二階導函數。 註: 仿此,我們可以定義函數 f ( x) 的第三階導函數 f ( x) , 或一般的 n 階導函數 f ( n ) ( x) 。. 20.

(3) 【應用】 1. 設函數 f ( x)  ax3  bx2  cx  d , 則第一階導函數為 f ( x)  3ax2  2bx  c,第二階導函數為 f ( x)  6ax  2b 。 證明: f ( x0 )  lim. x  x0. f ( x)  f ( x0 ) (ax3  bx 2  cx  d )  (ax0  bx0  cx0  d )  lim x  x0 x  x0 x  x0 3. 2. a( x3  x0 )  b( x 2  x0 )  c( x  x0 ) 2  lim(a( x 2  x0 x  x0 )  b( x  x0 )  c) x  x0 x  x 0 x  x0 3. 2.  lim.  a  3 x0  b  2 x0  c  3ax0  2bx0  c , 2. 2. 因此, f ( x) 的導函數為 f ( x)  3ax2  2bx  c , 而第二階導函數為 f ( x)  2  3ax  2b  6ax  2b 。 2.. 求函數 f ( x)  x , x  0 的導函數。 解答: 當 x0  0 時, f ( x0 )  lim. x  x0.  lim. x  x0.  lim x  x0. ( x  x0 )( x  x0 ) ( x  x0 )( x  x0 ). 1 x  x0. . 1 x0  x0. 因此,導函數 f ( x)  3.. f ( x)  f ( x0 )  lim x  x0 x  x0. 1 2 x.  lim x  x0. . x  x0 x  x0. x  x0 ( x  x0 )( x  x0 ). 1 2 x0. 。. , x  0。. 1 x. 求函數 g ( x)  , x  0 函數的導函數。 解答: 當 x  0 時, 1 1  g ( x  h)  g ( x ) x  ( x  h) 1 1 g ( x)  lim  lim x  h x  lim  lim  2。 h 0 h  0 h  0 h  0 h h h  x  ( x  h) x ( x  h) x. 21.

(4) 4.. 1 , x  1 ,求 f ( x) , f ( x) , x 1 並求 f ( x) 的 n 階導函數 f ( n ) ( x ) , n 為任意正整數。 解答: (1) 對任意 a  1 , 1 1  f ( x)  f (a) ( a  x) 1 f (a)  lim  lim x  1 a  1  lim ,  xa x  a x a ( x  a)( x  1)(a  1) xa xa (a  1)2 1 因此, f ( x)  。 ( x  1)2 (2) 對任意 a  1 , 1 1  2 f ( x)  f (a ) ( x  1) (a  1) 2 f (a)  lim  lim x a xa xa xa (a  x)[(a  1)  ( x  1)] 2(a  1) 2 ,   lim   2 2 2 2 x a ( x  a)( x  1) (a  1) (a  1) (a  1) (a  1)3 2 因此, f ( x)  。 ( x  1)3 (1) n (n!) (3) 可歸納得: n 為正整數時, f ( n ) ( x)  。 ( x  1) n 1 證明: (a) 當 n  1 時,由(1)已證。 (1) k (k !) (k ) f ( x )  (b) 假設 n  k 時,此命題成立,即 , x  1; ( x  1) k 1 則當 n  k  1 時,對任意 a  1 , (1) k (k !) (1) k ( k !)  f ( k 1) ( a ) k 1 ( x  1) (a  1) k 1 (k ) (k )  lim f ( x )  f ( a ) x a xa  lim xa xa (a  1) k 1  ( x  1) k 1 ( x  1) k 1 (a  1) k 1  (1) k (k !) lim x a xa (a  x)[(a  1) k  (a  1) k 1 ( x  1)   ( x  1) k ]  (1) k (k !) lim xa ( x  a)( x  1) k 1 (a  1) k 1 設 f ( x) . [(a  1) k  (a  1) k 1 ( x  1)   ( x  1) k ] xa ( x  1) k 1 (a  1) k 1.  (1) k (k !) lim.  (k  1)(a  1) k 1 ,  (1)k 1 (k  1)!  k 1 k 1 (a  1) (a  1) (a  1)k  2 即 n  k  1 時,命題亦成立。 (1) n (n !) (n) 由數學歸納法可知,此命題成立,即 f ( x)  , x  1。 ( x  1) n 1  (1) k (k !) . 22.

(5) 【定義】 1. 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 若 f (x) 表示運動質點的位置函數,則在運動學上, f ( x)  f ( x0 ) 的意義是質點在 x  x0 時的平均速度, x  x0   而 f ( x)  f ( x0 ) 表示質點在 x  x0 時的平均加速度。 x  x0. 2.. 瞬時速度、瞬時加速度: 若 f (x) 表示運動質點的位置函數,則在運動學上, 第一階導數 f ( x0 )  lim f ( x)  f ( x0 ) 的意義是質點在 x  x0 時的瞬時速度,. x  x0   而第二階導數 f ( x0 )  lim f ( x)  f ( x0 ) 表示質點在 x  x0 時的瞬時加速度。 x x0 x  x0 x x0. 註: 這就是科學家牛頓(Newton)為了要探討運動質點的瞬時速度及瞬時加速度 而引進導數的原因之一。. 23.

(6) 【性質】 由函數 f ( x) 求導函數 f ( x) 的計算過程,我們稱之為將函數 f ( x) 微分。 1. 微分公式(一): 若函數 f (x) 與 g (x) 在開區間 I 內部可微分,且 h( x)  f ( x)  g ( x) , 則 h(x) 在 I 內也可微分,且 h( x)  f ( x)  g( x) 。 證明: 對任意 x0  I ,由極限的加法運算性質可得, ( f ( x)  g ( x))  ( f ( x0 )  g ( x0 )) h(x)  lim x  x0 x  x0 f ( x)  f ( x0 ) g ( x)  g ( x0 ) f ( x)  f ( x0 ) g ( x)  g ( x0 )  lim (  )  lim  lim x  x0 x  x0 x  x0 x  x0 x  x0 x  x0 x  x0  f ( x)  g ( x) , 因此, h(x) 在 x  x0 可微分,且 h( x)  f ( x)  g( x) 。 2. 微分公式(二): 若函數 f (x) 與 g (x) 在開區間 I 內部可微分,且 h( x)  f ( x) g ( x) , 則 h(x) 在 I 內也可微分,且 h( x)  f ( x) g ( x)  f ( x) g( x) 。 證明: 對任意 x0  I ,由極限的加法運算性質可得, f ( x) g ( x)  f ( x0 ) g ( x0 ) h(x)  lim x  x0 x  x0.  f ( x) g ( x)  f ( x0 ) g ( x) f ( x0 ) g ( x)  f ( x0 ) g ( x0 )    lim   x  x0 x  x0 x  x0    f ( x)  f ( x0 )   g ( x)  g ( x0 )    lim   g ( x)   lim  f ( x0 )  x  x0 x  x 0 x  x0 x  x0     f ( x)  f ( x0 ) g ( x)  g ( x0 )  lim  lim g ( x)  lim f ( x0 )  lim x  x0 x  x x  x x  x 0 0 0 x  x0 x  x0  f ( x) g ( x)  f ( x) g( x) , 其中 lim g ( x)  g ( x0 ) 是因為 g (x) 在 x  x0 連續, x  x0. 3.. 因此, h(x) 在 x  x0 可微分,且 h( x)  f ( x) g ( x)  f ( x) g( x) 。 微分公式(線性組合): 若 f1 ( x), f 2 ( x),, f n ( x) 在開區間 I 內部可微分,且 c1 , c2 ,, cn 是實數, 則函數 h( x)  c1 f1 ( x)  c2 f 2 ( x)    cn f n ( x) 在 I 內也可微分, 且 h( x)  c1 f1 ' ( x)  c2 f 2 ' ( x)    cn f n ' ( x) 。. 24.

(7) 4.. 微分公式(三): 設 f ( x) 與 g ( x) 在開區間 I 內部可微分, g ( x)  0 ,且 h( x)  則 h(x) 在 I 內也可微分,且 h( x) . f ( x) , g ( x). g ( x) f ( x)  f ( x) g ( x) 。 ( g ( x))2. 解答:. f ( x) ,因為 f ( x) 與 g ( x) 在點 x  a 可微,且 g (a)  0 , g ( x) 所以 lim g ( x)  g (a) , 令 h( x )  x a. f ( x) f (a )  h( x )  h( a ) g ( x) g (a ) h(a)  lim  lim x a x a xa xa g ( a ) f ( x)  f ( a ) g ( x)  lim x a ( x  a ) g ( x) g ( a ) g (a)( f ( x)  f (a))  f (a)( g ( x)  g (a))  lim x a ( x  a ) g (a ) g ( x ) 1 f ( x)  f ( a ) g ( x)  g ( a )  lim ( g ( a)   f (a)  ) x a g ( a ) g ( x ) xa xa 1 f ( x)  f ( a ) g ( x)  g ( a )  lim  lim( g (a)   f ( a)  ) x a g ( a ) g ( x ) x a xa xa 1 f ( x)  f ( a ) g ( x)  g ( a )   ( g (a) lim  f (a) lim ) x a x a g (a) g (a) xa xa g (a) f (a)  f (a) g (a) ,  ( g (a))2 ∴ h( x) 在 x  a 可微分,又 a 可為 h( x) 的定義域內的任意數, f ( x) 故 h( x )  為可微分函數, g ( x) d d g ( x)( f ( x))  f ( x)( g ( x)) d f ( x) dx dx 且 。 ( ) 2 d x g ( x) ( g ( x)). 25.

(8) 【應用】 1.. 2.. 3.. 設 n 為正整數,則. d n x  nxn 1 。 dx. 證明: 利用數學歸納法,證明如下: 當 n  1 時,顯然成立。 d 當 n  k 時,假設 x k  nxk 1 成立。 dx 則當 n  k  1 時,由微分公式可得 d k 1 d k d d x  ( x  x)  ( x k )  x  x k  x  kxk 1  x  xk 1  (k  1) x k , dx dx dx dx d 故由數學歸納法得知:對每一正整數 n , x n  nxn 1 皆成立。 dx n n 1 實係數多項式函數 f ( x)  an x  an 1x    a2 x 2  a1x  a0 在每一點都可微 分,且導函數為 f ( x)  nan x n1  (n  1)an1 x n2    2a2 x  a1 。 證明: d d d d d f (x)  (an x n )  (an 1 x n 1 )    (a2 x 2 )  (a1 x)  a0 dx dx dx dx dx d d d d d  an x n  an 1 x n 1    a2 x 2  a1 x  a0 dx dx dx dx dx n1 n 2 。  nan x  (n  1)an1 x    2a2 x  a1 d 若函數 f (x) 可微分,則對任意正整數 n ,恆有 ( f ( x))n  n( f ( x))n 1 f ' ( x) 。 dx 註: (1) 利用數學歸納法可以證明。 d (2) 特別的,對任意的實數 a, b , (ax  b)n  na(ax  b)n 1 。 dx. 26.

(9) 4.. 設 n 為正整數,則. d n 1 ,x0。 x dx n n x n 1. 證明: 令 f ( x)  n x , x  0 ,則任意正數 a ,使得. f (a)  lim x a.  lim x a.  lim. n xna f ( x)  f (a )  lim x a xa xa n n x a. ( n x  n a )( n x n 1  n ax n  2  1.  n a n 1 1 因為任意正數 a , f (a)  , n n 1 n a 1 因此, f ( x) 的導函數 f ( x)  , n n 1 n x d n 1 即 。 x n dx n x n1 x a n. 5.. x n 1  n ax n  2 .  n a n 1 ) 1 ,  n n 1 n a. 設 r 為正有理數,證明:. d r x  rx r 1 。 dx. 證明:. n 的形式, m n 其中 m , n 為正整數,此時 r  , m 因為 r 為正有理數,則 r 可表成. 1. 令 f ( x)  x m  m x , d 1 則知: , f ( x)  dx m m x m1 n. 1. 又 xr  x m  ( x m )n  ( f ( x))n , 則由乘積微分公式可得 d r d d x  ( f ( x)n )  n( f ( x))n 1  f ( x) dx dx dx.  n x 即. n 1 m. . 1 m m x m1. . n nm1 m1 1 n mn 1  x  x   x  r  x r 1 , m m. d r x  r  x r 1 。 dx. 27.

(10) 6.. 7.. 設 f (x) 是一實係數多項式且 a 為實數, 則 ( x  a) 2 是 f (x) 的因式之充要條件是 f (a)  f (a)  0 。 證明: (1) 若 ( x  a) 2 是 f (x) 的因式, 則可令 f ( x)  ( x  a) 2 g ( x) ,其中 g (x) 是一實係數多項式, 顯然, f (a)  (a  a) 2 g (a)  0 。 又由微分公式可得 d f (x)  ( ( x  a)2 )  g ( x)  ( x  a)2  g ( x) dx  2( x  a) g ( x)  ( x  a) 2 g ( x) 。 因此, f (a)  2(a  a) g (a )  (a  a) 2 g (a)  0 。 (2) 若 f (a)  f (a)  0 ,則由因式定理可知 x  a 是 f (x) 的因式; 於是,可令 f ( x)  ( x  a)h( x) ,其中 h(x) 是一實係數多項式, 利用微分公式可得 d f (x)  ( ( x  a))  h( x)  ( x  a)  h( x)  h( x)  ( x  a)h( x) , dx 因此 f (a)  h(a)  (a  a)h(a)  h(a) 。 因 f (a)  0 ,即 h(a)  0 ,可知 x  a 也是 h(x) 的因式; 故可令 h( x)  ( x  a)k ( x) ,其中 k (x) 也是一實係數多項式。 由此可得 f ( x)  ( x  a)h( x)  ( x  a ) 2 k ( x) 有 ( x  a ) 2 的因式。 已知函數 f ( x)  ( x  a)( x  2a)2 滿足 f (0) 及 f (0) 都是整數,其中 a 為實數, 試證: a 必為有理數。 證明: 由 f ( x)  ( x  a)( x  2a)2 , 得 f ( x)  ( x  2a)2  2( x  a)( x  2a) , 因此, f (0)  4a3 , f (0)  8a 2 。 (1) 若 a  0 ,則 a 是有理數。 (2) 若 a  0 ,則 a . 8.. 2 f (0) 也是有理數(已知 f (0) 及 f (0) 都是整數)。 f (0). 已知 f ( x)  ax3  bx2  cx  d 是一實係數三次多項式函數, 且 f (1), f (1), f (1) 及 f (1) 都是有理數, 試證: a, b, c, d 也都是有理數。 由 f (1)  a  b  c  d , f (1)  3a  2b  c , f (1)  6a  2b , f (1)  6a 都是有理數, 可依序推得 a, b, c, d 也都是有理數。. 28.

(11) 9.. 正弦函數的導函數: (sin x)  cos x 。 證明: 先證明在 x  a 點的導數,再寫成一般型式. f ( x)  f ( a ) sin x  sin a  lim lim  lim x a x a x a xa xa. 2 cos. xa xa sin 2 2. xa. xa. sin xa  lim cos lim x  a2 x a 2 x a 2.  cosa 。 10. 餘弦函數的導函數: (cos x)   sin x 。 證明: 先證明在 x  a 點的導數,再寫成一般型式 f ( x)  f ( a ) cos x  cos a  lim lim  lim xa x a x  a xa xa 11.. 12.. 13.. 14..  2 sin. xa xa sin 2 2. xa. xa.   lim sin x a. sin xa lim x a2 2 x a 2.   sin a 。 正切函數的導函數: (tan x)  sec2 x 。 證明: 先證明在 x  a 點的導數,再寫成一般型式 f ( x)  f ( a ) tan x  tan a 1 sin( x  a) lim  lim   lim  sec2 a 。 2 x a x  a x a ( x  a) cos x cos a xa xa cos a 2 餘切函數的導函數: (cot x)   csc x 。 證明: 先證明在 x  a 點的導數,再寫成一般型式 f ( x)  f ( a ) cot x  cot a 1  sin( x  a) lim  lim   lim   csc2 a 。 2 x a x  a x  a xa xa ( x  a) sin x sin a sin a  正割函數的導函數: (sec x)  sec x tan x 。 證明: 先證明在 x  a 點的導數,再寫成一般型式 f ( x)  f ( a ) sec x  sec a  ( sin a) cos a  cos x lim  lim   lim x a x  a x  a xa xa ( x  a) cos x cos a cos2 a  sec a tan a 。 餘割函數的導函數: (csc x)   csc x cot x 。 證明: 先證明在 x  a 點的導數,再寫成一般型式 f ( x)  f ( a ) csc x  csc a  (cos a) sin a  sin x lim  lim   lim x a x  a x  a xa xa ( x  a) sin x sin a sin 2 a   cos a cot a 。. 29.

(12) 【起源】 在本附錄中,我們要介紹以牛頓法求 k ( k 為正整數)的近似值;早在公元 1671 年,牛頓在他的微分法一書中,就率先提出函數的實數根之近似值求法,其方法 原理介紹如下。 【方法】 以牛頓法求整數開平方根的近似值。 1. 牛頓法: 考慮實函數 f ( x) 在閉區間 [a, b] 上是連續且在開區間 (a, b) 內可微分, 在 f (a) 與 f (b) 異號的情形下, 則由連續函數的中間值性質, 可知 f ( x)  0 在 (a, b) 內至少有一個根。 假設先估計這個根 x  c 的近似值 x  x1 ,如圖(c)所示; 若過 ( x1 , f ( x1 )) 的切線在 (a, b) 內與 x 軸相交, 此時,可利用切線方程式求得此切線與 x 軸相交的位置 x  x2 : y  f ( x1 )  f ( x1 )( x  x1 )  y  f ( x1 )( x  x1 )  f ( x1 ) , 令 y  0 得 x  x1  於是得 x2  x1 . f ( x1 ) ( f ( x1 )  0 ), f ( x1 ). f ( x1 ) ,如圖(d)。 f ( x1 ). 繼續以 x  x2 作新的估計值, 依此法求得第 3 個估計值 x3  x2 . f ( x2 ) ( f ( x2 )  0 ), f ( x2 ). 重複以上的過程, 利用這樣的方式求得 f ( x)  0 的近似根之方法, 就稱作牛頓法。. 30.

(13) 2.. 假設 f (c)  0 且 f 在包含 c 點的開區間 (a, b) 可微分, f (a)  f (b)  0 , 則可以利用下列步驟來求得 c 的近似值: 第 1 步:先取一個接近 c 的近似估計 x1 , 第 2 步:求得下一個近似值 xn 1  xn . f ( xn ) , f ( xn )  0, n  1, 2, 3, f ( xn ). ,. 第 3 步:若 | xn  xn1 | 已達到所預定準確的範圍, 則取 xn 1 為最後所求的近似值;否則再繼續第 2 步計算新的估計值。 註:這個過程的每一次操作,稱為一個迭代。 【範例】 1. 下面舉例說明如何利用牛頓法求得 2 的近似值。 為此,取 f ( x)  x2  2 ,先計算 f ( x)  2 x ,. 第 1 步:因 f (0)  2, f (2)  2 ,故 f ( x)  0 在 0,2 之間有一根,取 x1  1 , f ( xn ) x 2  xn  n , n  1, 2, 3, f ( xn ) 2 xn 2. 第 2 步: xn1  xn . ,. 計算 3 次的迭代列表如下: f ( xn ). n. xn. f ( xn ). 1 2 3 4. 1.000000 1.500000 1.416667 1.414216.  1.000000 0.2500000 0.006945. 2.000000  0.500000 3.000000 0.083333 2.833334 0.002451. 依此, 我們得到 2 的近似值 1.414216與 2  1.414213 若想求 k 的近似值, 可假設 f ( x)  x2  k , 用上述步驟如法炮製, 均可求得 k 很好的近似值。. 31. f ( xn ) f ( xn ). xn . f ( xn ) f ( xn ). 1.500000 1.416667 1.414216. 已經準確到小數第 5 位!.

(1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體積膨脹率 渦度 無旋轉流 連續方程式 流線函數 歐拉運動方程式 理想流體 柏努利方程式 速度勢 等幣線 流網 均勻流 源流與沉流 渦流 環流 偶流 重疊法

(三) 變率與微分、 求和與積分: “變率” 與 “求和” 是函數的兩種定量型 (quantitative) 的基本性質。 但是它們的定義本身就是理論的起點, 有如當年

這兩個問題所牽涉到的極限類型是一樣的,而我們特別把這 種割線斜率的極限稱為導數 (derivative)

三階導數也就是加速度的變化率 s′′′ = (s′′)′ = a′ ,也常被稱為 jerk (“猛推”,中文並不常用這類的字,僅以英文敘述). 此時這個 jerk

於是我們若想要在已知函數值的某一點,了解附近大概的函

從幾何圖形上來看,所有指數函數,在 (0,1) 的切線斜率恰 好為一的函數也只有惟一一個,因此

而此時,對於相對成長率為 k 的族群,其滿足族群成長模型 的解為指數函數 Ce kt ,此時的 k 便是指數中時間 t

如果函數是由基本函數所組成,至少需要注意:分式函 數分母會等於 0